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备课中的问题与建议[模版]

时间:2019-05-15 06:1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年轻教师备课中的问题与建议[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年轻教师备课中的问题与建议[模版]》。

第一篇:年轻教师备课中的问题与建议[模版]

年轻教师备课中的问题与建议

2008-09-16 中国教育人博客

陈华忠

备课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对于刚刚踏入学校大门的年轻教师来说,尤其应该重视备课。

一、年轻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一些年轻教师的备课、编写教案进行了检查与分析,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创造性。从教案可以看出,大部分年轻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是边看教参边备课边写教案。备课时过分依赖教参或教案集,很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2.制定目标过于笼统。目标都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或教案集,教师未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及时加以调整,阐述笼统,缺乏针对性。

3.以学定教流于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填写问卷时能意识到备课要了解学情,要备学生怎么学,即怎样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但是真正到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做得不好。怎样组织、如何开展,年轻教师心中没底。因此,课堂教学就容易出现放任自流或满堂灌的现象。

4.设计教案简单化。设计的教案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习题的处理大都要求学生按教材或练习册的要求完成,很少做调整或增补,无开放性、生成性、个性化设计。

5.教学反思空洞。许多教案后面都有教学反思或随笔,但大都只有三四行字,多则七八行,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没什么价值。

6.教案与教学分离。抄写教案时,许多教师没思考所抄的内容,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文字”的抄写,把它们从教案集上原原本本地或偷工减料地“搬”到学校统一颁发的教案簿上,应对学校领导走马观花式的检查。而真正在课堂上用到的“备课”,是教师在课前用心去阅读现成的教案和参考书,并批注在课本上,进而罗列出教学的提纲或轮廓,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就出现了抄写教案与课堂教学分离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无从下手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通过与年轻教师进行座谈,我发现许多年轻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比较熟悉,也愿意接受,但具体到课堂实践层面,有时不知所措。他们渴望得到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指导与帮助。即教材的处理、环节的设计、教与学的处理等。特别是对如何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没有经验,需要老教师给予他们引领与指导。

2.工作繁重

农村教师每天至少有三四节课,批改一至两个班的作业,班主任还要抓学生的早操、早读、课间活动,处理班上发生的各种问题,与各科老师沟通交流,组织学生进校、放学、打扫卫生,组织各种课外活动,还要与学困生谈心辅导,有时还要家访„„每天的工作量大都超过8个小时,而这仅仅是基本的工作。之外,还要参加学校召开的会议,进行集体备课,校本培训以及制定各种计划,撰写有关总结、论文及心得体会,还要写学习笔记、试卷分析、学生操行评语,填写学生成长记录袋,出班刊,以及参加听课交流、各种节日性竞赛性活动、高学历进修等。大量的工作牵扯了教师大部分的精力,使得他们无力精心备课。

3.课外琐事

许多年轻教师还要料理家务,照看老人和孩子,或者需要自己的情感交往、娱乐休息时间。因此,真正能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备课的时间也就不多了。

4.导向有误

部分学校对于备课的要求死板,教案模式化,甚至有的学校规定每堂课的教案必须有多少字。检查时多是关注教案书写是否清楚工整,环节是否全面、完整等,而很少关注每节课的质量和教师的创新。这样,富有个性的教案就很少出现。

三、对年轻教师备课的几点建议

年轻教师备课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阅读课标与大纲

首先阅读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通过研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明确所讲授课程的结构体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初步了解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法上的要求。

2.分析教材

对于年轻教师,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前期基本工作。先略读,再细读,最后精读,通过钻研教材把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准确、透彻;重要公式、推导过程清楚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找准教材的难点;掌握教材内在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思维逻辑关系。同时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学资料,合理取舍教学要点、方法和案例、习题等。另外,还要注意搜集与教材相关的前沿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优秀课例),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增补最新的信息。

3.预设方案

这是备课的具体过程,是教师深入具体钻研教材和安排教学活动的细致过程,也是教师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化和具体化。首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实用的教学预案,促使教师深入细致地构思每一次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环节设置等。教案不是上课的备忘录,更不是要求教师课堂上照着念。因此,教案要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想水平。青年教师第一次上课,教案要详细、具体、层次清晰、标注明确。

4.上前悟课

临上课前还要进行课前准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等再熟悉一遍,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预案再重现一遍。只有这样,上课时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第二篇: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备课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意义。因此,教师都应认真备课。

一、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创造性。从编写教案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是边看教参边备课边写教案。备课时过分依赖教参或教案集,很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2.制定目标过于笼统。目标都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或教案集,教师未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及时加以调整,阐述笼统,缺乏针对性。

3.以学论教流于形式。很多教师能意识到备课要了解学情,要备学生怎么学,即怎样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但是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往往做得不好,怎样组织、如何开展,心中没底,为此,课堂教学就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或教师注入式满堂罐的现象。

4.设计教教案简单化。设计的教案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习题的处理大都要求学生按教材或练习册的要求完成,很少作调整或增补,无开放性、生成性、个性化设计。5.教学反思空洞。许多教案后面都有教学反思或随笔,但大都只有三四行字,多则七八行,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没什么价值。也没有自己的典型经验给人以借鉴。

6.教案与教学分离。抄写教案时,许多教师没思考所抄的内容,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文字”的抄写,把它们从教案集上原原本本地或偷工减料地“搬”到学校统一颁发的教案簿上,应对学校领导走马观花的检查。而真正在课堂上用到的“备课”,是教师在课前,利用课间时间用心去看现成的教案和参考书,并快速地思考、修改而批注在课本上,罗列出教学的提纲或轮廓,理一理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就出现了抄写教案与课堂教学分离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工作繁重。

