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运用学案

时间:2019-05-15 06:2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的运用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的运用学案》。

第一篇:比的运用学案

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1、5÷8=()(分数)=():()=()小数

2、把0.56:0.6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今天去我们班的学生出勤率是92℅,到校的学生与没有到校的学生人数比是():(),没有到校的学生与全班学生比():()。

4、比的前项扩大10倍,后项缩小10倍,比值()。

5、大小两个齿轮的齿数比是4;3,大齿轮有48齿,小齿轮有()齿。

6、在2:5 中,如果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7、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比乙数少()℅。

8、把5克盐溶于45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为:():()。

9、比值为1.5的最简整数比是():().10、六年级(1)班的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1:2,女生 有22人,全班有(二.判断题 :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自然数、分数、小数.()。

3、化简比就是求比值。()。

4、比值相当于数值,所以比值就是分数.()。

5、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3.14:1.()。

三.择优录用(把正确的答案填要在括号里).1.甲数比乙数少四分之一,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A、3:4 B、4:3 C、1:4 D、4:1

2.圆的直径与它周长比是()

A、1:2л B.1:6.28 C.不能确定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0:4:4,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一本书,已经看了总页数的60℅,没有看的与全书的比是()A.2:3 B.3:5 C.2:5 D.1:3

5.甲存款的三分之一与乙存款的3倍一样多,甲、乙存款的比是()A.2:3 B0.3:2 C.9:1 D.1:6

四.化简比,并求比值.欣 赏 您 的 孩 子,其 实 天 才 就 在 你 身 边!)人.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3.5:0.9 2.5:10 720:9600

45分:1.5时 4吨 :25千克 2.25:6.25

六.近生活的数学.1.五年级和六年级共有学生260人,五年级学生人数与六年级人数的比为7:6,六年级有多少 学生?

2. 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为8:5,长方形的周长是3.9分米,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3. 配制一种盐水溶液60千克,盐与水的比为1:11,则需要多少千克盐?水多少千克?

4. 水果店运来180筐水果,苹果、梨、橘子的筐数比是2:2.5:3,这三种水果各是多少筐?

5.一个工厂管理者与工人的比是2:7,这个工厂共有270人,那么管理者有多少人?

6.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长宽的比是7: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为1:10,现有这种盐水共550克,其中盐占()克,水占()克。

8.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9.某班女生比男生多1/4,那么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欣 赏 您 的 孩 子,其 实 天 才 就 在 你 身 边!

教 育 是 一 项 良 心 工 程!

10.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他们的速度比是():()。

11.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2/9,那么铁与锌的质量之比():();合金的质量是锌的质量的()倍。

1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13.100克盐放入5千克的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在浓度为5%的盐水中,盐与水质量比是():()。

14.沙子灰是灰和沙子混合而成的,它们的比是7∶3。要用280吨沙子灰,则灰和沙子各需多少吨?

15.图书馆买来160本儿童故事书,按1∶2∶3分给低、中、高年级同学阅读。低、中、高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16.学校把560棵的植树任务,按照五年级三个班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7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三个班级各植树多少棵?

① 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树是几?

② 题目要求按什么比?人数比是几比几?

③三个数的和及三个数的比知道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的规律,怎样计算这道题?

17.有一块试验田,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欣 赏 您 的 孩 子,其 实 天 才 就 在 你 身 边!

第二篇:运用导学案小结

课内比教学——编写导学案小结

金銮山初级中学 综合组

这次我们综合组编写的导学案有以下特点:

一、课堂导入形式多样。

1、课件导学:一堂课的开场白很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个性化的语言导入,相机引入课件。

2、提问导入:学生在上课的注意力往往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造成注意力分散,其注意力维持时间也不持久。教师运用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的某个对象转移到课堂上来。

3、联系实际导入:作为一名中学生,他们肯定也有不少的生活经历,所以作为一名教者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在课文的导入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善于抓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审题解题导入:有些课文的标题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的内容,这些课文我们不妨先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先通过自己看课文,看看课文里有没有他们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

