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语专题教案 正稿
成语专题教案
曹庆渠
【考点分析】
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常考题,一般采用选择辨析题型。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要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对课文或课外读物中出现的成语要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其次要能从成语的感情色彩、适用对象范围等角度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成语的意义,防止一知半解,望文生义。
解密之一: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如:
例
1、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例
2、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例1中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然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见句中的成语“不孚众望”运用是恰当的。例2 中“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很多的时候,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耸人听闻”“骇人听闻”,“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等。附表: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人死后下葬后很可怜”。
久假不归:指长期节育借用而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区别“不负众望”。
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情者。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
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示例:
1.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2.„„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3.„„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解析:
以上成语均属错用。“每况愈下” 指情况越来越坏,此处误认为是“越来越低”了;“万人空巷”指街上人群集结,绝非静悄悄;“炙手可热”指权势大,并非指“热销”。用错原因均属望文生义。
解密之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必须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造成误用。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指从小就相识的异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举案齐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间,不能用在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眉飞色舞”只用于人,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类人:(1)老练而自负的人,(2)没有朝气的年轻人,(3)摆老资格的老年人。
例①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②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辨正:①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②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例③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左右逢源”“车水马龙”“蔚为大观”“蓬荜生辉”“抛砖引玉”“班门弄斧”“信笔涂鸦”“不情之请”“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不同凡响”“别出机杼”“巧夺天工”。附表:
70个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常常被人误用,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2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3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6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
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8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2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3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6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8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8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9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14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16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18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 上”,错。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20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23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25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27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30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34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35 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37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38 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39 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41 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43 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45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46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48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49 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51 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52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54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55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56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57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58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60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61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62 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64 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65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66 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67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69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解密之三: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成语的褒、贬色彩不同的。例:“半斤八两”与“平分秋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论本事,他们俩可算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如:“他的技艺很好,可与名家平分秋色。”这是褒义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复
习时应加以防范。如“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运用时不能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例:
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②(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③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贝增心喜、蠢蠢欲动。(跃跃欲试)④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辨析:①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②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含贬义。③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④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这句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是误认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以上都是由于色彩不当而造成的成语误用。要注意的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不属此列,它是作者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故意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情况下,往往加“引号”以加以区分。
例:这个政府(国民党政府)“专心一志”打内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专心一志”形容非常专心,褒义,这里是作者故意褒词贬用,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 再如: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本句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改为“纷至沓来”。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无所不为”,“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雨后春笋”“有口皆碑”“始作俑者” “粉墨登场”“附庸风雅”“呼风唤雨”“亦步亦趋”等。
练习巩固
不辨成语的感情色彩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含贬义,是“没有什么坏事不干”的意思,与褒扬科学家的句意不协调。(2)王川荣获大赛冠军后,他的家长和朋友欢天喜地,弹冠相庆。
“弹冠相庆”使用有误。此原意指弹去帽子上的灰尘,互相贺喜,现用于贬义,形容坏人得势,而用于褒义,显然感情色彩不当。
(3)谭嗣同是变法维新中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始作俑者”使用有误。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木偶人。“始作俑者意为开始发起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有极强的贬义色彩。
(4)一位普通市民——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在一年间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显然是贬义,应改为“单枪匹马”。(5)他勇斗歹徒的事迹现在已满城风雨、妇孺皆知了。
满城风雨:原形容秋天的景物,现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起来,议论纷纷。含贬义。(6)参加冬季越野长跑的上千名运动员,像过江之鲫通过了大桥的涵洞。
“过江之鲫”现在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连续不断,含贬义。
(7)这么多的事情都要他一个人处理,使他心劳日拙,极度疲惫。心劳日拙:做坏事的人费尽心机,即越来越无法得逞,处境一天不如一天。含贬义,可用“心力交瘁”。
(8)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美好感觉。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厉害,多含贬义,用它来对新面貌的美好感觉,不当,可改为“今非昔比”。
(9)汪锦元长期打入汪伪内部做情报工作,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东窗事发”指罪行暴露,贬义,用来指正面人物不当
(10)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道貌岸然”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的样子,多用于讽刺。
(11)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回想往日的艰辛,怎不沾沾自喜呢?