教师每天至少有两三节课,批改一至两个班作业,当班主任的还要抓学生的早操、早读、课间活动,处理班上发生的各种问题,与各科老师沟通交流,组织学生进校、放学、打扫卫生,组织各种课外活动,还要与学困生谈心辅导,有时还要家访……每天的工作量大都超过8个小时,而这仅仅是基本的工作。之外,还要参加学校召开的会议,集体备课,校本培训以及制定各种计划,撰写有关总结,论文及心得体会,还要写学习笔记、试卷分析、学生操行评语,填写学生成长记录袋以及参加听课交流、各种比赛性活动、高学历进修等。那么,教师有多少时间研读教材?有多少时间编写教案?大量的工作牵扯了教师大部分的精力,使得他们无心精心备课预设教学方案。2.课外琐事。

许多教师还要料理家务,照看老人和孩子,有的年轻教师也需要自己情感交往、娱乐休息的时间。还有的年轻教师会上网冲浪,也需要许多时间。那么,真正能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备课,预设教案的时间也就不多了。

第三篇: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思

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营丘镇崔家庄小学

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课前备课是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关键作用,备课的成果表现是形成教案。眼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中小学在《教学常规》中对教师教学方案设计和检查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不少学校还根据教师撰写的教案质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初衷无非是督促教师搞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可由于过多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这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正在被淡化,被异化:一头是学校刚性化的要求和严格的常规检查;一头是教师整天忙于抄教案、迎检查。一个时期以来,教案衍变成照本宣科的剧本,教学设计也成了机械的文本复制。在过于细化,极具“刚性”的常规禁锢下,在“与考评挂钩”的切身利益直接驱动下,不少教师曲解了设计教学和撰写教案的本意,整天疲于抄写教案,单纯应付常规检查,一心为了换取考核分。从表面看,教师“备课”质量日益提高,而实际上却日渐低下。从新课改所倡导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理念出发,我认为教案形式和备课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到底应对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进行怎样的革新?

一、明确存在问题,认清教案的复杂性

1、不加思考,照抄教案

教师备课不是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要点,不是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是舍本逐末,通过购买什么《名教师优秀教案选》或《教案》之类的书,把别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抄照搬下来。检查起来,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学校对教师的备课检查,过分强调数量,检查只是停留在“数教案”这一机械模式上,忽视备课的内质,致使许多教师出现了应付检查式的抄教案,甚至补教案。这种无效的劳动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缺乏实效。

2、改头换面,重整旧案

教师在新学期备课时,虽没有照抄现成的《教案》,却打起了往年备课本的主意,更有甚者,索性将往年的备课本换上新封面当作本学期的备课,权且应付了事。

3、大刀阔斧,化繁为简

这些教师连“备”都觉得麻烦,干脆在“备”的过程中,拿着购来的《教案》,简单地摘录所谓的“重点环节”,并美其名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直接拿来,照本宣科

这些教师更是走“捷径”,直接拿着教案,为自已所用。他们认为:《教案精选》或《教案》本身就是优秀的结晶,不需要再加工,没有“写”、“备”教案的必要,直接拿来,照本宣科就行了。

5、以“我”为主,缺乏合作。

教师备课时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学科之间更是缺少整合。教师对教师间的竞争认识偏颇,在日常教学与研究中唯竞争而竞争,各自为残,忽视了竞争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在集体备课中“守口如瓶”,制约了教师间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缓慢,集体备课形同虚设。

6、以“本”为本,缺乏创新。

教师本着以“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教参”为本的传统教学观念,不敢越雷池半步,视教科书、教参为权威,致使备课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单纯依赖教参,备课缺乏创意,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教师工作缺乏创新性,很难适应课改的要求。

反思备课现状,它严重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素质的发展。致使我们现行的备课管理、备课研究、备课方式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一步强化,如何挖掘学校教育资源,与时俱进地改进备课方式,用扎实有效、讲究实用等教师能接受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集体备课的普遍性问题,已是该不容缓。基于种种思考,笔者认为,学校要对教师备课教案进行有效性的管理,必须以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作为校本教研的突破口,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

二、提倡集体备课,提高教案的实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这呼唤着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从集体活动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而备课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前沿阵地,迫切需要教师从传统个体势单力薄的研究走向集体的合作探究。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它已成为校本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对课改的推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集体备课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平台,是教师合作交流的载体。这彻底改变了原本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的教师备课、教学和研究,以崭新的姿态,通过交流、研讨进行探讨,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挖掘备课组教师的智慧,形成教学的合力,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研讨,每位教师都将自己的优点展现给别人,又从别人那里吸收更大的优点,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合作链”,实现了优势互补。每位教师都能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较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班级少,一个年段一般都只有两个平行班,因此,只能以语文、数学学科以低年段(一、二年级)、中年段(三、四年级)、高年段(五、六年级)备课组为单位,音体美信息等以综合学科为单位(班级多的学校可以年段、学科为单位),每个单元选择一个课时,提前一个星期进行集体备课。作为本单元备课的指导案例,让直接授课教师做好记录。集体备课可每2周组织一次。所有课任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按照集体备课的操作过程进行,老师在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踊跃发言(每人必须发言),查阅资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补充教学内容,并针对前两周的备课、授课情况提出存在的因惑,在集体备课中寻求解决的办法。

