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5:3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第一篇: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3)教案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男装结构制图是结构设计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制图的方法和了解男体的体型特征及比例关系,以及了解男装的种类、功能、服装标准化概念、才能更准确地将结构设计表现出具有平面分解、展开的衣片符合人体的立体形态的造型效果。

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男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规范和制图的一般步骤。(原型制图法、基型制图法)熟悉男装的基本结构与构成规律及男装讲究大方、端庄、挺括、追求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的特点,再用结构设计与制图表现平面或立体造型效果,为设计男装及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概述:

第一节:男装的基本型构成 第二节:男装的结构分析、第三节: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第四节:男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变化

概述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了解男女体型特征的差异,对构成服装后的风格要求有所不同。掌握结构制图的基型法及制图步骤,能准确地对男装衣身、衣袖、衣领基本部位的制图及其对各部位的结构设计与制图,最终掌握男装整体造型设计与变化。教学要求:

1.根据人体外形特征和关节活动特点,画出人体20个主要部位。了解人体各部位与服装相对应部位的关系。

2.明确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规范和制图的一般步骤。3.正确审视服装效果图,服装部位的吻合、服装部件的组合。4.掌握男装整体结构设计方法与结构要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男装的基本型构成

男装同女装一样,它是有衣身、衣袖、衣领等部位组成。由于男女在体型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对构成服装后的风格要求有所不同。男装讲究大方、端庄、挺括、追求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而女装则体现轻盈、圆顺、舒展、具有纤细、活泼可爱之美。因此男装和女装的基本构成是不同的,他们个具特征不能相互通 用。男装与女装相比,男装比女装简单的多,在款式上变化也少。但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应用和借鉴的。

第二节

男装的结构分析

一、男女体型比较

体型的差异不仅反映在男女性别上,而且还反映在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型特征,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下面将男女体型作比较是以正常型体型作为依据的。1.以男女体型绝对值作比较(1)男子身高,女子身矮(2)男子肩宽,女子肩窄

(3)男子胸部厚,女子乳房高(4)男子颈围粗,女子颈围细。2.以男女体型相对值作比较

(1)男子胸、腰、臀落差小,女子胸、腰、臀落差大。(2)男子臀部窄而厚,女子臀部宽而圆。

二、男女衣身基型比较

男女体型特征的不同,必然引起基型结构的不同,以男女体型绝对值作比较,男装衣身基型各部位规格均比女装衣身基型各部位规格大。(1)男装后腰节长于前腰节,女装前后腰节基本平衡(2)男装结构简单,女装结构复杂(3)男装无胸省,女装设有多省

(4)男装前后袖山高落差大,女装前后袖山高落差小(5)男装肩斜度是后斜前平,女装肩斜度是前斜后平

第三节

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很多,按其设计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平面构成法(平面结构设计)和立体构成法(立体裁剪)。

一、平面构成法

平面构成法是以服装效果图为依据,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在纸上和布料上绘制出款式的平面结构图的设计方法。一般有原型法和比例法。

二、立体构成法

立体构成法是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塑造服装。早在公园13世纪前后,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利用立体裁剪法裁剪服装,并沿用至今。

三、两种构成方法的关系

平面构成法和立体构成法在结构设计中相辅相成,兼而有之。平面构成法一般侧重比例关系,其作用是将人体的立体形态分解、展开成若干不同形状的平面裁片。立体构成法则侧重整体造型,其作用是创造服装整体与局部的立体形态。平面、立体构成的训练,都有利于掌握服装的衣片的平面和立体形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平面制图中结构线的设计提供造型依据。

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服装材料的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制图方法在纸上、布料上画出服装衣片、部件的平面结构图。服装制图符号是传达设计意图,沟通设计、生产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技术语言,是组织生产的技术文件之一。画图表示。第四节

男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变化

现代服装整体结构设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构成服装各元素、各部件、各部位以最佳方法组合,从而构成具有较强实用性、较高文化艺术品位的服装成品。

一、服装效果图的审视

1.服装款式廓型类别:服装廓型分为六类有H型A型V型T型O型X型。是审视服装效果图中最先考虑的因素。

2.服装的功能属性:是指服装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也是服装效果图的表象直接反映的内容。如:(1)服装类别有礼服、职业装、外衣。(2)服装穿着对象有民族、性别、阶层、体型、脸型、肤色。3.服装款式规格、服装工艺处理形式

4.服装结构关系的分析:根据效果图中衣领、衣袖、衣身等主要部位的特征及相互组合形式。

二、服装部位的吻合 1.衣领与领口的吻合 2.袖山与袖窿的吻合

三、服装部件的组合

1.结构线的设计对服装部位组合的影响

结构线是指能引起服装款式造型变化的服装部件外部轮廓线和内部缝合线。例如,止口线、领口线、底边线、袖山线、省缝线、侧缝线。2.服装部位的组合与款式造型均衡性设计

(1)点、线、面设计与款式造型的均衡。黄金分割率和形式美法则。(2)局部结构组合对服装整体平衡的影响。(3)服装材料与款式形态平衡的设计。

实践教学

实践1《男装的基本构成》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男装的基本型,(衣身、衣领、衣袖)懂得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2.能准确审视男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4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一).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教师在黑板制图按1:1比例进行示范,学生按1:5比例完成。(衣身、衣袖、衣领)

(二)学生再按1:1比例在牛皮纸做练习,此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练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男装的基本型(衣身结构图)图1(1)制图规格:175/92A。

衣身原型是以胸围、背长、肩宽尺寸为主要制图依据的,其规格选取为身高一般男装的放松量18---22cm。(包括套装)

号型:175/92

胸围B=114cm

背长L=42cm

肩宽S=46cm(2)制图步骤: 后衣身片:

后中心线:垂直画一条竖线(背长24cm),或取身高的1/4cm。

上平线:在(1)线的基础上画(1)线的垂线为上平线,再向上取2.5—3cm,与上平线平行。

腰节线:取背长42cm+2.5cm,画与上平线平行。

袖窿深线:取B/5+4cm=27cm,或B/6+8.5cm计算。从背长算起。也是胸围线B/4=28.5cm。与上平线平行。后领口宽线:取胸围0.08B=9cm。后领口深线:取后领口宽的1/3=3cm。

后肩斜线:以15:6.5cm比值,从上平线往下画作肩斜线。后肩宽:在后肩斜线上确定肩宽点S/2。

背宽线:应从中心线算起画平行线再退进2.5cm,为后背宽线=20.5cm。前衣身片:

前中心线:前上平线:前腰节线:前袖窿深线:B/4作延长线并相互平行。前领口宽线:以后领宽(胸围0.08B=9+2=11cm)。前领口深线:定点0.08B=9cm。

前肩斜线:从前领肩点量15:5比值。前肩宽:以后肩宽退进0.7cm为前肩宽。

前胸(平)宽线:以后背宽20.5cm—1cm=19.5cm。前胸围线B/4=28.5cm。

男装衣身结构图

2.男装衣袖结构图

(1)制图规格

男袖原型是以袖窿弧长与袖长为主要依据的,其规格取:

袖长SL=62cm

袖窿弧长AH=56cm。(2)制图步骤 男装袖片框架图;

前袖侧直线:首先画出基础直线。上平线:垂直于前袖侧直线。下平线:(袖长线)

后袖侧直线:按1/5胸围作前袖侧直线的平行线。

袖斜线:按1/2AH+.05cm(由后袖侧直线偏进1cm为起点)

袖山深线:按袖斜线与袖宽线的交点为一端量至上平线,两边等距离平行。袖肘线:按袖山深的2/5量至袖长的1/2。

后袖侧斜线:在上平线上,由后袖侧直线量进1cm取点,袖上深线与后袖侧直线交点,两点连一斜直线。

袖中线:取袖宽大-1cm两等分取中点,作垂直于上平线的直线。前偏袖直线:取3cm左右相等。男装袖片结构图:

男装袖片结构图

3.男装衣领结构图(西装驳领)

实践2 《男装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与制图》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男女体型比较、以男女体型绝对值作比较、以男女体型相对值作比较。2.结构设计与制图实例:掌握男西服的结构制图方法与步骤,因为男西装是男子服装中最为典型的服装之一。

3.能准确审视男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4.掌握男西服的排料。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2.在结构分析过程中,注意服装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8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一).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教师在黑板制图按1:1比例进行示范,学生按1:5比例完成。

(二)学生再按1:1比例在牛皮纸做练习,此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练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制图依据:外形说明:1.款式特征是平拨头、单排扣、前片钉扣两粒、左右袋各一个为双嵌条、加袋盖。2.收要省、腋下省。3.后片中缝开背缝。4.袖型为两片袖。袖口开叉钉扣三粒。

2.材料选择:各种毛料或毛涤、呢绒等。3.放松量:B=18---22cm。

4.制图规格

号型

175/92B

单位:CM

L

B

N

S

SL

WL

58.5

42.5(1)男西服前后衣片框架图与结构图:

(2).男西服领片框架图与结构图:

(3).男西服袖片框架图与结构图

(4).男西服排料示意图:

男西服马甲(背心)结构图:按西服结构图配制。

实践3《男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变化-----中山服结构制图与款式变化》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通过对男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变化的练习,在此基础上对服装款式造型、功能、用途、季节、配料(排料)等诸多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2.在结构分析过程中,注意服装整体与局部、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关系。3.能审视服装效果图、服装部位的吻合、服装部件的组合。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18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一).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教师在黑板制图按1:1比例进行示范,学生按1:5比例完成。

(二)学生再按1:1比例在牛皮纸做练习,此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练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概述::中山服的特点是紧封的衣领端正严肃,四个对称的衣袋给人以稳定的感觉,腰部略有收腰,后片不开背缝,据说的为了象征辛亥革命成功,国家统一。整件服装的造型均衡、整齐、庄严、朴实、,已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男装之一。

在结构制图时,肩部的宽度和斜度定点是关键,应主要不要过宽、过窄、过平、过斜它们会直接影响整件上衣的外观造型和审美效果。同时还应注意控制规格,使服装合体。1.制图依据 外形说明:领型须为立翻领,前片设有四贴袋、装袋盖,收胸腰省钉扣5粒。后片为平后背。袖型为圆装袖,袖口开叉钉口3粒为装饰。在领子、袋口、胸袋、袋盖、门里襟、止口均缉明线。

2.面料选择:各种毛料或毛涤、呢绒等。3.放松量B=20---22cm;

4.制图规格

单位cm 号型

L

B

N

S

SL

WL 175/92B

114

43(1).中山服领片框架图与结构图--------------学生服领片结构图:

(2).中山服前后衣片框架图与结构图:

(3)根据中山服的基本造型来进行变化,学生服与中山服其不同点是: 学生领与中山服领不同,学生领只有立领部分,没有翻领。

中山服4个贴袋,学生服借鉴了西服的袋型为开袋,上一个,下连两个大袋。学生服袖口没有开叉(装饰)

中山服袋盖有开眼,学生服袋盖不开眼。学生服

1.制图依据:外形说明:领型为立领,前门襟钉扣5粒,三个开袋,袋盖无开眼。后片为平后背。袖型为圆装袖(装饰),无开叉领子、袋盖、前门里襟均缉明线。2.放松量B=20cm

材料可选择:毛料、毛涤、呢绒、化纤等。3.制图规格

号型

L

B

N

S

SL

前腰节长

175/92B

114

学生服前片结构制图:

整体练习:

一、立领男长袖衬衫:

1.外形说明:单立领(钉扣1粒)或立翻领(钉扣1粒)。前门襟钉扣5粒,前片左胸有一个贴袋。后片设有过肩。袖型为一片袖,装袖卡。2.放松量B=18---22cm:170/88A

175/92A 3.制图规格:自定。

4.结构要点:

(1)衣片:B=1/

4、袖窿深B/5+5cm或B/6+1+比值15:5.5。前落肩为3cm、后复肩为5---6cm。前后差数为3cm、前比值15:5.5、后比值15:4.5。叠门宽1.7---2cm。下摆呈弧形状。

(2)领片:单立领:前领宽2.5cm,前领起翘2cm,后领宽3.5cm。立翻领也称上下,上领宽4.3cm下领宽3.5cm,领角部分自行设计。

(3)袖片:袖褶裥两、三道,袖山高10---12cm,袖衩长9---13cm,袖卡长26cm 袖卡宽6.5cm。(4)款式图:

二、男式茄克衫(罗纹领、罗纹袖、罗纹下摆)之一

1.外形说明:前中心装拉练,设有弧形风割线,斜插袋。罗纹领、罗纹下摆,罗纹袖口,一片袖。

2.放松量:B=25---30cm,170/88A。175/92A。3.制图规格:自定 4.结构要点:

(1)衣片:B=1/

4、袖窿深为1/5B+6cm,前、后斜肩比值为15:5和15:6。前撇进门量1.5cm。袋口尺寸长14cm,宽2cm。罗纹宽6cm。

(2)袖片:袖山深12cm,前、后袖山斜线袖窿弧线长AH/2,袖口大17cm,袖口罗纹宽6cm。

(3)领片:罗纹宽4cm,领长为实际尺寸。(4)款式图:

