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货膨胀目标值
一、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度
所谓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并不仅仅指中央银行将稳定物价作为一个重要的货币目标,其而是指央行给定一个通货膨胀区间作为货币政策的“名义锚”,然后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诸如货币供应量、利率)来使实际通货膨胀值达到目标区间的一整套货币政策框架。
一个标准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四个特点:
(1)设定一个某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的目标区间,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名义锚”(2)央行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3)定期向公众公开,承诺保持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且承担(4)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制定前瞻性政策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实行条件
从其特点就可以看出,要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经济条件(2)技术条件(3)体制条件
二、韩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成功实践给我国的借鉴经验
(1)韩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成功实践背景、实施方法以及实行效果
韩国将货币政策转变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直接原因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这场危机中,韩国金融体系崩溃,韩元大幅贬值40%,通货膨胀急剧上升,为了挽救金融危机,韩国央行同政府协商后决定采取通胀目标制。
除了金融危机这一直接原因,韩国央行制度、金融体系的低效率、不完善、经济发展中固有的制度弊端等等都是韩国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深层原因。
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取得了显著效果,在金融危机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就成功的控制通货膨胀在目标值之下,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大幅上升60.5%,经济增长稳定,并没有因为控制通胀而导致国内生产波动,这说明韩国央行很好的控制了公众的通胀预期(2)韩国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之前同我国的相似之处
首先,我国和韩国都存在央行独立性差的问题。韩国一直以来都是政府主导产业发展,央行只是一个为满足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工具,其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我国亦是如此。
其次,金融市场效率低下,信贷受到严重限制。韩国商业银行受中央银行控制,制定僵化的存贷款法规,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只向政府扶持的部门和企业发放贷款,导致金融市效率低下。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目前存贷款利率无法反映供求,利率被央行人为压低,金融抑制现象明显。
再次,韩国和中国在汇率政策方面一样,都是由盯住美元到一篮子货币,因此汇率制度并不是非常灵活的浮动汇率制。我国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央行正在逐渐失去汇率这一“名义锚”。
最后,货币供应量目标指标逐渐失去作用。韩国在实行通胀目标制度之前一直都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为目标,但是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机构的增多,导致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从而货币供应量也逐渐丧失了其作用,因此韩国开始转向以存贷款利率为中间目标的机制。(3)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1)继续从法律和制度上加强央行的独立性。韩国为了实行通胀目标制度,进行了央行独立性改革,加强了其央行的独立性,并从法律上保障其独立性。我国在成立了银监会之后,独立性也在不断增强。
