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秦文学教案】【讲稿】
中国文学史概说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学? 把它作为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个人护照”。①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其实大家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读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唐王朝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臣挡道、武将好大喜功,屡屡对外开边拓土的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图景,读巴尔扎克的人《人间喜剧》就会想起18世纪末法国巴黎上流 社会的龌龊生活图景,读8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朦胧诗派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会想起文革岁月中长大的青年一代,对苦难的承担以及试图透过黑暗寻找光明的坚定信念。诗是需要品味体会,普希金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过去的将变为可爱。这是1825年普希金题在一位16岁少女纪念册上的短诗,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少女早已不是当初的少女,岁月也不再浪漫如白桦林里19世纪的俄罗斯,读这首诗的人也许阅历不同,年龄变化,但无论何种境遇,我们都会感谢生活的赐予,它使我们忍让、宽容、克制并憧憬未来„„②文学还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也许有人说,哲理太枯燥,诗情太虚浮,但是,至少可使我们“澹泊明志”,修身养性。陶渊明一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令人追慕不已。古人尚可“买田数亩,买泉一眼”以安顿自己的心灵,现代人呢?现代人最怕丢失的是财富,而最先丧失的是精神,诗可以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灵魂放逐的年代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一切都推向市场的时候,不要拍卖自己的良知。尽管我们不可能诗意的栖居,但是,对诗意生存的追求,却是人性中永不泯灭的一面。○3王国维先生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上古的神话、西周的诗经、春秋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汉代的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的
笔记志怪、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领风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既给我们美的享受,又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研讨之机。琼瑶的《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梅花三弄》主题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出自金人元好问《摸鱼儿》;《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代杨慎《临江仙》。我讲这些目的,文学是有传承的,今天的发展是在昨天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知识层次、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江郎也有才尽之时,学无止境。(另外,文学也是在永不停歇的流动发展的)讲一个文革遗笑,那个时代毛主席的话(语录)就是圣旨,是人们心中的上帝,老领导领大家学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有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屈指形成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可老领导怎么读呢“天高云淡,„„,屈指形成二万六,盘山上高峰。”这时一个小年轻怎么觉得不对劲就举手了,他说“报告领导,我有问题”记得中学历史课上老师讲过红军长征历经二万五千里艰难险阻,毛主席怎么写成二万六了呢?老领导没有意识到他的错,振振有辞,从容不迫地说“年轻人,这就是你们的不是了,下句不是”盘山上高峰“吗,既然是盘山而上,自然多走了了一千里。如果说老领导闹得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是与那个特定时代,特定历史背景有关的话,我们今天就应尽量避免或者少制造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当然,我并不需要大家人人都去做博士,但是一个充塞知识的头脑是应该有的(前人成果只不过是我们的必修课,关键要求自己创新)。○4文学是人学:代表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便是通过一些重要人物命运暗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无可挽救的衰败及整个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趋势,如篇首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好了曲》更是说尽了人生的虚无,同时将感伤主义推向极至:“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在学习过程中,我只起个磨刀石的作用,给大家提供一个思想的火花点,一个思路,至于修行的好坏还在大家个人的底子和下来的努力,从今天起我将带领大家跨越历史的尘埃烟云,从高文典册、圣经贤传中寻找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二、“中国文学”之美
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接受人类文明洗礼的人类之一,作为四大闻名古国(中、印、埃、希)的唯一幸存者,从最初杂乱的民族形态到今天统一的民族实体,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适应环境的方式和一种族体心理在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弥漫演进、长期积淀,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是我们历史生活的见证,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鲁迅先生把中国的语言文字概括为三美:①意美以感心(意境之美可使人在心灵上获得感悟审美愉悦,物境、情境、理境、由景起情,由景生情);②音美以感耳:元音占优势→乐音→节奏美,外国人听上去像唱歌,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时,何当„„。贺敬之《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榆林,一想到延消水、宝塔山、小米粥,心情还真的蛮激动,可到跟前一看,水也快干了,灰头垢面)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东方红的故乡佳县→白云山;③形美以感目(汉字是东方魔块,方块字,有中心有外围)a.对称合谐美,b.肢体语言美,象形(鹿鼎记、周星弛);c.绘画语言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要你一看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个阔大、壮美的画面,一句话“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三、学习古典文学方法
1.一定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时代、历史背景中,一分为二评析 屈原:过去:爱国诗人 今天:学术活跃、畅所欲言 有人说:
①屈原是一个奴性十足的诗人,整个《离骚》内容不就是“君主啊,我多么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的个人哀怨、乞怜之作。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艺术品的价值在于时代与艺术感人至深的结合,屈原身后也有许多封建文人,专抒个人哀怨,如汉代模仿骚体的《七谏》、《九叹》等,但却毫无艺术价值,? ②也有人说“骚文炫己”:
a.《离骚》一开篇,诗人就先摆家谱,溯先世,说自己与楚王同宗,出身高贵(帝高阳兮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说完世系又说生辰的奇异→嘉名。b.表白自己品德高尚,理想高洁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能力)③哀怨说:
李白“哀怨起骚人”
裴子野“若悱恻芳芬,楚骚为之祖”
《离骚》:实质是诗人内心痛苦和心理矛盾双重挤压的忧愤。对“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 怒”的昏庸君王→怨,对“众芳之芜秽”(比喻对亲身培植的人才的变节堕落)的变质后生→痛苦惋惜,对国家人民的灾难→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④怨愤说:(悲愤)
元稹:“骚文作而怨愤之态繁”
白居易:“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寄唐生》)。这里的“怨“是忠怨,赤诚进谏不为理解的怨。
《韩诗外传》“忠之道有三:有大忠、有次忠、有下忠,以道覆君而化之(和君主一道成为历史的陈迹),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指出君王的不是)而怨之,下忠也”→在封建腐儒眼中,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是下忠,是“狂狷景行”(班固《离骚序》)(性情正义,不肯同流合污)⑤现代一些新观点则认为屈原有心理疾患→自恋心态、恋女情结、人妖 a.香草美人《山鬼》《思美人》 b.上天求女(美政理想)*哀高丘之无女(在楚国的高丘下没有可追求的神女)*到青帝住的地方,折取琼枝作佩带,花朵送美女 *求洛水之神:宓妃,美而无礼只好改求 *欲求简狄而无良媒
*欲求有虞国的二姚而又苦于理弱媒拙
屈原的求女,不但追求容貌的美丽动人,而且要求品德的高洁,尤其坚守“媒妁之言”的礼教手续。2.光读作品还远远不够,“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鲁迅:《题未定草》)这也就是所谓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方法。鲁迅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多次讲到选本、摘句的误人,他举出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桃花源记》而称之为隐逸诗人之宗的西晋诗人陶渊明,但在全集里却有《闲情赋》那样大胆自白的诗,还有“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之诗。他还举选家只取其碑文的蔡邕,说如果读一读他的《述行赋》“才明白他并非单单的老学究,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在读某作家的作品时,我们绝不能仅从一两声幽深绵长的叹息或意气风发的豪迈中得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3.在弄清线索的基础上,注重艺术规律的探讨
不能简单了解《诗经》、楚辞、汉赋本身的特点,而是要探讨“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的汉赋在艺术上继承并发展了诗辞的什么东西,而不能仅因汉赋歌功颂德而否定它。要探讨齐梁文学,不能因其写风花雪月而否定它,而应看其对唐诗的繁荣起了什么作用,同样研究宫体诗不能因其反映宫廷生活就否定了它对完善、发展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贡献。过去文学史的缺陷就在于:基本上都是作家、作品的介绍、评价、缺乏规律性的论述。我们在学这门课时,一定要把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对于国家的盛衰、政令的张弛,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气的变化,文人思想的变化等等,做进一步的探索。尤其是关于世风、士风与文学的关系。例如汉末的清议,魏晋的玄学,六朝文人“无特操”,唐宋文人之兼“儒、释、道”,明人思想之反道学传统等等。
探讨:刘勰曾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朱熹曾说:“大率文章盛,则国家却衰。”(《朱子语类》卷三九《论文上》)赵翼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题遗山诗》)
○1晚周战国:在历史上它是一个它崩乐坏、霸权迭兴、大厦将倾的动荡不安定时期,今天“春秋五霸”,明天“战国七雄”,轮流坐庄,战乱不已,可在思想阵地及文化领域却又是一个大解放、大宽松的时代,学术流派之多,文章之盛,可以说前所未有。章学诚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文史通义·诗教上》)2.及至秦皇统一六国,国家之盛,前所未有,但“秦世不文”。文章之衰,亦前所未有。3.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如唐贞观、开元,都无文章;及韩昌黎、柳河东以文显,而唐之治已不如前矣。”这话是不错的。唐代国势转衰之时,文人多有忧患意识,写出了许多爱国忧民的作品,不仅韩、柳之文如此。国家衰,则政令松驰,思想解放,文章乃盛;反之,国家盛,则法严令具,文化专制,文章乃衰。国家的一盛一衰,政令的一张一弛,与文章的盛衰恰成反比。周、秦两代如此,唐代以后,宋、元、明、清各代,亦大抵如此。这可以说是一条规律。
四、注意问题
(一)文学和文学史:
1.文学史:文学的历史,一个民族情感演变的文字记录(情感史),作品要立足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的承传、流变、艺术感染力、审美价值,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影响很大,而文学对生活的干预相对次要。“文学”:借助于语言的形式(或工具)唤起接受者的美感意识,实现个人自由意志,偏重文学创作:○1心境和处境相背离现象。人类需要的五个基本阶段。生存→安全(爱国)→友爱(友谊、爱情)→尊严、荣辱、毁誉。→个人价值。一般心境高于处境,其次个人价值全面实现 古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创作:灵感,妙笔生花,庄周梦蝶、黄梁一梦;心理不平衡
○2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深度未必超过史书的记载,所以也未必是全真的历史,但以诗证史,把作品当成研究社会和历史的有用资料,也会得出有价值的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属于史学范畴。文学史的研究:①社会、政治、经济背景;②创作主体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③作品→核心;④和创作相关的其它学科:考古、社会、宗教、哲学心理。很多古代文学家往往兼而为史学家、哲学家、书画家。先秦诗歌与原始巫术、歌舞密不可分;两汉文学与儒术独尊有很大关系;魏晋南北朝文学不能不关注玄学、佛学;唐代诗歌不能不关注音乐、绘画;研究宋诗„„理学、禅学;元明清文学也与当时社会经济变化所带来的新经济环境和新文化气氛相关
第四章 《诗经》
教学目的:掌握《诗经》的文化精神 学时分配:12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书名、篇名、分类、作者及创作年代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作品。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称为《诗经》。
《诗经》作品产生地区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区及江汉流域。
按音乐的不同特点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是乐曲、乐调的意思。国风是指15个诸候国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雅,是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王畿之地的音乐,计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计105篇;颂,是庙堂乐歌,计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计40篇。第二节 结集成书及流传
《诗经》作者多不可考。其中民歌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由 “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以其音律、以闻天子”。《诗经》有的是文人“献诗”而得。
《诗经》的编订者是太师。孔子“删诗”说是不可靠的。
秦代焚书之后,汉代传诗者有齐、鲁、韩、毛四家。今存仅“毛诗”一家。毛诗附有大序、小序,是汉人解诗之作。
第三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民歌的思想内容
(一)农事诗
讲解分析《豳风·七月》。《七月》反映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展现了周代农业生活的风俗画面。《周南·芣苢》反映了劳动者愉快的劳动生活。
(二)徭役诗
讲解分析:《小雅·采薇》,这是一首反映久戍不归、思念家乡的诗。《小雅·何草不黄》是长年服役者的痛苦和怨愤的写照;《豳风·东山》更是深刻动人,反映了征人还乡途中悲喜交集的复杂心理。
讲解分析《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启盼久来归丈夫的思妇诗。
(三)爱情婚姻诗
讲解分析《周南·关睢》男主人公大胆、真率、健康的爱情追求;《邶风·静女》中青年男女幽会的情趣;《郑风·溱洧》中青年男女相伴游春时相互戏谑的主动、热情、亲昵、开朗、大方;《秦风·兼葭》则表现了相思者寻觅和苦恼;《鄘风·柏舟》是少女怨恨反抗家长对婚姻的干涉。讲解分析《卫风·氓》,它反映了妇女被丈夫欺凌和遗弃的悲剧;《邶风·谷风》也是一首弃妇诗。
(四)爱国诗
讲解分析《秦风·无衣》,它反映了人民团结一心、反抗外敌的情景,洋溢着深厚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精神。《小雅·采薇》交织着士兵的爱国热情和诉说战争生活劳苦悲伤的复杂情绪。许穆夫人的《鄘风·载驰》也是一首爱国诗。
(五)讽谕诗
简介《邶风·新台》、《陈风·株林》、《鄘风·墙有茨》、《秦风·黄鸟》等诗。二.古老的民族史诗
(一)《大雅·生民》:叙述周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的历史。
(二)《大雅·公刘》:叙述公刘率周人由邰迁豳垦荒造屋情形。
(三)《大雅·皇矣》:记述古公禀父率众迁岐创业史。
(四)《大雅·皇矣》:歌颂文王伐崇、伐密战绩。
(五)《大雅·大明》:赞颂武王伐纣成功。
这五篇史诗,较完整地勾勒出周人发祥、创业、建国史。三.文人诗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
(一)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题材广泛, 真实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二)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民歌作者以淳朴自然的语言、形式,自然流露思想感情,反映了人民朴实的生活和愿望,淳朴自然,一片天籁。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
赋就是直接描写陈述。比就是打比喻。兴一般是在开头用两句话写一下周围景物,以引起下面歌词。大量而成功的运用比、兴手法,确为《诗经》民歌重要艺术特色之一,也构成了它的浓郁风土气息。
(四)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
产生于人民集体口头传唱的歌,自然形成了联章复叠形式,既便于记忆、传诵,又形成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句式既以四言为定格而又随机而变,表现灵活自如。
(五)动词、形容词的恰当运用,用重言叠字拟声状貌,穷形尽相,声情毕肖,双声叠韵使声调更趋谐美。
声音和谐自然“动乎天机,不费雕刻”而自然成韵。
第六章 屈原与楚辞
教学目的:掌握楚文化的特征和楚辞的艺术特色。学时分配:12 教学环节:讲课、讨论 第一节 楚辞的诞生
(一)楚辞,是在公元前四世纪,产生在楚的一种新诗体。其名称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有浓厚地方色彩。刘向汇集屈原、宋玉诸作和汉人仿作,编成专书,名“楚辞”。楚辞又称“骚”或“骚体”。
(二)楚辞的产生,与南部民歌有密切关系,对其产生影响最大的是楚地民间“巫歌”;其产生也受到北方《诗经》的影响;楚辞也受到当时散文的影响;更归功于屈原的创造。
(三)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重大意义的。第二节 屈原
(一)屈原名平,楚贵族,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他生活的时代正当战国后期,各国间兼并战争剧烈的时代,“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二)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主张改良楚国内政,明法度举贤能,对外联齐抗秦,实现统一大业。
(三)屈原的才能和革新政治主张遭到贵族旧势力的猜忌反对,楚王两次把他放逐,屈原终于自沉汩罗,以身殉志,表现了高洁人格,强烈的爱国主义。
(四)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伟大诗人。第三节 屈原作品评述
(一)《离骚》
《离骚》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逸响传辞,卓绝一世”。是作者再放江南时的作品。《离骚》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为国献身的伟大精神,表现了诗人崇尚高洁、坚持操守的伟大人格和“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
《离骚》的伟大艺术成就: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在诗体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创造,诗句加上“兮”字运用,增强诗的咏叹抒情气息和音乐美。讲解分析《离骚》。
(二)《九歌》
二)屈原的艺术影响,他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开辟了我国文学的另一影响深远的传统;发展了《诗》的比兴;“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直接影响汉赋形成;为五、七言诗产生铺平了道路。
