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
国宝蓝釉灯回归之路的反思
摘要:文物是人类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每个中国公民都有义务维护、保护这些先人们留下来的贵重文物。国宝蓝釉灯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文物,然而蓝釉灯的经历却让我们沉思,文物保护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字:蓝釉灯回归反思问题及原因解决方法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科学的艺术文明。保存在地面上和地下的文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极其丰富。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的结晶,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但是,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如:金属文物锈蚀、陶器、瓷器破碎等等,自然原因的破坏,已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最令人心痛的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破坏。
这些古老的文明在地下静静躺了上百上千年,一遇到现代人,它们便有了各种各样颠沛流离、惊心动魄的命运。
国宝蓝釉灯,便是这样经历的亲历者。
一、蓝釉灯的被盗经历
蓝釉灯,唐代陶瓷制品,是唐朝太子李弘的皇后——哀皇后的陪葬品,千年来,它一直平平静静的躺在洛阳偃师的唐恭陵哀皇后的身边。然而,似乎不平凡的东西注定要以不平凡的方式与世人见面。
1998年1月21日黑夜,洛阳偃师一片僻静的山中悄无声息,突然,一辆汽车疾驰而过,奇怪的是,这辆夜行的车并没有打开车灯„„
车子停下来了,六个黑影从车里跳了出来,他们拿着铁锹,对着一块空地一阵挖凿。没错,这块空地,正是中国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唐恭陵其中的一处皇妃墓穴——哀皇后墓。唐恭陵位于河南省洛阳东南约20公里,是今天偃师市西南的景山之巅。这个山坡名叫“太子冢”,是中国唐朝时期武则天长子李弘的坟墓。
公元675年,一件震惊朝野的事情发生了,年仅24岁的太子李弘被武则天毒死。高宗闻讯,悲愤不已,却又无法将武则天治罪,无奈之下,他只好诏令天下,给李弘冠以尊名,追封为“孝敬皇帝”,并下令以皇帝标准厚葬李弘。就这样,唐恭陵开始修建,整个陵区呈正方形,边长440米,陵墓四周有神墙维护,神墙四周有角楼,南神门外还有一条宽50多米的神道,规模宏伟,耗资巨大。
据传说,李弘死后,皇后一直清灯独照,直至终老,她的墓室也是崇荣繁华,随葬品甚多。而国宝蓝釉灯,也正是深藏这处大墓之中。黑夜中,被六个黑影一通猛凿的空地,位于唐恭陵主墓东北,这是一个方形的土冢,正是李弘的妃子哀皇后的墓室。
显然,这群疯狂的盗贼早有图谋,为首的盗墓贼名叫张少侠。然而,一阵忙活儿,天已渐亮,他们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张少侠决定先行撤退。
初盗未果,他们又想出了一个胆大妄为的罪恶计划。此时,包括蓝釉灯在内的国宝仍旧静静地躺在哀皇后墓中。可是,一声巨响,打破了隐藏了千年的寂静。国宝蓝釉灯也随之开始了险象环生的经历。
1月22、23两天,张少侠带领同伙继续盗墓,可还是一无所获。24日下午,张少侠想到过几天就是春节了,他突然心生歹念,立即叫来同伙商议,最终,这一伙人决定铤而走险:用炸药爆破!
1月30 日,又是一个黑夜,趁着农历大年初三的爆竹声,张少侠又带人驱车上了山。不久,随着一声沉闷爆炸,唐恭陵哀皇后墓被炸开了。经过商议,他们并没有在当晚实施盗墓,而是掩盖好坑洞,迅速撤离。
几天之后,张少侠等人全副武装又来到哀皇后墓第二次对坑洞实施爆破。墓道被严重破坏,墓坑也显露出来了。面对一米见方的黑洞,六个盗墓贼打开手电开始了盗掘。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张少侠发出了一声疯狂的低吼:“挖到了!”众贼围过来观看,夜色下一抹剔透的蓝颜色闪闪发亮,虽然张少侠不知道这是一件什么宝贝,但还是马上就把它塞进了怀中。被张少侠盗处的正是哀皇后墓中的稀世珍宝——蓝釉灯。这件唐朝时期的陶瓷制品,通高33.6厘米,不仅性质特别,而且通身施蓝釉,灯上有小盘,灯盘内还有管柱形灯纤,下有灯柱,灯柱下有一大盘,盘下有喇叭形圈足,造型优美,釉色纯正,胎质精细,颇具皇家风范,是难得一见的国宝。其他盗墓贼见状,也都开始趴在地上疯狂的扒拉着,最终将哀皇后墓室的宝物洗劫一空。
二、国宝的回归之路
2月15日,管理陵墓的工作人员发现墓室被盗,立刻报警。此时,天还没有亮,但惊闻此事的各级领导已经出现在了案发现场。此时的哀皇后墓被洗劫一空,墓中只剩下一些残存的陶俑和唐三彩的碎片,在被炸开的洞边发现了一些电池、雷管和编织袋。看着哀皇后墓被盗的洞口,专家们为之叹息,公安干警更是攥紧了拳头。案发墓坑旁,田野寒风中,破获“2·15”文物盗案的第一次会议召开了。
洛阳警方勘察现场后,立即做出决定:控制海关出口,抓紧侦查,划定重点,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进行到第五天,警方获得了侦破“2·15”大案的重要线索。循着线索审查,得知工龄被盗文物已经倒卖到了北京,蓝釉灯已经脱手。国宝蓝釉灯和众多文物的下落基本明晰。专案组立刻赶赴北京,请求公安部协助寻找线索,追回国宝。1998年2月27日上午,在北京市公安局的大力协助之下,抓捕小组赶赴天津将重要文物贩子于润明逮捕归案。于润明交代,他是在北京某酒店收购这批文物的,大部分文物分别卖给了北京、天津的文物贩子,只有国宝蓝釉灯和一些比较贵重的文物卖给了香港的翟某。
随后,经请示公安部,并动用国际刑警,经过一连7天的抓捕,24件被盗文物分别从北京、天津追回,数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消息很快传到了远在香港的翟某耳中。翟某自知案件重大,非一般文物所比,遂派人四处活动甚至远渡重洋,设法将已经卖出的文物高价收回。最后。翟某委托中间人将购买的文物逐一退回,并派专机将国宝蓝釉灯送往北京。
国宝被追回后,众多文物专家被请到现场鉴别,看着一个个精美绝伦、很多见所未见的文物,专家们不由自主地一起惊呼:国宝!全都是难得的国宝!
