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闫千户小学学校特色课程中长期规划
闫千户小学学校特色课程中长期规划
“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学校的特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学校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区教育局关于学校特色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潜在优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办出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订闫千户小学特色学校课程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强化“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理念,以现代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培植和发扬学校特色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办学内涵,推进教育与管理改革,提升学校品位,形成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态势,结合我校实际,挖掘现有资源优势,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品牌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升我校教育的整体实力。
二、校情分析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是在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步完善而来的。社团活动和学校课程是小学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我校力求通过这个载体和平台打造学校特色课程。
我们认为:学生社团组织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可以从一个层面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此我校计划逐步将社团活动加以规范,对于比较成熟的社团活动(如蛋壳艺术、合唱、舞蹈、科技活动等)开发为学校特色课程
为此,我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为促使全校教职工树立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思想,实现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为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进步,在全校学生群体中尝试组织并开展了诸多不同类别的学生社团活动。两年中,我们从艺术社团起步,逐步组建了科技、折纸、柔道、数棋、蛋雕等10余个涵盖面较广的社团,参与人数由最初的不足10%发展到60%以上,活动形式由各自为战到定时定点定人,逐步建立了一套符合校情的社团活动检查和评价体系,为学校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边实践边探索的过程中,蛋艺社团逐步发展壮大,在区、市活动中崭露头角,使之成为学校的品牌特色。
但是,在近两年学生社团的组织与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我校社团活动在普及性上有所欠缺,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人员盲区;在内容的选择上还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校内每位学生的内在需求;在活动的组织上不能很好地和学科教学及教学管理想契合;在活动质量上没有凸显师生的真正素养„„,以上思考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是需要常年开展、长期坚持的,而且要不断发展其思想、不断深化其内涵,在活动内容、形式和组织上要不断加以修正与强化,使之成为固定的学校课程,才能使之成为师生校园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需求,最后上升为一种校园精神文化。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学生社团组织及活动的学校课程化研究,改变散、少、以各类竞赛为目标的精英化的社团活动方式,将社团活动有机地结合到学校教学的常态工作中,发掘每位师生的内在潜力,提高活动的普及型,在普及的基础上求发展,在活动的基础上课程化。
三、工作目标
基于上述校情及认识,我校就本校特色课程建设制定以下目标:
1.总体目标。开展学校社团课程建设,实施课程兴校,文化强校战略,示范发展奠定基础,特色发展面向未来。
2.学校教育哲学 :启迪智慧 成就生命
学校遵循“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理念,秉承“启迪智慧 成就生命”教育哲学,在开展以社团活动为育人载体的社团课程建设过程中,力求给予学生人文的关怀,精神的引领;给予学生生命的润泽,智慧的启迪;给予学生多元的课程,文化的积淀;给予学生探究的实践,幸福的体验;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思考的机会;给予学生视野的拓宽,创新的发展。我们以“文化与课程同行,课程与文化同在”开发多元化社团课程为宗旨,以规范国家课程、挖掘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为主题;以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办学特色为载体,丰富学生底蕴,开发学生潜能,润泽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品格,丰润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在触目可及、耳濡目染的文化氛围中,幸福地成长,为学生终身有情趣的生活奠定基础。
3.学生培养目标:健康 独立 善学 创新
每一位学生都在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以健康、独立、善学、创新为终极追求,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探究研究的技能,沟通合作的技能,评价欣赏的技能”,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成功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优雅,尽情地享受人生旅途上的开心、快乐、自由、幸福,由此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能健康幸福地成长。
四、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社团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为了学生社团工作的开展学校要提供一切有利于学生社团工作开展的服务。要把学生社团工作建设成学生的精神家园,要把学生社团办成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幸福阵地。
2.开放性原则。学生社团工作在成员上要面向学生开放,在活动内容上面向学科开放,面向社会开放,面向生活开放,面向兴趣开放。开放是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要方法,通过开放获取大量信息,通过开放接受先进理念,通过开放获取新的方法。
3.实践性原则。学生社团工作要立足于实践,要通过实践促进学习,促进能力提升,促进个性发展,促进潜能开发。通过学生社团工作促进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实践出成果。
4.创新性原则。学生社团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社团工作让学生感受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现实社会的重要价值。
五、阶段目标
2013/2014学年:
1、形成学校特色规划。
2、形成特色活动方案,完成特色社团建设工作,并开展社团课程化建设研究活动。
3、寻找、确立2-3个代表性社团,重点发展,使之成为学校的规范化、普及化的特色学校课程。
2014/2015学年:
1、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并不断丰富充实。
2、举办首届“社团文化节”,展示社团活动成果,以后每年举办一次。
3、初步探索社团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形成代表性的校本课程。
4、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段—班”三级社团体系,提炼打造“社团课程”学校品牌,得到社会关注。
2015/2016学年:
1、逐步探索完善社团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使之逐步课程化。
2、不断完善“歌声书声笑声,声声悦耳;花园学园乐园,仁爱校园”的育人环境。
3、在不断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教育品牌学校,形成较好的社会效应。
