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也可以“知新”带“温故”

时间:2019-05-15 05:1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练习课也可以“知新”带“温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练习课也可以“知新”带“温故”》。

第一篇:练习课也可以“知新”带“温故”

练习课也可以“知新”带“温故”

————北师大版五下《平面图形的面积练习》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背景:

去年接到一次教研任务,上一堂有关平面图形面积整理的练习课。课程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之后,第一教学目标应为回顾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较为熟练且灵活的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在练习中最好能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也顺带其中,这样就成了五个面积公式的应用,如果只顾及内容的广度,去追求把所有类型的习题展示一次,很可能因为题量的庞杂使这堂课上成作业整理课,不停地做作业对答案,再做作业对答案,还做作业对答案„„如此不停的循环反复,教师上得索然无味,学生做得枯燥无趣。许多老师为了活跃练习课的气氛,会给习题套上闯关的外衣,根据习题难易程度设置N个关卡,最后荣获“×××称号”。但是,这种模式在低段有更好的市场,高段学生随着身心的成长和对该模式的不断经历,对闯关并不感冒,再者,以数学以外的东西吸引学生学习数学本非上策。苦思良久,无从下手。

在查阅各种资料时,被华应龙老师的《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深深吸引,灵光一现,豁然开朗,来看看他的简略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小明要去台湾参加一个活动,他的爸爸给他准备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他很高兴,但过后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怎么办?我应该设个什么密码不容易忘记呢?”他爸爸说:“儿子,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做完这个游戏你就知道密码设什么最好,即使你把它忘了,也能很快找到它。”

二、认识规则

小步骤让学生熟悉规则:写出三个不同的数字,用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计算出结果,根据结果得到三个不同的数字,接着再用这三个数字再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计算出结果……

三、计算练习

在规定的时间内比比谁写得又对又多又漂亮。建议只写竖式,不写横式。

小学数学

四、发现规律

最后得到的结果一定是495,每个算式的得数中间都是9。

五、介绍“数字黑洞”

三个不同数字,组成最大数,再组成最小数,它们相减,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算下去,得出的结果都是495,这个495有一个特别的词来说它,叫“数字黑洞”。

六、提出问题进行验证

华老师利用“数字黑洞”这一新知,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许多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练习,且又不止步于计算,孩子们都被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想不到数学中虽然有如此有趣的现象!又带给他们更深的思考:4个数字,有数字黑洞吗?5个呢?2个呢?如果三个数字中有0,数字黑洞还是495吗?这才是我心目的中较为想象的练习课!华老师用“数字黑洞”这个“新瓶”装进多位数减法这坛“陈酒”,一堂以计算为主题的练习课立马变得芳香扑鼻,别有风味了。我是不是也可以为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坛“陈酒”找一个“新瓶”呢?

思量再三,我决定用“等积变形”做为这堂课的主题。行动研究:

一、公式复习

齐读课题,再读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基本计算

4分钟时间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汇报可能出现的问题:

1.混淆5号图形的上底、下底、高。2.错认8号图形为平行四边形。3.找错6号和7号图形相对应的底和高。

校对答案,发现答案的特别之处:有6个图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得出结论: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三、等底等高的的等积变化

小学数学 1.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相等吗?为什么?

2.这些三角形的面积都相等吗?为什么?

3.下列图形中,哪些涂色部分的面积都相等吗?

总结: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也相等,等高等底之和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高等底之和的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四、运用等积变形解决问题。1.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比较两种方法,说说每种方法的优势。⑴梯形面积-空白三角形面积=阴影面积 ⑵通过等积变形直接求阴影面积

2.动态观察过程,思考哪个阴影部分的面积更大?学生都认为3号图形的面积最大。

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三个图形的面积都相等,与学生最初的猜测形成反差,产生问题:为什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

小学数学 讨论之后,答成共识:三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并把三个图形归结到下图,得出最优算法:6×6÷2=18

五、总结

等积变形,其妙无穷。反思:

几次实践下来,基本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前两个环节是最基本的练习,完成面积公式的回顾整理与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的任务,且紧扣难点:如何找对应的底和高,第三个环节则是对以往经验的回顾和提升,从最基础的等底等高等面积向等底之和等高等面积的等积变形过渡,第四个环节是对等积变形的体验。既完成了保底工程,让孩子们都进一步熟练了公式的运用,又对他们的思维产生较大的冲击,数学竟然如此奇妙。

