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5 06:4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篇: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一及参考答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先秦历史散文除《尚书》外,重要的还有《___春秋 __》、《____左传____》和《____国语____》。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汇集在《 内外储说 》、《 说林上下 》等篇中。

3、荀子是___儒家_______学派的学者,庄子是___道家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___离忧_______也。”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 吊屈原赋 》和《 鵩鸟赋 》等。

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_昔我往矣__、_____杨柳依依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雨雪霏霏“。

7、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__搜神记_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__刘义庆 ___的《_____世说新语 _____》为代表。

6、屈原的《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 湘君 》、《 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 山鬼 》、《 国殇 》、《礼魂》等。

7、汉乐府民歌的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 叙事性。

8、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乐府

乐府的原义是指音乐机构官署。后其转义变指由此而产生的一种诗体。一般情况,汉人把从民间采来的诗篇叫“歌诗”,如“吴楚汝南歌诗”,而把贵族文人之作叫做歌,如刘邦的《楚歌》,司马相如的《郊祀歌》。后来为区分入乐与否,便把在乐府机关里编采和演唱的诗叫“乐府”,把未曾入乐的诗叫“诗”或“徒诗”。到了六朝,六朝人把合过乐曲,或能够合乐的,具有音乐特色的诗篇,统称为“乐府”。由于诗之唱法与乐谱的散失亡佚,入乐演唱的歌诗变为只可吟诵的案头诗歌。唐人用乐府旧题作诗,把这类诗称之“ 古乐府 ”或“古题乐府”。此外,还有一些“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之作(如杜甫、白居易),即不仅不依旧谱,而且连乐府旧题也取消不用,只重于内容。当然诗中又顾及到音乐的特点,多能为人口耳相传,唐人谓之“新乐府”或“新题乐府。”宋代,人们把“词”叫作乐府,如《东坡乐府》,元以后,又称散曲为乐府,含义大变,只因它们还跟音乐有一定关系而名之。

2、建安七子

“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典论·论文》。《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就是:孔融、王粲、陈琳、徐干、刘桢、应瑒、阮瑀。“七子”之中孔融年辈较长(年纪长曹操二岁),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七子中孔融是曹操的反对派,被曹操所杀,其余六人都是依附于曹氏集团的文人。

3、赋、比、兴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经》以至中国诗歌艺术手法的基本特征。最早提出赋、比、兴概念的是《周礼·春官·太师》,其中说道:“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把“六诗”叫做“六义”。汉代的郑众、郑玄,六朝的刘勰等人,对赋、比、兴都进行了阐释。对赋、比、兴的解释,历来不尽相同,现多取朱熹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抒写或铺叙,直陈描述。

比:“以彼物比比物也”。即打比喻,对事物进行形象具体的比况。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或发端,借用其他事物以引出所歌咏的对象。

4、竹林七贤

正始时,有一文人团体,叫做“竹林七贤”。嵇康寓居河南山阳时,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阮籍兄子)、王戎、刘伶等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这些人都饮酒,放纵,蔑视礼法。“七贤”当以阮、嵇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以隐蔽的手法表现苦闷的心情,表露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但虚无成分仍很重,这种诗风,后人称为正始体。其中如向秀的《思旧赋》、刘伶的《酒德颂》,历来为人传诵。向秀的《思旧赋》为思念故友嵇康、吕安,向曾与嵇锻铁,又曾与吕安灌园。嵇、吕被杀,向摄于司马氏威势,被迫赴洛阳应郡举,应举归来,过山阳嵇康旧居,有感而作此赋。鲁迅说,此赋几乎是刚开始便结束了,原因是当时政治的极端黑暗和恐怖。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秦风•蒹葭》一诗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的?试加以分析。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好的作品,可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全诗可说是起兴而后再用赋法,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写景来发端,描绘出一幅秋苇青苍、露重霜浓的清秋景色,这样的景色,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三章起兴之句以景物的细微变化,即“为霜”、“未晞”、“未已”,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由此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对方(“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之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 3 的凄凉伤感的心情。“宛在”二字,说明只是想象中的情景,但说明前面的跋涉同样是想象之词,这正好说明怀想之切。诗中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2、简述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所谓“诸子”,就是指先秦诸多的思想家。因人非一人,书非一种,所以称“诸子”。“诸子散文”从性质上看属于论辩性的哲理散文,所以也称哲学散文。先秦诸子包括不同的学术派别和政治观点。据《汉书·艺文志》载,诸子各家,包括儒、道、阴阳、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从时序上常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

3、为什么说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表面是咏史,实际是咏怀?

以《咏史》为题,最早起于班固,后来曹操、曹植等人,也有一些咏叹古事之作。(曹操《短歌行》第二首及《善哉行》第一首,曹植《三良诗》等。)到了左思,则是把咏史、咏怀二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写成规模宏大的组诗,开拓了“咏史”的艺术领域。概括起来说八首诗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借历史人物作为比拟,以抒发怀才不遇和憎恶丑恶现实的郁勃之感。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试分析《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

《离骚》中对上下求索的描写,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诗中的后半部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理想追求。诗人写了几次远逝。第一次远逝经历了多处神界,最后受阻于帝阍。第二次远逝由于眷恋故国而不忍离去。在这两次的远逝中,诗人写到三次飞行,“即发轫于苍梧”、“朝济于白水”和“发轫于天津”,场景都十分壮观。试看下面的描写: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 4

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在诗人的笔端,羲和(日神)、望舒(月神)、飞廉(风伯)、丰隆(雷师)以至凤皇、飞龙都供他自由驱使;县圃、崦嵫、咸池、天津、不周(都是神话中的地名),都成了诗人遨游之地。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见。诗人大量运用神话故事,但又不被神话故事所约束,而是将神话故事当作表达自己理想和感情的工具,结撰成新的情节,使作者表达理想和幻想时更加自由。

2、举例论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征。《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的艺术特色首先是长于抒情。它善于运用优美而单纯的语言,通过回环复沓,反复咏叹的表现手法来制造气氛,所谓“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如前面所举的《行行重行行》,从开头都体现了这一特色。其中一些复沓的句子,如“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道路阻且长”,“相去日已远”等,反复抒发一个相近似的意思来逐层加深其所表现的情感,起到一唱三叹之功效。而且善于用融情入景、寓情于景的手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如《迢迢牵牛星》抒写男女离别之情,通篇写景,而情在其中,诗中“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几句,把织女的形象和景物结合起来,虽只觉得好象是泛泛写景,而织女的愁思却不知不觉的点出来了。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创作,是抒情诗,但又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的产物。乐府民歌的特点是叙事性。如何看待这二者的区别?乐府民歌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事是客观现象,“哀乐”是主观感受,是情感,二者本不可分割。由于文化素养的不同,民间创作只是把社会生活经历、事件叙述出来,便成了叙事诗。文人虽向乐府民歌学习,但并不停止在简单的记录生活事件与经历,而是重在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受,把生活中的愁苦骚动、人世间的离欢悲合,际遇中的忧思悲愤,经过个人的情感过滤的升华,贯注在诗歌之中,因此产生了抒情佳作。当然,文人创作也吸收了乐府民歌的某些抒情技巧,保持了民歌朴素自然、平易流畅的特色。文人制作,语言锤炼得更为精粹,熔事于情,概括凝结为人生的咏叹,于是出现了“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抒情短诗。

3、《东坡诗话》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请解释论析这句话。

陶诗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平淡,语言质朴,含义深远。平淡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朱子语类》云:“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沧浪诗话》云:“渊明之诗质而自然。”都指出其自然平淡的特点。元好问《论诗绝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云:“

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羲皇上人,伏羲以上时代人,即淳朴天真,无忧无虑之人。晋代诗虽有建安遗风,但风云气少,儿女情多,而陶诗以自然平淡见长,和谐优美的意境,独树一帜,与时风迥异,因此并不妨碍他是晋人。)也概括出 陶诗的风格真髓 与时代精神。这里举苏轼《东坡诗话》的评价,可更具体说明陶诗的风格,《东坡诗话》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质而实绮”,是说外表质朴而实际却很美丽,“癯而实腴”,是说外表乾枯而实际很丰满。内容平淡自然而含意深远,语言平淡自然而精炼高洁,“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平凡之中见出不平凡,这就是陶诗的艺术境界。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说:陶诗艺术境界的特出地方,就在它把平凡的生活中所蕴含的美极为自然质朴地写了出来,同时把它与玄学、佛学所要解决的人生解脱问题联系起来,因而使得这种艺术境界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味,这就是陶诗的“平淡”的特色所在。这是从审美的角度来揭示陶诗的特色,也揭示了陶诗把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达到浑融浓厚的艺术境界的特点。我们看《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是田园诗,咏怀诗、哲理诗?都难以确定,三者兼而有之。诗中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会不同的奇趣,让读者沉入无穷的联想和美的感受。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二及参考答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诗经》在先秦时被称为 《诗》 或 《诗三百》,汉武帝时始称《诗经》。

2、《左传》的思想倾向,最主要的有 民本思想、崇礼思想 和崇霸思想。

3、《论语》一书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是 语录 体散文,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

4、汉代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和《 上林赋 》、扬雄的《 甘泉赋 》、班固的《 两都赋 》。

5、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的男女主人公是 刘兰芝 和 焦仲卿。

6、鲁迅认为,曹丕的时代,是一个“ 文学的自觉 ”时代。

7、陶渊明最后辞去 彭泽令 归隐田园,初归家时作《 归去来兮辞 》以表现归家时的愉快和隐居的乐趣。

8、“永明体”作家代表有 沈约、王融 和 谢朓 等。

9、《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南朝梁代 徐陵 编的《 玉台新咏 》。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五言诗的成熟。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三颂

《诗经》中的《鲁颂》﹑《周颂》﹑《商颂》,合称三颂。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颂字可以释为容貌的 “容”字,“容”即“样子”;颂乐是连歌带舞的,舞就有种子样子。颂诗多无韵,配合舞步,声音缓慢,多不分章,是其特点。

2、宫体诗

诗歌发展到梁陈时代,诗人和作品的数量愈来愈多,但是诗的内容却愈来愈空虚,这一时期的一些贵族文人创作,讲求音律对偶,雕琢词句,绮丽浮艳,追求形式主义,尤其到了梁陈,走向了“宫体诗”的道路。梁简文帝萧纲为东宫太子时,徐摛、其子徐陵,庾肩吾及其子庾信,四人皆出入东宫,深得萧纲宠信。他们写了不少奉和应制之作,内容轻艳浮靡,缺少真情实感,当时人称“徐庾体”。当时宫中文人争相仿效徐庾体,发展为以描写色情为其主要内容,即所谓“宫体诗”。何谓“宫体诗”?也有不同的说法。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多写闺思和闺房生活,有时甚至直接描写酥体横陈的女人,或写女人所用的物品如绣领履袜以至枕席卧具等,以表现其贵族的纵欲生活。他们以对器物的审美观照来对待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宫体诗人也写过一些女子诗,有的描写妇女的体态,没有色情的成分,写得很美。但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宫体诗人徐陵,所撰著的《玉台新咏》,是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其中保留了一些有价值的民歌,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赖其得以保持下来。

3、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楚辞”这一名称不知起于何时,若从文献资料看,《史记》在张汤的传中已经提到它,《 汉书·朱买臣传 》提到武帝召买臣“说《春秋》,言楚辞”,说明汉武帝时“楚辞”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西汉末年,刘向把战国时楚国屈原、宋玉的作品,加上汉人和他模拟楚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定名为《楚辞》。东汉时,王逸根据刘向的本子加以注释,又加上自己模拟楚辞的作品,编成《 楚辞章句》。所以,“楚辞”的名称有三个意思:一是指屈原、宋玉作品为代表的楚人创作的特殊的新诗体;二是指刘向、王逸所编成的《楚辞》这本书;三也指楚人以及汉人用这种诗体所写的这类诗。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的代表作品是《离骚》。

4、劝百讽一

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出现以前,汉赋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是“一代文学”的代表。解放后一段时期,对汉大赋曾采取了基本否定的态度,认为其内容大部分是歌功颂德,踵事增华,没有实际内容,只供封建统治者赏玩的作品。即使其中有时含有一点讽喻意味,实际上还是迎合统治者的爱好,起着“劝百讽一”的作用。西汉扬雄曾认为:“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由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又颇似俳优淳于髡、优孟之徒,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也,于是辍不复为。”(《汉书·扬雄传》)。杨雄并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法言·吾子》)。实际上对 汉赋不能简单的随意否定。尽管汉赋(大 8

赋)有其缺点,但是它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如何理解?作者“忧”的是什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的意思:作者先从眼前的酒宴和歌舞场面说开去,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年华的易逝。表面看,似乎是在宣“ 人生当及时行乐”,实际上正是相反: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及时努力的思想。它通过微吟低唱的形式,倾吐慷慨激烈的心曲。魏源说:“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陈沆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诗比兴笺》)二人所说是很中肯的。对着美酒对着歌,作者却不去写觥筹交错和轻歌曼舞的宴会场面,而是转入对时间的思考,由对酒当歌转为惜往日,即给人以放浪恣肆之感,又给人展示出一个紧逼迫促的境界,引导读者从现实生活中去探索人生哲理,从朴素的形式中去寻求深长的意绪。所“志深而笔长,梗慨而多气”的特点,就蕴涵在开篇中。

此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和对人才的尊重。作者“忧”的是求贤不得,表达了诗人思贤若渴的主题。最后,作者融情入景,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之景,想象贤才来归。并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的赤诚。

2、简述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这时流行的是“骚体赋”,形式上模拟楚辞,追随楚辞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之感慨。代表作家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枚乘《 七发 》等。第二时期是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约二百多年,是所谓散体大赋时期,汉赋达于鼎盛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汉赋一共有九百多篇,作者六十余人,大多是这一时期作品。这一时期,随着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统治阶级好大喜功,奢侈腐化,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在“兴废继绝,润色鸿业”的借口下,以铺张扬厉、歌功颂德为主的大赋作品大量产生。这一方面是政治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加上帝王的赏玩和鼓励,如《汉书·王褒传》载:“上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还有的文士,更以作赋献赋当作求官的门径 9

(如司马相如),推动了大赋的形成。枚乘《七发》是标志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其后有司马相如、枚皋、东方朔、刘安、杨雄,东汉有班固、张衡等。散体大赋的特点是:离开了社会现实生活,以铺写宫廷建筑、宫殿苑囿、田猎巡狩、声色犬马为主,粉饰太平,点缀贵族生活;内容上在辞赋末尾常加上一些所谓讽谕劝戒的话,其作用往往是“劝百而讽一”。在形式上进一步散体化,改变了楚辞中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大赋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文字堆砌,以铺张为能事,词句华丽艰深,过去对它的评价颇多争议。第三个时期是东汉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内外矛盾,部分文人从歌颂升平转而为讥时讽世。同时,散体大赋的僵化的写作形式,也逐渐为人所厌倦,因此,以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其特点是篇章短小,语言较精炼,思想感情较充实。代表作家有张衡、蔡邑、赵壹、祢衡等人。