(三)其他楚辞作家
宋玉是屈原之外楚辞最重要的作家。
《九辩》是宋玉作品最可靠的一篇,表现了“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悲秋情绪。《九辩》在艺术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结构巨丽,文辞秀美,音韵谐美,情味悠长。简析:《九辩》《九歌》是屈原吸收楚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形式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
《九歌》有对天神的热烈礼赞,也有描写神与神、人与神相恋爱的情歌。《国殇》赞颂了楚国卫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九歌》艺术特色:情景交融的意境;浪漫主义的手法。讲解分析:《山鬼》、《湘君》、《湘夫人》、《国殇》等。
(三)《是一组政治抒情诗,非作者一时一地之作。
《九章》主要是记实之辞,用直接倾泻方法表现复杂心曲和奔放感情,优美情感与记实之辞相结合是它的主要特色。
讲解分析:《哀郢》、《枯颂》等。
(四)《天问》、《招魂》
《天问》对天命、自然提出了大胆疑问,气势磅礴,奇气逼人。
《招魂》以幻想手法,曲折表现对楚国,对家乡无限眷恋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招魂》吸取许多古代神话材料,构成一篇浪漫主义奇文,排比铺叙,辞藻华丽,对汉赋有不小影响。
第四节 楚辞的发展
(一)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创造了全新的诗歌样式――“九章》 《九章》骚体”。(第四章 汉代乐府诗
教学目的:掌握汉乐府艺术精神 学时分配:6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乐府的设立和乐府诗的保存
“乐府”涵义的演变。汉代乐府机关的设立和任务,汉代乐府民歌的采集、整理、流传。《乐府诗集》的分类和对民歌的保存。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一)社会生活的实录
(二)人生问题的探索 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一)叙事诗的大量出现和诗中叙事成分的比重加大。
(二)善于运用戏剧性的对话的独白。
(三)形式比较自由。
(四)语言质朴、简炼。作品选讲
重点分析《东门行》、《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
略讲《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平陵东》、《妇病行》、《古歌》、《悲歌》、《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芜》等。
第五章 五言诗的兴起与《古诗十九首》 教学目的:了解五言诗的发展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起源于民间歌谣。五言诗进入乐府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东汉末年五言诗艺术进入了黄金时代。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的文学成就
含蓄蕴藉,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没有雕凿。
讲解:《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庭中有奇树》、《冉冉孤生竹》
第二篇:先秦文学教案
先秦文学教案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先秦时期诗歌和散文等文学样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诗经》、《左传》等作品、屈原及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孟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文学成就。难点是《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庄子怪生笔端的想象与虚构、楚辞巫祭文化与屈原香草美人的象征艺术。
第一讲 先秦文学概述
一、先秦社会的历史发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成的最初阶段是在先秦时期,这是从远古经夏、商、周三代直至秦统一(前221年)之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
先秦文学就是指秦统一之前的中华大地上的产生发展的文学。
二、文学的起源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产生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我们称为传说时期的文学。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中国文字究竟产生于何时尚难确定,据今所见数量较大,最古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铜器铭文。甲骨文是占卜所用,文辞虽少,但可见卜者的愿望和捉摸不定的心理。上古巫史不分,甲骨文卜筮结果的记录,以及铜器铭文的事件记录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和历史意识。甲骨文与金文是今天已知最早的文字,也标志着书面文学的产生。
三、先秦文学形态 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上古一个叫做“葛天氏”的部落歌舞祭祀的活动: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这八阙可能是现在所知的最古的一套乐曲,三人手持牛尾一边投足一边歌唱。有歌有舞。这套乐曲体现了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形态。
古代神话
一、上古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1、神话的概念: 神话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初始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人类发展成为能通过语言交流表达思想的人以后,自身的生产水平和认识能力仍处于低级阶段,对于威力强大的自然力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些发明创造等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只能以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把自然物、自然力和社会力加以神化和人格化,幻想出一些超自然的神和神的故事,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产生了神话。
2、神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所产生的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也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存在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
3、神话的功能:神话对原始人很重要。首先,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意义。其次,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精神纽带。再次,神话是先民们在对世界假想的把握中宣泄了不安的情绪。
(二)神话的保存
中国在远古时代可能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经过口耳相传大部分没能够保存下来,只是在一些古代文献如《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庄子》等古籍保存了许多零零星星的神话传说。
《诗经》、《楚辞》是两部诗歌总集,其中多有取材于神话的诗篇,如《诗 经》中的《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 后稷诞生的神奇经历。《楚辞》中保留的神话材料较多,尤其是《天问》这一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作为素材,其中有些材料较他书所载更接近于神话的原始 面貌,因此很有价值。但由于作者采用了问句的形式,提及某个神话时往往只是 只言片语,过于零碎,有些难以理解。还有一些神话保留在一些史书之中,比如 《左传》、《国语》、《逸周书》等。
由于神话本身具有深刻而简明的寓意,它也受到先秦诸子的重视。诸子中以《庄子》援引神话最多。《庄子》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另一 些则往往是古神话的改造,如鲲鹏之变、黄帝失玄珠、倏忽凿浑沌等。《孟子》、《墨子》、《韩非子》等书中也保留了一些神话材料。《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分别成书于秦汉两代,由众人编纂而成,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神话。尤其是《淮 南子》一书,对神话的搜罗相当宏富,如《地形训》就有关于海外三十六国、昆 仑山、禹、以及九州八极等神话。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 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
二、古代神话的分类
(一)创世神话
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发现了战国楚帛书,“中间八行一段文章,讲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这是我们所见到的时代最早的创世神话文献。”帛书所载伏羲生四子,即春、夏、秋、冬四时之神,四神从一团混沌中开天辟地,使日月分明和四时运行,而日神与火神祝融奉天之意及炎帝之命统率四神,进一步完成创世工程,使天象由混乱到有序,这是南方楚文化所传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伏羲是开天辟地的始祖。
从这些创世神话中,可见中国先民已经在积极探索自然之物的本源问题,并将它与人类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思索。
(二)始祖神话
人类不仅对万物起源感兴趣,而且对于自身是如何产生的也努力探究。原始社会探索人类起源与祈求子孙繁衍、人丁兴旺观念相一致。新疆呼图壁岩画中心就是一高于真人的双头同体人像,其左右上下皆为裸体男子像及男女交媾图,表现出人们持有一种始祖观念和生殖崇拜思想。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记载着伏羲与其妹女娲兄妹成夫妻而繁衍了人类的传说,大量少数民族传说以及考古发现的汉画像砖画也证实了这一点。汉画像砖上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身,或异体交尾,或同体异首,是人类的始祖。此外还有女娲抟黄土造人之说:
这是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况遗留下的观念,是对女性生育作用的肯定,至于说贫富贵贱的产生是女娲造人时精心制作与粗制滥造的结果,则是后代阶级社会中命中注定天生贵贱观念的附会之说。
有关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补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绩,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
除了人类共同的始祖外,各部族又有自己的始祖神话。商民族始祖契是简狄 吞食燕卵而生,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和经历更具传奇色彩。后稷神话记录在《 诗经·大雅·生民》中:姜嫄因踩到天帝的足拇指印而受孕,顺利的产下稷姜 嫄觉得不祥,便把他丢弃在窄巷、树林、寒冰等处,但稷分别得到牛羊、樵夫、鸟的奇迹般的救助,成活下来,并迅速表现出种植农作物的天赋,最终成为周人 的始祖。这类神话几乎各部族皆有,而且不少在情节或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它们 反映了部族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
(三)洪水神话
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学术界对洪水神话的成 因也提出了种种解释。曾经有过的洪水灾害是如此的惨烈,在人类心灵中留下不 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一种集体表象,伴随着神话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提醒人们 对自然灾害保持戒惧的态度。
国外的洪水神话,大多是表现这样一个主题,即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 水是对人类的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了对人性的反省和批判。而保 留在中国汉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则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 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在这些 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雄当数鲧禹父子。
鲧为了止住人间水灾,而不惜盗窃天帝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杀。他的悲惨遭遇也赢得了后人深切的同情和尊敬,如屈原作《离骚》就为他鸣不平: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鲧由于志向未竟,死不暝目,终于破腹以生禹,新一代的治水英雄由此诞生了。洪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 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四)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是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领,分别兴起于相距不远的姬水 和姜水,他们在向东发展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这一则神话中所言“诸侯”、“修德”等,很明显是出于后世儒者的附会。但黄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确实发生过一次残酷的战争,《新书·益壤》称当时的 战场是“流血漂杵”。而黄帝居然能驱使熊、罴等猛兽参加战斗,为这次战争增 添了神奇的色彩。这些猛兽可能是某些部落的图腾,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部落跟 随着黄帝参加战斗。阪泉之战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它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 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这则神话实际 是对一次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解释。
炎黄汇合后,另一次著名的大战是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
蚩尤属于南方的苗蛮部族,他有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这可能是暗示他们 的军队已经装备了金属盔甲,一些文献上提及蚩尤冶炼金属作兵器,这与当时冶 金术的发展程度是相适应的。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而风、雨、旱、雾等气象也成了相互进攻的利器。这两则神话不仅涉及古代的祈雨、止 雨巫术,还涉及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发明,内涵较为丰富。
黄帝正是在对内兼并和对外抗御的两场战争之中,大显神威,确立了他作为 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出于对中华民族始祖的爱戴,后世又把许多文化史上的发 明创造,如车、陶器、井、鼎、音乐、铜镜、鼓等,归功于黄帝,或是黄帝的臣 子。黄帝在神话中又成了一个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雄。
(五)发明创造神话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 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它标 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大量有 关文化英雄的神话,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 或本领,他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 等等。
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弓箭的发明是初民生活 中的大事,因此人们把无上的勇力和荣誉都赋予了这个弓箭的发明者。而后羿正 是凭着自己发明的弓箭和神技,为民除害,造福人类。羿最为辉煌的业绩,要数射落九个太阳。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和《大荒东经》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这十个太阳住在树上,轮流出现,“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于是 羿弯弓搭箭,“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人间的秩序又得到了恢复。十个太阳都是天帝俊的兒子,羿要射落九日,不仅需 要神技,还要有超人的胆略。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的神话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 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如:
夸父为何要与日逐走,已不得而知了,但他那强烈的自信心,那奋力拼搏的 勇气,以及他那溶入太阳光芒之中的高大形象,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反 映了古代先民壮丽的理想。而他渴死道中的结局,又为整个故事涂上了一层浓厚 的悲剧色彩。
三、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 它童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同样,它作为中华 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从《山海经》 中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 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比如在女娲、羿和禹的神话中,无 不以相当的份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 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 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这与奥林匹斯诸神的享乐 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 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神 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前所说之 女娲、后羿等。此外,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见则天下安宁”(《山 海经·南山经》),它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和自 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本质上是对保护和发展生命的希冀。
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 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命运的抗争,由此而孕育出 一大批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话英雄。前者如精卫以顽强的生命力,面对着难 以征服的自然,作顽强的拼搏。后者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所载的刑天: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 干戚以舞。
即使断首以死,也要对着天帝大舞干戚,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是何等的壮烈!他所象征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性格,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长河中的 巨浪。
二、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一)神话历史化
中国古代神话的原始状态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但经过历史潮水的冲刷,如今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多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中国古代神话之所以散失,除了它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之外,神话的历史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 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 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史中或多或少都出 现过。
我国东方部族中很多是以鸟作为图腾的,其中也必然流行着不少有关鸟的神 话。而在这里,这些有关图腾鸟的神话则被改造为一系列的官名,并按照后世的 社会官僚系统组织起来。
(二)神话发展为仙话
中国古代神话发展变化的另一条道路,是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仙话一般讲述的是通过修炼或仙人导引,以达到长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在 仙话中,我们能发现不少古代神话人物。神话转变为仙话是有限的,它一般 集中在特定的几个人物身上,且有类似于修炼、服药、升天不死的情节。但仙话 的文化意蕴要比神话淡薄得多,在仙话中,那些神话人物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审 美品质,都被严重地削弱了。