一次成功的体验,带给我许多思考:

1.可不可以把以“知新”带“温故”做为练习课的一种常见形式? 有句俗语叫“好奇害死猫”,新鲜事物对学生更具杀伤力。但是像这样“数字黑洞”、“等积变形”的“新鲜事物”是不是足够丰富?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答案是:只要老师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就能看见无数个装“陈酒”的“新瓶”。如:

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搭“乘法分配律”的初体验:这些习题还能用一句口诀计算吗?2+2+2+2+6,8×7+8,8×7+7„„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练习课,可以搭“头同尾合十”:56×54=3024,27×23=621,81×89=7209„„;也可以搭“尾同头合十”:25×85=2125,37×77=2849,53×53=2809„„还可以搭“和一定,两数越接近积越大”:25×25>24×26>23×27„„

质数与合数的练习课,可以搭“哥德巴赫猜想”: 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质数之和。也可以搭完美数:它所有的真因数(即除了自身以外的因数)的和恰好等于它本身;孪生素数:间隔为 2 的相邻素数,它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近得不能再近了,就象孪生兄弟一样。

贲有林老师在展示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练习课时,搭的是拼切中周长的变

小学数学 化规律:拼一次,周长之和减少两条边;剪一刀,周长之和增加两条边。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时,我们也可以搭拼切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拼一次,表面积之和减少两个面;切一次,表面积之和增加两个面。

„„

2.与别的练习课形式相比,孰优孰劣?

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对待各种课型,都应该抱着众生平等的态度,任何课型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无需去否定这一种,而肯定另一种。有时我们也需要去“智勇大冲关”,也需要去“题海一日游”,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 5

第二篇:心理课教案 记忆,你也可以

记忆,你也可以的

广州市培英中学外国语学校 心理科 陈贻承

活动设计:

记忆是智力基本要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少学生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昨天上课听懂的东西,今天就不记得了?英语单词背了十来遍都还记不住?为什么有些同学临时抱佛脚非常有效„„这些问题都和记忆有关。

众所周知,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训练出来的。很多学生记忆力不好,并不是他(她)不够努力,很有可能就是没有遵循记忆的规律,不懂得记忆的方法。只要学生能找到规律,并遵循其规律,并掌握应用一些记忆的技巧,完全可以提高记忆力的。

辅导对象分析:初一学生

知识技能:学生了解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但对记忆的规律并不是很清楚。学习能力:学生能认识到记忆的重要性,但遇到记忆困难时,还是有一些束手无策,只能硬着头皮死记硬背。

课堂表现:学生活泼好动,基本上能独立思考问题,对于活动性和思考型课程表现出相当的兴趣。

辅导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记忆的常见规律,学习并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应用这些记忆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让学生从中归纳出记忆的常见规律;通过交流、活动体验以及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学生的实例,让学生亲身实践,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记忆是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学生在记忆力方面的一些必要指导,可以减小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异,提高记忆力,进而建立愉快的学习体验,为今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辅导重点:

掌握四条记忆规律和一些记忆方法。辅导难点:

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方法和技巧提高记忆力。

辅导方式:

讲述 讨论 游戏

辅导准备: 幻灯片课件; 辅导时间: 1课时 辅导过程:

一、导入(2分钟)呈现一幅内容丰富的画10秒钟,然后让学生回答与这幅画相关的几个问题。

1、最上面中间的男士在干什么?

2、右下角的妇女,她的雨伞的手柄是弯向左边还是右边?

3、右边中间的那个小男孩在做什么?

(通过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导入正题做准备。)由此导出本节课的主题:记忆。

二、记忆的重要性(3分钟)

提问:

1、记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记忆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记忆方面的问题呢?(1、给学生一个宣泄情绪的机会;

2、为后面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寻找案例;

3、再次激发学生学习本专题内容的积极性。)

3、记忆力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可不可以提高? 通过一个实验的报告,让学生认识到记忆完全是可以训练出来,然后点题:记忆,你也可以的。

三、记忆的规律(10分钟)(这部分内容可以灵活处理)

