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美术教案

时间:2019-05-15 06:0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九册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九册美术教案》。

第一篇:第九册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

第一单元 1阳光下的世界

教学目标

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重点:

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难点:

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兴趣点:

①与同学一起欣赏讨论、评述、交流、创作等学习活动。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教学过程:

通过欣赏各种阳光下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阳光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亮丽的景色。用画笔表现阳光下多彩的世界,是画家终身追求的目标。引导学生去探讨一些艺术家们在这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1、欣赏探密一——莫奈为什么长期迷恋于阳光与色彩的表现?

看一看:清晨、正午、夕阳、日落雪景时的麦草堆的色彩有什么不同?色调变化如何?(让学生从色彩的冷暖、色调的变化去分析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

议一议:莫奈为什么要表现不同时段的麦草堆?(对大自然的色彩、光与影产生千变万化的迷人效果的研究,2、欣赏评述——你欣赏莫奈的作品吗?

听一听:一些评论家对莫奈作品所作的评论,介绍莫奈的生平和艺术地位。想一想:你对莫奈作品有何感受?你欣赏他吗? 议一议:为什么欣赏或不欣赏?

说一说: 你对莫奈作品《麦草堆》系列作品的欣赏小评论。能从构图、色彩上分析作品的成功之处,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欣赏探密二——中国画技法如何表现阳光?

看一看: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阳光下沐浴的三个游泳者?(淡墨、淡色块与空白交错的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较难表现阳光的中国画技法?(作者是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发现的结果,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着他。)

说一说:你对作者大胆创新的做法联想到什么?重在启发学生如何善于学习作者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追求,对困难不示弱的精神。

4、拓展欣赏——阳光下的世界,真美!

看一看:课外收集的阳光下的世界(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

说一说:充满活力的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温暖和亮丽的景色,你在生活中对阳光的感受如何?

画一画:把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阳光画面画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2.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重点: 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大师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难点:

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兴趣点:

①激发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

②表演画中人物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③与同学一起欣赏讨论、评述、交流、创作等学习活动。教学过程

1、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导入课题(感受与激趣)

听一听:创设情境,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乐曲或朗读,欣赏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看一看:《伏尔加河纤夫》

(1)

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你能发现哪位纤夫是新手、哪位是已经习惯这种工作的?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2)

纤夫们是怎样工作的?作者是谁?为什么作者画了大量的时间去写生后才创作这幅作品?

议一议:让学生合作讨论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上如何去感受和理解列宾笔下的纤夫的苦难和坚强的毅力。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纤夫? 说一说: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演一演:模仿纤夫的姿态和动作,体验纤夫的苦难和坚强。

2、欣赏其他各图,要求通过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的方法去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他们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3、分组介绍本组所欣赏的作品的内容、形式、特点及疑问,并综合本组同学的感受做一个简短的演讲汇报。

4、欣赏课外收集的表现劳动者的美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画家并激发学生学习大师的兴趣。

5、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过的劳动场面,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能画的同学可以通过线条画把自己劳动的感受画出来,也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6、欣赏评述学生创作的各类作品。

7、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多点去劳动,感受劳动给人带来的无限欢乐。

第二单元 3《漫画刷牙》

教学目标

①初步认识漫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

②尝试用夸张的手法绘制漫画作品。③用艺术视角观察身边的事

重点:

①感知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②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刷牙的动作和神态; ③学会运用漫画的手法表现生活中一件小事。

难点:

运用夸张的造型手法来塑造和表现生活中的常见的小事。教学过程

1.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

⑴猜一猜:出一个有关牙齿的小谜语让学生猜猜 ⑵比一比:同学之间相互比一比谁的牙齿长得漂亮洁白 ⑶说一说:引出刷牙的话题,导入课题。2.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

⑴谈一谈:让学生谈谈对刷牙的认识以及自己所了解的口腔保健知识

⑵看一看:这些表现刷牙的漫画的造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给你什么感觉?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⑶议一议:什么是漫画?怎样用漫画的形式把刷牙的形象表现出来? 3.演一演、照一照、画一画、评一评

⑴演一演:让学生表演一下刷牙的动作和神态,激发创作联想。⑵照一照:对着镜子看看自己刷牙的神情和动作特征。

⑶画一画:尝试运用漫画的手法将刷牙的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评一评: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作点评。

4.童眼看世界

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能力;

②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重点:

①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想象。

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兴趣点:

①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②交流想象与感受; ③作品的创作与展示。教学过程

1.活动一:游戏与激趣。

①以听歌曲——《奇妙的小世界》,或玩猜谜游戏的形式,引出话题,导入课题。

② 播放“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对身边事物的关注。③设问:“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2.活动二:欣赏与启发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范例导赏”的问题,去赏析课本提供的艺术家作品

②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从造型、色彩、想象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小作者想表达什么?

③比较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启发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激发造型表现的欲望。3.活动三: 交流与创作

①以“我眼中的小世界”或“小眼睛看大世界”为题展开想象,(可以结合在第一册学过的“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让学生展开联想)美丽的世界、七彩的舞台、生机盎然的地球、一次动物园的历险、一个晚上的梦境、课间的欢笑、郊游的快乐、亲情和友情,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启发创作。

②指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造型方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可以根据学校的艺术特色选择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泥塑、剪纸、版画等)4.活动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赏评问答游戏。(提供评价要点): ①构思独特,富有童趣;

②造型生动,色彩和谐; ③参与学习的情况;

④个性和创新。

2.教师进行点评和学习小结

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结合本课学习写一篇小日记,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三、5.家园小景

教学目标

①了解中国民间独特的艺术形式、色彩、花纹特征以及作品的内涵; ②找出叠色剪纸与单色、套色剪纸的区别;

③运用剪、刻、贴等手法来创作一件叠色剪纸作品。难点:

①感受民间剪纸的寓意

②剪、刻、贴综合运用的方法; ③各种彩纸的搭配。重点:

①感受叠色剪纸作品中缤纷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有趣的纹饰和审美的情趣; ②能运用剪、刻和贴的方法;

③掌握线条连接不断的设计和装饰花纹的运用; ④叠色时色彩的搭配。教学过程:

1.探究叠色剪纸作品的形式特征(感受与激趣)

说一说:教师出示《狮子娃》叠色剪纸作品让学生,让学生说一说说自己的感受:你喜欢这张作品吗?为什么?(可爱、夸张、色彩艳丽、造型朴实、民间风格)

找一找:出示多幅单色、套色、叠色的剪纸作品,让同学们把它们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同属一类的放在起,并且找出这些剪纸作品各有什么特点?(找出异同的地方)2.探究叠色的组成要素(发现与感悟)

说一说:叠色剪纸中的装饰花纹有什么特点?(月牙形、锯齿形„„)找一找:叠色剪纸作品中的色彩特点。(了解民间色彩的规律)

比一比:与以前学过的剪纸比较,在制作中除了常用方法外还增加了哪些?

看一看、说一说:在学生作品中①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喜欢?(色彩吸引你?形状很特别?)②引导学生感受学生作品所具有的造型稚拙简练,趣味浑朴天然,构图饱满、具有创意的特点。

3.探究叠色的制作方法(学习与尝试)

试一试:①尝试以一个简单的形状,按制作步骤进行制作,看看在制作时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②在整个构图中,如何才使画面的各部分连接不断;③尝试用各种彩色纸进行搭配,选好适合在自己作品中的所运用的色彩。4.创作具有创意的“家园小景”(创新与表现)想一想:①从哪方面内容来表现“家园小景”;②选什么形象(具象或抽象)。

5.分享与评价

评价点:创意美、色彩美、造型美、比一比、说一说:我的作品美在哪里?我的创意在哪里?

