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的认识_复习学案
《比的认识》复习
班级: 姓名:
复习内容 1.比的意义 2.比的化简求比值 3.比的应用 方法小结 1.比可以写成分数和除法的形式
2.比的化简结果写成比的形式(或分数的形式),求比值的结果是分数或者小数的形式
3.求解比的应用题时,要找准数量与其对应的份数,从而求解,这类题一般不难。
课堂训练
(一)基础准备
1.比的定义: 的比 2.比与除法,分数三者的关系 a:b==()÷()=(小数)=成数(或折数)
在这个式子中,比的前项是 分数的分子是 被除数是
比的后项是 分数的分母是 除数是
商不变的性质是
分数的基本性质 那么 比的性质可归纳为.(二)过关检测
一.比的定义部分 1.在16:8中,比的前项是,比的后项是,比值是
2.儿子身高1.4米,父亲身高1.8米,父子身高比是
3.买10本练习册用去5元,练习本总价与数量的比是,比值是,它表
示的意义是
4.在一个比中,比的后项是3.5,比值是2,比的前项是,5.李师傅8小时生产72个零件,李师傅生产的零件的总数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表示的意义是,6.修一条20千米的公路,已修了13千米,已修的长度和未修的长度的比是,比值是
7.一辆汽车8小时行驶了160千米,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它表示的意义是。8.①
63:12==27:()=(小数)=(百分数)=(折数)()
4②15:()=62.5%=():40=③20:()=
=(小数)=(折数)
2=()÷20=(小数)=(百分数)=(成数)5 9.甲:乙=5:4,甲比乙多 %,乙比甲少 %。10.甲是乙的2倍,则乙:甲= 11.两正方形的边长比为2:5,那它们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12.两正方体的棱长比为1:2,那么他们的棱长和的比是,表面积的比是
体积比是
13.两圆的半径比是1:4,直径比是,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二.比与分数的关系 1.某小学,男女生人数比是5:4(1)在这个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学校总人数有 份,其中男生占 份,女生占 份
(2)男生是女生的,女生是男生的,男生占全班的,女生占全班的(填分数)
2.小王家每月按如下开支:生活费占总开支的总开支的2。1541,水电费占总开支的,教育费占1515(1)小王家每个月开支一共可以看做 份,其中,生活费占 份,水电费占 份,教育费占 份。(2)生活费,水电费,教育费三者的比是
3.一桶油,已用去的占未用的73(1)从分数我们可看出,这桶油已用的有 份,未用的有 份,一共有 份,7
已用的油和未用油的比是
(2)已用的油和这桶油的比是,未用的油和这桶油的比是。
三.速度,工作效率的比 与 时间的比 的关系(1)甲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如果行驶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比为
(2)行驶同样一段路程,甲车用5小时,乙车用4小时,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甲乙两车速度比是
(3)王师傅与李师傅加工一批相同的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8个,李师傅每小时加工12个,王师傅与李师傅的工作效率比是,他们完成任务所用时间的比是
四.比的化简与求比值 1.化简比:
步骤 ①将比写成除法 ②化成整数相除
③写成分数并约分 ④还原成比(或则分数形式也可以)
我们约定 化简比最后的结果我们还原成比的形式
21① 24:42 ②0.7:0.8 ③: ④300千克:1吨 ⑤1.2小时:
5470分钟
2.求比值
步骤 ①写成除法 ②化成整数相除
③写成分数并约分 ④最后的结果一般写成分数形式(或则小数的形式)
我们约定:求比值的结果尽量写成分数的形式(应为小数可能会有除不尽的时候)
21①15:21 ②0.12:0.4 ③: ④3000千克:5吨 ⑤0.5立方米:400
32立方分米
⑥80平方分米:6平方米 ⑦80厘米:1.2米 ⑧80千米/时:40千米/时
五.比的应用
温馨提示:解决关于比的应用问题时,注意写好最后的答(一般要分开答)1.已知总量和总分数
T1 学校把550本练习本按6:5分给三四年级,三四年级各的多少本书?
T2 有150个苹果,按4:5:6分给幼儿园的大中小三个班,大中小班各得多少个苹果?
T3长方形的周长是36米,长与宽的比是5:4,求长和宽各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
T4 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90,甲乙两数的比是2:7,求甲乙两数是多少?
T5小清按巧克力与奶2:9配置巧克力奶糖,现要配置2200克这样的奶糖,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
T6 一种药水把药和水按1:100配制而成,现要配制5050千克这种药水,需要药和水各多少千克?
T7一座水库按2:3放养鲤鱼和鲢鱼,一共放养了25000尾鱼苗,其中鲤鱼和鲢鱼各多少条?
T8甲乙丙三个工人在相同的时间完成的零件数是:甲:75个,乙:90个,丙:85个。
(1)求甲乙丙三个工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多少?
