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茉莉花教学设计 Word 文档
冀教版《茉莉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演唱、聆听江苏、东北和河北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民族热情。
2、指导学生从节奏、旋律、风格、语言上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通过聆听、演唱江苏、东北和河北的《茉莉花》,比较感受地方民歌的特点。
教
具:多媒体课件
CD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走进第三单元民歌集锦。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每天下午上课之前的预备铃声是什么音乐? 生答:
师:是的,那是我们非上熟悉的旋律,她的名字叫(板书茉莉花)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咱们再来一起听一听她唱的是什么?(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视频)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生畅谈)
师总结:透过优美的旋律,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爱的象征。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茉莉花》。(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2、欣赏茉莉花图片(幻灯片)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茉莉花是怎样一种花?
点击播放课件,学生欣赏(通过看花、听花,循序渐进的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由此培养了学生细致的洞察力与大胆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师:通过刚才的短片,我们看到了茉莉花洁白无暇,小巧玲珑,清香四溢,它代表着纯洁,代表着纯洁的中国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二、歌曲新授
1、首先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幻灯片)播放录音,学生听赏。
师: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它的情绪怎样?速度怎样?节奏呢? 生:旋律秀丽柔美,委婉动人,速度中速,节奏整齐规范。
2、分析歌曲
师:看一下歌曲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 生:四分之二拍,是强弱规律。
3、模唱歌谱,用LU模唱。
4、老师教唱歌曲,找出难点并解决。
5、师小结
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是一首小调,体现了江苏民歌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委婉动人,流传广泛。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下其他地区的《茉莉花》。
三、欣赏比较
(完成课后活动1)
1、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师:除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外,东北也有一首《茉莉花》一起听一下。师:(课件播放:东北《茉莉花》)
这首东北民歌《茉莉花》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热情、豪爽、夸张……
2、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人那么热情,那么河北人怎样呢,一起听一听河北民歌《茉莉花》 播放河北民歌
这首歌曲旋律明快,体现了河北民歌刚直、爽朗的风格。
四、拓展与升华
前面我们欣赏了不同地区的声乐作品《茉莉花》,下面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器乐版的《茉莉花》(多媒体课件)
1、由美国作曲家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茉莉花》
2、著名的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
五、课堂小结
本课堂欣赏不同形式,不同题材,体裁的《茉莉花》。大家通过欣赏也领略出了音乐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感受到了祖国民族之间音乐的朴实无华的美,感受到了带有民族风味的美。今天的《茉莉花》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茉莉花》,它属于全人类,全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六、下课
第二篇:茉莉花教学设计
《茉莉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赏析南北民歌《茉莉花》差异,认识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了解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及《茉莉花》在世界上的影响。
2、能力目标:丰富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鉴赏、艺术想象及创造力,并能声情并茂的演唱《茉莉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欣赏与演唱,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与演唱,体会民歌《茉莉花》的魅力,以及对中国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教学难点:用心倾听音乐,感受民歌,并对民歌有深层次的理解与欣赏。教 具:钢琴、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伴随着萨克斯演奏《茉莉花》的音乐,学生走入音乐教室。在音乐中老师朗诵。)
听,多么优美的旋律 仿佛天籁之音 每一个音符都宛如 一朵朵洁白而美丽的花朵 她,不娇艳,不张扬 在舒缓的倾诉中 诠释着花的 永恒的魅力
这就是茉莉花,茉莉小巧玲珑、珠圆玉润的白色花齐,衬以一身翡翠般碧绿光 润的叶片,素洁清纯,朴实 无华。它不以艳态著称,而以芳香取胜。它的香气甜郁、沁人心脾,令人心醉神迷。另外用茉莉花熏制的花茶,泡汤 明净,滋味醇厚,饮之香入肺腑,饮后余 味无穷,被誉为“花茶之冠”和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今天我们就带着茉莉花的芬芳,一起走进我们音乐的花园,感受音乐对我们精神上的沐浴和滋养。但愿这节课能成为你们和我心灵天空中,划过的一道美丽的弧线!
