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浒传》导学教案(三)
《水浒传》导学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2.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小说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学法指导】
课外广泛的阅读原著,课内精读选段,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学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阅读《水浒传》,完成下列题目。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
2.《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3.《水浒传》是以________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__________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4.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大闯五台山___________ 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_ 风雪山神庙___________
大闯野猪林___________ 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_ 怒杀阎婆惜___________
大闹清风寨___________ 斗浪里白条___________ 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
探穴救柴进___________ 浔阳楼题反诗_________ 血溅鸳鸯楼___________
5.补全回目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拳打镇关西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闹五台山
_____倒拔垂杨柳, ______误入白虎堂
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卖刀
_____押送金银担,_____智取生辰纲
_____剪径劫单人, _____沂岭杀四虎
_____斗法破高廉, _____探穴救柴进
_____教使钩镰枪, _____ 大破连环马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_____活捉史文恭
_____浙江坐化, _____衣锦还乡;
_____神聚蓼儿洼, _____梦游梁山泊
放冷箭_____救主,劫法场_____跳楼
6.关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大胆提出来。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
武 松(行者):
吴用(智多星):
林冲(豹子头):
李逵(黑旋风):
宋江(及时雨):
杨 志(青面兽):
3.了解《水浒传》高度的艺术价值。
4.释疑解难
5.小结
三、课堂巩固
1.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____________。
2.《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及其绰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几句话写的是________他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有关武松的三个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
9.《水浒传》中诸英雄落草前是军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水浒传》中两位打虎英雄的名字及打虎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1.选择《水浒传》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写一篇短文发表自己的看法。(200字左右)
二、课堂助学
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回答问题。
1.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李忠摸出二两银子来,鲁达不收,丢还李忠。为什么用一个“丢”字?鲁达把金老父女送走以后才去找郑屠算账,为什么这样安排?
2.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计。为什么到最后才说出其中的奥秘?
3.释疑解难
4.小结
三、课堂巩固
[片断一] 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 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 牛二道:“我没钱!” 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 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 杨志道:“我不与你!” 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 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役开封府出首。
[片断二]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节选自《水浒传》
1.这两个片断中,其主要人物杨志、鲁达的绰号分别是
、。
2.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件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起因
结果 径役开封府出首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细节分析
(划线句)
3.问题探究:
杨志杀了牛二,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却以智逃脱。同样是杀了人,但杨志与鲁智深的处理方法却截然不同。对此,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请写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众多英雄人物尽显英雄本色。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人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请用简洁的短语概括出来(至少3个,应与选段内容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青面兽、花和尚
2、事件 杨志卖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起因牛二无理取闹强行要刀 金老父女惨遭的镇关西压迫与欺负
结果 径役开封府出首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细节分析
(划线句)通过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了牛二蛮横无理的痞子形象 这个比喻很讲究,着重写了“味觉”,显示了鲁达武艺的高超,出手一拳便强劲有力
3、问题探究: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赞美鲁智深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4、答案略。符合要求即可。
第二篇:看水浒学管理观后感
看水浒说管理观后感
(汽运二队刘锋)
