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
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等专业用)
Ⅰ 前 言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供五制医学系本科使用。它用现代医学的新成就和临床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技能及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教学时尽量结合国内外资料,采取多媒体方式,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讲授和示教,培养学生联系前期基础理论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实事求是地掌握临床神经病学的知识。
《神经病学》总学时为44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见习课12学时,理论课与见习课比例大约为2.7:1,在保证讲授教学大纲内容外,我们还根据神经病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当今最前沿的内容。
Ⅱ 正 文
第一章 绪论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神经病学与临床各学科的关系。
二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了解神经病学与临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简要说明神经病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发展方向。
(二)神经病学的特性:疾病的复杂性、症状的广泛性、诊断的依赖性、疾病的严重性、疾病的难治性。
(三)讲解神经病学的实践方法、神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26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 教学目的
掌握神经系统的解剖组成、生理功能与解剖的关系、病损的定位诊断,了解脑与脊髓血管、肌肉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及其病损时的表现,掌握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的解剖、生理及病损时的表现。
二 教学要求 熟悉中枢神经、脑神经、周围神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了解脑与脊髓的血管、肌肉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熟悉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及反射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三
教学内容
(一)中枢神经 大脑半球、内囊、基底节、脑干、小脑、脊髓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2 大脑半球、内囊、基底节、脑干、小脑、脊髓病损害的表现及定位诊断。
(二)脑与脊髓的血管 脑与脊髓的血管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2 脑与脊髓的血管的病损害的表现及定位诊断。
(三)脑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2 脑神经损害的病损害的表现及定位诊断。
(四)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1)运动系统的组成: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小脑系统四部分组成。
(2)上、下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中央前回的运动特点,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临床表现。(3)锥体外系统(4)小脑 运动系统的病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1)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皮质型、内囊型、脑干型、脊髓型等;
227
(2)下运动神经元性瘫:脊髓前角、前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等。3 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的鉴别要点(见第三章的瘫痪)
(五)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分类:特殊感觉、一般感觉和复合感觉。(2)痛觉、温觉传导通路、触觉传导通路和深觉传导通路。(3)脊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4)节段性感觉支配。(5)周围性感觉支配。感觉系统病损害的表现及定位诊断
(1)感觉障碍的性质:感觉缺失与减退、感觉过敏、疼痛等。
(2)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神经干型、末梢型、后根型、脊髓内型、脑干型、丘脑型、内囊型、皮质型等。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的解剖、生理关联,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二 教学要求 了解听觉障碍、肌肉萎缩、不自主运动、尿便障碍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2 熟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掌握头痛、痫性发作和晕厥、眩晕、视觉障碍、眼球震颤、瘫痪、躯体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步态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三 授课内容
(一)意识障碍 概述:简述意识的定义及意识的内容 2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1)据意识水平进行分类:强调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分类及鉴别方法。(2)根据意识内容进行分类:简述不同意识障碍的状态(3)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的特点 3 鉴别诊断
重点强调与意志缺乏和闭锁综合征的鉴别
228
(二)认识障碍 记忆障碍 2 失语症
(1)失语症的定义及失语症的类型
(2)不同类型失语症的特点,特别强调Broca失语、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及命名性失语的特点以及不同失语症的损害部位、临床意义。
(三)痫性发作与晕厥 痫性发作
(1)简述痫性发作的发生机制(2)痫性发作的特点
(3)痫性发作与晕厥的特点比较(4)痫性发作的处理原则 2 晕厥(1)晕厥的定义(2)晕厥的分类(3)晕厥的临床特点
(4)晕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简述晕厥的处理原则
(四)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 2 大脑性共济失调 3 感觉性共济失调 4 前庭性共济失调
(五)步态异常 痉挛性偏瘫步态 2 痉挛性截瘫步态 3 慌张步态 4 摇摆步态 5 跨阈步态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7 小脑步态
(六)不自主运动 震颤:静止性震颤、动作性震颤 2 舞蹈样运动
229 手足徐动症 4 扭转痉挛 5 偏身投掷运动 6 抽动秽语综合征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神经疾病定位诊断方法。
(二)掌握神经疾病定性诊断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的准则。不同部位神经病损的临床特点:肌肉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脑干病变、小脑病变、大脑半球病变、大脑半球深部基底节病变等。
(二)定性诊断 神经疾病病因学分类: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脱髓鞘性疾病、神经变性病、外伤、肿瘤、遗传性疾病、营养和代谢障碍、中毒及与环境有关的疾病、产伤及发育异常、系统性疾病伴发的神经损害。定性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头痛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头痛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及头痛的分类,熟悉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掌握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头痛概况。
(二)了解头痛分类。
(三)熟悉偏头痛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分型。
(四)掌握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主要治疗方法。
三 教学内容
230
(一)头痛概论
(二)偏头痛的病因和发病原理:病因未明,介绍主要的发病学说。
(三)偏头痛的临床表现:简述偏头痛的发作过程,发作特点及临床分型。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偏头痛的依据,与癫痫、高血压头痛、五官病变引起的头痛等相鉴别。
(五)治疗与预防:偏头痛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和预防发作用药。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一
教学目的
通过5个学时的理论课和3学时的临床见习课,使学生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则。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概念。
(二)了解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三)熟悉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四)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常见血管综合症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五)掌握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六)了解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康复。
三
教学内容
(一)脑血管疾病概述。
(二)短暂行脑缺血发作。
(三)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四)脑出血。
(五)网膜下腔出血。
第一节 概述
一
教学目的
(一)掌握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概念。
(二)了解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三)熟悉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二 教学要求
231
(一)掌握脑血管疾病及脑卒中的概念。
(二)了解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三)了解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三 教学内容