三、关门领套装袖长大衣:

1.外形说明:领形为翻领结构,单排扣,暗门襟,袖口有袖绊,后背做缝开背衩。2.放松量:B=25---30cm,170/88A。175/92A。3.制图规格:自定。4.结构要点:

(1)衣片:B=1/4,暗门襟缉明线,前领深为10cm,后领深为2.5cm,前撇进2cm,后背中心撇进2cm,前、后肩斜度比值为15:5cm,袖窿开深2cm,背中心开衩为52cm。

(2)袖片:前、后套袖袖山深18cm,袖绊宽5cm。

(3)领片:领松斜线为10.5:5cm,后领宽10.5cm,挖领宽4cm,前领宽10cm,挖领脚变形成为上口直线、下口狐线。(4)款式图:

第三部分

学生学习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包括道德要求和实践方面的要求。1.道德要求:

(1)学生时,应态度端正、认真对待。

(2)在实践时,应触类旁通、目的明确,作风诚实。2.作业要求:

(1)作好课堂笔记。准确画出人体20个主要部位。

(2)认真完成课堂实践部分的作业,每次作业都要按1:5和1:1比例完成。(3)掌握男装衣身、衣领、衣袖结构制图的正确方法。

(4)掌握男装整体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对各部位的吻合、各部件的组合。

(5)设计男上装款式图1张(8开12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1:1比例。

(6)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男装4套,(8开纸)以效果图形式表现,手法不限。

第四部分

必要说明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男装衣身整体的制图方法,掌握服装基础纸样的制作方法和各类男装款式的结构设计。

2、对服装款式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整体造型设计

3.要求学生在基础样板的基础上制定系列样板的缩放技术。4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男装。

难点:

1、在结构设计与变化中能够处理好男装肩部的宽度,斜度以及外观造型和审美效果。二.教学资料

苏石民、包昌法、李青、《服装结构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次印刷 唐宇冰、《服装设计表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徐雅琴、《服装结构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毛莉莉、《针织服装结构与工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7 三.教学安排

1、课时安排:

总课时:40课时

学期授课课时:10课时

实践课时:30课时

2、地点:

教学楼

班级:07服装设计与国际贸易

四、成绩考核与评价

本考核方式:实操

成绩评定方式:以平时成绩总平均值为期末成绩。

第二篇: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性质

服装结构设计学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以人为本的服装结构平面分解和立体构成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生产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部分组成。

二、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1.平面结构设计

将指定的服装款式,结合人体穿衣的动、静及舒适要求,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变化原理通过平面结构制图方法将服装整体结构分解为基本部件或样板的结构设计过程。主要有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两种。

比例分配法

原型法

2.立体结构设计

将样布披覆在人体模型上,运用边观察边造型边裁剪的手法,直接裁剪岀指定的服装款式或经整理成服装的基本纸样的设计过程。

单一式

混合式

展平式

三、服装结构的内容

服装人体工学

规格设计

服装设计原理

服装平面、立体结构设计的方法

特体服装的结构处理

计算机辅助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庛病与修改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一章

服装与人体工学 第一节

人体的构成

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

人的基本体型由头部、躯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分构成。

二、人体主要基准点的构成

人体主要基准点是服装人体测量、结构设计制图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主要基准点的构成分前面、后面与侧面两大部分。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1.头顶点:人站立时头顶部最高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是身高测量的基准点。2.颈围前中心点:连接左右锁骨之中点。

3.颈侧点:位于颈侧面根部,从人体侧面观察,位于颈根部宽度的中心点偏后的位置,此基准点不易确定,宜斟酌而定。

4.肩峰点:肩胛骨肩峰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5.肩端点:位于肩峰点偏前的位置,此点是衣袖缝合线袖山的位置,同样也是肩宽、袖长确定的基准点。

6.前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前面形成绉纹的起点,此点位置因人而异。7.乳头点(胸高点):胸部最高点即乳头的中点。8.腰围线前中心点:腰围线与前中心线之交点。9.腹部前突点:位于前中心线腹部向前最突出点。10.膝盖骨中点:膝盖骨的中心点。11.大转子点:大腿股骨上端向外最突出点。

12.颈围后中心点(颈椎点):颈后第6-7颈椎的突出点,是背长测量的基准点。13.后腋点:当手臂自然放下时,手臂根部与体干部在后面形成绉纹的起点。14.腰围线后中心点:腰围线与后中心线之交点。由于人体型的关系腰围后中心点往往比腰围线前中心点稍低。

15.肘点:上肢弯曲时肘关节向外最突出点。16.臀部后突点:臀部向后最突出点。

17.手根点:位于手腕部后外侧最突出点,是测量袖长的基准点。18.外踝点:踝关节向外侧突出点。

三、人体主要基准线的构成

人体基准线是结构设计的根基,也是理解人体形体结构的基础。

1.颈根围线:是人体躯干与颈部的分界线。此基准线通过颈部前、后中心点、颈侧点。

颈部前中心点略低颈部后中心点1cm左右。

2.臂根围线:人体躯干与上肢的分界线。3.肩线:肩端点与颈侧点的连线。4.胸围线:经过两乳头点的水平围线。5.腰围线:人体腰部最细部位的水平围线。6.臀围线:人体臀部最丰满部位的水平围线。7.袖肘线:通过肘关节的水平线。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8.膝盖线:通过膝盖中点的水平线

四、人体主要体表形态的构成:

人体由骨胳、关节、肌肉等组成,它们是决定人体体型的基本因素。骨胳是人体内固定的支架,由二百多个不同形态与尺寸的骨头所组成。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连接的部位,人体的所有动作都是与关节有关,它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关节有不同的形态与种类。

人体的肌肉组织极其复杂,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人身上有五百多块可分离的肌肉,肌肉附于骨骼与关节之上。

第二节 人体的体型特征

一、人体的比例

我国正常成人男女的人体比例为七头至七头半高。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二、人体体形生长变化规律

不同的年龄段,人体比例各不相同。人体体形生长变化规律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三、男、女、童体型差异

1、儿童体型特征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儿童体型与成人体型的差别:

(1)下肢与身长比 越年幼腿越短,1~2 岁的孩子,下肢大约是身长的32%(2)和小腿比 越年幼的孩子大腿越短。随着成长,下肢与身长的比例逐渐接近1:2,其中大

腿的增长很显著,1 岁乳儿大腿的内侧尺寸只有10cm,而3 岁时是15cm,8 岁时是25cm,10 岁时是30cm,与身长的增长率比其他部位大。

(3)儿童的头身比 如下图所示

(4)8 岁前的孩子 男女没有体型上的差异,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小儿体型。

(5)从侧面看童体 腹部向前凸出,乍一看就象肥胖型的成人一样,但是,成人的后背是平的,而儿童由于腰部(正好是在脐正后的背部)最凹,因此,身体向前弯曲,形成弧状。

(6)颈长 乳儿的颈长只有身长的2%左右,但1~2 岁就是达到3.5%,6 岁时就达到4.8%。(7)B 类体型 腹部在后面(腰部)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侧腹其次,前腹部沉积有非常多的脂

肪,向前方挺出。下肢中的大腿 受腹部前凸的影响,前面比后面沉积有皮下脂肪是一般倾向。

2、男女体型差异

胸部差异 女体为以BP为顶点的圆锥体—用对准BP的省道消除前浮

男体为盆状体—用不对准BP的省(撇胸)或工艺方法消除前浮

肩部差异 女体﹤3 个头宽 男体=3个头宽 男体肩斜≥女体肩斜=22°

B﹡﹣W﹡ 男体为Y体(22~17㎝)A体(16~12㎝)B体(11~7 ㎝)C体(6~2 ㎝)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H﹡﹣B﹡ 男体为2~4㎝

前后腰节差 男(前腰节-后腰节)=﹣1.5㎝

女(前腰节-后腰节)=1㎝

第三节 人体测量

一、测量工具

1.人体测高仪:主要由一杆刻度以毫米为单位垂直安装的尺及一把可活动的尺臂(游标)组成。

2.直脚规:用于测量人体短而不规则部位的直线距离。

3.弯脚规:用于人体不能直接以直尺测量的两点间距离的测量。如肩宽,胸厚等部位的尺寸。

4.软尺:最常见、最简易的人体测量工具之一,一般以厘米(cm)为单位。5.人体截面测量仪:用于测量人体水平与垂直横截面尺寸的仪器。6.现代化测量工具:如电子激光扫描,摄影仪等。

二、测量注意事项

被测者挺胸直立,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自然呼吸,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自然伸直膝部,保持立正姿势,裤带放松,软尺轻紧适宜。

三、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

1、测量基准点、基准线

要点:基准点——常是骨骼的端点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基准线——常是人体形体凹凸状变化大的部位

重要的点、线:BNP、SNP、BP、EP、踝点、NL、BL、UBL、LBL、WL、HL、MHL、股下长

2、测量方法

产业常用方法:软尺测量(坐姿、立姿)

科研常用方法:常规:马丁测量法、截面测量法 特殊:莫尔等高线法、三维全息非接触测量法

3、常用测量方法和项目:

前腰节长——自SNP~WL沿体表过BP 的垂直长 后腰节长——自SNP~WL沿体表过脊骨的垂直长 衣长——自BNP~所需部位的垂直长

袖长——自SP~所需部位沿手臂形态的长 胸围——通过左右BP 的水平围长

领围——沿BNP、SNP、FNP 为基础领围,实际领围在颈部领高部位围量 肩宽——左右SP 通过BNP 的横长 腰围——通过腰部最细部的水平围长 裤长——腰围线~踝骨附近的垂直长 臀围——通过臀部最丰满处的水平围长

上裆长——腰围~臀凹处的垂直长,或裤长—股下长

注意:测量方法必要时要示范,特别注意围度尺寸要达到水平围长的要求。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四节 服装放松量与人体运动的关系

一、放松量确定的原则

1.体形适合原则

肥胖体形的服装放松量要小些、紧凑些,瘦体型的人放松量可大些,以调整体形的缺陷。2.款式适合原则

决定放松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服装的造型,服装的造型是指人穿上衣服后的形状,它是忽略了服装各局部的细节特征的大效果,服装作为直观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的首先是其轮廓外型。体现服装廓型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肩、胸、腰、臀、臂及底摆的尺寸。

3.合体程度原则

真实地表现人体,尽量使服装与人体形态吻合的紧身型服装,放松量小些;含蓄地表现人体,宽松、休闲、随意性的服装,放松量则大些。

4.板型适合原则

不同板型其各部位的放松量是不同的,同一款式,不同的人打出的板型不同,最后的服装造型也千差万别,简洁贴体的制板,严谨的服装、有胸衬造型的服装放松量要小些,单衣、便服要大些。

5.面料厚薄原则

厚重面料放松量要大些、轻薄类面料的放松量要小些。

二、放松量与空隙度的关系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三、各部位放松量大小

第五节 制图基本知识

一、基本术语

1.基本线:构成服装结构制图的框架的线条; 2.结构线:客观反映服装内部结构的线条;

3.轮廓线:适合人体体型、款式特点,表示服装外形的线条; 4.尺寸标注线:标注服装结构计算公式及细部尺寸的辅助线条。

二、制图规则符号

(一)制图规则

1.服装结构制图顺序:先前衣片,后后衣片;先长度线,后围度线;先基本线,后结构线,再轮廓线。

2.服装结构制图(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一律以厘米为单位。

3.服装结构制图部位、部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4.结构制图所用线条(基础线、结构线、轮廓线、尺寸线等)必须符合规定要求。5.服装主要部位的尺寸标注应尽量采用比例分配方式表示,以适合不同规格尺寸计算要求。

(二)制图符号

1.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 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

围——B

围——W

围——H

围——N

胸围线——BL

腰围线——WL

臀围线——HL

领围线——NL 肘

线——EL

膝盖线——KL

胸高点——BP

颈肩点——NP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袖窿长——AH

度——L

中腹围——MH

宽——SW

宽——BW

前胸宽——FW

宽——NW

深——NH 前中线——FCL

后中线——BCL

颈前点——FNP

颈后点——BNP 颈侧点——SNP

袖山高——ST 2.结构制图符号

三、制图工具

1.直尺:以公制为计量单位的尺子,一般以厘米为单位。2.角尺:两边成直角90°的尺子。

3.弯尺:两侧分别为弧线状的尺子,主要用于绘制侧缝线,袖缝线等弧线。4.自由曲线尺:可以任意弯曲的尺,一般用来测量直尺不能测量的弧线长度的尺子,也可用来绘制弧线。

5.比例尺:用来按一定比例缩小或放大绘制结构图的尺子。常见的有三棱比例尺,6种不同的有比例。

6.曲线板:服装专用的曲线板用来绘制袖笼、袖山、侧缝、裆缝等部位的曲线。7.针管笔:绘图专用水笔,其常用的规格有0.3、0.6、0.9mm等几种,一般用来分别绘制结构线、轮廓线等。

