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教案封面

时间:2019-05-15 06:1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档教案封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档教案封面》。

第一篇:电子档教案封面

学期教案

(2018至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目: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

第二篇:电子教案封面

上海市顾路中学

学科电子教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学科: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

_____学年第______学期

第三篇:电子教案封面

勐海县勐海镇中学

数学电子教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学科: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

_____学年第______学期

第四篇:白杨教案电子档

白杨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白杨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题激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

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与同学合作探究。

二读: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 ~~”标出。

三读: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

1.教师示范“疆”字,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笔画。“陷”的右下部不好写,注意与“滔、焰”区别。

2、学生在写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4.课件出示三个问句。

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5.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1、细品文本,了解白杨生活的环境、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找出描写白杨树特点的词、句。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生长的环境。

(1)出示茫茫大戈壁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再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些什么?http://video.pomoho.com/ent/3515241(2)学生自由汇报。

生:我从刚才欣赏的画面中知道了戈壁滩上经常狂风四起,飞沙走石,感受到了白杨树坚强、不择环境。

生:我从“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体会到了白杨的生命力强。

生:我从:“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也感受到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及其恶劣。

生:我的感受是:白杨树生长不择环境、生命力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长得“高大挺秀”,实在是令人佩服。

(3)父亲又是怎样介绍白杨的?

(4)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

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

(5)、激情朗读父亲说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美。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2、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

1、同学们,我们从字里行间里、资料中感受到了白杨的特点:、、、。

2、课后收集与白杨的关的材料。(可以是图片、歌曲、生长环境等)

第二课时

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1至3自然段,展示自己朗读的风采。

2、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

1、浏览目标,明确任务。

2、请同学们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请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Δ”号标出,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

3、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

(一)抓“沉思”一词交流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1.默读1~4小节,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2.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

出示课件:画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情景,老师画外音:看!这就是车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这就是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画面上出现一排挺直的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就在这时,兄妹俩的一番对话打断了他的沉思。

3.学习文章的5~13小节,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分角色把兄妹俩的对话读一读。男同学扮演哥哥,女同学扮演妹妹,老师就读爸爸说的话和叙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俩争论时那份天真、固执的语气读出来。

(2)学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文章第14小节,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三句话。

过渡:哥哥最后一个问话: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出示课件: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2)学生抓关键词品读这三句话。

①学生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一句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从来”一词后,老师启发学生:你从中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吗?

②学生品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一句后,老师更进一步引导理解,老师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又能读懂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把白杨生命力如此顽强的特点读出来吗?

③学生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还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吗?(3)有感情朗读第14小节。

5.学习第15小节,抓三个“只知道”体会爸爸的心。

过渡:爸爸的这番话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板书:画上一颗心的图案。)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在心形图案上画一个“?”)

出示课件: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1)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你们知道吗?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

(2)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

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3)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

可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

(4)小结:看来,你们都知道了兄妹俩的三个“不知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学。

(二)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出示课件: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鼓励学生针对这段话大胆质疑。

2.归纳学生的质疑难点并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疑难。设想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

(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3.学生交流讨论。4.理解爸爸的心。

(1)出示“心”在字典里的两种解释:①指心脏。②指思想、感情等。

(2)请学生为文中“爸爸的心”选择正确的解释条后用“心”字来扩词,老师相机板书:心情、心思、心愿。

(3)学生用上“心情、心思、心愿”这三个词来领悟“爸爸的心”。

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当堂完成课堂小练笔: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悟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点,咱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风沙刮来,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雪打来,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干旱,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洪水,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胆想象四十年后,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的第三次沉思。

老师启发:学完《白杨》一课后,我们难忘当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车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有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志士仁人,他们正准备奔赴西部边疆。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孙刚从上海探亲归来,此时他搂着两个小孙孙,俯视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沉思。同学们想想,这位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四十年后可能在沉思什么呢?这位爷爷和两个小孙孙之间又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呢?

.布置小练笔作业:同学们可根据以上的设想大胆展开想象,完成小练笔作业《第三次沉思》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 4)老师小结: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们不知道,而你们已经从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内含了;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愿,那就是──(学生回答: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同学们这回对爸爸的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指板书回答,并擦掉心中的“?”号。)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电子档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童趣 第一课时

课题: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教学过程:

一、教唱歌曲

1、范唱(师范唱)。

2、接龙游戏(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学生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4、指导纠正。重点指导: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

课题:《对鲜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

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重点指导: “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2、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第三课时

课 题:《在钟表店里》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管弦乐曲,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教学过程:

一、欣赏第一乐段,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题。

二、主题欣赏

1、在这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复出现多次,这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播放主题音乐)。

2、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

3、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体会这个主题表现了什么?(表现了钟表店里的钟表在准确地走着;钟表店里的工人们在快乐地招呼客人……)

三、完整欣赏

1、初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快—慢—快)?