2)逐渐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韩国能够实行通胀目标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向了利率,而保证这种变化顺利实行的就是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虽然不算非常成功,但是为韩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一阶段(首次实行阶段),1988年韩国开始放松利率管制,并引入放开利率的商业票据;第二阶段(停止实行阶段),1989年,由于韩国经济形势恶化,利率大幅攀升,政府不得已重新进行利率管制;第三阶段(重新开放阶段),1993年到1995年,韩国逐渐放开包括贷款、商业票据、回购协议在内的众多市场利率,1997年开始放开活期贷款利率,韩国的利率完全自由市场化。
反观目前我国的利率情况,一方面存在明显的人为压低利率的现状,利率无法完全市场化;另一方面,缺乏一个有效的基准利率,作为央行调控利率的目标和工具。因此,我国目前实际上缺乏实行通货膨胀目标的条件。
为了借鉴韩国的有益经验,我国应该加强利率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增发国债,放宽利率管制;而在基准利率的选择方面,Shibor(上海同业拆借利率)是央行推出重点扶持的一个利率工具,有实证研究表明,目前Shibor在反应其他金融工具的利率方面相关性不前,不具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条件,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Shibor具备逐渐成为我国的基准利率的潜力。
目前,要想使Shibor真正成为中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必须要做到:强化Shibor的信用评级;增强Shibor的可交易程度、流动性和报价灵活性;适当放宽利率监管,加强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程度,增强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对于利率的敏感度。可以预见到,Shibor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将会扮演关键角色,应当以Shibor的发展为契机加强利率市场化改革。
3)加强央行同公众的沟通程度,包括定期发布诸如《公开市场操作》等内部报告,明确今后货币政策方向,稳定公众预期。
三、为什么我国不能像韩国一样义无反顾的实行通胀目标制度?(1)IMF的市场化改革
韩国之所以能够实行通胀目标制,很大一方面是为了赢得IMF的求助而放弃自身本身的金融制度和集团利益的,然而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屈服于居心叵测的外国,屈服于国际主流改革意见的。(2)韩国民众对于改革的支持
从鲁迅先生对民族的劣根性批判我们就知道,中国人民永远是“围着看自己的人被杀头,还看得津津有味”,从和清政府、民国倒台,新中国建立一致到现在也没啥改变,虽然整日高谈阔论,论及国家大事、国际关系无所不知,然而实则没有大局意识,永远都只会打自己的小算盘,这种民族心理是无法让民众真正接受激进的改革措施的。
韩国则不一样,我记得初中学历史的时候,教科书里面就写着韩国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候,每个家庭都自愿将家里的黄金兑换成韩元力挺韩国政府,就算这种支持杯水车薪,好歹也表现出一种必胜金融危机的精神,谁敢说这种精神不重要?那我党当年不就是凭借着所谓的“精神力量”把蒋介石送到台湾安度晚年,然后又帮朝鲜人民驱逐鞑虏的么?(3)央行的威信
央行的威信、政府的威信更是开玩笑,是没错电视里头什么央视的新闻联播,地方台的舆论报道,永远都是又红又专,歌颂国家歌颂党,社会和谐,政治清明,今天哪个北京市的贪官被革职查办了,明天哪个重庆市高官严重违纪依法处分了,摆出一副党国永远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就算偶尔有点什么风吹草动也不过就是哪个人想不开了和老婆离婚啦,钉子户和合法开发地皮的政府闹别扭啦这种小打小闹,老百姓也是,今天看这个CCAV,明天看那个人民日报,虽然生活的不咋地,连工作都找不着、房子都买不起,但是转念一想,党告诉我们,改革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现象,党国正在想方设法降低房价、创造就业机会,体味民间疾苦,无知的民众也就继续乐呵呵得过苦日子了,我党也就继续“中庸立国、无为而治”了。实际上呢,永远都是官官相互,富二代官二代统治我党高层职位,以此剥削百姓,立法权永远都不掌握在民众手中,被惩罚的高官永远都是因为利益斗争而不是因为违反法律;改革的利益80%都被社会顶层所谓精英阶级享受,而剩下的20%就当是养宠物赏给大部分人的。
政府在极力做的一件好事就是:在老百姓都吃得饱的时候多分给他们一个馒头,但是永远都不会去理那些正在陷入水火中的人;他们在宣传自己形象方面花的钱,永远比给民众的实际好处多,他们在一些地方给民众的优惠永远都是在另一些方面剥削民众得到的。
唉,但是这样我们怎么还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呢?没错,政府推行什么政策老百姓都说好,但是谁都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政策最终真正能够实行的有多少呢?就算是央行把模型建得多完美,信息发布的多及时多准确,周行长多么打算豁出去进行改革,如果老百姓都这么想,嘴上拥护心里不满,那么不管中央政府、央行实行什么政策,老百姓永远都不买账,那怎么能保证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有效性呢?
