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模版)

时间:2019-05-15 06:5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模版)》。

第一篇:《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模版)

多收了三五斗

甘垛初中分校 周桂富

[教学目的]

1、理解造成“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更加不幸的原因。

2、了解运用对话描写展示社会背景,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主题的写法。[教学重点]

1、理解人物对话与环境的描写。

2、了解农民的不幸遭遇的根源。[教学时数] 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过鲁迅的故乡”,又“坐过祥子拉的车”,对旧中国的社会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到苏南的小镇上去看一看,农民们“多收了三五斗”之后的遭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2、了解背景:

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短篇小说。同学们不要怕,只要按小说的三要素来学习就行了。哪三要素呢?(环境、人物、情节)

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旧毡帽朋友

2、文中共写了四件事?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投影板书)

3、讨论:文中主人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出场的呢?(请生读第一段)你从这些描写中看出了哪些内容?体会下面几句话的作用。(投影①②)

四、品析人物形象:

1、我们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揭示主题的。那么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有哪些描写手法呢?你认为本文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语言描写主要集中在课文的哪两个部分?

在整个贱价粜米的过程中,旧毡帽朋友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找出并指导学生读。

明确:吃惊——愤激——哀求、无奈,听说米价如此贱,愤激下说“不卖了”,到别处去卖,但是行不通。于是语气由愤激转为“哀求”。这个“哀求”,表现了他们无可奈何的痛苦的心情。农民们的丰收之后真悲惨。

2、而你从米行先生的话中你听出了怎样的语气? 明确:有气无力——冷笑——厌烦——鄙视——威吓

同学们觉得这个人物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边找边读,要求读出语气。骄横霸气(盛气凌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对比旧毡帽朋友被米行先生威吓后的表现,体现他们的老实憨厚人物的性格性格特点正是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了出来。

3、请学生分角色朗读4-12节。师作评价与指导。

4、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做生意的都把顾客视作上帝,如果让你现在做米行老板,遇到那些旧毡帽朋友来了,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现场做秀)但文中的米行老板却为什么敢如此骄横霸气,有恃无恐呢?

投影总结:造成“谷贱伤农”“丰收成灾”的根源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

5、(投影归纳对话描写的作用)

6、面对如此的剥削,老实憨厚的农民们是一味的沉默了吗?从哪个部分看出?请生读出语气。(投影)这些话语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心情?(?!)学生读读议议,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

明确:抱怨、不满、愤怒,反抗。

7、这些话里反映了农民们的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反映了“旧毡帽朋友”逐渐觉醒的意识。联系《故乡》。

五、品味文章的语言:

①、“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旧毡帽下面是表现着希望的酱赤的脸” ②、“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请说说这个比喻的好处。

六、问题探究:(投影)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1. 故事写的是旧毡帽朋友的不幸,为什么用《多收了三五斗》作题目?

2、旧毡帽朋友是怀着失意和痛苦心情上街购物的,写街上的热闹对表现农民的遭遇有怎样的作用? 3.请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说说这篇小说结尾的作用。(师抓住当中的一些词)小说的结尾在形式上使作品结构更完整,说明“丰收成灾”并非一时一地的个别现象,而是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内容方面能起到以小见大、揭示并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授后小记:

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和欣赏。

1、突出重点。旧毡帽朋友们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作为重点,并围绕这一重点对人物群像的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分析感悟。

2、读出故事背后的寓意,这是对社会对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第二篇:《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八《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 执笔:李华芹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二、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心里活动。

2.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3.学习小说对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及其效果。

三、教学难点

1.体会小说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特色。2.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以情致导,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年风调雨顺,你家的粮食大丰收了,你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可世事并非都是如此的,有的人粮食丰收了,却一点都乐不起来,反而要愁眉苦脸的,你们信不信?不信就一起来看看旧中国的老百姓生活你就知道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课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多收了三五斗》。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2、关于老舍,你们了解到了些什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教师看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同学们把课文从头到尾的认真读一遍,边读边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勾画出来并在旁边作点简要的点评。

2、读了全文后,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自读课文,自主探究

1、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三篇小说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的三篇小说我们是如何学的。

2、今天的这篇小说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及“品味”、“感悟”、“欣赏”的方法来阅读一篇文章)

3、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小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分别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

(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写了他们粜米、购物、会饮三件事。)

4、运用对话描写是本文的显著特点,随着对话的逐步展开,小说的故事情节也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旧毡帽的心理或行为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先来分角色读课文,并思考“探究·练习一”

四、小结

1.结合课后练习一,引导学生从人物对话中理出关键信息。讨论旧毡帽朋友们丰收后更加不幸的原因。2.布置作业,思考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小说的故事情节有了基本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大家说,小说中写了哪些人物?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大家说,小说中写了哪些人物?

