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四第四章

时间:2019-05-15 06:5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四第四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四第四章》。

第一篇: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四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四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 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及课程改革动向

主题词

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直接教学模式;海伊斯科普课程;方案教学;瑞吉欧教育体系;五指活动课程;行为课程;国外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四章 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及课程改革动向

国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

(一)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理念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特别是诸如安娜·弗洛伊德(Freud, A.)、埃里克森(Erikson, E.H.)等一些将儿童发展放置于社会背景中的学者的理论。其二是皮亚杰、温纳(Werner, H.)等一些研究兴趣在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发展心理学家的理论,这些心理学家对教育并不特别关注。其三是杜威、约翰森(Johnson, H.)(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创建主任)、艾萨克斯(Isaacs, S.)和米切尔等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然而,其他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例如勒温(Lewin, K.)、拜巴等人的想法也曾对斑克街方案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拜巴曾在斑克街作过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并在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方面作了不少工作。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将儿童发展归为6条原理:(1)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或综合的变化过程;(2)早期获得的经验不会消失,而会被整合到以后的系统中去;(3)教育者的任务是要在帮助儿童巩固新知和提供有益于发展的挑战之间取得平衡;(4)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逐渐地以越来越多的方式主动地探索世界;(5)儿童的自我感觉是建立在与他人和与物体交互作用所获取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知识是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反复地感知和自我检察而形成的;(6)冲突对于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冲突解决的方式取决于儿童生活和社会文化要求的诸多有意义的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性质。

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设计者们认为,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各个方面,“整个儿童”的概念能够表明这个教育方案的最主要方面。近年来,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已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两个更广泛意义的概念上,它们是进步主义和心理健康。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设计者们认为,学校应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机构,它应为儿童提供创造性的和让儿童感到满意的工作的机会;它应给以儿童有意义的刺激,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片断的学习;它应培养儿童的个性,增强儿童的社会民主意识。

(二)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1.目标

斑克街方案的基本理念是儿童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是与其社会化的过程不可分离的,托幼机构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与家庭和社会其他机构分担对儿童教育的职责,它不应被看作是“学课”的地方。因此,教育的目标应依据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学业成就。

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标首先是培养儿童有效地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包括各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能力的动机;第二个教育目标是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包括自我认同、自主行动、自行抉择、承担责任和接受帮助的能力;第三个教育目标则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包括关心他人、成为集体的一员、友爱同伴等;第四个教育目标是鼓励儿童的创造性。这些目标都很宽泛,应根据儿童发展的阶段和文化背景的适合性而加以思考和具体化。

拜巴等人将以上宽泛的教育目标细化为8条具体的目标,运用于对3-5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方案:(1)通过与环境的直接接触和操作,让儿童去满足自身的需要;(2)通过认知策略,促进儿童获得经验的能力;(3)增进儿童有关其周围环境的知识;(4)支持能提供各种经验的游戏;(5)帮助儿童内化对冲动的自我控制;(6)满足儿童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冲突;(7)帮助儿童发展有个性和能力的自我形象;(8)帮助儿童在互动过程中建立起相互支持的行为模式。

2.内容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没有将课程看作是一系列活动的“菜单”,而是将课程看成帮助儿童获得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经验的机会,换言之,课程是这些经验的总和,它是通过富有想象的计划和决策的过程而创造的。在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中,课程是综合性的。

由于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强调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社会学习”就成了该方案的核心。社会学习是有关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它涉及人们生存的环境及其所处的位置,也涉及过去、现在与未来。因此,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基础就是学校不断给予儿童探究民主生活的机会。例如,该课程方案引导儿童理解家庭,从简单的家、邻居的概念,扩展到对国家、世界的理解(Winsor,1957,p.397),注意到学什么和怎样学是内在联系的,儿童所学的有关世界的知识以及知识是如何获得和使用的等是不可分割的,而这种教育的基本点就是从经验中学。经验,联系,关系,探究,社区和问题解决等是发展-互动模式的关键词汇。

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常以“社会学习”的问题为综合性课程的主题,教师为儿童获取学习社会和掌握重要技能的经验提供机会。以社会学习为核心展开的课程,共分为6大类:①人类与环境的互动;②人类为生存而产生的从家庭到国家的各级社会单位及其与人的关系;③人类世代相传;④通过宗教、科学和艺术等,了解生命的意义;⑤个体和群体的行为;⑥变化的世界。学习的主题可以从对家庭的研究到对河流的研究,其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和兴趣,也取决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要求儿童掌握的知识、技能。例如,3岁的儿童,课程强调的是儿童对自身和家庭的学习;而对于5岁的儿童,课程则强调对社区服务和工作的学习。在任何一个学习的过程中,课程关注的是儿童在美术、音乐、数学、科学、语言、运动、搭建积木等活动中已有的经验,课程以综合的方式整合这些经验,以帮助儿童对其自己的世界加深理解。斑克街方案的设计者们相信,对于儿童而言,最有意义的经验是那些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经验;是那些能引导儿童进一步学习,并有益于获取新知的经验。斑克街方案的设计者们也相信,对于儿童而言,认识世界的最有效方法是允许他们以自 己的方式作用于这些经验,这就是说,儿童首先需要获取经验,然后,他们会通过再创造的过程,从已获得的经验中去理解这些经验的真正意义,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包括讨论、想象和建构等3.方法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curriculum wheel)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课程轮的中央是主题,轮辐间的空间可由教师设计各个活动区或活动种类的内容,允许教师根据需要加以更改、增加或删除。课程的实施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选择主题;②确定目标;③教师学习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并收集资料;④开展活动;⑤家庭参与;⑥高潮活动;⑦观察和评价。

4.评价

评价是班克街发展-互动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教师了解儿童如何学习和成长提供了手段,也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计划和决策的原则。与追随高水准学业成就的评价不同,班克街长期主张更宽泛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是立足于理解儿童如何了解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为儿童提供一系列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理解。基本技能和学科知识固然是基础,但是,在与环境互动时,儿童的态度和个性特征同样重要,例如,儿童的独立精神和合作活动的能力、发动活动的能力,以及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社区公民,等等。

运用班克街发展-互动模式的教师必须遵从和完成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育测试和评估。此外,评价需要严格地和系统地依据对儿童活动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包括教师对儿童表现的观察(如阅读、数学、操作材料、与他人的互动,等等);儿童活动的文件袋(如艺术、书写、计算、建构,等等);教师为年龄较大的儿童设计的技能检测表所反映的儿童学习质量(如阅读和书写、航海日志、实验报告、编列目录、单元学习的总结,等等)。分析和总结这些资料,能使教师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能给教师与家长沟通以及确下一步计划打下基础。

(三)教师的作用

1.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方面教师扮演的角色

①教师和学校是儿童的家庭世界与儿童的同伴世界及其更大的外部世界之间的协调者,这就是说,教师能给以儿童安全感,使儿童能克服焦虑和解决离开父母而面临的心理冲突,从而较好地适应社会。

k教师和学校的作用是培养儿童自我的发展和心理健康,这就是说,教师应具备称职的母亲和心理治疗师应有的许多特点,还应具有儿童全心意信任的权威性。

此外,拜巴等人认为教师的作用还反映在应成为刺激儿童与周围世界发生拓展性的交互作用等方面。

2.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教师扮演的角色

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①评价儿童的思维,使之将想法变为行动,或将其想法进行概括和转换;引导儿童达到掌握概念的新水平,或在控制下拓展内容的范围。

k对儿童的评议、疑惑和行动给予口头的回应、澄清、重述和纠正。

③培养儿童直觉的和联结性的思维。

m提出能促进儿童归纳性思维的问题。

(四)与家庭的共同工作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方案的设计者从儿童的立场定义家庭,家庭指的是“成人和儿童的各种组合体”,是“与儿童接近的,并受到儿童信赖的人们,他们是儿童世界的基础。家庭可以是父母中的一个人、两个母亲或两个父亲、继父母、神父、养父母、叔叔和婶婶、兄弟姊妹、堂(表)兄弟姊妹、或是曾作过家庭日托的邻居。”

