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的计划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研究》课题
研究计划
土默特左旗民中附属小学 许有权
2012年3月15日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感受、体验和游戏性,让学生看、画、做、玩融为一体,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活动的兴趣,产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只有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是发掘、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基础。想改变过去”“临摹—写生—创作”等学习绘画技法的教学思路,要通过大量感性的美术实践活动,通过音乐、童话、寓言、诗等文学作品启发想象,并利用科学想象力、科幻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研究目的、任务: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欣赏美术佳作,结合作品分析,评价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简单的色彩、图案、手工等,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他们动手、动脑习惯。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为培养学生想象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研究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观察习惯,激发学生想象力。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周围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实施措施。
1、学习领会课标精神,认真吃透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研究计划。
2、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理伦和实践相结合。
3、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象能力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作品。
4、教师要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5、在研究活动过程,教师应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鼓励学生的创造力。
7、通过有兴趣的儿歌、游戏、故事等使儿童增长知识,激起儿童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8、开展课题活动,开优质示范课《魔幻的颜色》《渐变图案》让学生初步认识色彩中的三原色、三间色。让学生掌握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为色彩图案的想象研究打下基础。
9、邀请美术组相关教师上课、评课,对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进行反馈,交流,积累经验,努力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10、期末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评,通过作品评价检验研究效果,进一步激励学生展开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11、期末进行实验阶段总结,写教学心得与论文、汇编优秀作品、竞赛成果等。
四、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的方法、方式问题。
2、教师的“施”与学生的“受”要步调一致,师生关系融洽是研究是否成功的关键。
3、教学内容要与周围生活密切相联,是学生熟悉能接受的。
4、学生的作画工具,材料如纸长、调色盒、笔等应准备充足。
5、课堂纪律,同学、老师间互动问题。
6、安全、卫生问题等。
五、研究活动具体安排: 三月份:撰写申请书。
四月份:撰写本学期研究计划及活动安排表 五月份:
1、参加理论学习。
2、学生作品展活动。
六月份: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讨论。
2、接受听课、评课,并及时研讨。
七月份 :做好期末课题阶段性小结、汇总学习心得。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人的本性中都有想象力,只是开发与否。据网上报道,人类对想象力的开发是微乎其微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在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它以美术为媒介,在培养学生的本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美术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纵观儿童美术作品,其表现形式的自由是我们成人所达不到的。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碰到很多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作业中越来越缺乏天真烂漫的童趣,缺少自己的想象。我每次上完课批改作业时,发现大多是临摹的,有的只是改变一下原画的构图、色彩。有时上美术课学生也会尝试自己想象创作,当拿掉任何的参照图画,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好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画面十分简单,不能深入想象创作。培养想象力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他们是缺乏一种美术的想象能力。
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此类课题研究的专著,查阅电脑虽然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论文或心得体会,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佚名)、《想象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冯志萍)、《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朱瑞晓)、《让孩子在绘画中放飞自己想象》(魏红)等等,这些论文或心得体会只提出一些各自做法或例子,很少提出能够真正帮助一线美术教师提高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建议,不能联系我校具体情况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有系统的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导。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2、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了想象力,人们就可以发明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物品,有了想象力,人类就会有更好的明天。如果没有想象力,人类还在刀耕火种,吮毛吸血,人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
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认为:“想象只是超出人们真实生活,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创作,有时显得神秘、虚幻甚至荒诞,然而想象和幻想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集中体现”。
3、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想象力是儿童美术综合能力的体现,许多心理学家、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美术想象创作及辅导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了很多经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
上述这些就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并体现了其实践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前,我们在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国民美术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美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因此,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的想象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又为成人后的创造作准备。正如罗恩菲德所说的“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成。”同时,培养学生美术想象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点,想象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良好的想象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研究,教师达到了以新的观念指导教学,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2、通过本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合理的“扶”与“放”,创设了轻松的想象学习环境。
3、通过本研究,教师做到了合理评价学生的想象作业,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辅导方法。
4、通过本研究,学生可以用敏锐的眼光观察事物,增强了对事物的记忆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养成了积累美术素材和想象的好习惯。
6、通过本研究,学生能达到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和美术工具进行美术想象创作,大部分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几种技巧。
7、通过本研究,学生的想象作业质量要明显提高,部分学生要拿出构思新颖、画面完整的作品,做到合理评价别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措施: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观察比较等方法找到影响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因素,找出教学上的弊端,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等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强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美术想象训练,营造良好的美术想象环境,使学生从美术想象中找到乐趣。
