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探究教学
“四步探究”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本质有过最美丽的描述: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但是纵观今天的小学语文课堂,虽然我们的课改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1)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代替了学生最可贵的思考。经常见到,一节课下来,老师累的气喘吁吁,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从何谈起。曾经去听一位老师讲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这篇文章被后人评价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可是讲课老师并没有在宝贵的四十分钟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更谈不上想象能力的训练,而是自己牵着学生的思路,在一问一答中结束。一节课上只有一名学生朗读了课文,其他学生回答了“是”,我粗略数了一下,40分钟里,学生与老师对话“是”“不是”出现20多次。我不禁为孩子们惋惜……
(2)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按部就班地“走”完教案。认为上课就是教教案,把课前准备好的教案领着学生走完,就完成任务了,至于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无暇顾及。课堂上只注重预设,对于美妙的生成视而不见。上级部门要求上课带教案本,正好课堂上讲一点,看一下教案。师生的互动更是让无数学生望尘莫及。
(3)、偏重“人文熏陶”弱化“工具性训练”。崔峦老师在论及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的关系时指出:基于语言的学习,把学习语言,培养 语文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事半功倍,相得益彰。反之二者脱离,重人文,轻语言事倍功半,两败俱伤。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应该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片面强调人文性,过度开掘课文中的人文因素,课堂中将大量时间用于人文内容的讨论或感悟方面,使得语文课的语文含量大大缩水。一些学者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语文毕竟是是将性很强的学科,把语文的功能无限扩大,好像很重视语文,到头来却可能“掏空”语文。
(4)、重视内容,轻视识字写字的指导。课堂上,指导孩子写字好像是被视为“禁区”,导致书写不规范,错字连篇。
“四步探究”教学模式,从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出发,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并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进行到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到当家做主的感觉。在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氛围中,更有利学生思维的发展、智慧的启迪、个性的张扬。我想这样更有利于合格人才的培养。但也不是片面强调自主,放弃了教师的引导。“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对象已不是人类认识的未知领域,绝大多数是对人类已有知识、包括课本中预知结论的再探索。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有它自身的学科特征。比如,探究内容应该和语言文字结合;在探究过程中,更注重情感的投入和发展;由于语文审美的整体性,有些内容只能是一种感悟而不是精确的结论;探究的结果往往 是多元的、个性化的,而不是唯一的。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一个整体,三者互相渗透,密切联系。“四步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操作简单,步步扎实。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这种教学结构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不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杨振宁曾指出:“中国学生做学问,变成做”学答“。长此下去,学生将变成知识的接收器和贮存器。”所以在上课开始设置一个“生问师导”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我们的祖先就很重视“问”,认为“问”是“学”的一种,叫问学,问学的结果叫“学问”。《论语》中一共有117个问题,其中109个是孔子的弟子问先生的,有7个是弟子互问的,只有一个问题是孔子提出的。可见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问题的意识显得多么重要,所以本环节的设计,就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提问”的最大空间,以便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激起对新学知识的兴趣,由于问题都是自己提出的,那么就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在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是这样操作也存在弊端,你比如说有一些课题很容易质疑,并且质疑的问题正好是本节课的重点。比如《玩出了名堂》,学生很容易提出“谁玩出了名堂?怎样玩出了名堂?玩出了什么名堂?名堂是什么意思?”这样 正好就能很容易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是有一些课题不适合质疑,比如(1)《只有一个地球》、《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去年的树》。。这些题目质疑出的问题和课文内容相差甚远,怎么办?(2)《白鹅》、《乌塔》、。。这些以动物或者人名命题的课题不会质疑,好像是明知顾问。(3)、《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类以名言警句为课题的找不到质疑的切入点。
针对以上困惑,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从课题不容易质疑的,那么就不要急于让孩子们质疑,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课文的背景之后,或者初读课文之后,感知大意之后,或者找课文的中心句之后再质疑,不要片面认为非要看到课题之后质疑,要学会给学生搭桥、设置扶手,让学生爬坡,而不是望而却步。(2)以人物或动物名称命题的,一般在指导学生读写结合、训练学生语言方面是很好的例子。所以作为一名老师,不要照搬同样的指导性语言,要学会灵活变通,同样是提问题,老师的提法不同,学生就可能会兴趣盎然,比如,“同学们你来猜一猜,《白鹅》这篇课文,如果让你来写,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作者会从哪些方面来写?你猜对了吗?说不定你也是未来的大作家呢?赶快拿起书读一读,比一比看和你猜的一样不一样?”这不就也是提问吗,只是改变了一下策略而已,效果一点儿也不减。