与家庭的共同工作旨在“能使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师与儿童生活历程中对儿童有意义的其他成人之间建立起双向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教师能够在儿童化在教室内和家庭中的时间之间创造联系。”

二、直接教学模式

直接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并通过学业上的成就,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增强自尊心。在那个时代,大多数早期教育课程的目标都是针对发展儿童的认知、社会和情绪、情感的技能,而这种课程却完全关注儿童在学校中获得成功需要些什么,并指导教师如何修正儿童的行为。这种课程模式独处于其他许多种课程模式之外,它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所喝彩,而被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所嘲笑。

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直接教学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学习形式,在此形式中,被指定的行为得到了强化,就会导致它的发生。斯金纳对认知学派等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他相信认知学派所谓的认知结构是人为编造的,他反对教育过程是儿童头脑中建立认知结构的过程的说法,认为教育是能够产生可以观察到的行为的变化的过程,而强化则是产生这种变化的机制。

(二)BE直接教学模式

BE直接教学模式是贝瑞特和恩格尔门为帮助4-6岁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追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贝瑞特和恩格尔门认为,学业失败的补救方法是补偿教育,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之所以在学业上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在学前儿童阶段没有被教以获得较高智商分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前教育机构的课程应该设计成为能够帮助儿童克服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学业失败问题。

(三)DI直接教学模式

DI直接教学模式建立在两个基本点上,其一是,儿童在教室内学习的品质取决于环境事件;其二是,教师可以通过仔细地推动儿童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增加儿童在教室中的学习数量。

DI直接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每一个方面都包括三个层次的目标,构成DI直接教学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①行为主义理论;②对课堂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③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

(四)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的作用

在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是儿童行为的训练者和强化者。在此课程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教育影响的施与者,而儿童则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根据预先设计的计划,运用增强、塑造、惩罚和消退等方法,促进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或者消除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以达成教师预期的目标,使儿童产生计划中的学习行为。

(五)对直接教学模式的评价

许多研究都表明,这类高度结构化的课程模式使儿童在学业上获得了成功,并使一些儿童因为学业的成功而建立了自信。经过这种课程训练的儿童,智力测验和学业成就测验的成绩都较高,在进入小学以后,在读、写、算等方面都能达到较高水平,这对于不少处境不利家庭出身的儿童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类课程模式使他们有效地避免了学业的失败,避免了辍学。如果教育的目标是让儿童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以保证儿童以高的比率获得成功,那么直接教学模式不能不被认为是成功的。

然而,直接教学模式也有不少消极的方面。例如,经过这种课程训练的儿童经常将他们的成功归于他们的教师或他们之外的其他因素,而将失败归于他们自己;又如,他们在非语言性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验中所获得的分数低于在认知性课程中学习的儿童。此外,对这些儿童进行长期追踪研究,发现这类课程的长期效应并不理想,这就是说,儿童在小学低年级获得的优势,在小学高年级就不明显了。

三、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与她的儿童发展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蒙台梭利认为,“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给新生儿孤弱的躯体一种活力,使他能够生长,教他说话,进而使他完善,那我们可以把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说成是一种„实体化‟。” 一方面,蒙台梭利十分重视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认为,正是这种内在的冲动力,促使儿童不断地发展;另一方面,蒙台梭利也相信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蒙台梭利坚信,遗传是第一位的,对儿童而言,生命力的表现就是自发冲动,因此,蒙台梭利将对儿童的自发冲动进行压制还是引导,看成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在蒙台梭利看来,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表现和满足,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还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例如,儿童对颜色、声音、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在两岁至四岁,而行为规范的敏感期则在两岁至六岁。这样,环境和教育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事了,因为如果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就会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蒙台梭利进一步认为,每个个体儿童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必须与敏感期相符合,应以不同的教育去适应不同的节律,即要实施个别化教学,让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因此,儿童的自由成为了教育的关键。

总之,“自发冲动、活动和个体自由”,这些都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感官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感官教育符合该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教育学的角度讲,从感官教育能引发出算术、语言、书写、实际生活能力等。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不仅能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还能使作业符合儿童的兴趣,使之专心于作业,从而达成良好的秩序。自由、作业和秩序是通过作业而协调统一起来的,而以自由和作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秩序,明显不同于以常规压制和命令训练而产生的服从。

(二)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均衡发展的人格为目标,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儿童把内在的生命力表现出来,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在自由和主动的活动中让儿童自我纠正,使儿童在为其设置的环境中成为具有特质的人。

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4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提供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进行观察和引导等方法,对儿童实施教育。

(三)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观察者。蒙台梭利把教师称作为“指导员”,她说,应用她的方法,教师教得少而观察得多;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的身体发展。蒙台梭利相信,教师要成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学习和研究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对儿童的从最初不协调的活动到自发、协调的活动的观察。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观察应着眼于儿童的成熟程度,通过对每个儿童不同刺激引起注意的时间长短的观察做出判断,当然,观察不是最终目的,观察为的是对儿童进行引导,在必要时及时给以指导或适当的刺激,为的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作业,达成自我的发展。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为儿童提供榜样。由于在活动中教师很少对儿童直接传授知识,教师的榜样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的榜样作用需要教师的自我完善,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的期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四)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

四、海伊斯科普课程

海伊斯科普课程发始于1962年,当时它是美国密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

(一)伊斯科普课程的理论基础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声称,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

(二)伊斯科普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做-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的。“计划-做-回忆”这三个环节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部分,通过这些环节,儿童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所参与活动的打算,也能使教师密切地参与到整个的活动过程之中。

在“计划时间”,教师给以儿童表达自己想法和打算的机会,通过让儿童做他们自己决定做的事,使儿童体验独立工作的感受以及与成人和同伴一起工作的快乐。在计划制定出来以前,教师与儿童反复讨论计划,帮助儿童在其头脑中形成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实施其计划的概念。对教师而言,与儿童一起决定计划,也为他们鼓励儿童的想法,提出更好的建议,并了解和估计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思维方式等提供了机会。

“工作时间”占日常活动的最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儿童进行他们计划的项目和活动,对材料进行探究,学习新的技能,尝试自己的想法,教师则是鼓励、指导和支持儿童的活动,设置问题情景,并参与儿童的讨论。

“回忆时间”是三个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在整理和收拾时间之后。在回忆时间中,儿童与教师一起,回忆和表述工作时间的活动。回忆可以通过讲述活动的过程,重温儿童在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绘画表现活动中所做过的事情等方式进行。

(三)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儿童解决问题活动的积极鼓励者。课程的设计者们根据皮亚杰理论中已被广为接受的原理,认定经验是由儿童自己在主动的活动中获得的,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因此,他们将儿童主动活动作为编制课程的中心。在这一前提下,教师作为儿童主动活动的鼓励者是合乎逻辑的。

具体说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鼓励儿童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1)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活动,使儿童能对材料和活动进行选择;

(2)明确要求儿童运用某种方式决定计划和制定目标,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找到和评判不同解决问题的办法。

