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泥玫瑰花说课
《小小软陶,童心飞扬》
——软陶校本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本次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小软陶,童心飞扬》,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本节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
三、教学反思及改进方向。
一、首先来说说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
1、从课程开发背景来说。
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小学地处烟台、潍坊、青岛三市交界,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110余名教职工。学校历史文化厚重,人文资源丰富,教育思想前瞻。和礼兼修、爱校如家、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和培养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魄的办学理念,都为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2、教材分析:
软陶泥是一种可塑性非常强的人工合成陶土,制作好的产品只要轻微烘烤,就会产生质地坚硬、色彩艳丽的手工艺品。
软陶泥具有较其他粘土更佳的延展性、可塑性及光泽度。软陶泥不粘手、不粘桌面、十分干净、无毒无味可塑性强,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软陶泥的知识、技能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程内容设计了软陶文化和鉴赏;软陶植物、动物、生活物品、人物等几大方面制作;兴趣培养及品德情感的熏陶等几大领域,融入具体的历史文化及地方文化。
本节课——《节日的礼物》是一节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运用陶泥塑造送给亲人的礼物,指导学生在常见的礼物造型上,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新颖奇特的礼物造型。在本套教材中起到了巩固加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为今后的学习课程起到了铺垫作用。
3、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对花朵、爱心等各种立体造型有了一些浅显的了解,但运用陶泥刻画细节还是有一定的欠缺。通过本节课,孩子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灵巧的控制力,更能激发出意志力与专注力,同时还可以延伸他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爱心。
通过以上分析,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运用陶泥塑造花朵、爱心等常见的立体造型,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新颖独特的造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揉、搓、剪、压、刻等技法,制作出送给亲人的礼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方法后启发他们运用技巧富有创意地塑造物体,启发他们爱自己身边每一人。依据课改理念、教材分析及学情的了解,为使学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重难点为:
运用陶泥,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新颖独特的节日礼物。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
1、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制作材料—陶泥、工具、彩笔、卡纸等。
2、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我结合本课学习目标以及网络资源的优势,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以下五个阶段:
激趣设疑——技法分析——技法学习——技法实践——课堂评价
一、激趣设疑,明确内容:
课件出示不同的陶泥制品,仔细观察这些作品,它有什么特点吸引了你?你会选择做什么样礼物送给谁?
学生观察图片造型,回答问题。
板书课题:节日的礼物
二、作品分析,技法尝试
(1)给学生展示两件不同造型的花朵作品,观察哪件作品比较精?
学生通过比较回答,给学生进行技法演练。(目的让他们懂得一些常用技法)
(2)那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件作品也变得比较精美了?学生回答颜色选择搭配,细节的刻画会使它变得好看。
此处的设计意图为:“问题驱动”的教学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取知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欣赏、分析、总结、实践,加上我的启发、引导,使学生一步步的感受、领悟、体会、表现。我只是作为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探索欲,进行主动探究性学习。
三、示范领引,学习技法
老师做示范,如何让细节更精致,巩固所学技法(揉、搓、粘、压、捏等)
学生做示范,我们刚才学了哪些技法?
(学生到讲台上给学生进行梳理并简单的作示范。)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并说说运用到了那些技法。
四、技法实践:
将学生分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陶泥进行揉、搓、粘、拍、压、捏等方法表现更有新意的物体形象。(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学法上,采用有目的地、让学生由观察——分析——动手实践、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教材随机选择的学习方式。
五、欣赏展评、交流延伸:
(1)仔细看看你认为那一组的作品造型和图案最精美。(2)选出优秀作品,由小作者自己简单描述自己的创作心得 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能力不同,完成的作业就不同,仅仅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还不能弄懂弄通新知识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师生交流,肯定的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增强学生的信心。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的评价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学生从中也体验到了评价的重要性,另外,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能够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体现了校本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性。
三、本节课教学反思及改进方向
通过这堂校本课,基本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正在逐步适应做一名合格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目标达成较好,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基本掌握了软陶使用的方法。
对学生来说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尝试,使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平时好动的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
设计与预想的还是有一些差距,例如学生在集体制作环节上纪律比较混乱,个别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后备课过程中要更加对情景预设和应对问题做充分的准备。总结:
一块小小的粘土,经过揉、捏、压等手法,在自己的手中变成一件件精致的艺术作品,那份欣喜是无与伦比的,把它送给家人朋友,又是独一无二的礼物。爱软陶,爱手工,你的生活一定会变得多姿多彩,充满乐趣,充满创意!谢谢大家!