“沾沾自喜”,指“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得意,表现一种轻浮的样子”。含贬义,不能用它形容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12)蒋雯丽因饰演了《牵手》里的夏雪而煊赫一时,不但获得了“金鹰”奖,最近又荣膺“飞天”奖最佳女主角。
“煊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声名或气势很盛”,多用于贬义。这里与语境不合。(13)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市民。
“推波助澜”比喻推动了坏事物的发展,并帮助它制造声势,含贬义,显然不合语境。(14)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却从容不迫地在抹桌子。
“从容不迫”指不慌不忙,非常镇静。褒义,文中用于坏人身上显然色彩不当。
(15)敌人是“瘌蛤蟆剥皮眼不闭”,我们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防止敌人重振旗鼓。“重振旗鼓”比喻失败后,重新组织力量。褒义,用于敌人显然不妥。(16)我军识破了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消灭对岸的敌人。
“神机妙算”是形容计谋高明,褒义,显然不能用于敌人,可改为“阴谋诡计”。
(17)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指学别人的东西没学好,反倒把自己的东西忘了,含贬义,不合语境。(18)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沿上,紧握着钢枪,虎视眈眈地望着敌营。
“虎视眈眈”指形容恶狠狠地盯着,将要动手攫取什么。贬义,用来形容“战士们”显然不当。
(19)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如丧考妣”指“好像死了父母一般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
语意重复、搭配不当
表义重复 原句中已经表达了某种语义,而成语中也包含了这个语义,从表面看,成语的运用并无不当之处,但若仔细分析,还是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此类题型一般多选用那些和句子表达的意义有交叉重叠的成语,造成前后语义不能互相关照,结果重复。例如:
①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贴画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析:句中“篷荜”是“篷门荜户”的省略,“居室”和“篷荜”有语义重复的毛病,命题者
就是利用语义重复来干扰学生的视线,诱导学生失误。
②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析:本身“见”字作“显现”讲,故不宜作“显得”的宾语。③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析:成语本身有“一”,故它的前面不能加上数量词“一场”。④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析:“好像”与“如”重复。
⑤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析:“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附表:
(1)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遍体鳞伤”包含了“浑身”的意思,犯了语义重复的毛病。“体无完肤”也是类似于此,可改为“伤痕累累”。
(2)这件事,她一直讲得津津乐道。
“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谈论,从句子语境来看与前面的“讲”语意上有重复,可改为“津津有味”。
(3)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从语境看与前面的“被人”语意上重复了。(4)他极力抑制自己的激动,想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燃眉之急的紧张情况。“燃眉之急”指非常紧迫的事情,不做定语,常充当宾语。(5)咱们俩不打不成交,一块儿干,杀它个翻天覆地。
“翻天覆地”多用做定语,如“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常用来作“杀、闹、吵”等词的补语应是“天翻地覆”。
(6)听到我们班获得冠军的消息后,同学们都高兴得载歌载舞起来。
“载歌载舞”多用作谓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些欢乐的大型场面。句中用来作补语不行,且语境也不合。
第二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正稿
八、自由落体运动
韦拥军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3、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
由落体规律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及其遵从的条件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硬币2个、纸片三张、笔、刻度尺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证明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一个规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之比是1:3:5:7„奇数比;另一个规律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之差△s=at2,是一个恒量。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演示实验(1)
①同面积的硬币与纸片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下落(观察结果: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②取两个大小不同的硬币,两者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下落(观察结果: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
③取半张纸与一张纸,半张的揉成一团,两者从同一高度由静止 开始同时下落
(观察结果: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1)引问:生活实际中物体下落快慢不同可能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与物体质量无关
.2、教师演示实验(2)
多媒体演示“牛顿管”实验。
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牛顿管”的实验
将羽毛和软木塞、小玻璃球放入有空气的玻璃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玻璃球下落得最快,其次是软木塞,羽毛下落得最慢;将管中的空气抽出一部分后,让它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玻璃球最快,软木塞其次,羽毛最慢,但三者的差距减小了;.最后将管内的空气抽完,让他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是三者同时落到管的底部。
结论: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的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时,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3、得出概念
(1)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是:(1)初速度为零;(2)只受重力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师:在地球表面附近从高处下落的物体,事实上都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因此,严格地说,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只受重力作用的自由落体运动,但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则物体的下落也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例如,对于实心金属球、石块等,在它们运动速度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把它们的自由下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若它们从非常高的地
方自由下落,当它们的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它们运动的全过程就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而对于另外一些物体如一团棉花或纸片从空中静止下落时,与重力相比,空气阻力的影响太大不能忽略,它们的运动就不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处理.让学生观察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讲解照片上相邻的像是间隔同样的时间拍摄的。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就发出一束短暂的光,照亮运动的小球,于是在同一张胶片上记录下了小球在不同时刻到达的位置,经过清洗胶片和放大,就得到课本上的一组频闪照片。
播放多媒体演示小球下落过程。
给出小球下落在各个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小,引导学生计算连续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差,有△s=at2,是一个恒量,并得出结论:(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加速度
在同一地点,两个小球在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由公式s=v0t+at2可知s、t 相同,则a相同。
21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在各个地方相同吗? 2.它的方向如何?