在收回的61件文物中,有19件国家一级文物、30件国家二级文物、12件国家三级文物。这些文物是唐代社会生活的形象载体,是研究唐代经济、习俗、墓葬制度、服饰以及雕塑、烧烧制、施釉、彩绘工艺的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批文物代表了中国初唐时期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这些文物的价值实际已经宣告了11名犯罪嫌疑人的末日。1998年10月1日,在唐恭陵前,11名盗墓贼被就地正法。
历经劫难的蓝釉灯被送回故地洛阳,珍藏于洛阳市博物馆,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带来无尽的美的享受。同时,也静静地无语诉说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风风雨雨,引人深思„„
三、蓝釉灯回归之旅的反思
文物是人类祖先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和再现,是“活”历史。
历史文物源自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人民群众保护自己创造的文化遗物是两者之间本原关系的必然要求。众多藏于地下的史前及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被今人发现、挖掘,他们都在向世人诠释着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历史文物为全人类所创造,历史文物为全人类所共有,历史文物理应得到全体民众的共同保护。简言之,历史文物之于社会,应当是“源于民众,归于民众,全民保护,权益共享”。
套用最简单的一句话:“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然而对于那些盗墓贼来说,他们早已脱离了人这个群体,只是空余这么一个躯壳,行的是禽兽的行径。盗墓贼的行为无疑是天理难容的,是背弃于道德准则的,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污蔑先人的罪恶行为,是令人发指的。当他们掘开墓葬的时候,同时也为自己挖好了坟墓。文物是属于全体国民所共有的,它所具备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然而,当文物遇见了红眼黑心的盗墓贼它便仅仅只保留了经济价值,只剩下了金钱交易。
近年来,由于文物经济价值的渐渐凸显,诱发了大量盗掘古墓葬的案件,而且盗掘活动日渐呈现出集团化、专业化、暴力性等特点。在文物被盗现象频频发生的同时,政府、公安等各界都在致力于文物的保护工作,然而始终不能有效禁止这类事件的出现。原因在于:
一、文物本身高价值的诱惑;
二、宣传力度不够,人们没有从更深层次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三、各级政府在文物保护方面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运行体系;
四、国家在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总之,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艰苦、持久的工作。当下,文物工作中文物保护仍然是重中之重。然而,文物保护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是摆在政府、文物保护部门及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面前的首要难题。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文物保护部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管理体制:完善已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单位专门管理机构、严格执法,依法推进项目管理工作。为保护祖先留下的文物古迹免受破坏,我们更应加强认识。在政府重视的基础上,提高我们文物保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和文物部门的终极目标。历史文物是重要的文化符号,表征的是人类自身亘古至今的发展历史,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类文化创造。文物的存在,是对历史的证明,是对我们民族过往的记录,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文物本身就是历史,保护文物就是尊重历史,是对历史的最好认知。因此,文物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共有·共保·共享——关于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思考》王运良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国宝档案:蓝釉灯》http://v.ku6.com/show/BwZWODO-20P_oxoh.html3、《蓝釉灯》http://baike.baidu.com/view/1684335.htm4、《文化科学》怀特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5、《关于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思考》王翠玲《大众文艺》2010年第05期
第二篇: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操作细则
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操作细则
(试行)
第一条 根据《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
案》《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政府统一服务实
施细则(试行)》,为切实做好企业投资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工
作,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为政府统一服
务事项,由文物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供地前并联完成。
第三条 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事项包括 4 个子
项:
(一)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前在工程占地范围内有可
能埋藏文物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的许可。
(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
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许可。
(三)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的许可。
(四)建设工程占地范围内考古发掘的许可。
第四条 因企业投资项目不同,项目建设对文物保护单
位造成的影响不同,第三条中第(二)
(三)项需要由企业
提供工程设计方案。
第五条 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前在工程占地范围内
有可能埋藏文物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的许可。收到国土
部门启动政府统一服务通知后,文物部门依法组织专业单位
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调查、勘探工作完成后,向国土部门
提交调查勘探报告。如项目占地范围内涉及不可移动文物,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相关许可事宜;如发现地下文物埋藏,文物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开展考古发掘;如未发现地下文
物埋藏且不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由文物部门出具文物保护竣
工通知。
第六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
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许可。企业根据项目所涉
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向相应级别的文物部门提出申请。收到申
请材料后,文物部门当场完成受理工作,材料不全的一次性
告知所需补充材料。申请材料齐全的,经初审后报上一级文
物行政部门征求意见(初审应组织专家评议或现场勘查)。
上一级文物部门同意后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
政府批准。
第七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的
许可。企业根据项目所涉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向相应级别的文 物部门提出申请。收到申请材料后,文物部门当场完成受理
工作,材料不全的一次性告知所需补充材料。申请材料齐全 的,组织专家进行评议或现场勘查。根据专家意见,依法作
出许可或不许可的决定。
第八条 建设工程占地范围内考古发掘的许可。由市级
文物部门向省级文物部门提出考古发掘申请。收到申请材料
后,省级文物部门当场完成受理工作,材料不全的一次性告
知所需补充材料。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考古发掘资 质单位在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电子审批系统中申请考古发
掘证照。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
工作完成后,按照《考古发掘项目检查验收办法》组织专家
验收,验收合格后出具文物保护竣工通知。
兴县文物旅游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事项容缺处置操作细则
(试行)
第一条 根据《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
案》《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事项容缺处置管
理办法》,为切实做好事项容缺处置管理,制定本操作细则。
第二条 容缺处置是对主要申报材料(主件)齐全且符
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副件)有欠缺的审批事项,文物行政部门可先予受理,并进行实质审查。
第三条 项目单位提供的主要申报材料(主件)为:项
