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哲学教学案五答案
哲学教学案五答案
1.B 2.A 3.A 4.D 5.D 6.答案:(1)(12分)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逐年稳步增长,在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财政收入增速长期高于GDP增长率,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降低,行业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4分)。
②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增速(2分);财政可以在社会保障支出和补贴支出方面,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农民的扶持力度(3分)。政府通过对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调整对垄断行业的税收政策,从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3分)。(2)(10分)①国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1分)。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增加“三农”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城乡居民负担(2分);国家履行文化职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分)。②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1分)。国家履行职能,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以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有利于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人民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2分)。(3)(10)①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3分)。我国存在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和合理现象是必须改革的原因,只有寻因究果,才能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2分)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分)。增强收入分配中的预见性,通过改革,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才能把社会财富分好(3分)。
7.(1)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中,这要求我们的活动要有自觉性和预见性。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的,因此,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可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6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处于统率和决定地位。这要求树立全局和整体观念。在应急管理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各自为阵,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和合力。因此,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6分)
哲学教学案五答案
1.B 2.A 3.A 4.D 5.D 6.答案:(1)(12分)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逐年稳步增长,在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财政收入增速长期高于GDP增长率,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降低,行业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4分)。
②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增速(2分);财政可以在社会保障支出和补贴支出方面,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农民的扶持力度(3分)。政府通过对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调整对垄断行业的税收政策,从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3分)。(2)(10分)①国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1分)。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增加“三农”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城乡居民负担(2分);国家履行文化职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分)。②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1分)。国家履行职能,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以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有利于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人民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2分)。(3)(10)①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3分)。我国存在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和合理现象是必须改革的原因,只有寻因究果,才能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2分)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分)。增强收入分配中的预见性,通过改革,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才能把社会财富分好(3分)。
7.(1)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中,这要求我们的活动要有自觉性和预见性。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的,因此,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可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6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处于统率和决定地位。这要求树立全局和整体观念。在应急管理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各自为阵,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和合力。因此,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6分)
第二篇:6哲学教学案六答案
哲学教学案六答案
1.D 2.B 3.C 4.A 【解析】② 经济生活,用行政手段不符合题意。经济手段。③ 不符合题意,江苏沿海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主次矛盾关系、整天和部分关系、量变和质变关系的理解,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竹竿效应说明,要将竹竿 提高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就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一重点论的观点,体现了抓好关键部分以提高整体水平的观点,因此,①③正确。②项强调了两点论,与题干不符。题干材料说明了主次矛盾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非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所以④不能入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竹竿效应的内涵。6.B 7.A 8.D 9.D 10.B 11.答案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衡的。(2分)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因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3分)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2分)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3分)
12.答案 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分)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2分)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2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2分)
13.⑶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分)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3分)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3分)④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3分)14.答: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4分)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4分)解析 本问是从哲学原理的角度来分析,而且限定了整体与部分的原理,我们不要跑题。15.答案: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或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生产强国的发展。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键,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6.答:(2)答案示例1:电子产品相对于电脑而言是整体,相对于工业制成品而言是部分。答案示例2:第二产业相对于钢铁业而言是整体,相对于国民经济体系是部分。
哲学教学案六答案
1.D 2.B 3.C 4.A 【解析】② 经济生活,用行政手段不符合题意。经济手段。③ 不符合题意,江苏沿海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主次矛盾关系、整天和部分关系、量变和质变关系的理解,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竹竿效应说明,要将竹竿 提高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就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一重点论的观点,体现了抓好关键部分以提高整体水平的观点,因此,①③正确。②项强调了两点论,与题干不符。题干材料说明了主次矛盾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非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所以④不能入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竹竿效应的内涵。6.B 7.A 8.D 9.D 10.B 11.答案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衡的。(2分)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因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3分)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2分)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3分)
12.答案 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分)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2分)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2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2分)
13.⑶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分)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3分)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3分)④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3分)14.答: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4分)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4分)解析 本问是从哲学原理的角度来分析,而且限定了整体与部分的原理,我们不要跑题。15.答案: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或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生产强国的发展。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键,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6.答:(2)答案示例1:电子产品相对于电脑而言是整体,相对于工业制成品而言是部分。答案示例2:第二产业相对于钢铁业而言是整体,相对于国民经济体系是部分。
第三篇:《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案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案
(新人教必修4)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含义,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2能力目标: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学习重难点】
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前预习自主探究】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请同学们阅读本第4页虚框,思考:
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2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指
(二)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本第4—页,思考:
哲学的智慧是不是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2是否说,人们只要参加了实践活动,就会产生哲学智慧?
