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文学史教学方案(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教学设想】本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点之一。主要讲授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重点是“三曹”和阮籍、嵇康的作品。教学时要注意将文学史知识和具体作品结合起来;还要了解清楚作家的生平、性格,以做到“知人论世”;本时期历史比较复杂,要弄清楚文学发展的线索;对一些名家名作,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
1、曹操的生平
2、曹操的诗歌创作:(1)诗歌的内容类别)一是用乐府记时事,反映汉末的社会**和人民的苦难;二是用乐府抒己怀,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2)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富有喜悦创新精神; 第二、语言古朴率真,风格悲凉刚劲,跌宕慷慨;
3、曹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建安文坛领袖
【作品讲读】《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 [小结]曹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悦,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 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喜悦色彩。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曹丕
1、曹丕的生平
2、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他的《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典论》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已逸,《论文》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篇。涉及到文学的价值、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别等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开了先河。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对文学价值的重视。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所说的“文章”,指广义上的文章,既包括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著,也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它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喜悦兴盛,必然起到积极喜悦的推动作用。
第二、对建安七子作了评价,指出各人的长处和短处。
第三、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它所说的“气”,大体指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气质不同,导致作品的风格就不同。
第四、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
(2)曹丕有一首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少妇闺怨”的题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3、曹丕诗歌的类型
4、艺术成就(与曹操相比表现出新的变化)(1)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
【作品讲读】《燕歌行》(其一)
第二节 曹 植
一、曹植生平。曹植(192—232,41岁)字子建,曹操第四子。
“三曹”中,曹植在政治上虽然满怀抱负,然终无成就,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诗赋俱佳,尤以诗歌见长。主要原因是跟他的诗人气质有关,再者跟曹丕的嫉妒和政治陷害有关。
陈思王植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严,與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众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二、曹植的诗歌创作
曹植的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他的前后期的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明显不同。他的诗歌是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他的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
三、曹植在文学是上的地位和影响
1、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之杰”
2、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品讲读】《白马篇》、《赠白马王彪》
[小结]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喜悦的代表。
第三节 王粲、刘桢和蔡琰
一、“建安七子”
二、“七子之冠冕”——王粲
1、王粲的生平
2、王粲诗歌创作的内容和代表作品
3、王粲诗歌的艺术特点:感情深沉,慷慨悲壮 【作品讲读】《七哀诗》其一
三、蔡琰与《悲愤诗》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即建安文学(“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格、气骨。其内涵是:
1、政治理想的高扬。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
3、强烈的个性表现(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
4、浓郁的悲剧色彩。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
这些时代特征也正构成了“建安风骨”美学范畴的内涵。
补充扩展:刘师培把“建安风骨”总结为四个方面(见《中古文学史》):
1、清峻。曹操以刑名法术治理天下,于鞍马间为诗为文,用语简洁,词气峭厉,不傍经典,直抒胸臆,故文风清峻。
2、通脱。即随便之意。诗文的随便由思想的随便而来。这跟汉末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有关。故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积极建功立业的乐观喜悦精神,也有命运无常、人生短促的感叹。但总的看来,建安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最终导向及时建功立业、追求人生的不朽的精神。所以,慷慨悲壮,乃成为建安文学的又一风格特征。
