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在古诗教学中用好多媒体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在古诗教学中用好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领域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它融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在教育教学领域里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和突出。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现就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多媒体技术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古诗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古代诗歌既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中阅读鉴赏的重要考查部分。而古诗独有的文体特点――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含蓄的情味、整齐多变的体例,使其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制约着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发展。而多媒体的直观性、可感性恰好可以打破这个限制,在教学中使用它,除加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外,还具有以下作用。
激发兴趣,促进阅读与理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对所学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思维才能活跃起来。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读、学生听,教师析、学生记,教师查、学生背,课堂干干巴巴,枯燥乏味,学生有何兴趣可言!而教学中运用集声、像、形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能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激情”,从而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如在教学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播放长江“惊涛拍岸”的画面,同时配上激昂的乐曲和富有激情的朗读,视听结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起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同时,这样的画面和乐曲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人慷慨激昂的情怀,促进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创设情境,引发联想与想象 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凡是没有被悟性彻底领会的事项,都不可用熟记的方法去学习。”古诗教学更是如此。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韵味极其丰富含蓄,仅凭字面上的几十个字是很难理解其深刻意蕴的,教师生硬的灌输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联想和想象就成了品味诗境、领会诗意、理解诗情的重要方法。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能否引导学生调动联想和想象进入诗境,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通常,教师是通过语言去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但这样的方法,即使教师的语言表现力很强,也难免会陷入千篇一律的窠臼,使学生产生审美懈怠心理,收效甚微。而多媒体技术中声、形、色等直观性的资料,无疑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氛围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会自然地而不是刻意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去体味诗人的喜怒哀乐,产生情感共鸣。如在讲授《春江花月夜》时,先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在古韵悠悠的乐曲声中,让学生根据“春江湖月夜”五个字,去感受,去体味,去联想,去想象,他们很自然地进入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欣赏语言、品味意蕴,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引导感悟,启迪深思与创新 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学习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侧重点放在阅读理解和艺术手法上,忽略了有创意的阅读。没有问题,没有活跃的思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有创意的阅读。而问题的产生,有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刺激。因此,古诗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资源,对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创新思维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在解析完诗歌内容,基本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精心选择的几个资料:陶渊明的作品――表达陶渊明积极入世的雄心壮志的《咏荆轲》《读山海经(其十)》,记录陶渊明潦倒寂寞的归隐生活的《五柳先生传》,抒发时光流逝而志业无成的痛苦的《杂诗十二首(其二)》;同时配以不同时期的陶渊明的画像――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归隐后的恬淡寂寞、晚年时的落魄潦倒;再播放今天社会轰轰烈烈发展的影音片段。基于此,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怎样看待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面对这些材料,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对陶渊明的归隐不再是一边倒地赞美,有了质疑和反对。他们体会到了隐逸背后的悲哀与无奈,对人生有了更积极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应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多媒体越来越完善的技术、越来越丰富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无疑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古诗教学中更是功不可没。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要正确看待它,恰当使用它,这样才能使其高效地发挥作用。所以,在应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曲径通幽,切忌开门见山 古诗是文学宝库里最美的存在,那曼妙精炼的语言,那摇曳婉转的韵律,那含蓄隽永的情味,是古诗最大的魅力。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古诗的魅力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去感受、去领会、去思考。所以,运用多媒体时要少用直观性的资料,更不要一下子把所谓的知识点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要多用引导性的、烘托渲染类的资料,曲径通幽,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
适度使用,切忌喧宾夺主 学习语言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多媒体技术只是语文教学的催化剂和推进器,使用时要务求实效,不要哗众取宠。蜻蜓点水,显然起不到作用;而过度使用,使课堂成了“放映室”“展示厅”,“点击”代替了“点拨”,“师生互动”成了“生机互动”,更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中学古诗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基本思维方法。而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太“热闹”的课堂上,学生被纷繁多样的声音、画面所吸引,感官刺激湮没了理性的思考,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不利于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舍本逐末,难以形成诗歌欣赏的思维体系,教学目标自然难以达成。
