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教案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教案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马可·波罗国籍、来华时间、著作的名称;知道“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设计的对带“胡”字蔬菜瓜果的历史考证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可·波罗东游历史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西方人民自古以来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活动、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二、难点
东西方和平交往的历史作用。教学过程:
由《马可·波罗》视频片段导入
一、马可·波罗东游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可·波罗来华背景
学生回答后归纳:国力强盛、交通方便、对外政策开明。
2.读教材,请学生概括马可·波罗在华经历 马可·波罗不是一般地侨居中国,而是深入到了中国主流社会;;积极参与了中国事务,这为他后来写《马可·波罗游记》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4.理解:《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和对西方的影影响。
《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兴趣,增强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社会动力;另一方面,游记提出了从欧洲可乘船到达东方的看法,破除了赤道无法穿越的误解,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二、阿拉伯数字的西传
1.讨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对数码的贡献
明确:古印度的贡献不仅在于发明十个数字,还创制了与之配套的十进位计算法,这是印度人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也是古代东方文明(不仅局限于印度)的重大成果。可见;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2.请学生再举出一些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中起中介作用的例子,并谈谈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明确: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着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
观赏插图:《书写唐律的纸张残片》和《丝路上的驼队》,进一步理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总结:完成书上课后练习,进一步理解文化交流的几种方式 作业:目标
第二篇: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教案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教案 川教版
【课标要求】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马可·波罗国籍、来华时间、著作的名称;知道“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设计的对带“胡”字蔬菜瓜果的历史考证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可·波罗东游历史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西方人民自古以来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通过学习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一、重点: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活动、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二、难点:东西方和平交往的历史作用。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与马可·波罗有关的资料(含文字、故事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
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东西方的战争,但是你们知道吗?在东西方的关系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古代东西方文明通过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以各种形式不断交流,互相影响,创造出新的辉煌。今天,我们就走进历史去感悟一下。(出示课题:
第2课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和民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元朝时就有这么一个外国人,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作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吸引他来到中国的?在那个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的年代他又是怎样来到中国的呢?(课件显示第一目标题)
一、马可·波罗东游
(师导)刚才我听见很多同学说出了马可·波罗的名字,他是哪国人呢?(学生容易答出是意大利,并要求记住)为什么元朝时的中国对他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出示小标题)
㈠马可·波罗来华背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7页内容并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元朝疆域”图再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归纳:马可·波罗来华是在蒙古帝国已经建立、东西方陆路交通大开的背景下实现的。国力强盛、交通方便、对外政策开明。当时有很多像马可·波罗一样的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华。
(教师过渡)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曾到过中国,并受到元世祖的接见。他们回到威尼斯后,经常给马可·波罗讲述东方动人的见闻,使得马可·波罗既羡慕又向往,他很想做一个商人漫游东方。但我们知道威尼斯到大都路途遥远,那这一路他是怎样走过来的呢?(出示第二小标题)
㈡马可·波罗来华经过
(出示活动的“马可·波罗东游路线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他经历的国家和地区,学生复述。学生回答后要求在各自的《填充图》中填出,加深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识记)
(师结合地图补充)这一路的艰辛困难,常人完全难以想象。当他们到达阿富汗东北端时,马可·波罗由于适应不了高原山地的生活,不幸病倒了,只好停下来疗养。一年后,马可·波罗恢复了健康,继续前进。后来又面临翻越帕米尔高原的艰苦行程。久病初愈的马可·波罗硬是咬牙克服了困难。费时三年半,于1275年到达元代上都,最后终于到达大都。从马可·波罗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讨论)
(师导)既然马可·波罗带着羡慕和向往,历尽千心万苦来到中国,那他在中国的这十几年里都干些什么呢?(出示第三小标题)
㈢马可·波罗在华经历
(读教材,请学生概括马可·波罗在华经历)
1.学习中国语言;2.受皇帝赏识做官;3.受皇帝之命巡游中国各地、出使亚洲一些国家。
可见马可·波罗不是一般地侨居中国,而是深入到了中国主流社会;积极参与了中国事务,这为他后来写《马可·波罗游记》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马可·波罗游记》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呢?它对西方有怎样影响呢?(指导学生看48页的小字,概括《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影响)
总之《马可·波罗游记》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它一方面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兴趣,增强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社会动力;另一方面,游记提出了从欧洲可乘船到达东方的看法,破除了赤道无法穿越的误解,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有人认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来过中国,《马可·波罗行纪》是伪造成的。对此,你怎么看?(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学者弗兰西丝·伍德博士又一次提出,马可·波罗并未到过中国。但我国史学界的大多数学者根据许多史料的记载,认为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不过《马可·波罗行纪》中的文字记载,确实也有夸张的成分。例如,书中说日本“君主有一大宫„„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就言过其实了,反而证明马可·波罗并未到过日本。他对日本的了解,充其量只是耳闻,并非目睹)
(师导)其实在古代,既有象马可·波罗那样不远万里专程到东方充当文明交流使者的,也有许多无名无姓的普通人,默默地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做着贡献,这其中阿拉伯人是最值得称颂的。为什么众多的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使者呢?(打出《12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引导学生理解:在古代,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连接起来;一些商人往来其间,传播文化。由于阿拉伯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接合部,所以,它同时吸收了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亚非古国文化的养料,形成了兼有东西文明特征的阿拉伯文化)
