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探究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探究
[内容提要] 新课标非常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笔者就目前高三语文复习迎考的教学现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探索怎样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具备解题能力的同时,增强人文素养,健全人格。
[关键词] 高三语文复习 人文教育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在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属性。
可是,放眼望去,我们回发现,中学语文教学强化工具性,忽视人文性。这一现象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尤为突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注重语基训练,忽视精神熏陶;注重解题技巧,忽视解题体验;注重单一评价,忽视潜在发展等。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怎样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如何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培育人文素养,健全健康人格,从而达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人文教育的具体内涵
西方,“人文”一词的出现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中世纪,因为教会垄断文化教育,学校只讲神学。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后,资产阶级思想家开设以希腊文拉丁文为基础的学科,包括文学、哲学、历史乃至自然科学。这些学科被称为“人文学科”。到了19世纪,历史学家才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这一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世界观,把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称为人文主义。从此,探索自然,祟尚理性,追求自由,赞美人性,张扬个性的人文主义精神便彰行天下。
具体说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思想及民族情感;二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在紧张的高三迎考复习教学中不应当应该丢弃这种人文教育,而应让学生在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增进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民族情感的体验,健全丰富多样的健康个性。
二、高三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人在高三,最大压力便来自高考,于是教师纷纷围绕考纲安排教学内容。他们把考纲规定的知识点编成体系,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这就使整个高三迎考复习教学模式化、单一化,呈现出以下一些不良状况: 1.注重语基训练,忽视精神熏陶
毋庸置疑,高三复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迎考。于是,教师就堂而皇之地重视对学生的语基训练,忽视对学生的精神熏陶;学生也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用升学的间接兴趣来集中注意力。有些高三的学生平均每天要做3至4张语文试卷。学生疲于作出一个个题目的答案,教师忙于讲解、分析一个个题目的答案,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只有“做题——解答”,而没有了语文学习中精神的挖掘和积淀,没有了精神的陶冶。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没有了,学习的效率也降低了。2.注重解题技巧,忽视解题体验
迎考复习教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于是,教师千方百计地训练学生解题,要求学生答题合乎标准,忽视了学生解题时的体验。许多高三教师教学经验老道,他们将多年的高考试题集中起来,分析出高考命题趋向,命题意图及题中设置的圈套,让学生解题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写出命题人想要的答案。可对学生解题时的体验(迷茫、困惑、兴奋、高兴等)却只字不提,教师们无法提供学生解题时所需要的帮助,无法分享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喜悦。这样,久而久之,语文教学就变得枯躁无味。3.注重单一评价,忽视潜在发展
模拟考试,是高三学子最熟知的标准化检测。答案越接近标准的得分高,反之,则得分低。为此,学生就要进行了大量的练习,用许多仿真试题,将自己的思维标准化,让自己的答案标准化。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潜在的发展(如觉悟的提高、审美趣味的提高、合作和谐能力提高等)就不能恰到好处体现出来。久而久之,就出现了“高分低能”。总之,高三语文的迎考复习教学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违背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三、人文教育的落实探索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人文关怀
提倡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是我们语文教育教学“阵痛”后的思索。语文教学应回归到 “ 以人文教育为本位”的呼唤,是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股最强音。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教育,也应成为高三语文迎考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首先应挣脱以理性工具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转变为重视对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揭示;由只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转变为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培育与发展;由只注重对学生个体的改造,转变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学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具有人情味,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突出人文关怀。具体来说:
1. 尊重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并不是先天预成的。海德格尔曾指出:人和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只是根据他内在的可能性在筹划、在自我设计,并不断获得自己的本质,并不断领会属于本身规定性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人的意识逐渐变得不同于他人,即所谓的个性化。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更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发展个人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的生活态度。