精心设计,切忌粗制滥造 任何一种粗制滥造都是没有价值的,更是不负责任的。古诗的语言、音韵、情感,无一不是美的。随意摘取、粗制滥造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无益于学生理解感悟,反而会破坏诗歌的美感。古诗教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教态,多媒体的应用,与古诗应是完美的统一体。那么,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就要根据古诗内容精心选择、设计,实现与古诗的完美统一。结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能否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最佳的效果,这不仅取决于教者对多媒体技术的熟练运用程度,也取决于教者对所从事学科的知识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只要教者在提高执教水平的同时,把握时机,掌握分寸,合理取舍,注重实效,就一定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它既是没有止境的科学,也是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古诗教学课堂上来,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断学习多媒体运用技术,力争使二者在语文课堂上的结合更臻完美。
第二篇: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昆明市第一中学赵灿东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英语、数学等学科不同的难题是:轻视历史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方方面面,如教材和课时安排的频繁改动,选修课的如同虚设,历史学而无用等等。如果不在认识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远在几千年前,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镌下了“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的名言,人类的先辈站在哲人的高度警示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作为探索与总结人类已往活动的一门学科──历史,具有强烈的鉴古知今的作用,谁藐视它,谁就将受到它的惩罚。19世纪的欧洲,在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对自然科学和人类自身力量的盲目崇拜,出现了对历史的轻薄。结果欧洲人为自己当年的理念和思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方面是物质的富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异化。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工业文明和科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以综合国力的强大独步天下的美国也不能解决暴力、吸毒和人性的异化问题。为什么?科学缺少的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不能满足人类情感的、社会人伦的、心理的需求。而历史、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所探索的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因而它们能够永恒!正是对历史充满着这般的敬畏与热爱,使我对这一门学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将它融入到我的教学生涯之中。
一、对教学思想的若干思考
教学思想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指导思想,是登高远望的山石。中学历史教育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还应完成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对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怀,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内容。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它既包括对教材的阐释要正视历史人物,也包括要尊重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来教学。马克思在论及历史学时曾多次强调:“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总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关注历史人物的教学,是对历史的尊重;也只有对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鲜活再现,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如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和他那“慷慨赴死易,从容守义难”的人生实践,强烈地震撼了后人;又如华盛顿在美国顺利走向民主道路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也一样深深地吸引了后人。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有尚待养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伟大人物的生平和品格,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借鉴。当然,我们也要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中的关系。一方面人民群众为个人提供了活动的舞台,是历史的主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又是一个虚化的概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历史教学应突破这一难点,要能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正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以人为本的教学还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和个性需求。由于传统文化中学科带头人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消极因素的影响,由于教师素质的个性差异,还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等等,常常会使我们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对学生的一分尊重,一份关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必备素质之一。对历史教材的专业性把握,应本着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切忌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一切真的、善的都是美的,历史学如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美,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当代社会正走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历史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教师处在同一个平台。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成人感特别强,逆反心理也强。一旦假话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后果是严重的。那样我们将失去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将失去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培养和引导的最佳时期。
那么该如何处理和把握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对于历史的表述,有再现历史事实和价值评论两种类型。再现历史事实应尽量真实,不附加主观色彩。如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关于南京国民政府30年代的经济建设、对日抗战等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对领袖人物高大全的阐释,又要避免对国民党的全盘否定。要坦诚地、不割裂地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学生,只有真实才能养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则属于价值评论的范畴,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论,尽量做到客观与公正。价值评论可以有主观色彩,学生也可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但教师要加强引导。如关于佛教、基督教等宗教问题,过去多持否定的观点,只是在同农民战争有联系时才给予一点肯定。而事实上宗教与我们每一个民族、与我们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对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劳德·阿克顿所说的:“宗教是历史的钥匙”。如果忽视宗教对人类的影响,历史将是不完善的。
