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教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6:4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古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古教案》。

第一篇:考古教案

《考古学通论》教案历史系专业

导 言

一、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有时候被看作是一门浪漫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许多人将考古学与搜寻地下埋藏的珍宝和探索伟大的历史之谜联系在一起。比如:打开金字塔,开辟帝王的陵墓,寻找远古失落的文明等。其实,早期的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目的确实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和搜寻地下的珍宝。但,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有着自身规律的科学。现在,考古学家搜寻的并不都是稀世珍宝,而是古代人类所遗弃的实物资料,是古人类的垃圾。所以,英国考古学家皮戈特戏称,“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垃圾的学科”。许多考古学家毕生都在研究古代人类的垃圾,他们像侦探一样寻觅着遗留在这些垃圾中的远古社会的信息。

那么,什么是考古学呢?简单地说,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地一门科学。我们著名地考古学家夏鼐指出,“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地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情况地一门学科”。

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一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所不同地是,考古学研究地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地对象是文献资料。这里要注意的是,考古学只研究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近现代文化遗存则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的实物资料,是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而获得的。考古调查、考古发掘的资料要经过室内整理,再编写成报告,才能成为研究资料。所有非考古调查,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都不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也不是真正的考古学,而只能称为“金石学”和“古器物学”。

考古学所研究的人类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即文字刚出现的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史前时代没有文献资料,必须而且只能靠实物资料来了解当时的社会信息。所以对史前时代来说,考古学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文化遗存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1、遗迹: 遗迹是古代人类获得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它包括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古代人类建筑和设施。

古代人类活动又可分为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所以,与古代人类有关的遗迹,还有矿坑、作坊、窖藏等。与古代人类生活活动有关的遗迹还有洞穴、聚落(村落)、城堡等。

2、遗物: 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既有可移动性的器物。按用途,它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

按它的质料来分,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木、漆器和丝绵织品等。

除此之外,还有艺术品(如雕塑的、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铜镜、车马器、日用器皿、装饰品、货币、铭刻、文书等。史前时代,人类自身的化石或骨骸,既是古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或者说是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的。即使是自然的,也必须是与人类过动有关的、能反映人类的活动的实物。这就使得考古学充满了挑战。为什么呢?

首先,许多地下的文物或由于容易腐烂,或由于人为的和自然作用的破坏而无法保存下来,考古学家们今天所能研究的只不过是古代人类残存下来的一小部分遗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入手的古代历史重建,都只能反映过去人类社会的某个侧面。

其次,从物质遗存来研究历史历史有一种特别的难度等级。这就是英国考古学家霍克斯所说的,“研究技术和经济较为容易,研究社会结构比较难,研究意识形态最为困难。

注: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下来的连续分布的遗址、遗物的集合体。

三、考古学的目的和作用: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古学研究对于人类古代历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明显的是,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对文字未出现的史前时期的研究,就完全依赖考古学。即使文字出现以后,考古资料仍有重要作用。因为,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同时,中国的文献资料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很少记载,这一块的研究也必须依靠考古资料。

关于考古学的目的,或者说考古学的目标,目前国内的定位是“重构国史”。也就是说,国内认为考古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历史发展,特别是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但国际上,现存流行的观点则有所不同。目前,国际考古学界流行的观点认为,考古学的学科目标(或考古学目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复原文化历史。

复原文化历史,就是从时空背景来研究古代遗址、器物、工具和建筑,建立起一个区域里的人类文化再千百年里甚至上百万年的发展序列。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了对考古发现材料的罗列和描述,以考古材料的时空分布为基础来复原某种文化的发展过程。

二是复原过去人类的生活方式。

从考古学诞生之日起,复原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就是考古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如此重视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呢? 因为,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即反映了古代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包含了古代人类的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大量信息,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本身的产生和发展。于是欧美的许多考古学家先驱,开始关注从动物骨骼、炭化的种子以及其他人类实物的残迹来重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为此,他们请来孢粉专家、动物专家、植物学家等,观察研究考古遗迹。这样再考古学中,就将文化的时空变化和人类的栖居形态、生存策略和古生态环境结合到了一起。

三是复原文化发展进程。

考古学的复原阐释文化发展进程的目标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是国际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个转折点。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许多考古学家提出,考古学必须创造和发展新的研究手段,对主导种种不同的文化历史现象的潜在原因进行总体理论的阐释,然后通过仔细设计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来进行检验。他们认为,考古学应当用更加严谨和细致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材料,将他们放到一个可以被检验的理论框架中进行。认为考古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重建历史,它还必须对主导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作出理论的阐释

第一章 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考古学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存。它也叫“同一文化共同体”。

这里三个要素,即“同一时代”、“共同地区”、“一群特征性”缺一不可。相似的文化遗存,即使分布于邻近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域,如果不属于同一时代,则不能称为一个“考古学文化”。

当然,“同一时代”、“共同地区”、“一群特征性”这三者也是相对的。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的不同,文化面貌上又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就要用“文化类型”来区分。如:同属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一般分为“两城类型”、“城子崖类型”和“黄堌堆类型”;

二是:同一个“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由于该文化刚被发现时,还不了解其先后关系,也常用不同的“文化类型”来区分。如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就是指同一文化的不同分期。

三是:一类文化遗存在发现初期,很难确定它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这时也被命名为“文化类型”。一旦这类文化遗存被较多的发现,并得到考古学界的公认,原来被成为“类型”的文化遗存就要改称“考古学文化”了。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共5种)

1、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县名、乡镇名、村名等)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这是最常见的做法。

如欧洲旧石器时代文化中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等;

2、以遗址的名称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如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的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中国的山顶洞文化、观音 洞文化等;

3、以某一遗址的某一时期典型文化遗存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如庙底沟二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等;

4、以具有特征性的遗物,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如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等;

这种做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也被经常采用。但由于具有特征性(代表性)的遗物会在几种不同文化中存在。所以这种命名方法现在在考古学界一般不用。

5、以族别名称作为考分西文化的名称。

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

一般来说,这种命名方式多适用于时代较晚的青铜文化时代。总之,考古学文化命名中要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被命名的文化遗存是否能够构成一种“考古学文化”。否则,不宜对其命名。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内容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包括中心地区和波及范围;

2、文化的基本面貌及其特征;

3、文化的源流、发展及其演变;

4、文化的时代和分期;

5、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

6、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

关于“文化内涵”,一般来说,要从

一、两处典型遗址入手,做全面、深刻的研究,再进一步把握整个考古学文化的内涵。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规律下的问题)

其一,一个考古学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既同该文化所在地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有关,又同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宗教观念密切相关。在史前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这就必然影响到文化面貌;在文明时代,政治中心坐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文化,影响较大,而对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影响较小;

其二,一种考古学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会有所不同,文化面貌也不断发生变化。

当一种“考古学文化”在演化过程中,其文化面貌未发生质变时,可称为同一文化的不同分期;当其文化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则应归纳为另一类“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器物的演化,既与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也跟外来文化的影响及部落观念形态的变化相关。

其三,史前时,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内容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不同的文化系统,时形成不同考古学文化系统的根本原因。

每个文化系统自身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决定每个文化的性质,相邻两个文化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一些相似的文化因素,不反映文化的性质;

两个不同系统的交汇地区和两个不同生态环境的交汇处,是考古学文化的过渡地区。过渡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除受相邻地区的影响外,一般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不能将过渡地区的文化归属于相邻地区的文化系统,而应根据其自身的文化特征来确立文化系统。

如:中国秦岭以南的鄂西北和豫西南以及淮河流域,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汇地区。它既受两大流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所以折这一地区要根据自身的文化特征来确立考古学文化。

第二节 考古学时代的划分

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有些学者在旧、新石器时代之间,分出了一个“中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又分出了一个“铜石并用”或叫“金石并用”时代。

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大体上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当;而在西欧、北欧等地区,整个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都处在史前时期。

一、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

考古学上,将人类早期使用打制石器时的时期,成为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英国银行家兼博物学家卢伯克爵士首先提出来的。他在1865年出版的《史前时代》一书中采用三项标准将石器时代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其三项标准是:一是动物群。旧石器时代存在灭绝动物,新石器时代均为现生种。二是经济形态。旧石器时代是采集、渔猎,新石器时代部分依赖农业生产。三是技术。旧石器时代采用纯打制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技术。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1.2万年至1万年之间。近3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占据了现在整个人类历史的99%以上,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分期,考古学上一般采用两分法或三分法: 两分法,即把整个旧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因三分法的划分与古代人类体质发展的三个阶段(直立人或猿人、早期智人或古人、晚期智人或新人、直人)相一致。故现在考古学界对旧石器时代的分期多采用“三分法”。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社会处在血缘婚和血缘公社(亦叫血缘家族)阶段,中期向氏族公社过渡,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确立。

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物作为食物,生产性的经济尚未出现。这种经济称为“掠夺性经济“或”攫取性经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和蚌器。

旧石器时代处在地质时代的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更新世世距今较近的一个地质年代,距今大约250万年道1万年前)。当时学者研究,更新世发生过几次冰期与间冰期,地球上的气候与自然环境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物竞天泽,适者生存。这些变化使地球上的生物、动物和植物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生物就此灭绝。研究古生物的变化可以了解更新世各个时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灭绝的生物有些以化石的形态保存在地层中,所以,研究古生物化石既是古生物学家的任务,也是史前考古学家的责任。

2、中石器时代(简介)

“中石器时代”作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其经济生活仍为采集和渔猎。工具主要使打制石器或琢制石器。工具特征是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的“细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还没有出现。中石器时代也称为“续石器时代”或“上旧石器时代”或“外石器时代”。

在地质时代上,它处在全新世早期,属于冰后期。因为更新世的大冰期从总体上看从200万年道1万年前。

中国是否存在“中石器时代文化”,目前考古学界还没有定论。从近几十年所公布的考古资料成果来看,“中石器文化”只能作为某一特定地区的一种“石器文化”,而不能作为世界各个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石器文化,也就是说,由于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地区都经历过“中石器时代”。

3、新时期时代

考古学上,把人类社会早期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产生的主要标志是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出现。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陶器虽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但一般来讲,它是在农牧业与磨制石器之后产生的。故现在考古学上,把陶器还没有出现出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从世界上看,两河流域、希腊半岛等地,都经历过“前陶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华南地区和黄河流域也发现了“前陶新石器时代遗址”。

因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和结束的年代也各不相同。

如西亚地区(两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90000年至前7000年,属于“前陶新石器时代”,公元前40000年和新石器时代结束。

我国的华南地区大约子公元前9000年进入“前陶新石器时代”,约在公元前2000年初新石器时代结束。

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已经产生,磨制石器普遍使用,随即制陶业也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磨制石器由局部磨光向通过磨光过渡,彩陶大量流行;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处于兴盛期,石器多为通体磨光,并出现了玉器和小型铜器,陶器以灰陶为主,并普遍使用轮制技术。

4、铜石并用时代

铜石并用时代,也称为金石并用时代,它是指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红铜(纯铜)工具,已经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一般用冷锻或铸造制作红铜。但石器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工具,铜器只用来制作小型的手工工具与饰物。

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地区都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

大洋洲的土著居民,在殖民者入侵前,一直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没有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公元前1000年,直接从北方进了铁器制作技术,直接由石器时代进了铁器时代;

至于中国,也出现过铜石并用的现象,如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中,既有红陶器,又有青铜器,当然也有大量石器。但是中国是否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学术界还有不同意见。

二、青铜时代

考古学上,把继石器时代之后,人类使用铜锡合金器物的时代,称之为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

青铜是铜与锡或铜与铅的合金。它与此前的红铜(纯铜)相比较有三个明显优点: 其一,熔点低。红铜的熔点一般为1083℃。如加锡15℃,成为铜锡合金后,熔点就降低到960℃。

其二,硬度强。一般红铜的硬度是布林氏硬度计的35度。如加锡5%,成为铜锡合金后,其硬度增到65度;如果加10%的锡,其硬度就增到165%。

其三,青铜铸件,不易出砂眼。因青铜熔液不易吸收空气,浇铸时气泡少,这就能铸造出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纹饰。正因青铜器有这些优点,所以它出现后很快就取代了以前的红铜器。但由于锡矿较少,加之开采与冶炼又需要相当的技术。因而,青铜器主要用来制造兵器、礼器和日用品,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

世界上最造的青铜器饰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酒器——爵。当时发现又两件爵。一件师锡金铜;另一件是铅锡青铜,合金的成分不太稳定。这说明合金配比处于草创阶段。到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技术达到了高峰。

这里窑注意的是:并不是世界所有的地区都经历了青铜时代。如日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美洲和大洋洲。它们长时期处于石器时代,因各种原因没有经过青铜时代就直接进入了铁器时代。、在古代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爱琴海地区、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等地区,青铜时代是与奴隶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

但是,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中亚、西伯利亚等地区,在青铜时代尚未文字,仍处于史前时代。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发展也不平衡。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青铜器是在公元前40000年的伊朗南部、安那托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而中国的青铜时代起源于黄河流域,从公元铅21世纪(夏)到公元前5世纪。大体相当于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就是说,中国的青铜时代与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相始终。

三、早期铁器时代

考古学上,人类的生产工具和武器以铁为原料的时代,成之为铁器时代。定义岁如此,但事实上,考古学研究中铁器时代文化主要是指铁器使用的初期阶段和某些民族史前文化中的铁器文化阶段。

就全世界而言,早期铁器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末期开始,到公元1000年中期逐渐普及于欧亚大陆。

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则是在青铜文化高度发达之后进入铁器时代的;希腊、罗马在早期铁器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欧亚大陆的其他地区和非洲内陆地区各民族,在史前时代的最后阶段进入了早期铁器时代,美洲印第安各民族在殖民者到来史前还远不如使用铁器,所以印第安文化中没有早期铁器时代。

铁器与红铜、青铜器相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它质地坚硬;矿藏分布又比较普遍;价格又比较低廉。正因如此,在世界各民族的古代文化中,铁器出现后就很快普及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

铁器的使用和普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其一,它使一些民族在早期铁器时代,就由史前阶段跨入了文明时代;

其二,它使一些民族在早期铁器时代,就由奴隶社会发展到了封建社会; 其三,它对各文明古国边缘地区各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铁器传入原来较落后的民族地区后,使之迅速跨进了文明时代,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铁器时代文化。

如中亚和欧亚大草原张的游牧民族,铁器传入后,他们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斯基泰文化(中亚)和萨尔马泰文化。

以希腊为例: 希腊自公元前10世纪以来,普遍使用铁器,整个希腊社会快速前进。到公元前8世纪,希腊各地先后建立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希腊古典文明逐渐形成。正是铁器时代这一历史事件,使希腊人在文化创造上取得了人类历史上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文明成果。

从中国来看: 据考古资料显示,春秋石器就开始冶炼铁器。如长沙龙洞坡墓、长沙识字岭314号墓,都出土了少量铁制工具,器类简单、形制薄小。说明当时铁器制造尚处于早期阶段。到战国中叶后,铁器普及到全国各地。春秋战国的铁器铸造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中国社会由奴隶制时代发展到了封建时代。但青铜器在这一时期还在使用。到了东汉时期,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

第三节 考古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要对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古代实物资料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得对这些实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而收集整理考古资料的主要手段是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等。

一、考古调查

1、定义

哪里有古代的遗址?考古学家们是怎样找到它们的?考古发掘又从何入手?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深感兴趣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考古调查呢?

考古调查是指为选定考古发掘地点、对象及反复发并评估发掘的重要性而进行发掘的准备工作。考古调查本身也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

2、对象

考古调查的对象一般主要有平地上的居住址、洞穴中的居住址、城寨遗址、古代墓葬、人工挖掘的矿穴和采石坑、摩崖造像和题刻、可移动的石刻(如造像、碑碣、经幢等。碣,jie,圆形石碑为碣)、古代建筑物、石器、骨器、陶器及其其他遗物和遗迹。

3、步骤

一是,调查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查阅古文献和考古书刊,并摘抄有关资料。依据文献资料在地图上找出要调查或勘查的地点,并根据地形、地名,判断出哪些地点可能有古代遗址或墓葬,在地图上标出记号,以便重点调查。

二是,调查人员到达调查地点后,要向当地居民了解附近有什么古物。并且,当地的文化馆或博物馆遗迹私人收藏的古物都要查看,询问这些古物出土的地点和情况。获得这些资料后,再决定考古调查的路线。调查路线一般是沿河流或大陆为主干线,划定每天的调查范围。

三是,实地调查或勘查时,要特别注意地形,仔细观察地面上的现象。要充分利用沟沿、路边、山崖、人工坑穴与河流等各种断面,寻找遗物和遗迹的露头,并了解文化层的情况。泉水附近、两河交汇处、渡河的津口、平地上高起的地方、河流两岸的台地等,可能有人类居住过的遗址,应当特别注意;石灰岩山坡往往有洞穴遗址,湖边及海边往往有贝丘遗址,液应加以注意;农民取土、挖掘、修渠、掘井、造坟、建造房屋及深耕的地方,也有可能将地下古物翻上来,调查时都应细心观察。

4、技术

考古调查中,特别是勘测调查中。有时也应用许多现代勘测技术。最主要的个勘测技术有空中摄影、遥感勘测和地下勘测等。这些现代勘测技术,大多用于大型遗址和沙漠地区。所谓“遥感勘测”,实际上是空中摄影勘测技术的扩展。因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可见光之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在遥感设备中所产生的反应。

所谓“地下勘探”,就是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

对一般的遗址而言,常采用打孔的方法来勘探地下遗址。现在常用的打孔工具则是“洛阳铲”。“洛阳铲”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洛阳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在盗墓者所用的专门工具上得到启发,对一种盗墓专用的“连箍铲”进行改造,制成了考古学专用的“洛阳铲”。

5、记录、标本

在考古调查过程中,要做好文字、绘画、照像以及测量的各种记录,并采集标本,以供在室内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并论证其重要性。

文字记录,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遗址编号、地名、隶属关系、遗址位置(可标记在调查图中)、海拔高度、关系人的姓名和住址、地理形势、遗址面积、文化层深度、土堆高度、附近的流水情况(河流、湖泊、池沼等)、土质和农作物、侵蚀(破坏)情况、近代建筑物、文化性质和时代、绘图号、照像(片)号、调查日期及记录者。这些内容也可以表格形式填好。

采集标本,应分三种情况。其一是,一般的小件器物,如石器、骨器、玉器、铜钱等,可以全部收集;其二,沉重的大件器物如石刻等,不便运走,应作好有关文字记载并交给附近的行政单位保管;其三,是数量极多的陶片等,应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为标本。

6、基本调查用具

考古调查人员外出调查时,需要带的注意调查用具有:望远镜;照相机和带自由头的三角架;罗盘;各种长度的皮尺和2米的钢卷尺;小三角铲和平头铲;装标本的皮囊、纸盒和标签本;铅笔和小型绘图板;半圆仪和三角板;调查记录本、复写纸、袖珍日记本;地图;勘查手杖等。

以上所讲的,时考古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步骤。其实,许多考古遗址,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的。

考古学史上,充斥者偶然发现古墓珍宝

箍人类遗骸与重要遗址的故事。许多发现大都是因地理环境的变动,或者在打井,工地深耕,修建公路,建造水库等活动中偶然发现的。

如:河姆渡遗址就是在兴修水利过程中被发现的。当时,有关部门决定在姚江边上建造一座排涝站。在挖掘3米深的地基时,挖出了大量的木器、石器、骨器河陶器等文物,民工们还被锐利的鹿角尖扎破了脚。这些情况在上报了浙江省博物馆后,在导致这处极重要遗址的发掘的。

又如:秦始皇陵妇孺皆知,但兵马俑的发现却纯属偶然。1974年3月,骊山下的西杨村村民为了抗旱,在村南的砂石滩上挖井,他们从地下挖出了陶俑的残片,却不知为何物。经过一位水利干部的识别,才使这一发现为外界所知。据统计,历史上人们曾经又30余次发现兵马俑的机遇,但由于不识文物,每次都与这一伟大的发现失之交臂。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的发现也是如此。1971年,长沙某单位欲修地下建筑。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找来找去,最后选定了马王堆的两个土丘作为施工地点。不料,在挖到地下数米深后,地下却冒出了一种特别的气体。有人用水浇向冒气的地方,水却返喷了出来。有人用火点燃了气体,气体居然冒出了蓝色的火焰。此现象经包括考古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学者论证后,才判定地下极有可能是古代的墓葬。于是才有了马王堆汉墓的伟大发现。

