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世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时间:2019-05-15 05:2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守世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守世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第一篇:张守世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张守世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张守世,现担任天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并且被授予“全国书画名家”、“中华艺坛名家”等荣誉称号。他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有着很深的了解。

中国工笔花鸟有着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及丰富多彩的风格流派,综观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的说:它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而兴盛于两宋。

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殷周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转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的工艺品上经常出现的花木、鸟兽、鱼虫、龙凤等纹样。这些都是审美意识作用下产生的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创造物质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艺术。但这还不能称之为花鸟画,因为它不是独立的绘画艺术品。当绘画艺术经过与实用的分离,并逐渐发展成熟,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以禽鸟和山水、花园、蔬果为题材的作品,此时的花鸟画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带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是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花鸟画发展到唐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诗歌、书法都出现了一代高峰使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也逐渐独立起来,成为专门的一种画科。这时花鸟画已成和人物画,山水画三分天下之势。到唐代中晚期花鸟画已经逐步成熟,根据历史上记载薛稷、边鸾、刁光胤等画家高手辈出,到黄筌父子手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作风艳丽丰富,被世人称之为“黄家富贵”。南唐的画坛,则以徐熙为代表,意境清淡,被世人称为“徐熙野逸”。花鸟画发展到唐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诗歌、书法都出现了一代高峰使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也逐渐独立起来,成为专门的一种画科。这时花鸟画已成和人物画,山水画三分天下之势。到唐代中晚期花鸟画已经逐步成熟,根据历史上记载薛稷、边鸾、刁光胤等画家高手辈出,到黄筌父子手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作风艳丽丰富,被世人称之为“黄家富贵”。南唐的画坛,则以徐熙为代表,意境清淡,被世人称为“徐熙野逸”。

花鸟画的独立是中国画的发展,是中国画内涵和主题的深化。唐朝末年农民起义,打垮了唐朝的统治机构,由于战争频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绘画发展也受到影响。但这一时期唯西蜀与南唐战争事较少,北方的一批贵族,士大夫纷纷来到江南和西蜀,又由于两地郡主喜爱绘画,从而创办了“翰林图画院”。五代时期虽不长,但却对宋代的院体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太祖扫荡唐末五代之乱统一全国后,偃武修文革新图治,文艺也有新的复兴。相继扩建规模庞大的“翰林图画院”对绘画艺术在当时的繁荣是有推动作用的。同时还罗致了四散的画家,实行画家考试录取制度,按其绘画能力授予不同的官职。至宋徽宗时画院盛至顶峰。

黄氏父子其画风技法,大体而言先用细淡的墨勾出物象的轮廓,然后再根据对象的不同质感在相应的轮廓内渲染色彩所达到高度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北宋初年,由于二黄垄断了宫廷画院的权利,“黄家富贵”的画体遂得以成为画院中评定优劣去取的标准。因此约一百年的时间,宫廷内外的不少画家都以黄体为格,以求得画院中的一席立足之地。甚至连徐熙的孙子徐崇嗣,也不得不放弃家传的落墨法。另创不用墨笔直以色彩图之的没骨法。

随着审美观念的发展,花鸟画逐渐转变画风。在文人士大夫之间,对徐熙画派流连赞叹者大有人在,并从北宋中期开始一股水墨写意而以枯木,竹石,梅兰为题材的文人画涌起,后又加菊花合称“四君子”用笔劲健,俊雅文秀,以属文人画笔墨淡墨一路。开后世墨兰法门,注重书法结合。工笔花鸟画各种流派无论意境、构图、勾染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两宋时期的花鸟画空前繁荣,使工笔花鸟画技不但成熟,而且又创造出勾填法、勾勒法、没骨法和白描墨染法等多种风格流派。同时花鸟画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奠定了花鸟画家尊重生活,长期深入研究生活的优秀传统。强调花鸟的物理、物情、物态,把花鸟人格化,物我两化,借物抒情。两宋时期花鸟画的空前繁荣得益于最高统治者的偏爱与重视,得益于皇家“翰林图画院”的建立。

元代的“隐逸”则是一种社会性的退避,而与他们的“隐逸”生活直接相关的花鸟画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观念也有深浅区别。乡村而城市的一种情感回忆和追求,正是为何花鸟画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由。进入明代以后,廷院体花鸟一度复兴,由工笔粗笔转化。双勾填色,嫌刻板艳俗。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怪杰,的水墨大写意花鸟恣肆汪洋借以发泄其满腔的怨愤,所谓推倒一世之智勇,拓万古之心胸。造性虽大但从艺术审角度,待进步提炼升华。

明清后,国画进入一个新的高峰。种风格的画法同时并存。具风貌的画家如赵之谦、任伯年等使这个高峰辉煌灿烂。“五四”以后新观念、新思潮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推动了绘画的变革。文革后,花鸟画家们在艺术思考表现方面有着很的变化与发展,超越了传统,走向了现代。花鸟的精神内涵、审美取向、技法特点正起着巨大变化。艺术在不断展,中国绘画艺术将向更高的艺术舞台。

民国至解放以后这段时间,北方有以齐白石为首的郭味蕖、王雪涛和李苦禅等一批画家,江南有以潘天寿为首的朱屹瞻、唐云等一批画家,他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齐、潘二人。齐笔墨简赅的大笔写意花卉与工整细致的草虫结合一体,具有强烈的节奏对比,并吸取民间艺术的秾丽色彩,既有文人画高雅气质,又富鲜明的民间画意味,生活气息浓厚。潘天寿以骨法用笔为主,多作线条勾勒,揉合青藤、白阳、八大、八怪诸家之长,构图雄奇,气势夺人,在致力于花鸟与山水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与此同时,北方的郭味蕖对于花鸟画的时代感,及如何符合现代审美意识上,作了积极的探索,对画界具有一定影响和启发。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一支奇葩,在世界花坛上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作为花鸟画的表现题材非常广泛,它是以大自然的花和鸟为主要题材。花草、鸟兽、鱼虫、蔬果等以及与之生长环境相关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属于花鸟画的表现范畴。不论在画面内容与绘画形式上都有自己鲜明特色,即造型严禁,重视对象的自然生长规律。

表现技法上首先骨法用笔,白描勾线时要求所画对象准确,符合物理,物性。张彦远说:“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对同一条线的感觉,再这以前和以后就大不相同,就如懂得了书法在来画或在来欣赏国画一样,就是书画同源。可见用笔是花鸟画最重要的了。第二色彩讲究,染色时注重花鸟自身的固有色。制作工整细腻等。南齐时期一位伟大的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的“六法”至今还是公认的评论中国画的标准,为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摹写。当然我国历代花鸟画家也创造出许多杰出的花鸟画作品和多样的表现手法。“折枝”花鸟画就是古代艺术家创造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把大自然中那最美丽,最诱人,最要长久观赏的一枝,从大自然的怀抱中抽离出来,给予特殊的审美关照,充份的精神投射,聚焦式的描绘,这种艺术样式具有简洁之美,空灵之美,典型之美。寄托了古人的情思和美景长驻的祝愿在我国花鸟史上,除“折枝”形式外,还有表现自然一隅形式的花鸟画,通过自然一隅生态的精微描写展示花鸟的蓬勃生意寄寓文人情怀。

