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包身工》的语言

时间:2019-05-15 06:3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味《包身工》的语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味《包身工》的语言》。

第一篇:品味《包身工》的语言

4.11 包身工 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三、鉴赏

品味《包身工》的语言

(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言,品味鉴赏。)

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

2.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3.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4.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5.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6.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7.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做工。8.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

9.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10.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的冤魂!小结:

1、准确的词语运用:

⑴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这是本文的开头一句,却令人震撼。首先它强调了时间之早,才清晨四点过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为什么是“生物”?从后文可知,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既然如此,她们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样“蠕动”了。)

⑵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饲养”是“喂养动物”的意思,似乎与“小姑娘”搭配不当,但它恰好点出了“带工”老板、资本家与包身工的关系──营利,因为人类饲养动物也是“营利”──役其力,食其肉,衣其皮。所以,这个“饲养”真是经典词语。“禁不住”是忍受不住的意思,表示人的思想受了一种力量的驱使,自己不能把握自己。这表明包身工制度与养墨鸭捕鱼做法太相似了。)2、精妙的细节描写:

⑴ “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疲倦,拥挤,昏沉,杂乱,连一点基本的羞耻心都没有。足见包身工们过的是非人的生活,她们已被摧残成没有知觉的“生物”了。)

⑵ “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这里作者用三个“像„„一样”的句式,从手脚之瘦、身体之单薄变形、面色之惨白三个方面描写出了饱受摧残的包身工形象,读来字字是泪,字字是血。)3、大量的修辞呈现: ⑴ 类比: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形象的类比。用船户养墨鸭捕鱼和驱赶包身工劳动作类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⑵ 比喻: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文中用了“猪猡”“懒虫”来借喻包身工,这些词本来是老板和老板娘对包身工的称呼,说明他们根本不把包身工当人看,作者借用过来,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⑶ 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也就是变换词语感情色彩的手法:

“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4)排比

“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4.发人深思的警句。

结尾“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凝聚了愤激的烈焰,一旦爆发出来,必将焚毁那吃人的制度。)

5.使用“称说”的技巧

找出所有关于“包身工”的称呼、称谓、称说____猪猡、懒虫、芦柴棒、女孩子、乡下姑娘、包身工、试验工、养成工、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泥土、奴隶、墨鸭、冤魂„„

“猪猡”,是带工老板对包身工侮辱性的骂语,它表现了包身工身份的低下,揭示了包身工非人的生活环境。

“机器”,表明包身工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生活权利被剥夺,她们只是别人赚钱的工具。

“奴隶”,没有人的一切权利,它一针见血地点破了包身工制度的本质,暴露了这种剥削制度的极端反动性。„„

生动的语言——显示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征。

四、评析 揭示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跳读课文,阅读相关背景材料,进一步了解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思考:这篇作品以时间为序,具体地再现了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况,除此之外,还写了那些内容?

明确:还写了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等内容。思考:为什么要穿插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写了包身工起床,读者目睹她们的凄惨形象会怎么想呢?自然会产生关切之情,希望了解她们的来历、身份,所以,接着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身份。作者写了包身工的早餐,读者目睹她们猪狗不如的饮食自然会想到带工老板的残忍刻毒,于是插叙日本厂家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

作者写了包身工的上工,读者目睹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劳动情景自然会愤愤不平地想到,她们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于是,紧接着插叙日本纱厂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

作者写了包身工收工,读者目睹了包身工受到的侮辱自然会产生一种痛恨这种罪恶的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感情,文章通过议论,预示了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的结局。

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显示报告文学新闻性、针对性的特征。

五、总结全文

本文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 的苦难生活,包含着对包身工的无限同情,对包身工制度的无比愤慨。这虽然是一篇老课文,反映的是上个世纪初的事情,和我们时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是永恒的。

第二篇: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

“品味”,就是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品味语言,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语文课标中也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课标提出的阶段目标中也指出:阅读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阅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辨析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去玩味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

从哪些方面品味语言: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示例:评《春》的语言特色━━━清新、隽永、警策