大自然的力量有时也会给考古学家们带来惊喜。1853—1854年间,苏黎世湖区的冬季异常干旱,使得苏黎世湖的水位降低到了极低的位置。湖底淤泥中暴露出了许多的木桩、石斧和鹿角工具、陶器以及烧焦的木头。在考古学家们的努力下,世界著名的湖居遗址终于为使人所知。这就是古代人类建造在湖上的干栏式建筑的突出代表。

当然,考古发掘的准备工作,不仅仅是确定一个发掘地点。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早已知道何处存在着古代遗址和墓葬。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古代的许多帝王陵墓,人们都知道它们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这些显著的古墓一直是盗墓贼光顾的目标,他们将大量的古代墓葬变成了一个个“兔子洞”。在这种情况下,考古调查的重要任务就是论证评估发掘这些古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考古发掘

1、发掘前的准备工作

考古发掘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选定发掘对象。考古调查后,常发现大批的遗址和古代墓葬。这酒要根据调查资料,选定其中的一二处遗址或墓葬,作为考古发掘的对象。

选择发掘对象的标准,一般又以下几种: 第一,是基建工程比较紧迫的地点;

第二,是有利于解决考古学上亟待了解的问题的地点;

第三,是遗址中所包含的遗物、遗迹比较丰富,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

第四,是可能被自然力毁掉(如河岸坍方地区)和正在被人为的非法破坏的遗址或墓葬。

二是选定发掘的对象、地点后,首先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向有关的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单位申请发掘许可证;然后,设计精确发掘计划,编制发掘预算,组织工作班子,选择工作人员;再后是准备发掘工具以及仪器文具(包括照像、测量、修补器材、文具等);最后是测绘发掘地的遗址或墓葬的地形图。

2、考古发掘的重要原理

早期的考古发掘实际上与盗墓没有多大的区别。早期考古学家以挖宝为目的,他们一天可以连挖几座墓葬,他们的原则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金钱,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古代文物。但现在的考古发掘是一门精确而且要求严格的科学,它必须是为了解决特别问题的科学探索,它要求非常精确地记录考古遗址及其所含地各种遗存,要求准确地对考古遗址地层中的各种材料信息进行破译、解读、和阐释。那种一位考古发掘就是将地下的各种材料挖掘出来作一下简单说明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同时,没有任何明确的研究目标去发掘一处遗址,或者希望发现稀世珍宝来哗众取宠,那只是干考古学,其意义与挖宝无异。

考古发掘的一个重要原理(理论)就是;考古发掘的过程就是一个破坏的过程,埋藏古代遗址的地层在发掘中被完全挖掉,出土的文物被搬到实验室或博物馆里,永远脱离了它们原来的埋藏背景。因此,考古发掘总是会留下遗憾。因为我们考古发掘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并不太科学或者说科学的程度不理想,不仅无法完整严密地采集和分析各种遗存样本,而且可能会无意中忽视和丢失许多古代人类社会地信息与背景现象。

当然,考古发掘与盗墓活动是有着原则区别的。盗墓者的活动是为了劫掠珍宝。他们不但盗走了文物,而且彻底破坏了考古研究至关重要的背景。因此,即使被盗文物被追回,考古现场也无法复原。就像侦探面对毁掉了从理论说也是一个破坏的过程。但是。考古学家通过发掘和记录,建立起遗址原始资料的信息库,为后续的研究或以后的检验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因此,考古学家的责任就是要尽可能完整地记录地层、房屋、遗迹、各种自然和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并成为其他同行和后代的研究需要发表研究结果。遗憾的是,我们以前有许多重要和珍贵遗址的发掘记录并没发表,历史信息由此彻底丢失。

3、考古发掘中的年个研究(教材《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4~10页)

凡考古发掘,必定牵涉到地层。所以,要做好考古发掘工作,必须懂得“考古地层学”。

(1)、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重要概念。它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那么,什么是考古地层学呢?它与地质地层学又有哪些区别呢?

简单地说,所谓考古地层学,是指借用地质地层学地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考古研究资料的方法,它也是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地质地层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自然堆积而形成的“自然层”或“生土层”。它又可分为“原生层”和“次生层”。(P6页)

“原生层”是指自然界中,由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最初形成的地层。

“次生层”是在原生层形成后,又由于自然力的搬运(如大风、地震、水流冲击等)作用而形成的地层。

一般来说,原生层在下,次生层在上。

地质地层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读地壳形成的历史。

考古地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文化堆积层,也叫“文化层”或“熟土层”。因为地球形成很长一段时间后,人类才在地层航得以产生和繁衍。所以一般来说,“文化层”在“自然层”之上,“熟土层”在“生土层”上。

考古地层学的目的,在于解读人类文化堆积形成的过程和原因,探究古代人类的活动。

(2)、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人类居住在一个地域,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者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带着当时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丢弃掉的各种器物或垃圾。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后来的人们又在这种“文化层”上面生产、生活,这就在原来的“文化层”上面,堆积起另一种“文化层”。

如果有一段时期没有人类生活在上面,就会堆积一层天然堆积物。比如:水流冲积的淤土、风吹来的沙尘、草木朽烂的腐殖土等。这种在“文化层”上面的天然堆积地层,考古学上称为“间歇层”。

这就是考古地层学的最基本原理。如果没有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晚于下层的年代。这样,“文化层”的堆积就构成这一居住地址的编年历史。

(3)、地层关系的辨别(P8~9页)

地层关系的辨别和研究,是考古发掘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所谓地层关系,是指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地层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地层关系主要有叠压关系、打破关系和共存关系三种。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一般来说,叠压层要晚于被叠压层。

打破关系,是指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质关系。通常是在人类挖井、建屋、修墓以及建造大型工程时,往往挖穿同一地点早期的堆积层次或者打破早期的窖穴或房基,从而形成打破关系。这是多层次的文化堆积中最常见的地层关系之一。一般来说,打破者要晚于被打破者。

共存关系,在打破关系的地层中,一般同时包含了各种遗物,这就构成了遗物的共存关系。凡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度看可视为同时代的。但实际上,它们是有年代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加以识别。

分辨地层时,要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时“扰乱层”,它主要是由人为的打破关系而形成的;另一中是“断层”,它主要是由自然变迁(如风吹、水冲、地壳运动等)而形成的。

此外,在“文化层”的揭露过程中,要经常控制一个正确而清晰的断面,在断面上可以看清各层之间的界限,也可看清因扰乱和断面而形成的破坏情况及其范围,从而弄清各层之间的关系。

4、遗址的发掘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古发掘是在一定经费、人力、技术和时间条件制约下,设法尽可能多地获得考古学原始资料的过程。由于具体的遗址大小、特点差异很大,考古学诞生初期,遗址的发觉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考古学诞生初期,遗址往往是完全发掘的。完全发掘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全面和完整地了解遗址的情况。但缺点是十分昂贵,而且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以供后人评价。因为,以后的发掘技术会更先进、分析方法会更精密、研究水平会更高、提取的信息会更多。再有,许多史前遗址非常大,难以完全发掘。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有选择的发掘更为常见。有选择的发掘,能够获得地层与年代学证据、能够获得说明遗址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状况的陶片、石器、动植物样本,以及墓葬、房屋等。

遗址的发掘方式,主要有垂直发掘和水平发掘两种方式。

“垂直发掘”是局部探测遗址以了解考古沉积的厚度、年代、范围和文化内涵方式。垂直发掘一般采用“挖坑”或“探沟”的方法。

“挖坑法”,就是挖一个较小的探坑,目的是为探明遗址的布局和不同部位的底下状况。它是一种小型的垂直发掘方法。

“探沟法”,就是探一条狭长的探沟。目的是我为定遗址中人类活动的沉和次序或长时间的文化序列。它是一种规模较大的垂直发掘方法。现在考古学上,“探沟法”被广泛地用来揭露土墩遗址的地层或者城墙的剖面,观察大型聚落和墓地的外围结构。

(土墩遗址:一般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似的间的史前居民在地表留下的各种土墩遗址。先民营造土墩有的是为进行宗教祭祀活动;有的是为了进行丧葬活动,有的土墩甚至成为埋葬部落酋长的圣地等。

聚落:本是人为地理学的一个概念,一般指人们聚居的地方或村落。考古学的聚落实际上是指古代某一人类社群曾经居住过的聚落遗址。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有:房屋、防卫设施、经济设施和墓地等。考古聚落,一方面,各种设施相互独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们又有结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聚落整体,鲜活地显现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画面。)

“探坑”或“探沟”法,适合于时间较短的试掘。作用是了解遗址的地层剖面和城墙的修筑情况等,为正式发掘提供有价值的观察和决策依据。因此,尽管它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但却是正式大规模发掘必不可少的入手工作。

水平发掘

水平发掘是正式考古发掘的最常用的主要发掘方式。它主要采用“探方”的方法进行。

“探方法”就是划成正方形的方格进行挖掘的方法。

其具体做法是:先在选定的发掘区域,划好方格网,在每个十字交叉点打下一个木桩。方格的大小,原则上依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厚度而定。采用每边边长5米的”探方“。不管方格的大小,相邻的两个“探方”之间要保留一道宽0.5~1米的隔梁(在控制垂直剖面的框架,对相当大的发掘面积作层位上控制。)到发掘过程的末尾再挖掉隔梁。每个“探方”,要编一个号。

“探方法”适合于发掘整片遗址,全面揭露遗址的状况,了解遗址的平面布局与结构。是我们解读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方法。

掘土方法。无论是垂直发掘还好似水平发掘,无论是“探沟法”还是“探方法”,掘土的方法 都实际相同的。即按自然层和文化层分层下挖。为了避免在发掘过程中大面积地打破层次的底部,应在每个“探方”中划出一个每边边长1米的控制坑,并在控制坑中先行向下挖一薄层,以便了解地层情况。然后便从控制坑的坑壁向外扩展,将整个探方都挖到同一文化层的底部。

记录。考古发掘要有详细的记录,将发掘时观察到的一切现象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考古发掘记录分为文字、绘画和照相三种。

文字记录的内容有发掘地点(包括遗址名称和探方编号)、记录者姓名、记录时间(年、月、日)、各层的遗址和遗物、地层的划分、每层所显露的现象及出土物、各层的时代与断代的证据和说明、遗址的尺寸和结构等。

另外,史前遗址中,一般的陶片和兽骨等,常常大量出土。就要在装放这些陶片和兽骨的布囊的内外,放置标明探方或者居住的标签。对于那些重要的陶片、兽骨、完整的或是可修复的器物,要用坐标记录法进行测量和记录。

坐标记录的方法是:测量遗物距纵横坐标的垂直距离及深度。测距一般以探方的西南角为基点。遗物记录本中,除记载其坐标外,还要记录器物的编号、层位、器物名称及简单描述。

绘图工作,包括各探方或探沟的一个侧壁的剖面图和每一个文化层的平面图。如果文化层中遗迹分布密集,还要绘造该文化层的遗迹分布平面图。

照相记录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遗址发掘前的地貌情况、考古发掘的各个过程、地层的剖面、遗迹的平面分布、遗物的出土情况等,都要用照相的方式记录下来。

5、墓葬的发掘(P205 第八章)

“墓”是指放置尸体固定措施,而“葬”则是指安置尸体的方式。

考古学中,“居住址”或“居址”,是古代人类在世生活的遗迹;考古学的墓葬,则是古代人类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留下的遗迹。居住址和墓葬,都是古代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反映。所不同的是,墓葬将人们生前的广泛的生活境界缩小于墓坑之中。它是当时人们宗教信仰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缩影,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形态与意识形态地真实情况。

墓葬是考古学上最常见的发现。发掘和记录人类的墓葬,往往被一位是考古工作中最激动人心的和最浪漫的场面,特别是当发掘的墓葬中堆满了惊人的艺术品和奇珍异宝时更是如此。其实,墓葬的发掘是非常困难和艰巨的。因为人骨和一些随葬品是非常脆弱的,许多精美的随葬品在墓葬打开时还鲜奇夺目,但在接触空气后不久就开始变色甚至顷刻间化为尘土,使考古学家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墓葬的发掘。

发掘古代墓葬,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研究早期人类种族的体质特征。这一点主要是从人骨来作鉴定。二是了解古代的葬制、葬俗。三是通过墓中的随葬器物来了解古代的工艺水瓶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状态。

墓葬的发掘,往往因墓形与葬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里重点介绍竖穴土坑墓的发掘。

竖穴土坑墓是新石器时代最为流行、数领作多的一种墓(葬)形。它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地黄河流域、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某些地区也有发现。竖穴土坑墓一般是从地面垂直下挖而成的。依平面形状来分,它又可分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等几种。其中,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最为多见。

一般竖穴土坑墓的发掘,先要用探铲(如洛阳铲)作钻探工作,弄清层位关系、分布位置及墓葬的确切周边范围。墓口找到以后,即可进行发掘工作。

挖掘墓葬的填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否已经挖到了墓坑的侧壁;

第二,是否被盗掘。如果已经被盗挖过,那么盗坑的范围;盗掘的情况及以区别被扰乱部分与未被扰乱部分界线。

第三,是否有晚期墓打破早期墓的情况; 第四,是否时合葬墓。合葬墓中是否有二次葬入的迹象;

第五,收集填土中所包含的陶片及其它遗物;

第六,接近底部时,要注意区分随葬物雨填土中的杂物。

发掘到底部,就要清理墓室与墓底。清理墓室和墓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时墓室的结构。如时竖井墓结构,择要注意有无二层台,二层台是生土还是熟土;如有洞室墓结构,择要注意理清洞室的形状;

其二,则是注意葬具及其痕迹。如苇席、木棺、木椁等。一般来说,苇席、木棺、木椁都已腐朽,但应根据它们所留的痕迹,弄清它们的大小与形状。

其三时要注意,人骨架的墓式。如仰身、俯身、直肢、屈肢、头向和面向等。其四式要注意,随葬器物的位置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现每件器物,都要注意寻找与其有关的资料。如发现斧头时,要找木柄的痕迹;发现箭头时,要寻找箭杆的痕迹,并在附近寻找弓的痕迹;成束的箭头要找箭袋的痕迹。

墓葬出土物的编号一般每墓自成一个单位。平面图和记录簿上都使用同一编号。墓葬中完整的人骨架要全部采集,以便留作标本。残缺的人骨架可以簿采集,但要在野外作性别和年龄的鉴定和记录。

另外,有坟丘的墓葬,发掘时要用十字四分法或平行长条法。其原理与“探方法”或“探沟法”相似。发掘其土冢时要弄清下列各项:(冢,zhong,坟墓)

一是墓冢的高度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二是土冢内埋藏的各种祭仪和纪念性的遗迹、遗物,究竟放在哪个部位和如何安置。三是清理填土时,也注意填土中的埋祭遗存,记清层位和迹象,并分析其意义。四是要特别细心地清理椁室。因椁室地清理是发掘工作的重心。椁室内如有盗坑,应先行清理。盗坑中的出土物要另行编号,绝不能与墓葬本身的出土物混在一起。

除上面所介绍的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墓葬形制。如:穿山凿石洞穴陵墓、陪葬坑(如人殉坑、兽殉坑、粮仓坑、车马坑等)、砖室墓等,都有各自的发掘方法,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整理。

墓葬清理完毕后,要作文字、绘图和照相像记录。这些记录要能全面反映工作过程和情况,全面反映遗物、遗迹保存的状态、位置和复原状况,并对各种遗存现象形成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解释。发掘记录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要做到能够根据各种记录,恢复墓葬未经发掘清理前的状况,并根据这些记录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

文字记录,一般采用表格形式进行。文字记录内容要详细,也要简明扼要,准确可靠。绘图记录,主要是绘制墓地的地形和墓葬坑的分布图、墓葬平面图、墓葬剖面图和随葬品或人骨的细部详图。

照像记录,是田野考古取得真实资料的主要手段。照像的内容主要有:(1)发掘前原古迹(墓葬或居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2)开工和发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3)工作进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如墓坑填土中发现殉葬物和人骨架,遗址中的打破关及其相关迹象等);(4)主要研究对象的主体图象和特点(如墓葬或居址的形制、结构、图像和总布局的图形;(5)遗迹、遗物清理后的整体景观,包括清理后的墓葬形制、人骨及随葬品的分布、房屋的布局及其相互关系等;(6)细部特写图像。特写的细部常有:人骨姿势、装饰品的佩戴组合、随葬品的叠压情况和屋内陈设物的保存状况等。

三、考古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编写

1、资料的整理

考古发掘中的出土物整理,首先是要对出土物分类。出土物的分类一般有以下几个程序。一是出土物经过登记编号之后,要依器物的质料或者用途,分成若干个大的类别。二是大的类别分好后,还要根据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分成若干小的类别;最后是分成器物类型。分成器物类型时,要使每一类型有它们独特的特征。

分类完成之后,就是出土物的定名。一般情况下,采用出土物当时的名称。如果当时的名称已无法考证,或者考证的仍不可靠(有分歧),可用后世的或者现今的与之形制相近的器物的名称。

定名后,就是推断年代。

推断文化遗存的年代,是资料整理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断定年代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五种:(1)、依据文字材料断定年代。

文字材料一般包括出土物的本身的文字材料和史书、地方志的文字材料两种。先看出土物本身的文字材料。

许多出土物的器物上有文字纪年的。如古代建筑物的建筑材料上有制造的年代,有些建筑物有当时建造的碑记,有些古代墓葬中有墓志铭等等。关于碑记要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建筑物经过了重建而旧的碑记仍然保留;二是有的碑记是从它处移来的。

有时,同一墓葬或同一地层的出土物,其判断年代不一定相同。即前一时期的器物可能在后一时期使用。因此,不能用个别出土物的孤证来断定一个地层或者一个墓葬的年代。

再从史书、地方志的文字材料来看,一些史书或者地方志,有时也记载了某一古物或者某一建筑物的年代。这也是确定年代的一个依据。但在利用这种文献资料时,要特别审慎。因为历史的发展变化极为复杂,而文献中对这些复杂的历史变化、变迁一般没有或者很少记载明确。所以,如果不慎重地利用文献资料,就会出现错误。

(2)、依据地层研究来断定年代。

依据地层研究来断定年代也是一种断代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来说,先要确定各地层的先后次序,然后用已知年代的地层(含可确定绝对年代的遗物的地层)来推断其它地层的年代。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年代,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各墓葬或者各地层中年代最晚的一件出土物,是该墓或者该地层的最早年代;二是,一个墓葬或者一个地层的年代,可以从它所压的和被压的上下层的时代,确定其时代的上下限。

(3)、利用地质的结构或者古生物学(包括动物化石和划分孢子)的证据,也可断定年代。

(4)、依据考古类型学或型式学的研究来断定年代。

所谓考古类型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的整理、分类、分析和比较研究的科学,它是断定文化遗存相对年代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也叫“器物形态学”或“标型学”或“型式学”。(见教材P10页)

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据器物的演化规律,将各类器物,按其形式的差异程度的不同而排列成“系列”中最早的或最晚的一环。

(5)、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断代,主要有:放射性碳素断代、古地磁法断代、热释光断代等。

2、报告的编写

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的结果,都要以报告的形式发表,以便让他人使用考古资料。如果考古发掘报告需要数年后才能编写完毕,那就应先发表考古发掘简报。

(1)、考古发掘报告

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或者说考古发掘报告的内容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序论”。这部分应写明遗址或者墓葬的位置,其位置的地理环境,古今地理沿革,发掘的历史与前人的工作(这部分释指以前的发掘或试掘的情况),发掘经过,发掘单位及参加发掘的人员,发掘方法等。