(三)古代神话的影响
神话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神话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中国神话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神话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在先秦散文中,《 庄子》一书以“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缥缈奇变”(《艺概·文概》)著称,《庄子》说理的精妙和文风的恣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神话。如《逍遥游》之 鲲鹏变化,《应帝王》之“凿破混沌”,这两则神话为全文抹上了变幻奇诡的浪 漫色彩。至于曹植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洛神赋》,更 是利用神话素材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创作。
用神话入诗的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比 比皆是,如《诗经·大雅·生民》描述了后稷的种种神迹,楚辞《离骚》中各种 神灵纷至沓来。此后的诗人,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以神话入诗,如李商隐《 瑶池》诗云:“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 何事不重来。”就是对神话意象的妙用。
小说、戏曲采用神话作素材的也很多,它主要是借助于神话的奇特的想象,利用神话形象或神话情节进行再创作。如唐 代李朝威的小说《柳毅》,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爱情神话。明清神魔小说对神话的 采用和重塑,达到了此类文学的最高点,其代表作为《西游记》,孙悟空、猪八 戒以及他们的腾云驾雾、七十二般变化成了中国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故事之一。从 孙悟空身上,我们不难看到“石中生人”的夏启、“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 争位”的刑天以及淮涡水怪无支祁的影响。此外,如《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红楼梦》中也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神话情节。可以说,古代神话 作为素材,遍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它经文学家的发掘、改造,在新 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 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这些神话意象在历史中固定下来,通过文化积淀,在一代代人的心底流淌,并总是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形式,在后代文学作品中表 现出来。也就是说,神话对于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文学家的素材,更为 重要的是,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 入先民曾经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 世俗。
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当屈原在现实世界 中屡遭打击而悲苦无依的时候,他就毅然地转向古老的神话:龙凤结驷,巡游天 界,四方求女。是神话世界巨大的力量,使他从现实世界中超越出来,支持他的 人格,抚慰他心灵的创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不仅是将神话看作素 材,而是当成全部的精神寄托,是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厌弃和对神话感情、神 话世界的皈依。正如荣格所说的那样,“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 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 上唤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度 过漫漫的长夜。”可以说,屈原、蒲松龄等作品都体现了神话原型的精髓和力量。
《诗经》
一、名称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置五经博士”(《汉书·武帝纪》),崇《诗》为经,称《诗经》。
二、篇数
《诗经》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乃所谓“笙诗”,有目无辞,故实有305篇。《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都说明《诗经》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
三、作者
《诗经》只有少数篇目可知作者,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只能是一种臆测。现在可以断定的是,《诗经》的作者身份十分广泛,有上层的公卿大夫,也有中下层的“士”,“风”类诗歌的作者大多是下层的平民百姓,同时这类诗歌大多是集体创作的。
四、产生的地域
《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诗经》产生的地域甚广,大抵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江汉流域,延及当时的中国大部。
五、产生的时代
确切年代已难一一确考。可大致确定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三颂”最早,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鲁 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泮水》、《閟宫》 体裁近乎雅诗,《有駜》、《駉》则近于国风。可见颂诗演变之迹。
六、《诗经》的分类
《诗经》中的诗歌均为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风》诗共有160篇。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诗共1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他们大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大部分是西周时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颂》诗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八、用诗和传诗
诗三百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诗经》内容广泛,形象深刻的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中国古典诗歌之祖,又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情况的珍贵数据,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婚姻爱情诗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 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诗经》中的情诗,从单相思至初恋、热恋、成婚或分手,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如写单相思的《周南·关睢》,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末二章,想象若能和她在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又如写热恋中情人的约会。如 《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来,并以 彤管、茅荑相赠,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并不是这礼物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 美人所赠。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郑风·子衿》则写女子对男子的思 念,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终未见来,便独自踟躇徘徊,“一日不见,如三 秋兮”的咏叹,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挚缠绵。这种对爱情的执著专一,在《郑风·出其东门》中,则由男子直接说出: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尽管在东门之外,有众多的美女,诗人却并不动心,想到的仍是自己所爱的 那个素衣女子。
正是由于《诗经》中抒情主人公对爱情如此热烈执著,因而一旦爱情遇到挫 折,就感到特别痛苦。在《诗经》时代,男女爱情虽还不像后代那样深受封建礼 教的压制束缚,但已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了。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如《鄘 风·柏舟》即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 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 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
《诗经》中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虽不如情诗丰富,但也很有特色,如《周南·桃夭》,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祝愿她出嫁后要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而《郑风·女曰鸡鸣》则写了一对 夫妻之间美好和乐的生活。诗以温情脉脉的对话,写出这对夫妻互相警戒,互相 尊重,互相体贴的感情,并相期以白头偕老的愿望。
在婚姻生活方面,《诗经》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为数不少。《邶风·绿衣》中那位“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的妇女,因妾得宠而失位,无可告诉,只能在痛苦中煎熬。这类诗反映的是还维持着婚姻的形式和夫妻的名义,处于失宠、幽闭状态的不幸妇女的命运。
另一类则表现婚姻破裂后妇女被夫家休弃的悲惨结局,抒发弃妇的愤懑不平。《卫风·氓》和《邶风·谷风》,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谷风》 中那位妇女初来夫家时,家境贫困,经过辛勤劳作,逐渐富裕起来,而其丈夫却 变了心,另有所娶,竟将其赶走。《氓》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吻叙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全篇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巧妙地将事件过程和弃妇的思想情 感融为一体,在女主人公悔恨地叙述自己恋爱、结婚和婚后被虐、被弃的遭遇中,表现出刚强自爱、果断坚决的性格。
二、颂歌和怨刺诗
古诗素有“美刺”传统,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诗经》首开其端。其中庙堂和宫廷乐歌多歌功颂德之作,出自公卿列士和乐工之手,在《颂》诗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有的颂帝王歌天命,有的颂扬文王之德。在《雅》诗和《国风》中,与颂歌异调的,是怨刺诗。亦即前人所谓“变风”、“变雅”。《毛诗序》指出:“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汉书·礼乐志》也说:“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这些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怨刺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伦理因素。如揭露和嘲讽统治者丑恶行径的《新台》:
新台有泚,新台倒影好鲜明,河水瀰瀰,河水洋洋流不停。燕婉之求,本想嫁个美少年。籧篨不鲜。
不料嫁了癞蛤蟆。
这首诗是卫国人讽刺卫宣公荒淫乱伦而作。卫宣公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伋长大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娘子是个大美人,卫宣公便改变主意,在河上高筑新台,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有,就是后来的宣姜。卫国人对宣公的所作所为实在看不惯,便编了这首歌挖苦他。
三、农事诗
《豳风·七月》这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这首诗就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农业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 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全诗8章,首章总写农业社会的两大主题:织与耕,即衣与食。前半写“衣之始”,后半写“食之始”(朱熹语);2—5章承写衣,6—8章承写食,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这首诗却以叙事为主,首创“四季歌”的形式。在叙事中写景、抒情。通过诗人的娓娓动听的叙述,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
四、感伤诗
因诗人感时伤世而作。《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诗写一位东周大夫的故国之思。长于心理描写。全诗用赋的手法,直赋胸臆,写主人公看到过去曾经是繁华的都市现在是一片满目的荒凉与破败而内心极度忧伤的情状。开头“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是比、兴兼用,荒凉破败的景象即烘托了抒情主人公悲怆的心情,又比拟王室的衰败。那种“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以及呼天喊地的神情,历历在目,感人至深。后世据《诗序》所言,称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
这一节课,我们讲授《诗经》的艺术特点。综合起来看,《诗经》主要有以下主要艺术成就:
第一、赋、比、兴的手法。
赋、比、兴是前人总结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或是艺术技巧。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 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对于赋、比、兴的解释,历来不同。朱熹的解释比较准确。他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序》)
其中,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法。明谢榛说:“予尝考之三百篇,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一百二十”(《四溟诗话》卷二)可见用赋之广。当然,在《诗经》中更为出色的还是比兴。
先说比。在《诗经》中,有的通篇用比,如《硕鼠》;有时单用比,有时用博喻,如《卫风·硕人》写庄姜之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这种写法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并为后世文人多仿效,如曹植《洛神赋》中用了“惊鸿”、“游龙”、“秋菊”“春松”之喻写洛神体态之轻盈,盖借鉴于此。
再说兴。“兴”的本意是“起”,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表现为托物起兴。它是一种借对自然界的事物描写,如鸟兽虫鱼、风云雨雪、星辰日月等,先开个头,然后藉以联想,引出诗人内心情感的表现手法。兴句多放在一首诗的开头,也有放在句中的。在《诗经》中,兴的运用大致有两种情况:
(1)、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关雎》,以雎鸟成双成对和鸣,相依相恋的情景,引起诗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联想;《周南·桃夭》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年轻貌美。
(2)、起创设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秦风·蒹葭》开头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了一幅清秋凄清的意境,渲染烘托了主人公求偶不得的失望心情。
在《诗经》中,又常常是比兴兼用。这一点在讲具体作品时再详细了解。赋、比、兴这三种艺术手法,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表现艺术,是中国诗歌民族风格的重要特征。
第二、句式和章法。
《诗经》以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之八言不等。四言节奏感强,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诗经》多重章迭句。《诗经》中的重章,许多为整篇中同一诗章重迭,每章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也有一篇之中有两种迭章,或是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诗经》中多用迭句、迭字、双声迭韵。《诗经》的重章迭句的复沓结构,造成反复咏叹,回环往复,增强了抒情效果,而迭字、双声迭韵的使用又增强了音乐美和形象美。《诗经》中的诗歌大多押韵。常见的 也是我国后世最常用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的押韵方式。还有句句用韵的方式。
第三、多种修辞手段的成功运用。
《诗经》中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已相当成熟。对偶,如《谷风》“就其深兮,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文字变化多姿,声音和谐美妙,语句婉转流畅。夸张,正如刘勰所说:“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刀,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文心雕龙·夸饰》)指出《崧高》、《河广》、《云汉》等诗恰当地运用夸张,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产生了让人感觉更真切、更强烈、更深刻的艺术效果。其它手法如对比、排比、设问、顶真、呼告、拟人、借代等灵活运用,表情状物,不胜枚举。
第四、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
雅、颂多是严整的四言,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迭句较多,大雅和颂中则较少;国风中有许多语气词,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雅、颂中则较少。这些差异说明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体现“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来自民间,更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口语。
这一节课,我们向大家介绍《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现实主义精神与面向现实的传统
总而言之,《诗经》 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 神话,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开了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形象 画卷。《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诗经》 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产生了如此众多、水平如此之高 的抒情诗篇,是世界各国文学中罕见的。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 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 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诗经》其 他各种句式当时只是单句,后世演之,遂以成篇。同时,后世箴、铭、诵、赞等 文 14 体的四方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诗经》。总 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讲授殷商至春秋时代的散文。
一、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商周铜器铭文
1898年,在河南安阳小屯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些文字就是记载商代人占卜情况的卜辞,甲骨卜辞就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历代出土的商周铜器铭文,人们称之为“金文”,又因其大多铭刻在礼器(如鼎)和乐器(如钟)上,故旧称其为“钟鼎文”,内容多为锡命、征伐、约契、祀典的记录。商周代铜器铭文比甲骨文更多地表现了统治者意志和历史的人生的主题意识,主要表现在铜器是统治阶级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在铜器上镂刻铭文,目的是纪念统治阶级的祖先,歌功颂德,记载人生重大的历史事件,以求永远传世。
二、记事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
(一)《尚书》