游戏:老师呈现一组数字20秒钟,学生凭记忆把刚呈现的数字按顺序写出来。(可适当请几位学生上台进行测试)。比如:***638。

(通过现场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记忆过程,寻找记忆规律,加深学生对记忆的认识。)

(这组数字的例子很有深意。第一它反映了学生现在遇到的记忆难题。就是任务很重,一下子要记住的知识点很多,而且很多还是自己没有完全理解的;第二这组数字其实是一个身份证号码,它是有意义的,你掌握了规律,是可以很快记住。这点和学习也是相通的。)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从学生刚记忆的数字发现大家能记住的数字都是最开始的那几个和最后呈现的几个。这就是记忆的一个规律,叫做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和最近呈现的材料比较容易记住,而中间的比较难记住。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规律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什么启发?比如在复习的时候,应把重点的复习安排在前面或最后面。

2、记忆的广度有限

引导学生从刚记忆数字的数量来思考。发现大部分学生能记住的数字数量都很有限。这是记忆的另一个规律:短时间内能记住的东西是很有限的。这个规律告诉大家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比如尽量把长的资料分成一段一段来记,最后再串起来一起记。比如在记忆英语单词时,一天的量不要太多;长的单词分开几段来记,如congratulation(祝贺,贺词)。(还可请学生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3、有意义的知识容易记住

再次呈现那组数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组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的18位数字是有一定意义的。前六位代表你办理身份证时户口所在地,紧接着的八位是你出生的日期,再接着的三位是给在同一地区、同一日期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男的为奇数,女的为偶数。最后一位是根据一定公式算出来的数字(略)。根据这个规律,你能记住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吗?爸爸妈妈的呢?(让学生体验记忆的成就感)

这又是一个记忆的规律,那就是理解的东西容易记住。比如在记忆文言文以及数理化公式时,最好是理解记忆。

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

记忆除了有刚才这么规律以外,还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学生知道的就少讲)

1、分类记忆法

请同学们拿出第三周数学小测的试卷。为什么有的同学很快就找到了?因为平时他们有整理,根据学科的不同,考试时间的先后,分门别类放在文件夹中,所以找起来很快。这就是分类记忆法。

比如学习英语时,有一些词组很相似:

Give away泄露(秘密)get away离开,逃脱 Give in让步,投降 get in到达,进入等 Give out公布,发表等 get out出去,离开等 再比如:

猫和老鼠:有一个rat(老鼠),非常地fat(肥胖),跳进了vat(缸),偷吃了salt(盐),变成了bat(蝙蝠),气坏了cat(猫),咬破了hat(帽子),当成了mat(垫子)。(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和学生互动一下,不过本人觉得毕竟不是很专业,最好不要太深入)

3、场景记忆法和想象记忆法

前两年有一部电视剧很火,叫做《读心神探》,里面有介绍一种记忆方法,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里面有讲到一种叫做记忆宫殿的方法。大概说的是我们可以把我们要记忆的东西放在一个想象的宫殿中,宫殿里有很多房间,通过你的想象把要记忆的知识变成有意思的故事或图片放在相应的房间里。

询问学生的观后感以及在学习上如何应用?

老师可以举例子:比如说我们要记住历史的朝代,我们可以把每个朝代放在回宿舍的路上„„

4、知识的应用有助于记忆

大家喜欢唱英文歌吗?歌词你都能记清楚吗?如果没有音乐背景,只是让你记忆歌词,情况可能会是怎样的?很多人觉得记忆很辛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心中觉得记得东西没有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要记得。如果我们能把我们说要记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记忆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时候,让大家去估测学校的旗杆有多高?比如记忆英语单词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看英文报纸,和老外交流等形式。

5、兴趣有助于记忆(如果时间不够,可不讲。)

很多同学都觉得记忆是一件很累、很无趣的事情,自然记忆效果也不好。其实记忆也可以很有趣。

“咬尾巴”游戏:游戏玩法。举例:eye——》eat——》tea——》„„原则:不能重复,要注明词性和词义。两分钟之内看谁写得最多。(尽量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

五、记忆的遗忘规律(3分钟)请开始上台的同学回忆刚开始呈现的那组数字。结合学生情况讲一下遗忘。遗忘是记忆中的常见现象,是每个人都有的,所以同学们也不要太责怪自己。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遗忘得少一些。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针对遗忘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了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进程先快后慢。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明明已经记住的东西,很容易就忘记了。了解了遗忘的规律,大家有没有想到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遗忘呢?(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多说一些)老师补充:一下课,不要急着出教室,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老师刚讲的内容;或在睡觉前大概回想一下当天所学内容,这些方法都有助于保持记忆量。