古人有云:“色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工笔花鸟画之美是通过视觉感官起作用而发生心灵感动的审美。花鸟是人类的朋友,在白花之中枯木、竹石、梅兰、菊被人们称之为“四君子”,而牡丹集天地之灵气,沐日月洗礼,为万卉之首,众香之魁,是社会繁荣昌盛的象征,是人民理想的寄托。当我们欣赏一幅工笔画鸟画时首先欣赏的是画的外部形式,如构图、线条色彩等感性的美,然后欣赏画面内在的哲理、寓意、象征等内在的理性美。工笔花鸟画的审美标准和原则应遵循自然美(天)——心灵美(人)——艺术美(合)达到人天和一。一幅好的工笔花鸟作品应该是感悟和技法结合得比较完美,使欣赏者赏心悦目,回味无穷。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花鸟从物理感观到情感体验,从赏心悦目到哲理思辩,在花鸟画的的成熟过程中也不断赋予哲学内涵,上升为花鸟的绘画之“道”,花鸟画已成为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独具东方特色的大道,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成果浩如烟海,可谓中华一绝。花鸟画的艺术形态,是我们民族独特的艺术创造,她丰富了中华审美文化,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绽放着异彩的瑰宝。

花的美丽,花的安静,鸟的活泼,鸟的生动,反映着自然生命力与人类心灵深层的一种对应。可以说爱花既爱人,写花鸟也是写人。在花鸟画中牡丹花的风情雨露,可用下面一首口诀简述:“风花瓣舞叶如惊,晴花迎日叶劲挺。雨花下斜叶如浴,露花合抿叶羞情”。以喻人的手法讲述了花在自然界引响下的状态。可见人类对花鸟画深入的观察与研究是分不开的。

艺术的发展总是在系统地研究前人的基础上传承和进行的。体会前人的精神,继承已有的技法,结合当代的实验,表达自己的感受,形成当下的观念,继承与创新并重,保守与开放共存,像所有生命一样周而复发的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着。中国花鸟画就是这样经过千年积淀,显示着,发扬着生命的灿烂。

第二篇:花鸟画的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工笔花鸟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它兴起于魏晋,成熟于五代北宋,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人物画、山水画并存而发展,并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反映着大自然的花虫草木及人的精神情感。

要了解工笔花鸟画,首先应该了解它的发展历史。工笔花鸟画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在五千年前,人们就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描绘游鱼、飞鸟、走兽等动物图案,这可以说是花鸟画的最早雏形。这些花鸟纹样多是几何图案,主要是用于装饰。

魏晋以后,花鸟画逐渐淡化以前的工艺装饰作用,加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审美效能。六朝诸大家中,顾恺之、陆探微、顾景秀等都曾以花鸟作为绘画题材。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花鸟画由最初的工艺装饰发展成独立的画种。特别是唐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文人思想活跃,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呈现出绚丽辉煌的面貌。对于工笔重彩画的技法,尤其是用色和晕染的技法也空前发展,日臻成熟。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代知名的花鸟画家就有十余人,如“画鹤”的薛稷、“画蜂蝶、蝉蝇”的李逖和“善画竹石、飞禽走兽”的刁光胤等。他们注重实际观察,对物写生,能够真实地再现自然,他们笔下的形象,生动活泼,惟妙惟肖。杜甫曾在《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诗》中赞薛稷:“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可见薛稷画鹤之精妙。另外还有中晚唐时期著名花鸟画家边鸾,据说他能“穷弱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他被美术史家称为花鸟画之祖,对五代花鸟有很大的影响。汤垢在《画鉴》中评论“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大低精于设色,浓艳如生”。边鸾的画,先以墨色勾轮廓,再以色晕染,最后有重色勒,这种画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工笔重彩的画法.正因为唐代大批的花鸟画家奠定了花鸟画的规模,显示了无穷的生命力,使工笔花鸟画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

工笔花鸟画发展到五代和两宋,可以说从成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五代以“徐黄异体”为标志,花鸟画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一方面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开创了以黄筌为代表的工整精细的“勾填法”和徐熙逸派的“落墨法”。以黄筌父子为代表的黄派,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的花鸟流派,它继承了唐末刁光胤的画法,双勾填彩,用色浓重艳丽,追求一种富贵的意趣。黄筌因才艺高超,深受西蜀统治者赏识和重用,他掌握画院的大权,使黄氏画风成为画院的典范,对以后的宫廷花鸟画影响深远。江南的徐熙画派,继承了晚唐殷仲容“用墨色如兼五彩”的表现技法,以墨为主,用水墨晕染,它是和“以色晕染”相对又有相同效果的表现方法。他重视“用笔”和“用墨”,追求生机与天趣,反对雕琢,画法活泼洒脱,不枸一格,以“野逸”著称。徐体和黄体是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他们相互排斥而又相互影响,能于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可以这么说,五代两宋的花鸟画坛是在“徐黄异体”的相互竞争中发展进步的。两宋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美术为政治和生活服务,大兴绘事,建立了皇家画院,广泛招募绘画人才,从而大大地刺激了花鸟画的发展,使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画家有赵昌和崔白,他们是在徐黄二体的基础上各有所发展。元代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退居次位。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家继承了宋末形成的水墨画传统,大多以墨竹、墨梅、墨兰等为主题,表现一种简约、野逸、空灵的情趣。当然也有一些画家如任仁发、钱选等精于设色,画法工整严谨,继承了院体画的风格和传统。任仁发的主要代表作有《二马图》,画中描绘了两匹雄健的马,一肥一瘦,神态副真,栩栩如生。此画构图简洁,用笔有力,着色工细,不愧为传世之作。另外还有钱选,他能诗善画,有委肮的艺术造诣,他所绘声绘色的《花鸟图》卷,以色彩渲染为主,形象生动,清新典雅。

到了明清,工笔花鸟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明初画院一度复兴,花鸟画的创作活动主要经画院为中心,院体花鸟在当时的花鸟画坛上占统治地位。当时最有名的院体画家有边文进和吕纪,他们继承了南宋院体画的传统,双勾填彩,画法工整妍丽。边文进和吕纪的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图》与《雪景翎毛图》等,他们都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独树一帜,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都在花鸟画的„娇小巧丽‟有着不同的情调”。入清以后,花鸟画风格多样,既有水墨淋漓的写意画法,也有追求院体的精细工整,在明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当时最突出的花鸟画家是恽寿平。他自创“兼工带写”的“没骨法”,用笔轻快,色彩妍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另外还有以郎世宁为代表的“中西和璧”画风。他以西画的观念和方法,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来作画,虽然工整毕肖,形同摄影但神采欠佳。纵观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它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的结晶,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使之不断充实与出新,永远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这里着重谈谈宋代绘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手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代花鸟画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工笔花鸟画的顶峰时期.宋代花鸟在审美取向上有两大特征:一是追求客观的真实性;二是追求诗意的含蓄性。如上所述,两宋时期的统治者十分活注重绘画和美术教育,设立了皇家书画院,广招天下绘画人才,画院在学科和考试方面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制。由于当时画院里大力提倡对景写生和命题考试,使得宋画在对客观形象的把握和刻画上更注重自然的本体及其生命气息,刻画物象细腻、传神,追求一种自然美。宋代花鸟画里的花多采用折枝形式,布局讲究参差错落、疏密虚实,给人一种单纯、优雅与和谐的美感。无论是一株花还是一只鸟,除了让人感到清新、自然之外,无需太多的匠心雕凿。宋代花鸟画的另一个审美特征就是强调画面诗的意境。画家提倡“请中有画,画中有诗”,再现自然进而借物抒情,强调作者主观情意的抒发。自然中的花与鸟不再是简单的客体,而成为画家抒发情感的载体。可谓人看花,人到花丛去;花看人,花为人代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浑然境界。

