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史专题复习教案
美国史专题复习
美国的基本发展线索
一、备学生
1、备学生的学情:通过对有关美国史部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知识不够系统、线索不是很清晰,尤其是基础差的同学甚至未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
2、备学生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一般,可少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缺乏兴趣。教师要与这类学生多接触、多谈心、多引导、多帮助,尽量帮他们扫除心里盲点。
3、备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及学习程度差异性:个别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大部分同学一般。少数学生基础相当差,接受能力相当差。教师要尽量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与学习能力。
二、备复习目标
1、备知识复习目标:通过专题复习的形式,让学生熟知考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并理解有关美国史的发展线索;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统一,实现考纲中要求达到的识记、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目标。
2、备复习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比较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
3、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相关美国发展史的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应具备当今时代的生存能力,强调生存意识、国际意识、发展意识、人本意识的形成。
三、备复习方法
看书指导法、知识概括法、知识比较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
四、复习重点与难点
1、复习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对两次战争的比较;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2、复习难点:如何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从感性的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真正提高复习效果,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个国家在那么短暂的时间成为超级大国呢?大家回忆一下有关这个国家的相关知识,一起去找寻它发展的轨迹及其探讨其中的原因。
教师归纳出整个美国的基本发展线索
1、独立的美国———
2、维护统一的美国———
3、创新的美国———
4、富强的美国———
5、霸道的美国———
要求学生看书及知识提要写出每点对应的事件,再落实每一事件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写完后老师再做出补充说明。
1、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
2、维护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
3、创新的美国——工业革命与罗斯福新政
4、富强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5、霸道的美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
从总体上归纳出事件后,再落实每件事情的基本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根本原因: 开始的标志: 领导人: 文献:
战争的转折点: 结果: 性质: 意义:
先让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再让学生写出,然后再让学生一起熟悉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 领导人:华盛顿 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
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结果:美国胜利,获得独立。并制定了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性质:双重性,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略
2、美国内战(1861——1865)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领导者:林肯
文献的颁布:为了调动北方人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为了调动黑人参战的积极性,还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努力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宣言的发表,扭转了战争局势。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略
两次战争讲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结。讲出两次战争的相同点,同时强调小结知识的重要性。小结:
两次战争的相同点:
根本原因相同: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相同: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罗斯福新政
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是为了巩 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内容:中心措施是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了调整。其它还有对农业、金融业的调整及兴建公共工程。
意义: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略 小结:
1、四部文献: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三位总统:
华盛顿、林肯、罗斯福(1)对三位总统作出评价
(2)共性: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4、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由于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高速增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5、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1)冷战政策(形成的标志、主要表现)(2)美苏争霸
(3)霸权主义政策
合作探讨
1、从美国的诞生到发展到称霸世界的学习,你能归纳出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认识)?
参考:要维护国家的统一、要不断改革创新、要重视科技教育、要善于抓住机遇… …
2、我们应如何对待美国的霸权主义?
警钟长鸣:勿忘反思,发展才是硬道理
归纳总结:
1、两次战争
2、一次改革
3、二战后美国的发展(经济、政治)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发展了国家的经济
D、创造了国家的财富
2、反应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的事件是()
A、罗斯福新政
B、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林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废除了奴隶制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解散所有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林肯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注:罗斯福新政时通过的一个法规)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
……罗斯福承认:“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益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时,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其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3/4。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这场斗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从材料可知,林肯最后选择了“解放一部分奴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美国内战
最终目的是拯救联邦,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
(2)材料二中“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中实行新政,新政体现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里?
答: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
(4)“罗斯福新政”能否根除经济危机?为什么?
答:不能。应为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材料二中说“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共产党宣言》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而罗斯福新政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6)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如何?材料一所述事件之后采取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材料三反应的现象有何关联?
答:二战后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国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同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关系:因果关系。材料一事件之后的措施是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7)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事件后的美国、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是什么?