目选址图纸、工程设计方案。次要条件或手续(副件)为:
项目单位申请文件。
第四条
受理审批事项时,工作人员需一次性告知可容
缺的申报材料,项目单位申报材料主件齐全,仅缺副件材料 的,可先予受理,并出具《容缺处置通知单》(一式 3 份,份交申请人,2 份存档备查)。
第五条
项目单位补充副件的时限最长不超过该事项
对外公布的办结时限。
第六条 文物行政部门受理容缺事项后,要在规定时限
内进行实质性审查。
第七条 项目单位在办结时限内补齐容缺材料,文物行
政部门给予办结并出具相关许可文件;在办理时限内未能补
齐容缺材料的,不予办结。
兴县文物旅游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制度(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创优山西发
展环境,做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县文物行政部门管理职能,根据《山西省企业投
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案》《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
改革试点监管服务办法》,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
制度。
第二条 试行承诺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按照以下程序适时对试行承诺制的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一)制定检查计划,发出检查通知。检查单位可以对
企业投资项目进行集中检查,也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开展检查。
对文物部门的监督检查还可以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进行。
(二)组织实地检查。查看项目单位是否在开工前办理
了相关文物许可事项,通过走访、询问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了
解施工中是否发现地下文物埋藏。上级文物部门检查时,还
应查看被检查单位(包括企业、文物部门)是否按有关规范
开展了文物保护工作。
(三)填写检查表。检查人员应在规定权限范围内进行
检查,如实填写检查表,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并对检查 结论负责。
(四)反馈意见。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人员要向被检查单位反馈检查情况。
第四条 抽查、检查主要内容为:
(一)企业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
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或者对项目占地范围内 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未予避让,或者擅自迁移、拆除项目占地范围内的不可移动文物的违法行为。
(二)企业是否存在施工中发现文物,但隐瞒不报,出现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违法行为。
(三)项目占地范围内是否按照《考古勘探工作规程》、《考古发掘管理办法》、《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等有关规范开展了文物保护工作。
第五条 对抽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单位要书面
提出处理意见。如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应根据违法性质、违法情节,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第六条 对发现的问题久拖不改、存在不良趋势的,可
约谈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
第七条
县级文物行政部门按季度汇总辖区内企业投
资项目的文物行政事项办理情况和实地检查情况,并上报市文物行政部门。
兴县文物旅游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
试点文物保护竣工验收办法
(试行)
第一条 根据《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
案》《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竣工验收管理办
法》《考古勘探工作规程(试行)》《考古发掘检查验收办法
(试行)》,为切实做好文物保护竣工验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物保护竣工验收事项包括考古勘探和考古
发掘两项,验收合格后,由组织验收的文物行政部门出具文 物保护竣工验收意见。
第三条 考古勘探验收。考古勘探工作完成后,由考古
勘探单位向委托开展考古勘探工作的文物行政部门提出验
收申请,文物行政部门可自行组织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验收合格后向考古勘探单位和企业
出具验收报告。
兴县文物旅游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
制改革试点信用惩戒办法
(试行)
第一条 根据《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
案》《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信用信息管理办
法》,结合我县文物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物部门要加强试行承诺制的企业投资项目
信用信息记录建设,有关涉企信息要全面、准确、及时录入 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与省信用信息共享
平台的信息共享。
第三条 审批事项办理过程中要制定重点关注名单及“红黑名单”,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
第四条 对列入“红名单”的企业实施“绿色通道”和“容
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
第五条 对列入“黑名单”的失信企业从严审批其建设项
目。
第三篇:2015通识课考古发现与研究
1.1 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标准不包括
A 研究对象 B 研究方法 C 研究目的 D 研究年限
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的是
A 傅斯年B 李济 C 张忠培 D 梁思永
从1921年起,我国考古学已经经历了三代学者的交替×四代 甲骨文的文物发现是在
A 1899.0 B 1900.0 C 1901.0 D 1902.0 考古学是通过征集手段获取资料的×考古学 通过科学发掘 文物学 通过征集手段 1.2 下列按出现时间从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A 铜器 石器 铁器
B 石器 铜器 铁器
C 石器 铁器 铜器
D 铁器 铜器 石器
下列哪项属于遗迹的特点
A 可携带
B 不可移动
C 人为加工
D 完整性
科学考古学的诞生条件包括
A 地质学的发展
B 生物学上的细胞学说
C 古物学的发展
D 历史学的发展
考古学研究对象为实物;历史学研究对象为文献资料√ 文物学不使用科学发掘的手段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 1.3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区别不包括
A 磨制石器出现
B 陶器出现
C 动植物的驯练与培养
D 合成金属材料
在石器时代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时代是
A 旧石器时代 新时期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C 新时期时代 铜石并用时代
D 铜石并用时代 旧石器时代
从300万年前开始,直到一万年前,石器通过磨制方式制作,称为旧石器时代×打制 在青铜时代,青铜器主要被用来
A 装饰
B 祭祀
C 生产工具
D 建筑
从一万年前开始,新石器时代的出现与农业革命息息相关√ 2.1 考古学家不包括
A 学者
B 技工
C 后勤人员
D 领导者
考古学家的标准是 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较强的行政能力 考古学跟经济、民生、法律都存在矛盾× 下列属于第二代考古学家的是
A 夏鼐
B 苏秉琦
C 严文明
D 王巍
中国的考古研究被称为“黄金时代”√ 考古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A 生态建设
B 基础设施建设
C 农业用地
D 旧城区改造 2.2 下列行为对考古没有危害的是
A 文物的非法买卖
B 祖传文物的流通
C 鉴宝节目
D 走私
下列属于传世品特点的是
A 明确的地层信息
B 历史信息准确
C 科研价值低
D 科研价值高
继承和被赠予的文物都不能买卖× 下列哪种事物被划分为遗迹
A 房屋
B 生产工具
C 生活用品
D 礼仪用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2.3
改革开放以后,文物破坏越发严重√ 唐朝陵墓中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是
A 唐肃宗墓
B 武则天墓
C 唐太宗墓
D 唐玄宗墓
考古不仅是调查、研究,还有
A 欣赏
B 模拟
C 保护
D 传世
自然带来的文物破坏中,较为严重的是下列哪个地区
A 西伯利亚
B 秦始皇兵马俑
C 三峡大坝
D 河西走廊 文物展厅需要自然光而非人工光× 2.4 考古学文化的三个要素不包括
A 有特定空间分布区域
B 有特定时间范畴
C 具有特色文化特征
D 被特定的人群所认同
有的地区在农业和家畜业产生后还没有发明陶器,因此这一阶段不属于新石器时代× 中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制造铁器,战国中叶得以普及,东汉时取代青铜器√ 下列关于青铜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 硬度高
B 致密
C 不容易出沙眼
D 熔点高
旧石器时代中期大体上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
A 早期智人阶段
B 能人和直立人阶段
C 晚期智人阶段
D 智能发展阶段
新时期时代的三大特征:磨制石器为主,发明陶器,农业家畜饲养业产生,人类从过去“掠夺性经济“过渡到”生产性经济“。对于铜石并用时代,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红铜开始出现 B 陶器发展迅速 C 石器仍是主要工具 D 掌握一些铜的冶炼技术 2.5
历史学与考古学的两个不同点为