六、小结(2分钟)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今天学习了很多关于记忆的知识,你觉得哪些对你有帮助?(与三到四个学生互动)。

第三篇:原来英语听力课也可以这么上

原来英语听力课也可以这么上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是比较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在中国,尤其是在乡村小城,学生们没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仅仅依靠课堂上老师说的一点点英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安排英语课代表在中午或其它时间带领全班同学做听力训练。我偶尔也会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听力训练,以播放课文录音和做听力练习题为主。虽然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效果甚微。而且,我发现在做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容易走神,尤其是那些英语基础一般化的同学。对于这种现象,我也有请教过别的老师,他们的班似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徘徊在书店寻找合适的教辅用书。无意间,我看到一本书,书名为《听歌学英语》。我随手拿起书翻开来看,发现里面全都是英文歌的歌词及相对应的中文翻译,书的最后附了两张CD.“听歌学英语。”我自言自语道。

对啊!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自己不也时常一边听歌一边看歌词学英语吗?为什么不把这种方法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去呢?

第二天,我早早地进了教室,在学生们刚擦干净的黑板上写下一首流行的英语歌歌词,只不过每句歌词都漏抄一个单词,用横线代替,标上序号。有学生见我在黑板上写东西,就过来问:

“老师,你抄的是什么啊?”

“是歌词。”

“歌词?老师是要教我们英语歌吗?” “是啊!”

“那为什么每句歌词中都有空格啊?” “嘿!你们待会就知道了。”

上课铃响起后,学生们纷纷走进教室。见到黑板上的歌词,都七嘴八舌起来。

“老师,黑板上是什么啊?” “老师,黑板上是歌词吗?” “老师,是要教我们英语歌吗?” ……

看来,是时候我来“答疑解惑”了,要不,他们根本停不下来。“好,同学们。对,你们猜对了,这是英语歌词。而且,我是打算教你们这首歌……”

“好……”

“不过,是有条件的。” “是什么条件啊?”

“条件就是,你们要先把歌词中漏掉的这些词填上。” “老师,怎么填啊?可以百度吗?”

“百度?当然不行。待会,我会播放这首歌给你们听,你们一边听,一边试着把这些漏掉的歌词补上。”

“好!” 看到他们兴奋的表情,我知道我这节听力课已经成功了一半。歌声想起。我看到他们脸上的认真与专注,看到他们边听边写下什么。以往那几位一上听力课就犯困的学生,今天也精神百倍,虽然没怎么看到他们写下什么,但是我能看到他们确实在认真地对照着歌词在听。

“都写出来了吗?”三遍歌曲后我问学生们。“写好了。”

“那好,那谁能到讲台上来把他们写出来?”

唰唰唰,几十只手瞬间都举了起来。看到这个场面,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好,我们先来三位同学,把你们的答案写在相应的空格里,每人限写三处。”

我喊了三位学生。他们飞快地跑上讲台,填写他们会的单词。刚开始,还有两位学生争着填写一个空格,引起下面的同学一阵大笑。最后,没有挣到的同学只好换了另外一个空格填。在他写那个单词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犹豫。不过,最后总算写对了。就这样,我又从高举双手的同学中选了几位来填写。几轮下来,黑板上只剩下一个空格了。

“最后一个空格,有同学来填吗?”我问道。

回应我的是一片沉静。我又看了一下剩下的那个空格,发现要填的那个词确实比较难,而且演唱中那个词的发音也不是特别清晰。

“好吧,同学们。我把这首歌再播放两遍,你们边听边核对一下 已经填出的单词是否正确,着重听一下剩下的这个词究竟是什么。”

歌声想起后,我发现他们听得更认真了。真的未曾预料到兴趣在英语学习中是如此的重要,音乐对学生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两遍歌曲过后,学生又纷纷举起他们的手,挣着要来填写剩下的那个空格和修改之前填错的单词。结果可想而知,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他们把所有单词都正确的填写了出来(这一点真的出乎我的预料)。我也履行了我的承诺,教他们唱这首英文歌。