(一)脑血管疾病及脑卒中的概念。
(二)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三)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四)脑循环及调节。
(五)脑血管疾病病因学。
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 教学目的
(一)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概念。
(二)了解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熟悉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不同表现。
(四)了解TIA的主要治疗手段。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概念。
(二)了解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熟悉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不同表现。
(四)了解TIA的主要治疗手段。
三 教学内容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概念。
(二)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血液动力学改变、微栓塞。
(三)TIA的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不同表现。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注意与部分性癫痫、梅尼埃病、心脏病等鉴别。
(五)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手术与血管内支架。
第三节 脑梗死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概念。
(二)了解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熟悉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血管梗死后综合征的不同表现。
232
(四)掌握脑梗死的主要治疗原则。
(五)熟悉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概念。
(二)了解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了解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血管梗死后综合征的不同表现。
(四)掌握脑梗死的主要治疗原则。
(五)了解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脑血栓形成 病因及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等。2 病理:脑梗死的好发部位和脑缺血性病变的病理分期。3 病理生理:脑缺血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治疗时间窗。4 临床表现:发病情况、症状和体征 5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强调支持治疗;以溶栓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其他辅助治疗、外科治疗。(二)脑栓塞 病因:栓子来源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来源不明性。2 发病原理 临床表现: 参照脑血栓、强调起病急骤、原发病症状、体征。4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脑部病变治疗、原发病治疗
第四节 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 教学目的
(一)掌握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
(二)了解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熟悉主要出血多发脑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
(四)掌握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治疗原则
(五)熟悉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
233
(二)了解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了解主要出血多发脑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
(四)掌握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治疗原则
(五)了解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脑出血 病因:强调高血压 发病原理:高血压、动脉硬化伴微动脉瘤破裂。3 病理:脑实质出血及其好发部位。4 临床表现:发病情况、症状和体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与引起昏迷全身疾病及颅内其他病变鉴别、与其他脑血管病鉴别。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支持治疗,脱水剂的应用,并发症防治、手术治疗。预防措施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动脉硬化、颅内先天动脉瘤、脑血管畸形。2 发病原理:动脉易破裂性、出血与血管痉挛。3 病理:脑表面出血及动脉瘤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发病情况、脑膜刺激征、局限性脑征较少。5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止血剂、脱水剂的应用,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手术治疗、介入治疗。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一
教学目的
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掌握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神经系统变性病概念及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
(二)掌握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三
教学内容
234
(一)简要介绍神经系统变性病概念。
(二)简述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
(三)简述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四)重点讲解阿尔芡海默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第一节
多发性硬化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病理特点,掌握其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多发性硬化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和治疗。
(二)重点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多发性硬化的病理、预后。
三 教学内容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定,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反应在多发性硬化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病理
脑室周围散在多发性脱髓鞘斑块。
(三)临床表现
其临床特征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典型病程为复发与缓解交替发生。体征多于症状是重要的临床特征。
(四)临床分型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介绍McDonald诊断标准和Poser(1983)的诊断标准,脑脊液、诱发电位、CT及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
(六)治疗及预后
急性或复发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或免疫球蛋白的冲击治疗,对症、支持疗法。
第二节
视神经脊髓炎
一 教学目的
235
使学生熟悉视神经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二 教学要求
(一)熟悉视神经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二)了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三 教学内容
(一)神经脊髓炎的概念及其病理改变
神经脊髓炎又称为Devic病,其病理改变是脱髓鞘、硬化斑和坏死。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和双侧同时或相继出现的视神经炎是本的特征。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MRI显示视神经和脊髓病灶等可以诊断。注意与多发性硬化的鉴别。
(四)治疗同多发性硬化
本病的诊断依据。介绍脑脊液、诱发电位、CT及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
(五)简单介绍了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一、教学目的
了解锥体外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诊断方法;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运动障碍性疾病(锥体外系疾病)的概念,不同病变部位的临床表现。
(二)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生化病理。
(三)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原则。
(四)了解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复方左旋多巴)剂型及副作用。了解抗帕金森病药物副作用的处理。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简要介绍锥体外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病变部位的临床表现。基底节及其神经环路。诊断路径:详尽的病史、详细的体检、适当的辅助检查。
(二)帕金森病:简述帕金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生化病理。重点讲
236
解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重点介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L-Do Pa迟发性合并症及其处理。病因及发病机理:遗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2 病理及生化病理。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四主征):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辅助检查: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措施。5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发病年龄、起病方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等。