8月22日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周末大讲堂,观看了赵老师主讲的《看水浒 说管理》电教片,《水浒》一书我曾经看过两遍,第一遍只是从看小说寻乐趣的角度看《水浒》,看到了书中个主人公“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故事情节,第二遍看观看主要是从文学艺术角度重新审视《水浒》,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把梁山一百零八将刻画的栩栩如生、各具特色。这一次跟着赵老师从管理的角度剖析《水浒》,我又从中看到了潜在的现代管理学的灵魂,我体会颇深的是 “梁山团队”折射出的现代企业管理技巧。下面谈谈我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企业发展离不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凝聚群众的基础—企业之魂。梁山前后三任董事长,前两任董事长王伦、晁盖对团队的定位基本上都是打家劫舍,利用时下的优势囤积一些金银够兄弟们花,没有明确的目标,致使梁山集团就像一团散沙,造成事实上的集团内耗。而第三任董事长宋江,虽说自身不过郓城小吏,文武皆不能超过山寨弟兄,但其从一露脸,就在江湖传出个“及时雨”宋公明哥哥的雅号,极具个人人格魅力。宋江初到梁山,首先是统一山寨弟兄们的思想,把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等各种行为统一到一种叫“替天行道”的共同愿景之下,让所有山寨弟兄有了明确人生追求。例如:林冲火拼王伦后,梁山先后共被围剿八次,每每在性命相搏的危急时刻,梁山上至第一把交椅,下至寻常喽罗,无不因梁山共同的命运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英雄豪杰的理想都是杀尽天下贪官、恶霸,替天行道,而当时梁山的领导者们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这种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情况下,他们才会不为外力所屈,而始终保持在一起,他们视“山寨利益高于个人性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梁山也好,当今社会的企业也好,有着这么一种精神在里面,有这么一群人共同打拼,又何愁志不可得呢?矿山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协力五年来从无到有、从求生存到逐步发展壮大无不是有大家认同的目标,大家的同心协力。
2、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才价值观。
宋江长相一般,文才武功等其它方面与长相貌似,但是在用人方面却有优于他人之处。首先他的用人理念是“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就没有企业的兴旺发达。”,就如前两年火热一时的影视片《天下无贼》当中葛优的经典名言“当今世界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正因为他有这样正确的才价值观,并且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至始至终他坚持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爱惜人才主要体现在他为了救助朋友,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通风报信;在带兵对敌时,遇见一员虎将,不惜亲自解鞍下马,解绑跪拜劝降。就是有了这股礼贤下士的精神,梁山队伍才会人丁兴旺、兵强马壮。这种与刘备“三顾茅庐”式的求贤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体现了宋江爱惜人才,求贤若渴的精神。人尽其才主要体现在梁山
108条好汉,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也有三教九流、猎户渔人、屠儿刽子,还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叔侄郎舅,鞥等。他们或精灵,或粗鲁,或纯朴,或风流,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宋江加入梁山,先是废除排名制按照功劳。制定了统一的用人标准。对每人重新考核,再评定座次,解决组织制度大难题梁山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然后对不同专业人员量才适用,分工协作,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从此,甩掉了以往历次排名的历史包袱,无论是新头领还是旧头领,每人拿到的,都是一本崭新的考核本,考核指标只有一个:功劳大小。愿意出多大力气,会为自己排名向前挪动而努力。可以想象,很多人会摩拳擦掌,枕戈待旦。这对于一个好战、热衷于扩张并且永远无法填满自己欲望的山寨,对于那些自认为技高一筹,颇具实力的来自原来朝廷的将领们,更是高兴,梁山也因此万象更新。
3、企业发展离不开明确的制度和严明的执行力。《水浒传》中宋江带领众将军攻城略地,对百姓秋毫无犯,对众部下严加规范,赏罚分明。不难想象,在当时那样的社会,梁山的好汉们要想生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民众土壤的。那么,对于被称为“土匪”的梁山众英雄来说,没有好的纲纪,则必扰民,则必内讧,那么要谈发展,就无从说起了。梁山如此,当今的企业又何尝不是呢。一个企业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纲纪严明,否则相互包庇,结党营私,最终必会导致全盘亏输,而作为个人,也会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我认为:行军与企业管理是一样的,上述几点缺一不可。
第三篇:水浒阅读课教案2
三堡学校阅读课教案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第12周
年级:八年级 任课教师:张付立
阅读设想: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学生对《水浒传》有一定了解,但并非全面的认识,尤其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主题的把握,有一定的片面性;另外,同学们听说“少不读水浒”,不知何意。对此,我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重点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欣赏其艺术魅力,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结合时代,客观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阅读目的:
1、积累作家施耐庵及其《水浒》的文学常识。
2、把握《水浒》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能有声有色地讲解2-3个小故事。
3、能整体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阅读引导:介绍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3、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阅读要求:
1、引人入胜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1)整体概括与导入围绕着“官逼民反”这一思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并采用多样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或者通过一系列类似的情节、行为或场面的描写,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个性特质,在对比中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金圣叹:“《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真是一百八样。„„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年少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鞠,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处说,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读第五才子书法》)