3、骋词。即气盛词壮。建安文人思想束缚较少,精神比较自由,故其议论时事,抒写情志,无不畅所欲言,力求充分地表现自我,由此形成“骋词”的艺术风格。
4、华靡。即华丽。曹操尚质朴为文,而注重诗文华靡的,首推七子和曹丕、曹 植兄弟。建安文学之渐趋华靡,表明文学已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始受到文人的自觉重视。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文学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司马氏擅权,大肆屠杀异己。政治的黑暗和恐怖之中,文人少有全其身者,所谓“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晋书•阮籍传》)。活着的人,或放浪形骸,或寄情山水,借以逃避祸端;或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
二、“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参见颜延之《五君咏》、《世说新语•刘伶病酒》,见作品选。] “竹林七贤”,实际上是个名士集团。山涛、王戎后来投靠司马氏,其余五人都崇尚老庄,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对礼法名教,对司马氏的篡权夺位不满。文学成就上,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但无诗流 传;刘伶只有一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
三、阮籍的诗歌创作
1、生平、性格
阮籍(210-263,52岁),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人,阮瑀(建安七子之一)之子。其人“才藻艳绝,而倜傥放荡喜悦,以庄周为模则”(《三国志•阮籍传》)。为人则“旷达不羁,不拘礼俗”(《三国志•阮籍传》)。司马昭当政时,“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三国志》本传引《魏氏春秋》),遂世称“阮步兵”。阮氏对司马氏的拉拢利用虽持敷衍的态度,内心却极度痛苦,终于忧愤而卒。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喜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是总 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形成了隐约曲折的诗歌风格。【作品讲读】《咏怀》其一
3、阮籍诗小结:
(1)、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
(2)、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的厚重了。(3)、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四、嵇康的诗歌创作
1、生平、性格
嵇康,字叔夜,正始年间诗人,竹林七贤的领袖。父早卒,依母兄长大。康风度极佳,“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晋书•嵇康传》)。《世说新语》引山涛对嵇康的赞誉是:“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然若玉山之将崩”。魏晋人推崇形体美,嵇康又是当时的名士,故引起不少人的崇拜和追随。成年后,娶沛穆王曹林女为妻,曹林与曹丕、曹植是异母兄弟,这样,嵇康便与曹氏政权有了分割不开的关系,自然被司马氏集团划入曹氏集团之中。由于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的虚伪与残忍的厌恶,决定了它在政治上与司马氏政权的不合作态度。再加上他恃才傲物的性格,决定他只能是个悲剧人物。
公元262年,嵇康的好友吕安为其兄吕巽(xun)所诬,吕巽欲夺吕安妻,反诬吕安不孝,吕安入狱,供词中涉及嵇康,康遂被捕入狱。其实,吕安事件只是一个借口,直接的导火索是他写的一篇书信体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再加上钟会进谗言,最终为司马氏集团所害。康临刑时,“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环顾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嵇康传》)嵇康与吕安死后,向秀作《思旧赋》悼念他们。
初康居贫,常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恨)之。(晋书•嵇康传)
2、嵇康诗歌创作 “使气命诗”(《文心雕龙•明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风格清峻。他的四言诗(如《忧愤诗》)成就较高,诗经之后,唯曹操、嵇康和此后的陶渊明,开拓了四言诗的新境界。但总的看,嵇康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如散文。
3、嵇康的散文创作,最著名的是就是那篇曾经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元261年,山涛被任命为吏部郎,这说明“竹林七贤”发生了分化。山涛举康代自,嵇康得知消息后,于是给山涛写了一封信,要与他绝交。这封信在中国书信史上是继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之后的又一篇力作。
信中反复申说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个人的性格、爱好,提出了“七不堪”、“二不可”为不能出仕的理由,说自己不能舍其所乐而从其“九患”。信中鲜明的表明自己的个人意识和喜悦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这正是魏晋文学最显著的特色。
写法上,主要用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笔调进行反语讽刺。体现在两点:(1)故意以言过其实的言词,放纵的态度,极度的丑化自己。这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越是丑化自己,就越反衬出自己的清白、山涛的堕落;二是他丑化自己——那“七不堪”、“二不可”的理由让明眼人一看就是虚假的,自己并非没当官的素质,而是官场太腐败,太黑暗,这才是自己不愿出仕的真正理由,即不愿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
(2)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在文中指桑骂槐,出语鄙俗,毫无礼节,表示出对受信者的极大不恭敬。有时用比喻愤怒的责骂对方(如“自以嗜腐臭,养鸳雏以死鼠也”)。其实,骂山涛变节只是个借口,其真正的目的是揭露司马氏集团的虚伪和官场的腐败黑暗。
(3)一般书信皆以言事为主,以简要为重。而此信却有多种文体风格:其犀利透辟的辨析,近似政论文;其引经据典,寓言指事,含蓄深邃而富有哲理,又像诸子散文;而其嬉笑怒骂,幽默讽刺,又类小品杂文。鲁迅的杂文受魏晋散文影响很大,我们从他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嵇康散文的影子。