3.对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思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潮流把广大第一线教师推到了潮头。对此,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改革,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同时也要冷静思辨,保留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如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通过综合编排处理,不仅扩大了学习容量,节省了时间,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鲜活的历史人物、复杂的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比较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购买了相应教学软件制作课件,应用于教学。但是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否定。因为传统教学手段有自身的长处,更有多媒体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学中应将两种教学手段结合,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我们反对“计算机中心论”,因为任何计算机或教学软件都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课堂。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不是不需要教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课堂教学的点滴实践
当我们手执教鞭,走进中学的课堂时,我们就获得了一项特殊的权利,对一批又一批的中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我们更要惦量所承担的义务,努力上好我们的每一堂课。
1.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素质是人的思想、学识、情操、性格等因素的综合。在综合素质的修养方面,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道德修养水平;二是
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群;三是具备良好的情操和性格品质。课堂教学是我们与学生接触的主要时段、主要地点,一个教师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学识的掌握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如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不同看法,能集中反映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如果教师宽容,理解和引导学生,就等于给了学生一定的思想空间,给了他们足够长的助跑距离,使他们能够展翅高飞,有所作为。反之,则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到的只是专制与非理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2.努力创造课堂教学美。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历史课堂教学应追求德、智、美三大目标功能,创造课堂教学美。首先,在上课前几分钟,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教学状态。由于每个教师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难免有各种喜怒哀乐的事情,但我们应按职业的要求,抛弃各种杂念,以一种健康、饱满的工作热情走进教室,开好一节课的头。其次,应仪态端正,服饰得体,语言亲切随和,并具有一定的张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创造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增强教师的影响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还要以娴熟的专业知识和职能技巧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后要及时总结,对已完成的一堂课进行反思,会发现许多问题,如某个问题的考虑欠成熟,或多媒体运用的不当等等。教师要牢记,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砺,才有闪光的时刻。
3.努力搞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已被国家列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教学领域的体现。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设计教材中的有关问题,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外,还可以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专题。如收集关于昆明古建筑或历史遗迹的资料,提出保护措施等等,把课题研究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戏剧界有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它同样适合教育界。要想获得教学的成功,就必须在台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寻找源头活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理论水平。
1.系统学习史学名著,提高专业素养。从事中学历史教育,仅靠大学时代的专业修养远远不够,还必须系统地学习史学名著。涉及历史学科中的史学理论,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专史、文明史、宗教史等类的名著很多,如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司马迁的《史记》,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伯恩斯和拉尔夫合著的《世界文明史》等等,都是价值很高的史学名著。通过研读史学名著,领略史家的研究态度,既能受到严谨学术规范的熏陶,又能提高专业素养,从而把自己努力塑造成学者型的历史教师。
2.及时了解历史学的新信息、新成果。信息和成果来源很多,报纸、电视、上网都可以获取。但中学教师主要是从各种期刊杂志上获取信息,如《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等。一般而言,学校和教研室会订阅部分期刊,但
这远远不够,自己应该再补充订阅相关的专业期刊,仔细阅读,及时补充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新颖性。
3.向优秀历史老师学习。历史学界的前辈们,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把毕生的心血结集成收。这是他们赋予我们这些后来者的恩惠,让我们年轻教师站在他们的肩头,有一个更高更新的起点。前辈的教学经验,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对于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意义重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出版的有北京历史特级教师陈毓秀的《怎样教好历史》、《名师授课录》(中学历史卷)、《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上海著名历史教师教学思想录》。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身特点,探索一条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道路。
4.拓展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由于历史贯穿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再加上当前学科之间的渗透日益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大整合和高考“3+X,”模式的推行,都要求历史教师除了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更广博的知识。广泛涉猎经济学、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宗教、建筑等各个领域,教学中运用多学科知识去丰富和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从而使我们的授课具有开放性特点。
5.教学科研相得益彰。科研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同时具备教研水平和科研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从事一些教育科研活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唐代杰出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学修养的标准是才、学、识三长,清代章学诚又加之以德。才、学、识、德也是今天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品质,并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终生。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一、语文教学有序与无序的现象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科学有序的,它体现在学科目标是标准的,学科内容是规范的,知识的分类是严谨的,语、修、逻、文,字、词、句、段、篇,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全面。课文选取的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课文体系既体现了综合性、实用性,也体现了序列性,纵向注意训练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横向注意知识点互相渗透、相辅相承。
语文教学的有序性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总体上说,无论教师教学还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向无限;学生思维过程也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就教学方法看,各种程式化的教学法应运而生,语文能力训练亦呈层次化,包括听、说、读;写,观察、联想、想象,综合、概括、比较等等。