(2)与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鉴别。6 治疗:
(1)药物治疗: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左旋多巴(L-Do Pa。)及复方左旋多巴、DA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激动剂等。(2)外科治疗。预后:本病是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第十三章 癫痫
一、教学目的
了解癫痫病因、影响发作的因素、痫性发作分类原则、掌握痫性发作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癫痫病因及影响发作因素、痫性发作分类原则。
(二)掌握各类发作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三)掌握癫痫发作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四)掌握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的抢救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简要介绍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痫性发作分类原则及癫痫诊断方法。痫性发作与癫痫的概念,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2 癫痫发作分类及临床表现:痫性发作分类原则:根据首次发作临床表现、脑电图改变提示放电起源于一侧脑部或双侧同时放电分为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
237 癫痫诊断方法:癫痫诊断步骤(三步法),癫痫临床诊断(详细发作过程、脑电图特异性表现)。
(二)癫痫发作:重点讲解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部分运动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临床表现,一般介绍其他发作类型的临床表现。讲述癫痫发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部分性发作分类与临床表现:单纯部分性发作(不伴意识障碍)、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意识障碍)。全面性发作分类与临床表现: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强直性发作、阵挛性发作、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典型失神、非典型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癫痫发作的诊断:根据典型发作史及特异性脑电图改变。鉴别诊断:主要与晕厥、假性癫痫发作等鉴别。
(三)癫痫的治疗与预防:重点讲解癫痫发作的治疗原则,介绍常用的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鲁米那、苯妥英钠)及其副作用。1 确定是否用药 正确选择药物:根据发作类型、药物治疗反应、病人年龄、耐受性等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 注意药物用法 4 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5 尽量单药治疗 合理的联合治疗及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7 增减药物、停药及换药原则
(四)癫痫持续状态:重点讲述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的临床及抢救原则。临床表现及分类 治疗原则(GTCS持续状态):快速控制发作,同时给予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控制发作首选安定静脉推注。
第十四章
脊髓疾病
一
教学目的
(一)了解脊髓的解剖。
(二)掌握脊髓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定位诊断。
(三)掌握常见脊髓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
二
教学要求
238
(一)了解脊髓的解剖。
(二)掌握脊髓横贯性和不完全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定位诊断。
(三)掌握各节段脊髓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定位诊断。
(四)掌握常见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五)了解脊髓空洞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自学为主)。
三
教学内容
(一)概述 脊髓的解剖:脊髓的外部结构(位置、分段、脊膜)、内部结构(灰质、白质、传导束)。重点讲述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1)横贯性损害:高颈段、颈膨大、胸髓、腰膨大、脊髓圆锥和尾节、马尾。
(2)不完全脊髓损害:脊髓半切损害、中央管附近损害、前索损害、后索损害、侧索损害、前角损害、侧角损害、侧角损害。
3、掌握脊髓横贯性和不完全损害的定位诊断。
(二)急性脊髓炎 概念 2 病因和病理 3 临床表现
(1)重点讲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辅助检查(腰穿、电生理检查、脊髓MRI)、诊断、鉴别诊断(要与脊髓硬膜下脓肿、脊柱结核或转移性肿瘤、脊髓肿瘤或出血鉴别)、治疗(激素、B族维生素、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理疗康复、防治并发症、护理等)及预后。
(2)了解急性上升性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的特点。
(三)脊髓压迫症 概念及病因(最常见于肿瘤,其它如炎症、脊柱外伤、脊柱退行性病变和先天性疾病等)。临床表现
(1)急性脊髓压迫症:急性起病,很快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休克。(2)重点讲述慢性脊髓压迫症:分期(根痛期、部分受压期、完全受压期)、神经根症状、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膜刺激症状。
239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包括压颈试验、Froin征)、脊柱X线片、CT及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1)判断脊髓损害是否为压迫性(排除:急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2)判断受压的节段及病灶在髓内还是在髓外。(3)判断脊髓压迫症病因。5 治疗
手术治疗、对症治疗、瘫痪肢体的治疗等。
(四)脊髓空洞症(自学为主)
了解脊髓空洞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前角细胞受损、神经源性关节病、皮肤损害及营养障碍)、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第十五章
周围神经疾病
一
教学目的
在了解周围神经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分类、症状学及辅助检查的基础上,学习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周围神经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分类、症状学及辅助检查。
(二)了解GBS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掌握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临床分类、症状学、辅助检查。
(二)三叉神经痛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四)坐骨神经痛的分类(含病因和病变部位)、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五)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含临床类型)、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240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重症肌无力的概念、发病机制、掌握其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抢救治疗原则及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神经-肌肉接头的解剖和传递特点、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Osserman临床分型。
(二)掌握重症肌无力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
(三)重点掌握重症肌无力危象概念、类型、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抢救原则。
(四)了解重症肌无力与Lamber-Eaton综合征的鉴别要点。
三 教学内容
(一)病因与发病原理
简要介绍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与自身免疫、运动终板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有关。
(二)临床表现 特征性表现为受累肌肉的病态疲劳; 2 Osserman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 3 危象的概念、分类、原因及鉴别。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包括疲劳试验在内的临床表现;必要时进行药物试验(介绍腾喜龙、新斯的明试验)及电生理诊断。主要与Lambert-Eaton综合症相鉴别。
(四)治疗
抗胆碱脂酶、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危象的抢救及处理原则。
第二节
周围性麻痹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肌肉疾病的概念及骨骼肌的解剖,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掌握其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抢救治疗原则及方法。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肌肉疾病的概念及骨骼肌的解剖。
(二)掌握周期性麻痹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
(三)了解周期性麻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离子通道及离子通道病。
241
三 教学内容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简介周期性瘫痪的发病机制,与钙通道病变、终板电位下降、去极化阻断有关。
(二)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饱餐等可诱发,血清钾低,心电图可有典型低钾性改变。严重病例可出现严重心律师事务所失常、累及呼吸肌而造成死亡。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发作过程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补钾治疗有效可确立诊断。与格林-巴利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等相鉴别。