《尚书》亦称《书》,西汉以后称为《尚书》。汉儒尊之为经,故又称《书经》。“尚”即“上”,《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尚书》主要内容是记录帝王或执政大臣的誓词、讲话、文告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尚书》据传为孔子编定,原为一百篇,《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尚书》的内容时间上与甲骨文、铜器铭文相近,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章结构和规模,更具散文的特征。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点明《尚书》为上古时王者之言的汇编,揭示《尚书》主要是记言的特点。故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其《史通·六家》中概括了《尚书》记言的六种主要文体,“盖《书》之所主,本于号命,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于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
《尚书》是记言文之祖。《尚书》文字古奥,语言技巧超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尚书》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影响。
(二)《春秋》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采用“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纲目式的记事方式,仅以一万 六千余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
《春秋》的内容为周王室及各诸侯国政治、军事活动如朝聘、会盟、战争及日食、地震、水旱灾等自然现象。
它只是标题式记述时、地、人、事,缺少对人物性格、行为、事件前因后果具体的描述,却将对人物、事件褒贬评判寓于记事之中,在修辞技巧上,表现出很深的功夫,一字之用竟会“寓褒贬,别善恶”,(如“天王狩于河阳”,“宋人弑其君杵臼”,“莒弑其君庶其”。同样是“弑”,“人”与“国”又有区别,“人”是少数人,“国”是国人)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被人称作“春秋笔法”。司马迁曾指出 “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左传·成公十四年》举君子曰云:“《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被后人指为《春秋》义法的五条标准。“春秋笔法”被后人无限夸大为字字寓褒贬,处处有大义。但也遭到了后代有识之士的谴责,“凡说《春秋》者,皆谓孔子寓褒贬于一字之间,”“此之谓欺人之学。”(宋郑樵《通志·灾祥略》)。“春秋大义”成为后世政治原则和伦理规范的理论依据,对后代的政治伦理思想和史传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春秋》文句过于简短且语义隐晦,因此出现了一些解释《春秋》的著作,较著名的有先秦时产生的《左传》和汉代写定的《公羊传》和《谷梁传》,被人称作“《春秋》三传”。《公羊传》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至汉景帝时由公羊高后人公羊寿及其弟子胡母生写定。《谷梁传》为战国时鲁人谷梁赤撰,至西汉时,传其学之人将它写定。公羊高与谷梁赤皆为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公羊》《谷梁》主要从不同角度阐述《春秋》的“微言大义”,即所谓“书法”,也即“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对《春秋》史实增补不多。《左传》则是叙事生动,史实丰富的以《春秋》为纲的编年史。
《春秋》记事文字简略,长的不过四十多字,短的仅有一字,所以,其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有的仿佛一则新闻标题。比《尚书》明白易晓,文字表达力有很大进步,标志着散文发展的重大变化。
《左传》的文学成就。
一、《左传》的成书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 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后人对此颇多疑义。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 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并附记灭智伯之事(前454)。全书分六十卷,共十八万多字。
《左传》以详细丰赡的史料记叙了春秋时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各方面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今人一般认为此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
三、《左传》的叙事特征
《左传》虽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左传》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它的叙事、写人和记言上。《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 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 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 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 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 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 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第一,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 结果的全过程。但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
第二,《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第三,《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第四,《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有时就像一个故事讲述者,把事件叙述得 颇具戏剧性。
《左传》的写人特点
第一,《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 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 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第二,《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左传》有些 描写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第三,《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 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
第四,《左传》还在复杂的战争 过程、政治事件中,大量描写细节。
我们讲授《国语》的文学成就。
一、《国语》的成书及体制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国语》以记言为主,也记载这八国的史事,记事起于周穆王征犬戎,迄于赵、韩、魏灭智伯(约前967~前453年)。关于《国语》的作者,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云:“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认为是《左传》的作者左丘明。然后人多有异议,一般人认为《国语》是汇编之书,非一时一人所作,约编定于战国时期。
三、《国语》的记言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 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当然,由于《国语》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
四、《国语》的记事
《国语》虽然记言多于记事,但《国语》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 列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总的说来,《国语》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 不及《左传》普遍、完整。《国语》中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经过都是一笔带过,而把重点放在大段的议论文字上。但《国语》也有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 叙事,如《晋语》前四卷写晋献公诸子争位的故事,献公宠妃骊姬的阴谋,太子 申生的被谗冤死,公子重耳的流亡等,都写得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其中有虚拟 的情节,如骊姬夜半而泣(《晋语一》),谗太子申生,骊姬夜泣及其谗言,非 第三者能知,显然是作者援情度理的虚构,刻画出一个口蜜腹剑,阴险狠毒的人 物形象。其中也有精彩的描写,如为分化朝中大臣,骊姬宠幸的优施与朝中重臣 里克饮酒,以歌舞暗示里克,将杀太子申生立骊姬子奚齐,里克夜半召优施,欲 中立以自保等(《晋语二》),描写细致入微,具体生动,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 点。更有一些滑稽的小插曲,写得生动活泼,如重耳流亡到齐国后,安于寄人篱 下的生活,其妻姜氏及从亡之臣子犯将其灌醉载之而行(《晋语四》),《左传》 只写到重耳桓,“以戈逐子犯”,《国语》中还写了重耳子犯相骂的对话,幽默 有趣,写出了重耳流亡集团的内部冲突。对晋献公诸子争位的叙述,展示了春秋 时期一场复杂政治斗争的生动画卷,描绘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国 语》叙事的成就。
由于国别史的特点,《国语》有时的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 某个人的言行,如《晋语三》写惠公、《晋语四》专写晋文公、《晋语七》专记 悼公事,《吴语》主要写夫差、《越语上》主要写勾践等等。这种集中篇幅写一 人的方式,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 的传记,而仅仅是材料的汇集,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的组合,而不是独立的 人物传记。总之,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虽然叙事和刻画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学成就比《左传》还是稍逊一筹。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一、《战国策》成书过程和纵横家思想
《战国策》凡三十三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 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中文章不是一人所作,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最后由西汉刘 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二、《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第一、《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仲连、颜 等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
第二、《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作者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如《燕策三》记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秦策一》中《苏秦始将连横》记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都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第三、《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如《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冯谖一生的主要事迹尽在一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类作品,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第四、《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空前成功。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到此时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其文章艺术风格 “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第五、多用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它们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史传文学、散文和小说创作的滋养,尤为明显。
第一,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史记》体例是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而《汉纪》、《 资治通鉴》等,则是《春秋》、《左传》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先秦叙事散文 记述历史事件时直书其事、褒贬鲜明的特点,《左传》、《战国策》高超的写作 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伟大的史传文学著作《史记》 就吸收了《左传》、《战国策》的写作技巧,对其中的一些史实略加改动便加以 运用。少数特别精彩的篇目,甚至不加改动就直接录入。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继承了《左传》开创的既叙述故事,又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的写史传统,他们不仅是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其作品 既是历史著作,又是文学作品。《左传》的叙事艺术,如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发展过程的重视,对历史事件故 事化的描写,历史事件的叙述条理井然而又富于变化等等特点,在后代史传文学 中都有充分体现。《左传》简练蕴藉的语言风格,为后代史家所继承,而《史记》 的奇谲文风,显然与《战国策》的辩丽恣肆有直接的关系。总之,先秦叙事散文 是我国史传文学最初成就,其沾溉于后世,不言而喻。
第二,《左传》、《国语》、《战国策》 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秦汉以后,《左传》的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传》,并把它作为学习对象。韩愈《 进学解》说他“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古代作品中,就包括《左传》。宋人把 《左传》与《史记》、韩文、杜诗相提并论,同作为文学范本。情韵丰富的《左 传》散文,也深为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所推崇。对《国语》语言艺术的赞誉,历来 甚多。柳宗元尽管曾作《非国语》批评《国语》的某些思想,但在其“序”中还 是认为“其文深闳杰异”,其为文即以《国语》为法。汉初散文,尚有战国遗风,贾谊,邹阳等西汉前期散文家的作品中,更是可以明显看出《战国策》文风的余 绪。这种影响持续不断,在苏洵、苏轼等后代作家的散文中,还可以体味到先秦 叙事散文的神韵。《战国策》的文章,对汉赋的产生也起过促进作用。汉赋主客 问答的形式,铺张扬厉的风格,都可以看出对《战国策》的借鉴。
第三,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艺术,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发展及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的形成,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先秦叙事散文叙述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褒 贬分明的倾向性,对我国古代小说注重教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左传》、《国语》等作品中用“君子曰”等对事件进行的评述,在文言小说如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书中被直接借鉴,就是在明清白话小说中,也有明显的痕迹。
其 次,先秦叙事散文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我国古代小说常按时间 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并以 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的起因,以预叙的方式暗示故事的结局。这些 都是《左传》等散文中就已形成的叙事传统。
第三,我国古代小说写人的基本手 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我国古代小说主要通过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言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长篇的外貌描写、心理 描写,而这正是《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写人的共同特点。
第四,我 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是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启示。这不仅 是指诸如《东周列国志》之类以先秦叙事散文为题材的作品,同时,古代小说大 量采用历史题材,也和我国叙事文学最初成果是产生在历史著述中不无关系。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论语》的文学成就。
一、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论语》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研究孔子学说的重要文献。《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孔门后学辑录而成的,成书于战国初年。《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之作,书中对话说理的形式已具有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论语》短小简约,还没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三、《论语》的文学价值表现在:
(一)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二)以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富有启发性、哲理性,流传于后世,许多成为格言、成语;
(三)语言精炼平实,含蓄隽永,概括力强,且长于用各种语气词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本节介绍《老子》、《墨子》的文学成就
(一)韵散结合体——《老子》
1、老子生平。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 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约与孔子同时,但年长于孔子,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老子平素“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后来看到周室衰落,就离周西去。出函谷关的时候,在关令尹喜的强求下,“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老子是隐士一类人物,神龙见首不见尾,汉代时人们对他的情况就不大清楚了,所以司马迁又说,当时有人认为,与孔子同时的楚国人老莱子,还有战国时的周太史也是老子。
2、《老子》。老子所著之书,世称《道德经》,也叫作《老子》,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五千余言。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对“道”及其规律的论述。“道”是老子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它是宇宙的本原,也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此外在《老子》中,老子还以其道的学说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他的独具特色的治国之道、用兵之道和修身之道。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至为深远,对于世界思想文化也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3、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 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 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 规律。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 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从文学角度而言,《老子》一书主要是老子自撰,是一部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语录体著作。《老子》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表现在:
它是以韵文为主,散韵结合的诗体散文,这是我国哲理性著作《易经》的文体的嬗变,也蕴含着《诗经》的风韵,是老子独创的一种文体。
作为议论文,《老子》采用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例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这段论述运用了归纳推理的方法,但却借助物象来表述,不仅说理透彻,而且鲜明的物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