(3)、对于名言警句,课前老师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背诵和课题有关的名言警句,告诉学生有时可以以他们为题目,围绕他们组织材料来写作,有时也可以写他们的来历。这样再让他们提出感兴趣的问题。(4)对于五花八门的问题,可以帮着学生梳理出最有价值 的,再来探究。总之,这一步的运用,不要死板教条,而要根据设置的教学目标,结合课题、课文内容、选择最恰当、实用、高效的质疑方法,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打好基础。
二、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这里的“多元”指的是师生、生生、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调动课堂当中的多种因素,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刚才提出的问题。通常在师生、生生、组组之间,强调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更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而是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有选择的权利;也可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作出调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的分工,要组织有素而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从“会组织、会协调、会帮助、会评价”四方面进行指导,教学生如何组织同伴进行学习,包括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等;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发挥出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的有时,最后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评价同班的学习等。不让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有了上述实施的方法,教师在操作时还要注意,这个过程其实是四个环节的重中之重,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其实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方法的渗透、学生语言的积累都在这一环节中得到训练。针对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 分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汇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是三言两语的点评,也可以是从一句话、一个词、一种修辞方法、一个标点符号体会到的作者这样处理的妙处。对于学生汇报的与目标和本课重点紧密相连的问题,教师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学、做到面向全体参与共同解决。对于在写作方面有指导价值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角色给学生异思维的点拨。对于朗读的指导,当学生真的读不出韵味时,教师也要去范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一个集中了各种能力的训练的环节,所以这一环节用的时间也最长。
三、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四步探究教学模式,贯穿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如果说在一节课中,目标的设定是“清什么?”那么第二个环节就是“怎么清?”在这里就是考察学生“清了没有?”因此,对学习结果加以书面证明评估是十分重要的。“练”是学之根、教之本。课堂练习是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需要练来内化、巩固、迁移、习得;练需要教来指导、示范、扶助、提升。另外,脸也是教的形式的变换与调节。完全没有练的教学时不完整、不科学、不成功的教学。提起课堂练习,人们所想和所做的往往只有一种形式---书面练习。其实对于语文课堂练习,我们应该改变视角,拓宽思路,丰富内涵。从落实基础、积累运用、培养语感等方面看,语文课堂练习的形式和种类很多:(1)口头练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口头练习是最常见、最 便捷并且可以贯穿教学时钟的一种训练方式。从读准字音,说请自行的识字教学,到组词品词,解词造句的此举训练,从分析段落,了解篇章的篇章练习,到训练表达、感知写法的说些训练,都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品一品,悟一悟。(2)书面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个笔头联系和口头练习的结合点。这个点的操练还是以书面练习的方式呈现,但学生不再是大运动量的粗放型的一味抄写,而是多动脑,少动笔;综合性动脑,关键性动笔;复杂化动脑,简单化动笔。提示性动脑,点睛式动笔。(3)读悟练习。无论从落实基础培养语感的角度,还是从训练朗读促进感悟方面看,读与悟无疑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练习。其内容和形式包括熟读课文,以读促思,理解文意,感悟学法,等等。(4)背记练习。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背记练习(可称为积累储存式练习)也是课堂练习的一种形式。除了让学生背记古诗词、儿歌、韵文之外,还可以精选一些课文中的佳词妙句和精美片段,让学生熟练背诵记。(5)视屏练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普及,视屏练习已悄然兴起。这是一种具有短、平快特点的好形式,直观形象,跃然纸上,低耗高效。练习的内容可涉及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无所不包。题型更是丰富多样,包括指认、寻找、观察、选择、判断、填空、标示、连线、看图说话等等。练法包括用脑想、用眼看、用口说、用手做。且教师的指导操作学生的答题方式也方便灵活。课堂练习的设计方式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形式和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形式。另外在设计练习题时还要注重层次性。面向全体、关注个体是教学的 一个基本理念。关注个体,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走下讲台,具体指导某个学生的学习。这样就能避免后进生、学困生、厌学生、辍学生的产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是学科教师的第一责任,所以教师在这个环节要及时培优补差,完成对学困生的及时快速的指导,真正做到“堂堂清”。