在技法上宋代花鸟画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首先比较注重画面的构图布局,注重构图的完整性和空白的经营。在宋代花鸟画中无论画面简单或复杂,对于画面中宾主的搭配、枝叶的穿插、疏密的组织以及留白的形状、大小,都有一番苦心经营和思索。虽然有的画幅不大,却能呈现出高度的完美与和谐,这也是宋代花鸟画长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另外宋代花鸟画还强调笔墨的表现力,无论双勾填彩法或是色彩的和谐与统一。色彩多沉稳凝重、典雅清新,使人感到单纯而不呆滞,统一而富有变化。这一切构成了宋代花鸟画突出的艺术特色,使之不但成为我国绘画史上辉煌的一页,而且为我们在学习上提供了珍贵的典范。

第三篇:中国花鸟画教案

中国花鸟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策略:

1.讲授法: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对比法:(1)不同历史时期花鸟画的特点。

(2)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3)院体花鸟画与文人花鸟画。(4)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5)中国花鸟画与西方动物画、静物画。

五、教学用具: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以周敦颐《爱莲说》导入)

提出问题: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导入新课。2.提出问题:什么是花鸟画?

引导学生思考,并带着问题,结合图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3.结合图片和问题,讲述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⑴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⑵先秦、汉代帛画中的花鸟。

⑶结合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介绍唐代花鸟画的发展。

提出新问题: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画的是牛和马,没有花,也没有鸟,为什么也把它们归入花鸟画呢?

(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引导。)⑷结合图片介绍五代、宋元花鸟画的发展。①五代时期花鸟画: 幻灯片展示黄荃与徐熙的作品,引导学生鉴赏。提出问题:他们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黄家富贵——院体花鸟画形成。

②宋徽宗赵佶与两宋院体花鸟画的空前繁荣。结合图片,简介宋徽宗赵佶及两宋院体花鸟画。③宋元文人花鸟画的兴起

展示宋元时期文人花鸟画,引导学生与院体花鸟画进行对比鉴赏。⑸明清泼墨大写意花鸟画兴起和没骨花鸟画复兴。

⑹现当代泼墨写意花鸟画进一步发展与工笔重彩花鸟画复兴。(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以加深理解。)4.重新回到前面的问题:什么是花鸟画?

结合对前面各个时期花鸟画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花鸟画是中国画三大科之一,以表现花鸟为主,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不局限于花和鸟,其它如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牲畜等题材的中国画都属于花鸟画的范畴。纵观花鸟画的发展,从技法上可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两大类。

5.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对比鉴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并思考其不同的艺术特色。⑴工笔花鸟画造型工整,描绘细腻,设色精致典雅,浓淡相宜,抒情婉约,注重动植物生命特征的表现。

⑵写意花鸟画笔墨恣意奔放,造型简约洒脱,以意传神,托物言志。

6.布置作业,总结下课:

结合图片,对比鉴赏,思考中国花鸟画种类

七、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发言。2.对中国花鸟画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学生展示资料

《花鸟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二、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三、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2、讲授新课:

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3、组研究: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4、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小结,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小结

第四篇: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

核心提示:第一节 花鸟画的简要概述

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

第一节 花鸟画的简要概述

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另外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最后应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内容(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1)花鸟形象比人物、山水出现要早,如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出现的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如长沙马王堆的帛画《人物夔凤图》等,当时还没有产生专门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和理论,花鸟画也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这些作品或是常有较多的装饰性,或是主要表现人物生活环境。(2)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3)五代时期,出现了两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形成了“黄家宝贵,徐熙野逸”的两大流派,标志着花鸟画已进入成熟阶段。黄筌:西蜀宫廷画家,重视写生,专写宫中奇珍异石,珍禽异兽,风格富丽工巧。徐熙:南唐布衣,专画山野花鸟草虫,其画法“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主张笔墨为主,设色为辅,墨迹与色彩互不相遮盖。徐黄二体的不同风格遂形成五代以后花鸟画工整和粗放的两种风貌。(4)进入北宋,因皇家画院独钟“黄家宝贵”之风,工笔花鸟画在此期间得到很大发展。直到北宋中叶,崔白、吴元瑜等创造了与黄家浓艳重彩大异其趣的“放笔墨以出胸意”的风格,才使宋初埋没多年的徐派画风得以光大。(宋徽宗赵结是北宋花鸟画的集大成者,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顶峰)。自此以后,工笔花鸟画便开始走向衰落,这与文人画出现不无关系。(5)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宋代文人画的标志是水墨梅竹成为独立的画科,其代表人物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文同、苏轼等。他们主张“不专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可以说水墨梅竹是文人画理论的实践。因此水墨梅竹一经出现,立即被士大夫掌握,作为感事抒情的艺术形式而迅速地发展起来。(6)到了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发展文人画的良好土壤,所以水墨梅竹风行一时。特别是画竹,名家之多,作品流派之广,是任何朝代无与伦比的。元赵孟頫标新立异,主张以书入画,他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的“书画同源”理论,为其后以水墨变化为主的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元代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的说法,更是将花鸟画推向写意的航道。同时,墨法已备,艺术技巧也达到了足以适应这种表现的要求。不再取悦于工丽,以清淡的水墨写意为主,是元代花鸟画的一个特点。(7)明清两代是中国写意画真正确立和大发展的时期。明代沈周的花鸟画强调笔精墨妙,擅用水墨淡色。继而有陈白阳在其水墨写意基础上以生宣纸作画,使水墨韵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徐青藤推波助澜,用笔更为奔放淋漓,“不求形似,但求生韵”,他的《杂花图卷》、《墨葡萄图》是其风格的代表,徐渭的大写意画风对清代的八大、石涛、杨州八怪及近代的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的影响极大。八大山人和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画家。他们无论在笔墨、造型、章法,还是在画中立意,画外寄情等方面都是别出心裁的革新者。八大山人以他奇古的笔墨画出的“伤心鸟”、“瞪眼鱼”传达了他孤高、愤懑的情怀。他的《荷花小鸟》、《孔雀牡丹竹石图》可以说是体现他艺术观的代表作。石涛是一位诗文并茂、书画冠绝的画家。他的花鸟画脱尽窠臼,挥洒自如,寓豪放于潇洒之中;他的《画语录》盛传于世,集中表达了他的艺术思想;他的“画者从于心”、“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独到见解,对后世的花鸟画创作起到了发聋振聩的作用。受八大山人和石涛直接影响的画家是称为“杨州八怪”的金龙、黄慎、郑燮、李蝉、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骋等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画家,他们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摆脱种种束缚,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艺术珍品,成为清代花鸟画最为别致的创作。更值一提的是其中的郑板桥。他是杰出的画竹专家,他的思想情绪往往借他的兰竹作品和题画诗来渲泄。(8)清朝末年,“海上画派”的出现,顿时使嘉庆、道光以来花鸟画冷落的局面为之改变。这个画派起于赵之谦,盛行于任伯年,吴昌硕,别树一枳,放射异彩,对近代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9)近代画坛受其影响的画家的赵云壑、王一亭、诸乐