(2)现在又有1500个零件,急需要他们共同完成,请你给他们分一分。
2.知道分量和总份数
T1 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农药与水的质量比是1:150,现有3千克农药,需要加水多少千克?可配置多少千克这种农药?
T2 植树节期间,学校开展植树活动,种下的柳树和杨树的棵树比是3:5,已知柳树栽了60棵,杨树栽了多少棵?
T3 小明和小红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的邮票数之比是7:5,已知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24张,求他们各有多少张邮票?
T4 甲乙两数之比是5:6,甲数比乙数少10,求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T5小丽和小兵的压岁钱比是7:5,小兵比小丽少400元,两个人各有多少钱?
3.利用比与分数的关系 T1 一桶油用去的占剩下的少千克?
3T2 一套西装32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求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钱?
53,已知这桶油共有50千克,求用去了多少千克?还剩下多7
T3 一批零件,已加工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的比是1:3,再加工150个,以加工的零件与未加工的零件的个数比是2:3,求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4.多步,综合题
T1 一批图书有1200本,把其中的中高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1,分给低年级,余下的按4:5分给中高年级,低4
T2 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T3 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4,且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1:3:4,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T4 学校开展浇树活动,共浇树800棵,其中一二三四年级浇了总棵树的所浇树的棵树比是5:7,五六年级各浇了多少棵树?
T5 小红有邮票60张,小明有邮票52张,小明给小红多少张邮票后,小红与小明的邮票数之比是9:5?
2,五六年级5
T6 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快慢车同时甲乙两地相向而行,8小时相遇,已知快慢车的速度比4:3,求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课外训练
T1 长方形的周长为192厘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T2 学校计划把360棵植树的任务按1:3:5分给甲乙丙三个班去完成,这三个班各应植树多少棵?
T3 一种盐水是盐和水按1:9的比例配制而成,要制这种盐水500千克,需要盐多少千克?
T4 修路队计划修一条2800米长的公路,将任务按1:2:4分给甲乙丙三个组,这三个组各分到任务多少米?
T5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4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5: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T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比是4:5,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T8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T9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参加跳绳和赛跑的人数比是5:7,跳绳的有80人,参加跑步的有多少人?
T10 小明读一本故事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比是3:5,他已读了45页,还有多少页没读?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T11 一年级有3个班,一班有40人,二班有41人,三班有39人,把600块糕点按人数分给一年级小朋友,三个班各的多少本?
T12 光明小学为灾区捐款,六(1)班共捐2450,已知男生和女生的捐款数的比是4:3,男生比女生多捐多少钱?
T13 一长方体,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3:2,它的棱长总和为108CM,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T14 某工厂男工和女工的比是4:5,女工比男工多4人,男女工各有多少人?
T1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70厘米,一条腰与底边的长度的比是3:4,这个三角形的底边是多少厘米?
T16 淘气一家三口和小小一家三口到餐馆用餐,餐费总共是140元,两家决定按人数分摊餐费,两家各应付多少钱?
T17 一种混凝土的水泥,沙子,石子的质量比是2:3:5,要配制20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T18一个长方形的苗圃,它的长时3米宽是10米,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是这块地的五分之二,剩下的地按2:1种黄瓜和茄子,黄瓜和茄子的种植面积各有多大?
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168:84 0.25:1 11: 5.6:4.2
3:0.5 27:54 1.2:0.12
1.5:2 14:35
3吨:300千克
25:0.8 1.520445:110 58:56 6千米:300米
小时:30分 116:4
解方程
3.5X+1.8=12.3 0.8X-4=1.6 5X÷2=10 X-0.25X=3
X+25X=21
120x-20x=40 x+130%x=460 25%x=75 60%x-35%x=125
x-40%x=120 x+15%x=115 15x
x-20%=32
45X-25X=12 X+25%X=90 70%X + 20%X = 3.6
-30=150 8x+42=178 74129-9x=3 1.5x+5x=79
35x-6=15
第二篇:比的认识复习课说课稿
《比的认识整理复习》说课稿
裕展寄宿制小学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这一单元是安排在北师大版 让我感到最满意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发言非常积极,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获得了表现的机会,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鼓励,大大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在题目的设计中,开放性试题不够;还有就是因教学内容太多,在时间把控方面欠佳等等。还有一些不足,是我没有想到的,也请其他听课的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总而言之,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高效。
第三篇:《整理和复习:比的认识》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比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提供丰富信息,提高复习兴趣
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复习课,学生有亲切感,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回顾比的意义。为复习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比的应用等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复习的兴趣。通过6条信息的呈现,让学生充分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概括出比的2种类型: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
二、梳理所学知识,自主建构网络
复习课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因此,在复习时引导学生自主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使学生头脑里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时,由比的意义引出复习比与除法、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学生能清晰地了解新、旧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继而引导学生回顾比这单元,还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生根据知识间的联系,自主建构了“比”这单元的知识。
三、辨析抽象问题,渗透学习方法
面对抽象的题目,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答呢?我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大家齐想办法,共同解决平时正确率极低的一道题:“甲班学生的1
调入乙班后,两个班的人数正好相等。甲班和乙班原来学生人数的比是():()。”课堂上,学生积极动脑筋,想到了画图法、假设法、推理法„„等方法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充分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帮助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精选各类习题,发展学生思维
练习就是对复习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运用,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这节复习课中,我设计变式题组练习,以学生感兴趣的足球比赛时间为话题展开讨论,不断改变条件,关键是引导学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对应。这样一题多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严谨性。
第四篇:认识比
《认识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68-70页的例
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能联系实际应用比的意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咱们班男生有23人,女生有27人,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男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师:能用算式表达你的思考过程吗?(板书除法算式)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板书除法算式)