二是“正史”部分。一般包括文化层的堆积、遗迹、和遗物的描述等。

三是“结论”。该部分一般包括文化遗存的时代和性质、年代和分期、发掘收获与尚需解决的问题。

四是“附录”部分。一个全面完整的报告,应将与文化遗存有关的其它资料附在报告后面,以便研究者参考和查阅。一般来说,常见的附录有:石料(器)的鉴定报告、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的数据、动物标本鉴定报告、土壤职务孢粉分析报告、人骨的人类学研究报告等。

(2)、考古调查报告

考古调查也要编写调查报告或简报发表。其基本内容要包括:遗址所在的位置和地理环境、调查的经过、遗址的现存面积和保存情况、遗址的地层堆积、采集的标本及其分类、文化的性质及年代的推断、保护性措施的建议等。

如果考古调查石地区性的大面积普查,还应将遗迹和遗物按时代加以描述,并用图表归类,还要将遗址标注在地图上。

第四节 考古学的分支 考古学是一个学科的总称,没有一位考古学家可以成为整个学科的行家。所以,大部分考古学家都是专著于一个考古学分支的研究。甚至于研究中国考古学,以为学者也可能通晓从史前阶段到较远历史阶段考古学的全部内容。正因为如此,弄清考古学的主要分支是极为重要的。按照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对象、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为:事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四野考古学和各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

一、史前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

从靠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来分,考古学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类。单也有人主张在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之间增加一个原始考古学{文字刚出现的历史时期的考古学}。

1、史前考古学: “史前”一词,是英国学者丹尼尔*威尔逊发明的。他在1851年的〈〈苏格兰考古及史前学年鉴〉〉中首先使用了“史前”(PREHISTORY)一词。随后1865年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鲁伯克在〈〈史前时代〉〉一书中,第一次以“史前”为主题论述了人类社会的远古史。此后,“史前”词得到了学术界、知识界的广泛认同。

所谓“史前”,就是指人类人类社会的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时期。而“史前考古学”,则是指以史前时期为研究的时间范围的考古学。

由于史前时代,没有任何的文献记载可供研究。所以,研究史前时代的历史,完全依赖于史前考古学。可以这样说,人类人来社会的史前史,完全是考古学家用锄头从地下挖掘出来的。

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文字为出现前的人类历史。而世界各地文字的出现有早有晚。所以世界各地史前考古学研究的下限也不同。一般说来,中国的史前考古学,大体上包括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史前考古学出包括石器时代以外,还要延续到早期的铁器时代。

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遗存。因此,它与第四纪地质学、古动物学、古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联系非常密切,它必须利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其服务。从判断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的手段来说,史前考古学必须依靠地层学、典型学以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

2、历史考古学

所谓历史考古学,是指依靠文献来研究考古发现,或者说是用考古发现来增补文献的缺佚的考古学。因此,它主要是历史阶段的考古研究。历史考古学研究的范围是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但它的研究必须与文献记载结合起来,或者说它必须靠文献记载。我过以前有这样的说法,认为“考古不下三代”,意思就是说,夏商周以后的文献记载已经十分丰富,不许要进行考古研究了。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其

一、时代的、阶级的、认识的局限,任何文献记录都会有局限甚至错误;其

二、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本身是两种不同的信息库。文献记载一般记录的是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而考古发现更多涉及的是各阶层民众的遗留物。因此,即便是文献记载得非常详细,考古学研究也能为历史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信息。

历史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因此,历史考古学必须与历史学的研究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古建筑学的研究成果。从判定绝对时代的手段来说,历史考古学则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

二、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是20世纪形成的一个考古学分支。其主要特点是注重田野调查和发掘、注重田野发掘的技术。1904年,美国考古学家彭北莱和法国的赫伯特-施密特主持的安诺一直遗址的发掘,在考古发掘的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安诺遗址(中亚科佩特山北麓)的发掘,在考古发掘史上第一次采用挖掘大型探方的方法,每件器物都用纵横坐标标明其出土位置。大多数挖掘出的泥土,多经过筛子筛过,以避免 漏掉小的器物。在其影响下从此以后,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逐步转入以发掘为中心,并扩大了调查的对象和范围,发掘方法逐步完善,发掘技术的快速进步。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如航空照相、磁力探摩、抵抗力探索、红外线摄影等)也开始也不断用来田野调查和发掘。

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至此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方法,它除要使用许多特殊的器材和设备外,还要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这就使得田野考古学有别于其它考古学的分支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三、几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

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被学术界公认为是考古学的三个主要学科分支。除这三大分支外,还有许多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有的是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的,也有的是按照研究的方法不同划分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类学的考古学

在考古学界里,特别是在中国,考古学被看作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但在美洲,考古学则被认为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人类学是一门广义的研究现代和古代人类的人文科学。他主要包括社会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等分支科学。所谓人类学的考古学,是指从考古学文化遗存来研究、解读古代社会和人类行为方法的科学。

人类学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的考古学,学科目标并没有根本区别。因为它们都是从古代人类的物质文化中来解读古代人类活动的各种信息。

2、古典考古学

古典考古学是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一个专门领域。这个学科分支往往要与历史学家合作,从文献记载与丰富的建筑史、艺术史的角度,来了解这段时期的社会历史。过去,古典考古学比较侧重建筑物和艺术品的研究。然而现在,许多古典考古学者象史前考古学者一样,开始用他们的材料来研究紧急和社会的问题。

3、美术考古学

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美术考古学是将古代各种美术作品作为实物资来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与古代历史。美术考古学所研究的各种美术品(研究对象),在年代上,上起旧石器时代,下到各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与现代)。从年代上看,它既属史前考古学的范围,又属于历史考古学的范围。

4、宗教考古学

宗教考古学是以宗教文化遗存作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

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就有宗教活动,到文明时代以后,宗教活动更为普遍。因此,研究古代宗教是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宗教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有 岩画、壁画、神殿、寺庙、祭坛、祭具、造像、经卷、符篆以及其它一些宗教崇拜对象等。

在宗教考古学中,欧洲的基督教考古学、北非、中亚、西亚的伊斯兰教考古学和南亚、东亚的佛教考古学最为重要。

5、古钱考古学(或叫古钱学)

古钱考古学是以古代钱币为研究对象的栲栳古分支。考古学中,古钱的铸造年代明确,长作为考古断代的依据致意。古钱学的研究,不仅要判断古钱的铸造年代,而且还要通过对过古钱的行制、质料、重量、铭文、图纹和铸造技术的考察,来究明古钱的制造者和发行地,研究其铭文、图纹的意义与风格,从而为经济史、文化史和美术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同时,对古钱的出土和地域考察,还可有住于我们研究世界各地在经贸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问题。

6、古文字学和铭刻学

古文字学和铭刻学,是以铸在、刻在或者书写在遗迹、遗物上的文辞为研究的对象的考古学分支。大体说来,含有文辞的遗迹和遗物可分为两类: 其一是:文辞是器物的主要内容。如墓志、碑碣、印章、甲骨、简牍、帛书和纸书等; 其二是:文辞处于附属的地位。如纪念性建筑物、雕刻品、绘画、货币、度量衡器、镜鉴、工具、兵器和各种容器等。

现在考古学界已经发现的古文字主要有:埃及古文字、苏美尔文字、迈锡尼文字(线形文字B)、商周甲骨文和金文、古印度文字、契丹文字和马雅文字等。现在后三种古文字只能识别一些单字,还不能顺利解读文辞。前几种古文字均能解读,对研究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迈锡尔时代的希腊文明和中国的殷商文明,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铭文的研究还可以判明遗迹、遗物的制造者、所有者、所在地、用途及制造目的等。又由于铭辞是铸、刻或书写于遗迹、遗物上的,其记载的可靠程度大大超过了文献的记载。这样,它不仅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而且还可以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因此,古文字学和铭刻学对研究人类古代历史和语言文字,具有重要价值。

7、航空考古学

航空考古学是指利用飞机等航天器在空中对地面摄影,并通过并通对所得照片的观察与分析,来判断遗迹、遗物的形状、种类及分布的考古分支。

最早在考古研究中使用空中摄影的英国 皇家陆军工兵中尉P。H。夏普在1906年进行的。近一个世纪以来,航空考古学的技术不断改进,特别是人造卫星的发明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航空考古的效果打围提高。利用航空摄影来探寻古代文化遗存,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其一是,通过对照片对土质不同而产生的土色明暗几程度来判别。如坑穴、壕沟、道路等遗迹就是如此;其二是有阳光倾斜时产生的的阴影而显示出来的。如堤坝、坟丘、城墙等遗迹;其三是,从农作物、野草等植物的颜色的深浅或差异而判明的。如村落、都市、农田、运河等遗址。

同时,没入海中的遗址也可以通过航空摄影来发现。如腓尼基 的两个海港推罗和西顿,就是通过航空摄影而发现的。

航空考古学的重大意义在于:它能够发现已经被掩藏和淹没的古代遗迹,而这些遗迹是考古学家再地面所无法探寻到的。

8、水下考古学(或水底考古学)

水下考古学是研究海底和湖底考古遗址和沉船的一个考古分支。它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水下考古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方式来记录和发掘水底文物。水下考古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打捞和研究水底的古代沉没物、沉船以及淹没在江河湖海中的遗迹和遗址。从作用来看,水下考古学可为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水文变化、海上交通和贸易等方面提供重要的资料。

水下考古学最早发祥于16世纪意大利人灾害地探寻沉船。道20世纪,水下考古的到了极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水下考古学发展成为考古学的一个相当独立的分支。但在中国,水下考古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事情是这样的: 1985年,一批英国人在南中国还的一艘海底沉船里,偷偷的打捞出了大批的清带瓷器,第二年在荷兰高价拍卖。这一事件激起了我国政府组建自己的水下考古队的决心。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第一个)。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考古保护条例》。近二十年来中国水下考古队的足迹遍及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已初步取得了巨大成就。

考古学除了上述的主要分支外,还可以 根据地域的不同而分为“欧洲考古学”、“埃及考古学”、“日本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等分支。

第五节 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考古学是一个学科的总称,其内容的涉及面极为广泛。他与许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与考古学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等。前几种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文化遗址所在地区的历史与自然资源,目的是复原古人类的自然环境。后两种学科,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动、植物遗存与人类的骨骸,并判断其生活年代。

而与考古学有着密切联系的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有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美术史学、建筑史学等。

以上这些所有的学科中,与考古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第四纪地质学、考古动物学、考古植物学、体质人类学和民族学。

一、考古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

1、定义

所谓“第四纪地质学”,就是研究第四纪重要地质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的科学。“第四纪”隶属于新生代,它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它是地质发展史上最新的一个时间单位。第四纪是地史上时间极短的一个纪,其地质年代大约从250万年前开始,至今尚未结束。一般认为,新生代的第三纪是造山运动最为剧烈的纪(时期),而新生代第四纪则是冰川活动最突出的纪(时期)。

2、关系

第四纪地质学与考古学,特别是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1)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是旧石器考古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依据之一

根据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可以确知:早期人类所生存的第四纪更新世,是地球上气候剧烈变化的时代。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在更新世(250万年前~1.2万年前)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进退,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较温暖的间冰期(或雨期与间雨期),两者的多次交替导致了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导致了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和灭绝等一系列时间的发生。这些都对早期人类的体质变化、古文化的发展和居住范围的变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2)人类本身是地质历史的产物,第四纪地质学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知道,地质变化是有规律的。人类早期的活动遗迹通常作为地质现象被埋藏在的地层中。由于早期人类的生存对自然环境的依附性极大,因此,早期人类的遗迹在地层中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第四纪地质学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需要运用第四纪地质资料,(如恢复更新世的地理环境,确定在适合于古人类生存的条件下形成的第四纪的地层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遗物的时代确定,必须依据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对哺乳动物的分析研究。同时,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又能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依据。两者相辅相成。

二、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

1、定义

考古动物学也叫“动物考古学”或“骨骼考古学”。它是专门研究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的学科。考古动物学与第四纪古动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四纪古动物学侧重于动物本身进化发展的研究。古动物化石,不论是否与文化遗存共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考古动物学则是通过研究遗址中的动物义勋,来揭示古代人类对食物的选择以及渔猎、家畜饲养等方面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状况,揭示古人类居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

2、关系

考古动物学与考古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1)、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全部是与野生动物。通过对这些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研究,以及对其中的绝灭种属与现代种属的对比和比例统计,可以有助于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及划分地层。

(2)、分析出土动物的种类,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狩猎对象和狩猎季节。

(3)、根据动物群的特征和地理分布,再结合其它方面的资料,还可以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情况。

(4)、全新世早期,家畜再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研究这石器遗址种的兽骨,可以究明家畜的起源。

(5)、通过对世界各地遗址出土的兽骨的对比研究,还可以究明各种家畜饲养业在地域上的发展和传播,从而了解古代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6)、从对野生动物骨骼与家畜遗骨的数量统计及比重的研究,可以推断处渔猎经济与畜牧经济在当时人类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

(7)、如果墓葬中发现的动物遗骨和骨骼所用的骨料,不属于本地区所产的动物,则可据此分析当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之间的交往与交换的情况。

三、与考古植物学的关系

1、定义: 考古植物学世专门研究古代遗址中出土的植物遗存的学科,是考古学与古植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考古植物学与古植物学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植物学侧重于植物的发生、发展和系统分类的研究,其植物遗存,不论是否与文化遗存共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

而考古植物学,则是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与人类活动有关系的植物遗存进行研究,来揭示古代人们对食物是选择,栽培作物的起源,早期农业的出现等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状况,揭示居址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2、关系

考古植物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表现在:(1)、通过对遗址中的古代苔藓,蕨类植物的孢子和种子植物的花粉等遗存惊醒分析,可以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对石器时代的断代有重要意义。(见教材P32页“植物环境考古学方法”部分)

(2)、对上述植物遗存的研究,还可以复原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其文化发展。例如:根据文化层中农作物花粉的显著增加,可以判断当地居民栽培作物经济的增长。(3)、利用“碳-14测定法”来研究古代农作物遗存,可以了解早期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农作物的变更时代,以及农业的发展水平。

(4)遗址和墓葬中常见的植物遗存有木材,纤维和种子(谷粒,果核和瓜,菜种子)等。通过对木材的鉴定,可以了解各种木器的材质,进而推定他们的制法和效用;通过对纤维的鉴定,可以了解纺织品的质料和农业与纺织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种子的鉴定和数量的统计,可以了解农作物品种和居民的生活条件等。

四,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

1、定义: 体质人类学是指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以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等,来阐述人类的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在英,美的传统体系中,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并列为人类学的两大部分;在欧洲大陆,如法国,德国及前苏联等国家,人类学习惯上专指对人类生物特性的研究,实际上相当于体质人类学;中国学术界所说的人类学是指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部分:人体形态学,人类起源学,人种学。

2、关系: 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论是史前考古,还是历史考古,都要依靠体质人类学。表现在:(1)从骨骼判断死者的年龄和性别是人类体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鉴定性别,年龄的墓葬的人骨资料,可以帮助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

(2)研究确定人类体质发展阶段,是划分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之一。(3)在新石器考古中,体质人类学对研究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发展和解体有重要作用。(4)将随葬品和死者的性别联系起来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两性劳动分工。(5)大规模墓区的人骨的性别年龄的调查,能够获得两性年龄分配与平均寿命等资料,有助于了解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和人口组成情况。

(6)判断含有宗教巫术和图腾因素的随葬品的性别归属,可以了解当时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氏族社会的性质。

(7)分析古代居民的人种类型,可为探索族源问题提供线索。研究不同时代地区的人骨资料,可以了解古代居民的体质演变及其分布规律;如果同一遗址中发现多种体质类型的人骨,则可分析当时有关居民的迁徙和征战等问题。

(8)古代居民的人骨,有时人为的形成畸形,如头骨人工变形和拔牙等。研究这些人骨 资料,有助于了解古代的风俗和宗教活动。研究畸形人骨的种类,出现频率和分布范围,可以探索古代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的历史,还可以从骨骼上考察古病理,追踪某些现代疾病的起源和发展。

五.与民族学的关系

1、定义

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的一门科学。它将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来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及消亡的选择。

2、关系

考古学与民族学的关系也很密切。表现在:(1)两者在获得资料的方法及研究方式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考古资料的来源,主要靠考古调查与发掘;民族学资料之获得也主要依靠到民族地区调查。所不同的是民族学是以现代民族的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而考古学则是以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

(2)民族学与考古学需要互相利用对方的成果。

一方面,考古学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如文化区,文化特征,文化分期等,对民族学研究个民族的历史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民族学资料,又对考古学研究某一阶段的社会制度有很大帮助。

例:如果考古学文化的某一发展阶段与现代的某一原始民族所处的社会阶段相同或相近,那么,通过对现存的这一原始民族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婚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相互的考古学文化发展阶段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问题,复原古代人类社会这一阶段的生活画面。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考古学者特别是史前考古与民族学者,都大量参与民族调查研究工作,两者出现了“合流“的趋势。

第六节 考古学文化年代的确定

对于一个考古学文化,既要明确它的分布范围(包括中心范围和周边地区),又要明确它的所处的年代,同样,对于文类的文化遗存,既要研究其分布范围,又要判定其所处年代。这种分布范围和”所处年代“,是考古研究的两个基本要素。

研究考古文化的年代,判定文化遗存的年代,就是考古学中的”年代学“或直接称为”考古年代学“。

一、相对年代

1、相对年代的定义

考古学上的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两种。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址存在的先后关系,或者又是文化存在时序的年代。如”旧石期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前仰邵时期“,”仰邵时期“,”龙山时代“ 及其早期,中期,晚期等。

2、相对年代的断定方法: 相对年代的断定方法,也叫相对断代。它是一种判断文化遗存的时代相对早晚的方法,但并不一定知道他们是确切年代。相对年代的判断方法有多种:考古地层学的方法,考古类型的断代方法,植物孢粉分析的方法等。其中,考古地质学,考古类型学是两种最主要的断代方法。

(1)、考古地质学(的方法)

主要内容前面已讲;这里不再重要。要注意的是地质学的方法,就是光判断各个地层,确定各层文化堆积形式的先后顺序,然后根据这一相对年代关系确定包含在各地地层中的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关系。

(2)、考古类型学(的方法)

定义: 考古类型学,是一种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原理,对考古发掘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任何器物都有无数特征。但是,一般来说,考古类型学中所指的主要特征群有四个方面:既其一是形态特征。比如器物的形状和他们的大小,构造;其二,形制特征,比如一些工匠刻意造就的一些装饰和颜色;其二是技术特征,如,用来制作器物的原料和制造方法;其二是功能特征,主要指器物的用途。

基本原理:(有哪些原理呢?)

其一,一般来说,考古出土的各种器物的形态和样式,取决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又受到意识形态,如审美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这些因素基本无变化,已有的器物形态就会稳定不变;如果变化,已有的器物形态则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二,同一大类共同体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器物形态也具有相对稳定共同的特征。

其三,人类文化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类共同体,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和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其生产物的形态或者说,器物的形态也不尽相同。这种器物形态的差异,反映了文化的地域或民族特点。

其四,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出,各种文化因素也不断发展变化,器物形态也随之响应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考古类型学就是要依据器物的形态特征,找出其从早到晚的演变系列,研究其演变规律。

器物类型的划分: 怎样来划分器物的类型呢?