第二篇:陶泥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在《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团、搓、捏、粘等泥工技能塑造出故事中的水里的动物。
2.萌发泥塑的兴趣,发展立体造型的能力。3.学习分组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重点目标:
学会分组合作,有合作的意识。难点目标:
在《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团、搓、捏、粘等泥工技能塑造出故事中的水里的动物。
活动准备:
陶泥、陶泥工具、场景。活动过程:
1.复习故事《小蝌蚪债妈妈》
(1)(通过复习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蝌蚪、青蛙、乌龟、鱼的外形特征)
(2)教师围绕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谁?接着遇到了谁?
大鱼长的怎么样?乌龟呢?大白鹅呢?
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
(3)总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鸭妈妈,接着又遇到了大鱼、乌龟和大白鹅,最后才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环节分析:通过回忆法,故事欣赏法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2.分组创作。
(1)师:今天,我们创作的要求和以往的不一样,我们这次要来分组合作进行创作,你们看这里有5幅图片(小蝌蚪找鲤鱼妈妈的图片、小蝌蚪找鸭妈妈的图片、小蝌蚪找乌龟妈妈的图片、小蝌蚪找大白鹅的图片、小蝌蚪找到自己妈妈的图片)请你们自己选择喜欢创作哪一幅,然后同样的选择在同一组进行创作。
(2)教师说要求:
在创作之前,请你们先商量好哪些小朋友来做小蝌蚪,哪些小朋友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大白鹅妈妈、青蛙妈妈)最后由哪些小朋来做背景(池塘、水草等)。
(3)幼儿自由分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环节分析:此环节是重难点目标的落实处,通过讨论法、讲解法引导幼儿学会分组创作,初步建立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3.作品展览,引导幼儿相互参观、评价。
师:你最喜欢哪一个场景,为什么?
(环节分析:通过讲评法,引导幼儿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去郊游
活动目标:
1.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能独立设计自行车。2.尝试用手捏、盘等方法创造性地制作自行车。
3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能独立设计自行车。.重点目标:
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能独立设计自行车。难点目标:
尝试用手捏、盘等方法创造性地制作自行车。活动准备:
1.儿童自行车一辆。2.多媒体课件:自行车。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1.展示自行车实物。
(1)教师:请你们仔细看看,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由哪几部分组成?(幼儿思考、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车头像T字,用来掌握方向;轮子是圆形的,便于行走;坐垫像三角形,方便骑乘;两边的脚踏板在受力后可使轮子滚动。
(环节分析:通过直观形象的欣赏,让幼儿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初步感受自行车的设计美)
2.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集体讨论、交流。
(1)教师:说说这些自行车与你们刚才看到的自行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并适时小结。
(环节分析:此环节是重点目标的落实处,通过图示法,讨论法引导幼儿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以便能独立设计自行车)3.指导幼儿设计自行车。
(1)教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扶手、轮子、坐垫和脚踏板等,可是它们的外形却多种多样。只要美观大方,骑乘轻松方便就能让大家喜欢。
(2)教师:今天请你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环节分析: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学会发现每辆自行车的不同特点,学会独立创作)4.幼儿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环节分析:此环节为难点目标的落实处,通过练习法引导幼儿尝试用手捏、盘等方法创造性地制作自行车)5.展示、评价、反思。
师幼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并针对不足提出合理建设。
(环节分析:通过讲评法,引导幼儿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兵马俑
活动目标:
1.了解兵马俑的概况,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外形特点,并能用整体捏塑法表现出来。2.收集并利用各种材料综合创作、表现人物形象。3.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重点目标:
了解兵马俑的概况,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外形特点。难点目标:
能用整体捏塑法表现出来。活动准备:
陶泥、陶泥工具。活动过程:
1.观看兵马俑的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讨论:你们看过兵马俑吗?你最喜欢什么样子的兵马俑呢?
(环节分析:通过讨论法,引导幼儿认识兵马俑)2.启发回忆,示范讲解。
(1)引导幼儿回忆:以前我们学过如何制作人物形象,谁愿意来给大家看看?