三、王个移、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等。他们不同程度地从吴昌硕艺术中吸取营养,同时发展各自特长,使得中国写意花鸟画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同面貌。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一批有志于中国画革新的画家,努力从西画中吸取营养,以表现新的时代精神。最早体现这种艺术思潮的是以高剑父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他们的花鸟画吸收西画的造型方法、重写实,重渲染设色、有较强的质感,清新明快,怡情悦目。(10)同样,当代有成就,有创造性的花鸟画家,都十分重视生活,强调写生。无论是下笔奔放,造型夸张的刘海粟、朱屺瞻、崔子范,还是造型严谨,笔法工细的于非訚、陈之佛、郑乃珖等,由于作品中充满了新的生活情趣,反映了时代精神,均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欢爱。

第二节 中国花鸟画分类及特点

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节知识,知其花鸟画的分类划分、理解花鸟画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学习花鸟画的过程中,提高对花鸟画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掌握花鸟画内在的哲学涵义和它独特的美学原理。

二、教学内容:

(一)中国花鸟画有两种分类法:(1)从画体分,花鸟画自五代“徐黄二体”分道以来,已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表现形式。一是工整细致、严谨周密的工笔花鸟画;二是洗练概括、活泼粗放的写意花鸟画。写意花鸟画又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和工兼写三类。(2)从设色分,花鸟画又可分为白描、水墨及着色三类,着色又分为淡彩和重彩。所谓白描(也称线描),是用墨笔以线条勾勒表现对象,不敷任何颜色;所谓水墨,就是以墨当色,用浓淡不同的墨色完成画面效果的方法;所谓淡彩,就是在水墨的基础上施以透明的植物色,淡清典雅;所谓重彩,指设色浑厚浓重,艳丽夺目,所用颜料以不透明的矿物质颜料为主。此外还有一种不勾墨线而直接用色和墨点染作画的没骨花鸟画。

(三)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追求神似所谓神,不仅仅指人的神气和性格,物同样有神气、有性格。画家在描绘一花一鸟、一草一木之时,不以形似为满足,追求的是对象之神,要紧紧抓住对象的内在的神韵气质,把它体现出来。至于对象外在的形和色,并不是完全不去追求,因为神是离不开形的,离开了形,就没有神,神是在形之中体现的。但是,在作花鸟画时,往往不受形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从形和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大胆地加以取舍和夸张,甚至于变形变色,借以达到追求神似的目的。这一点,在写意花鸟画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正如唐张彦远所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只有在画中追求神似气韵,注重于神,神气表现出来了,形似也就在其中了。白石老人的一段话说得更为精彩:“太似媚世,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似与不似之间”就是指对象的神韵所在,也就构成了中国花鸟画的显著特点——把“形神兼备”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2)注重意境一幅优秀的花鸟画并不是花鸟的单纯描绘,而是借助于花鸟的描绘,表现画家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和意愿。被描绘的对象只是画家抒情达意的载体。当画家的思想感情和表现对象的神韵气氛交融在一起,通过特殊的构思和形象塑造,巧妙地反映在画面上,使画产生一种动人的境界。这就构成了意境。因此,画家在作画之前,首先要对描绘的对象有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能力,在一张画的意境中,不仅要把一些事物和观念告诉给欣赏者,而且要把画家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欣赏者。意境是花鸟画的灵魂,有了意境,作品才有感人的艺术魅力。(3)讲究笔墨花鸟画非常讲究用笔和用墨,而且用笔有笔法,用墨有墨法,甚至从画面中一笔一墨的巧拙来认定画家的艺术修养和功力。不理解这一点,便无法欣赏花鸟画,也不可能画好花鸟画。清代花鸟画家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这是说,笔墨是花鸟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无论形象的刻画,还是意境的渲染,离开了用笔和用墨,便不可能成其为中国画了。中国画之所以注重笔墨,跟书法有很大关系。以书法笔意为画,使中国画的线条既能造型,又可表意,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4)随类赋彩 花鸟画对于色彩的运用,有其一定的特色。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就是指根据对象的“类”来设色,不去描绘物体受光的影响而引起的色彩变化,也不去强调周围色彩的反射影响,而是着重描绘自然物象的固有色。所谓固有色就是指所画对象物本身的颜色。例如红花就是红色,绿叶就是绿色,不会变成别的颜色。中国画家还十分注重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及色彩对人感情的感染力,因此并不拘于对象的自然色彩,而是按所表现的主题需要,对色彩进行主观的设计和创造。例如用墨或朱色来画竹画花鸟或其他事物,而不管自然界有没有这种颜色。这是中国画色彩区别于西洋画色彩的重要特点。花鸟画赋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色彩的使用要谨慎,不轻用不乱用,有必要的地方才设色,并且一经设色之后,就不再随便涂改。设色也要有笔法。不论是点花还是厾叶,也不论是色淡还是色浓都同样要有笔法,而不能随意涂抹。这一特点是中国画的色彩观点及中国画所用的绢和宣纸的性质所决定的。

(四)处理时空的灵活性这里指的是花鸟画在章法布局上的“自由性”,它可以突破自然真实的限制,灵活地处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其目的是充分的表现画家所追求的审美意境和美感形式。花鸟画的章法,多半是近景或中景,远景的很少。并且在同一画面上,大都采取俯平仰三结合的角度来处理花叶和鸟的位置。画家所站的位置和视点是不固定的,可以上下左右前后自由移动,突破了空间的约束。有时为了表现内容的需要,把时间不同的花鸟巧妙的置在同一画面上。如五代徐熙的《百花图卷》把四季的花卉错落有致地组织在同一张画幅上,不但在时间上,连空间的约束也同时突破了。花鸟画在经营位置的时候还往往把次要的背景完全剪裁掉,留有大块空白,使主体格外突出。

(五)诗书画印的结合中国画家在画完一幅画之后,还要在画面上题款、盖章,这件作品才算最后完成。题款,包括诗文和书法两种艺术。诗、书、画、印都是独立的艺术品种,把它们综合起来,发挥着各自的艺术品能,又互相配合,相得益彰,这是中华民族绘画形式上的传统特色。