(师导)说到阿拉伯同学们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会畅所欲言,越扯越远,老师要及时收心)对,刚才有同学说道了阿拉伯数字,它可是东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啊,其西传到欧洲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的突出例证。(课件显示第二目标题)
二、阿拉伯数字的西传
(师导)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学生看了书就知道是印度人发明的,提这个问主要是加强记忆)对,是印度人发明的(出示小标题)
㈠印度人发明
(师导)回想一下过去学过的中国历史,在阿拉伯数字普遍使用以前,中国人是用什么方式来记数的?(引导学生讲述早期人类结绳,刻木记事的故事)
(师导)无论是结绳记事,还是刻木记事,都很麻烦。还好古代印度人发明0~9十个数字。(打出《原始阿拉伯数字》图片,那些蝌蚪似的数字和今天的阿拉伯数字有较大的差距)这套数字系统最先只有1、2、3、4、5、6、7、8、9,当时还没有“0”。“0”这个数字,在那时还是一个黑点。后来,又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化,“0”才正式出现。直到那时,这套完整的数字才真正形成。古印度的贡献不仅在于发明十个数字,还创制了与之配套的十进位计算法,这是印度人对世界的重大贡献,这个贡献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呢?(指导学生讨论)
(师导)大家说得都有道理。的确,这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的传播,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便利和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的推广对推动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这套数字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呢?(学生基本都能说出原因,出示小标题)
㈡阿拉伯人的传播
(师导)大约在公元750年左右,有一位印度的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把他随身带来的印度制作的天文表献给了当时的国王。印度数字1、2、3、4„„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也就在这个时候介绍给了阿拉伯人。因为印度数字和计算方法简单而又方便,所以很快就被阿拉伯人所接受了,并且逐渐地传播到欧洲各个国家。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印度创造的数字就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了。到后来,人们虽然弄清了“阿拉伯数字”的来龙去脉,但由于大家早已习惯了“阿拉伯数字”这一叫法,所以也就沿用下来了。由此可见除了“创造”,“传播”的作用也很重要。的确,阿拉伯人对数学研究的确作出了很多的历史贡献。当时,欧洲正处在中世纪时代,宗教思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科学研究得不到发展。欧洲的一些学者还是从阿拉伯传来的书籍中得到科学知识的。通过这些书籍,欧洲人熟悉了几乎整个古代世界的数学创造。可以说,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师导)其实,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贡献远不止改进传播了数字,他们还在哪些方面做出了贡献呢?(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明确: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着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过渡)你们知道吗?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传入欧洲的过程中阿拉伯人也起了直接或间接的中介作用。(出示第三小标题)
㈢阿拉伯人在中国四大发明西传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过渡)四大发明是最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古代科技成就。它们的外传离不开阿拉伯人。(打出《丝路上的驼队》让学生仔细观察牵着骆驼的阿拉伯人,引导学生想象阿拉伯人是如何在日常贸易中直接或间接传递了四大发明的,组织学生讨论,老师适时肯定。)
(师导)当然,在传播四大发明的同时,阿拉伯人也从中汲取了养分。就拿造纸术来说吧,公元751年巴格达建立了第一个造纸作坊,从此阿拉伯人用真正的纸张代替了纸草和羊皮纸作为书写材料。9世纪时,阿拉伯境内已建起许多造纸“纸坊”。这样阿拉伯文化和由阿拉伯人所继承下来的古希腊文化才被更好地保存了下来,并得以流传。(打出《书写唐律的纸张残片》)
总之,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课堂小结:
(课件显示知识概要,教师概略讲述)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许多促进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也有因为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作出重要贡献的阿拉伯人。这说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友好交往,古已有之,至今仍在发展;和平交往的意义广泛而深远。那么,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哪些历史意义?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呢?(学生交换意见,教师对学生的意见作恰当的评价和点拨,然后简单概括①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②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③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下列关于马可·波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是一个意大利旅行家,元朝时来到中国
B.到达中国后被留在宫廷中担任官职
C.他到过中国的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物产和人情
D.在中国生活了17年,回国后根据自己在东方的见闻,写成了《马可·波罗行纪》
2、古代世界,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桥梁,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
A.阿拉伯人 B.中国航海家 C.意大利传教士 D.波斯人
二、历史诊断:下列有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叙述有四处错误,请诊断并加以改正:
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些商路,西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的运往西亚;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波斯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有不少波斯人,他们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基督教和基督教文化。
结束语:
悠悠驼铃,漫漫古道,曾经往来过多少的使者,他们带着梦想,带着希望,为东西方的交流架起座座友谊的桥梁,阿拉伯人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天文学一一传入中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他的《马可·波罗行纪》为新航路的开辟奏响了前音。相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定能做到
第三篇: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凤凰卫视2009年9月19日《世纪大讲堂》节目
王鲁湘: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传统文明要素在现实心理需求以及与西方思想要素的互动刺激之下,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东西方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深度交融,甚至有观点认为,如今东西方文明已经来到了一个共同面临文明转型的时代,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梳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不同文明如何对话与共处?中国文明转型的方向又是什么?有关这些问题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孝远先生,。
朱孝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先生早年曾务农、务工近八年,二十五岁那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分别在历史系、英语系和艺术系学习。毕业四年后赴美留学,获得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欧洲中古史硕士学位和俄勒冈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他因乡土情重,结束了在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教学生涯,回到北大教学、研究至今。
王鲁湘:谈到文化,我们知道这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甚至还有一个全民的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大讨论,那么怎么来界定像文化这么大的一个概念呢?
朱孝远:这个文化确实概念太大,有的时候概念太大,就很难界定,但是文化首先是和自然状态相对立的,相比较而言,因为从人的那个角度来说,基本上是生活在五种处境里面,第一种处境我们叫做人的生物处境,要有生命。第二种处境叫物质处境,要吃饭,要有衣服穿。第三种处境,我们把它叫做社会处境。第四种处境叫做情感处境。第五种处境我们叫做文化处境。
王鲁湘:哦,是最高层次的一个处境。
朱孝远:对,文化处境。文化首先是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和社会的关系,有人与人的关系,也包括人和文化的关系,所以就是这么一个大的概念
王鲁湘:所以这样的话,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讲课的一个主题,就是东西方文明,那么这个是我们过去使用的一个略小于文化和文明的这么一个概念,就是它有一个地域,那么这个东西方是怎么区分的呢?它这根线划在什么地方?