3、简析“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两句诗。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大约是齐明帝建武二年(495)谢出任宣城太守时作。主要描写诗人离开京城之后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独特的个人感受高超的艺术手腕,使望中所见傍晚时的自然景物,带上了各自的特色。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成为千古名句,斜照依山,天上彩霞万道,恰似编织成无数匹锦缎;长江清澈如镜,浪静风恬,宛如铺上一幅白绸,望不见尽头。两句诗十个字,词性搭配匀称,上下属对精工。“余”、“散”、“澄”“静”等字把晚空中和春江上的秀色佳气,表现得恰到好处。“余”是落日衔山的形容,“散”是霞光四射的象征,“澄”状长江明净无尘,“静”貌水面纹丝不动。两个比喻也很有诗味,“余霞散成绮”好比快速拍摄天幕稍纵即逝的美妙镜头,“澄江静如练”无异于细意熨贴大自然精心创制的杰作。轮廓突出,立体感强,使人联想到浮雕像。因此李白对此佩服备至,一再说:“解道澄江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结合作品,论述《左传》中行人辞令的艺术特色。

《左传》的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和它的语言艺术有很大关系。

《左传》的叙事语言,简洁、传神、词约义丰、意蕴深厚。前面已有论及 10

格。这里着重谈谈颇具特色的行人外交辞令。作者记载了不少委婉动听的外交辞令,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写出了历史人物的风采。

出色的外交辞令,可以消弭兵燹之灾,使敌国退师,使国家转危为安,这个例子,最著名的要数僖公三十年的烛之武退秦师。城濮之战后,晋国要惩罚一些离心离德之国,便联合秦国围郑。在秦晋两国强兵压境的危急关头,烛之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退了秦兵: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知亡矣!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簿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国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说秦伯,先从亡郑说起,指出亡郑无益于秦。无益的原因,一是“越国以鄙远”,难以实现。二是即使亡郑,得利的不是秦国而是晋国,“焉用亡郑以陪邻?”三是“邻之厚,君之簿也”。晋国强大,秦国必然削弱。这层层剥笋似的剖析,必然引起秦穆公对郑的后果的深思。接下来,烛之武再从不亡郑这一角度发挥。不亡郑,不但于秦无害,反可坐享其利。这样,两相比较,孰优孰劣,显而易见。弦外之音,还有讥秦受晋役使之意。为了瓦解秦晋联盟,加深两国的矛盾,烛之武又旧怨重提,指出晋国背信食言,历来如此。最后归结到晋之野心,不独在郑,还将侵秦。这样的层层深入,晓以利害,终使秦穆公深思再三,翻然醒悟,毅然退兵,使郑国转危为安,免除了一场兵燹之灾。类似的例子还有如僖公四年的“屈完如齐师”僖公二十六年的“展喜犒师”,宣公三年的“王孙满对楚王问”。外交辞令的成功,常能起到武力和军队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春秋时期的列国大夫,大多善于应对之辞,其中最为出色的,要推子产。子产与列国尤其是晋楚主交往的时候,表现出极高的才辩。襄公二十二年,晋平公以郑国久不朝见为借口,“征朝于郑”,子产面对晋侯的责难,一方面表示郑不“忘职”,要服事晋国,另一方面又职责晋“政令无常”,使郑国“无日不惕”;如果晋仍不恤郑国,郑国只好与晋为敌。一番义正词严的辩驳,使晋霸只好收敛了它的淫威。襄公二十五年,郑伐陈后,子产献捷于晋。晋人三问,子产三答。针对晋国“何故侵小”的责难,子产答以大国“若无侵小,何以 11

至焉”,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子产看出楚人心怀叵测,故拒之于城外。子产面对楚伯州犁的指责,大胆地揭露了楚人的阴谋。襄公三十一年,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却以有鲁丧为借口,拒不见郑伯。这是晋国故意摆出的一幅霸主的傲慢无礼之态。子产忍无可忍,只好强行拆除晋宾馆围墙而入。面对晋国的责备,子产以晋霸自己的所作所为来驳斥对方的无理。子产指出,晋文公做霸主,自己“宫室卑庳”,而“崇大诸侯之馆”;宾客未到,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诸侯使节一来,有“宾至如归”之感。如今晋平公“铜之宫数里”,极尽奢华,而诸侯却“舍于隶人”之馆,盗贼公行,宾客连安全都无保障。相形之下,晋平公何尝有一点“盟主”的仪态?小国又如何臣服?子产在言辞之中,对晋霸因鲁丧不接见,“高其闳,厚其墙垣”、“无忧客使”的谎言一一予以驳斥,最后使晋人不得不向郑伯赔礼道歉。子产的辞令,既有义正词严的反驳,也有委婉有力的陈述,有礼有节,显示出子产的智慧。

《左传》中的行人辞令妙品,有的善于利用矛盾,分析利害,诱之以利,晓之以害,以说服对方,如《烛之武退秦师》;有的善于揣摩对方心理,有意投合、因势利导,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僖公十五年的《阴饴甥对秦伯》,宣公三年的《王孙满对楚王问》;有的曲折尽致,委婉有力,如僖公三十二年《郑皇武子之辞杞子》;而《吕相绝秦》,则高谈雄辨,驰骋捭阖,夸张铺陈,酣畅淋漓。正如刘知几所说:“寻左氏载诸大夫辞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措思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史通·申左》)这些外交辞令,足以体现出《左传》高超的语言艺术。

2、举例论述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

陶渊明田园诗的中心主题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农业劳动的讴歌,并通过对自身饱尝耕耘的艰难和亲历霜露的辛苦的种种回顾,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广大劳动农民 的痛苦和他们的希望。如《 和郭主簿》其一,写归隐后自给自足的富裕生活,:“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在他的笔下,田园生活如此美好:林木繁茂,清阴满庭,南风徐来,心旷神怡,给入以无比甜美的阴凉之 12

感。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中,第一首抒写自己躬耕之初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作者写到在春天的田野里,诗人兴致勃勃,情趣盎然。一路上觉得小鸟在为他放声歌唱,春风扑面,好像欢迎他的到来,从而情不自禁地想到古代柱杖而耕的荷蓧丈人,领会到这位先贤的高尚情怀。其二表示对古代的躬耕隐士长沮、桀溺的怀念,对孔子“忧道不忧贫”的至理名言,表示出不以为然的态度。

《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弃官归田的第二年新写的一组诗,可以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第一首写去职归田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诗开头二句,说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就缺少那种适应世俗的风度,本性所爱即山水自然。“误落尘网中”,尘网指官场,整个官场好象一张捕捉鸟兽的罗网,自己入仕,是误落尘网,是“迷途”。《感士不遇赋》说:“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三十年”一说为“十三年”之误,因其从二十九岁开始出仕,到四十一岁辞彭泽令回家,恰好历十三年头。一说即三十年,是指少年学诗书(六经),实际上也等于误“尘网”,到四十一岁归隐,也是三十年。“羁鸟”二句,他把仕途比作“尘网”、“樊笼”,因此自己即如“羁鸟”、“池鱼”,这是隐微含蓄而又生动具体的比喻。这种被禁锢的痛苦不断折磨他,而由于“性本爱丘山”的本性,终于使他在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之后,欣然归隐。“开荒”二句说明他归田思想的胜利,实现了躬耕的愿望。以上八句,是用最简炼最含蓄的语言,概括地叙述了他自己的前半生。诗的后段,正面写他自己回到田园,重温田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氛,抒发出内心的欣慰之情。“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几句,写归隐所在的农村景色,很自然地写出了乡村中那种和平安宁的生活气氛,与“尘网”、“樊笼”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几句描写,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既没有精雕细琢,也没有雄浑壮伟,却在平淡之中显示出一种自然的美。这也就是陶渊明所追求的哲学境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他家门庭萧寂,室内闲静的气氛,由此来表现自己不慕荣利、淡泊宁静的个性,最后很自然的过渡到回到田园后的欣慰心情,落实到全诗的 13

主题所在。

第二首同样是满怀激情地歌唱田园生活的美好。第三首写自己的劳动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从仕途归隐田园从事躬耕生活的真切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要注意的是,陶的参加劳动,并非是“消愁解闷的一点小动作”,而是真正作为自己衣食所依的生产劳动。劳动者的甘苦、希望、忧虑,作者都有亲身的体会,因此,他表现出来的感情是真挚的。尤其是到了陶的晚年,经济上遭遇到一系列的挫折之后,作者更是将生产劳动作为生存的主要手段了。贫困的家庭生活和多年的劳动实践使他大大缩短了与普通农民之间的距离,思想感情也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我们看他五十四岁留下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一诗,诗中凄切地倾诉了他平生坎坷的悲惨的遭遇: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域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生逢乱世、早丧发妻、风旱虫涝、收成寥寥;夏天挨饿、冬天受冻,五十四个春秋过去,没有一天安宁。诗中辛勤悲苦的气氛和朴素的语言,如果没有半生躬耕生活的切身感受,对劳动和劳动农民没有相当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是写不出来的。这也可以看出诗人世界观的深刻变化。

陶渊明的田园诗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他的田园诗,不仅写出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他所写的农村生活,都具有审美的性质。他能够在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中显示出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即使是写乞食,写移居,也是如此。可以说他是第一个从农村劳动的田园生活中,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有深刻意义的美,并且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他善于从平凡的景物和日常的生活里捕捉住最具特征的事物加以描绘,并把它和自己的思想情绪结合起来,使自然景物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达到浑融深厚的艺术境界。如《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几句,在最普通、最平常的农村景物中,充满了诗意,呈现出不平常的外貌。反复咏吟,我们会发现可爱的不仅是自然景色本身,而是他们渗透着诗人对田园生活无比热爱的感情,从而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3、试比较曹操三父子诗风的异同,并举例说明。

1、相同点:三者的诗风都带有时代给予的“建安风骨”的特色。建安文学反映了建安时期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广大人民不满国家残破、热烈追求统一的理想和愿望,它真实地反映了动荡社会的惨景,发出了怜悯人民苦难的呼声,并为建立统一局面,实现自己的建功立业的理想而引吭高歌,形成了刚健有力“建安风骨”。《文心雕龙•时序篇》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这就是对“建安风骨”的概括。具体的说,就是反映社会**和民生疾苦,追求“建功立业”的内容,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积极进取精神,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使内容和形式有谐美的统一性,这就是所谓“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2、不同点:三者的诗风又各具特色(1)曹操的诗风:

鲁迅先生指出,汉末魏初的文章特色是“清峻”,“通脱”。曹操的散文、诗歌都具有这样的特色。所“清峻”,就是文章简约严明的意思;“通脱”,即随便之意,亦即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文章也不受传统思想和形式体制的制约,下笔不所顾忌。曹操一生行事,也是重实际,讲效用,尚通脱,幕豁达,不追求浮华,不讲究形式。他选用人才,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只要有真正的才干,“盗嫂受金”者也可用之。曹操死时,其遗令也不依当时人的格式,言身后当葬于何处,而是自成一格,内容中甚至有遗下的衣服和伎女怎样处置等问题。如《遗令》中说:“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可见他的与众不同。

正因为曹操重实际,尚通脱,求朴实,他的诗歌也富有创新精神。他自觉地向汉乐府民歌学习,运用乐府古题来写时事,写新的时代的内容。如《蒿里行》、《薤露行》,这两首乐府古题原来都是挽歌,是旧时出殡时挽灵柩人所唱的,曹操却用《薤露行》这个古题中写时事,对东汉末何进的误国、董卓的殃民作了真实的描写:“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蒿里行》则揭露了初平元年袁绍等人兴兵讨伐董卓、内部混战,由军阀混战而造成的社会残破的惨状:“铠甲生虮虱,15

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些,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现实。(2)曹丕的诗风:

曹丕的文学成就,主要还是诗歌,诗歌形式多样化,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他诗歌的内容题材比较狭隘,最多的是歌咏男女爱情和离愁别绪为主题。其留传下来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完整的七言诗。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曹丕的文学理论来理解。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里谈到: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显赫一时的帝王可以淹没无闻,而华丽优美的词章却并不依赖什么而被人们长久传闻。这样,他就把文学提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并鼓励作家去努力从事文学活动。文章的不朽也就是人的不朽。所以曹丕又提倡和讲求文章的华美。鲁迅认为此时的文章还有“华丽、壮大”的特色。而曹丕的文学主张,对于文学的自觉的时代的出现,对于魏、晋及以后的文学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3)曹植的诗风:

曹植的诗歌在艺术上有很大的独创性。首先,他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人,共存诗九十多首,其中五言诗六十多首。曹植五言诗脱胎于汉乐府民歌,但在艺术上又加以创造和发展。如《美女篇》,显然脱胎于乐府民歌《陌上桑》,但在技巧上比后者有明显提高。《陌上桑》写罗敷,但重于衣饰,对其容色之美,只用侧面烘托。而《美女篇》在写衣饰的同时,生动光辉地绘出她的各种姿态神情:“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形象更为具体鲜明。其二是词藻华美丰富。《诗品》说曹植诗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前句指其“慷慨而多气”,后句便指藻饰丰赡。胡应麟在《诗薮》里说:“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如《美女篇》中的描写。第三是善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如《赠白马王彪》中对群小的斥骂:“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野田黄雀行》中“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喻环境的险恶,“利剑”以比权力。《吁嗟篇》以转蓬自比等。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三及参考答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认为,以音乐为标准,《诗经》可分为 风、雅、颂 三类。

2、《左传》是《 春秋左氏传 》的简称,又名《 左氏春秋 》。

3、《国语》是一部以 记言 为主的 国别体 史书。

4、庄子是 道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先驱是 老子。

5、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著作有刘勰的《_文心雕龙_》和钟嵘的《_诗品_》。

6、《史记》是一部 纪传体 通史,司马迁自称著此书的目的是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保留乐府民歌最多的总集是宋人 郭茂倩 编的《 乐府诗集 》。

8、正始时期的代表诗人有 阮籍、嵇康。

9、庾信后期诗歌代表作有《 拟咏怀 》二十七首,他的《 哀江南赋序 》是一篇有名的骈体文。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永明体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琅邪王融以 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所谓“四声”,即是声调上的“平、上、去、入 ”。所谓“八病”,指诗歌声律上的八种毛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诗歌创作可以根据字词声调的变化组合,按一定的规则排列,以达到铿锵、和谐、富有音乐美的效果。永明体诗要求强调声韵格律、对仗,而且体裁一般比较短小。这种诗体,时人亦称为新变体诗,当时周顒、沈约、王融等倡导声律说,并以此进行创作,其中以谢眺成就最大。

