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年社会学理论
上海大学10年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1、社会学的想象力
2、马克斯·韦伯
3、镜中我4、5、6、二、简答题(90分)
1、简述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2、3、简述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4、《乡土中国》中任选两篇谈谈读后感
5、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6、简述科层制的特征
三、论述题(30分)
论述帕森斯以后五个社会学家的主要观点。
第二篇:《现代社会学理论》读后感
《现代社会学理论》读后感
社会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集大成的理论体系,它集合了从哲学发展分化出众社会科学以来的一切方法论和论述支点,将一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扁平放置到“社会”这个领域中,认为无论是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还是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它们论述的对象,在其横截面上都发生在社会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讲,对“社会”这一概念的认知,的确是社会学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支点,也给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场域。
马尔科姆·沃特斯的这本《现代社会学理论》并非现代社会学的前沿成果展示,反而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学生教材。当然这并不能成为质疑该书的理论价值的理由。因为对于中国理论界而言,社会学是一门最有价值的引进理论系统,对于中国建国以后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及其体系构建,包括教育教学、应用对策系统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而这本教材也系统全面的向国内学者展现了这个西方当前最庞大也最具人气的学科类型的内在结构和学术价值。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为绪论,是对全书的基本框架和理论背景的预览,介绍了一些一般性的理论常识,如提出了“社会是什么”这样一个初始命题,从而揭开了关于社会的几大流派的基本理论立场,用两大维度来划分社会的本质类型,即主观与客观、个体与集体。主观个体则主张社会是行动构建的,主观集体则主张社会是功利的;客观个体主张社会是功能的集合,客观集体主张社会是一种结构。两大维度和四大基本框架划分出的社会本质论类型有行动主义、理性主义、结构主义与系统论四大流派,囊括了以韦伯、马克思、涂尔干、吉登斯、哈贝马斯等众多西方社会学家的思想体系。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就是介绍这四大流派的基本观点细节。第六章到第九章是社会理论的一些重要论题,文化与意识形态,权力与国家,社会性别与女性主义,分化与分层。如果说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本体论和认识论,讲的是西方学者是如何认识社会,在他们眼中的社会是什么,那么
第六章到第九章就是系统论,是说有关于社会这个系统,其中有哪些子系统和子问题需要个别对待,这些子系统对于整个社会理论体系具有哪些填补作用。最后一章谈的是社会理论的发展前景,谈到了一些初露端倪的新领域和新思路,如要融入实证主义或追求宏大理论体系之辩,目的是要让社会理论与现时代社会结构与形态越发契合,并在巨大的转型运动与频发的现代社会危机中能够以更为敏锐的视角发现问题的症结,从而予以明智的诊断。
这本书在阅读上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即要突破的是大量的理论背景,因为是一本给西方社会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示范性教材,而且社会理论又是西方理论界的原创,因此穷尽式的汇集了西方社会理论学家,包括一些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与历史学等方面的大师。而每一个学者的理论体系都是独立而自给自足的,因此将他们按照某个特定为主题安排在一个维度上,的确是作者总揽全局的理论视野和功底决定的。一本教材必须要有大量的常识系统储备,而更重要的是呈现在整个作品中清晰而理性的逻辑结构,而不是大量学者及其观点的堆砌罗列,这种清晰的逻辑结构才具有示范性和引导作用,让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内在的常识结构和逻辑,有利于自行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多角度判断、发散联想的学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尤其是对于社
会理论这种拥有着庞大繁复的研究对象的学科来说,知识信息系统、逻辑系统与结构模式的构建和塑造,通过对各个学者基本观点的介绍和评述,展现出整个社会理论的博大精深和整体价值。