6、以情导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时,注重以情感感人,用情意盎然的导语导入新课,能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学习动机。

二是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不是重点的不讲,过于难的不讲。到底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主学会,哪些知识需要老师指导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导学案设计,把新授内容分为两部分——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困难问题精讲点拨。首先,老师通过精彩导入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题情境的提出要有针对性,要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然后结合老师设计的自学提纲,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能解决的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进行集中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得到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上来,老师在就这些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在老师点拨过程中要充分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存在的疑难点,对同一问题认识有争议时,可以让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由大家评判比较,从中选出最优的答案。这样通过比较分析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后及时的进行基础训练,以检测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对于检测中暴露出的问题再进行及时更正,以努力确保每节课都能做到“堂堂清”。

存在的问题

各科各人编写的导学案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下载的痕迹明显不作认真修改的,没有分课时备导学案的,等等。今后我们要更加完善导学案的编写。

第三篇: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学案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学案

第一、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考纲,明确学习目标;

2、分析典型题例,明确考查重点;

3、掌握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正确运用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研读考纲,明确学习目标

1、《考纲》对本能力点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对常见的修辞手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九种。

2、本考点的关键词是“正确”、“运用”、“常见”。“正确”: “运用”: “常见”:

二、分析典型题例,明确考查方式

例题21.相关调查显示,青少年近视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提醒青少年正确用眼,预防近视,电视台准备拍摄一则公益广告,请你拟写一条广告语。(4分)

注意:(1)紧扣主题;(2)运用修辞手法;(3)不超过20字。答:

。分析: 考查方式:

三、知识梳理——《考纲》中要求掌握的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⑵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

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⑶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⑷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比较)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示列举)⒉比拟 ⑴比拟的特点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⑶比拟的作用

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⑵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例如: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⑶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⒋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

⑵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③超前夸张。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⑶夸张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八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

⑵对偶的种类

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⑶对偶的作用

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是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点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⑵排比的种类

①成分排比。例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⑶排比的作用

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⒎设问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⒏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⑴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⑵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9、反复

(1)反复的特点: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2)反复的种类:

①.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②.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正确运用修辞学案第三课时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检测题一

1.对下列各句中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明净的兴庆湖犹如一面照妖镜。(析:“照妖镜”这个喻体太过抽象,不利于人们对本体的理解,因此使用不恰当。使用人们没有见过的喻体喻本体,只会越比喻越糊涂,可将其改为“一面镜子”。)B.小强的脑瓜笨极了,就像桌子一样,不会动脑筋。(析:本体“人”和喻体“桌子”没有相似点,无可比性,因此不能构成比喻,可改为“像榆木疙瘩一样不开窍”。)C.足球队员个个身强力壮,如狼似虎地奔跑在绿茵场上。(析:本体和喻体感情色彩不一致,“如狼似虎”含有贬义,不能用来比喻朝气蓬勃的足球队员,可改为“生龙活虎”。)D.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样快。(析:以“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比青年妇女驾船不贴切,不符合她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乐观、上进的性格,应改为“箭一样飞去了”。)2.从修辞效果看,下面横线上所填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调查研究十分重要,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作风浮躁的人是下不去、蹲不住的。即使是下去了,蹲住了,“身入”能“心入”吗?到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还不是油锅里加水,看起来溶在了一起,实际上油花还是浮在水面上。

B.还不是葫芦掉进井里,看起来是下去了,实际上还是浮在水面上。

C.还不是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沉在了水里,实际上还是高挂在天空中。

D.还不是井底的青蛙,看起来沉到了水底下,实际上它还能浮到水面上来。

3.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溅起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地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D.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动易懂。

4.对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了反复修辞,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真正的尊严是高于生命的。”运用排比和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尊严高于生命。

C.“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的茶绿色的晚服。”运用拟人和比喻写出了山色的变化。

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星’,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呢?”运用设问和反问,批评了“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诗句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比,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诗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诗人要把延安巨变尽收眼底的急切心情。C.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和她亲近呢?

