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题指导课的指导策略——《饮食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课型及指导策略
——选题指导课和中段指导课
选题指导课指导策略
一、什么是选题指导课?
选题指导课——就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搜集与分析材料,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然后由小组或班集体汇总、归纳、整理后确立活动主题。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主题分解、组建实践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或方案的课型。
这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起始课。这节指导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整个过程的安全、有效开展。
二、怎样的选题指导课才算是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1.我们要关注和考虑的问题是:
(1)主题如何确定?(2)选题指导课一般教学过程怎样?(3)选题指导课,指导教师指导些什么?如何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4)选题指导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一种课型,要注意把握与学科课程课堂教学区别?(5)选题指导课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特点。(6)有哪些改进地方?
2.从课例看选题指导课一般教学过程怎样?
(1)创设情景、生成主题(2)主题分解,产生小课题(3)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分工(4)讨论、制定——交流、完善研究方案(5)实践活动“过程与方法” 和活动要求等指导
案例:《饮料与健康》开题指导课指导预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想要探究饮料的兴趣,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
2.通过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所确定的研究内容,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处理解决问题的途径。
【时间】:1课时
【活动准备】:课件、场地布置、相关表格。
【活动过程预案】:
一、主题的产生
1.课前热身赛:说说你所知道的饮料品牌。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共鸣。
2.教师谈话导入,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究饮料的兴趣。
3.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饮料与健康”。
二、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活动研究的内容并归纳指导。
1.展开讨论,生成研究的问题。
(1)教师设问:关于饮料,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那些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可以研究关于饮料的哪些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2.归纳整理,确立研究的专题。
(1)教师设问: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了那么多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问题,是不是都值得研究,有没有重复的、相似的。我们将不值得研究的删除,将重复的、相似的问题合并。
(2)形成研究专题
专题一:饮料的种类和品牌的研究
现今市场上饮料有哪些种类和品牌?
专题二:饮料的成份及对人体影响的研究
各类饮料有哪些成分组成?哪些是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哪些是有害的成分?不同的饮料适宜哪些人群和季节?饮料对身体的影响?
专题三:饮料受欢迎程度的调查研究
饮料在人们心目中的受欢迎度和涉及面,以及对饮料的了解程度?现今市场上众多种类和品牌的饮料,哪些最受顾客欢迎?不同年龄层人群选择饮料有什么不同特点?
专题四:饮料的宣传和促销手段的研究
饮料的包装、宣传等情况?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诱惑力?饮料有哪些促销手段?
专题五:劣质饮料的调查研究
调查我们身边是否存在着低劣的饮料?它对人体有什么影响?怎样学会辨别和抵制不合格饮料?
三、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1.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并根据专题内容给自己的小组取个名字。(讨论后,学生把五个组分别命名为:探究组、揭秘组、寻踪组、创意组、追查组)
2.自主推荐组长,完成小组分工。
3.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小组的研究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四、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1.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方案
2.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3.教师指导评价
4.小组修改、完善,确定小组研究方案
五、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1.可邀请校外辅导员或专业人士辅导帮助。
2.时刻注意和其他组的交流协调。
3.注意多途径搜集资料,如电视传媒、上网、阅览书籍等。
4.采访人员要注意预约时间,文明礼貌,设计好访问提纲。
5.注意活动的安全和有效。
3.主题如何确定?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A学生自主汇报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指导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平时学习中、在生活中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利用课堂在班级进行集中汇报交流。
B小组讨论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主题
在这一环节中,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但是,并非每一个问题都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此环节中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
(1)教师可通过教学生学会将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哪些问题可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可将学生的问题按三方面归类:
“是什么?”这一层次的问题,解决比较容易。
“为什么?”和 “怎么做?”这一层次的问题,研究比较复杂,研究的时间
也较长,一般都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整合、提炼,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一般归类相同的问题。
C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价值。
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确定最有价值的主题和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
D指导学生规范地表述主题。
能够非常清楚地反映研究内容、范围和方向。
4.主题如何分解
A学生汇报围绕某一大主题,自己收集的信息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B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分解小主题;
(1)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分解主题
当活动主题确定以后,围绕活动主题,学生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2)引导学生向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向度拓展,分解主题。(3)引导学生向所学课程拓展,分解主题
可以采用向学科渗透式的方法进行,对每一个活动主题,都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小主题。
(3)引导学生向多种活动方式切入,分解主题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向多种活动方式切入,分解主题。
5.活动如何策划?(计划的制定、交流和完善)
(1)学生进行活动策划
主要是小组之内进行讨论。在此期间,学生要进行小组分工,完成活动计划。教师可在各小组之间巡回指导。为了帮助学生将活动计划做得较规范,在起始阶段,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如,提供撰写活动计划的表格。
(2)学生将本组方案计划在全班汇报交流
在此环节中,学生小组派出学习小组长,将本组活动策划在全班汇报,与其他同学交流。
(3)学生针对各小组方案计划情况展开讨论
学生分组汇报本组的活动策划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帮助完善活动计划。
(4)学生根据讨论情况完善计划
此环节在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主要让学生在与人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小组的方法,反思自己计划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计划。
6.选题指导课,指导教师指导些什么?如何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选题指导课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但并不意味着指导作用因此而可削弱。
目前这方面问题表象看:
(1)指导教师的指导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指导行为和规范。大多教师也不明白自己在主题设计指导中指导哪些方面。
(2)指导教师在主题设计指导阶段缺乏必要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引。如:如何进行调查?怎样进行搜集资料?怎样进行有效访问?怎样制定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可能遇到问题和困难等„„“调查发现,97%的学生经历了多次调查活动,但不知道如何设计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
(3)指导教师在指导主题设计时,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案。
在主题设计阶段,指导些什么?