(一)、加强美术教学改革,合理处理美术教材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各学段的阶段目标,美术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想象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想象能力是学生美术创作趋于多样化和成功的关键,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美术教学限于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大多放在教室里完成,且上课模式比较单一,教材中要求的工具和材料学生无法备齐,因此对落实《标准》的一些目标和任务有一定的困难。鉴于上述情况,本组结合了课题方案和新《标准》要求,针对我校实际对美术教学教材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根据学生年龄、智力、素质和兴趣的差异,对高、低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小学学习时间比较长,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年龄跨度比较大,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三年级以下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分化,注意力不持久,我们主要通过造型游戏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如课例《各种各样的汽车》),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美术学习上是比较自由的,他们不知道主题,常常把不相关的内容画在一起,作画凭着自己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常插入自由想象作画的课时,很多学生边作画边把自己的想法念出来。我们还要求教师不断变换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加入画画、玩玩、说说等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座位等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如二年级有几课画玩具的内容,我们从玩玩具到画玩具,学生八人四桌并起来为一组,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先自己玩再介绍给别人玩,然后挑出几个介绍得不错的学生把自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听,学生带着玩时的愉悦心情去描绘现实和想象中的玩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年级以后,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了,客观认识能力增强了,我们在教学上加强实现智力价值,此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发展、学业负担的加重等因素,形成了两极现象,部分学生对美术特别喜欢,还有部分学生放弃了美术学习机会,把兴趣转移到别的科目上,形成了美术“差生”。在教学中我们对素质好、兴趣浓的学生加强了美术想象技能的训练,组织课余辅导,加强美术知识的传授,鼓励参加美术比赛等;对兴趣淡的学生我们加强美术的实用性想象教学,如图案装饰教学、黑板报设计、教室的布置、制作贺卡等,教学过程则改变以往的讲授式教学为活动式教学,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2、处理好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对学生的美术想象有很大的影响,有资料表明,教师的友好、温和与学生的想象力成正比关系。1960年,里皮特和怀特对权威、民主和放任三种类型研究后发现,民主型教师的学生个性差异最大,并很少出现急躁和对同伴的侵略性。权威型教师虽对学生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很容易压抑学生的创造的情感。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更应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在教学中学生是进行美术创作的主体,他们是在自发、自愿的心态之下想象创作的,所以,在美术创作中,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路是难得的,教师给学生带路是不可取的,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结合新《课标》,不但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转变观念,还要求根据不同课题和内容在课堂上经常变换角色,有时对学生讲解指导;有时帮助学生,当学生的助手;有时当学生的听众;有时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同时学生角色也在不停的变换,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画创作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我们在评价他们的想象作品时,不是直接予以评分,而是先充当听众,让学生充分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提出意见时以商量的语气,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惧怕。
3、延长创作时间。现行课时安排比较适合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学,而给美术教学时间的安排带来了不便,一节课往往要经过导入、讲解、欣赏、作画、作业评价等环节,结果给学生创作的时间最多只有20分钟,这样的时间远远不够,很熟练的学生只能勉强完成,但画面的细节没有,这样对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的形成极为不利。在课题研究期间,我们借鉴了语文作文课的安排,对课时作了调整,一般两节美术课完成一张作品,对于提前完成的学生,要求其尽量使画面丰富。由于两节美术课不安排在同一天,我们在上完一节课后先收回画纸,以免学生弄丢画纸,第二节课重新发回去作画。
4、积极利用电教媒体。电教媒体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它信息量大,教学中能让学生充分接触相关内容,如图片、范画作品等,运用得当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利用音像店的想象画教学光盘,在VCD上进行放映,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想象画法,在欣赏这块内容中我们把作品图片刻录到光盘中,并且自制课件,利用学校的电脑、视频转换卡连接到电视上进行教学,并对教学中电脑的参与进行了初步研究。
5、合理进行美术思维想象训练。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学生形成了思维想象上的惰性,对于简单的问题尚能解决,遇到难题就不想动脑筋,遇到可模仿或可照搬的东西,会毫不思索地加以利用,这种情况在美术课中最为常见,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开发极为不利。针对这些情况,本组对学生作适当的思维想象训练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条:
(1)图式的各种训练。图式,拉丁语原意指轮廓。轮廓是图形区分最基本的手段,相同功能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图式。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教材的相应内容进行了这种训练: a一物与另一物的基本图式近似,只需略加修饰就可完成形象创造,如《在石块上画画》一课,根据这块的形状,想象出新的形象;《芋艿雕刻》一课,根根据芋艿的自然形状刻成各种有趣的小玩具。b一些物体与另一物体的局部图式近似,按一定的方式组构起来,完成形象创造,如《蔬果的联想》根据蔬果的形状与一些小动物的局部形象相似,通过适当的削、剪、拼、插等方法制作有趣的动物。另外我们还利用图式的接近和重叠现象,进行图式的变通和视觉隐喻,如《撕纸拼帖》通过撕出的偶然形,重新组合、添加获得新形象,通过以上训练启发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视觉的敏感性,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内容。(2)对形的夸张训练。物体都有存在的一个常态,常态给人的是一种静止之感,视觉和心理都不会为之紧张和兴奋,偏离常态则会引起人的紧张和兴奋,并竭力使之往返常态。形体的夸张有运动夸张、形状夸张和形式夸张,其中形状夸张在儿童作品中最为常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对物体的变形、过分扩大形状等训练,如《大西瓜》一课,要求学生从“大”字着手,想象大西瓜的各种可能性,有的想到西瓜房子,有的想到西瓜飞船。另外,我们还在各册增加教学内容,如《蚂蚁》,有些学生扩大蚂蚁的形状,在头、身、脚等处画上小蚂蚁,有的用各种线和形来装饰蚂蚁的身体。
(3)造型因素的局部夸张运用。一般美术将造型因素,如形态、色彩、质量感、肌理都是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各自特征都在共性之中,在儿童美术想象创作中可将各种造型因素分解后加以夸张训练,使人更深层次地理解视觉形象,发展和丰富了造型语言,给儿童美术的表现力和形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空间和层面。A色彩:儿童美术不以模仿客观对象为目的,所以其作品更注重了色彩的主观表现性。对色彩的表现,低段的学生不受任何限制,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描绘事物,如《太阳》一课中,学生用上各种各样的颜色,描绘的形象各不相同;高段学生在训练中加强了色彩的要素——明度、冷暖和纯度要求,并能考虑到色调的表现,学会调配颜色。B线条:线条是儿童最初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线条的粗细、长短和曲直的组合能产生丰富的效果,线条的训练不需准备太多工具,所以最适合学生练习,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注意线条的流畅、肯定和清楚。避免用尺子、圆规等工具。C色块:这也是儿童画重要表现手段,图案设计中常用表现方式,块面的形状有变化,色彩力求均匀中有变化。
6、单元化处理教材,确定单元目标。利用美术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我们对教材作单元化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以内容为标准归类,这种归类使内容更系统化,一般从具象到想象,从简单到复杂,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想象创作,如的树叶、树皮、蛋壳、瓦棱纸贴画和图案教学,《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立方体的包装盒》、《圆柱体的生活用品》、《各种各样的房屋》归为透视知识的落实这一单元。(2)以技法、工具材料归类,这种归类有利于技法的训练和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工具材料的准备。如五年级的国画教学,贯穿于每一册的水彩画教学,我们都把它们归为单元。处理后教师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7、加强作品欣赏。通过欣赏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指导实践想象创作。欣赏的内容主要是同龄儿童的优秀作品,通过投影仪让学生欣赏,激发儿童在形式上追求创新,让他们明白即使是同一画种也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就如线描的表现有着纷繁与简约、粗犷与细腻等差别。欣赏图片体现出来的新异表现形式,用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美术想象创作的更新与发展。选择的作品接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并且结合改临、意临、补画等想象练习。
