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2018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4 12:0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2018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2018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

第一篇:3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2018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加深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熟练程度。能力目标:能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高正确率。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面积的应用题。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念。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

二、基本练习。

1、三角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是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3、配练相关练习题。

三、提高练习。

1、课本58页的第5、6、7题。

2、一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 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先求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出剪去的小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因为剪去的是正方形的一个角,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都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所以剪去的面积是2×2÷2=2平方厘米。)

3、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421米,高是58米。估算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是多少公顷?(先取三角形的底和高的近似数400米和60。)

四、课堂小结。你今天有何收获?讲出好方法与大家分享。

五、作业。配练第4题和配练第5题。板书设计:

第二篇:35、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练习课(2018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解决问题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念。

1、回答下列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字母公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二、基本练习。

1、填空。3.6公顷=()平方米 1200平方米=()公顷 4平方千米=()公顷 52公顷=()平方千米 16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0.25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计算下面每个梯形的面积。

①高30分米 上底8米 下底12米 ②高5.6米 上底9.5米 下底12米③下底5.4分米 上底5.8厘米 高5.2厘米

三、提高练习。一个鱼塘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长21米,下底长45米,面积是759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你今天有何收获?讲出好方法与大家分享。

五、作业。板书设计:

第三篇: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面积说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国庆小学 张爱萍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的面积》,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五课时的内容。

2.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为以后学习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渗透转化思想,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3.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不难想出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教学。

4.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⑵会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⑶在经历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 1

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用转化的方法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二、说教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探究法、实验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贯彻到教学的始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说学法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本课内容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学法指导上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配以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验,感知、讨论、归纳中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㈠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三角形的道路交通标志牌,它们有什么作用?制作这样 2

一块道路交通标志牌要多少铁皮是求什么?引出课题。(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创设情境,结合交通标志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这样激起了学生学习三角形面积的欲望,明确了本节课探索的目标与方向。)㈡自主探究、观察发现

本环节我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1.小组合作,动手拼摆。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把三角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拼摆的前提。)

2.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演示拼摆的操作过程。(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小组汇报,明白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课件演示三角形拼摆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设计意图: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后,再观看课件演示,这就更形象、更直观的展现了图形拼摆的过程。)

4.观察比较、归纳总结

教师结合课件补充,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发现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所用三角形的底、高之间关系以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很容易的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轻松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关键。)

㈢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强化练习。这组题都是直接应用公式解题,目的是全体学生都能用公式进行解答,解决了一个“会”字。第二个层次,变式练习。使班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解决了一个“难”字。第三个层次,综合练习。目的是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了一个“活”字。

㈣全课总结、反思体验

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通过学生回忆、归纳,促进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说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设计意图:强调公式推导的转化的思想,再现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本课任务。

以上只是我的对本节课设想,由于学习主题是鲜活的,课堂是动态的,现实的课堂与预设之间可能会产生一些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生动态生成随时调整预案,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妥之处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三角形面积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剪刀等。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两个,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出示红领巾(一条红领巾的底边长100厘米,它的高为33厘米。)师:知道了它的标准尺寸,怎么求出它的面积呢? 生猜:100乘33,50乘33.这个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猜测。

同学们,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呢? 生:数方格。

生: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拼一拼,剪拼)

2.师:大家可真聪明,想到这么多方法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那么现在请大家利用你手中的三角形,开动脑筋,动手探索一下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出你手中三角形的面积。活动要求:

(1)先独立动手自主探索。

(2)小组交流。有很多同学已经找到方法了,请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四人小组成员介绍一下吧。请同学在介绍你的方法时告诉大家你求的是哪个三角形的面积?用你的方法可以怎样求出来它的面积?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困生:你是怎样拼的?能说一说你的拼法吗?

2.汇报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了吗?

生1:数方格.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为了方便数方格,可以把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描出来。

哦,这组同学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还有其他组有不同方法吗?

生:我求的是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我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师: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拿出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这样的也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行,不一样大。应该是两个一样大的。

师: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呢?钝角三角形呢?

师小结: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剪一剪,拼一拼,把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只要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知道了原来三角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的很好,回答的也是有理有据。那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实验发现,用转化的方法来求三角形的面积更方便。

4.归纳公式

(1)讨论:

1.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所用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2.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所用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汇报交流,得出:

生:

1、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所用三角形的底相等。生:

2、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所用三角形的高相等。

生:

3、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得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归纳交流推导过程,说出字母公式。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因为:三 角 形 面 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 角 形 面 积=底×高÷2 师:为什么要除以2? 生:……

师: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S=ah÷2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S=ah÷2(3)用剪拼法来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观察剪拼过程,发现剪拼前后图形高的关系、底的关系、以及三角形与剪拼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从而得出: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拼得平行四边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拼得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三角形的高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以表示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那如果我要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呢? 生:底和高。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刚才的例题:

师:有了公式,你现在可以求出红领巾的面积了吗?(回应引入问题)100×33÷2=1650(平方厘米)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条红领巾的面积,来看大家课前猜测的对吗?为什么?你现在明白了吗?

2、动物王国最近是争吵连连,热心的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一)小猴、小熊和小兔子每人分得了一块三角形的菜地(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它们都觉得自己得到的菜地比别人的小,嚷嚷着不公平,同学们你来当当小法官看看这菜地分的公平吗?

