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5 06:3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比和比例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比的相关知识吗?

生:记得。

师:好的,让我们随着下面几个问题一起来回顾。(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对比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那这节课我们就在比的基础上来一起学习比例。(板书比例)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探索新知

师:国旗大家不陌生吧?国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我们来看看这些地方的国旗(出示课件)

师:这三幅国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师:对于后面两面国旗我们是比较熟悉的,那你们知道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吗?

生:不知道。

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他们的长和宽。(出示课件)

师:那你们能分别写出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和教师里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吗?

师:那你能求出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吗?

生:比值都是1.5.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都是1.5.师:那天安门广场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不是也是1.5呢?请大家动手算算。

生:也是。

师:是的,其实(出示课件)所以所有的国旗都是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师:那我们再回到刚刚我们熟悉的两面国旗上来,我们知道了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等号将这两个比连接起来。就是(板书)也可以写成(板书)

师:像这样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就是比例的意义。(补充课题板书)

师:根据比例的概念,你觉得要组成比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生:两个比,比值相等。

师: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这些知识你们都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的检测。(出示课件练习)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已经理解了比例,那你能区分比和比例吗?(出示课件)

师:通过练习和比较我们对比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你知道在上面三幅图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吗?

师:同学们真会找,找出了这么多比例,我们知道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那让我们一起去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题目。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1.6=60︰40或2.4=60

1.640

2016年4月7日

第二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根据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指导】

1.重视基本概念教学。

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单元学习的几个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解答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对两个量成比例做出判断,然后依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数量关系的特点解答。再如,比例尺的应用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都要依据比例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同时通过应用,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如比例的概念与比,除法、分数等相关知识解比例以及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都要用到方程相关知识,所以学习既要注意与旧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编写也注意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比例尺的一些练习,不仅限于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而且涉及到测量图形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以及根据实际设计比例尺等。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3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3课时 3.比例的应用„„„„„„„„„„„„„„„„„„„„„„„6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知识结构】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的兴趣,体会事物间的相对联系,培养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

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教学准备】

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学生独立求出各比的比值。

(1)教师:在求比值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学生: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教师: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把这两个比画上横线。

师: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7=10∶6。课件显示:“10∶6”和“4.5∶2.7”同时闪烁,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起来。

(2)前面的两个比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为什么? 教师将课件后面的两个比隐去。学生:不能,比值不相等。

教师小结: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教师板书:比例。【新课讲授】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 生:比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吧,到底什么是比例呢?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例1。

①找出每面红旗长与宽的比。②求出每个比的比值。③哪几个比的比值相等?

2.学生自学完以后,教师逐个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在黑板上:2.4∶1.6=;60∶40=。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板书:2.4∶1.6=60∶40,也可以写成。

师: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做比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教师: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教师用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3.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过程要求:

学生猜想另外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求出国旗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订正。2.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2题。组织学生议一议,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答案:

1.(1)能组成比例,6∶10=9∶15。(2)不能组成比例。

(3)能组成比例,12∶13=6∶4。(4)能组成比例,0.6∶0.2=34∶14。2.可以组成8个比例。即 3∶1.5=4∶2 3∶4=1.5∶2 2∶1.5=4∶3 2∶4=1.5∶3 1.5∶3=2∶4 1.5∶2=3∶4 4∶3=2∶1.5 4∶2=3∶1.5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吗?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师生共同归纳。

【课后作业】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1、2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答案:

1.第1题:(从左往右)不能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30∶2=120∶8;不能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100∶5=200∶10。

第2题:(1)可以组成比例

4∶5=12∶15 4∶12=5∶15 15∶5=12∶4 15∶12=5∶4 5∶15=4∶ 125∶4=15∶12 12∶15=4∶5 12∶4=15∶5(2)不能组成比例;(3)不能组成比例;(4)能组成比例

1.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总结得出比例的意义,并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的概念,教学更好地发挥了引导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特点时,通过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多方验证,学生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向变成了最后的豁然明朗。

第三篇:《比例的意义》教案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案设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升国旗的片段,画面最后定格在国旗上。

学生谈对国旗的认识。

教师利用介绍国旗及国旗通用的五种规格。

师引入:国旗里面蕴藏着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国旗入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尝试小研究:

国旗的规格

(1)长288厘米,宽192厘米

(2)长240厘米,宽160厘米

(3)长192厘米,宽128厘米

(4)长144厘米,宽96厘米

()长96厘米,宽64厘米

我能写出国旗长与宽(或宽与长)的比,并计算比值。(任选两种规格)

①():()=__________,比值=__________

②():()=__________,比值=__________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比例的意义是以比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复习比的有关知识,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的回忆,唤醒学生学习比例意义的知识储备。)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生交流汇报。(展台展示3—名学生的尝试小研究)

师提问:观察这两个比的式子,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把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数学上,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题)

2、初步认识比例。

师:到底什么是比例呢?你能根据刚刚的发现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3、深入感知比例。

师根据学生的概括、归纳,相机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自由读,齐读。

师:比例必须具备几个条?