这本教材读过两遍之后,虽然不能说对整个西方社会理论体系了如指掌,但是基本的框架是可以领略到的。从最直观的道理来思考,社会是个体的人组成的,因此从外部形态来看,社会是人群;而人群区别于兽群的特征,就在于人具有理性,因此社会又可以看成是具有理性行动的人群;而从宏观来看,社会是具有若干功能的,如发展,协调,综合管理,因此社会又是一个具有各种功能的有机体,如动力系统与公平分配系统两大支柱功能。社会不是扁平的、整齐划一的,而是有层次和差序结构的,这种层次和结构才能保证社会发挥各种功能的动态性和时效性,从而形成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总之,这本西方大学生的教材,对于国内学者和学人来说,不可谓不受益。知识的储备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在于一本书所能够提供给读者的启示,包括每一个观点、知识片段配比的内在逻辑结构,这对于读者是最重要的。社会理论作为一种庞大的、包括万象的理论,其内在的知识和理论含量是浩如烟海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逻辑结构和主题串联,恐怕光是各个理论家的观点就很难掌握。而且一本大学生教材也的确是需要有一条或几条线索来支撑,而不能是知识的堆砌。否则,再精读这本书多少遍,也只能培养出一些凌乱知识的容器,而不是独立思考、大胆假设、思维发散的学人。读书如此,学习社会理论更是如此。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让你的脑子变成那本书,而是最大限度的理解书的作者并超越他。否则,我们看书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本社会学理论,更为现实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转变思路,用“如何看待社会这个东西”的思路来看待当前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转型,而诸如科学发展观这样的战略思想,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理论,指导各行各业如何站在改变社会、优化社会结构这个角度来构建自己的发展路径。认识社会是什么,才能明智的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更理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再有特色,也是社会。
第三篇:西方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社会表面下的结构
结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秩序。
1、亚里士多德:社会结构是由根据功能及社会财富而形成的各种社会集团。(群体主义)
2、托马斯·霍布斯:通过契约把个人同某个主权国家联结起来,由国家以成文法规保障秩序与和谐。(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的自然状态是和平友善的,但私有财产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不平等导致了社会冲突和利益分歧的发展。
3、乔巴蒂斯塔·维科:社会是一个动态结构,制度与人的关系都是人们行动的产物,社会历史是各种冲突与混乱的个人行为联结起来形成的统一体。
4、孟德斯鸠:社会是一个整体结构,是许多因素平衡的产物。例如法规,不能接受只有立法者制定的。
5、亚当·斯密:社会是一种等级结构。社会分化的基础、权势的本源,是财产。每个人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
6、奥古斯特·孔德:社会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社会现象具有自然的合乎规律的性质,而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那些社会现象之间的规律。
孔德最基本的社会学思想——“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孔德从生物学中引申出了几个整体性方法论公社(只有研究社会整体本身才能理解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
1、社会是一个整体。
2、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有机体,即社会有机体。
3、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入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4、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孔德把人类现实的统一性与历史的统一性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秩序的原则
社会整体的和谐性表现为社会秩序,不和谐性则表现为社会冲突。社会秩序是社会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
(青年人由于不被社会所需要,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感到不满,而且在精神上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被称为“世纪病”。他们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作为生活的准则。)类似于我国目前的某些现象
社会秩序原则:
1、崇尚科学与自然法则。一旦社会制度符合自然法则,支配人类和社会现象的自然法则就成为社会和政治改革的基础,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社会。
第四篇: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概念题(1*5)
1、社会动力学
2、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3、病态社会
4、后工业社会理论
二、简答题(1*6)
1、杜尔克姆提出的社会学方法论原则。
2、布劳提出了哪些借以获取权力的条件?
3、马尔库塞关于美国社会攻击性趋向及其根源的论述。
4、托夫勒指出超工业社会具有哪些多样性的表现?