2、骚体赋

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这时流行的是“骚体赋”,形式上模拟楚辞,追随楚辞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之感慨。代表作家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枚乘《 七发 》等。

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从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年间起,约有二十多年时间,是紧承建安至魏末的又一个文学创作繁荣的时期。这一时间出现的作家较多。钟嵘《诗品序》说:“太康中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叔侄)一左(左思),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描述了当时诗坛的盛况。过去一般认为这一时期的 文学创作有两种倾向 :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很盛,二是追求词藻华美和对偶工整。

4、陶谢

东晋末年、南朝初的诗人陶渊明、谢灵运的并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开拓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创者。两人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在田园山水中寄寓自己的生活情趣,所以并称。杜甫有诗“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但谢诗在内容上远远不及陶诗深厚感人,艺术风格上也大异其趣:陶诗以直接抒发思想感情为主,自然景物只作为兴寄的手段;谢诗以直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思想感情的抒发只作为间接的点缀。陶诗平淡、清新、自然;谢诗富艳精工,期以人工达自然。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简述《左传》外交辞令的特色。

《左传》的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和它的语言艺术有很大关系。《左传》的叙事语言,简洁、传神、词约义丰、意蕴深厚。前面已有论及 18

格。这里着重谈谈颇具特色的行人外交辞令。作者记载了不少委婉动听的外交辞令,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写出了历史人物的风采。

出色的外交辞令,可以消弭兵燹之灾,使敌国退师,使国家转危为安,这个例子,最著名的要数僖公三十年的烛之武退秦师。城濮之战后,晋国要惩罚一些离心离德之国,便联合秦国围郑。在秦晋两国强兵压境的危急关头,烛之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退了秦兵: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知亡矣!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簿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国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说秦伯,先从亡郑说起,指出亡郑无益于秦。无益的原因,一是“越国以鄙远”,难以实现。二是即使亡郑,得利的不是秦国而是晋国,“焉用亡郑以陪邻?”三是“邻之厚,君之簿也”。晋国强大,秦国必然削弱。这层层剥笋似的剖析,必然引起秦穆公对郑的后果的深思。接下来,烛之武再从不亡郑这一角度发挥。不亡郑,不但于秦无害,反可坐享其利。这样,两相比较,孰优孰劣,显而易见。弦外之音,还有讥秦受晋役使之意。为了瓦解秦晋联盟,加深两国的矛盾,烛之武又旧怨重提,指出晋国背信食言,历来如此。最后归结到晋之野心,不独在郑,还将侵秦。这样的层层深入,晓以利害,终使秦穆公深思再三,翻然醒悟,毅然退兵,使郑国转危为安,免除了一场兵燹之灾。类似的例子还有如僖公四年的“屈完如齐师”僖公二十六年的“展喜犒师”,宣公三年的“王孙满对楚王问”。外交辞令的成功,常能起到武力和军队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2、简述骈文的特点。

骈文,亦称骈俪文或骈体文,与古文(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二马相驾曰骈,成双成对曰俪。所以骈文全篇以偶句为主。其特点有三:语句方面,讲究对偶,要有工稳的对仗,整齐的节奏;以至于发展到“四六体”,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音律方面,讲平仄,有时叶韵,增加文章的音韵美;行文方面,讲 19

究用典和藻饰,使文章委婉、典雅、精炼和华美。在创作上,古文讲“气势”;而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在风格上也有所不同。

3、请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三部文学批评著作及其作者。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时代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出现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的繁荣,出现了文学批评专著。比较重要和著名的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等。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庄子散文的创作方法,可以用《庄子·寓言》篇中的一段话来概括“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即编造一些故事,以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语言,来宣传自己的主张。重言,即假借受尊重的人、有影响的人说的话。(为使别人容易接受)卮言,出于无心、随便说出的话。和以天倪,即抹 掉天地间一切差别之意。总之,不管现实情况如何,随意编造,信口说出,一切随随便便。这就是庄子自认为的文章特点。

《庄子》散文的风格历来被认为具有“ 汪洋恣肆 ”和“恢诡谲怪”的特点。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 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清人刘熙载《艺概·文概》评论庄子之文是“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缥缈奇变”。鲁迅说庄子“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奇幻的想象,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善于以神奇之笔,创造出雄奇开阔的境界。如第一篇《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雄放奇幻,尤其是大鹏的形象、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作者极尽夸张描绘之能事,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心灵追求寄寓于极生动的文学形象中。其想象,往往是气象恢宏,意境开阔,云烟吞吐,幻化无端。不仅鲲鹏、藐姑射山上的神人如此,就是文中“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这几句对苍天的描绘,同样显示出庄子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再如《秋水》篇描写秋水浩荡奔腾、气象万千的景象,也有很雄阔的意境: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马牛。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汪洋向若而叹。

淡淡几笔就把秋天河水浩荡无崖、汹涌澎湃、苍茫磅礴的气势和水天相接的开阔境界写得酣畅淋漓。此外,在《养生主》中把解牛的劳动描绘成如一首音乐、一场舞蹈(“庖丁解牛”),也是非常大胆而奇特的。再如《徐无鬼》写匠石运斤成风,《至乐》写与空髑髅对话,《秋水》写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上,《外物》写任公子钓鱼,都是想落天外、奇幻无比。其次是描写精工,形神毕肖。庄子刻画物态的技术是非常高明的。摹物叙事,意到笔随,异趣横生。如《齐物论》中对“地籁”的描写: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这是形容古树上大小斑驳的树孔。(洼者,水洼;污者,下陷的坑。)下面就形容风吹这些树孔发出的各种声音: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

激者是激水声,謞者是箭飞行时之声,叱者是大声叱人之声,吸者为吸气声,叫者,叫喊声,譹者为哭泣哀号声,宎者为深沉之声,咬者是清亮之声。这种对众窍和风声的千差万别的描绘,可以说是声形毕肖,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印象。《秋水》篇写秋天大水的情景,把秋雨的到来,沟满河平,百川奔流,浩荡无限的空阔景象,写得气势磅礴,十分形象。

第三是寓言丛集,喻中设喻。庄子自己也“寓言十九”。所以,以寓言和比喻来说明道理,也是《庄子》的最大特色。寓言的运用,说明其思维方式仍不脱离具体的感性形象,作者在思维及其表达过程中,不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范畴,而是通过具有直观特征的具体形象、类化表象和集体表象以及它们的组合来表达。这虽然具有原始思维的特征,但却使作品具有强烈形象性,而且能起到“寓真于诞,寓实于玄”的作用,“于此见寓言之妙”(刘熙载《艺概·文概》),更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哲学与中国古代寓言艺术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例如,庄子主张纯任自然、返扑归真,主张绝圣弃智,甚至把知识看成罪孽,于是用了一则“浑沌”的寓言进行巧妙的比喻和暗示: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开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倏与忽似乎出于好心,为报答浑沌的恩德,为他每天凿出一窍,七天过去,七窍是凿开了,浑沌却死去了。浑沌之死,就是“有为”的恶果。这一则寓言,把庄子“无为”的哲学思想演绎得再明白不过了。《庄子》中的寓言是很多的,如“庄周梦蝶”(《齐物论》)、“庖丁解牛”(《养生主》)、“轮扁凿轮”(《天道》)、“蜗角触蛮”(《则阳》)等等。庄子寓言意境开阔,雄浑奔放,常给人以“壮美”的感觉,如“鲲鹏展翅”、“任公子钓鱼”、“运斤成风”等,再一个是奇异诡谲,神妙莫测,如“舐痔得车”、“大冶铸金”、“儒以诗礼发冢”等,在谲怪之中,含有更多的辛辣讽刺和严峻的剖析。庄子运用比喻,层见叠出,给人应接不暇之妙。如《逍遥遊》,本来文中的所谓鲲鹏、蜩、学鸠都不过是比喻,在这之中,又插入了一系列的精妙比喻,即水与舟、朝菌和蟪蛄、冥灵和大椿等比喻,用这些比喻来说明蜩、学鸠不知小大之辨,这是比中之比。其他如《胠箧》《马蹄》等篇中的比喻,也都是绝妙而深刻的。

2、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如何理解这句话? ••••把《史记》与《离骚》相类比,前人已多有论述。明人杨慎说:“太史公《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凌稚隆《史记评林》引)李晚芳说:“司马迁作《屈原传》,是自抒其一肚皮愤懑牢骚之气,满纸俱是怨辞。”(《 读史管 22

见》卷二)刘熙载说:“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 艺概 》卷一《 文概 》)刘鹗说:“《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老残游记序 》)而鲁迅总括前人的论述,一称《 史记 》为“无韵之《离骚》”,最为简省精当。

••••“无韵之《离骚》”,最根本的一个特点,就是指《史记》具有深厚的怨愤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笔端常带着感情。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充分认识到情感的因素在创作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而且认为这种情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怨愤。历代圣贤之作,皆发愤抒情所得。这就为《史记》成为一部充满感情的作品、成为一部象《离骚》那样的伟大史诗找到了创作主体的思想理论依据。

••••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坦露自己的情感历程: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推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无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效左丘、孔子以著书,这样的伟业本来就使司马迁处于一种澎湃的激情之中。李陵之祸的打击,不但没有熄灭他的激情之火,反而使他在屈辱中得到激励,在悲痛中奋起,把腔中的一腔郁结,倾泄于笔端。“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司马迁是发愤以著史,著史以寄情。司马迁“发愤以著书”的理论和写作心态,无疑的注定了《史记》将成为一部充满作者感情的文学著作。••••司马迁的这种感情,首先在屈原身上产生了共鸣。司马迁的人品、遭际,与屈原极其相似。《屈原列传》写道:“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对于君王和楚国是一片忠心,结果是见疑被谤,行吟泽畔,自沉汨罗。司马迁是“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23

然而“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终至于招致宫形,蒙受羞辱。屈原是“嫉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与司马迁“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心情又是何其相似。

••••这种心灵上的共振,决定了司马迁写《屈原传》并不注重于屈原一生的详细事迹,而重在于为屈原,也为自己一抒满腔的怨愤与不平。请看《屈原传》中的这些文字: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诟,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这些文字,既是对屈原人格的赞颂,也是司马迁自己内心心灵的写照;既是对《离骚》的赞美,也是自己的创作理想与追求。司马迁与屈原,《史记》与《离骚》,的确是完全达到了神合韵谐。难怪后人如陶必铨曰:“《屈贾传》顿挫悲壮,读之如见其人,《史记》合传之最佳者也。虽然,史公亦借以自写牢骚耳。”(《萸江古文存》卷三)李景星曰:“以抑郁难遏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史记评议·屈原贾生列传》)这样的文字,也的确不是史书,而是抒情文字,而是饱含激情 24

“诗”。

••••还有一篇可称为“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孤竹君之二子,兄弟让位而出逃,又反对武王以暴力伐纣,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饿死。和《屈原列传》一样,司马迁一反史书的常规,而以议论为主,借为伯夷立传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问。尧让于舜,舜让于禹这样的禅让为人交口称赞,而许由气节至高,则不见记载,这是为什么?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以为伯夷“无怨”。但是读他的《采薇歌》,是无怨吗?夷、齐积仁洁行而饿死,颜回好学而早夭;盗跖杀不辜,肝人肉,竟以寿终,这就是天道吗?至于近世,操行不轨的人终身逸乐富厚,小心谨慎之人却屡遇祸殃,更是不可胜数,这又是天道吗?这是对天道不公、社会不平的愤怒的质问。司马迁从伯夷叔齐高风亮节联想到自古以来仁人志士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受的屈辱与痛苦,对天道赏善罚恶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于是也象屈原《天问》一样,发出愤怒的呼喊。这是一篇怨情勃发的抒情文字。司马迁纵横议论,出入古今,悲叹、感慨洋溢其间。黄震评此篇曰“太史公疑许由非夫子所称,不述,而首述伯夷,且悲其饿死,为举颜子盗跖反复嗟叹。卒归之各从其志,幸伯夷得夫子而名益彰。其旨远,其文逸,意在言外,咏味无穷。”又曰:“太史公载伯夷采薇之歌,为之反复嗟伤,遗音余韵,把挹莫尽,君子谓此太史公托以自伤其不遇,故其情到而词切。”(《黄氏日钞》)钱钟书曰:“此篇记夷齐行事甚少,感慨议论居其太半,反论赞之宾,为传记之主。马迁牢骚孤愤,如喉鲠之快于一吐,有欲罢而不能者。”(《管锥篇》第一册)都深得马迁之旨。••••当然,所谓“无韵之《离骚》”,并非仅指《史记》中的某几篇作品,而是指整部《史记》的意旨与神韵。我们在许多篇章中都可以看到司马迁个人感情的流露。如《孔子世家》曰:“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孟子荀卿列传》曰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表示对孔、孟的敬仰之情。《管晏列传》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流露出对晏子的向往之情。《刺客列传》说:“自曹沫到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可以看出司马迁被侠义精神感染所产生的激情。《游侠列传》序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25

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又说:“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沈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耶?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基于这样的认识,司马迁贯注于《 游侠列传 》中的感情就可想而知了。至于司马迁在叙事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或褒美、或贬恶、或赞颂、或悲慨的感情,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了。韩兆琦先生曾总结《史记》的抒情性,言极准确精当,可助于我们理解“无韵之《牢骚》”的旨义,其言曰:“《史记》写的是历史,但它不是客观地叙述事实,而是饱含着作者的强烈爱憎。它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描述,表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愤怒评判。同时,由于作者自身的悲惨遭遇,因而他的笔端时常流露着一种愤疾之情,一种沉郁之气。有的通篇是借古人行事来抒发自己的愤世之志;有的是夹叙夹议,火花四射,喷泄着慷慨之音;有的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飞来之笔,平空插入一段淋漓尽致的悲悼惋叹。那种对佞儒、酷史们的尖刻讽讥,那种对刺客、游侠们的倾心赞颂,那种对失路英雄、含愤志士们的无限同情,等等,这些地方都明显地带着司马迁强烈的主观色彩.从而使整部《 史记 》成为一首爱的颂歌,恨的组曲,成为一首用整个生命谱写成的饱含着司马迁全部血泪的悲愤诗。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我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史记·选注集说》前言第4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不同,并举例说明。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乐府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与艺术风格。南朝乐府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乐府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在南朝乐府民歌中,《西洲曲》是一首艺术形式最为成熟的作品。此诗最早著录于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江淹作。《乐府诗集》归入“杂曲歌辞”,26