朱孝远:东方基本上是亚洲,那么西方基本上是欧洲,但是文化又比它大,它是一种文化的概念,那么你比如说,欧美这种地方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西方文化也包括美国的文化,那么东方文化也不仅仅是指中国,还包括中国周边的那些地方,主要它不是以国家为划分的,而是以文化上的一些基本的特征,比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它的文化标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等。
王鲁湘:你比如说,我们一般常常把东方文化就是大概的定义在亚洲,但是我们看一下亚洲这个文化它彼此之间差异性是如此之大,你比如说我们如果说亚洲的话,我们可以把以色列、耶路撒冷这个都划到里头,可是耶路撒冷产生的几大宗教却基本上是影响了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文明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两河流域的文明,我们发现两河流域和埃及的文明从这个地理上好像是划在亚洲地区,但事实上你看它大量的文明因子是在对地中海北岸的后来的欧洲文明在产生影响,所以在这里头,我们要使用东西方文明的时候或东西方文化的时候,怎么去摆脱这样一种复杂的纠缠。
朱孝远:这就使我想起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里的一个观点,黑格尔呢,实际上就觉得东方文化里面,主要就是中国文化,他觉得印度文化和希腊文化可以作以比较。而波斯文化和罗马文化可以作以比较,但是他说中国文化没法比较,所以他说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东方的东方。
实际上研究文化只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们把它叫做国民性的层次或者民族性的层次,它基本上就是形而上的一些东西,文化表象、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那个社会伦理,然后就是各个地方的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再最后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那些肤色、人种、语言、地理环境,那个是海上民族还是农业民族,是游牧民族,吃的饭是什么?人的寿命是怎样?男女比例是什么?所以这些人与自然的关系,会影响到人的一些社会的制度,而那个人的一些社会制度又会影响到国民性,这么一些情况。
英雄崇拜背后,西方强烈的悲剧意识从何而来?循序发展的同时,东方为何能拥有拯救世界的力量?对比剖析东西方文明特点,局限以及相处与互补。
朱孝远:很高兴来这里讲一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互补的问题,我就讲四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我要提出两个问题,第二,我要讲讲西方文明存在的问题,第三我想讲一下东方文明的特点,最后,我想就东西方文化的互补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就来谈第一个问题叫“问题的提出”,每当我们对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总会为两个问题大惑不解,为什么非常强势的西方文明,在极力表现出它英雄主义文化以后,总会产生一种非常浓烈的悲剧意识,我要提的第二个问题的就是,为什么平稳的循序发展的东方文明平时不那么起眼,但是在危机面前却总能表现出非凡的克服危机、抗击危机的能力,成为化解危机的世界性的拯救之力?
那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觉得从西方的古代历史说起,在西方的文化里,一直存在着一种东西,叫做“审美喜悦中的悲剧意识”在希腊人那里这种意识叫做Arete崇拜,Arete它这个词的含义,就是指战斗 时候的勇敢、英勇,你英勇了干嘛呢,你英勇了就是要获得你的荣誉,但是后来希腊人又认为,你这样呢还有点自私,真正的英雄是利他的,所以呢,那个Arete崇拜就引申为品格上的完善、高尚。
那么希腊人为了实现这样一种英雄崇拜,是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结果就造成很多悲剧性的后果。在荷马的《史诗》里,那些伟大的英雄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那个阿伽门农,他把女儿祭了海神,打仗最英勇的那个人叫阿基里斯,他没有得到荣誉,反而命丧黄泉,还有一个人就是想出木马计的那个人叫奥德修斯,战争是胜利了,但是回家却回不了家。命运把他在海上漂泊了十年,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你为了追求那个Arete,或者你要去当那个英雄,你就得像神一样去过日子,但是人又不是神,神是不死的,我们知道希腊有很多神,有宙斯啊、雅典娜,海神波塞冬,他们不死好好的在奥林匹斯山上过日子,但是人要去像神一样过日子,就要必死无疑,但是希腊人为了那个极限的审美喜悦,还是要这么干,于是它在哲学上,大概是亚里士多德概括的吧,就是说,“生命不在于它的长短,而是它的质量”。
还有一句话,就是“时间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它的重量”。所以人去像神那样活着,虽死犹荣。为什么呢?这就是英雄主义能造成生命中的最强烈的那种审美喜悦,那么为了实现这种喜悦,就往往要用一种武功里面所说的化功大法,什么叫化功大法呢?就是说你平时功力没有那么大,但是为了打败敌人,你用一种化功大法使自己的功力突 增十倍,结果你就胜利了,但是你胜利以后,你也就死了。
虽然战斗胜利,但是必然死去,这就是西方审美喜悦中的悲剧意识,有一个哲学家他的名字叫雅斯贝尔斯,他就认为这个问题说到底,主要就是一个理想与能力的问题,他说理想总是超过能力的,那么你的受挫感就永远没有办法满足,他的办法就是要么你提高你的能力,要么你降低你的理想,但是因为你的理想永远不会降低,你的能力永远不能匹配你的理想,所以这种悲剧意识,就永远不会瓦解。
那么还有一个哲学家叫做海德格尔,他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主要是一个不平衡的问题,什么东西不平衡呢?就是你的张狂和你的遮掩之间不平衡,他说了一句话,叫做“世界每分每秒在张狂,大地每分每秒在遮掩”。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人生啊运作得很快,就像那个钻井的钻头,钻得飞快,但是你旁边的保护系统也很好,你的冷却系统也很好,那么这样呢,你也不会损害,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那个雅斯贝尔斯,他们开出了两副药方,都没有办法从本质上来解决那个西方人的悲剧问题。
但是很有趣,他们自己解决不了,就把目光对准中国,西方人一天到晚要问自己,中国有很多叫他们困惑的地方,他们要问问题,第一个问题,一谈起中国就是说,中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还要问中国的历史为什么这么长?还要问这几年中国发展为什么这么快?还要问 中国人为什么生活的那么悠然自得?没有我们那样的紧张感,这些大惑不解的问题,常常困惑着西方尤其当代的西方人。
崇拜英雄,虽死犹荣,充满悲剧意识的西方,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念到实践,西方文明的局限性体现在哪?
