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课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2:0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美术课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美术课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第一篇:在美术课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如何在美术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基于平时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想象力是儿童绘画固不可少的属性,更是儿童画创作的重要成分。想象力源于见多识广,对周围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印象积累越多,就越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当然,培养想象能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创设条件,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学生入情入景,才能让他们插上美丽的翅膀,翱翔在想象的广阔天空里。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自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在尊重学生主观想法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想象的源泉才不会枯竭和泯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小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宝藏埋没于地底。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讲故事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如果能够将教学内容融人故事中,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投入,如在上《可爱的鸟》这一课时.我先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小鸟的生活习性,以激发兴趣和启发想:“这一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因为鸟儿们要在这里举行竞技大赛呢!它们都看望将自己最拿手的技艺展示出来。夜莺的歌声最嘹亮了,所以它表演唱歌;燕子造的窝最坚固,它给大家表演造窝;啄木马是大树的好朋友,专给大树治病,它表演的是给大树捉虫。还有麻雀、喜鹊--它们都给大家表演各自最拿手的......”“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喜欢小鸟吗,(生:喜欢),那我们一起来学画可爱的小鸟好吗?”(师示范画)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动态,学生掌握了鸟的基本画法后,我启发学生:“你们看课本中小朋友画的小鸟巧玲珑多生动有趣,他们有的画„„有的画„„,同学们,你们准备画鸟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一个个认真地思考起来,有的说:”我画小鸟造窝!”有的说:“我画小鸟在唱歌”’、“我画鸟妈妈给小小鸟喂食!”、“我画鸟儿在找吃的!”、我画.....他们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惟恐老师不叫自己。开始作画了,小朋友有的边画边手舞足蹈,有的在笑着自言自语,有的却表情严肃地画„„他们都沉醉在自己想象的天地里。

二、拟人化的表现也能发展想象力

小学生喜欢让静止的物体赋予生命,画的房子会飞,树会说话,这种拟人化的观察和表现,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我的太阳》一课中,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太阳,使他们体会到画画的快乐。在画的过程中了解到太阳是由基本形--圆形和四周的光芒组成的。自由画完后观察讨论谁画的太阳最有趣,最美?为什么?从各个角度去想想太阳的变化,说出各自与众不同的想法。问:“大家想一想圆形能画什么人的脸?以拟人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说:“太阳像公公,笑眯眯的。” 有的学生说:“太阳像小丑。”有的学生说:“太阳像爸爸或是妈妈。”又问:“太阳光芒用直线画以外,还可用什么来代替?用四季变化来看,春天的太阳光芒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树叶,花环。”有的学生说生:“像一串水果,糖葫芦。”问:“早晨,中午,晚上的太阳又像什么?”再问:“除此外可以用点,线,面或其它图案的形式来表现太阳。” 师生一边讨论,我一边适当示范,对学生有一定帮助。教师通过启发谈话,让学生联想,想象出太阳的不同形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及观点,予以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促使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可通过以下绘画形式来完成:

1、添画,教师可以提供不完整的图画,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充添加使其更具意义,表现出答案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达到培养兴趣、发展想象力目的。

2、续画,教师先开个头,让学生接着画下去,这不仅是形象构图的一种继续,而且是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同样能促使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对小学生来说主要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进行续画。这种一个线头、多种结局手法,无疑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命题画,让学生想象力得以充分发展,学生不再“教师画什么,我也画什么”,“教师怎么画,我也怎么画”地“依样画葫芦”,而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拥有独特见解为豪。实践证明:儿童命题画可以启迪智慧提高创造力,是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的思维过程。在指导作画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个性化较强的作品,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形式加以表现:如个别学生线条感较强的作业,可以运用重彩线描的形式表现;个别学生色块感强的作业可以运用色块关系进行描绘,从而增强儿童绘画作品的艺术渗透力。整个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素质化美术教育的要求。通过儿童命题画创作教学,能够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更加心灵手巧、勇于想象、敢于创造。

三、借助范围引发学生的践想

在上《水中的鱼》这课时,我先出示一般的鱼的范围.并教学生掌握画法,学生创作时,在画好这些鱼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由这些一般的联想到特别的鱼:你还见过哪些漂亮的鱼,能将它画出来吗?再就是启发学生设计些生动有趣的情节:水中的鱼会有哪些有趣举动(跳水,嬉戏?追逐?„„发)?我们将它画出来是不是整幅画更加好看?最后是启发学声添加环境:水中还有哪些其它生物(筒单添加)?这样,由范围联想到其它形象,再由这些形象联想到一些有趣的情节及其环境,层层深入,不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定的画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思维,启发了想象。