(2)学生活动:阅读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欣赏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提问:①鲁达疾恶如仇、莽撞粗鲁、粗中有细、有勇有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充分体现了他的侠义之举。作者是如何表现的?②精读三拳,细品侠义之举:“三拳”分别打在什么部位?“三拳”各自从什么角度写的?每一拳下去,郑屠各有什么反应?鲁达又是如何对待的? 归纳:三拳分别打在鼻子上、眼角上、太阳穴上,从次要部位到要害部位。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角度来写。第一拳下去,郑屠叫“打得好”,鲁达斥骂“还敢应口”;第二拳下去,郑屠讨饶,鲁达“偏不饶你”;第三拳下去,郑屠“挺在地上,动弹不得”。
归纳:详写三拳,更能突出鲁达疾恶如仇的性格,突出作恶者狼狈的下场,更符合被压迫的人民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愿望。
2、奇特而严谨的结构。
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和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达到了波澜壮阔的艺术效果。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首先,整部《水浒传》以“忠义”与“反忠义”作为线索展开叙述情节的。其次,采用章回体分卷分目,每回集中描绘一、二个主要人物或事件,其它的人与事则“暂且按下不表”,这样便保持了人物和故事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加深了人物形象的表现范围,使人物的典型化与个性化的刻画具有了充分的展示空间。在描写中心人物中,间及次要人物。各回之间又善于制造悬念,结构上的逻辑衔接多在高潮处断开,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从而使章回之间贯通一起,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再次,《水浒传》结构的又一特色是连环钩锁、散整结合的构架形式。它分述108个英雄人物从不同地方汇聚梁山的斗争经历,各个人物及其事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从“分散”到“整合”的过渡,开始了整体结构的叙事方式,完成了全篇的悲剧结局,造就出散整结合的组织结构。
3、富有表现力的艺术的语言
《水浒传》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的文学语言。
学生活动:(1)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感受其语言的明快、洗炼、准确、生动及浓厚的生活气息。(2)赏析经典 ①“武松打虎”一段。
“武松打虎”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②李逵的个性语言
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责备他粗鲁,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绍了情况,他还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他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他刚上梁山便大发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第四篇:《水浒》导读教案(精选)
《水浒》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水浒》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阅读古
典名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2、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领略《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教学准备
1、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水浒人物的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
2、准备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与文学名著比较。
教法与学法:朗读品悟法;赏析再现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水浒》主题歌《好汉歌》。(在歌声中走进课堂)
同学们,刚才咱们听的歌曲是-----------,听着这激昂的旋律,真叫人心旌荡漾,我们随着歌声仿佛跨越了千年时空。梁山好汉的铮铮铁骨好像就在眼前,天罡地煞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身边。同学们,你们肯定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水浒传》,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梁山水泊,感受水浒精彩。
二、我读我知道
水浒英雄的故事精彩纷呈,梁山好汉的个性迥然鲜明,你肯定能够说出很多水浒英雄的名字或他们的故事,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请----------,越多越好哟!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三、我看我记牢
同学们,水浒故事家喻户晓,流传民间。有人把这些故事搬上荧屏,观众说“好!”,“真好!”,“真的好1”.请看精彩视频······
四、我品我明了
1、同学们,《鲁提辖三打镇关西》看的真过瘾,导演的精彩构思来源于哪里呢?显然来源于《水浒》原著的精彩。好,下面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239页,仔细品味鲁提辖打下去的三拳,展开自己的想象,体悟其中的精彩。好转哪里呢?
2、讨论:看电视剧能够代替阅读名著吗?
3、通过阅读、比较、感悟,同学们说一说《水浒》的艺术成就有哪些呢?
4、同学们,《水浒》在我们身边的影响已经多年了,它是一部经过时代积淀的人类文化的精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名著,那么,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作为我们该怎样阅读名著呢?
五、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好汉团结是座山,好山就在水旁边,风云际会人马动,一声长啸天地间,英魂聚散一千年,山高水远有遗篇。······
课后作业:阅读《水浒传》,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再精读有关的章节,然后写一篇文章,发表你对这位人物的看法。
六、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水浒传》这部文学名著充满兴趣,调动起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这堂课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合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新课程理念。但课后我也在反思,在教学欣赏精彩片段《鲁提辖三打镇关西》这个环节中,自己是否把课堂放得不够开,还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观念。今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独立置疑,合作解决问题,尽力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一节课我就没有涉及关于写作背景、小说主题等方面的内容,甚至对《水浒》的艺术特色也讲的很少。因为将来如果他们认真的读了,这些肯定会接触到、体会到的。我把这节课分成了“我讲我知道”、“我看我记牢”、“我品我明了”、等板块,让学生去讲、去看、去品、去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比较、品读、思考、竞争,阅读《水浒》成了他们的阅读目标和阅读需要。