答:国家干预经济。
评课:
赵洁老师:总体评价:相当不错。市级优秀课。
具体:复习方法很好;值得借鉴。思路、线索相当清晰,既注重了基础知识,又把知识提升到了一定的深度。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中间对知识的小结很好,尤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落实了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且教学新理念突出。
不足:对初中学生来讲,容量太大,可做两节课上。这样有利于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做材料分析题。
美国基本的发展线索表述不是很恰当,改为美国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可再详细点,分析其发展的共同原因。
潘莉老师: 上得很好,值得学习。整个过程都相当好,尤其是中间几次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建议:中间插点题目及时巩固,比如改错题
彭秋秋老师:
上得很好。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中间的衔接很好,既注重了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培养。
建议:两次战争的性质多强调一下。
第二篇:美国史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美国史专题复习
一、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专题复习的形式,让学生熟知考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并理解有关美国史的发展线索;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统一,实现考纲中要求达到的识记、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目标。
2、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比较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相关美国发展史的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应具备当今时代的生存能力,强调生存意识、国际意识、发展意识、人本意识的形成。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1、复习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对两次战争的比较;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2、复习难点:如何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从感性的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真正提高复习效果,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个国家在那么短暂的时间成为超级大国呢?大家回忆一下有关这个国家的相关知识,一起去找寻它发展的轨迹及其探讨其中的原因。
教师归纳出整个美国的基本发展线索
1、独立的美国———
2、维护统一的美国———
3、创新的美国———
4、富强的美国———
5、霸道的美国———
要求学生看书及知识提要写出每点对应的事件,再落实每一事件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写完后老师再做出补充说明。
1、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
2、维护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
3、创新的美国——工业革命与罗斯福新政
4、富强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5、霸道的美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 从总体上归纳出事件后,再落实每件事情的基本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根本原因: 开始的标志: 领导人: 文献:
战争的转折点: 结果: 性质: 意义:
先让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再让学生写出,然后再让学生一起熟悉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 领导人:华盛顿 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结果:美国胜利,获得独立。并制定了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性质:双重性,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略
2、美国内战(1861——1865)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领导者:林肯
文献的颁布:为了调动北方人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为了调动黑人参战的积极性,还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努力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宣言的发表,扭转了战争局势。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略
两次战争讲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结。讲出两次战争的相同点,同时强调小结知识的重要性。小结:
两次战争的相同点:
根本原因相同: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相同: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罗斯福新政
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是为了巩 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内容:中心措施是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了调整。其它还有对农业、金融业的调整及兴建公共工程。
意义: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略 小结:
1、四部文献: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三位总统:
华盛顿、林肯、罗斯福(1)对三位总统作出评价
(2)共性: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4、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由于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高速增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5、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1)冷战政策(形成的标志、主要表现)(2)美苏争霸(3)霸权主义政策
合作探讨
1、从美国的诞生到发展到称霸世界的学习,你能归纳出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认识)?
参考:要维护国家的统一、要不断改革创新、要重视科技教育、要善于抓住机遇… …
2、我们应如何对待美国的霸权主义? 警钟长鸣:勿忘反思,发展才是硬道理
归纳总结:
1、两次战争
2、一次改革
3、二战后美国的发展(经济、政治)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发展了国家的经济
D、创造了国家的财富
2、反应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的事件是()
A、罗斯福新政
B、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林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废除了奴隶制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解散所有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林肯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注:罗斯福新政时通过的一个法规)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 ……罗斯福承认:“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益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时,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其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3/4。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这场斗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从材料可知,林肯最后选择了“解放一部分奴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美国内战
最终目的是拯救联邦,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
(2)材料二中“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中实行新政,新政体现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里?
答: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4)“罗斯福新政”能否根除经济危机?为什么?
答:不能。应为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材料二中说“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共产党宣言》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而罗斯福新政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6)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如何?材料一所述事件之后采取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材料三反应的现象有何关联?
答:二战后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国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同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关系:因果关系。材料一事件之后的措施是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7)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事件后的美国、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是什么?
