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

时间:2019-05-15 05:1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

第一篇: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

曲靖市麒麟区西关学校

张聪秀

[摘要]在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活力的同时,语文课堂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形式上的丰富,空洞的热闹,却并未收获丰硕的果实。在教学实践的引领下,我们逐渐明白了语文教学应该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应该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应有语文味,朴实无华,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

[关键词] 本色 规律 语文味 原生态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特别是语文的人文性受到积极有效的关注。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教材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各种各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同于丰硕的收获呢?我们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的活动时,常看见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对文本解读时间少了,学生思考时间少了,对语言的运用时间少了。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正值人们感叹语文越教越难教,越教越糊涂的时候,一些专家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的观点,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如何实 施呢?笔者认为:

一、语文课应该还原本色、复归本位

小学语文教学最为大忌的是以引起兴趣为名,采取种种“标新立异”的做法,追求所谓的“奇特”,这样的课就好像在整个语文教学“身上”长出了“赘瘤”,“瘤”的分量越大,就越损害语文教学之“身”,学生越是难以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又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

如教学《司马光砸缸》一文时,一位教师先问学生:“有小朋友掉进了水缸,司马光有没有慌?他是怎么做的呢?”接着让一位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并请另一位学生为表演配音。然后问:“同学们,想一想,砸破缸了还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导说出“哗——哗——哗”的水声,请同学们用动作表现水,为水声配音。还请四位学生上台自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乐器,自己决定演奏方法,为故事的不同情节配音响。

这位老师是专注于课堂上的形式,把它看成落实新课标的一种装饰,无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一味花力气在创出新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杨再隋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中从四个方面禅释了“语文课应该怎样教”:其一,平平淡淡教语文。他认为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平平淡淡是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其二,简简单单教语文。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式变得简单易行。其三,扎扎实实教语文。语文教学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其四,轻轻松松教语文。不要硬给语文加砝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

说到还原本色、复归本位的课堂,不得不提到薛法根老师,大凡欣赏过薛老师课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就应该这样上,课也可以这样上,这样的课我也能上。他的课既关注学生,也关 2 注老师。“关注学生”是说在薛老师的课上,无论是识字、解词,还是阅读、理解或其他什么,薛老师上得都是自然、实在,毫无刀耕斧凿的痕迹。他的一切着力点全在学生身上。看他上课,看似平淡无奇,但对学生的胃口,学生吃得轻松、吃得满意。“关注教师”是说薛老师在准备课的时候就考虑到上家常课,上教师们能借鉴、迁移的课。我们一线教师对“做”出来的公开课早就心存疑惑,当看到全国特级教师、新生代教师的领军人物,在这么多人面前,上“谁都能上”、“谁都能迁移”的回归常态的课时,不禁释然了。而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上成回归原生态的课,需要一种勇气,一种求真的品质,更是我们学习的方向。

二、语文课应该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对学生而言,语文素养即是人的素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就是这样一堂“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课。

在悠扬婉转的《思乡曲》中,师生共同深情地朗诵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话能足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学生再读)师;下面,请大家拿起笔。再写一写这句话,并将这句话永远地镌刻在你心灵的深处。(师生共同写话,教师用红笔)生:(一个凝神神静气地、庄严地、神圣地、含着热泪写这句 话)师:想读就读吧!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师:语气虽然不同,但感受和认识是一样的深刻!师(激情地):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请你也别忘了今天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们大家再读这句话吧!生(铿锵有力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咱们今天上的不是普通的语文课,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因此,这也就称得上是——

生:难忘的一课!(教师在课题后加上感叹号,在全场掌声中结束教学)处处闪现诗意,处处充满灵性,处处涌动激情。教师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恰到好处地加工、提炼,从而在教学中收到了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并育的效果。可以想象,课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检后,心灵深处一定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语文课应有语文味 “语文味”他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语文课如何具有语文味,程少堂撰文提出三个方面:一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其次,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的拼盘。再次,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语文教学不能机械化、模式化。二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出情感、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三是提高教师素质,要求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自己应有“语文味儿”,要因长施教。

如: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情感高潮,其结课阶段的处理则更令人感到情韵在胸、绕梁不散。请看——

师:同学们,你们自己觉得怎么读能表现你对英雄的无限崇敬的心情,就怎么去读。用你们的声音,用你们的感情,把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读出来。

(学生读书)师:战斗结束了,战友们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学生写碑文)生: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生:邱少云,你永远活在中朝人民心中!生:烈火炼真金,千秋传美名!师(点击课件):看大屏幕。同学们,这就是刻在391高地上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生(起立齐读):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师:让我们用更加自豪的语气,再来读读这句碑文。(生读)师: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面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课堂上,教师紧紧抓住关键词句的“读、写、品”,全身心投入、热情洋溢,学生则以情悟情,以神会神,真正受到了感染和升华。语文教师确应深入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以此去滋润、涵养、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让学生求得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建,得到协同发展。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苏轼说过的一句妙语,写作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课堂教学不也应该如此,不也应该像“风行水上”一样自然、朴实吗,让我们一起来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吧!