A 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不同
B 研究主体与研究方法不同
C 研究类型与研究主体不同
D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不同
明十三陵定陵是中国唯一一个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 考古学在我国属于人类学范畴×历史学 下列不属于历史考古学阶段的是
A 秦汉考古学
B 隋唐考古学
C 宋元考古学
D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
中国的可查祖先位于
A 非洲
B 我国西北
C 我国西南
D 我国东南
2.6
目前考古主要研究三部分内容,其中不包括
A 田野考古
B 史前考古
C 历史时期的考古
D 明清时期的考古
下列哪项不属于田野考古学
A 水上考古
B 水下考古
C 航空考古
D 地下考古
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基础√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区分标准是
A 陶器是打制还是磨制石器
B 是否有人工种植的农业
C 人类是否住在水边
D 人类是否能够加工家畜肉类
标志着人类结束史前时代的遗存为文字、铁器与群居生活×文字金属(铜器)城 2.7 实验考古学以实验模拟的方式来判断有关古人行为的理论√ 民族考古学通过一些先进文明的民族的生活生产工具来研究× 郭沫若不被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考古学家,是由于
A 研究对象不正确
B 偏向研究文献资料
C 没有从事野外实地考古工作
D 他是历史学家
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包括
A 查阅 挖掘
B 调查 发掘 清理
C 调查 发掘 修复
D 研究 潜水 水下考古除了发掘水下遗址,打捞沉船与文物,还研究
A 海上交通
B 古代气候
C 岛屿条件
D 国际关系 2.8 科技考古主要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古文化遗存和相关自然遗存√ 在青铜中,为加强硬度,应该添加哪种元素的剂量
A 铅
B 铜
C 锡
D 铝
1977年,复旦大学采用无损科学检测研究了
A 秦始皇兵马俑
B 越王勾践剑
C 商纣王剑
D 越书
对古代人骨进行基因性检测属于下列哪种考古
A 航空考古
B 田野考古
C 科技考古
D 民族考古
航空考古学是用飞机从空中向地面观察,根据肉眼所得的遗迹分布来研究× 2.9 下列哪一项被认为是一类遗存对象而非一种遗存对象
A 宗教考古学
B 植物考古学
C 动物考古学
D 陶瓷考古学
植物的起源与栽培和动物的驯养的成因理论被称为
A 进化论
B 细胞学说
C 动能守恒
D 动力学研究
如果要寻找2000年前的遗址,应到何处找寻
A 山洞
B 山沟
C 码头
D 靠近水源的平原
环境考古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环境√
植物考古学的研究材料指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的古代植物遗存× 2.10 聚落考古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 聚落中的人际关系
B 聚落中单独的器物
C 聚落中的贸易关系
D 聚落中的战争
北方岩画所采用的方式为
A 浮雕
B 刻制
C 涂绘
D 彩画
在古代,我国多偏好使用软玉;其他国家偏好使用硬玉√ 在我国,下列哪个地区偏好使用铜器
A 西部
B 东北
C 东南
D 西南 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始于新石器时代× 3.1 考古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 我们所看到的秦始皇兵马俑是经过考古学家修复后的状态√ 中国考古之父是
A 夏鼐
B 张忠培
C 李济
D 郭沫若
下列属于自然遗存的是
A 遗物
B 遗迹
C 遗痕
D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物
衡量考古的成绩,主要是看
A 发掘结果
B 发掘方法
C 发掘过程
D 发掘主体
3.2 人工遗存与自然遗存全都存在于
A 考古遗址
B 陵墓
C 考古环境
D 模拟实验
考古遗存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考古资料,具有研究价值,是由于
A 保存时间长
B 保存形态完好
C 经过官方鉴定
D 存在于特定环境中
考古学上所说的“透物见人”是指透过器物研究当时人类的情况,该情况不包括
A 器物本身的构成 B 当时的生产状况
C 家庭及社会关系
D 宗教信仰
遗痕是遗迹形成或使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对考古资料的保存就是保存遗迹和遗物× 3.3 在文物产生到被挖掘之前,它的有机物与无机物都会发生改变√ 下列那种现场可以保存的比较好
A 长期风化
B 经历自然灾害
C 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D 瞬间被破坏
庞贝古城是经过漫长的风吹雨淋而形成的破坏× 中国人考古经历了三个过程,依次为
A 单体 群体 整体
B 单体 整体 群体
C 整体 单体 群体
D 整体 群体 单体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然力作用对文物的破坏
A 泥石流
B 火山爆发
C 盗墓
D 海啸 3.4 软遗址在绝氧的环境中,如沼泽地,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下列哪项属于硬遗址
A 北京故宫
B 埃及金字塔
C 应县木塔
D 苏州园林
软遗址的保护比硬遗址要难,信息消失的更多√ 下列哪些不属于人为作用对文物的破坏
A 生产
B 地震
C 盗墓
D 大型工程建设
考古学中文物的价值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历史价值
B 艺术价值
C 商业价值
D 科技价值 4.1 现在考古学更多的是运用拉网或地毯式调查√
试掘采用的方法是挖一条长方式的、四壁垂直的坑,考古上叫做探沟√ 地面调查往往是通过地面挖掘来完成的× 收集遗存的方法有三种,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
A 田野调查法 试掘钻探法 航拍取样法
B 田野调查法 航拍取样法 探方发掘法
C 田野调查法 试掘钻探法 探方发掘法
D 试掘钻探法 航拍取样法 探方发掘法 古人的选址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下列哪项与选址无关
A 水源
B 便利的交通条件
C 较早的选址在山脚处
D 集市贸易条件便利
考古学的研究过程依次为
A 收集遗存 整理遗存 研究遗存
B 研究遗存 收集遗存 整理遗存
C 收集遗存 修复遗存 研究遗存
D 研究遗存 修复遗存 拍卖遗存 4.2 没有被人扰动过的土壤是生土,被人扰动过的是熟土√
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按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种方法是
A 探沟发掘
B 试掘发掘
C 田野发掘
D 探方发掘
探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A 主体 隔梁 关键柱B 承重墙 主体 底部 C 隔梁 主体 底部 D主体 底部 关键柱
试掘是地面调查的一种
简述钻探的优点: 能直接深入地下取样观察,直接准确地取得一定地点的文化堆积资料,比发掘省工,破坏性小,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较大面积的地下情况。探铲源于清末盗墓者所使用的工具,又名
A 西安铲
B 洛阳铲
C 平阳铲
D 阜阳铲 4.3 考古队的组成人员不包括
A 民工
B 考古队员
C 实验员
D 队长
盗墓者按照土层堆积原理挖掘,并没有破坏埋藏环境 下列对隔梁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出土 修边
B 承重 挖掘
C 承重 观察剖面
D 出土 承重
挖掘时要按不同颜色的土层清理√ 地面土层的堆积遵循一定的原理,即
A 年代越早,土层越往上
B 年代越早,土层越往下
C 交错堆积
D 年代越早,土层颜色越浅 4.4 记录包括三种,即
A 文字 口述 影像
B 口述 绘图 影像
C 口述 文字 绘图
D 文字 绘图 影像
关键柱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挖掘的√
探方日记只是记录每个探方的人员配置× 厚葬与薄葬转化的原因不包括
A 国家经济的兴衰
B 国外文明的影响
C 观念的转变
D 盗墓的猖獗
拍照整理文物的目的是
A 鉴定
B 留下影像资料
C 为之后的研究做准备
D 为了更好的修复 4.5 解释遗存的过程依次为
A 判断年代 遗存关系 透物见人
B 判断年代 透物见人 整理修复
C 透物见人 继续挖掘 整理资料
D 判断年代 遗存关系 修复整理
考古学中年代被划分为
A 绝对年代 非绝对年代
B 史前年代 史后年代
C 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
D 有文字年代 无文字年代
所有的文物上面都有文字× 测量对象为火山岩的测量方法是
A 碳十四测定法
B 铀系法
C 铝铍埋藏测年法
D 钾氩法
碳十四的测定条件是
A 无机物 范围五年
B 有机物 范围五万年
C 碳水化合物 范围五万年
D 蛋白质 范围八万年 考古的断代要靠文物出土的地层来判定√ 我国科学家将北京人的生存时间推进为
A 距今100万年
B 距今200万年
C 距今77万年
D 距今88万年 4.6
考古学中确定年代的方法为
A 地层学 类型学
B 地层学 元素学
C 类型学 年代学
D 地层学 年代学
树木年轮测年法的原理在于年轮,年轮的宽窄在于
A 树龄
B 气候条件
C 人工培植
D 树的种类
简述考古学的目的:
总结材料,使它们更具有系统性。
通过排序,建立实物资料的相对年代排序。
通过类型比较分析,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并为讨论社会关系作准备。器物风格(形状 纹饰)的变化常常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
地层学原理为:地层堆积是按照时间早晚,自上而下依次堆积形成的√
考古地层学是关于区分遗址堆积,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理论方法,也叫层位学√ 类型学主要对古文化遗存在结构、材料、功能、装饰方面的特征进行
A 断代
B 统筹
C 细化考量
D 归类排比 4.7
以器物来研究历史,这被称为
A 透人见物
B 以史为镜
C 以物论史
D 本末倒置
文物的特点为
A 鉴定真伪 贩卖 欣赏
B 鉴定真伪 断代 鉴赏
C 断代 鉴赏 保存
D 鉴定真伪 断代 修复
考古先前的一系列工作,如发掘、整理等,都是为复原历史服务的。√ 古文物的图层堆积状况与现代器物的土层堆积状况并无多大差别× 器物“豆”按年代变化的规律是
A 早期胖 晚期瘦
B 早期瘦 晚期胖
C 早期矮 晚期高
D 早期高 晚期矮
4.8
在一定时间范畴和空间分布内,有一定共同的器物特征,我们将这样的一群遗存称为考古学文化√
