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案例之教案

时间:2019-05-15 06:1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秀教学案例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秀教学案例之教案》。

第一篇:优秀教学案例之教案

《骆驼寻宝记》教案

丰城市泉港中学 刘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品味鲜明生动的语言。②学习抓住特征刻画形象的方法。

③了解课文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

2.思考骆驼精神的主要内涵和现实意义,把握文章写法: ① 能生动富有表演色彩的朗读课文。②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培养想象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联系生活,探讨骆驼这形象的现实意义。

②探讨人生的宝物是什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教学重点

⒈引导学生品味对比、衬托手法对刻画形象所起的作用。⒉把握文章主旨,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三.教学过程 ⒈复习导入

(1)板书内容展示。

骆驼寻宝记 陈伯吹 内容:惊天喜讯 动物们:倾巢出动而半途而废 骆驼: 踽踽独行而寻宝成功 特点:想象丰富、形象生动、反映现实②(2)学生表演故事。

(3设疑:为什么只有骆驼寻宝成功,它找到的是什么宝呢?作者是怎样刻画骆驼形象的?让我们继续学习陈伯吹的《骆驼寻宝记》。

2.板书课题 3.精读品析

(目的:探究本文的文体特色,领会作者的构思和组材特点。方法:分小组、分任务研读讨论,派代表展示探究结果,教师归纳。)

探究:课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探究结果:

(1).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描写。其中描写生动,有场景描写(动物寻宝图)、外貌神态描写(骆驼及动物们的神态)、景物描写(得宝关)、心理描写(鹦鹉、大象等的心理)、细节描写(金钱豹、大象的行为细节)。

(2).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比喻、夸张。

(3).对比手法的运用:寻宝动机的对比、寻宝过程的对比、寻宝结果的对比、寻宝场景的对比。

(4)衬托手法的运用:反衬(动物们和骆驼)、正衬(吸木鸟和骆驼)。作用:文章形象生动,烘托主体,突出主旨。4.领悟升华

(目的:理解文章思想内涵,概括文章主旨。方法:学习思考讨论,由代表归纳。)

设疑:⑴骆驼寻宝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⑵骆驼认为什么是宝,它所寻到的宝是什么? 展示探讨结果:

(1)骆驼成功是靠坚定的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

(2)骆驼认为能“为大家谋取福利”的东西就是宝,它找到的宝是能治理荒漠的植物。

5.迁移拓展

(目的: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法:组织学生讨论,进行发散思维,自由发表观点。)

(1)研究性学习:课题为“我心目中的无价之宝”。研究成果示例:

① 为理想而努力奋斗,不畏风险。

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人谋福利,利人利己。③ 为人民服务是每个人的人生最高目标。

④ 金钱是宝贵的,但比金钱更宝贵的是人的奉献精神。⑤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寄希望于不劳而获。⑵经过学习,以“无价之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①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②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③ 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一周内完成。6.随堂练习

(目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方法:小组准备,选一人发言。)

练习:口头作文,下面题目任选其一。⑴寻宝路上骆驼会想些什么?

⑵续写课文:围绕“骆驼获宝之后”来写。7.教学小结

(目的: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方法:学生总结,教师归纳。)明确:本文运用对比等手法塑造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8.板书设计

骆驼寻宝记 陈伯吹

吸木鸟 以治树为宝 不为所动 求真务实

↓ →→ ↓ 正衬

骆驼 寻治沙植物 百折不挠 无私奉献 ↑ →→ ↑ 对 ↑ 反衬 ↓ 比 动物们 寻金银财宝 半途而废 一己私利

→→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遵循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挖掘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课文内容丰富,探究的问题较多,课前指导了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所以取得了满意的课堂学习效果。

第二篇:优秀教学案例 Module3 Unit2 教案(推荐)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教案设计