参考文献:

《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第10期 2006年第5期 江西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课堂教学原生态

课堂教学原生态

山东禹城实验小学南校区 高兴利

内容摘要:

目前,有些教师为了迎合领导和评委的意思,准备公开课像排练春节晚会一样,一次又一次地试讲,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对教师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公开课也呼唤原生态,平时怎样上,公开课也应怎样上。

关键词:公开课

作秀

原生态

优质课评选的通知下发后,老师们积极准备,争取在这次优质课评选中一举夺魁。笔者发现,多数老师不是认真设计教案,而是草草备完课后,便一次次地试讲,本班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后,便借别班学生继续试讲,并请一些领导或老师现场指导,将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悉数消灭。整个过程,从课件放映顺序、放映时间,老师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一个什么动作,甚至哪个问题由哪个学生回答,答案应该是什么,都想到了,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于是,一堂“师生配合绝对默契”的几乎“完美”的课就制成了。

对此,我不以为然。教育没有事前排练,只有现场直播。试想,一堂课几经周折,被打磨地无棱无角,似无暇之璧玉,可这样的课是否还能反映课堂的真实,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收获?再者,难道老师们平时也都是这样上课的吗?他们真的有如此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待每一堂课吗?记的有一位专家曾说:“一堂课没有了问题,也就失去了韵味;不留一点儿遗憾,也就失去了真实。这其实是一节课最大的遗憾。”是的,不管是什么课,精心设计课堂,老师讲得真实生动,学生学得自然轻松活泼,就是一堂好课。有的老师前后五六遍地重复讲一堂课,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一次次地排练,其实不是对教学负责,不是对学生负责,实属作秀之举,是急功近利思想在作祟,是为了博得某些领导最后的一丝满意。岂知,为了这一丝微笑,不只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牵扯了其他老师和学生许多精力。这样的课,似被人摘下的鲜花,即使再怎么修饰,也是毫无生机的。最后只能变成一张荣誉证书,像标本一样存放起来。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几乎成了某些中小学校的硬性规定。评价一节课,也往往以是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一重要依据,公开课、优质课,更是逢课必用 多媒体。由此,掀起了一场新时期教学手段的“革命”。不管教学是否真正需要,也不管条件是否具备,学校一条令:有条件的要用课件,没条件的想办法也要用课件。制作课件成了教师的额外负担,尤其是缺乏电脑知识的教师,更是不知所措。办公室里,埋头潜心备课的少了,多数教师围在电脑旁,东拼西凑各种图片音像资料,放在一起制成课件;有的干脆在网上下载别人现成的教学课件,“为我所用”,到课堂上一放,便是一堂“好课”。至于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师生互动是否充分,相信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

笔者曾听过一位仁兄的语文公开课。他讲的是《圆明园的毁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甚至还插入了金銮殿上君臣议事的镜头,占用了很多时间。花里胡哨的课件确实给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乐趣,甚至说是很强的视觉效果,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但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没有被激发出来。下课了,执教老师可以长长地松口气,听课领导也满意地点点头,连声说:“不错,不错,是一堂标准的公开课。”课后,我问一个女生这节课她学到了什么,她却说:“学到什么倒说不出来,只是感觉老师放的画面挺精彩的,很好玩。”也有个男生偷偷地告诉我,他的老师把这节课已经讲了好几遍,老师每讲完一句话,下一句是什么,他几乎都能说上来。我猛然觉得,我们教师在教孩子们做秀,甚至说是在为孩子们提供说谎的榜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正受到严重的挑战。

那么,这堂课果真像有的领导说的那样成功吗?当我私下问到这位讲课的老师,感觉这堂课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时,他苦笑了一下说:“谁知道呀!这是好几个老师共同制成的课件。课件放什么,我就跟着讲什么呗!”听了,我有些哭笑不得,这不是一堂糊涂课吗?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课件,彻底背离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教学中师生没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完全受限于教学课件,被动地跟着教学课件走,教师成了放映员、解说员。不觉中,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实际上,多媒体教学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从来没有将来恐怕也不会替代教师的主导地位。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应考虑教材、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因素,切不可为课件而课件,也不要为迎合某些人,而故意采取作秀之举。记得有一次,我被通知听课,于是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制作了课件,准备得很充 2 分,自以为一定会上出彩来。但后来被通知说听课推迟一周。我想,按教学进度,这一节课早该上了。于是,我就把这堂为听课而准备的课给学生上了。听课时,我就按进度,上了一堂很平常、很朴素的课,结果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但我一点儿也不后悔。