二、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对主要人物一旧毡帽朋友进行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和我们常见的小说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2.指出:“旧毡帽朋友”代指江浙一带的农名。课文中用带有地域特征的外貌特点代指人,塑造了苏南一带的农民群像。

3.提问:如果课文中不采用这种写法,而是塑造一个或几个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来展开这个故事,与现在的写法相比,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鼓励学牛提出自己的见解。

4.补充:这就是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小说通过这一群像的塑造使小说揭示的主题更具有普遍意义,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宽广。让学生浏览课文,并体会。

5.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提示:这篇小说运用了鲜明的对照手法来处理安排材料,让学生试着在

课文中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6.讲解:从这些对比中,以及人物的对话中我们找出了农民“丰收成灾”的原因。结合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组织学生对小说主题分组讨论并发言。

三、总结

1.小结:这篇小说塑造了旧中国农民的群像,通过他们“丰收成灾”的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来回巡视。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小说反映的时代状况

四、本课总结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 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

五、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要学会结合生活品味感悟,悟出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来。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反映旧中国农村和农民情况的一些资料,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 多收了三五斗

场景一:米行粜米一交代环境和人物 场景二:街头购物一“丰收成灾” 场景三:船上议论一心底的仇恨与反抗 教学反思:

第三篇:多收了三五斗教案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

学科教学(语文)

1522030028

适宏艳

教学目标:

1.梳理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2.品味人物对话,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把握群像性格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丰收成灾的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

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经验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对于农民来说,丰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但是在这篇小说中多收的这三五斗反而成了坏事。什么原因造成这违背常理的结果,我们去小说中找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思考:文章说了哪些“多”? 明确: 【关于环境】

自然环境:雨水调匀,天照应的比往年多。

社会环境:外洋大轮船运来的洋货多;到外地卖米局子多;同行公议的商家多;过局子捐税多;种地地租多;农民身上债务多;米价跌得多;农民借下的债越欠越多;种地亏本了很多;社会上打仗多;饥荒的地方多;出现农民抢米的地方多。

【关于人物】

丰收的农民希望多;购物计划多;卖米时乞求多;丰收了失望反而多;今天钞票比平时多;急需花钱的地方多;购物时顾虑多;用钱精打细算的多;大家心中悲苦多;酒到肚里发泄多;船头谈话怨言愤激多;乡亲不满社会现状的念头多; 旧毡帽朋友面临的生存问题真的有很多。

【关于情节】

镇上像今天这种故事多;发生这种故事的地方有很多!

三、精段细说

(一)分角色朗读4-27自然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小说的主人公——旧毡帽朋友的心理

农民感情的变化:希望——惊讶——愤慨、出乎意料——哀求——失望。米行先生的语气变化:不耐烦——冷笑——厌烦——鄙夷不屑——威吓。

(二)旧毡帽为什么非得此时此刻粜米?为什么“而且命里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

明确:(1)洋米、洋面倾销逼得农民必须及早粜米;

(2)换成的钱还要缴租、还款;(3)投机商相互勾结,竞相压价

(4)遍布的局子必须要捐现洋钱让农民没有选择的余地。

四、同文比读,自读45-71自然段,思考不同地点人物不同的心态: 1.请从语气、心情、性格三方面比较旧毡帽朋友们在米行和在船上的不同。语气:米行粜米时乞求多;船头谈话时发泄多 心情:

失望多;

愤激多 性格:

隐忍多;

反抗多

2.“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表演”一词暗示了什么?

明确:农民如论收成如何,都只能是亏本。作为投机者的米行、放高利贷者、田主、局子剥削、压迫农民,使他们的生活愈贫愈艰。

四、写法探究——走近农民群像

作者写的是中国20世纪的广大农民,却以“旧毡帽朋友”称呼,有什么好处?