答:国家干预经济。
第三篇:美国史读后感
从《光荣与梦想》看美国的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
200810201208历史乔敬科
前不久看了美国学者威廉·曼彻斯特写的《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让我从一定深度上了解了一下美国,书中将美国1932到1972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交往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介绍,在读者的面前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美国。在读这本书中,深切的感受到了美国的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以及美国式的民主。
平民政治是公民参与政治并在政治中体现平民意志的政治。精英政治是精英在政治体制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支配政权为精英所代表利益阶层服务的政治。读了这本书,我深切的感觉到美国的政治是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的结合,两者在一定基础之上统一于美国的政治体制之中但在具体政治运转中又不断的相互较量,已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当这种制约体系被打破的时候,美国就会出现一定的动荡就会重新进行较量以达到重新的平衡。
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美国在1932年时军事世界排名16位,现役部队人数只有132069人,坦克1000辆(统统过时的),飞机1509架,有唯一的机械化团(当年春天才组建的,由骑兵开路,战马有防芥子毒气的护腿),全国只有一位四星级将军——麦克阿瑟,下边没有三星级将军。美国的军力和他当时的经济实力严重不相符合,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才大规模的征兵和进行军事设备的增添,这中间军费问题一直受到美国国会的限制。这在今天我们看来不可想象,而这中间就恰恰体现了美国式的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的对决。美国人的纳税人意识非常的强,他们要求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要为了国家的正常开销服务,并且开销有理由,不能无故浪费。美国人当时正是认为在军费上开支是一种浪费,尽管美国的精英阶层已经认识到了军事开支的重要性,但平民阶层并没这种认识,所以美国的军费开支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当时不仅仅是美国的军费开支,连其他政府部门的开支也依然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比如,当时艾森豪威尔是少校,经常往国会里跑,但政府并没有给他配备车子,坐出租车的钱也不给,他时常要走到办公大楼门口填写一张申请表,才能领到两张电车代金币,然后在宾夕法尼亚大道等候电车去国会。在1945年副总统哈里·杜鲁门接任富兰克林·罗斯福担任总统时他在谈及他在康涅狄格达到的公寓问题时还在强调说他的家具还要放在那里一段时间,但是本月房租已经支付,如果白宫还没重新布置好,他还要在支付一个月的房租,于此等等,可以看出美国在对待政府开支是多么的谨慎和严格,真是让人难以想象,这其中不难看出平民政治在中间所起到的制约作用。但美国的政治精英是不甘这样受到限制的,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时期,总统和政府的权利在不断的增大,军费开支也在和国会的抗衡之中逐渐增加。当然在政府的权利不断增加的同时,美国的政治腐败也越来越多,这在后来又遭到平民的反对从而又进一步被限制。政治精英在政治生活中对平民政治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集体暴政和集体决策失误的出现。有些政策或许会暂时损害人们现在的利益,但长久来看会使大众收益的,并非绝大多数人都能看到的,所以这就需要政治精英进行帮忙选择来不至于走错。
但美国的民主可以被世界其他国家模仿吗?美国在二战后就开始向世界推广它的民主方式,但这种民主真的适合其他国家吗?这也是我在看这本书时总是萦绕在心里的一个问题。这种权利的制约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专制和腐败,但对其他国家来说没有专制和腐败就是最好的政治选择了吗?从人类的整体发展来看,民主政治一定是逐渐进步的,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时期,民主并非是急切需要的,尤其是美国式的民主。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深深感觉到美国政府和国会之间的争执是如此的纷繁复杂,也正是美国历来有民主的文化背景,如果换做一个缺乏民主文化背景的国家,那一定会带来政治上的**的。政客之间的相互攻击,并且相互排斥对方的建议,有时甚至趋于无理,妨碍了整体利益,这是其他缺乏民主意识的国家所不能承受的。在当今时代,民主无可厚非,但对很多欠发达国家来看,稳定的政治政体才是主要的,只有政治稳定了社会的其他的功能才能正常运行,国家才能不断地朝前发展,人民大众才能生活安乐,如果追求政治民主,也要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的进行。如果盲目学习美国式的民主只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不由得联想了当今的中国,目前中国有许多的学者都在强调进行民主改革,都想效仿美国,建立美国式的民主,他们的这些观点我赞同,只有他们的呼声才能唤醒绝大多数的人民的民主的意识,带能创造出民主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中国的民主才会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指日可待。但政府如此小心谨慎的改革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的这些政治精英应该也已经认识到了民主的发展趋势,他们站在权力的高度不得不从国家民族整体的利益来考虑,之所以还要保持现在的政治制度谨慎改革,也是看到了直接改革可能会带来的动荡,那动荡从整体上是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和民族的。
在这里我为美国式的民主感到惊叹同时也为中国当前的政治选择感到理解,并非所有国家都适合美国式的民主的。美国的平民政治和精英政治的对决如此的精彩和让人向往,但还要基于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背景,并且相信随着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祝福我的祖国!