六、创建措施
1、切实加强学校特色发展、品牌打造的领导
成立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卢坤校长担任组长,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的“双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学校各科室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积极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和推进“社团课程特色学校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一套能保障特色学校建设顺利、深入、持久开展的有效管理机制。要切实做好特色学校发展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了解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领域和重要意义,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参与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扩大社团课程特色学校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合力兴特色、全员参与办特色的良好氛围。
2、认真制订学校发展规划
认真制订社团文化特色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在对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和生源、教育环境、文化底蕴、原有办学特点、传统优势、周边自然人文资源等诸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通盘筹划的基础上选择了切合学校实际、能深层次拓展和有利于整体带动学校发展的优势项目,打造“社团课程学校”,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按照由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特色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并落实到学校年度计划、处室工作安排、年级组和学科组工作之中。
3、着力建设彰显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秉承“启迪智慧、成就生命”的办学理念,在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过程中,注重建设一种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等体现特色,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宣传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特色,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学校特色文化。
4、建立以特色为指向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
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和教师是两大关键因素。首先是校长,要以形成先进的、独特的办学思想为目标,加强学习,主动学习,全面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牢牢把握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致力成为一名集成熟的办学思想、笃深的职业情感、渊博的文化知识、独特的思维品质、精湛的指导艺术、高强的科研素养和出众的管理才华等于一身的现代型校长。同时,要以特色建设为指向,着手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强化教师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认识,促使他们落实特色建设的具体行动,培养和造就一支观念新、素质高、有个性、能创新的新型教师队伍。
5、进一步加强社团文化特色学校的教科研
切实贯彻“科研兴校和科研先导”的特色发展思路。强化科研意识,广泛宣传科研对于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性,促使人人为创建学校特色献计献策;健全科研网络,把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核心和动力,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师都为特色建设尽职尽责;加大科研力度,建立以特色建设为主题的教科研制度,深入研究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发展前景、社会需求及特色建设的具体对策;实施科研奖励,对创建特色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物质双重奖励,鼓励和鞭策有利于特色建设的科研行为,促进特色建设不断发展。
6、积极开展活动,营造特色氛围
学校各级社团组织健全,做到社团活动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的四落实。通过每学期的“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及每学年一次的展示活动,并结合县教育局的艺术节活动。鼓励每位学生参加学校的艺术展演活动,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艺术实践机会,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7、构建“2+X”社团课程评价体系
“2+X”中的“2”即在社团活动课程中将我校比较成熟的“蛋艺、科技、柔道、合唱和舞蹈”五大社团作为必选项目,要求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在选择其中的两项参加,“X”是指在五大精品社团之外自主选择社团菜单上的项目参加活动。为更充分调配社团辅导老师的力量,每学期社团活动分别以开学初和期中为界展开两次招募,学生自愿参加,自主选择社团参加活动。我校将“兴趣为先、激励为主”作为社团课程的评价的基本原则,采取“日常活动表现+技能养成+个性展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评价策略,重视活动中学生的参与、体验与展示过程,通过社团成果展示墙、社团才艺秀、社团“小十佳”评选等形式体现、检验社团课程建设的成果,兴趣为上,鼓励为主,和蔼亲切每一个,智慧创新每一个,幸福体验每一个,和谐发展每一个,成就梦想每一个。
8、全方位保障社团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特色建设是引领学校整体发展的主导方向,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全校上下各条线均围绕此项工作展开工作,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宗旨,从理念、教师配置、人力调配、后勤服务等诸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优先保障,为保证社团课程建设的有序、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学校走特色之路,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培养一些优势项目或一批特长生,而是在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进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特色学校最重要也是最终的目的。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就会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注意方式方法,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成为他可能成长的那个人。在具体的做法上,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托,因地制宜,开发好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天性与特点,开放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学生的素质是学校特色教育的窗口。有了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的特色建设必然是成功的。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不断探索、摸索的行动研究过程,这需要我们学校、社会、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教育是一项百年工程,不能有半点的浮躁,而需要的是立意高远、需要的是大气沉静,如果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汗水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能让他们十几年后、几十年后还能想起小学阶段经历的社团活动,我们会感到很欣慰,我们将问心无愧。
