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设问教学(精选)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设问教学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使用较普遍、功效较显著的教学手段。文章就自己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结合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的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意识;设问教学;策略
一、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切忌态度生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和这门课程。
另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第一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情智现状。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相信学生的可塑性。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切勿草率武断地否定学生的异论。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是平等的。
二、设计“矛盾”,激活思维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学生对于文章的赏析过程很多都是被动的,他们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较为平淡,很多学生认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找不到成就感,因为解决的问题都能从教材中“读出来”或者从教师的口吻中“等出来”。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在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都是在了解一个新的故事,刚开始是很难让学生兴趣盎然的,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认真的研究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整合教材、教法和学情三者之间的关系,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矛盾”,让他们感觉到一种压力和挫折,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和紧迫感。面对着矛盾,学生会情不自禁的尝试着去分析和探究,那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讲授文章《孔乙己》一文时,由于文章创作的年代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久远,他们不太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更不能理解孔乙己的人生遭遇,对于文章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不会太浓厚。如果能巧妙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感到课堂的压力,他们自然也会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了。如教师可以这么设问: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学生对于简单的问题开始是不知如何作答,这会迫使他们认真地研读课文。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文章的教学难点。看似简单的问题矛盾,却能极大的激活学生的思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的设疑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符合课文实际,千万不能无中生有,故弄玄虚。
三、转变问法,变直为曲
语文课堂的提问大多都是直来直去,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异性和启发性,多数都是为了答案而设计问题,为了引出答案而构思问题,学生对这类问题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出现抵触和敷衍的学习态度。初中生喜欢新颖有创新的东西,为此在问题的设疑中可以转换形式,变直为曲,做到活学活问,迫使学生开动脑际,实现跳跃式的课堂理答形式。例如在学习文章《老山界》时,讲到红军战士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很难全方位的理解作者的寓意,如果老师换个角度,把问题变得更有嚼头一些:“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该如何正确理解这里的“抢”字呢?然后老师可以举例实现对比分析,强调“抢”的真正含义,这样学生就会深刻的理解了。
四、提问要适当,要注意语气、句式
提问要适当。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
此外,学生学习的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提问选用的句式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应该使用浅而易懂、生动式的提问,而对于高段学生来说教师所选择的提问语言及句式可以更开放、发散一些。
五、把握层次,难易适中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提问中,一般都是为了回顾旧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入新课,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识,让学生身临其境,加大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知识总结,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学生参与其中,为此,任何问题的设置都要能吸引到学生,都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学情,有效的考虑到问题设疑的层次性和难易程度。课堂问题的设疑,要多元化、多样性,考虑到所有的学生,也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体现层次性提问和教学。在难易程度上,要做到难易适中,切记出现过于简单、过于偏执和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这都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鉴于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问题设疑的难度和密度。
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是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而作为语文学科教师必须具备有为学生发展一切的思想,运用科学的设计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启明.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J].读写算,2013(11)
[2]石亚娟.初中语文课堂“设疑”教学法[J].学苑教育,2012(12)
第二篇:语文课堂设问新探
语文课堂设问新探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执教者的心里要有“学贵在疑”的基本思想,并把这个基本思想贯穿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具体说来,就是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关于提问,我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堂设问的科学性
课堂设问的科学性,指执教者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育对象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认知能力及水平,根据教学文本的材料实际,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疑问,达到通过课堂问题的设置,让教育对象在寻求教师提出的课堂疑问,并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生成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了解、掌握教育对象已有知识,既要了解我国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结构,更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掌握教育对象的生活经验,既要了解、掌握教育对象普遍的生理、心理特征,也要了解、掌握特殊个案的生理、心理特征,还要了解教育对象个人成长的周边环境和家庭状况。只有对上述情况深入细致的了解,才有可能设置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疑问,才有可能高效地切入教学内容,引导教育对象围绕疑问理解文本,探寻答案,并通过课堂疑问的逐一解决,逐步形成学生语文学习的系统知识及能力。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可设置: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达他对生命的理解、感悟的?而这个理解、感悟又是通过哪些材料来表现的?这个问题为什么是科学的呢?因为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表达的就是作者致残以后对生命的理解、感悟,是能够涵盖全文的核心问题,它能够牵一发而动全局,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只要问题设置得科学、合理,就能引导学生按图索骥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内涵,在教学中起到事平功倍的作用。