6.美丽的瓶花

教学目标:

①了解版画的艺术形式及作品的内涵; ②掌握吹塑纸版画制作方法。

③ 体验不同制作效果给人的不同感受; 重点:

①了解版画特色、如何欣赏版画作品 ②能初步掌握制作纸版画的方法。难点:

① 制版和印制版画的方法; 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对版画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说一说:(感受形式美、色彩美、体会画家作品的内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你喜欢这张作品吗?它给你什么感觉?(提供选择词语:高雅、生动、夸张、清新、艳丽、造型简洁、宁静)。想一想:(理解花的内涵,激发想像)不同的花还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含义,(提供一些花的图片和所代表含义的文字)例如白玫瑰代表纯洁与高贵;水仙代表高雅,清逸,芬芳脱俗;黄康乃馨代表长久的友谊,让同学们找出它们各自的含义把进行联线结对。比一比:(感受作品所具有各自特点和内涵)绿色调子的瓶花给你什么感觉?蓝色调子的瓶花给你什么感觉?你自己比较喜欢哪一幅,引导学生感受相同底版用不同色调印制时。(绿色调子使画面显得绚丽多彩,蓝色调子令人觉得宁静而又神秘)2.体验活动:尝试纸版画的制版和印制。想一想:(学习与尝试)①自己喜欢的花和瓶子的形状;②怎样把它们组合起来,想想用什么色调表现比较好?③花和瓶的设计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试一试:(创新与表现)①按制作步骤进行制作,在制作时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它的;②运用的色彩时能不能把握好色调;③尝试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达到自己想到的效果。5.分享与评价

评价点:创意美、色彩美、造型美、比一比、说一说:我的作品美在哪里?我的创意在哪里?

7.动物的小彩塑

教学目标

①了解民间彩塑创作的艺术特征。②复习泥塑基本技能;

③运用基本形的要素进行组够、添加、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彩塑。重点:

①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确立具体的塑造对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造出动物的形体,并进行装饰彩绘。

②运用基本形的要素

进行塑造、装饰彩绘小动物。

③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小彩塑的造型特点。难点:

①感受民间艺人创作动物小彩绘时;采用的简练又夸张的创作手法。②仿造民间艺人的创作手法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作。教学过程:

1、观察与发现

看一看:民间彩塑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比一比:它们的外形、色彩、花纹与现实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民间彩塑有什么特点?

比一比;不同地区的民间彩塑有什么不同?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2、探讨与想象

(1)

如何将动物的形状概括成一个或几个基本形体?(如:圆拄 体、球体。)怎样将几部分连接起来并作细部的加工呢?

(2)

想想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彩塑身上的纹饰和现实动物身上的 花纹有什么不同?如何进行添加这些文饰?

(3)

准备用什么基本的形塑造自己心目中已确立的动物的对象,并能够做到生动、传神、逼真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3、分享与评价

(1)

创设“合作创作”的情景。

(2)

欣赏作品;分享共同劳动的成果。

(3)自我与他人评价(外形美,点、线、色的装饰美)

8走进民间砖雕、灰塑艺塑(新)

教学目标:

①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造型雕塑的表现特征。②了解塑造人物雕塑的基本技能。

③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工具,创作自己喜欢的人物雕塑作品。重点:

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雕塑工具塑造、组构不同的雕塑人物。难点:

①对不同雕塑材料性能把握。②立体造型、色彩搭配 教学过程:

1、观察与体验

通过教学课件(或实地参观)向学生介绍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特点最鲜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清末民间建筑陈家祠中的石雕、砖雕、木雕、陶雕和灰塑使学生重点掌握在众多雕塑中造型古朴、生动的人物砖雕、灰塑艺术特点,感受民间艺术的精华,激发学生对人物雕塑创作的兴趣。

2、探索与想象

(1)什么是砖雕、灰塑艺术?(2)探索砖雕、灰塑的造型表现手法及如何将其表现手法合理的运用到现实的泥塑造型人物中,并进一步探索其技能、技法?

(3)如何运用泥料进行塑造人物并涂色或烧制成陶?

3、“模仿练习”与想象

(1)引导看图,自学泥塑的基本技能,鼓励发明创新“技能技法”。

(2)引导塑造出人物的大体块和主要结构、并借助工具、雕、压、刻细部结构,进行想象练习;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作的灵感,塑造出人物小雕塑。

(3)模仿民间砖雕、灰塑中的人物造型表现手法和技能、技巧;大胆的进行想象、创作;塑造出新的人物雕像并刻画出人物的特征。

4、合作与创作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进行创作人物小雕塑?

制作:教师示范制作泥塑的整个过程,引导分工合作,关注互相帮助,材料、工具共享。鼓励 创作性的设计;共同分享塑造人物的整个过程。

5、欣赏与评述:

(1)

学生作品的展示与欣赏。

(2)

对比与交流;将学生作品与民间艺人的作品加以展示和对比,说说创作的艺术的手法和特点各有什么不同?

(3)评述合作创作雕塑作品的整个过程和乐趣。交流学习中的收获和价值观。

9.多面人

教学目标:(1)、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2)、学习毕加索的立体画派用夸张的线条和色块面表现人物。学习用多种材料剪裁、反复拼贴的手法表现人物脸部细节。重点:

学会多角度去观察和表现一个人。难点:

画面的主次之分; 画面“拼而不乱” 教学过程:

1、欣赏、讨论、比较、发现 欣赏《多拉玛尔》油画。(1)、作者是谁?那个国家?毕加索(西班牙)(2)、毕加索创立了什么画派?(立体画派)(3)、画面的女人是滑稽、可爱、还是怪异?(4)、跟我们平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不一样?(多角度去观察一个人和表现一个人)(5)、画面运用了那些点、线、面、色彩、符号来表现人物的?(6)、这样的艺术表现有什么好处?

2、欣赏、讨论、感受 《约克郡的母亲》(拼贴画)霍克内(英国)(1)、这幅作品跟毕加索立体表现主义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画面展现了母亲脸部的那些细节?反复、多层次地表现了母亲的什么?(3)、给你一种怎样的印象?

3、观察·分析·创作

选择对象(好友、亲人、同桌)(1)、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对象外形、性格(活泼、文静还是多重性格)(2)、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对象?

(3)尝试用拼贴手法重新组合一幅绘画肖像、图片肖像。教师引导学生作业时注意画面主次之分、大小之分以及色块对比之分,注重画面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创作自己的“现代派”作品。

4、互评与自评。

10.魔幻的画面

教学目标:

学习“超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学习虚实相生、图形、色块交错互衬的绘画原理。重点:

图形互衬、色块互衬.难点: 视觉转换。教学过程:

1、欣赏·讨论·感受:感受魔幻画面的不可思议,认识超现实主义。欣赏《卡特·布兰奇》油画。马格里特(比利时)(1)、作者是谁?那个国家?马格里特(比利时)(2)、他是哪个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画家主要成员)(3)、什么是超现实主义?(4)、在这幅作品中,骑马者和马在树前还是在树后?(5)、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观察·分析·发现:学习正负形的含义及视觉效果,并分析正负形的特征及构成条件。中国的《阴阳太极图》(1)、画面是由什么构成的(黑、白),(2)、黑白是怎样互衬的?(没有白就看不出黑,没有黑就衬不出白)(3)、它显示了什么道理?

3、欣赏、讨论、感受:感受画家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学习画面隐喻、双关的特点。《鲁宾之壶》鲁宾(丹麦画家)(1)、你看到了什么?(2)、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风趣、幽默、)(3)、你觉得画面具有什么特点?(用图形表现出神秘的意念和玄妙的哲思,有隐喻、双关的特点。

4、欣赏·学习:不规则形的相互交错。埃舍尔(荷兰)的《严格分割设计》(1)、你能说一说这幅画吗?(2)、你发现了了多少种形象?(在一切形象与形象的空隙中发现出另一个形象)(3)、表现了画家的什么精神?(非凡的创造精神)(4)、你有什么样的联想?

5、合作·探索·发现:(1)、规则形的相互交错。(2)、不规则形的相互交错。(1)、小组欣赏规则形的相互交错和不规则形的相互交错图。(2)、小组合作用规则形或不规则形进行排列。(3)、小组展示合作作品。(4)、谈感受。

11.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了解奇思妙想组合的艺术价值:创造性、视觉合理性和视觉享受。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重点:

物体组合要自然、生动、创意。难点:

有意义的主题性组合和内涵。教学过程:

1、展示和交流小组收集的奇思妙想图片,感受奇思妙想的艺术魅力。(1)、小组展示有不同意义的奇思妙想的图片资料。(2)、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发表评述与感想。(3)、举一反三,谈谈受他人作品启发,自己有什么创新设想

(4)教师融进学生里,共同创作一幅有趣的招贴画或一个创新的造型形象„„。

2、欣赏·分析·发现:组合物体外形特征上的共同点 《犀鸟与乐器》(1)、画面是由哪几个物体组成?它的组合巧在哪里妙在哪里?(2)、它们之间形体的共同点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组合方案吗?试试看。(3)、作品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你有哪些启发?