第二篇:小学德育工作中长期规划
漆工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中长期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加强对青少年的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加强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创新,规范德育管理,开展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开展,特制定学校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校德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重点,以学生成才为目标,以强化管理为途径,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优良的校风为依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原则:
1、疏导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主动出击,不停留在强制阶段,要打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多检查学生的情况,多破忙于应付,巡视容易忽视的地段,防患于未然。
2、严管理、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加强管理,让学生少违纪,守规矩,又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来。既要让学生表面上服从学校的管理,又要让学生有主动发展的意识。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校规、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教育不是万能的,屡教不改的学生该严肃处理的要严肃处理。
3、学校、家庭、社会三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与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4、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5、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和重视德育相结合的原则。现在,社会、家长评价学校更多的是看教学质量,升学率,一方面,我们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德育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地,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了,他们学习会更主动,班上学风好了,学生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违纪。不要认为抓了德育会影响抓教学质量,其实,抓德育对于教学质量来说,就是“磨刀不误砍材工”提高升学率和抓好德育,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平衡点。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首先学会做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三、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2、让学生达到做人的基本要求,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3、让学生达到诚爱智毅的标准:讲诚信,和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会学习,勤奋学习,勇于探索。
4、具有现代化进程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
5、形成有特色的德育成果,如校本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小导游、星级少年评选等。
6、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四、工作内容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理想的、富有特色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绿色空间,是师生终生发展的民主舞台,是师生生命质量的精神港湾。
大力创设校园红色氛围,处处充满红色气息。在校园内的围墙墙面上制作以方志敏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墙,将方志敏等革命烈士的故事、图片、名言在校园、班级内用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宣传,让学生感受红色的魅力,接受红色的熏陶与精神的洗礼。
近年来,我校致力建立和完善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自然环境,致力实现“学校是立体的教科书”,让每一株草木含情,让每一个角落传神,让每一堵墙壁说话的崭新境界。
2、扎实开展红色德育。
漆工小学多年来充分利用地处方志敏烈士故乡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扎实开展红色教育。学校确定了漆工镇暴动纪念馆、方志敏烈士故居、方志敏读书园、方老太太墓、方志纯同志墓、方志慧烈士墓等六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三月德育活动月”和“九月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月”都坚持到革命基地开展活动,让学生牢记革命前辈的精神和功勋。学习烈士的精神,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在平时,学校每个月都组织学生到这六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漆工镇光荣敬老院开展公益劳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树立了漆工镇小学生的形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
各班努力培养红色小导游。具体做法是:选取三至五年级的同学参加并落实到教师专门进行培训,做到参加培训的小导游人人都会讲方志敏的家乡的风土人情、会介绍志敏爷爷的生平事迹,这项活动既有效培养学生良好交际与口才能力,又树立学生爱校爱家的思想品德。
开设红故事大家讲活动,做到所有的学生都会讲方志敏的家乡的风土人情、会介绍志敏爷爷的生平事迹、红色小故事、树立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思想品德。
开展红歌大家唱活动,营造校园充满歌声的氛围,具体做法:选取了30首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作为全校性的定点歌曲,落实到音乐课任老师责任上,做到班班会唱、人人参与,学校将唱响红歌纳入到学校、班级工作计划中,定时组织班级、个人红歌比赛。并将该项活动的执行作为班主任评估的一项内容,用红歌激发学生缅怀先烈、感受生活、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文化追求,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3、扎实开展“五星少年”评选工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学生奋发进取,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结合漆工小学文明班级评比条例的实际,开展评选星级少年活动,并力争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五星级学生共分为:文明星、好学星、健体星、艺术星、博爱星,具体条件标准如下:
(一)文明星:
1)、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星级班评比条例。
2)、良好的个人形象,争做好人好事,在班级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负责,是班主任、老师的得力助手。
3)、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诚实、守信。
4)、班级星级学生评选活动记录本上有好人好事记录的同学、受到年段或学校表扬的、学生干部优先参评此星。
(二)学习星:
1)、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2)、示范作用发挥好,在班上有一定带动性。
3)、学习习惯好,提前做好预习、积极参与课堂各环节,按时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独特,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学习方法。
4)、学习效果好,在期中、期末、学情调查中成绩突出或成绩进步明显的。
(三)健体星:
1)、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在学校的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奖的。