“透物见人”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哪种不属于它的方法
A 只研究文献
B 民族考古
C 模拟实验
D 宗教考古
类型学制造某个特定时空范畴,通过人们使用的器物来了解当时人类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包括
A 国家的地形与气候
B 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
C 心理因素
D 传统习俗
8000年前,“满天星斗”是指中国各地的文化是
A 频繁交流
B 尚未成型
C 开始萌芽
D 独立发展
简述中国六大器物区: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洞庭湖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以最后一次发现文物的地点来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5.1 《宣和博古图》是宋徽宗敕纂,记录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839件青铜器√ “西清三鉴”不包括
A 《西清古鉴》
B 《宁寿鉴古》
C 《西清续鉴》
D 《宁寿续鉴》
金石学是正经补史,史学意味浓厚,系统研究古物,在下列哪个朝代兴起
A 南宋
B 北宋
C 北齐
D 南唐
《先秦古器图碑》是最早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考古”二字最早出自于《考古图》,此时指的是
A 考证文物
B 考察历史
C 考证古文字与古文章
D 考证古人类生活
5.2 让学者和驴子走在中间”是出自谁的名言
A 墨索里尼
B 亚里士多德
C 丘吉尔
D 拿破仑
简述金石学的特点:1.带有文字的是其主要著录对象2.皇家参与收藏3.这些器物都是经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 传世品的缺点在于
A 不能流通
B 无商业价值
C 无法修复
D 很难断代
西方国家有野外挖掘的传统,我国则以家族遗传为主√ 发掘品由于缺少堆积土层的情况,所以很难确定其年代× 中国金石学与西方古物学的相似之处在于
A 都缘于人类对未来世界的信心
B 都出于对文物的热爱
C 都缘于人类对过去美好世界的向往
D 都出于对艺术摆设的好奇 5.3
美术史学家‘中国敦煌学的奠基人是
A 常书鸿
B 王国维
C 罗振玉
D 王懿荣
1900年前后的三大发现,汉简、甲骨、敦煌,后来都成为显学√ 由王国维提出,用地下出土文物与传统文献相互印证的方法为
A 二重证据法
B 二元法
C 对照法
D 文献法
三大发现只能成为考古发现,不能成为文物发现× 由刘鹗所写,第一本著录甲骨的出版书籍
A 老残游记
B 铁云藏龟
C 京华烟云
D 孽海花 5.4
五四运动把中国传统学科的治学方式进行了一些解构,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研究方式√
“甲骨四堂”之一,早期发掘殷墟的考古工作者是
A 罗振玉
B 董作宾
C 郭沫若
D 王国维
《史记》所书写历史的真实性被甲骨的发现而否定× 参与河南仰韶文化开发的学者是
A 丹斯基
B 桑志华
C 安特生
D 步达生
简述甲骨四堂的人物及作用: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甲骨文的刻字有两种情况,分别是刻在
A 猪骨 羊骨
B 牛肩胛骨 龟甲
C 猪骨 龟甲
D 贝壳 龟甲 5.5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年
A 3000年
B 5000年
C 6000年
D 9000年
安特生在论证彩陶发现时,深入()做调查
A 河套平原
B 陕西
C 安阳
D 河西走廊
瑞典考古学家参与了彩陶的发现√
我们在山西等地发现大量彩陶,通过断代认为
A 东方陶器早于西方
B 东方陶器晚于西方
C 中原陶器早于西南
D 中原陶器晚于西南
彩陶中的内彩盆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实用盆,不是礼器× 5.6
梁思永是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考古的科学手段的发展√ 日本用“考古”这两个字的时间要比中国晚×
1927年,中瑞签订了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第一个平等协定,结束了外国探险家随意进出中国“建功立业”的时代√
发掘安阳殷墟,是中国考古的摇篮,其意义不包括
A 标志我国现代化科技考古手段已经成熟
B 取得举世瞩目的发掘成果
C 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一套田野考古的方法体系
D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考古人才
周人破坏商王在安阳的大批陵墓,原因是
A 保护不当
B 战争
C 破坏政权象征,防止复辟
D 工程建设
1926年由()主持的山西夏阴村遗址发掘是我国学者第一次自行主持的考古发掘
A 安特生
B 李济
C 梁思永
D 徐旭生 5.7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是用来形容考古作业方式的一句话,出自于
A 梁思永
B 梁思成 C 安特生
D 傅斯年
发掘殷墟的过程中,采取了()的方法
A 土质土色
B 人类学
C 类型学
D 民族学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成立,所长是梁思永× 1936年,考古人员在一个定名为H127的坑中发现大量龟板√ 在殷墟不但发现了大量甲骨,还发现了
A 大规模陵墓
B 大量随葬品
C 商代的部分都城
D 生产工具 5.8 考古学家往往不是在山上的洞里工作,而是在平原的土里工作 × 安阳博物苑是世界文化遗产√
于1913年在北平创办,成为我国早期地质工作者摇篮的机构是
A 中国社科院
B 中央地质调查所
C 中央考古小组
D 中国科学院
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头盖骨的考古学家是
A 裴文中
B 陈旭生
C 贾兰坡
D 梁思永 中国考古的启蒙者与中国考古学之父依次为
A 苏秉琦 李济
B 安特生 李济
C 李济 梁思永
D 裴文中 严文明 6.1 地质年代的等级单位被划分为
A 年、代、纪、世、期
B 天、月、年、纪、世
C 宙、代、纪、世、期
D 宙、时、代、世、纪
()一书暗示了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A 《进化论》
B 《天演论》
C 《物种起源》
D 《细胞论》
在非洲为揭开人类的神秘面纱而工作,有“考古、人类学第一家族”之称的是
A 路易斯家族
B 洛克家族
C 撒丁家族
D 利基家族
我们现在的环境气候,可以追溯到第三纪×
一万年前,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由寒冷干燥变得温暖湿润√ 6.2 路易斯·利基提出一项假说式的理论,影响深远,该理论是
A 人类由非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
B 人类从亚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
C 人类从欧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
D 人类从美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
利基族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代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在生物学意义上,进化相当于演化,指向好的方向变化× 第一代利基家族发现了
A 腊玛古猿
B 南猿
C 北京人
D 甲骨文
人类经历了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直立人等阶段√ 7.1 成人有206块骨骼,骨骼之间用()连接起来
A 结缔组织
B 软骨
C 肌腱
D 关节和韧带
成人骨骼中,有6块听小骨属感官器,除此之外,躯干骨的数量最多× 体质人类学研究时不需要分年龄× 下列不是用以区分男女骨骼的部位是 A 下颚
B 盆骨
C 肩骨
D 牙齿 人类学的两个分支为
A 体质人类学 民俗人类学
B 宗教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C 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D 社会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7.2 世界普遍出现大型能聚集很多人口的城市,即城市革命,时间是
A 6000年前
B 5000年前
C 3000年前
D 1000年前
旧石器时代的遗存少与当时人口稀少有很大关系√ 人类第一次学会的合成材料是
A 石器
B 陶器
C 铜器
D 铁器
男女骨骼年龄的鉴别,通常的鉴定部位是
A 颅骨
B 尾骨
C 胸骨
D 盆骨
旧石器时代的遗存有两种,分别是人骨和工具√ 7.3 从南方古猿过渡到人类阶段,()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A 能人
B 智人
C 古猿
D 路西
能人是最早()的人
A 直立行走
B 区分性别
C 使用工具
D 群居
古猿阶段大致在400万年前×
大脑左右两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的能力
A 有声语言
B 文字
C 劳动生产
D 使用工具 能人的脑容量比路西要高,更接近人类√ 7.4 未来人的三种理论中,不包括
A 未来人类有可能会死亡
B 未来人类体力会更发达
C 未来人将变成大头人
D 未来人和现在人差别不大
认为目前地球上的各个人种,都是二十万年前一个非洲女性祖先后代的理论是
A 进化论
B 物种起源
C 夏娃理论
D 迁徙学说
人从起源开始面临的几种关系中,不包括
A 人与社会
B 人与自然
C 人与生态
D 人与环境
与“多地区起源”学说并列的学说是
A 多地区繁衍论
B 单一地区发展论
C 单一地区起源论
D 多地区迁徙论 黑猩猩的分化要晚于大猩猩的分化√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大红猩猩× 7.5 山顶洞人时期还未曾发现有钻孔、墓葬、用火等手段× 诸多体质人类学者认为,中国的人类起源于
A 非洲
B 欧洲
C 中国本身
D 印度
中国是世界上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两种迁徙路线,包括北线与东线。现在占主流的东线学说,其路线是
A 由非洲经印度洋到东南亚到我国
B 由非洲到欧洲过西亚到我国
C 由非洲经大西洋到美洲
D 由非洲到北欧经俄罗斯到我国 时间比元谋人早,位于河北省阳原县的遗址为
A 殷墟
B 夏阴村
C 小长梁
D 周口店 8.1 关于农业的富裕采集文化理论,错误的是
A 美国考古学家索尔于50年代提出
B 农业发生在天然条件富饶的环境
C 农业发源于食物的减少
D 理想地区位于东南亚
当一个地区人口资源失衡时,代价最小的方式是向外移民√ 世界最早的稻谷发现在()。
A 湖南澧县彭头山
B 浙江余姚河姆渡
C 湖南玉蟾岩