(3)通过提问、建议和环境设计,为儿童创造与其思维发展、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关的关键经验的活动情景。

(四)对海伊斯科普课程评价

五、方案教学

(一)方案教学的历史渊源和教育理念

在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克伯屈于1918年发表了“方案教学法”。

(二)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式,一切应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而灵活地确定活动的操作步骤。一般而言,方案教学可以包括以下3个步骤:

1、方案的起始阶段

①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

主题可以来自于许多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计划,安排设计适合班级的主题,教师也可以参考课程指导手册而选择相关的主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确定主题,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协商和讨论而产生主题。不管如何,方案活动主题的选择应遵循一些原则。

②方案教学主题网络的编制

主题网络是由许多与主题相关的下位主题编织而成的,教师可以使用他人设计的主题网络,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制主题网络。

2、方案活动的展开阶段

在方案教学主题网络编制完毕以后,即可开展方案活动了。方案活动开始时的讨论,应给儿童深刻的印象,激发儿童的好奇和兴趣,引发儿童开放式的讨论;提供儿童相当比例的与主题有关的非结构化活动对于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及其已有的经验也是十分有益的,这些非结构化活动包括戏剧扮演活动、绘画,等等。

在方案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双方始终处于积极互动状态之中,多种类型的活动保证了这种互动。凯茨等人按活动目的将方案活动分为三类:建构活动、调查活动和戏剧扮演活动,它们融合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学习。

家长的参与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家长和社区各类人员能为儿童提供大量的物品和信息,这些对于主题活动的展开和深入都有好处。

方案活动不拘形式,各种活动也没有规定的次序。一个方案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也可持续数月,在活动过程中,还可通过班级聚会、参观活动、展示成果、报告研讨等各种形式,使方案活动更具活力,对儿童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3、方案活动的总结阶段

在方案活动行将结束的时候,回顾儿童在方案活动进行过程中运用过的技巧、策略以及儿童的探索过程,这对教师和儿童而言都是有用的。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对活动进行评估,以维持和强化幼儿理解的活动,并使儿童更自信地将自己的能力运用于新的方案活动中去。

(三)方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创设环境和条件,激发儿童的兴趣,提升儿童行为的动机,使儿童能积极投入活动中去;体现在关注儿童已有的经验,尊重儿童自己的选择,以此作为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介入儿童的活动,并对儿童提出挑战;体现在与儿童一起学会共同生活,相互交流,认同和欣赏他人的工作,等等。

(四)对方案教学的评价

六、瑞吉欧教育体系

(一)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

1.意大利特有的文化和政治

从一个大的背景中去看待瑞吉欧这个城市以及在这个城市中酝酿起来的教育系统,有益于了解瑞吉欧教育的独特性。

坐落于亚平宁半岛的小城市瑞吉欧是艺术和建筑珍品的故乡,除了富有以外,瑞吉欧还有悠久的政治解放、民族独立的传统,当地政府机构和官员享有很高的声誉,市民们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大众组织,不同社会阶层常通过政治活动或经济合作解决问题,居民有强烈的民主参与和公共社区观念。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马拉古兹提出:“儿童有强大的不可估量的力量;儿童应受到绝对的尊重;教师在教儿童之前必须先了解儿童。” 也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马拉古兹的这一思想才有可能真正被得以实现。30年来,瑞吉欧市民强烈的参与意识使人们就早期教育服务质量不断地开展对话,也使瑞吉欧成为得到当地市政大力投资的项目。

意大利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虽然每个家庭的人口越来越少,但是家庭与家庭之间却保持着日益亲密的关系。在大部分意大利社区中,儿童在这种大家庭式的环境中体验和理解合作与分享,这一价值观也体现在瑞吉欧的教育系统中。在瑞吉欧陈列的照片中,很少见到个人的照片,这种现象显示了儿童合作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也体现在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儿童之间以及家长和社区公民的积极参与之中。这些也构成了瑞吉欧成功的基础。

人类学家长久以来认为物理环境是影响人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意大利人善于将现代的技术和古代建筑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大利人高品位的生活方式中包含着这一文化的价值和传统。去过瑞吉欧学校的人都会被那里优雅的物理环境所吸引,这是意大利特有的,是瑞吉欧特有的。

许多著名的学者在评论瑞吉欧的学前教育时都认为,这样一种理想的学前教育系统出自于意大利的瑞吉欧并不是偶然的,瑞吉欧是属于意大利的。一种特定的文化,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孕育了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因此,瑞吉欧能够吸引和打动人的决不只是一种教育策略或者方法。

2.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由此而导出了“从做中学”的命题,导出了使用问题教学法让儿童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杜威认为,在课程设计和教材选择中,应以儿童的兴趣和自由为导向,但也不可忽略逻辑地组织经验的价值,应将学科的知识融入儿童的经验之中。杜威的进步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当时整个世界的教育,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the Project Method),艾沙克斯的“英国幼儿学校”(British Infant School)教育实践,等等,都是在这一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可以说,瑞吉欧教育体系从理论根源到实践运作,都不难找到杜威的进步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子,也不难找到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教育家们所倡导和实施的改革性活动的影子。

3.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近些年来,瑞吉欧教育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理念和观点。受当今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瑞吉欧教育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个体和集体学习关系问题。正如卡拉·勒诺笛(Rinaldi, C.)所说:“集体式的情感和认知的学习为个体儿童创造了全新的机会。儿童不仅学会怎样适应社会,而且通过这个社会化的过程,学到怎样成为不同的个体。”未来的社会要求能把儿童培养成为“不同的个体”,而这些“不同的个体”应该懂得如何去聆听,尊重和承认他人的观点,包括与自己相反的观点,能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能通过更为复杂的方式和途径去解释和理解世界。

(二)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

(三)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作用

费利皮尼(Fipppini, T.)在论述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作用时,曾将“聆听”的动作行为作为瑞吉欧教师角色的中心。聆听指的是对儿童全心全意的关注,指的是通过实录的方式将所观察的事实作为与儿童和家长沟通的依据,聆听的真正含义是能导致儿童主动地学习。费利皮尼认为,教师应该成为“时机的分配者”,是儿童学习活动的“资源提供者”,而不是法官。教师应以一种游戏和尊重的精神对待儿童的学习,满腔热忱地“接住儿童扔给教师的球”。

在瑞吉欧,无论是从教师与儿童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是从时间的发生方面说,教师所采取的行动都是螺旋式进行的,例如,瑞吉欧的教师们一般采用一种范围较大的时间单位(星期、月份,甚或整个年份)中的每日时间循环评价儿童的所作所为。教师所采取的行动并不期望依照顺序发生,也不期望只发生一次,而是持续不断地重复进行,并重新检验和评价。这种螺旋式的想法和做法已成为瑞吉欧教师的一种特征,不论他们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一体时,还是他们在描述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时,还是在教师思考和设计教学时,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儿童是共同建构者,这是瑞吉欧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这种角色承担着极为复杂、精细和多层面的任务。例如,教师应从集体成员中的每个个体的想法出发,构架出集体的活动,并能引导小组儿童进行学习;又如,教师应记录儿童的活动过程,分析儿童的行为,并能在与儿童共同讨论、商议、合作和妥协的过程中寻求教育契机,推动有意义的活动的进行。

(四)对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四第四章第二节 第二节 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1.以“做人,做我国人,做现代我国人”为目标