第二篇:申论——通货膨胀
缓解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多重因素影响,防控通货膨胀可能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要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内外并举,两拳出击”,切实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
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向上是一种“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也有来自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的作用。
首先,成本上升是推进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我国当前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供给逐步从无限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货币超发引起人民币“内贬外升”,导致内外流动性夹击,推动我国物价上涨。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引致货币需求的扩大,以及大量外汇流入,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关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到今年9月已上升到2.6∶1。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大国内通胀压力。最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导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
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需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两只“拳头”出击。
一方面,我国要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外部冲击,缓解外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要充分利用G20国际平台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避免一些国家以邻为壑引起国际金融振荡。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缓解国内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要全面认识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三者的内在联系,统筹处理银行利率调整与汇率改革间的关系,在引导国内资本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防止国外短期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收入分配制度、资源能源价格机制等改革要采取渐进方式,减缓叠加效应。要引导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消化高成本的能力,防止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所造成的物价过快上升。当前,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大量富余的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缓解潜在的通胀压力。政府要合理引导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防止搭车涨价和乱收费推高通货膨胀,避免物价高涨引起经济剧烈振荡和心理恐慌。
第三篇:通货膨胀老百姓如何应对
通货膨胀老百姓如何应对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10.6%,CPI同比涨2.9%。9月份CPI同比涨3.6%,涨幅创23个月新高,这个新高老百姓不但在媒体看到了,而且已经亲身承受着物价的普涨,另一个方面10月20日的人民银行的升息举措也改变不了从今年年初开始的负利率年代,老百姓的资金放在银行是贬值的,也就是说老百姓的支出在增加,资产在贬值。通货膨胀已经不是悄然地就到来了。
2008年中国政府为了应该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进行了4万亿的投资,每年的货币发行量保持在30%左右,到2010年三级活跃在房地产的贷款额度还有5万亿左右,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从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了
2.19%,这些因素导致的最终结果产生通货膨胀。从银行到个人,钞票都太多,利息又没有什么,所以投资意欲大发,炒股、炒楼、炒金、炒商品,生活必需品也被炒到天上去,泡沫涌动危险已经非常明显。
老百姓如何保护自己资产不受通胀的影响成为普罗大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笔者就老百姓如何应对通货膨胀提供如下技术支持:
1、适当选择多元化的理财投资,除了上述的股票、债券、房产、贵金属、商品期货等,虽然市场不太健全,但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进行投资,还可以选择稀缺品进行投资保值,如书画、古玩、珍藏品、古玉、沉香、邮票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投资保值;
2、在股票投资时可以对一些稀缺板块进行研究,如新能源、低碳环保等行业进行了解和分析,果断建仓,克服贪念,专注熟悉的股票做好波段,避免多元化的股票组合操作,这样及时了解信息变化,降低投资风险;
3、对合适的项目进行私募投资,在对项目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参股企业,也可以用借款的方式(债权投资),通过收益的策划取得回报,例如可以债券投资加选择权、可以净保本,也可以要求对方提供一些担保,例如关联的个人、董事长个人等,这样既解决了风险问题又解决了收益问题;
4、对一部分自己熟悉信用好的企业,进行民间借贷,期限不要太长,一般在一年内按月计息,也可以要求对方提供一定小范围的担保;
5、对房地产也可以适度介入,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很高了,可以关注二、三线城市进行投资,跌价风险较小,人口的不断增长,房地产刚性需求是存在的,房地产升值潜力还是很大的;
6、金融机构、私募股权,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银行、典当行、民间融资机构等的增资扩股,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介入,这些机构的收益较为高而且较为稳定,也是抗击通胀的好办法。
抗击通胀要在运动中抗击货币的贬值,以动制动,拓宽自己的投资渠道,遵守不熟不做的投资原则,养成随时注意观察、分析和思考、研究的良好习惯,洞察金融、财经等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式,成为反通胀的专家,逐步建立抗通胀的风险隔离带,时刻保卫好自己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第四篇:通货膨胀有哪些表现
结合案例和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及对社会的观察,请你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 通货膨胀有哪些表现?
表现主要有:消费品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泡沫化 2.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息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在低利率下,通货膨胀上升,投资增长,投资以复制性投资为主,创新投资回落,失业率下降。
通货膨胀达到最高,由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迫使利息率提高,复制性投资的成本上升,且投资减少;而创新投资的比重增加,投资总量减少,失业率提升,通货膨胀回落,产品生产继续减少。
利息率提到最高,复制性投资大幅度减少,创新投资占主体,投资总量降到最低,通货膨胀继续回落,达到最低值并反弹,失业率小幅上升或大幅上升,这是因为企业的资金成本达到最高,复制性投资达到最低,企业可能大量裁员,如果创新投资以少人化为目的则失业率迅速提升;相反则创新投资可以接收一部分劳动力。由于高利息率,创新投资也不会快速增长因而失业人员的增加大于就业人员的增加,失业率可能小幅上升。创新投资可能引起短期经济增长,但后期市场收缩会阻止经济增长,由于创新投资的小幅增加带来了经济增长,如果政府要减少失业率,市场预期前景好,利息率就会降低,通货膨胀开始上升 3.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 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如何治理通货紧缩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第五篇: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经济危机
1.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经济危机的关系是什么?