集体备课教案可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二是对设计意图的说明;三是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分析;四是对层次性作业设计的说明。但在内容和结构上不应加以严格限制,应为教师辅备内容留下再改进、再创造的空间,提高集体备课的创造性、开放性。教案格式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用性教案,由学科备课组统一印制,约占页面的2/3;二是空白,用做教学设计的修改之地,约占页面的1/3。

集体备课要重视集体交流中的协作。为了避免教师看讲稿一说到底,讨论时泛泛而谈,缺乏研究氛围的弊端,集体研讨时要把着眼点放在“议”,而不是以往的“评”上。可以采用“问——说——议”结合的动态式议课形式,即首先由教研组的其他教师提问。再由说课人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解读,其他人共同研讨。如可向说课教师提问:你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你将如何突破?你设计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议课时,大家还可互相转换角色,质疑问难,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这种动态式议课追求的就是在争论辨析中碰撞出智慧火花,使“说”、“议”、“研”一体化。

三、抓好个人备课,提高教案的针对性

个人备课是备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一个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必须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课前必须进行个人备课,备课过程必须留下文字记录,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

个人备课的重点是进一步分析本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情、学情,确立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对教案形式进行革新。个人备课的内容既要注重教学内容,又要注重教学方法,更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只备教法,不备学法。

教师在使用集体备课所确定的原则时,必须做到:课前熟悉教案,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理顺教学思路;备学情、依据班情学情对通用性教案实行个性化修改。

个人备课时,教师应根据集体备课时的讨论交流对教案进行深化,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重视个性化的教后反思。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一堂课结束之后,常常会有某些美中不足。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教师的反思不仅要记录成功的经验,如好的教学方法、好的课堂结构、好的教学措施等;记录教案的修改,如哪些地方需要调整、修改、补充或删减等,而且更要记录学生的创新,包括学生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见解等;记录学生的问题,包括学生的疑问;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及时记录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分析处理的成败与得失,有时也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记载下来,并以此整理撰写教后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形成个性化教案,所有教师每学期都要设计2—3个精品教案参加学校展评。

教师在参加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前半小时,要针对上两周的教学内容,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这是教后反思的展示性汇报,包括教学的重难点、训练题的设计、学生方面等。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们就会有不同的教后反思,但这其中肯定有对主备教案共同的反思,因为这是把教案运用于课堂教学后所产生的感触,一定会更深刻。交流时选取一些共性的反思,广纳众长,作补充调整。经常反思,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这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当重要的。

四、做好优化管理,实现备课的有效性

1、完善管理机构

校本教研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抓手,而有效性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教师集思广益、低时高效,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以年级段为单位,以教师为主体的集体备课小组,具体工作由备课组长统一分工安排。

2、建立管理制度

要让广大教师明确开展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学习有效性备课的管理制度,完善各部门职责。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学期初,备课组长根据组内教师多少以教学内容为单位,将相关备课任务合理地分解给组内教师,承担任务的教师即为该教学内容的“主备教师”。主备教师即刻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并撰写发言材料。发言材料必须包括编者意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重难点、课时内容分配、设计理念、施教策略,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业设计、注意事项等环节。学校派专人检查、督促,检查结果作为先进教研组评比及教师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集体备课可按以下步骤:“定量主备

定人主讲

集体评议

完善共享

复备教案

课后反思”来进行。

3、规范过程管理

(1)期初检查:重点检查主讲人的主备教案以及组内教案情况、备课组成员参会情况等。认真查阅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和主备教师的发言材料,了解主备教师是否吃透教材、整体设计是否科学、课程开发是否充分,了解教师们争议的焦点何在,课程理念存在什么碰撞和分歧,为教导处在宏观上整体调控、指导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提供第一手资料。以便根据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安排,深入到备课活动中去了解他们的备课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2)期中检查:重点检查各备课组的备课、讨论等活动情况,并做好记录。“共性教案”主要审阅教学环节是否衔接,起合是否自然,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可行,教学策略是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材处理是否科学,能否实现“增值”;“个性教案”主要审阅教师的增、删、改、补是否符合班级学情,是否张扬个性,教学反思是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情,是否思有所得。

(3)期末检查:重点检查备课组各教师教后反思及再教设计情况,开展活动的记录情况以及“反思记录卡”的撰写。教案必须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而且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所展示出的整个过程必须是学生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渗透和培养。重点检查教师是僵化机械的传授,还是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相关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要把教学过程管理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上,以此来了解教师备课的质量。要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估力度,采用 “推门听课”、“课后说课”、“写课后反思”等形式检查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杜绝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认真进行单元形成性反馈,及时进行学情分析,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制定考核办法

对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分别进行考核,提出不同要求,老教师重在辅导青年教师,要有具体的要求;青年教师则强调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有进步。这样,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新老教师都能发挥专长,形成活力,集体备课才能群策群力,教师才能敞开胸怀,无私奉献,集体备课才能取得实效。教导处要根据教案质量、教学成效、教学研究能力等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进行优秀备课组、优秀教案、先进个人以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教案应做到“实效、创新、合作”。要改变划一的备课要求,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度,为教师留下自由发挥、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空间;给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改革、创新。从根本上做到有效备课,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

第四篇: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青年人,好学上进,急于成才,尽快成为一名受同行认可、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师,是我的迫切愿望,但经过一段实践我的业务素质发展得很不平衡。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很缓慢,我自己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不易察觉的症结所至,所以就难以找到提高素质的突破口,根据自己在听课中掌握的情况,将目前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常见病症汇报如下:

1、作为新教师,我在课堂中,语言不精确、欠科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自己往往不易觉察。有些教师对要讲的内容准备得很充分,但讲话的速度过快,语调缺少抑扬顿挫,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体会。语言层次不明,缺乏适当的量化处理,形同堆物,无主次之分。我在讲解动作时,过于追求面面俱到,每一个细节都讲深讲透,但头绪繁杂,又难分主次,课堂容量过大,时常是完不成教学任务,造成“拖堂”。在教学的摸索中,我慢慢的琢磨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多的结合游戏进行,较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我在教学中往往“心中无人”,备课时,致力于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而对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认识水平缺少考虑,在教学时只是重复地做完整示范,虽然教师的动作优美,而学生却不能接受。在课堂上,只顾照书发挥,不注意学生的脸上表情,使课堂气氛沉闷。即使安排些体现主体地位的活动,也往往因方法简单和单调而流于形式。虽然我经常运用“提问法”,以此作为调动学生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却因设问难度过高,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教师不能适当对学生加以启发诱导,时常是自问自答,难以起到开启思路的作用。这种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教法当然难以取得实效。

3、我在授课过程中,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机械的重复,依照参考书的方法设计直叙,不敢越雷池半步;很少设计出较新颖的练习方法,不注重鼓励、表扬、启发学生,而是批评、指责学生,挫伤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这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和总结,多钻研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问。

4、我在课堂上专注于讲授、示范、指导,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姿态、表情、情绪对学生和课堂气氛的影响。教学中或是弯腰弓背、精神不振,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即使是游戏学生们也丝毫没有竞争意识。

经过自己的不断思索总结了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且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得以纠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青年教师,我应会与同行特别是有经验的老教师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听他人的课,不仅要取其长,也要认清其不足,引以为鉴。养成勤写教后记的良好习惯,经常课自省自悟,还应坚持在课后进行一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辅助性训练。

第五篇:给年轻教师的十点建议

给年轻教师的十点建议

——全市新教师培训会上报告材料

在蕴育希望的时节,在金秋九月,在怀揣梦想的九月,我们迎来了新的学年,我们教师队伍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你们,亲爱的新教师朋友。今天,是你们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是你们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起点。

踏出求学的校门,相信大家都是激情满怀——怀着对教师的憧憬,对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踌躇满志的走进校园,踏上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但是,我希望你们知道,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这是一个在平凡中见伟大、在奉献中显精神的工作。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你们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然,这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没有那个教师愿意落后,都希望成为一名领导器重,同伴赞赏,家长信任,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给新教师几点建议,试图让大家尽快进入角色,少走弯路,尽早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相信我们每一位新教师在即将或者已经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就在心中默默的告诉自己或者告诫自己,我一定要做一名好老师!并时时以一个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是的,当一个目标明确时,他才不会迷路,才不至于迷失自己。当你心无旁鹜地工作,把教育工作当作人生的一种享受时,你才会品尝到教育工作的伟大,那么,我觉得机会和赏识离你不远了,人生的精彩也就离你不远了。即便你还没有机会走向你梦想的人生的顶点,但那个时候,你一定恍然大悟: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集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到我们离开讲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应该感觉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在教育中享受生命,和学生一起成长,采摘到了一路的幸福体验。

所以,我想告诉年轻的老师们,爱上教育,把它当作一份神圣的事业去做,把握好自己现有的工作,并立志将它做到尽善尽美,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教育事业这片广阔的海洋上扬帆远航。

二、做一名师德规范的教师

著名教授启功先生给北师大题词:“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这就是说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质量如何,归根到底在于教师,在于师德。这就需要我们塑造“以德治教”的师德风范。因此,高尚的师德是一流师资队伍的第一要素,是教师把自己的才能用于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自觉奉献的根本保证。也许,刚当教师时大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梦想,而一旦承担起教师这职业,就必须植根于教书育人这一基点之上;教师的职业特性和角色价值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全社会道德高尚的人群,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当是道德上的合格者;一名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以德治教,以德立身,身教重于言教的楷模。从古至今,社会敬重教师,主要源于对师德的敬重。

我们新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是热情似火,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觉得有越来越多的不适应,学校制度的约束,学生的表现距离自己的期望值很远等等。会出现一些烦躁情绪,有时会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那么我想说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颗“童心母爱”般的情怀。面对一群有情感、有活力的学生,只有洒下爱之甘霖,才可获取爱之回报。真正的爱,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关照,构筑师生之间的桥梁,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为此,我希望每一位新教师都要满怀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爱满天下”的情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我希望新教师记住这十个字:笑着做教师、蹲着看学生。

笑着做老师:不会笑的教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教师发生内心的微笑,正是在传递他内心拥有的教师这一职业所具有的人性感召力,这种感召力透过教师的智慧语言,使学生感到来自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蹲着看学生:与学生的目光平视,意味着教师应该拥有宽容、信任、理解、等待的心情;意味着童心的回归,包容与善待学生的问题。学生就是学生,每一个成长中的问题都是学生发展中的机会。要帮助学生学会乐于帮助别人与主动求得别人的帮助的策略。

三、要做一名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要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魅力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的教师能够“不教而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靠的就是人格的力量,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言谈举止皆做学生的楷模,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真正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构建起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四、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使我感受到一名新教师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有责任意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是一个敢于负责任、能够负责任的人。一个老师如果对工作没有了责任感,他的人生就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有一股傻劲的人。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伟大在于他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所以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当一个老师把这份责任镌刻在自己的人生词典中,他才能产生动力和激情,用心呵护我们每一个灵动的生命,呵护我们。