外研版《新标准英语》第二册Module3 Unit2 I don’t like riding bikes.安丘市青云山小学 刘国玲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英语 外研社(三起)《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下册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生词:

swimming, skipping, riding bikes(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www.xiexiebang.com%2Fd%2Fd%2F%25e5%259f%25ba%25e7%25a1%2580%25e5%259b%25be%25e5%25ba%2593%2F%25e4%25ba%25ba%25e7%2589%25a9%25e5%259b%25be%25e5%25ba%2593%2F%25e5%25a5%25b3%25e6%2580%25a7%25e5%25a5%25b3%25e4%25ba%25ba%2Fc%2Fjpg%2F17-wehgwhggevwg%2520%2528125%2529.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4yrf1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1jpwtsAzdH3F%3F9cbc0l&W600&H903&T12471&S82&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9%AA%91%E8%87%AA%E8%A1%8C%E8%BD%A6%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24808&cl=2&lm=-1&st=-1&pn=8&rn=1&di=84534702400&ln=2000&fr=&fm=detail&fmq=***78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8&-1&di84534702400&objURLhttp%3A%2F%2Fpic5.nipic.com%2F20100109%2F3831645_***7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89AzdH3Fmd8ndlbb89vju8cu_z%26e3Bip4s&W1024&H683&T8518&S184&TPjpg

(4)做单词认读游戏:老师把单词卡贴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让较好的同学说单词,其他同学边做动作边指向单词卡。也要以让同学模仿动作,其他同学边说单词边指向单词卡。IV.Learn the new text:(1)Listen and point.(2)Listen and repeat twice.(3)Learn the chant.(4)Learn the letters using the letter cards.V.课堂活动:

1.Read the text in groups then ask several groups to read in roles.2.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two groups.One group read Part 1, the other group read Part 2.(Have a match)VI.达标测试:

一、写出单词的意思:

1.skipping 2.table tennis 3.swimming 4.riding bikes

二、根据图片选出正确的句子,在括号里打“√”。【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4%B8%8D%E5%96%9C%E6%AC%A2%E8%B7%B3%E7%BB%B3%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12438&cl=2&lm=-1&st=&pn=2&rn=1&di=198346931950&ln=1981&fr=ala1&fm=ala1&fmq=***0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2&-1&di198346931950&objURLhttp%3A%2F%2Fwzdaily.66wz.com%2Fwzdsb%2Fimages%2F2007-03%2F14%2F1***735***96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z1wtsy_z%26e3Bmmoz_z%26e3Bv54AzdH3Foz1fkAzdH3Fip4sAzdH3Fdaa0-anAzdH3F89AzdH3Fv5gpjgp_c8nn00a_z%26e3Bip4&W300&H225&T10692&S48&TPjpg

()I like skipping.()I don’t like skipping.【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4%B8%8D%E5%96%9C%E6%AC%A2%E9%AA%91%E8%87%AA%E8%A1%8C%E8%BD%A6%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22310&cl=2&lm=-1&st=-1&pn=26&rn=1&di=275404100400&ln=1942&fr=ala1&fm=ala1&fmq=***87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6&-1&di275404100400&objURLhttp%3A%2F%2Fwww.xiexiebang.com%2Fm72%2F156%2F016%2F156016000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ri5p5ri5p5_z%26e3BvgAzdH3Ffij3tp7h7AzdH3F4jt65g2i7wzi7wg2AzdH3Fh7wtsjxtw525g2zi7AzdH3F8cma8maaad_z%26e3Bip4&W600&H896&T8462&S316&TPjpg()I like swimming.()I don’t like swimming.VII.点评总结: 1.总结教学内容。

2.对同学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VIII.Homework : 1.抄写单词swimming.Skipping, riding bikes及字母。2.Recite the text.八、教学设计:

Module 3 Unit 2 I don’t like riding my bike.I like swimming / skipping.I don’t like skipping / riding my bike.九、教学反思:

本课的板书起到了“突出本课重点,浓缩本课精华”的作用,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总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和交流的能力,并通过听、说、做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对学生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予以表扬,逐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第三篇:小班化教学案例之《窗》