首先说说通货膨胀,教材上的解释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通货膨胀出现后流通的纸币迅速贬值,物价上涨,比如现在的津巴布韦和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统治的后期都是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出现后带来的危害首先就是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人们很难购买各种商品,其实适当的通货膨胀(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常说温和的通货膨胀)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当通货膨胀率过高就会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带来大的问题,致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崩溃,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相反,就是需求不足,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再新世纪初的那段时间咱们中国表现的就是一个通货紧缩的局面。虽然在通货紧缩的时候好像物价有了降低似乎更利于人民,但是通货紧缩的危害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人们把钱存进银行会导致了资金的浪费,我们都知道资本是只有在流通的过程中才会增值的,如果把钱都存进银行里是一种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人们的购买力降低,使得生产者缩小产量,经过经济链条的一步一步运行导致经济停滞。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也是很不利的,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其实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会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波动,当运动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出现一段经济不是很令人满意的时期,我觉得很多时候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经济危机的表现,或者说是现象,而从反过来的方面看,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也是一次危机的诱因。
2.股票市场崩溃能否引发经济危机?
其崩溃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投机者血本无归。普通投资者,资产也大为缩水。这两类人,本身就会带来市场各种消费的较大萎缩。当然还有扩大效应。企业利润的下降,或者亏损,会使自己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减弱。这些投机者,更还不上银行的代款了。部分银行会出现信用危机,投资者股票的收益少了,往银行存钱自然就少了,并且还有许多人要吃老本。取钱消费。人们对部分银行开始不信任了,把自己的存钱取出来了。会出现挤兑危机。部分银行自然兑现不了。信用危机开始蔓延,由小银行蔓延到大银行。纷纷挤兑,许多银行开始倒闭。倒闭的银行自然可以制造一些失业人口。这部分人的消费开始萎缩。进一步导致市场萎缩。大家就更难过了。金融业的混乱开始影响企业的金融需求,这样更不利于企业的生存了。各类企业的投资更少了,这对另一部分企业,会产生致命打击。总之大家都不好生存了,挺不住的就要倒闭了,部分人就要失业了。失业与倒闭的企业,会导致社会需求进一步减少。总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那次经济危机。
3.利率迅速上升引发经济危机
如果从货币供求的角度来看,利率上升将导致通货存款比率上升,从而导致货币创造乘数上升,货币供给M1增加,而利率上升将导致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减少,于是,物价将上升。但如果从商品市场来看,如果物价保持不变,那么利率上升将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导致超额供给,这样物价会下降。在利率___急剧___上升情况下,无论物价上升或下降都会引发金融危机。