如教学诸子散文时,我没有把孔子、孟子、韩非、庄子等人当成“思想的化身”而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把他们看成有喜怒哀乐的常人。在讲授《〈论语〉二章》的时候,我先对学生说:“孔子虽被尊为‘圣人’,但并非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宽容大度、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人,他有过在言辞激烈时的面红耳赤,也曾有过颠沛流离、郁郁寡欢的时候„„”这样的导语,既能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来看待孔子。同样,在讲《孟子》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与齐王坐而论道时的心情与神态;学习《五蠹》时,引导学生体会韩非的“气势磅礴”与“酣畅淋漓”等;研读《庖丁解牛》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庄子的“从容不迫”和“怡然自得”„„总结单元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诸子”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并畅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兴趣大增,纷纷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展开议论,精彩纷呈。有学生这样评说孔子:“我最喜欢孔子,不是因为他是个名垂千古的大教育家,也不是因为他那流传久远的伟大思想,只为他那追求成功锲而不舍的心、教育学生孜孜不倦的心和对待别人慈祥仁爱的心。”也有学生这样评价韩非:“我最喜欢韩非,因为在孔子、孟子、韩非三人中,孔子只适合做我的长者,他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不指出你的错误;孟子则十分适合做一个生活的导师,他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听者会自然而然地被他的‘仁义礼智’潜移默化;而韩非则最适合做我的朋友„„”我想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不会面目可憎、枯燥无味,反而充满了人情味。
2.关注心灵。
关注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灵魂之间平等的交流,应该是 “对话性”关系。地位是平等的,交流才是相互的。
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品人物的心灵,不仅让他们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意义,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把握自我。高中语文课本入选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是文化精品。其中不乏形象鲜明、血肉饱满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心灵就很值得学生去关注。总复习时,我曾布置学生罗列出课文中出现过的有关人物形象,作同类比较。结果发现,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得更为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触龙,一样的足智多谋,一样的忠心耿耿,也一样的能言善辩。又如“母亲形象”中的华大妈、夏四奶奶(《药》)、葛朗台太太(《守财奴》)、巴威尔的母亲(《母亲》)、淳君的母亲(《一碗阳春面》)等,“悲剧性人物”中的玛蒂尔德、葛朗台、别里科夫、阿Q等,都可以对他们作横向深入而有趣的心灵比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品人物的心灵,不仅让他们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意义,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把握自我。
3.培养情感
人们的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心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情感的冲动而产生的,它们无一不受情感的制约。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渠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不失为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语文教师靠什么来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然也要靠“情感”,即以情动人,潜移默化。日本著名心理学教授佑泽武元曾说:“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他曾用大量的实验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了情感,那么他的思维、理解、记忆等机能就会受到压抑。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感情淡薄,就不能与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融洽起来,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方法的探索,就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扉、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比如,在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时,我选择网上一篇“瞪三轮车支教19年,捐款35万”的白芳礼老人两次落选“感动中国“的文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触,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只有您让我们感到什么叫坦然,什么叫当之无愧,什么叫苍天动容,什么叫大爱无边。”“你是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学生内心的触动已无需教师再多的说教了。4.鼓励创造。
教育是一个使主体价值和意义不断实现的过程。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怎样鼓励学生去创造,怎样让学生体现个人的真正价值?笔者认为首要问题是要给学生以创造的机会。教师应该寻找、创设机会让学生有东西可创造、有时间来创造。
如文言文教学中,我引进多层对话,启发学生与历史背景对话,让学生设想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学习《过秦论》时,我启发学生以《寻秦记》为例,探索秦亡的原因。结果,学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有学生说:既使秦施行仁政,也会灭亡。这样教师尊重学生的观点,也就尊重了学生的一种何时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如果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精选精用训练材料,加强学生人文积淀
高三迎考复习主要渠道是通过一定数量的材料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复习迎考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解题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的。这种媒介就是复习材料。材料不同,材料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也不同,有的材料叫人在逆境中奋进,有的材料叫人以博大的胸怀宽容他人,有的材料叫人坚守心中的原则,有的材料叫人大胆创新„„那么,教师在精选复习材料时,就应注重材料的人文含量,借材料来增加学生的人文积淀。学习材料中的人文精神是隐性的,是要人去发掘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掘材料中的人文精神。
