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B、知道平面镜成虚像,并且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C、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镜中像的位置。
D、了解生活中的平面镜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A、体验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B、通过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现象,归纳规律的能力。
C、在实验中观察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物理的对称美,并体验到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B、在用多种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探究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器(28套)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运用多媒体画面直观展示猴子捞月故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设疑。
二、新课教学
1.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大小的关系、距离的关系等(2)学生猜想建设:可能得出:A像与物在镜的同侧或异侧。B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或不等。C物体离镜越远像越小。D可能是实像或虚像。。。
(3)学生根据手边的器材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4)教师提问:看各小组的方案是否可行。适当点拨。(5)学生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教师巡查指导。(6)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教师给予评价。
(7)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同时解释猴子为什么捞不到井中的月亮(虚像)(8)教师讲解实像和虚像的概念。2.教学平面镜成像原理(1)运用反射光线找像点
(2)总结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3.教学平面镜的运用;:多媒体展示。(1)成像(2)改变光路 5.课堂小结:
第二篇: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了解它们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德育目标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
教学准备: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
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
2.学生分组实验
以上把教材的演示实验再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答: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4.应用知识
讨论:身高 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 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 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1)像高 1.6 m,像离镜 0.5 m。
(2)人后退 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 0.5 m。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
你们知道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其实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所以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
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分析可知:
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
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
4.由上可知:
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
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第二课时
(三)凸面镜和凹面镜
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
2.球面镜的分类
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凹面镜的性质
演示实验:用氦氖激光器平行射向凹面镜。
现象: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
结论: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我们知道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后能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是否平行射出呢?
演示实验: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
现象: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成平行光。
结论: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
b.凹面镜的应用
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
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
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
4.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性质
演示实验: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平行光入射凸面镜。
现象: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
结论: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
b.让学生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c.凸面镜的应用: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
3.球面镜的分类。
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四、板书设计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原理: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三、球面镜
1.定义: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
2.分类:凹面镜、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
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
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
应用
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
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
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
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第三篇: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
上传: cdfzlb 更新时间:2011-9-3 阅读: 135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2.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 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设计:
在这节课中,我按照“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思路来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不仅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通过设置习题,让学生运用实验结论去解答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以达到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教学用具:
演示用:平面镜、平面玻璃、玻璃支架、相同的蜡烛两支、水、火柴、烧杯、不锈钢勺子、凸面镜、凹面镜、激光演示器.学生用:平面镜、玻璃板、玻璃支架、白纸、纸三角、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剪刀、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利用投影展示]舞蹈演员在镜子前宛若双胞胎的照片、万花筒中美丽奇妙的图形、商场里的镜子使货架上的货物看起来琳琅满目。师:其实这里主要用到了咱们每天都接触到的镜子,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教师手拿一块平面镜,像这种表面平滑的镜子,我们把它叫作平面镜, 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我们今天就是要来探究平面镜是怎样成像的。师:平时咱们经常照镜子,现在请同学们再来照照镜子,注意观察自己和镜子中的人有何区别,包括自己和镜子中的你大小有何变化?左右有何不同?然后拿一些物体放在镜子前,看看有何变化?我们来说说看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和提出实验时应该观察的问题,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用板书记录如下: 生:像、物、镜面之间可能有关系 像与物左右可能相反 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等
物靠近镜面像变大,物远离镜面像变小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 像与物的颜色相同
所成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物体离开镜面像也离开,物体靠近镜面像也靠近„„„„„
师:我们知道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桌上的仪器,边实验边验证刚才我们提出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1)仔细观察自己握笔的右手在平面镜中的像,(2)观察自己手表的时刻;再观察手表在镜子里的时刻。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教师演示实验] 浇不灭的蜡烛.
(平面玻璃后,放一只烧杯,点燃两只蜡烛,分别放在玻璃板前面和玻璃板后面的烧杯中,向玻璃板后面的烧杯中倒水,透过平面玻璃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烧杯中点燃的蜡烛没有浇灭)师: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肯定学生的分析.
师: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是什么?