明确: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他们身上最具代表性的旧毡帽指代终日劳作、生活艰难,性格老实的农民;作者称呼他们为朋友,表现作者对农村、农民的真挚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

五、小结

小说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

六、作业布置

想象一个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的“旧毡帽朋友”回家后,与父母或孩子的对话,写一段贴合彼此身份的对话。

第四篇:《多收了三五斗》教案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造成“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更加不幸的原因。

2、体会重点词语和中心句子的含义。[教学重点]

1、理解人物对话与景物的描写。

2、了解农民的不幸。[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1930年中转到开明书店当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举家内迁,曾在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到成都主持开明书店编务。1946后返回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

三、整体感知

提问: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小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分别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

讨论: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写了他们粜米、购物、会饮三件事。

四、学习“粜米”部分。

1、提问:旧毡帽朋友怀着怎样的心情来粜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讨论明确:他们满怀希望的心情。因为今年丰收了,可以喘口气,不像往年那样苦。

2、文中还有写他们心情的词句,找出来。明确:“那些戴旧毡帽的„„气也不透一口,就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是写心情的,很急。

3、提问:旧毡帽朋友为什么急着“占卜”他们的命运?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没有把握,要是有把握,就会高兴了。“占卜”这个词,写了他们既怀着希望,又提心吊胆,怕希望不能实现的心情。这告诉我们,虽然丰收了,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而是掌握在米行老板手中。

4、到米行一占卜,旧毡帽朋友就失望了。哪些语句写他们突然失望的心情? 明确:“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大家都呆了”。“刚才出力摇船„„松懈下来了”。“哪里知道„„兆头”。

5、为什么旧毡帽朋友一到米行来希望就破灭了?米行先生的什么话使他们希望破灭了?

明确:米价是决定旧毡帽朋友命运的一个关键问题。那么米价为什么忽高忽低呢?六月份市场上青黄不接,人们缺米吃的时候,他们就把米高价抛出来,十五元钱一担。当农民种出的新米大量运来的时候,他们买进米,就把米价压到五元。这一进一出之间,他们一担米就剥削了十元,他们操纵米价,而米价决定着旧毡帽朋友的命运。

6、小说围绕米价,写了一大段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请一位同学把这段对话读一读,注意体会旧毡帽朋友说话,先是什么语气,后来转成什么语气。明确:先是“愤激”,后是“哀求”,愤激下说不卖了,到别处去卖,但是行不通。于是语气由愤激转为“哀求”。

7、这个“哀求”,反映了旧毡帽朋友无可奈何的痛苦的心情。但哀求的结果如何呢?“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命中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是谁注定了旧毡帽朋友的不幸命运呢?在这段对话中,写了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种种原因,大家划出记号,准备讲一讲。明确:“地方那方面的租„„借下的债是要还的”。“我们同行公议„„谷三块”。“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这些都是写造成旧毡帽朋友不幸命运的原因。租代表地主的剥削,农民在没法过活的时候,还向地主借高利贷,这也是地主的剥削;洋米洋面,外洋大轮,代表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苛捐杂税代表当时封建势力的压迫。在这一段对话中,把旧毡帽朋友不幸遭遇的社会根源都写出来了。归纳起来,这根源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决定旧毡帽朋友丰收之年,贱价粜米。

8、提问:文章写景“一阵阵的嚷嚷„„一叠钞票”。这段写景烘托出旧毡帽朋友的什么心情? 懊丧。在付钱时还要对旧毡帽朋友再刮一遍,可见他们的命运是多少悲惨!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全文的故事梗概,并重点学习了粜米部分,了解了旧社会农民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六、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一、快速阅读“购物”部分。

明确:他们希望买的东西很多,其实也只有丰收了才能把这些必需的日用品列入购买计划,可见平时不仅没有这些东西,就连买它的计划都不敢有。

1、提问:他们这些最低的生活要求实现了没有?计划实现了多少呢? 明确:原来计划买的东西,现在有的“少买”,有的“不买”。他们有着很想买、但又不能买的心情。

2、在紧缩预算后,还是买了一点东西。这是不是说他们的计划实现了一部分呢?