第三节 中国花鸟画笔墨技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示范使学生逐步掌握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技法和在绘画中的运用。

2、突出笔墨技法在花鸟画当中的技法特点和重要地位。

3、在小品画和创作中能体现用笔和用墨的技法内涵。

(六)、教学内容:

(一)笔法笔法就是用笔之法。首先是执笔,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是指实、掌虚、握笔略高为好。以拇指和实指捏住笔管(拇指向下倾斜,两指相对捏住笔管),再以小指贴在无名指内下侧,协助无名指推挡。这样笔管在手中既稳当又灵活。指实就是手指捏笔管要实在,掌虚就是掌心要空灵。在掌握执笔方法之后,还要懂得运腕方法应该是“腕平掌竖”。掌能竖起,腕才能平;腕平,肘才能自然悬起,腕才能够灵活运用。小画提腕,大画悬肘。一般作画运臂、运肘、运腕,只有极精微处可以运指。这虽属常识,但总关全局。初学者起手入门要以规矩之法,一旦养成坏习惯就难改了。用笔的内容包括“起笔”、“行笔”、“转折”、“收笔”四个方面。“起笔”是指笔画的开端,“收笔”是指笔划的结束,起笔和收笔是线条形成的关键。按照笔法要求,起笔要像书法揩书下笔那样,做到“竖笔横下,横笔竖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笔意,收笔要“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即勾线至尽处,应把笔收回,通常称为回笔。笔的运行造成各种线的动势,直接关系到线条的气质和绘画的气韵。因此,行笔的过程中是很讲究波折的,通常称“一波三折”。所谓“波”是指掌握用笔起伏的形成,“折”是指行笔运转的方向变化,“转”是指用笔的转换。行笔中,要使笔锋始终在笔线的中间,用力要均衡、沉着、有分量、压得实,线条才不至于飘浮;行笔要自然流畅,洒脱自如,这就要求在勾线时应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富有连贯性;行笔要富有节奏,富有弹性,笔画有轻重、缓急、起伏、顿挫的变化。总之,行笔要做到“快而不飘,重而不板,慢而不滞,松而不浮”,以追求自然流畅,生动灵变、沉稳有力的艺术效果。用笔要讲究笔法。花鸟画的笔法主要有中锋、侧锋、逆锋三种。由这三种运笔方法又变化出点、厾、皴、擦等多种技法。中国画历来推崇的中锋用笔,是指执笔端正,笔锋基本上在笔线的中间。这种线饱满、丰实、壮健、取其圆、厚、重,多用于表现结构和运动的主线。侧锋用笔,是使笔杆倾斜,甚至横卧,不但用笔锋,有时候也用笔身乃至根接触纸面,笔锋常偏向线的一边。这种用笔变化多,既可画出线又可画出面,具体表现力强、变化丰富生动的特点。逆锋用笔,是笔锋在前逆向而行,与通常用笔方向相反,既可画中锋笔线,也可画侧锋笔线。这种用笔由于笔锋在推进中由于遇到阻力散开,就有变化较丰富的飞白效果。这种笔法比较滞涩、泼辣,多数是结合其他用笔运用的。以上三种笔法,在做画过程中,经常是综合交替使用的。有的花鸟画在勾勒可以基本以使用中锋用笔,但是,单一使用侧锋或逆锋的还不多见。必须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恰当地把多种笔锋运用结合起来,才富有表现力。由以上三种笔法变化出的点、厾两种笔法是写意花鸟画中常用的表现技法。点,在中国画里是相当重要的一种笔法。所谓点是用中锋把笔端从上往下落到纸上,点好后,笔就离开纸面,不要停留,一停就僵。花鸟画里的点法很多,有吻点、有卧点、戳点、捻点、散笔点等。吻点是用力较柔、用笔较缓的点法,适合于表现花、叶、鸟体;戳点是用力较猛、用笔较快的点法,适合于表现飞鸟的羽毛及有动感的花叶;卧点是使笔腹一侧接触纸面的点法,适合于表现较大些的体面;捻点和揉点是用笔点下后再捻动或揉动的点法,适合画梅、桃、杏、海棠、樱花这类小花瓣和小叶;散点用笔锋散开的点地适合于表现苔草之类的不定形状。无论何种点法都要结合书法的用笔方法进行运用。要使笔笔之间相互照应,连贯一气,笔断而意不断。厾,指运用大胆肯定而又准确的落笔,将墨色大块运行于纸上的方法,是写意花鸟画表现大面积墨色,产生恣肆酣畅效果的重要表现方法,且易产生墨、色、水的气韵,造就画面整体的气势。可以单独用墨或用色风写,亦可色墨混用厾写,适合于表现芭蕉、荷叶、石头、大花、大叶等形象。

(二)墨法就是用墨的技法。清沈宗骞说:“用墨之妙,在于以墨随笔”,说明用墨与用笔是分不开的,墨法是通过笔 法来完成的。用墨与用水的关系也很大,笔、墨、水三者的巧妙运用,才有“墨分五色”之说。即由于笔含水墨多少不同,墨色可以呈现出从浓到淡五个层次——焦、干、湿、浓、淡。这是大体的划分,实际运用起来,深浅的变化,还会更丰富。墨的运用宜在单纯中求复杂,在统一中求变化。一般以一种墨色为主,兼用其他,局部的变化不宜过大,大了就会“花”而“乱”,失去整体感。对用墨的要求:干墨不枯,须腴润、不焦枯;湿墨不滑,不能涣漫、无笔力;浓墨不浊,不能呆滞,要笔迹分明;淡墨不薄,要有厚度、见骨力。鸟画花常用的墨法有:浓墨法:墨中掺水少,色度较深,用以表现物象的阴暗面、凹陷处和近的物象。浓墨不可过量,过多容易板滞、不生动,所以用浓墨必须沉着洗练。淡墨法:墨中参水多,色度较浅,用以表现物体的向光面、凸出处和远处物象。淡墨容易产生软弱无神之弊,所以用淡墨要明净无渣,要“淡而不薄”。蘸墨法:用干净的湿笔尖蘸墨,使墨由笔尖向笔根自然渗开,形成由浓到淡的丰富色阶。这种墨法丰富而自然、富于韵律。破墨法:是指墨与墨重叠的方式,它是两种色度不同的墨、不同的水量的墨在尚未干时的重叠,渗化处既分明又模糊,具有一种丰富、浑厚、滋润的美,墨韵随之而生。常取的方式有浓淡互破、枯润互破、水墨互破等;形态上有点、线、皴、擦对面的破以及面对点、线、皴、擦的破。积墨法:是指一种湿墨对一种干墨的重叠。通常是指淡墨对浓墨的重叠,又有小面积的浓墨对淡墨的重叠。泼墨法:是泛指大墨量、大面积、大笔头的作品绘制方法。这种方法有一种自然感和和力度,有很大的自然性和随意性,容易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效果。泼墨之法难在于形的概括,难在于既不能混沌一片,又不能笔笔分明,既分明又朦胧,运用于追求情趣、感觉以及在造型上无需很严格的题材与物象。焦墨法:是指以浓墨渴笔来描绘自然物象的表现方法。因笔中水分极少,勾出线来有“毛”的感觉,另有一番效果。此外还有宿墨法、胶墨法等等,但是不论采取哪一种混合运用的墨法,都要注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以及墨自由渗透的特点,防止用墨的失宜和呆板。