5、何为权威?权威有哪些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达伦多夫认为从准群体产生利益群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试述马林诺斯基的主要社会学思想。
2012年《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帕森斯有关模式变项的观点。
2、简述韦伯关于分层标准的观点。
3、简述霍曼斯关于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4、简述涂尔干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客观原则”的观点。
5、简述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制度的观点。
6、简述布迪厄有关资本类型的观点。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布迪厄的实践、惯习和场域。
2、试用2-3种社会学理论解释中国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
第五篇:北大社会学理论历年试题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32分)
社会物理学 镜中自我 社会事实 吴文藻 社会解组 社会结构 交换理论 边陲国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行动者与社会角色(规范)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制度?试述制度的社会功能及制度变迁的原因。
3、试述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
1、什么是二元结构理论?试述近40年来我国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并分
析这种变化的意义。
2、试评拉尔夫·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试论本世纪我国乡镇级政权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变迁,以及这些变迁中所反映的我国
农村基层社会结构的变化。(18分)
二、试论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返些变化与城市中其它体制
改革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18分)
三、试述中国传统社会中婚姻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导致这些特征的因素。
四、最近,极端常常利用在一些公共场合(如车站)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被拒绝的报道,试对这类现象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10分)
五、什么叫职业流动?试述改革前后农村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分)
六、试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趋势与对策。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名词(每个4分,共32分)
1.情境(景)定义 2.差序格局 3.社会趋同论 4.精英循环
5.卡尔·曼海姆 6.社会解组 7.社会静力学
8.《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择“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2.试述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说。
3.简述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与功能主义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9分,共38分。一般考生答1.2题;单独考试考生答1题,并在2.3两
题中任选一题)
1.试析韦伯与杜尔克姆(迪尔克姆)在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主要区别。
2.什么是社会制度?试用制度功能、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渐进
式改革策略的意义及其效果。
3.试述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状况。当前我国城市化道路有哪些观点?其根据何
在?你的观点如何,请说明。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乡(镇)、村基层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有什么影响?(18分)
二、以某一大城市为例,试比较老城E街道、居委会组织与新居民“小区”社区组织和
功能方面的主要差别。(18分)
三、试联系中国当前城乡家庭变迁的实际,评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观点。(1 8分)
四、什么是劳动关系?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原因及影响。(18分)
五、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此作何评论?(18分)
六、试述我国民工潮形成的原因、现状、趋势及其城乡社会发展的影响。(18分)
七、结合实际说明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10分)
注:一般考生一、二、三、四、五、七题
单独考试考生可在一、二、三、四、五、六中任选5题,并回答第七题。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名词5/30
《群学肄言》;《地位相悖》;“社会人”假设;
芝加哥学派;情景定义;社会结构(彼得.布劳)
二、简答题10/30
1、试述默顿“手段-目标”论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之;
2、试述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组织运行的影响;
3、试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定义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试述现代化的社会趋同论的内容。并联系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对该理论进行评论。
2、试比较韦伯和迪尔凯姆关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理论。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1999年综合考试
一、试分析本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并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18)
二、当前,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策略(如大、中、小城市的优先顺序)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其理由何在?(18)
三、试述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导致的农村家庭变迁的基本趋势(18)
四、什么是人口转变理论?试述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18)
五、目前我国存在大量下岗人员,试分析其原因,并探讨下岗现象的发展趋势。(18)
六、怎样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态度改变中的“以少致多效果”(less-leads-to-more effect)*(10)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名词5/30
人性的“自然秩序”(罗斯);单位制;社会资本;哈罗得.加芬克尔;中程理论;镜中自我;
二、简答题10/30
1、什么是社会角色?试述角色扮演中的角色塑造与角色创造的关系;
2、什么是二元结构?试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3、简述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理论;
三、论述题20/40
1、试就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内容比较帕森斯与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的异同;
2、试对依附理论的内容进行评述,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这一理论的得失。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2000年综合考试
一、试分析下一世纪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及其主要特点,并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农村现代化进程相比较;
二、试从城市的产业结构、人口构成与空间布局分析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城市的功能与发展前景;
三、试根据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变迁这一背景分析中国城市家庭功能可能的演变趋势。
四、什么是风险社会?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中国面临的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什么?
