第一篇:心内科自主学习教学大纲
心内科自主学习教学大纲
第十章
心肌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2、把握特发性心肌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3、熟悉心肌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时数
4学时,心肌炎2学时,心肌病2学时。
三、教学方式:自主式学习。
四、教学目的: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知识联系临床实践,基本知识联系学科最新进展。
五、学习方式总体模式:(1)教师在课前提出将在课时重点讨论的核心问题,覆盖教学要点和难点;(2)学生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查阅文献,解答核心问题,可组织学习小组,分工合作;(3)课时,由主讲教师引导,就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逐一解决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教师注重课堂引导和教学秩序维持。教学中可结合实际病例。(4)教师课时小结,重点工作是明确基本概念,强调教学要点和难点。(5)课后,教师布置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
六、教学具体内容:
心肌炎
一、基本知识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肌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其它理化等多原因也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是通过病毒在心肌细胞内直接复制和免疫介导两种方式损伤心肌细胞。
2、临床分型和预后
症状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亚临床型心肌炎、轻症自限型心肌炎、隐匿进展型心肌炎、急性重症心肌炎和猝死型心肌炎。
3、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标准
包括血液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内膜心肌活检。
4、治疗方法
休息和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保护心肌治疗,免疫抑制剂。
二、建议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
1、心肌炎的基本定义是什么?(重点,完成基本概念的阐述)
2、根据定义如何诊断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如何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诊断?(重点,完成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的阐述,突出哪些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标准中的核心指标)
3、如何判断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重点,完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分型,和预后决定因素)
4、心肌炎的治疗方法?(重点,强调治疗的本质是支持治疗,澄清错误观点)
5、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是什么?(次重点)
三、课前建议阅读文献
1、内科学,八年制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2、2005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
3、PubMed检索相关英文文献
四、课堂组织建议
1、建议将学生分为4-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名成员,保证每名学生能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
2、不同小组之间鼓励相互提问。
3、每个核心问题讨论时间约10分钟。教师应用10-2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
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传递医学人文精神。
五、学生评测
1、基本概念测验。
2、临床病例分析。
心肌病
一、基本知识点
1、心肌病的定义和分型:WHO定义和AHA新定义及分型。
2、扩张型心肌病
(1)概念: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力障碍。(2)病因:遗传和病毒感染,免疫作用。
(3)病理:心肌纤维增粗、变性、坏死和纤维化。
(4)临床表现:缓慢起病,心衰为主要表现,部分伴血栓栓塞和各种心律失常。(5)检查所见:X线:心影扩大。心电图:病理性Q波,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扩大为主,室壁阶段或弥漫性运动减弱。心脏同位素、心导管、心肌活体检查等。
(6)治疗:心衰的治疗,如ACEI、β阻滞剂。中药、改善心肌代谢。防治栓塞。心脏移植。
(7)预后:差,主要死因猝死、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
3、肥厚型心肌病
(1)概念:心室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顺应性下降。(2)病因:遗传。
(3)病理:心肌纤维增粗交错排列。心室顺应性下降,室壁张力增高,心肌需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坏死纤维化。
(4)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心衰、心悸、胸痛、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5)检查所见:X线:肺淤血表现。心电图:病理性Q波,SV1+RV5增大,室性心律失常、房颤。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增厚≥1.5cm,室间隔厚度/左室游离壁厚度>1.3~1.5。心导管、心肌活体检查等。
(6)治疗:β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防治猝死。介入治疗,如化学消融,起搏治疗,外科治疗,如部分心肌切除术。(7)预后:部分发展为心室扩张。
4、限制型心肌病
(1)概念:一侧或双侧心室充盈受限和舒张期容量降低,收缩功能和室壁厚度正常或接近正常。(2)病理:心内膜增厚、变硬,间质纤维化。
(3)临床表现:早期为乏力胸痛,左、右心衰为主要表现,部分伴血栓栓塞和各种心律失常。
(4)检查所见:X线:心影正常或轻度扩大,伴肺淤血。心电图:ST-T非特异性改变,房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室壁增厚,心室腔正常,心房扩大,舒张期快速充盈随之突然停止。心导管、心肌活体检查等。
(5)治疗:心衰的治疗,如利尿剂、ACEI、β阻滞剂。防治栓塞。外科治疗。(6)预后。
5、右室心肌病
(1)概念: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的心肌病。(2)病因:遗传。
(3)病理:右室全部或部分心肌被脂肪组织替代,心肌变薄。
(4)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右心室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或猝死为首发症状;右室心衰。