四、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本环节的设计,不拘一格,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这个环节同样是为优秀学生吃饱准备的加餐,是满足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发展的需求,更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搜集处理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的课型特点,从写作方法、文章内容等方面,指导学生一片带多篇,海量阅读。还可以根据某些课的作者、文章节选的书籍,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还可以根据某些课文中的空白处或者结尾处指导学生写作。还可以针对文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欣赏的人物、事件等,培养学生学会课外查资料,以补充已有的知识经验等等。总之这一环节的运用的恰到好处,就是让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为学生终身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像孔子那样,用简单的论语点出人生的真谛,于老师用简单的三言两语点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大道,在这样的大道上,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运用“四步探究”教学模式,就一定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有所收获。
第二篇: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三层三步”递进式课堂教学研究是在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基础上推进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个人、教研组成员专业指导,联手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我认真学习了“三层三步”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教学操作程序,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前行,在具体操作中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一、注重反思,不打无准备之仗
我在自评反思的基础上,精心准备了典型课进行录像。课后,对照课堂教学标准认真观看自己的录像,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我以《黔之驴》为例,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感受。
我本着学为主休、教为主导、动为主线、疑为主轴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学案设计上,由浅入深,了解文言常识、疏通文义、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认识虎与驴的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讨论时,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放飞思维的翅膀,小组准备情景剧表演,让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共同交流,互相学习,这样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台词等展现加深对虎与驴形象的认识,起到了在实践中学习的作用。教师给学生充足的表扬,从不同的层面评价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特长的舞台。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尝试了“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的四环节小组学习方法,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自学的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了。语文学科的博大决定了兴趣、爱好及习惯的重要性。摆在面前的即是文言文的老大难问题――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往都是老师讲,学生记,整堂课师生忙忙碌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更无兴趣可言,所以,相关的反馈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是非常不理想的。因此,在文言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语文课的酵母”,在教授《黔之驴》的过程中,我用情景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乐此不疲,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放在教学的首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才起作用。分析《黔之驴》寓意时,让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班内竟出现了十几种观点,有的学生从驴的角度分析,有的从虎的立场分析,还有的从整体上把握,我发现即便同一小组内的学生也有不同看法,学生个体差异非常明显。俗话说的好:“黄沙入海,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到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由于学生的认识角度,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参与学习的方式和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忽视了这一差异。如果过分的强调学生活动形式和结果的整齐划一,那么,将导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差异越来越大。因此要提倡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模式的解决问题;让所有学生均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其目的不是消灭差别而是在承认个体基础上鼓励个性发展,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从学生分析寓意我得了这样的体会:课前探查,发现学生差异;课堂开放,展示学生差异;实施分层辅导,发展学生差异;设置分层作业,体现学生差异。
二、主动交流,师夷之长,补己之短
我校教师主动参与课堂评价。由于教师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方面的相似性,同时对于教师的工作有着更深刻的共鸣和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同事的评价是重要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从同事的评价中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对于改进教学和自身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采用同事间的交流互评,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1.互评促备课
集体各课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舞台。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不仅把自己的教学感悟、体会和同事共同分享,而且把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分析研究,根据大家的建议,整理成新的教案、学案,新的教案、学案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为下一步上课夯实基础。