(2)启发幼儿巩固内容:直接捏塑法。
教师:怎样才能避免人物的头、手臂等脱落?
(3)和幼儿一起示范,让兵马俑的动作丰富:半跪的,站着的,有歪着头的等等。
(此环节为重难点目标的落实处,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制作)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兵马俑”展示。
(1)将陶艺展示在图片“兵马俑”前的空地上。
(2)幼儿相互欣赏、评价作品。
(此环节为重难点目标的落实处,引导幼儿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第三篇:古诗陶泥
《古诗陶韵》(7年级)
设计理念:陶泥充满着大自然气息,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自然材料,通过孩子对原始材料的处理能力和得天独厚、浑然天成的想象力,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本课借助古诗优美的意境,将它与陶泥课堂相融合,实现古诗与陶泥创作的相互共鸣,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觉、主动、轻松的进入一个独立、自由、参与的教学空间进行学习,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懂得到实践中去领悟、去探究,去求知的真理,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主旨。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己有的陶泥制作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进一步感受陶艺这一造型艺术带给人们的美感,增强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点:
运用已有的创造技巧来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难点:
富有个性的恰当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
陶泥、制作工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请你背一首。
古诗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诗人运用那高度浓缩的精湛语言,将看到的、听见的、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其诗句优美,韵律和谐,意境丰富。
例如,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其意境十分优美,苏东坡是这样评价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件展示王维的《田园乐》)
同学们,我们能用陶泥栩栩如生地把古诗的意境表现出来吗?(揭题:古诗陶泥)
二、指导创作
1、课件展示范例。
看到这件作品,你想到了什么诗?说说诗的主体。
2、同学们,你觉得怎样才能将一首意境丰富的诗用陶泥表现出来呢?(1)理解诗意,根据诗意进行构思。(2)学会运用已有的制作技法进行制作。(3)突出主体,其他部分也不能忽略。(4)个性创造(课件展示个性创造作品)。
总之,别人一看到你的陶艺作品,就能吟出它的诗句,这才是成功的创作。
三、集体创作。
1、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将马上举行一场小组集体创作比赛,老师将会出示一首古诗,让大家齐心协作,共同完成一件陶泥作品。
那你认为怎样才能取得小组创造的胜利?(合作、构思、分工、协调)。
2、小组创作。
3、交流、展示。
(1)你喜欢哪一组作品?为什么?
(2)采访:你们小组是怎样完成这一件作品的?
四、个人创作
集体的力量真伟大,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了满意的作品,现在老师想请你自己去创作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1)个人创作;(2)展评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
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的收获,让同学和老师对作品进行评价。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小小艺术家们,只要你们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积累、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用好手中的泥巴和智慧,创作出更多的艺术品来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第四篇:《小鹿的玫瑰花》说课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说课教案
一、设计意图: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多维互动,自由对话,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不断地经历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并抓住了颇具玩味的两句话:“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和“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随着思考、感受的加深,情感的体验也在不断地生成。
二、学习目标、认读 8 个生字,会写“谢、渐、微”等 12 个生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出示课件玫瑰花)认读“玫瑰”二字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
多美的花啊!(师板书:玫瑰)谁会读这个词语?
(二)揭题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一)请小朋友自由读读故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二)离开小鱼的帮助,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1)指读“骨”、“花骨朵”(在这个词语中“骨”读轻声),你见过花骨朵吗?(出示课件花骨朵)
(2)指读“终于、一瘸一拐、惋惜、黄莺”。(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三、学习课文,解决疑难
(一)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①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②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二)自由读 1-4 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课件出示下列句子)
①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②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你能找出两句话中的一对近义词吗?
理解“渐渐地”,你能用“渐渐地”来说一句话吗?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让我们高兴地读读这两句话,为小鹿而快乐吧!、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
可是——(多媒体演示:花骨朵渐渐长大了,小鹿躺在床上养伤,来到门前却看不到一朵玫瑰花)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读读课文,哪句话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就读读哪句。(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以下三句话体会小鹿焦急、失望的心情。)
(1)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焦急、无奈)
(2)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焦急、盼望)
(3)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惊奇、失望)、体会小鹿一朵花也没看到的心情,理解“惋惜”。板书:白栽、惋惜。
指导朗读: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二)、研读课文 5-8 自然段,读悟结合、可鹿弟弟为什么后来又说玫瑰没有白栽呢?读读 5、6 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1)为什么鹿弟弟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指导朗读黄莺、微风的话。
① 黄莺飞来了,黄莺在对小鹿说什么呢?小朋友自己读一读句子。
② 哪一位小黄莺先来跟小鹿说话?小黄莺会怎样地对小鹿说呢?你为什么见到玫瑰就想唱歌呀?