二、课堂设问的指向性
课堂设问的指向性,指执教者设置的课堂疑问要根据教学文本,围绕教学目标、任务,以及一个学年段的总体规划,准确地而不是空泛地,明确地而不是含糊地指向教学文本,提出最能激发学生探导的问题,或学生思而不能解的问题。要避免大而不当,不具体,不明确的课堂设问,要让课堂设问这个“标”,击中语文知识系统这个“的”,通过环环相扣的课堂设问,让学生有条不紊地生成语文学习的能力系统。如执教《林黛玉进贾府》,就可抓住对林黛玉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个指向明确的核心问题设疑。因为这个问题在这篇课文中是最突出的,即林黛玉进贾府后,在众人眼里是个什么形象,从仆役老妈子到贾氏姐妹,到贾母,到王熙凤,最后是宝玉,在这些人物的眼中,各自显现了林黛玉性格特征的哪一方面,这样既抓住了教学文本的核心,使得课堂设置的疑问具体、明确,调动起学生课堂探究的热情,学生通过教学文本的研读、思考,分析、归纳,就能在文本中比较容易地找到答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下一步课堂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课堂设问的层次性
课堂设问的层次性,指执教者设置的课堂疑问,既要有学生学习阶段(高一或高二)的层次性,还要有学生学习进程认知体系、思维发展的层次性,也要显现学生语文知识掌握和课堂教学流程的层次性,还要有执教者引导学生对教学文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解读的层次性,这是课堂教学的认知规律。通过课堂有层次的疑问的设置,执教者逐层剥茧的引导,让学生抵达教学文本的核心,真正理解教学文本,并初步掌握教学文本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的技巧、方法,逐步形成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体系与能力行为。如执教鲁迅先生的《祝福》,就可抓住小说中对祥林嫂外部形象的三处不同描写进行分层设问。第一问即小说倒叙部分,“我”在街上遇见祥林嫂,祥林嫂向“我”发问一节。作者为什么把这个结局放在开头,形成倒叙结构?作者为什么抓住祥林嫂用作支撑身体的竹竿,手臂上的篮子,间或一轮的眼睛进行描写?这些描写给我们刻画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然后再依次进行初到鲁镇,再到鲁镇的外貌描写进行对比分析,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通过祥林嫂的外貌描写,逐层深入地提示祥林嫂的精神由愚昧的希望,到愚昧的崩溃、直到破灭,而走向死亡的。
三、课堂设问的艺术性 课堂设问的艺术性,指执教者在课堂上指出的问题不生硬、不抽象、不冷涩;而是巧妙的,生动的,形象的,能激发学生探寻答案的兴趣与热情,形成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如果设置的问题生硬,那么学生就难以接受,甚至产生逆反生理;如果设置的问题抽象,那么会让学生如同面对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不知从何处入手,甚至如坠五里云烟,感到迷茫;如果设置的问题冷涩艰深,那么学生就不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阅历进行解读,即使有的学生能够解读,就一个教学班来讲,也不过就是几个平时语文成绩比较好一点的能够解答,就不能调动班上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设置的问题是巧妙的,生动的,形象的,才能够在自己的教学班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牵一发而全局动的教学磁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学生探疑解疑的内驱力。强如执教莫泊桑的《项链》,虽然可设置切入文本的疑问比较多,但是我认为从本文表达的思想入手比较好,也就是抓住作者通过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带着这个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都会得出自己的答案,都会产生自己的认识,不管学生的这些答案是属于“虚荣说”“虚幻说”“社会说”的,还是属于“小人物的悲欢说”„„作为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是依据文本产生的,都无可厚非,都应该以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质疑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多,如设问的艺术性、灵活动,唤醒学生已学知识,已有生活经验,学生思想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对设置疑问表达的准确性、概括性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认为,只要执教者精心备课,吃透了教学文本的切入点,能设置出一个牵一发而全局动的疑问,就能扮演好老师这个课堂教学主导的角色,把学生领进语言学习的广阔天地,逐步生成学生学习的能力,达到“不教”的目的。
第三篇:初中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课堂“植入式”教学法浅谈
摘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学的主要发生场所是课堂。因此,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对学生的快乐学习、高效学习有所帮助。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简要阐述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植入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植入式;情境
在所有学科中,语文的教学是最多姿多彩、能以各种教学形式呈现的学科,没有之一。在各种教学方法中,笔者倾向于“植入式”教学法。
“植入式”教学法一:情境的植入
在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情境植入,相信每位教师都不陌生。情境的植入也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但笔者的情境植入,又和大部分教师的情境植入不一样,因为笔者是通过多媒体的音效、影像等手段,为学生塑造与当堂所学的课本内容相融合、相适应的环境、氛围或场景的。通过这种情境的“植入”,让学生在气氛的烘染下进入课文,体验情感。
比如,在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十一课《竹林深处人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就提前搜集并下载好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在课上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堂上,有风吹过竹林的呜呜声,有山麓间望去的满眼绿,有竹坞深处的山村人家,有竹林丰收的喜悦之感。于是,学生马上被茂密的竹林、竹乡的富饶美丽吸引,满怀热情地被笔者渐渐带入课文学习中。
“植入式”教学法二:音乐的植入
多媒体教学中本来有音效、图画的配合,但笔者仍把音乐的植入单独提了出来。因为笔者认为,与其他方式不同,音乐在教学中是极富内涵的一种语言,它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宣泄、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心灵的享受。因此,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笔者有时会选取音乐植入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聆听歌曲来引出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自我共鸣,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中,笔者就选取了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母亲》,虽然歌曲有点老,但歌词很切合学生的实际:“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饺,有人给你包„„”阎维文演唱的深情动人,歌中的片片话语也勾起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联想,很多学生都感动了。然后,笔者适时引出课文,开始讲解朱德和母亲的故事。有了歌曲的铺垫,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植入式”教学法三:问题的植入
课堂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听课”上,还要引导他们思考。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会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
例如在开学第一课《忆读书》中,笔者刚上课就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一直在读书,上课读书,下课也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但你知道别人是怎么读书的吗?你知道名人又是如何读书,有所成就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冰心是如何读书的。”笔者利用问题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他们自发地就会进入课文中探索。
第四篇: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_之我见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巩店中学