(四)治疗
补钾治疗,口服补钾为主。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
广东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
二 组织内容
教学课件的制作、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和教学互评、临床病例的准备、教学手段的应用。
三 教学方法
(一)理论课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换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二)临床见习课 神经系统体查法:先播放体查法影像资料,接着由带教老师示范正确的神经系统体查法,然后分组练习,带教老师解疑,最后由带教老师作总结,布置课外练习的作业。神经系统疾病各论见习: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和每次不同的内容,由带教老师选择不同病种的病例进行见习,其方法为:先由带教老师讲解教学要求,示范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然后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每组选一名同学负责一名病人的病史询问、体察法和最后总结,其他同学负责补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集中讨论,由各组发言,老师进行汇总分析。
242
四 考核办法
(一)理论考试: 在理论课结束时,采用闭卷笔试100分钟,占考试总评成绩的70%。
(二)见习考试:临床见习中以纪律、问诊、体查、提问等综合考核4次,计为平时成绩,占考试总评成绩的30%。
Ⅳ 教学时数
理 论 课 内 容 绪 论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损害的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头 痛 脑血管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运动障碍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癫 痫 脊髓疾病 周围神经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疾病 考 试
合 计
合计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2 3 2
神经系统其他疾病 2 2
急性脑血管疾病 1 1
神经系统阳性症状体征及定位诊断 3
学 时 1 7
临床见习内容 神经系统体查法
学 时 3
243
第二篇: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2013年沧州市人民医院教学大纲
第一章
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及定位诊断
一、主要教学内容 感觉系统I 1、感觉的分类:特殊感觉、一般感觉及试感觉(痛、温、触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2、痛温觉、触感觉和课感觉的传导路;神经节段性支配及周围性支配。3、感觉障碍:抑制性症状及刺激性症状的感觉过敏、感觉异常、疼痛等表现。
4、定位诊断:周围型、后根型、脊髓半侧及横贯离断型、脑干型、内书型、皮质型等表现。
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的组成: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和小脑。2、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及损害症状、中枢性痛与周围性瘫的特点及其鉴别,神经休克的表现。
3、瘫痪的定位诊断:中枢性:皮质型、内束型、脑干性、脊髓型(横贯与半侧损害);周围性、前角型、前根型、周围神经型。
4、锥体外系解剖、生理及损害症状、肌张力改变及不自主动作、如
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扭转痉挛、偏身投掷运动和抽动症。
5、小脑的解剖、生理及损害症状:共济失调、平衡障碍、肌张力改变、眼球震颜和物音障碍。小脑损害症状在病灶同侧。
反射
1、反射孤的级成及分类
2、反射改变的临床意义: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损害的症状
1、额叶损害症状;精神障碍、运动障碍、言语障碍、侧视麻痹。2、顶叶损害症状:感觉障碍、失用、角回综合症、体象障碍。3、颞叶损害症状:精神障碍、言语障碍、嗅、听觉障碍。4、顶叶损害症状:视觉障碍、幻觉、视觉失认等。5、内束损害症状: 三偏综合征
6、脑干损害症状:交叉性症状、颅神经症状 7、意识障碍:嗜唾、昏唾、昏迷。神经系统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特殊检查。
2、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平片,造影检查,CT及MRI
3、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脑诱发电位、肌电图
4、TCD检查 脑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的应用解剖、生理及损害症状; 1、视路中损害产生的不同视野改变及眼底改变。
2、Ⅲ Ⅳ Ⅵ对脑神经损害所致眼外肌和眼内肌损害症状。3、各部位(周围神经、核、核上)病变所致面部感觉障碍的不同分区。4、中枢性面症与周围性面瘫的表现。5、前庭病变的症状。
6、舌咽炎神经损害症状,假性球麻痹的表现。7、舌下神经损害的表现;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感觉系统的分类、损害症状及定位诊断。2、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的表现及区别
3、掌握单瘫、偏瘫、交叉瘫、四肢瘫损害部位及临床表现 4、了解锥体外系及小脑损害的症状。
5、掌握脑损害的常见症状:瘫疾及抽稿感觉障碍,言语障碍、精神障碍、视觉症状。
第二章
周围神经病
一、讲课内容 概述
简要说明周围神经疾病的分类,如单神经病与多发性神经病,了解周围神经刺激性和麻痹性两类症状的特征。
三叉神经痛 1、简述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2、重点讲述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起病年龄,发作形式为连续发作的电击样剧痛,板击点现象及伴随症状。
3、诊断要点及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牙痛的鉴别。
4、治疗上以止痛为目的,首选药物为卡马西平,其他方法为封闭及手术治疗。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1、简述面神经麻痹的病因。
2、重点讲述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单侧面神经周围性瘫的症状和体症,贝尔现象
3、诊断要点及与继发性面神经麻痹和中枢性面瘫的鉴别。4、急性期应尽早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及辅以其他治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病因为变态反应
2、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的周围性瘫,常因紧及呼吸而窒使死亡,常见的颅神经损害为双侧面瘫和延髓麻痹,可有未梢型感觉障碍,神经根刺激征阳性,可有自主神经症状,脑脊液的蛋白一细胞分离为其特征。
3、诊断要点及与急性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的鉴别。4、该病的对症治疗极为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延髓麻痹时及早下胃管,对因治疗可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及首选的治疗药物 2、掌握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及早期治疗方法。
3、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常见死因,诊断要点及主要治疗方法。
4、熟悉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和气管切开的指征。
第三章
脊髓疾病
一、主要教学内容 概述
1、简介脊髓的外部与内部结构及生理功能。2、介绍脊髓与脊椎的对应关系
3、讲解脊髓病变产生的灰质节段性损害,血质传导束性损害,脊髓半侧损害及横贯性损害的症状。
急性脊髓炎
1、简述病因: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
2、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既截瘫、损害平面以下的感觉障碍,束带感及以膀胱状为主的植物神经症状。急性期体征常脊髓休克表现,病程发展可为上升性脊髓炎。
3、腰穿检查的意义及影像学诊断 4、诊断要点及与其它脊髓病的鉴别
5、急性期治疗以糖皮激素为主,尿潴留时应保留导尿,要防止褥疮和合并感染。
脊髓压迫症
1、简述脊髓压迫症的概念及常见的病因分类
2、描述慢性脊髓压迫症的三个期,既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期及完全横贯期,以及神经根、感觉、运动、反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3、腰穿及影像学诊断 4、脊髓疾病的节段平面定位 5、简述治疗原则。运动神经元病 1、简述该病的病因
2、详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表现及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进行性延髓麻痹的临床表现。
3、简述其诊断及治疗。脊髓空洞症
1、简述该病的病因。
2、详述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3、简述其诊断及治疗。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脊髓的生理及解剖,熟悉脊髓与脊椎的对应关系,掌握脊髓损害的四种表现。
2、掌握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3、掌握腰穿在脊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4、熟悉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及脊髓的定位诊断。5、熟悉运动神经元病临床分型及表现。
5、熟悉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第四章
脑血管疾病
一、主要教学内容 概述
1、简述脑血管病在临床疾病中的重要地位。2、详述脑血管的解剖及主要供血区。3、简述脑血管病的分类及常见病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病因:微栓塞学说、血液动力学改变、颈部受压,血疗痉挛等。2、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及每次发作经历的时间,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
底动脉系统缺血的表现。
3、诊断:典型发作性脑局灶功能缺失的痛及症状体征,排除其他疾病,如癫痫、尼尔病即可诊断。
4、治疗:A、查找和去除病因;B、药物治疗常用方法为护客、扩血症、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钙桔抗剂或中药治疗。C、外科手术治疗。
脑血栓形成
1、病因:常为动脉粥样硬化,体高血压高血酯症或糖尿病,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粘度增加常致急性缺血症状。
2、病理:脑缺血后组织改变的过程,以及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简述出血性梗塞。