3是否说参加实践活动是获取哲学智慧的唯一途径?
4本第页“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小结: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源于人们。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请同学们阅读本第6页,思考:
从哲学的本义来看,哲学是一门的学问。哲学就是
或
。马克思说,哲学是。
2真正的哲学的功能是什么?
3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综合一、二两部分,得出结论:。
【基础自测】
选择题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产生于人们的惊异、困惑
2哲学智慧不像知识,它既不会老化,也不会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1936年出版的土木工程、桥梁设计或化工大全等论著,尽管富于三十年代先进的知识,但早已进了造纸厂,而《道德经》和《柏拉图全集》还在不断再版、译成别国文字,并加以重新研究。为什么?因为今天《道德经》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知识而在于它的智慧。是它的智慧,而不是它的知识,征服了人心。人类需要哲学智慧,这是因为()
①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是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②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③哲学智慧是人们认识世界、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④哲学智慧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②③④
D①②④
3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这句话表明()
A哲学是客观世界本来就存在的 B哲学存在于人们的主观世界之中
哲学存在于高度发达的人脑中
D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4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是说()
A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基础
B只要改造世界,就能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需要哲学
D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现实生活中人们嘲笑杞人忧天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然而在今天看来,人们的嘲笑是错误的。杞人忧天的合理思想是()
A预见到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
B看到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趋势
触及到思考世界、思考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
D认识到人类在自然世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6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舟;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
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科学
B对普通百姓来说,哲学只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的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7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这句话意在说明()
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②③④
②④
D①③④
8真正的哲学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的、理性的、智慧的明灯,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这表明()
A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B只要掌握真正的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能取得成功
真正的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真正的哲学是解决一切问题和困难的灵丹妙药
9下列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于生活②哲学就是生活经验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④哲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①③
D.①②③④
0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这句话主要批判那些把哲学()
A.神秘化的倾向
B.简单化的倾向
C.庸俗化的倾向 D.体系化的倾向
1哲学的任务是()
A.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B.帮助人们改善物质生活
.帮助人们在辩论中获胜
D.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源于()
A.人们在辩论中获胜的需要
B.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不满
D.神对人类的启示
3“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就是辩证法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4“哲学在今天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格外为人们所需要。”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
①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②正确对待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
③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④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四篇:五上M5U2There are forty教学案
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 Module5 Unit 2 There are forty.教学设计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北校区
范国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听懂、认读单词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ninetyhappilymany.2.能准确发音,并能区分以-teen和-ty结尾的十几和整十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英语数数。
2.能够灵活运用句型How many… are there?及答语:There be…句型询问和描述周围事物的数量。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学习的集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词汇教学: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ninetyhappilymany.2.句型操练:能够灵活运用句型How many… are there?及答语:There be…句型询问和描述周围事物的数量。
(二)教学难点
1.单词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ninety的读音,并能区分以-teen和-ty结尾的十几和整十的区别。2.能流畅的说出1~100以内的数字。
三、教学方法:
歌曲、chant、游戏教学
全身反应教学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Step 1.歌曲、chant热身,营造快乐氛围。1.Greetings.T: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Ss: Good afternoon teacher.How are you? T: I’m fine, thank you!And you ?
