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0页例1。教材分析
本应用题是学生过去学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即由原来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引申到求比两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教材主要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比较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该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灵活解题的能力。学生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纯粹的应用题教学有些反感,不太乐意为了解题而解题,喜欢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因此将应用题与别的活动课程进行整合,联系生活显得很有必要。设计理念
1、联系现实,创设情境,注重融合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因此学生素材应尽量来源于生活,在其中又应当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例如“今天我当家”这个情境就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班队活动。其中,四个计划的设计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难怪课后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这节课有点像数学课,又有点像班队课,还有点像思品课。”
2、在开放中合作,在交流中收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而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交谈,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
3、重组整合例题,对教材“二度开发”
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它要求教师从一个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鼓励教师尽情释放智慧的源泉,在教材与标准之间驰骋创造力。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根据教学的需要,重组、整合了例题,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由于例1的内容较为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我们大胆地处理教材、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数学的“大课堂”,把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和“小红”一起“邀请朋友”、“上街买菜”、“社区服务”、“购物”,在完成计划中自然无痕地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几倍)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掌握用综合法思路分析推理的过程,提高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学校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你们想参加吗?小红也想参加,她想利用双休日当一回小主人。她把想法和爸爸说了,爸爸说:“好啊!不过那要看看你有没有当小主人的能力?”于是他就考考小红了。
出示:买青菜用了2元钱,买白菜用了多少钱?
师:你们能解答吗?为什么?是呀!缺了一个条件也就不知道买白菜的钱和买青菜的钱有什么关系了,那你猜猜爸爸会怎么说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买白菜比青菜多用3元钱;买白菜比青菜少用1元钱;买白菜的钱是青菜的2倍)
[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观念,精心设计,巧妙借助“今天我当家”的场景,对生活要素进行提炼,创设了良好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从细微之处看生活”,在生活氛围中自觉调动原有认知储备,全身心地为小红想计策、出创意。]
二、提供材料,研讨新课
师:小红也全部答对了,爸爸高兴地说:“那就让你来当家吧!”于是小红就制订了当家的一些计划,她的第一个计划是什么呢?
1、出示:计划一:邀请朋友
请3个同班好朋友,2个兴趣班好朋友,请小邻居的人数比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少1个,请了()小邻居。
师:你们会算吗?说说看,为什么要先求3+2=5(人)?是啊,跟小邻居的人数有直接关系的是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出示线段图,图略)
师:在图上哪一段表示同班好朋友的人数?哪一段表示兴趣班好朋友的人数?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呢?所求的问题在哪儿?第二段怎会比第一段短一些呢?接下来怎么办?(生答师板书)
师:小红请好了小伙伴准备去买菜,妈妈和奶奶听说小红想当家,非常支持。
练一练:奶奶给了10元钱,妈妈给了20元钱,爸爸给的钱比妈妈和奶奶给的总数少2元,爸爸给了()元钱。同桌交流后回答。
2、出示:计划二:上街买菜
买青菜用了2元钱,买萝卜用了3元钱,买肉用的钱比买青菜和萝卜的总数多8元,买肉用了()元钱。
师:谁愿意说说?(生答师板书)小红也很快地算出来了,这时旁边一位正在买菜的老爷爷看见了,也想请她们帮帮忙。
练一练:买茄子用了4元钱,买冬瓜用了2元钱,买鱼的钱比买前两样的总数多4元,买鱼用了多少钱?
师:你们愿意帮忙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本环节步步深入,分别设计了“邀请朋友”、“上街买菜”等生活实例,激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诱发出“我就是小红”的意识。让学生充分交流想法蕴涵了尊重个体思维的原则,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书本上知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把知识的学习不留痕迹地融入对生活的学习中,融入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3、师:吃完午饭,小红决定去完成第三个计划,去小区刘奶奶家打扫卫生。小红多会安排呀!出示:计划三:社区服务
2个同学洗衣服,1个同学扫地,擦窗的人数是洗衣服和扫地的总数的2倍,擦窗的有()人。
生答师板书。师:小红和小伙伴们把刘奶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地往家走,正好遇上小区管理员张叔叔,原来啊,他正在发搞好家庭卫生的倡议书呢!