西方那个文明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上述的英雄主义崇拜所造成的透支和泡沫。这要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西方的人的实践行为两个方面来加以解释,西方那个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征服性的高科技文化。你说从本体论出发,他把本体分成两个,一个叫自然、一个叫人,然后,自然是无机的,人是万物之灵,所以有机的人对无机的自然,就是一种征服关系,所以西方那个景区挺漂亮的,上面造个城堡,我们中国人用木头造房子,他们是用什么?石头造房子,石头造的城堡马上就破坏人文景观,变成一种征服感。
从认识上来说,西方那个文化有一种两元对立,什么叫两元对立呢?就是容易把差异变成对立,什么叫对立起来,对峙起来才能分高下,比如说灵与肉,比如说精神与物质,人间与天国,人与非人,本我与他我,从而就建立起来一种对应的关系,但这两种关系是平衡的吗?这两种关系不是平衡的,是有一种高低之分的,比如说本我,我这个词在西方是要大写的,你就不必了,你是他我就应该小写了,是不是,比如说,那个天国与人间,神肯定要征服人的了,那么神要比人大,是吧,神要大写,GOD,人应该小写,是不是,所以呢这样一种对应的关系,什么都对应起来,两分法,结果,就搞得非常紧张,产生一种征服的状态。
第三个情况就是他们很容易把事情看作物质化,他们把自然认为是物质的,把人也认为是物质的,《人是机器》,这种书也是他们写出来的,中国人从来不写一本书叫《人是机器》,工具理性,主人对非人,就是这么一种征服关系。他们的美学啊,西方的美学上来看,也是突出一种英雄主义,一种征服关系。米开朗琪罗那个大卫,简直就是作了一个男人的榜样,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像画的那么妩媚,那么这样一种东西都是放大了个人,目的是激起一般的人去当英雄。
它的神学也是一神教,强调神的意志,神定论、天堂论、原罪、地狱体现了一种神对人的征服,是不是,西方的天主教,本来它的教义里面是有一种这样的关系的,叫做合作论,就是你如果要灵魂得救要进天国,一部分是靠上帝的恩惠,还有一部分是靠你自己的努力,你做好事然后你就可以在上帝的帮助下,双方合作可以完成你的得救,但是后来出现一个人叫马丁·路德,他觉得你自救,你做点好事就能得救,不是自救嘛,不行,你应该把那个得救完完全全的变成上帝来救你
后来更复杂了,叫做“前定论”,说你得救不得救,完全是神的意思,他想使你得救你就得救,一切都定好的,那么神的意愿你是不能猜测 的,因为你是低级存在不能搞清楚神的意愿,也不要去猜了,一切都是前定的,后来那个加尔文说得更加的有趣,加尔文这么说,他说假如你得救,你应该感谢上帝,你要感谢上帝的恩惠,假如你不得救,你也要感谢上帝,你要感谢上帝的公正。所以这样一来你就不要管了,这就是神对人的彻底征服。从这些例子来说,我们看出什么,我们看出西方文化的价值核心是什么?就是一种过于重视物质占有和社会成就,过于看重了征服,它过于把世界理解成是物质性的,对立性的,而没有看到人的存在的问题,没有看到以人为本的问题,这就很容易造成悲剧,这是从西方的文化来看的。
我们再从西方的实践来看,在强大的英雄主义的背后,西方那个社会是大量产生泡沫的社会,你比如说军事上来看,打了太多的仗,确实是削弱了西方的实力,我们不要去说一战二战。也不要说殖民地,也不要说他们要争夺世界霸权,我们看到这样一系列的战争打下去,就感到在一个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去搞世界上的军事霸权,实际上这种情况就已经出现了军事上的泡沫。虽然就是像我们说的希腊人的这个东西就复活了,虽然你要什么,你要去征服世界,但你用的不是真正的实力,你用的是什么?是化功大法,是不是啊,结果就透支了。第二个情况,西方的经济过分的依赖了外向型的经济,自己国内搞得不好,甚至国内的市场还被外国占领了,你比方说美国的汽车市场,现在都被日本在美国开的公司占领了,最近申请破产的那个通用汽车公司,它的问题就是国内搞不好,它有国内国际两块,国外的员工一 共有两万人,却成就了它生产总值的70%,国内的人口有26万人,却只占了它收益的30%。然后每生产一辆美国的汽车,它要付里面的员工的医疗保险费就要1600元,这样怎么搞得下去了,所以这种过分依赖于国际资源的外向型经济,产生了很多的经济泡沫。
第三种情况是过分强调荣誉和成就感,这使得人的生命透支,那么社会给了他很大的荣誉和成就感,却使人的生命透支,这样一种社会权利的瓜分,过分的竞争,虽然你获得了社会承认,但是你生命透支了,还有过分强烈的消费欲望,叫做消费透支、财政透支,过分强调享受了超前享受,这就导致了信誉危机。
还有,就是过分强调使用与主流文化相匹配的人,这就使得第一流人才边缘化,你去看西方历史上有一些大伟人,第一个是苏格拉底被人杀死,第二个人是但丁,但丁大家都知道,写《神曲》的那位,但是他被他的祖国佛罗伦萨赶出去,一生都回不来,第三个人叫托马斯·莫尔,第一流的思想家,被杀死。还有一些现代的一些西方的一些人,像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那些人,一天到晚被认为是一些和主流文化不那么靠近的,也就是要强调人诗意地安居,不要完全去成功,顾顾你的存在的那些人,在西方文化里面,是占非主流文化,这就使得他们这个文明里面,使得很多第一流的人才没法被使用。那么从西方文化的那种过分的“惟我独尊”,或者说西方文化论,西方中心论,又使得西方文化缺乏一种开放性,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把自己的文化和别 人的文化进行比较,只要你的文化和我不一样,我就怎么样?我就不承认你,我就说你失去了文化的认同感,这样,我们看西方文化是很开放很开放的,其实不是,其实西方的文化它已经走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别人的存在。西方的知识界分两部分人,一部分人是专门看东方好的批判西方的,还有一部分人是主流文化,还是觉得西方明明出现了很多问题,还不承认这些问题。
求索东方文明真谛,从本体论到认识论,从美学、宗教再到思维模式,东西方文明如何相处与互补?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第三个问题,我们就来看看和西方不一样的东方文化的一些特点。与西方不一样,东方那个文化应该说是一种高情感的文化,怎么说高情感呢?就是什么东西都是有机的,什么东西都是有情的,“天人相合,天地有情”天地怎么有情呢?天和地在一起,那就怎么样?那就要生万物,就会生出阴阳两气,就会生出五行,所以中国的那种本体论,它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以人为本自然有情,人与自然是要取得一种和谐的,然后还要取得人与人的和谐,人与文化的和谐,在天地人那里突出的还是个人字,天地生万物,人于是要孝敬天地,孝敬父母,这是中国的本体论,没有把人与自然完全对立起来。
