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及反思-黄基利

时间:2019-05-15 06:3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及反思-黄基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及反思-黄基利》。

第一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及反思-黄基利

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案例

黄基利

【教材内容分析】

新课标有关本节的条目是:(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知识内容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在思维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在必修一整个运动学的教学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重点就在于规律的应用,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就包含了整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的思维方法,因而本节课对学生怎样分析运动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理解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2)能够利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分析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并能分析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3)知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4)知道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解决竖直上抛运动的简单题型。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实验探究,初步会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4)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概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重点、难点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移、加速度、时间等描述运动的知识,而且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日常生活中,落体运动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对这种运动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以及如何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其运动规律。【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总体上采用“设定情景,提出问题”——“ 师生探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计算求解”——“总结规律,拓展练习”的主线开展。

首先通过一个游戏来初步认识落体运动,进而思考并用实验得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然后师生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并共同探讨“怎样测量重力加速度?”的问题。总体上,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开展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理论推导计算;教师给出方案,学生自由探讨计算,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过程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和规律

3.体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

难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和规律、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教案设计】

(一)新课引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这里有一张4cm*7cm的饭卡,我手捏饭卡的上端,请同学们派一个代表手靠近下端。当老师松手后,请这位同学试着在手不上下移动的情况下抓住饭卡。如果连续三次能抓住饭卡,大家就用这张饭卡吃中饭,好不好?

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个别好胜心强的同学会上讲台试着抓饭卡,但结果都失败。

师:我可以很大胆的说,没有一个同学可以连续三次抓住饭卡,即使一个非常机灵的成年人也不可能,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课:自由落体运动

师:手松开后,饭卡开始竖直下落,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落体运动。那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遇到哪些类似的运动或现象?

说明:让学生展示对物体下落已有的经验认识,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物理现象,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物理规律研究的价值。

生:1.雨滴从叶片上落下来;

2.成熟的苹果落到地上;

3.小石子从楼顶上掉下来

……

师:大家这么一说,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的落体运动,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谁会先落地呢?

【演示实验一】左手拿一金属片,右手拿一张纸片,双手举至相同高度,然后同时释放,观察二者谁先落地;将纸片揉成纸团,再重复上面的实验,再观察二者谁先落地?

生:第一次是金属片先落地;第二次是大概是同时落地。

师:思考怎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什么? 生:两次实验,两个物体的质量都不变,但出现不同的结果;第二次,金属片与纸团质量不相同,但看起来好像是同时落地,所以我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

师:既然和物体质量无关,你觉得物体下落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说明:让学生对已有观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对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已有现象和结论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生:1.第一次下落的时候,纸片好像是飘下来的,我想应该和空气阻力有关;

2.两次实验金属片体积不变,但纸片展开的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我认为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面积大小有关;

3.我个人觉得纸片展开的面积大小不同,说明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同;面积小,受到的阻力小。因此,物体下落快慢主要还是与空气阻力大小有关。

师:这几位同学都说得非常好,都能分析出物体下落快慢可能与空气阻力有关,而且第二位同学的观点被第三位同学进行了升华,观点非常鲜明。当然,上面的论述还都是停留在猜想阶段,物体下落快慢到底是否真与空气阻力有关还需要进一步来验证。当物理现象可能与某个因素有关时如何研究下去?可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推理进一步研究。下面先通过实验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实验。

说明:对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进一步研究下去,这是要让学生体会的,因此在学习中不要只给学生唯一正确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尝试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快乐。

生:1.拿两张相同的纸张,一张揉成纸团,另一张不变;让它们一起下落。那么观察到现象来说明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空气阻力阻碍物体向下运动,没有阻力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快)

2.拿重量不一样的木球和和铁球(表面积相同),让它们一起下落。拿重量不一样的纸片和硬纸片让它们一起下落。这组实验发现在有空气阻力和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情况不一样。

3.„„

师:从同学们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是有影响的,同一物体受到空气阻力时运动的较慢;

2.当有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还与物体重力有关

3.当物体在没有受到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快慢似乎与重力无关 师: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确有影响,而且较为复杂。下面来看老师的这个实验,大家仔细观察并思考你从中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演示实验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一根长约1.5m的玻璃管中,放入一些形状和重力均不同的小物体,如羽毛、金属片、软木塞、小玻璃球等。演示实验时按如下步骤:

(1)不抽出玻璃管中的空气,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情况

(2)抽去玻璃管中部分空气,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情况

(3)继续抽泣玻璃管中空气,再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情况在

师:从该实验中,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从这些现象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演示实验的功能是为了揭示现象的本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演示实验中如何提高学生观察的兴趣是教师在完成实验过程中要考虑的;本演示实验并没有一下就做“真空”情况下,物体下落的情况;而是不断地抽出玻璃管中的空气,观察减小物体下落阻力,物体的运动情况;这样每次实验现象均不相同,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敏锐性。

生:1.玻璃管中空气越少,那么物体运动快慢越一致

2.可以推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的一样快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这种运动具有普遍性,我们就把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小,与物体的重力比较小的很多,常常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日常生活中的这种运动也可以近似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在学生得出不同物体自由落体运动情况一样后,教师介绍伽利略是如何对亚里士多德对物体下落的研究结论产生怀疑,并通过推理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轻、重物体下落是一样快的。他说如果重的物体先落地,那么把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栓在一起,那么它比重的物体还重,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它下落的地面的时间应比重的物体短;但我们再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重物下落的比轻物快,那么在下落过程中,重物会受到轻物的牵扯而变慢,轻物会受到重物的牵扯而变快;那么拴在一起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应比重物下落的速度慢;这样伽利略就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这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有缺陷的,因此伽利略认为轻、重不同的物体它们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为了说明他对物体下落的结论是正确的的,据说他在比萨斜塔上把木球和铜球同时下落,发现它们几乎同时落地。

(三)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师:那么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研究某一种运动性质,往往是从运动的轨迹、初速度和速度怎么变化(即加速度大小)入手来研究的。

【演示】铁球自由下落,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生:1.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且初速度为零;

2.铁球的速度在不断变大,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有加速度,物体是做加速运动。师:那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测量出哪些物理量来研究才好?

生:大概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出物体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大小,而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在不断变大,还需要测量物体的运动加速度。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认识物体的运动就是确定物体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即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就能知道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知道物体的速度变化规律就能知道物体的位置变化规律。因此,现在的问题就归结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是怎么变化的,是随时间均匀变化,还是非均匀变化。如果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就是匀加速,加速度恒定;如果速度随时间不是均匀变化,就是变加速,加速度不是一个定值。

师:回忆我们之前所学内容,请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生:1.采用打点计时器把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轨迹记录在纸带上,然后研究纸带上各个计数点的速度,然后来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可以采用 老师上次说过的频闪照相的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提出的方案非常好,可以说是学以致用,把前面所做的两个实验用到了我们今天这节课堂上来。其实,不管是打点计时器还是频闪照相,其原理都是一样的。那么,请大家思考,如果我们采用打点计时器的方法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做实验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1.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不能存在阻力,因此,做实验时需要让纸带和打点计时器的摩擦尽可能小;

2.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所以做实验时要保证物体初速度要为零。

师:很好。现在如果我用轻、重不同的物体做这个实验,实验结果会一样吗?你认为用重的物体做实验好还是用轻的物体做实验要好?请大家相互讨论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生:1.如果都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话,轻、重都可以用,因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2.刚刚老师讲过,日常生活中空气阻力不可避免,重一点的物体,重力大,空气阻力就可以忽略了。

师:大家讨论的结果非常有效,现在我们就用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课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说明:学生按照左图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分组做实验,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

师:通过大家的实验,我们每组都得到了一条比较好的实验纸带。现在根据纸带,你觉得可以得到怎样的信息?能否判断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生:1.在纸带上面取相等时间间隔的计数点,如果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都相等△s=s2-s1=s4-s3=s6-s5=常数,就可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可以求出纸带上每个计数点的速度,画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v-t图像),如果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就可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师:你的思想很符合我们实验之前讨论的情况,那么请问每个计数点的速度如何来计算? 生:可以利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来计算。

师:好,现在请大家利用这两位同学提出的方法来研究研究看看,你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生:利用同学1的方法,我发现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大致相同,画出的v-t图像基本呈一条倾斜的直线。

师: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可以发现,每一组都可以得出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大致相同,画出的v-t图像基本呈一条倾斜的直线。可见,这个结果不是一两组同学捏造的,而是共同得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你能计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吗?