朱自清的《春》之所以漂亮动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善于运用朴实、隽永的语句,把读者引进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上说,平易好懂,从修辞上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特点。语言富有表现力,具有的是一种朴素的美,平常之中显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心境,甚至还含有某种生活哲理。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个结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上点引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是一个广泛思考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品味语言的方法:

一、咀嚼法

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句看似语义矛盾,要引领学生细细咀嚼“似乎”与“确凿”。这一对词语放在一起,正表明了百草园过去与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并不“只有一些野草”,还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可以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确实是“我的乐园”。但现在“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园中儿时所有东西的印象都已经淡薄,所以它已不再是“我的乐园。”

二、比较品味法

比较,才能鉴别。这是人们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在语言品味中,最适宜比较法,以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运用语言能力之功效,具体做法有: 1.“添加”与原文相比

如《杏儿熟了》一课中写过路人羡慕杏树上杏子长得好的话:“呵,好杏儿呀!”教者可设计将其增改为:“呵,树上结满了好杏儿呀!” 让学生比较哪句更好。学生反复品读后,觉得原句是过路人看到满树的黄澄澄的杏儿情不自禁地发出的由衷的赞叹;而增改后的话虽然完整却是显得做作,不如原句亲切、简洁、传神,从中得到了语言形式美的熏陶。

2.“删减”与原文相比

如《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描述刘邓首长亲临前线指挥的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道:“只见刘司令员和邓政委由纵队首长陪同,大步走了过来。” “把‘大步’去掉好吗?”学生略作思考后认为不好,因为此时刘邓大军正面临着敌军前堵后追、船毁水深的窘迫局势,“大步”正形象地反映了刘邓首长内心的焦虑。其间 “‘大步走’换成‘跑’行吗?”可以在讲台上分别做了匆匆跑过和大步疾行的动作:“跑”,虽然也能体现出当时的心情,但有失镇静感;而“大步走”则是紧迫之中透着沉稳练达,正显示出刘邓首长久经战场、胸有韬略、稳步前进的大将风范。3.“调换”与原文相比

调换,就是调整原文的词序、语序,或改换其标点、词句、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语言的妙处。如教《春》一文,读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将“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词语提到句首修饰“小草”好不好呢?“偷偷地”和“钻”能不能换成“暗暗地”和“长”呢?让学生品读、推敲、切磋,领悟到:如果按照语法常规表达,这句话应说成“嫩绿的小草不知不觉地从土里长出来”,而课文中的句子修饰语后置,或者说修饰语独立为另外分句的谓语,使长句化短,更加口语化、情趣化,同时也突出了后置成分:“嫩嫩的”,指质地;“绿绿的”,指颜色,表明生命力旺盛。草,植物名词,习惯上用“长”搭配,这儿用“钻”,表示自主的、有意识的动作,健壮有力。“偷偷地”一般用来写人的,说“小草偷偷地钻出来”,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构成了修辞上的比拟,从而将春天的“小草”人物化,描画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抒发了作者的兴奋和赞美之情。4.“前后改动”与原文相比 如教《金色花》,引导学生品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两个句子,先变换句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然后细细读一读,再和原句比较着读,学生领悟到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此时教者紧接着问道:如果语序不变,将原文第一句句末的问号改为感叹号、第二句句末的句号也改为感叹号,好不好?一致认为不能换。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应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原文第二句改为感叹号,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她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自己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语言品味,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

三、情境体悟法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有的情境氛围下,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联想或想象活跃,美读的兴趣更浓,情味更突出。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创设情境境

如教《小珊迪》一课,首先让学生听诵读录音,绘声绘色的诵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他们似乎看到一个穿着破衣服、打着赤脚、脚冻得又青又红的可怜的孩子,在街上乞求人们买火柴;似乎听到了小珊迪乞求那位先生的话语。他们的同情之感油然而生。接着,教者让学生默读深思、分角色诵读,诵读最能揭示小珊迪美好品质的句段。当读到小珊迪被马车碰伤了,就要死了,临死前还让弟弟来还钱还挂念着弟弟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都是不禁潸然泪下。学生已入境入情了,感情的潮水奔涌着,一个可怜、可爱、可赞的小珊迪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再让学生带着对小珊迪的同情、赞扬的炽热的感情来诵读全文。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2.运用图画展示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

