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6:5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端崖之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端崖之辞》。

第一篇:无端崖之辞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目标:

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与学师生互动】

一、导入: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

二、课前积累

《庄子》名言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三、走近作者

1、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主要思想:核心是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不像其他诸子那样试图寻找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而是走向极端,认为现实社会存在本身,就是一张无所不包的网,是造成苦恼和苦难的根源。

二、整体感知:

(一)请二位同学分别朗读第1、2、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

(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1、译文:简析:

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第1则:

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译文

简析:人做到了忘物和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三、教学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课堂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导入、复习提问。

二、整体感知:

(一)指名让学生朗读第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

(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3、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饨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七天浑沌就死了。

第3则: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4、第4则: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教学拓展: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悟。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品读先文:

探讨: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

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

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整体感知:

(一)指名让学生朗读第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则讲解

(三)梳理二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5、文中把那种通过卑污下贱的行为去博得统治者的欢心,而获得功名利禄的人进行讽刺和嘲笑。如把曹商获得的“车数乘”、“车百乘”讽刺为是“舔痔”而得来的,并且说:“所治愈下,得车愈多。”这样功利性的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不过是一种“功得机巧”,最终会导致“必忘夫人之心”(《庄子·天地》)。

6、7、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五、教师总结课文。

六、作业:写一篇周记,从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

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庄子在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呢? 板书课题:《无端崖之辞》

二、整体感知:

(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3、4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分组讲解

(三)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

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段妙趣横生。第3则: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第4则: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小结:

四、作业:自读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品读先文: 探讨: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3、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做为?

明确: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三、拓展延伸 思考:从第3则选文中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四、总结: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五、作业:

1、完成《导学》本课练习

2、预习《东海之大乐》,思考: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熟语概括这段选文

第二篇:无端崖之辞

《庄子》选读

之一:无端崖之辞(没有什么依据的论断)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境内,一说安徽省蒙城县)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使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之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幔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玷污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请你试着为我表演一次。‟匠人说:„我曾经能够砍掉鼻端白粉,即使这样,但我施技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施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施技的人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 【说明】

这是庄子路过惠子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介绍匠石的绝技,而是为了说明高超的技艺还须有相应的对手配合,以此表示对好友惠施去世的哀悼。

这短短的寓言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

嵇康:临刑绝奏《广陵散》

嵇康对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乌烟瘴气、尔谀我诈的官场仕途。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所以,当他的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毅然决然地与山涛绝交,并写了文化史上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心志。这次的绝交最是有名,也最是令人遗憾。山涛是个好人,只不过犯了的忌。嵇康根本不是可以做官的人,他自己在绝交书里说了。但是山涛并没有因此和嵇康结下梁子,却对他更有后世的恩惠。

司马昭最后下定决心斩了嵇康。那日,三千太学生惊动了繁华的洛阳。他们纷纷请命,要求朝廷放过嵇康。可这更加速了嵇康的死亡,加重了司马昭要除去他的决心。嵇康在临死的时候,十分从容。弹了一曲子,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广陵散。

嵇康平静地弹完了这首再不可能现世的曲子。对儿子说:“巨源在,儿不孤!”巨源在,儿不孤!意思是,只要山涛伯伯在,你就不是孤儿!嵇康死了,山涛履行了他的诺言,把嵇绍养大成人。并把他带入仕途。

2、列御寇为泊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时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切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切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译文: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把弓拉得满满的,放一杯水在左肘上,发射出去,箭射出后又有一只扣在弦上,刚刚射出又一只寄在弦上,连续不停。

在那个时候,他就象一个木偶一般纹丝不动。伯昏无人说:“这是有心于射的射法,不是无心之射的射法。尝试和你登上高山,踏着险石,对着百仞深渊,你能射吗?”于是伯昏无人就登上高山,脚踏险石,背对着百们深渊向后却退,直到脚下有三分之二悬空在石外,在那里揖请列御寇退至相同位置表演射箭。列御寇惊惧得伏在地上,冷汗流到脚跟。伯昏无人说:“作为至人,上可探测青天,下可潜察黄泉,纵放自如于四面八方,而神情没有变化。

现在你有惊恐目眩之意,你于精神已经疲困了!”