首先,在考古地层学确定了遗物,遗迹的早晚关系的基础上,对没一个文化层的出土物或器物进行分类。

“类”是在大的分类单位,一般是按器物的质料和用途划分的。如如按欺侮的质料来划分的,可分为石器,木器,骨器,铜器等若干大类。

一般来说,做为早期人类使用的日用品,它容易损坏,相对使用的时间较短,易更新,易变化。因此,同类的陶器,生产和使用的年代相同的可能性最大,以陶器来判定陶物相对年代的准确性也很高。陶器是在考古研究中,特别是史前考古研究中最受考古学家重视的一类器物。

除陶器外,骨器的使用时间也不长,也适宜作为断代的依据,其缺点是骨器本身繁荣时代特征不明显。

石器,由于器型的变化比较缓慢,一般不能反映时代的变化,不宜用来断代,但石器中一些时代特征较强的器行,如不同行制的有断石锛,穿孔石刀等,用来确定相对年代,还是比较好的。

大类划分后,还可以按器物的用途再分为许多的亚类。如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装饰品和艺术品等。

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按照器物的具体功能在细分为许多“次类”。如生产工具中可细分为农业工具,渔猎工具等;生活用具中可分为炊器,水器,实物等

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按照器物的具体功能在细分为许多“次类” 如生产工具中可细分为农业、工具,手工攻击,渔猎工具等;生活工具中可分为饮器,水器,食器等。这样每一“次类”器物,都由许多用途相同或相近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饮器类的陶器主要有鼎,鬲,釜等;器有瓶,壶,罐,缸等。

其次是在分类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器物的质地,制法,用途等欺侮形态共性的概括。它主要依据器物的主要形态进行划分。一个型就是一个器物的发展序列。如小口尖底瓶。瓶是“类别”“小口尖底”是型别。(还可进行分亚型)。

在次是在分类,分行的基础上,对器物进一步分式。“式”是器物型别之下的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是该型器物在一定阶段许多个体共性的概括,代表了这一阶段型器物的突出特征。一个型包括了若干式,分别代表这一器物各个阶段的演化特征,反映了一个完整的器物演变序列。

如(仰韶文化)包括按式:既: 杯行口尖底瓶,重唇口尖底瓶,喇叭口尖底瓶。它们代表了小口尖底瓶由早到晚的三个演变阶段,(如图P教材15页)也体现了小口尖底瓶的三个阶段标准型式之间的相对连带关系。

划分器物类型,断定相对年代时要注意几点(两点): 第一,考古发掘中,常常是多种型别(类别)的器物在同一时间范围里工存,构成比较稳定的型别器物组合关系。这种型别器物组合一般变化较慢,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而在较晚时期,或另一时期,型别器物组合又发了变化,在原有的组合中某些型别器物消失了,而某些新的型别器物又新增了。这种型别器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较大的文化期别的差异。(文化期不同)

第二 由于器物的质地,用途不同,类别不同,器物的制造和使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墓葬中的随葬品,特别是专为死者制造的冥器(p教材13页),多是同时整套制作并一次性埋葬的,因此其同时性最大,根据冥器来判定墓葬及其随葬品的相对年代,也就最为准确。

(3)排列(分析法)

排列分析的方法,确定器物的相对年代,在美 应用的非常普遍。它实际上是一种器物年代学的方法。

这种方法立足于这样一种原理:即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器物都是易变的,它们流行的时间一般来说都很短暂,因此可以根据它们的流行程度和兴衰过程来建立年代学,并用图表的方式将各种器物的相对年代关系排列出来。再根据物质文化发展规律,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那些含有相似器物频率的遗址年代应当是一致的或者非常接近的。一旦建立起这种器物类型的排列图形,我们就可以将新发现的遗址极其器物归入到仔细编排的器物排列图中去,从而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

应当指出,要做器物的排列分析,细致的采集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对不同的器物的质和量作出非常精密的类型学研究。

<<<<<<<<<<.....附表....地质年代——划分地球自然历史的度量标尺

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地壳中保留下来的各时期的地层,好比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史册,而地质年代的划分则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1881年,国际地质学会通过了至今通用的地层划分表,以后经过修订,完善,制定出了完整的地质年代表,使之成为划分地球自然历史的准确依据。

地质年代表的制定依据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古生物学两种方法。对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是地层或岩石的真实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用古生物法测定的年代,只反映地层的早晚顺序忽然先后阶段,称为相对地质年代。两者结合,更准确地反映了地壳的演变历史。

地质年代包括地球初发展阶段,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了深入地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的特征,“代”之下又分出次一级的地质年代,包括古生代的六个纪,中生代三个纪和新生代两个纪。这些“纪”的名称听起来有点古怪,其实各有来历。例如,在英国的威儿士地区,古时候曾居住过两个名叫“奥陶”和“志留”的民族,于是地质学家把在这儿发现的两套标准地层称为“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又如,在瑞士和德国交界的侏罗纪里发现的另一套标准地层,就取名“侏罗纪”;此外,“石炭纪”和“白垩纪”表明该时期地层中可能含有煤层和白垩土。

今天一个上过初中的人都可能知道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了,而且许多人还可能了解地层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另外近年来人们对“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第四纪”这样的词也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些名词是如何来的恐怕很多人只是个较朦胧的印象吧?

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分成两个大的时代称做是生宙。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能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宙下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发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五个代。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这个数字之所以有数以亿计的年数之差是因为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痕迹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这个时期目前在5.7亿到6亿年前。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刚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这个名称由英国人塞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此事发生在1838年,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0.65年后到现在为新生代。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让我们从最古老的一个纪开始吧。最古老的纪叫震旦纪,美籍人个利普于1922年在中国命名,个氏当时活动在浙,皖一带,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起于18或19亿年前,止于5.7亿前。这个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后期开始出现真褐藻和无脊椎动物。

1936年塞德维克在英国西部的威尔士一带进行研究,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北威尔士山曾称寒武山,因此塞德维克边将这个时期称为寒武纪。33年以后,另一位英国地质家拉普华兹在同一地区发现一个地层,这个与较早发现的志愿纪与寒武纪相比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它介入上述两个层之间,显然是属于一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期,因此他根据一个古代在此居住过的民族名将这个时期称为奥陶纪。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陶纪都要早,大约是在1835年,莫企孙也是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的名称。莫氏和塞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进行了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石炭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是早的,1822年康尼比尔忽然费利普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套稳定的含煤地层,这是在一个非常壮观的造煤时期形成的,因此因煤层而得名。二叠纪这个名称是我国科学按形象而翻译的,最初命名是在1841年,由莫企孙根据当地所处彼尔姆洲将其命名为彼尔姆纪。后来在德国发现这个时期的地层明显为上是白云质灰下是红色岩层,这是我国后来翻译成二叠纪的根源。以上为古代的六个纪。

中生代为三个纪。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套然不同的地层,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在德国和瑞士交界处有一座侏罗山,1829年前后布朗维尔在这里研究发现该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国人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话,现在肯定不会的侏罗纪这个名称,因为他当时在英国面露出含有大量钙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色的,如在我国就多为姿红色的地层。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二纪,新生代为第三纪,1892年德努阿耶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是按魏尔纳的分层方案从第三纪又划分出来第四纪,这新生代便由这两个纪所组成。从前的第一纪则由则由纪生代含六个纪。

纪下面还有分级单位,如“世”,一般是将某个纪分成几个等份,如新生带依次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

(4)更新世地质年代的方法 更新世是最近的一段地质年代。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在地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生命开始产生,动物植物在不断的进化。根据这些情况,学者们把整个地球历史分为许多不同的年代。这就是“地质年代”。下面介绍“地质年代”的有关知识。

地质年代划分的根本依据是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地质年代单位,按国际统治的方法主要有宙,带,纪,世,期,时等。

宙:隐生宙:动物化石稀少的年代

显生宙:动物化石大量出现的年代

宙下一级地质年代是“代”。“代”是根据古生物演化的阶段划分的。

隐生宙:太古代 “代”平分“纪”。“纪”是基本的地质年代单位,文化,根据生物演化的阶段性和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划分。

元古代 一部分为震旦纪 显生代:古生代 有6个纪:寒武代,奥陶纪,老留纪,泥盒纪,碳纪,二叠纪

中生代 有3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 有两个纪:节三纪,节四纪

“纪”下分“世”。“世“是”纪“ 的再分;是最小的国际地质年代单位。

新生代 节三纪 分5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 节四纪 分两世:更新世,全新世 我们现处于”全新世“.如恐龙生活的时代,经历了三个漫长的地质年代.恐龙最早出现在”三叠纪“(2亿4500万年前--2亿4000万年前)晚期,经历了”侏罗纪“(2亿400万年前--1亿4000万年前),到白*纪”(1亿4000万年前--6600万年前)晚期全部灭绝,恐龙在地球上大约生存了,1亿6000万年。

到目前我们人类只生存了大约300万年,如果人类象恐龙一样生存那么长时间的话,我们人类的未来真是前途无量啊!

“更新世”大约距今250万年--1万年前,这段时间正是人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它占据了人类前史的大部分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地球上发生过复杂而剧烈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人类的演化与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根据更新世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将考古遗址和更新世主要气候环境事件联系起来,建立人类文化发展的相对年代框架。这种方法,就是更新世地质年代的方法。

(5)动物群(方法)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狩猎和利用各种大小动物为主,这些动物的骨骼常常被保留在河流与洞穴的沉积之中。与古人类共生的许多动物大都已经灭绝。这样,利用古脊椎动物学的理论,根据更新世动物群的演化关系,对不同时代和区域的动物种群进行分类研究,可以从动物群的演化过程来建立和判断相对年代关系。这就是动物群的方法。

(6)孢粉分析(方法)

“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总称。从植物学上讲,“孢子”是指“低等”的苔藓撅类植物的繁殖细胞,它主要是一种无性繁殖。“花粉”则是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繁殖细胞。

那么,什么是孢子分析法呢,简单的说,所谓孢粉分析法,它是一种利用埋藏在古地层中的植物孢粉,来研究古植被和古气候及其变化规律。孢粉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确定一个遗址或者文化层的相对年代,而且还可以确定一个村落中不同房屋的不同年代。

二、绝对年代

1、定义

考古学上,把遗迹,遗物形成的具体时间或者某一考古学文化存续的具体范围,叫做绝对年代。

2、绝对年代的判定方法:(1)历史考古学林业绝对年代的判定。

在历史考古学领域内,判定绝对年代的方法,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闰月,日月食之类)

但作为具体的判断年代的依据,则有,内证,外证

“内证”是指考古调查员发掘所得实物资料如碑碣,墓志,简读以及其他各种器物中的纪年铭文。这是判定绝对年代的可靠的“内证”。“内证”虽然可信,但必须要注意2点: 其一,碑碣是否是从他处转移来或者建筑物已多次从修而旧碑是否被长期遗留使用。如果这样,该碑上的纪年铭文便不足判定年代;

其二,器物上的纪年铭文,虽可正确是该器物本身的年代。但如果该器物被长期使用,即就不能椐此判断其出土的文化层或者墓葬的绝对年代。

“外证”是指判断遗物,遗迹年代的证据为书籍记载和口头传说。“外证”的可靠程度不如“内证”,因此“外证”的使用更加审慎。因为书籍记载未必符合实际,口头传说更是如此。

(2)史前考古学领域绝对年代的判定

在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领域,绝对年代的判定,很大程度上要依据自然科学的方法.判定绝对年代的自然科学方法主要有: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法断代,钾-氢法断代,树木年轮断代,裂变经迹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等.有些自然科学的断定方法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放射形碳素断代,其次是热释光,古地磁,和钾-氢法断定等;树木年轮断定法虽不能普遍应用,但他具有很高的精确度.第一,放射性碳素断代

放射性碳素断代,是一种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这一方法1984年开始应用于考古年代的测定,其年代数据即距今年代,国际上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其一般使用的年代范围在4万年以内,极限年代为75000年.因为年龄大于7万5千年的生物体中,碳-14的残留已经很少,年代测定就到了这一方法的极限.美国芝加哥大学的WF.利比是这一方法的创始人.放射性碳素(碳-14,14C)断代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宇宙射线(中子)照射地球,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映,产生碳的同位素“碳-14(14C),而碳-14又具有不断衰变(不稳定)的特色.也就是说,正常的情况下,”碳-14“不断衰变为非放射性的氮-14,其半衰期5730+_40年,大气中,”碳-14“与一般的碳元素相同,它与普通的碳组合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植物以二氧化碳进行新陈代谢,因此植物体内的碳的比例与大气中的碳比例相同.其他各种动物以食物链的方法也保持着相同的碳元素.也就是说,这种生物(植物,动物)在死亡之前,身体中的”碳-14“的浓度与大气中”碳-14“的浓度保持平衡.但是,一旦生物死亡,没有新的碳元素进入体内.那么,生物体内的”碳-14“就只能按衰变规律减少.死亡5730年=-40年后,体内就只能有一半的“碳-14”残留下来,而死亡11460年后,“碳-14”就只能原来的1/4。因此,只要测出生物标本中“碳-14”减少的程度,旧可以推算少年生物的死亡时间。

用“碳-14”(碳-14断代,几乎不受任何地理条件,气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方法比较研究,他们常现可能艾为考古带学家的一场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又发现了巛机加速器高能做普技术,它比常规要先进)测定年代常用的标本,主要有木炭,炭化的种子或果实,骨骼,毛发和未风化的贝壳等。动植物遗体。其中木炭标本最理想。骨骼测定的数值往往偏高;石灰岩地区水中生长的植物如贝壳,所测定的数值也偏高。

放射性炭素段代的前提是,假顶大起中 碳-14的浓度自古以来保持不变。但事实上,地球磁场和太阳活动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空气中生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现在科学界已证实,6000年前的生物体内要比现在的生物体内的生物体内含有更多的碳-14因此,碳-14年代与真实年代存在着差距。往往是年代越早,偏差越大。因此,碳-14年代必须与树轮年代叫迟,才更接近真实年代。补:见页底碳-14。。

第二,热释光断代

(定义):热释放光断代,是利用绝缘结晶团体的热释光现象事迹行断代的 技术。它适于陶器及其他火烧黏土样品。它测定年代的范围在100万年以内。

(基本原理): 烧制陶器的黏土中都含有微量铀,钍和少量钾等放射性物质。当陶器烧制时,高温将结晶固体中原先储存的能量都已释放。此后它重新积累能量,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愈强年代则愈久,热释光就越多。即热释光量与所受的放射性总剂量成正比。只要测出陶器中铀,钍,钾的含量,周围土壤中的辐射强度和宇宙射线强度,定出自然辐射的年剂量,就可计算出陶器的烧制年代。

(优缺点):在考古出土物中,往往陶器及其碎片的数量最多,陶器是考古研究汇总的重要对象,用陶器作为测定年代的标本,比碳-14的有机物标本优点更多。最湖要的是:热释光所测定的年代早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从在和一点来看,热释光断代更有参考价值;另外,热释光法坚定陶器的真伪比较快速有效,它取样仅需数十毫克,这也是碳-14断代无法相比的。但是,热释光断代,定出的年代误差一般在土10%左右,从这一点上看,它不如放射性碳素断代精确。

第三:古代磁断代

古代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和地层沉积磁性断代。考古地磁断代是利用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的技术,主要用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窑,炉,灶,砖,瓦和陶器的年代测定。地层沉积磁性断代,是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进行断代的技术,它多用于古人类遗址的断代。

A:考古地磁断代(原理)地球磁场的方向和强度,自古以来就不断变化着。古物中的被烘烤黏土中的热剩词性又具有永久不边的特点,它储存了古地磁变化的信息。一般黏土中都含有少量的磁性矿物,在到700度以上的高温时,磁性便完全消失,冷却时。由于受到当地磁场感应,在其冷却后,又获得与当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一至的磁性。这种磁性称为热剩磁性。除非再受到700度以上的高温,热剩磁性(TRM)一般固定不变。古代的砖,瓦,陶瓷以及遗址中的窑,炉,灶等都受过高温的烘烤,都具有热剩磁性。因此,我们只要根据一系列年代明确的考古样品,定出古地磁随年代变化的实验曲线,就可以确定未知年代的样品的考古年代。

到目前为止,古地磁测定年代的误差还比较大。原因主要有是三:其一是不易得精确可靠的“已知年代”的样品,因而使得作为依据的实验曲线本身误差较大;其二:某些年代范围内的地磁场变化缓慢,实验曲线不容易定准;其三:考古样品受到其他类型的磁性干扰未能清除干净。尽管如此,研究和充实古地磁随年代的资料,仍然我考古断代所需要,而且对研究地球物理现象和探讨地磁场的起源也有重要意义。

B:地层沉积和磁性断代

地层沉积磁性断代,是利用地层沉积词性随地磁极行倒转而倒转的现象进行断代的技术,它多用于古人类遗址的断代。

其基本原理是:Δ地球磁场的变化有时会发展到有规律的词性倒转。岩石中一般也含有词性矿物,在成岩过程中的这中剩余磁性反映了岩石生成时期的地磁场方向。湖相沉积层和深海长呢机层中也含有磁性矿物的微粒,它们在沉积过程中取地磁方向显示沉积磁性,从而反映出沉积时期的地磁方向。火成岩年代可以用“钾-氢-法”断代和“裂变经迹法”断代测定,因而可以定出过去出现地磁倒转现象时期的地质年代,并建立地磁极性倒转年代表。一个完好的沉积地层剖面,可以系统地测出每一层的沉积磁性,以此对照地磁极性倒转年表,就可以确定每个地层的地质年代。目前,研究地四世纪地质年代和确定古人类遗址的年代,建立(300万年)数百万以来的地层年表,古地磁法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第四:钾—氢法断代

(定义)钾—氢法断代,是利用矿物岩石中的钾40衰变成氢40的原理来进行断代的技术。地质学家用这种技术测定早到20亿年,近到40万年的岩石年龄,因此,它存在考古学上主要适用于测定年代久远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人类化石的年代。

(基本原理)钾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状态下,它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钾40。钾40原子衰变时,有11%变成氢40。氢40是一种惰性气体,很容易在烂岩形成时从矿物质中逃逸。当火山岩冷却结晶时,晴40的含量几乎下降到0。火山结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钾氢元素的衰变持续进行。其半衰期为13亿年。因此,只要测出岩石中氢40的含量,就可推算出岩石冷却以来的年龄。

钾-氢是地质学,考古学上的一种重要的测年方式,它特别适合于有频繁火山活动地压的遗址测体。第五:树木年轮断代

(定义)树木年轮断代是一种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断代的技术。这是到目前为止最精确的断代方法。它还可以用于校正碳-14年代。

(原理)树木年轮断代的基本原理是: 树木生长,每年春长秋止,在树干的横断面上留下梳密相同的圆圈,既所谓年轮。年轮的数目代表树龄。年轮的数目代表树龄。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即旱年树木生长受到限制,年轮就窄;雨量充沛气候温暖的年份,树木生长迅速,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年年轮的宽窄都是相似的。如果一颗或树内层的一段年轮谱,同死树外层的年谱一致,就证明此死树是前一段生长的与活树有过共同的生长期,能互相衔接起来。如果此死树的内层年轮谱同更老的死树的外层年轮谱一致,就又可以衔接起来。依次类推,只要找到适当的树木,就一直可以衔接到史前时期,建立起来本地区的树木主年轮序列。这相当于反映气候变化的一部遍年史。同一气候区的考古木头样品的年轮谱只要与上述主年轮序列对照就可以知其木头样品的年代。

(局限):树木年轮断代,原则上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很不容易做到。首先,并不是各地所有的树木都能很好地反映出气候的变化和形成理想的特征年轮谱。其次,不容易找到找全各个时期的木头来建立不断间的年轮序列。因此,只能在气候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选择适当的长寿命树种,才能建立起年代连接比较长远的主年轮序列。

树轮年代学是20世纪初由A。E道格拉斯建立起来的。他及其后继续在美国西南部成百个考古遗址中收集了成千件木质结构样品,互相衔接可上朔到2000多年以前。目前世界上年代最长的主年轮序列是用美国加利福尼亚白山上的刺果松建立起来的,已可上朔到1万年以后。

树木年轮断代最重要是价值和贡献,在于它相当精确,和对碳-14年代的校正。第七节 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环境考古学又是建立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那么,什么是环境考古学?什么是文化生态学呢?或者就是我们首先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一、环境考古学和文化生态学

1、定义:(1)、环境考古学的定义

环境考古学是研究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是一个考古学的重要分支。

其学科目的是:通过对古文化遗址中所包含的能够反映环境的许多遗存的研究,来恢复古代人类及其文化的生存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色以及对环境的改造过程;最后对古代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文化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的解释。

(2)、文化生态学的定义

所谓文化生态学是研究环境与文化演变关系的学科,具体地说它是研究人类适应和改造所处环境的所有方式的学问。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已。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与其它生物和无生命的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食物链,食物网等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