Ss: I’m fine, too.Thanks!Today we’ll learn a new lesson.Are you ready? Ss: Yes!I can do it.You can do it.We can do it.(Ss do and say.)2.T: Well down!Sit down, please!Do you remember the song: 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fingers…(老师开始唱起来,学生随着老师一起演唱回忆前面学过的这首歌曲。)Ss: Yes!T: OK!Let’s sing the song.《Ten Little Fingers》loudly together.Show me your hands, please.(Play the tape.)《Ten Little Fingers》
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fingers.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fingers.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fingers.Ten fingers on my hands.3.Listen and chant.(1)T:Very good!Today numbers are having a party.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Ss:Yes.T: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and listen carefully,then repeat.(Play the tape.)Numbers are having a party.twenty,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ninety.All of them are dancing happily.(2)Practise then show in groups.(3)Look at the picture and speak the word “happily”.T: If you are happy.You should share your happiness.(设计意图:通过演唱《Ten Little Fingers》这首英文儿歌复习前面所学的数字,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后面的chant教学做好铺垫,利用chant的节奏感,进一步巩固20到90的数字。happily的教学更是巧妙,不仅在chant的学习中自然而然的引出,更是利用这个单词引申出另一种含义,即幸福快乐应一起分享,适时渗透情感教育。)Step 2.游戏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1.T:Let’s play a game: Can you guess?(Show a box)T: I have a beautiful box.There are some things in it.They can eat.What are they? Can you guess? Ss say one by one.T: Yes, you are right.They are sweets.How many? Do you know? Let’s count together: One, two, three…Yes, there are forty.Now this class we’ll learn the new lesson: There are forty.(板书)并呈现出本节课学习任务(Task:Let's make a survey of families.)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要进行家庭人口调查,看看大家家里都有几口人。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设计意图:通过猜糖果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数糖果,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数中,并随着糖果数量的增加,复习数字单词,自然引出本课课题,呈现本节课学习任务。)Step 3.课堂合作,练习收获!
1.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Two times.First only listen, then look and listen.)Question: How many pupils are there in Lingling's class? Answer: There are forty.(Talk in groups.)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对数字的敏感度。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给学生以“任务”,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积极学习的态度。)2.Listen and repeat.(设计意图:此环节听音跟读,训练学生的听音、模仿能力。)
3.Read and understand, then group work and act out.(小组合作、互帮互助)4.Compare the words, try to read.ten
twenty thirteen 13------thirty 30 fourteen 14-------forty 40 fifteen 15---------fifty 50 sixteen 16--------sixty 60 seventeen 17----seventy 70 eighteen 18------eighty 80 nineteen 19------ninety 90 5.火眼金睛。(Who is missing?)T: Now, please look at carufully and say quickly.“Who is missing?”
(设计意图:此环节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反应能力。)6.Play a game: I do you count.T: I like skipping.Do you like skipping? Ss: Yes!T: Let’s count.(教师跳绳学生数数)(设计意图:通过两列数字的对比,使学生能够清晰发现十几以-teen结尾及整十以-ty结尾的规律,并突出强调-teen和-ty的读音。在此基础上,设计游戏环节进一步巩固数字发音,游戏跳绳比赛激发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Step 4.巩固训练,提升能力。1.Look and say.T: Let’s talk about “the Lake School and the Park School”.Eg: A: There are seventy pupils in Lake School.B: There are ninety pupils in Park School.Read after me.(教师领读表格中短语)2.Practise then show in groups.(合作练习我第一。)3.Listen and chant.播放韵句的动画,请学生看动画,整体感知韵诗。播放朗读韵句的录音,请学生逐句跟读。在此播放韵句录音,请学生跟着录音说韵句。最后请学生分小组练习并展示小组练习成果。Ten big lions at the zoo.Twenty bears and a kangaroo.Thirty elephants in a row.Forty monkeys go high and low.Fifty tigers I can see.Sixty parrots in the tree.Seventy cats and eighty dogs.Ninety birds and one hundred frogs.(设计意图:Chant有韵律,有节奏,朗朗上口,能够帮助学生尽可能准确地学习语音,使枯燥的教学变得丰富有趣,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掌握了数字发音。)
