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史料教学耿全希
浅谈初中历史课中的史料教学
沾化区大高镇实验学校 耿全希
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试可言”。可见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笔者根据多年历史教学实践总结发现,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达成这一目标,运用史料教学不失为一剂良方。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推进,我谈一谈近几年在史料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史料的选取
历史学教授葛懋春在《历史科学概论》中指出:“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撰写历史所用的资料,或称之为历史的信息。”而当前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相对简单,所呈现的历史信息有限,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结论的理解,增加了历史教学的难度。为此,我们在初中历史课中有效地进行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初中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刚刚接触,基础知识薄弱,阅读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中史料选取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选取的史料要适量,尽量运用教材中的史料、注重史料形式的多样性。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初中教材中引用了大量史料,其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以黑体字加框形式或在小字部分引叙的文字史料,穿插在课文中。例如在 例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引用了林则徐 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中的一段话:“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用来说明林则徐禁烟的坚强决心。用来配合正文的描述,加强对正文所阐述的观点的理解,或是用来进一步渲染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2、大量的插图,例如人物画像、地图、漫画、历史遗址等。直接采用历史照片。这种史料的引用方式在课本中也很普遍,使历史课本在知识性的基础上,增添了几分观赏性,并更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例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引用的图片《江南制造总局》、《张謇》等
3、以表格形式出现的史料。这种材料在课本中比较常见,例如在 北师大版《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一课,出示了《百团大战战绩》表。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课《苏联的崛起》一课,课本出示了《1913年-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这种史料一般都是一些数字资料,力图利用统计数字来说明历史事实,既非常具有说服力,又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一些文物史料的照片。例如:在《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这一课中,引用了“ 土改中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种方式来引用史料,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更具有真实性。教师在选择时尽可能不同种类的史料,做到文字、图片、口述等史料兼顾;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兼顾。
(二)适当补充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课外史料。补充的史料应遵循几个原则:
一、史料应确保真实可信;
二、史料与教学重点难点应紧密关联;
三、史料的长短应适宜;
四、史料的难易度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补充史料的同时,根据历史知识与史料本身特质、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出相应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学科能力。由于初中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史料更感兴趣,因此,可以适当多补充一些经典的、权威的视频资料,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
在补充史料时,如需学生自己查找搜集史料,教师最好要先行浏览一遍,因为史料太广,学生还没有能力甄别史料的真伪,教师应给与一定的指导。
二、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主义学科的社会功能即人们常说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然而要让今天的学生去了解过去事情很容易,但要做到进一步理解并总结经验,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史料,如何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史料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历史学习和研究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之上的。史料教学成为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体和途径。如果教师能巧妙加以运用史料教学,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不论哪一类史料,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讲求史料教学的策略。在近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下原则:选取的史料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史料的运用要服务于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趣设疑。《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时,可以引用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说的一句话“一个小妇人写了一本书,引发了一场战争”,并提出一连串问题:这个妇人是谁?林肯为什么这么说?战争是否真的就是由这本书引发的呢?在学生惊讶之余,讲述《汤姆叔叔的小屋》,逐渐将学生们带入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运用史料 “论从史出”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适时、适量地引入一些史料印证教材中的观点或结论,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结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与能力。材料一:从现有条件看,一亩谷子密植到四五十万株,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一棵谷穗一两谷,一亩就是三万斤。玉米就不同了„„现在每亩一般只密植到六千多株,每株二穗,一穗一斤,才一万多斤„„他们的大豆产量也很高,估计亩产二千斤的很普遍,万斤卫星也可能出现。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一次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材料以及这几个关键词,你得到了怎样的历史信息呢?