这里,“个体”,“种群”,“群落”是生态学上的三个概念。具体来说:(P教材27页)“个体”是指生物活体的最小单位。

“种群”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由同一种个体组成的集合体。一般来说,每一种群都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种群的“个体”都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

“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者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各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位。一般的规律是:不同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同的生物群落组合;同一生物群落的每一种生物都占据着一定的生活空间。

2、基本理论:我们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本身是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人类及其文化产生影响。当然,人类与其它的动植物不同,人类并非只是被动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人类还能够通过文化来主动地改造环境。正是人类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方面,人类的技术,社会组织等文化方面的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的技术,社会组织等文化方面的因素,又形成特色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二、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指人类以外的自然界。它包括气候,土壤,植被,山川等许多因素。它是问类文化赖改变村在的植物基础。而人类主要的通过工具,技术,组织等文化方面的要素与其发生联系。自然环境对古代文化,特被的对史前文化发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没有野生稻分布的地方,不可能是冶铜技术的创始者。

自然环境,不但影响古文化的面貌和性质,而且哈影响古文化的发展速度。

1、自然环境对古代文化的面貌和性质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是活跃的因素。气候的状况及其变化会直接影响当时的地貌,土壤,动植物和人类;不同的地貌(平原,山区,海滨,草原等)和土壤有着不同的动植物资源,直接影响古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形地貌,动植物群落,矿产资源等,会导致人类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会开发和利用,并形成不同的经济模式和社会组织,越是简单和早期的人类社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直接,越明显。整个石器时代,不论是旧石器时代的“截取性经济”,还是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经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同内容,直接影响着人类史前文化的面貌。

其一,史前的阴山认北的内蒙古高原,甘肃北部和新疆地区,青张高原等广大地区。这里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沙漠草原广泛发育。在这种自然环境的期限下,农业难以产生和发展,人类所能从事的主要是采集和狩猎经济逐渐形成了这一地区以采集狩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文化,以后畜牧业开始出现,并逐渐向游牧经济过度。这一地区,陶器和磨制石器虽然已经发生,但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相反,开发原始环境的特有工具——细石器,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就一直是这一地区最具特色的主要工具。

细石器是一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主要是间接打击发而形成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与旧石器相较,它一种比较精细的石器加工工艺。一般用一跟木棒或古帮放在石料上,另一端用石头砸击或依靠胸部压剥,这样打击下的石料比较细长而归整。

用于制作细石器的原料主要是燧石,火石,硅痔岩,水晶,玛瑙等较好的石料。细石器的器型主要刮削器,尖状器,石站,石镞等。

考古学界把细石器分为几何形细石叶形细石器两大系统。几何型细石器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北欧,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细石叶行石器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北部和美洲西部。不论哪个系统,西石器都是用作狩猎采集和畜牧的主要生产工具。一般来说细石器处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在中石器时代,以后一直沿用到新石器时代。

其二,史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从自然环境来说,降水量相对减少而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分布着结构松软的适合耕作的黄土或黄土状的土质.特别是黄土高原,黄土广阔丰厚,具有较好的直立性,土壤的渗水性强,地下水一般较深.在这自然环境中最早的人工驯化裁培的作物是耐干旱易生长的栗类作物.由于逐渐产生了以旱田栗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繁荣史前文化.另外,从房屋建造来说,也主要从使用性考虑,来充分利用和适应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不同形式的风格的房屋.在这种半干旱的黄土地带,房屋的主要功能是避风防寒.于是,这一地区的史前先民,充分利用黄土的特性,挖穴造屋.冬暖夏凉的穴居也就成为黄土地带居民从古至今在主要的建筑形式.其三, 史前的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其自然环境与现在相比,气候更温暖,降水量也多.这一地区的土壤中粘土教多,渗水性较差,因此,平原地带水网密部,山区地带则林木茂盛.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最早的人工驯化栽培的作物是喜水的稻类作物.因此,水田稻作农业是这一地区史前乃至历史时期在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在这种温暖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房屋的主要功能是防潮而不避寒.所以,无论是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还是近代华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竹楼,都反映了这一地区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产生出来的文化特色.2、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古代的性质,面貌和发展速度,有时也会引起人类文化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史前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为有限,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使传统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时,古人类必须作出适应性反映,和选择,或者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或者迁徙他乡寻找新的生活资源或适合生活之地。周族早年的多次迁徒就是如此。就在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或居住地发迁徒过程中,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

我国著名气候学家竺可贞,根据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和物候记录,对我国近500年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我过历史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四个温暖时期和寒冬时期的结论。

从渭水流域来看,约从距近5000年前后开始,气候已逐渐向干凉方向转化,大约在距近4000年前后,气候已逐渐变得干净。与这一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是,分布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以粟作农作为主的齐家文化,由于气候干冷,农业生产难以为居,由此逐渐向游牧经济转化。到了商周时期,这一地区已成为游牧民族——西素的主要活动区域。

西周初年,我国发生了历史时期的第一次寒冷期,周孝王时,秦岭之南的以汉水也两次封冬,幽王时,西北诸地积霜,气候也十分干冷。这样,位于西北更为干岭地区的游牧民族,在环境的压力下,开始不断地向东南迁徒,与西周发生冲突和战争,最终发展成为平生东迁络绎。东周时,颉吡部落在环境的压力下进一步内涉,形成了史书上传说的接逼诸夏的局面,也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次民族文化大融合。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发生了历史时期的第二次寒冷时期,公元250年,文献上第一次记载了淮河结冰现象。晋代时,年平均气温要不现在低1-2度,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年平均气温降低1度,就等于把这个地方望北推移200-300公里。这一时期,史书记载的暴寒大雪就达103次,大早记录大1982次,这种气候的变化,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产生了巨大影响。自古以来,逐渐而居的游牧经济,由于对自然界的水草有着无法挣拖的依赖,而温度和降水等则是左右游牧经济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显然,气候的恶化使得游牧经济陷入了严重困难,游牧民族难以生存。最后导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举族南迁,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局面,也造成了我国历史上以来的第二次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当然,古文化的变化有这许多的复杂原因,但无论如何,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是引起古代文化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3、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到古文化的产生和变化,而且时古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上。整个自然环境并不包括在生产之中,但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在人类劳动过程中,不可成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源而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史前时期,劳动工具极其简陋,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近不能认识自然界的本质,生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班来说,自然环境过于严酷,人们难以获得事物资源,物质资料的生产极为困难,而劳动者的智慧和认识能力不足以克服这些困难时,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长期停滞,另一方面,如果自然条件过于优越,劳动对象非常容易获得,人们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就能维持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这样就仰制了劳动者的需要,影响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劳动。人们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总是能长期不断地获得足够的食物资源,就无需寻求新的不同的经济活动,也无需改变生产工具,就仰制了劳动这个因素的发展,从而阻碍了故文化发展。

例如:南部非不的布领曼人,其居住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采集的食用植物就达86种,有17种哺乳动物是经常捕猎的对象。因为食物级易获得,每个成年布须曼人平均每天需要劳动2小时左右,全体劳动时间平均每人为600-1000小时。还有:印度的安达曼群岛上的安达曼人,巴西的亚马逊的瓦苏苏人等,情况与布须曼人非常相似。这些地区的原始民族,因其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能够带年提供总足的事物资源,加上气候条件又很优越,人们无需要花费多大工夫就能解决住房,服装,工具等问题,因而他们不感匮乏,不知道生活中还缺少什么。对这些民族来说,既不需要改变工具,以提高生产力,也不需要创造以开辟新的经济领域,优越的自然条件,仰制了这些民族的创造能力,使他们直到近代还过着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还来跨入文明时代。

自然环境对远古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在我国也是很明显。

如:我国的华南地区,在距今11000年前后,原始农牧业就已经产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农业虽已出现,但一直以种植根茎果树类等无性繁殖的动物为主,禾本科农作物的栽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开始出现。

其二是,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磨制石器和陶器的制作虽出现,但一直比较原始落后,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和陶器制造才得到发展。

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个特点说明: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虽然开始得很早(基本与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黄河流域相当),但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华南地区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都只是栽培少量的根茎果树类作物,人们的事物来源主要还是依靠采集和渔猎。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和本科作物水稻栽培以后,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才开始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比中国的其它地方优越。华南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使得这一地区的人们,即使到了新师器时代,仍然将采集和渔猎作为重要的经济部门。这是抑制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如果将黄河流域和华南地区比较,情况大大不同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时间基本与华南相当,但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比华南地区快的多。如:黄河流域大约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石兹山。裴李岗文化时期,磨制石制和陶器已经比较发达;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锄耕阶段,禾本科作物傈的种植已经比较普遍,产量也较高;家畜饲养业也比较发达,猪,狗等家畜已被较多的饲养。到大约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经济和文化则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约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已开始了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过度。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前进步伐,之所以快于华南地区,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黄河流域地处南温带,它既无热带,亚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无寒带地区的严酷的自然环境,其自然环境对史前时期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使之最早进入文明时代。

总之,在史前时期,甚至文明时代的前期,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适宜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则迟滞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处于停滞状态。

4、自然环境对古文化传播的影响及文化传播论简介,(1)、影响 任何一种人类文化都是动态的,都初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现象的空间移位,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空间移位,就是文化传播。

自然环境对文化传播,特别是对古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限制和制约作用。

因为在史前时代,人们的交通,通讯等手段极为原始和落后,文化之间的交往,文化因素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人群的迁徙和不同文化间的互动来实现的。这就使得古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一般来说,古代交通便利的平坦之地,文化因素的扩散能够顺利进行;古代的崇山峻岭,汪洋大河,戈壁荒漠等等,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隔绝作用。所以,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条件成正比。这就是说,地理环境条件越好,传播障碍越少,文化传播的地区越远;同时距文化中的越远,传播力越弱。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现象的空间位移与文化传播,特别是极端传播论,是有区别的。

那么,什么是文化传播论呢?

(2)、文化传播论

所谓文化传播论,是指一种文化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区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理论。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考古理论。

文化传播论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对于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形成来说,除了发明产生,就是传播得来。第二,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学者根据这种文化的相似性,认定文化具有向外扩散出去,跨越空间,活象琏骑一圈又一圈的推动一样,使得文化终于传播到各地。

第三,文化传播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某一文化特质和文化众体被接受或被抗击,视其对接受放的效用和适应性而已,这种效用和适应性新的文化特质与久的文化特质相较的优越程度,与接受方现存的价值观念,经验和需要的适应程度,被理解和应用的难易程度以及能够进行实验的范围大小,七结果的可见程度等。第四,文化传播是一种互动的,双向进行的过程。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引起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互动采借和接纳。

第五,文化传播的范围及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与密切程度。一般来说,具有相似文化的群体,文化互相采借的数量更大。

第六,文化传播必然导致文化变迁。文化的融合或某种新的文化的产生。从文化传播理论产生和发展来看,文化传播论是20世纪在欧洲产生的。法国是、格雷伯纳,拉非尔,博厄斯,英国的里肥斯,史密斯等人都是文化传播论的倡导者。在他们的影响下,使得20世纪上半期,文化传播在考古学累计为流行,并出现了所谓的“极端传播论派”。认为所有文化有一个共同问题,开始于一个或几个特殊区域,然后向全世界传播。认为,文化的爱惜多于文化的发明,甚至完全否定一中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可以产生过两次以上的任何可能性。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传播论者虽注重了传播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没有回答文化如何起源,在合适何地存在过,又如传播到遥远的地区等问题。要为困难的是,用传播论来解释考古现象时,就必须排除被比较的器物或特征不是独立发明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把一种文化看成是工有的,独特的动态系统,每一种文化均循环着在技术,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有限范围内,由本身的发明,创造和采借等因素决定。

第二篇:考古实习心得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考古学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考古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考古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考古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考古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考古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考古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考古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考古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

心尽力完成考古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考古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考古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

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考古学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篇二:西安考古实习报告

西安考古实习报告 3月12日,我们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坐上了从兰州开往西安的火车。随着火车的开动,我的心情兴奋不已。一路上与同学打打闹闹,每个人好像都按捺不住因为远行而激动的心情,一路都开心的笑个不停。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晚上7点,我们到达了梦寐以求的西安。下了火车,最早映入眼帘的是西安古城墙,在霓虹灯的照映下,它显得是无比的雄伟和宏大,立刻让人体会出了浓浓的历史韵味。接着我们就乘坐老师为我们安排好的车来到了陕西师范大学,那里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宿舍。累了一天,同学们早早就睡了,我们即将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西安考古实习。

二、大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 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三、半坡遗址 3月14日,我们乘车来到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的半坡遗址。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 2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这些墓葬让我觉得非常神秘,当时人们的生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态,这带给我们疑问,也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

四、秦始皇兵马俑 14号上午我们参观完半坡遗址后,下午我们便来到了闻名世界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世界经度109.2733,纬度34.3853。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之久。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

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兵马俑的种类有军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驭手俑、铜马车等等。秦始皇兵马俑面积之庞大、气势之雄宏令我感叹。

碑林保存了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共114石,228面,刻六十五万二百五十二字。这些经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刻成于唐开成年间,又称为《开成石经》。

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要数巍然高耸的《石台孝经》,碑高近六米,碑顶有雕满卷云的双层华冠,碑座是有线刻狮子、蔓草的三层石台,碑身是有四块巨石合成,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亲自用隶书书写并加以注释的《孝经》,以及他为孝经写的序。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额七字是由陈毅元帅亲笔所题。室内陈列着汉唐艺术精品七十余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部分。陵墓石刻中的精品有东汉双兽,其造型综合了狮、虎的特点,形象威武、活跃,动作矫健敏捷,以其造型完美、手法熟练、雕刻精致而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陕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内容除少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外,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唐高祖李渊的唐弟,李寿的墓志为罕见的兽首龟形,国内仅有两件,弥足珍贵。其石椁为一歇山顶式石屋,外部以减底平雕手法刻有四神、文臣武将、仙人骑凤等画面,椁内壁阴线刻乐人、舞伎、男女侍从、天象图等,都是唐代墓室石刻中杰出的作品。石刻室陈列的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形式多样,既有传世的精品,也有建国后历年发掘品。有浮雕,也有圆雕,主要反映了古长安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水平。北魏皇兴造像的弥勒,着通肩式袈裟,丰满圆润,肌肉匀称,衣褶以条棱表现,具有较多的域外艺术风格,其艺术水准在当时也是领时代之先的。隋唐时代的造像艺术则把从北周开始的写实风格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追求立体造型的同时,把传统的线和装饰性的艺术手法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中国成熟的民族化佛造像艺术达到鼎盛。

陈列的观音菩萨像,金刚造像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而老君像则是陈列的唯一一件有关道教题材的造像。这件汉白玉老君像,通高1.93米,原属临潼骊山唐代华清宫朝元阁老君殿之物。老君身着道服,腰束帛带,结跏跌坐于三层番莲纹的须弥座上,人像与台座浑然一体,有安谧华贵之感。雕刻手法极为精工洗炼,堪称盛唐时期大型人体石刻的艺术珍品,同时对探讨道教在关中地区的传播,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六、乾陵 在16号休息了一天后,17号是我们实习的最后一天,这天我们去的地方最多,是我最记忆深刻的一天。首先我们来到了乾陵。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 “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我们登上山顶,在高处向下看时,才发现者陵墓的宏伟,那司马道似乎是通天的大道,望不到尽头。这也许就是因山为陵所不同的气势。

乾陵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二(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王墓三(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 章怀太子墓节、彬王李守礼),公主墓四(义阳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苏定方、薛仁篇三:考古实习报告

西安考古实习报告

现将本人所考察的有代表性的遗迹和文馆做归纳整理,详述如下:

一、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凿毁。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说,项羽入咸阳之后,以30万人运了30天还没有把东西运完。以后,关东盗贼又将铜棺窃去。后又有牧羊人因寻找遗失的羊,持火把迸入墓穴,不慎失火,将陵墓彻底烧毁,说大火延续烧了90天都没灭。据说,方圆数十里的陵区地面,也随着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几米。这样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记载都被当今考古发现所佐证。秦始皇陵发现的陪葬坑、陪葬墓几乎都遇到过被盗和火焚的破坏。

二、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 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三、永泰公主墓

关于永泰公主之死,《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中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杀。”这段话意思是永泰公主之死是武则天下的毒手,是张易之兄弟向武则天告密所致。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发掘,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墓道是一条宽约2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 放着彩绘陶涌、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5幅画面的仕女 人物画,其造型之美,实为罕见。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 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等,所有这一切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象征着墓内主人夫妻恩爱。此墓曾被盗过,墓道中有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出了墓道,可从墓的两旁道路直上墓顶,在墓顶上可看到临近的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等。墓前还有陈列室,存放出土的随葬品。

四、乾陵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 “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五、汉阳陵

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

七、大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

百余通。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 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大雁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八、碑林 碑林保存了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共114石,228面,刻六十五万二百五十二字。这些经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刻成于唐开成年间,又称为《开成石经》。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要数巍然高耸的《石台孝经》,碑高近六米,碑顶有雕满卷云的双层华冠,碑座是有线刻狮子、蔓草的三层石台,碑身是有四块巨石合成,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亲自用隶书书写并加以注释的《孝经》,以及他为孝经写的序。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最初是漕运使吕大忠等人为保藏因唐末五代战乱而委弃市井的唐《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及颜真卿、柳公权等所书的著名石碑而兴建的,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唐盛世,造型艺术因反映时代精神而大放异彩。汉代石刻的雄劲、简炼,唐代篇四:考古实习报告 盘龙城遗址考古实习报告 历史学与考古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无可厚非要二者兼注意之。众所周知,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我们的授课中一直都只是理论的学习,没有实践。考古专业的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将书本理论与实际考察相结合,我们于2011年12月7日在考古学专业老师的安排下,来到了盘龙城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古学习,不亦乐乎!