第二篇:从左思风力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创新探析左思风力之成因
韩 静
(安徽大学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摘 要:左思风力与建安风骨都继承了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样具有“风骨”之力,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左思风力对建安风骨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但左思风力有着不同的形成背景与原因。左思早期秉承儒家的济世思想,因家世、外貌等个人原因与西晋社会的门阀政治制度有很大的矛盾,加上社会**与玄学思潮的双重影响,最后走上归隐之路,这使左思内心郁积很多怨愤与无奈,这些因素综合便形成了独有的左思风力。左思风力在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链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它上承建安风骨,下启陶渊明、唐宋诗歌,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左思风力;建安风骨;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8-0126-04 左思,西晋太康时期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寒门,却志高才雄。他的诗继承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代表作《咏史》诗八首借咏史以咏怀,感情高昂,慷慨遒劲,形成独有的诗歌风格,钟嵘评之为“左思风力”,“其源出于公干,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虽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谢康言常言:‘左太冲诗,潘安仁诗,古今难比。’”①这里指出左思的诗主要承袭刘桢的诗歌风格,其诗歌多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钟嵘又评刘桢之诗:“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很少,然自陈思以下,桢称独步。”②刘桢的诗歌继承乐府古诗的现实主义精神,有笔力遒劲的“风力”特点。刘桢是建安七子之一,是建安风骨诗歌精神的典型代表。因之,左思风力实际上也是对建安时期建安风骨的继承。但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许多文人普遍的诗歌特点,而左思风力则是左思个人所独有的风格特征。关于左思风力的成因,历来专家学者对其研究颇多,成就也很大。他们或从魏晋玄学思潮的影响,或从社会时代背景、家庭因素、个人性格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拟从左思风力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创新这个角度,以左思风力与建安风骨产生于不同的政治社会原因与个人原因作对比,来进一步探析左思风力的独特成因。一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而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也直接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左思风力与建安风骨虽有着承继关系,但是两者却有着不同的政治背景。刘勰曾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③概括了建安文学形成的时代原因与建安文学“雅好慷慨,梗概多气”的文学风格特点。东汉末年,社会政治黑暗,宦官外戚干政乱权,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刘家政权四分五裂,渐渐名存实亡。许多豪强军阀镇压了起义军后却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争权夺利,相互之间发生大大小小不间断的战争,使广大人民艰难地挣扎在死亡边缘。
面对着烽火连天的乱世,文人虽颠沛流离却忧国忧民,在乱世中苦苦寻求伯乐,以期实现政治抱负,结束**纷争,完成国家统一。曹操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乱世中建立盖世奇功,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意欲统一天下,成就霸业。流离失所的文人跟随着曹操,为实现统一大业的政治理想而共同努力,并以曹操为核心,共同进行文学创作,形成了建安诗人共同的创作倾向与风格特征。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水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④此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回朝的途中,遇碣石山即兴而作。在登山观望大海时触景生情,自己的雄心壮志与沧海的雄浑气势融为一体,抒发了对建功立业的热烈追求以及统一四海的气魄。又如曹植的《白马篇》更是传承了曹操诗歌中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作者以“游侠儿”自况,赞扬游侠儿武艺超群充满豪情,借以表达自己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定与统一而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即使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曹操与曹植诗歌中的建功立业的理想与国家统一的愿望,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内容与主题,并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左思便继承了这一优秀诗歌传统。如左思《咏史》诗其一中:“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⑤与曹植《白马篇》中的“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捐躯赴国,视死忽如归”如出一辙,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这首诗是《咏史》诗的第一首,也被称为《咏史》诗的“总序”。它表现了诗人赋诗明志,决心投笔从戎,在统一大业中建功立业的理想与志向。西晋是三国鼎立后出现的一个短暂统一的时代,司马氏政权采取过一些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呈现了短暂的繁荣、稳定的局面。咸宁五年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下诏伐吴以谋求统一大业,此诗便作于其后不久。左思虽作为一介寒门子弟,但从小也受到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的影响,希望在晋武帝司马炎伐吴的统一大业中一展宏图、建功立业。