(二)对话体——《墨子》
先秦说理散文在语录体的发展变化中逐步成熟。战国中期的《孟子》也是语录体,但《孟子》中有一些章节就一个中心论点反复论述,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辩文。时代在孟子之前的《墨子》,和《孟子》同时代的《庄子》,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
墨子,名翟(约前468—376),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春秋战国之际,战乱频仍,兼并激烈,社会**,民生困苦。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墨子,对此感受尤深,救世之心,更为迫切,他怀着“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贫众寡,安危治乱”的理想,奔走于列国之间,宣传“兼相爱,交相利”的道理,反对大国进攻小国,谋求制止战争。并且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名鬼、节葬、节用、非乐、非命等主张作为救世之策,同主张厚葬崇礼,亲亲疏疏,爱有差等的儒家张开了激烈的争论。与儒家学派同为战国时的显学。墨子不仅是个思想家,而且是个社会活动家。他把自己的门徒组织成民间团体,实践着艰苦的生活,也为制止战争而奔波。
墨子的思想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此书是墨子与他的门人后学所著,《汉书•艺文志》载:“《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墨子尚俭务实,反对浮华,为文旨在说理,不事文饰。墨子的文章虽不华丽,但是,他注重说理,精研逻辑,为议论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首先,墨子奠定了我国议论文的基础。墨子创制了结构完整的专论体议论文。墨子之前,论说性散文体制短小,一般是些简单的说明式、论断式的文字,而墨子首先创制了围绕一个主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推理严密的论说文。例如《辞 过》,围绕着指责当时的人主生活奢侈这一主题,文章分别从宫室、衣服、饮食、舟车、蓄私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然后指出了节俭的必要性和过分的危害性。文章结构谨严,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是一篇独立的完整的议论文。再如,《兼爱上》、《非攻》、《节用上》等都是结构完整的专论体议论文。这种文体后来成为我国议论文的主要形式。
《墨子》中运用了多种议论文的体制。《墨子》既有专论体,如前面提到的文章,也有论难式的体制。所谓论难式,就是设为主客二人,一问一答来讨论问题。这种体式肇始于《尚书》,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如《孟子》、《黄帝内经》、《太平经》以及汉代的大赋都主要用的是这种文体。《尚书》中的论难比较简单,是一个求教者和一个讲解者在对话。而在《墨子》中,提问者所提的问题,已经含有驳难的成分,对话具有辩论的性质,从而使得文章更具辩论性。如《三辩》、就是这样。《墨子》还运用了自问自答的议论体式,如《尚贤上》、《尚贤中》、《尚贤下》就是自问自答式的议论文。自问自答的议论体式,后人也经常应用。例如,中医的《难经》就是如此。《墨子》中还有散论体论文。所谓散论,就是一篇文章所论述的不是一个中心,而是把对于不同问题的不同讨论收集在一篇文章中。例如《耕柱》就是这样的文章。
其次,《墨子》的议论文具有逻辑谨严,推论清晰,语言质朴,简洁明快的特点。
第三,墨子对于不同对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辩论。对于门人弟子,循循善诱,旨在使其提高认识。对于一般的认识不明者,或正面施教;或设喻启发,使其自己省悟。
第四,《墨子》尚质,不求文饰,但是,他也常常借助形象说理,某些语词、篇章也显得生动有趣。
《墨子》中议论文的体制尚不统一,这说明了当时的议论文体制正在发展阶段,还没有成熟,但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墨子善于用多种方法来讨论问题,因而对我国议论文的发展,奠定了多方面的基础,而议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则有待于来者。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孟子及其思想
1、孟子的生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 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是继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学大师。
2、《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学说,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是《论语》之后儒家的重要著作。《孟子》是通过对话展开论辩的说理文章,比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有较强的文学性。
二、巧设机辟,善于辩论。
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他的文章非常重视辩论技巧。他惯用的手法是预设机辟,欲擒故纵,诱敌深入,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其彀中,被迫就范。
三、长于譬喻,形象生动。
孟子还常常借助形象来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
四、多方修辞,表现力强。
五、语言晓畅,警策动人。
《庄子》文学成就。
一、庄子的生平及思想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之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据《史记》与《庄子》得知,他生活在齐宣王、梁惠王时代,与孟子同时而稍晚。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 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 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 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 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 24 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 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庄子》本是学术著作,书中广泛地探讨了人生、社会、自然的各种基本问题,可是庄子才极高、学极博,思想博大精深,想象奇特宏丽,语言华美生动,使得《庄子》成为我国先秦诸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鲁迅在《中国文学史纲》中说庄子:“著书十万馀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庄子》的艺术特征
《庄子》最具文学性的特点是它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在讨论严肃的学术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时,并没有像大多数学者那样,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用缜密的思维,严谨的推理,明晰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而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运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这就使得《庄子》一书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用寓言连缀成篇,以形象直接说理。
二、想象奇特,形象新奇。三,拟容取心,善用比喻。
四、感情强烈,爱憎分明。
五,辞章华美自然,文风浩荡恣肆。
《庄子》代表作品《逍遥游》。
1、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的题意:“逍遥游”就是自由自在、毫无牵挂、不受任何约束的一种精神遨游。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社会的彻底超脱。他从齐物我、齐死生的观念出发,幻想出一个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而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臆造出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典型,声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他把无人无我、效法自然、毫无人间烟火气的所谓“真人”,奉为堪称师表的“大宗师”,藉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沉浸在虚构的精神世界里,自我体验超脱世界的“逍遥”之乐,即所谓“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当然,庄子的这种“逍遥游”,一方面是自己的理想追求,又隐现着耻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心态。
《荀子》的文学成就
一、荀子生平及思想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生活于战国晚期,赵国人。五十岁时,到齐国游学,于同侪中齿尊学高,“最为老师”,曾“三为祭酒焉”。后来有人向齐王进谗迫害,他就到楚国去了,曾担任过兰陵令。后来终老于兰陵。
战国晚期,兼并战争激烈异常,亡国乱君接连不断,面临国家安危存亡,大多数诸侯国的国君不去寻求富民强国治世的正道,而是“营於巫祝,信禨祥”,乞灵于鬼神。儒家学派的流裔鄙陋无能,只知墨守成规,对于当时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束手无策,而庄周这样的学者又无志于政治,对社会不负责任,“猾稽乱俗”。荀子对于这种情况非常痛心,“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系统地研究总结了各家学派的学说,吸取了它们的精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言,从而成为我国学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博大学者。
二、《荀子》的文学成就
荀子的著作,汉时称为《孙卿子》,三十三篇。唐代杨倞为之作注,改称《荀子》。今存三十二篇,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学说。荀子是我国先秦各个学术流派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教育、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文学方面,他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首先,荀子对于文学的作用的认识,比起前人,大大进了一步。他提出,文学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养成作用。其次,荀子使议论文的写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荀子》中的议论文论点明确,推论清晰,逻辑严密,结构谨严,说理透彻,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例如《劝学》,中心议题是鼓励学习,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素质,全身远祸。第二部分论述了学习的根本态度应该是持恒专一。第三部分讲述了学习的方法、步骤和对待求教者的态度。第四部分进一步指出学习应该完全彻底,取得真正的成就。文章紧紧围绕中心论题,层层递进,次第展开,说理全面而又透彻,议论精辟而又生动,论据充分,气势雄宏,充分展现了荀子议论文的特色。
不仅单篇文章是这样,而且,文章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也是这样。例如:《劝学》第一部分提出的分论点是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素质,全身远祸。这一部分又分为五层进行论述,每一层都能围绕这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同样表现出了绵密严谨,全面透彻,详尽清晰的特点。
第三,使用譬喻,形象生动。
第四,荀子还大量地使用排比句,对偶句,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注意句子的音节结构,使得文章便于诵读;遣词用语更是千锤百炼,极具匠心。例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 一也。
这段话气势充沛,语句精炼,排偶工整,形象生动,节奏明快,简直是诗一般的语言。
《韩非子》的议论文
一、韩非生平及思想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是韩之诸公子。曾师事儒学大师荀况,与李斯是同学。战国末年,韩国屡遭强秦侵凌,丧师失地,韩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之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万余言。”这些阐释法治理论的文章传至秦国,深受秦王政的赞赏。韩非至秦,上书秦王,主张率韩伐赵。李斯、姚贾出于嫉妒,在秦王面前谗毁韩非,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因将韩非下吏治罪,后被李斯害死在监狱中。
韩非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学说对整个中国古代统治和传统文化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他站在法家的立场上,适应着历史的发展趋势,完成了专制集权的法治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专制的重要政治思想工具。韩非思想中的历史进化论观念、严刑峻法的主张、循名责实的思想,成为秦王统一天下以及历代君主励精图治、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具有进步意义。从消极方面看,他的理论崇尚暴力,不讲怀柔,主张对下层百姓实行残酷镇压,则是反动的,容易激化矛盾,引起下层百姓的反抗,秦王朝的灭亡就是明证。汉代以后的统治者在确立封建伦理纲常和儒学为统治思想以后,韩非学说失去其显赫地位。有些统治者只能引用其术,韩非的学说被视为异端。
韩非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载韩非子55篇,今本《韩非子》也是55篇。综合历代学者考证,《初见秦》、《有度》、《饰邪》3篇确非韩非所作。
四、韩非的文学成就
韩非对于文学的贡献首推议论文的写作。
(一)、议论文的成就
第一,他的议论文,逻辑谨严,议论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韩非子的议论文,思想敏锐,辩锋犀利,具有很强的战斗力。第三,韩非的文章描写细致,剖析深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第四,韩非的散文具有冷峻的风格。
五、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尤其是成书于战国后期的专论体说理 文,在说理文的模式上、体制上、说理方法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影响。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他们都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还在文中贯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先秦说理散文中,寄寓深刻的寓言、譬喻,常有抒情因素。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是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学意味,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第二、先秦说理散文大多分析透彻,议论纵横,而不同的作品又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如韩愈、苏轼的散文受孟子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与庄子散文艺术有渊源关系;李白、苏轼、曹雪芹都受庄子影响;贾谊晁错刘禹锡王安石等人的创作中,也不乏荀子文章的风格;《韩非子》的风格在后代许多作家的议论文中也有表现如柳宗元、王安石的文章。
第三、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常见的语言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在先秦说理散文中都已有成熟表现,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语言修辞。先秦说理散文还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成语,其中有些还活在现代语言之中。
屈原与楚辞
本节讲授楚辞含义、结集及楚辞产生的原因
一、楚辞的含义
“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说明这一名称形成于西汉初年。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它已具有三重涵义:
第一,诗体。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的一种新的诗体。
第二,作品。指战国时代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一些汉人用上述诗体所创作的一批作品。
第三,书名。指汉人对楚国人、汉人所写诗歌辑选而成的一部书。
二、《楚辞》的结集
《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出于一个时代,它是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们逐渐纂辑增补而成的,自战国至东汉,历三、四百年,共分五个阶段:
一、先秦
离骚
第一
屈原
九辩
第二
宋玉
纂辑者可能是宋玉。此为《楚辞》雏形。
二、西汉武帝时(前140前后)。增辑作品七篇:
九歌
第三
屈原
天问
第四
屈原
九章
第五
屈原
远游
第六
屈原 卜居
第七
屈原
渔父
第八
屈原
招隐士
第九
淮南小山
增辑者为淮南王宾客淮南小山,或即淮南王刘安本人。以上九篇作品的合集,是淮南王刘安以后、刘向以前的《楚辞》通行本。
三、西汉元帝、成帝时(前48~前8年间),增辑作品四篇:
招魂
第十
宋玉
九怀
第十一
王褒
七谏
第十二
东方朔
九叹
第十三
刘向
增辑者为刘向。
四、班固以后、王逸以前(100年前后),增辑作品三篇:
哀时命
第十四
严忌
惜誓
第十五
贾谊
大招
第十六
屈原或景差
增辑者已不可考,既不出于一人之手,也不在一个时期,而是在较长的时期里由不同的人一篇一篇地陆续增辑而成。以上十六篇作品的合集,就是王逸作《楚辞章句》时所据的十六卷《楚辞》本。
五、东汉后期(100~150年左右),增辑作品一篇:
九思
第十七
王逸
增辑者为王逸。王逸撰《楚辞章句》,并附入自己的作品《九思》,成十七卷,即后世流传的十七卷本《楚辞》。
逮及宋代,因其篇第混併,乃考其人之先后,重定其篇第,即:
离骚
第一
屈原
九歌
第二
屈原
天问
第三
屈原
九章
第四
屈原
远游
第五
屈原
卜居
第六
屈原
渔父
第七
屈原
九辩
第八
宋玉
招魂
第九
宋玉
大招
第十
屈原或景差
惜誓
第十一
贾谊
招隐士
第十二
淮南小山
七谏
第十三
东方朔
哀时命
第十四
严忌
九怀
第十五
王褒
九叹
第十六
刘向
九思
第十七
王逸
这就是宋代以后通行的《楚辞》版本。而《楚辞》一书的纂辑过程与篇目内容,也透露了“楚辞”二字的意义:即屈原辞赋以及宋玉以下汉人的伤悼屈原、以事名篇的拟骚辞赋(或骚体赋)。
三、楚辞产生的原因
楚辞,是战国时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及汉代一些文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这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在诗歌史上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楚辞的产生,既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又是楚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
第一、中原文化的影响。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民族兴起之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秦汉大一统,最终完成了南北文化的汇融,也由此形成了伟大的汉族。
处于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的楚国,在文化渊源上和政治思想方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一致性。
第二、楚国的地理因素。楚国的经济条件要比北方优越,物产丰富(举《重耳之亡》中重耳与楚成王的对话为例),人们谋生比较容易,不必像北方人整天从事单纯维持生存的活动,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更复杂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南方秀美的奇山异水也能陶冶人们浪漫的情思。和北方人比,较少受生活和礼教的压抑,这样,个体意识相应就比较强烈。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趣,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在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点。
第三、楚国风俗习惯的因素。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楚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重淫祠”(《汉书·地理志》)楚怀王曾“隆祭礼,事鬼神”,并且企图靠鬼神之助以退秦师(《汉书·郊祀志》)。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给人以神秘的感受。甚至《离骚》中,也有“陈词”、“占卜”、“降神”,也借用了民间巫术的方式。