题为《古辞》。《玉台新咏》成书于梁代,《西洲曲》的产生不可能迟于梁代。从诗作的内容看,此诗保留着民歌的特色,非文人创作,但又可看出经文人润饰改定。历来认为此诗较为难解,难解之一是叙事主角,或认为是女子口气,或以为是男人口吻。实际上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写的。但也有第三人称叙事的插入。难解之二是字句有所省略,文意时有暗转。总起来说,是写一位江南女子对情郎的执着的思念“忆梅”二句,写春日女子见梅花盛开,回忆当初曾与情人于西洲的梅下欢晤。“下西洲”,即到西洲去,因如今梅花又开,故欲到西洲折梅,而今情人又在江北,所以到西洲折到梅后,将寄江北。头两句过去众说纷纭,歧义颇多。如西洲地点,唐代温庭筠《西洲曲》有“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故疑西洲即武昌;一说西洲在南昌。中唐诗人耿湋诗《 春日洪洲即事》有“钟陵春日好,春水满南塘”,据此则南塘在南昌,今南昌有莲塘地名。这些,只可供我们参考。“单衫”二句,用第三者的口吻写豆蔻年华女子的美丽可爱。鸦雏,小乌鸦。鸦雏色,极精确的写出豆蔻少女的神态。“西洲在何处”,说明西洲离其家不远,而且此二句还透露出女子能划船。从第七句开始,转入采莲怀人的情节。“日暮”是夏日,头两句写女子的家所居环境。“树下”二句写女子的家门口,“门中”二句将镜头推近,写女子的翠钿头饰。“开门郎不至”一句开始,写女子从门中走出,开始了采莲、登楼等一系列表演。采莲弄莲是一系列的动作,女子借此以表达出对情人的爱怜与思念。从“开门”到“彻底红”,如一幅长轴画卷,展示出真实动人的采莲相思图。然后作者巧妙地利用空间转换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描写的笔墨伸向秋天,即“忆郎不至”到“上青楼”。由“望飞鸿”等信到“上青楼”望人,由动作的变换刻画出女子细微的心理活动。登楼亦不见情人,因此接下来写栏杆,写女子之手,既反衬出女子的寂寞孤单,又为过渡到下一景色作自然转接。栏杆望不见,于是卷帘,又是一个动作,但仍无法摆脱思念之苦,最后只能托梦相忆,沉浸在西洲欢晤的幸福忆念之中。作者善于以情为中心来展开全部的描写,诗中的景物,对人的外形描写,皆极简炼,重点在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抒发。“忆梅”、“折梅”、“采莲”、“弄莲”,莫不是为了排遣对情郎的思念之情。“忆”而又“忆”,“望”而再“望”,都是写其深情。作者还善于从动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情的思念推动着她不停的动作:下西洲,折梅、寄梅,采莲、弄莲、置莲,望飞鸿,上青楼,卷帘,做梦。活动的空间也不断在变换:家中, 27

西洲,南塘,青楼。在动态中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矢志不移的追求。其三,诗中多用重字,接字,谐音双关等写法,形成反复回环,有余不尽的情韵,修辞学上的“顶真(针)”手法的运用,显得音韵流美。

北朝乐府中的《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令人景仰的英雄。《木兰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很有特色。首先是描写有繁有简,剪裁精当而结构完整。诗中时间长达十多年,地域从家乡到战场、朝廷,又回到家乡,时空变换大,但作者处理的有条不紊。其次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和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此诗为叙事诗,又有很浓的抒情成分。此外,诗中采用复沓、排比、对偶等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也很出色。诗产生于民间,可能经过后世文人加工过,但全诗生动活泼,清新刚健,仍不失民歌本色,不愧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注:本复习题的答案仅供参考)

第二篇: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史称“儒家八派”。

2、密宗

佛教发展到公元七世纪后,出现衰落的趋势,神秘化密教的出现就是重要标志。密教,是大乘佛教一些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民俗信仰为基本特征,着重宣扬口诵真言即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观佛尊(意密),三密同时相应,就能即身成佛。密教至迟在三国时就已传人我国,通称“杂密”。杂密的内容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儒术和民间巫术有许多是相通的,以至在宗教实践上相互影响,很难区别。中国密宗的正式建立,当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密教与政治结合紧密是其特征,这一点被藏传佛教所继承。

3、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释迦牟尼去世后,约在公元一世纪时,佛教分化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所谓“乘”,是“道路”之意,大乘是大道,小乘即小道。

4、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概述文化的特征。

“文化”一词在当今世界哲学和各门科学都取得重要发展的历史环境下,它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人类主体通过各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对社会和自然客体的适应、利用和改造。其实现成果的体现,既表现在各种自然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和发展,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所以,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1)物态文化:通常又称之为物质文化,这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诸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2)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緸缊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具体说来,心态文化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社会心理指人们的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升华,并以著作或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流行传播,垂于后世。

3)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等制度在内。

2、简述经今古文学之争与经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经今古文学之争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五经的传授全靠记诵,在师徒之间一代代口耳相传,由汉朝人用当时同行的文字“隶书”记录成书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汉武帝所尊崇的儒学,就是今文经学派。

汉武帝以后,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称为儒家经学的一统天下,但是在经学内部,却因学术派别不一致,而爆发了经今古文学之争。经今古文学 2

之争,不仅仅是书写文字和读法问题,而是随着经师源流不同,传授的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也不同,因为,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派别。经今文学派认为孔子是政治家、教育家,尊孔子为有帝王之德而无帝王之位的“素王”,视孔子删定的“六经”为治国之道。而经古文学派则把孔子看成是史学家,尊孔子为先师,六经是古代的历史资料。

2)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六经被尊奉为神圣不可触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经学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见经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之深远。

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1.与哲学和政治融为一体,构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意识形态的中心,强烈地影响着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2.具有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的色彩,特别表现在道德规范上,重视忠孝,强调整体和服从。

3.有着强烈的中庸气息,在形而上学的体系中,有些朴素辩证法的因素。

4.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这在方法上表现为重了悟不重论证,在内容上表现为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佛教是如何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1)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的标志是唐代形成的各佛教宗派。其中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是典型的中国佛教。禅宗对佛教理论的革新,实质上是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庄周等思想融入佛教,使之进一步精练化、哲学化、世俗化;摆脱繁琐的修炼过程和经论 词句的解释,由思辨推理转入神秘直觉,用“顿悟成佛”说来增强佛家法力,缩短天国和人世的距离,以吸引更多的人信仰佛教,弘大禅宗。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里仅举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和社会民俗四个方面,借以窥见一斑。

自魏晋以后,中国古代哲学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魏晋玄学,先是作为般若学传播的媒介,进而与般若学交融汇合,最后为般若学所取代。佛教还 3

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完成。宋、明理学固然是儒学的一大转变,是儒学的哲学化,但是,其受佛教影响的痕迹,也是明显的。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华严宗、禅宗理论的影响十分明显。佛教思想中对宇宙、对人生的分析,蕴含着独到的哲学智慧,对中国人重经验认识轻理论思维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在文学方面,佛经本身的翻译,就是我国翻译文学产生的标志;汉译佛经的流传在我国创造了变文、俗讲、语录体等新文体;中国评话、评书、戏曲、俗文学等深受其影响;佛经中的幻想、夸张等写作手法对中国小说亦有影响,如许多志怪小说,特别是神话小说《西游记》更是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的经典之作。世界闻名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的壁画,都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向来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之冠冕的诗、书、画,皆注重“境界”,这境界与佛教的“禅机”多有相通之处。另外,中国的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这其中包括建筑与雕塑两门艺术;随着佛教的传播,建塔造像的艺术亦随之流行各地。

佛教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实际、平等、现在、刹那、清规戒律、一尘不染、三生有幸、一针见血、天花乱坠、相对、绝对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它们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词汇,成为中国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有,佛经用梵文写作,梵文是拼音文字,发音变化高低,要求严格。我国古代音韵学,对生字的注音只靠直字注音法,唐代名僧守温参照梵文,仔细分析汉语的音素,创制30个字母,为宋人36字母的蓝本,中国音韵学从此发展起来。

在长期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思想深入民间。如民间对观音菩萨和弥勒佛的崇拜。“观世音”在唐代为避唐太宗之讳也称“观自在”或“观音菩萨”,被尊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善神,其典型造像为“千眼千臂”,简称“千手观音”,表现其是遍观世界、遍护众生的神灵。对观音菩萨的信仰民间十分普遍。弥勒象征未来和光明,可普度众生,使五谷丰登,民众长寿多福。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军常打出弥勒的旗帜来号召民众参加,期望弥勒出世,改变他们的处境。佛教的传人对我国的习俗也发生重大影响:农历七月十五的孟兰盆、十二月初八的佛成道节,几乎是全族的节日;另外佛教的超度、拜佛、赶庙会、放生、素食等活动和规戒,也成为民间习俗,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首先体现在哲学方面:对魏晋玄学及宋明理学的影响。

(2)佛教对文学也有很多的影响,体现在翻译学、小说等多个方面。

(3)佛教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在长期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思想深入民间,对我国的习俗也发生重大的影响。

2、论述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宗法制度盛行不衰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显著特征的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举其要者概述如下: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其积极作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提倡“民胞物与”,“克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做人问题上,表现为强调"慎独”、“自省”,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提倡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节。在行事上,表现为脚踏实地、积极人世、自强不息、木讷刚毅的民族精神。其消极影响表现在“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观念的形成,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一方面,使得中华民族在心理上、文化上普遍认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整体观念,因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得以产生的源泉;另一方面,也培植和强化了国人严重的迷信权力、服从权威的心态。

(3)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其妙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发展定型的原因。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的倾向又是以一种不同于西方“人文主义”的人本主义为前提的。

2、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史称“儒家八派”。

3、藏传佛教

据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佛教最初传人西藏始于松赞干布(约617—650)执政期间。佛教传人之前,西藏盛行一种原始信仰——苯教,苯教的主要活动是祈福禳灾,又与当地政治斗争联系较紧密。松赞干布引进的佛教,主要是印度密教和汉地的大乘佛教。它们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又吸收苯教的一些神祗和仪式,形成西藏地方宗教——喇嘛教。十三世纪后期,在元朝统治者的扶植下,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格鲁教派(俗称黄教),后来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基础,对西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4、家族本位

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家族本位,家构成社会的本位与本体。家族精神在古代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答儒学的经学化进程。

在战国时代,不仅儒家典籍,其他各家各派的著作都称为“经”。儒家的经,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著作。但并非所有的儒家著作都可以称经,只有那些被封建统治阶级所认可的、所推崇的儒家书籍才能称经,因为儒经的数量也是不断变化的。儒家的经书最初只有六经,到唐宋时期,就成十三经了。

到了西汉武帝以后,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学超乎于众学之上,儒家典籍“五经”成为治国之“本”,人伦之“常”。

2、简单概述儒、玄、释、道文化的交互影响与相互合流。

(1)魏晋玄学,是**年代的社会产物,是从儒学衰落中产生出来的新思潮。玄学产生之初,便同儒学发生剧烈冲突,儒学和玄学虽然相互排斥,却又在排斥中相互吸收。这导致了“儒玄双修”的学者大量涌现,表现出了儒玄合流的态势。

(2)道家学说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因此,道教从诞生之日起,便与道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范文澜在阐述儒、道关系时说:“儒家对道教不排斥也不调和,道教对儒家有调和巫排斥。”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流传的佛学主要是般若学。般若学的基本特点是视世界万物为因缘和合所生,认为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性空。

儒教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从《弘明集》这部著作中,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矛盾冲突的情况。

道教一直反对佛教,当时,它的思想体系远不如佛教那么严密,于是,在排斥佛教的同时,不得不模仿佛教来完善自己。道教原来没有像样的经典,因此,它模仿佛经,摄取佛经的教理,编造道教经典,许多道教经典都是在佛教经典的直接影响下形成。

3、概述宋代四大书院与书院的优良学风。

书院是教学的场所,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在几百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优良的学风。第一,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的学风。书院中的教师,多是德高望重、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这些大师刻苦自励、深入钻研的治学精神对学风影响很大。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质疑问难。第二,注重创发、提倡求真的学风。书院教学重视学生自行理会、独立思考。如朱熹要学生读书做事“须是更经思量方得”,张拭要学生读书“如其可取,虽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其可疑,虽或传以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在名师的指导下,书院中不囿旧说,注重创新,注重求真之风盛行,培养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学者。第三,师友讲习、自由讨论的学风。师友讲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向大师质疑问难,大师指点开导,可以相互争辩; 二是同学朋友之间,不同学派之间可以讲辩讨论。在书院中师生聚于一堂,朝夕讲问,各大师之间又频频来往,相互切磋,这种学风在历代书院中一直保持。第四,修身养性、重在做人的学风。书院 7

都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通过研讨经书,修身养性,完备自身,完善封建人格。朱熹曾手订白麓洞书院教规规范学生行为。陆九渊建象山书院,旨在“教人做个人”。因此,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成为历代书院的传统。第五,尊师爱生的学风。书院生徒是自由择师,倾慕在先,道义为重,一日为师,终生不忘,故以尊师著称,“程门立雪”是其典型例子。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尽心尽力,直至终老,有的还资助贫寒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感情甚笃。第六,关心时事、学政兼论的学风。不少书院是既论学,又论政。宋朱熹、张拭曾指摘科举之弊,明东林书院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至今,东林书院旧址的石柱上仍然刻着顾宪成题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佛教各宗派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布。

佛教传入我国后,经过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1)汉至南北朝:传入与扩展

这个时期,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译的主要是禅经和《般若经》。从汉至三国,佛教发展缓慢,只在上层人士中传播,教派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注重修炼精神的禅法,比较接近神仙家言;一是以支谶、支谦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即空宗学说。所谓“般若”,指的是佛教所讲的最高智慧。般若学义理认为,现实世界的认识及对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般若”,才能超越世俗认识,才能把握诸法(即一切物质现象)的绝对真理。这种般若学说与当时的玄学相表里,形成玄学化的佛教。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正式确立了佛制,建立了处理僧侣和僧团事务的制度,开始有了正式受戒的沙门。

东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佛教发展迅速,很快普及到社会各阶层。在这一时期内,佛教逐渐形成了不同学风和不同佛教思想的中心──南区和北区。北区佛教的中心在长安,代表人物是道安(312—385)和鸠摩罗什(344~413),他们传播的是大乘空宗,用玄学观点释般若理论,主“本无宗”。南区的佛教中心在庐山的东林寺和建康的道场寺,代表人物是慧远(334~416)和佛陀跋陀罗(359~429)。慧远是道安的弟子,他提出协调王权和僧团、名教与佛法的理论,还创造了弥陀净土的佛教思想,宣称只要口念“南无阿弥陀佛”,8

人死后就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南北朝时期,从广译佛经进入到深人地研究佛经,讲经和著述之风甚盛。随着对佛经研究的深入,开始出现中国自己独立的佛教学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后来的佛教宗派。“涅檠佛性”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理论的中心问题,而“顿悟成佛”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

2)隋唐:宗派林立的全盛期

隋唐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中国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也进入了成熟期。有三个标志:一是寺院林立;二是僧尼众多;三是中国化宗派涌现。