第四节 中国花鸟画的学习方法

一、教学目的通过老师在课堂直接指导下学习花鸟画的同时,而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学生自学的形式进行,因此,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习,是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传统的学习步骤是从临摹入手,因为临摹是学习传统的捷径,可以直接地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技巧,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临摹只是一种学习的手段,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同时更需要向生活学习,通过写生、默写、速写等其他手段,打好造型基础,把在临摹过程中学到的传统技法,经过消化变成自己从事创作的营养。

二、教学内容

(一)临摹临与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临是对着原作照样画下来的,摹是用透明纸蒙在原作上或在灯光拷贝台上把原作的形象直接描下来,后者比较容易,方法简便、速度快,适合临摹形象复杂的大画,形象也较准确,但是容易忽略对原作的研究和分析,不利于造型能力锻炼。初学者应多进行对临练习。因为对临要边观察边进行再创作,力求达到原作的形神效果,所以对临能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能锻炼其造型及构图能力,也就比摹写的收获大。开始临摹要先易后难,从小到大,由简到繁,由现代作品上溯到古人作品,逐步提高作业的难度。不要一开始就画很复杂的画,那样不仅一时不能取得好成绩,而且很容易丧失信心。临摹时,不要拿笔就画,必须对临本仔细研读,从画中的整体气势、意境、构图、造型、笔墨、着色的方法步骤等几个方面去揣摩、理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就是这个道理。对临本有一定的认识后,就可以动手试临。当然,刚刚起步时心中一般无底,认识并不等于实践,只有实践多了才会真有所“悟”。因此,要勤于动笔。中国的宣纸与笔墨有它特殊的性能,尤其是生宣纸,水墨落纸犹如脱缰野马,只有反复地实践才能自由地驾驭。“对临”到较为熟练时要试着“背临”,即在临摹的基础上,凭着记忆,默写出临本的部分或整体。背临能加强记忆力,能加深理解原作的技法和技巧。临摹应选择古今优秀的作品为范本,开始先选择自己喜爱的,并有高度成就的一种流派为主,以期达到“集各家所长,成一家之体”的目的,并使自己的见识和笔墨功夫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丰富。这样在以后的写生和创作中才能灵活运用,变化创新。

(二)写生通过临摹,基本上掌握花鸟画的一些规律和技法之后,就应该进行写生。只有通过写生才能进一步加深对技法的理解。写生是直接地面对形象描绘,可以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刻画对象,是学习花鸟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临摹、写生相结合,临摹、写生交替进行。学习到一定程度时,则应该以写生和创作为主。写生前不要急于动笔,首先要仔细观察花鸟的生长结构和基本形态特征,弄清来龙去脉,然后开始勾画。开始写生要选择恰当的角度,以表现花鸟的优美姿态,不集中、不典型、良莠并存,所以在写生时要有选择地采集那些新鲜、生动、美丽的花鸟形象。写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进行局部特写,也可以进行全景式写生,还可以从一朵花的正、侧、背面等不同角度去画。在写生较为熟练后,就要同时进行组织加工,对于不美的、多余的,重复的花叶,要大胆地舍去,在合乎生长规律和符合构图美的原则下,应该允许“移花接木”——把其他植株上好看的花、叶吸收过来,重新进行构图,这样的写生在创作时用途更大。还要养成随时随地带着速写本的习惯,既可写生,也可以记录生活感受。但是真正生动感人的形象,常常要靠心记、默写。心记是中国画写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说没有心记,就不可能有活泼、生动的中国花鸟画。现在能够见到的绝大多数古代作品,都不是直接面对物象写生的,而是通过记忆,默背下来的。可见实地写生、观察、心记与默写都是熟悉生活、搜集素材、创造艺术形象的重要途径。

(三)创作画家的作品包含着习作和创作两大类。以上提到的临摹、写生、默写均属于习作范畴,侧重于对客观物象的直接描写,主要是解决绘画技能的训练。而创作并不拘泥于某个特定物象,是从更深层的表现画家主观情感的抒发,是“物我合一”的精神产物,同时也是对技能的验证和升华。开始创作可以多作一些小品练习。它对于笔墨技巧的锤炼,构图、造型能力的提高以及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小品画的特点是小、趣、快、活。“小”是篇幅小,构图单纯,一花一石或几只小鸟都可以组成一幅作品,便于大量练笔;“趣”是小品画以审美功能为主,着重表现形式的情趣,意境的情趣、笔墨的情趣以及造型的情趣;“快”是完成一幅作品所需的时间短,有利于画面的反复加工,深化意境;“活”是小品画表现方法与形式十分灵活多样,完全可以按照画家个人的立意去自由表现,有利于探索最理想的表现形式。长期地、大量地进行小品画训练,才能真正掌握花鸟画的各种表现规律,才能不断提高表现能力,使自己在突出个性与创造性的追求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对于今后进行花鸟画创作和大幅作品创作是极其有益的。花鸟画创作是以独特的语言表达画家的思想与情感。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画家应努力塑造出更多的新形象以表达新的观念、新的思想,画家不仅要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还要有较高的思想修养、文学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创造出意境深远的,富有时代精神的花鸟画来。

中国画绘画术语—国画篇 ◇国画

简称“国画”,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璜之。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文人画在宋代已有发展,而至元代大兴,画风趋向写意;明清和近代续有发展,日益侧重达意畅神。在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时期,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丹青

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民间称画工为“丹青师傅”。也泛指绘画艺术,如《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

◇画工

指以绘画为终身职业的艺术工人。民间称“丹青师傅”。按社会地位来分有:民间画工、宫廷画工(汉代称“尚方画工”、“黄门画者”等)。从工种来分有:壁画工、漆画工、瓷画工、年画工、灯扇画工、雕刻画工等。画工画是民族绘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绘画从作者到作品,画工及其作品均占相当多数,但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受统治阶级歧视和抹煞。偶见于历代记载或传说中的画工,有:春秋战国鲁班,西汉毛延寿等,东汉卫改等,唐代宋法智(曾随王玄策到印度摹绘佛像)、宋文君(敦百九十六石窟壁画的创制者),北宋赵大亨,南宋箫照,元代马君祥与其长男马七等及朱好古门人、张遵礼(永乐宫壁画工)等,明代路洪、河忠等(酒泉文殊山石窟壁画工),清代张文辉、张太古、粱廷玉等。年画方面,有杨柳青的张聋子,戴立

三、高桐轩、杨续、阎文华等,桃花坞的跷老钱等。近代我国画工,大致分“京式”(北京地区)和“苏式”(苏州地区)两大类,京式彩画以装怖图案见长:苏式彩画,以绘制花鸟画为特长。所取题材,除山水、花鸟外,人物画多用民间流行戏曲故事及小说。授徒多采口传手教,手头积有粉本旧稿。能自制颜料。部分高手具有自行创稿的能力。