——运用反问,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D.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苦闷,集中反映了他思念祖国、企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6.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周大勇扶着李六娃,把他的所有东西都背在自己身上。他们走了一里来路,周大勇就满身是汗。是啊,此时此刻就是带一根针也有八十斤重!

B.他委实是支撑不住了,他的一双眼皮像有几百斤重,只想合下来。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D.就这一眼,满园里便鸦雀无声,似乎都被这一眼震住了。

7.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B.村前的小路紧贴着蜿蜒的小溪,路的两边长着鲜嫩的青草,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这美丽的小路,就像铺在原野上的一条白练。

C.这篇散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首尾相应,结构像神经节和神经网那样结合得非常严密。

D.重庆之夜,微波荡漾的江面倒映着万家灯火,那好像是江上的渔火,又好像是天上的星星。

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

——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荔枝树林夜色的浓郁和美好。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大海涨潮时的有力气势。

C.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我是一辈子没有到过蒙大拿的。

——通过设问,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竞选的虚伪性。

D.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通过夸张和比喻,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9.下面几句话,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句是()

“利剑号”潜水艇正在碧波深处航行。

_________________,也挡住了阳光。潜水艇远航,一般都是在水下航行,一两个月见不到阳光,晒不到太阳,那是常有的事。

A.大海像一片乌云,阻碍了光线

B.大海像一道屏障,阻绝了空气

C.大海像一床大棉被,挡住了视线

D.大海像水晶宫一样,五彩缤纷

10.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其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运用修辞学案第四课时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检测题二

11.“雨”在四季各不相同:“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请你用拟人的手法,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其中的两种雨各写几句话。()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下面这个赞颂“无名英雄”的比喻句的后边,再接着仿造一个比喻句,句式要求与前一句相同。

你(无名英雄)不是金秋的硕果,而是果树下的一方泥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照下面语句的格式仿造两句话,要求与原句形成一组排比句,表达同一个中心意思。

我们不做屋檐下叽叽喳喳的麻雀,要做搏击蓝天高瞻远瞩的雄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山”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长江,又好比慈祥的母亲,点点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参考下面拟人化的句子,以“玫瑰花和玉兰花”为内容,写两个拟人句。(不超过60字)

梨有五月鲜,苹果有老花甜,阳光斑斑点点筛落枝叶间,映照着累累果实,五月鲜已经羞红了脸,老花甜已经展开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两个句子分别以“有人”和“问”开头,形式上一为对比,一为设问,请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仿写。

有人不择手段沽名钓誉,结果名声扫地;雷锋做好事从不留名,却享誉神州。

问世上几人声名传天下?恒河沙数,唯有钻石闪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手机短信具有简洁、明晰、经济等特点,发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请你以“高考”为话题,给你的好友发条短信共勉,送心送福。(使用拟人、比喻或排比的手法,至少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下面句子,任选两个英文字母,写两个与例句形式相同的比喻句。

A像一张互相支撑的梯子,像一座高高耸立的铁塔,还像一枚冲向云端的火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的内容对应,句式、修辞方法基本相同。

面对伤害,应有大海般的胸襟,就像蚌包容一粒沙,终会使其成为珍珠;

面对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挫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随着出境旅游的不断升温,部分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举止也引起舆论关注。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行为已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民形象,海外一些媒体把这看作是中国游客的“通病”。为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文明素质,请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出境口岸拟写一条两句话的条幅,要求主题鲜明,温馨得体,每句不得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把下面这段文字补写完整:

一位高三同学说:我们不爱写作文,和作文的题目陈旧有很大关系。一些题目,a,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俺们老师是属祥林嫂的,b。”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c

①在a处,补写一组排比句。

②在b处,补写上恰当的语句。

③在c处,补写上运用比喻和反问修辞手法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人写过下面这样一首诗,但思想太悲观了,请你变换“时间”和“生命”的喻体,再仿写一首,要求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时间是一根铁鞭,生命是一树繁花。