(移动玻璃后面的蜡烛,给学生启发.为可用“物”来替代“像”进行探究做铺垫.)师:像比较暗,不太清晰,如何让像更清晰? 出示平面镜 师:平面镜和玻璃都能成像,它们有什么不同?
(为用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做铺垫.)生:平面镜不透明,玻璃透明
师:很好.用玻璃“替代”平面镜进行探究.可以看见像的位置了,怎么测?怎样才能摸到像呢?能不能用什么去替代像? 生:可以 师:我们用纸三角做物体,每组桌上有两只等大的纸三角,一个作为物标明ABC,另一个作为像标明A’B’C’,如果观察到像变小可用剪刀将A’ B’C’剪小.每组一张白纸,记录每次物和像的位置.标明1和1’,2和2’,3和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为什么没有任何一组剪小纸三角?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像与物大小形状相同
[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引导](3)学生用玻璃板代替镜面,让玻璃与刻度尺垂直,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放在刻度尺上,玻璃板前面一支点燃,移动玻璃板后面另一支没点燃的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面的各处看来,这支蜡烛也好像点着似的为止,把未点着的蜡烛拿掉,再在蜡烛成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代替光屏,从镜后直接观察,白纸上无蜡烛。实验时,记录物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距离,改变蜡烛的位置再做几次。并在白纸上用铅笔画出像点与相应的物点的连线。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学生探究实验](4)用蜡烛代替人逐步向镜面靠近、远离镜面,观察像的大小。[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镜面距离远近无关。(二)平面镜的应用
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
[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平面镜可以成像
教师将激光演示器发出的光射向平面镜,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三)球面镜
让学生从不锈钢勺子的凹面和凸面看到自己不同的像,引出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概念: [演示实验1]用激光器平行射向凹面镜和凸面镜
[现象] 凹面镜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师]我们知道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后能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是否平行射出呢 [生]我们猜想光应平行射出.[师]我们不能靠猜测来下结论,我们还是用实验验证一下.[演示实验2]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 [现象]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成平行光.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师]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可以制作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
相同口径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哪个视野大 [演示实验3] ①用两张深颜色的纸各剪去一个等大的圆孔,分别粘在凸面镜和平面镜上.②.把凸面镜和平面镜放在离学生距离相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向两个镜中观察,比较从两个镜中看到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
[生]口径相同的凸面镜视野比平面镜的大.[师]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由学生回答
四、教学反馈
1、回答“镜前观像”的问题
2、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 像离镜多远 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
3、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却是倒立的,为什么?
4、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五、布置作业
1.找一些器材制作潜望镜和万花筒.2.P59自我评价与作业.课后反思
由于课前准备工作做得较充分,学生预习得比较好,实验都能做成功,结论得出较快较准,效果较好,但内容较多,时间较紧。
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
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2.原理
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2.改变光路.三、球面镜
1.定义: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2.分类:凹面镜,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 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应用: 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第四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报告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二.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三.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6.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第五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课稿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本节的主要内容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分析解释问题。
2、教学目标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3)能通过对平面镜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教学用具
课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蜡烛、火柴。说教法
1、观察猜想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在平面镜的像,联想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发展概括能力。
2、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3、操作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采用操作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
4、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说学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胆猜想、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体验学习的过程。由于远程教育平台制作的课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真正将课堂变为展示自我的舞台,感受成功。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图片欣赏
2、照镜子
二、新课学习
(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教师:同学们,我们经常使用平面镜,对平面镜成像问题有许多感性的认识,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二)猜想假设: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想并尝试让学生说出猜想的理由)
(1)像与物体是等大的;
(2)像是“近大远小”;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5)像和物体是左右相反的;(6)像是只能看不能用手去接触的。
(三)结合教材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教案。
(四)进行实验
根据所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组长组织,教师适当指导。
(五)分析交流 组内交流,得出初步结论
(六)汇报总结
汇报实验结果,全班讨论交流。
(七)交流评估 交流实验中的问题
三、总结 学生谈收获。
四、练习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课稿
别山镇下里庄中学
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