D 山东泰安大汶口
关于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磨制的石器
B 群居部落的形成 C 畜牧业的产生
D 陶器的制作和使用 中国农业发展过程出现过倒退阶段√ 8.2 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发掘的重大意义是
A 出现了大量磨制石器
B 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变异稻
C 出现了酿造酒类的现象
D 标志进入了农业社会
推翻了中国古代农业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南方没有农业起源发展的事件是
A 跨湖桥遗址的人工变异稻发现
B 长三角地区农业发达的证明
C 湖南玉蟾岩最早稻谷的发现
D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
推动长三角水稻农业发展的动力是人口压力× 安徽贾湖遗址中酿造酒类的发现证明了
A 竞争宴飨现象推动了当地农业
B 当地文化当时已进入农业社会
C 人口压力增大推动了当地农业
D 自然资源减少推动了当地农业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 8.3 下列不属于中国远古时代的建筑种类的选项是
A 地穴式建筑
B平地式建筑
C 泥土式建筑
D 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器上野猪图案的变化证明了当时已经有了驯养野猪的现象√ 环境因素是影响远古时期建筑样式的主要因素√ 人类最早的炊具诞生于以下哪种材料的使用时期
A 铁器
B 铜器
C 石器
D 陶器 下列现象标志这人类进入定居生活的是
A 农业的诞生
B 陶器的使用和制作
C 磨制石器的出现
D 畜牧业的出现 9.1 下列不属于新旧石器时代在物质上的区别是
A 农业生产工具
B 陶器
C 建筑
D 家畜、农作物
城市中轴线最早的考古发现是秦汉时期×
社会分工的出现最早是伴随着下列哪个现象出现的A 城市的出现
B 农业的出现
C 建筑的出现
D 人类开始定居
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时间的确定有重要意义的遗址是
A 半坡遗址
B 东山村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大汶口遗址 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进入文明时代,新石器时代结束√ 9.2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总体趋势是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西向东
D 由东向西
中国古代瓷器最早出现于唐代×
下列不属于新石器时期制陶工艺的是
A 贴塑法
B 慢轮加工
C 快轮加工
D 石磨加工
考古学还未证实最早的犁耕农业时期犁的动力是来自人还是牛√ 中国古代的社会动荡与分裂主要是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A 气候变化
B 人口压力
C 社会变革
D 外蛮入侵 9.3 文化区系划分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A 环境气候差异
B 物质文化特点
C 人类行为
D 地域差别
新石器时期考古主要划分了几大文化圈
A 4.0
B 5.0
C 6.0
D 7.0
中国古代进入文明时期(距今4000年左右),中国的文化中心是哪个文化圈
A 北方文化圈
B 中原文化圈
C 东方文化圈
D 环太湖文化圈
中国古代各文化圈的文明发展都是持续不断进步的×
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9.4 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人类的器物开始丰富
A 前期
B 早期
C 中期
D 晚期
下列哪个文化区域在当时制作彩陶的工艺发达
A 黄河上游
B 山东地区
C 长三角地区
D 中原地区
新石器时期独立的文化圈还没有与其他文化交流的情况× 中国出现最早使用玉的文化史
A 贾湖文化
B 兴隆洼文化
C 大汶口文化
D 仰韶文化
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开始由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 9.5 关于龙山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
B 彩陶发展非常迅速
C 龙山遗址位于山东境内
D 玉器在平民中普遍使用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六七千年),考古界对该阶段使用了哪个文化名称作为概括
A 半坡文化
B 环太湖文化
C 龙山文化
D 仰韶文化
在中原文化圈(陕、晋、豫)的考古史中没有出现过缺环现象√ 铜器最早出现在人类结束新石器时代后的文明时期× 人类“礼制”的出现以后有一定发展规模的时期是
A 仰韶文化时期
B 龙山文化时期
C 夏代
D 商代 9.6 客省庄二期文化出土了新的制陶工艺——夹砂陶,主要用于下列哪种器具的制作
A 炊器
B 食器
C 盛器
D 水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制作和使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平等生活的分化是人类开始进入文明重要的象征√ 空心足的制陶工艺主要优点是
A 节省工艺材料
B 增大受热面积
C 增加容积
D 减少重量和体积 新石器时代中下列哪一个文化开始出现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现象
A 仰韶文化
B 龙山文化
C 大汶口文化
D 河姆渡文化 9.7 下列不属于良渚文化特点的是
A 玉器更加复杂
B 有礼器玉琮 璧
C 有金属的使用现象
D 有城市遗址
下列不属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是
A 城市
B 阶级出现
C 金属使用
D 文字出现
良渚古城的发掘证实了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
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呈现一种东部玉器多、西部铜器多的现象√ 下列不属于红山文化特点的是
A 有自己的玉器文化
B 有泥塑雕像
C 有大型祭祀遗址
D 有城市遗址 9.8 考古学与历史的编写、修订是息息相关,相互渗透的√ 完整的中国史前历史《中国史前时代》的作者是
A 白寿彝
B 梁启超
C 苏秉琦
D 郭沫若
中国古代开始有规模的战争时期是
A 仰韶时期
B 龙山时期
C 夏代
D 周代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过程的是
A 列国
B 古国
C 方国
D 帝国
简述中国考古学的使命:
在世界考古发现中,东西方的文明都是连续性的文明× 10.1 商王的墓葬一般有四个墓道√
中国古代宫殿的主要建筑形式是
A 地穴式建筑
B 台基式建筑
C平底式建筑
D 干栏式建筑
下列关于妇好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保存较为完整 B 有甲骨文记载C 地面还未出现封土的结构 D 是商朝发掘最大的墓葬 商代国家的主要职能是祭祀和战争√ 下列关于殷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位于河南安阳 B 中国考古时间最长的遗址 C 商朝前期的都城 D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10.2 商代墓葬区还未发现陪葬品中有先前其他文化的器物× 墓葬中砖的使用和砖室墓的出现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 A 商
B 春秋战国
C 汉
D 唐
历代皇帝都是去世前就先行修墓葬的× 先秦时期考古发现最大的墓葬是
A 妇好墓
B 秦景公墓
C 楚庄王墓
D 齐宣王墓 金缕玉衣等器具的出现在墓葬中的作用是
A 防止腐烂
B 彰显墓主身份
C 宗教形式
D 当时风俗习俗 10.3 下列哪个文明区域不是和其他三个选项一起开始城市革命的A 两河流域
B 印度河流域
C 尼罗河流域
D 中国黄河流域
从哪个朝代开始中国的城市开始有了贸易和经济功能
A 汉
B 唐
C 宋
D 元
如今中国教育界考古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国城市的出现后,贵族和百姓是一起生活在城市里的× 中国城市的建立往往是根据以下哪个因素为中心的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经济中心
D 自然资源元素 10.4 中国文明的发展一直是以哪种因素为中心进行发展的 A 经济
B 文化
C 政治
D 资源
以下世界文明中最具连续性的文明是
A 埃及文明
B 中华文明
C 两河流域文明
D 印度文明
中国文明自古以来的经济形态一直是以哪种形式发展的 A 牧业形态
B 渔业形态
C 农业形态
D 贸易形态
中国各个区域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同样呈现一种连续性的文明方式× 黄河中心论并不是一直以来都是适应中国文明进程的√ 10.5 下列关于殷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考古发掘时间最长的遗址
B 是世界文化遗产
C 其中商王墓大多保存完整
D 位于河南安阳
砖室墓穴取代土坑竖穴墓是从秦朝时期开始的× 从商朝开始的厚葬的习俗并不是一直延续发展的√ 商王墓一般有几个墓道
A 3.0
B 4.0
C 5.0
D 6.0 考古发掘的先秦时期的最大的墓葬是
A 秦景公墓
B 楚庄王墓
C 齐宣王墓
D 妇好墓 10.6 从哪个时期开始城市内开始取消宵禁开放夜市
A 东汉
B 隋
C 宋元
D 西汉
从哪个时期开始都城内开始有居民居住的现象
A 曹魏
B 唐
C 宋元
D 西周随着朝代的推延,墓葬与宫殿的位置越来越远√ 九经九纬的建筑布局是那个时代开始记载规划的 A 商
B 周 C 秦
D 汉
梁思成先生对北京老城墙的保护规划被采取了而且效果非常显著× 11.1 秦始皇陵的设计者是
A 秦始皇
B 秦二世胡亥
C 赵高
D 李斯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中国考古成就的是
A 良渚文化
B 北京猿人
C 秦始皇陵兵马俑
D 殷墟
活人殉葬的现象始于
A 新时期时代晚期
B 殷商时期
C 春秋战国
D 秦汉时期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在考古学专业中称为遗址博物馆√ 对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工作目前已经完成× 11.2 秦始皇陵兵马俑已经发掘出的兵马俑数量大约为
A 6000.0
B 7000.0
C 8000.0
D 9000.0
关于不提倡挖掘秦始皇陵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事
A 破坏旅游业收入
B 研究水平欠缺
C 管理水平不足
D 保护手段、理念不够先进
