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尔小学赵中新数学教案 求商的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9—42页
教学目标:
1.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2.掌握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3.通过生活实例体会取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值。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教学难点:
1.学生明确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法。
2.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值。教具、学具:课件:情境图及相关数据表格。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除了三峡大坝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水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
示
情
境
图)
2.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通过表格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提出有关用除法解答的问题,如: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课后再解决。
二、自主探索,小组探究: 1.分析问题
(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185÷33 谈话:该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呢?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当然也可以用笔算。(2)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发现:
(1)由于学生计算器不同,显示的小数部分位数可能不同,也有的计算器上显示字母E。谈话:怎么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不同呢?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学生明确因为除不尽,小数部分有无数位,而计算器只显示小数部分的前几位。(2)学生通过笔算发现小数部分数字总是“60、60”重复出现,发现此题不能除尽。
谈话:你们很善于观察,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求得结果。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教师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小数除法不能除尽时,我们按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谈话: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呢?(可以请知道的同学讲一讲,有学生知道四舍五入法,要给予肯定。)
谈话: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自己写一写,再和同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师生共同板演竖式计算185÷33。
当商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6”时,提问:还要继续除下去吗?探讨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的解决方法。
生不同的想法:
(1)我保留两位小数,就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第三位是6,往前一位进1。(2)我保留一位小数,就除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二位是0,所以舍去。(3)我保留整数,就除到小数点后第一位,第一位是6,往前一位进1。4.小结如何求商的近似值?
(1)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结合例题,可以让多名学生说出。
(2)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5.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谈话:我们学过求积的近似值,同学们想一想它与求商的近似值异同点是什么?
大家总结: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不同的是,取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值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取近似值。
三、总结提升: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求商的近似值,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你都学会了吗?快来检测一下吧!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41--42页练习题 1-6题 课后反思:
这节课从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情境图,整理信息,进而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让学生来介绍四舍五入法,既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又体现同伴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求近似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二)中98页求商的近似值一节内容。
一、说教材
求商的近似值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以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的例题,由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利用学生在计算中产生的认知矛盾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要根据需要采取“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小数是一种无限小数。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观察、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探究让学生理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会正确的取商的近似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自学探究、形成概念——交流反馈、加深认识——优化练习、培养能力”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最后是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交流后提出:今天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要想了解更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第101页上的“你知道吗?”
(通过对“你知道吗?”的介绍,让学生对循环小数有一定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以上是我对商的近似值一节内容的教学设想,通过感知——探究——交流——优化这样的教学流程展开新课教学,学生应该能很好的接受,当然教学设计可能没有充分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情况,我会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
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第三篇:《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求商的近似值”是一节计算课,它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点组成。学生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并不陌生,因此,一般都能较快地理解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但是,“求商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提起兴趣。而且学生刚初步学习小数除法,计算还不熟练,计算常出错,这也加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负担。这节课要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充满生活气息。通过教给学生计算技巧,利用现代化工具减轻学生的计算压力,帮助学生在数学课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一开始,老师从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谈话中自然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师出示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让学生在计算后交流)
整节课教师都以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使探索落到实处。这样学生的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第四篇: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一、说教材
求商的近似值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以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的例题,由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利用学生在计算中产生的认知矛盾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要根据需要采取“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通过都学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小数是一种无限小数。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它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理解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的取商的近似值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观察、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探究让学生理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会正确的取商的近似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自学探究、形成概念——交流反馈、加深认识——优化练习、培养能力”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一)谈话导入:有效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上课伊始,出示情境图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从学生感兴趣相关的话题入手,引出数学问题为新课教学作铺垫)
(二)自学探究、形成概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因此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又因为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心中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有创新。
我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引出新授知识,在同学们计算后提问:同学们算出结果了吗?
学生们可能会在这时产生认知冲突,我适时提问:出现了什么情况?以前遇到过吗?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39页,在小组内研究一下,看如何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
给学生一定时间自学。
自学后,我再提出要求:你学到了什么,能说出来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吗?
师生交流,共同小结:(板书)(1)除不完(2)从十分位起,商的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是6 结合现象板书:循环小数
总结循环小数的意义 明确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通过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结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在互相说的过程中指名学生把你理解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请他讲一讲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并且请别的同学补充,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最后师生得出结论: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即要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也就要除到千分位。这个方法是学生在自学后自己得出的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所以这个地方我尽量让学生多说一说,在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感悟,语文教学需要感悟,数学教学也同样需要学生的感悟,感悟方法,感悟规律。
并再一次强调:什么样的数叫循环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怎样取?