第二就是认识论,中国那个认识论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要求二元中 合,二元和谐。天与地要合一,人与事也要合一,物质与精神也要合一。灵与肉也要合一,那个灵与肉怎么合一呢?我们说孔子大思想家吧,但是孔子确实是提出“食不厌精”的人。我们说倒霉的诗人苏东坡吧,确实是大文豪,但是东坡肉就是苏东坡弄出来的,所以呐,这个就是灵与肉完全是合在一起的。
中国那个文化,它是求真的、强调现实的,认识论上就是求真的,真就是返璞归真,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中国人的所谓的实践理性。
在美学上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的美学是特别强调情境合一的,要产生一种情境,用美来陶冶性情,产生善,中国善怎么来的?是用美来陶冶出来的。西方的美也有一种作用,用美来激励你当英雄的,中国人的意念,它是把一切世俗的劳动,一切与改善有关的劳动,都没有看作是个人的行为,至少是不能通过描写个人来歌颂的,因为那是大家的工作,是整体的劳动,不归于个人。所以这就是中国人的利他主义。
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的宗教也是蛮有趣的,中国这个神学,首先它有多元神,中国人现在人死了以后,不是去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那里都是你在活着的时候成仙了,然后你才能够登天,你要先变仙,所以中国人从佛家那里借了一块净地,他就劳动神,劳动的实在太厉害,没小孩了拜观音了,没钱了拜财神了,把神弄得特别地累,所以 中国太利用神了,结果中国人离天非常近,中国和天就是999和1000的区别,不是两元对立。
这样,东方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核心论,它过分地重视了人的存在和生存问题,对个人的成就比较忽略,重集体轻个人,中国人的英雄也有,无非就是心灵高尚、成熟理性,无私为他敢负责任。这样一种文化当然就可以培育东方人的行为,这种东方人的行为来看,首先要和平不要战争,六十年来中国本土没有战争,这是中国崛起的前提。中国人民老是把钱存在银行里,不肯取出来,利息没有他还存在银行里。中国也是搞稳定的,经济上有两个五个亿,每年生产五亿吨粮食,每年生产五亿吨钢铁,那就保稳定。中国第二产业什么造汽车呀,造电视机呀,造空调啊,保速度。中国还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就是服务业。一天到晚吸纳人才,这叫保就业,结果呢,使得中国问题不大。还有中国有个“任人惟贤”这个标准,这是孔子说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天到晚提拔人才,结果呢,东方文化就保全了实力,在出现危机的时候就成了拯救之力,资本主义爆发危机了,而伏尔泰那些人就到东方来说中国这个制度真好,向中国学习,还有西方要发展资本主义了,从理性的资本主义向任性的资本主义转变了,然后就出现了殖民主义,也是靠东方,结果,现在西方人活不下去了,觉得人生有危机了,那个时候就想到中国的道家、儒家,超脱入世。所以我们看到了,它们那个文化和东方的文化,还是差异很大的。这两种文化确实是可以互补的,中国那个文化和西方那个文化相比,东方文化底座很大,西方文化搞技术搞了几千年了,高精尖这是可以有互补的,中国是强调集体,他们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这个是可以互补的,中国强调和谐,他们搞征服,这看来征服我们不搞了,但是和谐一定是世界的前景,中国那个文化积累性,西方那个文化里面积累得不那么成功,就要搞扩张,那么你积累不成功,怎么搞扩张呢,它要创新,所以它里面创新性是有点意思的。中国人是内心修养,西方人喜欢外在发展,中国人重现实,西方人重未来。这样,就看到一种多元化的文化了,最后一定会在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中产生。
我在这里下几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我认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伟大的强势文明,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但是,这是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的,东方尤其中国那是一种高情感的实践理性的文化,西方它是一种征服性的高科技的文化。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两种文明之间,是可以互补的,可以交流的。
那么第三,有人以为全球化一来,就会由一种文化变成世界文化,那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全球化它一定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化,所以,今后的世界格局应该说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一种繁荣的局面。按照我的理解,那就是说假如你把每一寸土地都弄得非常美丽,把每一颗人心都弄得非常高尚,按照我的说法那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了。
王鲁湘:在刚才朱先生演讲中间,我脑中就不断在出现一个好莱坞大片叫做《终结者2018》。这已经是第四部终结者了,前面已经有三部了,那么这四部终结者,都有一句共同的经典的台词,当英雄要出去征服,或者要出去拯救的时候,然后他会走到门口,回过头来说我会回来的,几乎所有好莱坞大片一定要有的一个要素,就是凯旋。那么这种东西在中国的文化意向中间啊,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它有什么?有大团圆,西方的凯旋和我们中国的最后的这一个大团圆之间,到底它的这个本质差异在什么地方?