一朵一朵地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一位来自名牌大学的女大学生到西北乡村一个小学支教。有一次,上级领导到该校参观检查,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普通话都“土得掉渣”,于是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那位支教老师,让她在检查组来之前先读一下扇面上的一首小诗。请从听她朗读的众教师的角度,在横线上写两句他们听后的感受,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准确、生动、形象,每句不超过25字。

(1)她的声音甜润而响亮,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办公室里的人无不觉得她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6.比尾巴(导学案)

比尾巴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比尾巴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比尾巴》是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知识的儿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感受成功的喜悦,本导学案创设了各种情境,将了解比赛内容、比赛选手、比赛项目、评选比赛结果等活动贯穿整堂课,通过不同形式的识字、朗读,感悟文章的意蕴,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小动物的兴趣,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

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请学生猜一猜它们在干什么。3.引出课题,指导读课题。

4.随机指导识字。认识新偏旁:尸字旁。5.多媒体课件演示“比”字的字理。学生活动

1.自由发言,简单介绍喜欢的小动物。

2.观看图片,说出动物的名字: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这六种小动物。

3.齐读课题。注意“巴”读轻声。

4.学生识记“尾、巴”两个生字。预设: 尾:加一加的方法。半包围结构。巴:数笔画的方法。独体字。

5.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比”字的意思。效果检测

1.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口头扩词。巴:()()比:()()尾:()()

二、快乐识字,游戏巩固(用时:13分钟)1.谈话创设情境,请学生当这场比赛的裁判。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物名称,指导学生识记生字。(1)指导学生读好轻声。(2)去掉拼音指读。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尾巴的样子。相机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4.组织学生小组内自学生字,识记字形。5.创设游戏情境,指导识字。

(1)摘果子:把认识的果子摘下来,说一说识记的方法,并扩词。①指导认识新偏旁“八”“扌”。指导学生做动作体会提手旁表示的意思。

②用不同的识记方法识记生字:“公”“把”“谁”“最”。③指导学生根据多音字“把”的不同读音扩词。

(2)听音拍卡:看,哪个生字宝宝在和我们捉迷藏? 指导学生根据提示,思考生字特点,快速地找到符合要求的生字卡片。

(3)指导学生完成生字接龙游戏。开火车读生字。学生活动

1.借助画面认读“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这六种小动物的名称。

2.仔细观察画面,认读词语。

(1)读读拼音,把参赛选手的名字读正确。注意“猴子、鸭子、兔子”中的“子”读轻声。把难读的名字多读几遍。注意“松鼠”的前一个字是平舌音,后一个字是翘舌音。

(2)去掉拼音再认读。

3.仔细观察画面,说出动物尾巴的特点。借助画面认读“谁、长、短、一把伞”等词语。

4.小组内合作识记生字。(1)先自己识记,再和小伙伴说一说自己识字的方法。(2)找出生字卡片和小伙伴一起认读。

5.参加游戏向大家汇报学习成果。

(1)做摘果子游戏,识记新偏旁和带有新偏旁的生字。①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偏旁,读准偏旁的名称,观察新偏旁的特点,认真识记。八:读作八字头。扌:读作提手旁。猜一猜它们表示的意思。学生做动作体会提手旁表示的意思。

②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公”“把”“谁”“最”。学生用“找反义词、看图、找实物”等方法识记其他生字,体会合体字的特点。用比较物体的方法学习“长”。看图识记“兔、伞”。