复杂一点说,M1是经济中的CU+D(存款),货币创造的传导机制是,A将钱存放于银行,银行记上了A的存款,后银行留点准备金其他全部贷出给B,B又把这部分钱放在银行,等用的时候再取,银行又记上了B的存款,银行用同样的方法把这部分钱借给了CDEF,这样记了好几次的存款,于是有存款和通货组成的M1就这样被膨胀起来了,当利率上升了之后,确实对于ABCDEF,这样的每个人,会尽量的把钱放在银行,手上少留点现金,但是,对于BCDEF,这些个贷款者而言,利率的上升意味着投资获利的减少,这样贷款的动力就少了很多,也就是说对于一些利率上升之后没有获利机会的企业家们,他们就不会去贷款,于是货币创造的传导就会部分的被阻碍,M1是经由无数次的贷款——存款——贷款——存款,才变得膨胀的,所以自然就会得出M1是下降了,这与从M1/M0=1+(1-Rd)/(Cd+Rd)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公式中没有考虑传导得以发生的前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对于商品市场的影响很明了,需求方面的影响是当期的确定的,因为消费和投资的减少,而供给方面的影响是跨期的不确定的,因为一来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了,但是这部分的增加是否能变成经济中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这里产出由投入的劳力和资本决定,L方面:劳动力的需求即企业的需求受到投资减少的影响,企业家们获利的机会因为利率的上升变少了,有的甚至倒闭了,那么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就降低了,所以变化不确定【这一点我不同意巴罗书中的解释,他把劳力的供给和需求视为等同,他是用鲁滨逊卡鲁索经济推出的,确实在一个人的经济中,供给即是需求,但是在不是一个人的经济中的时候,供给就是供给,需求就是需求】,而K方面投资的减少,是降低的,而不管怎么说,这些供给方面的影响并非来得像需求那么的快捷,所以当期在ys-p-yd model中有p下降。4.为什么说政府贷款担保可能是代价昂贵的方式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水平十分令人担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比例有的高达80%以上,政府隐形债务负担过重。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公司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形成「多头融资、多头授信」的格局,银行有时难以把握地方政府的总体负债和财政担保承诺情况,造成债务管理非常混乱。
地方分行不得不面临来自地方政府以及自身盈利冲动的双重压力。
上述人士介绍,2009年,工行、中行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诸如兴业,在土地储备贷款领域就大显身手,工行、兴业土地储备贷款投放分别约30亿、20亿。
在地方政府市政冲动及同业竞争压力之下,商业银行难以“明哲保身”。上述国有银行人士坦言,“你不做,就意味着放弃整块市场。”
而大量的此类项目,能顺利融资的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的风险背书,财政性的担保使得金融机构在评估风险时更放心。而担保重担需要从政府身上转移到企业主体上时,能否找到足够分量和数量的地方企业,将成为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5.交易员经纪人
经纪人,通俗点理解相当于客户经理,当然了,不是客户经理也可以是经纪人,说白了,就是做业务的,比方说,你朋友是XX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他公司就是做外汇黄金的,你通过他在他的公司开立了账户,他负责对你的日常维护等各种工作,他就是你的经纪人。交易员,以上交所为例,普通人是不能直接在上交所开户交易的,上交所会给很多经纪公司会员席位,经纪公司就可以直接进入上交所交易了,而你可以在该经纪公司开户,通过经纪公司参与到上交所的交易中去,而经纪公司派驻在上交所交易大厅的工作人员,就是交易员,你的交易事实上就是传达给他们,由他们帮你完成的,你只需要下达指令就好了。(这两个其实不难,建议你看一下刘青云的《大时代》,那里面你可以看到香港交易所,那大厅里面穿着红马甲的就是各个公司派驻的交易员,当然,他们同时也可以是自己所属公司的经纪人,再就是看下CCTV2的财经新闻,美股交易所里那些围着大屏幕忙活的家伙也是交易员啊)。还有一种交易员,就是交易所里的交易员,他们仅仅负责交易,是不能做经纪的,所做的工作类似于把各个经纪公司的交易进行撮合、统计、完成交易等。
至于操盘手,也主要是两类,一类在各经纪公司,由于很多客户不懂或者没时间交易,就可以委托该公司的操盘手代为操盘,现在国内股票和期货好像不允许代客操盘了,但是私下应该还是有的,黄金和外汇都还可以有操盘手,国家好像没有明令禁止,这类操盘手根据风险和收益分配的不同,也分很多档次,不再赘述;另一类操盘手,主要是大户或股票所属公司,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公司或者大户需要,动用大量资金操纵股价、汇价,比如一家上市公司,他想利用自己公司的股票在市场上圈更多的钱,他们就会雇佣一批操盘手,由一个策略指挥小组制定策略下达指令,操盘手统一行动,通过操纵股价的涨跌来达到其圈钱的目的,当然,这是法律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