第五篇:谈《水浒》教案(打印)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教案
教材说明: 此文语言通俗易懂,再加上同学们已经学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篇目和对《水浒》的一些了解,故而理解课文内容是比较容易的,但也有可能理解不透彻,因而需要了解一定的有关《水浒》的知识。所以,课文中字词、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是本课授课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的论点,以及论点的确定。2.学习本文采用例证法,举例精当,并能叙、议结合的写法。3.了解文艺评论的基本特点和写法。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本身结构特点和作者所运用的叙、评、析相结合的评论方法。2。了解文学评论文章的基本特点,掌握评价文学作品,即写一般的文学评论文章的基本途径:如何选取切入点,如何作到叙、析、评相结合等等。教学难点:
本课带有鲜明的文艺争鸣色彩和独创性,要理解作者在此文中所适用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懂得作者见解的独到、深刻之处。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有关《水浒》的文学知识和学生学过节选自《水浒》的课文导入。《水浒》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它跟《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同为中国明清小说的“四大奇书”。
节选自《水浒》的课文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等。教学内容:
1、字词解释:
杜撰:没有根据的编造和虚构。揣摩:反复思考推求。
附会:把没关系的事物说成有某种关系,把没有意义的东西说成有某种意义。灼然:清楚明白样子。
落魄:luò pò又读luò tuò义同'落泊'(luò bó)鄙薄:轻视、看不起。
光景:有境况、状况之意,也可理解为表估计、推测。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行伍:hāngwǔ旧指军队,泛指军中。
投名状:旧时聚众造反或占山为寇的人入伙所用的见面礼。按语:作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行文:组织文字,表达意思。能事:擅长的本领。
经济: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大的成果。幻灭:空想的希望破灭。揭晓:公布事情的结果。
倾轧:轧:yà。在同一组织中排挤打击不同派系的人。2、作家、作品: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文学评论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短篇《春蚕》、《林家铺子》等;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3、相关文学常识
《水浒》:作者,施耐庵(也有说罗贯中作或两人合作)
① 主要内容:是一部描写古代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的产生、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它愤怒地揭露朝政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讴歌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也具体描述了起义军惨败的结局,是一部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② 流传及影响:起义故事先是在民间广泛流传,并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南宋末年画家龚圣予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已完整地记下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姓名、绰号和赞语。民间说书者把水浒人物故事作为说话题材,《大宋宣和遗事》一书便是他们的说书底本。元杂剧中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多达三十余种。《水浒》的作者便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水浒传》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成为七十回。由于其出色的人物刻画和精当的结构安排,使它成为一部不朽的艺术巨著。
③ 艺术特色:人物塑造上作者总是把人物放在尖锐斗争之中,扣紧人物身份和经历,通过人物的行动展现性格,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情节紧张生动,结构安排有机完整,每组人物故事都采用单线发展结构,每组情节既有独立性又前后勾连,语言洗练、明快、生动、丰富,有很强地表现力。4、课文内容:
① 全文结构: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谈《水浒》在人物描写方面的特点。第二部分(5-7段):谈《水浒》的结构特点。
第三部分(第8段):着重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为什么'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
② 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提示:首先,总说《水浒》的'人物描写'的艺术成就:'向来就受到最高评价','个个面目不同'。那么施耐庵是如何写出这样一群个性鲜明的形象来的呢?一定得益于其创作方法,于是作者借一本笔记的记载进行推究,然后得出结论,《水浒》是施耐庵揣摩民间流传已久的口头文学加以改编润色而成的。作者写这些的作用主要是: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引起读者重视。③ 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提示: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总说人物描写的艺术成就过渡到对《水浒》人物描写特点的深入分析。
④ 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得出'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这一特点的?
提示:作者采用例证法,举出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的例子,通过三层文字层层深入的比较分析,得出了这个结论。从遭遇到思想再到出身,对三个人的异同点边叙、边析、边议、分析精辟独到。⑤ 如何理解茅盾对《水浒》的这一评价?
提示: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是《水浒》的特点。施耐庵虽然没有接受过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但由于他尊重实际,如实地描写社会生活,其结果也必然会反映出阶级社会里的阶级和阶级矛盾。所以施耐庵是不自觉地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塑造人物的。相比较而言茅盾先生却是主动地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评价文学作品的。这是茅盾先生的首创。文学评论重在创造性,不可拾人牙慧,以此种方法分析人物有鲜明的时代特点。⑥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证得出《水浒》人物描写的第二个特点的?这两个特点的写法有何不同?
