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章 激情情境教学
一、激情情境教学的原理探讨
(一)核心理论
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正是触及了长期以来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学生的情绪领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激情情境教学的核心就是用激情进行教学,用激情去吸纳和传播知识,用一种高亢的精神状态、真挚深沉的情感,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碰撞、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以挖掘。
有些人认为激情就是声嘶力竭的叫喊,是手舞足蹈的表演,是表情的过度张扬,是学生的哈哈大笑,其实这些认识都是肤浅和片面的。激情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的自然流露,是上课时的满腔热情,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全身心的投入,犹如诗人泰戈尔说的“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那样。
激情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并富于真情实感,真正进入教学内容的情境,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它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极强的驾驭能力,对教学内容掌握要透,能够融会贯通,能从一定高度看问题,并能加以风趣的语言、得体的教态、适当的比喻、恰当的演示。它还要求教师精神状态极佳,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及号召力,它体现出一个教师对讲台的执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学生的热爱以及自己的才华。总之,激情情境教学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在课堂上的全部展现。
(二)理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一文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名好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
教师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汨汨流淌,就会扫除课堂学习中疲沓、厌倦的阴霾,引导学生投入情感、投入精力去学习。简言之,激情传递人性,激情辐射热情,激情表达活力,激情体现生动,激情具有巨大的感染人的力量。
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的指挥。那么,教师的激情来自哪里呢?
激情源于爱心——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是激情的活水。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
激情源于自信——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才能胸有成竹、充满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课堂;才能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可以营造课堂教学的生动氛围,开辟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激情来自志趣——热爱生活,对教育事业怀有远大的理想,兴趣广泛,性格乐观、豁达,这些都是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素质。志趣广泛而高尚可以使教师底蕴深厚,头脑灵活,幽默风趣,反应机敏。有了志趣带来的激情,可以构建课堂教学的全新框架,真正落实新课程关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素养的要求。
激情来自真理——教师不但要以理育人,还要以理动情、以理感人。所谓“晓之以理”,就是要用真理教育学生、感动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发生积极向上的深刻变化。真理的光辉,具有动人的魅力。如果教师对自己对真理的理解很肤浅,甚至似是而非,没有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真理观,讲起课来就不会有真挚的情感和魅力,也就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征服力;如果再是一副不以为然、信不信由你的态度和面孔,就更谈不上让学生动情了。
(三)激情情境教学的设计原则
激情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课堂单调乏味的局面,让学生们深受喜爱,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作为情境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更是与“情”字不可分割。
1.动情 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之一,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生命之躯,我们面对的同样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传电的导体,是燎原的火种。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能“动情”。如何才能触动真情呢?这就需要教师一次又一次地走进教材,反复体验,走进与教材物我两忘的境界。
2.表情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表达情感,但并不能只满足于自己被感动。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把这些感动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它。
教师在“表情”时要注意自然,真实不掺假,本色而不矫揉造作。真挚的情感是朴素的,朴素的情感是最美的,只有美才能让学生的心灵愉悦,兴奋,从而不知不觉走进特定的情境,陶醉其中,乐而忘返。
教师“表情”的方式有很多种,“以声表情”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师通过充满激情、妙语惊人的讲述,声情并茂、出神入化的朗读,慷慨激昂、哀婉悲切的变化着的语调,自然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得当的体态语言等,来表达自己丰沛的情感。
3.传情
“让情感进入课堂”,这是通过情境教学得以实现的极高的教学情景。中小学生的情感尚不稳定,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情传情、以情动情、以情促请。教师要善于用饱含深情的话语、生动形象的媒体视点,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来传递情感。教师可以以生活来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师生共同经历一段美妙的心路历程。
4.用情
教师上课“用情”要专
一、持久。从大的方面来讲,要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对学生的满腔热爱。从小的角度来看,教师所表达的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感要与教学过程共始终,相依相偎。
一进入课堂,教师就应该进入角色,排除一切负面情绪的影响,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之中。教师的激情不是昙花一现,不是心血来潮,耿步师几节公开课上的装饰和点缀,它燃烧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它源自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崇高的爱。
3(四)激情情境教学的意义
激情,对教学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无法激励别人。
教师的激情具有主动性,是一种关爱学生、精心钻研教学的热情。要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并使产生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本身就要具有兴奋情绪,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工作,才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和学生进行互动性的交流,使之得到一种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1.激情,有利于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教师强烈的激情会让学生感到很轻松,学生紧张的情绪也容易放松,与教师的距离会更近,也会自然而然地和教师互动,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进行教与学,从而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激情,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