生:大概是9.7m/s2左右。

师:很好。在实验非常精确的情况下,我们温州本地的加速度是9.76m/s2,与同学们的结果相差不大。我们通常把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也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请同学们观察表格在地球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你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值大小不一样,一般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赤道处重力加速度g值较小,两极g值较大。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因为在地球表面各处重力加速度大小相差不大,我们今后就统一把重力加速度大小定为9.8m/s2,有时候我们也用重力加速度为10m/s2来计算。说明:学生得出地球不同纬度的重力加速度是不一样的,它会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学生能提出“为什么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是值得肯定的,但其中的原因需要用到“万有引力”的知识,鼓励学生思考,但课堂上不做重点解释。

师:现在请思考计算重力加速度还有哪些方法?

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实际例子,本节课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而且还要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来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规律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在这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匀变速直线来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生:1.让小球从高为h下落,测出下落所用时间t,那么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gs2.利用打点计时来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T2;

2ht2;

3.利用打点计时器得出物体下落时间为t后的末速度v,则g=v/t。

(四)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师:现在知道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你可以得出怎样的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的计算公式?

生:vgt h12gt v222ax师:生活中许多物体的下落都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如石块下落、花盆下落„„。

1.测定反应时间

操作:一位同学捏住尺子的上端,保持直尺竖直不动,你用一只手在直尺的零刻度处做握住木尺的准备。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读数:直尺下落的距离,即为你所捏处的刻度值。处理:根据位移公式可计算出直尺下落的时间。

2h1 thgtg 2

结论:直尺下落的时间就是你的反应时间。

说明:在应用物理规律时,不仅要做巩固性练习,而且要结合实际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体验如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特别是方案设计的讨论有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一般人的反应时间为0.7s,请你思考我们课前所做的游戏,要抓住饭卡,至少需要多长的反应时间?

生:将0.07m代入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到至少需要要0.1s,可见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测高度。(比如测一口井的深度,测楼房的高度等等.)

例: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后听到石块落到水面的声音。求井口到水面的大约深度(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说明:该例题让学生体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体验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

分析和求解:由题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t=2s,g取9.8m/s2 12122hgt9.8m/s(2s)19.6m 2

2师:如果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上面的计算结果比实际值偏小还是偏大? 生:实际的时间比计算所用时间小,因此计算值比实际值大。2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s3.规律:位移公式为

12gt2; 速度公式为gt。

22g9.8m/sg10m/s重力加速度用g来表示,通常取,粗略计算时可取。

(六)布置作业:P39 1.2.3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设定情景,提出问题”——“ 师生探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计算求解”——“总结规律,拓展练习”的主线开展。教学设计完整,而且题目选择合理、适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给的例题代表性强,有助于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亮点就是对“分析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就要来研究速度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和“利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讨论分析”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并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而且学生提出的很多意见都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这充分说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尤其是对第二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充分应用之前所学内容深入开展探究,语言表述也非常得清楚。

本节课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1.课堂的问题情境引入所花时间有点长,直接影响到后面课堂内容的开展,所以课堂的时间掌控方面今后还学要多加注意;

2.课堂提问主要是让全体学生一起回答问题为主,单独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情况很少,今后要注意改变。

我校听课老师给我的意见是教学设计比较合理,内容安排恰当,学生能积极相应老师的教学,课堂非常活跃;不足之处就是在课堂氛围掌控方面要多加注意。

第二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

谈“课堂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自由落体运动》教材分析

本节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第一个二级主题“运动的描述”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要体现物理实验在认识自由落体规律中的作用,并通过介绍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发展的作用。

物体的下落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物体的下落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这可以成为教学的起点,通过实验和科学的辨析,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教学背景简介

本节课在回浦中学外语11班进行教学,是物理组期中阶段时开的一节公开课。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所预习。

3、以实验为课堂模式的探索

新课程下的物理课堂对课堂实验及课堂教师演示实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课堂实验需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通过实验操作后,自然而然的得出隐藏在实验背后的物理定律。达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兴趣。

4、课堂训练的合理布置。

实验贯穿整节课,对分组实验的实验数据处理就成了本节课的一个课堂训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分,提高学生的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大量定性的现象中找到物理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师: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从空中落下的物体,如雨滴、雪花、落叶、苹果等等,事实上我们发现这些物体有些下落得快,有些下落得慢,同学都说说看,你们心中觉得哪些物体下落的快,哪些下落得慢?