但是左思风力也有与建安风骨不同的诗歌内容、不同的政治形成因素。建安文学主要是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中心,以建安七子为骨干,形成所谓“邺下文人集团”。在这里,曹操不仅是文学上的领袖,更是政治上的领袖,邺下文人集团中大多数成员都因依附于曹操而谋得一定的地位。他们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他们凭借其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而将建安文学的风格精神发扬光大。这些是生活在西晋社会中沉沦下僚的寒门士子所不能想象与实现的。左思作为一介寒门子弟,虽然志高才高,却因黑暗的社会统治、门阀制度的阻隔而终不能施展才华,得偿所愿。因为在西晋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政治现象,即门阀制度,它也是当时重要的选官制度,许多寒门庶族的有才之士被排挤到仕途之外,这与建安时期彬彬之胜的“邺下文人集团”相差很大。
门阀制度是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为维护其本阶级利益而设立的一种官僚人才选拔制度,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才渐发展起来,曹丕采纳了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的九品官人之法:九品中正制。在九品中正制设立之初,选举人才官员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梁朝沈约曾赞扬九品中正制说:“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贵胄高卑。”但后来因为选拔人才的大权都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掌控,选拔人才缺乏监督与公正,久而久之,九品中正制就发展成为维护其门阀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世家大族把持着官吏选拔大权,从此选拔人才的标准从以才德为中心发展到以家世为标准。西晋袭用了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人才官员也主要以评定士人家世的封爵与官位为主,不能真正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⑥的社会局面。所以在这种森严的等级社会中,左思要想跻身上层,身居高位,是不大可能的。因此诗人便将一腔不满之情倾泻在诗歌之中。如《咏史》诗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可见诗人从小便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自幼就用功苦读儒家经典,才华出众,拥有远大志向。《咏史》诗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⑦揭露了西晋社会一个重要的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在这样黑暗不平等的社会,那些依靠门阀庇护的纨绔子弟虽然才能平庸,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占据高位;而出身寒门用尽一生奋发苦读的“英俊”,空有经国济世之才却未必为朝廷所用。诗中把寒门子弟比作“郁郁涧底松”,把豪门贵族子弟比作“离离山上苗”,只因门阀制度这个“地势”,小小的青苗却永久地高于参天的松树,寒门子弟永远将无出头之日。诗歌以鲜明的对比批判了这种不合理现象,也反映了寒门子弟与门阀制度深深的矛盾,尖锐地批判了门阀制度的黑暗。前一首诗表达诗人才华横溢,后一首诗写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这两首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诗人极大的希望、自信与残酷的门阀制度的无情压抑作对比,形成了诗人巨大的心理落差,更显诗人巨大的痛苦与悲愤,以及对门阀制度的憎恶与不满。
相对于建安时期曹氏父子对于文士的优待,对于文学的大力提倡而言,西晋时期统治者只顾争权夺利、残害文人名士,有着政治经济大权的门阀士族又垄断着文化。许多依附于他们的著名文学家,如陆机、潘岳、石崇等,他们只一味地卑躬屈膝于政治权贵之下,作诗不敢直抒胸臆,亦较少反映社会现实,却越来越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典丽华美、繁复绮靡,这就偏离了建安风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陆机、潘岳为主要代表的追求形式、辞藻繁复、诗风繁缛的太康诗风是太康时期文学的主流。但是,左思却有着文人的傲骨,他不愿意像当时的一般文士那样朝秦暮楚地巴结王侯贵族,他背离了当时的主流文学,摒弃了浮夸的形式主义文风,继承了建安风骨的现实主义传统,尤为难能可贵。沈德潜曰:“钟嵘评左思谓:“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此不知太冲者也。太冲胸次高旷,而笔力又复雄迈。陶冶汉魏,自制伟词,故是一代作手,岂潘、陆辈所能比埒。”⑧充分肯定了左思的地位与影响,肯定了左思风力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创新,他传承了建安风骨的现实主义传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左思在同时代文人中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位置,这也是他之所以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二
西晋后期政局混乱,八王之乱长达16年之久,它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也伤害了广大士子与人民的心。贾谧、潘岳、石崇、欧阳建等文学名士在政治的血雨腥风中惨遭杀害。“二十四友”这个文学集团也随之解散。这些在文坛上号称太康之英的良师益友一个个亡命于政治斗争,政治权贵内部为争名夺利而斗得你死我活,左思亲眼目睹并终于看清了当时政治的真面目,他便毅然决然地隐居于山林之中。因为仕途理想的破灭与玄学思潮的影响,他诗歌中的隐逸思想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咏史》诗其五:“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⑨宗白华曾对这几句诗有着高度的评价:“晋人用这两句诗写下他的千古风流与不朽豪情!”
在《招隐诗》其二中则明确表达了左思归隐的意向,“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峭蒨青葱间,竹柏得其真。弱叶栖霜雪,飞荣流余津。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相与观所尚,逍遥撰良辰。”⑩这里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山水清澈、青葱松柏繁盛的美丽的自然世界,自然山水中充满着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这表明左思不再理会政治仕途中的风风雨雨,开始关注自然的山山水水,他关注山、云、松柏、溪水,他的痛苦挣扎的心理情结终于在隐逸的山林之中溶解了。他心理得到长时间未有的宁静与喘息,他找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世外桃源。“弹冠去埃尘”“逍遥撰良辰”更表达了左思逍遥隐居的高尚情操。三