一个人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给别人,并使之产生同样情绪的。教师的激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也具有激情时会和教师产生共鸣,与教师进行更自然、亲切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对自然和生活已有经验的回忆将被唤起,他们会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更加主动地探求知识、“消化”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激情,有利于课堂组织教学
面对中小学生,组织教学一直是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有时不遵守纪律,甚至大呼小叫、到处乱跑。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除了利用多媒体、游戏等有趣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外,激情的作用同样非同小可。如果运用得当,教师充满激情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大幅度的一挥手,或拍手,或双眼环视四周示意学生安静······都能使你成功地组织教学。
二、激情情境教学的经典课例
(一)点燃激情,播撒爱的火种
(二)以情激情,让课堂充满爆发力
(三)激情演绎,让学生记忆深刻
(四)激情烘托,让学生有情可写
三、激情情境教学的操作思路
实效是课堂的生命,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美好的愿望: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实效。为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而激情情境教学是其中一种途径,这种教学法的关键是从课堂前导入就掀起激情,并保持到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束。
激情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全员参与的高实效的“教”与“学”。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要求师生间有一种热烈的氛围。首先,教师不仅应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兴趣与意识,还要设计出适合学生探讨的问题,或全体或分配到各小组完成探究任务。其次,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教师要给学生想、做、说、写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
激情来自真实。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也不是肤浅的铺陈;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也不是冗余累赘的堆砌;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不是拙劣的“东施效颦”,也不是可笑的“邯郸学步”。激情应是真实的、由衷的、发自内心的,而且又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的自然而充分的流露。在课堂上,要使师生充满激情,主要应从三方面着手:
(一)专情教材
情感教学不能悬在半空中,必须以课程和教材为载体,专情教材是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情感的根本。刘在《文心雕龙》里曾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材不是无情物,只有我们付出真情,使教材中的情和读者的情融为一体,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使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激情飞扬。
(二)激情课堂
1.注重课前导入
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作用就在于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从探索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长时间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最大程度地获取更多知识。
课前导入应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注 意,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尽快地带着对本节课内容的浓厚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课前导入的时间一般在3~5分钟之间,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它只是教师诱导学生注意的手段,起新旧知识牵线搭桥的作用,所以课前导入必须注重方式,才有实效。例如,可以播放视频、音频等精美课件。
需要指出的是,视频、音频课件应以强烈的视觉、听觉效应,迅速把学生带入情境或场景之中,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视频不宜过长,最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制作符合要求的实用课件视频;音频要清新流畅,符合本节课的主体内容。
2.以爱激情
激情源于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的爱,对生活的爱,应该是激情的源头。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关注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施对学生真正的点拨和引导。热爱生活,对教育事业怀有远大的理想,兴趣广泛,性格乐观、豁达,这些应是教师的良好素质。志趣广泛而高尚可以使教师底蕴深厚,头脑灵活,幽默风趣,反应机敏。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启迪学生。教师的每一个提问,每一个例子,每一个身体语言都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种召唤。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句幽默、每一声问候、每一点抚慰,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从而增强彼此的信任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语言激情
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因为艺术性的语言可以点拨思维、启迪智慧,还可以鼓动情绪、激起情感波澜,也可以调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用语言激情,语言应富有情味。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需要在很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础上进行。教师施教的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适时的情感宣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管听众是谁,只顾自己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玩弄 7 一些抽象的概念,这种所谓“耳边风”式的索然寡味的讲授,怎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感动人、说服人呢?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预设的情境之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从一个静态世界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世界,使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有声的语言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课堂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强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
教师也可发挥无声语言的作用。课堂无声语言,主要是指体态语言,如眼神、表情、手势等。以眼神的运用为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在课堂上科学而艺术地用好眼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大有益处。如当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并回答正确时,教师可向学生投以肯定的目光以示鼓励;当学生脸上出现犹疑不决时,教师可以用眼睛直视学生,同时点头以坚定学生的信心;当有学生干扰课堂秩序时,教师可走近该生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同时用严厉的目光盯视学生;讲到兴奋处,应睁大眼睛,让它散发出兴奋的光芒;讲到悲痛处,最好眼皮下垂,甚至让眼睛呆滞一会,给人以一种痛苦之感;讲到愤怒处,可以二目圆视,固定眼珠,射出逼人的光芒;讲到重点或难点处,可以冷静地注视学生,让目光带有期待的色彩,以提醒学生的注意。
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使课堂摆脱“匠气”和“死气”,充满“生气”和“灵气”,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4.幽默激情