(二)、探索不同的材料,运用不同的技法
一件优秀的作品告诉我们:新颖、独特的想象创作构思需要良好的材料和熟练的技法来表现,小学生创作的材料应不受限制,只要能表现出效果都应加以运用。在技法的探索上我们根据不同材料进行了扩展,如水粉颜料可直接涂在画纸上作画,也可和吹塑纸结合制作粉印版画;油画棒可以直接平涂填色,可描绘色彩的过渡效果,也可制作藏色刮画,并可和水彩颜料结合使用。
(三)、不同角度认识事物,注重素材的积累
美术课程“造型-表现”要求学生记录或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见闻是感想的前提,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后才会有内容可创作,同时学生对一事物的熟悉程度对想象创作也至关重要,教学中如果只采用临摹或引入的素材太少,都会造成学生对事物的片面认识,从而使作品想象空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还应让学生用不同的途径、不同的眼光认识事物,为了增强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我们在研究中采取美术日记形式,从记录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三种方式:A、写生式美术日记:儿童有意识地带着记录本直接面对生活场景,通过仔细地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最后以取舍性的描绘及感悟性的叙述完成的美术日记。该形式的优点使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从无意走向有意,对绘画符号、描述词汇的表达由共性走向个性。B、想象式美术日记:儿童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展开联想,通过夸张、迁移、重组等艺术手法,创造性地绘录自己大胆设想的一种美术日记。C、梦境式美术日记:“日有思来夜有梦,梦中自有惊人作”。儿童的梦是儿童心理的一面镜子,梦中奇异怪诞的境界给儿童的想象添上了翅膀。儿童根据回忆把这种梦的感觉,形象描绘下来,便成了梦境式的美术日记。除此之外,从表现形式分还可分线描型美术日记、彩绘型美术日记、剪纸型美术日记等多种形式。
美术日记的辅导方法。A、引导观察,丰富经历。不同的生活经历是丰富儿童美术日记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经历广、见识多的儿童,头脑中贮存的视觉形象丰富,描绘时很快呼之欲出;那些生活经历一般的儿童,视觉形象显得贫乏,苦思冥想不见其效。我国著名美术特级教师候令认为:“特殊经历对儿童的创造至少有二个意义:一是在情感上给予儿童以创作的要求;二是向儿童提供了新鲜的视觉形象”。为了丰富儿童的经历,我们主要通过创设的情境或提供的现场,引导儿童观察,培植其新的视觉形象,使其热爱观察,并在此过程中掌握新的观察方法。其次,我们还引导儿童要充分利用双休日与家长一同出去旅游或在家活动的机会,多加观察,多作绘录,在通过有意的观察来丰富儿童的经历。B、注重比较,激发创新。儿童有了丰富的经历之后,是否具备去粗存精,舍旧求新的分析比较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日记描绘的水准。我们首先让学生了解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总是存在着新奇与陈旧、进步与落后、有趣与平淡的差别,而好的美术日记体现出新意来。因此,我们对当天经历的事,通过比较分析以求发现这些事中体现出来的新感觉和新思想。
(四)、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营造良好的想象氛围
美术教学展示作为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各种美术活动,这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良好的想象氛围,因此我们结合学校和教导处开展各项美术活动:
1、美术比赛:结合各重大节日举行美术比赛,内容包括绘画、制作、编小报等形式,学生参赛面广,积极性高;
2、作业作品展出:画展是学生展示才能的好机会,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在此得到充分肯定,展出每月定期,有新作品时不定期展出;
3、建学生画廊:我们利用教学楼的走廊,选择优秀作品,装上画框,贴上作者照片。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7.3~07.8)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并制定课题方案。本阶段主要调查各教师教学现状,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家庭的情况,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明确各教师的研究任务,根据实际适当改变教学方法,结合部分欣赏课探索激发学生想象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并对学生进行了初步训练。课堂中加强学生多角度感知事物的研究,学生初步达到根据范画进行变一变、加一加、减一减创作,改变以往作业内容单一的情况。同时根据调查、分析的情况制定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7.9~09.1)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理论体系对想象力的培养的方法以及方式要点进行研究;课堂教学活动、想象创作技法的研究。这一阶段,各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美术创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方法,主要开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作针对性的训练,师生共同探索美术想象创作的新技法。根据课程对美术教学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结合课外美术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创作热情,营造良好的想象学习氛围。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09.2~09.6)撰写研究报告、进行工作总结和成果鉴定。总结研究探索过程中的成果;开展学生美术创作的综合练习,完成几幅质量较好的想象作品参加比赛;建学生画廊;开展美术与各学科互相渗透初步尝试;撰写论文,推广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成立课题组以来,我们选择1—6年级各一班进行实验,其余各班为对照班,通过比较,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通过本研究,教师达到了以新的观念指导教学,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2、通过本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合理的“扶”与“放”,创设了轻松的想象学习环境。
3、通过本研究,教师做到了合理评价学生的想象作业,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辅导方法。
4、通过本研究,学生可以用敏锐的眼光观察事物,增强了对事物的记忆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养成了积累美术素材和想象的好习惯。
6、通过本研究,学生能达到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和美术工具进行美术想象创作,大部分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几种技巧。
7、通过本研究,学生的想象作业质量要明显提高,部分学生要拿出构思新颖、画面完整的作品,做到合理评价别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8、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想象兴趣明显提高。
9、学生的想象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实验班的学生发散性思维想象、创造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从比赛中,实验班的学生获奖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如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实验班的学生有多人获奖,有的还被选送到全国参加比赛。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改革难度很大,延长作画时间虽然能提高想象创作作品的质量,但两节课不同一天,给学生创作的连续性带来一些问题,学生创作的热情受到影响。课业负担还很重,学生在课余没有时间想象创作。
2、学校家庭的条件限制,学校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大部分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很肤浅,对子女学习美术不太支持。
3、欣赏学生创作的优秀想象画作品的机会不多,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较差。评价作品的能力还需提高。
4、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深入研究较难,而且各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对研究的深入也有一定的难度。
(原创)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实践探索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摆脱传统的束缚,进行大胆革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拟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优化教学语言 激活想象
(二)设置教学情境 激发想象
(三)有效利用教学设备 激发想象
(四)积累生活素材 促发灵感想象
(五)帮助学生消除阻碍想象的心理因素 激发想象力
(六)肯定学生作品 鼓励想象
(七)欣赏学习成果 激励想象
(八)延伸课外校外 拓展想象 [正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黑格尔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所以想象力的培养、开拓和应用是美术教育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索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摆脱传统的束缚,进行大胆革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拟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优化教学语言 激活想象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些话充分肯定了情感的作用。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情感具有感染性与迁移性的功能,它具有扩散与泛化的规律。作为教师要学会以情育人,以情动人,从而以情感创设活泼、和谐的良好的环境。要学会运用优美动听的语言,自然流畅,富有感情的语调向学生描绘图画中的情境。使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感受美、感受情、进入情境;同时也要学会和利用优美的动作、神态、形态、手势等无声语言调动学生情绪,提高教学效率”。如,上低段美术《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开头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学生从教师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动作表情中体会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艰难辛苦及决心。当学生听得投入时,当把故事讲到:“乌龟阿姨笑摇摇头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又向远方游去。”处嘎然而止。在创设好这一段情境后,马上设问:“小朋友们,小蝌蚪到现在为止仍旧没有找到妈妈,在以后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碰见哪些小动物呢?这样一问,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有的说:“他们遇见了一群在水草丛中游玩嬉戏的草鱼姐姐,小蝌蚪也把草鱼姐姐当成是自己的妈妈,都游了过去,亲热的呼唤……”有的学生说:“他们在半路上碰到了八只脚走路的螃蟹爷爷……有的说:“小蝌蚪在乌龟阿姨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时乌龟阿姨对他们的妈妈说以后要好好看着他们,不要再弄丢了。”等等,孩子们的这些创新想象闪耀着智慧和情感的火花。教师要抓住机遇要求学生们把所想到的内容画出来,这样学生的作品就推陈出新与众不同,避免了千人一面的想象。情感能激发学生灵感的产生,它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