对图文并茂的课文,可利用图画的展示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理解语言,提高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月光曲》中皮鞋匠听琴声后产生联想的一段时,可巧用两个具体形象的画面:第一个画面向学生展示浩月东升“微波粼粼”的景象;第二个画面是“风起浪涌”的景象。画面使学生面对鲜明而生动的物象,情感受到触动。然后,让学生通过理解“升”、“洒”、“微波粼粼”等词语,想象出第一幅画面的美与静;通过理解“刮起”、“卷起”、“涌过来”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想象出第二幅画面由静到动的变化。学生看着具体形象的画面,很快就理解了词语,并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3.运用音乐表达的内容创设情境

音乐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将他们的情感带入某种境界之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深入理解、品赏课文语言,把握韵味。如《草原》一课的第一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草原“一碧千里”,满目绿色,与天相接,那翠绿的颜色仿佛一直流入天边,这草原的景色,让 人看也看不够。还可以出示一幅草原景色图,让学生看着图画,听配乐朗读。美丽的图画、悠扬的音乐、优美的文字,把学生带入那秀美、迷人的草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得积极、学得投入。4.运用恰当的提问和点拨创设情境

文章的重点段落主要词语最能展示人物性格和思想品德,最能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导读时得注意运用提问和点拨来营造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理解文章旨意。如教《月光曲》一课的第三段,设疑:“贝多芬出于对穷兄妹的同情走进了茅屋,他看到了什么?这一举动说明了什么?” “作为当时一名著名的音乐家,他能走进这间凄清的茅屋,是多么不简单啊!在那个世界上,没有人去同情这位双目失明的姑娘,有身份的人是不会光临这间茅屋的,而音乐家贝多芬不仅走进来了,他还要为盲姑娘弹奏一曲,这足以表明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关心和热爱。”

四、朗读品味法

通过朗读进入到作品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中,进而感受到它的情境、意境,体味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如教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吟诵,一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方法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读后,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形象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五、生活体验法

学习、品味语言,解读文本,要从生活方面去体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在教学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要“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茅盾语),理解其义,晓悟情趣,诱发语感,让学生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的、独特的体验。如《春》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春》这篇散文语言很美,我们来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多角度地描写春风的。(学生品读、切磋)

生:首句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生:抚摸过。

师:请说说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前天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用手轻轻揉我的肚子,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师:有人把春风比作魔鬼的手,可以吗?

生:(坚决地)不行!因为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都是温暖柔和的。师:回答真精彩!请你读一读这一句,传递你被妈妈抚摸时的感受好吗?(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尤其强调了“轻轻的抚摸”处)

生: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柔和、宜人。师:什么是侧面描写?

师:(学生沉默不语,片刻后追问)描写春风却大写曲子、笛声,作者是否在走弯路?

生:(脱口而出)因为这是春风中的音乐,描写恰到好处。师:如果刮的是台风,风中会不会有这样“婉转”的音乐?

生:(恍然)作者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其实都是为了突出春风的温暖宜人,这就是侧面描写呀!师:(感慨状)语言看似千变万化,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围绕春风温暖、柔和、宜人的特点展开,风筝飞得虽高,可是却一线在手,不蔓不枝,这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呵!

当然品味语言的方法不止以上几种,但好的文章的确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它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们读书应该养成细心揣摩品味的习惯。《课程标准》“体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切切实实地走回到语文最初的意义上来,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感受母语之美,既提高他们对文本解读能力,又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第三篇:品味优美语言

一、品味优美语言的一般步骤

可归纳为:(1)确定角度。这些角度包括:语言表达方面的修辞、句式、用词等等;表现手法方面的虚实结合、首尾呼应、寓情于景等等;文章主题方面。

(2)分析作用。比如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是: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等等。句式的一般作用是:长句,句势连绵起伏;短句,轻快活泼。整句,整齐朗朗上口;散句,错落有致,灵动多姿。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余韵悠然。词语的一般作用是:动词,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叠词,使节奏舒缓有音韵之美;褒义贬义词,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如此等等。答题格式一般为:该句在„„(填答题角度,如修辞、句式、手法等)方面很有特点,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哪些词语,或写了什么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用)。