四、服装结构线的名称

1.上衣前、后衣片结构线的名称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2.袖子结构线的名称

3.裤(裙)前片、后片结构线的名称

4.中式服装的结构线的名称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六节 成衣号型标准与成衣规格设计

一、GB服装号型

1.号型定义

“号”是人体的身高,以CM为单位,是服装结构设计和选用服装长短的依据。“型”指人体的上体胸围或下体腰围,以CM为单位,是服装结构设计和选用服装肥瘦的依据。2.体形分类

以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体型,并将人体体型分为四类,体型分类代号分别为Y、A、B、C。

3.号型标志

号型的表示法为号与型之间用斜线分开,后接体型分类代号。4.号型应用

号:服装上标明的号的数值,表示该服装适用于身高与此号相近似的人。

型:服装上标明的型的数值及体形分类代号,表示该服装适用于胸围或腰围与此型相近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以及胸围与腰围之差数在此范围之内的人。

5.号型系列

号型系列是服装批量生产中规格制定和购买成衣的依据。号型系列以各体形中间体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组成。身高以5CM分档组成系列,胸围以4CM分档组成系列,腰围可以4CM或2CM分档组成系列。身高与胸围、腰围搭配分别组成5·

4、5·3或5·2号型系列。

二、成衣规格设计

控制部位数值是人体主要部位的数值(系净体数值),是设计服装规格的依据,成衣规格尺寸指服装关键部位的尺寸。上衣通常有衣长、胸围(B)、总肩宽、袖长、领大五个部分的尺寸,下装通常有裤(裙)长、腰围、臀围三个部位的尺寸。

男上装规格设计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上装规格设计

男、女下装规格设计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一章

服装与人体工学

第一节 下体的体型特征及测量

一、下肢特征

人体的下肢由胯部,腿部和足部组成。腿部上粗下细,大腿肌肉丰满、粗壮,小腿后侧形成“腿肚”。从正面看,腿部的大腿从上至下略向内倾斜,而小腿近于垂直状。从侧面看,大腿略向前弓,小腿略向后弓,形成S型曲线状。

从臀股截面图看,胯部两侧最宽处为大转子。两腿直立时,臀大肌向后隆起。

从人体的腰臀截面图看,两截面在前面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长度不等上,而在后面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形状不同上。臀突部由于肌肉厚实,形状比腰部尖圆。

二、下体静态参数

人体以前中心线和后中心线为对称,前后为非对称。人体腹部与前中心的垂直倾角α=8°,臀部侧面垂直β=20°左右。臀沟垂直

倾角δ=8°,臀突垂直倾角倾角γ=10°~˜12°(男小,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女大),三、下体动态参数

四、测量部位

五、裤装主要结构线名称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二节 裤装基本结构

一、裤装的分类

1.按长度分类:迷你裤,短裤,中裤,中长裤,吊脚裤,长裤等。2.按腰部形态分类:连腰裤,装腰裤,高腰裤,低腰裤等。

3.按外形轮廓分类:三角裤,灯笼裤,马裤,裙裤,喇叭裤,西裤,直筒裤,锥形裤等。

4.按穿着层次分类:内裤,外裤等。5.按性别和年龄分类:男裤,女裤,童裤等。

二、裤装的基本规格设计

裤长L=0.6G+(0-2)cm 腰围W=W*+(0-3)cm

(2-6)cm(贴体)臀围H=H*+x(6-14)cm(合体)

14cm以上(宽松)脚口大=0.22H 中档大=脚口大+(4-6)cm 上裆长=H/4+2或=G/10+H/10-m(女0,男、童1)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腰围=W/4-1(cm)+褶量 前臀围=H/4-1(cm)裆宽=0.05H或=0.07H 腰围=W/4+1(cm)+省量 后臀围=H/4+1(cm)裆宽=0.11H或=0.09H

三、裤装基本结构

G=160 cm, W=68+2=70 cm, H=92+6=98cm, L=98cm(一)前裤身

1.前侧缝线(1),上平线(2),裤长线(3),横裆线(4),臀围线(5),中裆线(6)2.前臀宽线(7),前裆宽点(8),前挺缝线(9),前中裆大点(10),前脚口大点(11)3.腰侧点(12),前腰点(13),画顺前侧缝线(14)4.重新确定前裆宽点(8'),画顺前裆弯弧线,前缝线(15),下裆缝线(16)5.画顺腰口线及脚口线 6.确定褶位及褶量(二)后裤身

1. 上平线,臀围线,横裆线,中裆线,脚口线均由前裤片作延长线而得 2. 侧缝线(17),臀宽线(18)3. 裆宽点(19),挺缝线(20),中裆大点(21),脚口大点(22),腰侧点(23)4. 画顺侧缝线(24),重新确定后裆宽点(19')5. 上裆缝线,裆弧线(25),下裆缝线(26)6. 画顺腰口线,脚口线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7. 确定省位及省量

第三节 裤装的结构分析

一、裤装的放松量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服装的规格主要由人体的净尺寸和放松量两部分构成。人体净尺寸可实际测量获得,而放松量却是灵活多变的。它涉及到裤装的品种、款式造型、流行趋势、着装者的体型、性别、生活习惯、面料特征和个人的审美观念等多种因素。

二、腰、臀差的处理

1.腰臀差的大小

2.褶的分布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3.省的分布:

三、腰臀围的分配比例

人体的侧缝线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位于侧缝线前部的腰臀为均匀的圆弧状,而位于后侧的腰臀部为曲率变化较大的圆弧状,因此后臀围应大于前臀围。所以在裤装基本结构中,采用前臀围为H/4-1cm,后臀围为H/4+cm1。为使腰部的分配方式与臀围一致,便于计算,也采用前腰围W/4-1cm,后腰围W/4+1cm的分配形式。

四、中裆围、脚口围的分配比例

中裆围和脚口围主要关系到造型,其大小可由款式而定。由于臀围的分配为前小后大,为保持裤身的整体平衡,前中裆和脚口围较后中档和脚口围要小,随着前后裤片比例大小的变化,前后中档围和脚口围的差数也随着变化。

五、前后上裆宽的分配比例

观察人体的侧面,臀部为一个前倾的椭圆形。以耻骨联合点作垂线,前一半为凸点靠上的腹凸,靠下较平缓的部分是前裆弯,故前裆弯小而平缓。后一半为凸点靠下的臀凸,也是后裆弯。由于后裆弯通过臀部转向腹部,且臀突靠下面挺起,所以后裆弯较急而深。另外,从人体臀部运动屈大于伸的规律,要求后裆宽增加必要的活动量,因此后裆宽应大于前裆宽。

六、上裆长的确定

测量法:

1.测量人体下裆长,用裤长减去下裆长,为上裆长。2.量取腰节线至臀凹处的长度。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3.人体坐在椅子上,测量腰部至椅面的长度再加上3cm。

计算法:

1.H/4+2cmS

2.L/10+H/10+6cm

3.G/10+H/10-m{1男,0女}

七、后上裆缝倾角与起翘量的确定

后上裆缝倾角的变化与人体特征和裤装造型有关。在一般基本裤装结构中,后上裆缝倾角控制在0°到20°之间(男小,女大)。从人体来讲,后上裆缝倾角随臀高的增加而增加。从造型来讲,它与前后裤片收褶、省量有关。当前裤片不收褶或收褶量很小时,前侧缝线撇进量d增加,但d量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量就是当前后侧缝撇进量相加为(d+e)。此时将(b+c)的量放在后上裆缝线处,约10°左右,加上基本结构中的10°,最大可达22°。如果用15:X来表示后上裆缝倾角,贴体裤X在4~5之间,合体裤X在2.6-4之间,宽松裤、便裤等X在0-2之间。

八、腰口线的定位

在裤子基本结构中,腰围线(除去腰宽)基本定在人体胯骨点以上1cm 的水平位置上,此腰位为标准束腰位。但在实际中,由于款式的变化,束腰位置往往在标准位置上有所变化,如贴体的牛仔裤、筒裤等束腰位置低于标准位置2-3cm,而一些宽松的裙裤、灯笼裤的束腰位置常高于标准位置1cm左右,在束腰位置确定之后,腰头的宽窄可根据款式造型任意确定。

九、下裆缝垂直倾角与裤形的关系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四节 裤装结构变化原理及应用

一、贴体裤

H=H*+x(x≤6cm)

W=W*+(0-2)cm+腰位下降2cm时所增加的腰大2cm =W*+(2-4)cm 上裆长=G/10+H/10-(0-2)cm 由于H较小,虽然腰位降低2cm,但上裆长不宜简单的一概减2cm。

后上裆缝倾角在11°至15°之间,最大可为20°,若用15:x表示,x=4-5。中档围线在基本裤装基础上向上提2cm左右。前 腰=W/4 臀=H/4-(0-1)cm 裆宽=0.05H-(0-0.5)cm 后 腰=W/4 臀=H/4+(0-1)cm 裆宽=0.11H-(0-1)cm 例1牛仔裤

G=160cm, W=68+4=72cm, H=94+4=98 cm, L=102cm, 脚口=18 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例2 男牛仔裤: G=174cm, W=70+4=74cm, H=94+6=100cm, L=105 cm, 脚口=22cm, 中档=24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例3 小喇叭裤:G=160cm, W=68+4=72cm H=92+4=96cm, L=102cm, 脚口=24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二、合体型

例1 男西裤:G=174cm, W=74+2=76cm, H=94+9=103cm, L=106cm, 脚口=23cm, 中档=25cm

例2 女西裤:G=160cm, W=68+2=70cm, H=92+8=100cm, L=100cm, 脚口=22cm, 中档=24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三、宽松裤

H=H*+X(X>14cm)W=W*+(1-3)cm 后上裆缝倾角<10,若用15:x表示,x=1.5-2.5 腰围=W/4+褶

前臀围=H/4+(0-1.5)cm 裆宽=0.05H-(0-1)cm 腰围=W/4+省 后臀围=H/4-(0-1.5)cm 裆宽=0.11H-(0-1)cm 脚口较小,中档可不控制。

例1 太子裤:G=175cm, W=79+3=79cm, H=92+15=107cm, L=104cm, 脚口=20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例2 断腰太子裤:G=180cm, W=74+2=76cm, H=94+16=120cm, L=107cm, 脚口=21cm

例3 女时装裤:G=166cm W=68+2=70cm H=91+15=106cm L=100cm 脚口=17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四、裙裤

1.裤装风格的裙裤

臀部较合体,后上裆缝线较贴合人体臀沟,横裆线以上部位可按裤装结构方法进行设计。由于下裆缝倾角为零,前后落裆差为零,上裆宽可在基本裤型上适当增加由.0.16H到0.21H之间变化。前后裆宽的大小可根据造型适当调节。2.裙装风格的裙裤

臀部放松量较大,横裆容量增加,臀部前屈运动所需的变形量由横向放松量来满足。后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上裆缝倾角随着臀围放松量的增加而减少,直至为垂直线,成为裙装结构的裙裤。此时起翘量为零,裆宽控制在0.18H~0.21H之间,前后裆宽的大小可根据造型和习惯而定。例1 裙裤:G=164cm, W=66+2=68cm, H=92+8=100cm, L=65cm

例2 裙裤:G=160cm, W=66+2=68cm, H=92+14=106 cm, L=65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例3 裙裤:G=160cm, W=66+2=68cm, L=60cm.五、短裤

短裤在外观上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合体型,另一种是宽松型。合体型短裤的结构设计与基本裤型相同,只是将长度裁短即可。

宽松型短裤臀部较宽松,透气型较好。在总裆宽不变的情况下,用增加下裆缝倾角的方法,既可使缝合后的成品裤装腹臀宽增加,又不影响外观造型。此时前后落裆差可控制在3cm左右。

例1 无腰短裤:G=160cm,W=66+2=68cm, H=90+4=94cm,L=40cm,脚口=26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例2 男西短裤:G=174cm,W=72+2=74cm,H=92+8=100cm,L=40cm,脚口=28cm。

六、田径裤 三角裤

田径裤和三角裤都是要求穿着较舒适的短裤。在西短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下裆缝倾角,使前后落裆差加大,成品裤装的腹臀宽增大。当前后下裆缝倾角均为90°时,前后落裆差为后裆宽减前裆宽。下裆长转为裆底宽,变为三角裤结构。例1 田径裤:G=174cm,H=92+13=105cm,L=32cm,脚口=28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例2 三角裤:G=162cm,H=90cm,L=12cm。

例3 睡裤:G=164cm,H=92+10=102cm,L=90cm,脚口=22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三章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一节

裙装原理

一、测量部位

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 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 裙摆围:裙子下摆周长 裙长:腰节的长度