陈鹤琴在其“活教育”的思想体系中,首先提出的是“做人,做我国人,做现代我国人”。

陈鹤琴将幼稚园教育的目标归结为4个方面。在引导儿童做人方面,陈鹤琴强调要培养儿童具有合作服务的精神和同情心,以及诚实、礼貌等其他品质。在身体方面,陈鹤琴认为主要是训练儿童养成各种达成强健体格的习惯,培养儿童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在智力方面,陈鹤琴主张应以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为主,让儿童充分接触自然和社会,引导儿童对日常事物产生好奇并作穷究。在情绪方面,陈鹤琴指出,除了要让儿童养成乐于欣赏、快乐等积极情绪外,还要帮助儿童克服发脾气、作娇、惧怕等不良性格。

2.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陈鹤琴在其“活教育”的思想体系中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陈鹤琴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形式化的,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儿童学习的活教材。他认为,“活教育”要把儿童培养成“现代我国人”,因此必须以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据,扩大和丰富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而大自然、大社会提供给儿童的知识是最为生动的、直观的和鲜明的,没有人为的扭曲,切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和理解。当然,他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书本在教育中的作用,他反对的只是将书本作为学习的唯一的材料,主张书本应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即能够反映儿童的实际生活。

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

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五指活动课程对5种活动的强调有所侧重。例如,陈鹤琴认为健康活动是第一位重要的,因为强国需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重视幼小儿童的身体健康。又如,陈鹤琴还认为幼稚园课程应特别重视音乐,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鼓励儿童进取,发展儿童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此外,语言是人际沟通的工具,也是儿童学习的工具,所以也应给予重视。

陈鹤琴认为,虽然这五种活动是分离的,但是它们就像人的5个手指一样,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幼稚园课程的全部内容都被包括在这5种活动之中。因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因此,课程内容是互相连接为整体,而不是分裂的。正如陈鹤琴所言,“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的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 陈鹤琴将其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称为“整个教学法”。

3.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

陈鹤琴在其“活教育”的思想体系中提出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此作为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陈鹤琴强调“做”,为的是确立儿童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陈鹤琴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应该让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儿童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陈鹤琴强调“做”,为的是强调儿童的直接经验。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教学研究对象,以书籍作辅佐参考,换言之,就是注重直接经验。

陈鹤琴具体指出了五指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例如,陈鹤琴提出,教师应拟定要做的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分几个步骤进行,但是不要强求预先的计划,要顺应儿童的兴趣,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对计划加以调整和变化。又如,陈鹤琴主张运用游戏的方式实施课程,因为游戏是儿童天生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儿童学得快,参与程度高,效果持久。

4.对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张雪门是这样解释他的“行为课程”的:“生活即是教育,5、6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张雪门的教育思想曾有两次转变,一次是从美化的人生转化到了现实的社会,另一次是从单纯的儿童教育转化配合社会国家的建设。

幼稚园课程的编制原则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应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适合儿童的发展。据此,张雪门确定了一些幼稚园课程编制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偏重直接经验原则。

偏重个体发展原则。

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即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搜集、选择和组织材料。可以构成幼稚园课程内容的儿童直接活动有:(1)儿童的自发活动;(2)儿童与自然界接触而产生的活动;(3)儿童与人事界接触而产生的活动;(4)人类智慧活动而产生的合乎儿童需要的经验。但是,幼稚园课程虽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却需经过精选,需有客观标准。

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中,“行为”一词与“活动”、“做”是同义的。这就是说,张雪门强调的是让儿童“在做中学”。

行为课程是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并不是放任的活动,教师要对儿童进行指导和帮助,将儿童的活动纳入计划的轨道。教师的指导包括计划的指导,即根据儿童活动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预定的计划,以及儿童活动的机会;知识的指导,即针对儿童活动中知识的薄弱环节给予帮助;技能指导,即采用暗示、鼓励或示范等方法对儿童进行技能辅导;兴趣指导,即帮助儿童排除学习中的困难,晓以成功后的喜悦,以激励儿童的兴趣;习惯的指导,即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规范儿童的行为习惯,以及态度的指导,即帮助儿童养成正确对待自己不足和别人长处的态度,等等。

4.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四第四章第三节 第三节 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动向

一、国外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向

(一)未来对幼儿园课程的挑战

1、来自未来的挑战

(1)来自科学技术的挑战

(2)来自社会关系变化的挑战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2.脑研究的新进展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3.后现代主义对幼儿园课程的冲击

(二)国外国家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

1.课程多元文化化

2.保育和教育相整合3.课程全纳化

4.课程综合化

5.课程个性化

6.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二、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动向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

1.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3.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二)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

1.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或整合问题

关于幼儿园游戏问题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问题

2.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613页。

第二篇: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二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二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原理

主题词

幼儿园课程编制;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幼儿园课程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一、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一)目标模式的发展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产生于20世纪前期。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崇尚科学成为当时的时代精神。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教育也开始着眼于科学化,课程的编制走向了社会控制的、有组织的和讲究实效的道路。

目标模式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其基本立足点,反对严重脱离社会与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确定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就这一价值定位而言,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

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从行为目标的确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再到课程的评价,构成了目标模式的经典性程序,特别是行为目标的确立成为目标模式的逻辑起点。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过程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④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回答这四个问题,解决的正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这四个问题。尽管泰勒原理从四个方面提出课程编制的模式,但对此课程模式的研究往往较多地集中在课程目标上,这与泰勒强调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分不开的。泰勒认为:“教育目标是指导课程研制者所有其他活动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在目标模式中,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都被置于课程目标的下位,围绕目标这个中心而展开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

随着时间的迁移,泰勒建立的目标模式被不断地修正和改造。例如,英国课程论专家惠勒认为,泰勒的目标模式以直线的方式安排课程编制的顺序,当评价的结果与预设的目标不

1相符合时,就会因为缺少反馈这一环节而难以检讨课程编制中的问题。根据这一想法,惠勒对泰勒模式的课程编制程序的排列方式予以改造,将直线型的目标模式改为圆环型的目标模式。

(二)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目标模式经由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课程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形态之一,几十年来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模式强调应根据预期的行为确定课程目标,然后依据这些目标,设计课程学习过程,运用教育的力量,将这些行为“塑造”出来。

目标模式的设计者批评过去的目标叙述太模糊、不明确,因此,开发能明确叙述的目标,以引领课程设计与教学,测量预定的行为是否达到,由此评价课程与教学的成效,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目标模式把课程目标按其不同的心理领域、不同水平,作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以形成一个意义明确、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以便课程实施。

尽管目标模式自产生后一直处于不断地修改、完善中,但由于受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其基本的目标—手段、效率—控制、预期—检验思想和技术机制却始终如一,因此,目标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难于克服的问题。

目标模式将教育简化为科学的活动,把学校比作加工厂,教师就象工人操作某些材料一样,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蓝图塑造学生的心理,也可以运用物理或生物学的原理分析、解释学生的行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目标模式倾向于把一些定义好的、狭隘的东西教给学生,强调教的过程而不重视内容,把内容视为工具性的,仅是达到外在目的的一种手段,选择内容的依据不是其自身的价值,而是其能否达成某些外在的目的,倾向于将内容灌输给学生。事实上,先决定目的,后决定手段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强调课程目标的制定,强调课程目标的层层分解并落实于具体的教育活动,强调根据课程目标是否落实和达成来评价教育的结果,可以说,这样一些指导思想和做法都来自于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设置课程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编制课程,使整个课程的运作成为了一个具体化的和结构化的操作程序,这样做能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对课程和教育方案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也正是目标模式的这种特征,会使依据目标模式编制的幼儿园课程由此而产生很多弊病。