2)、注意安全,不进营业性舞厅、游戏厅、网吧、酒吧、台球室和茶座等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场所。
3)、做广播操、眼保健操动作规范、认真。4)、课间活动注意文明,不打闹。
(四)艺术星:
1)、参加学校的文艺、音乐美术、书法等活动,并在比赛中获校级及以上奖。2)、积极参加各项文艺活动,生活丰富多彩,富有情趣。
3)、爱好课外阅读、知识面广、坚持写日记、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4)、积极为学校广播站投稿,参与校级及以上征文活动。
(五)博爱星:
1)、平时乐于助人,能为同学、集体着想。
2)、在各种捐款活动中表现比较突出,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可优先推荐。3)、为人正直,有博爱之心。
4、持之以恒进行规范教育
成立以主管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逐级细化工作内容。在征求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领导小组要统筹安排、检查督促活动《方案》的实施和开展。领导小组要坚持每天检查,每周评比,并将检查结果在行为规范评比栏上公布。各学校要在规定时间内召开师生大会。校长要作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动员报告,达到提高师生的认识,统一思想,产生养成教育共识。学校要通过丰富的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明确活动目的、任务、措施。使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采取学校学生大会、班会、团队会,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等准则。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从“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要求,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和处理,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使学生都能做到“好习惯伴我行”,增强学规范、讲规范、执行规范的积极性。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自查自纠,矫正培养。各班对照《实施细则》,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文明小市民。
2)、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发展。坚持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书画展览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3)、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宣传栏、升旗仪式、文化长廊、班刊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4)、各班级要利用晨会、班会、团队活动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巩固提高。
5)、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班主任要加强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6)、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利用好家长学校这个教育平台,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效果。
7)、学校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校务日志、行政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督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进行弘扬宣传。在活动结束后要召开总结表彰会,表彰一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标兵和先进集体,用典型引路,促使活动向纵深发展。并做好向县教育体育局推荐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推荐工作。
五、方法措施
1、构建科学的德育网络。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渗透和互补作用。进一步完善由校务委员会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德育管理体制,形成以分管校长、德育处、教研组、班级为序的学生管理网络,明确职责,发挥作用,有效地保证各项工作渠道的畅通。
2、教学渗透德育(1)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避免空洞说教。考试方法要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际接受情况。(2)其他各学科教学。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各科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3、加强德育基本队伍的建设。例会及学习制度,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工作交流龙,聘请优秀班主任作专题讲座,组织学习魏书生等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参观优秀学校,学习典型经验。培养一支敬业、勤业、精业的高质量的科研型班主任队伍。除每学期集中培训一期外,每个月的例会制度要提高质量,提高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使班主任由事务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化,使班主任队伍的质量适应新的世纪、新的形势的要求。加大班会课的检查力度,力争把班主任的班会课教案汇编成校本教材。
4、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全面提高学 生自主管理能力。以学生组织开展的学生活动为主力军,寓德育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之中。通过各班班委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协同各级学生组织、乡村少年宫进行社会实践,开展业余文体和科技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等。通过系列的活动实现自我教育。在班级则由班委负责制定和实施班级工作计划,管理班级。学生干部主持日常工作,自己组织教育活动、学习活动、文体活动,解决班级同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篇:小学德育工作中长期规划
***小学德育工作中长期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自治区坚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精神,按照《乌苏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和部署。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彻始终,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小学德育工作中长期规划》。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政治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学校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要做到半年有变化,一年有起色,二年基本养成,三年逐渐规范。
三、主要内容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进行“五爱”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
2.诚信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讲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
3养成教育。认真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乌苏市***小学一日常规》,指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正确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的能力。