二、裙装基本结

构线名称 线至所需裙长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三、裙装的分类

(一)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长裙,长裙等。

(二)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腰带裙,高腰带裙,高腰裙等。

(三)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圆裙等。

(四)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节裙等。

(五)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碎褶,立体褶等。

四、裙原型

裙原型是取自女体直立状态下绕腰、臀部一周所形成的旋转体形态。

(一)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

(二)作臀围线(4),中臀围线(5),侧缝线(6),后中心线(7)。

(三)确定前腰侧点(8),后腰侧点(9),后中心点(10)。

(四)画顺前侧缝线(11),后侧缝线(12),前腰口线(13),后腰口线(14)。

(五)作前后省。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二节 裙装结构分析

一、裙装的放松量

(一)腰围的放松量

人在呼吸及站、坐时腰围会有2cm的差值变化。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腰部周长缩小2cm时,人体不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所以裙装的放松量可控制在0~2cm。

(二)臀围的放松量

臀围放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裙装的造型风格。人体一般坐立的变化需要,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控制在4~6cm左右。

(三)裙摆围的放松量

裙摆围的大小由款式的造型而定。宽松裙的摆围可呈A形,圆形,甚至超过360°。运动类型裙摆围波浪起伏、飘逸、舒展,而合体的裙摆围设计则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裙叉一般开在距腰口线40cm以下为宜。无裙叉的裙摆围应随裙长的增加而增加。

二、臀高线的确定

臀高线与人体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臀高线距腰口线的距离为身高/10+1,也有按H/6计算的。还可实际测量从腰节线至臀围线的长度进行确定。

三、腰省的确定

(一)省量

腰省量为腰臀围的差值。它的放置与裙子的款式有关,每个省的省量过大或过小均不适宜。过大会使省尖过分尖突,过小则达不到收省的目的。

对于贴体裙装,侧缝省应控制在0.5~1cm左右。随着宽松程度的增加,省量可在0.5~3cm之间变化。片内省的省量一般控制在1.5~3cm左右。

(二)省数

整个腰围的片内省个数一般为偶数。如果是4个或8个,则前后各一半,以对称形式出现。如果是62后4。位

个,则前

(三)省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四、臀围加放量与腰省的关系

若H*为净臀围,W*为净腰围,△H为臀围加放量,n为裙片数。经研究,在臀围加放量一定的情况下,每片裙的最小腰省量= H*-W*-2△Hn。

若要使腰省为零,则臀围的最小放松量= H*-W*2。

由此可见,裙摆量、臀围、腰省量是相互制约的。进而也将裙子的外形分为:紧身裙,半紧身裙,斜裙,圆裙几种轮廓。各式裙款均是在这几种裙形基础之上进行分割、拉展、打褶等变化而得到的。

第三节 各种廓形裙

一、紧身裙

为贴身的极限造型。如西装套裙,一步裙,窄摆裙等等。它的结构基本上在原型裙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功能性的设计而成。如上端为穿脱方便装加拉链,而下端为便于行走,设有开叉。

二、半紧身裙

半紧身裙也称A形裙。它是在紧身裙的基础上增加裙摆的围度而完成的。随着裙摆的增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加,侧缝线趋向变直,腰省量减小,腰侧点与前、后腰点距离增大,腰口线的弯曲度变大。结构制图是在裙原型基础上将侧缝线下摆放出,侧缝线变斜,同时减少腰省量,提高腰侧点位置。

三、斜裙

在半紧身裙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裙摆量,此时臀围放松量也相应增大,当放松量△H>H*-W*2 时,腰省为零。腰侧点与前后腰点距离、腰围线曲度均大于半紧身裙。

(一)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

(二)确定腰口斜线(4)。

(三)确定腰口大点(5),裙中线(6),腰口大点与(2)线和(6)线交点的连线(7),裙侧线(8),裙摆线(9)。

腰口大点若正好位于侧缝线上,按侧缝线处上提1cm,若不在侧缝线处,应按基本裙型的腰口线形状顺势修顺。

裙摆在斜纱处应考虑其长度的易变形性,根据面料适当裁短。

四、圆裙

在斜裙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裙摆围,则腰口线、下摆线将变得更加均匀而呈圆弧状,称为圆裙。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一)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弧(1)。

(二)以O为圆心,r+(L-腰宽)为半径画弧(2)。

(三)圆心角为θ的扇面形,则两条母线L1L2与两弧(1)(2)所围成扇面形为裙片的基本形。

(四)修顺腰口线及裙摆线。

将腰侧点、后腰点、前腰点按裙原型调整、修顺。裙摆在斜丝处适当裁短2~3cm,再修顺裙摆。

第四节 裙装结构变化原理及应用

一、设计步骤

(一)审视效果图,确定裙子的外形轮廓,并做出相应轮廓裙型。

(二)在裙型上根据效果图作各种分割。

(三)作分割线中的省、褶等细部结构处理。

(四)将各结构图分离出来。

二、分割裙的结构设计 例1.筒裙

规格:160/68A L=70cm, W=70cm, H=92+4=96 cm, 腰宽=3 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在原型裙的基础,加上叠门宽,下摆在侧缝线处收进。

例2.无腰裙

规格:160/68A,L=70cm,W=70cm,H=92+4=96cm。1.按紧身裙做出基本结构,前片画出全图。

2.按效果图做出分割线位置,腹臀部的分割线通过省尖。3.将省转移至分割线。4.后裙片中线处开襟装拉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链,下端开叉,前侧有装饰扣。

例3.八片A型裙

规格:160/68A,L=70cm,W=70cm,基本H=92+4=96cm。

1.做出基本裙原型

2.画出分割线的位置,并将省放置在分割线及前后中心线处。3.在分割线处放出摆量,为保持裙面的平整,在侧缝处放得稍多些。

4.画顺各片轮廓线。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例4.育克裙

规格:160/68A,L=70cm,W=70cm,基本H=92+4=96cm。

1.做出基本裙原型。

2.做出纵横分割线,并将一省量放置在纵向分割线中,另一省转移至横向分割线中。3.在分割线处放出摆量。4.画顺各片轮廓线。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例5.弧形褶裙

规格:160/68A,L=70cm,W=70cm,H=94cm,腰宽=3cm。

1.做出基本裙原型。

2.做出分割线的位置,并将省放置在分割线中。3.前片下摆弧线以中心线为对称轴。

4.将分割裙片依效果图放出褶量,画顺轮廓线。5.后片为两片裙,底边为平线。

例6.高腰波浪裙

规格:160/68A,L=70cm,W=70cm,H=96cm。

1.做出基本裙原型。2.依效果图做出分割线。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3.将分割线下的裙片采用剪切拉展法,在相应位置拉出褶量。褶量越大,分割线弯曲度越大,但分割线长度不变。

4.修顺轮廓线

例7.斜裙

规格:160/68A,L=70cm,W=70cm。

由于H、θ不控制,Y值可根据效果图及面料确定,按斜裙方法制图。

例8.螺纹形裙

规格:160/68A,L=70cm,W=70cm,H=90+8=98cm。

1.做出斜裙,Y=H-W2n =102-702×2 =8cm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2.做出分割线,注意前后片分割线的衔接。3.将○3片作切展波浪。4.修顺各裙片轮廓。

例9.60°圆心角四片裙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规格:160/68A,L=70cm,θ=60°,W=70cm,n=4cm。

例10.鱼尾裙

规格:160/68A,L=98cm,W=70cm,H=96cm。

1.做出裙原型。

2.做出分割线,将省放置在分割线中。3.在膝围处收进,以突出鱼尾效果。4.在分割线裙摆处均匀放出摆量。5.修顺各片轮廓线。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三、褶裙结构设计

褶可以分为自然褶,如波形褶、缩褶;和规律褶,如普力特褶、塔克褶等。自然褶具有随意性、多变性、丰富性和活泼性的特点。规律褶则表现出有秩序的动感。例1.抽褶裙

规格:160/68A,L=70cm,W=70cm。

例2.波形裙

规格:160/68A,L=62cm,W=70cm,H=96cm,腰宽=3cm,结构制图见图3-4-12及图3-4-13。1.做出基本裙原型。

2.做出分割线的位置及形状。

3.将分割线下的部位应用切展的方法,根据褶量大小拉展。褶量越大,拉展量越大,分割线变形越大。但总长应保持不变。

第三篇:工程制图教案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路工程制图》

授课班级:路桥200901班 授课内容: 授课地点:

授课教师:王**

授课时间:2012年9月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公路与桥梁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二、课程描述

本课程主要讲授投影理论在道路工程制图方面的应用,几何作图方法,培养学生工程图学思维能力和制图技能,学习制图基本规格,模拟绘制中、小型桥涵设计图,简介计算机绘图方法。

三、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描述制图基本规格;

2、使用绘图仪器绘制道路工程图样;

3、阅读道路工程图;

4、模拟绘制中、小桥、涵洞设计图;

5、简述计算机绘图方法。

第一章

制图基础

本章介绍制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制图基本规格、几何作图、制图的步骤与方法等内容。

§1-1 制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绘制工程图是通过制图工具来进行的。要使工程图质量好、绘制速度快,就必须熟悉制图工具的性能,正确地、熟练地掌握使用方法,并能对制图工具进行挑选和妥善地保管。

现将主要工具分述如下。

一、图板

图板不能受潮或曝晒,以防变形。为保持板面平滑,贴图纸宜用透明胶纸,不宜使用图钉。不画图时,应将图板竖立保管(长边在下面),并随时注意避免碰撞或刻损板面和硬木边条。

二、铅笔

绘图使用的铅笔的铅芯硬度用R和H标明,B表示软而浓,H表示硬而淡,HB表示软硬适中。画底稿时常用H~2H,描粗时常用HB~2B。

画长线条时可适当转动铅笔,使图线粗细均匀。

二、丁字尺

不许用丁字尺的下边画线,也不许把尺头靠在图板的上边、下边或右边来画铅垂线或水平线,以保证图线的准确. 四、三角板

使用三角板画铅垂线时,应使尺头紧靠图板左边硬木边条,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紧在丁字尺的工作边上,再用左手轻轻按住丁字尺和三角板,右手持铅笔,自下而上画出铅垂线。

三角板一般用有机玻璃制成,需防止曝晒和碰坏。

五、分规 分规是截量长度和等分线段的工具。

分规是用低碳钢制成,使用时应保持清洁,防止碰坏,并使两针尖接触对齐。

六、圆规

七、擦线板

擦线板是用来擦去画错图线的工具,是用透明胶片或金属片制成。

八、曲线板

曲线板是用来画非圆曲线的工具,其式样很多,曲率大小各不相同。曲线板板面应平滑、板内外边缘应光滑,曲率转变自然。

在使用曲线板之前,必须先选出曲线上的若干控制点。用铅笔徒手顺着各点轻轻地勾画出曲线,所画曲线的曲率转变应很顺畅。然后选择曲线板上曲率相应的部分,分几次画成。每

次至少应有三点与曲线板相吻合,并应留出一小段,作为下次连接其相邻部分之用,以保持线段的顺滑。

曲线板是用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应防止翘曲。

九、墨线笔

十、绘图墨水笔

小结:

本节详细介绍了各种制图工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l-2 基本规格

工程图是重要的技术资料,是施工的依据,为使工程图样图形准确,图面清晰,符合生产要求和便于技术交流,就要做到工程图样基本统一,对图幅大小、图线的线型、尺寸标注、图例、字体等都必须有统一的规定。

一、图幅

为合理使用图纸和便于装订管理,图幅大小均应按国家标准规定(表1-l)执行。在选用图幅时,应以一种规格为主,尽量避免大小幅面掺杂使用。

工程图纸的右下角应绘图纸标题栏,简称图标,横式使用的图纸,应按图l-34的形式布置;竖式使用的图纸,宜按图l-35的形式布置。各专业所用的图标规格,各不相同,图1-36所示为房屋图所用的图标。

二、比例

比例必须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1:

1、1:

2、1:

10、1:100、1:1000等。比例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如1:50大于1:100。

三、字体

文字、数字或符号是工程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字体潦草,各写一套,容易造成工程事故,同时也影响图面整洁美观。因此要求图纸上的字体端正、笔画清晰、排列整齐、标点符号清楚正确。

(一)汉字

书写长仿宋体字的要领是:横平竖直,起落分明,排列匀称,填满方格。长仿宋体字和其他汉字一样,都是由八种基本笔划组成,在书写时,要先掌握基本笔划的特点,注意在运笔时,起笔和落笔要有棱角,使笔划形成尖端或三角形,字体的结构布局,笔划之间的间隔均匀相称,偏旁、部首比例的适当,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要写好长仿宋字,正确的办法就是按字体大小,先用细实线打好框格,多描摹和临摹。多看、多写,持之以恒,自然熟能生巧。

(二)拉丁字母及阿拉伯数字示例

在设计图纸中,所有涉及数量的数字,均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要与汉字同行书写,其字高应比汉字的高小一号,并宜用直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的字高应不小于2.5号(2.5mm×1.8mm)字。