人的一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

五、要做一名有服务意识的教师。

新课改形势下的服务观必是宽广而不是狭窄的。这里我们所提倡的服务观涵盖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即服务全体学生,不厚此薄彼,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我们未来的接班人,因此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二是全面发展,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教师角色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服务者,由此出发,我们提倡的宽广的服务观还应包涵另两层意思:一方面要克服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为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服务;另一方面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服务于师生的共创共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支持、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促进新知识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至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息。为此,我们每位新教师都必须着重于服务育人,在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中,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实验新理念。

六、做一名有积极感的教师 当前的教师分为三种人。

1.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这类人所看重的,只是每月工资卡上的工资。对他们而言,教育都是学校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能简单就简单,能应付就应付,能把事情对付过去就好,学生素质是否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自我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是他们从来不去想的事。

2.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比起第一类。他们是老黄牛,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没备好的课,回家备;批不完的作业,回家批。但不大会去做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就像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干得很卖力,绕来转去,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究竟是哪儿。

3.第三种状态,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他们明确地把自己的人生价值锁定教育。在他们身上,有了一种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努力探求着教育的有效之路、高效之路,他们把教育的创新看作人生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满足,并且,享受着探索路上的种种欢乐和痛苦。从表象来看,他们和第二类教师相近,看上去也忙个不停,但他们没有第二类教师的悲苦相,他们的身体忙碌,内心却异常充盈,活泼。他们的一言一行已经逐渐地和教育融为一体。教育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是教育的事,他们离不开教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得到教育的情感与智慧,看得到教育的希望与光明,看得到教师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一个教师,只要有了积极的教育态度,就不会做第一类教师,就会超越第二类教师。请和我一起相信这句哲人的话:“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可以说就代表了他这个人,”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有着不愿虚度此生、想要获得人生价值体现的强烈愿望,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仰的。教师的天赋,就是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文化,走进每一个儿童的心灵。

比如:美国一名小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25年来,他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该校位于洛杉矶,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但雷夫老师班里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追溯其根源是雷夫老师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别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和欧普拉同时感动推荐的一本书,也是教育同行用心品读的教育书。他创造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师变成温暖的家,孩子们长大后纷纷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就读,还经常返回第56号教室捐款、做义工,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佳话。

七、做一名有学力感的教师(读书)

在这个学习型社会中,终生学习必将贯穿人的一生。人只有学得精彩,才能活的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能成功!“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准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是我们教师的本色。我们要在学习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体现出教师的价值。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的要求。当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呼唤综合型的教师,“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的需要,现代教师应拥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这是学生的渴望,也是社会的期盼和时代的期盼。因此,我提倡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一)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的爱好者。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这段话告诉我们,阅读是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有助于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成长。学生时代,我们大多是“读书的爱好者”。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读书。阅读既是我们的爱好,也是我们的一门“必修课”。然而,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你会突然发现,能让我们自己支配的时间少了。每天要写教案,每天要批作业,每天要与学生谈话,每天还有许多的杂事要应付,哪里还有读书的时间?时间是靠挤出来的。李镇西老师无论去哪里都带着书,他可以在候机厅里读书,在病房里读书,在理发店里读书——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新教师千万不要让读书的好习惯因工作的繁忙而远离我们。爱因斯坦曾告诫大家:“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放眼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没有不利用业余时间苦心钻研的。钻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读书。不管你多忙,相信你都会有一些业余时间,那么就请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读书吧!

(二)让书成为您的精神食粮

当今世界人与人的竞争其实是学力的竞争,就是你的学习力,如果你整天只顾奔忙,你也就慢慢失去了人的灵性,你也就缺乏应有的精神滋养。没有精神滋养的人不过是具行尸走肉,所以我们离不开文学,都应该在阅读中学会欣赏。文字的功能如此巨大,它可以勾勒出世间万象。一个教师肯读书,善读书,再加上善于思考,思考教育现象,从教育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质,他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名真正的教师。俗话说“谁也说不定哪片云朵会下雨”。不断读书就是不断积云,这些云布着,哪个地方要雨,哪片云就下,于是每滴雨都是及时雨。当读书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你便会发现,自己正从一个教书匠走向一个教育者、自己身上出现一种气质性的变化。但在读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读书成为老师的习惯。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温家宝谈读书心得。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科知识素养,注重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起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观念。为此,许多教育论著摆上了我的案头:《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当代教育科学》、《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等。我常常如饥似渴地拜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的理论和思想,常欣喜若狂地学习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原则,尝试魏书生老师宽松民主的商量法,揣摩于漪老师严谨细腻,情感融入的风格,有计划地阅读这些高品位的书,增强了我的文化底蕴,提高自我的理论修养,强化了我的人格魅力,从而也影响了我的学生,为做一名科研型教师打了良好的基础。

2.读书要选择

教育教学读物浩如烟海,恐怕我们每个人倾一生的时间都不可能把这些书读完。因此,我主张有选择性的读书。可以读一点教育理论专著,你是教语文的,可以读一点于漪,余应潮,赵谦翔,程翔,洪镇涛,窦桂梅等人的专著;你是教数学的,可以读一点王金战,张思明,钱守旺等等。要通过阅读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投身于教育教改事业的热忱。

其次,还要多读一点教育教学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通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等。要把握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要运用于自己的教学。

3.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我提倡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前者讲的是学习,后者讲的是实践。习近平谈读书与学习的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做好工作必须的各种专业书籍,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读无字的书,在实践中学习。新教师在刚接触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你的优势在于有很新的知识储备,有合理的知识体系。这时,我们最应当读的书就是有关教育教学经验和学习方法之类的书,如名家谈教育、学科教学的专业期刊等。