真正彻底改变多媒体教学中的这种尴尬局面,还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机制,重点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不以是否使用课件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课件当用则用,不当用可不用。朱永新教授曾说过:“评价一堂课,不是评价教师在课堂里面滔滔不绝,口吐莲花多么精彩,而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得到了什么,孩子们在课堂里是不是主动的快乐的。”当然,教师生动鲜活的课堂语言被课件取代,学生受动于课件的课堂,也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课堂。也就是说,要看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薛法根老师认为,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教学内容简要,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从中可以看出,好的课应该是简单化易操作的,原汁原味的具有高效率的课。

如此看来,那种单纯追求所谓“完美”的和视觉效果的反复打磨的课堂,当休矣!那种现场直播的朴实高效的原生态课堂,更应得到肯定和推广。

第三篇:激发原生态追求个性作文

“激发原生态追求个性作文”

学习

乍 洋 中 心校

第四篇:《春风化雨》观后感--追求教育的原生态

《春风化雨》观后感--追求教育的原生态

陈建红

《春风化雨》,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所寄宿制高中里发生的故事。1959年秋,开学了,一群身份背景各异的学生们在父母的期望中来到这所寄宿制学校——美国弗蒙特州韦尔顿学院,开始了新生活。在第一堂英语课上,教师基廷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耳目一新。基丁大胆挑战狭隘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生活的热爱,受到学生们的拥戴。从学校的一本旧年鉴上,学生们发现了基丁在学生时代主持过的一个诗歌团体——死亡诗社,决心重建,恢复它的活动,经常在山洞里举行诗歌朗诵活动。学生尼尔不顾父亲反对,偷偷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演出虽然十分成功,但父亲强迫他转学,尼尔愤而自杀。为掩盖丑闻,校方把基廷当成替罪羊,基廷被迫辞职。在他离去之前,学生们用特殊的方式向基廷表示对他的热爱和“死亡诗社”的团结。

看了这部影片,几个画面深深地震撼了我。

画面一:基廷老师带学生们在校史陈列室聆听前人的声音,使学生们那么神秘、那么专注地感悟——珍惜时间、抓住现在!我们现在一再强调学习过程就是师生的生命历程,基廷老师早半个多世纪就已经认识到了而且已经这样教育他的学生。“珍惜时间、抓住现在”在影片进程中多次被基廷老师的学生提起,并且用以指导他们的行动。

画面二:基丁老师带着学生在院子里“散步”。表演的几名学生刚开始的步子个性淋漓,可是走着走着,他们的步伐逐渐统一了,有规律了,旁观的学生甚至可以为他们鼓掌打起节奏。基廷老师正是用这别出心裁的“散步”活动,让他的学生生动、深刻地体验了盲从、随大流好象是人的“天性”,它对人们个性的施展起着多么消极的影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会自我思考”,它真实地反映了基廷老师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深的思考。

在我们的大多数家庭中,家长用自己的意愿替代了孩子的潜质与爱好,用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规定了孩子们的自我,还记得上次张家港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报道,家长盲目的帮孩子到少年宫报兴趣组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很多项目都是家长临时跟风报的,因为他们总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比不上人家,真想让自己的孩子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的知识与技能都能掌握在手。到了高年级,家长又在为孩子的成绩操心,奥数,英语,写作,还有其他各门功课都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为的就是孩子能考上一所重点的学校。很多人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累啊!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本应属于他们的快乐。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人,所以要谈教育的“原生态”,就是要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能光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认知的群体,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独立的生命个体。教育就应该回归到本应属于生命主体的活动中去,回归到学生的具体年龄、成长阶段和时代背景中去施以自然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培育人格健康、素质健全的人。

让我们的教育走近原生态,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洋溢在孩子脸上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灿烂的微笑吧!

第五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美的追求

语文

语文课堂教学美的追求管见

慈利县高峰中学 朱永恒 罗美丽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而又长远的,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但要使学生兴趣盎然而又轻松地学好这门课程,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展示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以期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美的追求是至关重要的。

一、语文教学要追求情节美

语文教学要讲究情节,它的情节如同戏剧、影视节目中的情节一样,要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有时还有“序曲”、“尾声”。它展示了语文教学过程的顺序性、阶段性、动态性特征。推动语文教学情节发展的矛盾是语文教与学的矛盾,这条主线是由两对矛盾交汇而成的,即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矛盾和学生需求与学习条件的矛盾。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与这两对矛盾是否协调一致有关。如果教师能将语文教学目标通过优秀的教学方法来达成,使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自身的素质基础趋于吻合,则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推动语文教学的情节和谐地发展;否则,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是混乱的。在这两对矛盾中,教师居于主导方面,是导演;学生居于主要方面,是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能运筹帷幄,调度有方,注重追求教学情节美,那么他的教学效果就一定很好。

二、语文教学要追求角色美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有时是演说家,即教师在品评文章特色,语文