◇无声诗

亦称“有形诗”。绘画的一种别称。因画意和诗情相通,故有此称。北宋宋迪有《潇湘八景图》,人谓之“无声诗”,诗僧惠洪曾为《潇湘八景图》各赋以诗,自称“有声画”,以为对举。黄庭坚《次韵子瞻于由题憩寂图》:“李侯有句不肯吐,泼墨写作无声诗。”又张舜民《跋百之诗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帛画

中国画的一种。指古代绘在丝织品上的图画。传世帛画年代最早的有湖南长沙出土战国楚墓帛画三幅:一幅四周绘有奇异的动植物图像,中写文字,多不可识,称“缯书”;次幅绘一长袖细腰女子,侧身合掌而立,上有搏斗的凤、龙;第三幅绘一高冠长袖的男子,侧身驾驭一巨龙,龙身若舟。建国后陆续发掘出土的西汉帛画有:1972年1月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1973年11月同一地区的3号汉墓;均为覆盖在内棺上的彩绘帛画,作“T”形,名为“非衣”。画面基本分三部分:天上、人间、地下各种景象。1976年5月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为长方形旌幡,内容和上二图相同,只是“人间”部分比重增大。三图均属西汉初期作品。当时厚葬之风很盛,这些帛画即为随葬品。内容为古代神话传说;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写实和装钸工巧相结合,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显示当时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是我国绘画现实主义传统的发轫。后来的北魏司马金尤墓中漆画与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与之一脉相承。

◇漆画

绘画的一种。是用油漆所绘成的一种工艺性的装饰图画。商代已有漆器工艺,战国时这种工艺趋于发达。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有漆器出土。长沙阳楚墓出土的漆器,花纹工细,有的漆奁,描绘舞乐、狩猎情景,富有生趣,湖北云梦城关西部睡虎地出土漆器多件,纹样精致,线条流利,状态生动,其中漆盂一只是现存唯一的秦代漆绘作品。

◇木简画

中国画的一种。在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木简”汉书文字后,又在查科尔帖发现西汉“木板墨画”一枚,长17厘米,阔3厘米。一面画《佩剑武士图》;一面画《拱手官吏图》。墨线钩描,简洁流畅,与居延金关发现的《人马图》风格相同。1979年江苏邗江的胡场西汉墓出土“木板彩画”二枚,一枚长47厘米,阔28厘米,画《武士对谈图》;一枚长47厘米,阔44匣米,画《墓主人生活图》。人物肖像,形神兼备,色彩明快,笔法洗炼,“彩画”与“墨画”俱有简洁流畅的特点。西汉木板画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美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印证。

◇凹凸画

绘画的一种。相传南朝梁张僧繇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一乘寺用“天竺法”强调立体感效果的古印度画法,作品远望晕如凹凸,近视实平。又唐初尉迟乙僧,所画“功德、人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像,非中华之威仪”。其画亦加晕染,有阴影,立体感强,所以有“凹凸画派”之称。这类绘画作品,简称“凹凸画”。

◇帧画

佛教画的一种。画在单幅娟上,贴于墙壁,以后揭下,镶装边框,后加衬布,上置挂带,成为可以移挂、折叠的画幅。为壁画发展到卷轴画的过渡形式。敦煌石窟中,发现帧画很多。内容大都为佛像画及密宗坛场曼荼罗等。当时称“功德画”,便于佛教徙供奉、祈福、瞻拜之用。中晚唐时,日僧带来弘法大师《胎藏大曼荼罗》帧画七幅,僧宗叡有《正金轮佛顶母》帧画二幅,智证大师有《胎藏曼荼罗》帧画五幅等。敦煌石窟所出最佳者为宋初建隆《地藏菩萨像》单幅绢本,背托衬布。韩愈诗中提到“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五代刘鳌诗句“六幅冰绡挂宰庭”等,皆指帧画。

◇水墨画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士夫画

即“文人画”。

◇年画

中国画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颇多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祗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体裁(或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目前见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见盛行。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绌上推陈出新,丰富多采,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宫尖

见“年画”。

◇三才

见“年画”。

◇连环画

绘画的一种。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应称“连续画”。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彩色等。中园古代的故事壁画(如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佛教故事)、故事画卷(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南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明人《胡笳十八拍图》等)及小说戏曲中的“全相”等,即具有连环画的性质。现代风行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或“小书”,也有将电影,戏剧等故事用掇影形式编成连环画的。

◇指头画

简称“指画”。中国画技法名。即特用指头、指甲和手掌蘸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所成之画称“指头画”。清代方薰《山静居论画》:“指头画起于张璪,璪作画或用退笔,或以手摸绢素而成。”实则唐代张璪专以秃笔作画,偶以手指涂抹绢素而已。据可查考资料,指头画始于康熙间的高其佩,其侄孙高秉著有《指头画说》。高其佩亲承弟子有甘怀园、赵成穆、李世倬等,之后,工指头画有特殊成绩的画家有萨克达(字介文,女)、俞珽、觉罗西密.杨阿、瑛室等。乾隆、嘉庆以后,兼工指画者益见增多。现代潘天寿于指头画有很高成就,独具风格。

第五篇:张守义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社会各届朋友们:

巍巍兴安峰叠翠,悠悠嫩水载深情。

今天,我们带着嫩江人民的希冀和期盼,带着宣传嫩江、推介嫩江的美好愿景,与大家欢聚一堂,畅叙友谊,共谋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真诚推介,进一步增进彼此了解与情谊,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朋友结缘嫩江,投资嫩江,收获嫩江。在此,我代表中共嫩江县委、嫩江县人民政府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友好联谊单位、企业界人士、新闻界朋友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嫩江因江得名,是著名的“边外七镇之一”,经过600年的发展历程,正从烽火驿站走向现代名城。嫩江境内汉、满、回、蒙、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17个民族,相互融合、和谐发展,共同缔造了嫩江多民族聚力发展的历史和生机勃发的今天。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机期,嫩江人民开拓创新、勇立潮头,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83,155万元,总量和增幅居全市第一,财政收支总规模实现101,180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0,171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7,90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7元,招商引资项目21个,到位资金9.35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完成4.3亿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1,983万元,同比增长88.7%,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371万元,同比增长122.8%。嫩江己迈入赶超先进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最佳机遇期。

一、区位条件独特优越,交通便捷,是投资旺地。

嫩江在中国地图上,位于雄鸡形地图的眉眼处,在黑龙江省地图上,位于天鹅形地图的咽喉处。北依伊勒呼里山,与呼玛县交界,侧横于“林海”大兴安岭的南麓;东接小兴安岭,与沿边开放城市、对俄贸易窗口——黑河市、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风景区相毗邻,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地带;西邻嫩江,与内蒙古自治区最东北部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隔江相望,以水为系,长达275公里;南连松嫩平原,与哈大齐工业走廊紧密相连。齐加铁路纵贯全县,省道S208嫩呼公路已建成通车,国道G111、嫩黑、前嫩等国省干道的建成通车,将构成嫩江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交通优势日益凸显,正逐步成为对俄贸易的主干道、大动脉,成为具有聚集和幅射能力的黑龙江西北部区域物流中心和枢纽城市,成为魅力招商、缔造双赢的投资旺地。

