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我的新工具--计算机》教案
《我的新工具--计算机》教案
课题:第一课 我的新工具--计算机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学会如何开、关机。
2、学会打开和关闭画图程序。
教学重点:
学会开、关机。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大家知道什么是计算机吗?我们身边的(手指计算机)叫什么?
二、新授:
活动1.认识计算机
①师:“请同学们按下方盒子上面像大钮扣一样的按钮,打开电脑。”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打开电脑,通过看、听、摸,感受计算机的启动是一个系统逐步、有序工作起来的过程。
②师:“大家注意观察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的变化?”
在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的变化,了解计算机系统自检的过程。
③提个醒:在开机时,学生通过打开显示器、主机开关的前后顺序,认识到主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核心。同时正确的开机顺序,能防止电流对主机的冲击,造成损坏。
活动2.“涂涂画画” ①通过开始菜单打开画图程序,在里面涂涂画画,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通过操作鼠标,观察显示器屏幕的变化,体会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
②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尝试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等操作。
提个醒:关于“使用完一个工具,就需要关闭它”,如果不关闭窗口,会有许多功能模块(软件)在同时工作,占有系统资源,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等,关闭即可使此模块停止工作。
活动3.“敲敲打打”
①打开“记事本”,在里面键盘输入,只要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体会到键盘的输入功能即可。键盘上有一些功能键,在输入字符过程中,能够控制输入。在输入字符的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求功能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②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鼠标操作实现光标的定位,体会鼠标和键盘实现光标定位的操作有什么不同,认识到在信息输入过程中,作为输入设备,鼠标和键盘可以互相配合使用,能够高效完成信息的输入。
③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需要学会正确关机。
三、拓展:
教师告诉学生计算机是人类处理信息工具之一,人类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信息处理工具,减轻了劳动强度,简化了工作步骤。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当今信息时代人类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四、课后小结。
第二篇:《我的新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1第1课——《我的新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三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三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学习方面三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了,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书面语言水平逐步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比如:许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现象,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习劲头高,同时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
2.在学习本课之前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尤其是对大多数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东西,但学习计算机的欲望很强烈,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根据三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册教材突出了趣味性和简易性,从介绍认识“我的新工具——计算机”入手,安排了小学生喜爱的“画图”、“文字处理”、“上网”三个模块的内容,并穿插了windows的有关知识。本册教材的目标是使学生认识计算机这一新工具,并通过绘画、文字处理、网络浏览感受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引起学生兴趣,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安排了“摸、看、听”,“涂涂画画”和“敲敲打打”三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认识计算机,感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人多机子少的情况,将教学内容做了处理。将其学习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机关机;第二部分鼠标的操作;第三部分,涂涂画画;第四部分敲敲打打。其中第三、第四部分放到以后相应的教学中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进行有效教学,使教学收到有效的教学效果。2.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开、关机。
3、课时安排:建议1——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开关机;能根据提示进行相应的鼠标操作。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自我尝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计算机产生积极地学习兴趣。
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指导学生主动操作和尝试,使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动手操作,就有收获” 正是本课的最大特色;在具体评价方面,根据情况随机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真正体会到碰到的“绊脚石”越多,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越多;学生会的越多,就有了更想学得自信心了,那么学习兴趣就越来越浓,随着学习的积累,学生就会表现出自豪感来。
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重在自主尝试,独立操作,发现问题,寻求帮助。
2、教学过程
1.认识计算机
①如何开机(正确的开机顺序,能防止电流对主机的冲击,造成损坏。)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
②如何关机(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需要学会正确关机)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 关闭显示器(离开教室前记得把键盘、鼠标归位)③从新启动计算机,观察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的变化,了解计算机系统自检的过程。2.学习鼠标的基本操作
见教学课件——鼠标的操作(演示文稿)
教学反思 1.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人多(两人一台计算机),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又是新学年开的第一节课,只教学了开机、关机。“鼠标的操作”只好下节教学了。2.计算机是操作性很强的信息处理工具,一人一台,学生容易实践操作。3.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学会自己处理教材和教学内容。
教学参考资源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设计 ——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袁达人
2.冀教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ab341d0100dyxv.html 3.三年级——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62e080100qfek.html
第三篇:第一课我的新工具——计算机 第二课时
第一课 我的新工具——计算机
第二课时 涂涂画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知、体会鼠标信息输入的方法和特点。
2、了解信息处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鼠标信息输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键盘的输入方法,请大家打开记事本,和老师来一次键盘三步曲吧:将双手在键盘上放好,轻点(AAA,SSS,DDD„„)。
教学意图:让学生再一次感受键盘的输入方法,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练习了指法,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2、同学们的小手有点累了吧,让我们关掉“记事本”吧,换一个话题休息一下:同学们都喜欢画画吧,而且有的同学画的很棒吧,在电脑上也可以画画,你想试试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
二、活动感受,自主探究
1)要想画画呀,我们要先做一个准备活动。师:右手放在鼠标上,1、1、1(点左键),2、2、2(点右键),3、3、3(动一动),4、4、4(按住左键动一动)
设计意图:通过鼠标练习活动,让学生灵活使用鼠标,同时为后面的画画学习做个铺垫。
2)师:准备活动做好了,接下来请大家自己在“附件”里把“画图”找到,并打开,开始画画吧。(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思想:让学生自己打开“画图”程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节课不是让学生真正的画出什么来,而是让学生自己感受电脑画画的乐趣,让他们画出自己想画的,同时,同伴可以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小结
1、同学们画的很认真,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知道了键盘输入信息的方法,那鼠标输入信息的方法是什么呢?