张贺芳
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对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比如,课程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倡导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等。这都给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有效教学”的理念的贯彻实行则可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中这样一个反面例子值得大家深思。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问道:“同学们,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重回桃花源时‘寻向所志’,结果却‘遂迷,不复得路’,这说明什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几乎是大喊似的叫道:“老师,这说明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议论纷纷。而那个老师马上找出那个男生厉声训斥了一番。然而当老师继续回到课文讲解时,却发现学生的反应明显冷淡了许多。课后,老师找了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战战兢兢的说:“老师,您可别生气,我们感到您很严厉,都不敢说,怕说错了。”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很严厉的剥夺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对他们有出入的回答本可以借题发挥趁机引导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二、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内容的“案例”作用决定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例子的作用还是要发挥好其语言的典范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教材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教参解读的照本宣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而不能抓住文章最重要、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师只教教材,不用教材的情况是不能有效利用或开发教学资源的。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有效教学了。
现在很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所确立的话题也是越来越偏离语文教学本身:《愚公移山》讨论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愚公的问题,从《孔乙己》出发讨论绍兴的酒文化。也许这些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语文教学本身的角度看,似乎有点舍本逐末,放弃言语形式和语感教学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错失。这样的教学对语文教学而言是无效的。
三、强调对语言的品味与揣摩
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就不得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诵读,增加课堂上学生诵读的机会,给予同学品味与揣摩语言的尝试。例如,教师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设计让学生速读课文并找出中心句的环节。同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致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更好的与文本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
四、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是谁在读书?是我们的学生;是谁在学习?也是我们的学生。这是人人清楚、个个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基本的问题,故而导致了在具体的教学中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组织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教书”,更不是突出“讲课”。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怕失去课堂“霸主”的地位,生怕学生学不懂,课堂上往往重视讲、把着讲,长期以来,形成了“会讲”、“能讲”、“善讲”的习惯,——而且语文老师几乎都有着一个共同
特点,那就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会讲,越来越能讲,越来越善于讲,越讲越有味,越讲越拖堂,有的确实忘记了“是谁在读书?”,“是谁在学语文?”这些基本问题。还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很少给学生一点自主阅读、理解课文的时间,有的虽然也安排了学生读书,但只是让学生草草读一遍课文后,就开始分析重、难点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如是,高年级的亦然,在学生尚未熟悉课文内容的情况下,老师就开始分析、讲解课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大多数学生就会感到十分困难,长此以往便感觉到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于是便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时间一长,学生也就越来越怕读书,越来越怕学语文,甚至到了高中,学生仍不能像模像样、独立、顺畅地阅读分析理解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过分突出“讲授”所带来的恶果。
五、重视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要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要达到“三维目标”,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及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很重要,它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老师可指导学生用心去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作者在文章中所渗透的情感因素,以便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深刻用意,这样就会实现学生、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将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去整体感悟文章,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的过程是“吸收”的过程;写作的过程是“倾吐”的过程。阅读过程是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过程;写作的过程是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互为逆反应的东西。阅读,是别人写好的文章我们去读;写作,是写好文章让别人来读。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写作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例,学生通过教材中课文这一范例,可以找到很好的写作范本和素材。所以阅读教学中要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中给学生以写作借鉴,在写作中促进阅读。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体会,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与写作的联系,在写作教学中又注重联系参考阅读过的课文,让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最好范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转变教师角色,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重引导,重教法研究,重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读书。教师应由以往的“主讲”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参与者。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要
从原来的“霸主”、“权威”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变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学。
总之,有效教学的实施,可以准确的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更是有帮助的;我们一线教师要抓住有力的时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力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突破。
