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言活动《蔬菜一家子》课后反思
语言活动《蔬菜一家子》课后反思
语言活动《蔬菜一家子》课后反思
语言活动《蔬菜一家子》,目标定位为:
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字和外型特征;
2、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我觉得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各种蔬菜,要比用一种感官来认识效果好,所以采用了综合课的形式,这样幼儿可以看看,说说,摸摸,闻闻,做做,认识的形式多样,印象肯定会深刻。
首先,我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情境:青菜奶奶要过生日,因为每个小朋友都有过生日的经验,而且也喜欢过生日,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各个活动用这条主线串起来。青菜奶奶要过生日,当然要请客人,请谁呢?我不先急着讲,告诉他们最先到的是辣椒一家,然后把三种不同样子的辣椒出示给大家看,让幼儿说说他们不同的外形特征,比较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鼓励幼儿用形容词来描述他们,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性的谈话。
这样做,不仅教幼儿区分了辣椒的不同种类,而且在教他们怎样描述物体的外形特征,一方面为下文描述其他蔬菜作好准备,另一方面,由于出示的辣椒都是已经打扮好的,也在为他们打扮蔬菜做了榜样。当然,仍然是紧扣过生日的主题来上的,所以辣椒一家和青菜奶奶的对话也是围绕过生日来说的。
青菜奶奶过生日,去参加宴会的当然不止辣椒一家,还有哪些蔬菜宝宝呢?这些蔬菜宝宝就是我们小朋友要认识的,让他们看看、摸摸、闻闻,和同伴说一说,在自主认识的基础上满足他们交流的愿望,然后再来集体认识萝卜、茄子、黄瓜、西红柿、土豆。(详细认识三种,另外两种稍微简单些)鼓励幼儿尽量用描绘性的词语来说,鼓励他们多说,然后一起进行总结。
课上到这,好象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蔬菜了,可他们真的认识了吗?不知道,那就来反馈一下吧。青菜奶奶发来了邀请书,但是邀请书里没有直接写名字,只是描述了蔬菜的外形特征。这种根据谜语来猜蔬菜的形式,其实认识蔬菜的另一种形式,而且是更高要求的。由幼儿到底认识不认识这些蔬菜,看他们猜谜的情况就知道了。整堂课中,幼儿始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积极开展活动。
第二篇:《蔬菜一家子》教学活动设计
《蔬菜一家子》教学活动设计
塔窝幼儿园
朱生璞
设计意图:
蔬菜家族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复杂,这给幼儿认识蔬菜带来了一定难度,而且蔬菜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幼儿在进餐时,我发现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挑食、偏食现象十分严重,对自己不喜欢的蔬菜有呕吐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教育幼儿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于是我设计了“蔬菜一家子”这一活动。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感知它们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蔬菜与人生活的关系。
2、尝试通过局部推断整体寻找各种蔬菜,唤起对蔬菜的经验感知。
3、感受蔬菜的丰富多样。活动准备:
1、若干新鲜的蔬菜:小油菜、西红柿、黄瓜、蘑菇、土豆、洋葱、红绿辣椒;
2、切好的黄瓜片和西红柿;
3、蔬菜照片ppt;
4、《趣味蔬菜水果》小动画片。教学过程:
一、看看、摸摸,感知蔬菜外形特征。
(活动室一角投放若干新鲜的蔬菜:青菜、西红柿、蘑菇、红、绿辣椒)
1、师:“呀,这里有好多东西啊,快来看看,都是些什么?”
2、引导和鼓励孩子自由拿起各种蔬菜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师:真实的蔬菜,为幼儿科学地感知提供基础。幼:自由地看看、玩玩、摸摸,逐渐将已有的经验唤起。)
二、听听、说说,了解蔬菜和人生活的关系。环节过渡:刚才,你都看到了什么?