秦始皇陵兵马俑对于考古、历史的研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代兵马俑的生产形势都是模具式生产× 秦始皇陵的建筑的主要材料形式是
A 木料
B 砖石
C 土坑式
D 未考证
第四篇:关于皮革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
关于皮革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
作者:
(********* ****,XX,XXXXX)
摘 要:历史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所以对出土文物的保护和修复的工作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很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对易腐蚀的皮革文物的保护工作更是需要良好的修复的技术和相对成熟的修复的环境,本文在研究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青铜时代出去的高腰皮靴为例来讲述了皮革文物的修复的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修复建议。
关键词:文物保护,皮革,保护和修复我国文物的保护和修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的遗产,大批的出土文物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见证,但是对一些皮革或者皮质的文物来说,其出土时,损坏程度就比较的大,所以对此类文化的还原和修复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还原了文物的本来的面目才能让他去见证历史,才有收藏的价值,另一方面对出土文物中易腐蚀文物的保护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国政府对文物的保护和修护工作也十分的重视。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1.1文物保护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暂时屏蔽该词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2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
基本方针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我国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技术现状介绍
2.1文物修复的方法介绍
根据文物修复的目的、方法、持有者习惯或地区差异、认识程度与实际感觉、审美观点等的不同,一般可将文物修复分为考古修复、展览修复、商业修复三种。
1、考古修复
考古修复力求还原文物的“真实性”,要求按出土时破坏的情况拼接好并修补缺损部位,所修补部位必须与原物有差别,粘接部分和补缺部分不能随色,保持出土文物的真实性。
2、展览修复
展览修复旨在使文物在视觉上达到“完美无缺”,通常会采用各种材料对文物进行修复,要求文物表面修复完好,放置在展柜中目视辨别不出修复痕迹。
3、商业修复
商业修复应用最为普遍,难度也最大。高超的修复技术可以使文物看起来“真补难辨”。一般可根据持有者的要求达到两种不同层次的修复精度。一是要求在直观上不可看到修补痕迹,修补部位即使用放大镜也很难发现。二是要求缺损部位修补所用的材料与原文物质地的疏密程度相同,在X光照射下修补的地方与原文物的质地不能有显著的差别,只允许辨别出细小的裂纹;同时也要求修补部位的材料不褪色,不怕紫外线照射。瓷器类文物修补时采用的色釉要有一定的硬度,不怕金属利器划拨。
2.2文物修复技术分类
1、器物类(无机质地文物)、金属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铅锡器等)、非金属器(陶器、瓷器、玉器、石器、木器等)。
2、纸张类(有机质地文物)、书画装裱修复、古籍修复、档案修复。
3、纺织品、竹木、漆器、皮革(有机质地的文物)。
4、传统家具修复。
2.3 对文物存放环境介绍
1、博物馆的温度指标及其控制
一般认为博物馆室内空气的标准温度应在15—25℃,对文物保存比较适宜,这个温度范围是泛指各类文物而言,有些质地的文物对温度有更严格的要求。博物馆室内温度的波动,只允许缓慢逐渐改变,不仅要求在一年之内的变化不超过规定的标准,就一日而言,气温的变化也不能过于剧烈,一般认为日气温差不能超过2—5℃。为了控制博物馆内的温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下列措施:
尽量减少馆外不良气候的干扰。掌握馆内气候规律,在气候不宜的太冷或太热气节,陈列室开放时及库房均应关闭门窗、挂窗帘,减缓空气对流对馆内温度的影响。用温度调控设
备。用空调系统设备自动调控博物馆温度是最后的途径。控制文物展柜的温度、陈列展柜应尽可能封闭严密,使陈列柜小环境免受外界气温的干扰。长期实验表明,封闭展柜可避免温度的剧烈变化,减缓室外气候剧变对文物的影响和破坏。水质框架的玻璃柜,年久易变形而出现缝隙,难保密闭,因为可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注意考察新的材料,制造密闭性能好的展柜。
2、博物馆内湿度及其控制
博物馆内相对湿度基本公认数值时45%—65%,在此数值范围内缓慢波动,对保存一般泛指的各类文物基本是合适的。相对湿度对文物的影响与文物的材质有一定的关系,不同材质的文物,有其严格的湿度控制范围,即最佳保存环境湿度,如漆木器类库房为60—70%,纺织品、皮革文物库房为50—55%。文物分类收藏或展出,有区别地控制湿度,是最理想的办法,如果实在达不到这一要求时,也要将湿度控制在泛指各类文物的标准数值范围内。
3皮革文物修复介绍
3.1 皮革文物易腐蚀的原因分析
皮革易腐蚀存在的原因有:
1、皮革的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纤维的网状组织构成的。皮革除蛋白质外,还有大量维持皮革弹性的水和油脂等物质。
2、当皮革质地文物在长时期的保存中,失去了一定量的水和油脂物质时,就变得僵硬,易脆、易裂。
3、皮革制品的损坏与光、热、湿度、微生物有关。
4、高温会使皮革纤维变成胶糊。过分干燥,易变得脆弱;过分潮湿,又易生霉、腐败。生霉的原因由霉菌是丝状真菌、多细胞的低等植物所致,凡生长在营养基质上,而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的真菌,称为霉菌。它分布极广,种类很多,约有4万种左右。常见危害皮革文物的霉菌有曲霉属、短梗孢属、枝孢莓属、青莓等霉菌。
5、保存皮革质文物的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
6、害虫和微生物会蛀蚀皮革制品。危害皮革文物的昆虫,据资料介绍有70多种,最常见、危害最大数量最多的是蠹鱼、烟草甲、皮蠹和白蚁等。由此可见,昆虫对皮革文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有的将书籍蛀蚀成洞,由里向外形成不规则孔道,有的将绘画、书籍蛀成碎片,使整幅画、整本书遭到破坏。常用的杀菌剂有对位硝基苯酚、五氯苯酚或五氯苯酚的衍生物、麝香樟脑、硫酸锌、水杨酸、滴滴涕和除虫菊混合液及硫代氰酸酯杀虫剂等。
3.2 现有的保护和修复的办法
保存皮革质文物的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脆弱的皮制品可用甘油、羊毛脂、蓖麻子油等保护。对于薄皮革、毛皮,可用甘油和水、蛋黄制成的乳剂保护。已经变干、变硬、变脆的皮革制品,可先用一块湿海棉在皮面褶缝处擦拭一遍,然后用一种以羊毛脂为主的混合液体进行鞣皮,使之润滑。混合剂中要掺上一些蜡,使酥化部分凝固。浸泡在水中的湿皮革,立即自然干燥,会完全失去韧性,难以复原。应将皮制品在分子量为1500的聚乙二醇溶液中浸泡数天。取出后,自然干燥。或用聚乙二醇750处理皮制品。糟朽、脆弱的旧皮,可在皮的背面裱上帆布加固。有褶皱的地方,可先将褶皱处湿润,然后用玻璃慢慢压住,当皮已经回软后,可适当加些重压,直到皮革干时,撤去重物即可复原。
3.3皮革文物修复档案一例—高腰皮靴
皮靴出土于哈密五堡墓地M7,保存于哈密地区博物馆库房。该库房无恒温恒湿设备。保护处理前,长22-23.5cm;宽9.5-11cm;高20-21cm。处理后重量为200g/208g。
1、修复原因:皮靴形状完整,变形严重。两只皮靴靴筒部位均向左侧弯折。2号靴右侧靴筒底部有较为尖锐的折痕。皮革材质硬、脆,表面有不同程度磨损、老化退化、纤维松脱,局部区域角质化。表面污垢较多,且与皮革材料紧密结合。靴底部有孔洞,并发现靴底各层间隙有虫蛀的现象。
2、所用材料及工具介绍:工具:镊子、棉签、毛刷、棉布手套等。材料:乙醇、去离子水、泡沫塑料、沙袋、无酸纸等。仪器:软X射线探伤机、台式显微镜、便携式显微镜、加湿修复平台。吸尘器、直尺、游标卡尺等。
3、保护修复步骤:(1)对皮靴进行常规照相、软X射线照相。记录皮靴基本信息,测量尺寸及重量。建立保护修复档案(2)对皮靴进行观察,局部区域用台式或便携式显微镜观察(3)在靴靴面、靴筒、靴底分别选取一小块区域进行清洗除垢试验。先用毛刷、吸尘器进行干燥清洗,发现纤维紧密结合在一起,干燥清洗没什么效果。改用棉签蘸50%或80%乙醇溶液进行清洗。(4)将皮靴放入加湿平台上进行加湿,高湿度下皮革变软,靴筒部位尤其明显,可以进行整形操作,3.4修复总结
为了更还的修复皮革文物,其修复的步骤要有序的进行,整个皮革的修复的过程应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1)采集影像资料、X光拍照(2)文物基本信息记录(3)文物保存现状记录(建立保护修复档案、病害记录)、显微镜观察(4)选取局部区域进行清洗除垢试验
(5)控制环境湿度,对皮靴进行加湿、整形(6)制作包装盒(7)完成保护修复档案
建议皮革文物保存环境温度控制在2~18℃,温度日波动范围小于1℃,相对湿度为50~60%,相对湿度日波动范围小于3%。尽量减少空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要避免强光特别是紫外线照射。另外在拿取皮靴时应戴上手套,避免与手直接接触。保存过程中要注意微生物、昆虫等危害因素。如发现文物上有昆虫或虫卵,应及时进行冷冻处理。
4总结
从古物古迹,到文物,再到文化遗产;从“修旧如旧”,到“不改变原状”,再到“保护文物环境”;从“坚决保护,严禁破坏”、“两重两利”(重点保护,重点发掘,既对文物保护有利,又对基本建设有利)到皮革文物保护“十六字”原则(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再到 “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面保护的理念,也反映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潘美娣:《古物修复与装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故宫博物院:《书画的裱装与修复》,文物出版社,1980年。
3.杜子熊:《书画装潢学》,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
4.文保学会:《文物保护技术》第三辑,1982年。
5.徐毓明:《艺术品和图书、档案保养法》,科普出版社,1985年。