材料二: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顺口溜
这句顺口溜反映了当时社员劳动时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材料三:人民公社的一大特点就是“公”,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伐树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人民公社在分配上实行了怎样的方式,得到了什么结果呢? 在以上教学活动中,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使学生对教材结论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不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而且使学生回归到逝去的历史情境中,感受到了历史课的魅力。历史结论来源于史实,一切历史信息的获得都要以史实为依据。
3.多维视角 拓展思维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中引用了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根据材料提出下列问题(1)“至今千里赖通波 ”指的是什么?(2)你认为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开凿了大运河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大运河的开凿的作用及隋朝灭亡的原因。
4.全面评价 明辨是非在学习《秦帝国的兴亡》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秦始皇,我引用了下列史料: 材料一: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及诸子百家语者,悉烧之。”帝曰:“可。”焚书第二年,秦始皇又下令坑杀众多儒生于咸阳。
――《史记・秦始皇本记》
上述材料阐述的是秦始皇当政时的哪项政策?其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
材料二:秦朝刑法特别严酷,百姓欠税或到期未服役,即被斩去手脚。为逃避沉重的赋税,有的人甚至自断手脚,以致全国十有五六皆是残废之人。秦朝刑罚主要有五种:墨(脸上刺字)、劓(割鼻)、宫(男子阉割)、非(去手脚)、大辟(割头)。此外,秦始皇大兴土木,为修长城、修陵墓、修阿房宫,每年征发的民工不下200万,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正因为秦朝暴政所迫而发动了起义,引发秦末农民战争,秦王朝也于公元前206年被推翻。
――笔者对相关历史材料整理后形成的文字
从上述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
综合而言,你怎样评价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
由此看来,你认为对秦始皇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坚持什么原则?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入课内外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秦始皇在对历史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得出因其实施了一系列暴政,事实上对当时社会造成了破坏的结论,深切认识到评价秦始皇等历史人物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客观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不仅达到了课堂教学目的,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5.描述细节,感悟历史,在《电气时代的来临》一课,在介绍爱迪生时可引用一段课外史料:“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他和助手们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而他发明的碱性蓄电池在研制成功前也经历了不少于五万次的失败。”即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爱迪生的成就的感悟,又可以将思想教育贯穿于其中。
又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中,引入一段课外材料:“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于1950年10月国庆节。并相应的提出两个问题:
(1)请分析“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是什么意思?
(2)“一唱雄鸡天下白”寓指什么意思?对中国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通过这两道题来突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生们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够准确而全面的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比枯燥的课文描述更有人掌握。
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掌握史料。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石,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史料教学是历史学科最大的特质。所以,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要付诸实践,不断尝试探索史料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马世力等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何成刚等编写的《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二篇:巧用史料教学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
阅读历史材料,从史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要重视史料运用,巧用史料教学。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利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堂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篇: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三大原则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三大原则
运用史料来丰富历史课堂,这是一种非常值得采用的教学手法。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对于很多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知,史料的引入便能够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教师要将更多有价值的史料以灵活的形式引入课堂上,这会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带来很多显著效果。
一、史料运用应体现“适时”原则
在引用史料来辅助知识教学时,教师需要遵循一些相应的教学原则。首先,在引入史料时要灵活的把握时机,要在最适当的时刻引入这些素材,这样,史料的教学辅助作用才能够充分得以发挥。不少教师在引用史料来辅助知识教学时对于史料引入的时间缺乏有效的把握,引入的过早,学生很可能理解不了史料内容,史料的出现还可能带给学生认知障碍;引入的过迟,学生如果对于很多内容已经形成了既定认知,史料中的信息则难以再带给学生影响,史料教学能够发挥的效果也很局限。因此,教师一定要以恰当的时机将史料引入课堂,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史料对于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如,在讲述《宋金南北对峙》一课时,在分析宋高宗和秦桧为何要杀害岳飞这一问题时,由于教材中对于该事件介绍的非常少,学生凭借以往的了解误认为岳飞是秦桧一手策划害死的,还有些学生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又认为秦桧是当时金派回的奸细,宋金要议和的前提是要处死岳飞。这些都会给学生理解真正的史实造成障碍与混淆,想要让学生对于这段历史有正确认知,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给学生提供一段明朝史学家文征明《满江红》里的一段材料。这段史料能够让学生清晰而客观的认识这一段历史,能够更正学生的一些认知偏差,纠正学生形成的一些偏见,这才是史料教学的价值体现。
二、史料运用应体现“适量”原则
史料在运用时也要体现适量原则,这一点也很重要。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内容的描述,相关的史料非常多,将这些内容都引入课堂显然不实际。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合理的筛选这些内容,结合教学主题来有针对性的选取那些更有价值的史料,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中来辅助知识教学的良好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对于史料有合理的筛选,并且适量的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这样才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的整体实效。比如,在教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资治通鉴》形成较好的认识,这是本课内容的一个教学重点。但是,对于《资治通鉴》一书的评价和阐述非常多,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引入课堂的史料进行合理筛选。教师可以在综合考虑后选择三则史料跟材料引入课堂,便于学生理解。一则是宋神宗命名的《资治通鉴》的用意:“监于往事,有资於治道”;一则是清史学家王鸣盛的一段评价:“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也”;还有一则是毛泽东对于《资治通鉴》评价的节选:“《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的神采飞扬,传神的很,充满了辩证法”。控制史料的用量能够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获知教学重点,史料的教学辅助效果也更容易体现出来。
三、史料运用应体现“适度”原则