1、师出示青菜、西红柿、蘑菇、红绿辣椒各一。“你看到的青菜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从外形特征上逐一对四种蔬菜进行描述,发表自己的感知。
3、教师小结:这是青菜,这是番茄,也叫西红柿、这是蘑菇、这是红辣椒、这是绿辣椒。它们长得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味道不一样,可是,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蔬菜。
4、拓展经验:“我想用这五种蔬菜做些好吃的东西,招待我的客人,你说做什么好?”
5、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师:从日常生活中挑选几种外形特征各异、味道各异的常见蔬菜,用实物帮助幼儿感知蔬菜的丰富多样。
幼:现场认识几种常见蔬菜,梳理和回忆生活经验,丰富和饱
满对蔬菜的认知。感知蔬菜的丰富多样性。)
三、找找、认认,感受蔬菜的丰富多样。
环节过渡:这些都叫蔬菜,你还知道哪些蔬菜的名字? 蔬菜生活在田野里,我们一起到田野里去找找更多的蔬菜吧。
1、师边出示背景图(蔬菜照片已经藏在背景图里)边用惊奇地口吻:“这些调皮的蔬菜,知道小朋友要去找它们,全都躲起来了。”
2、交代游戏规则: ①要用放大镜去寻找。
②找了了一种蔬菜,必须要说出它的名称,它躲在哪里,并说明是凭借什么确认的。
③集体肯定后一起喊:“XX,XX,快出来。”方能取出这种蔬菜。
3、教师示范找蔬菜一次。“我找到蘑菇躲在花心里。因为我看见南瓜棕色圆圆的、像伞一样的身体。)
幼儿讨论后集体喊:“蘑菇蘑菇快出来。“教师取出藏在花心里的蘑菇照片,并贴在黑板上。
4、师生共同玩游戏,找出所有躲藏的蔬菜。
5、教师小结:哇,这些都是蔬菜啊,它们名字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味道不一样,它们都很有营养,我们都喜欢吃,吃了身体棒棒的。
(师:提供游戏的图片,交代游戏规则,在引导幼儿找蔬菜的过程中,全面唤起幼儿对蔬菜感知的经验积累,激发对蔬菜的兴趣。
幼:尝试从局部推断整体来寻找各种蔬菜,在表述的过程中正确沉淀对蔬菜的感知,在游戏的情境中感受成功,喜欢蔬菜。)
第三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蔬菜一家子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2、幼儿大胆选择,使用材料装扮蔬菜。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各种蔬菜。
2、剪好的蔬菜宝宝及四肢(用即时帖)。
活动过程
一、准备过生日。
设置悬念,引起学习兴趣《生日歌》中,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今天是谁的生日?”
二、谁来过生日。
1、(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准备准备,等会儿我的孩子都要来为我庆祝生日。
2、(出示辣椒爸爸)“我是胖胖、绿绿的灯笼辣椒”。(辣椒妈妈)“我是绿绿、长长的辣椒”(辣椒娃娃)“我是红红的、光光的小辣椒宝宝”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体健康,生日快乐”!青菜奶奶:“谢谢,请坐请坐”。
3、请幼儿猜一猜还会有哪些蔬菜来给青菜奶奶过生日呢?(扩散幼儿思维)
请幼儿说出画面上的蔬菜名称及外形特征。
师小结:黄瓜:细细长长的黄瓜,穿着绿衣服。
西红柿:穿着红红的衣服,像小灯笼。
胡萝卜:粗粗长长的胡萝卜,穿着橘黄色的衣服
茄子:穿着紫衣服,像气球。
4、引导幼儿说说吃过的或见过的蔬菜。
5、为什么要吃蔬菜?
教师小结:蔬菜里面含有很多营养,能补充维生素,小朋友们吃了它身体才会长的壮,有力气。科学家叔叔为了更好的给人们补充营养,又为我们研制出了五彩辣椒、红色、紫色、蓝色。引导幼儿观察。
三、客人变漂亮。
1、打扮蔬菜。
小朋友们,蔬菜奶奶的生日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把蔬菜宝宝打扮的漂亮一点好吗?(幼儿为蔬菜宝宝画上鼻子、嘴巴、四肢)教师巡回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打扮的是谁?