语文教学有序性还体现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上。课前预习,课堂安排,课后复习,学期计划,每月部署,都可以统筹安排,量化管理。近年来实行的标准化考试,精确的双向细目表,十分讲究的效度、信度,无疑都是语文考评科学化的体现。
语文教学也是无序的,无序性表现在教材上,现行语文课本都是“文章选集”,虽然总体看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是遵循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但它毕竟是由一篇篇并不连贯的文章组成的,和其它学科相比(比如数学,语文前后课文之间并不存在严密的科学序列。数学课前面一章没学懂,后面一章就无法听;前面的公式定理不会,后面的习题就做不出来。而语文课却并非如此,《雨中登泰山》没讲,并不妨碍你学《荷塘月色》,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语文课的一个特点,所以说语文课缺乏这种一环紧扣一环的约束力。
语文教学的无序性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随机性。语文课的主观性、审美性、多义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随机性。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的主观色彩特别浓,同一个问题往往可以有多种答案,对一篇课文的分析鉴赏可以从
不同角度来进行。写作更是如此,在保证合乎基本规范、原则的前提下,反对干篇一律,主张各抒己见,主张创新。而学生虽然同在一个年级、班级,语文程度各不相同,而且他们的个人趣味、欣赏要求、审美习惯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因此高明的语文老师,他们的课堂教学总是不平衡的,不可能是绝对有序的,因为他们总是以学生为主体,总是干方百计地激活学生,学生活了,偶然性、随机性的情况就会不断发生,甚至异峰突起,高潮迭出。一堂语文优质课的轨迹,就是一条波浪线,一条心电图式的曲线。任何“一刀切”的教学设计,不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追求课堂教学的绝对平衡有序,只能是把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约化”,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慢慢变成机器,思维在教师的指挥棒下钝化。
语文教学的无序性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自由性,这是课堂教学的不平衡性与随机性所决定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创造性活动,为了达到某种教学要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传授式、启发式、点拨法、发现法等等。我们并不只依靠某一种途径和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我们更没有必要不顾主观、客观条件去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比任何学科都更依赖教师的个体素质。朱绍禹先生对此有过非常精辟的分析:“语文教学是个人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是通过
个人的观察和实践才能得到。而这种实践又多半无法按一定的法则来进行。而要由实践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来决定。它牵涉到许多变项,既使人们了解这些变项的性质,却不能给它定量定序。”(朱绍禹:《语文教育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l 991年版,第9页他这番简明的分析说出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二、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我认为科学是语文教学的学科基础性质,艺术是语文教学的教法主导。和其它学科一样,语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的语文教学思想,系统的语文知识,总体上循序渐进的教学进程,序列化的智力培养、智能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这些不变量,奠定了语文教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基础。和其它学科不一样,语文教学强烈的主观性、鲜明的审美性、课堂教学的相对不平衡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等诸多的不变量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存在一劳永逸、机械不变的教学模式,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是以艺术为主导的。美国斯坦弗大学教授、教育艺术论的一位重要人物埃斯纳在其1985年出版的《教育想象》一书中认为:“教育是艺术,第一是由于教学可以运用自己的技巧和能力,使师生双方都能感受到一种美;第二是因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像画家、作曲家、演员和舞蹈家一样,是根据行为过程展开的性质来作出评价和判断的;第三是因为教学不需要受事先安排好的行动程序的束缚,教师必须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来应付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料和始料不及的事件;第四是由于教学的成绩常常是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转引自王长纯《当代西方教育艺术论初探》,载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第4期埃斯纳的观点是认为教育不仅从方法技巧上,而且从教育的特点、内容诸方面看都应视为艺术,这一看法对我们认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不无启迪。
科学与艺术二者不可偏废,华东师范大学谭惟翰教授曾借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评论梅兰芳表演艺术的一句话,说出了语文教学中科学与艺术和谐统一的关系,这就是“有规律的自由行动”。人们常说语文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一个“法”就是“有规律”,可以理解为教学的一般原则,也就是教学规律;第二个“法”字是某种特殊的方法,“教无定法”就是“自由行动”。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的特点就是根据普遍性来处理特殊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就是用教学的特殊性去体现教学的普遍性。语文教学能够做到有规律地自由行动,就是“得法”,是语文教学艺术已趋炉火纯青的标志。画家石涛曾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至法也”。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静止的、僵化的有序结构,不是处于封闭状态之中,不是不同外界发生关系的孤立结构。语文教学是一种无序与有序相统一的结构,是一种活的运动着的有序结构,它的秩序性与外界有密切关系,是依靠同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来维持和发展的。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向学生输送各种信息包括从理论界、现实社会吸取信息,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的过程,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信息交流,使语文教学界呈现出一种有条不紊、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序”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活力、运动发展、波澜起伏的“有序”状态。它不断地由无序转变
为有序,同时又不断地打破有序,从而出现新的无序,进而追求新的有序,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进步,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上升,它永远没有绝对静止的有序,但它也永远不停地追求有序。
(二原因之一:它属于人文科学
语文教学是个综合性的交*学科,它隶属于人文科学,其内容又几乎涉及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它既是科学,就应该“科学化”,就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它又是“人学”,应该“人文化”,同时必须遵循“活”的艺术的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是语文这门学科应该致力的目标。
近年来,科学主义思潮对语文教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语文界一些专家、老师追求有序,追求语文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内容的体系化、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学评估的标准化和教学管理的机械自动化,试图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他们设想经过努力,最终达到解决语文教学的规定性和精确性这两个难题,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他们注重传授系统知识,开发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却不注重学生的兴趣、价值,轻视情感经验的积累,轻视情绪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固定程序、操作规则及方法,把教学过程视为纯粹的认识过程、理性过程、逻辑思维过程。也就是重视科学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