首先,课程目标是由课程编制者确定的,而迄今为止,人们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学习规律以及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还认识甚少,特别是儿童的富有创造性的行为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不可预知性。而控制本位的“行为目标”把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人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可预先决定和操纵的机械过程,它把目标与手段、结果与过程间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人的学习的主体性可能被泯灭了。于是,由课程编制者确定的课程目标,往往难以与发展中的儿童相适合。相对学校教育而言,学前儿童教育虽然也离不开应在课程目标中反映出文化价值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但是,幼儿园课程目标应更多根据儿童发展的水平和需要加以确定。这样,在预设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时候,很容易带上课程编制者的主观愿意,从而使课程目标成为强加于教师和儿童的东西,这对于幼儿园课程而言,弊端就会更为明显。

第二,课程目标以儿童行为来确定,课程就会很自然地强调那些可以用儿童行为明确识别的方面,而忽略那些难以转化为行为的方面。事实上,真正有教育价值的东西,并非都是能由行为标明的,更不都是能由即时行为的变化所能标明的,例如,儿童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如价值观、理解、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等等)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因为这些高级心理素质不只是行为,更主要的是意识问题。试图把这些心理素质完全用可观察的行为来具体化,所掩盖的东西恐怕要比揭示出来的东西多得多。即使某些价值观和态度能够被结合进显性课程来培养,但更多的价值观和态度是通过隐性课程来培养的,这些通过隐性课程来培养的价值观和态度是不可能被预先具体化的。目标模式以“输入—产出”这种机械式的、技术化的方式运作课程,使该模式非人性方面的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而这些难以被转化为行为的方面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本身更为重要。

第三,按行为目标的方式确定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被分解成为了各个独立的部分,这种将儿童的学习经验分割成“碎片”做法,强调的是通过训练而达成预期的目标,与学龄前儿童从其自身已有的经验出发,整体地学习知识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距离。虽然,泰勒并不主张将目标过分具体化,但是,在按此模式进行操作时,行为目标往往被层层分解,具体化到每一个细节,儿童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可预先决定和操纵的机械过程,这样,该模式的弊病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更趋明显了。

二、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是建立在与目标模式完全不同的教育观、知识观以及方法论原理的基础之上的。过程模式的方法论基础也与目标模式不同。

过程模式吸收了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些合理成分。发展心理学的不少研究表明,儿童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学习过程是个体能动地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趋向于注重内在的、整体关联性认知结构的生成,反对琐碎、片断经验的堆积,注重内在的同化、顺应与迁移机制的形成,反对外在的、机械的刺激——反应或输入——产出的物化机理,这些都为过程模式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过程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过程模式的最大特征是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认为:课程内容本身有着固有的内在价值和优劣标准,教育应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和活动,不必用目标预先指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教育本体功能和知识本身固有的价值为标准。而不是以预期的儿童行为为依据。

教育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不是直线式的、被动的反应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开放的、非形式化的学习环境,教育环境的设计,要鼓励儿童自由选择、自由探究。教室不是讲堂,而是儿童探究、讨论、交流的场所,提倡主动的学习和建构。

教师重要的是明确教育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与总体要求,而不是指向于对课程实施的最后结果的控制。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教师不仅是课程方案的执行者,而应是课程方案的设计者、研究者。教师也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解释者、咨询者、环境的创设者和材料的提供者。

课程是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系统,儿童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反应过程,而是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程评价中,教师应是诊断者,而非评分者。评价应以教育本体功能和知识内在价值为标准,而不是以预设目标达成度为依据

过程模式的目标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过程模式的目标只是总体教育过程的一般性的、宽泛的目标; 第二,这些目标不构成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三,这些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使教师明确教育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而不是课程实施后的某些预期结果。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并将进一步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角度评价过程模式,能够使我们从该模式的长处和不足中发现很多与幼儿园课程编制和改革有关联的启示,如: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淡化课程目标的预设,强调儿童活动的过程;

淡化教师在教育活动组织中的计划性和控制性,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创造;

淡化根据客观标准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强调教师自我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这样一些指导思想和做法都与过程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近几年在幼儿园课程领域中大家了解的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方案就体现了过程模式的基本特征。

在理论上,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是两种十分对立的模式,但是,在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实践中,课程编制者完全可以吸取这两种课程模式各自的长处,补偿对方模式的短处,在它们之间建立互补关系,以求课程在总体设计思路上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课程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课程评价的终结性与形成性等之间达到平衡。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二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其表述

(一)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泰勒主张在课程目标的概括化与具体化之间找到一个“度”,“倾向于把目标看作是形成的一般反应模式,而不是要学习的非常具体的习惯”。后来,泰勒又指出,课程应关注儿童学会一般的行为方式,“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但不一定是具体的。”泰勒的这些主张对行为目标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行为目标的表述,梅杰认为,行为目标必须包含三个部分:第一、儿童外显的行为表现;第二、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第三、行为表现公认的准则。也就是说,典型的行为目标应该这样表述:“能在户外的树木、花草、土里寻找小虫。”“能和同伴一起利用放大镜观察不同昆虫的身体。”在这里,“寻找小虫”、“观察不同昆虫的身体”是儿童外显的行为表现。“在户外的树木、花草、土里”和“能和同伴一起利用放大镜”是行为表现的条件与表现的准则。他认为这样的陈述如“爱惜公物”、“能集中注意力”、“对自己所做的事有信心”等不是行为目标,因为该目标没有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具体化的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目标是课程目标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主要贡献是:

行为目标克服以往课程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目标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当教师以行为目标作为导向时,她对教学任务更为明确,对教学过程的把握比较清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行为目标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因为它是以具体行为的方式呈现,所以很容易判断目标是否达成。理想的行为目标是与总的教育目的相匹配的,教育目的的价

值能通过行为目标的达成而得以实现,但是,由于其具体而明确地表述了可以识别的要素,那些很难转化为行为的以及一些不容易直接观察与不是教育后“立竿见影”的内容就容易被忽略了。事实上,人的一些高级心理素质,如情感、态度、理解等,是很难用具体化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来反映的。

此外,行为目标为了有效的控制教育过程,它将目标层层分解,使之尽可能具体、精细。这样就把学习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部分,使教师只见目标不见儿童,这对儿童的整体发展是不利的。

(二)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关注的则是过程。以生成性目标为取向的学者认为,教育是一个演进过程,课程目标反映的应是此过程的方向的性质,而不是此过程的某些阶段的或外部东西的性质。生成性目标反映的是前者,它反映的是儿童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反映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

生成性目标这一取向可以追溯到杜威。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的命题,根据这一命题,教育目的就是促进儿童的生长。杜威明确反对把外在的目的强加于儿童,他认为,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内在地决定的,是教育经验的结果。

生成性目标取向在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中发展到了极点。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凡是可以教的东西,相对而言都是无用的,对人的行为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而真正能够影响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课程要为儿童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的学习经验,应强调儿童个人的生长、个性的完善,而不是关注如何界定和测量课程本身。因此,持生成性目标取向的人坚持“过程”这一类有些模糊的术语,而不采用比较可操作的方式界定目标,因为他们认为,如若他们这样做,就会破坏生成性目标取向的原本意图。

(三)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艾斯纳认为,在编制课程时,存在有两种不同的教育目标,它们是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教学性目标是课程中预先规定好的,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结束后所应该习得的知识、技能等,它适合于表述文化中已有的规范和技能,它通常对于大部分儿童而言是共同的。表现性目标与教学性目标不同,它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性目标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适合于表述复杂的智力活动,已有的技能和理解是这种活动得以进行的条件。艾斯纳认为,只要儿童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他在 6 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和所学得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因此,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例如,“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样一个艾斯纳所列出的表现性目标,他强调的并不是儿童在参加这些教育活动后能做些什么,而是识别儿童将际遇的形式。由是,以表现性目标为取向的课程评价就不是学习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美学评论式的评价,即对儿童活动及其结果作鉴赏式的批评,依据儿童的创造性和个性评价活动的质量。