看喜剧演员演小品,观众不断被演员们诙谐幽默的语言逗得捧腹大笑,他们在笑声中欣赏小品艺术,领略其中的趣味,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巧妙地运用那些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趣味性语言,必然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更有激情。海因斯·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法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为人接受。”采用幽默的语言来讲课,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感情涟漪。
5.多媒体手段激情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将美丽的画面、震撼心灵的音乐及情感丰富的语言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产生情感共鸣。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上成“影视”课,也不能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任何教学手段只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取代,也无法取代教师的语言。
6.实践激情
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量的实践训练。
7.结构激情
课堂结构宜张弛有度,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教师要善于运用设问、悬念、铺垫等手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弛等变化。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出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度的高峰。课堂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会增加,课堂就会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课堂结构上的高潮既是教师有意预设的,也是随机生成的,是课堂流程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没有高潮的课堂,就不是成功的课堂。有时,教学高潮不是预设而是随机生成的,如学生的一个疑问、教学中的一个偶发事件、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的争论等,都可以用来作为设置教学高潮的契机。
(三)移情课外
移情课外是调动学生情感的延续。要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以巩固,必须移情课外;要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必须移情课外;要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也必须移情课外。具体而言,移情课外有以下几种方式:
1.趁热打铁讨论式
也就是把课堂没有完成的某个问题有意放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趁激情尚未完全消退时,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2.迁移顺延写作式
这种方式是讨论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 来。这时的学生因为仍沉浸在课堂浓烈的情感氛围之中,所以,头脑中的好多想法都想付诸文字,有一吐为快的冲动。
3.综合知识研究式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移情”方式。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浓烈的感情,不仅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更要有强烈的自制力和较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因为这种方式的研究对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所用时间长,所耗精力多。但是,一旦这方面能够持之以恒并有所突破的话,就会取得较大的成绩,特别是各种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激情情境教学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课堂的45分钟可以分为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所谓有效时间是指实际教学中真正用于学生接受知识信息和发展能力的那部分时间。使用激情情境教学时,造成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有效提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一)教师没有注意培养激情
激情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兴趣、强烈的责任感、好胜心和爱心是激情永不枯竭的源泉。有自尊的人,在强大的竞争和舆论压力面前,责任心和好胜心总会被激起。当自身对教育工作有了源源不断的激情,才可能更好地在课堂上创设富有激情的情境。
(二)教师没有注意创造激情
创早激情要学会不断出点子“教师的举动,要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的提问,要能够牵引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板书,要让学生感受到心旷神怡;教师的学识,要能够让学生对你充满崇拜和敬畏;教师的幽默,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轻松······如果说激情是火花,课堂激情的创造过程就是物质上可燃物的积累和准备,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
(三)教师没有注意维持激情
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开始时还有激情,但时间长了,激情就逐渐消退了。对此,教师要设法保持对教学工作的新鲜感,不能墨守成规、老调重弹,而是不断给自己充电,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处在一种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永不满足现状,要做到最好,每天都是新的尝试、新的开始、新的感受。学无止境,完美没有终点,教学领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教师要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寻求新的突破。这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多接受新知识。
(四)课前准备不够
个别教师错误地认为激情可以从临时看看教材、教参便可以信手拈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碗里”有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教师自己本身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才能具备对教材进行融会 11 贯通的能力,而驾驭教材的能力是课前准备的第一要素,它有利于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地实施。因此,做好课前准备首先应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或课堂的切入点,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教学方法,认真编写教案。有了教案,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激情化处理,达到激情课堂的目的。
还应注意的是,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也就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个学生思维模式和知识基础——这是教师制定能力目标的基础。针对于此,教师在上课前,应把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对每一个层次学生可能想到的问题作出设想,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恰当处理课堂生成问题,从而使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富有激情。
要想有效地进行激情教学,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责任感,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这样的课堂才会激情澎湃,学生才会显得生机勃勃,才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二篇: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史实蕴藏着一段故事,同样思想品德课本中的观点也是许多故事的缩影。将课本内容用生活中的故事情境去诠释,去演绎,势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生成资源,创设高效课堂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教育理念的最高宗旨和核心。”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情境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推行新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为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进课堂生成资源,我在课堂上采用了情境教学,并在情境教学中收获颇丰,在此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巧妙导入