二、品味优美语言教学策略

(一)比较辨析,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古诗的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最后选定了“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准确性。又如 “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诗句中的 “挂”字出神入化,维妙维肖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景象。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给“挂”换上“流”、“悬”等含义相近的动词,让学生比较辨析,各抒己见。通过看录像,体会“挂”字正说明了流速之快。而下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中,一个“直”字让人感受到近看瀑布的恢弘气势。比较辨析的教法,使学生懂得运用词语应仔细推敲,锤炼了学生准确用词造句的能力。

(二)品味推敲,学习语言的精练性。

古诗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要紧扣句中字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习语言的精练性。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应该是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此句省略了五个谓语动词 “看”,短短#)个字,使读者仿佛看到庐山雄伟、高峻的多姿多态。学生通过扩展“看”的近义词,如“远眺”、“近瞧”、“侧视”等,理解作者所站位置和“看”的不同角度。然后结合简笔画,想象庐山俊秀的姿态。通过朗读品味,学习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三)拓展描述,体悟语言的丰富性。

古诗中常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通过情景交融,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可让学生尝试用现代的语言拓展描述,以此体悟语言的丰富性。如《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寥寥几笔,就把初春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柳树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诗人眼里,什么成了“碧绿的宝石、碧绿的丝带”?

从“碧玉、妆、绿丝绦”这些词语中,你联想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句所描述的内容吗?通过“读、议、比、诵”,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既理解诗意,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又在拓展描述中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四)朗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音韵美。

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最适合朗读。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字词句、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和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自然,读出重音,读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体会语言的音韵美。如《江雪》中的“千山”、“万径”使画面广阔寥廓,格外幽静、沉寂;“孤”、“独”分别用来修饰“舟”、“钓”,写渔翁也正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心情;“寒江雪”把全诗前后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此诗深沉的基调,声调可稍低些。朗读背诵古诗可逐步提高要求,根据古诗思想感情的基调,确定朗读的速度、语气,准确地划分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最终熟读成诵。

(五)角色表演,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古诗或叙事,或抒情,或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情感。为让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共鸣,通过角色表演,学生会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如教《静夜思》,可让学生带着思念家乡的感情,在悠扬的古筝音乐伴奏下,扮作诗人,在静静的夜晚,思念故乡,进而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情感性:你站在窗前,想到这轮明月正照着自己,也正照着故乡,照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由得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此时,你会说些什么?角色的扮演促使学生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第四篇:有效进行语言品味

聚焦文本,探幽语言之味

段 羽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一中学 443002

【内容摘要】

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一些策略,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学会运用语言,汲取人文价值,提升素养,最终自主地、终身地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从简约朴实间实现最大化的有效。【关键词】

文本

语言

探幽

有效

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探究、综合学习、学科整合等学习方式竞相走入语文课堂,绽放“花样年华”,但精心细阅每堂语文课,不难发现最质朴、最本色的学习方式当属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无论教学观念怎样更新也好,教学形式怎样变化,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品读感悟是最基本的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通过课内外对语言的自主学习来获得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呢?

一、调“味”——提升素养时沉醉。

选入教材的朱自清的《背影》语言朴实清新,余味无穷;《曹刿论战》以记言见长;李清照的《如梦令》有一种别样的温婉清丽„„每一篇都是语言学习的典范,阅读这些文本,我们可体味语言平淡之处、动情之处、深邃之处、不同之处、精妙之处、拓展之处„„

教师可以通过文本的整体感知,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问题的牵引,通过启发、引导、指点和示范,在课堂里调足“味”,品味文本语言的意味、情味、趣味、理味。“意”就是内容上的把握,通过言语所传递的主要意思;“情”是作品中的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文中人物的情与作者所寄的情感,无不都浸在文字中;“趣”指情趣;“理”就是作品中给我们的人生以启发的哲理。在“四味”的品读中,召唤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感知、思考、体验进行再创造,实现并开拓他们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比较——反思揣摩中言妙。