艾斯纳提出表现性目标这一概念,其用意并非在于替代教学性目标,而在于完善教学性目标。艾斯纳认为,如果教师希望儿童富有想象力地运用技能和观点,希望儿童能建立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行式或观点,那么表现性目标极为合适,而表现性目标是以表现技能为基础的。艾斯纳说:“表现不仅仅是感情的发泄,而是感情、意象与观点转化成某种材料的表达,一旦转化了,这一材料就成为表达的媒介。在此种转化中,技能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了此种技能,转化就不会发生。”艾斯纳在阐述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关系时指出,教学性目标针对的是表现所必须的某种技能的发展,这些技能一旦得到,便可用于表现活动之中。表现性目标则是鼓励儿童运用已有的技能,拓展并探索自己的观点、意象和情感。

二、课程的各种目标取向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互补

各种课程目标取向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其短处。应该说,从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再发展到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发展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追求,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但是,这并不是说,后者可以取代前者,每一种目标取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中,应兼容并蓄各种课程目标取向,以每种课程目标取向的长处,弥补他种课程目标取向的短处,为达成学前教育的目的服务。

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在幼儿园课程中,某些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行为习惯的训练,可以运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表述课程目标,以期望通过课程的实施过程,全体儿童或大部分儿童都能够发生行为目标所规定的行为变化。应该看到,对于一些非高智能性的认知活动,对于一些文化传递性质的活动,对于一些养成性的习惯,等等,采用行为目标取向编制课程,往往能收到较为直接的、理想的效果。

应该看到,即使生成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创导者也并不主张完全取消行为目标,或者说都注意吸收行为目标中的合理成分,只是他们认为行为目标只能指向人的较低层面的教育要求,而不能反映高层次的教育要求。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二第二章第三节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4 [美]艾斯纳著,孙宏等译:《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4(一)课程内容即教材

将课程内容看作教材的取向,是与将课程内容看作为向儿童传递的知识这一基本点联系在一起的,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对课程内容持这一取向,会使课程编制者将课程内容的重点放在教材上,会较多地考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使之成为在教与学过程中基本材料。

在幼儿园课程中,尽管较少采用儿童使用教材的形式,但是,对课程内容持这一取向,会使课程编制者将课程内容的重点放在为教师的教学编制教材上,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运用教材,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儿童。

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作为是预设的东西,规定了教师应该教什么,儿童应该学什么,其长处在于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由于这些长处,使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经常被人采用。

(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将课程内容看成是学习活动的取向,把其关注点放在儿童做些什么方面,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英国教育家怀特海(Whitehead, A.N.)的话“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明确地道出了这种取向的本质。课程内容的这种取向对“课程内容即教材”提出了挑战,批评这种取向关心的只是向儿童呈现什么内容,告诉儿童一些基本事实和方法,而不关注儿童自己对活动过程的参与。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中,这种取向相对中、小学课程容易被人接受和采用,也较为多见。对课程内容持这种取向,会使课程编制者设计和安排大量的活动,并让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例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反映的是这种取向。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关注了儿童的活动,但是,这往往是儿童的外显活动,尽管这些活动在表面上可能很活跃,但是,这往往不是儿童对课程内容的同化,不会从根本上引起儿童深层次的心理结构的变化。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儿童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经验,即使是同样的活动,对于不同的儿童而言,所获得的意义可以是完全不相同的。课程内容的这种取向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儿童学习的这一本质。

(三)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认定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主要方面是儿童而不是教材,换言之,儿童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获得课程内容,主要取决于儿童已有的心理结构,取决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根据这种取向,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课程内容应由儿 8 童决定,而不是由学科专家支配。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出发点,这种看法有其深刻的理由,但是,儿童的经验主要还是儿童自己的心理体验,这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课程编制者和教师都难以把握,容易使课程内容过分泛化。

尽管课程内容的这些不同取向对课程内容的关注点各不相同,甚至存在着冲突,但是,在课程编制中可以相互兼容,取长补短,根据课程编制者的教育价值观,在学科知识、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之间取得平衡。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会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将经过认真筛选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编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又是发展中的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使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以有益于儿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初步学习一些与自身社会生活相贴近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使课程内容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这就是说,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1、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以逻辑顺序组织课程内容,或者以心理顺序组织课程内容,这是历来很有争议的问题。主张以逻辑顺序方式组织课程内容者,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而不是主要考虑这种逻辑顺序与儿童有何联系。主张以心理顺序方式组织课程者,强调根据儿童发展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而较少考虑学科逻辑顺序。

在幼儿园课程中,所谓“分科教育”,常是一种以逻辑顺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方式。“分科教育”将课程内容分成各种学科,如语言、计算、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并按 9 每门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组织课程内容,使这些内容保持连续性和顺序性。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往往是以学科专家对学科本身的理解而确定的。

在幼儿园课程中,所谓“综合教育”,常是一种以心理顺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方式。“综合教育”打破学科界限,以儿童心理顺序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使各种课程内容之间保持整合性。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往往是课程编制者根据对儿童心理特征的理解而确定,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儿童对课程内容的反应而加以调整的。

在实践中,无论是按逻辑顺序组织课程内容,还是按心理顺序组织课程,都存在相当的困难和问题。即使是学科专家,也很难就某一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达成一致的意见,这就是说,迄今为止,人们对许多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认识尚缺乏深度。根据儿童心理特征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存在更多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儿童心理特征的认识还很肤浅,而且还因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课程内容要适合每一个心理特征各不相同的儿童就更为困难。

事实上,所谓“分科教育”或“综合教育”只是形式,而究竟是按学科逻辑顺序组织课程内容,还是以心理顺序组织课程内容,这才是实质。例如,打破学科界限只是“综合教育”的外显形式,如若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仍然过多地顾及每个学科的逻辑顺序,那么,即使学科的界限被打破了,课程内容组织的实质却依然与“分科教育”没有差异,而且,还可能因为对学科逻辑顺序考虑的削弱,而使这种“大拼盘”式“综合教育”反而显得低效或无效。

按逻辑顺序或心理顺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各有其长处和弱点,使两者取长补短,以达到和谐的统一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一种发展趋向,不管其外部表现形态是“分科”的还是“综合”的,但是其内在的实质却应是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和谐统一。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指的是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联为一体。

在幼儿园课程中,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都很常见。纵向组织方式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即儿童学习较为复杂的、抽象的知识是以较简单的、具体的知识为基础的,而纵向组织的方式有益于这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的依次推进。横向组织强调的则是各种知识的融合,强调知识的运用,强调知识与儿童成长的联系,而不是知识本身,这种组织的方式似乎与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和学习方式更为接近。

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直线式组织指的是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使前后内容互不重复;螺旋式组织指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课程内容会重复出现,但是这些重复出现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强。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对儿童思维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前者要求逻辑思维,后者要求直觉思维。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是以直觉思维为主的,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一般较多采用螺旋式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在“综合教育”、“单元教学”、“方案教学”等许多幼儿园课程类型中都能看到。

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也各有其长处和弱点。直线式组织有益于儿童逻辑地思考问题,而且对于一些接受性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具有较高的效能。螺旋式组织有益于儿童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经验,原有经验将在新经验的获得中起着连接作用、有利于学习活动的迁移,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深入。也有益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这两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相互结合,取长补短。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1.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强调按知识内在性质及其内在结构组织课程内容。