二、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茉莉花美不美?今天我们一起来用歌声赞美茉莉花。(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
1.初听歌曲。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速度是怎样的(中速稍慢)2.朗诵歌词。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表现茉莉花的淡雅不夸张的美。3.教师范唱。做一个认真的小听众,耳朵竖起来。4.轻声学唱。放范唱2遍。
5.处理难点。钢琴处理。学习附点四分音符 6.完整跟琴唱一遍。
三、处理歌曲
1.用优美的歌声演唱,表现出茉莉花的朴素无华。(强调演唱方法,闻花香的习气方法)
2.学习“重复”找出两个旋律完全相同的乐句。第一句弱一点,第二句强一点。3.最后一句连用了两个茉莉花,充分表达了什么?表达了对茉莉花的喜爱和依依不舍的情感。第二个茉莉花要弱下来。4.用笛子伴奏,和学生一起表现歌曲。
5.这首《茉莉花》是我们江苏一带的民歌,体现了江苏民歌的音乐风格,你能概括一下江苏民歌的特点吗?(优美柔和、细腻婉转)
四、对比歌曲
除了江苏,我过其他地方也有歌颂茉莉花的歌曲,这些歌曲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面再来欣赏一首东北民歌《茉莉花》,问:这首歌曲与江苏的有什么区别?它的特点是是什么?
东北民歌歌曲中多加了衬词和拖腔,体现了东北民歌热情豪爽、夸张风趣的特点。
五、拓展升华,了解茉莉花在国际上的地位(爱国主义教育)1.出示PPT,了解茉莉花的重要地位。
2.欣赏《图兰朵》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歌剧,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一个中国元朝时的公主图兰朵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富(Calaf)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卡拉富王子被图兰多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鲜血”和“图兰多”。但图兰多拒绝认输,向父皇撒赖,不愿嫁给卡拉富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富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柳儿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富借此指责图兰多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
升华我们民族音乐的魅力。《茉莉花》已经成为我们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性形象,在世界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需要同学们,进行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六、总结话收获
七、在黑鸭子组合的《茉莉花》的歌声中离开教室。
第三篇:《茉莉花》教学设计
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0个生字:逛 摊 疏 施 苞 贪 婪 吮 蕾 沁;理解并积累“稀疏 贪婪 骄阳似火花蕾 洁白无瑕 浓郁”等词语。
2.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相应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在养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4.背诵课文第4小节。
5.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感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这样才会有收获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并积累“稀疏 贪婪 骄阳似火花蕾 洁白无瑕 浓郁”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在养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茉莉花)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这就是茉莉花。(板书课题,注意“茉”的书写)
茉莉花开放在夏季,花朵洁白,虽然小,但是香气淡雅袭人。2.看看课文中的茉莉花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媒体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上下列词语说一说:精心照料、不再关心、发现、开放了、送来了)2.检查学习情况:(1)字词教学重点。
①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读准生字的字音。
②书空“逛”,注意笔顺。
(2)课文主要内容:刚把茉莉花买回家时,“我”焦急地盼望着它能早日开放,可是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我失望得不再关心它了。可是,妈妈还是照样给它浇水、施肥。初夏的一天早上,我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露出了绿色的花苞。盛夏时节,茉莉花盛开时,送来了阵阵清香。
三、联系上下文,体会心情。
1.朗读课文2、3小节,看看“我”在养花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划出表示心情的词。学生交流。(板书:焦急地盼望不再关心惊喜)
2.学习第2小节
(1)媒体出示句子:可是,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稀疏的叶子,连花的影子也见不着。稀疏是什么意思?稀少、疏落、不稠密
指名读句子,说说“老样子”指什么样子?稀疏的叶子,连花的影子也见不着。
(2)媒体出示,“因为__________,所以,我不再关心它了。”
(3)理解“我”心情的变化,刚买来时,“我”的心情如何?(板书:盼望不再关心)完成词句活动室第1题,体会“盼望”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我”的心情变化。3.学习第3节。
(1)媒体出示第3节相应句子:
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它们正在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露水呢。
在“好多”、“绿油油”、“一个个”的词下加着重号,理解茉莉花的样子。(2)看到茉莉花有了变化,“我”的心情如何?(板书:惊喜)
完成词句活动室第2题,体会“惊喜”的意思。