练一练:第一次发了22份倡议书,第二次发了38份倡议书,第三次发的是前两次总数的3倍,第三次发了多少份倡议书? [在数学课中创设情境,并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四个计划这一主线中还必须注意数学知识间的衔接与穿插,“上街买菜算算钱”,“小区发了多少份倡议书”,这些都能在现实中找到蓝本,学生身临现实情境,与其说是在解答题目,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不仅实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而且还注意了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4、揭示课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比较三组算式
师:你有什么发现?(相同点:都是先求总数,因为要求的问题都与总数有直接关系;不同点:因为所求的问题和总数的关系不同,所以计算方法也就不同。)
6、看书质疑(生完成例1)
三、开放练习,拓展提高
1、妈妈买了8个苹果,6个梨,9个香蕉,买的桔子比苹果和香蕉的总数多7个,买了多少桔子?
(生自练,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的不同列式)师:谁愿意来说说? 逐题出示:① 8+6=14(个)② 8+6+9=23(个)14+7=21(个)23+7=30(个)
师: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如果算式是对的,那如何改题目呢?
[这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让学生在想中练,错中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选择信息的主体,变以往学生坐着等信息为主动获取有用的信息。]
2、师:小红当了一天的小主人,有没有把所有的钱都用掉?她一共有多少元钱?用掉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这些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生自由发表看法。
师:小红想把奶奶给的10元钱还掉,然后再捐给班级里的一名贫困学生10元,现在她还剩多少钱了?最后她还有一个计划
3、出示:计划四:购物(图片)钢笔 饮料 铅笔 小画册 薯片 牙膏
6元/支 3元/瓶 1元/支 4元/本 3元/袋 5元/支
师:小红会买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帮小红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学生设计)师:如果要把所有的物品都买下,需要多少钱?钱够不够
第二篇: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方法。
2情感目标:能正确的分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应用于实践。教学重点: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并能分布列式计算。教学难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的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学具:幻灯片
课时.课的类型:1课时
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检查复习:(出示幻灯片)
水果店有40千克苹果,卖掉25千克,还剩多少个?又运来150千克。现在一共有多少千克?
谁能给老师解这道题?
大家在下面自己做一下
(出示答案)同学们看看他跟老师 做的一样吗?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和父母一起去过商店啊?
商店里都卖什么啊,你们都会买什么啊? 那我们来看看商店中有什么?
(出示幻灯片)
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
个?
谁能做一下这道题?
二.授新:
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一道题
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 20个,还剩多少个?
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遍题,谁能读一遍,其他同学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看这道题和
前一道题有什么不同?
如果要解这道题我们思考一下,应该先求出 什么?
是不是应该先求出白皮球和花皮球一共有 多少个啊?
(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6+18=24(个)
(2)还剩多少个?
学生活动
40-25=15(千克)
15+150=165(千克)
答:现在一共有165千克。
24-20=4(个)
答:还剩4个。
条件不同
24-20=4(个)
答:还剩4个。
四:巩固练习:
(出示幻灯片)
同学们做了20朵红花,老师做了8
朵红花,送给幼儿园25朵,还剩多
少朵红花?
谁能给老师读一遍题?谁能找出已知 条件,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红花一共有多少朵?
20+8=28(朵)
(2)还剩多少朵?
28-25=3(朵)答:还剩3朵。
(出示幻灯片)
商店有蓝书包40个,绿书包30个,卖出37个,还剩多少个? 谁能做一下这道题? 40+30=70(个)70-37=33(个)答:还剩33个。
五课堂小结:今天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大家掌握的都
很好。
六布置作业:二年级小朋友做14件玩具,三年级
做23件玩具,送给幼儿园17件,还剩多少件?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应用题
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6+18=24(个)(2)还剩多少个?
24-20=4(个)
答:还剩4个。
第三篇: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东泉小学
郑星香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几倍)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掌握用综合法思路分析推理的过程,提高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教学流程
一、创设猜数游戏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游戏吗?学校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你们想参加吗?小红也想参加,她想利用双休日当一回小主人。她把想法和爸爸说了,爸爸说:“好啊!不过那要看看你有没有当小主人的能力?”于是他就考考小红了。
出示:买青菜用了2元钱,买白菜用了多少钱?