5.法制教育。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配合有社区共同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学困生的帮教转化工作,严格控制在校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6.安全教育。完善学校内部安全防范机制,健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全面排查校园内部安全隐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杜绝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意外伤害等重大责任事故。做好各种安全演练工作。
四、德育工作形式与实施途径
(一)重视队伍建设,打造优质师资
1、组织学习,转变全体教师的德育观念。
通过政治学习、德育工作会议和班主任例会等形式,继续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学习中重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和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水平,做到人人都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对每个学生负责。千方百计地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改变整体划一的管理方法,能在符合学校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发动学生一起形成有本班级特色的创意,注重班级特色发展,并注重落实。
3、培养一批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让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成长。实行小干部轮流制,让每位学生都有当班干部的经历,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提高。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锻炼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二)抓好阵地建设,凸现育人氛围
1、打造校园环境
进一步完善校园的文化建设,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培育校园文化内涵,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精神,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布置校园文化墙,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尽力给学生创设出富有文化气息的“活”环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创建温馨教室
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重点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根据班级特色,确立班呼、班旗、班歌等班级文化建设,体现班级文化建设的人文精神,使班级文化既具时尚性、创新性,又具现实性、激励性。
3、开展德育渗透
(1)增强育人意识,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
(2)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等专门时间,采用不同形式与方法,结合阶段教育重点,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3)加大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系列教育
1.通过举办报告会、专题讨论、演讲会、主题班会,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向往水平和意志行动水平,塑造健全人格。抓好遵守《日常规范》系列教育,每天对照《一日常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努力做遵纪守法、有修养的文明学生。
2.以节庆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不同年级分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活动有方案、有计划,分层次,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例如;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少先队活动。每年3月5目学雷锋,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9月10日“教师节”等节日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具体主题教育安排表见附件1)
3.结合“五五’’普法,开展法制教育,根据“五五”普法要求和学校特点,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交通安全、法治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努力使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4.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卫生知识,使其学会做事、做人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5.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学校班主任勤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利用学生在家的时间,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建立“家长联系卡”,与
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矫正;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成立学校与家长研究小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
6.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养成教育取得实效。健全和完善各项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值周记录册》、《班级日志》、《学生操行情况记载》、、《班级卫生打分表》等各种表册,采取学校行政值周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学生值日检查、学生互查、家长督查等办法,全面、细致、及时地了解师生的表现,并针对师生的不良习惯予以教育和指导;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通过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评比,树立榜样,带动全体师生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训练;学校实行一周一碰头、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次经验总结的交流机制,及时总结交流养成教育工作的好的经验和作法,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养成教育不断系统化、规范化;建立定期检查、不定期督查工作机制。
五、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
(一)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明确各岗位职责。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
2.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书记领导下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具体组织、指导德育工作方案的实施。其任务是:调查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确定和协调思想政治课、少队等各方面的任务分工,组织和协调各教研组、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争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等。
3.班主任是班级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并负责对学生的品德评定。
4.品生与品社课教学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引导教学。
5.各科教师、全体教职工都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6.少先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团结广大学生走健康成长的道路。
七、德育工作奖励
每学期工作结束后,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对全校德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具体奖励指标分配如下: 1.先进班集体6个 2.先进班主任6人 3.优秀中队辅导员6人 3.德育标兵4人