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教案——《窗》

江都区砖桥中学 沈蔚蔚

一、教材分析:

小说是四大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小说的学习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学习,它需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互动因素,共同完成对小说中心思想(主题)的理解。《窗》在篇幅上属于小小说,而且故事情节广为流传,学生一读便懂;它是本单元讲读课文最后一篇,因此学习的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创造性阅读,并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合作探究,能够体验作品给予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哲理,发现和创造新的艺术形象。

二、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教师的有效点拨,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描写人物的方法,感悟做人的哲理,在三个维度上都能有所提高。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此前已经读几篇小说,但缺少阅读技巧,所以我把本课定位为扶读课。在知识与技能上,指导学生学习分析小说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小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复述、质疑、提问、探究,读懂小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育学生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质疑、创作想象。

五、教学目标

1、运用创造性阅读的方法领悟小说的艺术技巧。

2、初步学会用创造性阅读的方法欣赏文学作品,能够运用对比和想象的艺术手法,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3、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健康的心态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对比和想象的艺术手法,挖掘出人物形象,归纳文章的主题。巩固创造性阅读,并在实际中运用。

七、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开启情节之“窗”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给大家朗诵一段诗人顾城的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希望大家能背下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户,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用眼睛这扇窗户观察这大千世界,而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也演绎着有关窗户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微型小说《窗》,去看一看那一扇有形而又无形的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读准字音:

一泓(hòng)

俯瞰(kàn)

充塞(sè)

水禽(qín)漱(shù)洗

胳膊肘(zhǒu)

挪(nuò)动

咳嗽(ké sò u)

3、师:自由读课文(选择你喜爱的方式来朗读课文:默读、放声读、与同学齐读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注意:语言简练、情节完整、篇幅的特点)

生:在一间只能容下两张病床且只有一扇窗户的病房内,有两个只能静养的重病病人,每天依靠着闲聊和靠窗病人描述窗外景色打发时间。不靠窗的病人对靠窗病人占据窗口起了嫉妒之心,于是,在靠窗病人生命垂危之际,他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致使靠窗病人没得到及时救治而死,最终自己挪到窗口,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师:按小说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我们可以归纳为

开端:病重静养、关系融洽'

发展:谈天绘景、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电铃事件、见死不救

结局: 只见秃墙

(二)、人物扫描,点击心灵之“窗”

师:小说的情节发展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反映社会生活。文中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为什么?并说说理由。靠窗的人:

师: 窗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 生:不是的。

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自身的身体状况是怎样的? 他这样做的目的达到了吗? 靠窗病人描述的窗外景色有怎样的特点?

师:先请同学们找到相关段落,并齐读4、5两小节,并概括特点。

(师作指导,朗读时应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语速不可过快,应缓慢抒情式的朗读)。师:描述中你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生:靠窗的病人:关爱他人 生:为他人着想 生:无私高尚、心地善良 生:心灵美好、热爱生活 生:乐观坚强、道德高尚

师:他是一位高尚的人,那另一位,不靠窗的病人呢? 不靠窗的病人:

师:对占据窗口的病人,不靠窗的病人有什么想法?(找出相关语句)(心理描写)生:“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口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窗外一切?” 生:“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呢?” 生:“紧挨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生:“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师:在靠窗的病人病情危急时,不靠窗的病人有什么具体表现? 生: 危急时,双眼盯着天花板、纹丝不动、见死不救; 师:他一开始就这么冷酷无情的吗? 他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

生:不是的,他从充满感激的享受到嫉妒心产生,也感到过惭愧,虽加克制,但未曾浇灭心头的妒火,反而变成嫉恨,私欲一直膨胀,最后理智丧失,泯灭人性,才见死不救的。师总结:从感激享受——嫉妒同伴感到羞愧——私欲膨胀极力克制——为达到目的见死不救。师:在靠窗的病人死后,不靠窗的病人又有什么具体表现?结果呢?(找出相关语句)生: 死后:立刻、十分痛苦地挣扎、用一支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探头------师:高尔基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师:我们从他的行为中,又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嫉妒贪婪,生:他自私自利 生:他阴险卑劣 生:他冷酷无情。