(5)检查所见:心电图: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室速,多行性室速,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扩大为主,收缩活动减弱,室壁变薄。心肌活体检查等。(6)治疗:右心衰的治疗。反复发作室速者行射频消融、AICD或心脏移植。防治栓塞。
6、特异性心肌病
(1)缺血性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2)糖尿病性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3)酒精性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4)围产期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5)淀粉样变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6)药物性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7)克山病定义及基本特点
二、建议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 1、1995年WHO/ISFC与2006年AHA心肌病定义和分型的区别及各自的意义?(重点,完成心肌病的定义和分型,并讨论不同分型方法反映的学术进展)
2、特性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影像学特点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重点,理解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生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覆盖特异性心肌病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3、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最后死亡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重点,理解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4、左心室肥厚的鉴别诊断和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重点,理解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生理特点)
5、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最后死亡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重点,理解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6、心肌病进展讨论
三、课前建议阅读文献
1、内科学,八年制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2、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5-16.3、PubMed检索相关英文文献
四、课堂组织建议
1、建议将学生分为4-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名成员,保证每名学生能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
2、不同小组之间鼓励相互提问。
3、每个核心问题讨论时间约10分钟。教师应用10-2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
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传递医学人文精神。
五、学生评测
1、基本概念测验。
2、临床病例分析。
第十一章
心包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了解心包炎的类型,病因和病理。
二、教学时数
2学时。
三、教学方式:自主式学习。
四、教学目的: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知识联系临床实践,基本知识联系学科最新进展。
五、学习方式总体模式:(1)教师在课前提出将在课时重点讨论的核心问题,覆盖教学要点和难点;(2)学生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查阅文献,解答核心问题,可组织学习小组,分工合作;(3)课时,由主讲教师引导,就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逐一解决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教师注重课堂引导和教学秩序维持。教学中可结合实际病例。(4)教师课时小结,重点工作是明确基本概念,强调教学要点和难点。(5)课后,教师布置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一、基本知识点
1、病因:感染、免疫、代谢、肿瘤、特发、心肌损伤。
2、病理和病理生理:纤维蛋白性(干性)心包炎、渗出性(湿性)心包炎、心脏压塞(心包填塞)的病理生理改变。
3、临床表现
(1)症状:全身症状(随病因而异),心前区疼痛,心包积液的压迫症状。(2)体征: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的体征,心脏压塞(心包填塞)的体征,奇脉。
(3)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血象,心包穿刺液检查。
(4)诊断: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心包液检查作出。明确病因如:病毒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心包肿瘤、心脏创伤后综合征。
(5)治疗: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心包填塞)。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二、建议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
1、心包积液常见原因分析?(重点,完成心包积液和鉴别诊断)
2、典型急性心包炎临床表现描述?(重点,完成急性心包炎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重点记忆)
3、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和急诊处理?(重点,完成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三、课前建议阅读文献
1、内科学,八年制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2、The task force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ases o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ses executive summary.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4,25(7):587-610.3、PubMed检索相关英文文献
四、课堂组织建议
1、建议将学生分为4-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名成员,保证每名学生能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