第五篇: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拓展学生的精神自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充满灵性和人性的语文课堂,教师应根据实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进行多维对话,从而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加工和重建,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储备与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 情境 协作 学生个体
【正 文】我们在小学学过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更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就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说:“大象像根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就说:“大象像一堵厚厚的墙。”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就说到:“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五个人之所以对大象的形态说出了五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结果,主要是认知心里的原因,是这五个人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和认识对“大象”这一信息进行对比、分析、重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解和判断。
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讲,知识是认知者主动建构形成的,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的。所以,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摒弃过去那种机械地灌输方式,教师必须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知识经验主动学习。为了最大有效的使学生获得更准确的知识,切实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创建理解掌握的情境,语文教学更应体现这一理念。只有让学生在语文中深入去体验、感悟,才能拉近他们与教材、与作者乃至作品中的人物的距离,让学生通过与教材,与作者、作品的多方对话,才能使他们不断地开拓视野、储备知识,培养能力,提升人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多为学生搭建主动建构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在体验生活中学习语文。
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切实做到有效,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重视“情境”的创设
语文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相联系的,如果能把学生引入预设的情境,学生就会与课文作者一起喜怒哀乐,会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情感,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在身临其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储备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准确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开课”是创设情境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活泼清新的导入语、课文的一些背景资料、与课文相关的一组图片、展示课文情景的背景音乐等,把学生的思维定位在课文所展示的特殊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谛听,去触摸,去体验。如在导入李煜的《相见欢》时,投影展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历过这种极端的悲乐,生活体验很深刻,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泪之痕。用这样的导入语把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一个帝王、一个亡国君主的情感世界,让学生首次看见李煜那张孤寂、凄楚、哀情无限的脸,这样就紧紧锁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牵引”到课文中了,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内涵了。
成都市某中学的王保兵老师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先把学生带到杜甫的浣花溪故居去实地考查了一番,让学生真实了解了那个茅草屋的构造,调动学生的想象,感受到了这样的茅草屋在八月的狂风暴雨中飘摇的惨况,体会到了杜老的辛酸与无奈。通过实景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已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样教学起来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互相协作中对话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情感积淀,基于自己的情感和经验,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式进入同样的阅读材料,就会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善于架设师生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这个桥梁中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会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阅读材料产生新的洞察和理解,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两首诗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为什么同为贬谪诗而刘诗积极明朗而韩诗语意凄切?学生讨论时,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去寻找答案。有的从文本本身入手,有的追根溯源,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入手等等,最终明确了答案。又如鲁迅的《故乡》,在教学时,要探讨小说的主题,经过老师的简单提示,然后把问题交个学生,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通过与文本、与他人的多方对话,提出多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观点。
三、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
生活中,同一件事情对每一个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当学生接受了普遍的信息后,把这些普遍化的信息理解、加工、赋予个人的意义。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知识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一方面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在解读过程中,由于原有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的参照,同样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这一“个体化”的知识,不能简单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作是与非的评价,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作出相应的肯定与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如在解读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就有不同的评价:有学生认为他们是见钱眼开的拜金主义者,因为他们的眼睛始终盯着于勒的穷与富,于勒富了,他们满怀期盼,于勒穷了,他们诅咒躲避。有学生认为他们也是值得同情的人,他们身处社会最底层,追求丰衣足食的生活也无可厚非,于勒叔叔本身也有诸多不是,所以菲利普夫妇也有自己的许多无奈。这些标新立异的解读一改以往教参对人物形象的定位,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拓展学生的精神自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充满灵性和人性的语文课堂,它所观照的是学生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关注的是他们内在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和文化涵养的深浅。因此,为了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我们语文老师应把语文学习化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广泛参与其中,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并由此而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