《庄子》里面曾经讲到,一个叫列御寇的人,就是列子,这个人很厉害,他能够驭风而行,驾着风在天上飞,所以说这样的一个能人,他会很多技巧。有一次他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列御寇心里很骄傲,他拿着一把良弓,稳稳的拉开了弓弦,然后在自己拉开弓弦的胳膊肘上满满的放了一杯水,大家静静的看着他,只见他嗖的一下,第一只箭就射出去了,还没等大家看清楚,第二只箭又射出去了,大家再一眨眼的功夫,第三只箭已经稳稳的在弦上了,那杯水纹丝不动。伯昏无人呆呆的站在那里看着列御寇,这时候列子内心充满了骄傲,他认为伯昏无人该表扬他了。但是伯昏无人看着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他说你就是为了射箭的技巧而射箭,你并没有考虑周边射箭打仗的环境,你没有做到不射之射,就是用你的心去发射。没有任何一个人打仗是托着一个水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下的。什么是环境,是真正的较量呢?伯昏无人跟他说,登高山,踏危石,临深渊,我们一起去试试。他就带着列子登上了高山,踩着石头,走到悬崖边,伯昏无人倒转回身,退了几步,脚掌三分之二悬在悬崖外,做了一个长揖,在这儿请列御寇再来比箭。列子上来的时候是爬着上来的。他上来的时候汗水直流,脚后跟都是冷汗,弓都拿不起来了。这个时候伯昏无人跟他讲,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种气不变《庄子•田子方》。说人世间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透苍天,向下可以看清黄泉,所谓挥斥八极,世界万象了然于心,在任何时刻可以做到神气不变,也就是神色磊落,胸中气定神闲。他说我看呢,现在再让你射箭,你能射中的可能性就太小太小了。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在生活中,技巧并不重要,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3、【原文】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饨。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先秦·庄周《庄子·应帝王》 【参考译文】

南海的大帝名叫儵,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儵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的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 于是他们俩每天为浑沌凿开一孔窍,花了七天凿出七窍,不料竟把浑沌害死了。

【寓意及启发】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⑴,五十犗以为饵⑵,蹲乎会嵇⑶,投竿东海,旦旦而钓⑷,期年不得鱼⑸。已而大鱼食之⑹,牵巨钩,錎没而下⑺,骛扬而奋鬐⑻,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⑼,惮赫千里⑽。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⑾,自制河以东⑿,苍梧以北⒀,莫不厌若鱼者⒁。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⒂,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⒃,趣灌渎⒄,守鲵鲋⒅,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⒆,其于大达亦远矣⒇。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21),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22)。译文;

任公子为了钓到大鱼,制作了一个很大的鱼钩和一条很粗的黑绳子,用五十头牛来做鱼饵,独自坐在会稽山上,将鱼饵人投到东海,天天在那里垂钓,平心静气地等着大鱼上钩。这样过了一年,也没有钓到一条鱼。后来,有一条大鱼以来,蒋鱼饵吞食,牵引着鱼钩,沉到了海里,在海底翻腾搅动。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声音恐怖的就象鬼神怒叫一样,千里以外的人听了,也感到恐慌。任公子钓到这条大鱼后,就将它分割开来,将其晾成鱼干,从浙东到苍梧山以北的广大百姓,都曾饱食过他的鱼肉。

后来,那些喜欢评头论足的人们,都惊奇的传说着这个故事。以此看来,拿着小小的鱼竿和细细的绳子,到小河沟来钓鱼的人,只能钓到小鱼罢了!在这种地方,用这样的工具,想钓大鱼,实在太难了!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而且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

她告诉我们,目光短浅,贪图小利之人,是永远成不了大器的。

5、曹商得车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巷,困窘织履,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庄子·列御寇》 【译文】