关于左思风力的成因,除了客观的政治原因与社会原因之外,还有左思的一些个人原因。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性格有很大的影响,而个人的性格与风格又影响着个人的诗歌风格。据《晋书·左思传》记载:“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其先齐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为氏焉。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11 左思的父亲只是一名小官吏,再加上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左思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治国安邦的旷世奇才。
后来左思因妹妹左棻被封为贵嫔,才得以举家迁到国都洛阳,然后受到贾谧的赏识,而成为所谓“二十四友”之一。他也曾因《三都赋》而名满天下,但最终未受到朝廷的重用。这一次他彻底失望了。他内心郁结的怨愤达到极点,促成了他思想的重大转变。他从以前的依附权贵而发展成为对门阀制度的批判与对政治权贵的蔑视。如《咏史》诗其四:“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12 通过当时四大家族的繁荣热闹与扬雄的寂寞、孤独作对比,扬雄生前的寂寂无名与身后的流传百世作对比,表明对扬雄的赞扬与认同,对贵族的鄙视。从此,左思彻底失望了,他的思想有了一个极大的转折。
魏晋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就是重视人物的容止和品评,它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看重人的外貌和姿容。据《晋书·左思传》载:“左思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以闲事为居。”13 左思虽才高却因外貌上的丑陋,在世俗社会中招来轻视与冷眼,因此内向而不善言辞,常常在家呆着也不出去与人交流。《世说新语·容止》中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到,妇女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14 社会上庸俗世人的轻视与冷眼给左思以沉重的打击,也给他留下了一层抹不掉的心理阴影,使他结下长期的自卑情结。仕途的不顺与外貌的缺陷给左思带来双重的打击,因此他把心中郁积的怨愤之情统统发泄到诗歌之中,形成诗歌“文典以怨”、“得讽喻之致”的鲜明风格。
左思在仕途上与刘桢有着类似的遭遇与感受,所以对他很欣赏、认同,因此对其诗歌也有所继承。钟嵘称左思风力“出于公干”,许学夷在《诗源辨体》卷四中用“声韵为劲”概括了公干诗歌的风格特点,赞扬刘桢诗歌“仗气爱奇”、“真骨凌霜”具有“风骨”的特点,仕途上的失意更让他的诗歌充满傲骨与慷慨之气。其《赠丛弟三首》之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通过赞扬松柏对抗冰雪风霜的精神,表达了诗人虽遭挫折但依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依然在诗歌中慷慨高昂地吟唱自己的个性之歌。而左思在《咏史》诗其六高唱:“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咏史》诗其五也有:“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15 表现左思不流于时俗的高傲性格和对门阀制度的抗争精神。也表现诗人坚强独特的个性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标准,他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愿意追步许由走上高洁之路。
总之,左思对建安文学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左思风力有着不同的形成背景与原因。左思早期秉承儒家的济世思想,因家世、外貌与西晋上层社会的门阀政治制度有极大的矛盾,加上社会**与玄风的双重影响,最后走上隐居之路。极大的希望与失望之间的落差,使左思郁积着很多的不平与不满。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左思诗歌独特风格“左思风力”。《诗法家数》云:“诗体三百篇,流为楚辞为乐府,为古诗十九篇,为苏李五言为建安黄初,此诗之祖也。”此言道出了诗歌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的脉络。左思继承了建安风骨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对后世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是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环节。而左思风力,也曾影响和启发过后世很多文学名家,如陶渊明、鲍照、李白、杜甫、李商隐、苏东坡等,他们无不从左思风力中汲取文学养分。在唐宋,咏史诗成为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如李商隐的《汉宫词》《咏史》,刘禹锡的《金陵怀古》,温庭筠的《过陈琳墓》,杜牧的《题乌江亭》,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金谷园》。这些以咏史为题的诗歌,无不参照学习左思的《咏史》诗八首,他们也继承了“左思风力”的现实主义传统,让唐宋诗歌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
第三篇:古代名人故事:从神童到贤相
古代名人故事:从神童到贤相
郑小秦
故事:四龄神童,妙对天子
明朝的著名大臣李东阳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他四岁时就能写一尺的楷体大字,还善于对对子。有一天,李东阳的老师出了一个上联:“砚向石边见口。”这是拆字联,将“砚”字拆为“石”和“见”。李东阳应声对道:“笙从竹下生声。”把“笙”字拆成“竹”和“生”,对得很是工整。还有一次,父亲李淳给李东阳出联:“虎豹关中,不是关中虎豹。”李东阳略加思索,对道:“麒麟阁上,皆非阁上麒麟。”小东阳因为天资聪颖,被视为神童举荐给当时的皇帝朱祁钰。皇帝召见他时,因为李东阳太矮小,只能由太监扶着他迈过皇宫的门槛。皇帝打趣道:“神童腿短。”李东阳应声对道:“天子门高。”皇帝大喜,又让他写“麟”“凤”“龟”“龙”等十余个大字。当小东阳写到“龙”(繁体字为“能”,笔画很多)字时,手腕乏力,最后一勾便用自己的小靴子沾墨水印上。皇帝看了很高兴,将他抱到膝上坐着,把上林苑的珍果赏赐给他吃。当时李东阳之父已站起身来,在台阶下等候命令。皇帝又出了一个上联打趣道:“子坐父立,礼乎?”意思是说:“儿子坐着,而父亲却站着,这合乎礼法吗?”李东阳不假思索地应答:“嫂溺叔援,权也。”意思是:“嫂子掉进河里,小叔子去拉她,这是权宜之计。”皇帝听罢,连连点头,微笑着说:“真不愧是神童!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当宰相。”
阿光的思考:
不是吧?书虫,你确定李东阳当时才四岁?我可要羞愧死了!我在这个年纪的时候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呢。我要马上去拿字典过来把里面的字都学会!我还要学对对子!书虫,你教教我吧!我还有个问题,李东阳虽然书法好,还会对对子,可是这就能断定他有宰相之才了吗?