在去之前我们已经对盘龙城遗址有所了解。位于武汉市北郊约5公里的盘龙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积75400平方米。遗址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民居点和小型墓地,从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精美的商代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它是中国商代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址,其灿烂的青铜文化、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完备的城邑形态和功能,对研究城市文明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物参观: 清遗址的分布情况。城内仅有宫殿、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则分布在城外。城址坐落在遗址的东南部,平面近方形。每面中间各有一缺口,应为城门。城垣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护城坡。城垣南部和北部发现有濠沟遗迹。城内东北部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夯土台基,西南部为一片洼地,未见遗迹。建筑基址分上下两层,平行排列在南北轴线上,方向同城垣一致。一号、二号基址已发掘。二号基址中间未见隔墙,可复原为一座大空间的厅堂,与一号宫殿基址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介绍完毕。考古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考古工具探铲并阐述了其用法。它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握住手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遗址。然后他向我们演示其用法,并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一把。

他还给我们展示了在田野发掘中所见到的两种地层关系并教我们如何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一种是上下相叠的地层关系,称叠压关系;另一种是挖破的地层,称打破关系。叠压的地层关系,是未经扰动的,由上而下顺序相叠的地层,关系并不复杂。打破的地层关系则较为复杂,它有两个地层之间的相互打破,也有遗迹单位之间的相互打破关系。这种打破关系,有的没有时代区分,只是有时间早晚先后的不同,有的则有时代不同的区分,因此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被打破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必然比打破它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年代要早,因为,打破的规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的关键在于区分和识别土色和土质的不同,同时还必须善于识别地层内包含物的同异。把握了这两个关键问题,就容易处理好复杂的地层关系,避免造成混乱。田野考古发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而后,老师介绍了田野发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首先介绍了进行发掘所需的工具,其一就是确定方位的指南针,主要是用于判定探方边沿的南北方向是否准确,即判定探方的方格是否为标准正方形。其二为野考古最基本的工具手铲,参加田野考古的人员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铲。主要用于刮地、壁,以辨认土质土色。手铲的有几种使用方法,在对不同的遗物、遗址进行挖掘时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其中一种是刮土,这是在挖掘中用的比较多的方法,用手握住把,大拇指放在把柄上,然后与地面成锐角,慢慢的刮地面。

最常见的田野发掘有遗址发掘和墓葬发掘两大类。遗址的具体发掘方法为“探方”法,即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首先用指南针于要发掘的探方西南角确定一个探方测量的座标基点。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发掘对象的实际情况,探方亦可适当增大或缩小。然后开始拉线,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演示过程中是5 × 5的方格),需要对方格进行统一的编号,分工发掘,以便将发掘资料汇集、纳入总体记录中。探方由主体、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探方内的土层以土质(松、软、硬),土色(各种颜色)和结构(含沙量等)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发掘,以便发现和控制遗址、遗物现象,做好记录。探方要留剖面,以观察文化堆积的和层次。发现遗址后要事先观察分析其地层关系,按其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仔细清理,并探明它们之间所在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全部发掘过程中,都要做好文字、绘图、照相记录,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的关系:

对于此次的实地考古学习,让我们意识到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相互作用巨大。首先狭义历史学对考古学的作用主要表在于考古学要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确定课题与研究途径的重要参考,为考古学提供信息,为考古发掘提供一定的方面。同时,考古发掘遗物在上升到研究层面时也需要历史学做诠释。例如,在盘龙城考古发掘过程中,对盘龙城宫殿分布以及其作为商王朝的统治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的确定都需要历史文献的记载来作为研究的参考。

考古学对历史学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视。首先考古学的发展纠正了许多错误的历史观点。例如盘龙城考古改写了“商文化不出黄河流域”的史学观点。盘龙城遗址的发现,是对商王盘庚迁都之前历史的有力补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商代早期起就共享着同样的文明。商文化南渐,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青铜文化的出现,同时大量矿产资源运到中原地区,又促进了商文化的发展。所以,盘龙城成为殷商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坐标。

帮助补充了文献资料记载之不足,丰富历史记载,开扩人们的历史眼界。例如盘龙城属于商文化早期遗址,距今3500多年了,历史记载较少,距今时空差距甚大,人们对当时的生活、生产、思想观念的认识非常表面,想要在对那段时期的认识取得突破,都需要取得考古发掘的支持,考古资料的发掘就更显得非常重要。考古的发掘以实物的形式加深了人们对商代经济水平、生活状

况的了解,可以说,盘龙城考古帮助弥补了史料记载之不足。同时,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丰富了历史文献记载。

个人心得:

虽然那天天气很冷,但是对于此次的考古实习,大家都很积极。临别时听着考古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地讲着他的考古经历,令我一片神往。通过此次实地考古学习,让我认识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可以很好的指导实践。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需躬行。特别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每天束缚于教室,而应开眼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篇五:考古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考古学专业

姓 名: 杜宗飞 学 号: 2011090118 专 业: 考古学

班 级: 考古学01班

指导教师: 赵建明 实习时间: 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2 前言...............................................................................................................................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3 1.1实习目的...........................................................................................................3 1.2实习任务要求...................................................................................................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4 2.1实习单位简介...................................................................................................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5

三、实习内容(过程)...............................................................................................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5 3.2适应考古学专业岗位工作。...........................................................................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6

四、实习心得体会.......................................................................................................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6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7

五、实习总结...............................................................................................................7 5.1打好基础是关键...............................................................................................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考古学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考古学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考古学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考古学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考古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考古学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考古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①为了将自己所学考古学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考古学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考古学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

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考古学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考古学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1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xx产品和xx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a.参与考古学岗位的日常工作,参与组织制定单位考古学岗位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包括经费使用计划,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等),并协助同事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b.协助主管领导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确定自己在考古学专业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定期进修和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c.在工作过程,跟同事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洽谈,现场勘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从事的职业、喜好、业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风格等。努力提高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能力,给客户量身打造设计方案。

三、实习内容(过程)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我很荣幸进入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考古学专业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3.2适应考古学专业岗位工作。

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实习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校园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做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人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和适应。我在考古学专业岗位慢慢的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同事后,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每天按照分配的任务按时按量的完成。在逐渐适应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我理解了工作的艰辛与独立自主生活的不易。在工作和同事相处过程中,即使是一件很平常的琐碎小事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

第三篇:考古实习总结

考古实习总结

为了丰富广大研究生同学的业余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和场所,同时也是为了发扬我们的国球精神,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研究生会文体部于12月3日在校体育馆举办了冬季乒乓球比赛。

xx年9月19日至12月30日,由22名考古专业03级本科生和9名04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四川大学考古实习队,由考古系白彬和于孟洲带队,前往成都金沙遗址蓝光工地,进行了为期103天的田野考古发掘实习。1月6日下午,金沙遗址考古实习汇报会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马继刚、副处长廖沐川,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霍巍、副书记鲍成志,考古系主任李永宪,考古系资深教授张勋燎、宋治民等60余人出席了汇报会。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的西二环路与西三环路之间,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41′,东经104°。该遗址发现于xx年,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也是继广汉三星堆之后四川省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5年来,为配合基本建设,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金沙遗址20多个地点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发掘面积已超过15万平方米,发现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区、一般居住区、大型墓地等,出土珍贵文物上万件,其中太阳神鸟金饰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初步研究表明,这里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又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当公元前1200前850年)古蜀王国都邑之所在。

此次四川大学考古发掘实习所在的蓝光工地,位于金沙遗址中部摸底河南岸一级台地上,面积约25000平方米,与金沙遗址黄河地点仅一墙之隔,为金沙墓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川大实习发掘区位于蓝光工地的东南部,共布设5×5 ㎡探方55个,10×10 ㎡探方12个。

实习队队长白彬副教授从实习的基本情况,教学大纲内容的执行情况,业务考核标准的执行情况,考古工地、文物库房及学生、民工的管理情况,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情况,发掘的主要收获等六个方面总结和汇报了此次考古发掘实习的情况。他指出,3个多月的田野考古实习,不仅锻炼了实习队伍,圆满完成了考古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三轮探方共完成发掘面积2575 ㎡,清理灰坑354个、灰沟70条、墓葬66座、窑4座、房址2座、井1口;遗址堆积可分商周、秦汉、唐宋、明清四个大的时段,这为深入认识金沙遗址面貌提供了坚实的地层学证据,尤其是唐宋时期地层的辨析和确认,在成都地区乃至整个四川地区都是不多见的;发现和复原了近百件完整器物,为金沙遗址的细致分期,并探讨金沙遗址的发展、变迁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资料;灰坑、灰沟、墓葬、窑、房址等一大批遗迹的发现和清理,为研究金沙遗址蓝光工地的性质及金沙遗址的功能分区提供了新的资料;采集和浮选、筛选出较多的炭样和植物、动物标本,有助于金沙遗址古环境的复原研究;对采集人骨标本的13c测定,可以反映金沙遗址居民的食谱,有助于了解成都平原古代先民的经济生活状况。

参加实习的本科生代表胡松鹤、谢莉亚,研究生代表杨佩玲先后发言,各自汇报了在发掘实习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此次考古实习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认为此次实习目标明确、计划周密、操作规范、管理有序、训练完整、提取信息量大,在积极推进考古实习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是我校本科教学迎评创优工作的一个亮点和闪光点。希望考古系师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密切川大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西南地区考古事业的发展。

四川大学考古实习队是9月19日抵达金沙遗址蓝光工地的。9月20日-11月30日为野外发掘阶段,实习学生先后完成实习方、考核方、基建方三轮探方的发掘。11月26-27日,四川大学和成都博物院联合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考核。12月1日-29日为室内整理阶段,完成陶瓷片和小件标本的清洗,陶瓷器的拼对、粘接和修复,陶、瓷片的标号(写字),陶质、陶色、纹饰和瓷器之胎、釉的统计,拣选标本,绘图,制作器物卡片,排版,拓片,文物摄影,器物排队,筛选、浮选等。12月22日-24日,实习师生分赴邛崃下霸石器地点,平乐冶铁遗址,临邛大渔村果园山庄窑址,临邛西江村尖山子、罗山墩窑址,固驿瓦窑山窑址,火井镇盐井溪,油榨乡唐城遗址、火井遗址等9个地点进行了考古调查。

发掘和整理期间,金沙遗址工作站站长朱章义副研究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李明斌副研究员先后为实习师生作了题为《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考古发掘出土人骨材料的处理》、《成都平原史前古城调查方法》的学术报告。发掘、整理和调查期间,实习师生观看大型歌舞剧《金沙》,先后参观了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及正在发掘中的龙兴寺遗址、邛崃十方堂1号窑址和平乐秦汉驿道、平乐古镇、文君井等。

成都博物院对此次发掘实习和考古调查的顺利进行,给予了慷慨和无私的帮助。12月2日,孙卫国副校长在教务处、学工部以及历史文化学院领导陪同下,到工地看望和慰问实习师生。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亦对此次实习极为关注。考古专业04级、05级,历史学基地班03级,考古学05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旅游学院文化遗产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先后来工地参观。我校考古系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师生先后来工地视察和指导工作。

第四篇:考古通论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吕大临

宋代金石学家,所著《考古图》是中国现有最早的古器物图录。在著录古器物的体例方面有开创之功。

2、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距今5000-7000年,良渚文化晚期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的玉器,其中以玉琮、玉璧、玉钺等为特殊,玉器的数量多,纹饰精,具有礼器的性质;是拥有者生前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是原始文明的曙光。

3、石家河文化

长江中游地区的龙山时代前期遗存统称为石家河文化,年代公元前2500-2200年。特点出土石器数量少,流行陶塑小动物、长方形土坑墓,有城址,陶器多轮制,圈足器发达,平底器少。

4、三星堆器物坑

1986年发现了两个器物坑。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上千件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祭祀器物。时代为商代晚期,坑的性质有争议,对古蜀国与商文化的交流研究有重要性。

5、侯马盟书

山西侯马晋城遗址出土。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对研究古代盟誓制度和晋国的历史有重要意义

6、黄肠题凑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柏木黄心,头皆向内”。是汉代帝王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诸侯王特许也可以使用此葬制,东汉时砖室墓兴起而废止。

7、长沙走马楼吴简

1996年湖南长沙走马楼工地一口古井内出土了10万枚三国时期孙吴纪年的简牍。用墨书写,字体介于隶、楷、行之间,内容:经济类文书为主体,还有户籍,官府公文往来等。是考古的重大发现,对研究吴国经济提供真实资料。

8、长沙窑

唐代重要窑址。在湖南长沙铜官镇又称铜官窑。创烧于唐代,衰落于五代以后。产品以青釉器为主,以罐和壶为典型器。短流多角壶最典型。釉下彩是唐代长沙窑新创的工艺。

9、裴文中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在中国石器时代考古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10、商周断代工程

1996年5月开始启动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研究项目。建立夏商周年代框架,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代”年代学年表。

11、尸乡沟商城

即偃师商代早期城址,1983年发现,平面呈长方形,有大、小两城。有夯土城墙、护城河,发现5个城门。南部有一个小城,建筑简单。此城的性质有两种看法:商汤的都城西亳,商太甲的“桐宫”。

12、上村岭虢国墓地

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西周时期的虢国墓地,保存完好、有500多座,这些墓排列有序、等级齐全、特色鲜明。是研究西周封国葬制的主要资料。

13、满城汉墓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綰合葬墓,1968年发掘,南北并列,夫妇异穴合葬崖洞墓,出土随葬品4200多件,有金缕玉衣等珍贵文物。对研究汉代考古和历史有重要意义。

14、南唐二陵

五代南唐先主李昇的钦陵和中主李璟的顺陵合称。在南京近郊,1950~1951年南博发掘。砖石结构多室墓,被盗多次。对研究南唐历史考古有价值。

15、昭陵六骏

唐太宗昭陵的六块高浮雕骏马石刻。为纪念李世民开国武功所立。有: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宝。

16、青 花 瓷

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用钴料在瓷胚上绘纹饰,再施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属于釉下彩。扬州唐代城址有出土青花瓷碗残片。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成熟,明清时期青花瓷为瓷器中的主流,16世纪开始输入欧洲。

二、简答题

1、简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公元前5000-前3300年。发现大量的水稻遗存,稻作农业发达。骨耜、耒耜、斧等是农业工具,陶器胎厚质粗;有木质工具和漆器。杆栏式建筑为特色;发现带亭子的水井。此文化早期与罗家角类型有联系,晚期与马家浜崧泽文化影响。

2、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宗法等级关系是西周王朝加强统治的重要内容,用列鼎制度来体现等级就是以典型内容。列鼎是指一个墓葬中发现的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的组合。此种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早期,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盛行。

3、简述西周贵族墓葬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

西周墓葬发现2000多座,集中在陕西、河南等政治中心区。如宝鸡斗鸡台西周墓地、沣西西周墓、浚县辛村墓地等。

特点:同一墓地内排列有序,宗法制的体现。同一墓地内各墓随葬品多少有别,等级差别出现。大型墓有一条或两条墓道,有成组陶铜器随葬。墓中有殉人现象。棺椁制度:天子之椁四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使用棺椁数量有别表示等级区别。列鼎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用鼎数量表示死者身份高低。

4、概述南朝帝王陵寝制度的共同特点。

(1)墓葬的地下部分(玄宫)平面呈凸字形,有排水沟、甬道、墓道等几大部分组成。

①墓前有长长的排水沟。用于排除墓内的积水,从高往地处延伸,长度均在百米以上,墓前常有水塘; ②甬道内设二进或一进石门,一般是帝后等级为二进、王侯等级一进,门额有人字形拱为时代特色。

③流行双人合葬墓,砖砌的墓室规模宏大,单室券顶结构。

(2)墓上建筑颇具时代特色,目前所见有墓前神道及神道石刻、墓阙,此外还有墓前水塘。

①神道及神道石刻一般是:神道与陵墓位于同一条中轴线上,神道两侧排列石兽、华表、石碑。

②墓前水塘是区别于其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作用主要是蓄积墓内泄水,也有可能是“风水塘”

(3)墓内装饰情况:帝后陵墓壁多装饰拼镶砖画及壁画――竹林七贤、羽人戏虎、羽人戏龙等等,王侯墓多用花纹砖装饰。

三、论述题

1、宋元著名瓷窑址。

宋代陶瓷业空前兴盛,名窑遍布中国南北各地。著名者如下:

定窑: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曲阳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始于唐后期的曲阳窑,盛于北宋,元代以后衰落,北宋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成为宋代北方最重要的窑场。定窑产品以白瓷闻名于世,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瓷。北宋时期,定窑始创覆烧法,在装饰工艺上是一次重大革新,为当时各地瓷窑效仿。汝窑: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又因汝窑是专烧宫廷用瓷的窑场,也称汝官窑。汝窑烧造时间约从北宋哲宗到徽宗的20年间,故汝瓷传世品少。汝瓷造型以小型盘、碟、洗、炉等为多,大型器少见;釉色以天青色为主;汝瓷均以支钉支烧,此为鉴定汝瓷之重要依据。

官窑:指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两处。北宋官窑据文献记载在今开封,考古发现极少,其瓷器胎色紫黑,足部不上釉,不同于同时期其它青釉瓷器。南宋官窑均在今杭州附近。一为修内司官窑,一为郊坛下官窑。

哥窑: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呈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杭州凤凰山老虎洞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发现的,在元代晚期的遗存中有一类器物与传世哥窑十分相似。经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表明其化学成份和显微结构与传世哥窑相似,故推测哥窑或出自修内司官窑。

钧窑:在河南禹县。钧窑最迟始烧于北宋末年,北宋南迁后一度停烧,但烧造技术传至元代,成为一个庞大的钧窑系。钧瓷属产方青瓷系统,以其汝浊釉闻名天下。乳光釉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瓷的重要特征。钧窑在宋代创用铜的氧化剂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成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及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龙泉窑:在今浙江龙泉县,始烧于北宋早期,盛于南宋与元代,明中期以后开始衰落。器型以日用品为主。南宋龙泉窑创多次上釉法,烧出粉青、梅子青等上等青釉瓷器;同时还盛行堆塑、浮雕等装饰手法。

景德镇瓷窑: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始烧于南朝,经宋迄元,盛烧不衰。北宋初创烧出青白瓷,以湖田窑影青产品最佳。造型包括碗盘盒壶等,装饰手法则有刻花、印花等。

磁州窑:在今河北磁县,又称观台窑。始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开始衰落。器形有碗盘瓶枕等日用器,以白地釉下黑花、白地釉下酱花为主要特征。在装饰艺术上,磁州窑创造了在器物上刻划兼绘画、剔画、刻填等新技术。

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始于唐末,盛于南宋,衰于明。吉州窑兼收南北制瓷技艺,产品丰富,尤以南宋时期的白釉釉下彩绘及黑釉贴花瓷著称。

2、概述战国时期都城的一般特点。

(1)平面大多呈方形或长方形;

(2)在城的选址和营造上突出攻战、防御方面的考虑,有环绕的护城河或者壕沟;

(3)一般都分为两城:大城、小城,小城位于大城之中或一角,有的作东城、西城,两城相邻或相近。具有宫城和郭成之分,宫城居君,郭城卫民;

(4)宫殿区地势高亢,有高大的夯土台集,显示皇权和专制政治的色彩;

(5)城内道路、街区、排水设施齐全,有商业区的市、手工作坊、居民区等功能划分;

(6)城内面积广大,除了安置市民和各种机构,可能还有农区。城内一般有贵族的墓地,只是到了战国晚期逐渐移至城外。

3、什么是陶、瓷?概述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之一。陶器的烧制是经过火的加温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这是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获得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陶片标本为距今1万多年前。瓷器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它是在南方制陶工艺的基础上于商代中期萌生的,西周时期青釉器有较大的发展,分布地区也明显扩大,称为原始瓷。(10分)瓷器与陶器的主要区别有:胎质不同、烧成温度不同、釉的有无、吸水性、声音。(10分)

4、概述商——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商代早期:器类有食器、酒器、水器;器形有鼎、鬲、簋、觚、爵、斝、盘等,纹饰是粗犷的饕餮纹为主体,无云雷纹地纹,三足鼎一足正对一耳,锥状袋足;铭文少见,簋如碗,深腹无耳,爵为平底。

商代中期:器类同前,纹饰变精粗两类,有铭文多为人名族徽;鼎足不与耳相对应,三足与耳对应成为定式; 商代晚期:酒器变多,纹饰精,生动,多云雷纹地纹的三层花。有几个字的铭文,柱足鼎,簋腹变浅、十字孔纹,带胡戈、爵为圆体,无平底爵,流行三层花纹,饕餮纹多;

西周早:同商晚期,有鼎、簋、鬲、觚、爵等,鼎为柱足垂腹,开始流行方座簋。纹饰:饕餮纹流行开始变少,盛行鸟纹;戈有胡;

西周中:铜器变化明显,食器多,酒器少;新出盨、杯、编钟等,鼎腹变浅、平底;簋有盖,花纹流行夔纹,新出瓦纹,窃曲纹,铭文变多,有长篇。

西周晚:酒器绝迹,新出盆,编钟多见,簋圈足下有三小蹄足,窃曲纹,重环纹流行,长篇铭文多,如毛公鼎有铭文497个字。

第五篇:考古实习报告

考古实习报告

考古实习报告1

三峡考古实习记略考古学在公众心目中是一门充满浪漫色彩与神秘气息的学科,尤其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人们常常把它与奢华富丽的陵墓、湮没于荒漠的古城以及各种奇珍异宝联系起来,这就更为考古学增加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对各地的考古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随着老山汉墓发掘、雷峰塔地宫开启等一系列电视直播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古代文明的辉煌原来就重现于小小的手铲和竹签之下,由此公众才贴近了真正的考古学。

回想起考古实习前的情形,就连我们这些凭着理想与激情从全国各地走到一起来的考古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后,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紧张,一想到自己即将投身到火热的三峡库区文物抢救工程之中,想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即将在现实中接受考验,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想象着该如何用双手叩开大地的胸膛,聆听千百年前先民生息劳作的历史回响,如何在无言的遗址上复原出古人生活的生动场景,如何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度过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时光……

也许因为大家都是刚刚二十岁的青年,雄心勃勃,意气风发,所以与紧张不安相比更多的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对前途的憧憬。出发前夜,在与亲朋一一电话话别后,我在日记中写道:“明天及以后几个月的日子里会有许多我生命中的第一次发生吧!不管是喜是忧,好好体验,热爱生活吧!”