在进行自主探究环节后,学生对循环小数及求近似值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
(三)交流反馈,加深认识(1)通过所学的新知识,能用你刚学到的新知识解决我们刚开始的问题吗?这道题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多少? 请同学给出答案,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自己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优化构建知识结构,通过解决新课开始留下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循环小数并逐步提高要求让结果保留一位、三位小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认识,形成知识网,师生交流,完成板书,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第四个环节是
(四)、优化练习、培养能力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第一个层次:基本练习
自主练习的第一题(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
2、第二个层次:表格题
同一道算式的结果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即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保留两位呢?三位呢? 请同学们填在课本41页第三题上
计算后,提问: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另外强调一些细节问题:如横式中用“约等于”连接,并注意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而合理的练习设计更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练习题的设计力求典型、多样,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练习。最后是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交流后提出:今天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要想了解更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第44页上的“你知道吗?”
(通过对“你知道吗?”的介绍,让学生对循环小数有一定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第五篇: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范文
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二)中98页求商的近似值一节内容。
一、说教材
求商的近似值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以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的例题,由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利用学生在计算中产生的认知矛盾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要根据需要采取“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通过都学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小数是一种无限小数。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它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欲,培养合作意识。
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理解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的取商的近似值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观察、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探究让学生理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会正确的取商的近似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自学探究、形成概念——交流反馈、加深认识——优化练习、培养能力”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有效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上课伊始,出示:一次数学竞赛中,五(1)班36名参赛同学的初赛成绩是2400分,谁能计算出五(1)班这次初赛的平均分?
学生尝试计算。
(从发生在学生身边切实相关的话题入手,引出数学问题为新课教学作铺垫)
(二)自学探究、形成概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因此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又因为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心中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有创新。
我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引出新授知识,在同学们计算后提问:同学们算出结果了吗? 学生们可能会在这时产生认知冲突,我适时提问:出现了什么情况?以前遇到过吗?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例7,在小组内研究一下,看如何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
给学生一定时间自学。
自学后,我再提出要求:你学到了什么,能说出来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吗?
师生交流,共同小结:(板书)(1)除不完(2)从十分位起,商的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是6 结合现象板书:循环小数
总结循环小数的意义 明确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通过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结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对新学知识的理解。
在互相说的过程中指名学生把你理解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请他讲一讲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并且请别的同学补充,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最后师生得出结论: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即要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也就要除到千分位。这个方法是学生在自学后自己得出的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所以这个地方我尽量让学生多说一说,在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感悟,语文教学需要感悟,数学教学也同样需要学生的感悟,感悟方法,感悟规律。
并再一次强调:什么样的数叫循环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怎样取?
在进行自主探究环节后,学生对循环小数及求近似值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
(三)交流反馈,加深认识
(1)通过所学的新知识,能用你刚学到的新知识解决我们刚开始的问题吗?这道题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多少? 请同学给出答案,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还有我们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海狮的最高游速,那你们能不能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呢?可以用计算器,但是老师这次要求变了,商要保留三位小数,有信心试一试吗?那请同学们试一试吧!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
同学们自己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优化构建知识结构,通过解决新课开始留下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循环小数并逐步提高要求让结果保留一位、三位小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认识,形成知识网,师生交流,完成板书,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第四个环节是
(四)、优化练习、培养能力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第一个层次:基本练习
练习十九的第一题(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
2、第二个层次:表格题
同一道算式的结果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即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保留两位呢?三位呢? 请同学们填在课本上
计算后,提问: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另外强调一些细节问题:如横式中用“约等于”连接,并注意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
3、开放题: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近似值是1.4,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 通过开放题的设计训练,使学生很好地进行了创新的意识培养。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而合理的练习设计更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练习题的设计力求典型、多样,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所以我设计了以上三个层次的练习。
最后是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交流后提出:今天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要想了解更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第101页上的“你知道吗?”
(通过对“你知道吗?”的介绍,让学生对循环小数有一定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以上是我对商的近似值一节内容的教学设想,通过感知——探究——交流——优化这样的教学流程展开新课教学,学生应该能很好的接受,当然教学设计可能没有充分预设在实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情况,我会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
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