四、以猜谜的方式启发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以猜谜的形式引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如在教画水果香蕉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要画一种水果,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黄全衣,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儿十弟排一起,又象钉耙又象瓜。话音刚落,已有不少学生争着说::“是香蕉”,由于这则谜语已形象地描述了香蕉的样子,再经过教师的范画,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香蕉的画法。

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数学是抽象枯燥的,若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讲,建立空间观念是较难的,必须借助于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才能进行。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六、创编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奇思怪想的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在素描教学中作了大胆尝试:将素描枯燥无味的比例通过想象,改编成相关离奇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情节中所产生的某些结果出发,一步步地推想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或必备的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

七、借助音乐及儿歌、童话、寓言、诗等文学作品启发想象

1、用音乐形象激发想象

音乐与绘画被称之为姊妹艺术,它们同出一源,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和抒情性,因而使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歌曲旋律,让学生在音乐形象的感受中,塑造美术形象。通过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热情欢快的民族音乐《金蛇狂舞》、深沉悲壮的交响乐《命运》、幽雅飘渺的《小夜曲》、疯狂激烈的霹雳舞曲等,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欣赏,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之中。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对每个音乐作品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最后,要求学生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用抽象的点、线、面、色彩来表达对该音乐的感受和联想。这样学生往往能创造出千姿百态、名具特色的画面。

唱(读)着一些写景状物的歌词或其它文学作品,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这些作品所描述的情景。如儿歌《春》,就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白花开放的热闹景象;‘春天到,小鸟叫,草地青青穿绿袄;杨柳枝条随风飘,桃花李花开得好;小蜜蜂,嗡嗡叫,采集花粉把蜜造,”好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画面[又如古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扛掌拨清波”生动形象地描述-J‘鹅的外貌、牛活习性,有声有色,使人读了眼前不觉浮现出‘幅色彩鲜明的白鹅戏水图。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相关的音乐或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屉开想象。

2、用文学作品激发想象

绘画与文字,同根孪生。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名著,都能给学生一定的审美想象,让文学语言表现的形象呈现于读者想象的空间中,让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在头脑中产生,达到再造想象的目的。如文学作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文中,就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各具特征的九种自然景物,从上而下、由远及近,勾勒出三组颇具美学韵味的画面,艺术的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立体美。学生由此展天联想,想象当时作者的心境、生活的环境及历史背景。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艺术创造。

日记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绘画日记用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对事物理解和感受,它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主观地、艺术化地反映现实生活,也较好地体现了绘画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八、利用“虚幻想象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虚幻想象画的题材很多:如《未来城》、《海底漫游》、《游太空》、《梦》等,这类教学最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这类想象画中,可以打破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让学生自由想象,随意表现,任意组合,刨作出独特、离奇的新形象。可以创作成人到外星球生活、飞走路、遥控干活。植物、动物可以象人一样会说话、有生活、有情感。在想象中一切界限都消失了,一切都有可能性,现实生活的经验,逻辑思维的规律、时空的限制、上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等等,一切都不存在了。幻觉、梦境、神话。传奇、现实、理想在这里都融为一体,使想象获得了无限的自由性和广阔的驰聘天地。

九、积累生活素材促发灵感想象

所谓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的联想。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画者许多时候为寻找一个不落俗套的画面,或为捕捉一个理想的审美意象,苦思冥想,或苦心搜索而不能得。但在某种偶然的情况下,或在某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下,如思想高度集中,神经高度兴奋,想象高度活跃,他所苦心思索而求之不得的画面或意象,突然在内心涌现,于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灵感的偶然获得,是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为基础的。丰富的审美经验、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是获得灵感的前提,而这些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了人类一切,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指导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一瞬间,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去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

凡高曾说:“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只有它能够使我们得以创造一种升华了的自然。”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也有精辟的描述:“当我们观察自然时,画面通过我们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出来。”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通过挖掘、诱导、启发,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在广阔的艺术天空中翱翔。

如何在美术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学校:福清市城关小学 组别:

美术组

教师:

汤山清

时间:2011年05月

第二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文科教研组:郝丽霞

一、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想象力的要求

著名的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这句话说明了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总目标”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1--2 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 年级)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想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 年级)要求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部分亦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还阐明了写作教学的重要策略是“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二、培育学生的想象力的要求反映了写作与想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什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及增强其实践能力的需要。其次是当前社会上批评学生作文的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面,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造想象力。而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

想象与写作犹如树与根、水与源之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象,是一种艺术的思维能力,生活中看来平淡无奇的面貌会因想象而充满了绚丽的色彩,事物的看来千篇一律的形状会因为想象而显得变幻莫测,缺乏想象的大脑,是干涸的大脑,没有想象的写作,是枯涩的作品。

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想象力的重要策略

(一)从表象导入

表象是想象的原料,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有各种贵金属作为原料一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导引学生从丰富的表象入手,指引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如据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想象,在黑板上画一滴水,让学生据“水滴”展开想象,圆钮扣、球、物体向下坠的形态„„皆可成为描写对象;此外,还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启发大胆想象。如爱好美术的同学,可让他们围绕色彩、几何图形等进行想象;爱好音乐的同学,可让他们听琴声、虫声、风声、水声„„展开想象。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变求同思维为发散思维,学生就能触类旁通。要丰富表象,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儿童需要观察,犹如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一样,因为儿童靠观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观察为儿童的思维、想象活动积累了表象,有许多创造发明就是在实际观察中,从某一现象中得到原型启发而成功的,如锯的发明,飞机的制造„„所以,通过观察存储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在观察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获得丰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该典型表象。其次是增加阅读量。阅读总是伴随着思维和情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情绪跌宕,感情起伏,用情表达所感,用“我手写我心”。再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各种实践操作,促使他们手、眼、口、鼻、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

(二)、从情感激发

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因而也就熔炼不出优质的合金。可以这么说:生活中积累的表象是干柴,习作者的激情是火种。丰富的原始表象只有在激情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巨大的变化,才能发出光和热。激情触发想象,而且又渗透于想象过程之中。习作时,只要让学生“情动于中”,思维的火花就如打开“藩多拉的魔盒”一样迸发。试想鲁迅先生如果没有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怎能有警世名篇《阿 Q 正传》的问世;唐代诗圣杜甫如果没有对平民百姓的关爱之情,就不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概叹。

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制约,写作缺乏激情,当然写不出有创意,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的作文。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着力培养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感情,一定要让学生移情入境,“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习作中选取那些使之“动情”的材料来写,如真情流露的《我想 ____ 》、《第一次 _____ 》、《 _____ 我想对你说》等文题;表现友情的《我的好伙伴》、《ⅹⅹ我佩服你》;激发好奇心的《月球上的地球村》、《森林历险记》„„让他们写自己最爱的人,记最动情的事,想最有神秘感的时空,引发学生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觉得不吐不快,让他们真正体味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的快乐。在情感的支配下,大胆想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绪驰骋千里,下笔如有神助,文章就能一气呵成。

(三)、从题材引发

想象力的培养,要以理性为指导,受理性的制约。不同的题材,就有不同的想象,因而,习作时,要教育学生想象要有目的性,要根据自己的目的控制想象的方向,避免漫无目的地放野马,亦不能人云亦云,想象要有独创性、变通性和流畅性。

创造型的想象作文如《沙漠历险记》、《如果我在野外迷了路》、《多功能书包》等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想象,想象出来的新形象要有理有据,不能凭空捏造。而童话体的作文则要求学生重“神”而不重“形”,也就是说,不侧重于外在的形象轮廓,而在于内在的精神韵致,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甚至“幻想”“异想天开”的东西也可以随意写,如苹果是黑色的,人类可以与动植物对话等。超越时空的作文题材,如《 2008 的我》、《 100 年后的今天》等文体训练,让学生借助想象提前进入未来的世界,展望美好前程,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在想象的领域里,时空的距离不在存在,想象力丰富的人,可以灵活地再组不同时空中的表象,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培养这种想象力,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对现实程序的超越与扬弃,逐步打破时空的局限,超越时空,畅想未来。