有个宋国人,名叫曹商。一次,他受宋王派遣,出使秦国。临行时,宋王赐给他几乘车马。到了秦国,活动很得秦王欢心,秦王又赠他百乘车马。曾商返回宋国,见到庄子,自鸣得意地说:“当年身居穷街陋巷,贫困潦倒,编鞋度日,面黄肌瘦,这是我的短处。而今一旦凭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万乘之主,受赠车马百乘,这是我的长处。”庄子听了,讥讽道:“我听说秦王有病,让医生诊治,实行论功行赏:吸脓吃疮的,可得车马一乘;舌舐痔疮的,得车马五乘。依次类推,治的病越肮脏,得车马越多。您大概总是为秦王舐过痔疮吧,为什么得到那么多车马呢?您还是走开吧。”

【题旨】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

6、原文:

庄周⑵家贫,故往贷粟⑶于监河侯⑷。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⑸,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⑹,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⑺焉⑻,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⑼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⑽哉?‟周曰:„诺!我且南游⑾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若乃言此,曾⑿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⒀”

译文:

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河监侯答应说:“行。我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得到后借给您三百金,好吗?”

庄周听了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我问他说:„鲋鱼,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吗?‟我说:„行。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发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庄子》

要点:

这个故事源于庄周借粮,但是监河侯却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要等到拿到金钱之后。庄子„忿然作色‟,立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来反击监河侯。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转化成一个成语:涸辙之鲋。庄子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这个故事是用来说明求助于人是困难的,统治者是虚伪的。

引导:

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转化一个成语:涸(hé)辙(zhé)之(zhī)鲋(fù)。

寓意: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不切实际的好话是毫无用处的。

7、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相而吓我邪(yé)?”

译文

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类似)„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鹓雏的故事里,鹓雏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使惠子自己觉得愧疚,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人物特点

庄子: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

第三篇:无端崖之辞1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高二级 语文学案

第10 周 第 1课时 课题:《无端崖之辞》学案

编写人:胡维 编写时间:2012.3.28 使用时间:2012-4-9 学案编号:38审核人:

班 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读懂文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学习重点:掌握文本中1-3则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学习难点: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堂上提交。由各小组派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

第一课时

相关链接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境贫困,曾向监河侯(官名)借粟而受到奚落,又以麻鞋布衣见魏王。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楚相,遭其拒绝,明确表示:“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霸,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他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参考注释,掌握如下字词。

1、正字正音。

郢()垩()斫()儵()缁()犗()会()稽 期()年 錎()鹜()鬐()侔()腊()辁()鲵()鲋()

2、重点字词梳理

①顾谓从者曰()②吾无以为质矣()..③漫其鼻端()④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⑤使匠石斫之()⑥

逡巡()

⑦怵然()

⑧ 恂目()3.掌握下列通假字: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4、掌握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揖御寇而进之()(2)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3)上窥青天,下潜黄泉()..5、一词多义:

顾:①顾谓从者曰()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③三顾茅庐()④顾计不知所出耳()

引:①引之盈贯()②引赵使者蔺相如()

③则天下之民接引领而望之矣()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6.文言句式。

①当是时,犹象人也。()②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③措杯水其肘上。()7.翻译句子。

①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

②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③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8.齐读课文1-3章节,结合注释和《学习方略》指名让学生逐句翻译,理解文意。【问题生成】

二、合作探究: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

三、课堂检测(学生阅读第二则,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引之盈贯 引:拉开弓 B.尝与汝登高山 尝:曾经 ..C.汗流至踵 踵:脚后跟 D.尔于中也殆矣夫 殆:危险 ..2.对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垩而鼻不伤 ②揖御寇而进之 ③是射之射 ④尝试为寡人为之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不同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犹象人也 B.背逡 C.下潜黄泉 D.适矢复沓 .......4.对这则寓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列御寇全神贯注在射上,是有心于射的射法。B.伯昏无人临百仞之渊而射,更是有心于射的射法。C.射箭绝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妙境。D.射箭虽有高明的技术,若考虑外界环境就达不到无心于射的境界。

四、课外作业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答案:

一1.郢(yǐng)垩(â)斫(zhuó)儵(shū)

缁(zī)犗(jiâ)会(kuài)稽 期(jī)年 錎(xiàn)鹜(wù)鬐(qí)侔(móu)腊(xī)辁(quán)鲵(ní)鲋(fù)2.重点词解释:

①顾谓从者曰

顾:回头看

②吾无以为质矣

质:对象,目标 ③漫其鼻端

漫:污,弄脏 ④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息:呼吸

⑤使匠石斫之(用斧头砍)⑥

逡巡(退却)⑦怵然(害怕的样子)

⑧ 恂目(眨眼,眼睛转动)

3.掌握下列通假字: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通“瞬 ”).4、掌握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揖御寇而进之(使动词).(2)上窥青天,下潜黄泉(名词作状语)..(3)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名词作状。).5、一词多义:

顾:①顾谓从者曰(回头)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顾虑;考虑 [)

③三顾茅庐(拜访)

④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

引:①引之盈贯(拉开弓)

②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③则天下之民接引领而望之矣(伸长)6.文言句式。

①当是时,犹象人也。(判断句,省略句)

②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判断句)

③措杯水其肘上。

(省略句)

7.①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②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

③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二.

1.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2.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

三.

1.【解析】选B。尝:试。

2.【解析】选D。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③助词“的”,④代词,这件事。

3.【解析】选C。C项,古今义都指地下的泉水,迷信者称人死后居住的地方。A.今义:比喻,像人一样。古义:木偶人。B.今义: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古义:退却。D.今义:重复杂沓。古义:又搭在弓弦上。

4.【解析】选B。伯昏无人强调的是“无心于射”(射箭时“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第四篇:无端崖之辞赏析

无端崖之辞赏析

庄子《无端崖之辞》这一课讲了七则寓言故事,有离奇的任公子钓鱼;有捧腹的曹商受训;有悲惨的混沌之死。有匠石运斤成风;有列御寇表演射箭;有惠子痴守腐鼠。外加一则有名的涸辙之鲋。

人活一世,转瞬百年,首先得有一个郢人做你的“质”。

匠石运斤成风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知己难求。匠石质死,不复运斤。庄子过惠子墓对随从的人说,我的对手惠子死了,再也没有人可以和我说话了。这是一代贤者的孤独呓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自此之后可能真的没人跟他好好说话了,即使是谩骂。

惠子守着自己的“合同异”,灿烂着庄子的生命。

他们的友谊要从古人的谈天说地讲起。那时没有手机,人的生活反而更充实,那个时代的大家们都是喜欢思考的,惠子经常在树下思考,庄子也就去树下思考。他们高谈阔论,累了就睡在树下。自然变化是他们智慧的源泉,在桥头,他们讨论鱼是否快乐的问题,在河边,他们讨论大葫芦是否有用的问题,在树旁,他们讨论无用为大用的问题。也许惠子是庄子眼中的智者,可与庄语,但他比庄子活得世俗。

惠子相梁,庄子前去看望他。这个故事应该发生的他们论道的早期。在战国,庄子的名声是很大的,庄子去找惠子,惠子当然会紧张,尤其是跑到人家的工作单位,单位领导看到了就不好了,要知道,请到庄子做相,还是蛮不错的。惠子在国都搜捕庄子几天几夜,庄子对这奇葩事是很不屑的,他又不是孙膑,不可能被庞涓害到。他主动去给惠子上了一堂什么叫鹓鶵的伦理课,顺便讽刺惠子这只猫头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对,想做国相,还用得着跟他抢,何况此时的梁国,已不是令人生畏的魏。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你是想拿你的“梁国”呵斥我吗?振聋发聩的反击。你的梁国不过是一只死老鼠罢了,何况我庄周还是一只凤凰。

这则寓言故事讲惠子一类的人贪图功名利禄,而庄子像凤凰一样高洁,对世俗的功名是不屑的。用比喻的手法,道出庄子对功名的态度。

惠子的关注点是有问题的。后来张仪取代惠子成为梁国国相,约纵连横,叱咤一时。

惠子为了名利忘了庄子只不过是个追求自由的穷疯子,也忘了,他是自己的朋友,也许到死他都不知道庄子把他当做郢人,是可以默契一生的挚友。

庄子真的不求名利,用现代人的说法活得很空洞,很不现实,庄子不求名利,就像苏格拉底不求生一样,不求名但也要吃饭的,一家老小经常饿着肚子,他就去监河侯那借,监河侯假意推脱,庄子把自己比喻成涸辙之鲋,希望求得斗升之水活命。燃眉之急。我理解庄子委婉的谩骂,不理解做圣贤为什么一定要贫穷,也许这就是圣贤的独特之处。