2、复听,教师可带领学生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等,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3、表演欣赏,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四、小结

第四课时 课题:《鸟店》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过程:

一、初听

1、出示词语卡片: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要求听

音乐,根据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

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死四又是欢快、优美。)

二、复听

三、分段欣赏

四、表演欣赏

1、边听音乐边自编动作。

2、情感升华: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3、生展开讨论。

4、鸟店老板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

5、学生模仿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 教室。第五课时

课 题:《打秋千》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教学过程: 一、二声部发声练习

二、导入:观看荡秋千录像;简单介绍仡佬族的风土人情。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二声部的音响效果。

2、哼唱歌曲旋律,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高声部。

3、指导、纠正

4、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低声部。

5、指导、纠正

(1)指导学生唱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以表现铃铛的清脆。(2)纠正“叮当”的咬字、发音。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第一课时:课题:《小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做律动(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二、教唱歌曲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1)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2)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打开;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打开。

2、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3、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

4、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5、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三、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四、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呢?

第二课时

课 题:《内依巴河》

教学目标: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船》

二、复习乐理知识

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巩固对4/4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2、简介歌曲的风格特点

3、复听歌曲,看歌片心里默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3、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四、音乐创造

1、师生朗读歌词。

2、轻声跟着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课 题:《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二、学唱歌曲

1、听《可爱的家》录音范唱。

2、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学生随琴学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3、教师弹奏第三至第六乐句,学生模唱。

4、朗诵歌词。

5、讲述自己“可爱的家”,感受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7、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三、为歌曲伴奏

四、齐唱《可爱的家》。

第四课时

课 题:《布娃娃》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导入: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三、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3、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4、再次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第四单元 绿色的梦

第一课时

课 题:《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欣赏《苗岭的早晨》

1、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交流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边听边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4、介绍乐曲《苗岭的早晨》,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三、听全曲,说说你的收获。

四、小结

第二课时 课 题:《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教学目标:

1、以活泼、欢快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愿望。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苗岭的早晨》

1、复习听赏一遍,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

二、导入新课:(学生讨论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我们怎么办,教师引导植树歌的出现)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谱学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

6、学习歌词,学生分组学唱并练习。

第三课时

课题:《不得了》

教学目标:

1、看图了解故事情景。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二、歌曲教学

1、我们来听一遍歌曲,大家注意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打开书朗读一下歌词,大家感觉一下歌词中的哪些字表现了歌曲的情绪?

3、我们已经熟悉了歌曲的音调大家再来听一遍歌曲,并且在心里默唱歌词。

4、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来小声地演唱一遍歌曲。

5、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

6、学生分组演唱。(师生互评)

7、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三、创编:森林遭破坏的图画,总结森林破坏给我们带来得危害。

第四课时

题:《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看图了解故事情景。

2、用图画、表演、配乐、朗诵、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出示本单元的图片

1、将图连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根据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总结:动物们也遭到了失去家园的劫难,我们编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知道保护家园的重要性。

三、情景剧表演:

1、分组设计活动。

2、各组设计角色扮演动物,教师进行指导。

3、分组展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4、课堂小节。

第五单元 小乐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法国号》;音乐知识:法国号,四三拍。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曲,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能人是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

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教学过程: 简介圆号

1、学生听一段圆号吹奏的音乐片段。

2、请学生从《小乐队》中唱到的五种乐器的图片中试这找出所听的乐器。

3、教师简介圆号也称法国号。导入歌曲《法国号》。

二、学唱歌曲《法国号》

1、听《法国号》的范唱录音。

2、学唱歌曲,并让学生寻找歌曲唱做的规律。

3、启发、提问用浑厚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4、待歌曲演唱熟练后,加入教材第26页所示范的律动,边唱边拍。

三、进一步掌握四三的节奏律动。

1、请学生自己掌握四三拍节奏律动,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律动形式加入到自己的演唱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用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法国号》背唱;展示自制的小乐器活随堂自制简单的小乐器。教学目标:

1、通过背唱,律动等活动,做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使学生顺利掌握伴奏部分的音形节奏。

2、通过学生使用自制乐器为同学的演唱伴奏,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协作、配合的能力。

3、通过学习表现三拍自律动的简单的舞蹈,进一步巩固对四三拍的认识与感受,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学生共同复习演唱《法国号》这首歌曲,要求背唱。

2、学生自己边唱边加表现四三拍强弱变化的声势。

3、学习简单的舞蹈律动,加深对四三拍节拍的感受与体验。1教师完整示范。

2、教师请全体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小乐器表现两种节奏型

3、待学生配合默契,加入《法国号》的演唱。

4、教师示范自制的乐器演奏为学生的演唱伴奏。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合唱曲《小乐队》;认识并初步熟悉《小乐队》中唱到得除圆号以外的四件乐器的外形和音色。教学目标:

1、通过集体欣赏和分组视唱、听辨各声部的旋律等方法,感受合唱

曲《小乐队》的变幻无穷的结构魅力。

2、学生通过配合欣赏《小乐队》进行自制打击乐器伴奏及舞蹈律动的创编,起到既培养学生的创造、参与意识;又巩固、提高单元教学目标之目的。

3、继续熟悉另四件乐器的外形及音色。

二、学习用自制的乐器为演唱的同学伴奏

1、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器,并作简单的评价,并按乐器类型分组站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另四件西洋乐器

1、完整听赏《小乐队》,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唱到的乐器的名称,并与图形或实物相对应。

2、分别简介另四件乐器的外形及音色。

二、欣赏合唱曲《小乐队》

1、分组熟悉《小乐队》各声部的旋律。

2、各族用自制打击乐器为其演唱的声部配1-2小节的固定节奏音型的伴奏。

3、教师按任意顺序演奏一遍各声部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迅速做出反应并配上自编的伴奏。

4、各组就反应的速度、编配、演奏等情况互做简单的评价。

5、完整欣赏《小乐队》的演唱录音,听出演唱的顺序。

部演唱的顺序。

三、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紫竹调》;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辨,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星空》这首乐曲。

2、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决心。同时达到再次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目的。教学过程:

一、你认识吗

1、教师出示三件民乐器的挂图,请学生试着说说乐器的名称。如回答不上来,在出示三革命成供学生选择。

2、请学生听《紫竹调》中三件乐器的独奏片段,请学生试着说出示哪件乐器在演奏,并在教师的提示下模仿出该乐器的演奏姿态。

3、请学生听一段西洋管乐队的合奏片段及《紫竹调》的合奏部分,并能正确区分他们即可。

1、教师简介有关〉《紫竹调》的相关知识。

2、听演唱版的《紫竹调》,尝试模唱前两句,以感受地方风格。

3、听赏全曲,记录出演奏的顺序一次为:乐队合奏——笛子领奏——琵琶领奏——二胡领奏——乐队全奏。

4、在听全曲,学生分别代表三个乐器,模仿进入演奏的顺序。

第六单元 歌声中的回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小背篓》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欣赏课。通过心上,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唱、律动、绘画等方式,有感情的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二、介绍、欣赏《紫竹调》。

1、导入:学生以歌曲《小背篓》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2、欣赏歌曲《小背篓》

(1)教师简介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来自于生活。教师简介作曲家(2)初听全曲,歌曲描写了什么情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3)欣赏第一段:第一段歌词描写了什么?旋律、节奏有何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景?

(4)欣赏第二段:第二段的结构与第一段有何不同?表现了什么?(5)再次欣赏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并体会装饰音在乐曲中的作用。

3、歌曲在创作,分组表现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竹马游戏》《陀螺》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区别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特点,并试着选择不同的伴奏方式。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歌曲《拍皮球》的 音乐伴奏下,走进教室。(学生活动:听音乐律动《拍皮球》)

2、欣赏《竹马游戏》

(1)感受乐曲的情绪,介绍作者舒曼及钢琴作品《童年情景》。(2)掌握乐曲的节拍特点(3)记忆主要节奏为乐曲伴奏。

(4)听音乐《竹马游戏》模仿“骑竹马”做律动或伴奏。

3、欣赏《陀螺》

(1)感受乐曲的情绪,介绍作者比才及作品《童年的游戏》,可采用分辨乐曲情绪的方法。(2)分辨乐曲的节拍(3)听《陀螺》的音乐。

5、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卖报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