说明:让学生展示对物体下落已有的经验认识,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物理现象,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物理规律研究的价值。学生对物体下落的认识有下面几种 1.重的物体下落快;例如:小石块下落的比树叶快 2.轻和重的物体下落一样快;例如:小石块和小纸团下落的一样快 3.体积小的物体下落的比体积大的物体下落快;例如:小球下落的比气球快 4.密度小的下落得慢 6.„„ 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看法从每个实例在生活中都存在着,是那到底物体下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说明:让学生对已有观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对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已有现象和结论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学生分析出影响下落快慢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物体的轻重; 2.物体的形状; 3.物体的密度 师:当物理现象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如何研究下去?可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推理进一步研究。下面我们同学就来一起设计几个实验来验证,影响下落快慢的因素到底跟同学们提出来的有没有关系。

。说明:对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进一步研究下去,这是要让学生体会的,因此在学习中不要只给学生唯一正确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尝试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快乐。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有: 1.三个贴在一起的一元硬币的一个硬币分别从同一高度下落,观察下落快慢。同学猜想:重量不同,下落一样快 2.三个贴在一起的一元硬币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度下落,观察下落快慢。同学猜想:重量大,下落快 3.„„ 师:好,每个同学都开动脑筋,设计出? 说明:以往结论往往是教师直接给出,没有给学生思考总结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实验只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揭示通过实验揭示现象本质的功能,同时也不能给学生带来研究问题的乐趣。

预测: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1).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是有影响的,同一物体受到空气阻力时运动的较慢; 2.当有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还与物体重力有关 3.当物体在没有受到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快慢似乎与重力无关 4.„„ 师: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确有影响,而且较为复杂,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小,与物体的重力比较小的很多,常常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今天就是研究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下落情况,这种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

1、轻、重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运动情况一样―――下落的一样快

教师通过牛顿管演示实验来证实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情况一样。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一根长约1.5m的玻璃管中,放入一些形状和重力均不同的小物体,如羽毛、金属片、软木塞、小玻璃球等。演示实验时按如下步骤:(1)不抽出玻璃管中的空气,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情况

(2)抽去玻璃管中部分空气,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情况

(3)继续抽泣玻璃管中空气,再将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物体下落情况在

师:从该实验中,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从这些现象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演示实验的功能是为了揭示现象的本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演示实验中如何提高学生观察的兴趣是教师在完成实验过程中要考虑的;本演示实验并没有一下就做“真空”情况下,物体下落的情况;而是不断地抽出玻璃管中的空气,观察减小物体下落阻力,物体的运动情况;这样每次实验现象均不相同,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敏锐性。

预测:学生可能的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1.玻璃管中空气越少,那么物体运动快慢越一致 2.可以推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的一样快 在学生得出不同物体自由落体运动情况一样后,教师介绍伽利略是如何对亚里士多德对物体下落的研究结论产生怀疑,通过推理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轻、重物体下落是一样快的。分析方法如下:

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即重物比轻物先落地。伽利略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推出了互相矛盾的结果。他说如果重的物体先落地,那么把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栓在一起,那么它比重的物体还重,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它下落的地面的时间应比重的物体短;但我们再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重物下落的比轻物快,那么在下落过程中,重物会受到轻物的牵扯而变慢,轻物会受到重物的牵扯而变快;那么拴在一起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应比重物下落的速度慢;这样伽利略就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这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有缺陷的,因此伽利略认为轻、重不同的物体它们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为了说明他对物体下落的结论是正确的的,据说他在比萨斜塔上把木球和铜球同时下落,发现它们几乎同时落地。伽利略利用科学的思辨方法指出了亚里士多德对物体下落的观点的矛盾通过实验揭示了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师: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都相同,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呢?

说明:在研究得出轻、重不同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一样快后,学生很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轻重物体下落的会一样快?其内在原因是什么?产生这样的疑问是非常好的,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正是揭示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但并不是本节课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在此处,教师通过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这方面。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疑问,教师应给以积极的肯定,并且鼓励学生课可后给以解决。预测: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可能的答案是 1.用物体的速度来表示 2.用物体的运动加速度来表示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用于确定物体的运动快慢,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就能知道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知道物体的速度变化规律就能知道物体的位置变化规律,因此只要知道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和运动初速度)就能知道物体的运动规律。

师:那么如何测得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呢?请思考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方案?