(二)设置教学情境 激发想象
l、凭借美妙音乐催化想象
记得有位专家曾说过:“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通的。绘画可以由音乐来演奏。反之音乐也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它的魅力是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因而在美术教学中,如果能借助音乐这种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帮助绘画,将放飞学生的思绪,打开想象的闸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改沉闷、枯燥、单一的“教”与“学”活动。把音乐贯穿于教学始终。特别是教学难点重点处,通过音乐律动的点拨,使教学充满希望,活跃学生的思维”。如二年级(第三册)当中的《神气的大公鸡》这一课,与《美丽的大公鸡》(美丽的孔雀改编)这首歌相结合,音乐中有公鸡早晨打鸣的声音。有公鸡长得漂亮见到谁都要比一比的神气乐曲。学生们一听高兴了,跟着唱起来,有的还不自觉得在座位上表演。看到这让学生们带着头饰来表演。孩子们举着小手,都想上来表演这只既漂亮又神气的大公鸡。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使他们觉得自己表演的最好,让每位同学都边唱边表演。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这时候,把学生地这种状态引到教学中去。可以随机出示作业纸,说:“同学们,我们来把这只神气的大公鸡画下来,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画的公鸡最漂亮最神气?”孩子们满心欢喜,再把音乐中感受受到的心情和想表现的欲望在练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泄”。瞧!神气地大公鸡将头昂到了鸡背,嘴翘得与颈成一条直线。形态迥异,想象与众不同。这样,学生通过音乐绘画,很快掌握了大公鸡神气的这一主题与重点,丰富了绘画内容。
2、用文学作品激发想象
绘画与文字,同根孪生。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名著,都能给学生们一定的审美的想象,让文学语言表现的形象呈现于读者的空间中,让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在头脑中产生,达到再造想象的目的。如文学作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文中,就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各具特征的自然景物,从上而下、由远及近,勾勒出三组颇具美学韵味的画面,艺术的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立体美。学生由此展开联想,想象当时作者的心境,生活的环境及历史背景。这些都是帮助了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艺术创造。日记是作文训练的有的有效途径,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绘画日记用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对事物理解和感受,它融合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主观地、艺术化地反映现实生活,也较好地体现了绘画与文字的紧密联系。
(三)有效利用教学设备 激发想象
1、有效运用教具帮助想象
比嘉佑典先生在《创造性开发的心理与教育》一文中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开始总要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恰到好处的演示模型,引导学生跟据原有的形状进行想象。在上《汽车运输忙》这课,备课时我用纸做了一辆立体的卡车,还有一些画在图片上的很多西瓜、猪、羊、白菜等。教学时先出示“卡车”,同学们一见,就被精致漂亮的“卡车”吸引住,注意力非常集中,兴趣非常浓厚。见此情形,我就趁热打铁地说:“接下来大卡车要进行繁忙的工作了”。接着可以把做好的西瓜、白菜等依次模拟装上卡车,显示出卡车运输忙的样子,接下来让学生同答,“卡车为什么这么忙?”学生顿时说开了。有的说西瓜丰收了,有的说白菜丰收了,等等。说话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理解了“汽车运输忙”的意义,使教学上的难点变得浅显易懂。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启发想象
在“装饰图案”教学中可以运用显微技术。启发学生联想,得出显微镜下的各个细胞结构犹如装饰图案中点线面的构成,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变化、夸张、分解、重构等表现手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画出一张较有创意的抽象装饰画。在“图形创意”“肌理制作”课中,可以借用复印机和扫描仪,来获取自然界中一些原生物的肌理状态。如将卷心菜和洋葱从中切开,然后将它们的横切面复印或扫描,得到丰富的线性肌理;将猕猴桃从中切开,将横切面复印或扫描,得到点状肌理;将我们的手掌进行扫描,然后取得其中的局部进行放大,得到线面结合的肌理。这一肌理的制作方法、形式很多,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发挥想象,发现和寻找自然界中美的元素,并能运用到平时的美术创作之中。
(四)积累生活素材 促发灵感想象
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似的、飞越的联想。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画者许多时候为寻找一个不落俗套的画面,或为捕捉一个理想的审美意象,苦思冥想,而不能得。但在某种偶然的情况下,如思想高度集中,神经高度兴奋,想象高度活泼,所苦思索而求之不得的画面或意象,突然在内心涌现,于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情境,抛一个启发学生想象的基本元素的绣球,如善于把灵感用手绘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用最实用而方便的线在纸上自由作画,它可以是白描形式的,也可以是三维立体的,也可以是自己主观感受的,只要能表现出来自己的灵感,就是成功的开始。灵感的偶然获得,是以画者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为基础的”。丰富的审美经验、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是获得灵感的前提,而这些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想象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了人类一切,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在班级中、家庭里学生可能或多或少地接触一些报刊、杂志、画报等,但看过其中几篇便扔掉了,不懂得将其中的好素材予以收集、整理。教师可请学生自备一本“贴画册”,请他们将报刊、杂志中的好图片、文字予以剪贴、添画或临摹、创作,一者丰富创作素材,二者培养学生的构图、排版能力,于无形之中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自然而然,绝大多数学生乐意并主动去收集美术素材,尝试添画或临摹、创作,开拓思路并运用到课堂学习中指导儿童多欣赏同龄人的优秀美术作品。作为美术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指导捕捉生活中最富表现力的一瞬间,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我们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但最终还得同于生活。能用丰富的想象,靠自己的双手实践,用美术元素的各种材料,实现心中的理想,并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这才是我们美育的目的。
(五)帮助学生消除阻碍想象的心理因素 激发想象力
什么是成功呢?只要是创造性的回答了老师的提问,或者作业得到了优良,哪怕是微小的与众不同,都要把它视为成功的典范。例如:《神话人物脸部的造型》这一课。有个女生利用青菜的外型塑造了一个菜神的脸谱,尽管其他方面还很幼稚,但我在他们面前表扬了她的造型创作设计的独特,使她对自己的创造能力有了极大的信心。又有一个男生,没有带水彩笔,他急中生智用色纸剪贴的方法创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脸谱。老师抓住随机教育,剪贴的方法可以使脸谱更具有凹凸感,贴和挖可以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来美化脸谱。贴一点鸡毛,贴一点粘纸,使课堂教学气氛很活跃。让作业中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老师要给予学生改错的机会与时间。例如,学生提出:“老师我画错了”、“老师我再想画一次”或“老师我回家画好后给您,行吗?”这是学生取得成功而自己在努力的表现,应给予肯定。也是让学生再次认识学习目的,不断尝试的经历。锻炼自己创作能力的机会,是自主发展的一种表现。
(六)肯定学生作品 鼓励想象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从“图式期”向“写实期”转变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日趋成熟,初步的逻辑思维开始形成,观察能力增强,视觉感受力逐渐明确,理性占上风,写实倾向开始萌芽,对空间概念略有领会,对以前稚拙天真的表现手法开始不满。希望自己能画得更加逼真,而此时他们的理解思维能力要高于他们的实践绘画能力,因此绘画中形的问题成了孩子们的一个难点。他们经常是想得好,画不出,再用象征期表现手法表现(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表现对象)。他们有不愿意,为自己画不像而烦恼。长期这样就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变得胆小,不敢画自己想出来的,怕画得不像。这时不但要交给学生适合年龄性的造型方法和知识,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画,大胆动手做。并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以丰富学生的表现手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要引导学生逐步加深作品的寓意。不要老在“像”或“不像”中兜圈子。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并启发他们那些新颖、独特、富有个性和有情趣的想法,对他们加以肯定,鼓励促其发展,使其想法变成更形象、更完善的画面。孩子们的作业有时真是看后忍不住要大笑。然而,作为教师,你在“付之一笑”的同时,是否能正确地对待这些微乎其微的杰作,它可是学生狡尽脑汁的精心构思,是学生超常的发挥,或许你会从中得到一种新的讯息。教师如何能摒弃陈旧固定的观点,从发展的眼光出发一分为二,必会有新的收获,小学时期是绘画创作这棵幼芽最需要保护管理的时期。稍有疏忽就会挫伤或抑制儿童的创作热情。