③给多音字扩词。预设:把,bǎ一把、把手、火把 bà刀把、把子

(2)做听音拍卡游戏。

预设:①找出左右结构的字。②找出反义词。③找出多音字。④找出上下结构的字。⑤找出独体字。

(3)生字接龙。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给生字扩词。效果检测

3.请选择正确的字音在下面画“____”。猴子(hóu zi hóu zǐ)鸭子(yā zǐ

yā zi)兔子(tù zi tù zǐ)松鼠(sōnɡ shǔ shōnɡ shǔ)4.读一读,连一连。长

wěi 尾

ɡōnɡ 公

chánɡ 最

duǎn 短

bā 巴 5.找到反义词连一连。

左 右

三、语境识字,读中感悟(用时:10分钟)1.回文识字: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送字宝宝回家。2.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读课文。(1)指导读通顺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教师注意听学生发音,适时指点。3.指导学生观察标点,发现问句和答句的不同。4.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读给小伙伴听并互相评一评。5.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和第3小节,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发现。6.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导学:能让它们手拉手成为朋友吗? 7.组织学生以做对口令游戏的形式练读问句和答句。8.引导学生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共有几个小节?都写了什么?

9.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引导说话。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课文,一节一节地朗读课文,读准每个字音。2.学生自由读、个人汇报读、各小组自选方式读。

3.一名学生读课文,大家看屏幕边听边观察课件中标点的变化(“?”闪动变红,“。”闪动变蓝)。

4.打开书分别找找带有“?”和“。”的句子,自己读读,再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5.在读书、评价中感悟文中带问号的句子。(1)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2)要将动物尾巴的特点表现出来。(3)要读好轻声。

6.读词语卡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长、短、一把伞、弯、扁、最好看。

(1)小组内找词语朋友。(2)一组同学到前面找词语朋友。

7.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体会问句和答句的特点。预设: 生1问:谁的尾巴长? 生2答:猴子的尾巴长。„„„„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思考课文主要内容。9.练习说话。效果检测

6.照样子,选一选,填一填,读一读。①最 ②长 ③伞 ④弯 ⑤短 ⑥扁 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公鸡的尾巴()。鸭子的尾巴()。孔雀的尾巴()好看。

7.请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尾巴的事。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12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比、长”,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多媒体课件演示“比、长”的笔顺,强调“比”的第三笔是“撇”,“长”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横”。

3.多媒体演示“巴、把”的笔顺,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指名说笔顺。

4.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复习“竖弯钩”的写法,指导“提手旁”的写法。提示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5.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6.组织学生评议书写情况。

7.布置作业:收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1.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情况,学习新笔画“竖提”。跟同桌说一说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并根据老师的指导书写。预设:“竖提”这个笔画一笔写成,这一“提”要向右写。

3.学生认真观察,边书写边说一说笔顺。注意:“巴”第三笔是横。

4.学生认真观察后书写,写后对照。书写“把”的时候左部的“提手旁”写得要高于右面的“巴”字,注意左右两部分要协调。

5.生描红,注意写字的姿势。

6.在小组内展示自己书写的字,互相评议并改进书写。7.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查找有关它们尾巴的资料。效果检测

8.请把下面的字一笔一笔地写下来。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给多音字组词。

第五篇:运用导学案教学反思

运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宜春五中王隆裕

【内容摘要】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质量提升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落实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制定破解方略,强化工作落实。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及积极打造“自主、互助学习型”型课堂生态的远景,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实行“导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学案;运用 ; 反思

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质量提升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落实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制定破解方略,强化工作落实。学校2010年9月成立了课堂教学改进研究领导小组,校长胡其生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教师;挤出经费,派多名教师先后到宁达、杜郎口学习先进经验,回来后先临摹、再创新。积极上研究课、观摩课。根据“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要求,通过汇集教师集体智慧,构建了“二惟、四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初初中部作为开路先锋,首先实行“导学案”教学,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做最初的尝试。