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都可按需要写成直体字或斜体字。斜体字的斜度应从字的底线逆时针转75°角,其宽度和高度与相应的直体字相等。

道路工程制图国家标准所规定的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斜体字一般采用向右倾斜75°。

四、线型

工程图是由不同线型、不同粗细的线条所构成,这些图线可表达图样的不同内容。以及分清图中的主次,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工程图中的图线种类与用途如表 1-5所示。

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的复杂程度及比例大小,从下列规定线宽系列中选取:

0.18、0.25,0.35、0.5,0.7、1.0、l.4、2.0(mm)。工程图一般使用三种线宽,且互成一定比例,即粗线、中粗线、细线的比例规定为b:0.5b:0.35b。因此先确定基本图线粗实线的宽度b,再选用表1-6中适当的线宽组:

绘制比较简单的图或比例较小的图,可以只用二种线宽,其线宽比规定为b:0.35b,即不用中粗线。

在同一张图纸中,采用相同比例绘制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组。

图纸的图框线和标题栏线的宽度,将随图纸幅面的大小而不同,可采用表1-7中的线宽。

要正确地画好一张图,除考虑线型的选用外,还要注意图线的相交。表1-8是图线相交的正误对比。

五、尺寸标注

工程图上除画出构造物的形状外,还必须准确、完整和清晰地标注出构造物的实际尺寸,以作为施工的依据。1.尺寸的组成图样上标注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四部分组成,见图1-44所示。

2.尺寸标注的一般规则

(l)图上所有尺寸数字是物体的实际大小数值,与图的比例无关。

(2)在道路工程图中,线路的里程桩号以公里为单位;标高、坡长和曲线要素均以米为单位;一般砖、石、混凝土等工程结构物以厘米为单位;钢筋和钢材长度以厘米为单位,断面以毫米为单位。房屋图和机械图中的尺寸除标高外均以毫米为单位。图上尺寸数字之后不必注写单位,但在注解及技术要求中可注明尺寸单位。

(3)尺寸界线应用细实线绘制,一般应与被注长度垂直,其一端应离开图样轮廓线不小于2mm,另一端宜超出尺寸线2~3mm。必要时,图样轮廓线可用作尺寸界线。当受空间限制或尺寸标注困难时,允许斜着引出尺寸界线来标注尺寸。见图l-45所示。

(4)尺寸用细实线绘制,应与被注长度平行,且不宜超出尺寸界线。任何图线均不得用作尺寸线。尺寸线与被标注尺寸的轮廓线的间距以及互相平行的两尺寸线的间距一般为5~ 8mm;同一图纸或同一图形上的这种间距大小应当保持一致。见图1-45所示。

(5)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的相接点为尺寸的起止点。在起止点上应画尺寸起止符号,此符号一般应用中粗或细斜短线绘制,其倾斜方向应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45°角,长度宜为2~ 3mm。

若采用斜向引出尺寸界线来标注尺寸,由于尺寸起止点上画45°倾斜短线会不清晰,故应改画箭头作为尺寸起止符号,见图1-46所示。

当相邻尺寸界线内没有足够的地方画短划线,则可用涂黑的小圆点作为尺寸起止符号,其直径为1.4b~2.5b,但在最外边的起止点必须画短划线,见图1-46所示。

半径、直径、角度与弧长的尺寸起止符号均需用箭头表示。箭头画法见图1-46所示。

在同一张图纸中,比例相同或接近的图形,其45°倾斜短线的长度和宽度或尺寸箭头的大小均应保持一致。

(6)尺寸数字应按规定的字体书写,字高一般是3.5mm或2.5mm。尺寸数字一般标注在尺寸线中间的上方。离尺寸线应不大于 1mm,如没有足够的注写位置,最外边的尺寸数字可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中间相邻的尺寸数字可错开注写,也可引出注写。尺寸数字的读数方向,应按规定注写。尺寸均应标注在图样轮廓线以外,任何图线不得穿过尺寸数字,不宜与图线、文字及符号等相交,当不可避免时,应将尺寸数字处的图线断开。同一张图纸上,尺寸数字的大小应相同。3.圆的标注

(1)在标注圆的直径尺寸数字前面,都要加注直径符号“φ”或“d、D”,如图l-47中的“φ22”。在圆内标注的直径尺寸线应通过圆心,两端画箭头指至圆弧;较小圆的直径尺寸,可标注在圆外,其直径尺寸线也应通过圆心,两端所画箭头应从圆内或圆外指至圆弧。如图1-47所示。

(2)当物体上有几个相同直径的圆孔时,只标注一个圆孔的直径和孔数即可,如图l-48中的5孔φ5。当圆孔位置为等距离时,可用乘式标注,如图1-48中的4×11=44。

4.圆弧的标注

(1)凡小于或等于半圆的圆弧,其尺寸标注半径。半径尺寸线必须从圆心开始,另一端画箭头指至圆弧。半径尺寸数字前应加写半径符号“R”或“r”,如图1-49所示。

(2)当圆弧半径较大,圆心较远时,半径尺寸线可只画一段,但应对准圆心,如图1-49c所示。

5.球的标注

标注球的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R”。标注球的直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φ”。注写方法与圆弧半径和圆直径的尺寸标注方法相同。6.角度、弧长、弦长的

(1)标注角度时,角度的两边作为尺寸界线,角度的尺寸线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度的顶点,角度的起止符号应以箭头表示,如没有足够位置画箭头,可用圆点代替。角度数字应水平方向注写,见图l-50a所示。

(2)标注圆弧的弧长时,其尺寸线应是该圆弧的同心圆弧,尺寸界线则垂直于该圆弧的弦,起止符号应以箭头表示,弧长数字的上方应加注圆弧符号,见图1-50b。(3)标注圆弧的弦长时,尺寸线应以平行于该弦的直线表示,尺寸界线应垂直于该弦,起止符号应以45°倾斜的细短线(或中粗斜短线)表示,见图1-50c。7.坡度的标注

斜面的倾斜度称为坡度,水流方向用箭头表示,立面图上用半箭头,平面图上用全箭头,见图1-51a,其注法可有如下几种方式;

(1)用比例表示,如图1-51b中1:2.5。前项为竖直方向的高度比值,后项为水平方向的距离比值。路基边坡、挡土墙和桥墩墩身的坡度都用这种方法表示。

(2)用百分比表示,如图1-51a中的2%,也可以把它写成I=0.02,路面纵坡、横坡等均用此种表示法。

(3)坡度也可用直角三角形的形式来标注,见图l-51c的屋顶坡度。

(4)用最高点和最低点两点的高差值来表示。8.标高的标注及指北针画法

小结:

了解并掌握制图的基本规格,如图幅、比例、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等。

§1-3几何作图

物体的图形是由直线、圆、曲线组合而成的。为了准确、迅速地绘制这些图形,必须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现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如下:

(一)分已知线段为任意等分(图1-59)

(二)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任意等分(图1-60)

(三)已知外接圆来作正五边形(图l-61)

(四)作圆内接任意正多边形(以七边形为例)

(五)圆弧连接

道路工程图中,经常用到圆弧与直线连接或圆弧与圆弧连接,如道路的平面曲线、涵洞的洞口、隧道的洞门等。图1-63所示为道路的平面交叉路口,就是用圆弧与直线连接而成的。

圆弧连接的形式很多,其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准确地求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切点(即连接点)。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作图方法。1.圆弧与两直线连接(图1-64)

2.圆弧与一直线和一圆弧连接(图1-65)3.圆弧与两圆弧连接 1)外连接(图1-66)

2)内连接(图1—67)3)混合连接(图1-68)

小结:

一般几何作图的方法。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如何将空间的工程结构物(道路、桥梁、房屋、机器等)画在图纸上,如何阅读工程图样,这是本课程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又是以投影的理论为基础来实现的,因此先来研讨投影问题。

§2-1投影概念

一、影子和投影

物体在光线(灯光或阳光)的照射下,就会在地面或墙面上产生影子,我们称它为投影现象。

物体的影子就发展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投影图(简称投影)。

我们把光线称为投射线,把承受投影的平面称为投影面。若求物体上任一点A的投影a,就是通过A点作投射线与投影面的交点,如图2-2c)所示。

二、投影的分类

综上所述,按投射线的不同情况,投影可分为两大类: 1.中心投影

所有投射线都从一点(投影中心)引出的,称为中心投影。

2.平行投影

所有投射线互相平行则称为平行投影。若投射线与投影面斜交,称为斜角投影或斜投影。若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则称直角投影或正投影。大多数的工程图,都是采用正投影法来绘制的。正投影法是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今后凡未作特别说明,都属正投影。

三、工程上常用的几种图示法 1.正投影

正投影法是指空间物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正投影,然后将这些带有物体投影图的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从而得到物体的多面正投影图的方法。

正投影图的优点是作图较其他图示法简便,又便于度量,工程上应用最广。其缺点是无立体感,初学者一时不易看清它的形状。2.轴测投影

轴测投影是平行投影之一,它是把物体按平行投影法投射到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图。轴测投影的特点是富有立体感,但不够悦目和自然,也不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只能作为工程上的辅助性图样。3.透视投影

透视投影法即中心投影法。

由于透视图和照相原理相似,它符合人们的视觉,逼真、悦目,直观性很强,常用为设计方案比较、展览用的图样,但绘制较繁,且不能直接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不便度量。

近年来透视图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应用甚广,它是公路设计的依据之一。4.标高投影

标高投影是一种带有数字标记的单面正投影。假定某一山峰被一系列水平面所截割,用标有高程数字的截交线(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起伏,这就是标高投影法,它具有一般正投影的优缺点。用这种方法表达地形所画出的图称为地形图,在工程上被广泛采用。平行投影特性:

1.直线的投影一般仍为直线

2.若点在直线上,则点的投影必在该直线的投影上 3.平行于投射线的直线和平面,其投影有积聚性 4.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和平面,其投影反映实长和实形 5.两平行直线的投影仍互相平行,且其投影长度之比等于两平行线长度之比 6.直线上一点把该直线分成两段,该两线段之比,等于其投影之比

小结:

什么叫投影、投影的分类(哪两大类)。了解并明确工程上常用的几种图示法。

§2-2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及其名称

我们设置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三个投影面,如图2—15所示,水平放置的称为水平投影面,用字母“H”表示,简称为H面;正对着观察者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用字母“V”表示,简称为V面;第三个投影面在观察者右侧,称为侧立投影面,用字母“W”表示,简称为“W”面。三投影面两两相交构成三条投影轴OX、OY和OZ。三轴的交点0称为原点。

二、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图2—16)

(1)由上向下投影,在H面上所得的投影图,称为水平投影图简称H面投影;

(2)由前向后投影,在V面上所得的投影图,称为正立面投影图,简称V面投影;

(3)由左向右投影,在W面上所得的投影图,称为(左)侧立面投影图,简称W面投影。

上述所得的H、V、W三个投影图就是物体最基本的三面投影图。

在通常的情况下,根据物体的三面投影图,就可以确定该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形状。

在完成从空间到平面的过程中,还必须把三个投影面展开,使之摊平在同一个平面上。为此,我们规定: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W面绕OZ轴向右旋转,使它们转至与V面同在一个平面上。这时Y轴出现两次,一次是随H面转至下方,与Z轴同在一铅垂线上,标以YH。另一次随W面转至右方,与X轴在同一水平线上,标以YW。摊平后的三面投影图如图2-18a)所示。

因为平面是无限大的,原用来表示三个投影面范围的边框线已失去意义,可以不画,三条轴线亦可省去。如图 2-18b)所示。三、三面投影图的投影关系

(1)在三投影面体系里,物体左右两点之间平行于OX轴的距离称为长度;上下两点之间平行于OZ轴的距离称为高度;前后两点之间平行于OY轴的距离称为宽度。如图2— 18a)所示。因此,H面投影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同时也反映物体的前后、左右位置;V面投影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同时也反映物体的左右、上下位置;W面投影反映物体的宽度和高度,同时也反映物体的前后、上下位置。

(2)三面投影图是在物体安放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从三个不同方向投影所得到的,它们共同表达同一物体,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V、H两面投影都反映物体的长度,展开后所反映物体的长度不变,因此画图时必须使它们左右对正,即“长对正”的关系;同理,H、W两投影有“宽相等”的关系;V、W两投影有“高平齐”的关系,总称为“三等关系”(图2-18b)。画图时,无论对物体总的轮廓还是局部细节,都必须符合这一投影关系。

(3)为了便于按投影关系画图和读图,三个投影图一般应按图2-19所示位置来配置,不应随意改变。

右(X轴)、前后位置(y轴);y面投影反映形体的长度和高度,同时也反映左右(X轴)、上下位置(Z轴);W面投影反映形体的高度和宽度,同时也反映上下(Z轴)、前后位置(y轴)。如图2—19所示。3.投影图的三等关系