第四篇:读美国史有感
读美国史有感
美国的历史由那艘载着一百多名清教徒的“五月花号”被风暴吹到马萨诸塞海湾开始。这些清教徒具有无比坚定和高涨的宗教热忱,他们一登陆,就全都在海滩上跪了下来,感谢上帝将他们带领到这里。他们相信就像当年的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他们背井离乡,到这毫无人烟的荒原是为了在全人类面前做榜样,建立体现人类理想社会和上帝荣光的“山巅之城”。他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能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受打扰地来建立一个体现了“真理”的理想社会。
这些清教徒登陆之后很快就以自愿订立契约的方式建立了法律、章程以建构社会。没有哪个民族、社会、国家像美国这样在其开端同时有这么多关于人类社会的形形色色的理想、主义、乌托邦或者改革方案在同一块土地上鼓吹、实行、实验:犹他州是摩门教徒的天堂,摩门教以严格的团体生活著称;北卡罗来纳是世界上一切逃亡者的避难所;南卡罗来纳是海盗的乐园;欧文、圣西门的共产主义信徒们也在北美大地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共产主义的公社进行实验。
那些在马萨诸塞海湾登陆的英国清教徒,一开始就以自由自愿联合订立“契约”的方式构建了他们的社会,他们选举自己的领导人,规定他们的权限、任期、薪酬,议定纳税的额度,社区管理的规章,武装自卫抵御印地安人的方式等等。一句话,一切涉及到公众重大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由全体成员大会来讨论,以多数的意见来决定。
当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庄严地说出:“美国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人民所拥有的,人民所治理的、人民所享用的国家(For people, by people ,to people)”时,他说的并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说的是在美国土地上实实在在发生、发展的一种实情。
为什么美国两百多年会发展得那么好呢?总结一下,应该有三大原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指美国没有强大的邻国,不必保持强大的常备军,人民也不像欧洲的人民那样地去崇拜能打胜仗的军事领袖,没有一个支配了一切权力的强大的首都,充裕的土地造成了人民普遍的富裕这些原因。
2.民情,即人民“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包括人们拥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想。”(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当年建立了新英格兰的那些英国清教徒他们所拥有的信念、信仰、思想、生活习惯和态度,是决定了美国历史发展道路重要的原因,就像即使是一片深厚的沃土,只有落下的是红杉的种子,才能长出一片高耸入云的巨林,如果落下的是灌木的种子,也只能长出一片低矮的随风摇摆的灌木丛而已。
3.法律制度因素,一是指采取的联邦制,能使一个大国的强大性、安全性和小国的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结合起来。二是指公民的乡镇自治制度使人民养成了自己治理自己的政治艺术和爱好自由的习惯。三是指司法制度的设置使统治权的很大一部分直接在人民手中。人民通过陪审团自己掌握司法的判决权,广泛有效的法律设施使人民普遍拥有法律观念,能有效地制止、平衡多数的暴政,将民主政治的弊害减到最少等等。
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而国家法律制度正是保障这一切的基础。有人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强盛在经济上,不是强盛在国土面积上,而是领先在法律制度上。所以,中国希望真正强大的话,完善法律制度,是必须的。
第五篇:《美国史》读后感(一)