2.互评促上课
课堂教学活动是展示教师教学水平的舞台。我在试讲《黔之驴》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探究,驴与虎的形象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这样的设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没想到实施时,却不尽人意,学生的探究活动非常盲目。针对本堂课,老师们给了我客观的评价:认为我放手太多,学生探究无实际效果,因此,课堂出现了混乱的局面。经过互评后,达成共识:让学生亲身体会其中的情节,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充分讨论、充分的活动、充分的表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现自主合作的乐趣。
3.互评促反思
通过教师们的评课,我的确受益匪浅,尤其听其他教师的课,再一次提醒了我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依据评价标准,主动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对老师们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的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三、积极创新 达标升级
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对教材的偏激理解、不能正确的把握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方法,这就需要老师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中,完善自己的课堂,等待达标的检阅。
经验十反思=成长(波斯纳)。在“三层三步”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积极进行角色创新,彻底改变教师传统角色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保证新课改的成功,相信经过努力我们每个人都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三篇:高职语文教学探究
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和目标正朝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然而,不少高职院校急功近利,只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了高职语文对端正学生思想态度、培养人文修养、传承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本文站在高职语文教学的角度上,对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加以探究,以呼吁对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随着我国教育界对高职院校教育的逐步重视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正朝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方向不断改进。但是,就在高校教育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的时刻,仍有不少高职院校大大忽视了对学生的语文教学,甚至摒弃了语文课的教学活动。这就导致了在校高职学生不喜欢读书的现象十分严重,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状况不容乐观。面对这种现象,高职教师们应冷静面对,认真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索出适合当前高职教学现状的教育模式。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凸显出一系列的严峻问题:语文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忽视人文素养的教育、脱离生活实践以及考核方式不科学等。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高职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认为大学语 1
文课程是一般的公共类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培养作用不大,过多的投入相当于浪费资源,于是在课时、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甚至教师待遇上与专业课相比,可谓是相差甚远,比如,三四个班级,近百人共同来上一堂语文课,这样教师就无法顾及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同时,这种“大场面”也给不少学生逃课创造了方便的机会,而教师却很难察觉到;二是教学内容陈旧。当前,我国的高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大多将重点教学内容放在了工具性和知识性的层面上,这些内容又大多偏向于理论,这就使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应用能力,以至学生最怕的就是语文写作。比如高职语文教材就过多的强调对中外美文的分析鉴赏,缺少锻炼学生动手写作能力的课程设置。三是教学方法落后,与生活实践结合不紧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转变教学思维,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老师是课堂主体”的层面上,丝毫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很多师生只是片面的认为语文具有人文性,而没有太大的实用性,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以后找工作都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在高职院校里根本不受重视。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窘境,这需要多方的努力,才能解决上述问题,突破高职语文教学的瓶颈。
二、紧跟改革步伐,改变传统教学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都有巨大帮助。我们对于高职语文课堂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
绝,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的场面上,这样的课堂严重匮乏生气,教学效果极差。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那种“一支粉笔写满一个黑板”的教学方式退出历史的舞台。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里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就该起作用了,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例如视频、PPT课件、flash动画、影音播放等更能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来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直观的视觉感受,还能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等方式获得海量的学习信息。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因为无法体会到古诗词的深刻意境而倍感枯燥、深奥,面对课文只得死记硬背,别无它法。其实,古诗词是非常具有意境的诗歌艺术,在古代它们往往配上旋律,以乐曲的形式由歌妓演唱出来,教师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如果能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教学资源,例如恰当的引用相关的图画和乐曲,就能让教学活动绘声绘色,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那么必能让人获得满意地教学效果。