4.要广泛的涉猎各学科知识。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就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的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同时,新教师还需练好教学基本功,掌握较高的教学基本功素质,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要不断提高组织教学内容与教育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提高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能力。

八、要做一名与同事和谐相处的教师。

我想送给老师们五个字:乐着做同事。教师们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助,可以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教育行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教师之间的友爱和尊重,又会让我们的教育形成目标一致的教育合力。要让大家感觉到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使教师每天都带着幸福感来到学校,每天又非常温馨地离开。教师和学生因能得到变化和成长而幸福,这种群体的职业幸福感会像种子一样生长、传播。

九、做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教学教研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富有责任感,好学上进,勇于创新,在教学教研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取得了丰硕成果。而现代社会正大力提倡打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做一名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慧、有悟性的科研型教师,是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做为教师中中坚力量的青年教师,应当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扛起教科研的大旗,走在教科研的最前面。我的体会要做好一名科研型的青年教师必须多读书、善积累、勤实践、重合作、写好教育反思记录,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创更好更快更新的教育新天地,使教育回归本真。

做一名科研型教师首先要善读书。这一点,前面我已经讲过。

其次要善积累。宋代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扎实的积累。如果你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那就为你的教学教研增加了“本钱”,积累资料本身就是在做学问。能够坚持积累资料,善于积累资料的人,有利于开展教科研活动,就是在朝着专家的道路上走。我坚持进行特级教师追踪,我主要追踪了魏书生、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几位特级教师。在各种报刊或网页上,我特别关注他们的文章,一旦发现就及时阅读,觉得珍贵有收藏价值的,还复印下来认真研究,仔细揣摩,尝试实践,受益匪浅。并且,我有计划地购买一些书刊,订阅一些报刊,阅读一些网络,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促使自己不停地思考,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满足教科研的需要;此外,我还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认真聆听专家学者的教诲,与一线教师交流学习,并把所学、所思、所得都详细地整理在笔记上,以备日后所用。这些积累,都增强了我的科研意识,对今后开展教科研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借鉴意义。第三要勤实践。青年教师的成长,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总结、提高。我们要学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通过认真实践,走出一条符合教科研特点与规律的路来。茅盾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光读不写,眼高手低;光写不读,眼低手也低。”只有做到平时多读书、多实践,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才能相得益彰,逐步提高教科研水平。近年来,我常把自己的点滴思考、自己的一些感想随时总结、随时撰写出来,我的论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几个结合》、《苦干乐教铸师魂》、《学会承担责任》等先后在省、市各级教研成果评选中获奖。此外,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等,由于不断努力创新,缜密思考,周密安排,这些实践活动均获得了成功。

第四要重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应当加强教育科研合作。首先,要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合作,营造出一个相互激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相互交流的科研氛围,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教学教研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加强与县教研室、县教科室、学校的学习交流,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通过他们的精心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教研方向,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写好教育反思记录。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反思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日月积累地进行教育反思,记录自己的平日所做、所思,这样做最有实用价值,也是最简朴、最有效的继续教育、自我教育、自律教育。教育反思写作的方式有:一是反思随笔——一种机动灵活行之有效的反思方式。可以在课上、课后随机摘记,可以是在书中、教案上或自己头脑中随时留下痕迹,或对课上的经典点评或一个小小的引导失误都可以作为反思的内容。写随笔反思看似事小,贵在坚持,日积月累就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二是写反思日记——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反馈方式。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我要求自己写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或困惑,并阶段性地与同行教师交流分析成败得失。三是反思教案——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方式。教学反思教案可以进一步激发自己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自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我认为反思教案记录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促使教师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四是反思课题研究。从立项教科课题中研究提炼教学反思论题,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课题的分解研究,可以增强我教研动力,促进学习和思考。特别是结合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教科研的道路上,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来不及半点浮夸,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实践、思考、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甚至会登上教科研的神圣殿堂。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百学不厌,勤思不怠,耕耘不止,努力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自身素养,做一名语言新、观念新、姿态新的具有全新教育理念的青年教师,始终充满着对工作,对生活的激情,为做一名合格的科研型青年教师而不懈努力!

十、做一名有专家型的教师

课堂的结构可以不完整,但学生的人格发展要完整;课堂教学的脉络可以不够清晰,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在教师的脑海里应该清晰;课堂的气氛不一定要堂堂火爆,但一定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你的课。站在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一个人,不是有了知识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他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拿起手中的笔,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做教学的有心人。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规划专业成长道路,然后全力以赴的完成。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

(一)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

1.什么样的教师能够称得上教育家?

一说起教育家,大家就会想起中国的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赥尔巴特、杜威等。在当代,中国似乎没有教育家。我国有1200万教师,不可能没有教育家。什么样的教师能够称得上教育家?(1)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孩子,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

(2)在工作中肯于钻研,敢于创新,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思想体系;(3)工作出色,经验丰富,有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被广大教师所公认的。

2.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 首先要认识教师这个职业和这个职业的特点。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使一个正在成长的儿童能够充分发展他的潜在的能力,健康地成长。教师职业的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帮助儿童成长,是提供教育服务。教师职业的手段不是用工具,而是教师用自已的知识和才能、品德和智慧,与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共同活动中影响他们。

《纲要》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而现实中有许多学校、教师不是以育人为本,而是以升学为本,以分数为本。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纲要》提出,要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系统培养的观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爱教育,爱孩子。这种爱不同于父母的爱,甚于父母的爱。它是对民族的爱,对我们未来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