2.儿童中心课程

儿童中心课程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内容。从这种课程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种课程关注的不是学科,而是儿童,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为中心,而且内容可以根据儿童兴趣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二第二章第四节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可以满足教师、课程专业人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检验或完善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其二是可以满足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获得教育方面信息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制订出影响课程的各种决策。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因此,它能被用于及时发现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课程,使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更为完善;或者从根本上改革课程,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作为编制课程的教师、幼儿园课程专业人员、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其他课程编制人员,有可能通过课程评价的过程,提高课程编制的水准,从而更有利于原有课程的完善或新课程的开发和发展。

课程评价具有鉴定功能,在课程管理的层面上,幼儿园课程政策制定者、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需要获得有关课程方面的信息,以此作为对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鉴定或推广的依据。通过对课程中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或者可以通过对不同课程的比较,对课程的实际效果进行评定,对课程是否值得推广、在什么范围内推广以及如何推广等做出结论。

(二)课程评价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其二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其三是对课程效果的评价。对幼儿园课程的每一种评价都有可能涉及这三个方面,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在评价课程时,都需要有能衡量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状况和课程效果的标尺。课程评价的标准就是这种衡量的标尺,而评价指标则是评价标准的具体化。从一般的意义上说,课程评价理当客观、公正和标准化,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也应规范化。但是,课程评价是极为复杂的事,它是对课程的价值做出判断,而价值观是相对的,不同的价值观会对同样的课程做出不同的判断,由是,从不同的价值观出发,就有可能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作为课程评价标尺;以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所作的课程评价也会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作为课程评价标尺。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形成性评价可以在课程设计阶段和早期试验阶段进行,通过评价,使课程设计和编制者获得有关信息,在教育理论探讨、课程框架构思、教育目标确立等方面发现问题和诊断问题,及时加以修正;形成性评价可以在课程实施阶段进行,通过评价,检查课程在实施中的有效性,逐步修正或改革,逐步使课程定型;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在课程推广过程中进行,通过评价,使课程的示范和推广过程由于调整和巩固而更切合课程采纳者的教育实践。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 12 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

但是,在幼儿园课程评价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非是非此即彼的,例如,在为课程发展而进行的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可包含对某个阶段教育的短期效果做估计的总结性评价;在以评定课程效果而进行的总结性评价中,也可包含一些形成性评价,作为课程判断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量化评价方法,一类是质性评价方法。

1、量化评价

量化评价方法又称定量评价方法,是一种以数字和度量来描述、说明教育现象、课程实践进而从数量的和比较中推断评价对象成效的方法。

量化评价是教育科学化运动的产物。量化评价方法的长处在于:(1)量化评价的设计是预先确定的,比较概括和具体,易于控制和操作;(2)量化的结果便于教学处理,有助于提高评价的精确性;(3)量化的指标往往是客观化的指标,因而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4)量化评价有助于对评价对象作出明确的等级区分。

2、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方法是“力图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提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征,以彰现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质性评价方法也称为自然主义的评价方法。

质性评价方法以自然情境为直接的资料来源,评价者就是一个评价工具,评价者需要在评价情境中进行观察、了解和交流。

质性评价是描述性的,评价资料的收集多以文字或图片加以说明,而不化为数字。即使采用统计数据,也是为了描述现象,而不是对数据本身进行相关分析。

质性评价方法坚持整体观,要求评价者注重现象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的关联性的考察,任何现象都不能脱离其情境而被理解。

质性评价采用的是归纳的方法,评价者在收集和分析评价资料时走得是自下而上的路线,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分析资料与建立资料同时进行。由于没有固定的预设,评价者可以识别一些事先预料不到的现象和影响因素。

目前幼儿园课程评价中质性评价方法已逐渐被采用,如观察纪录、叙事故事、档案袋评价等。著名的瑞吉欧课程模式、河滨街课程模式即强调质性评价,通过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老师的观察纪录等资料,建立档案式的课程评价资料,评价资料是用来说明儿童的成长、学习的情形,以及了解儿童的需要、兴趣与长处,为调整和改善课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

1.确定目的,即课程评价人员要确定他们要评价什么,并由此决定如何设计评价方案。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详细说明评价的目的,要识别评价是在哪些政策和限制条件下进行的,要决定评价在哪个课程范围(如整个课程计划,还是某个课程领域,等等)中进行以及如何安排评价的时间,要认定在实施评价后所达成的决策程度,等等。

2、搜集信息。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认清评价所需的信息来源,以及能用于搜集这些信息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3、组织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编码、组织、储存和提取,使之有效地运用于评价。

4、分析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对经由处理的材料进行解释。

5、报告结果。课程评价人员要根据课程评价的初衷,决定课程评价报告的性质,包括报告的阅读对象、报告的形式(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是描述性的,还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等)以及有关报告的其他事项。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

为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首先应该加强评价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公正的评价观念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理解课程评价的目的。其次,需要有明确、一致的评价标准。根据美国心理学会(1980)规定,课程评价的标准应具有下列4个特征:

1、准确性,即评价技术适宜,所获信息可靠。

2、有用性,即评价结果具有实用价值,能向各类对象提供丰富的的信息,并对课程的发展、应用和推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合法性,即评价过程应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尊重机构或个人的权益。

4、可行性,即切实可行,费用适宜有效。再者,应规定切实可行的评价程序,增加评价的透明度和对评价过程的监督。

2、发展性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如前所述,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整和改进课程,因此要着重发挥其诊断、改进课程的作用,不宜把评价仅仅作为教师工作或幼儿发展水平的鉴定手段。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课程是开放的,课程经过设计——实施——评价——研究——再设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3、全面性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评价不应局限于课程的某一方面,而应涵盖课程的各个方面,据此作出完整的价值判断。

4、多样性的原则

一是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科学客观,但量化评价不能测量许多难以量化的内容,如师幼关系、师幼互动质量、幼儿态度与情感方面的发展与变化等。质性评价能较好地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它能更为真实地反映课程实施的状况。因此在课程评价中要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二是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他评是客观性的评价,自评是主观性评价。他评是重要的,它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专业的眼光对课程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是自评是课程评价不可缺少的方法,特别是教师,她们是课程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她们对课程实施情况最有发言权,她们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她们参与课程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师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也是自我认识地基本手段,能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素质、责任性有更清楚和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提高自我分析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参与课程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评价的效率。因为评价的效果如何,最终也取决于教师对评价结论的理介和认同状况。当然,自我评价是一个理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自评时采取客观的态度,把别人的评价和自我分析统一起来,作出客观的判断。

三是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的真正意义是改善课程,促进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评价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不间断的工作。形成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不断改进和调整课程实施过程。总结性评价是回顾式评价,它是对课程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它们各有侧重和特点,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评价系统,为课程的改善提供比较全面的资料和信息。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辅导-第九章 教学过程

第九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是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但有一些扩展。本章分五部分对教学过程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教学过程的概述,第二部分介绍教学过程基本要素,第三部分讲教学过程的矛盾和动力,第四部分阐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第五部分叙述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以此力图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性介绍。

一、探讨了教学过程的基本问题。

其一,研究教学过程对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了解教学过程是制定教学原则提出教学方法的基础,同时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其二是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学说,这是教学过程的重点之一--教学过程的认识说、发展说、多本质说、实践说,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重新认识--即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发展过程、交往过程的统一。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累知识、形成特殊技能的过程;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更重要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整体的发展;交往过程--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有确定的活动目标、载体、师生互动,可以说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交往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为了完成某种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其三是要了解教学过程的探索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情感与态度三大功能和教学过程的双边性、认知性和实践性的三大特点。