3、欣赏·交流·学习两物组合的艺术性和合理性。(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为什么和平还未实现》(海报)金特·凯泽(德国)(1)、画面对立的两物是什么?(2)、画中的两物是怎样组合的?(差异的双方相互借用,相互重合,在不断扩散的造型的演绎中,构成了一个严谨、和睦的视觉图形。)(3)、画面表现了什么意思?(表现出时代强烈需要和平的同时,战争并没有结束这一主题。)

4、在合作游戏学习中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与创作思路。(1)、对物体的联想。想象、看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多样图意解释(看谁说的多说得准)(2)、找找课室里的物品,说说能把它们重新有趣的组合吗?(3)、说说你在生活中都看到那些物品是有趣的组合。

12.呼唤环保的小海报

教学目标:

1、认识海报的构成要素、作用以及不同风格的海报特有的表现形式;

2、了解海报的制作环节和方法。

3、学习欣赏不同的海报作品。重点:

海报的特征、海报的制作过程。难点:

海报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画面造型、构图。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播放有关环保的影像,感受环保的意义。说一说:

你知道什么叫“环保”吗?

要是人类没有环保的意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怎么样呢? ③

要让全世界人类都懂得这个道理,可以有什么途径?

2、探究活动二:探究海报的作用。想一想:

①为什么要用海报的形式宣传环保,它有什么优点? ②你认为一张好的海报应该有什么特点?

3、探究活动三:探究环保海报的设计制作方法。想一想:

① 你想宣传那方面的环保行为和批评那些破坏行为? ② 提炼你所想表达画面的主要元素。①

确定海报用哪种材料制作。

4、探究活动四: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5、审美和评价

评价点:①海报主题清晰; ②

创意新颖有个性; ③

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 ④

制作方法独特;

13.环保小发明

教学目标:

能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的造型、颜色完成一件立体的小艺术品。重点: 造型组合 难点:

合理地运用废旧物品的外形、颜色进行造型组合。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一:布置废旧物展览,培养环境意识。分类游戏:

按点材、线材、面材进行分类; ②

按不同质感进行分类; ③

按不同色彩进行分类。想一想,说一说:

选一个你喜欢的废弃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②

有哪些独特的地方,让你想到了什么?

2.探究活动二:与同学交流一些科技新闻或常识,启发学生创作思维.①你准备创作一个什么小发明? ②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取得灵感?

③你准备用什么形式完成环保小发明?

3.探究活动三: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①

把握废弃物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 ②

从应用方面选材或根据材料进行联想创作。4.布置环境、科技、美术展。5.欣赏与评价

评价点:①造型组合、装饰、审美;②科学性;③变废为宝

14课

开平碉楼

教学目标:

1、运用美术语汇欣赏评述明间建筑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2、学习形体组合、形体挖切、建筑花纹装饰和简单透视原理,能用画面表现建筑物的立体造型。重点:

开平碉楼的造型特征、形体组合与装饰美的特征。难点:

表现建筑的立体感。教学过程:

1、活动一:民间建筑图片展示。

(1)

说一说:分小组在教室里布置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由小组代表讲述小组是如何分工的,如寻找方法、寻找方向、寻找内容。

(2)

看一看:观察图片展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同学之间交流心得。(3)

想一想:建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开平碉楼有哪些特征?类似的建筑还有哪些?(4)

比一比:自己家乡有类似的建筑物吗?它们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有哪些?

2、活动二:碉楼艺术欣赏评述。(1)

碉楼的审美价值:“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造型与材质想结合的艺术”。引导学生从碉楼独特的造型美、纹饰美等进行评述,(2)

碉楼的实用功能:开平碉楼形成的背景,把碉楼建立成直立式的特殊意义。

3、活动三:运用造型手段表现碉楼。

(1)

画一画:根据课本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寻找的照片资料,用线条画出碉楼的形体并进行装饰。

(2)

做一做:尝试用废旧纸盒等物品制作一个类似碉楼的建筑模型。(3)

评一评;教学过程中出示评价标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评述。

15.门画

教学目标:

①了解“门画”的由来,在不同时代的风格和作用。②门画的对称性、色彩、造型夸张性 ③运用夸张创作出一幅现代门画。重点

门画的作用和含义

门画的特有表现手法:对称、夸张、喜庆、吉祥。难点

能对门画的人物造型、色彩特征、喜庆效果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教学过程:

1.活动一:有关门画的文化。

收集有关门画的传说,故事,感受“门画”文化。如:讲讲门画的来历,传统门画上的二位人物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贴在门上?有什么作用?

收集有关“门画”的美术作品,感受不同表现形式的门画的艺术美。2.活动二:欣赏评析教材上的门画。①

请说出每幅门画作品的艺术特点。(造型、色彩„„形象夸张、威武、可爱、丰满„„)②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比较传统版、卡通版、现代版门画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对表现形象的选择运用与造型表现的创作欲望。

3.活动三:观察联想与创作表现。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幅门画,就其表现形式、人物特征、色彩搭配进行观察、联想。②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材料、表现方式,进行门画的创作。4.活动四:分享与评价。提供评价要点:

构图饱满,色彩鲜艳。②

造型美观、喜庆热闹。③

分享成功、过程愉快。、、、16..石狮

教学目标:

1、石狮文化、立体造型、装饰花纹。

2、绘画临摹石狮作品。重点:

了解石狮特有的造型和身上的花纹,能用画笔表现出石狮的形态。难点:

表现石狮的形态、威武; 表象石狮的立体感 教学过程:

1、欣赏与评析

通过赏析、比较、评价,让学生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石狮艺 术美;

欣赏唐代顺陵石狮,请学生说说石狮的艺术特点,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 受。

欣赏卢沟桥栏杆上的石狮,向学生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领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石狮的艺术美。欣赏天安门前的雄狮:体会威严、正气、不可侵犯的皇家气势。

2、观察与发现;

看一看:本课的石狮中,哪些雄伟威武?哪些活泼可爱?为什么? 说一说:从嘴、眼、、鼻、毛、躯干、腿、爪等方面分析不同石狮的不同表现方法。评一评:你最喜欢那幅石狮作品,为什么?

3、想象与创作

选择你喜欢石狮,进行临摹作业。(基本要求)发挥想象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较高要求)

4、互评与自评。

17.家乡的桥

教学目标:

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家乡的桥,了解家乡的桥文化。能用语言描述桥的造型特点与线条美。

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重点:

了解桥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难点

对桥进行联想,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桥。教学过程:

1、收集与探索

(1)

通过调查了解家乡桥的造型特征、桥名及家乡的桥文化。(2)

调查有关桥的历史传说或故事。(3)

收集有关桥知识的资料。(4)

收集桥的图片。

2、欣赏与交流

(1)

欣赏各种桥梁建筑,了解桥的桥的外观、形态、建桥工艺和技术水平。(2)

桥梁是历史的见证。(3)

桥梁是经济发展的纽带。

(4)

桥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的保护。

(5)

欣赏大师笔下的桥和同龄朋友的制作的桥。

3、创作与想象

(1)

基本结构

起支撑作用部分:桩、墩、拱、梁、架、柱、索 交通部分:桥面

安全和装饰部分:护栏

(2)

设计桥梁模型草图(3)

制作过程:

剪、刻、挖操作时,注意用刀安全;绘画设计时,注意颜色搭配;为你设计的桥起个名字并说说象征的意义。

4.家乡的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或访问,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

(2)能用语言描述节日用品的造型特色、装饰特色和色彩特点。(3)能运用色彩表现节日的喜庆活动。重点:

(1)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培养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2)能用美术形似表现家乡节日气氛。难点: 能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或图片去表现节日的气氛,制作节日用品。教学过程:

活动一:确立研究与活动的内容。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所研究的节日,确定活动的内容。

2、确立用何种形式,如何表现家乡的节日的喜庆活动。活动二:根据研究的目标搜集资料。

1、查阅书籍,收集有关节日的文献资料。

2、请教老师、父母及其他人,获取感性资料。

3、网上查询,筛选与所选节日相关的信息。

4、实地参观传统节日用品的制作过程,感受节日的气息。

5、观看音像制品,感受节日的氛围。活动三:交流整理资料与创作

1、用表格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

节日来历

地域 时间 活动特色

审美特色

(1)用多种材料制作节日用品,或者用绘画形式表现节日活动,注意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和色彩特点。