3、临床表现:A、年龄系见于50~60岁以上病之;B、常患有动脉硬化,伴以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C、多于静感下发病;D、症状经数小时或1~2天达高峰;E、不同动脉闭塞时具有不同的临床局灶症状,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推一基底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6、全脑症状通常不重;F、简述临床类型。
4、辅助检查:腰穿及CT。
5、诊断:讲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6、治疗:A、一般处理及调整血压,B、早期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C、扩容及扩血治疗;D、脑保护:如抗自由基、钙桔抗剂、谷氨政兴脊受体抑制剂,细胞活化剂等;E、防治脑水肿;F、中医药治疗;G、手术治疗。H、恢复期治疗。
脑栓塞
1、病因和发病机制,简述栓子来源和病理改变。
2、临床表现:对照于脑血栓形成的表现,强调共发病年龄、起病速度及病后的一些特殊表现,如癫痫,意识障碍及栓子来源的有关症状和体征。
3、简述其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脑出血
1、病因:强调高血压的病因及动脉硬化和微动脉瘤破裂的机制。2、病理: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及病理改变。
3、临床表现:A、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B、动态下起病;C、发病在数分钏至数小时达高峰;D、全脑症状明显,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因脑疝死亡。E、不同出血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如基底节区、脑肿、桥脑、小脑、脑室出血。F、其他症状:如高血压、脑膜刺激症等。
4、辅助检查:腰穿及CT
5、诊断:强调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主要为脑血栓和其他至突然错述的疾病。
6、治疗:强调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既防止继续出血、减低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和防治并发症,注意调整血压,简介手术治疗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
1、病因:先天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2、病理:好发部位及出血后的影响所致症状。
3、临床表现:A、发病年龄及起病状态及速度;B、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的头痛、呕吐,可有一过性意识不清;C、脑膜征明显,由血管痉 挛所致的其他症状。
4、辅助检查,腰穿所见血性脑脊液及CT改变。脑血管检查的意义。5、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6、治疗:本病 治疗原则是制止继续出血,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复发,主张用抗纤溶药物,防止发生脑血管痉挛,及去除出血原因。
二、主要教学要求:
1、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地位,了解脑血管病的临床分类及应用解剖。
2、掌握TIA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3、掌握脑血栓形成的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
4、在脑血栓形成的基础上熟悉脑栓塞的临床难点及处理。
5、掌握脑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6、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第五章
癫痫
一、主要讲授内容
1、病因:介绍症状性和特发性癫痫的常见原因。
2、发病机制:简述痫性活动的发生和终止,介绍痛性活动的传播途径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3、临床表现:介绍癫痫的痛性发作分类,详述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失神发作的表现,重点描述强直一阵挛发作的表现及分期,简介婴儿痉挛症。
4、介绍脑电图的诊断价值。
5、诊断要点如是否为癫痫及分型和病因诊断,需与癔病,晕阙相鉴别。6、治疗:A、病因治疗;B、对症治疗;C、既抗痫药物的就用,强调按癫痫类型选药,药物使用方法及治疗的终止。D、介绍癫痫持续状态及处理。E、简介预防措施。
二、主要教学要求
1、熟悉癫痫的病因及痛性活动的传播途径。
2、掌握癫痫的分类及常见作类型的表现,重点掌握强直阵挛发作的临 床表现。
3、了解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4、掌握癫痫的诊断原则。
5、掌握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和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方法。
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胱髓鞘疾病
一、主要教学内容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1、病因及病理:简介疱疹病毒及弥散性大脑半球的损害。
2、临床表现:A、常为急性起病,伴有全身感染症状;B、精神症状常较突出,常有意识障碍及抽搞;C、局灶症状根据病变不同而异;D、常有脑膜刺激征,可因颅压高而致脑疝形成,导致死亡。
3、辅助检查:脑电图、腰穿、脑部CT以及病毒检测。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治疗:A、抗病毒;B、肾上腺皮质激素;C、对症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1、病因:感染、疫苗接种和其他。
2、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对照于单疱脑炎介绍其区别。3、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4、治疗:早期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对症处理。多发性硬化
1、简介脱髓鞘疾病的概念、分类 2、简介多发性硬化的病因。
3、临床表现对脑室周围、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病变为主,我国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最多,简介发作性症状。
4、诊断:说明多灶性、缓解复发的临床特点,简介诊断标准。5、治疗:皮质类固醇,对症治疗,护理等。
二、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单纯疱疹脑炎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了解其治疗方法。2、熟悉急性播放性脑炎的脊床表现和处理。
3、熟悉多发性硬化的好发部位和临床多病灶,缓解复发的特点。
第七章
头痛
一、主要教学内容 1、简述头痛的发生机制
2、介绍偏头痛有关的几种主要因素,3、详述偏头痛的临床表现,重点介绍典型偏头痛及普通偏头痛的症状过程。
4、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介绍临床常风头痛的疾病,如丛集性头痛,其他血管性头痛颅内占位和血管性病变,神经症及紧张性头痛。
5、发作期的治疗如麦角胺咖啡因和乙酰水杨酸,以及预防治疗。
二、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2、熟悉偏头痛发作时的治疗
第八章
锥体外系疾病(震颤麻痹)
一、主要教学内容
1、简介锥体外系疾病的分类及症状 2、简介震颤麻痹的病因、病理及生化改变。
3、描述震颤麻痹的临床表现,重点介绍强真、震颤、运动减少之主征及特征性表现。
4、治疗:抗胆碱能药物,舍刚烷胺左旋多巴及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
二、讲授要求
1、掌握震
麻痹的三重征及表现 2、熟悉震
麻痹的药物治疗
第九章
肌肉疾病
一、主要教学内容 概述
复习肌肉的组织结构和收缩生理,乙酰胆碱在肌收缩中的作用。重病肌无力
1、简介其病因和发病抗制
2、介绍本病的病态疲劳的特征,介绍其临床表现及分型,介绍重症肌 无力危象
3、介绍该病的诊断步骤,重点介绍新斯的明试验
4、重点介绍抗胆碱酷酶及皮质类固醇的治疗,简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处理。
周期性瘫疾
1、简介病因及发病抗制
2、介绍周期性瘫痪以急性起病、多为双侧对侧近端为主的肢体无力,在几小时至几天内自然缓解,易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
3、发作期血清钾降低,心电图改变
4、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如甲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中毒,利尿剂等。
5、治疗以口服钾为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简介其遗传病因
2、重点介绍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3、简介其诊断要点和治疗 肌炎
1、简介病因及发病抗制
2、重点介绍急、慢性肌炎的临床表现
3、简介其诊断要点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熟悉该病的治疗,了解重症股无力危象的表现处理。
2、掌握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3、熟悉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4、掌握肌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第三篇: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2.熟悉如何学好神经病学。讲授内容
1.一般介绍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2.一般介绍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3.重点讲解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囊、脊髓、大脑半球、视神经的解剖特点。2.熟悉运动系统、感觉系统传导通路。3.了解神经、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讲授内容
1.重点讲授内囊、脊髓、大脑半球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2.详细讲解运动、感觉、视觉传导通路。
3.一般介绍脑与脊髓的血管、脑神经、周围神经和肌肉的解剖及生理特点。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类型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2.掌握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3.掌握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特征及病变部位。