一、转变观念,构建高效课堂

所谓“万事开头难”,在实行“学案导学”之初,所有的领导老师都只能一路摸索前行。通过吸收宁达、杜郎口中学成功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教学领导制订了符合我们学生学情的“构建高效课堂实施计划”,并将学案的设计分为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展示交流、反思测评、巩固拓展五部分,同时结合“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思想,为我们实施导学案教学提供具体的理论服务。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导学案教学”便在我们学校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而在学案使用过程中,多位教师由学校组织到宁达、杜郎口、杨思中学学习,并将自己的收获以导学案教学的方式全部展示给我们,使我们对学案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我们语文组在学习之后,为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将我们的改革重点确定为:紧抓课堂,向45分钟要效率。

课堂教学是关系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语文课上实施学案教学,我们的原则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使课堂高效为目标,重点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教学活动,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开放性课堂,充分利用45分钟,消化所学新知识,在做到“堂堂清”的同时基本完成“天天清”任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搞好集体备课,形成高质量导学案。

(1)学案编写:每周设一固定教研时间,组内两位成员轮流主备导学案并形成初稿,集体备课时两人本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过程、统一检测题”的原则,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形成定稿,在教学中同步应用。

(2)学案设计: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在设计过程中主要从两个部分来提高教学效率,一是精彩导入提高兴趣。

兴趣是一剂良药,足以医好学生的厌学之症。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如何做到成功地导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就是:

1、课件导学:一堂课的开场白很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个性化的语言导入,相机引入课件。用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可以创造与学习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更为适宜。

2、提问导入:学生在上课的注意力往往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造成注意力分散,其注意力维持时间也不持久。教师如运用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的某个对象转移到课堂上来。老师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设计几个与教学有关的问题,学生能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逐渐的使学习需要转化为学习动机,并且能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和学习。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可以这样导入:天气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中云就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的变化,那么云是怎样帮我们识别天气的变化的呢?这样问题一提出来,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老师提的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3、联系实际导入:写作的素材往往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我们是可以联系我们的生活来理解文章的意思。作为一名中学生,他们肯定也有不少的生活经历,所以作为一名教者我们应该

注意到这一点,在课文的导入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善于抓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童趣》这篇课文,这是学生上到初中以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这无疑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但只要我们注意到,这篇文章其实讲的只是作者小时候观察一些小动物,通过作者的想像和联系,得到了很多有趣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学生在小的时候也许就有过或者说有相似的,我们不妨可以让学生先来讲一讲他们童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也可以适当的提示学生有没有看过蚂蚁搬家、有没有抓过癞虾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就浓了,教者就可以接着往下引导,有一位作家也像你们一样,在他小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事情,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样把这些经历写成文章的。这样哪怕课文是文言文都好,学生都会乐于去学的。

4、作者简介导入:中学课本里,有一部分的课文是一些有名的作家的作品,对于这类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对作者的简介来对课文进行导入。如学习《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这位女作家12岁的时候就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还恶化了,可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还是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像这样的一位作家,她对生命肯定有异与我们的,通过对作者做了这样的介绍,学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能如此强烈地呼喊出“生命,生命”了。又比如说,在学习居里夫人写的《我的信念》这篇课文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对课文进行导入。运用这种方法来导入,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5、审题解题导入:有些课文的标题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的内容,这些课文我们不妨先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先通过自己看课文,看看课文里有没有他们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如我在教《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就对学生说,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大部分的学生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到山中访问什么朋友呢?看到学生有了这个问题以后,我就让学生先不要看课文,先想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写你到山中访问什么朋友呢?然后才让学生去看课文,看看作者和你们想的一不一样,这样学生很快的就进入到课文中去了,对课文的内容也更容易把握了。

6、以情导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时,注重以情感感人,用情意盎然的导语导入新课,能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如教学《散步》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这样来导入:一家人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却能体现出一家人的浓浓亲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散步》,看看课文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这样以情入情,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8、比较分析法导入:比起以往的教材,现在的教材更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分析法导入,这样就可以做到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也借此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学习郭沫若先生的诗《静夜》时,我们可由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导入,因为二者有相似性:都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7、故事导入:可以说很多的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都是陪伴着我们成长的,像《白雪公主》、《丑小鸭》、《宝莲灯》......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而在我们初中的教材当中也有很多这种类型的文章,如《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我们在讲这些课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来讲讲他们所知道的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因为学生能够讲出来的,绝大部份都是他们所喜欢的,这样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这样讲起课文来就更轻松、更容易了。