古诗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课堂导入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如《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我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著名小品《卖拐》。小品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再如我在讲《尊重他人隐私权》内容时,首先播放了歌曲《粉红色的回忆》,然后让同学们做游戏,(游戏内容:用纸条写一个他人的隐私,让第一桌的同学看了后迅速把看见的内容小声说给第二桌的同学听,这样以此类推到最后一个同学。最后,我让最后一个同学把自己听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再让第一个同学把自己看到的话说给大家听。)结果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所听到的话,并为这众说纷纭的话语捧腹大笑。我马上找准契机引导同学们思考:“一个人的隐私一旦被广为传播,会是什么后果,带来哪些影响?”同学们立刻又谈开了,就这样我把话题转向了隐私权。顺其自然地导入了本课教学,让学生在轻快明了的歌声与小品中,感受到学习氛围的轻松,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使新课在较好的氛围中进行。
二、精选生活情境
青春期的学生情感丰富多彩,正处于激情燃烧的岁月,只需一颗火星就会被点燃的火把。所以,我努力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外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学生心底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启迪学生对问题的自发质疑和求知欲望,使整个课堂处处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和彼此的理解和接受,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追求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在讲到两代人的代沟时我采用了“flash父女经典对话”。搞笑的对话内容把学生融入到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抓住机会让学生思考问题:
1、两代人产生代沟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使亲子关系更融洽呢?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
又如在讲授“难报三春晖”这一课时,我想:初二学生大多正处于叛逆期,讲大道理,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乏味与厌烦的情绪,失去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热情。因此,我播放了《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的事迹》,并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对这一联系自身实际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轻松、愉悦、兴奋的讨论与交流中重温了父母在平凡的生活中为我们的成长所倾注的点点滴滴──生病时焦急的神情,取得成绩时欣慰的笑容,落在肩头上的一巴掌„„联想起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待父母的一幕幕:有的同学曾因母亲的唠叨而心烦;有的同学曾因父母管教太严而反感;有的同学曾因父母的平凡而嫌弃;有的同学曾因父母的残疾而自卑;有的同学曾因自己的任性而与父母顶嘴„„通过讨论与讲述,学生深切地感悟到母爱伟大,父爱深沉。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生活中关心、孝敬他们,深爱他们,并把这种爱扩散到尊敬、爱戴邻里乡亲,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另外教师也要充分融入到学生中,关注和倾听学生的分析和讨论,关注学生经历的差异性,必要时要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最后,这节课在音乐《孝敬父母》中结束。
三、巧设活动情境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做中思考,在做中体验,形成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在学习《礼仪展风采》这一节时,我创设了请学生到讲台前尝试一系列社交礼仪表演:比如家中来客的礼仪、初次见面的礼仪、打电话的礼仪等。通过让学生来表演,让学生切身感受礼仪的作用。另外在讲授“财产留给谁”时,我采用模拟法庭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法官,被告,原告,被告,律师,旁听等角色。让同学们在表演中将课本知识学以致用,并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运用,从而认识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四、妙设问题情境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活动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就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自主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教学 “可持续发展”这一知识点时,我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条消费方案:
(1)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2)把鸡杀了吃掉;
(3)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个鸡蛋,遇上特殊的日子,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善一下生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这只母鸡的主人,你会选择哪种消费方案?学生马上展开了小组讨论交流,发言的气氛很积极。讨论结果:第一条虽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大的提高;第二条把鸡也杀掉,虽可供一饭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顿,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贫了;唯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既有鸡吃,又有蛋吃,生活质量才会有大量的改善和提高。在上述三个消费方案中,选择后者,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均感觉新鲜有趣,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到了新奇的情境,更有利与学生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促进认识的新发展。
总之,在情境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情境话题要与学生特点相结合;情境创设要与尊重个性相结合;情境铺设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情境趣味要与教学效果相结合等问题。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心应手,寓教于乐。
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是教材的改革,也是教育观念的改革,更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要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自主体验,让思维的火花碰撞,通过碰撞与思考,学会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明辨是非,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小猪:DADY,我今天捡到了10块钱,不过我还给那个人了 爸爸:GOOD GIRL,那那个人有没有跟你讲THANK U啊
小猪:没有啦,他拉我的耳朵我才把钱换给他的,他哪里会跟我讲THANK U…… 爸爸:= =||
小猪:爸爸,如果地上有一张5块钱和一张10块钱你会拿哪张? 爸爸:当然是拿10块啦。
小猪:爸爸你很笨呢,你不会两张都拿…………? 爸爸:……¥#……%—¥%·
小猪:爸爸,为什么上个月那个人来问你讨钱你告诉他没有钱还他,这个月他又来问你讨钱你还是说没钱还他?