师小结:两位病人,一个利己,一个利他。一个高尚,一个卑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这真是一扇心灵之窗。

师:这正如诗人北岛说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判决书。

三、主题剖析,揭开构思之“窗”

师:小说给我们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两个病人,文章题目为何不叫《两个病人》而叫 《窗》呢? 生:《两个病人》过于直白,而《窗》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生:它委婉含蓄,一语双关,不仅仅是一扇小小的窗户,更是人的心灵之窗,映照出两个灵魂,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瞭望台。师:同学们,小说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这位病人以后会怎么样呢?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挑战下一难题,请驰骋你的想象,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生:他无力地躺了下去,窗外刮过一阵狂风,病房里是死一般沉静„„第二天早晨,当护士进来送药时,发现靠近窗户的病人已经死去了。------生:我想,病房里又搬进了一位重症病人,于是靠窗病人每天开始又为刚刚搬进来的病人讲述窗外的美景„„

生:这位病人很后悔,他觉得自己辜负了别人对他的期望,于是,坚强的战胜病魔,终于出院了,从此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一个脱胎换骨的人――――――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好,**给了不靠窗的病人悔过自新、灵魂回归的机会。在这一次心灵的选择中,不靠窗的病人选择了自私,他的人生也变得灰暗。但是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希望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

师:比较一下,刚刚加的结尾与文章的结尾,到底是哪一个更好? 假如把结尾一段删去可不可以,为什么?

生:不可以。

生: 微型小说是结尾的技术,是揭示灵魂的艺术。

师:微型小说结尾特点及作用: ①新奇,巧妙,有悬念,出人意料;

②对比鲜明,突出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题。

③深化题目含义,发人深省。

四、拓展延伸,同启爱心之“窗”

师:同学们刚刚大家的表现很好,现在,当我们快要离开病房时,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位病人。我建议每一位同学写一句话或一段话给他,希望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也能走出狭隘的自我,看到美好的风景。要求:先思考,再动笔写,然后再进行交流。生:„„ 生:„„ 生:„„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非常富有哲理性,富有感染力。这些话是送给这位病人的,也是送给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我们并非圣人,我们也会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常常需要洗涤心灵,充实心灵,美化心灵。师:同学们,生活中,如果你与同学产生矛盾,如何打开心灵之窗呢?目的是什么? 生:共同学习

师:如果你与老师产生隔阂,又如何解开呢? 生:共同成长

师: 如果你与家长发生争执,你又如何化解呢? 生:共创美好明天

生齐读: 它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 它让我们看到了心灵的选择,它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彩的生命之花

五、布置作业

1.类文推荐:欧•亨利式的《最后一片叶子》、《麦琪的礼物》 2.展开想像为小说续写

六、板书设计

《窗》

泰格特

靠窗的病人: 心灵美好、无私高尚、热爱生活

——美 善——窗

不靠窗的病人:冷漠无情、嫉妒心强、见死不救

——丑 恶——墙

第四篇:思品教学案例之

思品教学案例之

小品表演激发学习兴趣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而且是易于接受、表现。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变化教学方式,除了借助多媒体手段外,许多课内容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相关的小品来强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如果一个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他将愉快地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我,而这自我一旦成功,又得到班集体的认可,那他会感觉到尊重和爱护,也会品尝到成功的愉快,他的情感自然会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同样在“超越自负 告别自卑”教学中,可设计情景如下:自负的小枫,自卑的小林,自信的小佳在一次数学测验中都考了100分,放学了,他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要求四人小组5分钟准备,派代表表演自负、自卑、自信的特点,比一比哪一组最生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精心准备,还生动表演,教室里一阵阵笑声和掌声告诉我们这一活动设计的成功。同学们在活动中参与、思考、体验,在活动中认识了自负自卑自信的不同特点,促使学生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最终也实现了课程目标。