小结:同学们用以学的知识来表示他们关系,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比。(板书课题)
二、自学质疑
1、呈现例1图: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1)图中提供了2个数量: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
2、“比”的读写:
(1)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都很熟悉。那比中各部分的名称又怎样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8页上面一段,来给大家说一说比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自学比的名称)
学生讲一讲比的名称,投影出示。再来说一说黑板上这个比各部分的名称。(2)现在我们再来看洗涤液标签上的1 :1,1 :2,1 :3,1:4,1:5,1:6,你明白它们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
3、出示试一试想一想:
(1)、图中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2)、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三、精讲点拔
1、概括比的意义。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我们既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表示什么?小结:两个数的比就表示两个数相除。
2、了解比的其他知识。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比有几部分组成,分别叫什么?
3、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用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什么?什么叫比值?
4、理解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比、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表格,学生口答)
除法 被除数 ÷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 后项 比值
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你是怎样想的。
(2)师:用字母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
a:b=a÷b=(b≠0)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也可以写成23,仍读作2比3。
三、迁移应用,拓展延伸
1、完成第68页“试一试” 谈话:老师准备配制一种洗洁液,你能猜猜这时洗洁液与水的比是几比几吗?
其余的三个比分别表示什么?
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书70页练一练1-3题。2.判断。
(1)比的前项不能为零。()
(2)小红的身高是1米,妈妈的身高是165厘米,小红和妈妈身高的比是1:165。()
(3)只读作:五分之四。
3、联系生活实际,找到身边的比。1
(1)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2)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3)人体眼睛与瞳孔比大约是16:9。
(4)师:现在流行的液晶电视长和宽的比也是4:3,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师:实际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应用了比的知识。(课件出示)
师:这些图片美吗?其实呀,这里面还藏着许多奥秘呢。它们都应用了黄金比,也就是比值约等于0.618的比。关于“黄金比”,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或上网了解一下。
四、小结归纳,应用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板书设计
联
系
不 同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分数
学案:
1、比的意义是什么?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比有几部分组成,分别叫什么?
3、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巩固案: 1.判断。
(1)比的前项不能为零。()
(2)小红的身高是1米,妈妈的身高是165厘米,小红和妈妈身高的比是1:165。()
(3)只读作:五分之四。
2、联系生活实际,找到身边的比。1
(1)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2)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3)人体眼睛与瞳孔比大约是16:9。
(4)师:现在流行的液晶电视长和宽的比也是4:3,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课后反思: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知。
比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识,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这节课我先出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数量提出许多问题,有选择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用算式表示。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几倍,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来解决,今天我们来研究对两个量比较的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引出比的意义教学。
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这部分中,因为分数、除法、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比的意义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比、分数、除法的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除法的是一个算式。
2、体育比赛中的2:0不是比,足球赛中记录的“2: 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数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第五篇:认识比
《认识比》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比”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经验。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材特点及学情分析,结合数学教学“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目标确定如下: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其中,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活动过程与安排
教学伊时,以落实第1个目标,教材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实物图为例,引出比的概念。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我引导学生认识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的形式,在讲练结合中,引导学生学习比的读写;并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试一试”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四个“比”的具体意义;通过交流,让学生说出把每种溶液里洗洁液看作1份时水的份数。引导学生讨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其他表示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接着利用教材里生活中行程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填表后说明还可以用比的方法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已认识的比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的比又表示什么?”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上面的例子都是通过比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比的认识,从而正确描述比的意义及比值的概念,促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
例2后面“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3题整合在一起,学生完成填空后,组织学生讨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和分数的什么?并通过自学“试一试”后面一段话发现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不同形式,但仍读作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最后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这一问题时穿插数学中的比与体育比赛中引用比写法的区别。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在上述过程中,用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对比与除法和分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我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完成练一练1、2题,练习十三1-4题,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二环节对本课新知进行了相应拓展。首先让学生从身边找比,课件呈现人体中有趣的比及一组图片,国旗、国画、建筑图。结合“黄金比”使学生认识到按照每种规格做的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这样看起来是最美丽的,梅花图、建筑图的呈现,让学生感受黄金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中“比”的魅力,同时也使健康、爱国等教育在数学中得到有效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