爸爸:爸爸要守信用嘛。。¥%-#;;;小猪:DADY,今天我们在学校,老师叫我们捐钱 爸爸:啊?那你有没有跟他讲你没有钱?? 小猪:我讲了,可是他说你有。。
爸爸:|||||||||||||||||||||||||||||||||||||||||||||| 小猪:爸爸,为什么人家的屋子那么大我们的屋子那么小? 爸爸:因为爸爸没有钱嘛。
小猪:那怎么样才可以拿到大大的房子呢?
爸爸: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赚好多好多钱就可以住大大的房子咯~~~ 小猪:那你为什么小时候不好好读书……………… 爸爸:…… 小猪:爸爸,今天晚上吃什么? 爸爸:今天晚餐吃火腿咯 小猪:火腿是什么做的呢? 爸爸:当然是猪腿做的咯。。小猪:+。+||| 小猪:DADY,我英文不及格了
爸爸:OH NO,英语不是很难的嘛,我都会了,ABCDEF---F---……饿。后面的都不会了
小猪:为什么后面都不会了。?
爸爸:因为花花公子里面的姑娘都没有超过F咯。。小猪:?!
小猪:爸爸,我是独生的吗? 爸爸:当然咯,有什么不好吗?
小猪:人家一窝十来个,你才生我一个,你好烂哦 爸爸:#¥—¥%—*……!!¥……%*¥%)(* 小猪:爸爸,老师布置的作文我不会写 爸爸:题目是什么呢? 小猪:我的志愿
爸爸:这还不容易,写做总统外交官律师就行了。
小猪:那我将来当了总统外交官律师,有些人不是连猪都不如? 爸爸:= =|||!!
第三篇:情境教学
常用的教学情境及改进措施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正确恰当地选用教学情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我常用的教学情境模式有以下几种:
1.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这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用语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比如在教学《身边的诱惑》时:我们身边有哪些诱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诱惑?从而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用简洁、精炼语言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将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境中。、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友好交往礼为先》这课的教学,我就选用年轻人没有礼貌最后走冤枉路的故事,在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启示学生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礼貌待人都应注意哪些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3、通过表演课本小品剧创设情境
在教学《严也是一种爱》这课时,我就先让学生把课本中日常成长烦恼的各个片断排成小品表演,再现事情的发生经过,让学生能从动作、语言、神态的表演中体会原来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的原因,从而在分析小品情境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观点,以达到教学目的。
4、运用多种辅助手段创设情境
通过运用音乐、图画、多媒体(视频、录音、课件、幻灯片等)等手段的新颖性、趣味性创设丰富的情境来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如在教学《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一课时,就通过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小雪与美国女孩相处的故事、比利时首都交通、歌乐山雕塑等几段视频,再现学生没有或无法经历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理解相关知识点。
在教学的实践中,深深觉得创设教学情境应以实用为主,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改进:
1、有针对性性地选择情境,这既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2、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无论选择哪种,都要以学生为主,把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简洁实用,不要只是作为一种效果和手段来运用教学情境,更不应该追求精美,而以应该简洁实用为主。
第四篇:情境教学
[摘要] 本文主要在新课程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理解,对数学问题、数学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等方面作以阐释;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适合中国实际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即怎样为数学问题构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怎样在教学情境中巧设数学问题,并给予少许案例,供教师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一种有效性的参考。
[关键词] 情境教学 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
数学情境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场景或氛围,是一种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情境呢?