我任逍遥自来去,管他笑傲定乾坤。

或许在庄子的世界里谈吃喝是最次要的!就像苏格拉底每天起床破衣烂衫出门讲道一样,他家徒四壁,妻儿无以果腹。虽然理解不了他们。还是得勉强不用一般人的观念理解他们。

任公子钓得大鱼而其他人钓不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有钱!任公子有钱买五十头牛做鱼饵。

伯昏无人为什么敢背对深渊足二分在外气定神闲?

学生答,胆子大。

用世俗的眼光去解读庄子,庄子会不会被气诈尸?

任公子是庄子的抱负,无人是庄子的道,混沌是庄子的状态。

心中无我,不惧深渊。心有乾坤,投竿东海。心在万物,内中混沌。

混沌之死这则寓言讲的是庄子“去人为”的思想,讲一切都要顺其自然,道法自然,自然的状态才是最好的,人为强加的只能是负担。人要活出自我,不去羡慕别人,也不去强加什么给别人。你有七窍也别去为混沌凿七窍,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太多了,要顺其自然。你不要用你的喜恶去要求别人,幸福的状态是自己的,干他人何事。

干别人何事?拥车百乘又怎样,庄子不稀罕啊!曹商来嘲笑他贫穷,炫耀自己的富有。他对曹商说,你可以滚了。拥有苟且得来的富贵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你去干件有益于民的大事,比如任公子。

任公子钓了一条能让几方百姓饱食的大鱼。世人都去沟渠效仿他,真是贻笑大方。这则寓言故事在说,想要参与世俗事务为人服务,就得有任公子的抱负和胸怀,不能眼界窄小,要放眼大局,有格局,有胸襟,才能养育一方百姓。不闻任氏之风俗,不晓经世之大道。

列御寇能在胳膊上放一杯水连续射箭,适矢复沓,令人称赞。伯昏无人说你这是作秀而已,有本事你站到悬崖边上射一个我看看,列御寇在悬崖边惊惧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说,你看看你,小家子气,刚才的神气哪儿去了。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这是有备的射箭,自然射得好,在无心与射箭,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载去射箭,是否射得一样好?临危不惧才是真本事。

怎样才能临危不惧?

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无所畏惧。无所畏惧才能在任何情况下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怎样才能有坚强的意志?按庄子说的,当然是修心,他为什么跟八竿子打不着的惠子成为挚友,因为惠子也喜欢在自然中修心,偶遇庄子还会拉他一起,想到一个好玩的问题他们就开始辩论,困了他们就一起伏琴而卧。在乱世,除了自救,真的也没别的办法了,可能这就是庄子的自救方式。

世人救身,他们救心。

百年一瞬,庄子来到惠子墓前,想到了什么,是想起妻子死时惠子来骂自己笑得太过分,还是想起他们争论时他骂惠子拙于用大?

最后,他说,他走了,再也没有人和我说话了。

第五篇:无端崖之辞2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谢觉哉

高二级 语文学案

第10周 第 2课时 课题:《无端崖之辞》

编写人:胡维 编写时间:2012.3.28 使用时间:2012.4.10 学案编号:39审核人:

班 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学习目标: 1.继续积累掌握文本4-7则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学习重点: 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学习难点: 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学法指导:

1、点拨法

2、讨论法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课前自读4-7章节,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五十犗.以为饵()(2)声侔.鬼神,惮.

赫千里((3)黄馘.()

(4)破痈.

溃痤((5)非醴.泉不饮()(5)织屦.(.)(6)车数乘.()

(7)鵷.鵮.()(8)浑沌..(.)