第五篇:善于提问之教学案例

语文课堂教学微型问题之要善于提问案例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王道之成”与“王道之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容易浅尝辄止,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提高技巧,层层深入,体现启发性、连贯性、整体性和针对性原则)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2、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

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问题设置意在激发思维,做好初高中衔接,并引发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孟子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课题),意思是——我(梁惠王)对于治理国家。此文是不是也具有孟子文章的一贯特点呢?它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呢?(问题设置要有要启发性,针对性)

文章主要围绕“民不加多”展开论述。

(复习诵读孟子的文章导入,唤起学生原有知识储备,这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是此课教学的起点。)

(二)研习:民不加多,何也?(问题层层连贯)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且你就是当时的一个小民,你愿意往梁惠王那里跑吗?何也?请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并思考。

点拨明确:

1、少数人愿意往梁惠王处跑:梁惠王移民移粟,似乎比邻国之君更关心百姓的生死。

2、多数人不愿意往梁惠王处跑:

(1)河内凶,移民、移粟。

①凶,收成不好,荒年。为什么会有荒年?是天灾还是人祸?从后文“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看,不排除“人祸”的可能。

②移民、移粟。“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人非“物”,安土重迁,岂能说移就移?

(2)王好战。“民加多”不是梁惠王的真正目的,他的真正目的是成就霸业。想成就霸业,所以急需“民加多”以便帮助他去攻打他国。因此,梁惠王没有真正关心百姓的死活,他只是把百姓作为战争的工具,你若跑到他那里去,迟早是要被拉去打仗的。

(3)违农时,数罟入,斧斤入„„

孟子的言论是有针对性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判断,梁惠王平时的为政可能是不注意老百姓的生产的。可能会因战争、修城池、建筑宫殿等随时拉“民”去服劳役,从而影响农时:捕鱼,砍树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没有注意可持续发展。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罪岁。

丰收的年月,粮食吃不完,没能施行“检”的制度;遇上荒年,饿殍遍野,却不能够施行“发”的制度,百姓死了,却怪罪年成不好。

小结:梁惠王之于国,所谓的“尽心”,只是自欺欺人,是“五十步笑百步”。与邻国之君相比,本质是一样的,并没有从根本上爱民。所以,一般人不会往他那里跑。

(三)研习:如何使民加多?(问题层层递进)

过渡:只要看清了梁惠王的本质,一般人是不会跑到他那里去的,所以他那样做是无法“使民加多”的。那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民加多”呢?

1,你能把孟子“使民加多”的措施归纳一下吗?分几步走,每步具体怎么做?这样做了有什么效果?能给我们解说吗?默读末段并思考。(问题设置注意层次性,连贯性)

思考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养生丧死无憾也。

(2)王道之成:

1)五亩之宅,树桑——五十者衣帛矣。

2)畜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无饥矣。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

2,“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有什么关系?他们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注意在对比中深刻理解文章)

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主要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即“养生丧死无憾也”。“饮食宫室所以养生,祭祀棺椁所以送死,皆民所急而不可无者。今皆有以资之,则人无所恨矣。”

生的物质基础是吃和住。死更是大事情,“死生也大矣”,解决好死的最基本条件是能够入土为安,入土需要棺椁。颜回死后没有棺椁,其父亲希望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购置棺椁。可见死有棺椁,对那时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2)王道之成,不但解决了生死问题,还使民有教,使百姓懂得孝悌,老人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衣帛食肉。孟子这里尤其强调年龄问题——五十者、七十者、颁白者。可见“王道之成”更强调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要“老有所养”,物质是基础,但更需“申之以孝悌”,“申”,是反复叮咛的意思,可见孝悌才是重中之重。这与儒家思想对孝悌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孝悌是“仁之本”,孝悌而“好犯上,未之有”,不犯上,自然安定了。另外,民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令人向往的。就是现今社会,我们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现在仍不断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制度就是这样的追求。就是现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单位总是令人向往的,比如我们渴望退休后有退休金,生病了有医疗费等。自然,没有后顾之忧的国家,谁不愿意去呢?所以,孟子的“王道之成”,表面上强调的是“孝悌”,使老人享受到好处,实际上它恰恰有利于“民加多”。这与孔子的“修文德以来之”思想是—脉相承的。