提示:作者仍以林冲、杨志、鲁达三人为例,充分地加以论证,最后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这就好比一个远远而来„„全部看清楚了。'既形象地说明了这个论点,又增加了行文的变化,使详略交错,不流于枯燥单调。
这两段分析的相同之处是举例论证,不同之处是:前者是逐层论证,最后归纳;后者先提出观点,而后论证,前者是详细地分析论证,而后者事例分析和语言都比较概括、简略。5、课后练习:
① 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组:
A、杜撰(zhuàn)写作。鄙薄(bó)轻视、看不起。揣(chuǎi)摩:估计、忖度。摇曳(yè)拉、牵引。
B、轶(yì)事:神秘的事。感喟(kuì):叹气。苟安:(gǒu)苟且。引人入胜:优美的境界。
C、主眼:关键。倾轧(yà):车碾过。封妻阴(yì)子:庇护。遒劲(jìng):有力量。
D、行(hāng)伍:泛指军中。刺配:充军。附(fǚ)会:牵强地拉扯到一起。走投(停下来)无路。
对下面一些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②'如果写定《水浒》的,果真是施耐庵其人'一句意思是:()A、含蓄地否定了《水浒》的作者为施耐庵。B、完全肯定了施耐庵创作了《水浒》。C、《水浒》的作者至今难以确定。D、假定《水浒》的作者与传说中相符。
③引述施耐庵请高手画像朝夕揣摩的故事,作者说:'它所强调的朝夕揣摩,却有部分的真理。'是因为:()
A、它没有揭示创作《水浒》的全部规律。B、这则杜撰的故事显然有它附会的地方。
C、朝夕揣摩是对的,但不是画像而是在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D、虚构小说人物,也需要揣摩人物性格是否真实。
答案:1、A(B、轶事:散失而没有流传的事。C、封妻荫子。D、刺配:发配。走投无路:投奔。)2、D 3、C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在评论《水浒》的结构特点时,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如何理解?
提示:作者首先作总的评价:从整体看,'不是有机结构';从每一个人物看,'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
因为《水浒》是由口头文学演变而来的,它的每个章节对全书来说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总的来看,它的结构不是有机的。但是,口头文学在流传中为了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它的每个故事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因此,从一个人物的故事来看,《水浒》的结构又是有机的。
2、作者认为'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对这两个特点如何理解?有人认为这两点实为一点,对不对?
提示:所谓'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是就一个人的相对独立的一个故事而言的。意思是其故事情节安排有缓有急,详略得当,曲折灵活,错综而富于变化。而其所谓'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避免平铺直叙',是就不同人物故事情节的关系而言的。意思是说作者对不同人物各自故事发展的结构安排是各不相同的。如林冲和杨志的故事,各自都是曲折 多姿,时松时紧的,但林冲的故事是腾挪跌宕,逐步推进的,而杨志故事的情节安排都是一正一反,螺旋上升的,或者说是纵横开合的。所以说作者的特点概括虽然看来相似,在进行例证时也没有分层论证,看来似混在一起的,可实际上并不相同。
3、从这部分论证在叙、析、评各种文字的分配和使用上看,你认为写评论文章应该注意什么?
提示:评论,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问题或某事件发表意见或看法的文章,此篇文章是文学评论,文学评论自然也以议论为主,但对于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评论必须从作品本身出发,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持之有故'。议论包括分析和评价两部分。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进行提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这三者之间,叙、析都是为评而服务的,是得出结论必要的铺垫和基础。所以三者一定要做到有机的结合。例如第7自然段,为了说明许多小故事结构的完整、严密而有机,作者举林冲故事为例,先分析了整个故事的波澜起伏,同时夹有对其腾挪跌宕特点的评价,其次是叙述了林冲比武一段大概情节,突出了其情节发展的顿拓开阖,曲折多变,然后紧扣其叙述又是一个评价:'写得多么错综而富于变化','笔墨之经济,达到了极点'。看,作者便是这样进行论证的,夹叙夹议,复述、引用原文恰到好处。这样可以使评论文章的分析建立在大量的材料之上,论证充分有力,读起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那么我们在写评论文章时除了注意三者结合之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复述应是在对原文理解上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它体现作者的观点,不是枯燥的节录,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不受其限制。
4、从最后一段来看,你认为写文学评论文章的选材立意的依据应该是什么?
提示:不论作品是否有很高的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只要它具备某一方面的特点,我们就可以从此处入手。其次,评论者的主观认识,他对作品的独到评价,也是作者选定评论点的依据。
5、补充点拨:作者对《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上所论述的观点,都是作者的独到见解,在文学评论论坛上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如,关于《水浒》的结构特点,自作者的观点提出之后,在论坛上就出现了一场激烈争论。特别是作者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用阶级观点分析人物,不仅对《水浒》的研究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其它文学作品的评价都有很大影响。
课后练习
1、完成本课后思考和练习题。
2、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
B、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
C、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在书中是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的对策。
D、读者此时急于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 3、对下面文字理解得正确的是:()
'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比《红楼梦》强些;虽然在全书整个结构上看来,《红楼梦》比《水浒》更近于有机结构,但以某一人物的故事作为独立短篇而言,如上所述,《水浒》结构也是有机的。'
A、作者这是极为谦虚的说法,其实他的观点完全正确。
B、作者的观点本身自相矛盾,不能成立。
C、学术界普遍采取这种观点。
D、这是正常的学术争鸣,作者的观点可备一说,是一家之谈。答案:1、参看《教学参考书》(五册)2、A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