第五篇: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第一章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概述 第一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定义
第二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分类情况 第四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 2011-2013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
二、工业形势
第二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相关政策
一、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
二、其他相关政策
第三节 2011-2013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三章 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发展概况
一、2011-2013年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发展分析
二、2013-2018年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机构市场容量概况 第四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产业供需情况
第四章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国内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内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2010-2012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 国内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第三节 国内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2013-2018年国内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 2011-2013年我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现状
一、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需求市场现状
三、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需求层次分析
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四、我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走向分析
1、培训质量将更加全面
2、培训合作将得到巩固
3、认证项目将得到统一
4、培训要求更加迫切
5、培训教育模式将会突破
6、期待资本的融入
第二节 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产品技术分析
一、职教与高校互补性加强
二、“知本”时代职业培训理念的创新
三、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学员消费更加理性
四、就业导向成首要关注点
五、认证培训势头依旧热力不减
六、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课程标准化成为重要趋势
七、行业将更注重提升就业推荐能力
第三节 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产品市场的三大瓶颈
二、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产品市场遭遇的规模难题 第四节 对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特点
二、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分析
三、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变化的方向
四、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第六章 2012-2013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12-2013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七章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主要发展策略
第三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我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市场竞争趋势
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2013-2018年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3-2018年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2-2013年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2-2013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2012-2013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2-2013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2-2013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模式
三、2013年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投资机会
四、2013年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九章 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未来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发展分析
二、未来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项细分行业领域确定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重点 2012年全年电子制造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IT从业人员将增30万人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二、渠道重心下沉
第十章 2013-2018年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当前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规模
二、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政策和体制风险
三、进入退出风险
1、进入壁垒
2、退出壁垒
第十一章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 A
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二节B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C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d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e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地区销售分析
第一节 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区域销售市场结构变化 第二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东北地区”销售分析 第三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华北地区”销售分析 第四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中南地区”销售分析 第五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华东地区”销售分析 第六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西北地区”销售分析
第十三章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2011-2012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投资策略
二、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投资筹划策略
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2013年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品牌竞争战略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品牌建设策略
一、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的规划
二、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的建设
三、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业成功之道
第十四章 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二节 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产品投资机会 第三节考古与文物保护产业项目投资建议
一、行业投资环境考察
二、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项目投资建议
图表略......网 址: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