2、不同小组之间鼓励相互提问。
3、每个核心问题讨论时间约10分钟。教师应用10-2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
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传递医学人文精神。
五、学生评测
1、基本概念测验。
2、临床病例分析。
第二节
缩窄性心包炎
一、基本知识点
1、病理和发病机理:多由急性心包炎演变而来。
2、病理:心包由坚硬的纤维组织替代,失去弹性,限制心室充盈。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出现右心衰。左室舒张受限,出现呼吸困难和低血压。
3、临床表现:左右心舒张受限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后者较前者明显)。慢性心脏受压的体征。心脏本身改变的体征(心尖搏动减弱,心音减弱,心包叩击音)。
4、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心包钙化;心电图检查:低电压,T波平坦,房颤,超声心动图检查:CT和MRI,心导管检查。
5、诊断和鉴别诊断 门脉性肝硬化、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右心衰竭及心源性肝硬化。尤其与限制性心肌病相鉴别。
6:治疗:手术治疗,及早手术的重要性。
二、建议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
1、缩窄性心包炎病因和临床表现?(重点,完成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三、课前建议阅读文献
1、内科学,八年制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2、The task force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ases o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ses executive summary.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4,25(7):587-610.3、PubMed检索相关英文文献
四、课堂组织建议
1、建议将学生分为4-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名成员,保证每名学生能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
2、不同小组之间鼓励相互提问。
3、每个核心问题讨论时间约10分钟。教师应用10-2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
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传递医学人文精神。
五、学生评测
1、基本概念测验。
2、临床病例分析。
第二篇:医生外地学习心得体会(心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心得体会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干综合2012年8月1日,由我院领导派遣,我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9个月。能获得这样一个机会,对我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在这里,他们帮我安排好我的住宿、饮食,因为我是一位少数民族,饮食方面有讲究,上级领导部门的专门安排使我在饮食方面得到了照顾,他们从多方面关心照顾我,让我感到十分温暖,使我的进修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我非常珍惜此次锻炼和自身提高的机会,学习了不少新知识、9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通过这次进修学习,使我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改变了理念。
我进修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内、外、妇、儿等各专科齐全,心血管专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心血管病研究所从1982年开始,连续5届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研究合作中心,该研究所在心内科、心外科、心儿科基础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等方面全面发展,诊断治疗均居国内先进水平,不少研究领域已与发达国家接轨,是全国三大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心之一。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心血管病研究所,它是一所集心血管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医学科研机构,同时也是一所技术力量雄厚的、著名的心血管病医院。她成立于1958年,前称广东省胸腔疾病研究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我国组建了一支以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医生为主的医疗队伍,赴阿根廷进行为期一年医学考察,这批专家回国后即积极开展
工作,全面促进我国心血管病医学事业的发展,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也因此成为当时国内最早恢复心血管疾病科研和临床的单位,并由此迈开了它高速发展的步伐。
我在这里进修近一年的时间受益不少。首先是系统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心内科及相关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心内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掌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进修体会及建议:
1、科室要发展,医院要强大,在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走专科化建设道路,学科门类齐全,科
学在发展,学术有专攻,学科门类越分越细,必须加强各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2、医院要发展,必须要加强内科各亚科、外科各亚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ct室、超声室、心电图、肺功能室等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才能有诊疗高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我将在这里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带给我们南疆,为我们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而奉献!
第三篇:心内科进修学习笔记
心内科进修学习笔记 原理性:
1.推速尿后口服一支10%的kcl,速尿是排钾类的利尿剂。
2.38度以内的发烧可用柴胡注射液加安痛定,高烧只能用地米退。3.便秘患者 果导0.2 每晚一次,或开塞露纳肛,严重便秘需灌肠。