2、教师:小朋友们,带上蔬菜宝宝去给蔬菜过生日了。音乐起,幼儿手拿蔬菜宝宝一起去给蔬菜奶奶过生日。
第四篇:大班语言活动课后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课后反思
《七色花》是一个传统的故事教学活动,活动围绕珍妮的这朵神气的七色花展开,让孩子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世界里,在理解故事内容,会说故事里典型的句子之后,再去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并尝试着让孩子们去幻想自己也拥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出示教具“一朵七色花”,猜测了七色花的神奇魔力之后,我给孩子们完整讲述了整个故事,并运用图片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回答了七片花瓣实现了哪七个愿望?讨论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孩子们的思维都非常活跃,说了很多种,有的说第一片花瓣最有意义,没有这一片,她根本回不来,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说倒数第二片有意义,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这片花瓣帮助了全城的人。老师就逐个引导分析,最后让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因为安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威嘉站立起来,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这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一:尝试分析故事的主题“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最快乐!”
其实,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不得不认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但是在内心,他们不一定接受。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假如给你一片花瓣,你会实现什么愿望?“在游戏中孩子们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做法,”“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买下全世界的玩具。”“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得到好多好多的糖果。”“假如我有一片七色花瓣,我想有很多很多钱。”这些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你能否定他不应该有这样的愿望,应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关心他人确实是美德,是应该引导幼儿去感受,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语文的教化作用,把我们的体验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长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说假话,空话的习惯,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难听到孩子们真实的声音,你们要听什么,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这是多么悲哀的现象。语言教学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悲哀,让课堂呈现她特有的生机和活力,真正焕发生命的色彩。
本篇文章来源于
第五篇:《蔬菜印画》课后反思
《蔬菜印画》课后反思
《蔬菜印画》课后反思
在《香香的蔬菜》这一主题中我们开展了艺术活动《蔬菜印画》,本次活动的目地在于让幼儿认识蔬菜截面的形状,用蔬菜来印画;通过印画的活动让幼儿感知不同蔬菜的印画效果,体验印画带来的快乐。因为考虑到我们班的幼儿第一次尝试这种印画,所以我把我一开始的设想每组同时进行换成了每组幼儿到前面来进行,希望在老师的管理下能让活动进行得更顺利。
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猜一猜这张漂亮的画是谁画出来的”一句话成功地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幼儿都很好奇是什么东西画出这么漂亮的画,而后有几个小朋友说出了是蔬菜在作画。说出是蔬菜在作画后,幼儿的兴趣更高了,每个幼儿都想自己试一试。在第二个环节是老师示范,“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用蔬菜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吗?”这一句话让幼儿意识到仔细听后才能也像老师一样画出这么漂亮的画。而后老师介绍作画的材料:蔬菜与颜料。在示范作画的时候加上儿歌“蘸一蘸,印一印,压一压,放回原处继续蘸”,让幼儿在操作的时候边说边做,也使幼儿更清楚地懂得应该要怎么做。在第三个环节也是重点环节,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因为我选择的是让幼儿一组一组上来进行作画,这样能使我们能够看清楚和照顾到每一位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与兴奋。印出来一朵朵漂亮的花儿,幼儿都争着让我看看“老师看看我的画多漂亮”每一个幼儿都非常的有成就感。在第四个环节中,让幼儿拿起水彩笔给“小花”们添上身体,每位幼儿都非常开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作画中。
但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很细节的东西没有考虑进去。例如在作画的材料中没有考虑到在旁边放上几个擦手的抹布,导致幼儿一画完就往厕所跑;在最后的一环节中让幼儿给小花们添上一些漂亮的东西我示范的时候只是在“花”的下面画了几根竖线当做是花的身体,我原本是让幼儿自己相像然后再画上去的,没想到大都数的幼儿都跟着我这样画了几条竖线。教师的示范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在上课方面还是很“嫩”的,我相信在以后不断的锻炼中,自己会学到得更多,也会进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