朱孝远:你说的那个电影我恰恰没有看过,但是我看了两个电视剧,一个叫《奋斗》一个叫《我的青春谁作主》。这两个电视剧一看呢,觉得中国人现在喜欢在电视剧里面突出一个“我”字了,所以也可能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影响啊,但是从那个里面呢,无论是那个谈中国年轻人奋斗的青春片啊,在里面讲到最后胜利的那个斗争,都不是技术性的,不是阴谋诡计,不是高科技,最后还原的是一个情,叫做人性回归,所以这个是成了现在的一个大团圆的一个新的这样一个东西。西方的那个历史上其实也有回归,但是一直不是主流文化,有一个叫《青鸟的故事》,记得吗?说有一个人跟着一青鸟去找幸福,走遍天涯海角,永远找不到那个幸福,后来那个青鸟就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觉得我的 家,我的亲人就是我的幸福,那么这就是西方人的一种迷途了。中国那个孔子儒家里面,它是分等级的,它是先自己然后再家人,再你的邻居,再整个社会,这叫做修身养性对吧,治国平天下,它是这么由近及远的,但西方的一个浪漫主义,最后由远及近,身边的东西不那么看重。
这是和他们的那个千年封建时代有关系,千年时代就发展出一种叫骑士文化,那么骑士文化一来以后呢,骑士是国际性的一天到晚冒险,所以他们中世纪的文化无非就是骑士文学还有就是传奇文学,结果这种东西一直被歌颂,一直被放大。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像堂·吉诃德那样去行侠仗义,所以,这样一种东西,觉得你的成就感最后到人间,不能在平凡的生活里面去找到你的成就。
王鲁湘:这实际上我们在描述一个在文学和生活中间的一个现象,但是这个东西反映他们的思维和他们行为的是一个模式,是吧,西方的思维是线性的,直线性的,不断超越性的,然后他的行为也是,是不断征服的,冒险性的,所以他是往前走,不回返,不回头的。而中国是环形的。
朱孝远:有这个意思。所以这就是中国宗教也是这样,所以佛教传到中国,能够在中国立住脚跟,也是有原因的。它就强调一个因果论,你想你做了很多好事,结了善因,结果呢你就六道巡回,最后你还能 做人,说不定还能成佛,对吧,所以这样一种循环论和中国文化时空观念的循环论,它是完全吻合的。
王鲁湘:您刚才在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分析的时候,您定义东方文化是一种高情感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一种高科技的文化,这种状态的话确实对我们这种以建立在客观知识基础上的这样一种科技思维的发展,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朱孝远:它也有影响,中国现在实际上高科技那方面,中国是在向西方学习,然后中国在做人方面也就是,关于存在的方面,中国实际上是对中国的那个独特的贡献。在那个知识论上,我是把知识分成三个世界。
第一个世界,叫做感觉与经验的世界;第二个世界,叫做直觉与艺术的世界;第三个世界叫做知觉与科学的世界。中国人的第一世界很强,就是他用经验来概括,来概括出新的知识能力很强,它的第二世界很强,就是直觉与艺术的世界很强很强,那中国稍微不足一点的就是那个演绎法,那个就是根据几个概念,根据几个定律来得出一种科学的观察,先假设后观察,这叫知觉和科学的世界,这点它是不如人的。
王鲁湘:那么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所谓全球化我们不可否认,它是西方的而且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这样一种文化,然 后它的整个在全世界的一种强势的推进,即使像我们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也存在过这个文化归属认同感的危机,那么我们怎么来看这个问题。
朱孝远:那个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那个亚历山大,他就打仗,一路把波斯扫平,一路进攻到埃及什么的都给他攻下了,但是一直攻到印度,再弄过来要攻到中国了,他就攻不下去了,然后他就死了。所以这样一个情况就是说碰到那个比较大的国家,尤其比较强盛的也是强势文明,他就攻不下去了,虽然扩张就像水可以往低处流,但是你水碰到一个阻力它也流不过去了,那个情况是这样。但是另一个情况就是说那个西方的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是刺激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一个也就在那个全球化进程的情况,融入了很多其他的文化,你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随着文化的扩张,但是你碰到文化以后,它马上就融入了到其他的文化,就融入进去了,这种情况就像一个水在开始源头的时候,它可能很清澈,流啊流啊它就流得什么东西都有了,它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所以现在实际上我们所享用的那种文化已经不是一种纯文化了,而是一种混合文化。
那么在这种处境下你怎么解决文化认同感的问题呢,我觉得文化认同感它不完全是一种心理危机或者民族文化的危机,最主要的,就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它如何在世界上担负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怎么来提升中国的一种软实力。教育理念不同,理想人格该如何培育?东方与西方,文化如何超越国界?文化比较中,该如何理解国民性研究?
提问:你好朱老师,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理解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朱孝远:实际上那个最难理解的就是“天人之际”。“天人之际”,因为孔子是不那么信天的,孔子说那个天是不说话的,但是四时就行走,万物就出生,然后又说“五十知天命”。孟子对天的看法就更加有趣了,孟子说过一句话,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荀子更进步了,说“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但是到了西汉那个时候,却出现天人感应的学说,董仲舒“天人感应”,所以天人相应,司马迁对此大概是怀疑的,但是他认为天人关系还是要追究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有个传统,就是太史令同时也是那个观天的官员,也是要管星象的,所以他要研究,所以通古今之变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历史是发展的、变化的,而且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成一家之言”主要是一个很大的抱负,当时一家之言不是一家之说,却是说当时有道家、儒家、法家,要自成体系,凡是自成体系的东西就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要把史学变成一家体系成体系的,结果他就开了史学研究的一家之言,所以他这种东西还是和中国文化是结合得非常好的。
提问:朱老师你好,您在美国和中国都教过书,那么您对于东西方高等教育的不同,您是怎么去看的?
朱孝远:丘吉尔说过一句话,他说大学呢仅是传授知识的,大学更应当是传授智慧,大学不应当仅仅传授技术,大学应该锻造人格。那么人格怎么训练呢?人格就要训练你全面发展,我们现在从西方的教育来看,它是比较注重能力的,我们是比较注重知识传授的。所以西方现在老师不讲课,我在西方教书很开心,老师就要引导学习就行了,自己不要讲,当教练是不用跳高的,你明白这个道理吗?我们就把西方的那个学生就在一起开一种叫做讨论课,讨论课里面,他们乱说,说的都是错的那你去纠正他们,结果学生能力是提高了,我们的知识也变成相对的了,对吧。
中国不是,中国到这里你挺累的,你一天到晚讲课是不是,因为中国的理念叫做什么,叫做授业、传道,解惑,所以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处境里面,不同话语里面的那种高等教育,但是他们的理念就是一样的,那么西方还有个东西,我想稍微提一下,就是西方的国家那个大学,宣称自己是培养领导人的,那么我们中国的教育比它和平的多,我们是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的,但是没有提到要培养哪样一种精英,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感到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文化传统的不同。
提问:我想问的是,您如何看待在全球化下的文化基础?