(2)用各种节日用品装饰教室。

活动四:成果展示、评议

举行发表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同时交流心得。

第二篇:第九册美术教案

第九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美术欣赏)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和民族风格,并介绍中国绘画的门类划分以及传统技法的简单知识,在对名作的分析、欣赏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教师事先熟习我国古代绘画发展史及各时期的突出成就,对课本中所列名作的作者生平、故事,和他对绘画艺术发展所作的贡献(结合中国绘画史)也要有所了解,此外,还要掌握有关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技法知识。

准备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独特形式——卷轴画作品(轴幅、长卷)供介绍用。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中国古代绘画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中国画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强烈的民族风格,在世界上自成体系。这节课就是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

二、指导学生根据中国画的特点欣赏:

1.中国画工具、材料、画幅的特点。

教师简单演示中国画的画法,然后作扼要介绍。

2.各个时期绘画的特点,按编年顺序欣赏。

抓住悠久、成就、画科、作者等方面指导学生欣赏,作品内容介绍参考教材分析,注意板书安排,便于归纳总结。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楚墓出土,距今2000多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国古代帛787)作,距今约1200多年,被称为“稀世名笔”。

《省花仕女图》(唐)周访(公元740一804)作,距今约1200年,他创造“侬丽丰腴”的唐代仕女典型形象,被誉为“周家样”。

《珍禽图》(五代)黄签(公元903~965)作,距今约 1000多年。其富丽工巧的画风成为当时的规范,由于写生功力深厚,流传有“六鹤殿”的故事。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公元907一970)作,距今约1000多年。这幅作品是广为人知的稀世珍品。

《早春图》(北宋)郭熙于公元 1072年所作,距今922年。他是有独创的山水画家、卓越的理论家,他著的《林泉高致集》对后来山水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作,他的生平,人们所知不多,只知他是徽宗时的翰林画史,距今约900年。《清明上河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技巧精湛,是古代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稀世珍品。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作,画史没有他的记载,其活动约在12世纪初,距今800多年。据传在他18岁画完《千里江山图》后不久便死去。他发展并丰富了青绿山水技法。

《溪山渔艇图》(明)吴伟(公元 1459一1508)作,距今500年,他的笔墨奔放,富有变化,明孝宗赐他“画状元”。

《兰竹图》(清)郑辔(又名郑板桥)(公元1693-1765)作,距今200多年,X前以人物画为主,到唐代达到高峰;花鸟画在宋元获得大发展,成绩辉煌。

三、归纳:我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上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楚墓帛画,直至明清不断发展,对亚洲各国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作业:以后多欣赏多学习传统绘画方面的知识,有兴趣的可多作临摹练习。教学后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中国画,对中国画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

灯(写生画)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台灯理解它的造型结构、比例,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线描写台灯。教学重点:

把握台灯的造型结构、比例。

教学难点:

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线描写台灯。

作业要求:

用线描画一支台灯,画出台灯的外形特征和合理的比例。

教具准备:

造型美观的台灯、幻灯。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台灯,引起学生绘画兴趣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台灯,师生共同分析台灯的结构。认识台灯因发光器具不同,分为灯泡和莹光管两种,灯泡或光管放在灯罩内,灯柱把灯罩和灯座连接起来。

2、理解透视现象: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圆柱状灯罩的罩口成为宽窄不等的椭圆形:长方形的灯罩呈立方体,仰起时看见灯管,它和灯座都有近大远小的现象。

3、绘画步骤:

(1)、绘画并记住台灯特点。

(2)、用辅助线勾出灯罩、灯柱和灯座各部分。

(3)、从灯罩开始逐一刻画(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连接及其大致的比例。)

(4)、对照实物修改。

三、分组写生,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绘画。

四、小结:

1、表扬细心观察,画出特征的同学。

2、指出绘画时必须表现台灯特点,画出大体比例,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相互连接。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画出台灯的基本造型,把握形体结构、比例,但对透视关系把握不好。

第三课

人 的 五 官(写生画)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人的脸部、了解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认识五官运动与人物表情的关系,学会画五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学会画五官。

教学难点:

如何确认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

课前准备:

1、儿童头部五官位置图一幅。

2、五官形象图一幅(正面、半侧面和3/4侧面。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儿童头像,从欣赏中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请一位同学到教坛前,师生共同分析五官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发际到眉等于眉到鼻尖,又等于鼻尖到下额;两眼距离等于一只眼,眉到鼻尖长度等于耳朵长度)。

2、观察五官形象图,认识五官的造形和结构。

3、通过幻灯片观察,认识五官变化所 引起的变化的人物表情的变化。

4、绘画步骤:(教师示范)

A、观察五官并把它安排在画面中。B、对照五官琢个进行刻画。

C、欣赏课本图例并作小结。布置作业:画人的五官。

三、分组:同学间相互对着绘画,或用镜子对着自已的脸部画出五官。构图要饱满,若画头像,画纸竖放;单画五官的,画纸竖放或横放都可以。教师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胆绘画。

四、小结:

1、张贴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本课所学习的知识。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学生对同学的观察,了解了五官的特点,学会了画五官。

第九课

贺 年 卡(设计)

教学目标:

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贺年卡。

教学重点:

掌握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贺年卡。

教学难点: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具:

多款各式各样的贺卡。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出示贺年卡,讲解其意义,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贺年卡,认识贺年卡的内容;包括贺词、年份及装饰图案。

2、分析不同形式贺年卡的特点。

A、单页卡—两面使用。

B、双页卡—双页卡有四面,通常使用三个面。

C、多面卡,正反折后呈六页,可使用多面

3、制作方法:

A、镂空法—在多页卡的封面上开出多种多样的小洞,使底页的图案显露出来。

B、剪贴法—用各种彩色纸,挂历纸剪贴图案、文字。

C、拼贴法—用多种材料,如羽毛、布、花卉、蝴蝶等物制作图案。

4、设计方法:

A、确定单页或双页,横式事竖式。

B、确定图案和文字。

C、选择适当的制作方法。

三、学生实践,设计贺年卡草稿。

四、小结作业情况,要求下节带水粉色色纸及有关材料。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检查设计稿,表扬构思新颖,形式内容好的草稿。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用各种手法制作的贺年卡,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

2、欣赏课文中的贺年卡,分析涂色方法:应有主要颜色,节日一般多用热色(红、橙、黄),并适当用些蓝绿等冷色配合,做到对比中有调和,其次是底色深,图案文字浅色,或底色浅,图案文字深色。

3、运用粘贴方法制作,要保持作品清洁,贴好后压平。用水粉色可适量加白色,使之涂得均匀。

4、制作步骤:

A、根据设计图考虑色彩的配置及制作方法。

B、选择合适的材料,小心着色和粘贴要求精工细致。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小结:展览贺年卡,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兴趣高涨,能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精美贺年卡。

第三篇:美术第九册教案

美术第九册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术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

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2课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 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蒙娜 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凡 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表情

4、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 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 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 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

密、色彩)

三、指导学生作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五、小结、作业评讲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 的创新精神。

小资料: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三、讲评上节课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的运用在图画中。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4、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5、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艳一点,远处的 颜色灰暗一些。

四、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第5课

偶戏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 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 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

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提线纸偶。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 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提线纸偶 方法:绑、粘、剪贴、编、、、、、、。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提线纸偶 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 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第7课

动物的脸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动物的脸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 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教学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动物的脸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准备

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 料、墨、调色碟、水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

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 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 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接着画身翅,浓墨画嘴眼,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爪,猫头鹰俱画成。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四、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五、作业布置 老师提出作业

第八课、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通过书法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有趣的汉字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书法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写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步骤。有趣的汉字 教学重点

字的结构的掌握。教学难点 字的结构。

课前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二、讲授新课

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2、书法的分类: 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

3、讨论:在本课的图片中,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形态。

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你认为字和绘画怎样才能结合得更好。

三、作业

1、你打算用什么字体写什么字?搭配什么色彩?

2、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四、小结 作业评讲

第九课 飞天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飞天的艺术作品,飞天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飞天的艺术特点。飞天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教学重点

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教学难点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课前准备

课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介绍: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

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二、欣赏和思考: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三、小组交流:

1、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件飞天作品?

2、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

四、学生做业,教师巡视指导。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第十课 色彩的色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难点

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学准备:

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色相 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色彩的色相 的。所有的颜色都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色彩画

第十一课 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此课教授2课时:第一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调制;第二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装饰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十一课

色彩的明度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

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不可能!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

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整体。

2、体验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简单的制作光盘架,体验制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 创意表现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光盘架小制作)光盘架的设计老师这有一个很简单的小制作,你们看看,他可以派什么用?有什么益处?