第四、楚地歌谣的影响。楚辞的形成,从直接因素来看,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楚国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区。《楚辞》等书中的《九歌》、《九辩》、《阳春》、《白雪》都是当时楚地的乐曲名目。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诗,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另外,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歌谣是配曲歌唱的,但楚辞有的篇目如《九歌》、《离骚》、《天问》等都很长,显然不适宜歌唱。汉朝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表明读楚辞不象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 30 诗中的“吟唱” 形式。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五、屈原的贡献。“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
屈原的生平、思想和作品
一、屈原的生平
屈原,名平。生活于楚怀王、楚顷襄王时代,顷襄王三年(前296),怀王客死于秦而归葬,“楚人怜之,如悲亲戚”,楚人由是怪子兰劝怀王入秦,客观上则肯定了屈原判断之准确。子兰乃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怒而将屈原从汉北放逐到江南地区。屈原“上洞庭而下江”,辗转沅、湘一带,故都日远,长年不复,“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于无可奈何之际,自沉于汨罗江中。
二、屈原的思想
第一、忠君爱国。他对楚国怀有“深固难徙”的钟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深沉眷恋情绪,本国没有希望,甚至遭祸殒身,但他仍然希望存君兴国;受到疏远、流放之后,他怨君更忠君,将“俗之一改”寄希望于君之一悟,因而有恋阙思君、表白陈情的倾诉,有抨击群小、以显己美的对比。
第二、独立不迁。屈原廓其无求,头脑清醒,独立于世,横而不流,他追求正直、光明,鄙视周容、佞曲,即使备受摧残,穷困茕独,谣诼攻击,无人支持,也不改弦易辙。为了美好人格、操节的保持,他牺牲了欢乐、升擢,也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更牺牲了比生命还看重的“修名”。
第三、上下求索。对理想、对真理、对美政的追求,执著不懈,不屈不挠。第四、好修为常。屈原说过,“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一篇《离骚》,言修者凡十一,志行高洁,仍不断磨炼、提高、完善。与众不同的是,屈原汲汲以求的是以上四项的“全能”,力图将执著不舍的深切眷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好修不懈的崇高品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模式、完人模式,是屈原的伟大、独特之处,亦是其痛苦、悲剧之源。因为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气氛、屈原是无法进行“全能”操作的;若要操作,必有舍弃;若不舍弃其中一部分,则不仅不能实现、实施、尝试,而且连自身也难以保全,所以就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难以解脱。屈原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面临的已不是“进与退”、“仕与隐”、“成功与失败”的选择,而是“玉碎与瓦全”的选择。屈原克服了短暂的思想动摇,始终坚持“全能”,决不轻易舍弃其中任何一项。因此以其生命与“修名”为代价,为我们自塑了一个完美的人格典型;屈原的悲剧,正源于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他的矛盾,正是他的人格的体现、他的“美”的张扬,而他,也就成了民族精神的完美象征。
三、屈原的作品
《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5篇。《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未列篇名。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载也是25篇,为《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夫》,而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对这些作品的真伪,历来说法很多。现在一般认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二十三篇为屈原所作,《远游》、《卜居》、《渔夫》伪托的可能性大。
关于屈原作品的分类,姜亮夫分为三类解读:《离骚》、《九章》等为一组,大多有事可据,是屈原创作重心,带有自传性,乃情愫与事实之纠合而成篇;《天问》为一组,是屈原思想与学术造诣、批判精神的表现;《九歌》为一组,从民间祀神乐曲整理加工而来,是代人或代神表述,更多地显示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而《离骚》、《九歌》两组,构成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离骚》题旨与内容
一、创作时间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372句,2400余字,是中国古代最为恢宏的抒情诗篇。其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史记·屈原贾 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官大夫靳尚之谗而被怀王疏远,“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也 认为《离骚》创作于楚怀王疏远屈原之时。
三、《离骚》的内容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以这样明确的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到严重挫折,面临个人的厄运和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屈原心灵历史的记载,是一篇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首先从自叙平生着笔,历数内美,论修明志。他有众多的“内美”,如出身,姓同楚王;降生,幸逢大吉;得名,名嘉字懿。但“又重之修能”,通过江蓠、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香草的采集、佩带,说明后天的努力,博采众善,自我约束,锻炼与完善。同时,在汲汲自修的过程中,还带有春秋代序、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季节更替,日来月往,激发了诗人的敏锐感受力,乃至于一草一木的细微变化,也会引起诗人的时间忧虑,故《离骚》一则曰:“老冉冉其将至兮”,再则曰:“及荣华之未落兮”,三则曰:“恐鹈鴂之先鸣兮”,四则曰:“及余饰之方壮兮”,五则曰:“及年岁之未晏兮”,这比兴与直陈的交互表现,凝聚着诗人人生追求的可贵的时间意识。
其次,诗人全力揭露群小丑态。而其目的又是以明其节,以申其志,冀君明辨,所以对楚怀王的表白是通过对群小的抨击来实现的。屈原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则自然会埋怨君王糊涂,听信谗言,不辨曲直,前后不一,变化难定。而
抨击群小,既历举其罪过:竞进贪婪,不厌贪求;投机取巧,违背法度;背直追曲,苟合取容;嫉妒贤良,造谣中伤——这就是屈原所处的溷浊环境,他手指着群小,眼看着君王,既表白自己,又求君明鉴:美德善行,反而成了牵累;博采众善,反成罪过!自伤自叹之余,又将哲学视野从狭小的空间——楚国宫廷斗争飞越到悠久的时间:道不同,岂止不相为谋,简直冰炭不能相容;正直与邪曲怎能和平相处?小人得志,贤良受气,自古以来,不乏其例,有什么不能理解呢?既然为了理想与人格,受到打击与诬蔑,付出沉重的代价,也就不应该半途而废。所以再次表示:余心所善,九死不悔!即使忍尤攘垢、溘死流亡,即使郁邑侘傺、穷困失路,也在所不惜!因为为清白、为正义而死,正是前代圣人所嘉许的!这震憾人心的独白,是屈原用自己的生命、乃至自己的一切铸就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宣言。
接着,《离骚》则从“为臣”的角度,转到“为君”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平民很少涉及的“君王世界”。为了使怀王醒悟,频频引证古代圣贤之遗训,又以亡国之君为鉴戒,导君先路,从而构成了古代统治者正反人物形象系列。正面有:汤、禹、周文王、周武王,三代开国之君之所以政兴名显,千古敬仰,是因为他们为政以德,圣哲茂行,具体表现为:谨慎敬畏,专心治国;遵循法度,毫无偏颇;举贤授能,黜退佞邪。反面有:启、羿、浇、桀、纣等,这五人之所以亡国危身,为天下笑,主要是为政失德,具体表现为:沉湎声色,康娱自纵;淫游佚畋,暴虐常违;菹醢贤能,听信谗佞。在两个系列中,屈原写正面人物虚而简,写反面人物实而详,有利于劝戒、开导怀王:盛衰之理在于人事,而人事又集中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而人君之德又集中在自我约束、自我节制、严格要求自己上。《离骚》还反复叙述尧、舜耿介得路,三后用人唯贤,尤于汤、禹、武丁、文王、齐桓公举贤授能,不拘一格,君臣相得,遂建功业而欣欣羡慕,反复称道。屈原的苦衷与渴求,于此可见。
再次,《离骚》通过上下求索抒发了自己“进”与“退”的激烈思想斗争。诗人虚拟了一个“知音” ——女嬃劝导自己,希望自己随和顺从,作一些让步,正所谓“退后一步,海阔天空”。但诗人不能接受劝告,故到古圣大舜那儿陈词,结果意气风发,驾龙乘凤,凭风飞行,寻求理想。这次行程声势浩大,仪从颇盛,有白龙、凤凰、日御羲和、月御望舒、风神飞廉、雷神雨师相助,不仅浩浩荡荡,堂堂正正,而且日夜兼行,风驰电掣。“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天庭云霞的美好景观令人神往激动,但等待诗人的却是毫无精神准备的冷遇:天庭守门人漠然而视,不予理会,无法与上帝沟通相见。所以诗人再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慨:为什么天上人间都是这样混乱污浊,压制贤良,嫉妒高才,贤愚不分,是非颠倒?气愤之余,又决不愿轻易放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下文“三求女”来看,从“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之表喻与本旨对应来看,求女,即求君,求理想的实现。若从深层思考,屈原追求的,正是他的人生选择与价值取向:深固难徙的国家观念,君臣相得的美政标准,独立不迁的人格准则,好修为常的道德规范。
最后,《离骚》抒发了“去”与“留”的矛盾与斗争。诗人在求女失败、上天入地无路可走的时候,请灵氛占卜,其结论为:出必有合,于楚无望;诗人怀疑,又请巫咸降神,结论为:远逝择君,速去可成。诗人因“恋楚情结”而生犹疑,继而自念,感到恋楚有祸,国无知音。三层推进,如出一辙,反复渲染“必去”之理念,正是势在必行——于是诗人“历吉日乎吾将行”,诗人充分描写了
这次出行的准备、原因、路线、地点,尤其渲染其行色:车马之盛,仪从之众,山川之广,心情之怡,而末四句则如苦人得喜梦,乍然惊醒,写出行的结果:“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因留恋楚国、行而复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屈原作出去楚决定是他保美质、为美政的唯一出路;但强烈的乡国之恋始终使他狐疑犹豫,不忍去楚;在“势在必行”这个理论基础上作出的“行而复止”的伟大举动,是诗人剖明心迹、感悟其君的深刻而独特的一种方式,更是他的“恋楚情结”的必然表现。
本节讲授《离骚》的思想、艺术成就
一、《离骚》反映的思想
第一、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
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对屈原所说的“美政”,如果冷静的看,我们只能说这是超越现实的理想。诗人所推崇的“三王”之政,“尧舜”之治,实际上是儒家虚构的产物;他一再提出的以民为本、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等政治主张,在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般的原则虽然已经得到普遍赞同,但在实际统治中,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行。而屈原却始终要求以他理想中的“美政”改造楚国,并以此照出楚国政治的黑暗,批判楚国君臣的昏庸和贪鄙。当他认识到美政不可能实现时,就宁可怀抱理想而死。我们决没有理由指责屈原的“偏激”,指责他的理想“不切实际”。因为理想本身是照耀人类前进的光芒,为理想而奋斗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得以摆脱平庸苟生的伟大精神。
第二、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感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临睨夫旧乡,蜷局顾而不行。对屈原的爱国精神,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屈原的爱国和忠君连在一起,二者密不可分,楚怀王已经昏庸胡涂,楚国已经毫无希望,所以屈原没必要那么深深地爱着他的楚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屈原的爱国是一种狭隘的观念。当时秦统一六国已经是大势所趋,屈原要“存君兴国”,是不现实的,只能是悲剧的结局。这两种看法都有一些片面性。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我们只能把屈原的爱国精神放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考察。在那个时代,君国一体,屈原也只能把振兴楚国的希望寄托于楚王身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可厚非。而且他的爱国还有爱民的因素在内,面对着“虎狼之国”的秦国的侵略,屈原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忧心如焚,如果像苏秦、张仪之流那样“朝秦暮楚”,屈原完全可以名利双收。所以屈原的爱国,没有一点为自己的私家利益的因素,完全建立在为国家、为人民(包括楚王)的基础上,而且为了祖国和人民以死殉国,如此深沉执着的爱国感情,何等坚贞!何等纯洁!因此对屈原的爱国精神应该给以充分的肯定。
第三、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改度。
屈原在作品中满怀忧愤,责数楚王之昏惑,揭露世俗之混浊,痛斥群小之邪僻,表现出可贵的批判精神。对此,班固评价说他“露才扬己”,“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北朝颜之推说“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他们是站在封建正统和儒教的立场上评价屈原的,这正好从反面说明了屈原的批判精神之可贵。如果当时屈原面对不幸的遭遇而委曲求全,一味退让,也就没有后世人们心目中伟大的屈原的形象和不朽的诗篇《离骚》了。应该说,屈原的那种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在中国古代奴气十足的专制社会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它对后世一些正直的文人有很大的影响,如司马迁、李白、韩愈等。他们正像鲁迅所说的,是“中国的脊梁”。
第四、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屈原的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与他高贵的出身、不断的品德修养等因素分不开。诗人在《离骚》中抒写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丑、恶的无情鞭挞,倾诉了坚持操守、九死不悔的坚定意志,表达了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顽强决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诗人意识到自己和他所属的群体——楚国贵族集团——完全处于对立状态时,不仅没有恐惧感,反而产生了一种自豪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他在孤立中看到自己的高大,而对孤立他的社会投以蔑视。其峻洁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但还应该看到,屈原的峻洁人格在当时的楚国是超前的。超群意识与忠君意识的结合,不能不说是酿成诗人悲剧的一大心理因素。而从根本上说,诗人的悲剧乃是其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其人格依附于君主的矛盾冲突的必然结局。
五、《离骚》的艺术成就
第一、灵均形象的塑造。在屈原作《离骚》之前,文学作品多属集体创作。《诗经》中虽有个别作品可知作者,但他们只是因时感时偶一为之,并非自觉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者。至于诸子之文,多系一家一派学说之荟萃,且大多不出于个人之手。屈原的出现,则意味着我国文坛上第一个自觉的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的产生。诗人以自我为原型,成功的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这位名曰“正则”、字曰“灵均”的主人公,就是屈原自己。这位主人公有高贵的家世,奇特的诞生,非凡的气度,美好的品格,高尚的志趣,缤纷的服饰,独特的爱好,有高洁的人格,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有九死不悔的无畏精神,有深挚的爱国感情和与邪恶势力绝不妥协的斗争意识。诗人用满腔的心血所塑造的这一主人公的形象,成为后世人们所景仰、敬慕的崇高形象。
第二、创作方法的突破。《诗经》奠定了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古代神话则是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屈原继承、发展了《诗经》、神话的优良传统,其《离骚》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而以浪漫主义为特色,二者的完美结合,不仅标志着创作方法的突破和发展,而且证明了屈原无愧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诗
人以极富个性化的笔触,真实而深刻的揭示了战国后期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楚国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混浊;通过灵均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真率的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感情。而更令人赞叹的成就则是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火样的激情,飞腾的想象,奇幻的意境,瑰丽的文采。这在诗中上下求索,四方神游的描写中,表现尤为突出。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真所谓“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极开阖抑扬之变,而其中自有不变者存。”(刘熙载《艺概·赋概》)任想象展开翅膀,飞腾于九霄云外,与风雷结伴,共凤凰翱翔,忽东忽西,变幻无穷;而一颗赤子之心深深眷恋着满目疮痍的祖国永不改变。
第三、表现手法的开拓。屈原继承并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比兴手法的运用作出了重大开拓,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增添了异彩。诗人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这就突破了《诗经》以借物抒情为主要特点的比兴手法的局限。《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创造出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意象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正如司马迁所评价的:“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实开后世诗人以情寄物,托物以讽的先河,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发展。
第四、形式和语言的创新。《离骚》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的新形式。较之《诗经》,扩大了结构,增加了容量,有利于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和热烈奔放的感情。大量采用楚地方言(如:羌、蹇等)和联绵词(如:陆离、婵媛、逍遥、相羊、委蛇等)、迭词(如:冉冉、岌岌、邈邈等)以及对偶等语言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美,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至于“兮”字的运用,则更令人注目。多置于句尾,隔句一用,切合感叹抒发幽愤感情的语气。极富抒情味和感染力。这一特点,可说是“骚体”的标志之一。
第三篇:先秦文学读后感
读先秦文学之感
中国文学起源甚早,殷商时期已经有了初步定型的文学,也开始产生了书面文字。殷商和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之辞,以及《尚书》中的某些文诰,是散文的萌芽。《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叙事散文和诸子的说理散文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达到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西周的诗歌总集《诗经》,以现实主义精神、比兴的艺术手法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战国后期诗歌创作出现了个人独立创作,产生了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先秦文学是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诗歌、散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都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文学发展丰厚而坚实的基石,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光辉而良好的开端。怀着激动与敬仰,翻阅之后感慨颇多。
一、先秦之“所谓伊人”
先秦女子的风貌,对于今人,实在是一片朦胧的烟雾。
那些美丽的佳人,在两千多年前究竟如何活法?她们的情感方式,她们的婚姻方式,她们的劳作方式,她们在族群中的地位,她们对男子世界的介入深度,乃至她们的衣着,她们的谈吐,她们的独特礼仪,她们与男子的交流方式等等等等,都对今天的我们有着一种独特的历史魅力。毕竟,我们对由男性世界主宰的历史大事,大体还算有着一些起码的了解;可是,对于远远消逝于历史烟尘的先秦女子世界,我们的了解就太少太少了,少得无法完整地叙述任何一个基本的细节。这种情况,文化界也未必好得了多少。至少,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扎实地具体地开掘与描述先秦女子世界的著作。