书虫的指导:
哈哈!当时全国那么多人,李东阳被称为神童,自然是出类拔萃的,他有那方面的天赋。但阿光不用灰心,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而且勤奋好学,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出色的人。你最后提的问题很好。中国古代自隋唐以来都是以科举取士,文章写得好的人,才有机会担任朝廷的官员。李东阳从小善于对对子,将来文章自然写得好,也就有了人阁拜相的可能。但以文章写得好不好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治国的才能,确实不怎么靠谱。还好李东阳是个多面手,他不仅工于诗文,也有治国才能,且为人坚忍沉毅,后来他在铲除专权的宦官刘瑾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物小档案
姓名: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
时代:明朝
籍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
成就: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著名诗人、书法家、政治家
故事:忍辱负重,诛杀权阉
明孝宗时,李东阳果然成为了内阁大学士(地位相当于宰相),与另两位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组成了“内阁铁三角”,齐心协力处理朝政大事。这三人各有特点,刘健善于决断,谢迁辩才无碍,李东阳足智多谋。明孝宗对他们很敬重,称他们为“先生”。
明武宗登基后,宠信宦官刘瑾及其手下的“八虎”,终日嬉游度日,荒废朝政。李东阳、刘健、谢迁和其他朝臣联合面奏小皇帝,请求诛杀这帮误国的太监。(事迹材料 www.xiexiebang.com)小皇帝也知道宦官误国,但又舍不得杀这些可以陪他玩乐的人,于是提出将他们赶到南京去,饶他们一命。退朝后大臣们开会商议,以刘健、谢迁为首的众大臣都认为应该继续奏请皇帝诛杀宦官。李东阳考虑问题一向谨慎细致,他深知小皇帝和这帮人关系密切,绝对不会同意立即杀了他们。如果把他们赶往南京和小皇帝隔离一段时间,朝臣们再做些工作,情况也许会有所改变。同时“八虎”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中的张永就较为讲理。于是,在讨论杀不杀“八虎”时,李东阳显得有些犹豫。
结果,这些大臣中出了一个叛徒。他在会后立即向刘谨报告了会议的内容和各人的态度。刘瑾得知消息后跑去皇帝面前哭诉,把皇帝哭得心软了,反而升了刘瑾的官。第二天上朝,见情势大变,李东阳、刘健、谢迁便请求辞职。后两者当时就被罢了官,唯独留下了李东阳。这是因为李东阳在会上态度犹豫,且他是文坛领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刘瑾以为可以拉拢他,便安排他做首辅。刘健、谢迁等人因此对他产生误解,连他的门生也对他冷眼相看。李东阳忍辱负重,不动声色,一直寻找适当的时机诛灭刘瑾一党。
后来,安化王朱真鐇打着诛灭权阉刘瑾的旗号起兵造反。刘瑾慌了手脚,急忙找李东阳商量对策。李东阳提出两个建议:
一、重新起用被罢官的杨一清领兵平定叛乱;
二、派“八虎”中的张永为监军。刘瑾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正是李东阳事先谋划好的,杨、张二人都有心要诛杀刘瑾。等杨、张二人得胜归来,李东阳便授意张永借此时机奏请皇帝诛杀刘瑾,同时他还发动了六部六科、十三道御史同时上书弹劾刘瑾,罪名共计十九条。迫于形势,明武宗终于同意将刘瑾抄家并凌迟处死。经过这场殊死拼争,正义的力量终于占据了上风,大明王朝再次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阿光的思考:
刘瑾这人我知道!在很多电视剧和电影里都有他,是个十足的坏蛋。原来除掉他还有李东阳的一大份功劳啊!看来李东阳真的不简单,不仅学问比人家好,而且懂得忍。
书虫的指导:
是啊!在被误解的日子里,李东阳挨过太多的骂,受过太多的委屈,吃过太多的苦,朋友指责他心志动摇,门生责怪他阿附阉党。他都只能默默忍受,韬光养晦,相机而动,最终用最少的牺牲完成了他的事业。与刚直的刘健、谢迁相比,他其实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也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阅读笔记
书虫说,李东阳是明朝著名的诗人,可我没有读过他的诗。于是我缠着书虫给我找了一首他的代表作——《寄彭民望》。彭民望是李东阳的好朋友,平
第四篇:古代拜年:从庙堂到民间的春节祝福
古代拜年:从庙堂到民间的春节祝福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头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作“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关上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吃饱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这便是拜年的起源。各个朝代的古人都是如何拜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元旦朝会“高大上”
古代称臣见君为朝,君见臣为会,合称朝会。自汉代以来,每年的新年元旦,朝廷都要举行元旦朝会,不但京官从七品以上要参加,而且各地地方上的太守、通守以及驻守地方的留守、副留守等大臣通通都要赴京朝集。
汉朝前期沿用秦朝旧历,以十月为岁首。汉高祖七年的岁首第一天,天刚蒙蒙亮,新建成的长乐宫里早就陈列着各色旗帜、礼仪用品,为即将开始的元旦朝会做准备啦!从长乐宫往外看去,你会看到文武百官按照品级排列,在礼官的指引下依次进入殿门,之后,汉高祖刘邦在侍从的簇拥下,进入宫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刘邦出身布衣,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元旦朝会,不免惊呼:“我今天终于知道作为皇帝的尊贵了!”不要怪刘邦没见过世面,实在是参加朝会的人数太多了,近千人,这其中还有很多人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后来,汉武帝时期开始以正月为岁首,元旦朝会的习俗则流传了下来。