如分析文章中心、写作特点、人物性格时,要具有演说家的本领,说理充分,扣人心弦。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有时是说书人,即教师在介绍课文大意,复述课文时要具有说书人的本领,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把他们引进课文的情境中去。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有时是导演,即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要指导他们担任不同的角色,从而将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再现为室内电视剧或独幕话剧。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有时是演员,即教师朗读课文或复述课文时,要模仿文中不同的性格、职业、性别的人物的神态、语言,使人物栩栩如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作为语文教师,如能做到追求这些角色美,学生上语文课就一定是一种享受,他们也一定喜欢这样的教师。实在地说,学生能够喜欢哪一门课,首先是从喜欢教那一门课的教师开始的。

三、语文教学要追求语言美

语文教学语言不仅要有音色美、音质没、节奏美,还要有戏剧语言潜台词令人回味咀嚼的美,不能象竹筒倒豆子似的一泻无遗。这种教学语言的潜台词不同于艺术表演的潜台词,艺术表演的潜台词是由演员表演的,而语文教学中的潜台词是侧重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的,所谓设疑、激疑的教学启发性就在于此。教师上课就是指导学生演出,再现课文的情景,讲究方法,激发学生的求同思维,顿悟思维,产生创造力。

教学语言还要具备曲艺语言的幽默性,试想如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教 语文

师如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物的语言、神态,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要追求场面调度美

场面调度美体现在场面设计的图画美、立体美、动态美上。教师好比导演,别具匠心,精心安排,巧妙调度,展示一个一个运动着的影视镜头:师生合作探究的全景镜头,学生答问的近景镜头„„教师通过这些场面,展现美的图画,美的造型,产生美的动感,美的磁场,美的意境,达到语文的教育功能。笔者曾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时,就很注意场面美,力量美,雄壮美的调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些一环一环的美的场面,是靠电影中的“蒙太奇”艺术手段来衔接完成的。衔接的方法是语言、活动、视觉、神态等。语言,即由教师的设问或学生的答问来进行场面的交换;活动,即通过学生的讨论或操作而进入下一个教学程序或场面;视觉,即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而推动教学情节的发展;神态,即以教师的神情姿态而完成教学环节的过渡。用神奇的“蒙太奇”艺术手段来衔接教学场面,展现一个个清晰的教学环节,形成一个个金字塔形的课堂立体美。这些场面中有时教师居中,学生群体相拱,有时学生居中,教师与其他学生相贴相盼,甚至教师的手势也跟着学生的目光走。这种美就是动态的美,即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场面调度美。

五、语文教学要追求思维交流美

所谓思维交流美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心灵悟性的交流而产生的美好教学境界。这如同表演艺术中演员与观众一样,有显性和隐性的思维与情感的交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显性交流表现为师生的课堂语言,隐性交流表现为师生双方思维相碰撞的火花所迸发出的想象力。教师作为一位出色的演员,用自己的角色体验去激发学生的角色体验。学生的想象中既有宏观世界的雄壮美,语文

又有微观领域的精巧美。想象的魔力,如同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所述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一样,心神运思,时空无限。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和知识贮藏一下被教师的点化而引发,由想象而升化的灵感创造力也就在此时形成了。教学双方思维交流的美也在此时毕现无遗。

六、语文教学要追求教鞭神奇美

语文教师手中的教鞭,是一支神奇的教具。在《飞向太平洋》中,它是“腾空而起,扶摇直上”的火箭;在《我的老师》中,它是老师对学生的温和、爱护;在《曹刿论战》中,它是鼓槌、刀枪。因此,语文教师手中的教鞭,它不仅仅是教鞭,它更应该是增添课堂教学气氛的道具,课堂教学的指挥棒。

综上所述,以上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追求的美的几个方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机整合,灵活运用,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使语文课堂教学展现更美的教学境界,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

下载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原生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寻找语文教学的原生态

    寻找语文教学的原生态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随笔董玉华 当我潜心阅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学》这本书时,我为作者李希贵校长的高屋建瓴、宏观理性、恬淡儒雅、返璞归......

    原生态教学

    原生态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谈生物教学的原生态回归 本文发表于《创新教育》2010年3期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形象、容量巨大、节省时间等优......

    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

    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 ———听王敏勤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27号。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国内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的创立人王敏勤教授不远千里,来到我们青......

    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河北省三河市第六小学张贺 真实、有效才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 “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 “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唯一标......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新课程的实施......

    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茹官娥 陕西省山阳县城区二小 726400 内容摘要: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

    追求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追求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的英语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英语,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英语课堂的改革方向。下面我结合上课教师的具体做法来谈谈对初中英语有......

    追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一章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一、系统设计课堂教学 二、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三、有效开发教学策略 第二章 认真引领学生学习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课堂是学习的空间 三、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