怎么才能爱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要相信孩子,相信他们个个都要求进步,个人都能成才。

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需要,小孩子也有这些需要,特别是尊重的需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现在有些老师也爱孩子,但只爱听话的孩子,功课好的孩子。有些老动不动就训孩子,还训家长,当了孩子的面训家长,数说孩子的缺点。有些老师用话伤孩子的心,说损人的话。

2011年7月21日《北京晚报》刊登一条消息叫“刷试管”,“刷”出中科院院士”。讲的沈岩院士,28岁时还是一个普通刷试管的工人,只有初中二年级的学历,而且还有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但他对工作认真,一丝不勾。研究所派他到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后来又上了职工大学,考上了在职研究生。现在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5项,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这是普通人成长为社会英才的实例。可见人人都能成才,但要为他创造条件。

第二,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纲要》中提出三点: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今天我们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表现在哪里?就表现在他对学习的兴趣上。有了兴趣才能发挥他的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从培养兴趣爱好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学生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老师就要为他担忧,担心他将来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当前教育中一大弊端是学生“被教育”或“被学习”。使学生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剥夺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只有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并不排斥老师的主导作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师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会给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与学的方法、师生关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各种学习环境,并且帮助学生进行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策略,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信息,使他们在信息海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当然,学生的选择的意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的。当他还是年幼时期,他不可能有自主的选择意识。但是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1)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必修课也可以设立不同的层次。例如美国有的学校高中数学就设有三个层次:普通数学、高级数学、快速学习数学,供不同程度学生的选择。普通数学是最低要求,每个学生都必修的,对数学有兴趣的可以选学高级数学,有些学生数学成绩很好,但不一定喜欢数学或者不一定将来学数学,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把高中必修的数学学完,腾出时间学习其他学科。我国有些学校进行分层教学,走班学习,也是提供学生选择的好办法。

(2)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型,提倡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开展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探究的方法,也是学生的自我选择的过程。举几个例子:(3)高等学校应该参与到高中人才培养方面上来。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兴趣爱好从小就要培养,到高中阶段就不只是培养兴趣了,而是要巩固他们的兴趣,培养专业志向,培养他们坚持志向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为了提前让他们进入某一门学科领域,高等学校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在1975年开始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就是在中学里及早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这种办法既有利于及早发现人才,又能及早让中学生接触大学的学习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虎妈” 教育方法之争。中国主张严格要求,打好基础;西方强调学生自由发展,创造思维。打好基础,创造思维两者在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结合起来,一定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教育。有人说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太多了,今天该反思了。其实真经并未学到,反思也只是浅薄的。还是要把人家的真经学透了,才能真正的反思,才能真正的本土化。第三,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该学科的本质、发展历史、前沿知识、发展趋势。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丰富自己教学内容。认真钻研教材,能够用不同年龄的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要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第四,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懂得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了解儿童,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逐步上升到教育理念,能够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培养自己的教育风格。

作为教师来讲,最最重要的是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他就称得上是一名教育家。

(二)让生命因课堂而精彩

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有效性。有效课堂的要求:洞悉:洞悉教材、洞悉学生、洞悉课堂内外;兼顾:兼顾优生、兼顾差生、面向全体;参与:集体参与、共同参与、覆盖面大;多样:多样化教学情境、奖励与惩罚兼用。

1.有效课堂的前提——专业化的教师

职业理想: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情绪、情感)

教育观念:发展观、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态度、体验) 知识水平:本体性知识(本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实践性知识、一般文化与社会知识

教学能力:分析教材能力、设计教学能力、实施教学能力(提问讲演、语言表达、课堂应急、课堂组织)、指导学生能力、评价校正能力、教研能力 德育能力:思想品德素养、心理素养、言语素养、沟通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指导学生能力

人际协调能力:沟通上级、同事、学生、家长 2.有效课堂的条件——精心的备课(1)备教材(教学内容)

①吃准教材:提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提出教学的难点。

②再生成教材:编写教材者多注重于它的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而很少或很难兼顾它的趣味性、生动性、互动性

(2)备心境(心理准备)教师力图建立和谐、公平、自由宽容、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真诚交流、充满活力的课堂,凝神定气、用心专一,融入情感、置身其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凌驾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或忽视学生主体性的说教与灌输,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和真理的化身,但也绝不是课堂的“客人”。

(3)备学生(知识背景)

原有知识,原有经验,学生情感状态,多数学生的需要,学生建构上的困难。

(4)备导入(激发兴趣)

①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造成积极思维的环境气氛。 ②让学生在十分迫切的要求下学习。 ③提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备方法(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与教学内容相符合,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与教师特点(业务水平、特长、经验)相符合。

(6)备设问(现场反馈)

教师提什么问题,能绷起思维神经的问题,徘徊于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竖着思维导向路标的问题,能扩展思维时空的问题,能引迸创新思维火花的问题。

(7)备层次(教学过程)

多数学生怎么教?加什么给“吃不饱”学生?怎样帮“吃不了”的学生消化?