隋代有寺院3985所,僧尼23.6万人。唐代有寺院近5万所,僧尼30多万人。寺院拥有庞大田地,并有免赋役特权,寺院经济极其发达。佛教传人后,经过五个多世纪的消化吸收,到了隋唐时期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八宗,即天台宗(也称法华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密宗、律宗、三论宗。其中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和净土宗,这几个宗派后来都传播到了朝鲜、日本和越南。

由于唐统治者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的政策,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统治者充分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在维护统治方面实现互补。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三教合一的思潮进一步形成,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宋明理学就是在儒、佛、道三教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家学说。从这些佛教宗派的思想理论观点来看,都围绕一个重心,即“心性”。心性问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向上追溯到孔孟,特别是孟子一系,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为中国心性学说奠定了基础。自晋宋以来,佛教学者就着重探讨人格本体即心性,把本体论和心性论的研究统一起来,大讲“佛性”,以此为人心之本,成佛的根据。由于佛教中国化,使得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特别是禅宗大大改变了印度佛教的原貌。佛教在中国从“出世”走向世俗化,原来被佛教排斥的“忠君”、“孝父母”等等思想也可以被容纳在佛教之中。成佛全靠自己“心”的觉性,“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3)宋至清:由盛而衰的停滞期

中国封建社会自宋代开始走下坡路,而中国佛教也由此走向衰微。

佛教传人中国以后,大体上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附庸地位,成为 9

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宗派内部融通趋势增强,对心性问题的认识已趋一致。宋代理学一面批判佛教的“出世”思想,一面又吸收佛教的心性学说,建立了以“心”为本的形而上学体系。程朱的“性即理”和陆王的“心即性”说法虽不同,但都是要为他们“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找一形而上学的根据,这样就使宋明理学较之先秦儒学成为一种更加精致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官方御用哲学。这样,佛教就只能处于次要的、从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又说:“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大夫等。”这就是说,禅宗的主张与世俗的道理相一致,它既要人不离世间,又应超越世间,这一观念其实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模式。

2、论述佛教和道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

佛教约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伦理纲常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它不仅是中国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各种文化观念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佛教因其文化的外来性,遭到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的有力排斥。在夷夏之辩中,很多儒家和道家学者从民族特点、性格、民风民俗等方面来分析佛教中国传统文化的互不相容。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不仅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抵制,而且还受到了中国无神论的挑战。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的巫术、儒家、墨家、道家、阴阳五行思想,还吸收了外来佛教、摩尼教、火袄教的有关内容,形成了包容广博、独放异彩的宗教文化,丰富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的神仙学说不仅是我国古代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的思想宝库之一,而且还对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甚至形成了民间风俗。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天人合一

大体而言,“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认为天是人伦道德的本源,人伦道德源出于天。“天人合一”既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地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地顺从与崇拜。

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法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3、定慧双修论

释家非常重视修养方法和途径,印度佛教把五花八门的修行途径和方法归纳为两个方面:定和慧,也叫止和观。“定”或“止”就是禅定,着重于佛教思维修习。“慧”或“观”,就是学习佛教义理,培养佛教智慧。南北朝时,南方注重义理,北方注重禅定。隋代天台宗传世人智頉综合这两种方法,提出了“定慧双修”,“止观并重”的双轨并行主张,以求达到涅槃境界,求得解脱。

4、嫡长子继承制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总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父位,嫡子和庶子分封,五世而斩。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1.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把气看作是艺术作品的根本。无形的气,在有形的作品中显现出,这就是虚实相生。中国艺术的显著特征。

2.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从审美角度看: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或浓与淡之美。3.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追求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宇宙之 11

和,中国艺术业把和作为最高境界,追求“和”之美。

2、分析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大乘佛教比起小乘佛教来,更具有宗教色彩,它把佛教完全宗教化和神圣化,使佛教更具有精神统治的力量。释迦牟尼最初创立的原始佛教,除了业报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具有宗教色彩外,其他主要的理论宗教化的程度不高,如小乘佛教就不承认有一个宇宙的最高主宰,也没有把释迦牟尼奉为神,而只把他奉为教祖或传教师,而大乘佛教却把释迦牟尼神化为如来佛。第二,在佛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方面,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彻底。小乘佛教认为,世界是由一些微小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合成,因而世界上无永恒的东西。而大乘佛教却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微小的物质,离开了所谓的涅檠世界,就是绝对的空。这更有利于诱导人们去追寻虚幻的精神世界。第三,在宗教实践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诱惑力。小乘佛教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大乘佛教则不局限于个人的修行,而主张普渡众生。它极力宣扬大慈大悲,把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佛国净土)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第四,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世俗的性质,较易推广。小乘佛教主张出家,过严格的禁欲生活,这就限制了自身的推广与普及。大乘佛教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信仰,他们不必严格禁欲,只要做布施的功德就可以了。

大乘佛教的产生,使佛教具有了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3、简述中国传统宗教的总体特征

一、不发达性

宗教在中国从未占据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但又不为宗教所左右,他们始终将神权限制在王权之下,而不允许神权与王权平起平坐,更不能使其凌驾于王权之上。正因为中国大众对宗教没有表现出特殊的热情。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现诸如十字军那样的宗教战争的痕迹,也没有发现诸如在宗教改革运动以及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当中令新教和天主教双方都大为丢脸的那种宗教迫害的痕迹。

二、实用性

中国人“以研究人生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对来世生活不甚向往。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结构特色是超自然因素与伦理道德因素有相当程度的分离,12

中国人看宗教只是人和神灵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这一部分可以说是为求福免祸。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表现出极大的功利性。

三、兼容性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佛、道、伊斯兰、火袄教、摩尼教、犹太教、基督教长期同时共存,这现象本身即是兼容性的表现。中国传统宗教的种种特征,实质上是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特征在宗教上的反映。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各学派的价值取向。

一、追求仁义的儒家

1、以仁为思想核心

“仁”的概念,古已有之。《尚书.金滕》里有“予仁若考能”的文句,“仁”与技巧相联系;《诗经》里有“洵美且仁”,“其人美且仁”,“仁”与美相联系。此时“仁”的涵义比较单薄。到了春秋时代,“仁”的涵义丰富起来,《左传》中多次出现“仁”的概念,其意义有关政治、道德、事功等多种层面。孔子正是凭借这些思想资料,创造了“仁学”体系,并以此作为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

2、以义为价值准绳

在价值判断方面,如何确定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仁”的精神、“礼”的规范,儒家提出必须以“义”为价值准绳。孔子以义为立身之本,他说:“君子喻于义。”“君子以义为上。”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荀子也把义置于首要地位:“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二、崇尚自然的道家

道,本义是人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宇宙之本源等意义。先秦诸子中,以“道”为学说核心内容的学派,被成为“道家”。“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是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尘世的纷争。

1、“天道”、“无为”

2、超世、顺世、游世

三、主张兼爱互利的墨家

在百家争鸣中,墨家是儒家最大的反对派。墨家有自己严密的“天志”观。13

墨家的“天”是经过改造的下层劳动者理想的“天”,因而“天志”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神秘的天命,而是下层劳动者利益与愿望的神圣的“外化”。墨家借助“天志”的权威提出尚贤、尚同、兼爱、交利等诸多社会政治主张,要求人们在利、欲与义、理的冲突面前,放弃私利、私欲,选择公利、公欲。

四、注重功利的法家

法家是现实主义者、功利主义者。他们认为人生最大的现实莫过于功和利,他们除了现实和实用之外,没有什么理想,没有什么境界,“计功而行赏”、“功多者受多,功少者受少”。“赏必出于公利”。这里的“公利”是指封建国家之利,也可以说是皇帝的“私利”。“赏功罪过”是法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功用”是法家提倡的最高价值标准。“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可见欲利是法家价值论的中心。

2、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统一性与延续性

中国文化具有连续的统一性特征,又具有一元的连续性特征。(1)政治的统一

从政治方面看,中国文化经历了持久的统一过程。自秦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个时代于封建割据状态,但分裂是短暂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2)民族的融合与凝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是在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的。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特征,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融合息息相关。

(3)文化传统的承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前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宣扬传统本身得以存在和流传的合理性,自宋以降,其质的规定性基本上已经沉积。因此,虽然它也有起伏跌宕,并多次面临挑战,但一次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不曾中绝过的古老文化。

2.人文精神与民主主义(1)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

中国文化就整个体系来说,是非宗教性的,充满了人文理性精神。由于中 14

国特定的古代历史环境所决定,宗教神权始终不发达。

(2)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民本思想有以下内容构成:其一,肯定民是邦国的基础本根,即统治者赖以建立金字塔统治机构的基底。小农经济是专制王权建立的基础,是国家兵力与财政的直接来源,没有民的的支持,任何一个政权都无法维持。民在邦国之中,既处于统治地位,又对邦宁与否起着决定性制约作用。其二,主张君为民主。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国家的代表是君主不是民众。民众离不开君主,“君为民主”才符合民众的天性。君主与民众之间本质上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君主对于社稷和百姓既具有绝对统治之权,又负有贵民以存社稷之责。孟子倡“民为贵,君为轻”,君若害民“民之从之也轻”之义,实质是通过贵民以隆君之论。其三,“固本”与“宁邦”,必须重民心,以民情向背而顺导;重视民力,以农为本;重视民生,以求“元气培而本根固”。这些下恤民生之法。乃是“上筹国计”之方,“安贫保富”之计。

3.重群体轻个体(1)家族本位

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家族本位,家构成社会的本位与本体。家族精神在古代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

(2)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法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

(3)追求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是把人作为与牲畜、动物相等对待的整体的“类”来理解,即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把人的个体价值归结为人的社会价值,以社会标示个人,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

4.重人伦轻自然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不把外在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来研究,而把它作为一个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来体验,其结果是不注重探求自然规律,只注重践履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中国的哲人们不去探讨自然的奥秘,反而把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视为雕虫小技。

5.崇老尚古

崇古意知识的浓厚还表现为祖先崇拜与先王观念。尊老尚古传统客观上保留了古文化,有利于继续发扬传统,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依傍前人的思想作风,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注: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第三篇: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1.“五四”时期,周作人以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精神去革新传统的文学观念,提出“ 人的文学”的著名命题。

2. 记游 之作,开中国现代散文之先声。3.1920年起,散文 成了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4.林语堂早期的杂文风格接近于 钱玄同,慷慨激昂,悍泼放恣。

5.李素伯在《小品文研究》中称道 “以清新的形式与笔调” 写下的散文,“很可注意的”。6.《语丝》时期,周作人的文学活动,以 “小品文” 的写作为中心。7.书信体散文《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冰心。

8.文学史家唐弢在 《晦庵书话》 里曾高度评价梁遇春的散文。9. 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最早具体论述散文变革的问题,并首先提出

文学散文 的概念。

10.“五四”时期记游作品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是采风访俗、了解社会的旅 行记,一是写景抒怀、发现自然的 山水游记。

11.沙汀记述贺龙将军在抗战初期的战地生活和回忆的长篇报告文学 《随军散记》,是抗战以来描写高级将领的报告文学中最出色的一部。

12.1921年7月,郁达夫与郭沫若等人组织“创造社”,同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 《沉沦》,在现代文坛引起巨大的震动。

13.真正为沈从文赢得声誉的散文作品是 《湘行散记》 和《湘西》。

14.评论家李健吾认为 丽尼 的散文“感情厚实,蕴藉有力,文字格外凝重不浮”,“在现代中国散文里面,有些耐人一读再读”。

15.《羞女山》 是叶梦的成名作,也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一篇扛鼎之作。16.邵燕祥认为,理性批判精神 的复活和高扬才是新时期杂文所取得的“最可贵”的成就。

17.曹明华 的意义在于,她使散文界不能不正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毫无传统负累的新生代散文群体的崛起。

18.张秀亚的散文,表现出一个知识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特别是带有明显的“五四”时期 冰心 式的笔调。

19.台湾海洋散文的代表作家是 廖鸿基 和雅美族的夏曼·蓝波安。

20.陶里的实验性散文收在 《静寂的延续》 一书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20世纪30年代散文创作趋于活跃,“小品文年”是指(○11930年 ○21931年 ○31932年 ○41933年

○2.“孤岛”时期《文汇报·世纪风》的主编是(①)。① 柯灵

②王任叔

③周木斋

④唐弢

3、昆明杂文作家群重要的杂文园地是(②)。

①《生活导报》②《民主周刊》③《自由论坛》 ④《时代评论》)4.与余光中相类似,台湾另一位“众体兼擅”的散文全才是(○1杨牧

○2梁实秋

○3王鼎钧

○4张晓风 ○

2)5.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晦庵”笔名开设“书话”专栏的作家是(○1阿英

○2唐弢

○3路工

○4陈友琴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孤岛“鲁迅风”杂文流派 考核知识点:“鲁迅风”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8 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中,以刊登杂文为主的期刊大量涌现,杂文理论的论争和革命现实主义杂文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现代杂文运动蓬勃发展并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就杂文创作本身而论,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和进步作家的战斗杂文,其队伍和影响日益壮大,成为这一时期社会舆论的中心。同时,战斗杂文反映现实更敏锐、更广泛、更深刻了,而且杂文的文体样式和艺术风格也更丰富、更多样了。当然,以鲁迅为代表的“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杂文史上最重要的成果。

2、“太白派”

考核知识点:“太白派”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5-6 所谓“太白派”,指的是团结在《太白》杂志周围,以左翼作家为骨干,包括鲁迅、茅盾、陈望道、胡风、聂绀弩、曹聚仁、徐懋庸、唐弢、陈子展、夏征农等。他们支持创办了《涛声》、《新语林》、《太白》、《芒种》、《中流》等刊物,积极提倡反映现实生活斗争的“新的小品文”,促进了30年代散文写实精神的发展和深化。

3、金体文

考核知识点:金耀基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55 “金体文”:在香港域外游记创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耀基,他的《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行文潇洒畅达,不论叙事、写景、抒情、论说,都充满学者文人风范。金耀基这种写景写情写得有诗意又有历史感和文学神韵的文字,被董桥称为“金体文”。

4.框框杂文

考核知识点:最具香港特色的“框框杂文”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48-49 框框杂文: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香港经济呈多元化发展,报刊由专人执笔的杂文栏目逐渐发展壮大和多元化起来。这些框框杂文,每篇短则二百字,长则千字,无所不谈,充分表现香港这个自由开放社会的精神。到今天,打开香港报章,由固定作者占据一框一栏的局面比比皆是,而多彩多姿的杂文专栏也是每张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野草”杂文流派的三个特点。考核知识点:“野草”杂文流派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8-9 ★ 野草”派作为一个杂文流派,具有三个特点:

(一)从1940年阴霾密布的秋天创立,到1949年阳光灿烂的秋天终结,历时九年,跨越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而且,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野草”派成员,始终思想一致,团结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这同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的其他流派,如“语丝”派、“现代评论”派、“论语”派、“鲁迅风”派等相比就显得异常突出了。