4.Make a survey.(小组合作我最棒)
小组进行家庭人口调查: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There are…请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调查,并仿照示例进行回答。学生参加调查时,要说出家庭的总人数。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和自己同住,要把他们计算进家庭总人数中。请各组选出一名组长,对小组成员的家庭成员构成和总人数进行记录。然后,小组进行排火车展示。5.Game: Throw a ball.(人人争做游戏主角)
游戏规则:老师站在学生前面,背向学生抛球,球离手后转身面对学生,谁接到球就和老师进行对话练习。(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There are…)对话结束后,由这名同学取代老师的位置,上前抛球继续游戏。
6.Show time: Introduce your family.(表演、展示我最棒。)
Eg:I’m Guo Tong.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My father is a worker(teacherfarmer).My mother is a worker too.I’m a pupil.I love my father and my mother.They love me.I have a happy family.That’s all.Thank you!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小组调查、个人家庭介绍等多种不同方式进行句型操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效输出,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Step 5.总结点评,激励进步。
1、T:I’ve learnt I should share the happiness in this class.What have you learnt in this class? Ss say one by one.2、评价小组的表现情况。师生一起数一数小组黑板评价栏获得星星得数量,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数字读音,教师对获胜小组进行加分及糖果奖励。(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本节课自己的收获,以提问的方式问学生:今天你学习到了什么?学生踊跃交流所学到的知识,包括单词,短语,句型等等。这一环节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性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Step 6.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能够熟练说出本节课所学的数字。(一颗星)
2.向家人或伙伴展示本节课所学chant。(两颗星)
3.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重点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及答语:There are…谈论同伴家庭人口情况。(三颗星)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展示和体验的机会,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板书设计:
第五篇:必修五3教学案教师
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复习教学案
七中郑春莲
复习目标:
1、识记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2、结合语境推断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翻译重要句子并掌握其技巧。
第一课时 稳扎稳打抓基础
《报任安书》
一、指出并解释古今异义
1、所谓强颜耳(厚颜无耻;今义:勉强装出笑容)
2、下流多谤议(负罪受辱的处境;今义:下游或卑鄙龌龊)
3、所自树立使然也(立身处世;今义:建立)
4、念父母顾妻子(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5、意气勤勤恳恳(诚恳;恳切;今:勤劳而踏实)
6、南面称孤(面向南。今义: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
7、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落入,沉没;今义:)
8、恨私心有所不尽(自己的心愿,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不一般;今: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10、仆以口语遭此祸(言论。今:谈话时所用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二、指出并解释词类活用
1、非有剖符丹书之功(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笔写)
2、流俗之所轻也(轻,形容词用动词,轻视)
3、衣赭衣,(第一个“衣”:穿,名词作动词)
4、乃赋离骚(赋,名词用作动词,穿)
5、所谓强颜,曷足贵乎(贵,形容词意动用法)
6、太上不辱先(辱:使动用法,使受辱;先:形容词作名词,先人、祖先)
7、审矣,何足怪乎(怪,形容词意动用法)
8、倡优畜之中(倡优:名词作状语,当作倡优)
9、声闻邻国(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特殊句式
1、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判断句)
2、李斯,相也(判断句)
3、古人所以重施弄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判断句)
4、与蝼蚁何以异(介宾倒装)
5、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恐怕„„吧?)