比较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办法。韩雪屏教授将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比较法精辟概括为:增、删、移、换这四个字。语文课正是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学生才感知到语 言的精妙,领悟到这些用语用词上“无可替代”,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滋养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特级教师洪镇涛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提问:“把第一节诗中“天上的明星现了”的“现了”换成“亮了”,行不行?”学生运用天文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做了回答,认为星星没有由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显的过程,而且既然称为“明星”,明星本来就是亮的嘛,这儿是重复,所以只能用“现了”而不能用“亮了”。通过比较,学生将科学知识用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以及词语的前后衔接上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用词的准确,使学生在朴实词语中感受用词的精准。

再如,《中国石拱桥》中“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的“几乎”可否删去等等,像这样的“增、删、移、换”,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语言的形象和意味会随之凸现而出,还能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韵律,感知语言形象的魅力,触发联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等等,在自主的反思中引发学生对语言的玩赏。

三、体验——感同身受中体悟。

现代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专门开辟了“语义与语言环境”一节,在文中明确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段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于确定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

如《春》一课的最后三段,如何让学生体味这些文字的妙处呢?我们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比喻入手,学生找到了“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想象着所比事物的特点,体会到春新鲜、美丽、蕴藏力量之特点,教师适时点拨,三句话次序安排又有何妙处?学生随即就发现这是春天的诞生、成长和成熟三个发展阶段,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更领略了作者对春由衷的赞美之情,在愉悦的品味对话中理解文本。

体验可以从实践性亲历中,从亲身实践、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获得体验;可以从心理性亲历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将自身经历反思获得体验;更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或创设语境中,深入走进文本,身临其境地引发体验。

四、诵读——读说交替中咀嚼。

诵读就是直接面对文本的言语形式与经典和作者直接对话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广化、深化、美化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尤其是抒情色彩比较浓郁的散文、诗歌的教学,则更应用诵读品味之法。巢宗祺先生在对《语文课程标准》作解读时,把诵读的作用总结为四个方面:(1)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3)能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甚至连及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4)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

如《再别康桥》一诗,初读感知诗歌再别时的留恋,细读诗歌后发现,是难舍——美景再醉——寻梦——沉默惆怅——深情伤别,对经典的语言咀嚼式的“读”,读中就要把自己融进去,唤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课堂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想人物(或作者)之所想,感人物(或作者)之所感,乐人物(或作者)之所乐,苦人物(或作者)之所苦,理性审视自己是怎么被感动的,品出微波轻烟似的离情别绪,读得渐入佳境,品得更是飘逸美奂。

诵读让课文中语句的音韵、节奏、语调及所附色彩的变化,直接刺激大脑,将一个个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进而感受它的情感、意境,体味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在用声读课文,不如说是用心在品味语言,感悟语言,极易将许多语言背后的内涵在多样的诵读中全然悟出,在读说交替的课堂活动中咀嚼语言之妙。

五、多维——争鸣突破中拓展。

特级教师黄厚江在“全国第二届初中语文名师精品课堂”中教授《孔乙己》一课,从孔乙己的“手”这个全新的角度切入,调动学生找“手”,圈“手”,“画”手,“论”手,由这双“手”一路牵引,个性化解读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现摘录片断实录如下:

师:作者别出心裁地花了很多笔墨去写孔乙己的手。现在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写了几次他的手。请大家一起到小说里去找一找,并划上标记。如果有想法的地方还可以写上评点。

……

师:一个是写外形,形状,一个是写动作。以动作为主。写了哪些动作?再找一找,把动作加圈,觉得重要的加两个圈,特别重要的加三个圈。

排——敲——伸开——罩——摸——走(板书)你觉得这些动作,哪一个最能表现人物的个性? 生:排。

师:嗯,表明他不欠账。还表示什么?

师:显示没偷,借以摆脱尴尬。其实这个排呢,和另一个动词联系起来表意就更丰富。哪个呢?