(二)后期《野草》,在表现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决战时,清晰勾画出敌我力量的消长,国统区黎明前的黑暗,解放区明朗天空的朝霞,轰响着人民胜利进军的历史足音,其杂文有着更多的欢歌笑语与喜气亮色,这是鲁迅杂文和“鲁迅风”派杂文所没有的新特点。

(三)由于《野草》创刊于文禁森严的国统区,客观形势决定“野草”派杂文家不能“直言”,必须进行“讽谕”,只能“戴着镣铐跳舞”语出自闻一多对格律诗的论断,以曲折迂回、绵里藏针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的方式进行战斗。这样,他们在那些直接评论现实的杂文外,夏衍写了一批自然科学小品式的杂文,宋云彬写了一批论史、论学的杂文,孟超写了众多的评论古典小说人物的杂文,聂绀弩创作了一批“故事新编”式的杂文,其中不少精彩篇什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炉,这都是对鲁迅杂文艺术的新发展。

2、分析20世纪80年代台湾散文的四大特点。考核知识点: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散文 参见教材:文选部分P39-40 ★ 80年代台湾散文逐渐形成迎合读者口味的四大特点:

(一)字数要少。读者没有时间对散文细嚼慢咽,所以希望作家提供简食快餐,结果导致各种札记体、笔记体、警句体、短书体的散文集大量出炉,报纸副刊也竞相刊登短文。

(二)文意要浅。读者把文学当成休闲之用,所以文章的含意越明白浅露越好。它甚至也影响到散文的题目和书名。80年代初期的散文集《花之随笔》、《紫色小札》、《有情岁月》等等,书名与内容一样典雅可观;可是到了80年代末期,读者似乎更偏爱像《我曾经那样仓皇失措的想着你》(小野著)、《婚姻最近缺货》(温小平著)、《永不止息的爱》(凝川著)等开口见喉的书名。

(三)影像要多。文学书籍的影像造型偏重文字的美感排列和大量精心设计的插图,甚至刻意把作者的照片美化加工后,插入正文,结果书中文字大量缩水,正文反而沦为整本图书包装设计的配角。

(四)内容要熟悉。读者看书,不但要求“速食”,而且要“速饱”,那些泛谈爱情人生的情趣及哲理小品最受欢迎。

五、分析论述题(30分)

以《听听那冷雨》为例,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特色。考核知识点: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参见教材:文学部分P204-205 ★ 作为台湾现代主义文学阵营中的一员大将,在现代诗创作方面颇具影响力的余光中把“革命”的火种引向散文领域。他想努力消除“五四”散文的负面影响,为他所大力倡导的“现代散文”的发展铺平道路。

他不仅在理论上大力倡导“现代散文”,而且在创作中也积极实践这一理论。他的“现代散文”的创作具有以下特色:①“弹性”。纵观余光中的散文创作实践,他制造 “弹性” 的方法,首先表现在对各种文体的容纳上。他写的《听听那冷雨》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文中兼容并蓄了这多种表现手法,而形成了一种多元的美感,纵横捭阖,汪洋恣肆。其次,余光中散文在句式上注意文白交融,中西合璧,雅俗相济,并且力求以长短句的错落有致来控制句子的速度,以插入句、倒装句来使文句更为摇曳多姿。如在《听听那冷雨》中,他的文字中透露着一种中国传统的音韵美,平仄讲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叠音字。在写雨来临时的时间节奏时,他使用的词汇就有“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点点滴滴”、“滂滂沱沱”等;在写到雨的声音是,又用到“滂滂沛沛”、“忐忐忑忑忐忑忑”等;写到雨打击在屋顶上的声音时,“轻轻重重轻轻”、“滴滴点点滴滴”,俨然是李清照的笔法。作者对雨的敏感度是超乎常人的,他通过这些异乎寻常的字句组合,创造出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些叠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具有独特的文采性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诵性。这篇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余光中化用长短错杂的句式。如“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这种长短相间的笔法,突破了呆板的长句式的枯燥抒情,又克服了诗歌分行,不成完整句式的形式,骈散结合,恰似如歌的行板,余韵绵长。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西化的句式。由此可见,他在中国古典文法,西方的意识流程,再加入民族情感一起融入散文中,做到了诗性散文的创新。②“密度”。余光中散文的“密度”,是指“文字的稠密,意象的繁复,以及结构、运笔的变化”。“密度”可以增加散文美感的浓缩性和辐射力,在尽可能精炼的文字中传达出难以穷尽的艺术魅力和人生蕴味。以他的《听听那冷雨》为例,文中以冷冷的雨珠,将在一颗敏感心灵中蠢蠢而动的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串起。蒋捷摧心折骨听雨词的哀苦,王禹偁黄冈竹楼冬雪夏雨的意趣; 杏花春雨,商略黄昏雨;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或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都被余光中有机地组合成一幅凄楚凄迷的思乡图。散文家柯灵称赞《听听那冷雨》“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得是别辟一境”。他说:“方块字的形象性和平仄声,神而化之,竟凝结为一幅幅绵绵密密、千丝万缕的雨景,一阵阵远远近近,紧敲慢打的雨声,甚至那潮潮湿湿的雨意,清清冷冷的雨味,飘飘忽忽的雨腥,一齐进入读者的眼耳鼻舌身,同时渗透每根神经。”③“质料”。余光中散文的语言深具表现力。“弹性”和“密度”究其实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关键在于他散文语言有着特殊的“质料”。余光中的散文,正如他自己所说,不仅“有声,有色,有光”,而且“有木箫的甜味,釜形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更有一种“奇幻的光”“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余光中这种独有的创造性的句型与节奏,正像他自己所声称要追求的那种“把螺丝钉全部上紧了的富于动力的东西”,构成了余光中“坚实如油画,遒劲如木刻”,崇高、繁复、强烈散文风格的重要因素。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胡梦华在1926年3月发表的 《絮语散文》 一文中,着重介绍了欧美的Familiar Essay。

2.丁玲的报告文学 《田保霖》,曾得到毛泽东的赞扬。

3.鲁迅的《野草》影响深远,青年作家 高长虹、韦丛芜等人的作品明显带有《野草》影响的痕迹。

4.鲁迅的《朝花夕拾》带有 自传 的性质。5、20世纪20年代中期,鲁迅的杂文带有鲜明的 时代 色彩。

6.1988年,《收获》杂志以专栏的形式开始连载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 ”系列散文。7.苏叶的代表作 《总是难忘》,像一支温馨而沉重的 “少女奏鸣曲”,展示了一群20世纪60年代初中女生天真烂漫的生活。:

8.《羞女山》是 叶梦 的成名作,也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一篇扛鼎之作。

9.郁达夫早期的散文率性纵笔,才情毕露,创造了被朱自清称为“风靡一时”的 创造体 白话文。

10.1978年3月28日 《人民日报》 上发表了秦牧的杂文 《鬣狗的风格》,真正打响了新时期杂文的第一炮,曾彦修誉之为 “重振杂文旗鼓的代表作”。

11.林语堂自1965年2月10日起,应“中央通讯社”社长马星野约请撰“无所不谈”专栏,三年间共写作180篇,并结集为

《无所不谈》

一、二集出版。

12.张洁从1978年5月开始,创作了一系列总名为 “大雁系列” 的散文,追忆美好的童年生活。

13.20世纪80年代中期,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_____《七星篇》___的出版。

14、钱钟书的杂文集是 《写在人生边上》。

15、中国大陆20世纪50年代初最著名的散文是魏巍的朝鲜通讯 《谁是最可爱的人》。

16、台静农的散文集 《龙坡杂文》,被誉为“思极深而不晦,情极衷而不伤”。

17、萧萧写下一系列 朝兴村杂记,记述了几十年来台湾乡野的真实面貌,描绘了农家的辛苦勤勉和奋斗史实。

18、刘大任于1995年出版的 《强悍而美丽》 一书,描写了运动员“强悍而美丽”的求胜斗志和运动生命。

19.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散文界兴起_“诗化”散文__的创作热潮,这是对散文审美性回归的努力。

20.1940年8月在桂林创刊的 《野草》 月刊,是国统区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杂文刊物。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20世纪30年代散文创作趋于活跃,“小品文年”是指(○11930年 ○21931年 ○31932年 ○41933年

○)2.抗战初期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呼吸》的作者是(○1骆宾基 ○2曹白 ○3丘东平○4碧野

○)3.何其芳1936年获得《大公报》文艺奖的散文集是(○1《画廊集》 ○2《画梦录》 ○3《刻意集》 ○4《白夜》

○)4.台湾20世纪50年代的“软性散文”是指(○1闲适散文 ○2幽默散文 ○3闺秀散文 ○4小女人散文

○)5.杂文名篇《况钟的笔》的作者是(○1巴人 ○2徐懋庸 ○3邓拓 ○4郭沫若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论语派”

考核知识点:“论语派”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5 “论语派”: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小品”和“趣味小品”;继而创办《人间世》(1934年4月),打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旗号;后来还创办了《宇宙风》,从而形成了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论语派”。他们在趣味、游戏、幽默、闲适中改变了20年代散文“问世”的径路,从意兴湍扬的激扬文字走向了沉潜适世的生命关怀与日常人生的吟味咀嚼。

2、“风华杂文征文” 考核知识点:刘征、邵燕祥等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28-29 “风华杂文征文”:1988年7月11日至9月30日《人民日报》为繁荣杂文创作,高扬鲁迅精神而举办了“风华杂文征文”,共收到7000多篇稿件,其数量之巨,声势之壮阔,接触面之广,作者面之普及,形式之多样都是空前的。尤其是征文连续发表了一批新品种、新样式的杂文,如刘征的《庄周买水》、邵燕祥的《大题小做》等,拓展了杂文创作的题材和样式。

3、“新生代”

考核知识点:“新生代”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33-34 “新生代”原是一个地质学术语,在新时期文学中借用这个称谓,通常是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中期走上文坛的作家群。它一般泛指“知青族”一代人之后的新一代,他们大致成长于1976年以后的“经济时代”,是“信仰危机”的产儿。

4、《背影》

考核知识点:朱自清《背影》 参见教材:文选部分P11-13 朱自清是抒情的高手,《背影》一文,是传父子之情的佳作,也是他最为人称诵的名篇。作者以八年前家中祖母去世、父亲失业这“祸不单行的日子”为背景,透出惨淡悲戚的氛围,用可感的形象写出父亲对他深 6

厚的热爱和他对父亲别后的感念,奏出温馨缠绵的父爱颂和思亲曲。送行的细节——亲自送站、与脚夫商谈小费,直到细致描述买橘子的情景,焦点集中在父亲的“背影”上,而这背影又凝聚着舔犊的深情,混和着作者感动的眼泪,暗含着生离和奔波的酸辛,给读者以极大的感染。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朱自清散文题材的四种类型。考核知识点:朱自清的散文

参见课件:第七讲 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 就题材而言,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写景抒情: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松堂游记》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二)写人抒情: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儿女》、《一封信》、《阿河》等。

(三)描述生活情趣:如《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从中可以“感到朱先生的风趣”(李广田语)。

(四)表现社会题材: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等。

2、简述香港框框杂文日趋短小的两方面原因。考核知识点:香港框框杂文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48-49 ★ 香港框框杂文日趋短小的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香港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都只争朝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香港人在忙碌倥偬之际,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阅读长篇大论,而短小的框框杂文,则成了他们寻求资讯、调剂精神、获得情趣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也因为香港人越来越接受思想与风格的多元化,喜欢倾听不同的声音,因此,报纸编辑想容纳较多作家的作品,使副刊杂文阵容更为鼎盛,便把版面越分越细,越划越小。

五、分析论述题(30分)

以《庄周买水》为例,谈谈刘征杂文的风格。考核知识点:刘征《庄周买水》 参见教材:文学部分P148-150 ★ 刘征自称是杂文界的新兵,从新时期才开始写作杂文,但他却善于推陈出新,尤其擅长创作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独具风格。他的杂文不仅有全新的角度,开阔的视野,跳跃的思维,辛辣的讽刺,而且他在杂文形式上很有突破创新。在他笔下古人今事掺杂,鬼神禽兽登场,妙趣横生,令人倾倒。在获得《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这是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作者运用《庄子》中的典故和人物形象,赋予其时代的内容、题材,加以艺术的组织编排,生发新意,成为一则新编寓言,活画出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学者“庄周”弃文从商的窘境,揭露现实生活中“官倒爷们”在商品流通领域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凭空暴富的非法经营活动,刻画出他们丑恶的嘴脸和破坏改革的罪恶。文章写得生动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读来兴味盎然,令人于开心一笑之后,领悟到其中讽刺的辛辣。作者还活用了《庄子》中的典故和人物形象,从“濠梁观鱼”和“涸辙之鲋”里生发新意,他把没有深刻的见解和炽热的感情的杂文称作“没有脊柱的软体动物”。因此,刘征的杂文不仅在艺术上富于创新,而且思想上也奇警绝到。

全文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作者讲故事时没有忽略细节的刻画。如东海办事处通告牌上的苍颉体,西装笔 7

挺的办事员,河伯办事处梳披肩发的女秘书的洋腔调,濠梁吴主任的满面笑容和圆滑应对,等等,均巧用白描,略加点染,便使人物性格迥异,各具特征,有颊上添毫的立体感。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看到了自己遇到的某些活生生的官僚形象,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嘲讽意味。显然,这种鲜明生动而又尖锐泼辣的手法,得之于作者对鲁迅同类杂文的精心揣摩和艺术创新。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左联”时期,唐弢

就曾与徐懋庸并称杂坛“双璧”。

2.散文评论家刘锡庆在《女性散文已开始辉煌》中认为,叶梦 的散文“标志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自觉”。

3.《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散文卷》的编者是_______苇岸_______。

4.______ 张晓风_____是台湾第一个斩断闺怨传统来写爱情的女散文家。

5.20世纪70年代末期,_____也斯_________、西西等人,发起了一场小型的“散文的后现代主义革命”。

6.上海“孤岛”时期影响最大的杂文期刊是______《鲁迅风》________。

7.余光中的____“现代散文”__________理论与创作实践,是台湾当代散文发展史上一次颇具创新意味的“革命”,奠定了台湾散文的新构架。

8.阿盛从1977年开始写作散文,他作品的主题紧紧扣住的是“土地”和____人性_________。9.在香港作家的域外游记中_____蔡澜_________的作品可说是别具一格,如《海隅散记》、《西班牙》等,写得很随意,很轻松。

10.20世纪80年代,林燿德等人创作的_______都市散文_______在台湾文坛崛起,被认为“在中国散文史上却有革命性的意义”。

11.潘铭燊的小品文集____《人生边上补白》__________系模仿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之作,同样“兼有理趣和情趣”。

