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美术点出来的画教案 Word 文档
第11课
<点出来的画>教案
教师:闫国琴 学校:马场小学 班级:四年级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能够发现紫、绿、橙(三间色)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调出来的。
2、引导学生对点画作品的进行观察,尝试用棉签、手指、等工具进行创作。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色彩变化,认识三间色。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点画作品,尝试用点造型。教具准备:
1、范画的课件。
2、水粉,画纸等 学具准备:
纸、绵签、水粉颜料等作画工具 课时: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有一些图片要和你们交朋友.2、出示图片,3、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组成的图形?分别有什么色的,复习学生对着色的认识.4、由此导入课题:点出来的画
二、进入新课
1、出示课件
欣赏书上的两幅名画和一些点出来的名画,激发学生学习点画的兴趣.师:同学们,这些名画都是用点点出来的。美不美?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相信每个同学都能用点描出比这更美的画。可是.要画好一幅
好的画,要具备应在的美术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一个魔术,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美术知识.2、展示课件图
(1)师示范。并一边板书。
(2)让学生动手分别用红黄蓝,调和,看看有什么发现。(3)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4)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5)总结结论:红蓝一起变紫色,黄蓝一起变绿色,红黄一起变橙色。
(6)对比分析:
紫色:红多蓝少偏红,蓝多红少偏蓝 绿色:黄多蓝少偏黄(浅),蓝多黄少偏蓝(深)橙色:黄多红少偏黄(浅),红多黄少偏红(深)
3、画一画,乐一乐,(学生创作作品)(1)、请同学们用棉签沾颜料点出自己喜欢的图片(2)、播放轻音乐
(3)师巡视指导.指导画与纸的比例,提示不准浪费纸.4、作品展示:(1)、画好后:每一个小组推选一幅优秀的作品上台评价,让学生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2)进行作品展示.(3)、画得好的,给予表扬。(4)画错的,老师进行个别辅导。(5)欣赏书上学生的作品.5、感受点出来的画在生活中的运用(1)生活中一些点出来的画的运用。
(2)请同学说一点自己看到的生活中的点出来的话
(3)说说自己以后想设计什么?(关于点画在生活中的运用)
6、在学生要收集整理学具时切入法制教育.提示学生不乱扔垃圾: 师:我国很重视环境的保护:小朋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国已颁布了一部法律约束那些爱破坏环境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三、小结
师:谈谈你们这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观察点画在生活中的运用.五、让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红+蓝=紫 黄+蓝=绿 红+黄=橙
第二篇:小学美术《画水果》教案
《画水果》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应会:尝试采用中国画干湿、浓淡的画法,表现一组水果静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用浓、淡、于、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
三、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水果等。
四、组织教学
1.引入新课:
(I)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
2.提出问题:
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
3.出示课题:画水果。
五、新授课(1)学生分组欣赏。
① 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提出问题:
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
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
⑴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
⑵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
⑶打开书,欣赏。
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
②欣赏学生作业。
(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
六、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1)先临摹;
(2)创作完成一组水果静物。
七、小结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案------画蛋糕
画蛋糕
年级:一年级 授课人:谢妮
㈠教学目标:
① 学会蛋糕各种形状的画法; ② 用喜欢的颜色绘出蛋糕。
㈡教学方法:
① 问答法; ② 演示法; ③ 启发法; ④ 陶冶法。
㈢教学重点:
画出不同形状的蛋糕,并能在上面添加不同的色彩和物体。
㈣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形状画出它们的立体图形。
㈤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表现欲望强,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要互动;步骤要紧凑,一步一步的教,让小朋友能够在朴实的语言中理解老师的意思。
㈥教学准备:
① 准备蛋糕的实物泛画; ② 彩色粉笔
③ 自己所画的蛋糕范图。
㈦教学过程:
⒈引入课题:(2分钟)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了,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小朋友们放一首歌,大家听一听是什么歌曲。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刚刚老师放的是什么歌呢?
答:生日歌
那这首歌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唱呢?
答:过生日的时候
那小朋友们再想一想,过生日我们都吃什么呀?
答:蛋糕
对,过生日的时候,我们都会吃蛋糕,那大家都吃过什么形状的蛋糕呢?这个小朋友回答一下。
答:圆形。
哦,吃过圆形的蛋糕,还有没有小朋友吃过其他形状的呀?
答:三角形。。
大家看到的蛋糕形状可真多啊,让老师找找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形状的:
小朋友们觉得这些蛋糕好不好看啊?
答:好看。
既然有这么多美丽漂亮让人流口水的蛋糕,老师教大家一起画蛋糕好不好?