(1)对学生主题确定指导;
(2)对学生活动研究方案制定和完善方面指导;
(3)对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过程和方法”方面指导;
(4)对学生活动组织形式的确立的指导;
(5)对学生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方面指导;
(6)对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安全方面指导;
(7)对学生实践活动必要的工具、材料等方面指导;
(8)对学生聘请另外指导教师指导;
„„
从主题设计指导课看指导教师指导作用
7.主题设计指导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一种课型,如何区别与学科课程课堂教学?
主题设计指导课,教师能否基本把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即:
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
——
生成的主题
课堂教学时空
——
开放的时空
间接学习
——
实践学习
预设性教材
——
非预设性的资源
“教”师
——
“导”师
同步为主
——
个性需要
中段指导课的指导策略
一、什么是中段指导课?
中段指导课——所谓实践活动中段指导课就是指学生活动实施阶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开展活动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进行阶段性研讨和交流,促进学生实践活动不断持续、有效和深入而开展的指导课型。中段指导课也可以称为阶段性成果指导课。
思考:中段指导课的意义是什么?教师在中段指导课要着重加强哪些方面的指导?
二、中段指导课意义
通过学生对本小组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交流:
1.让学生学会从研究阶段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2.让学生交流在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及时反思总结。
3.创设一个阶段性交流展示的平台,学会小组合作和组间合作,分享活动经验,从而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魅力。
4.让学生进行下一步活动计划。
5.让教师发现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督促学生的继续与深入。
三、中段指导课一般教学过程怎样?
(1)教师对前期活动开展作阶段性回顾
(2)学生分组汇报活动过程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汇报活动过程。在学生汇报过程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情感体验说出来。
(3)教师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出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
难
学生分组汇报后,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将活动过程遇到的困难提出来,并给予指导导与支持。
(4)引导学生发现发现新的问题,生成的活动内容
(5)学生调整下一阶段的活动计划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根据活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调整活动计划,使学生活动不断拓展深入。
案例:《饮料与健康》中段指导课指导预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信息,指导学生学会统计、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
2.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生活动积极性。
【时间】:1课时
【活动准备】:各类活动表格、研究报告的范例;学生的初步研究成果。
【活动过程预案】:
一、汇报交流阶段成果,生成新问题。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交流一下前段时间以来,我们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今天,我们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我们的课堂是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的舞台。
(二)各组汇报交流
1.出示温馨提示:
①当小组汇报时,所有的同学都要争做“文明的小听众”,有问题记在心中,等会儿交流。
②如果你们组的调查研究和前面小组的汇报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再重复了。请选择你们小组与众不同的调查亮点和大家分享吧!
③交流后如果有什么不能解决的或者新生成的问题,请各组的记录员马上记录下来。
2.各组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①一组汇报时,引导别组学生从他们的汇报材料中发现他们还可以挖掘和深入的新问题进行探讨。
②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别组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亮点,进行成功经验和成果资源共享。
二、说说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
(一)谈话引入:大家刚才的成果和经验是令老师欣喜的,但是老师知道,在成功的背后你们也一定有失败的困惑吧?这节课,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聊聊我们在研究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老师和你们群策群力,把这些困难解决掉好吗?