元旦朝会发展到宋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北宋时的大庆殿,去感受一下吧!大庆殿,是北宋皇宫的正殿,也是举行大典的地方,进入大殿,你会看到四名身穿盔甲、雄壮威武的“镇殿将军”分别立在大殿四角。等所有文武百官、各少数民族使者都到齐了之后,最尊贵的宋代皇帝才最后入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旦朝会,只见皇帝头戴通天冠、身穿红袍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神情非常肃穆,而他的下方,所有人纷纷朝拜,声如雷鸣。
你别只顾着看皇帝,也看看那些奇装异服的各少数民族使者吧。就拿大辽的使者来说,他们头顶金冠,金冠的后沿尖长,就像一张大莲叶,身上的衣服是紫色窄袍,腰带上还系着金蹀躞(dié xiè,佩带上的饰物),让人眼前一亮。
来到清代,你会发现这时的元旦朝会更加气势恢宏,非常讲究排场。不但要演奏中和韶乐、丹陛大乐等宫廷雅乐,还将步辇、黄盖等仪仗从太和殿檐下一路铺设延伸到午门外,北京城内从南门到北门都有彩旗护道,想那场面,比奥运会开幕式也不逊色吧!大臣们以及各族、各国的使者早早起床,为今天的元旦朝会做准备,他们沿着彩旗和仪仗装点的道路,集结在太和殿前。等皇帝一来,所有人依照品级高低,先后行三跪九叩大礼。这一系列动作做下来,哪怕你体力再好,恐怕也吃不消,不过你马上就能补充体力了。
元旦朝会结束后,清代皇帝高兴地宣布要在太和殿设宴,这可是国宴啊,档次当然不会低。每次宴会大约要设宴桌200张,羊有上百只、酒有上百瓶,参与宴会的人更是将近千人。国宴虽好,但规矩也不少,皇帝的御用宴桌当然设在太和殿内的宝座前,而诸臣及外藩要按照严格的品级尊卑,分别在殿内、殿外两侧或丹陛(指宫殿前的台阶)上设桌。官员的地位高低,这时候马上显现出来了。
官场拜年花样多
如果你在古代身在官场,那么过年时官员之间的相互走动必不可少,除了多人参加的团拜,也有一对一的拜年,另外,古代的贺年卡――拜年帖也广为流传。
清代春节时,京官之间盛行团拜,就是一项众多人聚在一起庆贺新春的团体活动。团拜其实是古代“元旦朝会”的延续,清朝时的团拜范围很广,按参加者的范围来分:有官场同僚间的团拜,有亲戚朋友间的团拜,也有老乡之间的团拜。
如果你是京官,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每年岁首同僚间例行的团拜活动,其规模有大有小,较大型的就是九卿和六部的团拜。虽说同僚间的团拜活动只是一种程序化的应酬,却是一个发展人际关系的良机。如果你从外地来京做官,可以参加同乡间的团拜活动。它就好比大学里的老乡会,当你过年想家时,能够彼此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也能缓解你的思乡之情。
团拜活动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我们知道的茶话会、团拜会还有每年中央电视台举行的联欢晚会都属于这种活动。
不要以为过年送贺年卡是西方的习俗,其实在中国北宋时期就非常流行贺年卡了,只不过名字上有差异,宋代称为“手刺”“门刺”,明清称为“寸褚”“红单”,其实都是指拜年帖。古时交通不便,过年又很忙碌,加上亲戚朋友太多,不能一一登门拜年,送拜年帖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你是宋代上层士大夫,那你可以给别人送拜年帖。当时的拜年帖是一张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的纸片,上面写有受贺人的姓名、住址,还有恭贺话语。有些讲究的人家,会在门前贴一个红纸袋,上面写着“接福”二字,专门用来放置拜年帖。
到了明代,拜年帖已经走进普通人家,但开始出现“过度包装”的弊端。比如有的拜年帖用红绫(一种红色丝织品)制成,上面撒赤金形成文字;有的拜年帖所用的材料是整幅织锦,上面的吉祥话语是预先织成的。
清代的拜年帖更为繁复,帖子上不但要署名,还要用印,而且有了专门盛放拜年帖的拜匣。它是一种用料名贵的木盒,上面雕刻花纹,甚至还装饰着金银等物。匣子里除了放一张拜年帖外,通常还会放一些古玩珍品、珠宝金银,甚至直接放银票。
过年时客人太多,有些大户人家会特设门簿一职,专门记录客人的往来和拜年帖。翻开门簿,在首页位置,你会看到四个虚拟出来的拜年的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人物虽然是虚拟的,但人们富贵有余、福寿延绵的愿望却是无比真切的。
民间拜年情意浓
民间拜年相比官场和庙堂,虽然也有一些礼仪和规矩,但更带有浓浓的人情味。
新年那天一大早,家族里的人就聚在一起,开始拜年了。自明清开始,拜年的要求是:首拜天地神?},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分次序互拜。传统的拜年手势有男女之别,男子作揖时,右手成拳,左手包住;而女子恰恰相反,不抱拳,只压手。如果你年龄小、辈分低,要不停地作揖拜年的话,那你不该烦恼反要庆幸,因为能得到压岁钱啊!在拜年之前,长辈们会先用彩绳把钱串起来,等你拜年的时候给你。
春节当然要走亲访友了,姻亲间的拜年可是拜年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姻亲拜年也有一定次序:初一拜本家;初
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在姻亲间的拜年中,女婿拜岳家与甥舅之间的拜望受到特别重视,因为古代妇女在新年里,要遵守许多禁忌并且要操持家务,重视女婿拜岳家也算是对女性的变相礼遇吧。女婿去岳父、岳母家拜年时,当然要带上拜年礼物,进了门,要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在所有春节的习俗中,很多习俗都跟鬼神、祖先有关,不过拜年却是一项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从庙堂到民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像团拜、拜年帖等方式在今天仍能看到它的变体,而民间拜年习俗也更多地保留了下来。