4.0.9% ns 30 ml 加多巴胺 210 mg以每小时3ml 的速度静滴,可起利尿作用,原理是:当多巴胺小剂量时有舒张肾入球小血管的作用个,增加肾血流量,有助利尿,此种情况是在利尿剂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加用。速尿10—20mgj静推,利尿剂在血中维持小剂量的用法0.9% ns 30 ml 速尿100mg kcl 10 ml 应用微量泵泵入,速度2ml/小时。5.ACEI类药物在双侧肾动脉狭窄时不能应用的原因:ACEI类药物扩张出球小动脉的作用较大,而双侧肾动脉狭窄是,入球小动脉压较低,此时肾小球灌注压不足,不利于尿液形成,引起肾衰,故老年人在应用时可先小剂量的试探性应用(6.25mg起始量)6.降脂药晚上吃的原理:晚上是合成脂蛋白最多的时候。
7.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用药: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1/日,消心痛 5mg 3/日,倍他乐克25mg 3/日,来适可 40 mg 1/晚,硫酸氯砒各类片75mg 1/日
8.胃炎用药:硫糖铝片0.75g 三餐前30分钟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0.15 1/晚
0.9%NS20ml加奥美拉唑40mg 静推(可用5%GS)。
9.糖尿病的治疗:格列齐特40mg
2/日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5g 3/日
10.利尿剂的应用:速尿片20mg 3/日
安体舒通
20mg
3/日
。速尿20mg 静推 1/日
11.多潘立酮片10mg 三餐前30分钟用,雷尼替丁0.15
1/晚,12.湿肺时
地米20mg 654—2 10mg 5%GS 250ml在减少渗出、改善微循环方面效果好。但应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13.速尿20mg可静推、肌注、口服。注意渗出时糖、盐的区别。
14.注意使用氨溴索时,它只是稀释痰液,并不促进痰液的排除,故不能用镇咳药,以防止痰液遗留于体内。
15.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少用的抗生素,细菌耐药性低。
16.消渴丸主成分是格列齐特,不可与格列齐特一起用,预防低血糖。
17.改善脑循环
0.9% NS 250 ml 加注射用血栓通6ml(3支)、0.9% NS 250 ml 加奥扎格雷160mg、盐酸被他啶500mi加654—2 10mg、加胞二磷胆碱0.5g、加奥拉西坦2g 增加脑部供血供氧。
18.砒哌酸 0.5g口服,3/日。治疗腹痛、腹泻。
19.阿普唑仑片0.4mg 1/晚。尼莫地平片10—30mg 口服 3/日,盐酸氟桂利秦(西比灵)10mg 1/晚.20.静推西地兰 年龄大的70岁用 5% GS 20ml 加西地兰0.2 g静推。对于年龄较轻,50岁左右可用5% GS 20ml 加西地兰0.4g静推 , 21.10ml 0.9% NS加速尿20—40 mg静推,也可单纯静推。22.输液之后出现的全身打颤、可用安定10mg肌注。
23.青霉素过敏:立即皮下注射0.5—1 mg盐酸肾上腺素、地米5—10 mg静推、扑尔敏或非那根肌注、654—2 10mg肌注,吸氧。
24.腺苷10—20 mg快速静推可治室上速,0.9% NS 100ml加奥美拉唑40mg静滴,0.9%
NS 10 ml 加速尿20mg静推。
25.当药物作用部位的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时,不能用作用于该器官的药,肝脏尤其如此。
利尿剂作用于肾,故肾功能不全时禁用保钾利尿剂,但可用袢利尿剂。
26.冠心病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自服
1/日、消心痛 5 mg 口服 3/日,倍他乐克25 mg 3/日,硝苯地平缓释片 10 mg 3/日,来适可胶囊40mg 1/晚,硫酸氯砒各类片75 mg 1/日。
27.改善脑:
盐酸被他啶500mg
0.9% NS 250 ml
0.9% NS 100ml
循环用药
654—2针10(20)mg
天麻素
(2支)
奥扎格雷80mg
胞二磷胆碱0.5g
28.辛伐他丁类药、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三药合用,构成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金三角。29.胃复安的作用:(1)提高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器的阈值(2)增加胃肠蠕动、加强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
30.心率平(普罗帕酮)的应用:对新近发生的房颤转变有效,对持续的房颤、房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疗效较差,作用较快。心律平片150 mg 3/日。药物转复胺碘酮,但其作用较慢,31.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0.9% ns 500ml 加尼莫地平10mg 10% kcl 10—15 ml 缓慢静滴。
32.退烧针:柴胡注射液4 ml 安痛定2ml 肌注。
33.氨溴索100ml 加地米5mg。止喘时氨溴索100ml加喘定0.5g 34.TIA的治疗:一瓶脑能量 5% GS 250 ml VitC 1.0 Vit B6 0.4 kcl 5ml 阿魏酸钠0.3(17元/支)吡啦西坦 4g 一瓶奥扎格雷
一瓶盐酸倍他定加川穹秦7支
口服西比灵、尼莫地平。如果是脑出血把阿魏酸钠换成胞二磷胆碱0.5 35.肿瘤在脑边缘时,刺激脑膜会发生严重的疼痛。肿瘤如果发生在 丘脑,侧发生体温调节失常,体温异常高。
36.急性冠脉综合症原则上氯吡咯雷要用一年,阿司匹林终生应用,目的是稳定粥样板块。37.5% GS 100 ml 喘定 0.5
。静推时
0.9 NS 10 ml 喘定 0.25 地米5mg,非那根1支
38.5% GS 20 ml西地兰0.2 g静推。地奥心血康2粒 3次,氨氯地平5mg 3/日。保心宁 39.输液反应:寒战、高热的处理:吸氧、地米10mg静推、非那根20mg、安痛定2ml、654—2 针5ml。青霉素过敏时:肾上腺素0.5 g静推。40.脑出血 CT 脑梗塞磁共振加弥散
41.0.9% ns 10 ml 喘定0.25g、地米5mg 静推。
42.5% GS 250 ml vitc 1.0g vitB6 0.4 654—2 针 15mg吡啦西坦 5g 以取代盐酸倍他定 加 川穹秦(7支)
43.氨溴索注射液40 ml
庆大霉素万u
地米5 mg 雾化吸入 44.抢救 室速时 5% GS 20 ml 胺碘酮 150 mg 10分钟静推。
45.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常规应用5%GS250ml、胰岛素4u、kcl 5ml
mgso4 10ml在这组液体中,5%GS、胰岛素、镁离子都是增进钾离子向西胞内的移动,增加了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使细胞处于更(比不用时)极化状态,增强了细胞的膜稳定性,同样这组液体也适用于心律失常的患者,目的是稳定心率,是心率趋于平稳。46.心肌肥厚的病人一般伴有心内膜下的缺血。使冠脉血流量重新分配: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药物能增加心内膜下供血。心肌内膜层血管是由心外膜血管垂直穿过心肌而行走的,内膜层血流易受心室壁肌张力及室内压力的影响,张力和压力增高时,内膜层心肌血流减少。心绞痛发作时左室舒张末压增加,故心内膜下缺血最严重。硝酸甘油等能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又能舒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使血液较易从心外膜流向心内膜。
第四篇:心内科心得
选用降压药物的原则