(七)欣赏学习成果 激励想象
当学生完成作业以后,我让孩子们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及其作画的依据。目的是要把学生画在画面上的内容用语言文字清晰明确地表述出来。在说的同时,学生可以自主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借鉴别人。也可抓住瞬间迸发的火花进行分析理解再组合,形成崭新的画面。比如在一年级的一次《向日葵》想象画中,我让学生们先尝试着画向日葵,画完后,问学生:“你画得向日葵像什么?”回答很多,像太阳,像有花边的帽子,像球,像花朵,像一扇扇窗户,像脸,像……在教师适当点拨指导下,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奇特的想法画下来,为我所用,充实自己的画面,优化画面。“说画”时,让一位平时认为绘画水平一般的学生,请他“说画”。果然,效果不同以往,这位学生说“向日葵像太阳,笑眯眯地放着光,其它向日葵在阳光下,觉得身上暖暖地,舒服极了。都高兴地唱着歌跳着舞。”通过“说画”即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想象思维,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深入理解学生的作品,及时发现孩子们创新意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想象。
(八)延伸课外校外 拓展想象
想象力作为一种思维能力,他不受实际与空间的限制,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师关于拓展课外这个想象力发展的大舞台。灵活,多变地指导学生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课堂内用形式多样的游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喜爱游戏,这是小孩的天性。在课外也可采用,特别是课外学习有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思考,能较好的提高他们的想象思维。在课外的延伸过程中,可以举行定月的《未来的~》、《想象联手画展》等其它活动。学生可以把每月当中认为想的最好的作业与作品交上来,在校门口的宣传窗中展出,当他们的作业被展出时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励学生再想象。
凡高曾说:“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能够使我们得以创造一种升华了的自然”。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也有精辟的描述:“我是依我所想来画的,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好这一点,作为教师关键是应该想法设法点燃儿童心灵的火把,通过挖掘、诱导、启发,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在广阔的艺术天空中翱翔。
丰富的想象力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爱因斯坦的这一名言,一直激励着世人创新奋进。美术教育也不例外。本文由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从亲近生活,激发创作欲望,突破定势,扩展思维空间,正确评价,注重过程,享受成功喜悦等几块论述,给孩子展开想象翅膀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术、想象力、创造欲望、思维空间、成功体验
一、尊重、了解学生自身心理、生理发展
少年儿童,他们的头脑中充满着丰富的想象,然而这种想象往往不现实,幼稚可笑。学龄初期的孩子刚刚从略图期过渡到概念写实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很低,往往以个性形象思维来补充观察认识的不足。表现在作品上则带有概括性,往往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代替视觉的感受。比如学龄前儿童画一辆车,他知道车身近似方形,车轮是圆形。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嘴,在圆形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三年级以后,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加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他们经常由于想的多,为制作不出来而苦恼。他们开始注意画面的空间感和教师讲授的透视知识,开始注重物体的结构。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经常拿自己的作业和成年人的作品比,产生畏难情绪。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跟不上知识,手跟不上眼睛,所以他们的表现欲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体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作品的自我评价,外部比较与评价开始重视,不积极的评价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因此,从整体看来,这个阶段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应做好这一阶段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亲近生活,激发创作欲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想象都源于生活,新《课标》也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绘画的想象力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社会大环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作欲望。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方面感受、全身心去体会、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用眼、耳、手、心来体会和领悟,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一)用眼观察,寻找灵感。
引导学生善于用眼观察。学会用“三只眼”看世界。第一只眼睛去看书本,从书中吸取营养。多看美术类书籍以及中外名著、古今诗词等。第二只眼睛看自然,以自然为师,看风景、看色彩等。带他们欣赏日出日落、春暖花开、夏日荷塘、鸟兽鱼虫的美景,感受“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 的优美意境。其次,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人类文明的艺术美。第三只眼睛观察社会,到社会中寻找画材,产生灵感,积累美术形象,丰富想象力。带孩子欣赏具有传统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如闹元宵、赛龙舟、木偶戏、迎娶新娘,以及绚丽多姿、风情万种的民趣乡情等,在民间艺术的熏陶中联想出许多往事传说,产生创造的欲望。
(二)用耳倾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美术活动中,我经常采用美术活动与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听音作画,把绘画与音乐、散文、故事、诗歌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听觉,根据听到的引起联想和想象,启动孩子想象的翅膀,将音转化成形,启发学生想象。如画《树叶贴画》时,可放轻音乐《秋日私语》,画小鸟时可放唢呐曲《百鸟朝凤》;有一次在欣赏《四小天鹅舞曲》时,孩子们忍不住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活泼欢快的表演各种优美舞姿,好像自己也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孩子们笔下的天鹅也千姿百态翩翩起舞于画纸上。放配乐的童话故事,让学生根据寓言来画插图、创造童话人物形象;听新闻、广播、人们的谈话等来丰富想象,进行创作。
(三)动手搜集、扩展想象力。
引导学生平日多搜集、整理、积累资料、发展学生们的想象力。如搜集精美图片、整理邮票、烟标、酒标、火花、卡通画、甚至树根、石头等。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学生创作资料。也可让学生采集动、植物标本,如用树叶进行贴画、捕捉蝴蝶做标本,创作“会飞的花朵”等。
(四)用身心感受,提高想象水平。
以活动促想象,如:家务劳动、校内外劳动、体育锻炼、文艺演出、假期旅游等。让学生从各类途径中获得丰富的形象认识,积累绘画素材,从而丰富想象力,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突破定势,扩展思维空间。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传统的模仿画限制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让孩子失去自我,思维产生定势,阻碍着学生的发展,这是与新《新课程标准》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在绘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超越常理,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突破单
一、僵化的定向思维模式。例如:孩子们在画云朵时总是给它涂上白色,教师可针对这一情况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晴天的云是什么颜色的?”“快下雨时云是什么颜色的?”“太阳照在云身上时会有什么颜色?”当孩子们笔下的云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时,教师进一步启发:“云只有一种形状吗?它和风儿游戏时会变成什么呢?”这时我又鼓励孩子画出和别人不同的形象,这样孩子们纸上的云已是五彩斑斓、千姿百态、活灵活现了。在绘画过程中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的同时,老师自身也应甩掉包袱,打破传统的教师范画的“权威性”,鼓励孩子不断创新,超越老师,超越自我。
四、正确评价儿童画,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美术教育观转变,追求成功体验。