③ 微风吹来了,微风看到这些玫瑰的时候心情又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很多小伙伴也赶来了。你看,他们也看到闻到小鹿的玫瑰花了,他们会对小鹿说什么呢?创设情境,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也看到(闻到)了小鹿的玫瑰花,()地对小鹿说:“()”
(3)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生根、发芽了。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小鹿也感到了快乐。刚才还在替哥哥感到惋惜的鹿弟弟这下也很高兴,(板书:没有白栽、高兴)
(4)一起高兴地读读鹿弟弟的话。是啊,我们终于明白——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
(5)指导朗读小鹿及鹿弟弟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小鹿亲手栽种的玫瑰花不仅为自己带来了欢乐、友谊,更重要的是也为周围的朋友带来了花香,带来了幸福,真是“一人栽花,香飘万家”。为别人带来幸福才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也常常为别人带来快乐吧!
五、作业:、书写生字
(1)多好的小鹿啊,他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我们该怎么感谢他呢?
我们写一个“谢谢”送给他好吗?
(2)这个“谢”字你怎么记住它?教师范写。学生临写一个。“微”字注意什么?和谢字结构很像,我们照着也来写一写。其他的生字小朋友自己和同桌讨论一下,想办法把它们记住。
(3)学生书写生字、课后读读托尔斯泰的《老人种苹果》,你又会想到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小鹿的玫瑰花
惋惜 ← 白栽?
高兴 ← 没有白栽?
第五篇:陶泥的世界教案
陶泥的世界
类型:设计 应用 造型 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陶艺塑造立体的生活用品,指导学生在常见的造型上,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新颖奇特的造型。
2.通过欣赏指导学生在表象过程中运用揉、搓、粘等技法,及点,线,面的组合,可制作成常见生活用品。
3.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后,启发他们运用技巧塑造富有创意的物体。
教学重点: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制作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陶泥制作技巧和方法,能够小组合作完成一件陶泥作品。
教具准备:多媒体,陶泥,底板 陶泥工艺品范作 泥工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课件,并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见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新奇的玩意儿,不过这么有趣的东西,需要回答对老师的提问才能玩哦”
教师播放课件1,展示精美瓷器,并提出问题:这么精美的东西是用什么原料制作出来的呢?
(2)学生猜,教师提示学生打开课本的第9课。出示课题:陶泥的世界
(3)引导学生发现书中陶泥作品的工艺特点。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两个做工分别为粗糙和精美的陶泥作品,问学生“你们更喜欢哪一个?” 学生大多数指出更喜欢造型精美的那一个。
(2)教师提出本堂课第2个问题: “为什么你们更喜欢精美的那一个呢?” 学生思考,举手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优秀陶泥作品的特点: ①造型奇特 ②做工古朴 ③形状夸张 ④做工精细。。。等等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优秀作品,分析其中作品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4)教师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如何让你的作品更有特点?” 学生思考后作答,教师给予鼓励。
4.学生实践阶段,尝试制作。
⑴两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件生活用品的泥塑作品
⑵教师播放课件2,循环优秀作品图片供学生参考,播放轻松的音乐⑶教师巡回辅导,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优秀表现。师小结:“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都出自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没意见生活用品中,也凝聚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大部分同学的泥塑作品外形已经逐步的满足基本需求了,但欠缺更精细的加工。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进行一次泥塑比赛,希望同学们能合作处更优秀的作品来”
课后拓展:为陶泥作品图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大家创作时总结出的经验。
(2)思考如何更快速而有效的创作出一个高质量,富有创意的作品。
2、发展阶段:
(1)多人分为一组,一起尝试创作泥塑的建筑物。
(2)教师提示“点、线、面”的多种运用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到创作当中。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学生一起点评作品,评选出最优秀的创作小组。并给予表扬。课后拓展:尝试用陶泥塑造出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或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