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②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③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④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剂)即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利尿剂或复方降压片即可。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
⑤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联合是利尿剂和其他降压药合用,利尿剂既可增强多种降压药疗效,又可减轻引起浮肿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β受体阻滞剂和米诺地尔合用时,各自减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⑥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措施和缓进型第三期相仿。如血压持续不降可考虑用冬眠疗法;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则降压药物以选用甲基多巴、肼屈嗪、米诺地尔、可乐定为妥,血压下降不宜太显著,以免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功能衰竭。⑦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要采用紧急降压措施。
各种降压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副作用:
一、利尿药
(一)作用机制:通过排钠,使细胞外液容量减低,减少外周血管阻力。
(二)作用特点:缓和,服药2-3周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肥胖时降压效果更显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类降压药合用。
(三)分类: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3种。
1、噻嗪类最常用,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吲达帕胺等,但长期应用可引起血钾降低及影响血糖、血脂、血尿酸代谢,痛风患者禁用。
2、袢利尿药又称高效利尿剂,临床应用的有呋塞米(速尿)、布美他尼(丁尿胺)和依他尼酸(利尿酸)。多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3、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长期及大量使用可引起高血钾,不宜与ACEI类药物合用(因为ACEI类药物亦可使血钾升高),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二、β受体阻滞剂:
(一)作用特点:起效迅速,适用于不同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时。
(二)常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不良作用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凉、抑制心肌收缩力。因此禁用于急性心衰、哮喘、病 1
态窦房结综合症、II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周围血管病者。
注意:糖尿病患者应慎用,冠心病患者不能突然停药,否则可诱发心绞痛。
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一)作用机制:通过降低血管平滑肌及心肌收缩力,使血压下降。
(二)作用特点:迅速,作用较强,长期应用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外周血管病者。
(三)分类:有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和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药物。后者可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不宜用于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目前主张应用二氢吡啶类缓释、控释或长效制剂。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一)作用特点:起效缓慢,逐渐增强,3-4周达高峰,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肾脏损害有蛋白尿的患者。
(二)常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等。主要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血压、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血肌酐超过3mg/dl者慎用。
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
(一)作用特点:降压平稳,但起效慢,一般6-8周达高峰。
(二)常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依贝沙坦等,适应症及禁忌症与ACEI相同,但不引起干咳。
六、其他
包括A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可乐定、利血平,直接血管扩张剂如肼屈嗪等。
注意:当三种降压药物联合降压时,必须包含利尿剂(禁忌症除外)。难治性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流程:
①根据患者临床特征,选择任何一种适合患者的降压药。
②ARB/ACEI类降压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③ ARB/ACEI类降压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氢氯噻嗪片 半片1/日。
④ ARB/ACEI类降压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氢氯噻嗪片 半片1/日+a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
⑤ARB/ACEI类降压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氢氯噻嗪片半片1/日+a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注意:β受体阻滞剂可加入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中,但哮喘患者禁用。上述降压药物临床应用时要遵循小剂量联合的原则。多种降压药物长期治疗仍不能有效降低血压,应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大部分人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血压即会得到明显控制。
心律失常(我科常遇到的几种情况)
1、心房颤动:
病因:绝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其次是冠心病、高血压。