(科学顾问/曹菁菁 责任编辑/胡冰)
第五篇:《从教学对话到对话教学》学习心得
《从教学对话到对话教学》学习心得
海丰完小
蒲晓琼
一、“对话”教学有助于培育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堂进行“对话”教学,能体现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学生主动探究教材,大胆质疑,积极讨论,在争鸣中学生逐渐又走出了文本,展开了与读者、生活的对话,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对话者、协调者、参与者、表演者和指挥者。真正实现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创造与生成,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对话”式课堂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对话的核心就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课堂对话,教师所提的话题若得当,就可以激以学生的思维,增进学习的兴趣;所提话题若不当,就不易收获。因此,我认为教师所提的课堂对话话题,要充分准备进行优化选择,遵循一定原则。具体用八个字概括,“准确、启发、主动、适度”。
三、对话教学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应引起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无形中成为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成为单边活动,学生学习兴趣锐减。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使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在讨论、辩论、质疑等对话过程中,增强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提高教学实效,而对话教学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四、实施对话教学,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师、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学主体之间的对话意识是对话教学不可缺少的必要形式。
首先要注意师生对话,这是对话教学的最基本形式。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有两个主体,一是教师——教的主体,二是学生——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体现两个主体的对话交流和互动合作关系,而不再是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关系。师生对话过程不仅是师生语言的交流,更应该是师生心灵的彼此接纳,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沟通,是心理、情感的对话。如在教《论语》时,孔子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如果仅仅是翻译、得出结论,那课堂气氛就呆滞了,成了知识单向的灌输,如果教师问:你对颜回的这种生活方式是持什么态度?赞同、否定还是另有看法,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有人赞同: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安平乐道来解释;有人反对:认为新时代的人应该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而不是孤芳自赏;还有人从孔子“入世与出世”观点进行分析,一分为二地评点„„针对学生的各种看法,教师顺势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深入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过程中,教师用鼓励的眼神、赞许的微笑、肯定的语言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对话,学生的参与热情被激发,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也要重视生生对话,这是对话教学的必要形式。传统课堂上只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只流于形式,甚至根本不存在。实际上,生生对话是学生形成的以互相合作为基础的各种综合能力所必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在为学生创设对话的情景、明确对话话题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辨驳他人的观点,如针对学生想辍学打工的想法,结合演讲的教学,我组织了一场辩论。围绕“先上学还是先挣钱”展开辩论。正反两方积极备战,辩论时唇枪舌战,场面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引发了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一举多得,师生皆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