八、第三小学德育工作规划实施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实施小组组长 : 实施小组副组长:
成员:大队委
全体班主任、辅导员
第四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
(2010-2013)
语言文字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学习知识、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载体。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中国语言和文字,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动象征。在汉语汉字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在中国的国土上,正确地、合乎规范地使用国家语言文字,也就是在语言文字方面显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自信。正确、规范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人才素质和文明水准的重要内容。推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与实施、完善素质教育工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具备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养成扎实、严谨的学风,以至学习和掌握各科文化知识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在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少年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时期,一个人从小具备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终身受益。抓好各级各类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提高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规范水平,也是实现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跨世纪目标,提高全民语言文字素质,使语言文字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保证。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提高广大教职工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现代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省、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制定了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中长期目标:全校教职员工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接待等其他正式集体活动中自觉使用普通话、写规范汉字;校园用字完全符合相关规范。
为了切实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形成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使之与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素质教育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特制定本规划,具体措施和要求如下:
一、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二、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听取语言文字工作汇报,研究语言文字工作。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
三、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
四、不断健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要有专人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各班应设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监督员(班级学习委员、推普委员),在校语言文字工作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学校和各班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整治与监督工作;
五、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条件,新教师上岗条件,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在教师考核、期中教学检查、评选先进、评定职称时,都要支持普通话内容列入;
六、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将此列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
七、开展多层次的普通话演讲、朗诵、书法及规范字知识竞赛,提高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水平;每年9月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八、建立校规范用字检查审核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负责对学生各类小报及需展出的文字作品的报审,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板书、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对学生的作业、答卷、通知等进行不定期检查,杜绝出现错别字、异体字、二简字和繁体字。对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在教学、工作和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将结果向全校通报;
九、对校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
十、在校内设置宣传标语牌及宣传橱窗,在教学楼、图书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设“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之类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加强学校管理,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师生员工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全体师生行动起来,才能切实做好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当好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为我国新世纪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做出贡献。
温郊中心小学
2010年2月
第五篇:民族学校中长期规划(定稿)
安庄镇民族小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 “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南,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思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提升学校整体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探求小班教育模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学校发展现状
1、教师队伍老化,但教师潜能可持续性
学校老教师多,队伍老化,但教师能力强,特别是年轻教师,个体素质高,有取之不尽的潜能。
2、学生生源减退,但小班特色有生命力
学校施教区内,居民不断减少,加之择校减员,一年级学生招生数逐年减少,但学校小班特色逐渐明显,关注每一位学生必将被周边家长认可,学校发展有生命力。
三、总体目标
探究小班教育模式,彰显每位学生个性,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做大做强“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发挥小班教育的优势,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机会,激发他们展示的愿望,彰显学生的个性;发挥首批小班教育实验校的优势,坚持探究小班教育的科学模式,创出品牌。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