生:摸。表现孔乙己没几个钱。

师:对,没钱,所以要摸。但是要炫耀有钱,所以用排。等到用摸的时候啊,就更没钱了。对不对?

生:用了对比。

师:嗯,对比。除了有钱没钱的对比,还有什么对比?

从性格的角度:排,自命清高——摸,自卑。对比中让我们看清了人物个性。从其个性和性格来讲,哪个动作最形象? 生:罩,表现他吝啬,怕孩子们把豆吃光。

师:我们来看看孔乙己是不是只有吝啬的一面?能否看到可贵的东西?他是不是很有钱?

生(齐):没有钱。

师:孔乙己这么没钱,那他有没有给孩子豆?哎,给了。是别人跟他要的还是主动给的?对,是主动给的,可见他也有善良的一面;给豆的同时有了炫耀学问的余地,这是他孩子气的一面。我们分析人物性格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如果从更多关注命运来讲,哪个动作最重要呢? 生:走。

师:对,走。我们都是用脚走的,他为什么用手走?对,被打折了。我们不用“走”,用“爬”行不行?

生:不行。

师:爬是手脚并用,所以不能用。你想,爬的时候腰也怎么样?对,弯曲。(随手画了幅简笔画,简洁而传神。众笑。)让我们一起想象:命运如此悲惨的孔乙己还要喝酒,为了喝酒被打折了腿,两条腿不能动了,用两手“走”过来,这是一个畸形的动作,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黄老师没有问一声“哪个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写得精彩”,而语言的品味贯串了全堂。教师的多维课堂设计带动了学生多维活跃的思考,其间通过比较从孔乙己“手”的动作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或探性格,或探命运,将语言化作形象,由浅入深,独特而新鲜的创意使学生在各抒己见间理解了文学大家用心良苦的用字,理解了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悲剧形象。我们不妨见微知著,从中吮吸语文名家的精彩智慧,在语言品味的教学中投下缕缕斑斓。

此外,对于简练而凝重的语言,深邃而隽永的语言,如《紫藤萝瀑布》中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理解其深意等,教师可以在本意理解基础上,把语言所影射的资料等进行适时地扩充、综合,拓宽语言的外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无尽联想与想象,把物的寓意、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和作者经历融通,实现对语言的丰满解读,实现有效的课堂延伸,让回味更犹存。

六、求索——顺势追问中探幽。

追问是品味语言并深化语言的主要方式。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补充和深化进而出新出彩,在教师适时机智的求索中,使学生在语言品味中得到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的训练。

可以见缝插针,随机追问;可以有的放矢,有效追问;以人为本,显出人文性;融会贯通,与实际相联。如《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凸显曲中,意味之品读,即可随机发问,让学生感受以乐衬哀,深刻感受作者愁肠寸断的游子情怀。再如《散步》中,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并告诉大家喜欢的原因。一个学生说:“我喜欢的是‘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因为从中能感受到这一家人的亲情,感觉很温馨。”听完我抛给他一个问题:多年之后,这温馨的一幕会发生在“我”的儿子身上吗?学生肯定的回答后,我接着问:“那多年之后,这温馨的一幕会发生在你的身上吗?”回答则是不尽相同了,在语言品析之时,我关注了学生学做人,关注孝与感恩,深入了语文的人文性。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语言品味要丰富深邃,就要在课堂里顺势追问,促使学生了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充分挖掘出学生语言感知的潜力。

七、补白——寻文创造中激活。

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多属言简意赅的上乘之作,作者在斟字酌句、谋篇布局的写作过程中,往往留下一些艺术上的“空白”,让我们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使作品达到“余音绕梁”的境界。语言品味中用好文中隐性的“空白”资源,引导学生去思索、联想、回味、表达,读“厚”文本,读“出”语文味,语文课就变得空灵而鲜活。如《最后一课》高潮部分的教学,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品味此处韩麦尔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但运用“补白”的方法,我们可以设计:“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那是怎样的难以言状的痛苦?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做一回韩麦尔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学生会泛起无限涟漪,多样解读文章主旨,创造出精彩的填补,与小弗郎士一样,经历人生一课:面对失去,我们该怎样,一个人的心灵是如何成熟的,什么是生命中的根,人要有忏悔意识等等。