12.1956年,香港出现了第一份以介绍西方现代文学、推动现代主义文学为宗旨的刊物_____《文艺新潮》_________。

13.1938年11月,王任叔、唐弢、柯灵、周木斋、周黎庵、文载道六人出版了杂文合集____ 8

《边鼓集》__________。

14.1940年8月20日,夏衍、聂绀弩、孟超、宋云彬、秦似在桂林创办_____《野草》_________杂文月刊。

15.巴金从1978年12月开始写作____《随感录》__________,他的目的就是给“十年浩劫”作一个总结。

16.金耀基笔下写景写情写得有诗意又有历史感和文学神韵的文字,被董桥称为______金体文________。

17.20世纪80年代中期,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____《七星篇》__________的出版。

18.何其芳的散文集_____《画梦录》_________曾和曹禺的剧本《日出》、芦焚的小说《谷》一起,获得《大公报》1936的文艺奖。

19.20世纪30年代初期,林语堂提倡“幽默”、“性灵”和“闲适”的文学,成为有影响的______“论语”派________的“主帅”。

20.吴晗写得最多、最有特色的是历史小品式的杂文,史论性的杂文,即_____历史杂文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3)1.《撒哈拉的故事》的作者是(○。

1徐钟珮 ○2林海音 ○3三毛 ○4张晓风 ○)出刊,这是澳门报纸出现的第一2.1983年6月30日,《澳门日报》的纯文学副刊(○个纯文艺副刊。

1镜海

○2快活林

○3星辰

○4海天 ○3.笔名味橄的散文家是(A)。

1钱歌川

○2何凡

○3柏杨

○4李敖 ○)4.《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的作者是(○。

1蔡澜

○2吴康明

○3金耀基

○4尹怀文 ○)。5.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最早发表于(○1《世纪评论》

○2《每周评论》

○3《星期评论》

○4《现代评论》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女性散文”

考核知识点:女性散文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30-31 “女性散文”是指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眼光观察、评判世界,其文字具有女性经验和心理特征的散文,女性散文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2、“东北作家群”散文 考核知识点:“论语派”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6 “东北作家群” 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3、学者散文

考核知识点:学者散文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29-30 学者散文是指具有较高学养和品位的学者写作的并对社会持有文明批评的抒情小品、文化小品、书斋小品和随笔等散文,港台一般称之为知性散文。

4、台湾“都市文学”

考核知识点:台湾“都市文学”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40 台湾“都市文学”

“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都市文学” 是指以当下时代为背景、以现代都市为场景,抒写都市生活,塑造都市新人,并揭示出了一定的现代都市的内在情绪和独有的精神风韵的文学写作,特别强调了都市文学的内在气质。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阐述20世纪30年代何其芳等人抒情散文的艺术成就。考核知识点:何其芳 参见教材:文选部分P54-56 ★ 在“五四”散文变革的基础上,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抒情散文获得长足的进展,进入了一个潜心于创造、锤炼和完善散文艺术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何其芳、李广田、缪崇群、丽尼和陆蠡等新作家,致力于“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个新的方向”(何其芳语),执着追求散文艺术的独创与完美,以相通的思想艺术特色体现了30年代抒情散文的一种发展趋向,改变了人们轻视散文艺术的传统偏见,影响了40年代新起的散文作者循着文艺性散文一路而努力。何其芳是这个年代脱颖而出的年轻的散文家中最有影响也是最引 10

人瞩目的一个。他能够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突破陈规,对散文艺术加以开拓性的创造;在探索散文艺术的实践中,有着大胆的革新精神,勇于开辟新的道路。他试图用自己的实践对抒情散文进行大胆的改革,为它创出一条新路,使它从“身边杂事的叙述”和“个人遭遇的告白”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成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散文。何其芳对散文艺术所作的另一个重要探索,是使散文诗意化。他有意把散文和诗结合起来,在抒情散文中追求诗的意境的创造。他充分地应用了西方现代派的“移情”手法,来创造诗的意境。他将自己的感情外射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物之上,使之着上强烈的主观色彩,然后又借着对周围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绘,把自己的内心感情抒发出来,从而使意与境得到高度和谐的统一。例如他的代表作《雨前》可以说本身就是优美的抒情诗。这些作品把抒情和写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移情人境,借境抒情,情境交融的地步。作者立足于久旱而灰色的北国,通过对消失的鸽群、憔悴的嫩柳,干裂的大地,烦躁并传出焦急的叫声的“白色的鸭”,以及愤怒的鹰隼的描绘,渲染了暴风雨的即将到来。并不时地穿插着对“故乡(南方)的雷声和雨声”和“圆圆的绿荫”的“辽远”怀想,加强对幽凉的雨的期盼。“然而雨还是没有来”。——正表现了作者“情感的波动”。如作家说“那譬如一微笑,一挥手,纵然表达着意思但我欣赏的却是姿态”。正是这种对语言“能指”形式的着迷经营,使他不仅建构起散文意象的美丽与精致,而且扩张了散文的空灵和张力,拓展了它的意蕴空间,融合了晚唐五代诗词与外国印象派艺术之美。2、80年代以来,澳门文学开始建立自己的形象,其散文风格多样。请将其散文粗略分类,每类结合代表作品进行分析。考核知识点:澳门散文发展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57-59 ★ 80年代以来,澳门散文风格多样,粗略划分,以下四类比较引人注目:第一类是反映澳门风土人情、富有澳门地方色彩的散文小品,代表作家有李鹏翥、徐敏、鲁茂等。李鹏翥著有《澳门古今》,内收二百多篇风物掌故小品,集澳门历史、文化、胜迹之大成。作者熔历史、地理、风物、景观于一炉,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全书像一座精致的画廊,展现了澳门独特的丰姿和情调。第二类是感世忧时、针砭时弊的杂文,主要作者有胡晓风、鲁茂等。胡晓风以东方一羽和南宫燕两个笔名在《华侨报》上开设的“横眉集”和“低眉小语”专栏,题材精,构思巧,开掘深,如《妓女·老鼠·贪污》、《相逢莫问开工事》、《市政厅应否受检控》等杂文力作,对澳门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都能及时反映,或弹或赞,或褒或贬,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第三类是侧重抒发自我情趣的散文,主要以女性作者为代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七星篇》的出版。“七星篇”原是澳门八位女作家林蕙、沈尚青、林中英、丁璐、梦子、玉文、懿灵、沙蒙联合在 《澳门日报》 上开设的散文专栏,1991年星光出版社推出《七星篇》,第一次集中地展示了澳门女性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实力和个性。第四类是注重散文艺术形式上的实验和创新的探索性散文,代表作家有陶里、沙蒙等。陶里的实验性散文收在《静寂的延续》一书里,他的这些散文常采用主观描写、时空错动、超现实主义的梦幻想象等手法。如《落日时分》意识流动,情境大开大合;《珠江水流时》时空错动,感觉幻化;《幻》和《奇梦录》则是超现实的幻梦描写,显得更加诡异迷离;《追踪》和《葛布》借用武侠小说的形式,既神秘又颇具阅读趣味。

五、分析论述题(30分)

结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分析鲁迅杂文的特色。

考核知识点:《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参见教材:文选部分P30-40 ★ 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广泛、持久、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具体说,它们是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珍贵文献,是中国现代“社会相”的大全,是中华民族斗争史图的描绘,是对中国国民灵魂的深刻解剖。

(一)所谓“广泛”,是从广袤性、广度上讲,鲁迅杂文的内容包罗万象,他的笔锋对准了千奇百怪的病态社会的方方面面。

鲁迅早期的杂文,侧重于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领域,批判以封建思想为核心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旧风俗、旧习惯。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他的杂文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明显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还增加了文学论争的主题和在文艺战线上的批评,主要是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另外,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解剖,也更加广泛深入。晚年的杂文思想和艺术都达到颠峰状态的结晶。这一时期的杂文,总结了鲁迅对社会人生和文学艺术诸问题的深沉哲理思考,语言充分发挥现代白话的通俗显豁,曲尽情意,有着特别柔韧的弹性的长处。

(二)所谓“持久”,是从时间上讲,指其持久性和韧战精神。

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杂文是早已有之的,但是找不到一位杂文作家,能像鲁迅这样,自觉运用杂文,进行如此持久、广泛、深入、生动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能像鲁迅这样,在杂文创作领域开创一代文风,开拓了一条革命现实主义杂文的宽广大道,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正如冯雪峰所说,鲁迅的“杂感”,“开阔了世界战斗文艺的一个伟大的生”;能像鲁迅这样,对中国国民灵魂的解剖和改造倾注如此巨大的关注和热情,取得令人赞叹的成就。

(三)所谓“冷峻”,是从感情态度上讲,指其冷峻无情、尖锐泼辣,大憎表示大爱。用鲁迅自己的话讲,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鲁迅看问题的冷峻尖锐,源于他“多疑”、“尖刻”的现代智慧。”所谓“仔细”、“多疑”、“尖刻”,正表明鲁迅思维的周密性,不肯轻信表面、主观、片面的观察所得出的简单化结论,而努力追求对社会现象及其矛盾着的各个侧面做精细的观察与思考。

(四)所谓“深刻”,是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鲁迅最善于从民族多数成员身上去解剖国民的劣根性,善于从“古老的鬼魂”和“祖传的老病”中去挖掘民族的阴暗面,从而使他杂文的思想达到惊人的高度和深度。更让我们叹服的是,鲁迅最善于选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心理习惯,作为他思想探索的“开发口”,一直挖掘到历史的底层,揭示出深广的社会、历史、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为例,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1927年7月,鲁迅先生应国民党政府广州市教育局的邀请,在学者云集的“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的演讲,在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当时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文艺思想受到禁锢,文学研究气氛沉闷,观点杂乱。鲁迅先生在演讲中,依据中国文学史上魏晋时期文学的发展变化,深刻阐述了文学与社会政治、时代风尚、作家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文学产生于社会现实,是社会现实的综合反映;而社会现实又制约着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影响 12

着文学的发展。鲁迅先生一方面借古讽今,另一方面又对当时思维混乱的文艺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使人耳目一新。他通过分析魏晋社会与魏晋文学的关系,深刻阐述了社会政治环境、社会心理、时代风尚、作家的个性心理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某种文学风格、文学概念直接形成的个中原因,让事实说话,有着巨大的说服力。鲁迅先生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运用于具体的文学现象的分析之中,为我们进行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四篇: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

1、关中: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其来源有二:一指在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和大震关(今陇县西北)之间称关中;《长安志》中一指居于函谷关(东),大散关(西),萧关(北)和武关(南)四关之中部,称为关中。《三辅故事》。现在通称关中是指秦岭以北,黄龙山、桥山以南,潼关以西,宝鸡市以东的渭河流域地区。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 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考核知识点,参见P228、221

2、扬一益二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参见P232、222

3、湖广熟,天下足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变迁,参见P234

4、东南财赋地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变迁,参见P236

5、南四湖考核知识点:中国江河湖沼演变,参见P110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

1、简述我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情况。考核知识点:气候变迁,参见P33

2、谈我国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情况。考核知识点,参见P

古代农牧业分界线的变迁。农业与牧业的分离是在原始社会晚期发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随后,我国农业与牧业之间的分界线逐渐形成,并多次发生变迁。

夏、商、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有许多部落,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与华夏诸部杂居。农业区主要集中在三河地带,即渭河、黄河与洛河地区,北界到达汾水流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及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使农业区得以迅速扩大。《史记〃货殖列传》说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大致为龙门——碣石一线。这条分界线经过太行山、北京北等地。龙门指山西河津、陕西韩城附近的龙门山,碣石指今辽宁绥中县的碣石。此线以北、以西多马、牛、羊等物产,为牧业区,以南为农耕区。关中平原是当时农耕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秦汉时期,这条农牧业分界线发生了一些变化。公元前214年,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占领河南地。政府在那里设臵郡县,修筑长城,实施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将农耕区向北推进至长城及阴山脚下。河套及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因农耕经济发达而被称为“新秦中”。后来,中原内乱,匈奴南下,农牧分界线又回到原来位臵。汉武帝时期,政府派兵再次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臵了敦煌、张掖、酒泉、武威等四郡,农业耕作区再一次向北推进,其北界大致位于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阴山及长城一线。

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成为了半农半牧区。尤其是后期,农业的北界在渭河平原的北部及汾水中游一带。

隋朝时,农耕区虽然北推至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但关中平原以北的地区仍是一个 1

半农半牧区。《隋书〃地理志》记:“安定、北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勤于稼穑,多畜牧”。唐代时,政府在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兴修水利,进行屯田,农业区有北移的迹象。但随后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内迁,又将牧业线南移了一段。唐政府在陇右、关内、河东等地设臵了许多牧监,用来养马。因此,总的来说,唐前期的农牧业分界线大致还是碣石——龙门一线。后期牧业区则有从西北向内地移动的趋势。

北宋时期,河南、河北及黄河下游一带成为农牧业交错的地区。与此同时,辽国、金国将辽河、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洮河、嫩江等流域开垦为农业区。金国在此基础上,沿大兴安岭东侧,直到大青山以北,挖掘了一条长达3000公里的界壕,这就是当时松辽平原和蒙古高原之间的农牧业分界线。

元时,中书省管辖的范围为“腹里”,包括有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河南一部。腹里的北部为畜牧业区,南部为农业区。陕西北部为半农半牧区,云南大概也是如此。

明朝称长城为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至祁连山麓,全长12700公里,这实际是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

清朝农牧业分界线在我国北部有两条:一条为陕西北部,经山西、河北北部,到辽西的努鲁儿虎山,此线以南为农耕区。另一条为贺兰山、阴山,至乌拉山、大兴安岭南端,这一线以南为半农半牧区(河套平原、银川盆地为农业区),以北为牧业区。东北地区以柳条边(老边)和新边为界,以东为农业区,以西为牧业区。

3、简述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考核知识点: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参见P197

三、问答题:(每题13分,3小题,共39分)

1、我国古代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13分)考核知识点: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参见P309--316

2、试析近2000年来中国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基本走势。考核知识点:经济区域重心变化的走势,参见P221--224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考核知识点: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参见P23---31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

1、全新世大暖期 考核知识点:气候,参见P33

2、皇木采办考核知识点:南方森林资源的损耗,参见P73

3、监考核知识点:行政区划,参见P197

4、阳关考核知识点:关隘,参见P211

5、都江堰考核知识点,参见P231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

1、简述近5000年来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考核知识点: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参见P106

2、谈政区演变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关系。考核知识点:政区演变,参见P195--196

3、谈谈东北边疆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国际争端。考核知识点:边疆的历史演变,参见171--173

三、问答题:(每题13分,3小题,共39分)

1、简述中国历代长城兴筑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13分)考核知识点:长城的兴筑,参见P208

2、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参见P269---281

3、试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演变的趋势。

考核知识点:中国海岸演变的趋势,参见P142--145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历史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小题,共25分)

1、行省制 考核知识点:行省制,参见P201

2、道考核知识点:历史地名,参见P200

3、九边考核知识点:军事地理,参见P207

4、长城内三关考核知识点:军事地理,参见P215

5、天府考核知识点:地理名称,参见P221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3题,共36分)

1、简述中国水陆交通路线发展与经济区域的演变。

考核知识点:水陆交通路线的发展,参见P292---295

2、简述近200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变迁的基本走势和原因。

考核知识点:中国人口分布变迁的基本走势,参见P316--318

3、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政区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参见P197--198

三、问答题:(每题13分,3小题,共39分)

1、以闯关东为例分析移民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13分)

考核知识点:移民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参见P325--326

2、谈谈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

考核知识点:西北丝绸之路,参见P301

3、试分析中国古代战争分布演变趋势及原因。

考核知识点: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变迁,参见P216

第五篇:福师1108考试批次《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语言学概论 40 主 祝敏青

2008年12月第2版

海峡文艺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108考试批次《语言学概论》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简答(20分)

“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造的,这能说明语言是个人现象吗?为什么?