6、韩非(于)囚秦(介词省略)
7、声闻邻国(介词省略)
8、灌夫受辱于居室(状语后置)
9、至激于义理者(被动句)
10、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
11、韩非囚秦(被动句)
12、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动句)
四、指出并解释通假字
1、及以至是(通“已”,已经)
3、被箠楚受辱(通棰,木杖)
2、其次剔毛发(通剃,剃发)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1
5、见狱吏则枪地(通抢,碰撞)
6、幽于圜墙之中(通“圆”)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
8、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通“佚”散失)
9、则仆偿削辱之责(通“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五、一词多义
以
1、及以至是(通“已”)
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
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
4、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
且
1、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
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姑且)
3、且西伯,伯也(连词,再说)于
1、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向)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
3、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
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然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这样)
2、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然而)
3、阙然久不报(„„的样子)翻译句子
六、翻译句子
10、及罪至罔加(通“网”,法网)
11、曷足贵乎(通“何”,什么)
12、其次诎体受辱(通“屈”,弯曲)
13、关木索(通“贯”)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拿)
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
7、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4、且适南冥也(副词,将)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且,表递进)
5、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6、无益于俗(介词,对)
7、室西连于中闺(介词,和,与)
①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②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③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④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第二、三课时 一心一意练阅读
一、课内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1.对下列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赋:铺述,这里指创作。.C.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责:责任。.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诚:确实,实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B.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①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3.选出加点字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③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④仆窃不逊 ⑤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⑥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的一组是()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④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5.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 的见解。
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答案:1.C责(zhài)〕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2.D(A①通晓②四通八达B①于是②却C①思想观念②说D的)
3.C(①倜傥:洒脱,风流。②非常:句中指“不寻常,不一般”;今多指“十分”。③发愤:句中指“抒发愤懑”,今指“决心努力”。④不逊:不谦虚。⑤网罗:句中指“从各方面搜寻招致”,今一般用于搜寻人才。⑥句中特指“腐刑”,今指“死刑”。)4.C(①是讲拥有财富、尊贵而姓名埋没的人很多。⑤是讲《史记》的创作目的。⑥是讲俗人不能理解自己。)5.B(从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不以为辱”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二)阅读《渔夫》,完成下列各题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6、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憔悴()餔糟()歠醨()汶汶().......三闾()鼓枻()莞尔()濯缨()....
7、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枯稿:枯瘦 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于江鱼腹中耳 常流:经常流动
8、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颜色憔悴 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C.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拘泥,执著。今指知道变通。D.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9、下列对“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因果)C.何不 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D.涵淡彭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因而)
10、翻译下列句子。
(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2)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4(3)何故沉思高举,自令放为?
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4)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
6、qiáo cuì bū chuî lí mén lǚ yì wǎn zhuï
7、A 点拨:B项 洗头,C项 变化,D项 江水。
8、C 点拨:凝滞: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9、B 点拨:连词,表转折。
二、真题在线——强化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湛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囷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曰:‚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阁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节选自《宋史〃赵良淳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未尝干人荐举 干:请求 .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荫:功绩 .C.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 尚:盛行 .D.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荫,指因祖先有功劳或官职而受封得官。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3分)①民岂乐为盗哉 ②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③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 ④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 ⑤其言恳恳,足以动人 ⑥人皆倒囷以应之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①是赵良淳对百姓为盗的态度,②是赵良淳对百姓为盗原因的分析,⑥是富人们的反应。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良淳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干,他身为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处都以干练而有治理才能著称。B.赵良淳主管分宁县时多方改变当地不良习俗。他一方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力求为百姓树立榜样;一方面对极为桀骜不驯者绳之以法,习俗因此稍有变化。
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善于解决聚众哄抢事件,当时正值粮荒,抢劫之事频繁发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镇压,命令僚属晓以大义,以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