临床表现:①症状主要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当心室率超过150次/分,患者可感觉心悸、气短,并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患者甚至不觉察其存在。
②体征:第一心音强弱变化不定,心率绝对不规则。当心室率快时可诱发脉搏
短绌。心电图表现:
(1)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
(2)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3)QRs波群形态正常。
注意:房颤患者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脱落的栓子可随循环到周围动脉引起肢体、脑及肾等器官的动脉栓塞,附壁血栓呈球形而较大时,可堵塞二尖瓣口引起晕厥,甚至猝死。
治疗原则: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减慢室性心律和抗凝治疗。临床上常用胺碘酮(可达龙)微量泵泵入的方式治疗持续性房颤。近年来,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已有作为控制房颤心室率的首选用药的趋势,但如果快速房颤合并心衰时,洋地黄类药物仍是首选,如地高辛、心地兰等。对房颤持久而无法转复的患者,以控制心室率为主,可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应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预防栓塞。
华法林治疗窗窄,应从小剂量开始,剂量个体化,通过检测凝血酶时间(PT)调整剂量,或者使凝血酶原的国际标准化(INR)达2-3,但高龄患者INR应在1.6-2.5为宜。
1、阵发性/(初发性)快速房颤的治疗流程:
心地兰 0.2mg(半支)静推→如无效可再静推心地兰
0.2mg或者口服倍他乐克治疗→如无效可使用胺碘酮注射
液(可达龙)治疗。用法:先静推1支,再微量泵泵入4
支,维持一周→之后,长期口服可达龙治疗,用法:3片
口服1/日(第一周),2片 口服 1/日(第二周),1片 口
服1/日(第三周),疗程维持3-6个月。
注意:胺碘酮注射液(可达龙)不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避免引起异位心律。
2、持续性房颤的治疗流程:
原则:抗凝+控制心室律
1、抗凝治疗:首选华法林。
2、控制心室律:
地高辛片 半片 1/日→如无效,可将地高辛片加至1片1/日,或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均应小剂量开始,防止心律下降过快)→对无效或者昏迷而不能口服地高辛片的患者,可静脉使用心地兰治疗,用法:
0.9%氯化钠注射液 20ml静推1/日(静推时间10分钟)
心地兰注射液0.2mg(半支)
3、对于心房不大、无血栓形成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可尝试使用胺碘酮注射液(可达龙)转复心律治疗。
洋地黄中毒表现:
因地高辛的治疗量与中毒量极为接近,因此临床上极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心脏表现(主要为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期前收缩)和心脏外表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黄视、绿视等)。
洋地黄中毒处理:
立即停药,轻者停药后自动消失。快速心律失常者,应用静脉补钾(血钾低时),也可以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经用电复律;缓慢心律失常者,可应用阿托品治疗。
2、房性早搏:通常无需治疗,但症状明显或者房早触发室上速时,可给予β
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等药物治疗。
3、室性早搏:治疗与房早基本相同。
第五篇:心内科心得体会
心血管内科实习心得体会
一问一世界,朱老师问我:“你喜欢什么花”。我回答道:“兰花”。一花一世界,我反问朱老师:“那朱老师喜欢什么花呢?”。她说:“你猜”。我说:“玫瑰”。她说:“加10分”。从笑容中看到一个睿智的世界。
在心内科这段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每天都受益匪浅。我们知道实习期间的收获将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好的体现,就像马云说的:“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尽管在心血管内科的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是很重要的。我们倍偿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感谢心血管内科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实习环境和各种优越条件,感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们的辛勤教导,让我们在今后即将踏上岗位之前拥有了如此良好的实践机会。第一天朱老师就全面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各班工作,并强调工作过程中要学会保护自己,让我尽快的地适应医院各科护理工作。为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习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础,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我们在给病人护理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实践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
在朱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皮下、皮内、肌肉注射、导尿术、口腔护理、伤口换药、配药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跟随朱老师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我们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这样能锻炼我们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了病历的书写,教学查房,讲小课等,这些培养了我们书写、组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整体上说,在心内科实习期间最大的收获是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认识水平上升,各项护理工作逐渐熟练,在培养优秀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思考,举一反三。
我在实习中切身体会到护士的职责。在实习期间经历过失败和成功,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走过失败,在病人的肯定和称赞中,我终于在实习中找回了自信,只有自己肯努力,自己定会有好成绩。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要自觉培养“爱心、细心、耐心”,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树立良好形象,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习与实
践,全面提高自身的护士素质,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