一、通过创设游戏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抽象、复杂的数学学习领域中,若能结合学生己有的经验和认知规律,通过创设一些游戏型问题情境来开展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能得到较充分的调动,学习的效率会明显提高。
例如,在“认识事件的可能性”这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判断一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并能按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概率模型,结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好表现自己”、“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我们组最棒”的游戏:请各小组(好、中、差生在课前已搭配匀)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设计一些事件,再请其他组回答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回答正确后继续回答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回答正确的一组将得到一张精美的卡片作为奖励,否则出题的一组得到类似的奖励,看看哪一组得到的奖励最多?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设计出了很多有意思、有意义的确定和不确定的事件。如太阳东升西落;我班40位同学中至少有4位同学出生的月份相同;姚明罚球投篮是百发百中,等等。整堂课学生都是处在激情亢奋的状态,在游戏中不断建构新知识,课堂效果很好。
二、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不断遭到破坏,并且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方面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身现有知识的局限性,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学习活动,去达到新的、更高的平衡的欲望。
例如,在“圆锥的侧面积”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主动探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的实质,从而达到自我建构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于是,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教师头戴着一顶纸做的、工艺还算精致的圣诞老人的帽子,走进了教室,问学生“漂亮不漂亮”、“像什么几何体”?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接着,让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折成圆锥形帽子,来初步尝试、体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让一位学生将老师做的圣诞老人的帽子沿母线剪开,并粘贴在黑板上,解开了这个迷团。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己感悟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实际上是一个扇形。为了趁热打铁,我又让学生分小组各给老师制作一顶合适的帽子(将前而制作好的帽子作为参照物)。学生稍作思考后就容易想到,要制作帽子,就必须要确定扇形;而确定扇形前又必须知道圆心角,那么如何求出圆心角呢?这样,又会引发学生的再次认知冲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独立探索,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后,终于发现了扇形的半径、弧长与圆锥的母线、底面周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不难推出圆心角的计算公式,至于“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亦是水到渠成了。在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个个帽子戴在老师的头上,他们是何等的高兴,课堂气氛也推向了高潮!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既使学生学习了新知,又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更满足了学生愉悦的成功体验。
三、通过知识的现实背景,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
用具体事物“创设情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求得知识。在教学中把概念寓于现实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然后用数学的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果学生没有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学生很难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很容易造成对概念的片面、孤立甚至是错误的理解。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与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概念的现实背景,使学生身处实际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建构数学概念。例如,圆的概念教学。圆的定义很精炼,但不好理解,教师可以从“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这一问题引出,然后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形的呢?能不能做成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如果做一个最简单的车轮,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利用“车轮”“扩正方形”“扩椭圆”等具体表象,让学生在“滚得动”、“滚得稳”的观察思考中把注意力集中于圆形边上各点与中心的距离是否一样的问题上。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准备好的定长的细绳,一端固定,绕带铅笔头的另一端旋转一周,画出一个圆。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与操作,学生可以发现圆形成的关键(定点、定长)、条件(同一平面内)、方法(旋转),从而理解圆的概念。恰当地联系现实原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接受、感知新概念。
四、通过故事、典故等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是刚从小学过来,是儿童与青年的过渡期,因此,他们对故事还有着深厚的感情。利用数学故事、趣味性问题、历史名题等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深度。如在《无理数》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首先讲述古希腊学者希伯斯因坚持自己的观点:“自然界中一定有无理数的存在”,而被教徒无情地投入大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可以强化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讲解中国古代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若干,头49个、脚100只,问鸡兔各有几只?通过学生被这个趣题吸引,从而达到以“趣”引“思”,使他们在学习中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效果,顺便通过介绍古代的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为我国高超的算术而自豪。这种故事形式的教学下,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思维也很活跃,学习结果自然就好,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故事情境可能比教师挖空心思进行教学要有效得多。
五、结语
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我认为,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类比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对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寻找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社,2002.