不仅仅是关于女性的直接史料的简约、缺失、断裂、错讹。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相关事件、生活方式与社会精神,对于两千余年之后社会生活已经变形太大的普通人,早已经成为难以想象的谜团。惟其如此,要将先秦女子们奔放鲜活的生命状态再现出来,所需要的功力,与其说在“伊人”本身,毋宁说在对那个时代社会土壤的了解、理解与再现。
无论是哪一种文体,这都是一种结结实实地挑战。我从开始关注先秦时代,到全副身心浸泡于先秦时代,历时二十余年,期间浏览过许多关于中国古代女性的书籍;客观地说,还没有见到一本书敢于深入地具体地将视野投放到先秦时代,普遍性地展现先秦佳人的生活与精神。当然,以个别远古女性为主要角色的历史小说不在其中。因为,这种女性小说不是展现远古时代的女性群体的普遍风貌,只是一个艺术的“点”,而我们需要的是历史的“面”。
历史中的每一滴泪都凝着被遗忘的事,纵使优美如《蒹葭》,背后也有那样一段让人唏嘘的岁月。然而唏嘘不停的只是我们这些隔河看柳的家伙,历史当事人反而不会成天兴叹,痛苦的砂砾已在蚌肉间磨砺成璀璨的明珠。古人的生活比我们艰难得多,而他们心里留下的不是血泪苦涩,而是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会发现,愈是辛苦的民族,愈能绽放美丽——艰苦的周人在周原上摘下一片苦菜,竟然能嚼出饴糖的甘甜。在危机四伏的岁月、在不遑起居的日子,他们竟深情地唱出凤鸣高岗、桐生朝阳的诗意„„同样,苦难远甚于周人的秦人,他们的内心深处也长着一片至美的苇丛。
读先秦的散文和诗歌,可以感觉到以《诗经》的优美篇章为风帆,一个个先秦佳丽翩翩地从远古走来。她们彰显着天地玄黄的深衣裙裾,她们舒展着佩玉伴奏的优雅步态,她们如云的秀发与高高的发簪,她们率真而奔放的神态,她们如同男儿一样奔赴战场,她们操持井舂桑麻庖厨,她们生儿育女又匆匆下田„„凡此等等,都在浓郁的诗风中展现着独特的社会风貌,挥洒着个人、家族及国家的命运,奏出一曲曲简约厚重的旋律,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耳畔。
二、先秦文学之诗歌别样感觉——穗歌为例
【穗歌】
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
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里有个故事:齐景公造长庲台,台成这天,景公觉得还不够漂亮,想派人去装饰一番。还没有来得及分派人手,天下雨了,齐景公和晏子进屋,为庆祝高台造成,一起饮酒。齐景公特赐晏子做在自己对面,下面有歌妓歌舞助兴。两人喝酒半酣,晏子对齐景公说:“愿作歌为大王助兴。”齐景公说:“大善。”于是晏子作歌。唱完这歌,泪流满面,又就着堂下的音乐手舞足蹈,跳起舞来。齐景公起身走到晏子面前说:“今天先生能够赐教寡人,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我要谢谢先生。但愿先生以后能够时时提醒我,使我能够少犯错误。”于是撤了酒席,断了装饰长庲台的念头。
晏子唱的歌就是我们这里的这里的《穗歌》。“穗乎不得获”后人认为当作“禾有穗兮不得获”,这样一改之后,于全诗来看,意思没有大的改变,读起来要协调一些了,不过似乎有点不合古人质朴、不太家雕饰的古意。这里不讨论改与不改的优劣,就原诗来看看晏子究竟说了什么,会泪流满面,而齐景公会因为这么一首诗而罢长庲之役。
“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如果用现在的说法也就是说:田里的庄稼没有收割,秋风一刮就全部掉地里了。殚就是尽,全部的意思,如我们说“殚心竭力”也就是尽心尽力的意思。零落,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特别是喜欢婉约词的朋友,更是经常读到零落。零就是凋零,凋落的意思。如《楚辞•远游》:悼芳草之先零;《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差人之迟暮。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这里的零就都是零落的意思。“飘零,凋零”等等都是这个意思了。
庄稼成熟了就要收割,如果太晚了,收割的时候一碰就掉,会损失不少。这里就有问题了,为什么庄稼会零落呢?为什么农人不去收割庄稼呢?这就要看后面这两句了。
“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也有简化成“风雨之,拂煞之,靡弊也”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明白了,原来这禾之穗的零落是因为有风雨的摧残,正如古人常说的“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这里就是“秋风秋雨拂杀禾”了。拂,原本类似于拍的意思,轻轻的,随拍随过,所以我们经常说清风拂面,拂拭等等,都是这个意思。最后,结到最后一句,也就是晏子作歌的初衷所在:“太上之靡弊也”。“太上”,这里的太上不是《老子》的“太上不知有之”的太上,老子的太上是最好的的意思,而这里的太上是在上位的人的意思,比如太子本是指大子,这里太上可以简称上,但由于是歌,一个上字唱起来不顺,所以增一字作太上。
这里的靡弊是什么意思呢?还是先从《晏子》一书里找个说法:《晏子》曰:“景公起大台,岁寒,役之冻馁者乡有焉,公延晏子坐,饮酒乐,晏子歌曰:庶民之冻,我若之何,奉上靡弊,我若之何,歌终,喟然流涕,公止之曰:子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罢。”这个故事也和这里的类似,说的就是齐景公要大兴土木,晏子作歌来讽谏,似乎本来就是同一件事的两种不同的说法。晏子在这歌中说“奉上靡弊”,我们可以靡弊大概是什么意思了。《艺文类聚》里说:“国家靡弊,则车不彫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镂,君子不履丝履,马不常秣。(靡弊,赋税极也。雕,画也。几附缠为圻鄂也。组縢以组饰之也。组以铠,饰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靡弊就是赋税重的意思。穗之零落,不仅是风雨拂杀,更是太上靡弊的缘故,所以晏子在这里会痛哭流涕了。而齐景公明白这些后,就断绝了自己的兴建土木的相法。
这诗到这里已经讲完了,本来也可以不再讲下去,但是我们刚刚也知道,《晏子》里已经有两条晏子进谏的记载了。而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整部《晏子春秋》里,晏子进谏的次数远远不是这个数字。《晏子》卷
一、卷二专门讲谏的,记载的晏子进谏共有五十条。从齐景公喝酒到穿衣服到养勇士,我们看到晏子无时不在进谏。据《史记》说,晏子本来就是“节俭力行,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而在思想上,将晏子归在道家和法家、墨家里。人君总是时时有值得规谏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规谏的人,就不免犯错误了。贤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征辽东失利后,还慨叹:“如果魏征在世,一定会阻止我征辽东的。”晏子死后,谁来规谏齐君?齐有晏子,那没有贤如晏子的他国又有谁来规谏国君呢?
晏子还有《岁暮歌》与此类似:“岁已莫矣。而禾不获。忽忽兮若之何。岁已寒矣。而役不罢。惙惙兮如之何。”
天下,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以天下奉一人,奉其言为金科玉律,奉其行为万世师表,千年前有之,百年前有之,五十年前有之,三十年年前也未可幸免,今天呢?明天呢?
三、蓦然回首,我们需要先秦诸子们
人类是伟大的,但从未改变其“苇草”般脆弱的自然属性。人类摆脱并超越了自然种群,高歌猛进,挑战一个又一个的极限,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可是,高处不胜寒,再次审视自己,却发现每一个个体仍然是如此渺小,如此脆弱,如此有限,如此受限,这与思想崇高、追求无限人类共性形成了极大张力。如何超越生死,化解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冥思苦想,殚精竭虑。
中国的先秦诸子,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他们点燃了各自的文明之火,并使之沿着各自的独特路径薪火相传,蔚然大观于后世。
东亚大陆的季风吹拂着九曲黄河的两岸,莽莽苍苍的黄土地上奔行者我们的先哲。他们是一群“士”,一群敢为天下先的“士”。仰望星空,抚今追昔,他们思索着人间宇宙的悠悠万事,不仅要解苍生于倒悬,而且要泽被后世。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他们以中国式的睿智,描绘华夏民族的精神框架。他们的思想成果,既不同于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也不同于希伯来的宗教情怀,而是造就了重天道、尚人道、慎终追远、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文化基因,沉淀固化于民族的心理结构中。
那是一个盛况空前的时代。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各行其是,各有所长,又是兼容并蓄,汇涓涓细流为浩荡的江河,万古不息。
儒家厚重,重人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道家飘逸,重境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墨家朴实,重兼爱,“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法家严峻,重法度,“以法治国”“以刑去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我们的先秦诸子们,目光敏锐,神情坚毅,脚步坚实,时刻怀揣着的是火热的心,时刻牵挂着的是“人间世”。于是,他们没有成为神,也没有成为宗教领袖,却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导师,中华民族之有今天,要感念这些先哲们。
班级:中文1002班
学号:31007076 姓名:郑力
第四篇:先秦文学论文
先秦文学研究课程论文
题 目: “中庸”思想的美学特征
学 院: 行知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梁世栋 学号: 10016257 完成时间: 201
2年 12 月 27 日
“中庸”思想的美学特征
【论文关键词】中庸;基本内涵;审美特征;儒家;道家;《周易》
【论文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中庸的审美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着重分析了儒家、道家以及《周易》在中庸思想理论方面的异同,突出了中庸理论思想在我国社会文化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并一直贯穿在中国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一、“中庸”的基本内涵
“中庸”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概念之一。它的形成,与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有着密切联系。“中庸”的思想,最早是由于音乐要求音声和谐而提出的,到《礼记·中庸》,则将其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般认为,所谓“中庸”,它所强调的是位置的守中、行为的适中与恰到好处,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的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对立的两个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反映在思维模式上也就是合二为
一、对立中求统一的思想。
《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由此发展出阴阳、乾坤、天地、上下、男女等无数对相对相成的因素构成了宇宙和人生的万事万物。在《周易》中构成“中庸”这一美学思想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
个方面。其一是“天人合一”,认为人道与天道、地道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上、下经都是由天及人、天人不分的。其原则是要求人的行为符合天道,做到与天无违、以德立世。其二是“阴阳相济”,《说卦传》曰:“易以道阴阳。”阴阳之道是《周易》的核心,也是其“中庸”思想的立足点和载体。它实质上表达的是一种事物和谐共存,以求状态均衡的哲学诉求。其三是“执两用中”,也就是在事物的两端之间,不偏不倚,惟取中正。执两用中,以中正为贵,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正与两端保持等距离,是最完美的均衡状态,无论偏向任何一端,都将破坏均衡,同样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中庸强调的是一种融合、交汇,要求事物之间求同存异、平等共生、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中庸是各种对立的、有差异的因素的统一,而使这些因素达到统一的思想基础,就是阴阳、五行的观念。所谓五行,就是以金、木、水、火、土为五种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了万事万物,阴阳、五行的观念,与世界上其他古代文化发源之时的一些观念一样,是古人为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结构和运行规律,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他们所认为的最基本的东西。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自然、社会、人生都可以排列在同一个序列,尽管有对立、有差异,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有着沟通和统一的基础,也就是有了使它们达到中庸的基础。
二、“中庸”的审美特征
中庸的审美特征与中庸文化密切相关。关于中庸的本义,《中庸》
开篇是这样讲“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见,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学问,是讲究如何与人合作,合作的时候怎样才能够维护自己与别人的共同利益的解决纠纷的学问。“中”是做人处世的基本态度与原则,而“庸”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中特定的规律。中庸不是和稀泥,它是对人类社会存在状态的一种理性分析与研究。为此,儒家提出用“礼”来规范人们的感情和行为。
中而有节、适度包容是说中庸作为一种尺度、一种标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都要对感情和行为方式加以一定的节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表现。人类最初宣泄感情的方式和其他动物没有多大差别。但是,社会文明的出现,使得人类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节制,人类既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和宣泄感情,又能对自己的感情加以节制,避免感情的泛滥,使内心保持平和宁静,从而促成人格精神的和谐。这就是中庸的积极意义。《诗经·关雎》写一个男子的浪漫情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有中肯的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的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现得太强烈。
中庸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灵魂。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一种冲虚中庸的系统,十分注重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圆融的、安定的、和谐的生活秩序,因此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冯
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说的“天”有多种涵义:一指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的天;二指主宰之天,即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地;三指运命之天,指人生中无可奈何的“命运”;四指自然之天,指自然的运行;五指义理之天,即宇宙的最高原理。与此相关的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包含有多种意义:宇宙观上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宗教观上的神与人的统一;伦理观上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和艺术观上的景与情的统一。就伦理来说,中国的“天人合一”主要是将人伦关系天道化,或者说使天道人伦化,从而建立起具有准宗教意味的政治道德系统,而儒家思想则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我国漫长的历史时期都处于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封建主义时代,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上天和皇权成为至高无上的象征,而人们的个体生存需求和思维没有自由表达的可能,人类对“上天”产生一种敬畏的感情,由此形成了人与自然的不断和谐,大自然是人类物质生活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寄托。所以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说明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在自然山水之间寄托自己的情趣,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宁静的理想境界。
三、“中庸”在古代各学派思想中的渗透
“中庸”是中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儒家、道家和《周易》是“中庸”美学的代表,他们对“中庸”的美学观念的理解各有其侧重
面。总的说来,儒家的“和”就是“中庸之美”,而这种“中庸之美”在孔子那里主要是指伦理道德中的和谐之美。道家的“和”观念表现为“道”即主要拥护的是“天”的和谐运行。道家把“天”摆在人之上,重“天”而轻人。“和”在《易传》中体现为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天”人之间的和谐之美,融合了道家的思想,但不同的是道家重“天”而轻人,而《周易》则重“天”更重人。
1、儒家:儒家讲“中庸”是从血亲关系、伦理道德和社会实效来谈,从美学角度来看,它宣扬的是一种“和合相善”的伦理美学。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仁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他们强调自我个体与社会整体的相互融合,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凸显人格的高尚与完美,把美与善交融统一,寻求审美与人生的契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呢?《说文》一书解释说:“仁,亲也,从人从二。”通过仔细辨析《论语》里“仁”的含义,可知“仁”乃是人人相伴相随之仁,是一个表明人际关系谐和的概念,是一种理想的交往关系模式。总之,在孔子的心目中,“仁”就是一种善的表示,也体现了一种美的境界。“仁”的概念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很早就与“美”联系起来了。孔子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并且强调指出:“里仁为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所谓“先王之道”,实质上是孔子心目中的“仁”的一种历史呈现。既符合礼的外在规定性又符合其内在情感的约束,并且不断地进行美德体验,仁就能转为“乐”。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以“仁”为乐的体验,既是一种伦理的理性体验,又是一
种审美的情感体验。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先秦儒家的审美观是肯定人的,对社会人生采取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态度,其审美的宗旨在于追求“天人合一”,要求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尤其是伦理实践达到这一境界。儒家的全部学说是人学,它所反复论证的是做人的标准以及如何做人,具有浓重的伦理色彩。它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是天道向道德化的转化,因而,天道也被道德化了。
2、道家: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论“和”是从“道”的“天人合一”来引出的。《老子》把道当作宇宙万物之源,即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道为宇宙运动的规律,所谓“反者道之动”,这说明以道为基本范畴的老子哲学,首先是从自然出发的。老子论道,也牵涉到人生社会,把道看成是贯融于现实人生的生活准则,这便是老子所谓“道之用”,德也。道为体、德为用,体用不二,整部《老子》是以道经与德经构成的。“道”偏重于从自然立论,而“德”则偏重于从人生立论,其中的自然、人生不可偏废的态度,是关于道的天人合一的一元论哲学。
然而,老子的“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纯自然的状态是人类最理想的状态,实行自然无为的原则是治理国家和社会、使社会摆脱文明所带来的种种灾难的唯一正确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子就把他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提升到了支配整个宇宙的高度,并依据古代已取得的某些自然科学知识,给以哲学的论证,得出了他所谓的“道”。
老子反对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之类的伦理道德,认为这些道德规范的产生正是个体与社会不和谐、不统一的表现,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要想恢复“大道”,即个体与社会和谐的理想,必须摒弃这些伦理规范和功利,这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对于社会的要求。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老子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主张,要求恢复到人的自然本性,像“婴儿”那样天真无邪,素朴无瑕。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一点,就铲除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天下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了。于是老子提出了他“小国寡民”的美好社会理想。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种自然主义和谐美的理想,却对根植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在政治舞台上失意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影响。