朱孝远:全球化的文化基础是文化的实力,过去搞艺术的人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是不是?你说这句话对吗?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确实是不全面的,那个世界的文化的交流它从本质上来,是有两个东西,一个就是它本身的优秀性,同意吗?还有一个它的互补性。优秀性的东西,比如说梅兰芳的京剧,齐白石的《虾》,是吧,即使贝多芬写的小曲子叫《致艾丽斯》,这种东西你一旦做极端的好了,它就有三个超越,第一个超越就是时间的超越,古代的人喜欢,现代人也喜欢;第二个就是空间的超越,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第三个就是小题材和大题材的超越,你比如说那个《虾》,那个京剧,那什么是大题材呢?但是你一个东西做到了极端的精美,它就无所谓小题材和大题材,就成为文化的共享的全球的东西,对吧?所以我觉得东西要进行交流首先就是它的优秀性。其次是它的互补性,有些东西我们没有,而你有,那我怎么办,我只好管你借,向你学是吧,如果你要开放向人家学习。你比如说芭蕾舞这个东西就不是我们弄出来的,是吧,它先在意大利,后来跑到法国跑到俄罗斯现在又怎么了,但中国把它引入了,还办了一个北京舞蹈学院,来专门跳芭蕾舞,搞了个芭蕾舞系对吧,然后中国就弄出中国式的芭蕾舞,什么《红色娘子军》啊,《白毛女》啊。所以我觉得,到了一个全球化时代,不会出现一元化的局面,反而是在多元化的情况下,出现多元的文化格局,刺激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共享文化的共存。
提问:朱老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然后对文化史有比较深的了解,那么在方法论上,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朱孝远:我觉得就是要注重对国民性的研究,国民性你知道吗,就是一个民族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共同认同的文化标准,这个东西过去我们不注重,但是非常之重要,比方说中国驻德国大使,给德国人去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看不懂,他就问那个大使,你们那个男的送女的,女的送男的,送了两个小时,到底干什么。为什么一句“我爱你”说不出来,这个问题从浅处说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问题。实际上从深处说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中国或者世界上的那个,人文学研究或者社会科学研究,基本上是两大类,一类我们叫做基础研究,还有一类我们叫决策研究,那么那个国民性研究就是决策研究,决策研究,它一定要建立在对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它才有力量,你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人投降了,美国就不知道怎么对付日本了,就请那个社会学家,去写一本书,研究怎么对付日本人,那个人后来写了一本书叫《菊与刀》。然后美国人就把他的研究送到一个国家掌握的再研究机构去研究,研究出来发现一个很简单的事实,认为那个天皇制度是不能由美国人废除的,这个结论不是那个作者得出的。还有那个英国搞了大英帝国以后,最难对付的就是那些殖民地,部落皇宫的反叛,它觉得弄不好,因为文化不同,就派了一大队人类学家去研究部落,人类学家拿了英国政府的钱不好好为政府服务,就 写了很多人类学著作,回到了英国,英国政府很高兴,说你们文章写得多好多好,多么重要,结果把那些人类学著作,送去一个由政府控制的再研究机构研究。
研究出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所有的部落首长、部落酋长都是世袭的,建议英国政府把那些部落首长的儿子弄到伦敦来,学BBC英语,看芭蕾舞,把他培养成英国的上流绅士再送去当部落酋长,这样一来解决了问题。所以你不仅是这样,更重要的你要研究世界文化,我就觉得要把文化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地位实际上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你真的把国民性研究透了,一个地方发生什么大事,你就可以预知,那个国家会有什么反应,世界上各个国家会有什么反应,它们都是从它的潜意识,国民性里面,马上就能猜出他们的国际性的反应,所以从这么重要来说,我觉得我们研究世界文化,不仅是一个交流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怎么使得文化走向现代的一个应用性的问题。
王鲁湘:非常感谢朱孝远先生精彩的演讲,朱先生的演讲从历史、现实,和艺术等多个角度给我们提供了理解文明和文化的多重角度,如今历史的推动和现实的需求使得我们对东西方文明的理解,不能再停留在表面,也许只有互相尊重,平等对话,才能真正理解对方,文明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间,更多的问题将留给大家去做进一步的思索。
第四篇:人文奥运:东西方文化的融汇与交流
人文奥运:东西方文化的融汇与交流
2003-7-23 9:13:57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响亮的口号,在这三个口号中,“人文奥运”是最需要深入阐释的,因为它的寓意深远。我们主张“人文奥运”即“文化奥运”,“文化奥运”将是世界文化走向中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盛大节日,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瞩目的东西方文化融汇与交流的中心,这将是“人文奥运”发展战略的最大收获。
1、“人文奥运”的内涵。
彭永捷教授在“人文奥运的理念阐释”子课题中已经充分阐释了人文奥运的内涵,在他主编的《人文奥运探索》一书中,作出了这 样的界定:“人文奥运是指,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是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生活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是‘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和谐、和爱’的和谐统一盛会。”
因此,我们主张将“人文奥运”阐释为“文化奥运”。
2、“人文奥运”即“文化奥运”。
文化,英文或对译为CULTURE,或对译为CIVILIZATION,与“文明”常常通用。把“人文奥运”阐释为“文化奥运”,内在地包含着把“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理解为文化、文明的一个优秀成果。由此,我们一方面可以追溯和回复到它的原初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其发展,特别是通过中国人的参与,用中国文化来发展它、丰富它。
3、“人文奥运”即“文化奥运”内在地含有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意。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现代奥运会发端于欧洲。奥运会历来是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不仅是人类的力量和追求的展示,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交流的底蕴。作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为全世界各种各样不同文化展示、融汇和交流提供了一个的巨大平台。“人文奥运”在英文中对译为“Culture Olympics”,意思即为“文化的奥运会”。这就意味着在申办之时,北京奥申委就已将未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定位为文化的奥运会,也就是说,北京奥运会将是文化交流的奥运会,是起源于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之间的交流盛会,也是中国与世界以及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盛会。
4、“人文奥运”:让世界文化走向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体育盛会。届时,中国将向世界展示她的伟大成就,世界各民族将在中国这个舞台上展示她们的文化成果。我们应该做的工作:一是在中国介绍和宣传奥林匹克文化和作为奥林匹克文化背后底蕴的西方哲学精神以及西方现代文明。我们应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奥林匹克主义所倡导的乐观向上的生活哲学,吸收西方以人为本的哲学精神,学习西方人的现代文明成就。二是开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活动。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和举办期间,举办多层次、多规模的世界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各国展示本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让世界文化在中国北京这块奥运热土上充分地展示、对话和交流,使北京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世界人民精彩演出的舞台,并由文化的交流,推动世界人民之间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推动世界和平和进步。三是积极展示中国文化,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5、“人文奥运”的文化发展战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向世界展示一个处于东西方文化融汇与交流中的新北京。改革开放使世界走进了中国,也使现代化的中国走向了世界。作为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盛会,2008年奥运会应该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象,我们不仅应该以各种形式宣传中国,同时也应该显示中国文化历来具有的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所以,我们的文化发展战略一方面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同时给世界各民族一次展示她们的文化的机会,从而塑造东西方文化融汇与交流的中心地位。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中国是东西方文化融汇与交流的中心。我们的任务是,一方面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成就,另一方面给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一次展示的机会。通过策划和实施人文奥运战略,我们将大力推动东西文化交流活动,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良性互动,和谐共存,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世界各国、各文化体系都能从这种对话和交流中受惠,创造人类文化交流的多赢局面。
第五篇: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教案 03 东西方古代文化
2013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教案 03东西方古代文化
【热点常备考纲】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音乐、舞蹈不考查)。(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3.古代希腊、罗马:(思想部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涉及选修二的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不考查)。
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东西方古代史上重大改革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措施)(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
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东西方古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文化政策、文化思想或文化贡献)(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3)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
【热点考点重组】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绘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戏曲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3.古代希腊罗马:(思想部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东西方古代史上重大改革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措施)(1)梭伦改革:中庸、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等理念。
(2)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抑儒扬法);“塞私门之请”(禁止私下里的请客行贿之风,及时奖赏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推行“分异”令(国家强制分家)。
(3)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革除旧俗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革除旧俗(仿汉制、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通汉婚、重汉臣)。
(4)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改革学校制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
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东西方古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文化政策、文化思想或文化贡献)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
①秦始皇:统一过程中的策略(广纳贤才、远交近攻);文化统一措施(统一文字,以秦小篆为标准文字;官办学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
②唐太宗:夺取王位的文化措施(设立“文字馆”,收罗人才;收买太子府的心腹人员);即位后的文化措施(选贤任能,虚怀纳谏;以民为本,慎用刑罚;文德治国,完善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③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措施偏重于文化方面(满汉关系: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满蒙藏关系:,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2)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①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开创儒家思想(仁、礼、中庸);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②柏拉图:柏拉图的政治活动;理念论和理想国;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③亚里士多德:北方小驹;博学家;教师生涯(吕克昂学园)。