2、请同学们用关闭“记事本”的方法,关掉“画图”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四篇: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工具教案
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初中信息技术冀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能说出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的名称及各自的功能;
3、掌握解微型计算机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能说出机箱后面板板各个接口作用;
4、了解计算机软件及其作用,能总结出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5、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6、能用各个单独硬件组装微型计算机。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证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初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过程,掌握外设连接,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功能特点,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工具性的正确认识;
2、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原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兴趣;
3、通过组装微型计算机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课的兴趣;
4、正确认识计算机的功能应用,养成良好使用习惯。学情分析
关于教材:本课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在第一课介绍信息及信息活动的内容后,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等内容,理论性较强,是在小学教材第一章的基础上更具体深入的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介绍。
关于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发现,知识上,我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高低不齐,有的学生接触计算机多,有的学生接触较少,而本节课和第一课基本上都属于纯理论课,内容有些枯燥,以往教学经验显示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一般。所以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探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兴趣是本节课的关键;心理上,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处于高发展时期,达到实际组装微机所要求的状态。
重点难点重点:
1、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学会组装家用计算机。难点: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贴近实际,引入新课(约1.5分钟).教师:播放视频(迈克买电脑)学生:观看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实际便于新知识引入
教师:提问:“迈克家的电脑买了很久了,他想换新的,你能帮忙么?” 学生:回答,说出方法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实际便于新知识引入
教师:“有的同学回答要升级某些部件,这个忙帮的好,可是要帮好这个忙大家还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首先先了解一下电脑的外部组成”,展示电脑外观的图片提问学生各个部分名称。
学生:回答教师所指各外设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链接,掌握学生知识底蕴
教师:对回答进行点评。提问:“看来大家知道的还不少啊,刚才是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名称,你想具体深入对计算机了解么?”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继续引入新课
活动2【讲授】了解历史,夯实基础(约2分钟).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古人是没有计算机的,甚至连简单的计算器都没有,那他们是怎么进行计算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算盘”等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入计算机发展史
教师:简单点评学生回答,展示ppt并讲述从结绳计数到算盘,引出当今计算机是以冯诺依曼结构为模型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等内容。
学生:倾听,记忆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解说,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同时宣扬中国文化
教师:提问:“那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发展到现在一共几代计算机呢,分别是什么?,大家看书了解一下”
学生:看教材进行学习回答“计算机发展到现在总共经历了四代”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简要介绍每代的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活动3【讲授】简单例证,了解原理(约4分钟).教师: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你知道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么”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入原理
教师:提问:“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做一道算术题,1+1等于几?” 学生:回答“2“
【设计意图】:多个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那这个算术的过程是怎样的?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说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耳朵听到教师的问题,把问题送到大脑,大脑进行处理,得出结果,把答案通过嘴说出来,这就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
学生:理解教师例证的意义;阅读课本16页,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教师:参照ppt更进一步解释计算机工作过程 学生:倾听,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加深对枯燥内容的理解
教师:提问,耳朵、大脑、嘴,对应计算机的什么部分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教师:展示ppt,提问常见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有哪些 学生:回答,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设计意图】:熟悉的事物,加强与知识的联系
活动4【讲授】布置任务,明确方向(约0.5分钟).教师:提问,想不想把外设组合一起 学生:回答
教师:布置任务:
1、初级任务:学会主机与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的连接,掌握后面板各个主要接口的作用;
2、超级任务:记住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各个部件名称,会组装微机。
学生:倾听,了解任务内容,选择任务,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活动5【活动】动手操作,连接外设(约5.5分钟).教师:到学生小组中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18-21页、浏览专题微课,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外设的连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连接过程中熟悉外设,理解机箱后面板接口作用;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加强合作意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
活动6【测试】演示检测,加深了解(约3分钟).教师:“那组同学愿意上来给同学演示一下连接的过程?”