2、学生猜想交流

3、现在生活水平好了,我们一定有很多学习与娱乐的光盘,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帮助,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光盘架,将这些光盘有秩序地摆放在一起,既方便查,又可增添生活情趣。

4、板书课题:光盘架的设计

二、师生探究

1、生活的多彩使我们的光盘种类繁多,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架子(展示更 多工艺光盘架)观察选用的是哪些材料?

不锈钢 木材 铁 布 等等

2、这些漂亮的光盘架美观耐用,光盘架的设计使用方便更是装饰家居的理想物品,那设计时应

该注意哪些什么问题呢?

①平衡 ②尺寸 ③选材 ④插接口的设置

小结:制作时用较硬的包装盒纸或硬纸,也可使用其他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 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整体。

三、体验创新

1、我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是未来的创造者,你觉得你的创新思维怎么样?

2、先来欣赏这些小创新者的作品吧。(出示书上的若干作品范图)

集体讨论:选材 造型 创意

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想法看法

3、有比较才有发现,有胆量才有惊喜,老师期待着你们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用 自己或小群体的智慧设计制作一个既实用又有个性的光盘架。

四、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1、自我推荐

2、相互展示

3、师小结 鼓励

六、总结全课 生活赋予我们很多的乐趣,制作光盘架的全过程你开心吗?热爱生 活,感受生活,你会更乐观,更接近成功!

第14课 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学会观察、学会体验。教学重点 设计造型漂亮,功能实用的杯子

教学难点

观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用途,体会设计者杯子的设计的设计意图教学具准备 杯子若干个 图片若干副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你注意过平时喝水的被子么?出示几个:这些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二、师生探究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 花纹 色彩(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 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杯子的设计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

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一起来欣赏书上的作品:分析其造型、材质、功能等

三、体验并感受

1、学生欣赏并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2、这些精美的杯子显示着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们鲜明的设计意识,每一处的设计 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3、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杯子?(师生交流)

4、再来看看书上的杯子设计,杯子的设计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识。(比较这些杯子,想想设

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四、作业要求

1、设计时要注意什么?(构思大胆、设计合理、实用美观)

2、根据你的观察,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杯子。

3、学生作业,师指导

五、小结展评

第15课 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

橡皮泥(纸黏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 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 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 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

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第16课 唱起来 跳起来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

2、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3、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用喷雾法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

(教师)剪纸作品、歌舞录象、喷雾画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起兴趣

1、播放一段歌舞录象,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学生就坐后提问:我们为什么在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唱想跳?

3、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

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

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1、师生一起操作

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评价标准:

1)形象是否清晰

2)色彩是否协调

3)构图是否合理、饱满

2、选出优秀作业

五、总结延伸

1、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17课 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教学目标:

1、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2、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教学难点: 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课前准备:

电脑教室、绘画软件(Adobe photoshop)教学过程:

带学生进入电脑教室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控机)

1、让学生欣赏几幅经过电脑特殊效果处理的人像作品

2、提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最想知道什么?这些作品中的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

二、新授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全部过程在photoshop软件中完成)

1)打开photoshop软件→新建文件→用铅笔工具进行作画,完成人像线描并命名保存。(也可以直接把作品通过扫描仪命名保存在文件夹里,再打开后使用。)

2)打开文件夹里的人像作品,在色板上选择颜色为其着色后保存。

3)选中画面,打开滤镜,进入纹理处理效果进行变化。或选择滤镜工具中的其他方法进行图象的特殊效果处理。(教师可多演示几种,如突出效果、浮雕效果、曝光效果、图章效果、铜版雕刻效果等)

三、学生尝试

1、教师指定路径让学生打开图片文件并保存,再打开进行图象处理。

2、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让自己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在大胆尝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时保存。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上传作品

2、教师进行集体展示,让学生来评价作品。

第18课 献出你的爱心

教学目标: 1.了解“希望工程”培养乐于助人、珍惜现有的良好学习环境和热爱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感情。

2.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索巧妙运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制作,表达自己的一片爱心。

3.培养思维的扩散性,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经验的提升。

教学重点

根据了解到的有关边远地区小朋友学习情况,展开丰富想象再创作表达爱心。教学难点

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带好各种废旧材料、各种纸(彩色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出课题

1、出示“希望工程”摄影作品,先请学生欣赏,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有何发现?师生交流 2、出示课题《献出你的爱心》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出示学生爱心作品,请学生感受、思考。师生交流 2、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多方面联想、讨论

(2)自主评价交流(小组间完成评价,并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交流合作

各小组展开活动,制作出各组的“爱心物品”献出你的爱心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展评

六、师生小结,课外延伸

第19课 小花铲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废旧塑料瓶设计制作小花铲,培养学生因形造型的能力和对性状的构思、加工能力,训练他们使用剪子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感受制作的快乐,增强他们小花铲 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用废塑料瓶制作小花铲,造型要简练,并充分利用瓶子的形状。

教学难点

利用瓶子的形状进行设计。

教学准备

各种废塑料瓶、剪子、课件、小装饰、小花铲的成品和半成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桌上的用具安排。摆放好用具。

二、导入

1、乱扔废塑料瓶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2、废塑料瓶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什么?小花铲 学生发表。(如:污染环境„„)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新授

1、观察,小花铲如何制作的?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2、学生观察、分析:外形与瓶子接近,要有手柄,要有突出的部分用来铲土。(注意要安全使用剪子。可能会剪不动,可以用刀子割。)

四、实践

1、请你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商量,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2、学生尝试制作。

五、小结

点评作业:表扬有创意、造型简练的作品。

六、拓展

1、塑料瓶子还能做什么用?你还可以怎样处理它们?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第四篇:第九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肖像艺术 教学要求:

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 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 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 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 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 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 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 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 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2课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 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 人的品质。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 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 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 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蒙娜 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凡• 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 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表情

4、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 ?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 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五、临摹练习

画人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 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第三课绘画中的透視现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绘画的能力,使绘画作品更真实。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 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三、指导学生作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五、小结、作业评讲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绘画 的能力,是绘画作品更真实。

通过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维鲁维斯的人》是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时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小资料: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三、讲评上节课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的运用在图画中。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4、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5、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艳一点,远处的 颜色灰暗一些。

四、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第5课 偶戏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 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教学难点;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 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http://www.xiexiebang.com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生 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 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

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纸偶的装饰。教学难点;纸偶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提线纸偶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提线纸偶 方法:绑、粘、剪贴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提线纸偶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第7课

动物的脸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 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动物的脸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教学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动物的脸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准备。

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接着画身翅浓墨画嘴眼,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爪,猫头鹰俱画成。

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四、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五、作业布置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动物的脸临摹或创作一幅猫头鹰图。

第八课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通过书法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有趣的汉字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书法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写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步骤。有趣的汉字 教学重点

字的结构的掌握。教学难点;字的结构。课前准备;课件、毛笔、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二、讲授新课

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2、书法的分类: 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

3、讨论:在本课的图片中,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你认为字和绘画怎样才能结合得更好。

三、作业

1、你打算用什么字体写什么字?搭配什么色彩?

2、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四、小结 作业评讲

第九课 飞天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飞天的艺术作品,飞天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飞天的艺术特点。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九课

飞天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

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九课

飞天 教学重点

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 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九课

飞天 教学难点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课前准备

课件、水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介绍: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美好 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

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 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 启迪和美的享受。

二、欣赏和思考: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三、小组交流:

1、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件飞天作品?

2、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

四、学生做业,教师巡视指导。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第十课 色彩的色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难点;

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学准备:

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色相 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 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色彩的色相 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色彩画

四、小结

第十一课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

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第12课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

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

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不可能!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

。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 什么环境中。

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

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

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第13课光盘架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整体。

2、体验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简单的制作光盘架,体验制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

创意表现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光盘架小制作)老师这有一个很简单的小制作,你们看看,他可以派什么用?有什么益处?

2、学生猜想交流

3、现在生活水平好了,我们一定有很多学习与娱乐的光盘,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帮助,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光盘架,将这些光盘序地摆放在一起,既方便查,又可增添生活情趣。

4、板书课题:光盘架的设计

二、师生探究

1、生活的多彩使我们的光盘种类繁多,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架子(展示更

多工艺光盘架)观察选用的是哪些材料?

不锈钢木材铁布等等

2、这些漂亮的光盘架美观耐用,使用方便更是装饰家居的理想物品,那设计时应 该注意哪些什么问题呢?