4.掌握感觉障碍、瘫痪的各种类型临床表现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5.掌握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6.熟悉失用症和失语症的临床表现。7.了解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2.重点讲解失语、失用、失认症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脑死亡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4.重点讲解不自主运动的临床表现、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5.详细讲解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类型的诊断原则。
6.详细讲解瘫痪的临床表现,定位诊断,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7.一般介绍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常规体检方法。2.重点掌握肌力检查及六级记录法。
3.熟悉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现病史应询问的主要症状。4.了解昏迷病人、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体检法。讲授内容
1.详细讲授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方法。2.一般介绍现病史的采集。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目的要求
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讲授内容
重点讲解常见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CSF、DSA、CT(CTA)、MRI(MRA)、EEG(AEEG、VEEG)、EP、EMG、TCD、肌肉和神经组织活检。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目的要求
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讲授内容
重点讲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第七章
头痛
目的要求
1.掌握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2.熟悉偏头痛的诊断和分类、鉴别诊断和治疗。3.了解引起头痛的常见原因和头痛发生的机制和诱因。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偏头痛的临床表现。2.详细讲解偏头痛的治疗。3.重点讲解偏头痛的诊断、鉴别诊断。
4.了解引起头痛的常见原因和头痛发生的机制。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2.熟悉各种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3.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和病因。讲授内容
一、概述
重点讲解脑的血液供应、常见的脑血管病病因、危险因素。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重点讲解TIA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三、脑梗死
1、详细讲解脑梗死的诊断、鉴别诊断。
2、详细讲解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3、一般介绍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病因、病理、分类。
四、脑出血
1.重点讲解脑出血的临床表现。2.重点讲解脑脑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3.详细讲解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4.一般介绍脑出血病因、发病原理和病理改变。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
1.详细讲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2.重点讲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重点讲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4.一般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
2.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熟悉痴呆的鉴别诊断。
4.熟悉运动神经元病的肌电图表现、鉴别诊断(与颈椎病、脊髓空洞症的鉴别)。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2.详细讲解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3.重点讲解运动神经元病的肌电图表现、鉴别诊断。4.重点讲解痴呆的鉴别诊断。
5.一般介绍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2.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
3.熟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检查方法及治疗原则。4.熟悉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方法。
5.了解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脑囊虫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6.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定义、分类及感染途径。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2.重点讲解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3.一般介绍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方法。4.一般介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定义、分类及感染途径。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2.熟悉多发性硬化治疗方法和诊断标准。3.了解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重点讲解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标准。3.一般介绍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
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震颤麻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2.掌握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3.熟悉震颤麻痹的鉴别诊断。
4.熟悉肝豆状核变性的实验室检查方法。5.了解锥体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病变时出现的症状。6.了解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震颤麻痹的临床表现。2.详细讲解震颤麻痹的治疗方法。3.详细讲解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4.重点讲解震颤麻痹的鉴别诊断。
5.重点介绍肝豆状核变性的实验室检查方法。6.一般介绍震颤麻痹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7.一般介绍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第十三章
癫痫
目的要求
1.掌握癫痫的发作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2.掌握强直-阵挛型发作持续状态的抢救措施。3.掌握癫痫和痫性发作的定义。
4.掌握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表现和失神小发作的临床表现。5.熟悉癫痫的鉴别诊断。6.熟悉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
7.了解癫痫的病因与发作原理、诱因。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发作分类。
2.详细讲解癫痫的治疗,包括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发作时的治疗、对因治疗和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强直-阵挛型发作持续状态的抢救措施。3.重点讲解癫痫的临床表现。4.重点讲解癫痫的诊断要点。
5.重点讲解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和撤药、换药原则。6.一般介绍癫痫的病因、发作原理和诱因。
第十四章
脊髓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脊髓疾病的定位诊断。
2.掌握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3.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4.了解脊髓压迫症治疗原则。讲授内容
一、概述
详细讲解脊髓疾病的定位诊断。
二、急性脊髓炎
1、详细讲解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特点和治疗原则。
2、重点讲解急性脊髓炎的鉴别诊断。
3、一般介绍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脊髓压迫症
1.详细讲解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
2.详细讲解掌握脊髓压迫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一般介绍脊髓压迫症的治疗原则。4.一般介绍脊髓压迫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第十五章
周围神经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2、掌握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了解周围神经疾病分类和临床表现
4、了解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讲授内容
一、概述
一般介绍周围神经疾病分布形式。二、三叉神经痛
1.详细讲解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2.重点讲解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3.一般介绍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1、详细讲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2、重点讲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
3、一般介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
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详细讲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重点讲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鉴别诊断。3.一般介绍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分型、诊断、治疗原则和危象的处理。2.掌握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和治疗。3.熟悉重症肌无力的鉴别诊断、辅助检查。4.了解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讲授内容