(二)判断。看来大家的法官当得可真不错,看小狮子和小狐狸也来找你帮忙了。(出示三角形两组对应底和高,计算三角形面积判断那种方法对)

(三)计算下列三角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五、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1、师:这节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2、同学们请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了25、26页三角形面积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提问。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非常棒,计算出了红领巾的面积,现在要给我们班每一位同学做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呢?

板书设计: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S=ah÷2 所以

三角形面积=底×高÷2 100×33÷2 =3300÷2 S=ah÷2 =1650(cm²)

第五篇: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设计提要:

本设计巧妙地利用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设置悬念,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类推(负迁移)→试误→验证→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应用→拓展等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全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流畅又不失创新特色。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23--2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领会割补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自制长方形框架、方格纸、PPT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在实物投影仪中出示教具,如下图)这是一个长方形框架,它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如果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这样拉,(教师演示,如下图)同学们看看,现在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师:这样一拉,形状变了,面积变了吗? 应变预设:

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前的长方形和变化后的平行四边形,可能有的学生认为面积不变,也是40平方厘米,有的认为面积变小了,教师暂时不予评价。师:(对认为面积不变的同学质疑)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

师:究竟这个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一齐来验证一下就知道了。

请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把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在方格纸上,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如下图)数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cm2,不满一格的当半格计算。(通过学生数一数,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cm2,使学生明确.拉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变少了,相邻两条边的乘积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看起来,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吧。(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析:利用长方形框架巧设情境,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作铺垫,然后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向学生提问:面积变了吗?引起学生的好奇与争议,以此为契机,再用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是错误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求知欲望。]

二、合作探索,迁移创造

1、图形转换

师:(教师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卡片)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不知道它的面积如何计算,能不能把它转换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呢?(能)可以转换成什么图形?(长方形)应变预设: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种剪拼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剪拼,并把有代表性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如下图

师:四人小组合作,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学生动手操作)

2、探讨联系

师: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就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了长方形,请大家认真观察,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观察,从中得出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相等。)

师:(结合黑板上的图形说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这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推导公式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公式?(引导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公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h)

4、验证公式

师:究竟这个公式是否正确?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把导入时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在方格纸上,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的面积。(先让学生明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再列式计算。)

师: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我们数方格得出的结果一样吗?(一样)师:这证明我们所推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正确的。

5、提问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23—24页,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学生阅读课本和质疑)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让学生验证公式,这一过程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层层递进,拓展深化

1、算一算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算一算停车场里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停车位的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动手算一算,再让学生汇报。)

2、选一选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要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几个选择,你选哪个?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

3、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24 cm2的平行四边形,看谁画得又对又快。(先向学生说明这个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cm,要求学生想清楚该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4、想一想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学校里有一块草地,想在草地的一边修一条小路通向另一边,下面的有三种设计方案,你认为哪种设计方案的面积最小?为什么?(先小组讨论,再让学生自由地发言,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思考问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评析: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紧扣课题,不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而且使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

四、总结全课,提高认识

反思一下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本设计巧妙地利用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设置悬念,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类推(负迁移)→试误→验证→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应用→拓展等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全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流畅又不失创新特色。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利用长方形框架巧设情境,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作铺垫,然后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向学生提问:面积变了吗?引起学生的好奇与争议,以此为契机,再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是错误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求知欲望。

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公式出来以后,让学生再一次验证公式,这一过程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合作探索,迁移创造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过程中,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同时,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贯穿始终的。本册教材则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行、三角行、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而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行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并在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预测的基础上,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探究;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及多种感官并用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公式推导,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培养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生活处处有数学的认识。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使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三、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求知的学习状态中展示个性。同时,我将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梳理来完成探究任务。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设计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特结合本班学习特点,设计如下环节。

(一)巧设情景 铺垫导入

(二)组织动手实践 多维尝试探究

依据创设的情景,提出问题你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何计算吗?,进一步引导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想办法。

我利用从小组汇报中得来的信息,引导学生确定办法的可行性。学生或许会想出很多办法,如:数格子(学生有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能力)、重叠卡片对比法,剪割拼补法等等。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是宝贵的,因为,这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学生自己研究讨论的结果,是课堂中生成的收获。

接着,学生分组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展示割补的几种方法,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探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学生在认真、细致的操作中会认知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并得出面积相同的答案。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分组实践操作,是组织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与高相同的内在联系。为下一步推导平行四边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导梳理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知道:两个卡片面积相等,长方形的和平行四边形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但这三个结论之间并没有在学生思维中产生联系。我抓住这个重点,组织学生深入推导。我是这样做的:利用实践割补法小组的汇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怎样求呢?顺势学生就梳理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文字公式字母公式。公式的顺利推导,都源于上一环节学生的实践操作。这样水到渠成,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到此,我并没停住,而是让学生利用公式回过头来验证开课时我们数格子求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发现结果相同。在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1、基础练习:算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图在课件中)

出示的几个图形底和高的数值都很简单,但图形位置各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提升练习: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并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图在课件中)

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的要求。使这两道题也体现了“重实践”这一理念。、展练习:下图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在这条平行线之间,还可以画出几种形状不一样而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图在课件中)

此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使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底和高有关,与相邻的两边组成的角度大小无关。4、拓展创新

接上题再问: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而且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情景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可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下载3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2018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3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2018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