(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小结。
预设学生主要提出来的困难有:
1.关于采访的困难:要有信心、耐心,注意采访的礼节和技巧。
2.关于各种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统计:请学生对各组设计的好与不好的问卷与统计表进行评价,教师提供范例供学生参考。
3.安全问题:请家长配合,小组内建立安全制度。
4.合作问题:组内建立相应的制度,及时进行阶段小结反思与评价,与争章等
活动结合起来,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督促。
三、反思前阶段的活动,确定下阶段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交流你们小组生成了什么新问题?
2.引导学生预设在下阶段目标中的困难,通过本节课的交流,你能解决什么困难?不能解决的困难,再引导进行交流讨论。
3.要求各组在课后针对课题存在的问题,或进行方案的修改,或进行问题的解决,使课题有新的突破。并希望各课题组今后多互相借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让优秀的课题组引领大家共同进步。
四、提出希望,期待成功。
1.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提出进一步开展活动的主要事项。
2.指导学生写好“我的实践故事”,并及时记录采访内容。
3.期待成功:经过刚才的交流,我想每个组已经明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在活动中,我们或许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充分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我期待着你们在成果展示课中能一显身手。
四、中段指导课指导老师从哪些方面开展指导?
(1)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2)指导教师要明确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信息。
(3)要指导学生学会统计、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4)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调整研究计划。
(5)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6)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五、中段指导课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记录
(1)指导学生记录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体验与反思。
(2)指导学生记录活动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
(3)要指导学生要记录发现的问题。
第二篇:选题指导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2013年暑期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指导选题
1、“中国梦”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调查研究
2、道德实践、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
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责任教育
4、农村家庭收入与支出结构调研
5、大学生生命价值体验教育的实践研究
6、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研究
7、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8、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调查
9、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10、微博在舆论引导的思想教育中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
11、网络化生存对大学生思维方式、行为取向的影响及其教育引导策略
12、“90后”大学生特点与思想教育的改革创新
13、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和道德建设的调查研究
14、秀美江西——家乡现代化变迁状况调研
15、信息网络技术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16、农村留守儿童暑期安全问题调研
17、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
18、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
19、和谐社区(城市与乡村)建设工作调查
20、城乡的传统道德(风俗习惯)与法律或现代意识的矛盾冲突21、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思考
22、家庭20年来消费生活变化调查
23、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查
24、大学生手机消费调查
25、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26、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现状调查研究
注: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有关的课题均可作为研究项目。
第三篇:社会实践选题指导
社会实践选题指导
一、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有两个学分的实践安排。具体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把理论(或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在实践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所学理论(或书本)知识去认识、了解社会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它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内实践教学,本学期主要以“新闻播报”的形式进行。
2、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有效利用校内实践资源,使理论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统一起来,实现“知与行”的统一。选题主要依据学生思想实际、校园生活状况,运用调查研究、访谈等方法对某个问题进行提炼、分析和总结,以期真实反映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党的理论方针的贯彻力度以及评估班级、学校活动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客观效果。
参考选题有:一项实事求是新举措的调查报告、构建和谐学院(或班级)专题调查、学生党支部(基层组织或书记、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调查研究、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比较分析、大学生参与某某活动的现状效果与对策分析、本专业就业状况调查、专业与职业相关度调查、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大学生社会兼职调查、大学生时事关注调查等等。
3、校外实践教学,既包括指导和安排大学生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总结、提炼以往社会实践经验和感受家乡发展,使社会实践资源教育内化为大学生政治理论素质,努力使学生自身与社会统一起来。选题立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现实状况,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颂扬成绩、发现不足、提出对策。参考选题有:农村某某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从三农问题看城乡差距;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家乡的实践;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展望(某地);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立足南农的大学生村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家乡变化;对改革开放的反思(某个方面);环境污染--中国环境现状调查(某一种污染);农民工就业环境(或其它)状况调查;南京市某村合作保险医疗调查;农民工子弟小学办学情况调查;南京义工调查;南京非政府组织调查;小业主税费负担调查;南京80后一代生活负担调查;等等。
三、实践选题的确定
1、人物篇,挖掘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评说其功过。
2、历史篇,就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上的某个政策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参考选题有: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功过是非、中国50年代的反右运动、我看文革、建国初期的西藏(新疆)政策、新中国外交、新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等等。