XX年9月18日下午,以厦门大学考古专业98级同学为主组成的厦门大学XX届考古队一行22人离开了阳光下的鹭岛,乘火车奔赴实习地——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畲家嘴村。

一、早段

XX年9月21日凌晨,考古队到达重庆。

早晨八点左右,我们登上大客车由重庆前往实习地点。客车在离开前先在市内兜了一圈,以便我们浏览一下山城风光。这时薄雾已经散去,山城的铮铮铁骨和雄浑气魄昂然显露,群山如聚,广厦如鳞,长桥似虹,大江如怒,整座城市仿佛一位在蓝天下振臂高呼的巨人,浑身充满了力量和斗志,让观者深感振奋!

客车离开城市驶向群山,不久之后就驶上了惊险的盘山公路,每逢转弯都会让人感觉整辆车已突入空中,即将下坠,就在重力和恐惧抓住人心前一刹那,客车又回到了路上,虚惊环生!

黄昏时分,老师告诉我们目的地就要到了。同学们心中的紧张和好奇又开始蠢蠢欲动,经历了几天的舟车劳顿后最终会到达怎样一个终点,这是盘绕在每个人心中的问题,忽然开始希望汽车就这样一直行驶下去,永远与目的地相距遥遥。在等待的焦灼与微弱的抗拒中,巴阳镇移民新村已将我们包容。汽车轰轰而去,把我们留给了宁静的小村庄,在下车的一刻我似乎有些失落,失落了什么,难道是旅途中的幻想?

我们住在一幢老乡刚建好的四层小楼里,一楼是餐厅和公共活动场所,老师住在二楼,三楼是女生宿舍,四楼是男生宿舍。走进宿舍,推开窗户,眼前的视野十分开阔,长江就横亘在眼前,蜿蜒而来,又浩荡而去。但新鲜和惊奇很快就让位于疲惫,吃过晚饭后大家很快都休息了。新的生活、新的见闻都留给明天吧!

22日清晨,酣睡醒来,轻轻登上天台开始仔细端详整个村庄。青山为邻,长江作伴,让人心旷神怡。整齐的楼房像双翼一样在我的两侧展开,勾勒出新村里唯一的街道。山间薄雾仍未散尽,老乡却已早起务农,牛哞鸡鸣远远传来,感觉清新而自然。似乎一夜之间,拥挤的街道、无边无际的高楼大厦、奔驰的车辆都永远在眼前消失了,从心中抹掉了,目光得以舒展,心灵可以松驰;似乎一夜之间,永无休止的噪音、味道难闻的废气都踪迹全无,不复出现,鼻子更加敏感,灵性重归双耳。这种身心得以释放的感觉让人悠然陶醉。

顺口做首打油诗:起而望长江,睡而栖竹床。辛勤掘黄土,忘忧回故乡。

当天上午我们在云阳县文管会聂所长的陪同下,首先来到江边,见证这条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魂与血脉的大河!当地一位同志很自豪地介绍:长江最窄、最深处——巴阳峡就在畲家嘴村附近。然后我们大致熟悉了附近的地形和道路。

田野调查工作于23日开始进行。我们学习利用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地层剖面寻找文化层,根据地面上的遗迹、遗物寻找文化遗存。考古调查进行了近3天以后,老师和同学们已共同确定了几个适合发掘的地区,并从25日下午转入考古发掘阶段。为了方便规划,整个畲家嘴遗址以巴阳小学为基准点被分为北、西、南三区,首先开始的是北区的发掘。

在发掘正式开始之前,看着地面上划好的整齐方格,不由回想起自己一段短短的经历:因为对历史的兴趣而喜欢上考古,渴望有一天能目睹世界七大奇迹的壮观、秦始皇陵的珍奇。参加高考并如愿以偿地来到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学习,两年后的今天终于要开始企盼已久的考古发掘了,这应该是我一生中极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时刻。当时我们像做早操一样整齐地站在属于自己的探方中,望着老乡带着各式各样的工具从远处赶来。在民工被分配给各位同学以后,大家不由先对视一眼,然后又好奇地审视着脚下的地面,这片当地农民世代耕种的土地下会有什么“宝藏”呢?锄头挥起来了,这正是考古人向大地和时光求解的方式。

30日,在云阳县文管所有关领导的热情邀请下,我们冒雨参观了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飞庙,并有幸欣赏了一些云阳县境内的出土文物,最后还顺便游览了一下云阳县县城。老师们决定在10月1日放假一天,但是因为大雨连绵,所有人只能固步室内,假期名存实亡。

10月2日,当全国大多数人或在家中静享节日的轻松,或外出旅游时,我们考古队员顺着泥泞的山路来到了探方旁,惊讶地发现大部分探方都积了二、三十厘米深的水,有的探方甚至有近四十厘米的积水,当天的发掘被迫改为排水,男生把鞋一脱,用水桶倒水,女生则负责把水舀进桶里。大家一起动手,分工明确,秩序井然,连钟老师也跳进了混沌的泥水中与我们一起劳动,手指划破了都毫不在意。大家群策群力终于用半天时间把水排干了。吃过午饭之后,谁也顾不得衣服上溅满了泥星就躺倒在床上,来不及叫苦就进入了梦乡。此后,当地“秋冬多雨”的气候还给发掘工作制造了不少麻烦。烈日与暴雨轮番出场,生旦净末,反复展示着考古工作的辛劳,我们就像无知的晚辈任由它们数落。

考古实习报告2

20xx年4月,我们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三个班的学生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西安考古实习!历时七天的亲身体验,我不仅接触到了最真实的历史,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西安也给我很大震撼,它是西北最繁华的城市,历时千年仍不失当年魅力,依旧发挥着历史名城的余韵,吸引着世界

各国游人膜拜在它的脚下。

我们这次实习共有师生120多人,分七天完成实习任务,第一站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然后依次是半坡博物馆、永泰公主墓、乾陵、阳陵、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碑林、古城墙和钟鼓楼等。

秦兵马俑博物馆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景点。有俗语言秦始皇陵“头枕骊山,脚踏渭水,一手抓金,一手握玉”,这句话准确而生动的描述了其位置------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区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盛产金和蓝田玉。建立在秦始皇从葬坑之上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就在此,它气势宏伟,是国家5A级景点、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进馆后由一位女导游带队开始参观,首先是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称为“安车”、“高车”的两辆大型彩绘铜马车。遗憾的是当天我们看到的是仿品,真品因世园会的需要被带到了别处,但是仿品以假乱真丝毫不影响游客的兴致。

然后参观的是秦兵马俑墓葬坑大厅,导游告诉我们参观此厅“三分在看,七分在听”,的确,初见那些被灰土覆盖的土人时,我有些失望,因为他们缺胳膊少腿,也并没有在杂志课本中看到的那样雄伟,但是在认真听了导游的解说和一个个在书本中看不到的小故事后,那些表情不曾重复的面孔在我眼前生动起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次看了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规模最大,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凭栏俯视,东端 3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我们边走边听导游娓娓道来,想着这是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然后我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带进喊杀震天、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平面略呈曲尺形,是秦俑坑

中的精华,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它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第二单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单元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好一个20前的军阵,这不禁让我想到战国时期的最大战争-----秦、赵长平之战,秦军就是用这样的军阵密切配合,歼赵军40余万的吧!我们在二号坑还看到了考古发掘现场及遗址顶部木迹和部分陶俑、陶马的出土现状。三号坑在一号坑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它规模最小,与一号坑距25米,东距二号坑约120米。三个坑呈“品”字状排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恰好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军事集团,忠实的站立在秦始皇陵的东侧,象征着保卫陵园的卫戍大军。

三个墓葬坑看完之后我们随导游从大厅出来,开始听她讲始皇帝陵的整个布局。秦始皇陵园占地多达56.25平方公里,由内外城两部分组成,在陵墓的北面还有许多宏伟的地上建筑,如寝殿、厢房、角楼等建筑群。秦陵地宫也有大量珍宝,目前还没有挖掘。地宫周围有许多陪葬坑,已发掘了珍奇异兽坑、马厩坑、兵马俑坑、刑徒墓地等600多座,其中兵马俑坑是秦陵东部最大的一组陪葬坑。

秦始皇陵如此宏大的布局,是古今中外历史所罕见的,真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此景点除了帝陵兵马俑给我的震撼外,这里的游人之多也让我惊叹。那天并不是节假日,而且还下小雨,但还是游人如织,可以用“比肩接踵”来形容。我们在拥挤的人流中时刻得注意着所跟导游的动向,生怕跟丢了,所以根本不能认真仔细的参观,只能匆匆在攒动的人头缝隙中看几眼,大部分是听导游讲的。我觉得应该考虑到此景点的游客承载力,不能只看到利益而忽略了游客的满意度,我们要有世界级博物馆的姿态。

相对于兵马俑的人多、嘈杂,半坡博物馆就安静了许多。进入半坡,我觉得自己是穿过时光隧道从秦来到了史前,尤其是半坡新增设的半景画展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河流和田野之上运用声光电技术逼真地模拟了电闪雷鸣、日月星辰,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半坡人战天斗地的生活、劳作场面,让我们如临其境。半坡还有国家一级文物人面鱼纹盆和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保存较完整的陶窑遗址之

一的横穴窑,而且新近调整的半坡遗址出土文物陈列,运用了电子虚拟和幻影成像等现代化声光电的科技手段,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半坡远古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我们在半坡细细观赏,收获颇多。

永泰公主墓阴冷、深长的墓道,“珠胎毁月”的墓志铭,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仕女图壁画、雕刻精美的石椁以及天井、雨道、盗洞等,都给我留下了墓室形象的深刻印象。以前我总无法想象出墓的结构与陈设,永泰公主墓的参观不仅使我亲身体验了墓的构造,也感受到了李显对女儿李仙惠的伤感与自责。永泰公主的墓虽然级别很高,但是相比乾陵、阳陵来说,就逊色很多。乾陵是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合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墓前石刻、无字碑和六十一尊王宾像,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乾陵以山为陵,有四个城门,从朱雀门外向远处高耸的陵墓望去,可见墓前一条司马道相当宽阔,直通北峰。两侧排列有124件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雕,其中有华表、翼马、朱雀各1对,石马5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10对等。无字碑巍峨厚重,立于碑前我不自禁开始猜碑为何无字,千年来每个人都有和我一样的疑惑,但我觉得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立无字碑,测武则天作为女人这一生都是成功的。排列于内城东西闹楼的61尊石人像虽然大多没有头颅,但从其服饰可以看出都为外国人或少数民族,可见唐代的开放与对外交流的频繁。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整体规模并没有乾陵宏大、有气魄,但阳陵博物馆的遗址文物也让人记忆深刻。博物馆内展出一千多件西汉文物,有各式兵器、印章,最著名的莫过于汉代彩陶了,阳陵出土的人物陶俑大小相当于真人的 1/3,可是每个彩俑,表情各异,制作得十分精巧,陶俑均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我想这正是“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所致吧。除陶俑外,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这些考古发现既是西汉帝王丧葬制度的反映,也应该是西汉时期经济繁荣,军力强盛和物质生活丰裕的缩影吧。此处陶猪之多也让我惊叹,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遗址中那排列整齐、紧密相连的陶猪,一排排数不胜数,我终于深刻体会到“猪是财富的象征”这句话了!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离慈恩寺、大雁塔很近,我们在感受了陕西在周、秦、汉、唐的盛况后,就去慈恩寺体验玄奘取经后译经、讲经的历程。我还专门等到晚上,一睹夜幕下的西安音乐喷泉、西安电视塔以及华灯闪耀的西安古城墙、钟鼓楼等,在夜色和彩灯的装扮下,西安这座古城越发显得神秘而充满魅力。第二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登上了西安明城墙,城墙蜿蜒逶迤,玲珑有致,沿着城墙走走,风景各异。景致最好的一段是和平门到南门,往城里看,是古色古香的民舍,往城外看,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偶尔能听到城墙下公园里传来的秦腔,韵味十足。但那古朴苍桑的城墙、古色古香的元花灯又让人有一种梦回古代的感觉。

细细想来,在西安看到的每一景都让我流连,但真正震撼到我灵魂的除了秦兵马俑就属碑林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现有七个碑石陈列室、八个碑亭、两个时刻艺术室、六个墓志陈列廊和四个临时展览厅,珍藏从秦汉至明清各个时代的碑刻、墓志4000多方,还收藏着众多的宗教石刻和陵墓石刻,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可以说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中华书法艺术的殿堂,石刻艺术的宝库。碑林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从唐代石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存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开成石经》。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要数巍然高耸的《石台孝经》,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亲自用隶书书写并加以注释的《孝经》,以及他为孝经写的序。书法碑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名家荟萃,精品林立,令人惊叹不已,有欧阳询的《皇甫诞碑》,褚遂良的《同州圣教序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郭家庙碑》、《藏怀恪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怀素写的《草书千字文》,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等。宗教内容的碑有记载景教在中国传播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佛教密宗传承历史的《不空和尚碑》,记载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大师的《唐阐法师碑》等。这些碑文在研究宗教、各民族及各国的交往、以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史料价值。除了碑文石刻艺术室也是值得一看的,室中有雕刻精美的唐代李寿石棺、石椁,造型生动的昭陵六骏、献陵石犀,高大逼真的北周五佛等,这些都是古代石刻艺术的杰作,尤其是唐昭陵六骏,以李世民征战疆场所乘过的六匹有功战马为蓝本雕刻而成,作品比例合度,线条明快,高度写实。但可惜的是其中飒露紫、拳毛蜗两骏早年流失海外,

现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碑林中的为仿品。石刻室还陈列着北朝、隋唐的佛教造像,形式多样,都为传世精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千佛石雕,在很小的长方体六面都整齐的刻有佛像,每一个佛像神态都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碑林除了碑刻和石雕外,还有高大的牌坊、古朴的泮池、肃穆的棂星门、庄严的戟门,这些也都显示着昔日壮观、辉煌的孔庙。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在碑林只参观了两三个小时,但对于碑林如此多需要仔细品赏的文物来说,短短几个小时只够走马观花式的看一遍,要真正去学习、弄懂,恐怕要在里面呆几年了!

在参观完碑林、明城墙后,我们七天的实习也落下了帷幕。此次西安之行,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西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过繁华昌盛,也体验过艰苦危难,千年后仍巍然屹立。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国遗存的历史建筑屈指可数,但在西安仍然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建筑,西安也在新时期经筹划经营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更加显得宏伟壮丽,充满魅力。在西安的许多遗址景点,都有大量的外国友人,不管他们是怀着对中华文明的好奇,还是一种对历史的执着追求,他们的态度都令人钦佩,也使我们惭愧。

我在亲密接触了历史、感受了历史之后,才深刻体会到自己所学太过狭窄、浅薄,经过这次实习,我会更加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积累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考古实习已结束,但我们的历史学习仍在继续,实习也更加激发了我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会带着实习时的热情更加主动、深入的去学习历史。

考古实习报告3

为了丰富广大研究生同学的业余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和场所,同时也是为了发扬我们的国球精神,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研究生会文体部于x月x日在校体育馆举办了冬季乒乓球比赛。

XX年x月x日至x月x日,由22名考古专业03级本科生和9名04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四川大学考古实习队,由考古系白彬和于孟洲带队,前往成都金沙遗址蓝光工地,进行了为期x天的田野考古发掘实习。1月6日下午,金沙遗址考古实习汇报会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马继刚、副处长廖沐川,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霍巍、副书记鲍成志,考古系主任李永宪,考古系资深教授张勋燎、宋治民等60余人出席了汇报会。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的西二环路与西三环路之间,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41′,东经104°。该遗址发现于XX年,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也是继广汉三星堆之后四川省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5年来,为配合基本建设,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金沙遗址20多个地点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发掘面积已超过15万平方米,发现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区、一般居住区、大型墓地等,出土珍贵文物上万件,其中太阳神鸟金饰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初步研究表明,这里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又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当公元前1200—前850年)古蜀王国都邑之所在。

此次四川大学考古发掘实习所在的蓝光工地,位于金沙遗址中部摸底河南岸一级台地上,面积约25000平方米,与金沙遗址黄河地点仅一墙之隔,为金沙墓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川大实习发掘区位于蓝光工地的东南部,共布设5×5㎡探方55个,10×10㎡探方12个。

实习队队长白彬副教授从实习的基本情况,教学大纲内容的执行情况,业务考核标准的执行情况,考古工地、文物库房及学生、民工的管理情况,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情况,发掘的主要收获等六个方面总结和汇报了此次考古发掘实习的情况。他指出,3个多月的田野考古实习,不仅锻炼了实习队伍,圆满完成了考古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三轮探方共完成发掘面积2575㎡,清理灰坑354个、灰沟70条、墓葬66座、窑4座、房址2座、井1口;遗址堆积可分商周、秦汉、唐宋、明清四个大的时段,这为深入认识金沙遗址面貌提供了坚实的地层学证据,尤其是唐宋时期地层的辨析和确认,在成都地区乃至整个四川地区都是不多见的;发现和复原了近百件完整器物,为金沙遗址的细致分期,并探讨金沙遗址的发展、变迁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资料;灰坑、灰沟、墓葬、窑、房址等一大批遗迹的发现和清理,为研究金沙遗址蓝光工地的性质及金沙遗址的功能分区提供了新的资料;采集和浮选、筛选出较多的炭样和植物、动物标本,有助于金沙遗址古环境的复原研究;对采集人骨标本的13C测定,可以反映金沙遗址居民的食谱,有助于了解成都平原古代先民的经济生活状况。

参加实习的.本科生代表胡松鹤、谢莉亚,研究生代表杨佩玲先后发言,各自汇报了在发掘实习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此次考古实习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认为此次实习目标明确、计划周密、操作规范、管理有序、训练完整、提取信息量大,在积极推进考古实习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是我校本科教学迎评创优工作的一个亮点和闪光点。希望考古系师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密切川大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西南地区考古事业的发展。

四川大学考古实习队是9月19日抵达金沙遗址蓝光工地的。9月20日-11月30日为野外发掘阶段,实习学生先后完成实习方、考核方、基建方三轮探方的发掘。11月26-27日,四川大学和成都博物院联合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考核。12月1日-29日为室内整理阶段,完成陶瓷片和小件标本的清洗,陶瓷器的拼对、粘接和修复,陶、瓷片的标号(写字),陶质、陶色、纹饰和瓷器之胎、釉的统计,拣选标本,绘图,制作器物卡片,排版,拓片,文物摄影,器物排队,筛选、浮选等。12月22日-24日,实习师生分赴邛崃下霸石器地点,平乐冶铁遗址,临邛大渔村果园山庄窑址,临邛西江村尖山子、罗山墩窑址,固驿瓦窑山窑址,火井镇盐井溪,油榨乡唐城遗址、火井遗址等9个地点进行了考古调查。

发掘和整理期间,金沙遗址工作站站长朱章义副研究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李明斌副研究员先后为实习师生作了题为《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考古发掘出土人骨材料的处理》、《成都平原史前古城调查方法》的学术报告。

发掘、整理和调查期间,实习师生观看大型歌舞剧《金沙》,先后参观了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及正在发掘中的龙兴寺遗址、邛崃十方堂1号窑址和平乐秦汉驿道、平乐古镇、文君井等。

成都博物院对此次发掘实习和考古调查的顺利进行,给予了慷慨和无私的帮助。12月2日,孙卫国副校长在教务处、学工部以及历史文化学院领导陪同下,到工地看望和慰问实习师生。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亦对此次实习极为关注。考古专业04级、05级,历史学基地班03级,考古学05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旅游学院文化遗产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先后来工地参观。我校考古系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师生先后来工地视察和指导工作。