1.详细讲解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2.详细讲解重症肌无力的诊断、鉴别诊断。3.详细讲解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原则。
4.重点讲解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分型和治疗。5.一般介绍周期性瘫痪的发病机制。
6.一般介绍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第四篇:《神经病学》(第5版)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通过教学,学生应具备应用神经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临床资料的能力,掌握应用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去推测病变部位,并能借助检查资料获得完全诊断,依据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神经病学的病史采集和临床诊断思路,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2.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掌握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3.掌握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4.熟悉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熟悉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熟悉常见病毒性脑炎(单疱病毒)及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并掌握其处理原则。
5.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熟悉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了解病因、分类与发作原因。
6.掌握震颤麻痹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抗震颤麻痹药物的应用,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掌握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熟悉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一)、绪论(0.5学时)
1.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2.熟悉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3.掌握学习神经病学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4学时)
1.掌握各种意识障碍的概念,熟悉昏迷的鉴别诊断。
2.掌握失语症的概念、分类、临床特点与对应的病灶部位,了解失用症及失认症的概念、临床类型及表现、对应的病灶部位。3.*智能障碍和遗忘综合征
4.了解视力障碍的病因,掌握视野缺损的概念及对应的病变部位。
5.掌握复视、核性眼肌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和霍纳征的概念,熟悉不同类型眼肌麻痹的鉴别诊断、相应的病变部位,了解一个半综合征的概念。
6.掌握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7.熟悉耳聋的临床类型与鉴别诊断,熟悉眩晕的临床类型与鉴别诊断。8.掌握延髓麻痹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9.掌握晕厥与痫性发作的概念,熟悉晕厥的分类及临床特点,熟悉晕厥与痫性发作的鉴别诊断。10. 掌握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定位诊断。
11. 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12. *肌萎缩 13. *步态异常
14. 了解不自主运动各种症状常见的疾病。
15. 掌握共济失调的分类、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熟悉各种类型共济失调的鉴别诊断。
(三)、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0.5学时)
1.了解病史询问的要点,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和难点。2.掌握昏迷患者的检查和诊断思路。
3.了解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的检查和临床意义。
(四)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0.5学时)
1.掌握腰椎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掌握CSF的常规、生化和免疫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掌握DSA、CT、MRI、MRA检查的临床适应症。
3.*神经电生理检查,超声,同位素,活检,基因诊断。
(五)神经系统的诊断原则(0.5学时)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两个基本方面。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准则;掌握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3.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六)周围神经病(2学时)
1.熟悉三叉神经痛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偏侧面肌痉挛、多发性脑神经损害、脊神经疾病。
3.掌握AIDP和CIDP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七)脊髓疾病(3学时)1.熟悉脊髓的解剖生理,掌握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脊髓病变的定位原则。2.掌握急性脊髓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2.掌握脊髓压迫症的病因、不同类型及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
3.了解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因、病变部位及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4.*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病。
(八)脑血管疾病(3学时)
1.了解脑的血液供应,熟悉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
2.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3.掌握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临床类型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
4.熟悉腔隙性梗塞的临床表现。熟悉脑栓塞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5.掌握脑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6.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复发。
(九)中枢神经系统感染(0.5学时)
1.掌握单纯疱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熟悉治疗原则及辅助检查,了解其发病机制。
2.*朊蛋白病,AIDS的神经系统病变,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螺旋体感染性疾病,脑寄生虫病。
(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0.5学时)1.掌握脱髓鞘疾病的概念及病理特征。
2.掌握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方法,熟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
3.了解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
(十一)运动障碍疾病(1学时)
1.掌握锥体外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两组锥体外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2.熟悉震颤麻痹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熟悉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小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肌张力障碍、Huntington舞蹈病、抽动秽语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
(十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十三)癫痫(2学时)
1.了解癫痫的病因及发作原理。
2.熟悉癫痫的临床分类及诊断方法:详述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强直痉挛发作),全面性发作(典型失神发作、强直——痉挛发作)未分类的发作。
3.掌握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及治疗原则。
(十四)头痛(1学时)
1.了解头痛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基础。
2.掌握头痛的诊断要点,掌握偏头痛的分型和临床特点及相应处理。3.掌握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诊治要点。
(十五)*睡眠障碍
(十六)痴呆(1学时)
1.熟悉痴呆的定义和常见痴呆的诊断。
2.掌握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十七)*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十八)*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十九)神经-肌肉接头疾病(1学时)
1.了解肌肉的组织结构和收缩生理,乙酰胆碱在收缩中的作用。
2.掌握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熟悉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型及危象发作的类型和治疗,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本病为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依据。
(二十)肌肉疾病(1学时)
1.掌握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熟悉其临床分型。