(题外话:1,早读完了书园买的《美国史》,想真正写点感受,由于信息量太大,很乱没啥头绪,现在能静下来点,慢慢找些支撑点写点东西,主要为了搞严重缺乏的刀币,我不是专业的啥啥,所以想啥写啥,放在水区,说错了乱说了大家莫见怪2,我这人粗而且容易激动,所以肯定会有一些不好的文字和思想,希望版主们不要扣我刀刀,就算没功劳当苦劳)
看完《美国史》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黑人声音对美国的影响,做个依据历史顺序的感想梳理,《美国史》读后感(一)--黑人和美欧音乐。
1,应该是福音的复兴,早期南方黑奴自建教堂的灵歌决定性的促进了这场福音运动。我一直这么想,基督教的核心应该是福音,这才是耶稣使徒们作为一群末日论者真正带来的东西,他们传达给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绝望的罗马人好消息:不要绝望,只要相信耶稣就有希望,学会爱自己和别人,所以从本质上说,基督带来的是一种快乐欣慰,只有经历过绝望的人才能体味的绝望中的乐观主义。但后来基督教变味了,奥古斯丁给基督教注入原罪观念,他彻底改变了基督教的性质,转基督教为悲观主义,这是一种恐吓,而后来基督教会成功的利用了这种带有恐吓性质的悲观主义论调来达到其社会和政治目的,进一步引入了所谓天堂和地狱的异教观念,并发明了炼狱这个新观念,来控制信徒。所以这时的基督教与其说是一种精神信仰,不如说是一种控制系统。听听天主教堂弥撒仪式中的唱诗声音就明白了:干净、组织严密、机械,似乎空灵实则空洞。历史似乎很讽刺,没人想到却是连圣经都不会读的南方黑奴恢复了使徒时代早期基督徒的本真信仰,我觉得这是因为这些黑奴恰到好处的得到了与早期基督徒惊人相似的生存处境:一样的绝望、一样的被封闭在一个隔离的小圈子中而不得不相互依靠(美国史中对黑人大家族化的生存方式的描述可以证明)、一样的非文明化因而能够被最简单的东西打动并在这种理解力中把最简单的东西当做最真实的,他们不会产生出“怀疑”“思辨”这样的所谓“文明人”的高级思维,“我告诉你,只要信耶稣,你就能得救”,对黑人和早期基督徒而言,这个好消息就能成为信仰的充分理由,无须过多文明化的论证(这也是我理解的传销能够横行中国的原因,传销也是一种类似早期基督教的宗教,而中国有这种形式的宗教存在的社会现实土壤)。所以白人们惊奇的听到了那些简陋的教堂里那些绝望得黑奴们单纯原始和兴奋的“blues”,他们难以理解这种在他们看来如此之绝望的处境中竟然有如此之真心的快乐声音,而这是他们所极力找寻的最初快乐--他们和他们的清教徒先辈离开欧洲来到新大陆就是想寻找一块自由的空间重建在欧洲已经不可能获得的人和上帝之间交融的纯粹欣喜。我想白人们意识到了这种黑人灵歌的力量,blues也成为了美国性格的一部分,今天福音教派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基督教派别也就顺理成章了。Blues重铸了美国声音。
2,Blues继续发展就是爵士乐,爵士乐是一种繁荣时代的blues,一战后的美国建列了1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爵士乐成为了这个黄金时代的象征,爵士乐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烈的伴舞音乐,舞厅成为了这个繁荣时代年轻人社交的一部分,正如他们的父辈们把酒吧作为他们的社交生活一样。这里我不得不承认黑人的这种节奏感天赋,没办法,别的种族就做不来。别的也不说了,黑人那种天生的非洲节奏是爵士的灵魂,白人继续学吧,虽然那些乡巴佬白人不敢承认这点,拼命指责这种爵士暧昧的堕落。
3,40年代,是摇摆舞和摇摆音乐的时代,这是一个乐队大堂演奏的时代。这我想大家熟悉,很多电影有,这算是爵士的一种革新吧,值得注意的是黑人的大屁股对这种音乐的推动,读后感《《美国史》读后感(一)--黑人和美欧音乐》。