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实际例子,本节课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而且还要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来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规律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可让学生利用所学匀变速直线来设计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预测: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能是: 1.让小球从高为h下落,测出下落所用时间t;那么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g2th(此种方法由于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很快,2因此时间的测量较难;此种方法并不可行)s2.利用打点计时来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T(重物重2力应较大,这样才能使重物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本实验容易实现)s3.利用闪光照片来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T(本实验2实验误差最小,但不容易在课堂上实现,但这种方法教师应该给予介绍)在学生交流讨论实验设计的方案中,应让他们对各种方案阐述自己的观点,反思方案中的问题。老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安排实验(打点计时器实验)或直接给出打点器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纸带(或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让学生分析得出测量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教师在学生算出重力加速度后,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纬度上的重力加速度,让学生发现地球不同纬度的重力加速度是不一样的,它会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这点可以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后给出更好,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自行取舍;如果学生能提出为什么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那么老师应给以肯定,鼓励学生探究其产生的原因)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生活中许多物体的下落都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如石块下落、花盆下落„„。

1.请同学们估算从三楼凉台上下落的花盆,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地面,到达地面速度多大?

说明:该例题让学生体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体验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分析和解:每层楼楼高约2.8m左右三楼凉台离地面高度h≈2.8×2+2.8÷3≈6.5(m)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t2hg2h12gt ∴26.5101.14(s)花盆落地速度:v=gt≈11.4(m)老师在学生解题的过程,应教学生估算楼高的方法,知道每层楼高;解题后应对结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如:问三层楼掉下的花盆到达地面所用时间1.14s是长还是短,那么住在高楼同学应注意什么?进入工地为什么必须戴上安全帽?„„等许多实际问题。

在学生体验到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很快后,老师可以介绍伽利略是如何通过实验和推理来研究自由落体的运动的规律的。(当时没有打点计时器和闪光照相的方法,也就是这么短的时间是没有办法测量的;伽利略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参考伽利略《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

2.请同学们利用刻度尺设计测量人的反应时间

说明:在应用物理规律时,不仅要做巩固性练习,而且要结合实际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体验如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特别是方案设计的讨论有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个问题学生可在课堂完成也可在可后完成。

三、案例评析:

本节课教学设计不仅注重学生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如何进行科学的思维和实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设计注意体现物理学的价值,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本设计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揭示问题的本质;在此过程教师留给学生独立的观察、思考和实验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之后教师并不是简单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公式解决自由落体运动,而是利用身边常见的现象来应用自由落体规律,不仅有趣而且突出体现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现象就在身边,物理知识不仅有趣,而且还是很有价值的。

四、相关链接:

1.《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伽利略

2.用baidu搜索网站:输入“伽利略”搜索就能输出94万条有关伽利略的资料

第三篇: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 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 孙自军

自由落体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实例,在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整个必修一的教学安排上,匀变速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其规律的应用,而自由落体运动的新课教学则要向学生介绍一种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深刻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灵活应用其规律解决问题。

现就我所讲的《自由落体运动》一课,谈谈自己的课后反思。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引入新课,二是分析论证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

一.成功之处

1.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让学生能切实的体会和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单凭演示实验,学生很难体会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因此,让学生通过手中的课本和几张纸分别进行两次实验(两物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纸两次分别是展开、团紧),观察下落的快慢。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并分析出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进而大胆猜想若排除此因素,结果会怎样?然后用“牛顿管”实验验证。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并敢于大胆进行科学猜想,这点要比教师单纯生硬的直接给出定义效果要好的多。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学习新知识

在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前,引导学生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方法,提出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后,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认真分析(有发现△x是定值的,有求解并证明加速度是定值的),最后归纳总结,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推导出其规律。温故知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以学生为主体,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时,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教会了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二.不足之处

1.课堂提问不能顾及大多数同学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多次提问,但涉及的人数并不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有别,在规定的时间里无法按要求完成实验,自然就无法回答问题了,有的学生不会组织语言,还有一些羞于发言的学生,于是课堂提问覆盖面不够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发言。

2.课堂时间有点紧张

这节课学生实验多,为了达到实验效果,所用时间较长,导致后面的课堂教学有点仓促,没有同时做到课堂的开放与高效两不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加尝试。