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3、通过《卖报歌》,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聂耳。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升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入。

(师简介聂耳,学生演唱《国歌》,激发学生保卫祖国,反对侵略的的情感。)

2、介绍作品《卖报歌》的创作背景,学生交流、讲故事(课前布置收集聂耳的故事)

3、学习歌曲《卖报歌》

(1)教师范唱《卖报歌》激发情感。

(2)解决歌曲中节奏的难点:XX X XX ∣XX X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拍电报的形式进行。

(3)解决歌曲中的难点:的难点: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唱准旋律。(4)学唱歌曲《卖报歌》的旋律。(5)指导学习歌词(6)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4、表演唱《卖报歌》:分形式表演或伴奏。

5、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手风琴独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习惯;感受不同乐段情绪的 变化,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及伊模唱乐曲的第一主题。通过欣赏感受手风琴的丰富表现力。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讲解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梗概。

2、欣赏手风琴独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初听全曲:乐曲与电影插曲有什么不同?情绪有无变化?(通过欣赏认识手风琴及音色,感受其情绪变化)。(2)分段欣赏。

欣赏第一段:旋律及速度有何特点?描述了什么情景?为什么? 演唱主体旋律,感受情绪。

欣赏第二段:节奏速度有何变化?表现了什么?

欣赏第三段:旋律与那段相同,表现了什么?(3)完整的欣赏全曲。

(4)表现全曲(学生可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演唱,第二乐段打击乐伴奏。)

3、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或演唱课前准备的历史歌曲,复习歌曲《小背篓》、《卖报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或演唱父辈歌曲,启发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活。通过小小音乐会“歌声中的回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记忆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开一场“歌声中的回忆”音乐会。

2、音乐会开始

(音乐会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分组表演或单独表演历史歌曲,如:《红星歌》《共产儿童团团歌》《歌唱二小放牛郎》《边区儿童团团歌》《让我们党起双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

3、教师总结。

第七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民乐欣赏:藏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朝鲜族民歌。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为本单元教材内容作铺垫的欣赏课。通过欣赏歌曲、表演舞蹈,朗诵使歌,介绍地理知识等多种方式,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音乐歌舞、感受民族特点。教学过程

1、导入。(师范唱《爱我中华》这首歌曲,激发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

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师可以在欣赏歌曲后,安排学生讲一讲所了解的民族,并说说自己想了解、欣赏那个民族音乐?

2、民歌介绍。

(1)藏族民歌欣赏:《金瓶似的小山》。(学生边听边舞,感受藏族歌舞的特点。)

(2)朝鲜族民歌欣赏:《桔梗谣》(教师边播放歌曲编出示一些朝鲜族的歌舞图片。)

(3)维吾尔族民歌欣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欣赏歌曲前,了解一些有关新疆葡萄沟的资料,之后大家一起感受热情、奔放的维吾 尔族音乐。学生可以通过朗诵小诗、律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柯尔克孜族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 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唱好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感受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热烈欢快的情绪。教学过程

1、导入。(师生共同了解柯尔克孜族民族的风俗习惯及音乐特点。)

2、发声练习

3、学习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

(1)听范唱,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进行齐唱部分的歌曲教学,解决后十六分节奏难点及唱准吧分休止符。

(3)解决合唱难点:教师直接将和声出示,先分声部练习,在进行和声练习。

(4)完整演唱歌曲第一、二段

4、歌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朝鲜族歌曲《嗯海呀》。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在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唱熟歌曲的情况下,启发学生设计、领唱及齐唱得演唱方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律动表现歌曲。了解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性格,感受鲜明的朝鲜族民歌的特点。教学过程:

1、导入。

(1)师生共同介绍有关朝鲜族的各种知识。(2)简介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特点。

(3)听歌曲范唱,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学唱歌曲

(1)学习歌曲的称词部分。

(2)学生练习称词部分,教师演唱齐唱部分。(3)完整学唱歌曲。

3、分组创编。(进行一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的练习。)

4、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丰收的田间场景,学生通过形体动作表现丰收时农民劳动的热烈场面,随着教师的伴奏学生集体演唱歌曲,共同感受朝鲜族民歌的特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小小音乐会” 教学目标:

通过“小小音乐会”的形式对本单元所学的民歌进行总结。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特点,使学生产生自豪感,更加热爱这个盛开着五十六朵鲜花的大花园。教学过程:

1、布置查询资料的作业:请学生了解五十六个民族。

2、进行“小小音乐会”。

(1)学生可以通过图片介绍民族服饰。(2)学生可以表演学过的民族歌舞。(3)学生可以播放自己最喜爱的民歌、歌舞。

第八单元 七彩的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白鸽》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生们的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看合唱谱,有感情的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教学过程:

1、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3、学唱歌曲的旋律:出示单声部旋律。

4、学唱二声部。

(1)欣赏歌曲《美丽的黄昏》,了解它的演唱形式。(2)学生分小组练习以轮唱的形式演唱歌谱。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声部平衡,用自然的歌声表现二声部旋律。

(4)试唱合唱谱,学会看合唱谱。(5)加歌词演唱,完整表现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白鸽》;欣赏《哦,十分钟.》。教学目标:

进一步学习演唱歌曲《白鸽》,完整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哦,十分

钟》,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欢快的情绪。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白鸽》(1)齐唱

(2)全体学生二声部轮唱。

(3)分小组讨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乐曲的情绪?

2、欣赏歌曲《哦,十分钟》(1)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2)再听:歌曲的内容描述了什么?你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3)复听: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4)教师出示歌词,你能随着歌曲的旋律小声哼唱歌曲吗?(5)分组讨论:这首歌曲那些地方不好唱?怎样唱才能唱好?(6)小组讨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绪?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养成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通过多次聆听准确听准辨别五次变奏。教学过程: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再听乐曲: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主奏得吗?、分段欣赏。

(1)引子:感受木琴音色特点。

(2)主体欣赏:出示主体谱例,旋律记忆。①主题: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 ②出示谱例:模唱记忆主题。③揭示课题:《小松树》

(3)再听全曲:这个旋律中共出现了几次?他们都使用木琴演奏的吗?

(4)再听全曲:当听到用穆沁演奏的乐段举手表示。他们河堤一次出现的旋律有变化吗?有什么不同?

(5)再听全曲:还有几个乐段不使用木琴演奏的?他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4、完整聆听,整体把握曲的情绪。

5、学唱歌曲:出示歌篇,演唱歌词。

6、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乐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蓝天白云跟我来.》。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蓝天白云跟我来》,感受乐曲给人们的愉快心情,以

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动作,进行班级“健美操比赛”,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哦,十分钟》。

2、提问:你感觉再学校中最快乐的有什么事?你最喜欢学小组子的那些活动?

3、出听歌曲:歌曲唱了什么?你对那一句感兴趣?为什么?

4、再听: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5、教师出示歌词,你能随着歌曲的旋律小声哼唱歌曲吗?

6、分组讨论:这首歌曲哪些地方不太好看?怎样唱才能唱好?

7、以小组为单位,创编韵律操,进行比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北国之春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第二课时:唱歌《美丽的家乡》 第三课时:欣赏《驯鹿》《冬猎》;为音乐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驯鹿》《冬猎》,让学生感受北国的美好风光,了解月琴、柳琴的基本音色和表现手法。2.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行进特点以及二声部的和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

下载电子档教案封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子档教案封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备课封面

    北师版小学数学第 三 册 教师 年度 学校 电子备课笔记......

    电子备课封面

    县中 学电子备课科目: 年级: 班级: 教师:2013年上学期......

    实习证明电子档

    实习证 明 兹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 班级学生 因实习来 (单位名称) (部门名称)实习,实习时间从 年 月日到年月 日,单位指导教师为特此证明。 实习单位全称:  实......

    总结电子档脚本

    年终工作总结汇报脚本 一、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1.公司简介 2.公司宗旨 3.公司目标 4.公司经营理念 5.公司服务 二、 公司创立七年业绩情况(图文结合) 1.广告宣传类业绩 2.装饰......

    实习总结电子档

    实习总结实习是大学生涯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为从事教师职业做的重要准备,实习总结电子档-原创。经过三个月的在教学一线的实习,我收获良多。下面就简单进行一个总结,希望从千......

    实习总结电子档

    在这五个月的在校实习期间,我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四月到六月,是每年技能大赛的时间段,虽然在去年参加过一次大赛,可是今年在继续进行备赛的过程中,仍然学习到了很多新的内容,在......

    社会实践证明电子档

    社会实践证明 重庆工商大学: 该校____级______学院______专业____班学生_______于_____年____月___日到____年____月____日期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电子制作报告封面

    北方民族大学电子制作报告 制作名称: 小组成员: 院、系、部: 专业: 组长: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