3、现实篇,就现实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四、实践选题的原则
1、专业知识、政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选题要小。
第四篇:社会实践选题指导
社会实践选题指导
一、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有两个学分的实践安排。具体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把理论(或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在实践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所学理论(或书本)知识去认识、了解社会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它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实践教学选题的形式
1、课内实践教学,本学期主要以“专题播报”的形式在下学期进行,时间20分钟。
2、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有效利用校内实践资源,使理论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统一起来,实现“知与行”的统一。选题主要依据学生思想实际、校园生活状况,运用调查研究、访谈等方法对某个问题进行提炼、分析和总结,以期真实反映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党的理论方针的贯彻力度以及评估班级、学校活动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客观效果。
参考选题有:一项实事求是新举措的调查报告、构建和谐学院(或班级)专题调查、学生党支部(基层组织或书记、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调查研究、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比较分析、大学生参与某某活动的现状效果与对策分析、本专业就业状况调查、专业与职业相关度调查、大学生勤工俭学调查、大学生社会兼职调查、大学生时事关注调查等等。
3、校外实践教学,既包括指导和安排大学生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总结、提炼以往社会实践经验和感受家乡发展,使社会实践资源教育内化为大学生政治理论素质,努力使学生自身与社会统一起来。选题立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现实状况,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颂扬成绩、发现不足、提出对策。参考选题有:农村某某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从三农问题看城乡差距;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家乡的实践;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展望(某地);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立足南农的大学生村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家乡变化;对改革开放的反思(某个方面);环境污染--中国环境现状调查(某一种污染);农民工就业环境(或其它)状况调查;南京市某村合作保险医疗调查;农民工子弟小学办学情况调查;南京义工调查;南京非政府组织调查;小业主税费负担调查;南京80后一代生活负担调查;等等。
三、实践选题的类型
1、社会调查:运用问卷、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就某个问题展开调查、分析与总结。
2、参观走访:考察某地,发现问题,分析并提出对策。
3、志愿服务:对志愿服务的经过、感受等进行系统总结。
四、实践选题的原则
1、专业知识、政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选题要小。
第五篇:《饮食与健康》评课稿
《饮食与健康》评课稿
《饮食与健康》评课稿
刚才观看了一节王老师的《饮食与健康》的选题指导课,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主性的学科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具体有以下优点:
第一、选题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饮食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小学生虽然每天都与饮食打交道,但是对饮食与健康的知识知道的确不多,这个课题对学生来说既便于研究,又有研究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学生还感兴趣,非常适合五年级学生去研究。
第二、本节课的课时目标非常明确,在选题指导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融入集体、热衷探究的情感,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学生能围绕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积极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方法技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积极参与整理筛选问题,提炼子课题。
第四、本节课从开始的问题提出、到筛选问题,提炼子课题,都是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筛选问题、提炼子课题,教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主性的学科性质。
第五、教师能精心创设情境,提供合适的生活背景和知识背景,采用问题、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欲。教师教能抓住时机,在学生说到自己看了一系列图片的想法后,马上由学生提出的想法,引出课题,并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整理筛选问题、提炼子课题。
第六、教师能否把握活动指导的关键期,通过提建议、提供范例,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自主建构并掌握方法。比如在提出问题、和问题如何规范表述等环节,老师都做的非常好。
第七、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每个学生都积极动手、动口、动脑,活动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在教师的有效、精细指导下,学会了问题的提出要是大家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易操作的。并学会了如何筛选问题,提炼子课题,发展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第八、课堂上,教师的即时评价运用的非常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在准备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课堂总是充满缺憾美的,任何课堂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王老师的这节课也不例外,我觉得王老师这节课还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学生把自己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之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去重新分组,而是直接就按上课的小组开始制定方案了。
第二、在学生交流研究课题并说说自己课题的研究价值时,学生说洋快餐的危害是会导致食物中毒,这样的表述是不恰当的、教师没有及时指出。
第三、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前,教师没有给学生任何指导或者案例,直接就把小组方案表发到给小组去,让学生直接去填写方案了。
第四、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方案,内容不够详实,分工不够明确,这样的方案不实用,不利于实施。
第五、小组方案制定好之后,教师没有让学生去展示、讲解自己小组的方案、而是由教师“代劳”了。
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这节课可以做以下改进:
第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制定好研究课题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小组。
第二、课堂上,当学生的表述出现不恰当之处时,教师要及时指出来,并引导学生正确表述。
第三、在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前,教师应该先给予指导,这样才能使制定出的方案更合理、更切实可行、利于实施。
第四、小组方案的制定要详实、分工要明确。
第五、活动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包括小组方案制定好之后,在班内的交流展示,而不是教师“代劳”,这才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特点。
以上就是我对王老师这节课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