五、试述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变迁的特点及这种变迁对于劳动就业的影响。
六、人们何时会遵从资讯性的社会影响?如何抵制它的消极的社会影响 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名词
初级社会群体;社区;市民社会;《乡土中国》;中程理论;结构化理论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人的社会化?简述青少年社会化的特点及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2、什么是社会组织?试比较组织管理中的“经纪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
3、简述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三、论述题
1、什么是越轨行为?试结合社会学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某些领导干部严重越轨的原因。
2、试评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2001年综合考试
一、试说明差序格局概念的涵义,并联系我国乡村社会关系的现状进行评议(18分
二、试论城市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之间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在社区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含义(18)
三、试概括90年代城乡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的“城乡一体化”假设(18)
四、说明沙克特的感情二因论是怎样界定爱情的?(10)
五、什么是职业流动?试分析改革前后我国城乡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18)
六、试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主要的正面和负面影响。(18)北京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概念
1、理性
2、结构性压力(斯梅尔塞)
3、无讼
4、精英循环
5、齐美尔
6、《文明的进程》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市民社会?简述我国当前市民社会的发展状况?
2、什么是情境定义?什么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的“内部解释”?并简述这种“内部解释”对于社会互动的意义。
3、简述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什么是现代社会结构?你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会产生何种影响?并说明其根据。
2、试述现象学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意义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2002年综合考试
1、试分析下面一段话的论证逻辑,并对此逻辑加以评论
“依据对近100个国家发展过程的分析,城镇化水平始终超前于工业化。20年来,我国工业化进展迅速,但城镇化却滞后。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0%,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而城镇化水平仅约为30%。因此必须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2、运用你所掌握的社会学知识,对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某一种社会差异加以评述。
3、试分析“家庭策略”研究视角在家庭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4、什么是劳动关系?试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变化的主要层面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
5、人口出生性别比一般为105-106(男)比100(女),中国1990年普查报告的汉族出生性别比为111.9(男)比100(女),试分析出现这样偏高的出生性别比数字的主要原因。
6、科尔伯格道德社会化理论评价。北京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名词解释(30)社会角色 2 家庭生命周期 3 标签理论 4社会事实 5 单位制纪律(韦伯)
简答(60)精英循环与精英再生产的区别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的区别离土不离乡与都市化的区别“传统与现代”理论模式的特点契约对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米德的‘自我“概念中的“主我”与“宾我”的区别与联系
论述(60)德治与法治在传统中国社会与现在中国社会的不同作用新功能主义理论观点及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中国城市当前社会分层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北京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价值理性行动;
2、显功能和潜功能;
3、先赋角色;
4、亚文化;
5、形式社会学;
5、沟通理性
二、简答:
1、简述功能论和冲突论在社会分层问题上的对立;
2、简述社会问题认定上的不同观点;
3、你是怎么理解场域和惯习的三、论述:
1、论述社会化和社会控制在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中的不同作用
2、请从布劳的社会交换论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一下其特点及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
四、综合题:
1、简述城市“家庭养老”的未来趋势;
2、简述改革开放之后劳动就业制度的变革及影响,它对劳动者有什么影响
3、死因分析所能提供的对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的信息
4、请以孔子和老子为例论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理想社会模型,并评述之
5、试分析偏见和歧视的形成机制及解决策略
北京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6分)
1.《不平等与异质性》2.失范3.文化相对主义4.非正式制度5.结构性贫困
二、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理论
2.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3.简述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单位制度的特点及功能
三、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1.参照列维等人的看法,试论“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
2.试述韦伯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其对社会研究的意义。
四、简述题
1.简述城市家庭目前代际关系的特征及影响此特征的因素
2.试说明使用“生命表”方法来计算人口出生预期寿命的理论假设。
3.试概述群体生活的辨证法(多数人的影响与少数人的影响。)
4.试述墨子民本思想的表现和其局限性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有何特点?你认为可以从哪些视角对此进行研究?