①平衡②尺寸③选材④插接口的设置

小结:制作时用较硬的包装盒纸或硬纸,也可使用其他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

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整体。

三、体验创新

1、我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是未来的创造者,你觉得你的创新思维怎么样?

2、先来欣赏这些小创新者的作品吧。(出示书上的若干作品范图)

集体讨论:选材造型创意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想法看法

3、有比较才有发现,有胆量才有惊喜,老师期待着你们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用

自己或小群体的智慧设计制作一个既实用又有个性的光盘架。

四、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1、自我推荐

2、相互展示

3、师小结鼓励

六、总结全课生活赋予我们很多的乐趣,制作光盘架的全过程你开心吗?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你会更乐观,更接近成功!

第14课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学会观察、学会体验。

教学重点;

设计造型漂亮,功能实用的杯子

教学难点;

观察了解杯 子各部分的用途,体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教学具准备

杯子若干个图片若干副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你注意过平时喝水的被子么?出示几个:这些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二、师生探究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花纹色彩(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

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

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一起来欣赏书上的作品:分析其造型、材质、功能等

三、体验并感受

1、学生欣赏并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2、这些精美的杯子显示着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们鲜明的设计意识,每一处的设计

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3、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杯子?(师生交流)

4、再来看看书上的杯子设计,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识。(比较这些杯子,想想设

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四、作业要求

1、设计时要注意什么?(构思大胆、设计合理、实用美观)

2、根据你的观察,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杯子。

3、学生作业,师指导

五、小结展评

第15课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

橡皮泥(纸黏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

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

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略)

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第16课唱起来跳起来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

2、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3、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用喷雾法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

(教师)剪纸作品、歌舞录象、喷雾画范作等。

一、录象导入、激起兴趣

1、播放一段歌舞录象,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学生就坐后提问:我们为什么在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唱想跳?

3、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

教学过程: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

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

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1、师生一起操作

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

、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评价标准:

1)形象是否清晰

2)色彩是否协调

3)构图是否合理、饱满

2、选出优秀作业

五、总结延伸

1、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17课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教学目标:

1、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2、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3、通 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教学难点:

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课前准备:

电脑教室、绘画软件(Adobephotoshop)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控机)

1、让学生欣赏几幅经过电脑特殊效果处理的人像作品

2、提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最想知道什么?(这些作品中的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

带学生进入电脑教室

二、新授;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全部过程在photoshop软件中完成)

1)打开photoshop软件→新建文件→用铅笔工具进行作画,完成人像线描并命名

保存。(也可以直接把作品通过扫描仪命名保存在文件夹里,再打开后使用。)

2)打开文件夹里的人像作品,在色板上选择颜色为其着色后保存。

3)选中画面,打开滤镜,进入纹理处理效果进行变化。或选择滤镜工具中的其他

方法进行图象的特殊效果处理。(教师可多演示几种,如突出效果、浮雕效果、曝光效果、图章效果、铜版雕刻效果等)

三、学生尝试

1、教师指定路径让学生打开图片文件并保存,再打开进行图象处理。

2、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让自己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在大胆尝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时保存。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上传作品

2、教师进行集体展示,让学生来评价作品。

第18课献出你的爱心

教学目标:

1.了解“希望工程”培养乐于助人、珍惜现有的良好学习环境和热爱中华传统美德

的思想感情。

2.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索巧妙运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制作,表达自己的一片爱

心。

3.培养思维的扩散性,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经验的提升。

教学重点

根据了解到的有关边远地区小朋友学习情况,展开丰富想象再创作表达爱心。

教学难点;

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带好各种废旧材料、各种纸(彩色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出课题

1、出示“希望工程”摄影作品,先请学生欣赏,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有何发现? 师生交流

2、出示课题《献出你的爱心》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2、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多方面联想、讨论

(2)自主评价交流(小组间完成评价,并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交流合作;

1、出示学生爱心作品,请学生感受、思考。师生交流

各小组展开活动,制作出各组的“爱心物品”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展评

六、师生小结,课外延伸

第19课小花铲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废旧塑料瓶设计制作小花铲,培养学生因形造型的能力和对性状的构

思、加工能力,训练他们使用剪子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感受制作的快乐,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用废塑料瓶制作小花铲,造型要简练,并充分利用瓶子的形状。

教学难点;

利用瓶子的形状进行设计。

教学准备;

各种废塑料瓶、剪子、课件、小装饰、小花铲的成品和半成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桌上的用具安排。摆放好用具。

二、导入

1、乱扔废塑料瓶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2、废塑料瓶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什么?学生发表。(如:污染环境„„)学生思考

后发言。

三、新授

1、观察,小花铲如何制作的?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如何

解决?

2、学生观察、分析:外形与瓶子接近,要有手柄,要有突出的部分用来铲土。注意要安全使用剪子。可能会剪不动,可以用刀子割。)

四、实践

1、请你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商量,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2、学生尝试制作。

五、小结

点评作业:表扬有创意、造型简练的作品。

六、拓展

1、塑料瓶子还能做什么用?你还可以怎样处理它们?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第五篇:第九册美术教案

第九册美术教案

课目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一)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 音乐。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 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课目

第1课哆来咪(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色彩工具 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

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课目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三)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教学用具 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尝试练习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作业工具 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作业 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课目

第2课彩云衣(活动一)年级 5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涂色游戏 趣味导入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 则、内容、方式、时间。剪纸游戏 趣味伸入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作业评析 渗透知识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作业评析既巩固涂色方法,又渗透色彩知识。)学生作业、衣架 观赏教材 小组讨论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CAI呈现教材中的小训练(包括图片及讨论内容)。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播放音乐 A段:活泼、跳跃 B段:轻柔、舒缓 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互评。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

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学生作业 欣赏服装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1)引导学生欣赏款式各异的服装。

(2)引导学生欣赏面料不同的各类服装。引导学生去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CAI课件呈现各类服装的图片。课目

第2课彩云衣(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导入)这些衣服都有什么特点?(小结:都是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以课件激起学生兴

趣,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并思考衣裳特点.课件:服装的图片。想一想:(分析)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成? 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出示课件] 3.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4.小结。

1.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衣服的构成。2.学生观察图片,寻找几件衣服的区别。3.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与同桌的衣服区别。课件:不同衣领的衣服式 样图片。试一试:(探索)1.这是一个花朵图案,如果它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什么?(花边)2.请你把下面四条花边添画完整,并想一想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直立式;倾斜式;相对式;波浪式。)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边。[出示课件] 3.选择花边图案装饰在衣服合适的部位。4.小结。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2.学生添画与欣赏。

3.几名学生上台,选择花边粘贴在一名学生衣服及老师衣服上。其余学生评价。1.课件:演示花边的形成。2.课件:几种规律的花边图片。3.绘制的花边范品。说一说:(设想)1.欣赏学生作品。

2.说说你的想法(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与周围的同学讨论,派代表说。学生说想法。课件:欣赏图片。圆一圆:(创造)1.设计一件有花边或全身图案的单件上衣。2.小结。学生自主设计。音乐 换一换:(合作)1.演示剪贴、添画过程。

根据这些衣服的风格,还可以设计出配套的下装。2.与同学交换,根据他人设计的服装再进行配套设计。学生交换设计。1.实物投影仪。

2.课件:欣赏学生作品等;音乐。议一议:(评价)1.你从同桌那儿学到了什么? 2.你们共同设计的服装有什么风格?适合什么人穿?适合什么场合穿? 3.总结下课。学生自评、互评。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一)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试 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1)你看到了什么?(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3.课件展示课题。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1.课件展示:

(1)“快乐转盘”:将原材料设计成“转盘”,在转动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2)“百变魔方”:将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折叠、收紧或挪动一下,产生新造型。

(3)画面竞猜:一一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

2.实物投影:展示小组作业时出现的纱线滑落、毛边、须边等状况。评一评,说一说 7.学生作业观赏交流。(1)展示作品。(2)自评、互评。8.学习引申:

11(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课件展示:

(1)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图片资料(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笔筒等)(2)童话剧表演:部分学

生运用布艺小品为道具表演童话剧。课目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 基本 / 基本型 口袋/单袋型 外形 \ 异型 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幻灯、挂图形式都可。多媒体演示多款设计的演变。多种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围。尝试

分发设计纸。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播放轻松的音乐。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学生作业 另注

分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每2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课目

第4课搭架子(活动一)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贺佳妮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创设情境 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图片。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布置展示台(博览会展厅)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课目

第4课搭架子(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分组制作比 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深入欣赏 了解做法