师: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符号:g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g=9.8 m/s2,粗略计算中可以取g=10 m/s2.让学生看多媒体g值列表,从表中寻找规律 结论:(1)g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g最小,两极g最大)
(2)g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师: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这些公式中的初速度v0=0,a取g就可以了。
(5)自由落体运动遵从的规律:v=v0+at推出:v=gt
s=v0t+at2推出:h=gt2.2211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
(一)比如测井口到水面的深度,测楼房的高度等等.做例题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
(二)测反应时间
教师活动:老师手中的这把尺很神奇,它不仅能测量长度,还能测出同学们的大脑反应时间,谁想知道自己的大脑反应时间是多少?可以用我的这把尺来测量。选3~4名学生玩“测反应时间”的游戏。老师握住尺子的上端,某同学的手放在尺的下端零刻度处待命,当其看到老师的手松开时,迅速握住尺子学生抓住尺的同时就报出其反应时间,可采用“比比谁的反应时间短”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问题:若测出某同学捏住直尺时,直尺下落的高度为10 cm,那么这位同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gt2
21可得反应时间t=2hg=0.14 s.若招飞时对飞行员的反应时间要求达到0.16 s,该同学能当飞行员吗?(g取10 m/s2)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及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从静止开始的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学好本节可更好地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对上节内容的有益补充。要突破此重点内容,一定要把握住一点,即自由落体运动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v0=0,a=g。我们在以前章节中所掌握的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均可使用。
(四)课后作业
课本练习八(4)、《优化设计》 57页 14题
第三篇:成语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三国中的成语”,说到三国,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三国中的一些有名的人物,一如:舌战群儒——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刮骨疗毒——关羽 粗中有细——张飞
知人善任——曹操 天下无双——吕布
经天纬地——孔明 礼贤下士——孙权
文武双全——周瑜 胸无大志——刘表
看,三国中的人物是数不胜数,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关羽”,对于关羽呢,大家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关羽(约162-220年),字云长(原为长生),司隶河东解人(今山西省运城市),约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将领。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老爷。
众所周知,这个关于关羽的性格特点有人说他智勇双全,无人能敌,有人说他阴险狡诈,不近女色,总之是五花八门,但我觉的关羽却是一个:武艺超群、意志坚强、忠心耿耿的一个人。但这究竟是为什么,别着急,听我与你慢慢道来。
故事发生在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时,曹操看中关羽的才华,想让关于归顺与他,但这关羽可是一个重义气之人,就是不答应,于是擅自逃离了曹操的军营,在这一路上,关于受到了重重阻拦,终于逃出了曹操的手心。这件事后来就演变为一个我们熟知的成语——过五关,斩六将。
这第一关 :斩孔秀。第二关: 斩韩福和牙将。第三关:斩卞喜。第四关:斩王植。第五关:斩秦琪。大家看,关羽为了摆脱曹操,找到刘备,一路上战了五次,杀了六名身手不凡的大将。足可见他的“武艺超群,以及对刘备的忠心” 至于意志坚强,更是来源于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刮骨疗毒”。
话说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场。有一次,关羽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说:“我不能因小小创伤,而误了军国大事。”众人只好四方访寻名医。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他说听闻关公中了毒箭,特来医治。这时,关公的右臂痛得厉害,正和马良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乱了军心。华佗说他必须将关羽的皮肉隔开,用刀子将骨头上的毒刮去,才可治愈。关羽听后想都没想,便同意了。不久,华佗把毒刮尽,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大家看,就连把自己的皮肉隔开,都能如此沉着冷静,这样的意志除关羽以外别无他人!我们讲到这里,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说关羽是一个:武艺超群、意志坚强、忠心耿耿的一个人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可以用一个个成语来了解别人的特点,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多多积累!谢谢大家!