但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语文界一些专家、老师高扬人本主义的大旗,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价值”实现,重视非智力因素,着重于研究如何摆脱对学生的束缚,使他们获得自由、获得解放,然而却忽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正规技能的培养;重视开发潜能,重视人际关系、情感交流、情意发展,而忽视程序、环节、操作方法,忽视技能掌握,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看成是纯粹非理性的、情感体验的、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过程。总之,重视人的因素,而忽视科学的因素,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即培养人的功能,轻视教育的外在价值(即社会功能。
受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影响的语文教学界的这两种矛盾状况,就其观念而言,我们可以借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概念来说,前者实际上有意或无意推祟
一种工具理性,后者实际上则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信奉一种价值理性。前者重视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技术观点,后者过于看重价值实现。二者均含片面性,不尽正确。
推而广之,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现代都是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全人类其实都面临协调功利和理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问题。当今的中国教育界亦是如此,由于特殊的历史处境,经过一个阶段的隔离和沉睡,一朝醒来,发现人家已经比我们走得快,走得远了。经济落后、技术落后,刺激着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敏感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下,留给他们冷静思考的余地相当有限,甚而失去了理性的从容与智慧的远见,而越来越热衷于各种各样能立竿见影地“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模式,试图以此来解决一个实际上根本无法一下子解决的历史性问题。“功利”和“效用”成了最高的价值标准,放弃了属于终极价值的东西,而拣起了属于工具价值的东西。
这样一来又反过来了刺激了另外一些深受传统的人文思想影响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针对工具理性的泛滥,痛感价值理性的失落,极力贬抑唯“利”是图、唯“用”是举,试图还理想于教育,还人文于教学,关心永恒的价值。
追根溯源,我们知道他们分别受“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两种教育思想的
影响,前者把教育与社会视为一体,试图通过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操作去达到把人融于社会的目的;后者把教育与社会分离,它以保证教育人文化的宗旨达到使人从社会中摆脱出来,以人的完善达到社会完善之目的,二者指导下的教育改革都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割裂开来,它们都在一个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功能、价值,也都在另一个方面忽视或拒斥了教育的功能、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其教育改革的成功可能性相对要小。它们的经验教训在于:除认知和学术能力的发展外,应更多地注意所有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情感发展、人格发展、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昭示人们,现代教育必须适应现代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因为现代教育有别于以往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它跃出了教育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藩篱,与现代生产的发展形成密切的依存关系。但是,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政治的需要,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自身的发展完善也同样是其重要内容和标
志。人的现代化与科技、经济的现代化都是现代社会并行不悖的目标。人自身的发展完善、人的现代化,绝不是仅用科学知识就能实现和就能度量得了的。单纯功利主义、经济主义的教育观只能有损于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反转过来影响它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改革既不能忽视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忽视使年轻一代形成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意识。
教育价值的多元性,要求教育改革必须把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以及人的精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与社会一体,科技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一体,国际教育思潮显示了这一趋势,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学会生存》为题告诫人们,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它是以社会经济需求来规范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个人教育的选择。到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思想从学会生存走向学会关心,它要求把教育改革的着眼点放在与人的需要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方面上,注意到受教育者的需要,引导受教育者去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全球生态危机。一句话,从人自身的角度发散开去考虑教育改革。这个转变的意义是重大的,它表明,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或忽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都不能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总体选择。
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已经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著名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技术决定论是危险的,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需要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这是象征我们需要平衡,这是象征我们需要平衡物质与精神现实的原则。
上面我们从社会背景的角度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当今时代要求下必然的选择。
(三原因之二:它和认知风格有关
从认知的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界两种矛盾状况和专家们、教师们的认知风格有较密切的关系。理论告诉我们,理性型的人喜欢根据已知的事实行事,愿意采用标准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直觉型的人对灵感的依赖更甚于对经验的依赖,并且喜欢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思维型的人是通过逻辑性地分析来做出判断,并且不易显露过激 的情感;情感型的人倾向于把判断建立在主观的价值观念之上,并且对于别人的情感特别敏感;判断型的人喜欢有计划、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并且喜欢通过提供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感知型的人对资料的选取比
对问题的解决更感兴趣,因为他们不满于固定的模式而尊重对刺激作自主性反应。教师认知风格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他们在同时受到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冲击下的不同抉择,树立不同的目标,接受不同的影响,采取不同的策略,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影响了他们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正因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偏爱不同的价值系统,所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可以被看作是教师认知倾向的直接结果。有人作过实验,在思维和判断测量中获得高分的教师,倾向于由教师来计划和控制的教学方式,而在直觉、情感、感知测量中获得高分的教师,更乐于采取灵活、主动的教学风格。