1.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2.巩固制作步骤。课件出示制作步骤。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置展示台 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教案]邓军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5课周末日记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

谈话导入呈 现学习任务

1.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 2.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 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 实物投影仪、照片 尝试体验 探寻发现 游戏激趣 了解学情 发现问题

分析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2.问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尝试练习:改变黑板上静止人物的头、躯干、四肢的动作,看谁在一分钟内画出的人物动态最多。

思考1:人体的结构

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 师生评价、讨论、总结。

1.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予以评价、肯定。2.发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

3.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 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

演示

作品图片、粉笔演示 作品赏析 认知感悟

出示表现周末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师生欣赏、评述。《放风筝》、《学骑车》、《修鞋》、《林间》。1.分析画面表现的主题内容。

2.画面中人物活动的动态、表情分析。

3.相关环境的表现及添加适当的文字能使周末日记更显精彩!实物投影仪、图片 交流感受 自主表现

欣赏了画家及同学们的作品,如果我们也来把自己周末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一定非常有意义!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周末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呢?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在周末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人物。

交流评价 课后拓展 1.自评。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在周末里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事。实物投影仪、图片 课目

第6课勤俭小管家 年级 5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欣赏

1.观看课件和实物,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

2.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1.课件:播放新编储钱罐的歌谣,展示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2.各种自制的储钱罐。

二、探究

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共同观察研究:

(1)这个储蓄罐主要由什么立体几何形组成?试猜想若将其各个面分别展开会是什么图形?(请学生说一说,然后观看课件直观演示。)(2)你能画出这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吗?组内同学合作试一试。(请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然后折一折。)(3)把储钱罐拆开看看是怎样组成这样的立体几何形的,和你们画的对比一下。注意:①展开的六个面必须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平面图形。②有的立体几何形有几种展开方法,可以画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梯状立体形等(课件演示)。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2.讨论选择:

(1)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相应的立体几何形。(课件)(2)想一想,议一议:

a.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几何形?若不能,请你想办法修改一下?每位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作中心发言。

b.课件直观演示,进行修改总结。1.课件出示研究题目。

2.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发给每个小组。

3.课件直观演示各种立体几何形与平面图之间的相互转化。4.课件演示正方体由底面展肝和侧面展开得到的几种不同的平面图。5.课件出示,学生上台操作。6.课件直观演示。

三、制作 1.画平面图制作立体几何形。

注意:绘制平面图时,在恰当的位置留下粘贴连接的位置。(课件)2.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立体形展开想像,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装饰成有趣的储钱罐。

注意:投币口的大小可根据一元硬币的大小来确定,投币口一般开在朝上的位置,也可通过你的想像,设计在恰当的位置。

3.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除了用立体几何形制作存钱罐外,还可以巧妙利用李纸盒塑料瓶等废弃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钱罐(课件欣赏)。小组合作完成制作一个这样的储钱罐。

1.课件直观演示。

2.播放歌曲《我是“小管家”》。

3.课件展示欣赏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储钱罐。

四、交流

1.请学生给自己做的储钱罐起个名字,并通过视频展示台从储钱罐的外形和功能以及制作的方法上向大家进行介绍。

2.师生共同欣赏点评。视频展示台

五、拓展

1.观看故事片段,课后自己收集有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2.开展“节省一角钱”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平时节省的零花钱放进自己做的储钱罐里,慢慢积攒下来捐给希望工程。

3.课后制作一张零用钱开支表,学会计划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播放周恩来总理为了支援前线,自己舍不得吃菜来节约每一个铜板的故事。[教案]何娟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7课闹花灯 年级 5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感受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引导回忆:元宵佳节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通常会干些什么活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做一盏漂亮的花灯,也来闹闹元宵佳节。3.板书课题:闹花灯。

CAI呈现:热闹激扬的民乐配上元宵佳节家家团圆、处处花灯明亮的场景。观察分析

1.欣赏民间艺人花灯作品:彩扎类和刻纸类,提问:你发现这些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归类,板书:

一、彩扎类;

二、刻纸类。)2.欣赏民间艺人彩扎类花灯作品,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彩扎花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 CAI呈现花灯图片 CAI呈现花灯图片 方法指导

1.教师出示一个花灯成品,请学生上台将它一步一步地拆开,引导学生观察、逆向分析花灯制作过程,教师做适当的示范:

(3)装饰:上灯、扎穗、描绘或剪贴;(2)包扎:涂胶、贴纸;

(1)捆扎:选材、设计骨架、扎骨架。

2.欣赏学生彩扎类花灯作品,提问:这些作品的选材、造型和装饰分别有什么特色,和民间花灯作品有什么不同,你也能试着做一个花灯吗? 实物、视频展示台 CAI呈现花灯图片 自主表现

1.学生分小组动手合作制作一盏花灯。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音乐 评析交流

1.将学生作品悬挂展示。2.提问:

(1)教室里的花灯展上,你最心仪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2)做花灯时,你遇到了困难吗?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解决的。(3)你的花灯的造型受到了哪些东西的启发?(4)你能让自己做的花灯亮起来吗? 课目

第8课石头说话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寻找发现

1.教师出示“百宝箱”,请学生上台摸“宝贝”。2.教师每组分发一袋石头。

3.教师启发: “小猪”是怎样变出来的?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了解石头的各种形态。1.学生上台“摸宝”,并谈谈手感,猜猜“宝贝”的形状,说说“宝贝”的颜色、花纹。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说说为什么。

3.学生发现,老师事前装在袋子里的石头彩绘“小猪”,并了解制作方法。通过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制作方法。

课件出示:添画。尝试体验

1.教师组织学生尝试作业。

2.教师启发:你在制作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3.教师启发:学生在尝试中解决问题。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评价。

1.学生尝试体验感受。通过尝试,巩固了解制作方法。2.学生谈制作时遇到的困难。

3.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解决学生添画时用颜料绘画的技术问题。

4.学生开展评价。通过展评使学生了解选择合适(形状、色彩、花纹、手感)的石头,根据特点添画。

课件播音乐。

视频展示台展评学生作业。欣赏启发

1.教师出示许多单个石头彩绘作品。2.教师出示拼摆石头彩绘作品。

1.学生欣赏,了解添画的内容。通过欣赏拓展学生思维。

2.学生欣赏,了解拼摆、添画作品。通过欣赏启发学生可拼摆石头,再添画。课件出示单个石头彩绘作 品;表现内容:动物、人物、植物等等。课件出示拼摆石头彩绘作品。创作表现

1.教师出示作业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1.学生了解作业要求。2.学生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选择 合适的石头,根据石头的特点进行添画或拼摆成一个有趣的形象。课件播放音乐。

活动评价

1.教师播放课件,设计情境:瞧,它们都忍不住要和我们说说心中的话。2.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说几句心里的话。3.教师播放课件,课堂小结。

1.学生观看课件。设置情境,为学生活动提供范例。

2.学生上台用石头作品进行演讲介绍。通过活动开展自评,进行环保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3.学生欣赏。提高学生欣赏能力,陶冶情操。课件播放小石头说话的动画。课件播放玉雕作品、石雕 作品等等。课目

第9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一)年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考察小 结导人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

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 灯演示。

二、引导分 析

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多媒体演示或打出灯片,电脑制作时用闪现功能或变色效果。

三、深入了解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也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好更快。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

五、布置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

六、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七、评价总 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课目

第9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新课导 入

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就造型“新颖、独特”方面引导学生作简短讨论。

2.教师小结: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诗。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亭台楼阁到民居小院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学们的画一样,既遵循一些共同规律,又显示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好作品来源于创造。

多媒体投影仪或幻灯及灯片6—8张

二、引导分 析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2.指导答题,为学生创作做技术准备。

提出要求: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并用鼠标点击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之后,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台答题。

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打出连线题: 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三、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把好主意告诉大家。之后,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板书: 泥做小亭子

四、学习活动开始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作业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

五、作业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2.分组观摩。

3.课的总结:作业方面、纪律方面。

4.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到架子上晾干,以备烧制。学生作业 课目

第10课演戏(活动一)年级 5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欣赏导 入

1.教师拿自制的小偶人表演。2.你们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表演? 3.欣赏小偶人表演片段。4.出示课题。

小偶人表演的片段影片。

二、交流尝试 1.出示三个问题:

(1)小偶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呢?(3)小偶人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固定的呢? 教师分发教具,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触摸、讨论。板书: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粘贴等。2.教师示范:

(1)师问:你想把谁做成小偶人,他长得有哪些特点呢?(板书:抓住人物特征)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做小偶人的哪个部分呢?你会用什么方法做小偶人?(2)师生互动制作小偶人。

3.演示分析制作过程中难点部分。

4.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分析其材料的选择以及制作的方法。利用幻灯片分解教学: 1.小偶人制作步骤; 2.材料搭配分析; 3.难点直观分析; 4.优秀小偶人作品欣赏。

三、分组制 作

1.展示学生已知的一些故事,分组选好其中人物形象。2.提出制作要求。3.分工合作。4.教师指导。

出示很多熟悉的故事和情节中的人物。

四、作品展示 1.分组来进行演戏。2.提问:

(1)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为什么?(2)你制作的小偶人有缺点吗?(3)你还将怎样来改进你的小偶人呢? 展示平台上进行演示。课目

第10课演戏(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木偶表演片断。2.请学生谈谈对片中哪部分印象最深刻。

3.小结:木偶剧等儿童戏剧活泼有趣,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它包括偶人制作、舞台布景、表演等几部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小偶人,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制作舞台。

4.揭示课题。课件呈现表演片断 了解制作步 骤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用纸箱制作舞台的方法。

2.请学生说说观察到的舞台制作方法。3.师小结制作步骤:(1)切挖纸箱(师示范制作)。(2)装饰。

4.引导学生思考装饰方法:

(1)除了绘画方法外,还可用哪些方法装饰舞台?(2)师小结,装饰方法干变万化,可用剪纸、粘贴、堆塑等等(相机示范)。5.引导欣赏用以上方法装饰的舞台。课件呈现制作过程 课件呈现图片 课件显示讨论内容 合作探究 加深理解

1.师在学生作品中挑选出两只小玩偶,描述这两只小玩偶一起外出旅行,途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请同学们为它们设计表演的舞台。设计时思考以下问题:

(1)舞台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2)舞台布景装饰些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 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3.小结:舞台可用多种材料、方法制作。而布景则随着剧情的不同而变化,作用都是为了衬托表演,但不能喧宾夺主。

玩偶教具及制作过程演示 创造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两人一组合作为制作的小偶人设计制作一个舞台。2.生制作,师指导。

评析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2.学生评析、谈感受。

3.师小结:舞台设计富有创意,制作精致,装饰美观。学生作品 知识迁移

1.介绍舞台美术知识。

2.欣赏舞台多幕布景和移动式布景。3.欣赏大型晚会舞台布景方法。课件呈现 课目

第11课联通信息(活动一)年级 5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交流学习,初步感知

1.交流有关电话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1)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2)师生自由交流。

2.通过交流感受电话机丰富的造型,了解电话机不断更新的实用功能。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欣赏感受,开阔视野

1.视频仪展示部分学生搜集的电话机的图片。

2.师生欣赏,认识电话机的外形结构特征:由基本形组成。

3.多媒体演示,欣赏各种造型的电话机:普通电话机、仿古电话机、异形电话机等。

1.视频展示台 2.Powerpoint演示

三、初步表现,指导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观察教材或搜集的图片中的电话机,用流畅准确的线条描绘其外形结构。

2.学生开始画。3.作业反馈。

(1)描画时注意用线流畅。

(2)注意形的穿插和遮挡关系,表现电话机的立体感。(3)注意构图。视频展示台

四、仔细观 察,深入表现 1.欣赏教材中的优秀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表现电话机的功能键、装饰花纹等细节。3.学生接着画。多媒体:背景音乐 教材

五、欣 赏评价,教学 延伸 1.自由展示作业,交流感受。

2.多媒体演示,欣赏街头的电话亭,布置课后观察作业。P0we rpoint 演示 课目

第11课联通信息(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切入主 题,展开讨论

1.出示“新城市”的平面示意图,导人教学活动:为“新城市”设计公用电话亭。2.观察“新城市”的环境,师生围绕“我在哪里设计?配合周围环境怎样设计?”的话题展开讨论。

教学用图

二、欣赏激趣,发现特点

1.课件演示,欣赏电话亭的图片。

2.结合课件简要分析电话亭的形体特点:由各种基本的立体形组成,分为顶罩、亭壁、亭柱、基座及电话等部分。

3.说说你的审美感受。(造型简洁)Powerpoint演示

三、创意设计,反馈指 导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商讨一下,你们准备用哪些基本形来组成电话亭的各个部分?并根据你们的想法,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有创意的电话亭。

2.学生讨论并画电话亭的设计稿。3.反馈指导。

四、尝试制 作,探究方法

1.根据设计稿,尝试把电话亭的主要部分做一做。(把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造型可以用一些什么方法?)2.学生归纳所运用的纸工制作的技法:剪、折、卷曲。

3.以卷曲法为例,因卷曲的程度、方向等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造型。

4.师生共同探讨组合电话亭的方法:

(1)相同形组合成不同的造型;不同形可以有丰富的变化。(2)所运用的技法:粘接、插接。纸工工具及材料

五、分工合作,创意制作 1.提出活动要求:

两人一组,以一名同学为主,另一名同学参与制作,先修改设计稿,注意制作出造型简洁、富有创意的电话亭。

2.学生开始活动。多媒体:背景音乐

六、“装电话亭”,欣赏评价

1.把“公用电话亭”摆放到“公园、街头的平地”上。(根据环境摆放电话亭。)2.根据评价建议,自由欣赏、评价。学生作业 课目

第12课飞机工厂 年级 5年级上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直观感受

1.欣赏直升飞机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有谁了解有关直升飞机的知识?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以组为单位推举同学发言。

认识直升飞机的垂直起飞和飞行,小结直升飞机的简单飞行原理和直升飞机的分类。

3.欣赏直升飞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直升飞机工厂。

课件出示:直升飞机飞行影像片断课件出示;动画课件出示;各种造型优美的直升飞机的图片。

展现设想

1.欣赏直升飞机范作。

引导思考: 制作这些直升飞机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巧妙的地方? 2.提问:

用得巧,做得妙,巧在什么地方?妙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展示本课的重点(巧用材料,妙在出新)与制作直升飞机的穿插、粘合等方法和过程。3.小结:

根据材料的外形、质感特点,结合恰当的工具进行穿插、粘合,就能够创造出新颖别致的直升飞机造型。

4.漫谈制作设想并小组发表。

学生组内交流直升飞机的制作设想,综合小组成员意见,推举代表进行发言,展示制作小组的巧用材料、妙在创新的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优秀直升琶机造型录像。课件出示:动画。制作表现 小组组合 1.角色分工。

要求:每一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担任总工程师,负责整个制作小组的设计制作、分工与协调。并负责安排组内成员承担直升飞机各个部件的制作任务。

2.制作活动:根据材料特点,模拟制作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制作要求:(1)时间:15分钟。

(2)纪律:讨论声低,以组为单位,团结协作。(3)正确操作工具,注意安全,讲究卫生。

3.学生作业时,循环播放各种直升飞机图片,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时间指示钟显示制作时间。

课件出示:各种直升琶机图片出示;白行制作的时间指示钟。成果展示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出示“新世纪雏鹰直升飞机展”背景,并以小组为单位,总工程师轮流上台展示各制作小组的成果。

要求:说说各直升飞机的巧妙之处,并开展简单的推介宣传。2.教师或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采访与参观。课件营造情境。学生习作 教学拓展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水果电动直升飞机模型,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创作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出示:电动直升飞机模型。

第九册美术教案

银达镇中心小学

薛艳清 2013年8月

下载第九册美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九册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 一、 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的: 1、 认识了解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独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人文精神。 2、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学期) 第1课 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 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全 第1课 肖像艺术 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 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

    水墨画动物--第九册美术教案

    水墨画动物--第九册美术教案 水墨画动物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水墨画技法的资料,毛笔、墨汁、笔洗、调色盘、画毡等工具材料。 (教师),常规的国画示范工具等。 教学过程 1.欣赏......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全) 1肖像艺术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

    第1课:阳光下的世界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能用美术术语描述画家笔下的阳光世界:尝试观察某一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发生的色彩变化或分析某一幅绘画阳光的美术作品。 2、过程和......

    美术教案-第九册《我的同学》

    美术教案-第九册《我的同学》 题:我的同学 教学目标:(一) 进一步使学生掌正确的观察方法。我的同学(了解、练习)(二) 用线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头部特征。(练习)(三) 通过绘画,增强同学之......

    浙教版美术第九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美术第九册全册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