三面投影图是在形体安放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从三个不同方向投影所得到的,它们共同表达同一形体,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y、H两面投影都反映形体的长度,展开后所反映形体的长度不变,因此画图时必须使它们左右对齐,即“长对正”的关系;同理,H、W面投影都反映物体的宽度,有“宽相等”的关系;y、W两投影都反映物体的高度,有“高平齐”的关系,总称为“三等关系”。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三面投影图最基本的投影规律,它不仅适用于整个形体的投影,也适用于形体的每个局部的投影。4.投影位置的配置关系

根据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及展开的规定,三面投影图的位置关系是:以立面图为准,平面图在立面图的正下方,左侧面图在立面图的正右方。这种配置关系不能随意改变,如图2— 19所示。

小结:

三投影面体系是如何建立的,三面投影图是如何形成的,三面投影图的投影关系如何。

§2—3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轴测投影图是用平行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一种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于人们的视觉习惯,在生产和学习中常用作辅助图样,(一)轴测投影的形成

轴测投影采用单面投影图,是平行投影之一,它是把形体按平行投影法投射至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图,可分为以下两类。

1.将形体斜放(图2-21a),使其三个坐标轴方向都倾斜于一个投影面,然后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该投影面投影,称为正轴测投影,由这种方法画出来的图称为正轴测投影图,简称正轴测图。

2.将形体正放(图2-21b),采用斜投影的方法向一个投影面投影,称为斜轴测投影,由这种方法画出来的图称为斜轴测投影图,简称斜轴测图。

(二)轴测投影的名词

1.轴测投影面:轴测投影的投影面,如图2-21中所示的平面P。2.轴测投影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lYl、O1Z1,称为轴测投影轴,简称轴测轴。

3.轴间角:轴测投影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4.轴向变化率:三条直角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e的轴测投影长度为ex、ey、ez,它们与e之比,分别称为OX、OY、OZ轴的轴向变化率。(三)轴测投影的分类

轴测投影分为正轴测投影和斜轴测投影两类。每类按轴向变化率又分为三类:

1.若三个轴向变化率都相等,即p=q=r,称正(或斜)等测投影; 2.若有两个轴向变化率相等,即p=q≠r,称为正(或斜)二测投影; 3.若三个轴向变化率都不相等,即p≠q≠r,称为正(或斜)三测投影。工程上常采用正等测、正二测和斜二测投影。(四)轴测投影轴的设置

根据轴测投影的图示方法画形体的轴测图时,先要确定轴测轴O1X1、OlYl、O1Z1,然后再根据这些轴测轴作为基准来画轴测图。轴测轴一般常设置在形体本身内,与主要棱线、对称中心线或轴线重合,也可以设置在形体之外。

(五)轴测投影的特性

形体上不平行于投影面户的平面,在投影中发生变形;同样,不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它们的投影长度也产生变形。轴测投影是平行投影且两平行直线又是常见的几何形式,故此,它们的平行特性将成为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1.空间直角坐标轴投影成为轴测图以后,直角在轴测图中一般已变成不是90°了,但是沿轴测轴确定长、宽、高三个坐标方向的性质不变,即仍可沿轴确定长、宽、高方向。

2.空间各平行直线的轴测投影仍彼此平行,即:AB∥CD,则A1B1 ∥C1D1,这是轴测投影最主要的特性。

由此可知,在轴测图中,形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仍然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

3.空间各平行线段的轴测投影的变化率相等。

轴测投影是平行投影,如果AB∥CD,则A1B1 ∥C1D1,并且AB∥CD。

这就是说,平行两直线的投影长度,分别与各自的原来长度的比值是相等的,该比值称为变化率。所以空间各平行线段的轴测投影的变化率相等。因此,在轴测图中,形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其变化率等于相应坐标轴的变化率。

但应注意,形体上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非轴向线段),它们的投影的变化与平行于坐标轴的那些线段不同,因此不能将非轴向线段的长度直接移到轴测图上。画非轴向线段的轴测投影时,需要用坐标法定出其两端点在轴测坐标系中的位置,然后再连成线段的轴测投影图。

二、正等测轴测投影

将形体放置成使它的三个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具有相同的夹角,然后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就可得到该形体的正等测投影图,简称正等测图,如图2-22所示。

正等测的三个轴间角相等,都是120°;三个轴向变化率相等,都是0.82,通常我们采用简化变化率,即p=q=r=1;O1Z1轴为铅垂方向,01X1、OlYl轴和水平方向都成30°,如图2-23所示。

图2-23

[例2-1] 图2-24表示一个平面,采用简化变形系数画出其正等测轴测图。解 作平面轴测图,就是要画出该平面的顶点A、B、C的轴测投影,再用直线连接这些点的轴测投影,即得到平面的轴测图。(1)画出正等测轴测轴(图2-24b);

(2)在水平面内定出点A、B、C的次投影a1、b1、c1;

(3)过各次投影点分别作Z1轴平行线,然后对应量取各点的Z坐标,即可得到A、B、C 的正等测图A1、B1、C1(图2-24c);

(4)连接A1Bl、B1C1、CIAl即成平面的轴测图(图2-24d)。

图2-24平面的正等测图

[例2-2] 作如图2-25所示正六棱台墩身的二面投影,画其正等测图。解(1)坐标原点选在形体底面中心(图2-25a);(2)画出轴测轴,作形体底面六边形的轴测图(图2-25b);

(3)自01沿01Z1量取形体的高度h,定出上顶面中心OP1,作OPlXpl∥01Xl,Op1YP1 ∥01Y1,得到移轴后的新坐标系OPlXpl YP1 ZP1,再作出顶面六边形的轴测图(图2-25c);

(4)连接各棱线得到墩身的正等测图(图2-25d)。

三、斜二测轴测投影

将形体放置成使它的XOZ坐标面平行于轴测投影面,然后用斜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挂行投影,用这种方法画出的轴测图称为斜二等测图,简称斜二测图。

由于XOZ坐标面平行于轴测坐标面,所以斜二测的两个坐标轴OlXl、01Z1互相垂直,由向变化率p=r=1, OlY l轴与OlZl轴成135°角,轴向变化率q=0.5,如图2—26所示。

[例2—3] 画图2—27所示隧道洞口的斜二测投影图。解 选取隧道洞面作XOZ坐标面,可先画与立面完全相同的正面形状(图b),然后画45°斜线,再在斜线上定出y轴方向上的各点,得到隧道洞口的斜二测图(图c)。

四、圆的轴测投影(一)圆的正等测投影

图2-28为三个坐标面内直径相等的圆的正等测投影图。在正等测投影中,三个坐标面均倾斜于轴测投影面,因此正平圆、水平圆、侧平圆的正等测投影形状是椭圆,且三个轴测椭圆大小相等。工程上常用近似画法来作圆的轴测椭圆。

现以平行XOZ坐标面上圆的轴测椭圆画法为例,如图2—28所示,先画出圆的外切正方形的轴测投影,是一个菱形,过菱形各边中点a、b、c、d作垂线,得到垂线交点1、2、3、4(其中1、2为菱形的一对顶点);分别以1、2为圆心,2a或1b为半径作圆弧 ad和bc;再以3和4为圆心,3c或4d为半径作圆弧cd和db,则完成了近似椭圆adbc。所得到的近似椭圆,又称为四心椭圆。

图2-29为四分之一圆的正等测投影,平面图中有二个圆角,有二段圆弧分别与四边形的三条边线相切。在正等测图中,这二段圆弧的轴测投影可视为同一椭圆的不同弧段。自圆弧两切线上的切点,分别作直线垂直于两切线,再以此两垂线的交点为圆心作圆弧来代替椭圆弧。

(二)圆的斜二测投影

斜二测的轴测投影面是和正立面(XOZ)平行的,所以正平圆的轴测投影仍然是圆。水平圆和侧平圆的轴测投影则是椭圆。作椭圆时,可借助于圆的外接正方形的轴测投影,定出属于椭圆上的八个点,这种方法称为八点法。

如图2-30所示,abcd是水平圆的外接正方形,平行四边形a1b1c1d1,是正方形的轴测投影。正方形各边的中点是圆上的点,则平行四边形a1b1c1d1各边的中点l1、21、31、41应当是椭圆上的点。正方形对角线与圆相交的四个点5、6、7、8的轴测投影应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又5点和6点是直线ef与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e点将线段1b分成两段,1e=1bsin45°,根据平行投影的性质则llel=llblsin45°。这样可用作图的方法求得点e1。过11和 b1各作一直线与a1b1成45°,两线交于eo′,以11为圆心,11e′,为半径画弧与a1b1交于e1、gl。

五、轴测图的选择

(一)轴测类型的选择绘制轴测图时,首先要解决的是选用哪种轴测图来表达。在选择轴测投影图的种类时要画出的图样有较强的立体感,不要有太大的变形,还要考虑从哪个方向观察形体,才能使;最复杂的部分显示出来,总之要求图形明显、自然,作图方法简便。正等测图的三个轴间角和轴向变化率均相等,作图简便,应用广泛。斜二测中,平行于正面的圆,其轴测投影仍为圆,所以凡是有正平圆的物体,常画斜二测图。

(二)轴测投影方向的选择在决定了轴测图的类型以后,还须根据形体的形状选择一适当的投射方向,使需要表达的·最为明显,图的立体感强,图形的清晰性好。在轴测图中,物体的内、外表面可见的越多,限的立体感越强。画图时,把物体较小的部分放在轴测图的前面或上面,而对于有孔的物体,尺寸大的孔放在轴测图的上面或前面,这样的轴测图的可见的内、外表面多,立体感强。

第三章

点和直线和平面

点、线(直线或曲线)、面(平面或曲面)是构成任何工程结构物最基本的三种几何元素。本章将对点和直线的投影原理加以研讨。

§3-1点的投影

一、点的两面投影 1.投影的形成及其规律

在所设定的 V、H两投影面体系中(图 3- la),由空间点 A分别向投影面V和H引垂线,垂足a'、a即为A点的两面投影。按前述规定旋转、展开并去掉边框线后,即得到图3-1b)和c)所示A点的两面投影图。

规定空间点用大写字母标记,如A、B、C、„等,H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标记,如a、b、c、„等,V面投影用相应的

小写字母加一撇标记,如a'、b'、c'、„等。

根据图3-1,可得出点的两条基本投影规律。(l)一点的两投影连线,垂直于投影轴。

(2)点的投影至投影轴的距离,反映点至相应投影面的距离。2.点在两面体系中的各种位置

二、点的三面投影 1.投影规律

图3-5为空间A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如前法求得H面和V面的投影a和a'之后,过点A向W面作垂线与之相交于a“,即为A点的W面投影。并规定点的W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两撇标记,如a”、b“、„„等。

分析图3-5可得出点在三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1)点的V面投影和H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点的V面投影和W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即两投影的连线必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2)点的H面投影至OX轴的距离,等于其W面投影至OZ轴的距离(即宽相等)。

上述投影特性即“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根据所在。根据上述投影规律,只要已知点的任意两投影,即可求其第三投影。

例、已知一点B的V、W面投影b'、b”,求b,如图3-6所示。

2.八个分角

八个分角的形成,就是将图3-2中的四个象限增加一个W面,变为八个分角,其排列顺序如图3-9中的Ⅰ、Ⅱ、„、Ⅷ所示。投影面的展开已在图中用箭头示出。点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规律,完全适用于其他各个象限中的投影。

三、点的投影与坐标

研究点的坐标,也是研究点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把三个投影面看作坐标面,投影轴看作坐标轴。

空间点A若用坐标表示,可写成A(x,y,z)。如已知一点A的三投影a、a'和a“,就可从图上量出该点的三个坐标;反之,如已知A点的三个坐标,就能作出该点的三面投影。

例、已知B(4,6,5),求作B点的三面投影。解: 作图步骤如图3-10所示。

板书向同学讲解

四、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1.两点的相对位置

如图3-11a)所示,若以B点为基准,因xa<xb,ya<yb,za>zb,故知A点在B点的右、后、上方。图3-11b=为其立体图。

2.重影点及其可见性的判别

当空间两点位于某一投影面的同一投射线上时,则此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此重合的投影称为重影点。

小结:

点的两面、三面投影规律,点的投影与坐标的关系,点相对位置的确定及重影点的判别。

两§3-2 直线的投影

按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三种,后两种统称为特殊位置直线。一、一般位置直线

对三个投影面均不平行又不垂直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简称一般线)。

见图3-13a)为一般位置直线的立体图,直线和它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所形成的锐角,称为直线对该投影面的倾角,对H面的倾角用α表示;对V、W面的倾角分别用β、γ表示。

二、投影面平行线

只平行某个投影面,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某投影面的平行线,如表3-1所示,它有三种情况:(l)与V面平行的称为正面平行线,简称正平线,如表3-1中的AB;

(2)与H面平行的称为水平面平行线,简称水平线,如表3-1中的CD;

(3)与W面平行的称为侧面平行线,简称侧平线,如表3-1中的EF。

由表3-1各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可概括出它们的共性为:

(1)直线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且该投影与相应投影轴所成之夹角,反映直线对其他两投影面的倾角;(2)直线其他两投影均小于实长,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例、已知水平线AB的长度为 25mm、β= 30°和A点的二投影 a、a',试求AB的三面投影。

讨论:根据已知条件,B点可以在A点的前、后、左、右四种位置,即本题有四种答案。

三、投影面垂直线

与某一个投影面垂直的直线统称为投影面垂直线,如表3—2所示。投影面垂直线也有三种情况:

(l)与V面垂直的称为正面垂直线,简称正垂线,如表3-2中的CE;

(2)与H面垂直的称为水平面垂直线,简称铅垂线,如表3-2中的AB;

(3)与W面垂直的称为侧面垂直线,简称侧垂线,如表3-2中的CD。

由表3-2各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可概括出它们的共性为:

(l)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2)其他两投影与相应的投影轴垂直,并都反映实长。

四、直线的实长及其与投影面的倾角

如要根据一般线的投影求其实长和倾角,只要分析图3-15a)中的直角三角形BEB1;,即可求得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同理,为求BE直线对V面的倾角β,可将图3-16a)作类似的空间分析,其具体作图方法如图3-16b)所示。若求倾角γ,则以b”e"为一直角边,Xb-Xe为另一直角边,作出直角三角形即可(图略)。

例、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20mm,并知a、a'、b',试求b(图3-17)。

五、直线上的点

点在直线上,则点的投影必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如图3-18 点分割线段成定比,其投影也把线段投影分成相同的比例。这就是点的定比分割特性。

例、已知侧平线 AB的两投影 ab和a'b',并知AB线上一点K的V面投影 k',求 k(图3-19)。

例、已知侧平线CD及点M的V、H面投影,试判定M点是否在侧平线OD上(图3-20)。

解:

六、直线的迹点

直线与投影面的交点,称为直线的迹点。与水平投影面的交点称为水平迹点,用 M标记;与正立投影面的交点称为正面迹点,用N标记;与侧投影面的交点称为侧面迹点,用S标记。

图3-21为直线AB的H面和V面迹点的求法。例、求侧平线AB的迹点(图3-22)。

板书向同学讲解

小结:

一般位置直线、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的实长及其与投影面的倾角,直线上的点及直线的迹点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工程结构物上的表面交线,它们两两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1)两直线互相平行。(2)两直线相交。(3)两直线交叉。

现将三种情况分述如下。

一、平行两直线

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对一般线只要观察两面投影即可。但如图3-25所示的两侧平线CD和EF,它们的V、H面投影虽然互相平行,但两直线不一定平行。可作出它们的 W面投影来判断。判断结果,CD与EF不平行。

二、相交两直线

相交两直线,其同面投影必相交,且各投影交点的连线必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即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如图3-26b)所示,AB、CD均为一般线,故按上述投影特点根据 V、H两面投影即可判定该两直线为相交。当两直线之一为投影面平行线时,如图3-27所示,CD为侧平线,若只根据V、H两面投影则还不足以判定其是否相交,这里除可作出W面投影或利用前述定比的特性来判定外,还可用假设转化为共面(或异面)两直线的几何关系来判定。

三、交叉两直线

交叉两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它们的投影可能有一对或两对同面投影互相平行,但决不可能三对同面投影都互相平行(图3-25)。

交叉两直线也可表现为一对、两对或三对同面投影相交,但其交点的连系线不可能符合点的投影规律。如图3—28所示,AB和CD是交叉两直线,其三面投影均相交,但其交点不符合点的投影规律,即ab和cd的交点不是一个点的投影,而是AB上的M点

四、直角投影

设两直线相交(或交叉)成直角,若其中有一条直线与某一投影面平行,则此直角仅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反映直角(图3-30)。

小结:

明确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为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等四种,掌握该四种的投影规律,并能利用投影规律解题。

§3-3平面的投影

一、几何元素表示法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因此在投影图上能用下列任一组几何元素的投影表示平面,如图4-28所示。

图4-28平面的五种表示方法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如图a);(2)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如图b);(3)相交两直线,如图c);(4)平行两直线,如图d);

(5)任意平面图形,如图e),即平面的有限部分,如三角形、圆形及其他封闭图形。

二、迹线表示法

平面除上述五组表示法外,还可以用迹线表示。迹线就是平面与投影面的交线。如图(4-29a)、b)中的Q平面,就是用迹线表示的一般位置平面,它与H面的交线称为水平迹线,用 QH表示;与V面的交线称为正面迹线,用Qy表示;与W面的交线称为侧面迹线,用Qw表示。迹线与投影轴的交点称集合点,分别以Ox、Qy和Qz表示。图4—29c)、d)是用迹线表示的铅垂面P。

图4-29 迹线表示的平面

a)立体图;b)投影图;c)立体图;d)投影图

用迹线表示的平面简称迹线平面,用几何元素表示的平面简称非迹线平面。

第二节 各种位置平面投影特性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归纳起来有投影面垂直面、投影面平行面和一般位置平面三种。前两种统称为特殊位置平面。(一)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倾斜于其他投影面的平面称投影面垂直面,简称垂直面。垂直面的三种情况:

垂直于H面的称为水平面垂直面,简称铅垂面,如表4—3中的△ABC,图4—30a)中平面ACEG;

图4-30 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V面的称为正面垂直面,简称正垂面,如表4—3中的ADEF,图4—30b)中的平面 ABEF;

垂直于W面的称为侧面垂直面,简称侧垂面,如表4—3中的平面ABCD,图4—30c)中的平面BCFG。

以正垂面△DEF为例讨论其投影特性:(1)V面投影d'e'f'积聚成一直线;

(2)d'e'f'与OX轴的夹角,即为该平面与H面的倾角α,与OZ轴的夹角为该平面与W面的倾角γ;

(3)H、W面投影仍为三角形,但小于实形。各种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见表4—3 投影面垂直面的共性是:(1)平面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它与相应投影轴所成的夹角,即为该平面对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倾角;(2)其他两投影是类似图形,并小于实形。

投影面垂直面 表4—3 [例3—8] 过已知点K的两面投影k、k'走,作一铅垂面,使它与V面的倾角β=30°(图4—31)。解:(1)过是点作一条与OX轴成30°的直线,这条直线就是所求作铅垂面的H面投影;(2)所作平面的y面投影可以用任意图形表示。过是可以作两个方向与 OX轴成30°角的直线,所以本题有两解。(二)投影面平行面

平行于某一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简称平行面。投影面平行面与另外两个面垂直。它也有三种情况:

与H面平行的称为水平面平行面,简称水平面,如表4-4中的△ABC,图4—32中的平面 ABCD;

与V面平行的称为正面平行面,简称正平面,如表4-4中的△DEF,图4—32中的平面 ADFG 与W面平行的称为侧面平行面,简称侧平面,如表4—4中的AKMN,图4-32中的平面 DCEF。

图4-31 过已知点K作铅垂面

a)立体图;b)投影图

图4-32 投影面平行面

以正平面△DEF为例,讨论其投影特性:(1)V面投影dˊeˊfˊ反映实形;

(2)H面、W面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分别平行于OX轴和OZ轴; 投影面平行面的共性:

平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其他两投影都积聚成与相应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投影面平行面 表4—4(三)一般位置平面

与三个投影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简称一般面。图4—33中平面ACF即为一个一般位置平面。

根据平面的投影特点可知,一般面的各个投影都没有积聚性,均小于实形,如图4—34所示。

图4-33 一般位置平面

图4-34 一般位置平面 a)立体图;b)投影图

§3-

4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直线在平面上必须具备下列两条件之一:(1)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两点

如图4—35所示,在平面P上的两条直线AB和BC上各取一点D和正,则过该两点的直线DE必在P面上。

(2)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一点,且平行于该平面上的一直线

如图4—35所示,过P面上的C点,作CF∥AB,AB是平面P内的一条直线,则直线CF必在P面上。

如图4—36所示,要在ABC上任作一条直线MN,则可在此平面上的两条直线AB和 CD上各取点M(m、m′、m″)和N(n、n′、n″),连接M和N的同面投影,则直线MN就是ABC上的一条直线。

图4-35平面上的直线 图4-36 在平面上任作一直线

一、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平面上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称为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有三种:

平面上平行于H面的直线称为平面上的水平线;平行于y面的直线称为平面上的正平线;平行于W面的直线称为平面上的侧平线。如图4—37,是用迹线表示的 P平面上的水平线AB和正平线CD。

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既在平面上,又具有投影面平行线的一切投影特性。在P平面上可作出无数条水平线、正平线和侧平线。它们的投影分别与平面的相应迹线平行。[例4—9] 已知ABC,过A点作平面上的水平线(图4—38)。

图4-37平面上的投影面子行线 图4-38平面上的水平线

二、平面上的最大坡度线

平面上对投影面倾角为最大的直线称为平面上对投影面的最大坡度线,它必垂直于该平面上的同面平行线及迹线。最大坡度线有三种:垂直于水平线的称为对H面的最大坡度线;

垂直于正平线的称为对V面的最大坡度线;垂直于侧平线的称为对W面的最大坡度线。

如图4-39所示的ABC,扩展成平面P后,它与H面的交线为PH,在ABC上作水平线BG,则PH∥BG。过A点作AD上PH,则AD对H面的倾角。为最大,证明从略。所以,垂直于PH(或垂直于水平线BG)的直线AD对H面的倾角为最大,因此称其为“最大坡度线”。从物理意义上讲,在坡面上,小球或雨滴必沿对H面的最大坡度线方向滚落。同理,平面上对y、W面的最大坡度线也分别垂直于平面上的正平线和侧平线。

由于AD⊥ PH,aD⊥PH,则∠Ada=α。,它是P、H面所成的二面角,所以平面P对H面的倾角就是最大坡度线AD对H面的倾角。

综上所述,最大坡度线的投影特性是:平面内对H面的最大坡度线其水平投影垂直于面内水平线的水平投影,其倾角α代表了平面对H面的倾角;平面内对V面的最大坡度线其正面投影垂直于面内正平线的正平投影,其倾角β代表了平面对V面的倾角;平面内对W面的最大坡度线其侧面投影垂直于面内侧平线的侧平投影,其倾角γ代表了平面对W面的倾角。

[例4-10] 求ABC对H面的倾角。(图4—40)。

解 要求ABC对H面的倾角。,必须首先作出对H面的最大坡度线,作法如下:

三、平面上取点和圆的投影 1.平面上取点

如果点在平面内的任一直线上,则此点一定在该平面上。因此在乎面上取点,必须先在平而上取辅助线,再在辅助线上取点。在平面上可作出无数条线,一般选取作图方便的辅助线为宜。

第四章 简单立体的投影

§4-1平面立体的投影

表面由平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称为平面立体。所以平面立体的投影就是围成它的表面的平面图形的投影。工程上常用的平面立体有棱柱体和棱锥体(包括棱台)。

一、棱柱体(一)投影

图8-1所示为一正五棱柱的立体图和投影图(从本节开始,在投影图中去掉投影轴)。

图8—1 正五棱柱的投影

a)立体图;b)投影图

此五棱柱的顶面和底面都是水平面;它的五个边中有四条边是水平线,一条是侧垂线;五个棱面有四个是铅垂面,一个是正平面;五条棱线均为铅垂线。

五棱柱的H面投影是一正五边形,它既是上下底面的投影(而且反映实形),也是垂直底面的五个棱面的投影。在V面投影中,因为五棱柱的上下底面平行于H面,所以其投影为上、下两段平行于OX轴的线段;最后棱面平行于V面,投影成中间虚线部分围成的矩(投影反映实形);其它四个棱面都倾斜于V面,投影成四个矩形(投影反映类似形)。在W投影中,五棱柱上、下两底面投影成两段平行于OY的线段;最后棱面因垂直于W面,它的H影积聚成一竖直线;左右四个棱面投影成两个矩形(投影反映类似形)。

需要注意的是,三面投影遵循着对应的三等关系及各投影之间的方位关系。(二)表面上取点

在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也就是在它的各表面平面上取点,所以棱柱表面上取点的方法应为:首先根据点的一个投影判断点在棱柱体表面的位置,再利用平面上找点的方法完成棱柱体表面上取点。

如图5-1b)所示,已知在五棱柱的表面上K和M的正投影k和m,求作它们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作图过程如下:

(1)根据k和m可判断出K和M分别位于五棱柱的BBoAoA和DDoEoE两棱面上。

(2)由于K、M所在的两个棱面水平投影均具有积聚性,因此由k、m分别向具有积聚性水平投影上作出k、m。

(3)由于M所在棱面是一正平面,所以m直接在有积聚性的侧面上作出。

第四篇:《土木工程制图》教案

教 案

2014-2015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 程 名 称:课 程 编 号:学院、专业、年级:任 课 教 师:教 师 所 在 单 位:

土木工程制图

课程简介

土木工程制图是一门研究建筑图样的识图方法和绘制技巧的专业基础课,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指导施工等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是工程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本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图示、图解、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画法。了解工程图的形成方法及表达内容。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有较熟练的绘图技能,并要求能识读和绘制本专业的一般建筑工程图,并了解其它专业施工图。所绘图样应符合制图国家标准,具有较好的图面质量。

本课程是《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相应的课程设计才能顺利完成。

土木工程制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卢传贤)

第1讲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术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有关工程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以及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2、使学生掌握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逐步学会运用仪器绘图的技能,掌握常用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使所绘图样图面整洁,达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符合标准规定。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关工程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以及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难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有关尺寸标注方法的内容,常用几何图形的作图原理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时间安排及板书设计

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课内外结合的方法,主要为多媒体加板书方式,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2、方法手段:采用文字教材,习题集和教学课件三种方式,以讲授为主,辅以举例。

3、时间安排:

制图标准、字体、图纸幅面、图线--------------------------(40分钟)尺寸的标注形式-------------(20分钟)手工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几何作图---------------------(30分钟)

四、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

1、小结:

在开始正式讲解教材内容前,让学生先看一套工程图纸,使其对图纸有一个直观整体的感受,这样方便后续章节的学习;

在制图基本知识与技术的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图纸规范的重要性,并举工程实例说明,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2、作业:

《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1-8页。

五、教学内容设计 0.0 课前准备

1,准备一套建筑施工图纸作为展示用,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内容的整体了解;让学生相互传阅图纸,并对图纸做一个概述,让学生工程图纸有个整体的认识。

2,逐一点名,相互沟通,为后续教学互动打下基础。1.1 制图标准

1.1.1 图纸是工程重要的技术文件,是工程技术人员传达技术思想的共同语言。

(注,既然图纸是一种工程技术语言,为了能够让不同岗位的技术人员对工程图的各项内容有“完全一致”的理解,所以必须对图纸的各个项目在表达上“严格而统一”的规定,以此引出“制图标准”)

讲解关键词:共同语言;完全一致;严格而统一 1.1.2 详解制图标准

制图标准是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画图和看图的统一准则,包括: 1,国家标准(GB); 2,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3,国际标准(ISO);

其中有关建筑工程制图方面的国家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10; 《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10; 《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10; 《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201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T50114-2010。1.2 字体

图样规范化要求写字也是规范的。1.2.1 一般规定

基本要求是用字正确、书写工整、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讲解字体的尺寸及字号,汉字的尺寸系列 1.2.2 汉字

仿宋字清秀美观,制图标准规定用长仿宋体作为汉字的工程字体。新《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规定也允许采用黑体字。

(注,在讲解时让学生观察长仿宋字体,并动手进行练习)1.2.3 字母和数字

工程体的字母和数字有直体和斜体两种。

(注,在PPT课件上展示字母和数字的两种写法)1.2.4 写字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基本要求: 书写工整,大小相等,间隔均匀,排列整齐。1,按照规定尺寸打好写汉字的方格和写字符的导线。2,选用软硬适中的铅笔写字。

3,写仿宋字要注意基本笔法和字的结构。1.3 图纸幅面

幅面尺寸和图框格式:

1,讲解幅面A0、A1、A2、A3、A4,并说明各幅面之间的关系; 2,讲解幅面中装订边、图框线及标题栏的格式和其尺寸关系; 3,重点讲解标题栏内容。

1.4 绘图比例

1,比例的意义:图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叫图的比例; 2,建筑图常用比例的规定; 3,工具—比例尺。1.5 图线

1,线素和线型:解释其定义,介绍制图中常用线型;

2,线宽:讲解制图标注中规定的线宽; 3,虚线和点画线的规格;

4,图线的画法及要求。

(注,图形是由图线组成的,为了表示图中不同的内容,便于识图,并且能分清主次,必须使用不同的线型和不同粗细的图线。让学生理解每种线条代表不同的用途和意义。)1.6 尺寸的标注形式

1,尺寸标注的四个要素:尺寸界限,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尺寸数字;

2,尺寸的排列与布局; 3,直径、半径的尺寸注法; 4,其他尺寸标注; 5,几种典型的错误注法。1.7 手工绘图的一般方法

1,首先介绍手工绘图的一般工具(实物或图片展示); 2,尺规作图的一般步骤:(1)准备工作;(2)画铅笔底稿;(3)描黑;(4)复制。

(注,徒手画图技术可以在黑板上演示)1.8 手工绘图的几何作图

讲解几种几何作图原理和方法: 1,画坡度线;

2,根据外接圆画正六边形; 3,用圆弧连接两相交直线; 4,用圆弧顺向连接直线与圆弧; 5,用圆弧顺向连接两已知圆弧; 6,根据长短轴画椭圆。

(注,视课堂所剩时间而定,若时间充足则可全部演示,若时间不足则可选择讲解其中几种,剩余则留给学生自己学习并在下节课检查所学效果)

第五篇:结构设计与欣赏总结

《结构设计与欣赏》学习心得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黄银燕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类 学号:1009100209

结构设计与欣赏期末总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引导我们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与美的统一。

2、并能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3、以达到培养我们人文、历史素养。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对结构进行分析。

难点:从结构设计与技术施工两个方面进行结构赏析。

三、设计理念:

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引导我们发现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出发,关注人的审美准则、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等精神领域的需要。结构设计的人文色彩尤为浓烈,从古今中外的若干经典建筑设计中,观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烙印。

四、设计思路:

在课程教学中,借组多媒体教学,分析经典案例,播放补充案例的视频,引导我们讨论、自主深究、自动构建知识,实现能力拓展、开阔视野、达到知识迁移目的。总体教学流程为“复习回顾——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能力展示——归纳、讲授课程——能力拓展——开阔视野——认识结构——深析结构——欣赏结构——总结”。

五、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通过图片、影响资料先让我们观察,在我们观察的基础上,从技术的角度,逐步分析优点,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再从美筑学的角度,加以提示,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创新设计的梦想。

六、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引导我们发现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出发,关注人的审美准则、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等精神领域的需要。从而培养我们关注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发现和热爱本民族经典文化,从而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七、教法与学法:演示法,讲解法。

八、教辅手段:多媒体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已掌握了的简单结构的知识,并重新欣赏学习。让我们在去旅游时见到的一些建筑,懂得该如何欣赏和评价。

(二)同时让我们认识到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十、课堂上欣赏:

1、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以从技术与文化角度进行。

师:技术角度包含哪些方面?

引导我们回答,总结: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和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等

师:文化角度包含哪些方面?

引导我们回答总结: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审美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个性、等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2、学生阅读案例

讲解案例。

总结: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对经典建筑分别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分析。技术角度又从功能、结构设计、技术施工三个小方面进行。

(1)介绍经典建筑的一般结构特征与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2)概括经典建筑的赏析过程。

从功能上看,具有哪些功能?

从结构设计上看,具有哪些特点?

从技术施工上看,具有哪些特点?

3、中外建筑结构赏析比较

(1)播放视频“巴黎圣母院”、“阿姆斯特丹”、“圣彼得大教堂”等。

(2)与学生一起赏析它们的结构特点。

(3)由此引出介绍西方建筑的特点。

(4)介绍中外建筑结构的区别。

例如:故宫

技术角度:采用了低昂性的木结构建筑形式。不结构建筑主要采用榫珋连接屋顶的飞檐结构款打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文化角度:汉族文化的代表。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为主,主要表现皇上的威严。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了大屋顶的沉重感,既增添了肥东轻快的美感,同时又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化。

例如:圣彼得大教堂

技术角度:穹顶轮廓浑圆饱满,穹顶上的肋与周围鼓座一圈的双柱——对应并向上延伸至顶部的采光亭,肋间以十道断抵抗穹顶面小强度大的环形铁箍向外的侧推力。

文化角度:明显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骡马市的园丁穹窿、希腊式的石柱与平的过梁结合,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整个教堂采用巨大的石材结构,象征着不朽和永恒。

中外建筑结构的区别: 关键词:木构架结构砖石结构中西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是木结构,二欧洲古建筑的主流是石结构,两者间的差别十分明显。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为以下几点。

其一是建筑的目的。西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主流建筑,是为彼岸的神灵建造的。神灵或上帝是至上的存在,为神与上帝的建筑,要永恒,宏伟,具有威慑的力量。而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史为现世的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宫殿、苑囿、政府衙署与各种不同等级的住宅。因而,追求永恒久远的西方建筑,采用了石结构:二不求永恒与久远,着眼现世的中国建筑,采用了木结构。

其二是文化取向方面。西方人对石头有着特殊的嗜好。因而,用石头建筑最重要的建筑。而古代中国人将求阴阳五行。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是“土木”。

其三是建筑理念方面。西方建筑的三原则是“坚固、实用、美观”。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更多地追求是空间的适宜于阴阳的和合》。等原因。

十一、小结:

1、结构的欣赏主要从技术角度与文化角度进行。

2、技术角度与文化角度包含的内容。

十二学习心得:

虽说一开始对此课程的认识仅仅限于字面的意思,仅是想到自己是学工科的,因而提高对结构设计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故而选修了此课程。当然一开始也是抱着为了学分的目的。什么容易学就选什么,却没预料到我们能学到出乎意料之外的知识。

通过对课标的研读,我们就知道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我们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经典结构设计的案例,使我们欣赏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此课程主要是通过对各种案例的欣赏,引导我们欣赏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下面以我对经典建筑结构设计的欣赏:

学习大半个学期结构设计与欣赏,在学习过程中对经典建筑多少也积累了一点自己感想。建筑就像陈酿,越久越经典。现在的建筑的根就在以前看似很普通无华之中。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走向未来。

最初看见“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和“建筑是散文 雕塑是诗歌 ”非常喜欢。现在的我慢慢有了自己的理解:

建筑绵延 雕塑精炼建筑是面 雕塑是点

建筑层次远 雕塑立意深建筑酿造意境 雕塑刻画精神

建筑强调隐退 和环境融合 雕塑重在突出 彰显自身灵魂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经典地概括出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建筑既通过空间连续和重复,体现出单纯而明确的节奏,也通过高低、起伏、浓淡、疏密、虚实、进退、间隔等有规

律的变化体现出抑扬顿挫的律动,这就颇似音乐中的序曲、扩张、渐强、高潮、重复、休止一样,能给我一种激动人心的旋律感。

建筑艺术是空间的艺术,音乐则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旋律的力量,节奏的变化,同建筑的线条有着相似的美。

建筑的节奏,韵律有时候与音乐很相像。差不多所有的建筑,无论在水平方向上或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节奏和旋律。不时为自己碰巧可以感受到某个建筑的节奏而暗自庆幸不已。

音乐陶冶人的情操,为人的心灵提供安慰和庇护,建筑作为凝固的音乐,则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庇护和保障。从这个意义来说,音乐与建筑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许多共通之处。

建筑用巨大的空间使我着迷,音乐则时刻展示感人的力量。

学结构设计与欣赏到现在渐渐体会到建筑美妙之处,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建筑里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所承载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我能从中领略到永恒。赖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赖特从小就生长在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赖特日出而居,日落而歇。在向大自然索取的艰苦劳动中他了解了土地,感悟到蕴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潜在的生命流动,体会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节奏。

希望不久的我能从自然中,从音乐中更多的窥视出建筑旋律和节奏。

下载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服装结构设计》电子教案

    第一章:绪论4学时 教学目标: 本课题要由理论教学完成,理论教学中要以结构设计课程概述、基本概念与术语、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讲解为主,使学生认识服装结构课程的定位、课程主......

    土壤调查与制图题型

    土壤调查与制图题型 选择(20分); 判断(20分); 计算(15分):是有关比例尺的计算,大家可以看看课本第14页; 论述(2*15分); 勾图(15分): A.一张地形图,6种土壤类型(潜育水稻土、渗育水稻土、淹育水......

    机械设计与制图要点

    绪论 工程图是用于生产过程的重要技术文件,是技术语言,不仅要求其承载的信息量正确,而且要求图样本身要规范、清晰、整洁、美观,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科......

    二维工程制图教案

    第一章 二维工程制图 环境设置 (1)我国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而欧美采用第三视角投影法。在PRO/E中默认为第三视角,所以我们要进行更改。 文件—新建——绘图模块——文件——绘图......

    环境工程制图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1次课日期 周次 星期 一 内容提要: §1-1 制图的基本规定 §1-2 常用手工维绘图工具及使用 §1-3 几何作图平行线和垂直线正多边形及等分圆周......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教案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一、本章重点: 1.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2.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3.平面图形的分析与作图;4.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二、本章难点:1.尺寸的标注......

    《工程制图》教案2

    《工程制图》教案 章节名称:第2章正投影法基础 授课学时:6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目的:了解投影的方法和分类、投影规律,掌握平面立体及回转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的方法。 重点:......

    中职制图课程教案

    项目一:制图基本知识和规则的讲解 (第1—22节) 项目内容:双峰县飞达设计工作室承接了一批手工测绘图样业务,请问你作为本工作室的设计人员,如何准备作图工具?应参照哪些制图标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