语文教学中有序与无序的两种矛盾状况都是片面的,但都含有其合理的因素,把它们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又注重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代表了有关教学的一种最完美的解释,同样也代表了有关在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尊严以及激发一种内在的学习热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技能和认知技能的教学能力的一种完美的解释。鲁迅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鲁迅总是被看作一个彻底的反传统的形象,然而面对活生生的人,鲁迅便自然地表现出东方伦理亲情的人伦意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何如不丈夫”两句话,是他个性最完整而简洁的概述。鲁迅的教学风格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的统一:一方面是对旧的教育方式的清算,呼唤以全新的科学的教育取而代之;一方面又反对将教育沦为技术性工具,而主张把教育对象作为活生生的人看待,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当然,我们说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就语文教学的整体而言,而且认为综合统一不是机械地拼合,而是各种因素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被综合的因素或成分,在整体中决不是等量齐观、干篇一律的,而必然是多样的,因为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外部条件各不相同,内部的目的、课程、教材、方法和形式各有特点,教师和学生又都是各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
人。因此每一堂课便有自己的特点,而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课就会有干差万别。一方面,每一教学活动都是活生生的丰满的整体,另一方面组成教学体系的又是极其多样的个体,在一般教学实践中,在语文课堂里,有的可能理性成分强些,有的可能情感色彩浓些;有的可能操作性强些,有的可能思辩性深些;有的可能逻辑性强些,有的可能形象性鲜明些;有的可能侧重分析性,有的可能更重视整体;有的可能更多体现出科学性的特点,有的可能更多地体现审美性的特点;有的可能更多地体现技术性特点。由此看来,我们切不可机械绝对地看问题。
三、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处理好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一应该注意的倾向
有人这样说,中国文化存在着一个“秩序情结”,热衷于对“序”的追求。由于社会对成绩实效的高期望,以及高考升学诸方面的压力,现阶段语文教学界普遍存在着对“序”的追求,表现为:热衷于创立种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诸如“三阶段教学法”、“五步骤教学法”、“六步骤导读法”等等;在语文教学管理上执着于创设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事无巨细,一切都在严密的计划安排之中;在经验学习上,出现了一种“明星”效应,热衷于围绕“明星”搞一种较大规模的临摹行为。
第一种情况至少有两个长处,它为语文教学界渲染了一种比较浓的研究气氛,迄今为止, 从未有过像现阶段这样有如此众多的人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它为真正科学的语文教学理论体 系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问题也是很明显的,这一类的教学研究虽然热闹,但不精彩,限于时间、地域、人事诸方面条件,还不能从根本上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学的主动脉搏。第二种情况其序列化的管理系统虽然完整,其所带来的学生语文成绩虽然耀眼,令人为 之眩目一时。但冷静思考一阵,就会发现他们把序列化管理走向了极端。教学活动是十分复 杂的,既是明确的,又是模糊的;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有些可以量化,有些 不可以量化,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人,不是物,不是机器,语文教学管 理同样也是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他们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这一点,撇开一方,以
一方替 代双方,走向极端,以他们所找到的“序”覆盖了语文教学整个过程。在这样一张密而无缝 的大网里,学生只能一切按计划行动,教师这样安排,不是把他的教育对象作为十二三岁或 十四五岁的学生来看待,而是作为机器来对待。绝对地整齐划一,绝对地步调一致,是一种 刻板的“序”,机械的“序”。我们固然要分数,要成绩,但我们不能只取分数提高这一功利价值,我们要综合辩证地 考察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取学生全面发展、人格健康这一价值。第三种情况,近些年来,语文教学界涌现了不少明星,这无疑使语文的星空更加灿烂。由于人们对明星的崇拜,特别是许多老师出于一种真诚的学习愿望,(面对语文越来越难教 的实际问题,很多教师深感力不从心,很想取点“真经”,”摆脱困境。于是各种各样的 研讨会、讲习班为老师们学习经验提供了机会,这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使许多人明白还有 别样一种教法,给许多老师以新的有益的启示,点燃了许多老师的教研之火。同时,我们也失望地看到,其中有些人,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领导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 浮躁心理,热衷于围绕“明星”搞一种较大规模的临摹行为,试图收取立竿见影的大面积丰 收,这恰好违背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规律。须知照葫芦画瓢,拿着人家的模子套—— 教育中的这种“临摹”行为是忽视主客观条件的形而上学的做法,其后果既淹没了教师的个 性,又消弱了学习先进经验的效果。吕叔湘先生说得好,“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学法都会变成一 堆公式。……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是生气勃勃的。你叫 他换一种教学法,他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取其所长,舍其所短,同样取得成功。总而言之,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 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吕叔湘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 的书面发言,转引自《语文教学论坛》1991 年第 6 期。总之,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应根据教学所处的内部外 部条件随机应变,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是自变量,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是因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 效的教学方式。(二如何把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正确把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
系,成功地进行语文教学呢?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科学的方向。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拟制科学的教学计划,用心 爱心 专心 6 传授科学的知识体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教学节奏,选择科学的训练手段。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整体把握上,建立在对人格健康、社会需要的 全面掌握上。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语文不能无目的无计划、胸中要有 教文育人的清晰蓝图,既认识学生的现有情况,更规划他们成长的前景,把握准教学的出发 点,向着教育计划语文教学大纲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辛勤耕耘。”(转引自《语文教学通 讯》1991 年第 12 期第 17 页。于漪老师在她的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住科学的方向,说她科学 就在于她把教学与育人、眼前与长远有机地结合起来,她做到了胸有学生、脑有大纲、腹有 “经纶”、心有“灵犀”。由此我们体会到要使语文教学不偏离科学的轨道,教师应该做到: 对职业对学生怀有一腔深情的挚爱;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要有一番深刻的理解;对语文教 材、相关知识要做一番深入的钻研;从而形成深厚的教学功底,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灵 活运用、得心应手。把学生当人看,科学地把握教学方向,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就能处处体现真的魅力,体 现科学的力量。第二,在语文课上,努力创设美的情境。语文课需要合乎逻辑的思考,更需要生动形象 的感染。在语文课上,教师用各种手段,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美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情 感体验,引起他们的激动、愉快的情绪。美的情境色彩绚烂,情深意浓,充满诗情画意,能 使学生如坐春风、如饮甘泉。李吉林老师对情境教学作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她说: “情境教学有重要作用它以鲜明 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情境缩短了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真实 感;它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认识的主动性;它以旷远的意境,激发学生拓展课文的 想象力;它以蕴含的理念,诱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力。”(李吉林:《情境教学的理论 与实践》,载《人民举育》l 991 年第 5 期。这方面她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借鉴。于漪老师也很善于用她那充满感情的艺术化的语言创设美的情境,她上课就如演员进入 角色,声情并茂,“润物细无声”,有人说她,教《春》时是个诗人,教《最后一课》时是 个朗诵家,教《海燕》时是个画家,教《挥手之间》时是个摄影家,教《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时是个政治家,学生在不