2、掌握下列通假字。

(1)巨鉤,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

(2)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

(3)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

(4)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

(5)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

3、掌握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任公得若鱼,离而腊.之()

(2)商之所短.也/商之所长.也()(3)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4)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①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③宋人有曹商者()

④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⑤子何为者邪?()

⑥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5、“而”的解释))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谢觉哉

(1)听而斫之

(2)尽垩而鼻不伤

(3)錎没而下

(4)骛扬而奋鬐

(5)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6)仰而视之(7)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学生分组讨论,逐句翻译4-7章节。

二、合作探究

1、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5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3、6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4、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三、课堂训练(阅读课文第6则,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故往贷粟 故:___

(2)周顾视车辙中 顾:____

(3)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活:____

(4)枯鱼之肆 肆:______ 2.下列各组加着重号的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B.我且南洲吴越之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C.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曾不若孀妻弱子 ..

D.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3.翻译下列句子,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1)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译文:

(2)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译文:

4.庄周听到监河侯的许诺之后为什么“忿然作色”?

5.若庄周等待监河候借给他三百金,其结果会怎样呢?

答:

四、课外作业:完成“学习方略”P75“课外阅读“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谢觉哉

答案:

一、1、课前自读4-7章节,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五十犗.以为饵(jiè)(2)声侔.鬼神,惮.赫千里(móu ; dá)

(4)黄馘.(xù)(5)破痈.溃痤(yōng ; cuó)(6)非醴.泉不饮(lǐ)(8)织屦.(.jù..).(10)车数乘.(shèng)(11)鵷鵮..(yuān chú)(12)浑沌..(.hún dùn)

2、掌握下列通假字。

(1)巨鉤,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通“陷“)(2)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同“已“)

(3)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通“趋“)

(4)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通“悦“

(5)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通“隘 ”)

3、掌握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任公得若鱼,离而腊.之(名作动“作成干肉”

(2)商之所短.也/商之所长.也(形作动,擅长

不擅长)(3)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使动用法

“使.....觉悟

(4)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使动用法

使我活下去

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①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介短后置)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介短后置)

③宋人有曹商者(定语后置)

④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判断句)

⑤子何为者邪?(宾语前置)

⑥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介词短语后置)

5、“而”的解释

1.听而斫之 表修饰

2.尽垩而鼻不伤 表转折 3.錎没而下 表修饰 4.骛扬而奋鬐 表递进

5、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表承接))))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谢觉哉

6、仰而视之 表承接

7、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表目地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表假设

6、学生分组讨论,逐句翻译4-7章节。

二、合作探究

1、第4则寓言故事的之处在那里,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国家管理。

2、第五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

3、第六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空头支票害死人

4、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鵷鵮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鵮,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1.(1)所以(2)回头看(3)使„„活(4)店铺 2.D3.(1)你有没有一升半斗的水让我活下来呢?(2)我失去了常与我相依的水,就没有生存之地了。4.因为监河候的许诺虚情假意,不切实际,其实质是为富不仁,所以庄周感到很气愤。5.庄周早就饿死了。

下载无端崖之辞(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端崖之辞(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 【教学目标】 1.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 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

    无端崖之辞 教案

    无端崖之辞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积累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4、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课题论文 《无端崖之辞》教学设计 泾川一中 孟改琴电话:*** 教材分析 不读《庄子》,不知中国智慧的博大深邃;不读《庄子》,不知......

    《无端崖之辞》教案5篇

    《无端崖之辞》教案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

    《无端崖之辞》第一课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案 编案者:吴智昌 审案者:潘虹 编案时间:2013-3-6 一、导案 1.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字 ____ ,号______。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

    无端崖之辞教案[优秀范文5篇]

    《无端崖之辞》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4、体会庄子散文想......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样例5]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顾、质、措、逡巡、相与、期年、趣、肆)、词类活用现象(发、进、上、下、腊、短、长、悟、破、溃、活)、通假字(恂、錎、鬐、已、趣、说......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5-1无端崖之辞[推荐]

    第5单元第1课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垩(è)漫 斫(zhuó)之郢(yǐnɡ)人 ...B.逡(qūn)巡 踵(zhònɡ) ..C.恂(shùn)目 巨缁(zī) ..D.腊(là)之 .黄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