学生交流。

师介绍比例的分数形式并板书。

4、理解应用比例。

再次出示国旗的五种规格。

师:从上面的信息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学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让学生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比较: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由()个数字组成,是一个(),表示()。

比例

例如:由()个数字组成,是一个(),表示

()。

(设计意图:通过比和比例的对比分析,从数字个数、形式、意义等不同角度对两个概念进行沟通与联系,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链接”关系。)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2:()

3:9=1:()

34=6()

2、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7:3和21:9

(2)8:6和16:34

(3)310:14和62:1

3、拓展练习。

(1)写出比值是7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2)写出比值是1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掌握正确组成比例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五、盘点收获,总结提升

说一说,“比例”的学习带给你怎样的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还想知道什么?回忆一下,你是从什么知识入手学会的?这些知识又能给你学习数学提供什么?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44:96=32

96:64=32

44:96=96:64

或14496=9664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第四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

教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遵循“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的理念,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去体会、观察、发现、探索。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复习,有效铺垫。

温故而知新,用比例知识解决正、反比例问题的关键是先让学生能够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然后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最后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所以利用比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之前,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么比例,不但很好地复习了旧知,也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了教学难点,为学生探究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巧妙引导,拓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为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已经会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归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教材例题时,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有利于

第 1 页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提出问题:①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②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③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生讨论后解答)2.引入新课。

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应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习例5,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61页例5主题图。

(2)学生读题思考,并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预设

生1:已知条件是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28元。

第 2 页 李奶奶家用了10 t水。

生2:所求问题是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3)指名完整叙述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 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4)讨论、交流。

师:例5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预设

生1:可以用算术方法解决。先用28÷8求出每吨水的价钱,再求出10 t水的价钱,列式为28÷8×10。

生2:可以用比例方法解决。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师:为什么可以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预设

生:因为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且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也就是每吨水的价钱)是一定的,所以可以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师:如何运用正比例关系列方程解答? 预设

生: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8x=28×10

第 3 页 x=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5)拓展练习。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第 4 页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参考教案

比例的意义1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国歌

师:听了音乐,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生:升国旗。

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知道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国旗呢?(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都说不错,老师收集几张出现在不同地方的国旗。

2、媒体出示国旗画面,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并分别说出是什么地方。a)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b)校园升旗仪 c)教室场景 d)签约仪式

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国旗,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想不想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媒体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

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

师生交流,得出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但是它们的长和宽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4、学生探索,发现问题。

师: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师:通过计算,大家发现它们的比值都相等,我国国旗法规定:任何一面国旗的长宽之比都是3:2,这是对国旗的尊重。

二、认识比例,理解含义

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媒体出示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国旗长和宽。学生计算出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

并板书:2.4:1.6 =3|2 60:40=3|2 师指出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并板书:

2.4:1.6 =60:40 ⑴学生照样子从中任选两个比组成一个等式 师指着这些等式说:“在数学中,像这样的等式就叫做比例 ⑵学生尝试说说什么叫比例。

得出结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

2、判断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关键是什么?(学生讨论)生:看比值是否相等。

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学生演板)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吗?(小组讨论)

学生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学生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三、巩固应用

(一)数的比例

课本第33页做一做(1)(学生汇报比值是否相等,所以成不成比例。教师板书比例式)(二)形的比例

做一做(2)师: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这个图形?(学生讲这是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几个数字分别是它们的底和高。然后汇报比例)(三)生活中的比例

师:通过刚才的几组题,我们进一步弄清了比例的意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比例吧!

1、课本36第1题(课件演示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交流。)

(四)拓展练习(课件演示)

四、总结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都非常的认真,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肯定很多,那谁来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说)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比例,并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会自己根据数据组比例,看来同学们这节课真是掌握了不少的知识。

比例的意义2 教学内容:P32~3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比的时候我们了解到人体的黄金比,还记得黄金比是什么吗(1:0.618)?人体的黄金比表现出一个人的结构美,接下来我们要看到的图也有它严格的比才能显示它的庄严,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2、教学比例的意义:出示P32例1。

(1)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 5: 10/3 2.4:1.6 60:40 15:10(2)你们能分别写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吗?(指名板演)

(3)同学们观察一下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5:10/3 =2.4:1.6 60:40=15:10 2.4:1.6=60:40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比例也可以写成:5/10/3=2.4/1.6 60/40 = 15/10 2.4/1.6=60/40(4)在这句话里,你认为哪些字很重要?对你理解这句话有帮助?(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温馨提示: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填空。

①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比例。②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的。(2)判断。

①比例是由任意两个比组成的。()②表示两个比的式子叫比例。()③6 : 2 = 3 是比例。()④只有自然数可以组成比例式。()⑤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单的整数比。()⑥7:1 =21:3是比例,但 7/1=21/3不是比例。()(3)出示课本“做一做”第1题: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10 和 9∶15 20∶5 和 1∶4 1/2:1/3 和 6:4 0.6:0.2 和 1/4:3/4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做练习,然后和你的学习小组一起讨论这题应该注意什么?然后全班汇报。

四、巩固练习。

1、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1)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写出比值是0.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教师再强化总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下载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里面的一节概念课,往往是很多老师在选择公开课、教研课时回避的一个内容之一,理由是:看看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有关内容,与......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2......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教案(范文模版)

    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32~34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教学设计 泽州县柳口小学 李渊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2—33页的内容。 【教材简......

    2016-2017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练习题

    2016-2017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练习题 姓名 成绩 一.填空 1.如果a×5=b×8,那么a:b=( ) 2.从6,24,20,18与5这个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 ):( ) 3.如果a:b=c:d,那么b:a......

    六年级下册比例测试题

    一.填空1、0.6=3:( )=( )÷15=( )成=( )%2、1: 0.75的比值是( ),把它化为最简的整数比是( )3、比例4:9=20:45写成分数形式是(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形式是( )4、18的约数有( ),选出其中四个数组......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第一时 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 练习内容:《比的意义》的练习练习背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认识了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了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及各部分名称的关系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