师:你们能解答吗?为什么?是呀!缺了一个条件也就不知道买白菜的钱和买青菜的钱有什么关系了,那你猜猜爸爸会怎么说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交流
买白菜比青菜多用3元钱;买白菜比青菜少用1元钱;买白菜的钱是青菜的2倍
二、提供材料,研讨新课 小红也全部答对了,爸爸高兴地说:“那就让你来当家吧!”于是小红就制订了当家的一些计划,她的第一个计划是什么呢?
1、出示:计划一:邀请朋友
请3个同班好朋友,2个兴趣班好朋友,请小邻居的人数比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少1个,请了()小邻居。
你们会算吗?
说说看,为什么要先求3+2=5(人)?是啊,跟小邻居的人数有直接关系的是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出示线段图,图略)
师:在图上哪一段表示同班好朋友的人数?哪一段表示兴趣班好朋友的人数?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呢?所求的问题在哪儿?第二段怎会比第一段短一些呢?接下来怎么办?(生答师板书)
小红请好了小伙伴准备去买菜,妈妈和奶奶听说小红想当家,非常支持。
练一练:奶奶给了10元钱,妈妈给了20元钱,爸爸给的钱比妈妈和奶奶给的总数少2元,爸爸给了()元钱。同桌交流后回答。
2、出示:计划二:上街买菜
买青菜用了2元钱,买萝卜用了3元钱,买肉用的钱比买青菜和萝卜的总数多8元,买肉用了()元钱。
师:谁愿意说说?(生答师板书)小红也很快地算出来了,这时旁边一位正在买菜的老爷爷看见了,也想请她们帮帮忙。练一练:买茄子用了4元钱,买冬瓜用了2元钱,买鱼的钱比买前两样的总数多4元,买鱼用了多少钱? 师:你们愿意帮忙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3、师:吃完午饭,小红决定去完成第三个计划,去小区刘奶奶家打扫卫生。小红多会安排呀!出示:计划三:社区服务
2个同学洗衣服,1个同学扫地,擦窗的人数是洗衣服和扫地的总数的2倍,擦窗的有()人。生答师板书。
师:小红和小伙伴们把刘奶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地往家走,正好遇上小区管理员张叔叔,原来啊,他正在发搞好家庭卫生的倡议书呢!
练一练:第一次发了22份倡议书,第二次发了38份倡议书,第三次发的是前两次总数的3倍,第三次发了多少份倡议书?
4、揭示课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比较三组算式
师:你有什么发现?(相同点:都是先求总数,因为要求的问题都与总数有直接关系;不同点:因为所求的问题和总数的关系不同,所以计算方法也就不同。)
6、看书质疑(生完成例1)
三、计划四:购物。(开放练习,拓展提高)
1、妈妈买了8个苹果,6个梨,9个香蕉,买的桔子比苹果和香蕉的总数多7个,买了多少桔子?
2、师:小红当了一天的小主人,有没有把所有的钱都用掉?她一共有多少元钱?用掉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这些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3、果园里有9棵苹果树,平均每棵果树收苹果35千克,每千克桃子能卖2元钱,一共可以卖多少钱?
4、双休日观看动物表演,周六的两场表演,每场有218名观众,周日的有329人,两天一共有多少观众?
四、课堂总结
师:这一天小红过得非常有意义,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她制定的计划,解决了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中,她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同学们,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多观察,勤动脑,相信任何难题我们都不怕!