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舍生取义。在安吉防守战中,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入,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D项让士兵逃走的是进城的敌兵,不是赵良淳。
1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
答案:赵良淳见吴国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请示后,留下他来防守安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译出大意给2分:“大言”、“意”、“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答案:众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赵良淳太声呼喊说:“你们想作乱吗?”众人流着泪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译出大意给2分;“环守”、“尔辈”、“投缳”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行吟阁遐想 黄秋耘
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
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广州,路过武汉。在一个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东湖,在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一带盘桓了大半天。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屈原,我有一种‚旷百世而相感‛的特别感情。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爱读《离骚》,每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时候,总是‚唏嘘而不可禁‛。不过,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离骚》的真谛,还是在直接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教诲以后。
说起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闻一多先生主讲的《楚辞》是我最喜欢的功课之一。闻先生上课是不拘形式的,别的教师都在日间上课,他偏偏把课程排到晚间。我还记得,每当华灯初上,或者皓月当头,他总是带着微醺的感情,步入教室,口里高吟着:‚士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接着,他就边朗诵,边讲解,边发挥。时而悲歌慷慨,热泪纵横;时而酣畅淋漓,击节赞赏。与其说闻先生是以渊博学识、翔实的考证、独到的见解吸引着我们,毋宁说他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沉的悲悯情怀感动着我们。1935至1936年间,敌人的铁蹄已经越过了长城。那时候,几千里锦绣河山,几十座繁荣城市,都已经遭受践踏。旧时在那些暂时还没有沦陷的国土上,南瞻北望,又何处不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艰难的岁月跟屈原的时代是多么相像啊!因此,闻先生的孤愤高吟、长歌当哭,就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同感了。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到:在闻先生的灵魂里就活着一个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
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我参观过屈原纪念馆之后,又在矗立湖滨的屈原像前凭吊一番。我仿佛看到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 人,披发伫立,蹙额低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我又仿佛看到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的闻一多先生,昂首仰天,血脉偾张,作狮子吼:‚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想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后来这两个形象就合而为一,何者是屈原,何者为闻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我无意以古人喻后人,以后人比古人,但一接触到与屈原有关的事物,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闻一多先生的风貌。的确,他们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无论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还是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颇有些相似的。因此,漫游之余,我又忽生遐想:闻先生是湖北人,且曾几度寓居武昌,假如在行吟阁上,屈原馆中,另辟一室,陈列先生的衣冠遗物、著作手稿以及金石创作,使这古今两位伟大的受国诗人相得益彰,也许不见得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吧。作为一个景仰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我是殷切地期望着的。15.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想到屈原的形象和诗句。②想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诗句。③想到在屈原馆中另辟闻一多纪念室。(意思答对即可)
16.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作者对屈原“旷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 答:⑴忧国忧民的情感,九死不悔的精神。(2)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⑵①少年时代爱读《离骚》,感慨不已。② 青年时代聆听闻一多讲授《离骚》,加深了对屈原精神的理解。③五年前瞻仰屈原纪念馆,心灵再次被触动。(意思答对即可)17.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原因是什么?(4分)
答:因为二人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相似的。
(意思答对即可)
18.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6分)答案:(1)特征:秀美,宁静。
(2)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意思答对即可)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出佳作
积累课内写作素材:
司马迁《报任安书》
1、写作素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角度点拨:价值取向决定生死的价值
2、写作素材:
A、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司马迁)
B、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
角度点拨:①人才多磨难,英雄苦人多;②屈辱自古有之;③“隐忍”还要有所“行”
3、写作素材: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
角度点拨:①忍常人之不能忍者,方能为常人之不能为;②给自己一个活下的理由;③人生要有理想和目标 屈原《渔父》
4、写作素材: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角度点拨:①直面现实、百折不回者的人才可称“精神贵族”;②不辱没平生志向、气节是生存选择的原则;③理想的王国不容玷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5、写作素材:
A、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当时北京各界为反对日本政府侵犯中国主权,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刘和珍等热血青年倒在了执政府的枪口下。B、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角度点拨:①爱国不分性别;②面对危难敢于挺身而出的人,才是民族的脊梁;③民族大义高于一切;④戕害爱国者是自掘坟墓的行为
6、写作素材: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角度点拨:①觉醒才能斗争;②斗争才能换来和平;③“忍”具有一定的劣根性
7、写作素材: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鲁迅)
角度点拨:成功需要付出代价 〔英〕培根《论厄运》
8、写作素材:
A、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以下为培根的言论)
B、塞尼卡曾说:“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C、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D、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E、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周国平《直面苦难》
9、写作素材:
A、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周国平)
B、人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周国平)角度点拨:①尊严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②惟有坚持才可走出苦难的荒原
10、写作素材:
A、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B、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角度点拨:①苦难是最真实的感受,没有美化和粉饰的必要;②苦难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