在文言文复习教学中,我们精选一些人物传记。用人物的优秀事迹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习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如《史记》中的《孙武传》、《吴起传》,《汉书》中的《韩信传》、《朱云传》,《后汉书》中的《羊续传》、《列女传》,《三国志》中的《毛玠传》、《田豫传》,《旧唐书》中的《魏征传》,《新唐书》中的《李靖传》、《郭子仪传》、《宋史》中的《包拯传》、《韩世忠传》,《明史》中的《徐达传》等中的人物传记。让学生将文学和历史联系起来,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评价人物,学习这些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从而增加人文积淀。传统文化的内涵往往散见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为时人精神物化的产品,具有极为丰厚的精神内涵。它们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以精要而简约的方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蕴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师帮助学生透过语言形式把握其言外之意,从而理解语言背后的历史事件,人物情感和社会现实,把握人物形象、生活场景以及文化观念,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他们非同一般的情感、智慧和思辨,通过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古人,了解中国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其间那些辞约而意丰的例子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深入地体味它们的意蕴。如: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精选一些现代文学大家的优秀作品,精选一些能体现历史特征、时代精神和民族奋斗过程的作品。如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我们选用了俞平伯的《读书的意义》为题材,设计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如为了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我们选用了冰心的《谈生命》为题材,设计现代文阅读题;如为了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我们选用了钱钟书的《窗》、王蒙的《湖》„„ 叶圣陶说,教材是一个例子。诚然,在高三迎考复习教学中,材料也只是一个例子。精选富含人文精神的材料,充分挖掘材料的人文内涵,在训练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讨材料中的人文精神,用丰富的人文精神去熏陶学生,去塑造学生。这样,高三迎考复习教学的人文教育就能落到实处。
(三)、关注世界发展,紧跟人文走向
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要求语文教学将课内所学知识应用到课外生活中去,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也要求将课外生活引进课堂,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高三迎考复习教学也必须坚持这一原则。这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更是迎考复习的目的所在。从历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每年都有试题关注世界发展,最能反映生活、体现潮流的题材。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关心自然(气侯变暖、台风增多等),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科技发展动态(如基因工程、“神六”升天等),关注文化现象(如:李敖回京、巴金逝世等);引导学生关注媒体上的重大新闻(如:“马加爵”事件、“连宋”访问大陆等),关注新的观点(如:“生命教育”)。我们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报纸,收看新闻联播节目,让学生的视听紧跟时代的节拍,紧随人文走向。这样,学生对人文精神,对人与自然的和谐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鸿扬人文精神,他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愿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都能走出一条关注学生心灵、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情感、鼓励学生创造的成功之路,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发展与完美学生人性的人文教育中发挥出“极致”。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论文
一、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突出人文主题
1、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教材是学生的精神与态度形成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启发学生对生命、社会进行深入地思索。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传统目标加以关注的同时,应该真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突出位置。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中,教师应该在讲授课文前,让学生自主阅读古今中外关于祖国、民族的文章,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伟人和名人的爱国故事,体会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树立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树立为国家繁荣与民族振兴奋斗的远大志向。课堂上学生再阅读这篇《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时,情感与价值取向都自然勃发,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素质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的审美教育与西方比相对落后。美育能促进人的感性思维活跃,使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更加活跃。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捕捉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能通过调动教材中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学生的审美体验。首先要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即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欣赏语文学科的语言艺术,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之美、人类心灵与创造之美,等等。其次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灵魂去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即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去概括和分析教材中表达的意境和思想,能自己书写和表达美好的事物,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诠释和实现美的价值。例如人教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中,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美的行为?