明确:他们粜米的钱,用来缴租、还债、解会钱都不够,根本没钱买日用品。所以丰收之后,他们原来的计划全部落空,还要借债购物。这里进一步具体地写了旧毡帽朋友的失望。

二、学习“会饮”部分。

1、提问:回到船上,他们边饮酒边谈话,从这些谈话中反映了他们的什么心情?

明确:谈话虽然是你一言我一语,内容还是有重点的。第一个重点文中用了“路路断绝”四个字作了小结,种田不成,做工也不成。

2、提问:“我们年年种田,到底替谁种的?”“为什么要替他们白当差?”„„这些质问的话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明确:愤怒,反抗。

3、提问:“今天在这里的说不定也会吃枪,谁知道!”农民朋友准备用生命进行反抗,但是他们的这种反抗是不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行动呢?

明确:不是。他们只是发泄了一通心中的不满,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这种反抗还只不过是一种自我的反抗意识。回去后怎么办呢?出路在哪里呢?都令人深思。

二、剧本表演,历史再现

旧毡帽朋友这种愤怒和辛酸、自发的反抗意识,往往是话语中体现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今天我就给你们一个平台,你们能给我一个惊喜吗?(布置有关表演要求,可采用小组比赛形式,以突出表演效果,再现历史主题为主要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语言、动作、情感、协调等方面,要求学生作好评价。)

三、语段精读,主题提炼

小说往往是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缩影,帝国主义、国民党当局、封建势力和投机商人就是那个时代旧社会勒住人民脖子的四条绳索,你能在仔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举例说说他们是怎样紧紧勒住人民脖子的吗? [活动]

1、学生读课文,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

3、班级讨论、交流,引导。

[引导] 读小说时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读出时代的气息,读出那个时代的生活及那个时代的本质精神。

四、历史感悟,思绪奔涌

[情景] 今天,如果你有机会去甪直古镇,面对眼前的万圣米行,你会想什么呢?请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你当时的感想。[活动] 思考、交流、评价。

[引导] 结合学生具体发言,联系现实意义,结束总结。

五、布置作业。

授后小记:

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和欣赏。

1、突出重点。旧毡帽朋友们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作为重点,并围绕这一重点对人物群像的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分析感悟。

2、读出故事背后的寓意,这是对社会对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第五篇:多收了三五斗教案

教学要求:

1、感受旧中国农民的痛苦:

2、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3、学习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如果我们家乡的农民多收了三五斗,你们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心理和表情吗?

2、而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的农民多收了三五斗,结果却不是这样,会怎样?

二、总揽:

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了三个场面,默读课文,给每个场面加个小标题,然后用五六句话复述一下课文的故事情节。

三、突破:

1、丰收成灾,农民的命运更悲惨,这是什么原因?

2、学习第一个场面——米行粜米:

分角色朗读“米行粜米”的场面,体会旧毡帽朋友粜米时感情和命运的变化,分析丰收成灾的原因,即那个时代旧社会勒住人民脖子的四条绳索,也可以把它改编成话剧尝试表演一下

3、发散质疑:

1、第二部分删去好吗?

2、旧毡帽朋友就是忍气吞声的形象吗?

3、小说有三处描写阳光寄寓了什么感情?

四、拓展:

读读现代散文《多收了三五斗》,说说自己的感受。

下载《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收了三五斗》教案设计(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

    《多收了三五斗》课本剧剧本

    学完了《多收了三五斗》这篇课文后,按照课后练习三的要求,我们班进行了一次课本剧比赛,大家从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下面就是我们的部分剧本,请大家多多指教。《多收了五斗米》课本......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主题。 2、通过比较,理解人物形象的积极意义。 前端学习: 任务一: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多收了三五斗给“旧毡帽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多收了三五斗 教案1

    多收了三五斗 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 关于《......

    多收了三五斗 教案(精选5篇)

    8. 多收了三五斗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认识旧中国农民在帝......

    《多收了三五斗》自主感悟生活教案

    《多收了三五斗》自主感悟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应生活学习理解生字生词和精妙传神的语言。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丰收成灾”的情景和社会根源,认识农民丰收贱价粜米......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案[推荐5篇]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

    《多收了三五斗》自主感悟生活教案(精选五篇)

    《多收了三五斗》自主感悟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应生活学习理解生字生词和精妙传神的语言。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丰收成灾”的情景和社会根源,认识农民丰收贱价粜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