二、自然资源蕴含丰富,品种多样,是投资宝地。

嫩江总面积为1.51万平方公里,县辖14个乡镇,区域驻有农垦九三分局及所属11个国营农场,中储粮北方公司、21个部队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嫩江沃野千里、林海浩瀚、一水贯通、众山环抱,是一块充满灵气、蕴藏财富的宝地。

“地质摇篮、矿产之乡”——嫩江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已发现矿藏62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45种,探明资源储量的28种,矿产地233处,形成矿床41处,优势金属矿产有铜、金、钼、钨、锌、铁、白银等。

其中铜储量362.6万吨,居黑龙江之首、全国第三位,金89吨、白银1,405吨、钼13.79万吨。非金属矿有煤炭、沸石、大理石、珍珠岩、轻质页岩、膨润土、粘土、石英砂等30多种,其中煤储量超过3亿吨,开采能力达80万吨以上;大理石储量3亿吨,居全省之首;沸石近7000万吨,属大型矿藏;珍珠岩5000万吨,品位居东北之首。

“大豆之乡、产粮大县”——嫩江县域耕地面积1100万亩,土地熟化程度较高,适宜大豆、小麦、玉米、甜菜、北药、马铃薯等作物生长。大豆年产80万吨,小麦种植量为黑龙江省的三分之一。嫩江县是国家规划的松嫩平原优质春小麦和高油大豆种植区,是唯一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的小麦、大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产粮大县。草原总面积16.21万公顷,载畜能力为66.4万羊单位,水草丰沛,适宜放牧,是畜牧养殖的黄金地带。

“森林之都、北药之乡”—— 嫩江县位于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三位。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942.8万亩,森林总蓄积2,619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97.3%和94.7%。主要木本植物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蒙古柞、黑桦、白桦、山杨等10余种;灌木有平榛、毛榛、胡枝子、杜鹃等几十种;草本植物以小叶章和苔草为主,其中野生药用植物有黄芪、黄芩、桔梗、苦参、赤勺、白鲜皮、甘草、五味子等150多种;菌类有黑木耳、猴头、蘑菇等。野生兽类现在尚存43种,分属6目14科。野生鸟类现在尚存206种,分属16目39科。森林资源极为丰富。

“古道驿站、塞外风情”——嫩江县悠远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留下了

如崔家坟古墓、清代水师营、多金古墓等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高峰省级森林公园、江畔公园、烈士陵园、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白脸山龙泉山庄、九龙山庄、科洛火山群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嫩江以“一心”(城市游览集散中心)、“二带”(黑嫩公路文化旅游带、嫩江水上休闲民俗风情旅游带)、“四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火山地貌游览区、湿地观光漂流区、原始生态旅游区)为旅游总体框架布局,着力打造“嫩江公园民族风情、高峰公园森林生态、临江水面自然风光、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四大旅游精品,形成连接黑河、五大连池、大兴安岭、齐齐哈尔生态旅游观光特色线路。

三、发展定位科学务实,极具魄力,是投资福地。

嫩江发展定位,有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的深度思索,精心设想,有全县上下倾心竭力加快发展的科学实践。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高度,嫩江县委确定了一个率先(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两个跨越(实现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三项任务(大投入、扩总量、保增长),四个加快(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五项建设(项目建设、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向上争取、平安建设)工作目标。着力建设“三带三区”,即:现代农业产业带、矿产资源开发带、生态旅游观光带和多宝山矿产资源开发区、嫩江工业集中区、九三绿色食品经济区,着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黑龙江省西北部经济建设和产业开发的样板。做大做强“十大产业”,即:矿业、麦业、豆业、薯业、乳业、肉业、糖业、酒业、药业、麻业。

依托十大产业发育,积极开展对俄经贸合作,搭建对俄经贸平台,培育对俄加工基地和进出口企业建设,努力打造集跨国物流、商贸、进出口加工为一体的外向型经济。嫩江己步入了以农、林、牧、矿优势产业为主,综合多业发展,精深加工集聚效应不断扩大,产业链条竞争实力不断提升的特色发展之路。一个活力嫩江、魅力嫩江、实力嫩江正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龙江大地,与嫩江携手,就是与财富共舞。

四、发展环境优越宽松,服务至诚,是投资热地

嫩江县委、县政府全力构建优越宽松的投资和发展环境,树立全新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招商承接能力。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建立了“定机构、定责任、定投资、定时限、定效果、定奖惩和兑现承诺”的“六定一承诺”工作保障机制,全社会树立了“你投资,我铺路,你经营,我保护,你有难,我帮助,你发展,我服务”的新型招商理念,形成了亲商、爱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在项目建设上全面实施“建一个项目、定一名领导、落一套班子、拨一笔经费、包一块责任”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全县上下树立了“勇于做大项目,勤于做细项目,善于做实项目,成于做好项目”的发展理念,一个项目一个对策,一个问题一个招法,全身心地推动项目建设。嫩江宽松优越的发展环境,客商至上的服务理念,使这里成为投资者竞相追逐的投资热地。

本次推介会,我们带来了工业、农业、房地产、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20个前景广阔的投资项目。嫩江县委、县政府会以一流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真诚的为投资客商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保障。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神奇秀美的嫩江,灵动着活力,蕴育着发展,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饱含着无限商机。50万嫩江人民敞开胸怀,诚邀四海。嫩江县委、县政府本着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原则,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到嫩江参观考察、投资发展。让我们以诚相约、以信聚首,共谋发展大计,共创辉煌伟业!嫩江,永远欢迎您!

谢谢大家!

下载张守世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守世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下面,我将就自己的观点简述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首先,从起源上讲,早在远古......

    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也有着明显的短处。自2008年来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受到......

    论中国合同法的发展

    论中国合同法的发展 1《经济合同法》 《经济合同法》作为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合同法,但其毕竟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虽有商品经济的气息,但正如《经济合同法》的起......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 核心提示:第一节 花鸟画的简要概述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

    中国花鸟画教案(五篇范例)

    中国花鸟画教案 扬中同德中学 杨新红 [教学内容]:中国花鸟画技法及中国花鸟画传统与现代材料与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的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基......

    中国花鸟画教案[5篇材料]

    中国花鸟画教案 吕 少 卿 中国花鸟画教案 [任课教师]:吕少卿 [职称]:副教授 [教学对象]:美术教育专业普本班学生 [教学时数]:总学时 : 100 课时 [周学时]:20 [教学内容]:中国花......

    课题:移情草木 ——中国花鸟画

    高中美术鉴赏之《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研究(2):收获与建议 本节视频课中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国画,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

    创先争优心得体会---张守东

    创先争优心得体会 脑外科 张守东 2010年4月中央提出,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