学生:演示者负责演示其他同学观看 教师:提问机箱后面板各接口作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提问,帮助学生记忆,检查学习效果,通过演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也检测学习效果。
活动7【活动】团结合作,组装零件(约20分钟).教师:到小组中,指导学生组装零部件 学生:通过学习微课或者阅读课本18-20页等方式,小组合作完成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光驱等机箱内部设备的组装,并记住他们的名称
教师:对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设计意图】真实感受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培养学生养成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的意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
活动8【讲授】 了解应用,正确认识(约1分钟).教师:提问“刚才我们亲身体验了组装一台微机的过程,那你知道它都能干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简要点评,说出一些计算机的功能,同时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教师:阐述计算机的分类 学生:倾听、思考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功能的强大,帮助学生树立对计算机功能的正确认识 活动9【活动】共同学习,了解系统(约3分钟).教师:实物解释硬件的概念,提问:“是不是有了硬件,计算机就能工作了呢?”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
教师:“对了,还需要有软件才能工作”
【设计意图】使概念清晰,强调软硬件结合计算机才能工作 教师:展示ppt,讲解软件知识,播放微课(计算机系统组成)学生:观看、倾听、记忆 教师:展示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图 学生:大声读出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活动10【活动】总结归纳,完善提高(约4分钟).教师:请学生总结从知识技能、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本节课学习过程的总结
学生:发言,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心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学生:倾听、思考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活动11【作业】布置作业,知识升华(约0.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
1、记清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2、通过上网查找、去电脑城询问等方式,设计出1000元、2000元、3000元的电脑升级配置清单
教师:建议学生可通过上网或实际询问方式完成 学生:观看、倾听
【设计意图】与实际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社会能力,拓展学习效果
第五篇:工具、工装管理制度(新)
工具、工装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工艺装备(简称工装)、电动工具(简称工具)作为公司的必要生产工具,对于公司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规范工装、工具的管理流程,严格控制工装、工具的使用全过程,提高工装、工具的利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2.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生产中使用的各类工装、电动工具。3.本制度自2017年5月1日起试行。
二、职责权限
1.综合管理部库管员负责工装、工具的管理,包括档案的建立、使用、维护保管等。
2.采购人员负责各种工装、工具的采购、外协维修等。
3.设备管理员负责新添工装、工具的验收、安装调试、且出具验收报告。
4.技术部负责各类工装的设计、审核及技术图纸资料的保管。
三、规范管理
1.对入库手续不齐全的工装、工具不准入库。
2.入库后的工装、工具,管理员应及时建立档案,按产品、图号划分区域进行保管存放。
3.工装、工具入库后应由专门管理员将准确、清楚的工装、工具的规格、编号做相应标记。
4.工装、工具贮存应防锈、防尘、防碰撞。常用工装、工具应坚持每使用一次保养一次,同时检验一次。对不常用的工装每季度保养一次,确保工装完好、准确并且做好相应的保养记录。
5.报废或不用的工装、工具应设有专门地方及专用架存放,同时标明清楚,不准与合格工装、工具混放以防发生差错。6.严格执行工装、工具领用、归还、清理修整、报废等手续,及时地做好登记、销帐。
7.每年年终对工装、工具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四、领用流程
1.生产制造部相关班组根据生产需要填写工装或工具领用单,领用单(一式二联)需注明货号、图号、产品名称、数量等内容,同时需相关领导签字确认。
2.库房管理员根据领用单准确登记,做好领用记录,然后发放工装或工具。
3.工装、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敲、砸、磕、碰、撞,以防损坏工装。
4.工装、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要进行分析,找出损坏的原因,若为人为故意损坏,对人为故意损坏工装、工具行为追究一定赔偿。
五、工装、工具的维修
1.凡在使用过程中损坏需维修的工装、工具均需填写报修单,由相关领导签字后方可进行修理。
2.需要外协维修的工装、工具,由设备管理员填写报修单上报采购部按相关规定执行。外协维修厂家必须提供修理合格证。
3.所有工装、工具在维修后由设备管理员负责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专门管理人员做好相应记录,办理入库。
六、工装、工具的报废
对无法修复、无使用价值或超过使用年限的工装、工具,由使用部门提出书面报废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方能报废。
七、相关责任界限
一切因人为因素造成产品工装、工具不合格的原因均由使用者或相关班组负责,按损失的30%赔偿。
八、本制度由综合部负责解释