又如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象出边塞独特景象,学《我爱这土地》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艾青的思想,理解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填补人物描写的“空白”,填补标点符号的“空白”,填补故事情节的“空白”,填补思想感情的“空白”,填补诗歌意境空白等等,使学生透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触摸作品的思想内涵,人物的丰富内心,语言的言外之意,在寻文创造中,训练他们敏锐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言语感悟能力。

八、生成——互动外延中显效。

互动生成是实现语言品味有效的重要标志。新课标要求现代课堂应该是互动生成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在互动中不断生成资源,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尤其在语言品味时呈现出了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师生平等,独立思考,个性十足,互教互学,同生共长,促进了教学资源、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的有效生成。

在互动生成中,教师教给学生方法与例子,学生学得课内知识和技能,更高层次的则是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注重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增强学习的体验和实践,使课内知识通过课外实践向智慧转化。教师可以在课堂里适度外延与品读语句相关的语句,或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进行再品味,或引向名著阅读,用课堂品味语言之法,进行批注欣赏,或以精妙语句、段落为仿本,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思维的再创造„„

可以说,品味语言就是发现,咀嚼语言之妙,丰富知识储存;模仿写作就是触摸,习得语言之本,强化建构知识储存;课外品读就是内化,实践品味之法,撷取更多精妙语言,可谓是环环相扣,互推互促。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主阵地有效进行语言品味,更要推倒教室的“围墙”,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提升学生语言品味方面的素养。我们语文老师应以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智慧,用全心的心智投入,让学生有真正有效的语言品味学习,在浸润、感染和丰富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让语言彰显魅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余映潮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系列 《语文教学通讯》

2、周秀芳 《例说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语文教学通讯》2007.4

3、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

【作者简介】

段羽,女,1975年9月,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于湖北省宜昌市第二十一中学,443002,0717—6274086,duanyu1158@sina.com 5

第五篇: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内容摘要] 诗歌教学先让学生熟知典故,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情感,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体现语言的理解,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

一、熟读典故 感知语言

古人炼字的典故《一字师》,相传唐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朋友齐己是个和尚,他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己带了自己的《早梅》诗前去请教。诗中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总觉得有些不妥,他反复推敲,最后说:“数枝”不能体现梅花早放,不如改成“一枝”。齐己顿时叫绝。只改换了一个字,整首诗立刻显得生动起来。于是人称郑谷“一字师”。唐代诗圣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我特别喜欢雕琢词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唐代诗人卢延让《苦吟》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他说:“为了吟得一个字,把胡须都捻断了几根”。又比如王安石写《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满”,凡如是十余许,始定于“绿”。“绿”为什么好呢,(让学生回答)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表达更合理更丰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而“绿”即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2)“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为它写出了范围,但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天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3)查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心情和谐的。从古人炼字的典故中我们知道他们常常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确定,读一读不禁双泪长流。事实说明,抓住关键词语处,发掘非凡表现力。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好词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述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验情感 感悟语言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在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诗歌又是语言的艺术,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厚重,语言品味在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诗歌因其动情而感人,这是诗歌的共性;因其独特而动人,这是诗歌的个性。因此,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温度”,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这是诗歌的“厚度”。温度要靠感悟,厚度则离不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

常作印老师执教的《乡愁》,主要从人论世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余光中的愁绪,通过反复的、有目的朗读,引导学生涵泳体味,以心会文,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常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层次,教学过程如下: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涵的深情→学生谈感受,揣摩朗读《乡愁》的语调、语速→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朗读→多重对话,加深理解,再朗读→知人论世,小组讨论→学生深情地朗读→在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创造美。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我们知道,吟诵不仅能帮助读者真切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能使读者自然进入诗歌的审美情境。常作印老师把握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了四次朗读,每次朗读都基于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而层层递进,整节课书声琅琅,情感丰富。教学特别注重感悟和感情熏陶,旁征博引,用丰富的资料(包括歌曲)感染学生,动情处比比皆是。课内问题有较大的思考空间,突破了“为探究而探究”的做法,使教学在探究层面有了实质性的意义。教学在情感、知识、思维等方面处理得很好,几个方面共同服务于“温度”,使学生获得了对诗情、诗味的体悟,在深深的感动中体会了海外游子的故土情怀。