3、《周易》:《周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其中的《易传》体现了《周易》的精髓。《易传》在道家与儒家的“和”学基础上,将中庸之美发展为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即天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它继承了儒家的以“仁”为核心的中庸之美,同时也融合了道家敬天的“道统”思想。在《易传》看来自然有一定的运动规律,人也有一定的生存规律,那么只要人的生存规律与自然的运动规律相协调,人就能获得成功。《易传》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也是一阴一阳,一柔一刚,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对立的统一即构成“中庸”之
美,这是贯穿天道、地道和人道的一条总的规律。《易传》融合了道家与儒家“和”的思想精髓,而抛掉了两家的不足,形成了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易传》的中庸美学思想是对孔子的文与质、美与善的和谐统一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老子的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统思想的补充与扩展。因此,它既被儒家吸收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被后世道家吸收奉为圣典。正是基于此,它对中华美学的建构和艺术的创作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中庸这一审美形态,与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和中国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它是在具体的艺术、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同时也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规律以及生活、生产实践活动的观察和总结的成果,所以“中庸”之美在中国人的人生和美学思想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先秦文学诗经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②? 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④,在城阙兮⑤。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①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②嗣(yí)音:传音讯。
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④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作品鉴赏】 《国风·郑风·子衿》是《诗经·国风·郑风》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思念她恋人的感情。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之作,其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更是千古名句。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树枝挺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
【译文】
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蒌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恋情诗。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帐的愁绪。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⑴,灼灼其华⑵。之子于归⑶,宜其室家⑷。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⑸。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⑹。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⑷宜:和顺、亲善。
⑸蕡(fén坟):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⑹蓁(zhēn真):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1] 【作品鉴赏】
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其实含义很少区别。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朱熹《诗集传》释云:“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实际上是说新婚夫妇的小家为室,而与父母等共处为家。今以现代语释为家庭,更易为一般读者所了解。
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硕鼠:鼫鼠,又名田鼠,这里用来比喻剥削无厌的统治者。
贯:侍奉。“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三岁言其久,女,同“汝”,你,这里指统治者。
莫我肯顾:此处为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时可转为”莫肯顾我“,大意是你不顾我的生活。后文中的”莫我肯德“,”莫我肯劳“均属于此类情况。
顾:顾念,照顾。
“逝”读为 誓。“去女”:离开你。
适:到...去。
乐土: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下两章„乐国‟„乐郊„等也是同样的意思。按:这种地方只是世人的理想,在当时实际是不存在的。
“爰”(yuán):于是,在这里。
“所”:指可以安居之处。
德:表示感谢。用如动词,加惠。
“直” 同“值”:“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
劳:慰问。
“之”:犹其,表诘问语气。“永号”犹长叹。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 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叹呢?
在上古汉语里,“麦”念mie,“德”念die,“国”念gue,“直”念tie。【译文】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拼死拼活谁感激。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安乐地。安乐地呀安乐地,劳动价值归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自由自在乐逍遥!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诗经》中少有的几篇纯乎比体诗之一。比体诗的特点是全诗“以彼物比此物”,诗中描绘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描绘的形象没有独立的意义,而是以打比方来表意说理,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这首诗着重描述令人憎恶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劳而食的剥削者。通过这个比喻,把剥削阶级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识,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现。
这首诗共分三章,每章八行。采用重叠递进式的咏唱,表现了十分强烈的抒情性。第一章,首二句是对“硕鼠”的希求,希求它“无食我黍”。再下两句,指责“硕鼠”的刻薄。三岁,指多年。多年来我用粮食养活你,你却只管自己不顾我的死活。下四句,表示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安乐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感情有三次变化,一次比一次强烈!各节之间,由“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象征奴隶主的硕鼠,由食黍、食麦到食苗,一层比一层残酷,因而,奴隶们反抗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也一层比一层递进,一章比一章更为强烈!各章均重叠“硕鼠”,对剥削阶级贪婪、残酷的本性揭露无余,也强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切齿痛恨的仇视情绪与反抗行动。令后世读者为之叹息掉泪。它的思想性、战斗性都是十分强烈的。
这首诗的主要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表达了一种向往、追求没有剥削、压迫的人间“乐土”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的提出,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流传千古的比体诗,在艺术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喻体(硕鼠)选择得好。一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二是贴切、生动。所谓贴切,就是认真地概括喻体——老鼠和本体——奴隶主的共同点,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征。因此,一提到老鼠,人们便自然会联想到剥削人民的奴隶主,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作者又加以夸张,突出了“硕鼠”由于贪吃而体态肥硕,借以突出了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三是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用老鼠比喻剥削者,与作者的爱憎感情相一致。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在一辈辈的读者群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一成功的艺术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结构特点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不但写出了奴隶们的痛苦,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不但写出了奴隶们的反抗,而且写出了奴隶们的追求和理想。因此,它比单纯揭露性的作品,有更高的思想意义,有更大的鼓舞力量。
全诗分为三章,采用重叠的结构方式,反复唱叹。
借喻是其主要表现方法:被责骂的对象在正文中隐去,而用硕鼠来直接喻指替代,这种手法,使诗篇既委婉又富于形象性,富有感染力。
《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涩),胡取禾三百廛(缠)兮?
不狩不猎,胡瞻(粘)尔庭有县(悬)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纯)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孙)兮!
【注释】
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檀:青檀树,木坚硬,可作车料。
寘:同“置”。
干:岸,水边。
涟:水波纹。
猗(音yī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稼(音架):播种。
穑(音色):收获。
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
廛(音蝉),古制百亩。三百廛,三百户。
狩:冬猎。猎:夜猎。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县:悬挂,后来写作“悬”。
貆(音环):猪獾。形略似猪,又似狸。
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辐:车轮上的辐条。
直:水流的直波。
亿:万万叫做亿,古时十万也叫做亿。
瞻:向前或向上看。
特:小兽。《毛传》:“兽三岁曰特”
轮:车轮。此指伐檀木为轮。
漘(音脣):水边。
沦:小波纹。
囷(音qūn逡):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鹑(音纯):鸟名。
飧(音孙):熟食,此泛指吃饭。【译文】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貉悬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作品鉴赏】
本文将此篇作为反剥削诗歌看,对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及诗人身份,因史料不足难以确认,姑且保留拙作《诗经选注》的看法,即:这是伐木者之歌。一群伐木者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你一言我一语发出了责问的呼声。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头两句直叙其事,第三句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当伐木者把亲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的清澈水流,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目,也给这些伐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是刹那间的感受而已。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锁,又很自然地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从事繁重的劳动,没有一点自由,从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不平。因此接着第二层便从眼下伐木造车想到还要替剥削者种庄稼和打猎,而这些收获物却全被占去,自己一无所有,愈想愤怒愈无法压抑,忍不住提出了严厉责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第三层承此,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巧妙地运用反语作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剥削者冷嘲热讽,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本篇三章复沓,除换韵反覆咏叹,更有力地表达伐木者的反抗情绪外,还能起到在内容上有所补充的作用,如第二、三章“伐辐”、“伐轮”,便点明了伐檀是为造车用,同时也暗示他们的劳动是无休止的;另外各章猎物名称的变换。则说明剥削者对猎获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一概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表现了他们的贪婪本性。全诗直抒胸臆,叙事中饱含愤怒情感,不加任何渲染,增加了真实感与揭露力量。另外诗的句式灵活多变,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八言都有,纵横错落,或直陈,或反讽,也使感情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抒发,称得上是杂言诗最早的典型。戴君恩《读诗臆评》谓其“忽而叙事,忽而推情,忽而断制,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牛运震《诗志》谓其“起落转折,浑脱傲岸,首尾结构,呼应灵紧,此长调之神品也”,对此诗的艺术性都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这首诗三章都以叙述伐檀木起头,是当时干着繁重伐木劳动奴隶,一边劳动,一边想到社会的不平,而随口唱出来的歌声。全诗三章,采用了回旋重沓、反复咏叹的手法,使思想和感情得到畅快的倾泻。
《卫国木瓜》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
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⑤,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 【注释】
① 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报,报答。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匪:同“非”。好,爱。
④木桃:桃子。
⑤木李:李子。[1] 【译文】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1]
【作品鉴赏】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 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此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鄘风.柏舟》
题解:姑娘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
【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1,实维我仪2。之死矢靡它3。母也天只4!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5。之死矢靡慝6。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1.髧(dàn旦):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毛):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2.仪:配偶。
3.之:到。矢:誓。靡它:无他心。4.只:语助词。凉:相信。5.特:配偶。
6.慝(tè特):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发誓至死不另求!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发誓至死不变心!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作品鉴赏】
诗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只消看他披着两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这首诗反映了《诗经》时代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已 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齐风?南山》),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这是一个很新很有价值的信息。
这首诗还接触到一个更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无论古今中外,在择偶的问题上,母亲和女儿的意见往往不能一致。母亲相中的,女儿不屑一顾;女儿中意的,母亲坚决不准带回家来。
和《国风》、《小雅》中的多数篇章一样,这也是一首歌词。在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两章叠咏: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经说完,但只唱一遍不够味;所以第二章变易韵脚上的字,将同样的意思再唱一遍。实际上也就一支曲子,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这种形式,在当代歌曲中,也还是很常见的。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①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②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③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④[1]
【注释】
①相:视也。仪:威仪也。
②止:假借为“耻”,郑笺释为“容止”,也可通。
③俟:等。
④胡:何。遄(音船):速。【译文】
看那老鼠有张皮,可是人却没威仪。既然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可是人却没有行止。既然人无行止,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既然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1] 【作品鉴赏】
《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雨无正》“鼠思泣血”之鼠通癙,未计),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而此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至于所刺的“在位者”是谁,所刺何事,虽曾有过多种说法,但已无法考实,翻开卫国的史册,在位者卑鄙龌龊的勾当太多,如州吁弑兄桓公自立为卫君;宣公强娶太子伋未婚妻为妇;宣公与宣姜合谋杀太子伋;惠公与兄黔牟为争位而开战;懿公好鹤淫乐奢侈;昭伯与后母宣姜乱伦;等等。父子反目,兄弟争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没有一件不是丑恶之极、无耻之尤。这些在位者确实禽兽不如,禽兽尚且恋群,而他们却是骨肉相残。此篇诗人咬牙切齿,是有感而发。《诗经选注》曾指出:“《相鼠》一诗就是卫国统治者丑恶行为的总概括,有强烈的现实战斗性。”
此篇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第一章“无仪”,指外表;第二章“无止(耻)”,指内心;第三章“无礼”,指行为。三章诗重章互足,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诗经》重章的一种类型。此诗尽情怒斥,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所谓“痛呵之词,几于裂眦”(牛运震《诗志》);每章四句皆押韵,并且二、三句重复,末句又反诘进逼,“意在笔先,一波三折”(陈震《读诗识小录》,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与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