第四篇: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章中的第五节课,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学习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以及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本节课是想让同学们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在自由落体中,所以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计算既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深入分析自由落体运动也就是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

为了加强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特点的理解,我是这样设计这堂课的:用纸片和硬币是否同时落地的小实验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同时思考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重量是否有关,其次用牛顿管让学生对比真空下和空气中物体的下落与重量是否有关,由这些实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重量无关,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由落体运动。

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我让学生从以上的实验中自己归纳总结出自由落体的定义以及判断的条件,学生在实验和归纳中加深了对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的理解,使教学过程变的不枯燥。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我是这样处理的:导学案着重放在最简单公式应用和基本概念的说法上,从我的批改来看,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如对自由落体运动条件的理解上,所以我把处理导学案基本概念的习题就放在给出基本概念之后,来着重强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教学反思《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学生对简单公式应用掌握还可以,但是个别典型题处理的就很差了,如导学案的例题四,我先纠正学生错误的做法,其次和学生一起观察题目特点,给出解决题目的方法。

课本的做一做小实验,我也利用起来了,和学生共同探讨原理的基础之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自己计算,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自己感觉这节课还是比较紧凑的,还有时间处理课后习题,找了一个同学到黑板上规范了一下步骤。

本节课的缺点:1,课本重力加速度的给出应该用实验的方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如果做这个实验的话,会占了这节课一半多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导学案和课后习题。会使这节课的容量打了折扣,所以考虑再三,我还是舍弃了这个实验,虽然我知道这样做不符合大纲,但符合实际,所以导致最后重力加速度的值给出的不够合理,这一块的板书也比较乱。

本节课我还有一个感想:非重点生除了知识上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方面也还需要慢慢培养,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降低起点,放慢速度,认真设计,将课堂落实到实处。

第五篇:自由落体运动_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总结

通过这次课我收获很多,戴老师给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如何很好地说课。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自由落体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实例,在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模型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整个必修一的教学安排上,匀变速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其规律的应用,而自由落体运动的新课教学则要向学生介绍一种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深刻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灵活应用其规律解决问题。

我所讲的《自由落体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引入新课,二是分析论证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

一.成功之处

1.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让学生能切实的体会和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单凭演示实验,学生很难体会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因此,让学生通过手中的课本和几张纸分别进行两次实验(两物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纸两次分别是展开、团紧),观察下落的快慢。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并分析出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进而大胆猜想若排除此因素,结果会怎样?然后用“牛顿管”实验验证。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并敢于大胆进行科学猜想,这点要比教师单纯生硬的直接给出定义效果要好的多。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学习新知识

在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前,引导学生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方法,提出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后,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认真分析(有发现△x是定值的,有求解并证明加速度是定值的),最后归纳总结,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推导出其规律。温故知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以学生为主体,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时,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教会了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二.不足之处

1.课堂提问不能顾及大多数同学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多次提问,但涉及的人数并不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有别,有的学生不会组织语言,还有一些羞于发言的学生,于是课堂提问覆盖面不够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发言。

2.课堂时间有点紧张

这节课学生实验多,为了达到实验效果,所用时间较长,导致后面的课堂教学有点仓促,没有同时做到课堂的开放与高效两不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加尝试。

每次讲课都会有很多收获,明白很多自己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相信自己以后会有更大的进步。

下载《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及反思-黄基利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及反思-黄基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及设计思想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及设计思想 一、《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具体情形。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1、教材版本 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1)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直线运动的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五节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知识上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实例,在方法上渗透着理想化......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自由落体运动观后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均是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1、用实验的方法测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理论支持,是学生思考的难点,所以,必须,提前在匀......

    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选编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表达了台湾著名残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文章从寻常生活小事入笔......

    教学案例及反思

    《认识物体》的教学案例 (一)、 创设情景,激情促思 1. 说学具。 师:今天,数学王国的小精灵送给每个小组一袋神秘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快把眼睛闭上 吧!(伴随着音乐、老师发礼物)......

    教学案例及反思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 教学案例 】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电脑出示情境图)......

    教学案例及反思

    《数、认、读、写11~20各数》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武宣县东乡镇河马小学 罗国林 教学内容 教材60~62页 经历数11~20各数、认数与读写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