知不觉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这就是美的魅力。’ 第三,在现代时空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是语文教学科学性的 一个体现。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思维训练、知识训练,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它其实是一种个 别化教学,人机对话,因人施教;其次这种方法系统、全面,如利用电脑进行古汉语教学,它可以把所有实词、虚词进行筛选,找出真正常用而较难掌握的词语,它可以覆盖各种语法 现象,每个语法现象可以覆盖到每一篇课文。今后电脑还可以模拟人工智能,搞人机论辩,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科技手段能帮助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利用电视播放课本剧录相,利用 卡拉 OK 电视音响设备进行诗歌教学,学生朗诵诗作,配以电视屏幕的画面渲染、音乐烘托,能把大家带入如痴如醉的诗歌意境中。总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有两个重要功能,其一是把课堂放大,即把课堂里的一些重要问 题相对集中,更加突出地展示出来,它能在单位时间里,在局部问题上加大学习容量,更快、用心 爱心 专心 7 更有针对性、更方便、更有效地达到训练目的。其二是把社会缩小,就是把教学所需的社会 环境、自然环境借助某些手段缩小在课堂里。第四,在模式林立的教海中,保持不羁的个性色彩。新时期的中语界百花争艳,各创新 说,模式林立,教法纷呈。任何一种模式,任何一种教派,只要它是成功的,就必然带有鲜 明的个性色彩。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一定的教育思想、一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因而既有 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巴班斯基既反对由于赶时髦而迷恋于某些教学方式,也反对不分 青红皂白地完全排斥某种教学方法或方式。面对色彩斑斓的世界,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以我 为主,不盲目照搬,不盲目屈从,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品质。学习他人经验不是引来滔滔洪 水,淹没自己的一切,然后另起炉灶;而是引来涓涓清泉,浇灌自己的园地。安徽省特级教 师蔡澄清说:“事实证明,我的点拨法正是挣脱模式重压而悄然独立于原野的一株小草。为 什么动不动就偏拟一种具有呆板意味的模式呢?还是追求真实的艺术境界吧!”(参见《语文 学习》1992 年第 l 期第 8 页我以为这最后一句当是我们语文教师奋斗的目标。总而言之,以科学为基点,但不能走向极端,不能机械;以艺术为主导,但不能过分随 便,不能散漫。有序而不是一潭死水;无序而不是一团乱麻。于无序之中见有序,于有序之 中显自由。用心 爱心 专心 8
第四篇:浅谈电教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电教媒体教古诗
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的古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现代电教媒体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它的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创设古诗的意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让古诗教学轻松自如。
一、解题激趣 古诗的题目简洁凝炼,概括全诗的内容,破题方能入诗境,古诗的解题一定要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教古诗时,恰当运用声像媒体,从解题入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紧扣题眼--“望”,可借助录像创设情境,那凌空飞下、气势磅礴的瀑布,使学生顿生身临其境之感。在红日映照下,庐山上紫烟缭绕,宛若仙境;瀑布飞流直下,轰然作响。那色彩、那声响、那形态、那气势、那魄力无不撼人心魄。这样用录像生动地再现庐山飞瀑,让学生视听结合,整体感知诗境,题目不解自破,为进一步学习古诗、领会诗意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把学生融入到课文的氛围中,及时引导,破题释疑。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先播放录像,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要在这一天全家一起登高远眺。而此时作者独自漂泊他乡,身边又没有一个亲友,不能和家人团聚,悠长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只好独自一人眺望远方,那深邃的目光,流露出的是绵绵的思念,此时此刻,也许兄弟们已经登上山巅,头上都插上了茱萸,在一起尽情地谈笑,那爽朗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不知不觉,两行热泪便滚落下来。一组组动人的画面,使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和气氛之中,带着感情去理解课题,加深了对“忆”字的理解。
二、品词析句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民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级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三、优化朗读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动画演示
中国古诗文字精练,意境深远,具有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练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一个动画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于一身,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中,全诗紧扣一个“愁”字来展开描写,学生对诗境的体会,对情感的体验只从文字中很难获得。此时,出示动画:一轮上弦月向东边滑落,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江边的枫树红叶刷刷飘落,江面上闪动着点点渔火,诗人静卧船中,辗转难眠,“夜半钟声”不时传来,不但衬托出夜的静谧,而且揭示的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怎一个“愁”字了得。学生在观看这个动画时,自然感受到这诗中意境凄凉而悠长,体会诗人的愁绪难耐。
五、扩充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信息容量大的优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课件提供的信息之中浏览,也可以在网络上探寻并获取更多的信息。其中有广泛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呈现方式,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主地采撷信息,表达自己的见地。由于信息源头和渠道拓宽了,因而学生获取的信息也更丰富了。教育者为教好每一首古诗,可以把大量相关资料输入多媒体电脑里,这些资料可以涵盖诗人生平、时代背景、古人和今人的点评、诗歌涉及的人事物、出典和诗体介绍等。师生只要点点按按鼠标,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可跳转的组织方式,就可让所需要的材料跳出来,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迅速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学生利用课件提供的多种认识途径,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学习方法:了解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再弄清诗体、诗意;熟读全诗,领会意境;揣摩诗人所运用的借物咏怀、直率表白、寄寓、隐喻、讽刺、颂扬、说理、借喻等多种技巧,欣赏诗人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流派和婉约、豪放的风格。这样,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能有时间学习诗人的代表作和其他资料;其他学生,也可以在课件和网络中驰骋,争取师生的指导、帮助,理解和掌握古诗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在数码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无比的今天,教师如果能多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会为教学工作拓展出一个巨大的空间,语文当中的古诗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加精彩。
何立梅
第五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