总之,“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分别是“农、渔、林”,主要强调“不扰民”;“王道之成”四条措施分别是“纺、蓄、农、教”,既强调“不扰民”,又强调“制民产”,还强调“兴教育,治礼仪”。因此,前者是王道的初步措施,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王道的根本措施,是前者的深化。

3,比赛背诵“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四)探究:孟子的论辩艺术

在你看来,梁惠王会采纳孟子的建议吗?为什么?(问题设置要有拓展性和探究性)

讨论后明确,有两种可能:

1,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孟子说得很有道理,说梁惠王与邻国本质相同“以战喻”,既形象生动又含蓄,很有说服力,梁惠王能够认真听取孟子的建议。

(2)孟子是顺着梁惠王的思路提的建议,“民加多”是梁惠王最迫切的希望。孟子在讲述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和王道之成的四条措施时,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让人不得不相信按孟子所说的去做是能够“使民加多”的。

(3)孟子描绘的政治蓝图比较诱人,同时又有对比(罪岁,则民不至:爱民,则民至),所以梁惠王应该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2,不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梁惠王希望“民加多”的愿望比较迫切,但他或许没有耐心施行孟子的建议。

(2)当时国际形势,容不得梁惠王按孟子建议行事。(相机补充历史背景。)

(这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五)走出文本:(问题要有现实探究意义)

梁惠王当年是否采纳了孟子的建议都没关系,因为那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与我们的关系不大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你作为孟老夫子的嫡传弟子,跟随孟老夫子刻苦学习多年,今天突然通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21世纪的地球,你觉得你跟随你师傅所学的什么“民本”思想啊、什么“仁政”思想啊,对现在的中国乃至世界有用吗?

讨论后明确:

1,孟子的“仁政”思想即“爱的政治”,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相当于现在“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非常先进。

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正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当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检”“发”制度,体现的是“民本”思想,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粮食危机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4,孟子非常强调“老有所养”,对当今社会如何做好老年人的晚年安度工作,也有重大的启示。

(不论学习什么,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如此,方可把书读活。此环节目的即在于此。)(六)作业

熟读全文,背诵“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下载优秀教学案例之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秀教学案例之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参评教学案例

    《动物好朋友》教学案例设计 设计意图: 传统的儿歌教学活动着重于教师的反复“教”,孩子的机械“念”,这样反复三、五次后,儿歌本身的新颖性、趣味性对孩子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

    优秀教学案例《失物招领》

    《失物招领》教案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爱护环境”为主题,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 教......

    《二泉映月》优秀教学案例

    10 二泉映月 冯卯镇中心小学 罗翠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体会......

    一对一优秀教学案例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以博客为突破口 年级:5年级学科:语文作文教学遇到的普遍问题 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或学生觉得没东西可写(无话可说)——平时教师给的主题可能与生......

    物理教学优秀案例

    陈文峰 所教科目:物理 *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让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星火教育长安校区理综科组组长,对高中物理有独特的教学方法; *提倡高效的学习、轻......

    优秀教学反思案例

    第九模块的精华帖子及回帖 教学反思---伴我成长 由康巧红 小数发表于2011年01月7日 星期五 11:24 我觉得执教《除法的初步认识》的老师有必要进行反思,课中教师先把“有六......

    对外汉语教学之旅游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旅游教案 1105011019 李欢欢 年级:中级(上) 课时:2课时(100分钟) 教材:《中级汉语口语》上册第十三课第一篇课文《你们的西安游是怎么安排的》 一、课文分析: 1、生词:旅行社......

    中华传统文化之端午节教学案例

    “中华传统文化之端午节”教学案例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听一首优美愉快的歌曲,它的名字叫《中国话》。(歌词:hebe: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she: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