考古实习报告4

实习已过去些许天了,可在京实习的一幕幕却还会常常清晰的浮现于脑海中,那些人,哪些事,恍如昨日……

三月的北京,春寒还盛,我们便来到了房山大苑村这个陌生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二十余师生一起经历了春天肆虐的沙尘暴,夏天炎炎的烈日,一起由大苑遗址转战于大兴墓葬群,一起睡露天,一起熬夜加班。付出了汗水,却也收获了成果,通过实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考古田野发掘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了室内整理的前期记录整理和资料汇总工作等,同时锻炼了身心,拓宽了眼界,工作之余的生活,在北京文研所的关照下,也度过得很愉快。整个实习,大家都收获良多。

在此,实践和能力的学习提升过程不可置否是发掘实习的重心,但穿插其间的人情往事也同样让人难忍不提,故此分为实践学习、生活娱乐两篇。

(一)

实习期三个月,可比较清晰的分为三段,即初始近一个月的大苑村寺庙遗址发掘,中间的室内学习阶段及后段月余的大兴墓葬发掘及整体室内整理,三阶段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即田野发掘部分和室内学习整理部分。详述如下:

田野发掘

大苑寺庙遗址

大苑村寺庙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东约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东西两边皆为民宅,南边缘靠近公路。为配合北京西六环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项目。发掘区原为民房及果园、耕地等,发掘前已被平毁,遍布树根和碎砖瓦块等。

此次发掘,方便起见,以大概发掘区中心位置一固定物为中心基点,按南北正方向采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个发掘区。其中I、Ⅳ区首先发掘,多数布方规格5×5米,少数10×10米,II、III区发掘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边角处地理局限布方10×5米,布方规格大致以钻探所得遗迹复杂程度为标准。

遗址从20xx年2月11正式开方发掘,其后近一月中,我们偶有断续的发掘了I、Ⅳ区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个遗址中遗迹现象最为丰富的一段。

遗址由于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层也相对较简单。统一后,地层分为三层,其中②层又分为②a、②b两层,结合成因具体描述如下:

①层,表土层,土色灰黑,较为疏松,包含物为植物根茎、塑料,碳屑等,厚15-30厘米左右。应为近现代居民生活、耕扰所致。

②a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少量白灰点等,包含物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15—70cm,厚约10-30cm。应为②b层建筑废弃塌毁后,在其上堆积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砖瓦块应与当时人们的挖翻等活动有关。结合遗址推测为明清后期。

②b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较多白灰点、料礓石块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样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见的寺庙房基S1即开口于本层下,打破③层。推断其应为明清此遗址寺庙建筑废弃塌毁形成的遗迹。

③层,土色浅黄,土质致密,包含物较少,深约30-50cm,厚度不明。不见遗迹现象,人类活动痕迹较少,应为原始自然堆积。但我个人推断这应不是原生地层,应仅为自然堆积,与当地河流较多有莫大关系。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层状况总结,个别探方还不见有②b层,土质土色、地层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个体的细微差别。

在这个遗址发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两个左右的探方发掘,这其中我负责了I区的T0301和T0302。两探方都位于I区第三列,南北相邻,地层完整,遗迹方面有一现代沟、两段基槽,却无有价值遗物出土,这与大多数探方的遗物较少状况基本相同。

大兴16#地

大兴16#地,位于北京大兴区新城北区,周围高楼民宅隔路环伺,也是一配合基建的考古项目,主要是墓葬发掘。此区域呈长方形,东西长485-580m,南北宽330-400米,遗迹现象主要分布于此地点偏南部,一线大体呈东、中、西三区。

此地点共有墓葬46座,东区墓葬共有十六座,由出土钱币可知全为清墓,墓向皆大致南北,分布密集而无打破,墓葬规模大小不一,有单、双、三、四人墓,其中双人墓最多,余者数量大致相当。双人以上墓中,由人骨、随葬品等初步判定皆男性在西,女性在东,女性多屈肢葬,男性多直肢葬,而且每墓中皆只有一位男性墓主,规律一致,可断定余者非妻则妾。东区墓葬以M14规格最高:四人葬、每人皆双棺、每棺都有随葬品。有趣的现象是,在已初步断定西首为男的情况下,次西位的棺中随葬品数量相当丰富,铜钱、珠花、发簪等都远较其它棺--甚至西首棺为多,联系实际我们推测这很有可能是墓主正妻,结合当时的风俗生活,几人的家庭地位及内部关系会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中区共有墓葬26座,由墓葬形制、出土物等可较明显的初步判定主体为辽金墓,还有少数唐墓,甚至个别墓时代推测有可能上溯到北魏。

考古实习报告5

历史学与考古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无可厚非要二者兼注意之。众所周知,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我们的授课中一直都只是理论的学习,没有实践。考古专业的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将书本理论与实际考察相结合,我们于20xx年12月7日在考古学专业老师的安排下,来到了盘龙城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古学习,不亦乐乎!

在去之前我们已经对盘龙城遗址有所了解。位于武汉市北郊约5公里的盘龙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积75400平方米。遗址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民居点和小型墓地,从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精美的商代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它是中国商代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址,其灿烂的青铜文化、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完备的城邑形态和功能,对研究城市文明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物参观:

在盘龙城遗址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对盘龙城博物馆陈列室进行了参观。里面包括石器展厅、铜器展厅,玉器展厅,陶器展厅。展厅里陈列了古代先民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所用的遗物及制造这些东西所需的模具。工具和武器有臿、斨、斧、锛、凿、锯、钺、戈、矛、刀、镞;礼器有鼎、鬲、簋、斝、爵、觚、盉、罍、卣、盘等。在这些遗物中,特别最引人注目有一个青铜大圆鼎,高达85厘米,是迄今出土的我国商代前期最大的圆鼎;长达94厘米厚仅1厘米的玉戈,显示了高超的琢玉技术,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商代前期最大的玉戈;高达1米的大陶缸,系商代陶器之精品,显示了精湛的制陶工艺水准。

遗址现场学习:

之后工作人员带着我们来到了曾经的考古发掘现场。那里耸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大书“盘龙城遗址”,上面有着盘龙城遗址的简介。然后考古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遗址的发掘情况,遗址于1954年发现,1974年和1976年,湖北省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合作,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1979年以来,湖北省博物馆又进行多次发掘。经过多年的工作,基本上搞清遗址的分布情况。城内仅有宫殿、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则分布在城外。城址坐落在遗址的东南部,平面近方形。每面中间各有一缺口,应为城门。城垣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护城坡。城垣南部和北部发现有濠沟遗迹。城内东北部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夯土台基,西南部为一片洼地,未见遗迹。建筑基址分上下两层,平行排列在南北轴线上,方向同城垣一致。一号、二号基址已发掘。二号基址中间未见隔墙,可复原为一座大空间的厅堂,与一号宫殿基址形成前朝后寝的格局。

介绍完毕。考古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考古工具探铲并阐述了其用法。它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握住手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遗址。然后他向我们演示其用法,并让我们亲自体验了一把。

他还给我们展示了在田野发掘中所见到的两种地层关系并教我们如何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一种是上下相叠的地层关系,称叠压关系;另一种是挖破的地层,称打破关系。叠压的地层关系,是未经扰动的,由上而下顺序相叠的地层,关系并不复杂。打破的地层关系则较为复杂,它有两个地层之间的相互打破,也有遗迹单位之间的相互打破关系。这种打破关系,有的没有时代区分,只是有时间早晚先后的不同,有的则有时代不同的区分,因此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被打破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必然比打破它的地层或遗迹单位年代要早,因为,打破的规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识别复杂的地层关系的关键在于区分和识别土色和土质的不同,同时还必须善于识别地层内包含物的同异。把握了这两个关键问题,就容易处理好复杂的地层关系,避免造成混乱。

田野考古发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而后,老师介绍了田野发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首先介绍了进行发掘所需的工具,其一就是确定方位的指南针,主要是用于判定探方边沿的南北方向是否准确,即判定探方的方格是否为标准正方形。其二为野考古最基本的工具手铲,参加田野考古的人员每人至少要有一把手铲。主要用于刮地、壁,以辨认土质土色。手铲的有几种使用方法,在对不同的遗物、遗址进行挖掘时使用的方法也不同。其中一种是刮土,这是在挖掘中用的比较多的方法,用手握住把,大拇指放在把柄上,然后与地面成锐角,慢慢的刮地面。

最常见的田野发掘有遗址发掘和墓葬发掘两大类。遗址的具体发掘方法为“探方”法,即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首先用指南针于要发掘的探方西南角确定一个探方测量的座标基点。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发掘对象的实际情况,探方亦可适当增大或缩小。然后开始拉线,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演示过程中是5×5的方格),需要对方格进行统一的编号,分工发掘,以便将发掘资料汇集、纳入总体记录中。探方由主体、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探方内的土层以土质(松、软、硬),土色(各种颜色)和结构(含沙量等)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发掘,以便发现和控制遗址、遗物现象,做好记录。探方要留剖面,以观察文化堆积的和层次。发现遗址后要事先观察分析其地层关系,按其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仔细清理,并探明它们之间所在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全部发掘过程中,都要做好文字、绘图、照相记录,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的关系:

对于此次的实地考古学习,让我们意识到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相互作用巨大。首先狭义历史学对考古学的作用主要表在于考古学要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确定课题与研究途径的重要参考,为考古学提供信息,为考古发掘提供一定的方面。同时,考古发掘遗物在上升到研究层面时也需要历史学做诠释。例如,在盘龙城考古发掘过程中,对盘龙城宫殿分布以及其作为商王朝的统治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的确定都需要历史文献的记载来作为研究的参考。

考古学对历史学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视。首先考古学的发展纠正了许多错误的历史观点。例如盘龙城考古改写了“商文化不出黄河流域”的史学观点。盘龙城遗址的发现,是对商王盘庚迁都之前历史的有力补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商代早期起就共享着同样的文明。商文化南渐,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青铜文化的出现,同时大量矿产资源运到中原地区,又促进了商文化的发展。所以,盘龙城成为殷商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坐标。

帮助补充了文献资料记载之不足,丰富历史记载,开扩人们的历史眼界。例如盘龙城属于商文化早期遗址,距今3500多年了,历史记载较少,距今时空差距甚大,人们对当时的生活、生产、思想观念的认识非常表面,想要在对那段时期的认识取得突破,都需要取得考古发掘的支持,考古资料的发掘就更显得非常重要。考古的发掘以实物的形式加深了人们对商代经济水平、生活状况的了解,可以说,盘龙城考古帮助弥补了史料记载之不足。同时,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丰富了历史文献记载。

个人心得:

虽然那天天气很冷,但是对于此次的考古实习,大家都很积极。临别时听着考古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地讲着他的考古经历,令我一片神往。通过此次实地考古学习,让我认识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可以很好的指导实践。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需躬行。特别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每天束缚于教室,而应开眼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考古实习报告6

四月的西安,似已入夏,我们便来到古都西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百二十余师生,先后考察了秦始皇兵马俑,半坡遗址,永泰公主墓,乾陵,汉阳陵,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塔,碑林,古城墙和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在为期一周的考古实习工作中,我们付出了汗水,去也收获了知识,了解了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能,知道了历史文物的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之余的生活,在陕西师范大学的帮助下也度过的很愉快。整个实习,既锻炼了身心,又拓宽了眼界,大家收获良多。

现将本人所考察的有代表性的遗迹和文馆做归纳整理,详述如下:

一、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被项羽凿毁。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说,项羽入咸阳之后,以30万人运了30天还没有把东西运完。以后,关东盗贼又将铜棺窃去。后又有牧羊人因寻找遗失的羊,持火把迸入墓穴,不慎失火,将陵墓彻底烧毁,说大火延续烧了90天都没灭。据说,方圆数十里的陵区地面,也随着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几米。这样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记载都被当今考古发现所佐证。秦始皇陵发现的陪葬坑、陪葬墓几乎都遇到过被盗和火焚的破坏。

二、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2个男子和4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三、永泰公主墓

关于永泰公主之死,《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中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杀。”这段话意思是永泰公主之死是武则天下的毒手,是张易之兄弟向武则天告密所致。

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发掘,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墓道是一条宽约2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涌、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5幅画面的仕女人物画,其造型之美,实为罕见。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等,所有这一切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象征着墓内主人夫妻恩爱。

此墓曾被盗过,墓道中有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出了墓道,可从墓的两旁道路直上墓顶,在墓顶上可看到临近的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等。墓前还有陈列室,存放出土的随葬品。

四、乾陵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王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五、汉阳陵

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机器皇后王氏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

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

汉阳陵出土的汉俑十分引人注意。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胳膊上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的安详的社会氛围。

六、陕西省博物馆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七、大雁塔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大雁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喜悦的是,亲眼见到了很多文物古迹,领略了古城西安的风土魅力,感觉自己的阅历和见识长了不少。遗憾的是,毕竟实习时间短暂,我们对考古工作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只是在看别人成果,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处理一些具体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时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历史(考古)知识的基本理解,丰富了我的历史(考古)常识,使我对考古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历史(考古)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不要以为考古工作是很无聊和乏味的,老祖先留下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无价之宝,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一定要懂得珍惜和爱护,并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文物遗迹的重要性。

考古实习报告7

为了配合11年北京奥运会敦煌研究院携手天津博物馆隆重推出了《丝路放歌情系奥运---20xx年天津敦煌艺术大展》,而我则非常荣幸的成为了此次敦煌展的一名志愿讲解员。

我们都知道敦煌石窟在中国,但它的声名却远播世界。它的辉煌过去再为人所知,竟起于19XX年一次传奇性的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举世震惊,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时逢晚清国势衰微,列强横行,藏经洞文物惨遭浩劫,其结果是发现的数万件文物流散异国他乡,写下中国文化史上最伤心的一章。待到国人惊魂甫定,回首西顾,犹幸它的母体——敦煌石窟本身,依然静默地屹立在大漠深处,遗留下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成为世界上连续营造时间最长、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和文化宝库。

百年沧桑,古老的中华重新崛起于世界东欢迎;并昭示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再造新的辉煌。

这次展出为了让观众对敦煌有全面的认识,我们的展出分为以下几个大块:1,序幕展示敦煌的历史文化背景2,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3,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被劫史实展示4,敦煌藏经洞文献展示。而我们的讲解就是带领着大家全面的欣赏这些瑰宝。

1,序幕展示敦煌的历史文化背景

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敦煌会有留下这么多的文化遗产,这就要从历史追溯渊源。答案就是:丝路咽喉,文化重镇。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它南枕祁连,襟带西域,鸣沙为环,党河为带,前阳关而后玉门,控伊西而通漠北,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荟萃和集散之地,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敦煌郡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处的地区,欧亚大陆诸文明及多重交通网络在此交汇,是中国一体多元的区域文化重镇,也是古代中国与世界文明交往最频繁、影响最深远的地区。

2,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这是展出数量最多,也是最吸引观众之处。图版展示的敦煌石窟建筑、复制洞窟、敦煌石窟彩塑、敦煌石窟壁画。共有6个复制洞窟分别是:莫高窟158号窟、莫高窟249号窟、莫高窟220窟、莫高窟45号窟、榆林29号窟、莫高窟17号窟。复制洞窟除158窟外都是1:1临摹复制,也就是在真正的敦煌这些洞窟是什么样子,我们在这里展示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子。这些复制洞窟都是敦煌石窟中的代表。就像开凿于南北朝西魏时期的249窟,此窟壁画内容中最富特色最有意趣的是窟顶四披的壁画。覆斗形窟顶,中心饰垂莲藻井,四披“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上部为天空,是神仙的世界,正披画阿修罗王、前披画摩尼宝珠,都是典型的佛教题材;右披和左披画东王公和西王母,较多地体现神仙思想;四披下部绕窟一周则尽是山林野兽及狩猎等地上人间的生活场景,构成天地神人共处的想象空间。

从文化角度来说这里壁画的内容融合了佛、道和中国古神话。我们可以看到佛教中的阿修罗,道教中的飞仙、东王宫、西王母,还有古神话中的风雨雷电四神。这些充分说明了佛教从古印度传入我国,深受我们文化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佛教和东南亚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更能反映这种中国化的还有这座石窟两侧壁画中央的说法图,在说法图里我们看到四尊飞天,有两尊是典型的西域式的飞天,她们的特点是上身裸;而与她们形成对比的则是身着大袖长袍的中原式飞天。我们都知道正是我们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才产生了大袖长袍的中原式飞天。文化的交融在这里又一次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建于初唐的220窟,记载了明确的开凿时间,典型的家族窟,翟氏家族历代供养了300余年。莫高窟中的特窟,建于盛唐时间的45窟,正壁佛龛中保存非常完好的佛、弟子、菩萨、天王塑像,美轮美奂,形象逼真。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做盛世唐风。榆林29窟,带有浓厚的西夏特点,走进她带给人一种神秘感。莫高窟17号窟,她的另一个举世闻名的名字——藏经洞。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近代的劫难,从这个不到十米见为,塑造和描绘的结合,表现人体的肌肤,面部表情,须发的蓬松,服饰的质地。它是石窟艺术的主体,信仰崇拜的主要偶像,与石窟建筑,绘画共同构成完整的石窟艺术。现在的我还是一名大学生,公司的其他员工对我也就十分的照顾,给我解释工作时都十分耐心,有什么不懂得的事情请教他们时,无论多么复杂他们都能不厌其烦的帮我讲解,有时还会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去做。

作为一名内勤,每天做的工作都很琐碎,每天做的也都不尽相同,这和我在社联办公室的工作也有了共通之处,让我更好更快的适应一个新的环境。作为内勤要尽全力为外勤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工作。我手头工作做完后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帮他们在宣传册上盖上他们的名字和电话再打包帮他们拿走,或许事情并不复杂,但是这样能让辛苦了一天的他们得到片刻的休息,我也是非常开心的。

这一个月让我了解了工作的艰辛,内勤每天有做不完的小事,而且要仔细、认真,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错误很难查出来。外勤每天东奔西跑,风吹日晒,有时连水都喝不上,离办公室远的地方坐车得两个小时,还要提很多东西……一直在社联工作着,曾以为自己早已能够适应社会上的节奏,面对工作也能够比其他人显得更加的从容些,不过真的实践了才发现,我还差得很远。社联只是让我们初步适应,它与实际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区别,这次的实践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当然,工作虽然辛苦,可是有时的一句“谢谢”或者“干得不错”就能让我无比快乐,忘了所有烦恼。

最后还要感谢学校让我们走出校门感悟工作中的辛酸,更要感谢国家干细胞产品产业化基地间充植干细胞库的各位领导给我提供了一个实习的场所,及各位员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这一个月的经历将成为我以后工作时的一笔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

下载考古教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古教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考古实习报告

    考古实习报告 三月中旬,我们历史专业的一行人来到了古城西安。在七天中,我们九十多名师生,先后参观了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塔、半坡遗址、秦始皇兵马俑、碑林、乾陵、汉阳陵等遗......

    考古发掘协议书

    合同编号:(2013)考第号西安市配合基建工程 考古发掘协议书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签订时间:二○一三年月日西安市配合基建工程考古发掘协议书 甲方:乙方: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

    考古实习报告

    为了配合11年北京奥运会敦煌研究院携手天津博物馆隆重推出了《丝路放歌情系奥运---2011年天津敦煌艺术大展》,而我则非常荣幸的成为了此次敦煌展的一名志愿讲解员。我们都知......

    考古读书报告

    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理大类一班 学号:12303002 姓名:蔡福波《考古与地理信息系统》读书报告 我是一名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学生,对地理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当我在图书馆搜寻......

    名词解释【考古概念】

    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现代“考古学” 一词的含意:一是指考古学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二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三是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 (国家文物局 1998年第2号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考古发掘管理工作,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

    考古与科技论文

    考古遗址受水文地质作用的影响分析 自旧石器时代起,便已产生了墓葬的风俗,在阶级社会中,通过墓葬形式,更是能突出的反映出阶级关系。而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历朝历代、各个民族......

    考古勘探技术员工作总结

    2011年考古勘探工作总结 自2011年年初参加工作以来,本人担任****文物勘探队的技术员职务,主要负责*****范围内的考古工地的文物勘探,具体为对队员们所发现的问题孔进行卡定,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