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有些急功近利,一味地增加专业课程的课时,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而把一些公共基础课大幅删减,比如语文课程,有的学校认为可开可不开;有的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没有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经常出现逃课、开小差等现象,学校对此也没用进行严格的管理,使得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高,语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功能丧失。这就可以解释近几年来,有
些学生对我国的基本道德及文化传统了解甚少,在公共、道德领域表现出较差的文化素养的现象。这完全印证了没有人文教育的高等教育是不完备、不健全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高职语文教师要树立起人文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白自身不只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更是学生行为、思想活动的监督者和指导者。但是,教师又不能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不能让学生感到师生之间的隔阂与压力,老师与学生要始终处于大概相同的位置上,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既要领导、组织学生学习,又要学会和学生共同学习,尊重学生的想法,顾及学生的感受。其次,开展弘扬人文精神的活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课上能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但人文素养却不敢恭维,对我国历史知识、传统道德了解甚少,甚至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交流性、趣味性的人文活动。比如让学生利益网络自主进行人文资料、传统故事的搜集和整理,然后互相交流,写成相关的感悟报告或者举办诗歌朗诵活动,提倡学生诵读优美经典的中外诗歌,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诵读诗歌可以净化心灵、提高修养、启迪智慧和陶冶情操,以此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最后,课堂教学方式要讲求人文性。要以语文知识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设计和授课方法上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恰当地选择切入点,将学生渐渐地带入人文精神的世界。教师要善于改进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
语文的兴趣,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人文精神的魅力,为学生终身探究人文精神世界打好基础。
四、全面测评,改进考核评价方式
高校课程改革以来,素质教育一直被人们所倡导,而高职院校的教育是培养即将步入社会,参加社会建设的人才,更需要倡导素质教育。但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传统的以书面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评结果的形式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考评方式,寻找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考核方式。在这里我比较提倡“面对面”的考评方式,这样既能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是一种新型的素质考核方式。比如:论文答辩、口头报告、实验操作等形式。另外,在考核中,教师应秉承“无标准答案”的给分原则,给予学生合理的分数,不能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在答题上,答案的多元化是我们教师的主张,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顺应身心发展。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是一门较为灵活多变的学科,教学模式不是一层不变的,教师们要尊重知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大课堂中灵活学习,发展个性,提高人文修养,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第四篇:探究体验式 语文 教学(精选)
“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
古岘小学
李玉洁
2012年10月
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
“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
“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就是老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通过营造和构建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阅读心理情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主参与,自我体验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是一个有序,可探,实践,开放的教学体系.一: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问题性.学习者总是从问题出发,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研究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
2.尝试性。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只有敢于尝试、善于尝试,才会有所发现。
3.合作性。学习者在进行尝试探究中,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4.指导性。教师在学生尝试探究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探究成功。
5.反馈性。教师不能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价。二:六模块十环节
六模块:
1.课前引导自主预习
2.创境导入,激情诱趣