(8)备训练(巩固应用)

案例的讲解——范例教学,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有效的引导——学习资源。

(9)备语言(感染吸引)

要使自己的语言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防止口头禅,防止教师话语霸权,要多考虑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课堂必须体现三个字:精——精力充沛;气——气势旺盛;神——神采飞扬(10)备板书(逻辑思路)

标题明确,逻辑周密;字迹工整,表达规范;作图正确,线条清晰;布局合理,清晰整齐;精美的板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化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11)备课件、教具(辅助教学)

课件制作与应用的合理化问题;教具选择的恰当性问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通过多通道向学生提供更丰富教学信息;是今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不可一意孤行盲目拒绝使用;也不可为追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而牵强附会——重视了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更不可对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形成依赖——离开现代教学设备就讲不了课了——人不是机器的奴隶

(12)备小结(推扶提升)

总结是“总——分——总”教学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由部分认知回到整体认知的重要过程,通过总结能使学生高屋建瓴宏观理解知识在已有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巩固“同化”与“顺应”,通过总结,获得反馈信息,间接评价教学,要尽量引导学生总结,要注意将本节课的知识纳入系统之中,要充分发挥小结的画龙点睛作用。

3.有效课堂的实施——有效地讲课

授课的实质是让学生感知教学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知信息。哪些通道最重要呢?个体感知信息的通道:视觉:80%以上学习信息的来源 听觉:15%的学习信息的来源;学生50%的在校时间在听;本体觉、平衡觉:影响空间关系、操作技能的形成;触觉:影响注意的集中和听课情绪。

(1)优化教学过程

启动调节教学阶段:上课仪式;感知教学内容阶段:通过不同媒介与手段呈现;理解教学内容阶段:同化与顺应。注意启发教学、最近发展区的把握;引导、推扶过程;复习巩固与应用阶段:记忆、强化;练习与作业。课堂练习与作业量的适合性;课堂练习与作业的代表性,形成技能、技巧、能力—— 动口、动手、动脑;总结教学阶段:复习、总结、布置作业。

(2)巧用维持课堂秩序的策略

目光期待  皱眉谴责 瞪眼谴责 撇嘴谴责 摇头谴责 增大音量 手势暗示 课堂提问 停止口授 声向变化 缩短距离 点名提醒 规则重申 委婉提示 批评训斥 幽默暗示 创设情境 故意忽视 一节好课应该做到:饱满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的分层递进„„。

4.提升自身的素养(1)以德服人

具有高尚的师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不要为批评所累,不要为小事生气,不要希求别人感恩,积极面对困境,勇于接受最坏的情形,善待周围的人,踏实过好每一天,学会消除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教师。

(2)和谐师生关系

尽快记住孩子的姓名,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学会倾听孩子的倾诉,要善于化批评为表扬,用书信走进学生的心灵,多和学生闲聊,和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请给孩子以生日的祝福,请学生给自己提意见,尽可能让自己富有幽默感

(3)问课,提升专业水平教师成长之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亦然!课贵有问,问则思,思则得,得则行,行则成。针对课堂教学状况,教师应该询问的对象包括:

问自己:一是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善于“课前问”例如:应该怎样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还可以怎样设计?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课中问”。有时候,我们自以为完美无暇的预设往往会导致生成的“难产”。这时候,我们就应多问问自己:我的设计是否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三是在上完课后,教师要坚持“课后问”。下课,只意味着一堂课的结束,而教学还远未结束。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出教学中的精彩和遗憾,特别要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的收获和需要改进地方,便于在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

问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晴雨表”。教师应及时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听课的情绪、学得的效果、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这样便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问同行: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校本教研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师之间无组织的、随意的争论和商榷。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是的,同行的意见实用性强,便于自己长善救失,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工作。同时,教师要有谦虚的品德,使同行愿意给你提看法,使大家能够坦诚交流,这种意见的“含金量”较高,教师要善于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归根到底,“问课”的初衷与最终目的是两句话:问的都是你----学生---学得怎样?为的都是你---学生---能学得更好。“成功源于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当“问课”成为老师的习惯,它将是老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绿色通道”,使老师在不断地“问课”中提升教学的智慧,促使学生成长,促使你有“叙事者”逐渐成为“研究者”。

老师们,这次我们进行的岗前培训目的在于增强大家的职业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帮助大家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适应岗位需求,用最短的时间站稳讲台,尽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通过这次培训,希望大家学到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为的教育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最后,我想用“六个要”作为对你们步入教坛的具体要求:

一、对教育要有理想主义;

二、对学校要有主人意识;

三、对工作要有敬业精神;

四、对治学要有严谨的态度;

五、对学生要有人文情怀;

六、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老师们,我们的教师队伍因你们而壮大,也将会因为你们的加入而增添新的活力,我们的一中也会因为你们的加盟而升腾新的希望。

最后,祝大家学习开心,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下载年轻教师备课中的问题与建议[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轻教师备课中的问题与建议[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5篇)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当我们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一个朋友;当我们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是和老朋友重逢。”的确如此,读......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这本书针对性很强,特别适用于年轻教师。没读书前,我认识不到自己走入一个个误区之中,可是,通过现实的实践之后,我感到我正在走入一个一个误区中。通过读这本书,认识到作为一名年轻......

    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策略

    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策略一、备《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

    年轻教师

    年轻教师,如何控制好你的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为不能有效“控制”课堂而烦恼。有的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实则杂乱无序;有的看上去很平静,实则是一片昏昏睡......

    党员与年轻教师结对子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发挥党员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和领衔优势,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3月12日下午,示范幼儿园党支部开展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建议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建议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民族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尤其......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与建议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与建议大家好! 今天下午按照教办的要求,我应该跟大家一起谈谈在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其实,都是一线的老师,谈不上什么建......

    疼痛医学教育中的问题与建议

    疼痛医学教育中的问题与建议 于耀清 陈军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38) [摘要] 疼痛医学建立在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是一门基础教育与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