原来,英语听力课真的可以这么来上。

后来,我又对这种教学稍加改进。比如,让学生填写的不仅仅是单个的词语,逐渐地过渡到一个句子。有时,我只播放歌曲,让他们重复一些简单的句子。又或是让他们试着翻译一些听到的歌词。几个月下来,学生们的英语听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听歌可以学英语,那么看英文电影是否也会有助于英语的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一试。

第四篇:《鱼我所欲也》和《日知录》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和《日知录》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五代史 冯道传 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管仲)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权术诡计)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选自顾炎武《日知录》)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

中,加点词语

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不为苟得也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则祸败乱亡 / 国恒亡

C.国乃灭亡 / 乃不知有汉

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君将哀而生之乎

小题2:请找出与“立人之大节”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悍吏之来吾乡B.寓之酒也

C.前人之述备也D.无案牍之劳行

小题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人 之 不 廉 而 至 于 悖 礼 犯 义 其 原 皆 生 于 无 耻 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6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2)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小题5:甲乙选文各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参考答案: 小题1:B / 5

小题2:C

小题3: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小题4:(1)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

(2)羞耻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行巧诈之事的人,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

小题1:试题分析:A.前一个“得”是取得的意思,后一个“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B.前一个“亡”的意思是死亡,后一个“亡”的意思是灭亡,意思相同。C.前一个“乃”的意思“就”,后一个“乃”的意思竟然。D.前一个“生”是生命的意思,后一个“生”是生存的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立人之大节”一句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A.“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无意义,不翻译。B.代词,代指山水之乐。C.助词,“的”的意思。D.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小题3:试题分析:“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的含义是“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即“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恶”(讨厌)、“辟”(躲避)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于”(对于)、“机变之巧”(巧诈之事)、“无所用”(没有地方用得着)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鱼我所欲也

》和《日知录》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章:/ 5 / 5 / 5 / 5

第五篇:三角新的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三角新的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4页至第87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5—77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延续,又为进一步学习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蒲洲花园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公园,它中间有一块长方形绿地。人们准备把这块绿地平均分成二块,(课件出示),一块种黄花,一块种红花。你认为可以怎样平均分呢?①(沿宽分)②(沿长分)③(沿对角线分)但最终选择了第3种方案。你有什么办法说明这二块绿地大小一样?算面积就可以证明二块绿地大小是否一样,这节课,老师与同学们继续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基础练习,夯实基础

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故意忘记写÷2,让学生发现错误)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呢?你们能告诉老师吗?同桌互相交流和个别汇报。

2、算出下面各三角形的面积。

如果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下面请大家算一算。

(1)底12米,高7米;(2)高13分米, 底6分米;(3)底2.5厘米,高4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中列式计算,同桌互相检查,个别汇报。

【设计意图】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本节练习课的起点,通过巧设陷阱,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再让学生动笔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及时进行检测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能力。(三)、变式练习,强化关系

1、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如果现在知道三角形的面积20平方米和高5米,你还可以求什么问题?学生同桌互相讨论与交流。

2、你能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为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在画时底和高都取整厘米数,标出数据。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画法与列式,小结出底和高相乘的积要得12,要先算出积,再分成两个数的积。

3、一个三角形的底长5米,如果底延长1米,那么面积就增加1.5平方米。那么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题的变式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三角形中,“面积”、“底”和“高”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知道其中两个量求出另外一个量的方法,为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打下

基础。

(四)、综合练习,提高能力

同学们画出的三角形千变万化,但面积不变,数学就是这么奇妙!现在,老师就碰到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学们能帮忙解决吗?

(1)王叔叔有一块近似三角形的菜地,底边长25米,高12米,预计每平方米收萝卜16千克。你能帮王叔叔算一下,一共可以收萝卜多少千克?

(2)南沙中心医院用一块长60米,宽0.8米的白布做成底和高都是0.4米的包扎三角巾,一共可做多少块?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又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分析、理解、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五)、拓展练习,发展思维 李叔叔有四个儿子,他要把三角形的菜地平均分给他的四个儿子,你能帮李叔叔分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去画三角形为李叔叔解决难题中,进一步理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神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六)、全课小结,梳理知识

同学们,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怎样?

下载练习课也可以“知新”带“温故”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练习课也可以“知新”带“温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