4,50年代属于摇滚,虽然猫王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但作为白人的猫王唱的仍旧是黑人的音乐,之所以是白人唱,因为隔离的社会现实让白人在自尊心的驱使下搞了这个掩耳盗铃的伎俩。我不喜欢听他的歌。摇滚说白了就是节奏+blues,这种音乐形式的革新个人觉得离不开50年代的环境:在50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变化,自此“富裕”成为了美国社会除了“自由”之外另一个美国精神。二战让美国彻底走出了萧条,二战对美国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大规模的国家投资改变美国社会的经济观念,从此政府已更积极的手段进入了经济生活,这是以前历届美国联邦政府所尽量避免的,包括在这个方面走得最远的罗斯福都把财政平衡看的非常重,其国家振兴计划也是小心翼翼,不敢深入市场--这不是政府的领地。二战改变了这一点,出于对日作战的需要,整个西部海岸在短短6年成长为可以与东部抗衡的美国新的经济引擎,而几年前西部海岸还是美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300多亿的有史以来最大投资打造了遍及全国的告诉公路网,自此一种以汽车为核心的以郊区白人中产价值观为主导的自信富足乐观的美国观出现在美国,但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美国,一个由黑人、西裔、墨西哥裔、职业女性组成的3000万美国人,这5分之一美国人被50年代美国边缘化了,他们没能享受到50年代的富足,他们游荡在空洞化的城市中,闻着繁荣的50年代的味道,如早期沿着密西西比河河北上的黑人一样,这些美国人也闻到了blues的味道,一种绝望。但与早期blues不同,这是城市化的blues,早期blues是一种农业时代的绝望--空旷、简单、平静而安于天命的诉说,而工业时代的blues则更多的在绝望中有了愤怒,他们不再安静,而是寻找一种破坏性的平静--即通过更有力量和破坏性的声音来压过城市生活各种带着诱惑的声音,以更有力量的吼叫来压过其他声音从而使自己安静,所以节奏---强烈的节奏感破坏性的带进blues,于是有了摇滚,50年代的声音。
5,60年代,属于甲壳虫的摇滚,黑人音乐也跟着美国大兵影响到了欧洲。由于甲壳虫在我心中有着特殊分量,所以我也不说了,我怕我的无知亵渎了他们。如果大家感兴趣,注意这时欧洲的战后重建史,没有这个重建的历程,不可能有英式摇滚,请大家不要把英式摇滚理解理解为美式摇滚的欧洲版。
6,70年代属于金属摇滚,美国白人黑鬼忙著一边吸毒一边搞民权,出了很多狗屎和噪音,但得到黑人奇迹的还是英国。我想提提我喜欢的英国最伟大的专辑,这个乐队组成如下:john,贝司手,人很内向无趣,但他的bass line稳定了这支乐队整体感和节奏;roger,一个金发娃娃脸,作为鼓手,他敲出了音乐史上最有力最伟大的节奏:咚-咚-锵,咚-咚-锵。;brian,吉他手,他的那把自制黑红吉他奏出的solo,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头克伦威尔式的蘑菇云,我的挚爱;灵魂是freddie,我说不清楚他:70年代他是一个妖艳的波斯妖姬,80年代他像个墨西哥毒贩,虽然嗓音没了,但他的西班牙斗牛士班傲慢的站姿、像英国国王权杖班的带棍麦克风,那件黄色的外套,那嘴龅牙。我想大家知道我说谁了,喜欢摇滚的请一定要听这张1975年出版的有史以来最外大的专辑queen的《night at the opera》,千万不要到百度那个狗屎那儿下载啊,一定要去音乐商店买,不要像骑着摩托车放音乐的家伙那样糟蹋了音乐,尤其是queen。7,有点累了,不想说了,80年代后的大家都知道。
一句话,美国黑人的历史也就是美国音乐的历史,也是现代音乐的历史,其他都是陪衬。
顺便乱搞下,现代中国没有音乐,全是狗屎,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没有生活,没有真实的生活,中国人是听着戈培尔式的声音长大的,我们也说着戈培尔式的声音,中国特色的谎言王国已经到了谎言的最高境界:谎言不再是对真实的掩盖,连谎言本身都是虚幻的,无力的,他没有意思,只是一种格式习惯,这只是声音,永远不是也不会成为音乐,我们已经彻底远离了诗经的声音,当代中国有两种伪音乐形式:第一是官妓的叫床,整天辣妹子辣,辣,辣。,我当它是深喉邀宠来着,还跑到西班牙去丢人,老外可理解不了这种中国特色,他们只会“哦、哦、耶”;第二是返祖兽啼,前者如果是主动呻吟,这算是自残叫春,曾哥叫得最像,这算高级的,没品的先拍艳照再无辜真情的哭诉般吟唱,比日本还会达到自虐高潮,佩服。港台那边我不乱说,免得破坏了一国两制国体,但某些人少些拾人残羹冷炙来大陆假正经,也不看看大陆也开放搞活天天翻墙啊,还以为我们蹲在湖南山沟看湖南卫视了?中国就是这个样子,西式的文雅我们就学了个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