3、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小学语文教材还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人格教育素材,为我们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搭建了平台。例如小学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落花生》等文章,教师应该在语文训练和讲授各环节中,进行良好人格的潜移默化教育,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和启迪中,学会更好地做人、做事,能更加诚实、进取,主动学习高尚的精神和思想,成为有独立和健全人格的新一代人才。
4、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材以其丰富、广博的题材,成为人性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最重要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兴趣、性格等,能辩证分析学生的个性,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例如有的学生爱好写作,有的学生善于朗诵,有的学生阅读广泛,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有利于在备课时做合理安排。教师应该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和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锻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目标。
二、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人文精神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①感悟教材单元渗透的人文元素。小学语文教学以组为主题,收录了相关文章,对学生进行抒情、写景、叙事等描写。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组安排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四篇文章,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探讨了生命的美好、坚韧、尊严、意义、价值,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懂得对社会与他人的付出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在这一组的《语文园地》中,教材安排了对生命的感悟与非典中的感人故事,对小学生的生命体验进行升华,增强小学生对生命与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蕴含的一切人文因素,才能在教学中体现文化的厚度。
②感悟教材人物体现的人文精神。对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能靠讲大道理,应该利用教材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行人文精神体验。《慈母情深》是四年级语文课文,“母亲”为作者买书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作者为母亲买罐头的细节,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心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慈母的情深与儿子的懂事。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细节的分析,引领学生从母亲的外貌、动作、神态等进行品读,联系父亲已经过世的背景,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教师应该进一步对学生展开启发:你的母亲是如何为你的成长付出的?学生会将自己母亲日常的关爱与母子之间的爱心故事回忆起来,进行母爱的体会和表达,从而实现了情感教育的升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你将如何做,才能回报母亲的一片深情呢?学生会展开思考与探讨,进行心灵的对话与自我拷问,从而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使语文课堂充满了人性美与人文情怀。
2、打造人文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
儿童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更善于在形象、直观的场景中进行情感的抒发与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习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充分利用情境化教学,打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将学生带到与教材适合的特定情境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进行人文精神的自然渗透。情境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音乐渲染、表演、语言描述情境、多媒体影片、游戏,等等。例如诗歌都可以用音乐作为背景,《开国大典》《长征》《老人与海》等可以用电影创设情境。教师要注意让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人文目标实现有效互动,避免为了热闹而活动,应注重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三、在回归生活中体现人文关怀
教学素材和课程都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与社会,学生正确观察和评价生活中发生的事物和现象,教师负有引导和点拨的使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内容相关的社会与自然、人文现象进行拓展和深化,指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生活,热爱自然,通过带领学生野游、参观等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人文素养的体验。例如在讲授了《触摸春天》课文后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到公园或者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学着教材中的情境闭着眼睛感受绿地、触摸小草,体验生命的勃勃生机,珍惜大好时光,更加热爱故乡和祖国。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文阅读,多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为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增强奠定文化与实践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渗透是一个具有广阔挖掘空间的教育与科研课题,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依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断进行教学目标与方法的合理调整,认真分析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结合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自然贯彻到课堂中,促进小学生的审美精神与个性发展,提高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做出应有的努力。
第三篇:浅谈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浅谈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钱学森先生认为:科学与人文是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而要把人文主义教育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必要的观念和理念,丰富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以适应今天的信息社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体现和反映了参与者的伦理观、人性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加强数学史料的认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
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的数学家及数学工作者和仁人志士不畏艰苦,努力探索,刻苦追求而形成的一门科学,研读它的发展史将会使我们思想上得到启迪,心灵上受到熏陶,有助于加深对数学素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树立科学世界观。
例如:认知我国数学大师钱伟长,知道他出身清贫,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未穿过一件新衣服,穿的都是叔父们从小时穿旧了经过母亲改裁以后的旧衣,腰部都是折叠着缝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放长,时间长了别处都褪了色,腰部就像围了一条深色腰带,布鞋、布袜都是补了又补,有的补了五、六层之多。为了糊口,他努力帮助祖母、母亲和婶婶养蚕、挑花刺绣、拾田螺、挑金花菜、马兰头、芥菜等各种活计。但他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刻苦学习,终于考上了津华大学。为了科学报国,在大学里,他一天最多水五个小时,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晚上学校宿舍10点熄灯后,他就跑到厕所里看书,一直到12点才回去睡。
由于钱伟长的不懈努力,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物理学、应用数学及中文电脑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周恩来誉为“三钱”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一部极具教育力的、生动的德育教科书。
二.发扬合作竞争精神,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 学做人,就是要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的人,为此,我们必须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善于挖掘展示教学内涵的宝贵财富,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做人。
合作交往意识和竞争意识是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要培养学生这些意识,关键是教师敢于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开讨论,积极思维,集体交流,各抒己见,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挥,合作交流,相互竞争的过程。
例如:在一次“设计××牌墨水瓶纸盒”的教学中,我拟订以下几个步骤的探究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