曾有一位贵妇对法国大画家马蒂斯所画的一个女人提出质疑,认为画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幅画。”贵妇认为画得真实才好,而马蒂斯却一语道出了绘画的真谛。在一年级美术课《小雨沙沙》的课堂习作中,我发现一名学生在画面的一片云中画了一颗太阳,当时觉得很奇怪,便问“其他同学在画面中都看不到太阳,你的画面中怎么下着雨还看到太阳?”她自信地说:“不是没有了太阳,而是太阳躲在云里啦!”我非常高兴地表扬了这名学生,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学习她作画时的爱想象的好习惯。事后我想,这难道不是创造吗?对于孩子,教育界的一贯态度是坚持正面引导,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因此,评价应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另一方面,画画本身就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除了本身外,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可以发展诸多非智力因素,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等等。因此,画必有得,只是有得此与得彼的差异,有得多与得少的区别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评价也应是积极的。“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得一点也不像,真难看!”只拿像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好坏的标准,只能伤透孩子的心,让他再也不敢大胆作画了。儿童画表现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孩子则凭着想象。新《课标》提出,“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我认为评价学生绘画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它,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给孩子前进的力量,推进他的创造性活动。其次,要寻找发现学生画中独特的想象力,每一幅作品都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力存在,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应鼓励孩子以说画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作品,共同挖掘作品的独特魅力,例如孩子们的画有内容想象、色彩想象、形象想象,而且联想方式也不同。如在画小鸟时联想到鸟的一家,画鱼时联想到海底世界,还有科学幻想,奇思妙想,如海底怪鱼长出翅膀飞上蓝天,恐龙复活称霸地球,汽车能上天入地等等。我们应从这些想象入手,抓住点滴不同,给予特别的鼓励和赞叹。我们还要为孩子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美术教学任重道远,我们只有在懂得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充分了解儿童的成长特征的基础上,伴随着新的课改之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小学美术教育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提高。
“世界有多大,学生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学生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让我们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地翱翔在广阔的天地间。那么,美术教育才会迎来红紫烂漫的春天。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一、指导思想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感受、体验和游戏性,让学生看、画、做、玩融为一体,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活动的兴趣,产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只有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是发掘、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基础。想改变过去”“临摹—写生—创作”等学习绘画技法的教学思路,要通过大量感性的美术实践活动,通过音乐、童话、寓言、诗等文学作品启发想象,并利用科学想象力、科幻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研究目的、任务: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欣赏美术佳作,结合作品分析,评价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简单的色彩、图案、手工等,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他们动手、动脑习惯。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为培养学生想象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研究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观察习惯,激发学生想象力。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周围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实施措施。
1、学习领会课标精神,认真吃透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研究计划。
2、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理伦和实践相结合。
3、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象能力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作品。
4、教师要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5、在研究活动过程,教师应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
6、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鼓励学生的创造力。
7、通过有兴趣的儿歌、游戏、故事等使儿童增长知识,激起儿童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8、开展课题活动,开优质示范课《魔幻的颜色》《渐变图案》让学生初步认识色彩中的三原色、三间色。让学生掌握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为色彩图案的想象研究打下基础。
9、邀请美术组相关教师上课、评课,对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进行反馈,交流,积累经验,努力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10、期末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评,通过作品评价检验研究效果,进一步激励学生展开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11、期末进行实验阶段总结,写教学心得与论文、汇编优秀作品、竞赛成果等。
四、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的方法、方式问题。
2、教师的“施”与学生的“受”要步调一致,师生关系融洽是研究是否成功的关键。
3、教学内容要与周围生活密切相联,是学生熟悉能接受的。
4、学生的作画工具,材料如纸长、调色盒、笔等应准备充足。
5、课堂纪律,同学、老师间互动问题。
6、安全、卫生问题等。
五、研究活动具体安排:
九月份:
1、认真做好研究活动前期工作,制订学习计划。
2、整理课题研究所需材料,按制定好的方案实施课题。
3、进行理论学习,做好学习记录写学习心得。
十月份:
1、进行理论学习,研究成员定期学习、交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2、对课堂教学设计与课题研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举办课题沙龙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理论学习,及时撰写教学反思。
2、学生作品展评活动。
3、开优质示范课,根据研究主题上好研究课。十二月份: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讨论。
2、接受听课、评课,并及时研讨、汇报阶段成果。
3、举办庆元旦书画展,对优秀的学生作品作评价,并汇编。一月份 :
1、做好期末课题阶段性小结、汇总学习心得。
2、汇总有关材料并收集装订。
3、展示研究成果。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计划
(二)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教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本学期的研究侧重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习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以下计划:
二、研究活动制度
定于每周四、周五的晚上为课研组教研时间,组长应定好研究活动的内容,并做好研究活动的登记记录,做好总结分析。
三、研究活动的措施
我们此次开展的课题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是通过大量感性的美术实践活动,强调形体的感受和概括、色彩的辨次和归纳,空间的理解与想象,形象的记忆与衍化、情感的表现与传达等等,结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方法以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来实施的,在进行专题研究时要做到:
(1)目的要明确。有目的、有计划是为了防止课题研究活动流于形式,内容过于空洞、盲目,它是保证课题研究活动能够扎实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
(2)要有针对性:本课题研究活动要有针对性,研究的问题要中心突出,不走过场。
(3)要注意效果:在课题研究专题活动中,要注意研究的内容能结合教学实际,找准本专题所要研究的重点所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争取得到最好的活动效果。
(4)研究要坚持有一定理论内涵。开展专题研究,要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对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必须要积累经验,认真学习,运用一定的理论依据,才能提高研究的水平。
(5)必须关注研究成果。在开展专题研究中,要坚持不懈,持之以衡,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段总结、反思,不段前进,以期最后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6)发挥互助作用: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以老带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定时交流反馈,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努力提高研究水平效率,争取研究活动最终能有理想的成果。(7)认真按照计划方案进行课堂实践,开优质示范课。(8)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汇集、积累成果。
(9)期末教师要收集材料,做好阶段总结,展现研究成果。
三、研究活动具体安排:
第1—4周:组织小组明确研究的目的,探讨研究的意义,研讨课题
活动的措施。
第5—6周:由课题组组长分配落实小组内成员的活动任务,并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
第7—10周:课题成员进入实质性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小组人员进
行听课、评课、研讨,做好活动笔记,写阶段性心得体会等。活动期间,小组人员必须要上网查阅参考资料,并及时反馈讨论。
第11—12周: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讨论,及时反思。
第13—17周:课题组成员接受听课、评课,并及时研讨论,汇报阶
段成果。