第五篇:用激情教学用激情教学用激情教学用激情教学
用激情教学用激情教学用激情教学用激情教学用爱心育人用爱心育人用爱心育人用爱心育人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需要教与学两个环节才能生成,同时也是人文性、社会性、道德感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时代的进展,语文的内容可以相同,但主题却可以常换常新。从教以来,我就是把握这样的准则,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心教书,用爱育人。不光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教育他们怎样做,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拙见。有激情的课堂才有感染力;激情来自于对工作的热爱;没有爱心肯定没有激情。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激情爱心诚心耐心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需要教与学两个环节才能生成。同时也是人文性、社会性、道德感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时代的进展,语文的内容可以相同,但主题却可以常换常新。上大学时,教授给我们讲文学即是人学,要学习语文必先学习做人,做人有准则,那你的语文涵养就不会差。从教以来,我就是把握这样的准则,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心教书,用爱育人。不光课堂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教育他们怎样做人,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为当今社会每个人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群体中的一分子,每个人的行为牵连到许多问题。一个学生如果语文成绩不好,我们可以有他不会学习的理由,但一个学生不懂得爱己、爱人、爱家、爱国,即使学习成绩再好,那又怎样呢?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身上的责任重大,使命艰巨。我觉得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热爱生活,热爱教学,脚踏实地的用心教书,而且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虽说现在新课改要求将课堂教给学生,讲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但这个主导还要有激情,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这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一一一、、、、有激情的课堂才有激情的课堂才有激情的课堂才有激情的课堂才有感染力有感染力有感染力有感染力。。没有激情的课堂淡而无味,无法吸引和征服学生,也就不能使学生信任你、欢迎你、敬佩你。大家知道,热情、真情、激情是演讲的生命,是朗诵打动人心的法宝。同样,我觉得激情也是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站稳讲台,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动真情,才能引导学生成长,如果课堂缺乏激情,气氛就会沉闷,学生丝毫得不到触动,更不用说被感染并产生共鸣了;如果课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内容详尽、条理清晰、板书规范,但学生只有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板着的面孔,总觉得不感人,觉得老师缺乏激情,学生不能被吸引和感染,因此课堂上绘声绘色的表演,亲近学生,才能影响和打动学生,才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二二二二、、、、激情来自于对工作的热爱激情来自于对工作的热爱激情来自于对工作的热爱激情来自于对工作的热爱。。激情来自于老师对自己职业的真爱,老师的激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对职业的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源于对工作的执著追求及对生活的爱憎程度,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三尺讲台是神圣的,是与真理同行的,是能出成就的,也是来之不易的。能体会这些就意味着全心全意、满腔热情的倾注于教学工作中。同时还热爱生活,否则生活中对外界冷漠的老师,授课时也会毫无激情,课堂上索然无味。三三三三、、、、没有爱心肯定没有激情没有爱心肯定没有激情没有爱心肯定没有激情没有爱心肯定没有激情。。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个老师课堂上做知识的传授者,课堂外帮助学生正确的审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做个问心无愧的人。随时做好细致的工作,对学生充满爱心。爱心是教学的关键。课堂上学生那一双双热情的眼睛,那纯真急切的求知欲总是让我感动,让我顿生激情。我就会运用各种方法与学生交流,默契配合,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时,通过小组讨论,达到沟通,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学习还是思想,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注重培养尖子生,却不歧视后进生;通过互帮互勉,让后进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不偏爱任何优等生,不让差生产生自卑心理,使每个学生心理都是积极的向上的;有时课堂提问,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让这些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讲课中,少些时间思想开小差,对于班上个别单亲家庭的学生,经常在生活上帮助他们,找他们谈心,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对于一些经常犯错而屡教不改的学生,则寓爱于言,严中有爱,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诚心是教学的保证。对学生以诚相待,就会缩小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亲近你、接受你、欢迎你。每当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不振,下课后及时找这些学生谈心,往往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层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我喜欢和后进生交朋友,多接触他们,以此来缩小心灵间的差距,在交流中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相待、以朋友身份与之交流。这部分学生犯错不能当众批评,要瞅准时机,并注意方法。班上最不安分的李晨,有次用手机在课堂上播放音乐,正当同学们注意力集中,考虑老师的问题时,音乐突然想起,引得同学哄堂大笑,我也一笑了事。然后走到他跟前笑着对他说:你的音乐很好听,我先替你保管手机,下课再给你。下课后,李晨一再请求我不要告诉班主任,并发誓以后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专心听课、好好学习。我相信了他,并照做了。果然在后来的日子里,李晨判若两人,课堂积极发言,并从此对语文产生了极大兴趣,配合我完成所有作业,我知道这都是以诚相待的结果。耐心是帮助后进生的前提。