三、体味内涵 理解语言

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仅仅基于知人论世的角度,虽然易于让学生动情,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理解特定文本。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理解多,语言品味少。教师应该认识到,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诗歌要求高度凝练,就必然会出现语言表达上的跳跃和省略。因此,对诗歌文本的教学,要重视揣摩语言的省略和隐喻。在《乡愁》中,作者用“这头”“那头”“里头”“外头”突出时空隔绝;“后来啊”包含多少沧桑、感叹和惆怅;“矮矮的”准确地表现了母亲一生奉献之后对子女所求甚少;“浅浅的”包含了多少遗憾和疑问!“小小的”“窄窄的”如此轻描淡写,体现出作者年轻时“不识愁滋味”的情怀。四个修饰语,都是“淡化”意味,什么意思?这里有时间的久远,有心中的茫然,有对比中的痛心疾首。这些精彩的言语,处处显示出作者的功力,显示出诗歌情感的厚度!如果诗歌教学过于注重借助资料(包括歌曲)来感动学生而忽视通过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感情,那么语言学习将被架空,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诗歌解读还是语文学习,都是缺乏厚度的。

诗歌解读的厚度,还表现在读者对诗歌个性的把握上。我们知道,所有的乡愁诗歌情愫相近,都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从意象角度理解“情”,这是诗歌的共性。然而,作品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诗歌的构思上。重视分析构思,诗歌的个性就清晰了。

余光中《乡愁》则以时间为线写尽一生乡愁;其他乡愁诗大多表达个人感情,而余光中《乡愁》则从个人离愁写到民族感情。鉴于此,在余光中《乡愁》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独持的构思,还应在制作课件时紧扣《乡愁》之特点拟标题,才能使《乡愁》给学生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如:时空隔离,无限惆怅(共性);一生愁绪,情意绵绵(个性);一腔深情,四种离愁(个性);凄凉离别,魂系故土(个性)。从突出诗歌个性的角度看,本实录在分析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不仅点出它们表了诗人的乡愁,更点出了这四个意象都与离别相关,抓住“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既有生离,也有死别。学生在分析《乡愁》时,应该关注的是乡愁诗的共性“愁与思”,更应该关注的是对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表达“愁与思”、作者的表达有何独特之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诗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乡愁的学习,体会诗歌的多样性和无限精彩,联系特定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和语言蕴藏着内涵。我深深地感到文本解读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诗歌教学的情感体会和语言品味,是诗歌教学的双翼。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建设

语文出版社教材第十二册 上海教育 人民教育

2014-5-3

下载品味《包身工》的语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味《包身工》的语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园林》语言品味20例

    《苏州园林》语言品味20例 张振芳 1、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据说”..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2、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

    《包身工》

    《包身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

    品味窃读 感悟语言

    品味窃读 感悟语言—《窃读记》教材解读 一、与作者对话 《窃读记》是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板块“往事难忘”中的第二篇课文。“窃”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这样三......

    品味小古文语言魅力

    品味小古文语言魅力 谢晓霞 文言文是不仅文字简约,还寓理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在小学高段学习少量文言文,就好比在小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

    品味魅力四射的教学语言

    品味魅力四射的教学语言 ——走进名师课堂有感 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及学术交流活动”,期间我聆听了4位......

    重视品味语言是正道

    重视品味语言是正道 江油中学 刘萍 2014年4月17日,我有幸赴四川省双流中学参加首届全国“正道语文”高端论坛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题为“重读叶圣陶,学习‘那一代’,让语......

    【精】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

    回归本真品味“语言”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江西省南康市第四小学刘玉玲 ◇ 话题的楔子 ——语文老师难当,难以上青天。 ——语文难教,难以出成效。 当前......

    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

    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 诗歌鉴赏教学方法吉振峰 2015年3月31日 16:59 经典题例(一)炼字题 1、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