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孝敬父母》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孝敬父母》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 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爱父母、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2、能力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体悟父母的爱,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提高孝敬父母长辈的行为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
二、学习资源
1.有关的孝亲敬长的故事、名言。2.生活中的创意图片及音、视频材料。
三、学习方法
1、通过读故事材料及相关图片内容,自主学习,初步感悟思考。
2、小组内合作探究,将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做法进行交流。
四、学习任务
1、导入:看了故事,说说自己有何感想?
2、新授:
活动一:本目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在课本上标示出来。活动二:情景材料一:
(1)怎么看待材料中的人与事?
(2)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孝敬父母?请联系生活举例说明。活动三:情景材料二:
思考回答:如果你作为老汉的儿子,你会怎么做?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1、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2、严也是一种爱。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我探索、我发现
任务一:
计算:376×35=()【并总结规律】
376
× 35
←(1)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字依次去乘三位数上的每一个数,结果与()对齐。
←(2)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字依次去乘三位数上的每一个数,结果与()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结果()。
任务二:总结及的变化规律
6×2=()80×4=()6×20=()40×4=()6×200=()20×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 数(),积也()。数(),积也()。
任务三:估算
798×41≈385×52≈408×29≈315×38≈
第三篇:马文化博物馆学习任务单
马文化博物馆学习任务单
马文化的渊源:
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中国人有姓马的。马姓是常见的姓氏之一。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不少姓马的。
马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云南回族几乎清一色地姓马。马术运动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据《史记》、《匈奴传》记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末到二世纪初,蒙古高原的北方民族中就有了马术运动。
一、马的精神:(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
二、中国马文化博物馆按参观路线分()、()、()、()、()、()
三、“中国第一马”,高(),长(),造于东汉永平十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之,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珈蓝。此马是佛教传入中国的见证,因此被誉为()。
四、我眼中的马
第四篇:微课学习任务单与进阶练习
《区分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微课学习任务单
一、问题导入
如何区分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呢?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
1、以下定义的形式介绍什么是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句。
2、举例说明简略句改成一个具体生动的句子可以增补什么。
三、领会句子的具体与生动。
(一)出示句子 1.他什么时候回来? 2.你周末去春游吗?
3.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4.能不忆江南? 5.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
(二)比较领会
①第一句和第二句有疑而问,要求对方或有关方面回答、释疑。
②第三句先提出问题,“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接着把答案说出来,“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③第四句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就是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很怀念江南,问句中就已经确定答案了;那么第五句呢,你能判断一下吗? 小结: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或有关方面回答、释疑;设问句和反问句从表面上看也是提问,其实说话人心里没有疑问,并不要求回答,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区分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微课进阶练习
你学会区分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了吗?快试一试你的身手。课题
区分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
1.他什么时候回来? 2.你周末去春游吗?
例句 3.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4.能不忆江南? 5.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
①第一句和第二句有疑而问,要求对方或有关方面回答、释疑。
②第三句先提出问题,“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接着把答案说出比较领来,“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会 ③第四句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就是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很怀念江南,问句中就已经确定答案了;那么第五句呢,你能判断一下吗?
总结
1、您好,需要帮忙吗?
2、你以为我的学习成绩比你差吗?我一定会赶上你的。
练习
3、你这么骄傲,怎么会不失败呢?
4、我爸爸是干什么的?他是世界冠军。
5、我难道会不知道?
参考答案:
1、总结: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或有关方面回答、释疑;设问句和反问句从表面上看也是提问,其实说话人心里没有疑问,并不要求回答,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2、答案 1(疑问句)2(设问句)3(反问句)4(设问句)5(反问句)
第五篇: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襄州七中 王海霞
12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微课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