6.试说明女性学中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联系与区别。
北京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形式社会学 2.科层制 3.初级群体 4.代沟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默顿对功能概念的界定和分析,简述社会制度的功能。
3.布迪厄的“符号权力“及其认为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舒茨的“手头的库存知识”概念,并就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报考其他方向的回答1-5题,报女性学方向的回答1、2、3、4、6题)
1.试分析当前农村家庭结构的特点及其可能的趋势。
2.什么是城市化,一般分几个阶段,简述1949年后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
3.什么是人口过渡理论,试述中国人口过渡的特点。
4.什么是态度,分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5.什么是工会?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工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对工会转变角色有何影响? 6.6什么是性别气质,试述大众传媒对性别气质的塑造。
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詹姆斯、科尔曼
2、再社会化
3、非逻辑行动
4、社会分化 5社会问题
二、论述题(20分)
1、试述帕森斯的模式关系变量思想,并作简要述评(1、什么是模式变量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试述吉登斯现代性的思想,并作简要述评
3、论述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
4、试述社会流动的主要模式和影响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
三、简答题(社会学方向)(每题10分)
1、性别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群际冲突的定义和消除群际冲突的策略。
3、全球化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
4、我国当前农村家庭关系的现状和特点。
5、非农化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
1、什么是模式变量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请就吉登斯对社会的“现代性”分析作出你的评价。
3、试述社会初级群体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
4、关于再社会化的
三、简述题(5*10)
1、什么是人口性别比?影响人口性别比的因素有哪些?
2、试述20多年来中国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3、请谈谈在“非农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家庭的发展的“非农化”趋势。
4、简述全球化这一趋势对现代社会城市发展的影响。
5、什么是群际冲突?谈谈缓和或消除这种冲突的策略。6、7、8、9题为报考其它方向考生考题。北京大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价值中立
等级制度
群体凝聚力 生活世界殖民化 论述题(80分,每题20分)
1.阐述福柯关于权力的核心理论,并评述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涂尔干区分了哪些社会类型,论述各自的特点
3.精英再生产和精英循环理论,并结合我国社会转型实际说明在中国适用情况 4.论述关于贫困的几种理论 简答题(50分,每题10分)
1.现在农民工大量进城打工产生了大量留守家庭,谈谈这一现象对留守家庭功能的影响 2.谈谈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流动人口方面的主要问题
3.人际行动和群际行动的区别
4.城市社会学那道似乎是论述城市人文生态学和新城市社会学(马克思城市社会学)的异同 5.谈下你熟悉的劳动社会学的著作(国内国外皆可),阐述主要观点并说明意义北京大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5×4 = 20)情境定义
索引性
社会行动
显功能与潜功能
二、论述题(20×4 =80)
1、从阶级视角和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中国当前的不平等状况,以凸显这两种视角各自的特点?
2、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对实际的意义
3、试述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试述“社区”的涵义,并谈谈 “社区建设”对于社会的意义
三、简答题(10×5 = 50)
1、就你对家庭社会学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并谈谈你的研究思路
2、试评述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文化特异性路径
3、举例说明城市社会的群体消费不平等现象及其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4、试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乡社会的影响
5、如果需要你对中国劳动与异化进行经验研究,你将如何考虑或设计
北京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城乡二元结构
2、新功能主义
3、初级社会群体
4、社区
论述
1、孔德的认识三阶段理论
2、评述吉登斯的现代性特征理论
3、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四个概念 之间的联系
4、群体越轨行为的原因、条件及其预防机制。
综合
1、民工潮从八十年代开始,后来逐渐加速,从农村的角度谈原因
2、论述给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3、城市实际人口(或者功能意义的角度)和城市统计人口之间的区别。说明他门梁上的不同(答出要点即可)
4、社会转型的谁心理学意涵
5、简述劳动力二元市场思想
北京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有机团结 2.科层制 3.价值关联 4.非正式制度
二、论述
1.试述并评论帕累托的精英循环思想
2.试析中国单位组织中的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的特点
3.从托克维尔、韦伯、齐美尔三人中任选两人,评述他们关于现代社会“平庸化”或夷平趋势在经济、政治、社会、人心等方面的观点 4.试述认识与分析社会问题的几种不同理论视角
三、简述题
1.中国农村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并产生了哪些问题
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来对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家庭结构与消费模式的影响 3.“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的,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的,所以中西方人的心理与行为不一样”,对这一主张进行评述
4.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一般分为几个阶段?我国1949年以来城市化经历阶段与特点 5.如果要研究全球化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