第18—19周:参加课题组探讨汇报会,进行理论学习,写心得体会,进行本学期工作的总结,整理本学期研究资料成果。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计划
(三)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美术课题的研究活动要以“研究”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思想为指导,即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体现学生自学学习与信息技术”两个基本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研究的实践性与开放性。通过美术学科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本学科的自学方法,养成终身学习想象的习惯,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模式。
二、课题研究目的
小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比较浅显,而发展想象力,会促进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才能,使他们能释放原创天性,创造绘画欲望。目前,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因此,对小学生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欣赏美术佳作,结合作品分析、评价,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学习简单的色彩、图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大自然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方式。(1)观察生活可以想象。(2)内容情节可以想象。(3)物体形象可以想象。(4)图案可以想象。(5)色彩也可以想象。
2、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联想的方法。
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要点。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和措施安排:
九月份
1、制定课题小组成员个人计划。
2、做好期初学习工作,课题组成员学习《美术新课程内容》。十月份:
1、组织学习跟课题有关的先进理论。
2、参加校课题研究的听课、评课。十一月份
1、参加课题组理论学习。
2、按时完成课题活动安排的工作。
3、对课题活动做阶段总结。十二月份:
1、小组学习、讨论课题活动的情况。
2、组织课题小组听课、评课,进行反馈、小结,一月份
1、整理个人课题研究资料。
2、写本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3、写心得体会。
4、课题组成员集中汇总,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计划
(四)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规定,赋予了美术课程的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认中认识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的指导,以多种教学形式,开展课内外有益于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懂得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发挥想象并把它灵活地运用到美化环境和日常生活中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课题实施之初,我们将积极对校园及校外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考察、开发,并通过关于水粉、水彩等绘画颜料的实践、运用与研究,系统地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直观的条件。
三、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学习,小学生已经能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能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去表现生活中美的一面,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本学期将进一步教会他们运用水粉、水彩等色彩颜料,通过实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色彩可以想象,培养他们色彩想象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及安排
1、通过作品欣赏激发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分析,创设情景,这样能充分
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头脑中产生的丰富的意象,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生活经验少,阅历有限,知识面也不广,脑中的基础的图象信息少,限制了想象思维的拓展面。而想象和创新必须有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生活阅历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充实学生的图像信息,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的感性思维得以发散,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3、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特别强调学生在写生中观察要细致,并通过体验生活等方式来丰富他们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不断积累有关写实方面的知识,获取清晰和有富有记忆的想象,以增加想象的储备。
4、通过图画创作,训练想象力。
英国画家雷诺兹认为,艺术仅仅关系着头脑的两种功用,即想象力和感受力,儿童的精神世界远比我们想象得丰富。他们常常用想象代替思维,把幻想现时交织在一起。在教学中,我们不要不切实际地要求小学生注意人物、动物造型准确和真实性,只要他们在结构比例上反映出空间的关系,透视表现大致反映出空间关系就可以,色彩上只要清晰、明朗,不要过多地加以限制,允许他们的想象,自由发挥。
5、组织学生去户外写生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强对学生作品的辅导,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创设良好的美术氛围。
6、定期对学生的作品展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绘画水平。
7、请进修校及本校老师听课、评课,共同督促完成,并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8、期末做好阶段性总结。
9、将前期的计划、反思、论文及活动开展的图片收集整理为结题收集资料,完善课题工作。
10、根据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研究活动要渗透课题精神。
11、形成总结性成果:活动实录、学生作品、专题总结、研究论文。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右玉县城关完小教师 马晓娇
小学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艺术课程。人们通常会将小学美术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即从不会画到会画、从画得不像到画得像的过程,习惯了以“像不像”来评价学生的画作,却忽略了其身心发展与认知事物的关系;而美术教师和家长也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临摹作品,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其实这样理解是简单而片面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画匠”,而永远成不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我一直思考并实践的课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下简析:
一、深入生活引导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深入学生的生活来引导学生想象。任何想象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不存在与生活无关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当然,想象是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的,并非是现实的简单机械的翻版。所以,美术教师万不可以“像不像”来简单评价学生的画作,那样会使学生都向“像”靠拢而让作品失去想象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让学生改变思路,同时肯定其想象力,以防止其形成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二、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来激发他们的想象。纵观凡高、毕加索、米罗、莫奈等大师的绘画作品,无不充满个性、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这些经典作品很多都值得永远学习、借鉴和观摩。通过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三、聆听音乐激发想象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没有一种艺术能像音乐那样迅速地激起人的情感,并使人随着优美旋律进入浩渺的想象空间。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和触动人们的心灵,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可以辅助教学。具体到美术教学中,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的音乐资料,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名画,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带领我们体会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抽象绘画大师康定斯基曾说过:“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的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应。”艺术的发展需要创新,各类艺术之间从来就密切联系,彼此影响。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点敲开学生脑中的想象之门。