考核知识点: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语言的产生、存在与发展都是依赖于社会,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使用的依然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依据的依然是全民语言的基础。

二、论述(35分)

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特点,试举例阐述。

考核知识点: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任意约定的;语言符号在开始制定时用这个声音代表这个义是任意的,如hua代表花;正是因为语言符号形式和内容的这种联系不是天生的、必然的,世界上才有多种多样的表示同样意义的符号,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联系才是可以改变的,语言符号才是可以发展变化的。

三、问答题(45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参考答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建立在民族基础上的。从最一般的、或最原始的情况看,一定的民族产生了一定的语言,同时产生了一定的文化。这样,语言和文化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目前尚有不同看法,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

文化,一般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关系:一方面,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反映该民族的面貌。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劳动中同时创造了语言这个宝贵财富,一个民族的面貌,不仅决定于它的信仰、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同样也

决定于它的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作为文化的形式,反映民族文化的内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包含在语言之中,都借助语言来表达。没有语言而有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都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关系,一方面,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表现文化的一系列民族特征;另一方面,语言又作为文化的形式,反映民族文化的内容。典型的例子是词汇。在语言中可以划分出与文化特点有关的词汇范畴。具体地说,属于文化中心成分的词汇要比属于文化边缘特征的词汇详尽。反映文化现象的词汇,其数量与它在文化上的重要性成正比。

福师1108考试批次《语言学概论》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60分,每题30分)

1、词语的搭配要受到哪些语义条件的限制?

参考答案: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来实现的,词语的组合要受到语法规则的约束,同时还要受到词义条件的约束。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受到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

“我读书”可以,“我读饭”就不行。受到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

语言不是废物堆,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堆词的集合,而是很像“七巧板”。其中,每一块要和它周围的几块巧合妙拼,这就是说要从语义场去了解词义。处于同一语义系列中的成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甲的搭配关系不仅决定于它自己,而且还取决于它与乙、丙的关系,如果这个系列中消失了乙,甲和丙的搭配关系也会相应变化。如“汤”原包括开水、热水,后出现“开水”、“热水”,“汤”便仅指食物煮熟后剩下的汁水,不能与“洗”搭配了。

要考虑到社会使用习惯的制约。

使用习惯是由地域、民族约定俗成的,因此,词语搭配必须适应不同语言(方言)的表达系统的要求。比如,汉语普通话中用“吃”“喝”“吸”三个词表达的行为(如“吃饭”“喝水”“吸烟”),在上海话以及南方的一些方言中只用“吃”一个词就可以表达了(如“吃饭”“吃酒”“吃烟”)。再如 2

“肥”、“胖”在普通话和一些方言中的分工也不同。“寿”。民族:“龟”在汉语与日语中的寓意不同。

2、语法的特性有哪些?

参考答案:语法与语音、词汇既互相联系,又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语法具有以下的特性: 抽象性

语法规则是从语言实践中不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研究语法时必先撇开词语的具体意义(词汇意义),才能从其中概括出抽象的意义(语法意义)来,这就是语法的抽象性,如“救火”与“放火”,“我打他”与“他打我”,语法学上的许多术语,生成性

语法表现为一系列的规则,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有限的规则造出无数合法的句子,这就是语法的无限的生成性。

这一生成性表现在替换,这一替换涉及到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例:小明看书。→小王看书。→小王看报。→小王买报。稳固性

由于语法是抽象的,语法体系是逐渐形成的,它就具有相当的稳固性。它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如汉语的词类,组合方式。当然,也有发展、变化,如古今汉语、语序有了一些变化。民族性与普遍性

语法体系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如汉语:两本书two books,这两个意义相同的短语,汉语在数名之间需有量词,英语就不同,但英语名词常加上词尾s表示它是名词复数。汉语不用词尾表复数,而是名词前的数量词表示。

语法的民族性也是相对而言的,语法还具有普遍性。如一般语言都有名词和动词的区别,一般句子都可以划分为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这是因为人类的头脑构造和发音器官基本相同,人们所接触的客观世界相同,所以不同民族的思维规律也基本相似,语法规律受思维规律的制约和影响而产生普遍性。

二、论述题(40分)

语义有什么基本属性?(举例说明)参考答案: 1一般性

词义的概括舍弃了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东西,保留了一般的普遍的东西。如“水”: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黄河之水天上来。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才饮长河水,又食武昌鱼。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同是一个“水”,代表了多少不同的形象,有的是惊涛拍岸;有的是碧波荡漾;有的是春风吹拂,令人心醉,有的是清流孤注,感人神伤。但这一切都是“水”。不仅这些,“蒸溜水”,苦涩的“海水”,清甜的“泉水”,也是水。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是概括的,“水”不是指某一种水,而是指一切水。词所表示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而是一般的东西。有人说“我喝水了”,那么他可能喝的是开水,生水或茶水。但它又是与其他东西区分开来。如与“稀粥”区别开来,因为“水”概括了这类东西与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殊性。模糊性

语言中的概念是模糊的,如“大”“小”,什么是“大”,比认为“小”的大就“大”,比认为“大”的小就是“小”,所以可以说“小黄牛”、“大老鼠”,而实际上“小黄牛”比“大老鼠”大得多。细菌相对人体是小得无可比拟,但对病毒、原子、基本粒子等又是一个庞然大物。地球相对于人是 4

太大了,但相对于银河系、宇宙则又是不足为沧海之一粟,如果硬要在“大”与“小”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再如“稀”与“密”,也是一对模糊概念。“头发之稀”与“树林之密”相比,头发要密得多。“美”也是一种模糊的概念,且不论审美观念不同,就是审美观念一致了,承认不承认她美,也不很容易达到一致,几个人同时说“她真美”时,各人心目中认为美的程度却不相等,有的打80分,有的打90分,有的只给70分。古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是古时的绝世美人,但在情人眼中,对象的美如同西施那样,甚至超过西施。“美”在这里没有精确性,仅有一种模糊性。不仅形容词带有模糊性,其他词也大多带有模糊性。如名词“青年”、“中年”、“老年”之间也很难严格切分出一条界限。英哲学家罗素说过:如果要等头上最后一根头发脱落了,才说他由非秃头变成了秃头,那显然是可笑的。

3全民性

在阶级社会中,有些事物如人、军队、国家、监狱、都有很强的阶级性,但反映它们的词义却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因为词义的概括舍弃了这类现实现象的阶级性,保留了阶级所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的东西,因而可以象其他词一样,一视同仁地为各阶级服务。

福师1108考试批次《语言学概论》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 一 操作题(30分)

请以“云雾笼罩着高山”为基本句式,按要求变换出下列句子,并写出变换所用的手段。

(1)(2)(3)以“云雾”为疑问点的特指疑问句。以“高山”为中心语的名词性非主谓句。以“高山”为全句主语的主谓谓语句。

参考答案:变换常使用的手段:P131

1、移位:指句式构成成分的相对位置的改变。

2、添加:主要指语法成分的增加。

3、删减:主要指删去一些语法成分。

4、替代:主要指虚词、语调等语法成分的换用 例如:以“云雾”为疑问点的特指疑问句。

什么笼罩着高山?

二、简答(30分)简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参考答案:语言与思维存在着辩证关系,这一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离的两种独立现象。

(一)语言与思维不可分离

(二)思维与语言是两种独立现象

三、论述(40分)

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任意性(约定俗成)的特点,试举例阐述。P45 参考答案:英国著名语义学家瑞恰慈的“语义三角”理论:

意(思想)

约定成俗

概括反映

言-------物(现实现象)

代表

特点与语义三角有关系。处理两种关系:言与意;语言本身。

任意性与线条性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一 任意性

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实际上这个特点应具体地,分阶段地看待:

符号在创制过程中带有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开头用这个声音代表这个意义时是任意的,如现代汉语的hua•代表“花”这个义,“ren”代表“人”这个义,为什么用这个符号代表这个意义,•不能不带有某种任意性或偶然性。与征候不同,如前所述。“粉笔”、“黑板”、“公路”似乎可从组合知义,但“粉”、“笔”等创制时是任意的。汉语的量词丰富,但人用“个”,“马”、“牛”用“匹”、“头”也说不出什么道理,只能是约定俗成。*留学生:“我在公路上看见一张兔子。”“一双裤子”。

当然也有些语言学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至少有一些语言符号包含着某些象征意义,似乎和某些意义有内在的联系,首先是各种语言中都有

相当数量的拟声词,如汉语中的“布谷”、“知了”、“噼啪”、“轰隆”,英语中表示“流动”意义的很多名词都包括“l”这个音。这种意见经久不衰,可见也不能随意地一笔抹煞。但总的来看,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语言的声音只不过是一种符号,符号与他所代表的东西没有任何的联系。中国古代的一些统治者就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总以为语言的声音和它所代表的东西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因此,他用了一个什么声音来称呼自己,就仿佛只有他自己才配得上用这个声音。在故宫,有一个“宣武门”,被清朝的宣统皇帝改成了“神武门”。因为这个“门”的名称和宣统皇帝用了同一个“宣”字,犯了忌讳。但“喧”与“宣”音同。一个新皇帝即位,就总要有一批人得更改自己的名字。再如我国古代皇帝传位给下一代是称为“世”的,“一世”相当于“一代”,秦始皇是“一世皇帝”,胡亥即位是“二世皇帝”。但从唐代开始,这种称呼改变了,“世”为“代”所代替。因为避唐代开国皇帝李世民的讳。这种避讳的事,在封建统治下确实十分严格,更有甚者,清朝一考官出题:“维民所止”,被认为是“雍正”去头,诛九族。布什的猫“印度”。现代数字迷信。

当然任意是就单个的符号最初产生时候的情况之来说的。一旦已经约定俗成,那就不是任意的了。如花已经是“花”,任何人就不能任意改变,除非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而这在实际生活中是办不到的。如有些是国际性的,“SOS”是国际紧急呼救信号,语言中的国际术语通用于全世界。

任何人企图改变语言的发展方向,改变整个语言的基本规律,哪怕是改变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办不到的。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罗马皇帝狄伯里乌斯(•公元前42年-公元37年)有一天说话用错了一个字,大臣马尔凯鲁斯是语法学家,•就指出皇帝的错误,另一个语法学家加比多也在场,他拍马屁,说皇帝的拉丁语很好,即使现在大家不这么说,不久以后大家也会这么说。马尔凯鲁斯当即指出:“加比多是一个说谎的家伙,因为,陛下,您可以把罗马帝国的公民权授予任何人,却不能规定一个字眼眼。”

非语言的符号也是如此。如《东周列国志》“烽火戏诸侯”。文革也有这样的例子:红、绿灯这一对符号作为交通讯号是规定的,但文革时红卫兵企图改变,因为他们从来接受的都是“红”作为革命的象征:红旗、红领巾、红心、红太阳„„等等,而现在突然发现,在十字路口:红灯却表示要停止不前,他 7

们的幼稚而天真的大脑认为这完全是同革命开玩笑,“红”原当是所向无敌,而不充当是退却的,因此他们曾经提出改为红灯表示可以通过,绿灯表示不能通过。但这是不可能的。语言符号被非语言符号所代替,它也具有约定俗成的道理。在使用过程中带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需要有稳定的成分。但稳定并不等于排除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例:意义--帅呆了,酷毙了。组合--吃食堂,救火,打扫卫生,恢复疲劳。您们。出现了规范与突破的抗衡,谁胜谁负,看最后的约定俗成。

此外,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如文学语言:

①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前。

老舍《离婚》

②„„只见一皮鞭抽下去,屁股上陡然暴起两道红印!国杀猪一般叫着,哭得鲜艳而热烈!

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

③小村没有绿色邮亭,她喜欢缘小路,去投寄羞涩。

冯静辉《邮亭》

④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滚圆的欢乐,中流《滚圆的诱惑》

有人将此称为“文学的狂欢节”。

这种语言的狂欢不但表现在文学语言中,而且表现在网络语言中。有人说,网络是一个没有过滤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语言的变异表现得无以复加。如“gg哥哥”、“mm妹妹”(读上声),以隐身的面目出现在聊天室的网虫们,为自己起了一个个能吸引人上前攀谈的网络名字,如四海为家的面条,大尾巴狼等等。这种变异现象在英美早已出现。英美一些青少年在用移动电话传递讯息时用了一些稀奇古怪、去头截尾的文字,早已形成风气。如RUOK(are you OK--你还好吗?)CULE(see you later--再见)。对这些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 8

关系的变异,能指符号形式的变异,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是语言污染,有损祖国语言的纯洁,是语言的危机。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方言,是语言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把这种现象看成语言的危机是神经衰弱的表现。

歌词例:

《牵手》、《很受伤》、《你王菲所以我王菲》

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如:咳不容缓,随心所浴,衣衣不舍,信誓蛋蛋,一触而就,一网打尽,痔者必得等等。这些用法有表达效果还是有负面作用,值得探讨。

二 线条性

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依次出现。如:你好啊。(链条性)

说话总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一个字儿说的,没法几个字儿一块说出来,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也就说,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上形成单向的一维的线性排列。既然是声音,就指语词在时间上的先后承接。我们的认识和思维活动却可以是多维的,一下子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认识。我面前桌子上有一个苹果,又大又红又圆又香,我一下子就全部及时把握住了。但是我要把这种认识和思维内容告诉别人,由于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的限制,就没法一下子把我的印象全部告诉对方,而不得不通过语言符号把这种整体的认识分解成线性的结合,再传递给对方,由对方再还原为近似的认识和思维内容。有人打比方:喉咙象山洞,如“你好,你坏”一齐往外挤就挤不出。有时感觉到不知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大概和语言的这种特点有关。

线条性是德·莱辛《拉奥孔》中提出的,诗与画的关系,诗是用语言来讲的,必然注意时间上的线条性;画是用色彩来描画的,故有时间上的并列。即画是平面,诗是线条性的观点。

下载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