有时上课前,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爱听课外故事,所以我对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相关的趣味故事,激励学生对所学新科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课前,在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亲切舒缓的语调,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的进入课堂中,关注老师、关注课堂内容。课堂上要关注每个学生,密切注视他们的表现,允许他们犯错误,耐心教育他们,诱导他们,做个有心人。吴跃飞是个篮球爱好者,但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不交作文,课堂睡觉,曾亲自对我说:老师我不爱学习,成绩又差,上语文课很难受。我在课外活动时找到他,让他组织班上男生打篮球,球场上他充满信心,而且指挥大家打得非常高兴。然后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他,并耐心诱导他,以后想发挥特长,如果技能特好,就离不开与人的交流、沟通,这也离不开说话。而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希望他以后发挥特长、实现理想。此后,他主动的找我沟通,我耐心开导激励他要健康成长,认真对待每一天。现在他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配合我,与同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我知道,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差异,但他们各自都有特长,都有闪光点,关键看我们怎样发现,怎样耐心引导而已。所以一个语文老师,不仅要充满自信,充满激情的传授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成长,用爱心教育他们、扶持他们,让每个单一的个体融入群体、融入社会、关注社会、明辨是非,在五彩的世界生活得更充实、更阳光!各自都有特长,都有闪光点,关键看我们怎样发现,怎样耐心引导而已。所以一个语文老师,不仅要充满自信,充满激情的传授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成长,用爱心教育他们、扶持他们,让每个单一的个体融入群体、融入社会、关注社会、明辨是非,在五彩的世界生活得更充实、更阳光!践行导学案 师生共成长
--------我与教学比武 齐市第二十四中学 赵宝杰
每学期期初,学校都要举办一次教学比赛。本学期借“一比一访三走进”活动的春风,举行了系列教学比武活动,旨在探索一种对于我校学生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我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展示课。任务下达的那一天,我很迷茫,再按照以往的引导探究以教师主讲学生配合的方式教学,已经显得教法落后了,是否可以尝试运用我校还未实践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严格的小组合作导学方式呢?在与教学领导的交流中,我运用导学方式的想法得到了支持。加之今年一月份学校组织去参观学习的几位教师的汇报,更给我指引了方向,于是,我多方搜集资料,精心设计导学案,虽然导学方式的信息不多,但我还是在不成熟的摸索中,尝试运用了导学教法,不甚成熟,甚至可以说较为幼稚,却是我教学生涯中一次有益的尝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后继教师提供了一个思路,使之更为完善与精彩。
我讲的这节课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在学习了《生长素的发现》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只停留在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层次上。我设计的导学案,重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认识矛盾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前下发,便于学生预习探讨。但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分组问题。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我知道新的学习方式不是简单的学习方法或学生获取知识的策略,它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促进小组成员共同发展的最佳学习效果。所以,我根据班级同学的学习成绩、表达能力等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级同学分成四个学习小组,下发导学案。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热情。看着他们民主商议选组长、确定发言人等,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的热情和信心也被激发出来。
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曲线分析、组间讨论、规律总结、代表发言,学生超强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超乎我的意料。原来同学间的合作学习竟然可以如此调动他们的热忱,对于提前下发的导学案他们如此重视,以往的教学中怎么就忽略这种方法了呢!
正当我沉浸在新方法顺利应用初见成效时,一道分析问题暴露出个别同学理解不到位的现实。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低促高抑两重性的特点,由此我设计利用茎背地生长而根向地生长原因分析来加深理解。一位同学举手提出疑问:“老师,生长素不是能促进生长嘛,怎么根的向地侧生长素多反而长得慢呢?”看来,这位同学并没有把之前的曲线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部分同学理解已到位,但仍有个别同学未吃透。我对其它组员说:“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看看我们组内同学能回答吗?不然其他组的同学就抢答了。”其他组别的个别好学生跃跃欲试,但马上组内问题解决,我提着的心也放下了,小组的合作学习终于不是貌合神离的个人主义了。这个插曲让我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总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差异,只要努力使全体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就是收获。而组员的相互促进作用也不可小觑。基于同学的提问,我提出:“如果将一棵幼苗水平放置于太空中,根和茎又将如何生长呢?”马上有同学回答:“水平生长不弯曲”并分析了原因。通过后来的问题检测,发现本节内容学生掌握扎实,并没有我所担心的夹生饭现象,我很欣慰。但经过反思,我认为如果再引进小组竞争打分制度以及后续跟踪检测评价,效果可能会更好。
学习的方法千通百达,如何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找到更好的教法是我老师的责任。我们要坚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将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出来,自主学习。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小组合作辅以导学的教学方式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提高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
通过教学比武活动,欣赏各位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体会独具匠心的教育智慧,给我们提供了向更多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我们专业技能的进步,指明了努力地方向,让我受益颇多。我不禁回头审视我的教学,发现还存在很多不足,我将继续努力寻找更好的方法,与我的同事们一道,积极探索寻找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