二是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因此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在教授《孔乙己》时,学生产生了很多阅读障碍,我针对实际提炼出了两个问题:①为何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②你是如何理解“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乐,但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的?第一问使学生意识到孔乙己既生活窘迫又竭力维护读书人体面的尴尬处境,而且这两点在下文多次照应、点染,在孔乙己出场伊始就勾勒出他的个性轮廓;后一问让学生明了孔乙己是一个可笑可悲的失意人,一个受人嘲讽、可有可无的多余人。这两个

问题都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得以落实,都提纲挈领足以使我们更深切地理解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样提问,既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完整的认识,又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不是重点的不讲,过于难的不讲。到底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主学会,哪些知识需要老师指导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导学案设计,把新授内容分为两部分——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困难问题精讲点拨。首先,老师通过精彩导入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题情境的提出要有针对性,要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然后结合老师设计的自学提纲,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能解决的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进行集中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得到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上来,老师在就这些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在老师点拨过程中要充分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存在的疑难点,对同一问题认识有争议时,可以让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由大家评判比较,从中选出最优的答案。这样通过比较分析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后及时的进行基础训练,以检测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对于检测中暴露出的问题再进行及时更正,以努力确保每节课都能做到“堂堂清”。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构建高效课堂”及“导学案教学”在我校实行已有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初见成效,但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仍有许多困惑及无法解决的问题存在。如,实行“学案教学”与学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本校学生的学情是: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相差较大,如果统一实行一个导学案,必将“顾此失彼”,如果设计层次偏低,能力较强者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如果设计层次偏高,能力较差者就容易厌学、弃学,最终造成课堂教学无法统一进行,统一管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也尝试了分组教学,但运用起来并不是很理想,不能完全按照预期设想有序进行,甚至会占用较长时间,导致课堂训练无法当堂完成,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堂堂清”。另外,我们认为对于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来说,如果有足够的条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朗读竞赛、课本剧表演、辩论赛、多媒体,会使教学设计变得更加精彩,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出积极的贡献。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希望得到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以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向达成“构建高效课堂”这一目标快速行进。

【参考文献】

(1)宜春五中“二惟四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2)“学案导学式”教学探究∕孙晓红.《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7期。

(3)浅谈“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张秀芬.《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2期。

(4)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周业虹.《化学教学》,2009年第11期。

下载比的运用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的运用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言运用得体导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师版 主备人:王雪茜王晓美时间:2011年11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的谦辞敬语(课前预习)、语境、语体。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根据场合、对......

    《比及比的运用》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比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求比值和化简比。2、能运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和分数应用题。3、通过复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复习过程:一、谈......

    高效课堂运用导学案心得体会

    - 1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利用导学案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

    课堂改革之学案运用心得体会

    课堂改革之学案运用心得体会 临晋初中张鹏飞 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已开始启动,如何高效的利用好学案进行教学,这确实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师生面前的难题。运用学案教学,最主要的......

    高考语言运用修辞导学案★

    高考语言运用修辞导学案 高考语言运用修辞导学案转自 白云悠悠一、复习目标 1、梳理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2、提高在语言运用中修辞能力。二......

    3.2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学案

    3.2(1)比的基本性质课堂练习填空:一个长方形的宽是6米,长是9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长与宽的比的比值是 。 比的基本性质: 。 最简整数比: 。 例1、化简比:88132第1关......

    比的认识_复习学案(合集五篇)

    《比的认识》复习班级: 姓名: 复习内容 1.比的意义 2.比的化简求比值 3.比的应用 方法小结 1.比可以写成分数和除法的形式 2.比的化简结果写成比的形式(或分数的形式),求比值的......

    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学案

    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学案 一、教材 本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生活中的比是学生在已经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