第四篇:九色鹿第一课时教案正稿
九色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好人物对话。
3、抓住关键成语概括文章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了解主要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
4、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上课前我们了解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民间故事都有虚构的成分,老百姓爱听,也爱说,因此世代流传。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个神奇而动人的民间故事——九色鹿(板书课题)读题。
2、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相机出示问题)(1、为什么叫它九色鹿?
2、九色鹿长什么样子?
3、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
4、在九色鹿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九色鹿到底是一只怎样的鹿呢?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交流:(出示九色鹿图片)
A、我知道了为什么叫它九色鹿?因为„„所以„„(指名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说)B、我知道了九色鹿长什么样子?(指名读好句子)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鹿?为什么?
4、这是一只多么神奇而美丽的鹿啊!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它的美。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过渡:在这只神奇而美丽的鹿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大声读课文2—9自然段。
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理解词语,不理解的做记号。
3、想一想:在九色鹿的身上发生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自学)
2、检查自读情况
(1)故事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九色鹿,还有一位叫——调达,纠正读音。板书:九色鹿
调达
(2)写了他们之间发生的几个小故事?
(3)(出示图片)这两幅图正好画了两个故事的内容。请同学们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的内容?
3、初读第一个故事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在第一个故事中,有哪些难读的、不理解的词语吗? 交流:(相机出示词语)
课文中,精当地选用了不少四字词语,将这两位主人公刻画得生动、形象。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组(出示): 纵身跳进 郑重起誓
A、奋力挣扎 这里面有个多音字,哪一个?(挣)它还可以读?组词。
B、郑重起誓 誓,发誓的誓,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生记)其实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可是有根据的。上面为什么是个“折”字呢?古人在发誓时,一般手中拿一根枝条,发完誓(出示:言)就折断枝条(出示:折),意思是如果违背了誓言,就得到和这枝条一样的下场。所以,誓字上面是折,下面是言。
C、泄露 露是多音字,它还可以读?老师这里有三个词语,你能帮我来分一分 “露”到底读什么?(指名选择读音)
(2)谁能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来说一说第一个故事讲了什么事? 如说不好,出示三个词语。板书:救。
刚才我们抓住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来概括一个故事的内容,这是一种好方法。
4、初读第二个故事
(1)第二个故事当中有好多生字词,你会读吗? 出示:张贴皇榜 浩浩荡荡
灵魂肮脏 残害无辜
谁来把这一组词语读一读?(指名读)这里面难写的字你要提醒大家吗?齐读。出示难读的句子:这个句子是整篇课文中最难读的,你能读好吗?
这是九色鹿说的一段话,找一找提示语?谁再来读?
(2)出示第二组词语:见利忘义 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A、指名两生读
B、你发现这组成语有什么特点? C、“义”是课文中的生字。什么是“义”呢?大家请看——(出示:義)认识这个字吗?告诉大家,这个字也读yi,是“义”的繁体字,它的上方是“羊”字。说来还真有趣,古人非常崇尚“羊”,因为羊一身是宝,不管是鲜美的羊肉,富有营养的羊奶,还是温暖的羊毛。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喜欢把“羊”用在最好的字眼上,如“美丽”的“美”,“善良”的“善”(出示:美丽善良)“義”和“美”、“善”一样,都是做人应当遵守的品行。
D、“义”在字典上有四种解释(出示:A意思 B指拜认的亲属关系 C道义 D人工制造的)在这个词语中,应该选哪一种解释呢?
那么“见利忘义”是什么意思呢?
E、逐字解释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来理解另外两个词语吗? 背信弃义——违背诚信抛弃道义。
恩将仇报 文中有一个词语是它的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F、在课文中,谁“见利忘义”?
出示填空:调达看见了(),忘记了(),结果()。板书:出卖
这就是第二个故事的内容。想一想:刚才我们抓住了什么来概括故事内容的?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三个词语,读出你的感受。
三、理清脉络
出示两张图片:刚才我们分别说了两个小故事的内容,那你能看着这两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在九色鹿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吗?
指导看着板书用三句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四、合作朗读,有声有色。
1、《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故事进行分角色朗读,要争取读得有
声有色!
2、哪组同学愿意向全班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风采?(相机指导)
五、写字教学
今天的这些生字中,有哪些需要老师帮忙的吗?