今天我们一起画蛋糕!
2.动手画蛋糕(9-10分钟)
老师给大家看的这几幅蛋糕有:
对,有圆形,三角形,桃形,正方形,五角形。老师分别教小朋友们画出不同形状的蛋糕!圆形蛋糕:
我们看到,圆形是这样画的,但是,如果要画出蛋糕的样子,我们就要让它“站起来”。让它变的有体积感。
怎样让它更像蛋糕呢?想一想,蛋糕上面有哪些东西呢? 答:奶油,巧克力,水果,动物,花。。对,那我们一起把这些东西加上去好不好?我们先画正面的蛋糕。
这样,加上我们喜欢的东西。
俯视的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长颈鹿对不对?俯视的蛋糕园的面积很宽阔,我们还可以画上我们喜欢的小动物,老师喜欢花,我们画一朵花,再加上它的叶子。是不是很简单呢? 三角形:
当然了,我们也要让它站起来!
具体操作:
桃形:
具体操作:
等等。。。
但是,大家会不会想,蛋糕好单调,我们还可以把蛋糕画的高高的,就像盖房子一样。
底座
大家看一看,我们画完后所有的蛋糕都有一个缺陷,大家想想是缺少了什么? 对,就是底座,我们可以给蛋糕加上底座。
我们已经学习了蛋糕的画法,但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上色!小朋友们在画完以后,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蛋糕上色。老师也画了一些蛋糕,小朋友看一看。
㈧总结与课后作业:(2分钟)
① 总结: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画蛋糕,我们了解了一些不同形状的蛋糕,有圆形的,三角形,桃形,正方形,五角形。并且让它们站了起来。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喜欢和爱好,可以加上奶油,蜡烛,花朵,动物,甚至是画很多层的蛋糕。
② 作业:下来以后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好朋友画一个蛋糕,代表对爸爸妈妈的爱和对好朋友的友谊好不好啊?下节课,老师会评一评谁画的更美更漂亮。
㈨课后反思:
这节课由生日蛋糕歌引入课题,对于蛋糕不同形状的画法作出了介绍,但是内容较多,要高度的概括。由圆形,桃形,三角形为切入点,作出详细的画法介绍。并上上美丽的颜色,需要动手能力。
第四篇:画声音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
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各种声音的录音
3、范画、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
教和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
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4、展示并讲评作品,总结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
揭示课题——画声音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比较,真实感受听清脆的铃声,感受和掌声的不同,你觉得这样的铃声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试一试,第二次作业。讲评作业,从作业中反映出声音的颜色。并体会出声音不同色彩也会不同,原来声音是有颜色的。
2、模仿感受学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欢听的声音和害怕听到的声音,通过回忆、模仿,再一次感受丰富的声音。
3、介绍学生作品《外公的呼噜声》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点、线、面的灵活运用。
4、考考学生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声音的变化。媒体播放风声,感受高低不同的风声变化。进行第三次作业:画出声音的变化
5、展示讲评作业
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库宁的《喧闹声》你可以从图画中听到什么声音?总结:原来画中就有声音。
7、欣赏范图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进行比较,从中体会不同声音的不同之处并感受画面的不同。
8、欣赏范图
三、布置作业
1、听不同的声音婴儿的哭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汽车的声音、直升机等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
2、利用学习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来画一种奇特的声音。要学会找到声音的色彩及表现方式。
四、巡回辅导
辅导学生运用不同种类的点、线及色彩来表现声音
五、课堂小结
1、展示作业,学生自己讲解
2、总结本课内容
18、卡通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1、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2、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3、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1、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1、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2、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会走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走的玩具并进行展览。
2、在《校徽设计》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为我们自己的学校设计一枚校徽。
3、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 《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 《线条的动与静》
第三周 《美术的节奏》
第四周 《变一变》
《色彩的对比》
第六周 《快乐的回忆》
第七周 《登山游戏》
第八周 “国庆”假
第九周 《校徽设计》
第十周 《精美的邮票》
第十一周 《做年历》
第十二周 《星座的联想》
第十三周 《美丽的画盘》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未来》
第十五周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六周 《欢聚游乐园》 第十七周 《纸带穿编1》
第十八周 《纸带穿编2》
第十九周 《电脑美术》
第二十周 《漫画与动漫欣赏》
第一课
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冷的感觉。(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
四、作业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二课
线条的动与静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教学重难点:
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七、拓展: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第三课
美术的节奏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教学重难点:
1、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2、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教具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感受节奏
1、听——音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1)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2)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二)新授:
1、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
(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2、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
3、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展评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