摘 要:中技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具有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接受能力相对弱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很受中技学生的欢迎。通过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学到教材中的内容或在游戏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感悟。在导入新课、新课学习、课堂提问、小组学习及复习评价等教学环节都可以引入游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95-02
中等技校的学生,在学生方式上具有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接受能力相对弱的特点。而思想政治课作为文化基础课,又恰巧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所以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中等技校的思想政治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以游戏的方式教学无疑能成为一支课堂上的“强心剂”。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学到教材中的内容或在游戏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感悟。
一、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则容易出现游戏与教学脱节的现象或者游戏的设置因单一而失去吸引力。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游戏应如何运用的问题。
(一)借助游戏导入新课,先声夺人
复习导入或案例导入,这两种导入的方法各有优势,前者有助于知识的连惯,后者能吸引学生探寻新的知识。但这两种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处于一种被灌输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而游戏法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
如在“做尊纪守法的公民”这个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个抢分的导入环节。将60个不同颜色磁扣贴在黑板上,20个装规则的信封摆讲台上。老师预先告诉学生不同的磁扣代表不同的分值,最终会按磁扣代表的分值来计算各小组的总分。让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派四位同学上来选择取磁扣或信封。每人可取4个磁扣或3个信封,限时两分钟。通过游戏,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因为没拿规则,不懂各磁扣所代表的分值,导致磁扣拿得越多,总分越低,因为有的颜色的磁扣所代表的是负分。而相反有的组先拿了规则,在了解规则的前提下,虽然只拿了少量磁扣,但却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通过活动,学生能深切地了解规则的重要性,教师再从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过渡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学生就很容易接受。
(二)应用游戏学习新内容,加深体验
新课学习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时间最长的时段。如果方法使用不当,学会就容易出现疲态,甚至因觉得内容枯燥而演化为该门课程的反感。而将游戏运用于教学中,则有助于打破课堂气氛的沉闷。
如在《学会和谐交往》这一课题中,关于“人际交往具有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的教学,就可以设置了一个“孤岛求生”的游戏环节。以下是活动设计:
教师解释游戏规则,确保学生都了解了游戏要求,开始组织与鼓励学生参加活动。
通过这样的游戏体验学生已经理解了和谐人际关系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粘合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隔阂,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和矛盾冲突,促进团体的进步及社会的协调运行。个人的发展和团队的壮大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通过游戏进行课堂提问,严肃活泼
课堂提问一方面是为了检验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断学生开小差。而常用的点名提问或集体问答,都有不足之处,如点名的提问,有时会出现没被点到名的学生事不关已,漠不关心。而如果被点到的学生是比较敏感的,则会因为觉得被老师针对了而产生不满。集体问答如果学生状态不佳,则会出现冷场的情况,使得教学氛围愈加尴尬。如果利用如“击鼓传花”、“错号报数”等游戏的方法选出答题者,课堂气氛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被点燃,学生也能在比较松的状态下回答问题或完成课堂任务。
(四)利用游戏增加小组竞赛的多样化,各聘所长
小组学习法是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既然分了小组,各小组间的竞争在所难免。在小组学习中,由于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会自动边缘化。在小组竞争的过程中,加入游戏环节,比如“抢椅子”“抢瓶子”等方式,来赢取提示词,任务的优先选择权等。可以让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所长,为小组出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运用游戏进行学习测验,快乐收官
在复习小结阶段,教师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总结,往往容易忽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量与评价。如果在这一阶段,用如“谁是卧底”或“我来描述你来猜”等游戏,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的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能通过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乐于参与。
二、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优点与缺点
(一)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优点
1、打破思想政治课的沉闷,活跃课堂气氛
在理论学习中,穿插着各种游戏,张驰有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的氛围里学到课本知识,达到教学的专业能力目标,也可以在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教学的核心能力目标。
2、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在游戏的设置或游戏中,学生很容易发现教师的童心,并因此而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从而降低师生间的距离感,学生会更信任教师。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缺点
1、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至游戏,喧宾夺主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中等技校的学生大多十五、六岁,正处于贪玩年龄。有时游戏开始后,就难以停下来,或者停下来后,学生还处于游戏的兴奋状态,无法回到课本知识的学习中。
2、游戏脱离教学目标,舍本逐末
为了活跃气氛,有时有的游戏设置得不合适,纯粹为游戏而游戏,虽然课堂气氛是搞活了,但游戏过后,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甚至会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
3、教师缺乏经验或构思,有心无力
游戏的设置一方面与教师的游戏经验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游戏设计能力有关。有的教师注重于理论研究,而在游戏方面经验缺乏或不善设计,就会出现虽然想用游戏法进行教学,却无法找到适合的游戏。
三、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时注意的问题
(一)游戏设计服务于教学
无论游戏应用于教学的哪一个环节,教师必须明确游戏设置的目标什么。以避免为游戏而游戏,或跟着学生的兴致走,偏离教学。此外,也必须让学生了解游戏设置的意义,避免学生因不理解而对教师产生质疑。
(二)游戏设计需要多样化
如果一个游戏反复玩,学生会失去兴趣。所以,在设计游戏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境设计不同的游戏,即使是相同的环节也要经常变换游戏的方式。如课堂提问环节,如果总是有“击鼓传花”的方式,学生也会厌烦。所以还需要找不同的方式来保持游戏的新鲜感。
(三)教师要有童心并学会“玩”
要有效地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作为游戏的主导者,教师必然了解不同的游戏,学会玩游戏。如果囿于过往的经验,不擅游戏,可以通过观看如“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这类综艺节目,借鉴其中的某些游戏环节,加以改变后运用于课堂中。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如何更好地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作一步的探索。
(作者单位: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李大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生活化教学体系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9(03).[3]付力,梁超.政治理论教学中游戏式教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