旧式教学中在传授一些知识时往往过于生僻,过于复杂,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音乐能打开学生广阔的想像空间,学生易于接受,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并不是一味地活跃课堂气氛,更关键的是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更能够让学生在美术课学习中带上更多的主观色彩。通过听觉器官我们可以体验到节奏美,意境美。而这种情绪教师要鼓励学生用画面表达出来。例如:在《各种各样的线》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去感受不同种类的线,首先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如:一段节奏较慢低音萨克斯、一段节奏舒缓轻柔的轻音乐、一段节奏强烈的摇滚音乐。问问学生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线?如:直线延伸、曲线弯曲、折线跳动。使学生先从听觉上感受线条,再从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中感受线的美妙与神奇。如在讲授色彩知识课中,先让学生们欣赏热情欢快的乐曲,接着出示用红色、橙色完成的色彩抽象绘画。再放一段悠扬的笛声,接着出示蓝色绘画作品。再播放低沉、灰暗的大提琴音乐,接着出示用灰色、黑色完成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绘画与音乐具有的共性,围绕着色彩的领域展开观察、联想和创作。
四、使用不同的创作材料激发想象
有很多人认为美术课即画画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拿起笔来勾勾线、涂涂色,重复的复制,学生创新的火花时常遭遏制。不变的绘画材料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没了绘画的热情,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个性化表现手法完成作业呢?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如:油画棒、色卡纸、纸贴画、泥塑等,不同的材料表现出来的效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废旧挂历、纸盒、吹塑纸塑料泡末、彩纸、橡皮泥、牙签、一次性纸杯„„甚至更多老师都未想到的材料来进行创新。尽量鼓励学生经常变换使用绘画工具或一幅画中运用多种工具结合着画。并且作好这些新型材料技法的演示,为学生绘制时提供材料和工具上的选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尽量寻找新题材、新的作画工具和材料、新的构思、新的表现方法。经常变换不同的纸质和工具,让学生表现不同的肌理,不同形式感的画面效果。还应该经常启发学生求异,用不同手法作画,如:剪、贴、画、捏、涂、吹、印、揉、擦、刻、刮、组合等多种表现方法。比如:在讲房子的造型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合子、彩纸等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房子造型,老师在讲解色彩知识时可融入实验游戏,在加水的杯里调入颜料,然后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变化。例如:教三原色、三间色。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语言,学生们是很难接受的。如果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色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色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使用不同的创作材料,这种个性化的表现手法使美术课不再是重复的复制,铅笔、水彩笔、水粉、油画棒、剪纸、黏土、废旧物品等多样化材料撞击出创新的火花。
五、教学方法综合运激发想象
比如:在讲色彩和季节的关系时,单由教师来讲授各个季节的色彩多么漂亮,显然很单调。但如果在教学导入时,教师请同学们说一些包含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自然就导入了新课,并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色块来表达对各个季节的感受。诗画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季节的美景。接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动态地呈现出优美的景色和各个季节人物的各种活动,再配以描写四季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的多样而丰富的外部刺激中创设教学情景,展开他们的想象。
此外在这样的美术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们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介绍其他同学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学生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2.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图像资料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想象,我们利用多媒体的立体声像效果,可以为学生们营造一种充满故事情节、身临其境的氛围,以激起学生们对所学的内容的强烈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表现《海底世界》的时候,运用电脑制作的动态的各式各样的海底动物在水里遨游,自由嬉戏,同时配上活泼欢快的音乐,学生们感受到大海就似乎在他们身边。使学生在再次感受美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3.还要丰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想象的基础是经验,没有经验,想象就寸步难行,而经验的取得应从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入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出发,使之不断地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不断地进行思维、想象的创新,才能创作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使他们头脑中有更多的事物形象,这是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学生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的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经常有计划有目地的带他们观察自然环境,参观博物馆、植物园、科技城,参观过程中还要启发他们识别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观察它们的共同点与差别点,以加强他们对事物形象的清晰度,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同时在头脑中贮存大量形象,把这些形象的某些特点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学生可以把平时观察的印象储存起来,为美术创造活动积累素材。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正确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而不是把我们成人眼中观察到的东西,强加到他们身上,要求他们表现出我们成人眼中的世界。
美术教学任重道远,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立足本职,认真研究与探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篇:小学美术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总结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阶段性总结
本学期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小学一年级六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他班级的学生作为参考班级实施了研究方案。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团结协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
1、在课题实施之初,我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以理论指导实践,融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美术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跃升。
2、为了保证课题质和量的完整。我到处收集有关课题的材料,让课题框架完整、充分。
3、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培养教师课程资源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探究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动手、动眼、动脑,让学生想象力的理论在结合实践中充分发挥。
5、通过作业展析,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研究成果检测、反思、补充。
6、在研究活动中开展美术优质公开课。我邀请美术组负责人和课题有关的老师听课、评课。在《童话城堡》这节课上我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愿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出来后再根据故事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城堡,即培养他们动脑、动口的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讲故事编故事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上《
7、通过课堂实践,学生认识了物体可以想象。
8、通过开课、评课,及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小结。
二、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反思
1、想象和创新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生活阅历为基础。研究发现小学生生活经验少,知识面不够宽广,大脑做的基础信息少,限制了学生想像思维的拓展面。教师在研究过程充分利用和挖掘了身边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各种事物,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为想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 坚实的物质基础。
2、由于初次开展研究工作经验有限,我们只有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向有经验的前辈老师学习,请他听课、评课,并认真参考、学习先进和典型的案例,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
3、对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作品的辅导,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并定期展出学生作品,创设良好的美术氛围。
4、课题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5、初次探索研究不够大胆,必须坚定信心加快落实实验措施,努力完成研究任务。
三、下学期工作要点
1、继读研究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2、继续研究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3、录制几节示范课题。
4、继续学习有利于课题研究的教育理论。
5、交流研究活动经验、作阶段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