五、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
从问题入手
去寻找条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和列综合算式的文字叙述题的基础上来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即由原来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引申到求比两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教材主要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比较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该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灵活解题的能力。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纯粹的应用题教学有些反感,不太乐意为了解题而解题,喜欢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因此将应用题与别的活动课程进行整合,联系生活显得很有必要。教学本节课后我从一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及感受:
1、联系现实,创设情境,注重融合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因此学生素材应尽量来源于生活,在其中又应当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例如“今天我当家”这个情境就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班队活动。其中,四个计划的设计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四个计划这一主线中还必须注意数学知识间的衔接与穿插,“上街买菜算算钱”,“小区发了多少份倡议书”,这些都能在现实中找到蓝本,学生身临现实情境,与其说是在解答题目,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不仅实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而且还注意了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理念。
2、在开放中合作,在交流中收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而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交谈,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数学的“应用意识得到了充分体验,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数学最终是为了用数学,在数学课中创设情境,并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事实上学生的课堂表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重组整合例题,对教材“二度开发”
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它要求教师从一个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鼓励教师尽情释放智慧的源泉,在教材与标准之间驰骋创造力。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根据教学的需要,重组、整合了例题,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由于例1的内容较为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我们大胆地处理教材、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数学的“大课堂”,把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过程 设计为“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和“小红”一起“邀请朋友”、“上街买菜”、“社区服务”、“购物”,在完成计划中自然无痕地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完成了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4,教材第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及两问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解答此类应用题时,必须明确找准先求什么是解题的关键。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与两间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补充问题,再解答、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________?
90-36=4(个)
答:还剩4个。
2、还有4个面包,每次能烤9个,________?
4÷9=6(次)
答:还要烤6次。
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答: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4,你们会解答吗?
二、学习新
、出示例4。
例4:我们每次能烤9个面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1)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先干什么?
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
(2)读懂题意后再干吗?
生答:划出已知、求。
(3)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
(4)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
告诉学生,通常分析数量关系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6)分析数量关系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什么?
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
(7)那这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
①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
90-36=4(个)
②还要烤几次?
4÷9=6(次)
(8)列综合算式
(9)检查解答是否正确
2、小结: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准确找出第一步应先求出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三、巩固反馈、教材第4页做一做。
2、教材第页练习十二第1题。
3、教材第页练习十二第1题。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页练习十二第3、4题。
第五篇:关于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答方法。即求两次剩余。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第一种方法。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意义。
教具和学具
写有复习准备的翻转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应用题(要求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
1.一个星期上5天课,4个星期一共上多少天课?
2.4个同学一共画24张画,平均每个同学画几张画?
3.一本故事书有96页,已经看18页,还剩多少页?
4.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4题添上一个条件“做小旗用去9张”。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设疑引入
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默读题,理解题意,接着教师设疑:“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所不同,该怎样解答呢?”教师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解答,根据学生分析,教师同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边画线段图边分析。
(1)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19(张))
(2)还剩多少张?(19-9=10(张))
接着教师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时将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分别写在算式上面。并请同学在图上亲自指一指“30-11=19”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19-9=10”是从哪一段去掉哪一段,剩下的又是哪一段。可多让同学们说说思路。
3.试一试,做一做
教师出示一个与例题同类题,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先根据图示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幼儿园买来30个苹果,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先画出解题思路:
再列式计算:
30-12=18(个)
18-9=9(个)
答:还有9个。
再请同学们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4.做一做,想一想
教师出示下面两个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数学题,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下午卖出11筐,还剩多少筐?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5.归纳解题思路
在以上四个题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先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四道题都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题回答)再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用综合法思路试着分析。如“做一做,想一想”的第(1)小题,就可以让学生这样分析思路: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上午卖出后剩下的筐数,再用剩下的筐数减去下午卖出11筐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算出还剩多少筐。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结合具体题讲讲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就会使学生悟出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方法。
(三)巩固反馈
1.第一组题:教师打出投影,要求同学看图指出问题部分小明家里有图书35本,借给小兰10本,又借给小红5本,还剩多少本?
(1)画出借给小兰10本后剩下的部分。
(2)画出又借给小红5本后剩下的部分。
2.第二组题:列式计算,要求全班学生动笔完成(1)学校有64盒粉笔,六年级用去8盒,五年级用去10盒,还剩下多少盒?
(2)商店里原有玩具85个,第一天卖26个,第二天卖18个,还剩多少个?
3.第三组题:算一算,比一比,要求学生回答
(1)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游上岸8只,池塘里还剩几只鸭?
(2)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游上岸14只,池塘里还有多少只鸭?
(3)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从岸边游下6只,这时池塘里有鸭多少只?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教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这部分教材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第一种解法,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
采取以旧引新、设疑引入、尝试讨论、总结思路、巩固反馈等教学层次,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每个活动中逐步悟出思路,学会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中还注意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这样既分散难点(使学生根据直观图,很快找出中间问题),又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