二、对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的探讨,并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加以重构。教学要素有 “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甚至还有“六要素说”、“七要素说”等等……其中以三要素说和七要素说较具代表性。我们则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当然说教学过程由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并不是说教学过程只考虑这三个要素就可以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同时教学要素之间还相互影响。

三、主要研究了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这是教学过程得以展开的决定条件,没有教学过程的矛盾存在,教学就不能称其为教学,没有教学过程的动力,教学过程就难以维持。

那么教学过程的矛盾和动力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已有水平(身心、知识技能)和期望他达到的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教学过程的矛盾包括三大方面--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而教学过程的动力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不过我们主要是从教学过程的动力来源这一分类维度将教学过程的动力分为:内部动力外部动力。

最后要了解教学过程动力所具有的六个特征:方向性、动态性、转化性、强度性、多样性、差异性。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设计有助于学生发展、引起学生动机的教学活动。

四、从古今中外对教学过程基本阶段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加以确定,即教学过程的六大阶段,即心理准备阶段、感知知识阶段、理解知识阶段、巩固知识阶段、运用知识阶段和

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阶段。这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知不觉中经常运用的。而且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实际教学活动中可能有一些调整。

五、揭示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以达到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规律有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教与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规律。而教学过程的原则,主要介绍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此外,还提及了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质效统一原则、审美愉悦原则、情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积极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反馈原则、师生协同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综合创新原则、民主合作原则等。学习教学规律或教学原则的具体内容时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实践来分析,这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提出有生命力的规律和原则。

第四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辅导-第三章 课程设计

第三章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概述

1、什么是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基本含义: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它大体包含两个层次上的问题,一为价值层面上的课程设计(例如,更倾向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更倾向于学生的一般的发展,更倾向于解决社会问题还是学生自身身心的发展,),一为具体技术层面上的课程设计(考虑哪些因素及其关系)。

(2)课程设计的相关概念

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学习活动方式(教学组织、安排、实施);

(4)评价;

(5)其他要素,比如学习材料、时间、空间等要素; 假如要设计小学课程,要考虑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什么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评价,如何选择课程资源,如何利用时间空间。

3、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略讲)

(1)多种取向的综合

(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

(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二)课程设计取向

1、课程设计取向的含义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认识。课程设计取向指人们进行课程设计时在价值层面上所作的选择。课程设计取向对具体的课程设计起着统摄、指导作用,因而对课程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几种课程设计取向

(1)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重点强调知识、技能和各种学科的价值。倾向于教师为传授知识和技能,揭示价值观。

(2)认知过程取向:强调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相结合。强调学生心理发展。

(3)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强调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以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一个有利的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学习。

(4)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要使社会成为更加理想的社会。在课程中要表现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现实的理想和未来憧憬。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参与到社会的结构与管理之中。强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而且具有改造社会的意识和本领。

(5)科技取向:强调运用各种设备和媒体,确定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事先所期望的任务。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常常运用其他课程取向的观点。

通常几种课程设计取向是综合的。

(三)课程设计模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章应重点掌握的。特别是重点了解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以及两种课程模式之间的主要差别。

1、课程设计模式的含义:

课程设计模式是指课程设计实际运作的样子,或希望课程设计按怎样一种方式进行安排。前者是在课程设计实践中运用的,后者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课程设计模式为人们提供了确定课程要素和课程设计程序的基本方式,因此,研究课程设计模式对于深入理解和认识课程,设计具体的课程都是有帮助的。

2、几种课程设计模式

(1)目标模式:在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中,目标受到高度重视,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目标起着统领和核心的作用。

目标模式基本过程或者叫基本框架

确定课程目标:受社会、学生、学科等因素影响,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

选择经验:有利于学生实现目标的经验,经验通常指学习内容。

组织经验:按教育教学规律,合理、有效组织经验。

评价目标达成:

(2)过程模式:对目标模式进行反思批判提出来的。

批判目标模式把学生行为预先设计好了,让学生按设计的方案学习,但是实际活动中很多因素是非预期的,比如学生的发展水平,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预见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但不能预期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目标模式忽略了大量的非预期的目标,过程模式主张设计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结果,这些结果可作为课程目标,当然也有一些总体目标,但这些目标不细化。

过程模式认为,课程的设计并不一定从确立目标开始,相反,具体的行为目标将会使内容或活动中原本蕴涵的丰富的价值狭隘而且固定化,这样不利于学习者的自由而创造地探索。赞成过程模式的学者把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的设计上,认为这种设计应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会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从内容或活动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

过程模式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实践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它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程序或步骤,而只给出一些较抽象的所谓“程序性原则”,由教师按“程序性原则”决定设计什么样的活动,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大多数教师难以达到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课程设计工作中吸收过程模式中的合理思想,完善课程设计工作.具有如下两个特征:一是强调教育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内容,重视学习者主动学习;二是重心放在教学的环境和经验的重组上。

斯坦豪斯:人文学科设计遵循的原则: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教师教有争议内容时,应保持中立原则。

(3)集体审议模式:主张课程探究方式要从“理论”的模式转向“实践”的模式。根据实践的需要对诸多的有关理论进行择宜,指导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的组织。

(4)自然设计模式:对课程设计中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做了重新思考。其具体操作过程包括这样三个步骤:明确设计课程的基本立场;对设计进行深思和反省;具体设计。

(四)我国课程设计的回顾与展望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设计长期以中央统一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构以学科课程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对教育的要求。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陆续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摸索、试验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

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在课程设计取向、课程设计体制、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在课程设计取向上由以社会、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表现在:

(1)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地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

(3)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学生生活;

(4)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在课程设计的体制、模式上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基础上;

(2)课程设计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

(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指导课程设计活动。

第五篇:幼儿园课程论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幼儿园课程论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1.论述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20分)2.试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向(20分)3.论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20分)4.论述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20分)5.论述国外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20分)

二、大作业具体要求:

1.严禁网上抄袭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抄袭。2.论述内容能够紧扣题目要求,不得偏离主题。

3.基本理论要阐述全面和准确,观点正确,表述清晰,逻辑思维要严密,中心论点要突出。4.每道题目的回答字数均不得少于500字。

下载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四第四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四第四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课程论

    0085《幼儿园课程论》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 二、章节重点内容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1.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1)基础性(2)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 2. 活动课程 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

    《幼儿园课程论》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园课程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适宜发展性课程 答: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

    幼儿园课程论

    幼儿园课程论 1、在实践中,你组织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如何选择的? 2、你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又有哪些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和......

    金融市场课程教学辅导

    1、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是办理各种票据、有价证券、外汇和金融衍生品买卖,以及同业之间进行货币借贷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要素主要有: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客体、......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教学辅导3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教学辅导 3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 游戏的含义及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含义:加维(Garvey,C......

    《纳税会计》教学辅导(四)

    《纳税会计》教学辅导(四)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一.所得额课税概述 ㈠所得额与收益额 所得额是收益额的一种。收益额可分为纯收益额和总收益额。纯收益额亦称所得额,是指自......

    2014幼儿园课程论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园课程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

    幼儿园课程论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论心得体会 关于幼儿园的课程我们怎么样写心得体会呢?要写相关的心得,你是怎么样写的?前面看看下面吧! 幼儿园课程论心得体会在《幼儿园整合活动课程》培训前,我有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