①深入调查常用的墨水纸盒的长、宽、高尺寸;纸质、生产成本等。
②设计纸盒的形状,表面和侧面的展开图形的形状和面积的大小等。
③设计纸盒的品名、商标、广告等。
④制定营销渠道,销售方法、策略和付款方式等。⑤研究售后的承诺,服务的到位等。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合作、学会发现、学会竞争、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构建了学生的人格。
三.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出发,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数学规律,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在交流中掌握数学知识,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磨练学生不畏艰难、奋力求索、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例如:你能比较两个数1997
1998
和1998
1997的大小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把它抽象成数学问题,写出它的一般形式,即比较n和(n+1)的大小(n是自然数),然后,我n+
1n们分析n=1,n=2,n=3……,这些简单情形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经过归纳,猜想出结论。
(1)计算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在空格中填写“>”“<”“=”)
①1()
2②2()
3③3()4 ④4()5……
(2)从第(1)题结果经过归纳,可以猜想出n和(n+1)的大小关系是()(3)根据上面归纳猜想得到一般结论,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997()19981998
1997
n+1
n421
本题从简单情形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经过归纳、猜想得出结论: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规律的能力,又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增强学生的耐挫素质。
四.让学生体验数学美,培养他们的高雅情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经过抽象提炼,因此,随着数学的产生,自然美、艺术美就存在于数学之中,数学的美是具体、形象和生动的,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们通过数学美的体验活动,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情趣,体验到数学知识所蕴涵着巨大的人文内涵。
例如,我在“比例”的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黄金分割”的有关知识,并对其进行扩展,书法柳体中的上下结构的字形,上下分界线为黄金分割点;人物绘画中眼睛在人脸中的比例为黄金分割,“美神”维纳斯可算是处处存在着黄金分割点;窗户的长宽比值为黄金分割时,给人的印象最美;双门电冰箱上的上下两门的交叉点设计在黄金分割点处造型最美;音乐会的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给人的形象最美;室内温度调至23c(23:37=0、618)时人感到最舒服……,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认识到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分享了学习的快乐,接受了数学的美育,感悟了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总之,人文精神和数学息息相关,互相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可见,树立面向未来的数学教学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特点,注重人文价值的追求,我们的数学教育才能担负起培养优秀人才的重担,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数学教育!
0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论文
摘要:高中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从人文教育概况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重点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对策。提出了树立人文教育理念、营造人文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现实与教材有机结合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策略
素质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融入人文教育。但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未能关注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与人文教育均缺少必要联系,从而制约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降低了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人文教育概况
人文素质涵盖的内容较为复杂、繁琐与宽泛,对个人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文教育主要是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塑造其理性人格,以此促进其实现个人及社会价值。人文教育蕴含着人文精神,其实质为人性教育,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为时代性。高中语文具有专业性与工具性的特点,通过有效教学,可完善人的知识体系,提高生活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必要的,通过日常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正确、积极与健康的人生观。在社会经济交融发展的环境下,为了有效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需要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借助语文课文及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深刻的内涵,正确的价值观,激起共鸣,进而达成素质教育目标[1]。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问题
首先,思想认识。高中语文教师过于重视考试成绩,未能关注人文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有机融入人文精神。其次,教学内容。高中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的重任,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侧重于文章背诵及语句分析,而对语文文字美、情境美、结构美及精神美的关注度偏低,抑制了人文内涵的传播及人文教育的渗透。第三,教学评价。当前,教学评价仅关注考试结果,缺少全面性与发展性,不仅会影响教学的高效开展,也会制约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学习,认识以人文本的重要性,并逐渐树立新型的语文教学观。还要重构基本价值体系,充分考虑教学目的、教学评价及教学考核等内容。此外,教师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
(二)营造人文教学环境
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需要借助愉悦、平等与轻松的教学氛围。经过不断探索发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协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竞争意识。例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组别,让其朗读精彩段落,以此营造真实、激动的教学氛围。在此情况下,学生对语言人文素养的认识将更加准确与深刻。例如屈原的《离骚》,通常情况下,古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调整教学结构、创新教学形式,特别是要结合屈原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等,以此降低文章理解难度,保证教学质量[2]。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新课标”要求可知,教学评价体系应具备动态性与全过程性,在教学开展时,考察学生的表现与发展,具体的评价指标有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经多因素分析,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课业成绩,还可明确其情感动态。为了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借助分层式评价方法,认可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现实与教材有机结合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各种诱惑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的学习与成长。当今,高中生紧随社会风气步伐,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与认识;过于关注个性化发展,轻视了团结、合作等精神。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教学实践中应收集、整理与毛泽东有关的资料,如生平事迹、爱国情怀等,在丰富的信息支持下,学生对毛泽东的认识将更加全面[3]。此外,高中语文教学要突破课堂的局限,借助实践活动,以此展现生活的多彩性与丰富性。通过小组活动、任务分配、角色扮演,也可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及组织等能力。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其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促进学生对人物的把握。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影响着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教育,从而促进人文教育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宇杰.探析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7):75-76.[2]朱佶芝.沐浴人文关怀焕发生命之光: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157-158.[3]张学君.从语文教学走向人文教育:当代五位语文教育专家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22-27.