四、实施时间 2012年——2016年
五、具体目标和保障措施
(一)高素质的队伍建设
加强学校两支队伍的建设,即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是学校班子建设的首要之策;加强合作,增强凝聚力是班子建设重中之重;加强研讨,体现创新是班子建设的活力所在。坚持着力加强学校班子建设,让班子的每一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多学习、多反思、多实践、多探索,建设一支有思想、新理念、高素质的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一支肯奉献,愿创新,会合作的领导班子队伍。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实践的成败在于教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学习组织带领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增强教师学习意识,督促教师注重自学,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求他们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把学习作为自身充实与提升的第一需要。坚持学习,享受学习,在学习中思考、领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加强培养 努力做好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创造机会给青年教师挑担子,搭台子,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工作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水平得以提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学科的论文、案例等各种评比,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德育工作特点。
及时调整组建好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以大中队辅导员为骨干的德育队伍。继续聘请有关人员为法制副校长。更新德育理念,拓展德育时空,通过组织建设,逐步形成涵盖校内外的德育教育大网络,做到德育教育无盲点。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各种制度的完善,进一步规范教师为人师表的言行。扎实落实“三要八不准”,并继续开展家长评校、学生评教活动。教师通过课堂教育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课余优雅得体的言谈举止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努力营造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校园德育环境。
构建与完善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按照《纲要》的精神,在道德教育实践中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小学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德育方式遵循儿童教育的规律,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用科学实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选择适应新时期特点的“体验教育”活动,促成学生在学校中体验成功,在家庭中体验亲情,在社会中体验爱心,确实提高教育成果。
成立“娃娃报馆”,坚持“小鬼当家”,让学生在办手抄小报的实践中,激发潜能,培养能力,加强凝聚力。
2、立足课堂教学,深入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秉承“求真求实”的作风,说真话,做真人,寻真理;力求工作扎实,为人朴实,功底厚实。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学校始终不渝的追求。教育质量更多地体现在学科教学和师生成长上。学校注重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加强学科教学的研究,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方法,加强学科间的整合,重视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估,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基础。
加大“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力度,利用五年时间,进一步进行小班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做大、做强、做优学校的小班教育。
3、追求公平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对身残和智残学生不推诿、不拒绝,建立随班就读学生档案,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辅导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启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工作,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疏导功能,使学生的心灵永远阳光。
(三)高层次的教育科研
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及教学骨干;做大做强学校课题,精心策划、整合资源、不断增强科研活力,指导教育教学。
1、落实教科研管理
建全学校教科研管理网络。搭建教育科研工作网络化、规范化、常规化的工作平台,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校科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制订和完善较为科学的、具有本校特点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学校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保证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将教科研成果列入学年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每学年必须有教科研成果,学校将教科研成果与学期末的奖金、职称评定、晋级挂钩。
学校聘请专家,加强对本校教师进行科研指导,不断提高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水平,推动课题充分有效的实施。
2、培养教科研骨干
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有课题,天天搞科研的良好局面。让教科研课题走进课堂,走近学生,着实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成立“教科研中心小组”,培养教科研骨干,定期开展科研沙龙等形式的研讨活动。加强交流和学习,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3、优化教科研课题
做大做强“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发挥首批实验校的优势,归纳总结一套较完整的小班化教育教学模式,创出品牌。拓展“科学认读——主体潜能识字”的实验年级,使之成为覆盖全校语文学科的课题。
完成“十一五”市级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加强对课题的选题、申报、研究及成果指导与总结工作,使研究工作更加规范化。
加强成果推广力度,每学期举办
一、两次学校范围的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研讨会,以优秀科研成果为基础,每年出版一本论文、教案集,促进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并增强教育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借助网站、媒体等各种渠道,宣传、展示学校教科研成果。召开现场会,加大先进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力度。利用学校网站和教师个人网页,交流经验,展示成果。
(四)高效率的后勤服务
学校后勤服务及时,实效。对学校财产进行清点登记,加强学校财产的管理工作。
五年内全部实现小班化桌椅的教室设施,逐步实现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或每班配齐手推车的建设工作,配手提电脑一台,开发作文、数学和英语资源室,建造一间多功能教室。
保证后勤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及时做好修理、更换等工作,使教学工作做到有序、正常,充分发挥学校后勤工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