(3)茉莉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让“我”无比惊喜,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对读,同桌读,男女生分句读,体会心情的变化)
四、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1.盛夏时节,茉莉花开放了,此时的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们朗读第四小节,圈出描写茉莉花颜色、香味等特点的词语。2.学生交流:
(1)根据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爱太阳
花蕾:鼓
花朵:洁白无暇 似雪如玉 花香:清香浓郁真醉人
(2)理解“洁白无瑕”(看图、理解“瑕”)。
媒体出示:它们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
“花蕾”:出示实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
“绽开”:a、查字典“绽”;b、看图理解。
“贪婪”:造句,注释理解。
3.学生自由朗读句子,练习读出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齐读。4.尝试背诵。(1)出示背诵指导。
看提示背诵。
茉莉花已长出了(),枝尖上鼓出了()。过了几天,()开放了。它们(),(),绽开了(),送来了()。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花香()。
C、出示
(2)学生反馈背诵情况。5.齐读第五小节。
6.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感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有收获的道理,师小结。
五、积累词语,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整篇课文。
2.词语宝典:洁白无暇似雪如玉等(描写“茉莉花”的词语)
3.读读句子,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再选一句抄下来:
茉莉花已长出了一大簇枝丫,枝尖上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开放了。它洁白无瑕,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五、拓展作业
1.拓展:学习第四小节描写茉莉花的写法,用两、三句话介绍自己喜欢的花。(颜色、形状、大小、生长特点等)
2、作业:
(1)熟读背诵第四节。
(2)抄写词语,积累心情变化的词语和比喻构词。
精心 盼望 始终 关心 似雪如玉
(3)课后选词填空(4)仿写一种植物
板书设计:
2、茉莉花
生长过程: 稀疏的叶子 →好多叶子,露出小苞 → 大簇枝丫,鼓出花蕾 → 开出小花,送来清香 “我”的心情:盼望 不再关心 惊喜喜悦
训练材料:
一、多音字组词。
着;似
二、选词填空。
愿望
盼望
惊奇
惊喜 1.这个()不难实现。
2.小明从十二月就()着过春节。
3.他感到很(),从来不迟到的小明今天却迟到了。4.我()地发现我种的月季花开花了。
第四篇:茉莉花教学设计
茉莉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广东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课。江苏民歌《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产生于明清时代,最早叫《鲜花调》,2/4拍,单乐段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对洁白无瑕、美丽圣洁、芬芳怡人、朴实无华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易激发。此歌曲节奏旋律简单流畅,在课堂上教师提倡自主学习,发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情感领悟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融入欣赏、表演于一体的音乐综合课。教学过程中以欣赏茉莉花——演唱茉莉花——舞动茉莉花为主要环节,将整个课堂带入生动,活跃,美妙的氛围中,并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渗透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之中。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友好合作、交流,真正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茉莉花》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及对祖国的热爱。
2、知识目标:了解《茉莉花》音乐及相关知识,能熟练唱读四分附点音符。
3、技能目标:通过律动,歌唱等方式准确的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与喜爱。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
能准确识读四分附点音符。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茉莉花、茉莉花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茉莉花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闻一闻、看一看、猜一猜、夸一夸,体会茉莉花的美。
2、课件出示《茉莉花》的音乐视频,学生欣赏,介绍歌曲背景,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初知音乐。
教师范唱歌曲《茉莉花》,让学生体会江南民族音乐清丽、柔婉的情绪,体会歌曲特点。
三、学习新知,熟知旋律。
1、认知歌曲节奏。
①复习四二拍及其强弱关系。
②随伴奏节奏,用肢体表现强弱节拍,并随节奏轻声朗读歌词。
③认识附点四分音符,用对比的方法,结合动作,体会附点在旋律中的表现。
2、哼唱歌曲旋律,找出旋律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学习音乐知识:“重复”。
3、试唱乐句,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4、完整、正确地视唱乐谱。
四、教唱歌曲,体会情感。
1、学生随伴奏填词试唱。
2、学生正确视唱歌曲。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五、创编舞蹈,表现歌曲。
1、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2、指名学生随音乐舞蹈,全体同学一边欣赏一边有感情地演唱。
3、随音乐视频,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六、拓展欣赏,激情结束。
欣赏《茉莉花》在歌剧《图兰朵特》中的片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板书设计】
茉莉花