2.掌握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3.了解多发性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注] 打*章节为学生自学部分。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见习)
(一)神经系统检查:熟悉神经系统检查,床边观察典型体征,了解病史的采集,巩固课堂内讲述的总论内容,做好定位诊断。(3学时)
(二)脑血管疾病:掌握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及一般处理原则,对典型病例进行示教,了解几种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3学时)
(三)脊髓病、震颤麻痹、周围神经病:对这几种疾病进行床边示教,掌握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3学时)
(四)电视示教:通过华山医院示教片和二军大示教片对神经科常见疾病有一系列了解,弥补某些病种的不足。(3学时)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神经病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又是神经科学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与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病因与病理的诸多基础学科息息相关,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为推动。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
主要参考书:神经病学,第四版,王维治主编
神经病学,第二版,史玉泉主编 神经病学,第二版,吕传真主编
第五篇:病理学理论教学大纲-5年制2007预
病理学教学大纲
陈平圣
Tel:83272507-1
E-mail:chenps@seu.edu.cn
绪 论 掌握内容:
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内容: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概念、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内容:
病理学的发展和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新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掌握内容:
1.细胞和组织几种常见的适应性变化(萎缩、肥大、化生和增生)的概念、常见类型和病理改变。2.细胞和组织常见的损伤性变化—变性的常见类型: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掌握各自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和形态变化。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结局。4.凋亡的概念及发生机制。熟悉内容:
粘液变性、淀粉样变性、色素沉着和钙化的概念和病理变化。了解内容:
1.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表现,包括细胞膜的病变,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的病变,细胞核的病变和基底膜的病变。
2.结合病理变化及发生部位,了解适应性变化、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结局和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掌握内容:
1.再生和修复的概念、再生方式和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2.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熟悉内容:
熟悉影响再生的因素、创伤愈合的概念和类型。
了解内容:
创伤愈合的形态变化及对人体的意义。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掌握内容:
1.充血及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2.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过程,血栓的类型、血栓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3.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种类和运行途径、血栓栓塞及其后果。4.梗死的概念、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危害。
了解内容:
出血、水肿的概念、原因、类型、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章 炎 症 掌握内容: 1.炎症的概念。
2.急性炎症渗出过程中血管反应,液体及细胞渗出的概念及有关名词(渗出液、炎性水肿、炎性积液、炎细胞浸润、趋化作用、趋化因子等)。炎症介质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炎症介质的作用。2.急性炎症常见类型(中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的概念、病变特点及结局。3.一般慢性炎、肉芽肿性炎的概念及病变特点。熟悉内容:
1.炎症变质、增生等基本病变。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3.白细胞渗出的过程、吞噬过程和机制、炎细胞的种类及功能。4.炎症的结局。了解内容: 1.炎症的原因。
2.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类型和通透性增高的机制。
第五章 肿 瘤 掌握内容:
1.肿瘤的概念、肿瘤性增生和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2.肿瘤的形态和结构特点。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及转移途径。
3.肿瘤的命名及分类原则,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概念。常见的癌前病变。4.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熟悉内容:
1.熟悉乳头状瘤、腺瘤、囊腺瘤、鳞癌、腺癌、畸胎瘤等肿瘤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常见的致癌因素及其致癌的特点、癌基因及其产物、肿瘤抑制基因及其产物。
2.熟悉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的原则。3.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内容:
1.肿瘤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机制。
2.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骨肉瘤等肿瘤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掌握内容:
1.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本病变特点及后果。
2.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类型及病理改变,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病变及结局和危害。3.高血压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各期的病理变化及后果,各脏器的病变特点及危害性。
4.风湿病基本病变及其发展过程,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及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结局和危害。
熟悉内容:
1.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发病机理。
2.慢性心瓣膜病的发病机理、病理形态学特点、危害性及临床病理联系。
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了解内容:
1.高血压病、风湿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2.了解心肌病及心肌炎的概念及常见类型,结局和危害。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掌握内容:
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硅沉着症的病理变化、合并症及临床病理联系。
2.上述四种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肺心病的机制、病理学基础及肺心病的病理变化。
3.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比较其主要异同点。
4.鼻咽癌及肺癌的病因、常见类型、病理形态、转移途径及其预后。了解内容: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硅沉着症的原因、发病机理、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掌握内容:
1.溃疡病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合并症。2.阑尾炎的类型、病变特点及合并症(自学)。
3.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类型。4.肝硬变的基本病变,各型的病变特点。
5.消化道肿瘤的好发部位和转移途径。早期癌与进展期癌的定义,肉眼及组织学类型。6.原发性肝癌的肉眼及组织学类型,蔓延和转移。熟悉内容: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住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病变特点。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内容:
1.阑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非特异性肠炎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特点。
2.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变特点。了解门脉性,坏死后性及胆汁性肝硬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胆石症和胆道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变。了解急性胰腺类的病因发病和病变。
第十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掌握内容:
1.结核病基本病理变化、肺结核的类型及病理特点、转归。
2.细菌性痢疾、伤寒、阿米巴病、血吸虫病、梅毒、艾滋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变特点,病毒性脑炎的基本病变。熟悉内容:
以上各病的主要侵犯部位、合并症及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内容:
传染病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肺外器官结核病理特点、转归。
六、考核方式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95%平时成绩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