【热点高考真题】
01.(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02.(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03.(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04.(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5.(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06.(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07.(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08.(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09.(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
10.(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11.(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13)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
12.(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 B C D 13.(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3)图5(右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15.(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2)《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16.(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17.(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18.(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20.(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21.(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37)(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22.(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
23.(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7分)
24.(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
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 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 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
25.(2010年山东卷文综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官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
【热点模拟练习】
01.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0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为新的理论体系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03.戴震主张“理存于欲”“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与戴震主张相似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04.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05.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0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07.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兴起,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出现动荡,儒家的“仁政”学说受到欢迎 B.专制主义统治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政治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08.文翁(公元前156~前101年),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下列对文翁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汉书》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②他的私人办学行为得到汉武帝的推广
③他对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④他的政绩可与历史上的李冰相提并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9.“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A.都城不在洛阳
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
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
10.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源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 D.四大发明对欧洲的社会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1.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指出: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形成这种“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的根本原因是 A.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 C.传统手工业高度发达
B.儒家思想的影响 D.统治者重视科技
12.“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在中国种业界与袁隆平齐名,被誉为“南袁北李”。李教授潜心研究玉米四十年,取得巨大成就。李教授如果想了解玉米传入我国时的栽培方法,应该查阅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13.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现实主义情怀
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情怀
14.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A.原始岩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15.张晓明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6.我国京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喜好密不可分 B.它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成,故名京剧
C.民国时期的梅兰芳为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D.可以用“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概括它
17.2011年2月11日《广州日报》在社论中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一项公共决策的文明程度与进步意义如何,视其人本指标高下。全国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无疑是兔年春节后政府给公众派发的一个厚厚的开年“利是”。下列对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18.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9.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就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0.从下列图片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关注社会
B.人文主义 C.探索自然
D.个人主义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 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
——《春秋繁露》
材料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
——中华读书网
材料三 陆氏门人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6分)
(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二陆的主要分歧。(4分)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何在?汉武帝时期对其他各家学说就真的“皆绝其道”了吗?试举例加以说明。(9分)
(2)根据材料二、三,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9分)
(3)你认为对历史人物活动的评价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宋元科技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4分)
(2)材料二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宋代什么绘画风格?(4分)
(3)据《清明上河图》和材料三,概述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4分)
(4)据材料三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据此,你得出什么认识?(8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洛阳伽蓝记》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
(2)你认为张之洞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
——《论语》
材料二 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
材料三 假如公正是少数人的意愿,就会出现暴君,假如公正是以数目取胜的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就会行施不公,没收少数富人的财产„„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不无及。
——《亚里士多德全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思想差异的原因。
(3)为了传播他们的思想,他们采取的共同方式是什么?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4)我们对他们的思想应该如何评价?
2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草纲目》的部分插图:
材料二 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中国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也并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出《本草纲目》在内容上的两个突出特点,请你指出并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2)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03.
【答案】:D 【解析】: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及其理解,如“战国时期”、“注重实践”(因时而变)、“贵族的存在不合时宜”(法不阿贵)、“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即可判断是指法家。04.
06.
10. 【答案】:C 12.
16. 【答案】:A 【解析】:根据四大发明西传的时间,活字印刷术在15世纪中期传入欧洲,直接促进了图书的出版。17. 【答案】:D 19.
【解析】:
(1)从道家与儒家思想,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含时代主题、政治、经济等角度。22.
23.【解析】:
25. 【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废除田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
(1)通过材料一中“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可以看出北宋的科举考试重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可以看出官吏的作用重科名资历。
(2)“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改革中注重实用为主,改革措施根据教材知识作答。二.模拟题 01.
04.
06.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绝弃圣智、仁义、巧利”体现了反对儒家和墨家的思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体现了作者“小国寡民”的思想。07.
11.13.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知识,解题关键是抓住“托喻”“历史的角度”“屈原”等关键词,结合所学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因此,D符合题意。14.
16.19. 【答案】:B
制的需要。
(2)评价不同:材料二肯定了独尊儒术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材料三在肯定其对巩固封建
政
权
23.24. 【答案】:
(1)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
(3)共同方式:兴办学校,传播思想。说明:孔子兴办私学;柏拉图创办阿卡德米学园;亚
里
士习和辨认,又防止了混用和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