3.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4.细读批注,问题质疑
5.合作探究,释疑品读
6.美读体验升华,拓展延伸运用
十环节: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模块设计两大环节: 1.先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自主解决绳子新词,初步感知文章大意.2.全班交流整体感知的情况,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生字新词,把握了文章大意.细读批注,问题质疑模块两个环节: 1.方法引导:关注文章细节,感受语言.细细品读课文,注意”读悟结合,批画批注”
2.引导质疑或教师提出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释疑品读模块的几个环节: 1.自主默读,合作探究.2.全班交流释疑品读.美读体验升华,拓展延伸运用模块: 1.体会出情感之后,重点引导读好重点内容,读出感情.2.回归整体,理解全文.3.体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4.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体现学习的生活化原则.拓展阅读,拓展习作,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童话的分类
童话分为科学童话和文学童话.文学童话概括为4类: 认知类:如《世界多美啊》、《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秋姑娘的信》、《小松鼠找花生果》等涵盖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获取自然常识的。
交往类:如《这儿真好》、《小河与青草》、《会走路的树》、《三个小伙伴》等与自然相处、与朋友相交、团结互助、塑造人精神品格的。
励志类:如《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等鼓励人不断攀登、勇于挑战、敢于超越的。
警思类:如《蚂蚁和蝈蝈》、《蜗牛的奖杯》、《猴子种果树》、《谁的本领大》等启蒙儿童用正确的评价标准、道德观念端正自己言行的的。
童话的文体特征
一:幻想是童话的”灵魂” 二:思想是童话的”脊梁” 三:形象是童话的”骨肉” 四:语言是童话的”血脉” 童话赏析需把握的要点
一:把握童话的艺术特点 1.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容
2.理解童话中的夸张,象征,拟人等特征.二: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三:重视语言的品味 四:重视情感的体验
童话类文章探究体验教学策略
一:读懂故事,把握内容 1.点面结合法 2.看头望尾法 3.情境连缀法 二:品评人物,领悟中心 三:朗读体验,入情入境
四:感悟语言,积累表达:1.复述2.续编3.创作 五:阅读拓展,深化感悟
第五篇:探究体验式 语文 教学
“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
“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就是老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通过营造和构建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阅读心理情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主参与,自我体验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是一个有序,可探,实践,开放的教学体系.一: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问题性.学习者总是从问题出发,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研究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
2.尝试性。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中,只有敢于尝试、善于尝试,才会有所发现。
3.合作性。学习者在进行尝试探究中,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4.指导性。教师在学生尝试探究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点拨,促进学生探究成功。
5.反馈性。教师不能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价。二:六模块十环节
六模块:
1.课前引导自主预习
2.创境导入,激情诱趣
3.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4.细读批注,问题质疑
5.合作探究,释疑品读
6.美读体验升华,拓展延伸运用
十环节: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模块设计两大环节: 1.先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自主解决绳子新词,初步感知文章大意.2.全班交流整体感知的情况,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生字新词,把握了文章大意.细读批注,问题质疑模块两个环节: 1.方法引导:关注文章细节,感受语言.细细品读课文,注意”读悟结合,批画批注”
2.引导质疑或教师提出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释疑品读模块的几个环节: 1.自主默读,合作探究.2.全班交流释疑品读.美读体验升华,拓展延伸运用模块: 1.体会出情感之后,重点引导读好重点内容,读出感情.2.回归整体,理解全文.3.体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4.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体现学习的生活化原则.拓展阅读,拓展习作,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童话的分类
童话分为科学童话和文学童话.文学童话概括为4类: 认知类:如《世界多美啊》、《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秋姑娘的信》、《小松鼠找花生果》等涵盖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获取自然常识的。
交往类:如《这儿真好》、《小河与青草》、《会走路的树》、《三个小伙伴》等与自然相处、与朋友相交、团结互助、塑造人精神品格的。
励志类:如《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等鼓励人不断攀登、勇于挑战、敢于超越的。
警思类:如《蚂蚁和蝈蝈》、《蜗牛的奖杯》、《猴子种果树》、《谁的本领大》等启蒙儿童用正确的评价标准、道德观念端正自己言行的的。
童话的文体特征
一:幻想是童话的”灵魂” 二:思想是童话的”脊梁” 三:形象是童话的”骨肉” 四:语言是童话的”血脉”
童话赏析需把握的要点 一:把握童话的艺术特点 1.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容
2.理解童话中的夸张,象征,拟人等特征.二: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三:重视语言的品味 四:重视情感的体验
童话类文章探究体验教学策略
一:读懂故事,把握内容 1.点面结合法 2.看头望尾法 3.情境连缀法 二:品评人物,领悟中心 三:朗读体验,入情入境
四:感悟语言,积累表达:1.复述2.续编3.创作 五:阅读拓展,深化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