(四)、从评价激励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所以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虑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情况,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对有创意的想象都应予鼓励。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十分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成年人如此,学生亦是。当得到教师的表扬和激励时,学生内心会充满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得到的表扬越多,成功体验越多,学生越容易增强自信心,习作评价时成绩好的学生要多鼓励,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成绩差的学生,更应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而对于意想不到的想象,猜想错了或不完全,教师应给予肯定、赞美,加以引导,绝不能以讽刺、挖苦等手法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要善用赏识来鼓励学生,不断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春寒。积极的评价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释放学生的心灵,增强自信心。

鲁迅先生常说:孩子是可以佩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给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总之,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解放学生的手脚、头脑,善于引导开发,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主探究,才能在习作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习作教学取得量与质的飞跃。

第三篇: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题目: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单位:漳平附 小 作者:罗语心

联系电话:*** 字数:3220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常说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但是,越向高年段前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却每况愈下,除了无法一蹴而就的教育体制外,美术学科也没有发挥它该有的功能。美育在这一程度上是起了很大的先导性作用的。因为在美术课堂上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的创造力。美术老师是打开这扇门的媒介。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小王子》中,小王子和飞行员见面时,让飞行员画的那只羊,就是对儿童思维的诠释,有趣,敢思,创造。

那么,应该要从哪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首先,观察与感性。少儿一进入艺术殿堂就必须培养其敏锐的感觉,用眼睛去观察与测量。无论是构图还是比例都只能凭自己的感官,绝不允许观察时用工具在实物上量,表现时又用尺在纸上量。否则,我们将犯下大错,促使学生走入歧途。例如教孩子们画树叶或者粉笔盒时,其椭圆形的宽扁程度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比例都必须先用眼睛去观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目测,在画面上表现也只是能凭感觉去指挥手。从前,每当我新接手一个班就发现有大部分的同学把一些工具带进美术课堂。尽管我每次在课堂间隙强调、阻止、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但总感到力不从心,有时要花一学期甚至一年时间才能奏效。所以,启蒙老师的思维方式,传道方法对学生素质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遵循系统性原则,自始至终教孩子们建立独立的感性语言,无论是学哪一种艺术形式都要严格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训练感觉的能力。一旦学生步入正轨,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其次,理解与理性。我们提到感性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就不要理性的分析,知觉与感觉是紧密相联的,用感知的形式去认识事物才是完整的。例如孩子的画一片树叶,第一感树叶是椭圆形,第二感树叶有个尖尖的形状,第三感才发现树叶有个蒂把与叶筋。孩子们对树叶形象的理解已基本准确了,再进行描绘便渗入了理性的成份,至于表现的准确与差异是不能强示的,正因为有了差异,学生的作品才会呈现千姿百态,艺术本身就是求异的。如果我们随便让学生把树叶放在纸下描红或在纸上套画,造型是准确了并且千篇一律,但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却被“拐仗”所代替,天真的儿童就会培养成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体系。

最后,技能与思维。有创造力并不是意味着你要忽视技能的重要性,相反的,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作品也越成熟。在《指纹画》一课教学中,我在两个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班不讲具体的知识,只要求学生 自己动手创作;另一个班在讲了圆印法、斜印法、侧印法后,再进行创作。结果,前一个班学生的作品虽有创 造性表现但随意性强,由于没有技法指导,画面杂乱。而另一个班学生的作品既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又因有技法的交融和灵活运用,而使画面美观、耐看。通过这一课的对比教学,我体会到知识和技能是进行创作活动的一项基础,在体现创造思维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的效果,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抓住每个环节,用语言和行动来引导和塑造。

第一是启发儿童自愿学习。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说理性的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儿童敞开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迫性。用“童心”去想儿童所想,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创作的欲望,让儿童头脑中有鲜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儿童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就好比《蜻蜓飞飞》这一课,先让学生了解它的结构,在创设情境,它会飞到哪里去?使单纯的蜻蜓造型课变成了想象的敲砖石,打开了学生思维创造的大门。美术教学多在活动中、游戏中去进行,让儿童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去记,通过行动去体验、去玩、去摸、去听……用现实的刺激促使儿童的想象运动起来,经过他们的头脑加工,创造性地外化于画面上。儿童们经过启发,按捺不住急切作画的心情,当听到老师说现在开始画时,他们就全神贯注地画起来,没有淘气的,也没有说话的,全班鸦雀无声,只听见笔在纸上作画的唰唰声。