板书:
救
九色鹿——————调达 美丽、神奇 出卖
第五篇:第六课 《和平鸽》美术教案(正稿)
第六课 《和平鸽》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公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的要求,初步掌握平面设计招贴画的一般规则。招贴画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现代文明的一个层面。公益招贴是其中-种,本课以公益招贴为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激发学生关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设计中将本单元教学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以和平为主题,联系实事,用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并思索如何表达自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从而引入和平鸽这一标志性形象。通过欣赏描绘和平鸽的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和平题材,展示和平题材招贴画,注意图形选材和主题表达之间的必然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构图与主题表现、形式美感的联系,具体观察图形大小、位置、色彩的处理,并尝试改变招贴画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或颜色,创造新的画面,体会构图的魅力。最后合作完成一幅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根据主题谈创意,培养良好的设计思维方法,收集文字图形资料,组合筛选,提炼加工,并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制作完成,如剪贴等。展示优秀简洁的招贴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大小位置、色彩处理与主题立意的关系,明确招贴画的设计要领。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2、技能目标:
了解公益招贴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形式美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设计意识的形成;学生能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设计主题招贴,初步学会合理控制画面的构图及色彩等知识。
3、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准备:
1、(CAI 课件)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图形移动面板。
2、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二、教学重点: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三、教学难点:招贴画中图形大小位置的处理与主题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CAI :伊拉克战争场景及战争带来的灾难)
2、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用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欣赏:毕加索的《和平鸽》、《和平之人》;介绍画家毕加索。
4、展示介绍招贴画。招贴画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传达特定的主题。
5、讨论几幅招贴画的主题与选材的关系。
讨论:画面有些什么形象,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 想想可采用什么方式制作更简便。(剪贴)活动一:尝试改变招贴画的图形大小位置,创造新的画面。将剪好的图形在底版上移动,体会不同构图的视觉感受。观察:毕加索《和平鸽》、《和平之人》; 田中一光的《和平》及吕锦源的《和平运动》四幅作品,主题与形象的选择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体会:主题与选材的关系。
和平鸽是世界和平的标志性形象,人们用它表达自己对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思考、讨论:还有什么可以表现和平主题 ? 橄榄枝、武器等。如何用剪贴的方式创作和平主题的招贴画 ?
6、活动二:分组剪出与和平主题有关的图形,合作拼贴表达和平主题的招贴画(合作拼贴板的图片及学生合作学习时的场景照片)。(CAI 循环展示相关画面,配轻快的背景音乐)
7、随堂评价:小组交流作品创意,相互评价构图的独创性、整体的视觉感受等。
8、课外链接:注意观察生活周围的街头招贴、广告牌、电视广告等,将印象最深的一幅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优秀简洁的招贴画图片等。
2、学具准备:各种颜色的色纸、牛皮纸、报纸等,胶水,剪刀。
二、教学重点:招贴画的构思与创意。
三、教学难点:多点切入表现主题。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交流自己记录的招贴画,谈作品创意与构图的关系。
2、多点切入表现主题。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意义。例:“关注老人”主题,都以“拐杖”为素材,却呈现了多角度的创意。
学生交流:谈几幅相关作品的不同主题与形象、构图的变化关系。体会招贴画的设计要领:简洁明了、构思独特巧妙。
3、设计过程:
画草图(捕捉“灵感”,记录瞬间思绪,选择最佳创意)。
选取合适的表现方法(结合招贴画简洁明了的特点,突出剪贴的表现方法)。
设计制作完 成。
4、讨论、探究、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各种问题。
5、学生活动:用色纸、牛皮纸、报纸等,以剪贴的形式设计制作一幅公益招贴画。
6、评价:布置班级招贴画展览,学生充当宣传解说员。相互评议最佳创意、最佳宣传解说员。
通过学习,鼓励学生将对社会的关注转化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去。课堂评价:
1、积极参与讨论,关注生活,寻找招贴画的表现主题。
2、根据主题多点切入构思创意,利用简洁的图形制作招贴画。
3、评价表:
立意健康 构思独特 主题突出 构图协调 图形简洁 色彩鲜明
4、评价形式以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对于好的创意和构想要及时指出和表扬,鼓励大胆表观。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爱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选择范图以简洁平涂为主,借助游戏的形式,感受图形大小位置、构图与主题的关系,认知形式美法则。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突出多点切入主题,鼓励求异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表现。
4、联系实际,课内外结合,可尝试使用平面设计软件设计制作。参考资料:
1、国际设计传真--平面设计 上海画报出版社
2、第二届靳棣强设计基金奖获奖作品集 湖北美术出版社
3、平面港(广告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