第五篇: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论文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目的和意义
简单地说,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它的核心和实质在于人文精神。其最重要功能是“教人做人”。主要目的和任务却有着与时俱进的特征。具体显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唤醒人的个性解放和自觉性。德国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其次,抵御物质主义影响,提供人文精神导向。由于受西方文化、流俗文化和物质主义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学生尤其是中职生在人本精神与教育等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人文教育既能为个人提供正确的价值理念,又能为社会提供正确的人文精神导向。再次,克服智育至上的教育缺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教育多被“市场”和“就业”牵着鼻子,普遍存在“重专业教学,轻文化课程”现象,对于人文教育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有克服唯智育教育,把以人文精神为主的非智力与智力教育并行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总体生存。最后,凝聚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当今发展特别强调“软实力”,就是指文化和精神的力量。作为核心生产力的缔造者和“心灵塑造者”,学校及其教师更应具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把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摆上应有的高度和位置来认真对待。而极具人文性特征的语文学科更应当义不容辞、尽职尽责。
二、对中职语文阅读与人文教育的实践性思考
(一)生命意识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识。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饱含了对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努力追寻;而《邓稼先》一文,则充分体现了“把个人生命与祖国命运相融合,并满怀民族自豪感的无私赤子之情”。再如《寂静的春天》一文,既表达了对人类破坏自然的有力批判,又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理性张扬;而《我与地坛》则警示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在教育人们应珍视生命,如何思考一种更好的活法。所有这些,都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生命意识教育的丰富元素。
(二)责任与爱的意识教育
责任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对个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等方面的责任,侧重在于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就是在于把建功立业作为自身追求的崇高境界。这与自古以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有联系又有着本质性区别。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主人翁,劝喻虽然委婉,内中却充满了不计个人得失、忠君爱国的精神品质;《六国论》一文中的苏洵,奉劝北宋朝廷以史为鉴,“不应苟且偷安,而当竭力御侮”;而《左忠毅公轶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则反映了“匹夫之死、忠于社稷”的责任意识。人常言“大爱无声,真爱无形。”诸如《梦和泪》《邓稼先》等文章,那些舍己为人、为国为民的真爱与大爱能够震人心魄、荡涤灵魂,确是人文教育的美妙教材。
(三)理想与意志的教育
“自古雄才有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对于学生而言,理想与意志是健康成长中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人没有理想是不行的,但实现理想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若缺失相应的意志教育,不是空有理想,就会半途而废。现代学生大多成长于优越环境,普遍带有“90后”“00后”的时代特质,特别是职校生天生患有“理想意志欠缺症”,更加需要对他们注重“精神扶贫”和“意志补钙”。如《过万重山漫想》充分赞扬了那些在不同领域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精神意志;《回忆鲁迅先生》中的鲁迅,为写作常常工作到凌晨等,都可从中赢得潜移默化的教育效应。
(四)审美意识教育
有识之士皆重视审美方面的人文教育。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积极倡导把美育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世界观教育活动。吕叔湘先生进一步强调指出:“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这就意味着语文课程蕴藏着丰富多元的美育功能。如《赤壁赋》中,既可让学生领略自然河山的壮美气势,又能从中欣赏到人的精神风貌和力量之美。再如《品质》《边城》和《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之类的阅读教学活动,更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物的高尚纯洁之美。总之,如何开展人文教育与引导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这既是业务能力水平的反映,也是对师德师风和责任意识的考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