第二是鼓励儿童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地学习。美术教学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活动的环境条件,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学会利用幼儿自我为中心、“泛灵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 注入生命、注入情感,特别是用拟人等手法去画一些人物、动物,就像画他们自己一样。他们画出的形象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如讲《我和马儿在一起》中,讲到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它可以在海里大施身手也可以飞到天上去腾云驾雾,所以它的身上长着翅膀和鳍,看到我画的长着翅膀和鳍的马儿,学生们忍不住笑了出来,不过,没关系,我知道接下来的课堂练习,我一定会看到千奇百怪的马儿,也达到了我训练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对孩子们经过自己发现、自己选择画出的有趣形象,无论好与坏,教师都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求全责备,都不能横加指责。只要能画出来就是好的。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感,觉得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们感到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我把鼓励儿童的好奇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作为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原则,这样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是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儿童作品。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他们树立信心的关键环节。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自强、自爱心逐步在增长。当听到同伴们表扬、老师赞同他们的画时,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他们今后的创造性会更强,更有动力。如控制能力比较差的一名小朋友,画画时总是有头无尾,好好的画一上色就涂得乱七八糟。当他经过努力受到同伴表扬,又得到老师给他盖上的一个表扬图章时,他今后的创造欲望一定会加强。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树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评价作品还是一个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过程。每次画完画,我就把全班儿童的作品一一张贴出来,一个不落地展现在全班儿童面前,让孩子们互相审视、交流。尽量让儿童人人参与,积极发看表法有时我还让孩子们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像讲故事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然后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评论。我从来不给儿童的作品打分,不造成恐惧心理。但我经常引导他们去比较,并经常拿名画家的画、中外小朋友的画让他们欣赏。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辨别,从中悟出道理。孩子们自己心里明白,谁的画颜色搭配得最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有次,谁的画画得更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一旦他们发现了,自己就会改正。我们还可以经常让儿童搞集体创作。孩子们都喜欢画画,你追我赶,谁也不示弱。保持儿童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孩子们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力方面,如思考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

实践表明,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行之有效的。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保持孩童时期的想象和创造力,借此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第四篇:在美术课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美术课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里过程。想象的展示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在获得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大脑已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二是要有形象思维的能力,能够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巧妙独特的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由此产生的新形象。想象是思维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成分。因此,“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学习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而美术课教学则是直接实施美育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在获取美术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同时,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其认识、鉴赏美的能力。尤其在今天,通过美术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对实施创新教育则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在教学中就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做了如下一些探讨:

一、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激活想象奠定基础

想象是建立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之上的。想象的水平与人们脑际所储存的表象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表象贫乏而苍白,其想象力必须就越狭窄越肤浅;如果想象丰富而生动,其想象力定然就会越开阔越深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绝不可能凭空产生,因此我们除了要让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外,还应让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阔眼界,丰富认知的表象。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本学期我在根据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上室外写生课。对此,学生都特别高兴。虽然只是改变了上课的方式,但他们却感到比在室内上课轻松自由。学生通过实地写生中的观察、分析、比较,就创作出了《校园风景》、《足球比赛》等作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他们写生获得还不正规,但都很投入,俨然像个“小画家”。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确定好观察的角度,将天空中飞过的小鸟、飞机,路上行驶的车辆和来往的行人画入自己的画面,由此增添了无限的生机。这样的室外写生,不仅课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二、克服思维定势,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机械地操作和自动化将损伤知识运用的灵活性。由于长期受某一知识经验的影响,往往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要客服这种思维定势,那就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要敢于想象,勇于想象,勇于创新,灵活地运用知识。为此,我在教学《画彩蛋》这节新课时,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我首先介绍了彩蛋供学生欣赏。这一教学引入是根据感知美的原理和直观性教学原则而设计的。通过刺激学生的视、听觉感官,点燃他们想象的火花,从而产生试画彩蛋的强烈欲望。通过直观观察,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起彩蛋图案的表象,并巩固了已经学过的有关“纹样”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构思并设计自己的纹样,联想人物、动物、植物进行绘制。于是,学生便积极思考,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参考欣赏过得彩蛋作品,通过想象设计出自己所喜欢的图案。此时,我还利课件出示各种图案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并配以舒缓和谐的乐曲,进一部激发他们想象的激情。在学生绘制的过程中,我还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尽可能地创新,去表现自己独特的风格。我鼓励学生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不要“照猫画虎‘一味地模仿而要形成自己的新思想、新设计。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三、优化评价,营造有助于想象展开的教学氛围、在美术课教学中,要注重营造有助于想象展开的教学氛围。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侧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评价,既:

1.抓好培养目标的评价

美术课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想象能力的发展是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目前,各学年的工艺课都是动手操作性质的。它不仅可锻炼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而且还能活跃其思维,从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对今后学生参加创造性的劳动,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每次美术课上,我总是尽力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那些富有创意的好作品并给予充分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燃起强烈的创新欲望,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而且也有助于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2.抓好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

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处在智力、情感、思维、意志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强调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衡发展,也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在提高全面素质基础上的张扬个性和发展特长,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在某一方面有所为的新型人才。毫无疑问,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献上鼓励和赞美的话语,通过积极的评价,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总之,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就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心情愉悦、满腔热血地投入到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中去。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张秀华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重新认识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的重要。而想象力正是创造能力的核心。然而,纵观当今中学生的现状,令人忧虑。学生作文中,想象瑰奇,富有灵气的作品凤毛麟角。不少文章人云亦云,不是立意陈旧,构思呆板,就是选材俗套,语言平淡。想象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扼杀了他们创造能力的发展。

面对现状,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首要的工作是扫除影响学生想象力发展的思维障碍,同时要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表象,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谈想象力的培养。

一、扫除模式化思维障碍,培养学生发散求异思维能力

想象和思维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心理现象,但两者联系非常紧密,想象往往是由思维调节的。因此,不扫除学生思维上的障碍,要解决想象力贫乏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学生想象力的枯萎主要是模式化思维在作怪。所谓模式化思维,就是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沿一个方向思考,以重复某种传统的固定模式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它回避矛盾,追求两点一线的直接联系,与创造性思维背道而驰。在学生作文中主要表现为:(1)思路定势。写材料议论文是“引”——“议”——“联”——“结”的套路,写记叙文是“清”——“描”——“联”——“突” ——“结”的套路。文章的构思程式化,形成一种“新八股”。(2)思维定势。例如许多中学生写《我的妈妈》,所选用的材料几乎都是妈妈起早为“我”做早饭;“我”生病发烧,妈妈半夜背“我”去医院;学习上妈妈每天督促“我”做作业等等,似乎只要写妈妈就一定离不开这些内容,于是“妈妈”成了千人一面,文章便也千篇一律。要克服这种模式化思维,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能力。不少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正在作有意义的探索工作。有的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比如,在指导学生写《雪的联想》一文时,要求学生有意避开“赞美雪洁白无瑕,一尘不染”的套子,注重启发学生求异创新。结果,有些学生在文章中,或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其外衣掩饰世间污垢;或痛斥雪的残酷无情,雪压青松,万木萧条;或指责雪的张牙舞爪,借助风势,耀武扬威。他们立意贬雪,出新制胜。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写有关“圆”的想象物作文时,要求学生有意避开易想到的太阳、月亮、车轮、足球、篮球等物体,写自己生活经验中较为独特的事物,结果有些学生把圆想象成水乡的石桥,门前的老井,父亲头上的草帽,祖坟上的花环,烛光下的蛋糕,嬉笑的圆脸等等,思维放开了,给人新的意境,新的感受。这主要归功于这位老师发散思维的指导。

二、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表象积累

想象是对己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一个人的记忆表象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先有可供“加工改造”的丰富表象才行。可以说表象积累是想象的前提条件。而引导学生多作观察,感知则是丰富记忆表象的重要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带到田野里、小河边,让学生面对大自然中的景物作观察,展开理想,编创故事等,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即可写出富有想象力的童话、寓言故事。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也利用星期天领学生到野外捉虫、摸鱼、练长跑、打雪仗,在活动中让他们观察、思考,积累了丰富的表象,连班上语文较差的几个学生都写出了想象力丰富的文章。当然在引导学生作文观察、感知时需要带着情感,要融情于物,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因为只有在观察、感知时充满感情,我们才能捕捉住稍纵即逝的灵感,生发出瑰奇的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想象的翅膀。

在做好以上两方面的前提工作后,我们究竟通过怎样的具体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感到以下几种方式效果较好,现分述如下:

一、品味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句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句,这些句子往往包含着作者丰富的联想想象,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这些高水平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激发他们创造新形象的欲望。例如《荷塘月色》中作者描绘荷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后,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情态各异的荷花展开充分的铺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真是想象奇特,形神兼备。这里,可启发学生,在对特定事物的形象或动作叙述完整后,再对事物的未来或背景作充分的联想,并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就可构成想象丰富的文字。可见,分析教材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多作追加拓展练习,对培养学生想象力非常有帮助。

二、描述词意境

诗歌是一种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以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它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等特征。练习描述诗词意境,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安排学生对一二两节作描绘意境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杜甫的生平遭遇和思想性格作出较为合理的想象描绘。有个学生是这样描绘的:秋风呼啸,一个衣衫单薄破旧、头发花白、身体干瘦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起来,吹过江去,洒在江边野外。老人四处奔跑着,想捡回些茅草,待风定后再修盖。可突然从路边冲来一群顽皮的孩子,他们看着眼前的外乡老头,像是有意要欺负他,一齐拥来,抱着茅草就往竹林中跑去,消失得无影无踪。老人焦急地呼喊着,气得身子直发抖,可又有什么用呢?喊得唇焦口燥,四肢无力,他慢慢地走回家门口,看着被狂风吹得破落不堪的屋顶,倚仗叹息不已,无可奈何,心中感到阵阵隐痛。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做这种意境描述练习,既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三、延伸课文内容

每一篇课文虽然都有完整的内容,但只要我们去发掘,总能找到可供想象的线索,可以将其延伸,展开想象作文。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完《项链》 后,要求学生续写玛蒂尔德在知道项链真相以后将会怎样。有的学生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作了这样的续写:玛蒂尔德眼中落下大滴大滴的眼泪。她像失了魂拟的,踉跄回家。佛来思节夫人把那挂钻石项链还给了她,她又萌发了过豪华生活的奢望。她变卖了项链,有了一笔财富。但她失去了美貌,再参加舞会时备受冷落。其结局有的说她与丈夫离了;有的说她再次跌进贫穷的深渊;有的说她抑郁而死了„。这些想象与原文的情景是协调的,因而是合理的。有的老师在教过“月是故乡明”专题后,让学生去想象九十年代宏儿回故乡的情镜,要求写一篇《宏儿回故乡》的文章。有的学生根据自己对新生活的认识经验,写出了颇具情趣的文章。有些老师在学生学完《猎户》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再访董昆》的想象作文,想象时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董昆该是怎样的形象,等等。总之,只要留意,教材中可供学生训练想象能力的素材是很丰富的。

四、提倡文学写作

中学阶段,到底要不要培养学生文学写作能力?有些人认为,中学阶段开设语文课,并不是要培养作家,因此它不应该担负培养学生文学写作能力的任务。但是,正如并不一定要培养音乐家而必须开设音乐课,并不一定要培养美术家而必须开设美术课一样,语文也应该培养学生文学写作能力。诚然,写真人真事是必要的,但不能止于此。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生活需要来看,提倡文学写作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爱好文学的学生来说,应该让他们在符合生活真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合理的想象,虚构人物、情节。当然提倡文学写作,并不等于必须想象虚构,让学生试探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也不是要求他们像作家一样写出有风格的作品。

在具体的训练上,一方 面可结合文学写作教给他们一些想象的方法,另一方面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比如,可先让学生尝试写一些寓言故事,再写一些记叙性散文,逐步过渡到诗歌、小小说的写作。再如,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开始可先让学生作一些对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人物进行适当想象加工的练习,再慢慢过渡到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合为一个”的创作。总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既是一项十分重要迫切的任务,又是一项须综合治理的工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尝试,勇于开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

下载在美术课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美术课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就不可能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潜力。江总书记用一句话点明了这与国家民族生死......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思考,开拓思路和创新精神。教师如何紧扣语文教材,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修改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在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5篇范例]

    如何在作文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王润语文 想象与写作犹如树与根、水与源之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象,是一种艺术的思维能力,生活中看来平淡无奇的面貌会因想象而充满了绚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笔轻松优美,充满着作者的想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就有独到的优势。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右玉县城关完小教师 马晓娇 小学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艺术课程。人们通常会将小学美术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即......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人的本性中都有想象力,只是开发与否。据网上报道,人类对想象力的开发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