对于史料的应用同样应当做到适度,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够让史料发挥积极作用。有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在针对这类素材进行教学时,涉及到的史料通常也有着一定的理解障碍。这时候,教师就要充分把握史料引入的适度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水平来选取合适的辅助素材。这样才不至于给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负担,史料也能够真正发挥其教学辅助效果。在教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时,本身课的内容较多,加之属于民族政治范畴,学生理解起来较难,而全课内容也都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运用恰当的史料将这一部分的历史深入浅出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在几个学习环节中补充一些相应的史料,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图片资料,如《清平定准噶尔卷局部图》,五世**喇嘛印、驻藏大臣令牌、金奔巴瓶等图片。这类史料会为学生化解知识学习的难点提供帮助,能够真正发挥教学辅助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这部分知识的体会。结语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挥史料对于知识教学的辅助效果。教师在引入史料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史料引入的时机要适当、内容要适宜、难度要适中。只有这样,史料才能够真正为知识教学带来促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良好吸收。
第四篇:例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例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依据。史料教学,即运用史料来进行教学,进而依据史料解答历史问题。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近几年历史高考的主客观试题几乎全部是对材料和史料的探究分析题,因此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真实地、全面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本文拟从什么是史料和史料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新课改 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的特征,我们认识历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资料,借助于历史资料去再现、感知、体验和理解历史,所以史料对于认识历史,接近历史真相至关重要。在倡导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和课外的各类史料,精心编排,适当补充,通过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去拓展教材,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探究历史的思维能力。
一、史料及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一)何谓史料
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依据。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其可分为两大类,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
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它可分为以下三种。(1)原始史料。它包括文件、日记、报告、笔记、回忆录等。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7页的一段关于井田制的史料:《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2)撰述史料。这类史料主要出自各种著作、典籍。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34页上的一段关于新航路开辟的材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该句就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3)文艺史料。此种史料是指用诗歌、小说、戏剧、民谣等文艺体裁反映历史的材料。
图片史料即用图片形式反映的史料。包括文物、古迹、图片、数据图表、历史地图、漫画等。如《新航路的开辟》《汉代素纱禅衣》《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二)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要求如下(节选):“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包括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如下:(节选)“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同时《2014年山西省高考历史考纲说明》中要求学生:“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几乎全部是材料题,所选取的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试题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材料信息丰富符合题意,有利考生能力的发挥。所以,通过训练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就成为必要条件了。”基于此“史料教学”无论是符合新课改要求还是应对高考都变得尤为重要。
二、史料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第一章“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真实地、全面地感知历史
“史料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感知历史的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去全面地客观地理解历史。其最大特点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例如:岳麓版必修一《辛亥革命》一课,教材关于辛亥革命的思想影响结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山西省晋中市《历史课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一》中有这样一则材料“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范小芳等《戴季陶传》。学生阅读完这则材料很明显可以概括出:辛亥革命对广大内地农村影响有限,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这样通过“史料教学”,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了一个真实地、全面的感知。
第二章“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不像其他学科,他是过去的、极其复杂的,以往传统历史教学只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结论和观点,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史料却能生动、具体反映历史本来面貌,拓宽学生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阅读能力。例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第70页“有人描述当时(经济大危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教师提问:是什么政府和怎样的经济制度使得危机更加严重了?经济危机还引发到什么领域?有什么影响?学生马上会意识到时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剧了危机,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这样学生加深对历史结论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在体现新课改、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应对新高考和让学生真实地、全面地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遵循以上原则与策略,必定能够更好的发挥史料教学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沈为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岳麓版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岳麓书社2004年8月第1版
[4]《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岳麓书社2004年8月第1版
[5]《历史课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一》,郭巧梅,岳麓书社2012年8月第1版
[6]宋超:《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7]周月军:《聚焦历史课堂“史料教学”》
第五篇:史料教学读物(一)
史料教学读物
(一)运用史料,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和创造性是相互联系。而要把内在的动机转变为思考的动力,就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新编历史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现象。正确的使用它可以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诱因。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阶段由于设备电气化、教材的形声化和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兴趣不可代替的一种手段。史料通过用多媒体手段来表现,会更直观、形象、生动,极大的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例如,讲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时,可以选取了三幅图片,分别是新疆克孜尔石窟飞天壁画、甘肃敦煌石窟飞天壁画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后看到了其中人物服饰的变化:地理位置最西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画的是全裸的飞天,而其东面的敦煌石窟壁画中全穿上了裙子,至多半裸上身,到了中原洛阳的龙门石窟更是穿上了汉族宽袍大袖的衣服。这一组图片史料足以说明这样的观点:宗教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当地人们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思想信仰等的影响,也有一个冲突、交往和融合的过程。石窟壁画人物服饰的变化说明:一方面,中国文化有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自身很强大,外来文化一旦进入就会被加以改造,以适应汉民族的审美情趣,否则就无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