江苏民歌
附点音符:“? ” ︳× × ︱︳×? ×︱
来将来将
将原音符的时值延长一半。
节奏练习: 2/4 × ×|×?×|×× ××|×—|| 师: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怎么样?(喷洒空气清新剂)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有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一起来看看(播放四幅图片)师:简介:茉莉花位复辨小白花,清香四溢,小巧玲珑,素洁高雅。该花原产印度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自明代起,扬州首次引进少批种植。)
第五篇:茉莉花教学设计
《茉莉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茉莉花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内涵,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作品《茉莉花》,使学生了解民歌的演唱风格、表现形式等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内涵,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轻柔、婉转的歌声演唱歌曲;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江苏扬州的《茉莉花》源于明代的一首民歌《鲜花调》,歌曲通过对茉莉花的赞美,生动含蓄地表达了青年人的爱情,也被认为表露了一位少女爱花、惜花、护花的情怀及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歌采用五声调式,2/4拍,为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具有起、承、转、合的性质。第一、二乐句对称方整;第三、四乐句结构压缩,衔接紧密,一气呵成,句尾的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更为轻盈活泼,表现出一种淳朴柔美的感情。《茉莉花》作为典型的中国民歌,18世纪末叶,曾被传到了欧洲、南美等地并广为流传。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还将《茉莉花》的曲调用作歌剧《图兰朵》中女声合唱的素材。流行于江苏的《茉莉花》是人们最熟悉、旋律最优美的诸多变体中的一首。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极富江南民歌清秀细致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学生随音乐走进教室,老师以小礼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赏茉莉,闻花香,引出歌曲《茉莉花》
2有感情的范唱歌曲,让同学们在老师的歌声中感受歌曲的特点 3歌曲分析 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旋律和情绪上理解分析 情绪上:怀着对茉莉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演唱
声音上:用轻柔、婉转的声音演唱
二 学唱歌曲
1用哼鸣 a 和 la 音来演唱 熟悉旋律的同时也进行了发声练习加入歌词轻声演唱解决难点乐句
歌曲的艺术处理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演唱形式演唱歌曲,感受歌曲
三 请同学们聆听和感受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茉莉花》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和中国特点,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为流传。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茉莉花》,感受中国民歌独特的音乐魅力 教学意图:让学生被这动听的音乐和情境深深吸引。从而产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了解《茉莉花》在世界乐坛上的影响和地位。
A、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优美、委婉。B、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刚直、爽朗。C、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豪爽、粗犷。引导学生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东北
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江苏
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河北
旋律音调明快,具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师: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流传这首民歌,由于地域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所以歌曲的音乐风格就不尽相同。其中江苏《茉莉花》最为著名
师:茉莉花不仅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还受到全世界各国人们的青睐。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里,将《茉莉花》的旋律贯穿全剧。从此,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经典歌剧走遍了世界各地。四 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说出或者唱出自己喜欢的民歌,进一步体验和感受民歌的音乐魅力。2再一次聆听和感受《茉莉花》
五 小结
民歌不仅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小小的茉莉花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芳香,也为我们架起了通向世界的友谊之桥,它在世界舞台上始终散发着芳香,传播着友谊。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多关注中国民歌,把我们的民族音乐传承下去!
教学意图:通过介绍歌剧《图兰多特》,让学生了解这部歌剧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宋祖英的演唱,提高学生对《茉莉花》在世界音乐舞台地位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歌的热爱。
《茉莉花》教学设计
唐山十七中
潘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